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性推动作用

2024-06-18

中介性推动作用(共7篇)

中介性推动作用 篇1

摘要:科学的发展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既有其内在独立性, 又不可避免的受到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科学并不是自由自主发展的, 技术在社会生产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 而这一点往往是没有被充分重视的。

关键词:技术,社会生产,科学发展,中介

作为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的科学, 它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的, 其自身有一个内在的动力结构系统。但同时,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是受到社会因素影响的。社会的构成因素很复杂, 包括社会生产因素、政治因素、教育因素、宗教因素、文化因素等。其中, 社会生产因素在社会因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生产因素极大的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很多人混淆或无视了科学与技术的差别, 简单粗略的认为在科学发展过程中, 社会生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直接因素。

简要来讲, 可以对科学与技术作以下区分: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是反映客观事实和事物发展过程中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规律的知识、知识体系及和这些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和。科学的目的是认识客观世界, 揭示自然界的事实和客观规律, 着重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 力求做到“有所发现”, 带有自由研究的性质, 目标是追求真理, 其成果主要以知识的形态存在。技术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 力求做到“有所发明”, 是综合应用知识, 目标明确, 讲求实用。[1]

科学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居于主体地位的人, 即科学研究者, 更需要社会生产以技术为中介向科学提供的实验仪器、设备、材料、数据、科学实验的操作技能等来探究“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社会生产与科学并不直接发生关系, 社会生产要通过技术为中介为科学发展提供的物质资料与操作技能。我们看到, 19世纪以来, 自然科学飞速发展,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这与19世纪以来的机器大工业已能生产出种类繁多、日益复杂和精密的实验工具密切相关。而从上个世纪中期以来, 电子设备、声学仪器、电子计算机等的出现, 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随着科学的发展, 研究的深入, 以众多人员分工协作的科学实验室也应运而生, 如德国李比希实验室、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美国爱迪生实验室等, 这就更需要精密的实验仪器和工作人员熟练的操作技能。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进步, 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符合就会极大促进社会的发展, 而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符合时就需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2]作为应用性的技术本身只能被使用, 它更新换代的需求归根到底是要靠科学来解决的。由此, 社会生产通过对技术革新的要求而间接地推动科学的发展。如20世纪70年代, 我国的标准带钢热轧厂, 用人工传统技术, 每周产量500吨, 这种生产力远远跟不上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因此, 研究出新的技术提高生产力成为科学研究的重大任务。而现在, 掌握了最新电脑技术的工人用电脑控制生产, 结果每周产量高达50000吨, 提高了100倍。

在一个学科的发展初期或者成熟学科的外围领域的发

展中或者那些不太成熟的学科的发展过程中, 社会生产通过技术为科学提供研究课题或对象从而影响科学的发展。这尤其表现在生物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由于某项技术的应用, 甚至可以扭转一个学科的发展方向。17世纪初荷兰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利伯希在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时发明了望远镜, 并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了专利。之后不久, 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 并用来观测天体。他第一次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 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 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等等, 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制造和使用望远镜的技术对于促进天文学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

科学发展有其复杂的内、外部动力结构, 社会生产因素

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出现相互交织和靠近的现象,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日趋立体化与复杂化, 这种现象所反映出来的是科学应用于技术的范围和规模扩大及科学向技术过渡的周期缩短, 同时反映出了技术为科学发展提供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支持。科学不是悬在空中自由、自主地发展的, 它需要强大的动力支持、物力支撑。社会生产因素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技术, 作为社会生产推动科学发展的中介, 我们是不能忽略技术的巨大作用的。如果没有技术, 社会生产与科学之间将有一条巨大的鸿沟, 而它, 影响的不仅是科学的发展, 还有漫漫历史长河中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士俊.论自然科学的动力及其层次结构.科学学研究.1990年第8卷第I期[1]陈士俊.论自然科学的动力及其层次结构.科学学研究.1990年第8卷第I期

[2]王淼.科学发展动力论及其当代价值.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10期[2]王淼.科学发展动力论及其当代价值.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10期

