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方案论文(共12篇)
诊疗方案论文 篇1
新生仔畜溶血病又称新生仔畜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种间杂交或同种而血型不合配种所引起的一种免疫性疾病。主要发生于骡驹,次为马驹和仔猪。其共同的临床特点为吮吸初乳后迅速出现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
1病因分析
发病原因是由于种间杂交或同种而血型不合配种,母畜妊娠后,胎儿体内具有遗传性的抗原物质,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母畜受这种抗原物质刺激,产生一种能破坏仔畜红细胞的免疫物质———特异凝集抗体和溶血抗体。妊娠后期, 这种免疫物质进入母畜血液,产前进入初乳。新生仔畜吮吸母畜初乳后,这种抗体即进入仔畜血液,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抗原抗体反应,使仔畜血液遭到破坏而发病。新生仔畜出生后一切正常,但吮食母畜初乳后数小时即发病。
2临床症状
骡驹发病后精神沉郁,呆立不动,或卧地不起,肌肉震颤,粘膜苍白、黄染,特别是巩膜和阴道粘膜表现更为显著, 有时有出血斑。尿量减少,排血红蛋白尿,颜色逐渐加深,由淡红色至深红色、紫红色,粘如油状,排尿困难。体温一般正常或稍高,呼吸增数,脉搏细数,如不及时抢救,多于1~3d内死亡。马驹溶血病与骡驹症状大致相同。仔猪溶血病一般在第一次吮吸初乳后数小时食欲减退,可视粘膜苍白,并急剧陷入虚脱状态,很快死亡或2~6d内死亡。如能耐过第6天,可能不至于死亡。
3血液检查
血沉显著加快,血浆变红,红细胞数量轻者降至(3~4) ×1012/L,严重者甚至降到1×1012/L,黄疸指数增高,血清胆红质间接反应阳性。红细胞形态不整,幼稚型红细胞增加。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呈古钱串状,或3~5个红细胞成堆的凝集。
4预防措施
母畜分娩后,在哺乳前用初乳进行凝集反应,测定初乳中的抗体效价,如为阳性,必须将驹隔离一定时间,不让新生驹吮食母畜初乳,而每小时挤初乳1~2次并弃掉,经2~3d后再哺乳。对新生驹采用人工哺乳或将骡驹与马驹交换哺乳,也可由其他母马代表。对患溶血病驹的母马,下次配种应改换公马,以预防此病再次发生。使用中草药翻白叶煎剂或杨梅根皮抽取物对预防本病有效果。
5治疗方案
驹的溶血病,主要采用输血或换血,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病驹必须立即停止吮食母乳,而代以人工哺乳或更换哺乳。在此期间,按时挤掉母乳,经3~4d,母畜体内的抗体消失后即可再行哺乳。
5.1输血输血前须先做配血试验,选择血液相合的健康马、驴或骡作为给血者(马驹只能输马血)。采血时,按采血量10:1的比例加入3.8%枸橼酸钠或10%氯化钙作为抗凝剂。 采血后可立即输血。如无条件做配血试验或在特殊条件下, 可直接输血,即将采好的抗凝全血给病驹先输入20~30m L, 过15min后,如无反应,即可继续输血。若病驹出现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必要时注射葡萄糖和强心剂。
临床上常采用弃血浆生理盐水血液输入。即采建康马(驴或骡)血液,抗凝后静置30~60min后,弃掉血浆,加入等量生理盐水,输入病驹体内。因无血浆,输入时比较顺利。一般每次输血量以500~1000m L为宜。必要时可隔8~12h或24h重复1~2次,一般不超过3次。输血后病驹基本恢复,红细胞稳定在4×1012/L以上,即可停止输血。
输血时,尽量不用母体血液,如确实无法找到给血者时, 可用5%~10%氯化钙作为抗凝剂,先输给弃血浆生理盐水母体血(血浆可再注入母体内),然后再找其他相合的给血者为病驹输血。
据报道,给病骡驹输入老骡血或复方骡血,效果很好。方法是采取健康老骡的抗凝血液800~1000mL,加入氢化可的松200mg,VC 500~1000mg,直接输给病驹,可不需做配血试验。复方骡血是去血浆生理盐水血液600mL(用草酸钠1~2g抗凝)、10%葡萄糖液300mL、氢化可的松200mg、5%VC液10mL,混合后1次输入,轻者1次,重者每日或隔日1次。
5.2患血换血只是对最急性的严重病例进行,其效果较好。其方法从病驹一侧颈静脉放血,同时向后肢腔部内侧、跗部内侧或跖部内侧的静脉内输入相合马血。1次放血500~1000mL,输血1000~1500mL。也可用特制的双头静脉导管插入颈静脉内,从一管放血,同时从另一管输入相合马血。输血前给病驹静脉注射10%氯化钙或肌内注射葡萄糖酸钙10~20mL,可防止输血反应。
5.3对症治疗可应用10%葡萄糖液、低分子右旋糖酐、乌洛托品、VK以及护心利尿剂等,以维护心脏功能,补充营养和加速排出血中抗体。
诊疗方案论文 篇2
为加快推进我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和对口帮扶机制的建立,加快形成“小病在乡镇,大病进医院,康复回乡镇”的就医新格局,加快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和90%的患者在县内治疗的医改工作目标,加快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改基本原则等文件精神,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因病施治;统筹共享、合理利用乡村医疗卫生资源,构建就医新格局;加快推进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全面落实各项惠农便民举措。
二、基本原则
(一)患者知情自愿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二)就近分级治疗原则。根据病情需求,实际情况分村卫生室、卫生院、县级医院分级治疗。
(三)医技资源共享原则。认真落实同级医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的相关规定,建立同级医疗机构之间和对上级医疗机构相关检查“直通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轻参合农民就医的经济负担,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无缝隙”对接原则。逐步建立上下协调、严密有序、高效实用的转诊渠道,为患者享受到分级诊疗带来的连续、完整、快捷、有效、价廉的医疗服务。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提升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合理、服务规范、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运转有效的新型医疗服务管理机制,引导一般常见病、慢性病、康复等患者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县域内就诊率尽量提高到90%以上。
四、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 加强领导
我县成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组 长:洪 振 惠
副 组 长:余 活 泼 蔡 学 瑜
郑 毅 聪 秘 书
:许 志 荣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二)完善制度 加强控管
1、完善首诊制度、首接制度、双向转诊制度,将新农合资金支付与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挂钩。
2、确立分级诊疗标准:乡镇卫生院主要承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已经确诊的非传染性慢性病的诊疗服务,我院主要负责疑难杂症的专科诊治,并根据乡镇卫生院的要求进行适时会诊,对条件允许的特别重大、疑难重症、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转三级医院救治。
3、完善双向转诊流程:规范我县转诊程序,明确转出、转入标准。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三级医院分别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下转诊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对乡镇卫生院转入我院的病人开通绿色通道,方便转入患者及时获得诊疗服务;同时协助和指导转出的病人选择合适的三级医院,并提供相关诊疗资料,方便转入医院获得可靠信息,减少重复检查。
(三)提高能力 拓展业务
1、加强专科人才培养、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按照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要求,医院要加强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
2、对乡镇医院开展纵向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及人员培养多种方式,提高乡镇医院技术服务水平。先帮扶佛昙卫生院、旧镇卫生院和杜浔镇卫生院,再逐步拓展帮扶范围,与乡镇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合理流动,提高乡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在全县形成基础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防治结合的医疗服务模式。
3、充分利用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我院实行二级医院辅检结果互认,完善卫生部病理远程和远程医疗建设,对疑难、重症病人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及远程教育。
五、程序及要求
(一)转诊程序
