中医诊疗论文

2024-12-05

中医诊疗论文(共11篇)

中医诊疗论文 篇1

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是指以咳嗽为主或唯一症状者,通常咳嗽时间>8周,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1]。马洪明等[2]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分类示,其主要病因分布依次为:咳嗽变异型哮喘为27.9%,鼻后滴漏综合征为25.6%,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为15.1%,胃食管反流为14.0%,双病因为7.0%。咳嗽高敏感综合征(cough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CHS)[3]、喉感觉过敏(laryngeal hypersensitivity,LHS)等新观点的提出可解释部分慢性咳嗽的病机,但仍待完善和明确。此外,尚有10.5%的病因仍不明确,而这部分患者也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有研究指出,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很多基层医院设备和技术条件不足,亦有些患者因经济条件或其他原因不能进行相关检查,对这些患者常选择经验性治疗[4]。中医学常将“慢性咳嗽”归至“久咳”、“顽咳”等范畴,历代经典中“咳嗽”相关论述颇丰,《内经》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揭示了咳嗽病机的复杂性。近代医家针对慢性咳嗽,或从脏腑而论,或从六淫侵袭机体而谈,各有特色。纵观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其病因分布广泛,病机尚不明确;临床上往往因可辨之症较少,又受“慢性”、“久咳”等概念的误导,在诊治中常存在一些误区。为此,本文将从慢性咳嗽的中医常见误区而论,探讨中医药对慢性咳嗽的治疗,并结合病案举隅,为治疗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慢性咳嗽”与“久病入里”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中规定“慢性咳嗽”的病程大于8周[5],现代中医常借鉴这一条作为“久咳”的诊断依据之一,虽然病之新久也作为表里辨证的依据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根据症状、体征进行辨别,若因咳嗽之“久”而主观上将其归为里证,未免有违辨证施治的原则。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指出“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又“风邪上受,首先犯肺”、“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咳嗽主要病位在肺,在诊治咳嗽过程中,每有肺卫表证存在,八纲辨证中首先要求医者当明确表里辨证。无证可辨之时,当须按脉,“脉浮”作为辨证的要点,尤当细查。杨运高[6]认为《伤寒杂病论》中“脉浮”主表,多一分浮便多一份表、少一分里,他病见浮脉时需考虑表证的存在;再者,无他证可辨时,可观察是否里实、伏痰、肺虚、脾虚等见证,如无法诊断里证的慢性咳嗽仍当按表证论治。其次,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其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邪气的强弱和正气的盛衰两方面。有研究[7]提出“正气存内”之“存内”即“当其位”之义,是对正气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及对外环境适应等能力的概括,正气“当其位”,邪难入里,形成邪正交争态势,则可见卫气同病之桑菊加白虎汤见证,或卫营同病之清营汤证,透邪出表仍应为此时之主要大法。

2“慢性咳嗽”与“久病必虚”

邪正相搏是《黄帝内经》的主要发病观,其发病机理紧紧围绕正气、邪气力量的对比关系而展开,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中“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就被视为辨别虚实病机的总纲[8]。慢性咳嗽常病程较长,临床多认为咳嗽日久,肺气不利,肺阴亏耗,正气虚损而转为虚证。

然而,“慢性咳嗽”患者常有恶寒、咳嗽、鼻塞等表现,“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慢性咳嗽每由急性咳嗽发展而成,其病机或为风寒束表未解,腠理疏松,或风热袭肺,肺气失宣;或寒饮伏肺,外邪引动;或风热犯肺,炼液成痰;或肺热内郁,蒸液为痰。风寒湿热及痰浊壅肺皆为邪实之证,实邪未尽仍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矛盾,即使有伤阴之口干、鼻干、脉细数,或伤气之咳嗽无力、舌淡苔白、脉虚见症,在表邪未除、痰饮内郁之际,仍当遵循先去实后补虚的原则,故重点应当权衡虚实之缓急、辨证施治。

3“慢性咳嗽”与“病长药短”

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尚不能排除患者因依从性差导致病情发展。造成患者依从性低的原因,可因医生误诊误治,致使患者对医生失去信任,拒绝继续服药治疗;此外,部分特殊感染造成的久咳,需长期规律服用药物治疗,如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咳嗽,治疗上应首选足剂量、足疗程地结合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患儿家长常因惧怕抗生素对患儿的影响而擅自停药,导致前功尽弃。诸如此类,皆属于“病长药短”。

疗程的长短应根据病邪进退而定,邪未尽,病未愈,不可贸然停药。慢性咳嗽每因病邪久居机体,常致病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如外寒内热、脾虚痰蕴等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诸证。治疗当相应改变,外邪虽去,当查正气是否恢复,正气复,病方告愈,肺虽愈,尤当查他脏是否已伤,他脏有病,咳嗽可能重起。故慎察病机,邪未尽当清,正已虚须调,“以平为期”,避免“病长药短”。

4 病案举隅

黄某,女性,12岁,2014年9月以“反复咳嗽半年余”为主诉初诊。临床症见:神志清,精神可,持续性咳嗽,咽痒咽痛,轻度咽干,微恶寒,时有汗出,晨起微鼻塞流涕,无发热寒战,无咯痰,无喉间异物感,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查体:咽部无充血水肿,听诊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余无特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胸部X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久咳”,证属风热犯肺、表邪未解,予止嗽散加减。方用桔梗10g、荆芥10g、紫菀10g、百部10g、白前10g、甘草5g、陈皮5g,加黄芩10g、鱼腥草15g、苦杏仁10g,煎至200mL顿服,每日1剂,共7剂。患者服药1周后复诊,诉咳嗽较前明显缓解,无咽痒咽痛,无发热恶寒,唯咽干口渴,盗汗出,纳眠尚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而细数,考虑患者久病,风热之邪未尽,微有阴伤,续与上方,加北沙参10g、天花粉10g,共7剂,同法服用。7日后复诊,患者无咳嗽咯痰,无发热恶寒,无口渴汗出,无咽痛咽痒,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平和,“久咳”竟愈。

按语:患者反复咳嗽半年之久,极易出现表邪入里、日久体虚之症,且患者恰有咽干恶寒之症,易误辨肺阴亏耗、气阴两伤之证。然而详察病情,患者因风邪犯肺,肺失清肃,解表不彻而其邪未尽,故有微恶风寒,可辨之症不多,当须按脉,“脉浮”作为主要辨证点,提示表邪未解,正邪相争,病虽久,邪未除,故与止嗽散以宣肺理气、疏风止咳。《医学心悟》中指出,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趋贼之势”。方中紫菀、百部润肺降逆止咳,白前降气下痰止嗽,桔梗开提肺气、清利咽喉,并可开胸膈滞气,引药上行,以上四味升降相宜,调节气机升降;荆芥祛风解表,通窍利咽;陈皮可行气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具有调中快膈、导滞消痰的作用;甘草和缓正气,化痰止咳,并调和诸药,配伍桔梗更能清利咽喉而止咳;诸药合用,共奏疏风宣肺、止咳化痰之功效。二诊,咳已减半,虽有口渴盗汗,伤阴之症较微,故守原方,少加北沙参、天花粉以助清热润肺,久咳竟愈。本病例中,患者虽患“久咳”,然表邪未解,邪正交争,并无明显“里证”、“虚证”症候,故透邪出表为主,邪去大半而微有阴伤,少佐滋阴润肺之品,攻补兼施,攻邪为主,邪气尽去,疾病自愈。

5 小结

自中华医学会制定《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以来,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西医学的不同病因进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是本病近年来中医治疗上的一大特点[9]。如罗社文等[10]指出风邪犯肺、肺失宣肃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病机的关键所在,疏风治疗必须贯穿疾病的始终,亦即本文中所论之“透邪出表”,待“表实之邪”祛除后详察虚证之有无方谈“补虚”,做到邪正兼顾,彻底治疗。故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尤为重要,常需慎守病机、详加辨析,明确慢性咳嗽的“表里”、“虚实”辨证,避免因某一临床表象作出错误诊断,走入误区,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做到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一)[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7(5):453-456.

[2]马洪明,朱礼星,赖克方,等.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诊断探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1):22-25.

[3]赖克方,方章福,姚红梅.咳嗽高敏感综合征: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新概念[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5):343-349.

[4]赖克方,钟南山.《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解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2):1088-1090.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413.

[6]杨运高.浮脉的特征、形成机制及主病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2):3-5.

[7]蔡华珠,洪菲萍,纪立金,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内涵及运用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4):987-989.

[8]卢红蓉.《黄帝内经》中的虚实之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4):243-244,247.

[9]魏雪,倪伟.慢性咳嗽中医药诊治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9):178-180.

[10]罗社文,李友林,晁恩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型的初步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0):708-710.