[3]刘程岩.科学发展动力的协同模式.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第1期[3]刘程岩.科学发展动力的协同模式.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第1期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5]张新.恩格斯的科学发展动力论思想探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 .2010年第5期[5]张新.恩格斯的科学发展动力论思想探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 .2010年第5期

自主学习中的教师中介作用 篇2

自主学习起源于19世纪国外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80年代被Holec引入语言学习领域, 引起外语教育界的关注。最早的、最经典的定义是Holec (1981) 的界定: (1) 自主学习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 一种“潜在的、在特定环境中可以实施的能力”; (2) 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

近几年, 国内外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1) 介绍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包括自主性学习概念、理论依据、实践情况以及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何莲珍2003;戚宏波2004) ; (2) 对中国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开发培养的实证报告 (高鹏2005;于君2006) ; (3) 从自主学习整体能力到听说读写等单一技能培养的课内外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林莉兰2006;黄勇2006) 。这些研究为我国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了依据和证据, 遵循了大学英语教学“以人为本”的原则, 突出了学习者的自主性和教学的主体地位, 但强调学生自主并不意味着削弱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尤其是目前我国的自主学习还处于“后摄自主学习”状态, 自主学习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促进, 教师在自主学习中发挥了中介的作用。本文把自主学习理论和中介理论结合起来, 探究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如何发挥他们的中介作用。

1后摄自主学习是我国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方式

Littlewood (1999) 从自主学习的程度上把自主学习分成“前摄自主”和“后摄自主”。“前摄自主”指学习者能够完全独立于外界影响的自主学习, 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评估学习进程和结果;“后摄自主”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与内容、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Nunan (1997) 也认为完全的自主学习只是一个理想目标, 自主学习有不同的度, 并且受到学习者个性、学习目标、学习者意识和文化背景等很多因素的制约。

从社会背景方面来看, 自主学习在我国起步较晚, 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里仅仅处于尝试阶段, 各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多依据统一的教学大纲, 实施类似的课程设置, 使用类似的教材, 受统一的教学进度的限制。况且, 英语学习在我国是外语学习, 缺乏目标语的学习环境, 有相当大一部分教师从未走出国门, 难以亲身感受西方的文化。

从学习者方面来看, 根据王初明的调查, 中国学生习惯于独立学习, 不喜欢合作学习 (蔡基刚, 2003) , 他们缺乏自主学习所要求的社会层次。而董卫和付黎旭 (2004) 对武汉四所高校关于多媒体网络课堂的调查表明, 仅有三成左右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并较好地完成课外协作学习任务, 绝大部分学生缺乏系统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学生元认知能力薄弱。学生普遍认为自主学习只不过是脱离教师、脱离课堂的自学, 自主学习课堂就是没有教师管制的自习课, 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很明显, 我国英语学习者缺乏自主学习所必需的独立的学习风格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不能独立地管理自己的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是基于网络技术支持的, 虽然我们尽可能地引进了外文资料、多媒体网络设备, 但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300多所本科院校的调查表明, 约占70.6%的高校仍然使用投影仪上课, 22.8%的学校能够提供人手一机, 远程教室和校园网学习只占6.6% (蔡基刚2003) 。到2005年, 多媒体设备的建设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离全面开展自主学习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此外, 虽然很多高校重视硬件配置, 但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正确使用电脑网络知识和有正确的教学法理论指导, 更谈不上掌握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合适的教学策略。“只有少数教师有时或经常使用E-mail与学生加强课外交流, 进行个别辅导”, “高达六成的教师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教学法不明确”, “多数教师很少或从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课外利用网络、多媒体独立完成” (董卫, 2004) 。

从社会环境、学习者、教师和硬件等方面因素可以得出, 在我国大学英语的自主学习中, 绝对的学习者自主并不现实, 自主是相对于依赖教师指导而言的一定程度上的独立, 即后摄自主学习 (陈冬纯, 2006) 。