1、除危急重症病例和病人及病人家属强烈要求外,对因技术、设备等能力所限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的病人,原则上基层医疗机构上转至二级医院,二级医院诊疗有困难的病人上转至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
2、转诊病人或病人家属持下级医院开具的“分级诊疗转诊单”到对应的上级医疗机构就诊;
3、上转病人病情稳定后,上级医院应及时将病人转回基层医院作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4、对长期在外务工或危急重症病人,接诊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及时告知病人或病人家属转诊规定,督促其尽快向基层医疗机构和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报告并补办相关手续。
(二)转诊要求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成立分级诊疗责任科室,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并设立专线电话及时提供咨询服务;
2、要制定具体分级诊疗实施细则,明确转诊服务流程,确保转诊服务的人性化和连贯性、有效性;
3、基层医疗机构上转病人时填写《XXX分级诊疗转诊记录单》,详细填写患者的基本情况,诊疗用药情况和建议上转医院名称;上级医疗机构下转病人时必须详细填写《XXX分级诊疗转诊记录单》,并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下一步的康复计划和下转医疗机构名称(原经治医疗机构或基层医疗机构);
4、危急重症患者上转时,上、下级医疗机构要做好“无缝”对接工作,上送或下接均需书面和口头向接诊医生介绍病情;接诊医疗机构对转来的病人要及时、认真进行登记,六、实施步骤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分级诊疗制度的广泛宣传、向广大群众宣传分级诊疗的好处与做法,使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三)强化培训,稳步实施。要分层次、分批次医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领会实施步骤、方法和要求。
七、保障措施
1、医院将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进行考核。
2、将帮扶的乡镇医院纳入我县一起管理,对帮扶医院每周组织2次专家、专科医师查房及门诊治疗病人,定期与帮扶医院,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中的问题进行沟通、解决,定期将双向转诊情况报告。
3、对转入三级医院的病人实行追踪随访,病情允许情况下再转回我县治疗。
附件:
XXX分级诊疗转诊记录单(存根)
患者姓名
别
年龄
号
家
庭
性
档案编
住址
话
因
病
情
需
要,联
系
电于
年
月
日建议转入
医院
科室 病情介绍: 相关检查: 患者家属签字:
转诊医生(签字):
****年**月**日-----XXX分级诊疗转诊记录单
(机构名称): 现有患
者
性别
年龄
因病情需要转入贵单位,请予以接诊。初步印象:
主要现病史(转出原因):
主要既往史:
治疗经过:
转诊医生(签字):
联系电话:
(机构名称)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本表供患者转诊转出时使用,由转诊医生填写。2.初步印象:转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做出的初步判断。3.主要现病史:患者转诊时存在的主要临床问题。4.主要既往史:患者既往存在的主要疾病史。5.治疗经过:经治医生对患者实施的主要诊治措施。
就诊范围划分
(一)村卫生室: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治。
(二)乡镇卫生院:主要接诊A型病例暨病种单纯,病情较稳定的一般门诊、住院病例以及与技术水平、设施设备条件相适应的病例,包含:
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人;
2、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病人;
3、需要长期治疗与管理的慢性病人;
4、老年护理病人;
5、一般常见病,多发病门诊病人;
6、上级医院下转的康复期病人。
(三)县二级医院就诊范围:主要接诊B型、C型病例暨急需紧急处理但病种单纯的一般急诊和病情复杂或有复杂的合并症、病情较重的急、慢性病人、诊断治疗均有很大难度预后差的病例以及与技术水平、设施设备条件相适应的部分D型病例,包含:
1、临床各科危急重症,基层医院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2、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不能确诊的较疑难复杂病例;
(四)市三级医院就诊范围:主要接诊C型和D型病例暨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有循环、呼吸、肝、肾、中枢神经功能衰竭病变之一者以及与技术水平、设施设备条件相适应、国家确定的部分重大疾病的救治,包含:
1、临床各种危急症病人;
2、二级医疗机构因技术或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上转病人;
3、二级医院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4、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生的病例。
(五)市外三级医院就诊范围:主要接诊D型病例和国家确定的重大疾病救治病例,包含:
1、临床各种危急症病例;
2、县、市级医疗机构因技术或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上转病例;
垂体腺瘤的诊疗 篇3
垂体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外形呈卵圆形,平均重量0.6~0.75克。垂体能分泌出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垂体通过分泌这些激素来影响其他的内分泌活动,从而控制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调节全身脏器的各种生理活动。
垂体腺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10,可分为促乳素腺瘤(PRL瘤)、生长素腺瘤(GH瘤)、促肾上腺皮质素腺瘤(ACTH瘤)。垂体腺瘤主要发生在20~55岁之间,男女发病率几乎相等。由于垂体腺瘤生长缓慢,且大多数是良性的,所以只要诊断及时,治疗效果是很好的。
垂体腺瘤所产生的症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头痛、视力改变、视野缩小等压迫症状为主要表现。另一类是以内分泌紊乱为主要表现,例如常见于女性的催乳素腺瘤,表现为闭经、溢乳、婚后不孕,此瘤若发现在男性则表现为阳痿、不育、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毛发稀少等。再如生长素腺瘤,表现为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患者手指及脚趾肥大,头变宽,下领突出、鼻子大、舌宽而厚、牙齿间隙增大、头皮增厚有褶、声音变粗,并伴有多饮多尿。还有促肾上腺皮质素瘤,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腹壁及大腿皮肤有紫纹、血压高、向心性肥胖、毛发增多、痤疮以及女性呈男性化、性功能发生障碍等等。除了根据病人的症状及体征之外,还可以通过血液中内分泌激素含量的检测,以及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获得早期诊断。
垂体腺瘤并非绝症,只要抓紧治疗,效果还是很好的。目前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γ刀或X线刀治疗以及中西药物治疗等。如果垂体腺瘤生长较大而且压迫症状较重,一般认为应先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再进行放射治疗,可以增加其治疗效果。对于小于1厘米的微小腺瘤,目前多采用经蝶显微下手术,常常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自70年代首次用7刀治疗垂体腺瘤以来,目前全世界已有达400例的治疗经验。γ刀治疗垂体腺瘤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对无内分泌改变的垂体腺瘤,γ刀可控制其生长,有效率达85%~92%。其二,对有内分泌改变的垂体腺瘤,7刀控制其内分泌症状有一定难度,一次性照射剂量要大,有效率76%左右。其三,较大的垂体腺瘤已破坏鞍隔,而且压迫视神经,造成视力视野障碍,就必须先进行手术,γ刀仅仅作为一种补充治疗。
上海市清华科技函授学院
高等中西医函授面向全国招生
为弘扬祖国医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广大青年参加晋升考核应聘和开业的需要,以下专业继续招生:
1、中医专业和中西医结合:本专业选用全国高等院校教材,与自学考试紧密配合。各科均由专家教授辅导。参加自考及格者,国家承认其大专学历。
2、针灸推拿骨伤专业:教材博采众家手法技巧,医理精深;五百幅图像静中有动,将各种手法描绘得一目了然,使您易懂易学,便于使用。
3、性医学与不孕症和皮肤性病专科:学习国内外性医学与皮肤病最新知识,皮肤、性病的诊断与防治,并以我国第一部彩色性病图谱指导临床和教学。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摘录) 篇4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 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可分为本迪布焦型、扎伊尔型、莱斯顿型、苏丹型和塔伊森林型。其中扎伊尔型毒力最强, 苏丹型次之, 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