中医诊疗论文 篇2

按照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要求,我院开展了分级诊疗工作,现将我院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今年我院先后与省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医联体协议及双向转诊工作。自2016年12月至今我院共计向上级医院转送病人210余人次,我院与上级医院的这种医联体形式,对危重病人、疑难病人诊治的绿色通道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到我院查房、手术,病历指导,解决了病人到上级医院就诊难的问题,解决了病人不了解病情走弯路的问题,加强了我院与上级医院的业务学术沟通,提高了整体医疗水平。

2.我院对口支援单位为四个乡镇卫生院,两年内年共派驻医师12名,初级职称7名,中级职称4名,高级职称2名,派驻人员资质符合规定。派驻的医师实际工作能力强,截止到目前共诊治3400余人次,培训72次,共计培训人数200人。开展巡回医疗和义诊36次。进一步规范了乡镇卫生院管理,提升服务能力。接受对口医院8名医师来我院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诊疗水平。

3.制定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临床路径,并严格规范化治疗。按照疾病诊治指南、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开展患者随访、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

4.为方便群众就医,我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自2017年后电子病历系统、患者满意度评价系统投入使用,电子病历规范了病理样式、提升了病历书写效率。各项系统在运行中结合医院实际进行了不断完善、优化、改进,使系统更加适合医院需要和患者需求。

6、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院双向转诊工作不够完善,病人自主性就诊意愿较大,原因在于:

1、宣传不够到位。

2、医保管理部门协调联动工作不够到位。

7、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大宣传分级诊疗的力度。

2、进一步加大医联体建设,开展三级中医医院的医联体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业务帮扶工作。整体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3、完善首诊负责制和转诊审批制。、4、完善急诊科建设。

晨间护理在中医诊疗时的作用 篇3

情志护理

中医中的七情分别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情况,这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果外界不良情绪长时间影响机体的精神,引起过度兴奋或抑制的情志,就会造成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在清晨进行护理时,要求患者除坚持治疗外,还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如:新入院患者由于环境陌生和生活不习惯,心情多有紧张或忧虑,影响睡眠,晨起精神萎靡,身体疲惫。护理人员通过晨间护理,主动介绍和了解有关情况,帮助解决疑虑和困难。同时对患者的行为和不良情绪的改变和影响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姿势、表情、态度、行为和气质,让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时能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口腔护理

在实施口腔护理时,仔细观察患者舌质。舌苔变化。因其能客观反映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以掌握其疾病归转,变化情况,对舌象观察的最佳时间是在清晨,患者静卧很长时间后,舌苔和气血的转归可以充分表露脏腑的病变。如:各种发热患者开始多薄白苔:失水、酸中毒、缺氧、血浓缩舌质均呈鲜红色或暗紫色。一些疾病例如单病患者疾病的进退与舌苔的变化息息相关,疾病进展的表现为舌苔由薄变厚,疾病好转表现为舌苔由厚变薄。为防止患者口腔出现斑疹、溃疡以及出血的现象,要对口腔进行护理,使患者口腔清洁卫生,最大限度的减轻其痛苦,这样患者可尽量进食,使机体抵抗力得到增强,最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皮肤护理

皮肤具有保护机体,调节体温、吸收、分泌排泄及感觉功能。因为患者要长时间卧床,再加上阴虚津耗,血易衰不能溶氧百骸,腠理皮毛,所以皮肤的抵抗力很低,很容易发生感染。很多患者会大量盗汗,如果清除的不及时,会导致汗液排血不畅,患者全身感觉不适,无法休息,同时还会导致褥疮的形成。用温水给患者的皮肤进行擦洗,同时给与按摩,尤其受压部位,即可清洁皮肤又能在擦洗时观察皮肤变化。如红斑狼疮,皮肤可出现充血及皮疹,常为对称性水肿性红斑或红斑丘疹,给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如有褥疮发生的迹象,积极采取防治措施,避免褥疮发生。

卫生宣教及健康指导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之一。祖国医学认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晨间护理时既要坚持认真做好晨间护理,还要做好预防疾病的宣传指导工作。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多数患有慢性疾病,除接受治疗和休息外,还要指导患者有规律的生活及活动,要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根据病情动静结合,如清晨到户外活动,可舒展四肢筋脉,排除体内浊气,吸收新鲜空气,以利气血流畅,加快罹病脏腑的功能回复,又可避免疾病的复发。

认真做好晨间护理,对中医辩证诊疗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制定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等提供可靠依据。因此晨间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HT][FL)][HJ]

[FL(3!@(0,0,0,40)K2]

增高,动脉血管容易发生粥样硬化,而使血管变性,增加了发生痴呆的危险。高血糖易于引起脑梗死,从而引起血液黏稠,所以糖尿病是诱发痴呆的重要因素。因此认为,控制好血糖和血脂能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生,延缓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痴呆的进展时间。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痴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惑,由于痴呆是不可逆的,但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以延缓老年痴呆患者的发病进展。首先对痴呆的诱因进行治疗,由于老年人血压很不容易控制,而且极易引起脑卒中,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对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痴呆的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护,每天定时监测血压,观察患者的一般状态,了解患者是否有眩晕,头痛或者心悸等症状,一旦发现,及早治疗。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定期监测血糖,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对于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要瞩患者低脂、低盐饮食,并在有患者家属或者护理人员陪同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户外锻炼。要给予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痴呆的患者更多的关注和照料,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总之,文化程度、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是老年高血压合并痴呆的相关因素。对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痴呆的患者要进行密切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

参考文献

1周志红,孟玉梅.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痴呆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决策[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2):268-269.

2陈晓春,潘晓东.有效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预防痴呆的关键[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0,4(10):162-166.

中医诊疗思维的发掘、继承与发展 篇4

1 中医诊疗思维的现状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 理应大力运用和发展, 然而现在人们却把这两大特色当招牌一样在喊, 而不是去深入理解和运用, 人们拿“整体观念”去和西医的微观论比较, 却不深入研究这所谓的“整体”指的到底是什么;把“辨证论治”作为诊疗思维的核心, 见病就对症施治, 且大多数情况下确实能够见效, 可为什么“名家”、“名医”越来越少呢,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诊疗思维不够全面。中医大夫看病, 临床应结合望闻问切四诊, 判断出所患何病所属何证, 再开方遣药, 此即“辨证+辨病”的诊疗思维。对一些疑难病, 甚至可省略辨病, 根据主症判断出属于何证, 即可开方遣药, 取得一定的疗效, 然中医诊疗思维就是如此简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2 中医古代诊疗思维的发掘

《黄帝内经》主张“天人合一”, 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强调“与天地相应, 与四时相副, 人参天地”, “人与天地相参也”, “与天地如一”, 古代医家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 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 “人”的异常必然会与“天”有着必然联系, 二者的规律可预先把握, “人”的疾病就可以提前预防。

五运六气是描述“天”、“人”之间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的理论, 简称“运气学说”, 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规律及其对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 包含天文、历法、气象、物候、医学等多学科, 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医学运用方面的最高体现, 也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但又是中医学理论中被误解最深、传承最薄弱的部分[2]。该理论以天地一体、五藏一体、人与天地整体恒动为指导思想, 阐释生命的气化过程、疾病的正邪病因与求属病机, 辨证诊治的灵活化裁[3]。五运六气理论与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时间医学等密切相关。在医学领域, 近年来, 五运六气理论对预测的贡献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许多人用五运六气分析SARS、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的病机和治疗[4], 推测未来时间内的发病规律, 并给出养生保健要点[5]。五运六气是中医学的精髓和特色部分,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夫五运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 意为根据十天干之五合所推算的五运, 由其阴阳盛衰可推知万物与人类生命之演变, 进而了解其疾病变化。《内经》:“必先岁气, 勿伐天和”, 必先了解事件的变化, 岁气之盛衰, 然后方可与言治病之方。所谓“不知年之所加, 气之盛衰, 虚实之所起, 不可为工矣”, 可知其实为中医学中最重要的一环[6]。五运六气学说, 最主要见于《素问》六十六篇至七十四篇, 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一种具体运用, 被古代医学纳入诊疗思维中, 但随着时间流逝, 人们觉得这些宝贵的知识玄之又玄, 将其筛至底层而不运用, 但中医若要有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努力去发掘这些宝贵的资源。

3 中医诊疗思维的现代发展

较长时间以来, 中医诊疗思维单一, 阻碍了人们对临床复杂多元现象的认识, 成为制约中医疗效提高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近几十年来, 只强调辨证论治, 忽略辨体、辨病等重要因素, 致使临床思维局限, 理论覆盖不全, 解释能力不足, 诊疗水平下降。针对这一现状, 有中医学者进行探索研究, 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提出了“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这一诊疗模式是以体质、疾病、证候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前提, 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 并综合运用。病与证的发生都是以体质为背景, 体质是生命现象产生的基质, 不同体质对致病因子或疾病有不同的易感性, 从而引发特定疾病;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邪反应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证候, 因此如果能准确地把握患者体质, 在治病的过程中对体质进行适当的干预调节, 即可大大缩短病程, 减轻患者痛苦。这一诊疗模式的提出, 对临床“辨证+辨病”或单单“辨证”的诊疗思维是一次发展, 使临床医师能从仅仅看病、看证、看阴阳的狭小圈子里跳出来, 把视野定格在人身上。中医的优势就是调整体内阴阳, 调动人体内部强大的复原系统来抵抗和治疗疾病。中医以阴阳平衡论健康, 但并非每个健康的人体内都是阴阳平衡的, 此平和体质极为少见, 而多数人都阴阳偏颇, 故在顺应、尊重体质的前提下, 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 才能收效满意。

4“四辨”诊疗模式

天人合一、五运六气、整体观念其实是相通的, 中医的着眼点不在“病”上, 而是在健康上, 以阴阳平衡论健康, 阴阳应指大自然的、“天”、“物候”的阴阳, 此阴阳变动可引起人的体质阴阳有偏颇, 从而使人体各种外邪或疾病具有易感性, 易患某些特定的疾病, 出现相应的可能不同于此体质的人的证候。我们应将“辨物候-辨体-辨病-辨证”四辨结合, 全面把握诊疗过程。真正的大医应该能够运用五运六气理论预测发病规律, 指导人们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当疾病发生时又能指导用药选穴, 根据病症开出处方。然而, 现在的中医教育主要是教我们辨病辨证, 辨物候却被淡化甚至遗忘, 五运六气的研究应纳入学校课程, 思维的培养必须趁早, 否则忽视体质、物候, 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独眼龙”。诊疗思维关系到中医的疗效和发展, 古代医家告诉我们要有“整体观念”, “天人合一”, 也总结成“五运六气”, 整个四辨诊疗思维处处都有体现, 我们应该用理论指导行动, 思维指导临床, 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淑云, 马建通, 王秀芳, 等.谈中医的继承与发展[J].决策与信息, 2011, 9 (12) :162.

[2]顾植山.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8:10.

[3]杨威, 刘寨华, 于峥, 等.五运六气理论概念体系与当代研究概述[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 6 (8) :131-134.