2中介作用的理论依据

中介 (mediation) 指对“工具的运用”, 来源于儿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Vygotsky, 1990) 的界定, 中介作用指儿童身边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人在他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费厄斯坦 (Fuerstein) 把这些在儿童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人叫做中介者。他指出, 教师的中介作用是赋予学生能力, 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控制自己的学习, 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 适应各种文化情景和社会变化以及应对各种挑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

费厄斯坦提出的十二种中介作用特征包括: (1) 重要性; (2) 超越当前的目的; (3) 让对方明白意图; (4) 胜任感; (5) 对自己行为的控制; (6) 确立目标; (7) 挑战; (8) 认识变化; (9) 相信积极的结果; (10) 共享; (11) 个性; (12) 归属感。来源于社会互动学习理论的中介特征和Holec对自主学习的界定有着惊人的相似, 也为自主学习中的教师中介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3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中介作用

3.1 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帮助学生不断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自主学习行为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师生互动过程 (江庆心, 2006) 。有意识地控制学习行为, 是继续导致学习者学习效果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Stern, 1999) 。虽然有些学习者学习是他们意识之外的“盲目的”、“偶发的”行为, 但多数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识地控制的行为。学习者学习的自觉意识是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的源泉, 同时, 要激发和加强自主意识, 还离不开外在要求的刺激。所以, 学生要真正进入自主学习的过程, 逐渐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还需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促使他们将自主意识化为强烈的学习欲求。

进入新的学习环境的大学生, 往往要面临很多挑战, 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学习动机, 他们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帮助, 来发现学习中的困难, 以便清楚地了解自己现有的知识和语言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需求, 更加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并能有意识地规划和完成自主学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帮助他们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能使学习者的无意识变成有意识, 并能在纠正错误学习意识的同时, 将“要我学”的外在要求内化为“我要学”的内在需求。

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动机, 就是在对外部世界依赖的同时, 不断循环提升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学习者对教师依赖性的减弱而对自主学习行为负责的积极努力;学习者在提高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同时, 又改变了对教师新的不同程度的依赖。

3.2 确立多重学习目标

中介作用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强调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学必须使自身的行为从属于学生的需要。为使学生课堂行为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 首先, 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包括认知、情感、能力、素质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多重教学目标, 并向学生解释清楚, 与学生达成共识。目标既是多重的也是复合的, 可以是长期目标 (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 , 也可以是短期目标 (一周、一天或一节课) 。有了合适的目标, 他们就会保持兴趣, 自觉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实现。

为了实现目标, 教师可建议学生每天制订计划, 首先做什么, 然后做什么。当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时候, 他们的身体、情感、社会认知都要发生变化, 教师可以采用分数、等级和赞扬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这种变化。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习者产生应对挑战和寻求学习中新挑战的内在需求, 使他们明白人类是不断变化的, 他们有能力认识和评价自身的变化, 让他们相信即使他们面对棘手问题, 也总能找到解决办法。所以, 自主学习课堂中的教师有着特殊的作用。一改传统的传授者的角色, 教师成为中介者;一改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式的知识传授, 自主学习课堂成为师生双向互动课堂, 这样就克服了机械与死板的知识“移植”, 指导学生从课本中掘取相关新信息并不断完善自身语言与文化的认知结构, 构建学生和学习材料之间的互动桥梁。

3.3 设置切实有效的学习任务并且保障任务的成功实施

自主学习课堂的受益者应该是学生, 为保证学生从课堂活动中获取最大的收益, 教师选择或设计课堂学习任务时, 要把握任务素材、结构、步骤的难易度与适合性, 突出任务的互动互惠性, 使师生同为一个交际活动的两个主体, 在课堂互动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同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情感方面的差异, 利用网络、辅助教材等多种学习资源, 灵活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任务, 营造知识建构的最优化的活动环境, 突出多元灵活性;学习任务不仅围绕课堂教学内容, 更具课外延伸性, 以便建立课内外学习活动的链接, 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所需的语言技能提供充分生长的空间, 突出开放生长性。