二、流行病学特征
(一) 传染源
埃博拉出血热的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尚未发现潜伏期病人有传染性;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大猩猩、黑猩猩、猴、羚羊、豪猪等野生动物可为首发病例的传染源。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 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二)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三) 人群易感性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 可能与其暴露或接触机会较多有关。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2~21天, 一般为5~12天。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可不发病或呈轻型, 非重病患者发病后2周逐渐恢复。
(一) 初期
典型病例急性起病, 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2~3天后可有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表现, 半数患者有咽痛及咳嗽。
病人最显著的表现为低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
(二) 极期
病程4~5天进入极期, 可出现神志的改变, 如谵妄、嗜睡等, 重症患者在发病数日可出现咯血, 鼻、口腔、结膜下、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或血尿, 少数患者出血严重, 多为病程后期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并可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而死亡。
病程5~7天可出现麻疹样皮疹, 以肩部、手心和脚掌多见, 数天后消退并脱屑, 部分患者可较长期地留有皮肤的改变。
由于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 也可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迟发症。
9 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 2天内死亡 (7~1 4天) 。
四、实验室检查
(一) 一般检查
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减少, 随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和核左移。血小板可减少。
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
生化检查:AST和ALT升高, 且AST升高大于ALT。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 (PT) 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PTT) 延长,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 表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
(二) 血清学检查
1. 血清特异性Ig M抗体检测:多采用Ig M捕捉ELISA法检测。
2. 血清特异性I g G抗体:采用ELI S A、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
(三) 病原学检查
1. 病毒抗原检测: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 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病毒抗原。
2. 核酸检测:采用R T-P C 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一般发病后一周内的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
3. 病毒分离: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标本, 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 诊断依据
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病原学检查综合判断。流行病学史依据为:
1. 发病前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
2. 发病前21天内, 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 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3. 发病前21天内, 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 接触或处理过来自疫区的蝙蝠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二) 病例定义
1. 留观病例。
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第2、3项中任何一项, 并且体温>37.3℃者;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第1项, 并且体温≥38.6℃者。
2. 疑似病例。
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符合流行病学史第2、3中任何一项, 并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者:
(1) 体温≥38.6℃, 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
(2) 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
(3) 不明原因猝死。
3. 确诊病例。
留观或疑似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 核酸检测阳性:患者血液等标本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 结果阳性。若核酸检测阴性, 但病程不足72小时, 应在达72小时后再次检测;
(2) 病毒抗原检测阳性:采集患者血液等标本, 用ELI S A等方法检测病毒抗原;
(3) 分离到病毒:采集患者血液等标本, 用Vero、Hela等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4) 血清特异性Ig M抗体检测阳性;双份血清特异性I g 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
(5) 组织中病原学检测阳性。
(三) 鉴别诊断
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 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拉沙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病毒性出血热。
2. 伤寒。
3. 恶性疟疾。
4. 其他: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六、病例处置流程
(一) 留观病例
1. 符合流行病学史第2、3项的留观病例, 按照确诊病例的转运要求转至定点医院单人单间隔离观察, 动态监测体温,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采集标本, 按规定在定点医院达到生物安全2级防护水平的实验室相对独立区域内进行临床检验;按规定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原学检测。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解除留观:
(1) 体温恢复正常, 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2) 若发热已超过72小时, 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3) 仍发热但不足72小时, 第一次核酸检测阴性, 需待发热达72小时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 结果阴性。
2. 对仅符合流行病学史中第 (1) 项标准的留观病例, 按照标准防护原则转运至定点医院单人单间隔离观察, 动态监测体温, 密切观察病情。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解除留观:
(1) 诊断为其它疾病者, 按照所诊断的疾病进行管理和治疗;
(2) 体温在72小时内恢复正常者;
(3) 发热已超过72小时, 而且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 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二) 疑似病例
按照确诊病例的转运要求转至定点医院单人单间隔离观察治疗。及时采集标本, 按规定在定点医院达到生物安全2级防护水平的实验室相对独立区域内进行临床检验;按规定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原学检测。
1. 病原学检测阳性, 转为确诊病例, 进行相应诊疗;
2. 若发热已超过72小时, 采样进行病原学检测, 阴性者排除诊断, 解除隔离;