[4]彭家柱.从五运六气角度探讨肺原性心脏病的病机和治疗[J].浙江中医, 2006, 3 (5) :128-130.

[5]张伟华, 黄韬.运用《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简析2010年下半年发病规律[J].中医文献, 2010, 4 (6) :37-38.

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篇5

一、定义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常发年于老年人,女性为多。

中医诊断:股骨颈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股骨颈骨折(ICD-10编码为:S72.002)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中医骨伤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18-119)⑴ 有外伤史; ⑵ 症状与体征:髋部疼痛、肿胀,不敢站立和行走;腹股沟通中点下方附近压痛,足跟部和大粗隆部叩击痛。有移位骨折时,患肢缩短,呈外旋、外展、屈髋屈膝畸形,并可扪及股骨大转子上移。

⑶ 辅助检查:髋部正侧位X光片检查可以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二)西医诊断

⑴ 有摔倒受伤历史。⑵ 伤后感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患肢出现外旋、短缩畸形。⑶ X线片显示:股骨颈部出现骨折线。(如早期X线片阴性,而临床怀疑骨折可能,应卧床休息,穿防旋转鞋制动,2 ~3周后再次摄片以排除骨折。或者当即行MR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

分型(影像学评估):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可分为头颈型、头下型和颈中型;根据骨折线的走形分为内收型和外展型。Garden分型法是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常用的分型方法:

Ⅰ型:为不完全骨折或外展嵌插型骨折伴有股骨头一定程度后倾。Ⅱ型:完全骨折没有发生移位。

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股骨头外展,股骨颈轻度上移并外旋。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明显上移外旋。

(二)疾病分期

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

1.早期:伤后2周内。症见髋部疼痛,肿胀不显,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证属气滞血瘀。

2.中期:伤后2~4周。症见痛减肿消,新血渐生,筋骨虽续而未坚,活动仍有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营血不调。

3.后期:伤后4周以上。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肿胀不显,可轻微活动,但尚未负重行走,因病久必虚,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肝肾气血亏虚。

三、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严格来讲,各型股骨颈骨折均具备手术指征。

四、入院检查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6)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

(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髋关节CT、MRI、骨密度等。

3.详细询问病史以及既往史,积极处理全并症。对老年患者尤其注意全并症的处理,合并高血压病者,血压控制在17.3-20/11-12Kpa(130-150/80-90mmHg)之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12mmol/L以下,肺部感染者应在控制感染后,贫血患者应少量多次输血以改善贫血。对于合并症较多的患者术前应请麻醉师会诊讨论手术方案。4.加强护理,翻身防褥疮,腰骶部按摩,女性要进行会阴部清洁。

五、手术方式的选择:

对于术式的选择应根据骨折分型、预后,以及病者的年龄、身体情况、经济情况以及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在治疗原则下个体量化选择术式。对于易发生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更应选择,以期早期恢复患肢功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

(1)全髋关节置换 适用于60-80岁,身体状况较佳、骨质较佳患者,预期寿命>10年以上。多选择生物型假体。

(2)半髋关节置换 适用于80岁以上,身体情况较差,骨质疏松严重者。多选择骨水泥型假体,以即刻稳定,早日下地活动。

(3)加压空芯钉内固定 闭合或开放复位,适用于60岁以下患者,尤其是青壮年患者,这类患者应尽力保留股骨头,恢复股骨头自身功

能或延迟初次置换时间。我院内固定病人绝大多数均采用开放复位加压空芯钉内固定治疗。开放复位多枚加压空芯钉内固定手术方式:手术采用仰卧位,麻醉后做髋部Jone’s切口,自臀中肌与阔筋膜张肌间隙入,显露前方关节囊做T形切开,释放干净囊内积血,直视下复位,选取直径2.5mm导针于大粗隆下4cm处经皮将导针沿股骨颈下缘皮质钻入,尖端位于股骨头软骨下3~5mm。分别于大粗隆下3cm和2cm处经皮沿股骨颈中线和股骨颈上缘骨皮质将导针钻入,使3枚导针在侧位尽量散开,在股骨颈内呈多平面三角形分布(不必使三针在骨折面上呈严格的品字形)。沿导针分别做长0.5cm皮肤切口,分离导针周围组织达骨膜,分别测量所需空芯钉的长度。扩孔后,选择长度合适的空心钉拧入。空心钉螺纹均要超过骨折线以外,尖端位于股骨头软骨下3~5mm,空心钉尾部使用垫圈,以增强骨折端的加压作用。拔出导针,透视三枚空芯钉固定可靠后,缝合切口。

六、围手术期

(一)术前

1、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预防性用药时间为切皮前30分钟;(2)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

(3)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

根据骨科手术抗生素使用的理论依据,结合我院具体实际,制定我科具体用药: ①开放复位加压空芯钉内固定手术用药:

头孢呋辛,切皮前30~60分钟前给1.5g,然后1.5g,Bid*(1~3)天。或头孢孟多,切皮前30~60分钟前给2g,然后2g,Bid*(1~3)天。或头孢替安,切皮前30~60分钟前给2g,然后2g,Bid*(1~3)天。②关节置换术者:头孢曲松1~2克,qd*(1~3)天

③对于青霉素类过敏者,选择克林霉素0.9~1.2g,Bid*(1~3)天。

一般予术后3天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但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1)静滴红花或参麦注射液。

(2)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0.4ml IH qd。

3、老年病人术前可抗骨质疏松治疗:

《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注射用鲑鱼降钙素50iu + NS 2ml IH qd;口服补充钙剂。

4、中药应用:

(1)骨折早期:治法: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5g、红花12g、当归10g、川芎12g、白芍15g、熟地20g,酌加北芪30g,乳香6g、没药6g。(2)中成药:伤科接骨片、独一味胶囊等。

(3)中药外治:早期局部外敷消瘀止痛药膏,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消瘀止痛药膏(木瓜粉18g,蒲公英粉18g,乳香粉9g,栀子粉9g,土鳖粉9g,没药粉9g,大黄粉45g加蜂蜜调配而成)。

(二)术后中药辩证内服

气血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是相互依存的,“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老年人因神经内分泌功能衰减,组织新陈代谢减缓,血管壁类脂质物质沉积,弹性减弱,趋于硬化,血小板的聚集明显增多,纤维蛋白原增高,因而血液粘稠度增高,处于高凝状态。再合骨折后局部筋骨损伤,血溢于脉外或聚于局部成瘀;上述均属于中医瘀血证的范畴。患者本身高龄,正气虚弱,加之手术失血,进一步耗伤正气,另外根据老年人的体质辩证特点多阴虚、阳虚和气虚。故老年骨折术后患者多属虚中挟实,即本虚标实

1、阳虚夹瘀型(多因年老体弱,各种机能减退或低下为主)

症见:局部疼痛,肿胀不甚,伴畏寒肢冷,头目眩晕,精神萎靡,舌淡暗苔白脉沉弱。

治疗:温补肾阳、活血散瘀。

方药:临床以金匮肾气丸(制附子

15、肉桂

15、熟地

15、山药

15、山茱萸

15、茯苓

15、泽泻

15、丹皮15)为基本方化载,常加用川牛膝

15、川木瓜

15、鸡血藤15等活血之品。

2、阴虚夹瘀型:

症见:局部疼痛,肿胀不甚,皮温稍高,多见头目眩晕,偶发骨痛不适、遗精滑泄、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等。舌淡暗苔少脉沉细或细数

治疗:滋阴补肾、活血散瘀。

方药:以知柏地黄丸(知母

9、黄柏

9、熟地

24、山药

12、山茱萸

12、茯苓

9、泽泻

9、丹皮9)为基本方化载.常加用酒川牛膝

12、川木瓜

12、鸡血藤12等活血之品。

3、气虚夹瘀型(多因饮食失调、劳累过度或慢性疾患暗耗所致)

症见:局部疼痛,肿胀不甚,皮温不高,纳少不思饮食,腹胀,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浮肿,舌淡暗苔少脉沉细。

治疗:益气健脾、活血散瘀

方药:以四君子汤(党参

15、白术

15、茯苓

15、甘草15)临症化载,常加用黄芪20、砂仁

6、川牛膝

9、川木瓜

9、鸡血藤12 刺五加12等活血之品。

4、气滞血瘀型

症见:局部肿痛明显,活动受限,昼轻夜重,常有面色晦滞,舌质紫暗苔薄脉弦。

治疗:活血化瘀兼补气行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桃仁15g、红花12g、当归10g、川芎12g、白芍15g、熟地20g)为基本化载,酌加北芪30g,乳香6g、没药6g。

术后伤口拆线后中药外治:局部当归透骨汤熏洗,以舒筋通络。

当归透骨汤:当归、透骨草、赤芍、15g,蒲公英、苏木、紫花地丁各12g,没药、白芨、刘寄奴、生蒲黄、红花、茜草、海桐皮、桂枝、五加皮各10g,煎水外洗。

七、并发症的处理

1.胃肠功能紊乱:常由创伤和手术、麻醉引起腹胀、腹痛和便秘等症状。治法:通腑调气、缓急止痛。取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经及任脉学为主 主穴:足三里 中脘 天枢 三阴交 太冲

配穴:气滞血瘀者,配曲泉、血海;脾阳不振者,配脾俞、胃俞、章门

操作:太冲用泻法,其余主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以虚补实泻法。寒证可配艾灸。腹痛发作时,足三里持续运针1-3分钟,直到痛止或缓解。

2.腹胀便秘:每日做腹部按摩,自右下腹顺着结肠向上、向左、向下按摩,时间

为20~30分钟,每日3次,可预防腹胀便秘。如出现上述症状,可采取腹部热敷、饮食疗法,或根据患者年龄体质不同采用相应针刺疗法,以理气消胀,促进排便。

3.针灸或艾灸防治术后尿潴留:由于部分患者不习惯卧位,常造成小便困难,甚至尿潴留。可进行腹部热敷,用流水诱导排尿,同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解除其紧张情绪,配合按摩石门穴、关元穴、中极穴1000下左右。针灸疗法:活血通窍、调补肾气。取任脉和膀胱经穴为主 主穴:秩边 肾俞 关元 阴陵泉