为了保证学习任务的成功完成, 教师要让学习者意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 让他们明白学习任务在个人或更广义的文化环境中的价值, 并且必须了解某个学习经历除了达到眼前的目的外, 对他们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学生越意识到学习任务的重要意义, 越能激发他们努力坚持圆满完成任务的内动力。在活动顺序安排上, 可遵循从易到难、先输入后输出、从控制性练习到有意义的自由交流的原则, 学生因此就可以得到充分的机会逐步完成语言认知技能的习得过程, 为将来进入语言运用阶段打下基础。同时, 不同活动对学生自主性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低自主性活动应先于高自主性活动。此外, 教师可根据课堂气氛的需要,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灵活穿插无特别语言学习目标的情感型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4 提高自主检测与评估学习效果的能力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要适时调整自主学习各环节, 对自主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自主检测与评估, 提高自主学习效果。然而, 自我评价与外在评价是相辅相成的。学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提高自主检测和评估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首先需要与周围的学习者比较, 更需教师站在语言学习总体要求的高度, 利用多种多样的检测和评估手段, 综合评价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适时地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反馈。这样, 在与其他学习者的进一步比较中, 学生作出客观的真实的自我评估, 将自主检测和评估与外在检测和评估结合起来, 并分析自主检测与评估的结果, 分析包括教师评估在内的外在评估结果, 以全面、综合和最终的学习目标为标准, 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估和规划进一步的自主学习。

实践证明, 即使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 他们仍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这种对教师的持续要求, 一方面反映出自主学习能力是需要教师指导下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对于依赖教师的指导而言, 提高自主计划和管理学习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适时的反馈, 为学生自主评价提供指导, 能促使学习效果的检测与评估超越评估本身的工具性作用, 从而成为学习手段, 使学生感到不但学有所用, 而且学有所成, 更有助于整体教学活动的安排, 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3.5 加强自主学习的高效管理

这里的“管理”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管理;其次是通过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管理, 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管理能力。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管理是自主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 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管理能力提高和加强的保障, 它贯穿于自主学习的各环节和过程, 教师不但要管理自己的班级, 包括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进度, 还要管理设备的安排和使用, 了解学生并帮助学生提高电子语言能力, 管理学生的信息, 如登录次数、学习时间、测验成绩、讨论次数、讨论内容的数量等。此外, 当灌输式学习模式和自主学习模式脱节时, 当学生混淆自发自主学习和自觉自主学习时, 当网络教学资源现状和网络自主学习要求发生冲撞时,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这些管理中发现的问题,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改善自主学习的条件, 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自主学习管理能力的提高, 必须处理好兴趣和需要之间的矛盾, 还应明确自己学习语言的认知特点, 并能有意识地运用语言学习策略。为此, 学习者需要教师尊重他们在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材料方面的自主, 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干预, 从整体上加强自主学习管理能力。

结论

中介性推动作用 篇3

道德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自身的榜样行为使员工表现出合乎规范的行为,他是以沟通、奖罚等手段激励下属表现道德行为的一种领导类型。他强调有效的领导者是“合乎道德的个人”,和“合乎道德的管理者”的结合。“合乎道德的个人”是指道德型领导者自身具有的诚实、正直、可信等高尚的品质。“合乎道德的管理者”是指道德型领导者在工作中通过积极沟通和公正的奖惩等措施来影响员工的道德行为[1]。这些措施包括领导者对员工高绩效行为的期望,给员工树立积极的榜样行为,通过公平对待员工、尊重员工使员工表现出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2]。而道德领导具体应该包含哪些内容,西方学者编制了道德领导的ELS量表[3]。但是,领导是一种受社会环境影响的行为过程,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导致领导的内涵和构成有所变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我国学者对道德领导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凌文辁等在编制CPM领导行为评价量表中就有对领导者品质的测量[4]。孟慧认为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土壤下道德领导应该有其独特的内涵,她将中国的道德领导划分为道德品质、尊重与包容、道德惩罚三个因子[5]。除此以外,学者们研究认为道德领导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态度及工作结果有积极的正向影响[2],且道德领导者能通过自身可信任的榜样作用使下属与其形成一致的行动目标,最终促进工作绩效的提升。但是,道德领导会对员工关系绩效产生怎样的作用呢?关系绩效是员工工作绩效的一部分,道德领导对工作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也就会对关系绩效产生一定的作用。但是道德领导对关系绩效有哪些作用途径还需做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提出将道德领导作为前因变量,将心理资本作为中介变量,构建道德领导对关系绩效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揭示道德领导在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下对关系绩效的作用机理,从理论上证实了道德领导建设能有效提高员工心理资本,同时指出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加强道德领导建设对于企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1 理论与假设