3. 若发热不足72小时, 病原学检测阴性, 需待发热达72小时后再次进行病原学检测, 仍阴性者排除诊断, 解除隔离。
(三) 确诊病例解除隔离治疗的条件
连续两次血液标本核酸检测阴性。
临床医师可视患者实际情况, 安排其适时出院。
七、治疗
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 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和控制出血, 控制继发感染, 治疗肾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一般支持对症治疗:卧床休息, 少渣易消化半流质饮食, 保证充分热量。
补液治疗:有证据表明, 早期补液,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治疗, 可明显提高存活率。可使用平衡盐液, 维持有效血容量;加强胶体液补充如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预防和治疗低血压休克。
保肝抗炎治疗:应用甘草酸制剂。
出血的治疗:止血和输血, 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 预防DIC。
预防及控制继发感染:应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操作, 严格无菌操作, 及时发现继发感染。一旦发生继发感染, 应早期经验性应用抗生素。
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必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
呼吸衰竭的治疗:及时行氧疗等呼吸功能治疗。
病原学治疗:未经过人体学试验的三联单克隆抗体 (ZMapp) , 在紧急状态下被批准用于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治疗。目前已有7人接受此治疗, 5人获得较好疗效;恢复期血清治疗曾在小范围内应用, 亦似有较好的效果, 但和ZMapp一样, 还有待于在应用时机、不良反应等方面做进一步观察, 目前无法推广应用。
消渴诊疗方案的优化 篇5
本科室对消渴病(糖尿病)诊疗规范进行总结及修订,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及时修改诊疗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总结诊疗过程中新经验,优化诊疗方案,为该病提供更为合理、规范的治疗指导方案。2012年,本科室对消渴病(糖尿病)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和总结,对诊疗规范进行局部修订及优化。
一、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总结
(一)临床疗效评价
2012年1-12月份消渴病(糖尿病)共收住院病人32例,病人选择性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中医特色疗法(体针、穴位注射、艾灸等)以及西医西药等综合治疗。收入住院的患者32例,治愈28例,治愈率87.5%,好转4例,好转率12.5%,无效0例,无效率0%。平均住院日为10天。所有患者基本都应用中医中药以及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其中采用配合中药汤剂治疗30例,达到93.75%,非药物治疗以外治法25例,达到78.125%,包括膳食与药膳调配、运动治疗、针灸疗法。中医分型为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脾虚胃热证、上热下寒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
(二)总结
自从拟定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后,科室医务人员均能自觉运用方案指导临床,提高了中药利用率,使疗效得到提高。对于消渴病(糖尿病)患者,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药优势。但是消渴病(糖尿病)中后期久病入络阴阳俱虚兼证复杂,并发症繁多,其症型的复杂、变化多端给临床辨证带来困难,现有的证型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中医辨证分型有待进一步优化;消渴病(糖尿病)中后期久病入络阴阳俱虚兼证复杂,并发症繁多,西医西药单一降糖无法控制并发症的发展,中医中药在治疗消渴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中医治疗难点与优化
(一)难点:
1、消渴病(糖尿病)中后期久病入络阴阳俱虚兼证复杂,并发症繁多,其症型的复杂、变化多端给临床辨证带来困难,现有的证型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
2、消渴病(糖尿病)中后期久病入络阴阳俱虚兼证复杂,并发症繁多,西医西药单一降糖无法控制并发症的发展。
(二)优化
1、消渴病(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优化
本科室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消渴病(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将消渴病(糖尿病)分为主症和兼症两个证型,使之更适合临床应用治疗。辨证分型中主症分为七型型: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脾虚胃热证、上热下寒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兼症分为瘀证、痰证、湿证、浊证四种类型。这一优化突出中医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特色,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疗效。
2、消渴病(糖尿病)分型后临床用药和并发症用药的优化
抢食分级诊疗 篇6
对于嗅觉灵敏的市场而言,痛点意味着商机。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大健康产业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重点,更受到当下资本市场的追捧。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调研发现,信息软件、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健康保险及互联网医疗等企业在商机面前,都开始强势抢滩分级诊疗,意图从数万亿的大健康市场分一杯羹。
但商机归商机,能否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取决于对痛点的把握是否精准,盈利模式是否明确可行。
上海闵行区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大厅旁边,是一个健康小屋,每天都有一两百人来做自助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肺功能、骨密度等,体检前刷一下健康卡,每项数据就会实时传送至信息化平台,家庭医生可随时调阅并按照健康、高危、患病和恢复期人群进行分类管理。
“与碎片化、非实时更新的健康档案不同,这里的数据是连续、实时更新的,是记录健康状况的‘活档案,而不是碎片化难以利用的数据。”闵行区卫计委人士介绍,居民什么时候做过体检、有无慢性病、看过什么病、用过什么药、产生多少费用以及需不需要转诊等功能,都可以在“活档案”中被随时找到。
这一系统是由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布局搭建的。据了解,创业软件2005年开始规划区域卫生信息化战略,目前已覆盖200多个县市,3000多家医疗机构,20多万家庭医生。
创业软件副总裁余鑫表示,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盈利和现金流远不如医院信息化,但在分级诊疗政策大背景下,这一体系将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从疾病管理转向健康管理,有助于精准发掘居民的健康需求。
基于医疗信息化体系,创业软件正在探索尝试2C的市场布局——筹备健康服务平台。“通俗的说,就是搭建一个医疗服务的淘宝网,由家庭医生开店提供各类医疗服务、健康咨询。这符合分级诊疗政策的支持方向。”余鑫说。
春雨医生首席医疗官范晶则表示,分级诊疗核心在于更加有效整合配置医疗资源,资源下沉对互联网医疗是利好。
“互联网医疗公司未来的潜力就是利用好大数据。但目前健康数据的归属、分享机制都没有明确,病历分散在各大医疗机构,不流通,没有应有的价值。”范晶认为,政府需明确健康数据的归属,明确医疗和咨询的界限,不然互联网医疗公司不少业务都处在灰色地带。
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分级诊疗带来的机遇也显而易见:强基层,对医疗设备的需求在增加。
朗润医疗公司总经理唐昕举例, 2014年国产磁共振的市场份额为10%左右,2015年扩大到30%左右。
诊疗方案论文 篇7
本市将利用3年时间, 通过名中医师带徒, 培养一批基层“小名医”;针对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制定一批具有北京特点的中医药诊疗方案等措施, 将优质中医药资源送至社区和偏远农村。市中医局昨天启动北京中医健康乡村 (社区) 建设试点, 该工作已被列入市政府2015年折子工程。
发布中医区域健康白皮书
市中医局局长屠志涛介绍, 全市将遴选100个中医健康乡村、社区试点建设基地, 为百万农村和社区基层百姓开展中医药服务。在延庆县、密云县等7个远郊区县开展中医健康乡村试点建设;在通州、顺义、大兴及城6区, 开展中医健康社区试点建设, 该项服务将覆盖16个区县。