配穴:湿热下注者配中极、次髎;肾阴不足者,配太溪、三阴交;肾阳不足者,配命门、腰阳关。

操作:秩边用泻法;关元向下斜刺1.5寸,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下腹部传导;肾俞用补法。针后加艾灸关元、中极效果更好。以上处理均无效者予以导尿,但尿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泌尿系感染。

八、功能锻炼及物理治疗

功能锻炼能起到舒筋活络、强壮筋骨、加速骨连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作用。因此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足踝背伸跖屈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抬臀运动及双上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每日观察并指导患者练功,嘱患者锻炼时勿急躁,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保头治疗者可以根据内固定稳固情况决定是否早期下地锻炼,但一般不宜负重太早,应根据x线照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考虑患肢逐步负重锻炼。人工关节置换者可以早期保护性下地。

物理治疗应在术后第1 d即开始。深呼吸练习有助于预防肺部并发症。指导患者在床上活动,限制关节活动的幅度。人工假体置换的患者,需注意在6周内勿使髋关节屈曲超过90。对经后路进行假体置换的患者,同样需注意6周内勿使髋关节内收和内旋。小腿下垫一枕头可保持患肢于外展位。充分利用床头吊架的作用,帮助患者自我移动和重新获得功能独立。鼓励患者下地站立并行走,锻炼肌肉力量。早期起床活动对患者的整体健康面貌非常重要,能降低肺部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和压疮的危险,促进患者精神状态的恢复。起床活动同样提高患者的自信,鼓励其进入正常的康复轨道。患者在指导和帮助下首先进行床椅转移,使用辅助器具(步行器)进行行走训练。如果患者不能忍受床椅转移,则先帮助其坐于床边,双腿下垂。因为患者具有自我调节患肢负重的能力,所以在其能耐受的情况下,允许患肢承担部分体重,而不论对髋部骨折采取了何种治疗方法。除了移动和行走以外,耐力和力量的训练也从术后第1 d开始。遵循主动辅助一主动一抗阻力的次序进行。股四头肌肌力对患者独立的转移身体、髋外展肌肌力对患者独立行走,均有重要作用。在仰卧位,练习包括足跟移动、股四头肌收缩、直腿抬高和屈髋、伸髋和外展。在坐位,练习膝伸直和屈髋活动。在站立位,练习直腿抬高、屈髋、外展和下蹲至900。对平衡功能受损的患者,站立位练习时必须提供必要的接触保护措施。

九、护理 1.情志护理

股骨颈骨折多数突发损伤,伤及筋骨,以致血瘀气滞,导致不同程度的肿痛和功能障碍。患者表现为焦虑、急躁及对疾病预后惊恐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应在详细了解病情、争取合理治疗措施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耐心细致的安慰和解释,减轻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帮助患者了解损伤修复过程和治疗措施,以配合治疗。

2.生命体征观察

股骨颈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情易发生变化,故入院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检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做好详细记录,以防止合并症加重。3.体位护理

术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术后24小时内可允许半坐或坐起,术后第2天行患肢肌肉收缩锻炼,可以根据内固定稳固情况决定是否早期扶双拐不负重行走,然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时间。3个月内要求患者必须做到三不:不盘腿、不侧卧,不下地负重。为防止患者发生压疮,需定时做好皮肤护理,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4.饮食护理

早期饮食护理:患者因胃肠蠕动减弱出现腹胀、便秘,此时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的饮食或半流质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胀气的豆类食物。必要口服润肠通便药或灌肠。

中后期饮食护理:患者食欲增加,骨折修复,机体消耗较大,饮食应以营养和钙质丰富的食物为主,按照健脾和胃,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原则来调理饮食。

十 疗效评价

采用Hsrris 髋关节评分系统(见后)

十一、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据有关资料统计,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一直是骨科中的难题,仍有许多患者残留一定的功能障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致伤的程度、骨折的类型。中医正骨能解决绝大多数股骨颈骨折,但对于移位较大并且伴有股骨头营养血管损伤,最好借助于现代医疗中的放射线及手术切开治疗。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主要在于中药辩证治疗,以减少骨不连的发生。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作用并使其疗效得到认可,本专科提出如下解决措施与思路:

1.开展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以往的临床侧重于手术治疗,今后对于上述病人,手术后积极应用中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疗,并逐步应用补肝肾、强筋骨药物以减少并发症及病残率。

2.开展上述病症术前讨论制度,预防并发症、术中应急方案的研究。针对此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较多现状,拟定方案。全部患者在原有的治疗方法上,按中药辨证应用中药治疗。

3.挖掘整理与股骨颈骨折并发症有关的中医药传统治疗方法、正确运用现代理论与技术,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系统技术与方法,并逐步开展临床验证研究。

中医诊疗论文 篇6

关键词:中医;消化内科;临床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42-01

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逐渐挑战着中医学,为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的中国医药必须不断发扬传统、吐故纳新、中西结合,更好地面向当代。目前中医必须将其治病的理念同现代健康观念有效地结合起来,自觉地讲中医药知识应用到临床医学实践中去。

1 临床药师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消化内科属于中医为主,并采用一定的西医治疗手法进行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一门科目。但是消化内科包含的疾病种类繁多,治疗用药更是数不胜数,为此这就对相关的医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做到对症下药,具体病症具体分析,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尤其是职业药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1 充分了解国务院卫生部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文件内容;

1.2 学习掌握消化内科疾病的病理、药理知识,并且还需具备一定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1.3 熟悉消化内科疾病治疗手段,能够区分不同诊治手段所具备的的临床价值,并且还能重点认识到关于消化内科疾病方面临床药师相关的工作职责;

1.4 熟悉掌握消化内科疾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可以直接进行相关治疗方案的设计、探究与评估,并能够根据实际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手段,以便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1.5 药师还需要同其他工作人员,如医师、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与交流。

1.6 临床药师在疾病控制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一名合格的执业药师就需要成功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2 中医护理在消化内科临床上的应用

2.1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典型症状为与排便异常相关的腹痛、腹胀,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

(1)腹痛。腹痛是是IBS的主要症状,往往伴有大便次数或形状的异常,腹痛多于排便后缓解,部分病人易在进食后出现,腹痛可发生于腹部任何部位,局限性或弥漫性,疼痛性质多样。

(2)腹泻。腹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情况, 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粪量少,呈糊状,含大量黏液;禁食72小时后症状消失;夜间不出现,有别于器质性疾患;部分患者可因进食诱发;患者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

(3)便秘。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量少,可带较多黏液,便秘可间断或与腹泻相交替,常伴排便不尽感。

(4)腹胀。白天较重,尤其在午后,夜间睡眠后减轻。

中医认为是因为愤怒忧虑、气血不通畅导致的肝火郁结,进而导致肠胃受影响。中医强调治本,往往会具体病症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病症采取不同的诊疗手段。像腹泻就主要用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固本益肠片和IBS的一号方科研制剂等;若是便秘,就要使用舒肝片与IBS的二号方。

2.2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道疾病

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围绕半夏泻心汤治疗“痞证”方面就产生了一系列变方,“痞”为上下不通之意,其特点是“但满不痛”。半夏泻心汤通常就是运用姜、夏、莲、参、草、枣等7味不同的药物来调剂。主要针对的就是消化性溃疡、胃肠动力性不强以及消化道膜上的炎症等病症,同事该药剂还具有保肝止血、促进消化、止泻抗菌等功效。脾虚加用白术、茯苓;肝郁选用柴胡、枳克、川厚朴、广郁金、佛手、青皮、胃气上逆选用代赭石、旋覆花、枳实;纳食呆滞选用砂仁、沉香粬、焦楂粬;泛酸选用瓦楞子、乌贼骨、蒲公英;瘀血内滞用失笑散;夜眠欠佳用北秫米等。另外还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酌情增减要去的用量,方随法变,药因证异,根据病机遣方组药即能取效。

中医“和”法是目前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比较有效的方法。“和法”为中医“八法”之一,由我国著名中医贾春宝博士发明,它以“肺和、心和、肝和、脾和、肾和”等五脏和谐为治疗根本,采取调和阴阳、调和寒热、调和肝脾、补泻兼施等治疗方法,纠正甲状腺疾病导致的肌体紊乱,促进患者身心和谐,回归机体的自然平衡。在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合法”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功效:胃部具有炎症或因为消化性引起的溃疡,可采用柴胡疏肝散作为主要药物,胃寒者可加入良附丸以及吴萸或者砂仁等,胃阴虚者可加入养胃汤;肠结核、功能性肠胃病、炎症性肠病以及腹泻等患者,还是以柴胡疏肝散作为主要药物,脾胃虚寒者需要加入附子理中丸;对肾阳虚的人,加入四神丸。

3 中医护理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展望

3.1 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CAG辨证分型的标准。CAG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目前很多医学工作者都在致力于研究胃黏膜方面的病理与癌基因所显现出来的的症状与疾病所包含的相关变化,但是至今还没有监理处合理的CAG分类标准,为了促进疾病更好、更快治愈,必须尽早制定出一个有效辨证分型的标准。

3.2 做好严格的临床疗效科研设计工作。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临床医学研究一直都是难以攀越的高峰。为此必须积极投入,加强政策扶持,注重科研项目理论与实际效益相结合。

3.3 加强临床方药的研制。为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的中国医药必须不断发扬传统、吐故纳新,将中医治病的理念同现代健康观念有效地结合起来,自觉地讲中医药知识应用到临床医学实践中去,不断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自身特色的理论与实际体系。

参考文献:

[1]胡应峰.浅谈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1(12)

[2]張燕.中医"和法"在消化内科常见病中的临床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2)