1.1 关系绩效

员工工作绩效由关系绩效和任务绩效构成,关系绩效是岗位说明书中没有规定但会对组织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的员工的行为和心理,它有利于组织绩效的完成。Van Scotter和Motowidlo(1996)提出将关系绩效分为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两个方面[6]。道德领导对员工关系绩效有积极影响。一方面,道德领导对员工工作结果、员工的道德行为和认知等都有正向影响,它能够使员工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减少不利于组织的态度和行为[7],这些会导致员工的关系绩效的提高。另一方面,道德领导者尊重和包容的特质使他们能够公开信息,促进组织内信息的共享。这有助于道德领导者树立公平的和值得信赖的榜样,让员工从内心感到折服并自觉效仿领导者的优良品行,有利于建立积极的人际氛围,员工也更乐意做出职务上的奉献。因此,我们认为道德领导对于员工的关系绩效有正向影响。

假设1:道德领导对关系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1.2 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是各种积极心理能力的集合,包括希望、坚韧、自信、乐观四个方面。心理资本对员工关系绩效能产生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道德领导者能增强下属的自我效能感,使上下级间的工作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领导者通过鼓励下属评估自身行为的道德影响,使下属能够更有战略的思考,这有助于提高他们执行特殊任务和挑战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其次,道德领导通过构建透明、公平、关爱的工作氛围,使自己成为信息、认同感和员工内在动机的重要来源。使下属明白什么是工作中所需要并且是领导期望的行为。而这些明确的期望能增加员工行为动机,这些行为动机则以心理基本增加的形式表现出来。再者,道德领导者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让下属的信心耐心在内心不断增长,有利于加强心理资本的构建。由此,我们提出假设2:

H2:道德领导对员工的心理资本有正向影响。

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不仅对员工工作绩效有重要的作用,在领导风格对员工绩效的作用中也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8]。而道德领导是一种独立的领导风格,心理资本自然也会在道德领导和员工关系绩效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拥有强大心理资本的员工更有可能努力完成与工作相关的目标,表现出更有利于组织发展的行为。心理资本是员工各种积极心理及相应行为的总和,更多表现为员工一贯的心态和行为方式,会直接影响员工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进而会影响员工的关系绩效。强大的心理资本能使员工在有工作挑战时能积极面对,能在组织中传递积极的正能量,使组织氛围更积极健康,从而能提高员工的关系绩效。另一方面,心理资本不仅是产生高绩效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它在员工面临工作压力时也充当一个重要的缓冲剂。建立在社会学习理论之上,我们认为道德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很重要,能积极的引导员工的行为。通过提供积极的工作环境和开放的信息共享、使下属表现出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提高员工心理资本。强大的心理资本使员工能积极有效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能有效地化解组织中的各种矛盾,缓解组织的人际氛围。由此,我们认为管理者的道德领导风格作为一个有利的组织因素能促进员工心理资本的发展,这正是增强员工关系绩效的一个重要来源。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3:员工的心理资本对员工关系绩效有正向影响。

H4:心理资本是道德领导和员工关系绩效的中介变量。

综上述论述,我们提出本文研究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合肥、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各领域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被调查者多分布在制造、服务、零售、流通、政府等行业,覆盖面广,具有一定的样本代表性。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70份,有效问卷256份,问卷回收率为95%。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被试者的性别,男性(130位,占50.78%),男女比例相当,较为均衡;学历(本科及以上为212位,占82.81%)较为符合道德领导的研究样本;管理类岗位人员占比(140人,占54.69%)。