3年后, 此项工作要为当地留下“十个一”建设成果。其中包括通过3年中医症候和疾病监测, 制定一批慢病干预方案和区域健康白皮书;对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分类研究, 制定一批具有北京特点的诊疗方案;通过师带徒形式, 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社区的基层“小名医”;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为当地留下一批了解中医、使用中医、宣传中医的百姓队伍;传授太极拳、八段锦等功法, 留下一批中医运动养生功法队伍等等。
(2)
建30支中医团队驻村工作站
近日,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与北京怀柔区桥梓镇北宅村签订协议书, 刘清泉团队驻村工作站同时挂牌。不仅仅是刘清泉团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等7家医院组建30个中医领军人才团队, 分别对接100多个乡村和社区。
30支中医团队驻村 (社区) 之后, 通过师带徒, 培养一批“赤脚名医”。同时这些团队还将负责百个试点村和社区的居民中医药服务, 开展辖区居民的症候监测和生活方式监测, 重点关注“老人、儿童、慢病”人群。在中医药服务模式、服务功能、医保政策、新农合政策、诊疗模式、区域医联体、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 进行3年的深入持续研究与探索。
中医远程协作平台启用
近日, 中医远程协作平台开始启用。随着鼠标点击, 京城与乡村的中医远程医疗呼叫、对接与指导变成现实。
依托这个平台, 30个中医领军人才团队可以实现零距离中医健康干预管理, 为对口乡村和社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双向转诊、远程预约、远程门诊等服务功能。百万村民足不出村, 享受中医健康服务。
诊疗方案论文 篇8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效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多发生于肥胖人群中。目前在临床中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诊断标准。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研究历史悠久,其诊断标准基本与西医相同。有研究表明,中医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较为显著,为此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3±7岁,男性35例,女性29例。患者入院后均行中医诊断,且诊断明确,其空腹血糖均为8.2±1.3mmol/L,其中阴虚热盛患者17例、气阴两虚患者12例、肝肾阴虚患者13例、阴阳两虚患者11例、湿热内蕴患者11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1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2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自身病情采取二甲双胍、拜糖平等药物进行治疗,与此同时,2组患者根据自身证型选取合适的中药进行对症治疗[1]。阴虚热盛患者方用三消汤,气阴两虚患者方用玉泉丸加味,肝肾阴虚患者方用左归丸加减,湿热内蕴患者方用三仁汤加味。方剂取水600ml,文火煎40min,取汁450ml,日一剂,早、中、晚分服,两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1.3疗效观察
治疗过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治疗效果分为显著、有效、无效、三个评价等级,显著: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值均在7.0mmol/L左右,血脂水平基本恢复正常,血糖控制良好。有效:患者治疗后血脂血糖情况控制尚可,但其空腹血糖仍高于8mmol/L。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血糖波动情况无改变。
1.4数据统计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χ2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总结出数据见表1。
1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显著的为13例,占比例的40.6%,治疗有效的为14例,占比例的43.8%,治疗无效的患者为5例,占比例的15.6%。2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为23例,占比例的71.9%,治疗有效的为8例,占比例的25%,治疗无效的仅为1例,占比例的3.1%,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糖尿病在中医内属于消渴范畴,传统中医多采用三消辨证论治对其进行辨证治疗,且历代名家也多根据三消辨证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但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饮食结构也随之改变,其三消症状表现越来越不典型,多数患者还会出现三消证候交叉合并出现的情况,且病情大多虚实兼夹,因此传统的三消辨证已无法使用于当今的临床辨证中,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病证结合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是时下改革的必然趋势[2]。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对2型糖尿病进行研究探讨,其阐述的辨证分型也不尽相同,有一部分学者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主要与肝、肾、脾、痰湿、淤等情况有关。本院在结合多数文献以及自身研究后认为,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气阴两虚证、阴虚热盛证、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阴阳两虚证5个常见证型[3]。在本院的调查中也充分证实了上述观点,此中观点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本院的调查中可以看出,2组患者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1组患者。且在临床中我们也发现,中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表征,对微血管病变进行控制,不仅能够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情况。血脂水平减低意味着血液粘稠度得以改变,血液粘稠度改善则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栓塞的可能性,有效的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4]。在调查研究后我院认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药治疗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院对方剂中使用的中药进行统计,发现所有方剂中生地、山药、黄芪、花粉、麦冬、枸杞子、萸肉、党参等补气滋阴的药物出现的次数最多,所占比例高达总药物量的73%。此中结果与糖尿病病机本虚(气、阴虚)标实(热、燥、痰湿)一致[5]。因此本院认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其多为老年人,因此通常会伴随气虚、阴虚等情况,所以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配合使用一些滋阴补气的药物,例如人参、麦冬、黄芪、党参、枸杞子、山药等等,对于气陷的患者可以适当辅助升麻进行治疗,其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血糖水平,还能对血糖水平起到维稳作用,在改善患者体质的同时增强患者的抵抗能力。
2型糖尿病好发于与肥胖人群中,因此对于肥胖及餐后高血糖患者常常会出现胰岛素抵抗情况,对于此种患者在西医临床中多采用双胍类或A糖苷酶抑制剂进行治疗,但此两种药物的胃肠道反应较大,而老年患者多数伴有脾胃功能下降情况,因此此类患者在中医辨证时多表现为脾虚湿浊、痰瘀内阻症状,反应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无法维持用药的情况。因此在中药治疗的过程中,要配合使用健运脾胃、化瘀泄浊的药物,不其仅能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还能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同时能够有效的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具有良好的协同降糖作用。而磺脲类以及胰岛素制剂降糖在治疗中效果确实显著,但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因此在临床中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不建议使用。
总的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效果较好,其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减少患者的痛苦,因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蔡悦.海陆丰地区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17(21):96-97.