岭南高脂血症的中医诊疗特点 篇7

岭南医学是岭南特殊风土人情、习俗、体质、饮食习惯和地理气候环境下,把中医普遍原则与岭南医疗实践相结合,吸取民间经验和医学新知,充分利用本地药材资源,在防治多发、特有疾病过程中形成的地域性医学体系[1]。岭南医学对岭南人高脂血症相关的地理、体质、生活习惯、病因病机均有独到见解,南药治疗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 岭南人特殊环境和生活习惯对高脂血症的影响

1.1 岭南人的偏颇体质

《岭南卫生方》早已明确认识到岭南地理环境的特点:“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阳燠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人居其间,气多上雍,肤多汗出,腠理不密,盖阳不反本而然。阴气盛,故晨夕雾昏,春夏雨淫,一岁之间,蒸湿过半。三伏之内,反不甚热,盛夏连雨,即复凄寒,或可重裘。饮食衣服药物之类,往往生醭。人居其问,类多中湿,肢体重倦,又多脚气之疾,盖阴常偏胜而然阴阳之气,既偏而相薄,故一日之内,气候屡变,样则多燠,夜则多寒,天晴则燠,阴雨则寒。人之一气与天地通,天地之气既尔,则居其间者,宜多寒热疾也,又阳燠既泄,则使人本气不坚,阳不下降,常浮而上,故病者多上脘郁闷,胸中虚烦;阴湿既盛,则使人下体多冷,阴不上腾,常沉而下,故病者多腰膝重疼,脚足寒厥。”故岭南人多以湿、热、虚证或气虚、阴虚、阳虚、脾虚、痰湿、湿热和气郁体质多见。

1.1.1 湿热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南方生热,热生火。”《太平圣惠方》曰:“夫岭南土地卑湿,气候不同,夏则炎毒郁蒸,冬则温暖无雪,风湿之气易于伤人。”《温病学讲义》则云:“东南濒海之区,土地低洼,雨露时降,一至春夏二令,赤帝司权,热力蒸动水湿,其潮气上滕,则空气中常含多量之水蒸气,人在其间,吸入为病,即成湿热、湿温,又曰暑湿,此即外感温热兼湿之谓也。”久居岭南,湿热蕴蒸、互结,热因湿炽,不能外达,唯有内攻,热合湿邪,则缠绵难愈,多为脾虚湿困质。《岭南卫生方》则总结了岭南人群的体质特点[2]:炎热耗气和潮湿碍脾,二者均与脾胃相关,湿热相搏,令人易染湿热之疾。

1.1.2 阴虚阳热偏盛质

《素问·五常大政论》曰:“暑湿地区的人,腠理开多而闭少……阳气耗散,发泄无度,风湿数中,真气倾竭,故夭折。”《医碥》曰:“岭南地卑土薄,土薄则阳气易泄,人居其地,滕理汗出,气多上奎……。”阳气开泄,耗气伤阴,且气机上奎,阳浮于上,阴不上腾,阴湿下盛,易上热下寒;阳热偏盛则内热或阴虚有火;南方高温季节长、白昼时长,人暑热环境下劳作时间延长,体能量消耗大、代谢快、耗能多;如营养不足、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先天或/和后天失调,则普遍正气耗散、阴精不足,故岭南人多瘦薄浮弱、黑瘦单薄。据“阴虚生内热”,黑瘦人多火,加之贪凉饮冷、喜食阴柔螺蛤、鱼鲜汤糜之习,故岭南人多阴虚阳热偏盛质。

1.1.3 气阴两虚质

岭南人阳热偏盛,肌腠疏松,高温环境下长期劳作,汗液过多,伤及津液,气随津泄日久,损伤人之津气,形成气阴两虚质[3];或因久病、中年以后,脾胃气血亏损,而见气阴两虚质[4]。

1.1.4 脾虚痰湿质

岭南地域气候炎热且潮湿而多雨,故岭南当以“湿为六淫之首”,“阴湿之气常盛”。《医碥》有“岭南……地卑则潮湿特盛,晨夕昏雾,春夏淫雨,人多中湿……”、“冒雨卧湿,山岚瘴气熏蒸”之说,表明易感外湿;又“劳役之人……样多冒暑,夜多寝地,又凡事不能忌慎,故先受其弊”,湿热环境、水田、冒雨长期高强度涉水、冒暑劳作,而夜多宿潮湿、阴冷、雾露停聚等阴寒偏盛之处,多有违禁忌,故岭南湿邪多以“外湿’”为害;岭南人勤泳浴,外湿内犯,外湿与内湿同气相求,两湿相合而为病,损伤人体阳气,脾胃中焦首当其冲,影响脾胃之纳运,易酿成脾虚湿盛、痰湿内蕴之体质。

1.2 饮食习惯

岭南饮食文化较为丰富:食生(生鱼、生虾、生菜)、食杂(什么都敢吃),以河鲜、海鲜见长,浓羹与“先羹后菜”,重视药膳与凉茶调养。

1.2.1 嗜食肥甘

岭南地区地气湿热,长久居住热毒、湿邪侵身在所难免,加之多食海鲜(鱼、虾、生蚝、甲鱼、田螺、螺蛳、蚌肉、牡蛎)、山精野味(禽类)等辛辣肥甘、膏粱厚味之腻品,以及煎、炒、焖、炸、烧、烤等烹调方法,佐以姜、蒜、葱、椒盐、八角等辛温燥热之物,易致燥热、湿滞,损伤脾气,湿困脾胃,健运失职,症见食滞、胃痞、中满;湿蕴中焦与外湿合邪,聚湿而生痰,变生脂浊,瘀阻血脉,瘀血乃生;痰湿、瘀血、脂浊交阻气机,气郁久则化火,湿、热、瘀三者互结。

1.2.2 喜食生冷

岭南气候多湿多热,人们喜生冷鱼、虾螺蚝、瓜果、蔬菜等寒凉、多湿阴柔之物,贪饮冷冻之物,以致脾胃内湿[5]、脾阳易败。《岭表十说》曰:“多因伏暑伤冷所致,纵非饮食冷物,即寒邪感于外,饮食伤于内。”因此,岭南人体质多见脾胃气虚兼有痰湿。

1.2.3热衷药膳、凉茶和进补

岭南人酷爱药粥、老火汤和凉茶,强调清热败火、解毒除湿、健脾化湿(痰),调整身体状态、滋补身体[6]。但若不辨体质,或不解药物的性味功效,滥用大攻大补、大辛大热、峻猛、厚味之药,或清热败火、解毒除湿、健脾化湿(痰)调理日久,寒凉药广行滥施,不注重辨证进补、不分其虚实,将走向另一极端。岭南人“阳懊之气常泄”和“阴湿之气常盛”,若脾胃气虚者补之太过,反而导致气机奎滞,阴阳失衡;属阴虚者补阴太过,反而伤及阳气;反之,一贯重用苦寒之药泻火除湿、甘凉之药清热润燥,必致攻伐太过、纠偏过度,易伤津阴、耗散(脾胃)中阳之气,不利风热湿邪外达,加重胃之不足,致胃之受纳、脾之运化虚衰;脾胃一伤,则水谷精微无力运化,变生脂浊为害。另外,岭南人喜食生冷及清热、除湿、健脾化湿之药膳和凉茶,纠正其偏热、偏湿或气阴两虚体质,但难免矫枉过正,伤及脾胃,加之嗜食辛辣肥甘、膏粱厚味等高胆固醇、高甘油三脂食物,不仅难以消化,加重肠胃负担,以致胃痛、胃胀、食滞、消化不良、不饥不食等不适,还会因过多摄入脂质而形成高脂血症。

1.3 不良现代生活

岭南尤其是珠三角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凑、精神高度紧张、作息昼夜颠倒、劳倦过度、饮食无时,致过度疲劳,劳则气耗,致脾阳虚质。现代岭南人经常出入空调房、爱喝冷饮,加上运动减少、久坐少动,寒凉伤脾胃、气机常郁结不舒,则横逆犯脾,脾气不足;岭南人有喝早茶、下午茶、夜茶习惯,一日持续进食、多次进食、饮食不节,经常大鱼大肉,外加各种营养品的过分补充,脾胃不堪重负,致脾胃不足、胃强脾弱,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化生脂膏而为病[7]。

2 岭南人高脂血症的发病特点

2.1 内因

2.1.1 脾虚失健

岭南人多有脾虚体质,禀赋气血不足,或肾气虚损、久病体虚、年老体衰,或劳倦过度、久坐少动等,均可致脾胃受损而脾虚、健运失调,一则脾不布津,津聚生湿,水湿泛滥,湿蕴中焦,脾胃一伤,水津不布,亦生内湿,内湿与外湿合邪,聚湿而生痰[8],痰浊化脂,存于血脉,每致血瘀、痰瘀互结;二则脾气虚,气化失司,精微不布,水谷精微转输、利用、排泄失常,久则热化为痰浊,渐成瘀滞,滞久则血瘀[9],痰浊浸淫心脉,不能化脂降浊,终而脂膏、痰浊、瘀血沉积于血脉,阻滞血运。

2.1.2 阳损阴虚

岭南人腠理疏松、汗液外泄过多,伤及阴津,阳气无所伏藏,则下焦阳气易虚,而上焦则呈火热之象;常饮凉茶、冰水,加之快节奏生活、生活压力大、空调长期使用,卫阳和脾胃之阳同损;夜生活极端丰富,多为“烦劳则张,精绝”之境,精亏可致气阴不足、阳气不固,脏腑功能低下,气不化津、津液输布乏力,完谷、浊阴不化,则清从浊化、水液内停、脂浊内聚,壅阻脉道,加之血动无力,血滞成痰[10]。

2.1.3 气郁、气滞与血瘀

脾气虚、痰湿、血瘀,加之湿、热之邪外侵均可阻滞气机。岭南人长年湿热蕴蒸,热与湿邪相结,湿气郁滞于气分,热因湿炽,不能外达,唯有内攻,气机郁滞;且多食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中焦枢机不利,则气机痞塞,清浊不分,阳气壅积,日久变生郁热。何梦瑶有云:“痰饮所在之处,气被阻滞,郁而成热。”