2.2 量表设计

问卷中量表的所有条目均被设置为Likert 7点式样表,用1-7表示情况越来越符合。

(1)道德领导:道德领导量表是在孙利平设计的本土道德领导量表基础上结合孟慧在中国背景下开发的量表来设计的。该量表有10个条目,包括道德品质、尊重与包容、道德惩罚3个维度[3,5]。

(2)关系绩效:采用Van Scotter&Motowidlo(1996)所用的量表,该量表包括15个题项[8]。包括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2个维度。

(3)心理资本量表采用Luthans等人开发的心理资本量表,有17个条目。包括自信、希望、韧性、乐观四个维度。

(4)控制变量:本研究中,将员工的性别、学历、岗位性质这些常用的人口统计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这些是影响员工在组织中各种行为表现的典型因素,因此将他们作为控制变量比较合适。

3 研究结果

3.1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由表1可知,各量表的KMO值大于0.8,适合做因子分析,且各变量的Cronbachα信度系数均大于0.8,表明各变量的内部一致性较高。

(2)效度检验。本研究采用的量表都是前人使用过的较为成熟的量表。故本研究只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单独对每个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中的几个量表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见表2)。每个变量的AVE值均大于0.5,且它的平方根大于它与其它变量的相关系数,说明各个量表的区别效度较高。

3.2 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先采用Pearson简单相关法求出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并对各变量间的可能关系进行了初步判断。各研究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见表3。相关分析表明:

(1)道德领导和关系绩效、心理资本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依次为0.591、0.471,并且都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由此,假设1、假设均得到了初步验证。

(2)心理资本与关系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依次为0.85,并且都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由此,假设3得到了初步验证。

注:*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括弧中为AVE值.

3.3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Baron和Kenny等人认为,验证中介作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自变量与因变量、中介变量的标准回归系数显著;(2)当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同时进入回归方程时,中介变量可以显著预测因变量,但是自变量的预测力变小。但仍然显著,则为部分中介[9]。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

(1)道德领导分别和关系绩效、心理资本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06、0.387,并且在0.01水平上显著。

(2)将心理资本放入道德领导和关系绩效的模型中可以发现道德领导对关系绩效的系数分别由0.506下降为0.222,并且显著。而心理资本对关系绩效的系数分别为0.733,并且在0.01水平上显著。且其相关系数小于之前它与关系绩效的相关系数0.85。可见,心理资本在道德领导对关系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设4得到验证。

4 结论与建议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

(1)道德领导者能积极影响员工的心里资本和关系绩效,且员工心理资本对其关系绩效也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中应重视领导的道德因素,积极培养中层管理者的道德意识,塑造道德型领导风格。

(2)道德领导通过员工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关系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心理资本在道德领导对员工关系绩效的作用过程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可见在员工的心理资本作用下,道德领导者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关系绩效。这也表明在以后的企业管理中,我们在选拔员工时应强调员工的心理资本,在组织沟通过程中应加强上下级间的沟通开放性,重视员工心理资本在道德领导管理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本文也表明在中国这个重视道德素质的文化大国,对道德领导者的培养不可忽视。应将道德领导理论广泛引入企业管理中,渗透到企业的文化中,使我们中国的企业形成属于自己的重视道德的企业文化,培养一批优秀的道德领导者,这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Trevino L K,Brown M E.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Perceived Executive Ethical Leadership:Perceptions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the Executive Suite[J].Human Relation,2003,56(1):5-37.

[2]孙利平,凌文辁.企业组织德行领导的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8.

[3]Brown M E,Trevino L K,Harrison D A.Ethical leadership:A social learning perspective for construct development and testing[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2005,97(2):117-134.

[4]凌文辁,陈龙,王登.CPM领导行为评价量表的建构[J].心理学报,1987,19(2):199-207.

[5]孟慧,宋继文,艾亦非,陈晓茹.中国道德领导的结构与测量初探[J].管理学报,2014(8):1101-1108.