[2]林岳镔.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临床路径回顾性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17(43):217-219.
[3]邵华,沈翠珍.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饮食干预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19(04):99-101.
[4]张园.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19(03):275-276.
诊疗方案论文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疗6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60~81岁,平均(70.56±6.89)岁,发病到就诊时间8~89h,平均(33.78±12.79)h。临床表现食欲低下、恶心、呕吐其中一项或几项者53例,发热32例,有转移性右下腹痛30例,首发右下腹部痛者16例,模糊不清者14例。右下麦氏点压痛52例,反跳痛27例,腹肌紧张14例,弥散性压痛40例,腹胀43例,扪及右下腹包块(阑尾包裹形成)6例,腰大肌试验阳性l0例,结肠充气试验阳性22例。直肠指诊有压痛3例。
1.2 辅助检查
白细胞计数(5.23~22.56)×109/L,平均(12.98±2.23)×109/L。50例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28例发现右下腹部肠管积气。腹部B型超声检查,提示急性阑尾炎13例,发现腹腔渗液17例,发现右下腹部包块3例。
1.3 并存症
本组合并内科疾病54例,并存两种以上疾病21倒,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和前列腺增生症等。
2 治疗及结果
60例患者中,54侧明确诊断行急诊手术治疗,4例由症状较轻或其它原因在严密观察腹部情况下应用广谱抗菌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控制并发症,2例时诊断不明,行保守治疗,后因病情变化而行剖腹探查。56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后切口感染5例,并切口疝1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病理类型单纯性阑尾炎16例、化脓坏疽性39例、穿孔性5例,因心肌梗死死亡2例及肺部感染14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
3 讨论
由于中老年人群阑尾壁多有脂肪变性、纤维增生、黏膜变薄、管腔变窄,排空功能差,容易发生管腔梗阻,影响管壁血运,腔内细菌容易繁殖,产生内外毒素,损伤阑尾壁,导致阑尾炎[3],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年龄的增长,老年急性阑尾炎已成为老年人群常见的外科疾病。通过本组资料观察发现老年急性阑尾炎其临床特点为:临床表现体征不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少仅50.00%(30/60),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反应迟钝,对疼痛刺激反应不敏感,腹肌薄弱,防御功能减退,所以患者主诉不强烈,体征不典型,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不一致,甚至发生腹膜炎时腹痛也不明显[4];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并存其他慢性疾病,故发病到就诊时间长平均达(33.78±12.79)h,确诊后又由于患者及家属甚至医师对手术有顾虑,故实施手术时间较晚;并存病多;病理主要为化脓坏疽及穿孔性;由于穿孔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高,使病情复杂,预后较差。
根据以上特点,老年人机体反应能力低,致使本病的症状和体征可轻于阑尾炎的病理变化程度,临床表现并不典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并存疾病多又常给本病诊断带来困难[5]。因此应仔细询问病史,注意腹痛确切发病时间、部位、性质;转移时间,腹胀伴全腹的症状等。注意老年人体征反应轻微,腹部松弛,腹壁肌肉紧张不明显的特点,应反复检查,两侧对照,同时结合并发症状及辅助检查提高诊断水平,对于症状不典型和病史不明确的患者,可用B超检查或诊断性腹腔穿刺等方法明确诊断,如阑尾包裹形成周围脓肿后,B超检查可以明确脓肿部位[6],对于化脓性阑尾炎和穿孔性阑尾炎穿刺抽出脓性渗液可帮助诊断[7]。在做出阑尾炎诊断之前,还必须排除其他混淆的疾病:如溃疡病、胆囊炎、绞窄性肠梗阻等。
在治疗方面,一旦诊断为阑尾炎应常规行阑尾切除术,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1)麻醉。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一般情况以及心肺功能较好的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全身情况差、或伴有心脏功能差的可采用局麻;肥胖和具有腹膜炎患者可采用全身麻醉[8]。(2)切口。在有效的麻醉下,根据老年人穿孔率高的特点,常规采用右下腹部探查切口,有利于彻底清除腹腔内的脓液及放置引流管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同时保护好切口,尽量减少切口出血及污染,术毕用碘附浸泡切口约3min,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明显减少了切口感染的发生[9]。(3)手术。以安全有效为目的,对于能够切除的阑尾,如果阑尾根部及盲肠壁炎症不严重,仍以单纯包埋方法为首选,包埋不满意时加“8”字缝合;阑尾基底部炎症较重,组织水肿、脆,应采用缝扎残端后,用回盲部皱壁覆盖残端;如果阑尾根部较宽,可采用残端直接全层间断缝合,后行浆肌层间断缝合;对于阑尾周围脓肿,切开脓腔,吸尽脓液,尽可能切除阑尾及失活大网膜组织,采用阑尾残端缝扎系膜包埋阑尾残端或用附近肠脂垂覆盖;对于不能够切除的阑尾,采用阑尾黏膜剥脱术,然后把浆肌层缝于一起[10]。(4)围手术期处理。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术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急骤变化,便于及时处理,并在手术中力求麻醉平稳,操作轻柔,手术简化有效,缩短手术时问;手术后加强对患者护理[11],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妥善处理伴随的疾病,改善心肺功能,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加强营养支持。
综上所述,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应加强认识,及早诊断,积极防治并发症注意加强营养,并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才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才能提高疗效[12]。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科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疗60例老年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老年阑尾炎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8~89h,平均(33.78±12.79)h;有转移性右下腹痛30例,右下麦氏点压痛52例;白细胞计数平均(12.98±2.23)×109/L;合并内科疾病54例;54例急诊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中2行剖腹探查;手术后切口感染5例,并切口疝1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病理类型单纯性阑尾炎16例、化脓坏疽性39例、穿孔性5例,因心肌梗死死亡2例及肺部感染死亡14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老年急性阑尾炎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病情进程快、伴随疾病多,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应加强认识,及早诊断,积极防治并发症注意加强营养,并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才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才能提高疗效。