2.2 外因

岭南地区的独特气候、环境和诸多不良生活习惯均可造成人群体质易感外邪,损伤脾胃,以致脂质代谢紊乱。

2.2.1 脾瘅

《素问识》有:“脾瘅,《圣济总录》云:‘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肥甘之过,令人内热而中满,则阳气盛矣。故单阳为瘅也。’”森立之《素问考注》曰:“脾好燥而恶湿,今脾伤于肥甘,而内热熏灼,故名曰脾瘅。”岭南人多食海鲜、山精野味,加之煎、炸等烹法,辛温燥热佐料及早午晚茶一日多餐或过度进补,一则脾胃负担过重,食积久则易生内热,郁而化火,损伤胃阴、阴不荣络,而成脾瘅;二则脾胃功能受损,食滞胃肠、内热蓄积于脾。食滞胃肠,阻滞胃肠气机运行,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反为浊青,转化为痰湿或炼化为痰脂,脂青痰浊浸注脉道则形成高脂血症[11]。

2.2.2 脾胃受损

岭南湿邪最盛、喜泳浴,脾脏最累,湿热之邪久居,代谢快而营养不足。岭南人素体脾虚,老人及久病脾胃不健,或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均可致脾气虚;岭南人常吹冷空调,热衷寒凉进补,嗜食冷饮、凉茶、生鲜果蔬,易致脾胃痰湿积存而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火不生土而致脾胃阳虚。脾胃损伤则运化迟滞,内生湿浊,凝聚为痰,脂膏痰湿阻滞,堆积血中,浸淫脉道,痰湿、脂膏均障碍气血运行,加重新脂丛生和血瘀。

2.2.3 湿热外邪内侵

岭南地区夏季漫长、湿润多雨,湿气终年偏盛,易于中人,阻碍气机,在内困遏脾胃;暑性炽烈,耗气伤津,暑热为患易与湿合,多兼夹湿邪,湿热相合,外遏肌表,内熏肝胆,上蒙清窍,中困胃肠。

3 治疗特色

3.1 治疗温热证的特色

温热病为岭南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及证治亦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色:缠绵难愈、病程较长、证型多变(百病兼湿、阴虚内热、湿热互夹、虚实相杂);临床多表现为热象盛、夹湿多见,伤气伤阴,或湿热互结,困阻中焦,气阴两伤明显[12];以治湿、养阴、护胃经验见长,有“利湿化浊、养阴清热、顾护脾胃、滋肾养肝”的治疗特点;用药十分注重药物的性味配伍[13],以调畅气机为本,辅以轻清渗湿、甘淡护阴,擅用花、叶、皮衣类甘、平之南药,特点是“轻清芳香,甘平清淡,通利并重,权衡补泻”[14]。

3.2 南药

南药历经千年而不衰[15],种类齐全、资源丰富,是岭南医学良好疗效的保障[16]。其主要分为苦寒泻火除湿、甘凉清除郁热和甘凉清热润燥三大类[17],是治疗湿热的佳品,常见药有岗梅根、布渣叶、木棉花、火炭母、田基黄、鸡骨草、土牛膝等。高脂血症之湿热证属岭南温热病范畴,其治疗多遵循岭南温热病治疗之特长和经验,多用南药。

3.3 高脂血症的治疗

中医诊疗项目及收费标准的研究 篇8

2000年以来,吉林省共调整了两次医院服务价格。 2001年4月,吉林省财政厅、卫生厅、物价局出台[2001]4号文件,对医疗服务收费进行了一次调整。 相隔五年之后2006年12月吉林省财政厅、卫生厅、发改委又联合出台文件,于2007年1月1日重新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 这次调整价格是根据国家计委、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的药物要求,经过几年的调研、论证才付诸实施的。

近年来医疗服务价格虽然在进行不断地调整,但仍然不够合理,尤其是中医诊疗项目太少、技术劳务价格偏低;但另一方面,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也成了近几年新闻媒体调查的焦点,医务人员劳务价值与百姓支付能力这个矛盾一直无法解决。 医疗服务价格不能反映出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长此下去,不仅会影响广大医务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助长卫生行业的不正之风,而且会影响整个医疗卫生技术的开展。

尽管规范后的医疗服务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护人员劳动的价值,但由于非营利医院执行的是政府指导价,而不是成本价,(比如: 刮痧疗法每部位收费15元,每次治疗时间20分钟,材料成本5元,人工成本约15元,合计成本20元;雷火灸疗法每部位50元,材料25元、 人工20元、再加煤水电合计成本基本高于收费价格;1—2人间床位费每天只收25元,而同类宾馆的双人标准间则至少要收100元;再如本次价格调整虽考虑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 却大幅度降低了大型医技检查项目价格,但这些医技设备的价值都在百万元以上,更新换代又相当快)因此本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仍是低于成本收费,这样医院要发展就离不开政府的补助。

一、政府加大对公立医院投入的途径

(一)完善公立中医院经济补偿政策

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 公立中医院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按照规定取得的服务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 政府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工资水平和经费标准。 明确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加强绩效考核,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在“中西医并重”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将其所需要的专项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部门预算”, 并且逐年增加。

建立对公立中医医院实行中医特色服务年度绩效考核制度, 并于财政补偿挂钩,考核合格的中医医疗机构人员年终加发一个月工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范围内津贴)由财政全额拨款,保证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中医药服务。

(二)鼓励各类医院广泛吸收社会资本

客观的讲,我国政府的财政是有限的,因此在逐步加大财政补助投入的基础上,政府还应在政策上鼓励和允许各种社会资本进入医院,创造条件为医院寻求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如国际组织、红十字会、慈善机构的资助,以及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的投入,公立医院的发展是一种社会责任,有必要呼吁全社会的支持。

对部分公立医院进行股份制改革,是公立医院面临的必然选择。

(三)完善中医诊疗项目的收费政策

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并提高收费标准,增加处方调剂费,根据医生资历提高中医诊查费、治疗费,体现中医医疗服务的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鼓励发挥中医药服务的特色优势,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

(四)完善中医药服务医疗保障政策

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新农合)中的服务功能和作用,鼓励应用中医药服务于广大群众。 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中逐步增加中医诊疗项目和中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提高中医医院医保统筹结算定额标准,提高应用中医药服务的报销补偿比例,将门诊煎药费、辨证论治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让参保居民(参合居民)真正受益于中医药及民族医药发展的成果。

(五)支持中药制剂的研发和使用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是优质中医药特色服务的有效载体。 鼓励将名老中医验方开发为使用方便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验方在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机构药事委员会的备案记录、调剂记录和临床病例,均可以作为使用历史的证明资料,依法简化制剂申报程序、加快审批。

支持医疗机构重要制剂进社区、进农村,让更多患者受益。 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可以在技术协作、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同使用。

二、鼓励开发中医诊疗设备,创建现代化中医院

中医诊疗设备研发推广应以需求为导向, 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理论指导,同时应用物理学、信息学等现代科技理论给予技术支撑,从而建立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良性运作机制。

根据2009年对全国129家各级中医医疗机构进行的抽查显示,各医疗机构平均配备推荐的中医诊疗设备19.74种, 占推荐设备数量的56.4%;对全国53家医疗设备相关单位的调查表明,中医诊疗设备销售量从2007年的20410台增加至2009年的63472台, 总销售量提高了211%。

对于已推荐的中医诊疗项目, 要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确保设备安全、有效,并加强临床追踪及再评价,建立退出机制;将中医诊疗设备的配备和使用情况作为中医医院考核评价内容, 推动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诊疗设备的配备。 相关部门应加强研究,制定适合中医诊疗设备的注册审批标准,逐步建立管理标准体系。 应制定中医诊疗设备的收费标准, 并将符合条件的服务项目纳入医保范围。

据介绍,中医诊疗设备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及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软件)。 目前,已有34种中医诊疗设备向临床推荐并推广应用。

三、增加中医诊疗项目、合理确定中医诊疗项目收费标准,充分体现中医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

中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中医的经验、辨证和药方上。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其疾病的根源需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发现,再实施个性化的治疗。 有经验的老中医开出的药方,凝聚了他几十年行医的经验, 良方、验方更是集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 但是按照我国的收费办法,药方恰恰是最廉价的。

一名老中医以其多年的丰厚积淀, 体现在收费上可能只是挂号费1元、诊察费最高50元、中药费几十元, 如果有治疗费用, 可能就是很便宜的针灸、按摩、小夹板等。 在我国各级医院近4000项收费目录里, 中医仅占97项。 如果医生单纯使用中医看病,医院根本就无法生存。

由于中医收费价格和价值严重背离, 中医医院为了生存, 被迫姓 “西”不姓 “中”,以至于很多人将 “看病贵”的板子也打到中医身上。 近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提出将逐步提高中医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项目价格,适当放宽中药饮片加价率标准。 另外, 《中医医院评价标准 》也正在制定中。 这些政策都有助于让中医价格体现其价值,从而让老百姓受益。

据悉,目前中医收费标准基本上是套用西医诊疗收费价格,但中医诊疗过程几乎没有仪器设备、耗材成本,而是依靠智力因素和技术劳务付出,其定价未能体现中医诊疗的特点和价值。 以推拿为例,医生要在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同时,依靠体能完成各种手法,是脑力与体力的结合,而一次手法治疗收费仅为40元左右。

在考虑患者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 可以从针灸、推拿按摩、中医正骨及中医肛肠治疗等能够充分体现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和劳务价值的诊疗项目入手, 尽快完善中医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建议增加中药饮片处方调剂、中医辨证施治及确有疗效的中医非药物疗法等收费项目;增加中医诊疗项目医保报销项目及报销比例,减轻患者负担;必要时政府可对中医药医疗服务给予适当补贴。