[6]Van Scotter J R,Motowidlo S J.Interpersonal Facilitation&Job Dedication as Separate Face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6,81(5):525-531.

[7]芦青,宋继文,夏长虹.道德领导的影响过程分析:一个社会交换的视角[J].管理学报,2011,8(12):1802-1812.

[8]Rego A,Sousa F,Marques C,Pina e Cunha M.Authentic leadership promoting employees’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reativ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2,65(3):429-437.

中介性推动作用 篇4

此外, 现有研究认为公平不仅会对以及联盟目标实现产生影响, 而且还对于联盟中的行为和态度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整合以上两种研究思路, 认为联盟中公平起作用的方式是通过公平对联盟伙伴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实现的。关系承诺被认为是联盟中重要的一个态度和行为因素, 而且与公平紧密相关[5,7], 因此, 本文把承诺作为联盟中的态度和行为因素, 研究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对联盟伙伴承诺的影响, 并同时对承诺和联盟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揭示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在联盟中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在填补以上理论空白的基础上做出了两个重要贡献:第一, 在宏观的组织间关系层面, 将分配公平、过程公平与联盟成员的知识共享连接起来, 并探讨了这两种公平的影响作用。第二, 识别了联盟公平对于合作绩效影响的关键中介变量。综上, 我们提出了联盟公平对于联盟伙伴间知识共享的影响路径模型, 并提出了相关的命题。目的在于揭示战略联盟中, 成员的公平感知对于联盟成员知识共享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为丰富和发展战略管理文献, 促进战略联盟企业知识共享有着重要意义。

1 理论背景及概念模型

战略联盟是一个即松散又耦合的系统 (loosely coupled system) , 在这个关系中双方相互依赖、共享已有资源并共同开发新市场, 同时又保持着企业对资源控制以及企业特征的独立性。在这种联盟关系中, 双方成员感知的不公平会给关系带来敌对气氛, 因此, 联盟中的不公平很可能会降低联盟合作的行为, 决定联盟双方的合作状态与联盟目标的实现[6]。在以往研究中, 分配公平和程序被认为是联盟中两种重要的公平维度, 在联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对于联盟目标的实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5,7]。

分配公平性强调的是与其投入相比, 成员从联盟关系中得到的结果是否公平, 注重的是产出结果[8,9]。当联盟成员的回报相对于其的贡献、承诺以及责任是公平合理时, 分配公平就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些合作成果包括金钱 (例如利润、分红、市场扩张) 和非金钱的 (例如知识获取和声誉提高) 。因此, 而且最终结果是在与同行业其他的企业的收入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一般而言, 感知的公平是联盟成员对于其资源贡献、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付出的努力与真实收益的比较。根据以往研究, 我们将分配公平定义为联盟企业的实际收入与其感觉的应得收入比较而言是公平的。

研究人员认为与分配公平同样重要的是, 构建一个长期的公平的竞争环境, 从而在管理决策的制定过程中, 从机制的角度来解决不公平的问题, 也就是程序公平[4,10]。一般来说, 程序公平意味着制定和执行决策的过程和标准是不带偏见的、有代表性的、透明的、更正的和道德的[9]。程序上的公平对于双方的联盟合作非常重要, 如果对公平感知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 联盟中的冲突和相关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会增加, 并且会伤害到联盟双方合作结果。我们定义程序公平为联盟成员感知到影响到其获得和利益相关的联盟战略决策过程是公平的。

联盟成员对于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的关心是因为联盟运营中的不公平会给双方的合作信心带来一个巨大的障碍。当联盟成员认为自己在合作中并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 那么他就会减少在关系中的投入, 也不会对于关系有长期性的渴望。而当联盟成员认为自己在合作中受到的公平的对待, 他就更加倾向于与合作伙伴加深合作。根据公平理论, 高水平的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能够有效降低联盟成员对于知识溢出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害怕, 并显著增强联盟成员对于合作结果的期望, 这就会有效的促进联盟成员的关系承诺以及提高双方在关系中的知识共享水平。