诊疗方案论文 篇10
1.1 基层兽医诊疗设备简陋
自我国的许多地区, 经济还较为落后基层兽医们没有接触到现在先进的医疗设备, 他们给动物治病往往依靠的是经验。对于常见的疾病, 依靠经验可以解决, 但是对于新出现的疾病, 他们就束手无策了。
1.2 动物种类繁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解决生存必须的问题后, 人们也越来越追求享受, 对于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造成畜牧养殖业的种类日益增多, 因为人类不再满足于食用常见的牲畜, 更追求稀有物种的享受。
1.3 兽医的非专业性
据调查可知, 我国的基层兽医年龄结构不合理, 大部分地区的基层兽医年龄较大, 使这些兽医团队的行动力较差, 而且创新能力不足, 墨守成规。并且, 许多基层兽医并不具有专业的知识, 仅凭经验给动物诊治, 使诊治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而且, 没有专业的知识进行指导, 误诊的机率也很大, 而且, 还会造成兽用抗生素的滥用问题, 对动物的健康以及食品的安全均有着很大威胁。
1.4 新型病毒的出现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 新型病的出现的机率也逐渐增加, 但是诊疗设备的缺乏及诊疗知识的缺乏, 使这些基础兽医不能及时的发现及诊治这些疾病, 越医越病的情况时有发生。
2 针对以上问题制定的对策
2.1 改善基层诊疗设备
要想马儿跑, 就要给马儿多吃草, 而要想提高基层兽医的诊疗水平, 必须改善基层兽医的诊疗设备。完善的诊疗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基层兽医们的工作效率, 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兴趣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渴望。
2.2 培养兽医的专业性
在给基层兽医配备好诊疗设备之后, 提升基层兽医的专业知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不然, 空有设备而兽医们不会使用也不能提高基层兽医的诊疗水平。
由于动物的种类繁多, 兽医们要做到面面俱到也是很难的, 所以, 培养专业的兽医团队就很有必要了, 针对不同类别的动物, 对兽医采取不同种类的专业教育, 使他们的医疗知识更专更精, 建立不同的动物医治体系, 使兽医们只负责几类动物的疾病诊治, 用更多的时间来研究这几类动物的特性, 在出现新型病毒时能更迅速的提出治疗方案, 避免了当新型病毒出现时兽医却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 为养殖企业带来了保障。
2.3 做好基层兽医的管理工作
健全相关国家政策, 制定完善的基层兽医管理体系, 监督基层兽医的诊疗工作, 避免盲目用药的情况。使基层兽医管理与城市兽医管理同步进行, 规范基层兽医的诊疗手段, 促进我国进场兽医诊疗水平的健康发展。
3 结论
近年来, 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兽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但城市兽医和基层兽医之间的诊疗设备及诊疗水平差距较大, 但是大型的养殖基地一般都不会分布在城镇, 所以, 基层兽医的诊疗水平对养殖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何提高基层兽医的诊疗水平及改善基层兽医的诊疗设备条件是各大养殖企业极为关心的事。
通过对基层兽医的诊治环境分析, 针对基层兽医诊疗设备及诊疗水平问题, 提出了以上的解决方案。这3条方案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现在基层兽医的现状, 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基层兽医的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乌仁图雅.如何提高基层兽医诊疗条件及基层兽医诊疗水平[J].兽医导刊, 2015 (16) :32-33.
“诊疗”乳业双雄 篇11
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到余波未平的圣元奶粉“早熟门”,中国乳业似乎跌入了多事之秋。
尽管风波不断,作为近年增长最为迅速的行业,乳业仍显现出强势复兴的态势。一则“乳业第一军团抱团进人世界20强”的消息更被视为中国乳业走向国际的积极信号。
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2010年度“全球乳业20强”榜单中,蒙牛与伊利分列第16、17名,是中国乳企第一次以“军团”的形式,集体出现在世界乳业的第一阵营之中。
这对大草原上走出的乳业双雄,彼此关系微妙,恩怨难解。《当代经理人》曾发表过一篇题为《潘刚的底牌》的长篇报道,强调伊利上缴税费业内第一,“我们每年上缴的税收是第2名的4倍”,并称“不想过早成为孤独的舞者”,引起蒙牛强烈反响。很快,一篇名为《揭秘蒙牛和伊利的恩恩怨怨》的长文就在网上出现,从多方面对比了蒙牛与伊利,言辞颇利,更指“在剔除不可比因素后,蒙牛的各项税负率均高于伊利”。
文章还指出了两家公司所享政策优惠的不平等,声称伊利在成长期多有“针对伊利一家企业的个别优惠”。
地方国企与民营企业的不同背景为二者间的竞争带来诸多看点。2009年,因对赌协议陷入股权危机的蒙牛投身中粮旗下,这场草原双雄间的角逐,又增添了新的未知数。
《瞭望东方周刊》整理了两家公司近3年的相关业绩资料,作为这场博弈的注解之一。
近3年的税费金额对比如图一。
从图一的数据可知,蒙牛乳业近3年的营业收入、盈利状况均强于伊利股份,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营业收入的差距从2007年的近20亿缩小到2009年的14亿,税前利润与净利润的差距则从10亿以上缩小到5个亿左右。
另一方面,身为地方国企的伊利,上缴企业所得税数额大体高于蒙牛乳业股份,但收到的税费返还、政府补助金额也明显高于蒙牛。
此外,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对乳业的重大打击亦具体化为冰冷的数据。是年,蒙牛乳业、伊利股份的业绩均惨遭滑铁卢,虽营业收入比上年有所提高,但盈利数字均为负数。伊利股份更由于连续两年亏损,面临退市风险,戴上了“ST”的帽子。
从2009年的业绩表现看,两大乳业巨头已走出三聚氰胺风波的阴影,但能否基业长青,仍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只有真正加强奶源建设,改变不合理的产业链结构,才能让消费者喝上“放心奶”,避免行业危机的重演。
税负对比
因蒙牛乳业所交税费总额不详,本刊记者仅对比计算两家公司的所得税税负如图二。
可以看出,除去2008年业绩、所得税均为负数的特殊情况,在2007、2009年正常经营的年份,伊利股份的所得税税负均明显高于蒙牛乳业。
近3年期间费用对比如图三:
两家公司的销售费用均逐年上升,显现出蒙牛、伊利在市场开拓、广告营销方面的力度日益加大。
蒙牛乳业的期间费用控制总体强于伊利股份,在营业收入高于伊利股份的同时,三项费用总额长期低于对方。
蒙牛乳业销售费用及行政开支均长期低于伊利股份。
在2008这个特殊的年份,伊利股份的管理费用大幅上升,而财务费用不升反降,蒙牛乳业该年行政费用上升平稳,“其他经营费用”则上升幅度惊人。
税收优惠对比
2009年,蒙牛乳业有21家(2008年:22家)子公司及共同控制实体享受税务减免。该等获税务减免的子公司的应课税利润合计约人民币792749000元(2008年:应课税亏损为人民币719771000元)。
21家子公司中,有16家(2008年:19家)子公司及共同控制实体的税务减免以新税法及有关税收优惠过渡条例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羌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的政策为据。