摘要: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直在探索中前进,特别是中医药卫生事业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本文提出在政府加大对中医药事业投入的前提下,通过扩大中医诊疗项目范围,合理确定现有部分中医诊疗项目收费标准,使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得以创新,开设特色诊疗技术,运用中医新技术新疗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充分合理地体现中医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

关键词:中医诊疗项目,收费标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委.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0]16号

[2]周学荣.中国医疗价格的政府管制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诊疗近况 篇9

1 病机方面的研究

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常分为肝阳上亢、痰湿中阻、气滞血瘀、气血虚弱、肝肾亏虚等证,对具体组织器官病变定位不足,故有不少同仁对此进行了不懈探讨。一般认为是钩椎关节侧方增生或/和颈椎椎体失稳使椎动脉受到压迫而引发[1]。魏玉龙等[2]认为是上虚下实,脑髓失养,与督脉有极密切关系:当颈椎病变时导致督脉气血不能正常流通而发,定位为督脉颈椎段病变。董世德[3]认为除了骨关节因素外还有上半身动脉痉挛、下半身静脉弛张之“上实下虚”因素,两者并重,严重者可发展为低颅内压综合征等重症,治疗应以恢复“上虚下实”的健康态为目标。孙希化[4]通过对20具成年人尸体的椎动脉外径和全长及其在横突孔内的位置、横突孔内径、钩突尖至横突孔的距离、椎动脉表面和周围交感神经分布等的研究,认为既有椎动脉周围骨性增生压迫因素,也有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椎动脉痉挛等诱因。

2 诊断方面的研究

除了解剖研究,临床上更多运用影像手段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理变化以提高诊断率。任先军等[5]运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33例拟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观测椎动脉成像走向并测量椎动脉内径,发现33例患者中有28例椎动脉发育正常,其椎动脉内径平均为:左侧4.1mm,右侧3.8mm;5例单侧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左侧1例,右侧4例,发育不良侧椎动脉在MRA上显示为全程均匀性纤细、狭窄,内径为1.1~1.7mm,平均1.5mm,为正常值的1/3~1/4,且发现该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转颈无明显相关性,药物保守治疗可缓解症状,认为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可表现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但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方法。张小卫等[6]运用MRA-MRI检查10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对其进行诊断分型,并据此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结果发现椎动脉形状可分为四型:局部狭窄型39例、迂回型14例、全程变细(闭塞)型42例、正常型8例;MRA局部狭窄型、迂回型患者中,MRI显示椎动脉狭窄部位存在外在压迫因素者行钩椎关节切除、横突孔切开,术后疗效优良率达86.7%;MRA-MRI检查判定颈椎不稳导致CSA者进行椎体间融合,术后疗效优良率达84.6%;MRA全程变细(闭塞)型和正常型采用非手术治疗,疗效优良率达77.0%;得出MRA-MRI分型对CSA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参考价值。刘文波等[7]运用寰枢关节X线平片检查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发现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寰枢关节不稳(水平旋转、侧偏、侧旋等),说明寰枢关节改变可能是椎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万向明等[8]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狭窄椎动脉与正常椎动脉的有限元模型,选择1名经临床证实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利用螺旋CT扫描得到DICOM格式的CT断层图像,利用Mimics10.01、Geomagic Studio9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1.0,结果得到正常与狭窄椎动脉有限元模型,经血流动力学分析后得出:正常血管血流形式为层流,流量、剪切力隨心脏搏动规律分布,狭窄椎动脉狭窄区两端出现涡流及血流滞流区,狭窄前区剪切力最大,而狭窄后区剪切力最小,狭窄后流量减小;结论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狭窄椎动脉与正常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血流动力学研究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3 治疗方面的研究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常用于病情较重、椎动脉受压明显的病例,或有明显手术指征如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不可逆者。手术方式已基本确定,分为前进法与后进法两大术式,在病位进行的有颈椎间盘摘除植骨术、椎间孔开窗扩容术等;目前研究更多的是施术部位的准确定位,多运用磁共振、X线、多普勒等辅助定位。张小卫等[6]的研究在10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有42例椎动脉受压狭窄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转用手术治疗,行钩椎关节切除术、横突孔切开扩大、椎动脉外膜剥离、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等治疗,效果较好,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对提高疗效、防范手术不确定性有很大帮助。除了少数压迫椎动脉不可逆的病例必须行手术治疗外,大多数病例采用的是非手术治疗,且疗效确切。王琳等[9]运用彩色多普勒和经颅多普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牵引治疗进行评价,得出上段颈椎病变后伸11°~20°效果较好,下段颈椎病变前屈11°~20°效果较好,上下段同病者前屈1°~10°效果较好,认为运用彩色多普勒和经颅多普检测是指导椎动脉型颈椎病牵引治疗的简便、无创、安全可靠、重复性好的验证手段。崔树青等[10]应用卧位微调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其疗效优于单纯颈椎牵引。陈才等[11]运用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前瞻性地分为两组,均用扩张血管药、颈椎牵引和短波治疗,治疗组36例则配合Mulligan手法治疗,对照组3 6例加用Maitland手法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10次)后采用颈性眩晕评估量表(ESCV)、颈椎病临床评估量表(CASCS)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以双盲法在治疗前后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治疗后ESCV评分、CASCS评分、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认为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疗效。金伟等[12]针对行常规器械牵引有不良反应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尝试使用仰卧位手法牵引,得出在传统治疗方法中配合仰卧位手法牵引可明显改善行常规器械牵引有不良反应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部动脉血流状况,提高临床疗效。章珍明等[13]运用腹部推拿结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指按或揉按腹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双)、石关(双)、大横(双)、风湿点(双)、上风湿外点(双)、上风湿上点(双)等穴各2~3min,隔10min再次施术,最后配合摩腹;针灸穴取百会、风池、颈百劳、天柱、大抒及相应两侧夹脊穴,平补平泻,颈部穴位加电25min,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边金[14]运用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与单纯运动疗法对照,针刺双风池、颈部夹脊穴加电30min,每周治疗5天,每天1次,连续4周;运动疗法主要为双手置于项部,手颈对抗用力,每天10次,并行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左右侧屈等运动,各10~15次/天,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运动疗法组。魏玉龙等[15]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督脉之气受阻的关系,运用通督健脑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照组用常规针刺(脾俞、足三里、气海、百会)治疗55例,试验组行通督健脑针法(百会、神庭、大椎、命门)治疗55例,均治疗6次为1个疗程,每天1次,留针30min,治疗3~5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结果通督健脑针法治疗效果占优,提示督脉取穴通督脉之气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状况,对临床辨病选穴有重要意义。王琼芬等[16]针刺颈夹脊穴、颈三针结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对于高压氧结合颈椎牵引之对照组有明显优势。梁国伟[17]运用颈椎牵引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设立单纯颈椎牵引为对照,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均能改善椎-基动脉的血流状况,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李小勇[18]运用颈椎牵引、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8例,疗效显著优于服用西比灵和眩晕宁之药物治疗者。胡云等[19]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以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为对照,用1%利多卡因5mL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每周2次;推拿则在颈背部行推拿手法,每周6次,均连续治疗3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更佳。高珊等[20]取C4~C6夹脊穴针刺后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稀释液(复方当归注射液2mL、生理盐水4mL)1mL/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疗效优于电针组。李镇锋等[21]发现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若配合微波、中频电综合治疗效果更佳。杨智等[22]采用旋提手法配合止眩汤及颈康复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一般推拿手法治疗后加入旋提手法,嘱患者头颈水平旋转至一侧极限角度,最大屈曲,固定,医者以肘部托患者下颌部,轻轻向上牵引3~5s,然后嘱患者放松,医者肘部用短力向上提拉,操作成功可听到一声或多声弹响,最后放松肌肉,隔日1次,共治疗7次。自拟止眩汤取党参、白术、熟地、当归、白芍、天麻、鸡血藤、桂枝、丹参、甘草,并随症加减,每日1剂,连服2周,药渣可用布袋包温熨颈部。颈康复操主要行仰头、左右偏头颈、左右旋转头颈、前后回旋双肩等运动各10次,每日2~3遍。治疗112例患者取得较好疗效,且方法简单、易掌握。

4 小结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在病机、诊断、治疗方面均有新的进展:病机方面,在解剖压迫和原有中医证型诊断基础上引入了全身血管方面的因素和中医病位诊断,对临床诊疗有较先进的指导意义;诊断方面,引入了现代技术CT、MRI、多普勒等进行椎动脉内径流速等检测,对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判断、防范医疗纠纷等方面均有显著意义;治疗方面,椎动脉受压明显狭窄者手术优势明显,但大多宜非手术治疗,宜用推拿、针灸、练功、内外药物等多联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单联治疗法。

摘要:总结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机、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以为临床提高近远期疗效提供参考。

中医诊疗论文 篇10

关键词:中医药,农村适宜技术,技术推广,医院管理

中医是我国的一门国粹, 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千百年来, 中医学造就了诸如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著名医家, 流传下来诸多带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法, 如针法、灸法、推拿等,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代以来, 由于西医学的崛起和中医传承的自身局限性, 加之近来市场经济的冲击, 使得大量中医诊疗技术无法得到有效推广运用。为此, 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别在“十五”期间设立重大课题, 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总结和推广加以研究[1~3], 2006年该项目已通过验收。如何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保持和发扬项目已取得的成果, 并进一步促进中医诊疗技术的推广, 使之更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为此, 我们建立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长效模式, 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对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就不同诊疗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建立推广示范模型探索,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提高中医药治疗水平, 增强中医药工作者的能力, 提高中医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1 中医诊疗技术推广长效模式建立的思路

中医诊疗技术推广长效模式研究是通过调查研究, 分析目前我国中医诊疗技术推广市场的现状, 针对当前诊疗技术推广中所存在的问题, 选择特定的诊疗技术、地区和医疗机构进行推广, 总结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下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模式, 探索目前医疗市场下符合各方面需求的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长效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选择典型地区, 对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分析, 了解诊疗技术的应用需求。在对中医诊疗技术进行筛选、分类的基础上, 选择不同的医疗机构, 进行诊疗技术推广示范单位建设, 建立示范研究模型。在此基础上, 进行中医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市场、管理、网络、信息等方面的模式研究, 并进行中医诊疗技术推广机制的探索和研究。虽然本课题没有以往相关研究的参考模式, 整体研究过程需要进行大量实际调查和大规模的分析、筛选, 而且在示范模型的建立中, 会涉及到有关单位的自身建设等问题, 本课题将从中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教育学等, 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中医技术的推广进行取证分析, 首次建立示范模型, 开展探索推广模式和长效模式的专题研究。

2 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长效模式的确立与区域医院整体发展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要想通过对中医诊疗技术的推广而摸索出一条中医诊疗机制的新路, 就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际调研, 与各地方医院密切合作, 就不同诊疗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建立推广示范模型进行探索, 共同建立一个研究网络;另一方面, 在共建过程中, 由于中医诊疗技术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推广, 也必然会给各基层医院带来新的变化。

2.1 通过诊疗技术引进和应用, 加强医院的专科建设

目前, 许多已通过国家认证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也只是在局部地区或个别医疗单位应用, 尚未得到普及。我中心以各项诊疗技术为基础平台, 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著名老中医专家去各级医院讲学并指导临床, 把各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到各级医院;而各级医院也可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特定的诊疗方法, 因地制宜, 建立专科。如唐山丰润地区中医院根据当地煤矿较多, 许多矿业工人患有肌肉关节等疼痛性疾病的实际情况, 建立了疼痛专科, 与我中心合作, 引进中医诊疗技术,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且收费低廉, 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不仅为人民群众解除了病痛, 而且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各级中医院均设有针灸科室, 而平衡针灸、赵氏雷火灸等诊疗技术也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鉴定, 并以通告的形式向全国推广。医院可以有选择性地引进技术疗法, 结合原有针灸科室的诊疗技术, 进一步提高专科的诊疗能力, 在促进中医诊疗技术推广、提高中医药诊疗知名度的同时, 还增大了门诊量, 促进了医院的专科发展, 为医院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会促使医院继续增大对特色诊疗技术的投入,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然技术引进只是长效模式的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为技术持有人提供广阔的施展能力的舞台, 从人事制度、奖金分配制度等方面加以扶持,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使专科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 以促进医院专科的可持续发展。

2.2 通过诊疗技术的引进, 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

我中心所推广的各项诊疗技术, 均是从事中医事业多年的老专家、名中医的临床经验, 并通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的诊疗技术, 具有相当高的科研技术水平。我国基层医院的整体科研水平不高, 医院为了掌握这些宝贵的临床技术和经验, 必然要组织专门的科研技术人员参加培训, 有些甚至可以直接师从著名专家学者, 如丰润地区中医院的两位医生就直接师从于全国著名老中医路志正教授。通过学习, 他们掌握了实用的中医诊疗技术, 还学习到先进的科研思路和方法, 使个人的理论素养、诊疗水平和科研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回到各基层医院后, 他们就有望成为某专科或某一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从而推动医院整体科研水平的发展。由于医院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较长的时间, 这就更需要我们建立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长效模式, 在技术推广到医院后, 继续帮助他们开展相关的科研活动, 如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等, 既可进一步推广技术, 又能促进医院科研能力的提升。

2.3 通过长效模式的建立, 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 在广大农村,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对患者多、就医条件差、诊疗水平较差的情况, 许多昂贵的诊疗方法超出了患者的实际承受能力, 而“简、便、验、廉”的中医诊疗技术在基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中医类医院的中医诊疗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因此我们建立中医诊疗技术推广长效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把合适的诊疗技术有的放矢地带到基层单位去。通过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密切合作, 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建立共同调查研究的渠道, 使先进、合理的诊疗技术与当地医疗现状有效结合,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相信随着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不断深入, 必将带动专病专科的建立、院内制剂的研发、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等一系列有益于推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长足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 我中心和各级医院进行的共建工作, 不只是为了推广中医诊疗技术, 部分培训班授课老师有自己的诊疗单位, 面对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和西方医学的咄咄逼人, 如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都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因此, 通过培训班的学习, 广大学员带回去的不单是中医诊疗技术, 还有一些全新的管理理念, 这对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及自身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 中医诊疗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 培养了一批技术持有人, 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为医院和科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医诊疗技术推广长效模式的建立, 从临床应用、科研总结、医院管理等各方面保障了中医诊疗技术的长效发展, 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推广中医诊疗技术, 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还能在和各基层医院合作共建的过程中, 提高医院的科研诊疗水平和管理水平, 进而推动医院的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刘保延, 谢雁鸣, 荆志伟, 等.中国十省市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27 (9) :789-793.

[2]刘峘, 闫世艳, 张军, 等.农村医生中医适宜诊疗技术筛选指标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 (7) :775-776.

中医诊疗论文 篇11

数据挖掘融合了众多学科的精华,其中包括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分析、模式识别、神经网络、信息检索和数据可视化等信息学科,还包括零售业、金融业、保险业、电信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和市场营销等社会学科。因此,数据挖掘被认为是信息产业中最有前途的交叉学科。

数据挖掘是一个处理过程,它利用一种或多种计算机学习技术,从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的数据中自动分析并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和知识,这些信息或知识是隐含的,事先未知但潜在有用的,然后,将提取到的知识表示为概念、规则、规律、模式等形式。也就是说,数据挖掘是一类深层次的数据分析[1]。因此,数据挖掘应该更准确地命名为“从数据中挖掘知识”。

1 数据挖掘背景知识

由于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经过长年的努力,社会上的各个企业和部门都已经拥有自己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且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数据资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爆炸”。于是,人们开始渴望通过对这些庞大的数据进行分析而得到更多的有助于决策的信息。虽然目前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高效率地实现数据的录入、查询、统计、分类、汇总等功能,但由于数据量的不断膨胀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分析方法的严重缺乏,使得它无法发现数据与数据之间隐藏的关联性,更无法根据当前的数据去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出现了所谓“数据资源多,而知识信息少”的现象,造成了严重的信息资源浪费。

随着建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的出现,为进行高层次的数据决策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方法。有一些分析工具可以用来帮助决策支持,有一些分析工具可以使分析者用不同的方式观察数据,另有一些分析工具预先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以期能对查询做出较快反应。但由于决策支持系统在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处理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使得人们不得不寻求更有效的途径去开拓数据决策分析的思路,计算机人工智能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工智能经历了博弈、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工程等阶段,已经进入了机器学习的热点阶段,机器学习能够模拟人类的学习方式,通过对数据对象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取出隐含在数据中的内在模式,即知识[2]。

正是由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利用数据库技术来存储管理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分析数据,从而挖掘出大量的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知识,这种思想的结合形成了现在深受人们关注的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而我们使用更多的是数据挖掘这一术语,数据挖掘的目的就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的、新颖的、有效的,并且最终能被人们所理解的信息模式处理技术。

2 数据挖掘在中医诊疗关联研究的展望

数据挖掘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基本目标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隐藏的、潜在的知识和信息。该项技术自20世纪末提出以来,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已经应用到零售业、金融业、政府决策和医疗保健等多个社会领域。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学科,中医辨证论治诊疗实践产生的临床诊疗信息是重要的科学基础数据。中医辨证论治是“症状-疾病-证候-药物组合-方剂”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混沌、非线性的思想,并且诊断结果可以采用多种中药方剂进行辩证论治。数据挖掘技术无疑是处理这种复杂数据体系的一种利器,药物配伍是方剂的主干,但它不是任意几种药物的简单组合,而是根据病情及药物的功效有针对性的组合。

目前,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中医临床诊疗与处方间的辩证关联体系研究,可以实现中医临床诊疗数据存储、分析、利用,并支持处方数据的分析与数据挖掘平台的构建,同时针对如何有效的进行对应用问题的实际挖掘处理,探讨数据预处理、挖掘分析方法的目标问题确定和结果的阐释等几个关键环节。临床疗效是中医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根据病症可以在方剂数据库中找到相应的诊疗药物,这种经验式总结方法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中国方剂数据库共收录了七百多种古代典籍及现代文献中的古今方剂共八万多首,数据中提供了每一方剂的处方来源、药物组成、功效、主治、用药禁忌、药性作用等方面信息。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方剂中频繁出现的中草药与病症临床表现之间关联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何有效的挖掘出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瓶颈。

中医学术经验历代相传,历代方剂既具有跨时空性和个体性的双重特性,同时又具有海量的数据与数据之间关联的特性。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历代方剂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层挖掘,不但可以全面分析与总结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而且通过对其中复杂数据的关联分析,可以发现病证方药的内在规律及其关联性。这种基于创新思维但不排斥传统、基于传承经验但不违背科学的新的诊疗与处方之间的关联研究,不仅有利于创新中医药理论,而且对指导中医专家的临床诊疗与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等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具有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

3 总结

数据挖掘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处理技术,它已经在多个社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中医学领域的工作者正在对中医数据进行数据采集、编码与预处理,而如何科学有效的利用这些宝贵的中医学信息资源来为疾病的诊疗提供科学的决策,促进我国中医药学的研究与发展,已经成为这些中医学领域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问题[4]。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的临床诊疗经验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全面探究其中的关联规律,提炼出中医临床诊疗数据中蕴藏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实现中医临床经验的有效传承与总结。

摘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将海量中医诊疗数据快速转换成信息和知识,有效的对中医病案信息进行处理,对中医临床经验进行深入探讨,探究其中的关联规律,实现名老中医经验的有效传承与总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据挖掘,中医,关联

参考文献

[1]王映辉.基于信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研究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1):98-105.

[2]毛国君.数据挖掘原理与算法[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6-69.

[3]徐刚,袁兆康.数据挖掘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展望[J].实用临床医学,2006,7(11):196-198.

上一篇:经皮毒性试验下一篇:办公室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