其他5家(2008年:3家)子公司的税务减免以《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的政策为据。
伊利股份享受西部大开发鼓励类产业税收优惠,从2006年度至2010年度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全资子公司赤峰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锡林浩特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减免所得税,内蒙古金海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2009年度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兰州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自2009年度至2010年度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全资子公司乌鲁木齐伊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免征企业所得税,内蒙古金山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从2006年起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内蒙古盛泰投资有限公司从2007至2009年度免征企业所得税,内蒙古伊利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收优惠政策;
全资子公司石河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从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控股子公司辽宁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外商投资企业,从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免征企业所得税,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控股子公司上海伊利冷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间接控股子公司上海伊利爱贝食品有限公司按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2009年度按照20%的税率执行,
多伦县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自2008年度至2011年度免征地方分享的企业所得税部分;
增值税方面,伊利股份全资子公司内蒙古伊利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控股子公司内蒙古牧泉元兴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杜尔伯特伊利饲料有限责任公司享受免征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
此外,伊利股份全资子公司石河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免征房产税。
通过以上对比,可知两家乳业巨头均因西部大开发、过渡性政策及农产品相关政策等享受了大量的税收优惠。
伊利公司的税项说明里仍有一些专为所涉公司“量身定制”的优惠批文,如所得税优惠说明的第七项: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内国税所函[2007]22号“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关于内蒙古伊利投资有限公司减免企业所得税的批复”,“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内蒙古盛泰投资有限公司(即内蒙古伊利投资有限公司)从2007至2009年度免征企业所得税。”
诊疗方案论文 篇12
1 临床资料
本组随机抽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非有创诊疗出院病例30例, 男24例, 女6例。年龄28~79岁。入院前病程2h~7d。出血量200~1500mL。住院天数4~32d。总费用153132.3元。平均费用5104.4 1元。
病种变异及其诊疗情况:5例并发心血管疾病、3例并发呼吸道疾病、4例并发糖尿病、4例并发其他消化道疾病。8例并发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
设大便黄转为活动性出血中止的临床观察指标。
病人费用支付渠道:自费病人10例, 商业保险3例及社会基本医疗保险17例。
2 方法及技术路线
把病人入院—出院全程视为临床诊疗程序。设定接诊 (疾病信息收集) 、诊断、治疗、病程观察、疗效判定、转归为程序上的六个环节。
以环节为单元, 对相应位点上的操作及费用生成逐项进行积分、考量、均数分析。
以大便黄转时限 (活动性出血中止) 为临床疗效判定的“拐点”, 比对两阶段费用比率。
3 结果
3.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非有创诊疗干预下大便黄转走势
图1显示, 本病种创诊疗干预下, 本组95% (27/30) 病例大便黄转 (活动性出血的中止) 呈现“近似的时限期间”;即所谓“拐点”。
3.2 日均住院费用与大便黄转走势
图2显示诊疗消费的“高阶”集中在“拐点”前段。
3.3 止血、抑酸药物使用与大便黄转走势
“拐点”后段, 大便黄转率与止血、抑酸药物使用未显示相关性。
3.4 大便黄转前后诊疗措施设置及相应费用铺排
图4a显示“拐点”前段, 处理原发病变资费为80.63%, 处理病种变异为5.88%, 投入“本次”病种的诊疗费用仅占种费用的1 3.4 9%。
图4b显示“拐点”后段, 处理原发病变资费为73.09%, 回落7.54个百分点。处理病种变异为16.4%。大量资费花在原发病、病种变异的处置上。
3.5 各环节诊疗设置合理性研析
接诊、诊断、治疗、病程观察、疗效判定、转归六大环节资费比率依次为20.54%、46.85%、45.58%、67.35%、32.65%、7.57%。其中原发病的诊疗占去大部比率78.17%。
3.6 两阶段费用比对
拐点前、后段的临床处置资费分别为67.35%、32.65%。
4 讨论
整个病程的临床演进以“大便黄转”为标记, 呈现一定的轨迹;临床给与的干预是有效、安全、合理的。
“拐点”前段, 尽可能判明原发疾病;尽快找准出血因素、出血部位;尽快止住活动性出血, 这一阶段相应生成的费用也因共识而可以进行考量。“拐点”后段则是原发病的确诊、尽可能的对因治疗、处理失血带来的内环境失衡、处理病种变异 (并发症、傍发病) 。这一阶段的临床诊疗及相应生成的费用, 则因原发疾病及其处置度、病种变异及其处置度、病人个体差异及其承付能力、医院可及性与患方需求度之间的非可控变数等多元因素而呈现难以预料的差异, 使本阶段的临床处置事实上成为患方的家庭问题甚或社会问题。
本文以省内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病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题, 研析了非有创诊疗干预下该病种临床演进的轨迹——活动性出血的中止, 呈现“近似的时限期间”即“拐点”。提出围绕“拐点”, 从效性、安全性前提出发, 探悉本病种临床诊疗设置及其相应费用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张奇林.论美国的医疗卫生费用控制[J].美国研究.2002, 16 (1) :70~81.
【诊疗方案论文】推荐阅读:
分级诊疗方案08-08
耳鼻喉科诊疗方案06-08
腰痛病诊疗方案总结06-09
晚期肝癌中医诊疗方案11-03
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05-17
冬病夏治诊疗方案07-12
胃脘痛病中医诊疗方案05-26
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06-20
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