关系承诺反映了组织愿意维持一个稳定的联盟关系, 并且期望这一关系持续到未来的程度[11,12]。如果战略联盟运转良好, 并在未来有利可图, 联盟成员就愿意维持和加强相互之间的这种联盟合作。联盟成员通过对伙伴做出更高的关系承诺, 把自己绑定于与该伙伴的联盟合作中。关系承诺是成员对关系的一种心理依附形式, 它反映了成员不愿承担较高的离开成本或者损失, 而愿意将自己置于关系中的意愿。根据以往研究, 本文将关系承诺定义为, 关系双方对于维持该联盟关系的需要和愿望。

根据组织学习理论, 每个企业都是一个知识整合系统, 通过组织间的学习来获取和创造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组织总是在不断地获取、处理和转移与市场、产品、技术、商业运营相关的各种知识。联盟中的知识共享意味着联盟双方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 同时向伙伴交换与双方密切相关的知识, 既包含了显性的信息交流, 也包括隐性的技术诀窍的交换[3,13]。根据战略联盟管理文献, 我们将知识共享定义为联盟成员与联盟伙伴相互共享技术诀窍和联盟运营管理的知识。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 本文提出了一个概念模型 (如图1所示) 。这个模型关注了在战略联盟中, 成员感知的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对于联盟成员知识共享水平的影响作用, 以及关系承诺作为一种重要的关系要素, 中介了两种联盟公平对于联盟知识共享的作用。

2 模型假设

2.1 分配公平与知识共享

当联盟成员感知到较高水平的分配公平时, 表明双方在联盟合作中的责任、投入与收入相比较是公平合理的。高水平的分配公平保证了联盟成员在合作中的投入总是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7]。因此, 联盟成员会愿意与伙伴共享重要的知识资源, 以从联盟合作中获取超额回报。此外, 当联盟成员向伙伴提供重要的市场、产品、技术、商业运营相关的知识时, 它会担心降低自己的谈判地位, 从而带来降低收益的风险[14]。而分配公平的存在为双方在联盟合作中的收益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有助于打消成员对于关系收益降低的顾虑, 从而促进了双方的知识共享。据此, 我们提出,

命题1:联盟伙伴间的分配公平对知识共享水平有正向影响。

2.2 程序公平与知识共享

较高水平的程序公平体现了联盟成员会根据伙伴的目标调整自己的政策, 在联盟合作运营过程中会考虑伙伴的具体操作条件, 并给伙伴以申诉的权利[9]。这有利于双方在关系中建立共同的目标、规范和互惠的期望, 促使双方建立相互匹配的系统和文化, 降低了双方的协调成本, 也促进了双方知识转移成本的降低。此外, 由于联盟合作中的知识是嵌入在买卖关系系统中的, 因此具有共同目标和互惠期望的伙伴之间的知识交换会更加的顺畅。据此, 我们提出,

命题2:联盟伙伴间的程序公平对知识共享水平有正向影响。

2.3 分配公平与关系承诺

如果合作成员认为其在联盟中的努力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补偿, 将会提高联盟成员对于合作的正面评价, 例如合作关系的满意度和联盟成员之间的信任等。这些正面要素都有助于增加联盟伙伴对当前联盟关系的承诺。此外, 依据相对剥夺理论, 使得联盟成员之间会相互比较彼此的收益, 如果成员感知到结果是不公平的, 就会导致不满和剥夺感的产生, 进一步引发一定的不满行为。而分配公平有助于降低联盟成员被伙伴剥夺和利用的担心, 激发其在联盟中的知识资源的投入。据此, 我们提出,

命题3:联盟伙伴间的分配公平对关系承诺水平有正向影响。

2.4 程序公平与关系承诺

程序控制被认为是最好的保障个人实现最大利益的重要措施。在长期合作的战略联盟中, 高水平程序公平为联盟成员从合作中获得与付出相对应的回报提供了重要保障, 因此, 这就促进了成员对于未来联盟合作的期望。其次, 联盟伙伴遵循程序公平准则的程度越高, 成员就更加相信他们的利益在长期可以保证, 因此这就提高联盟伙伴间的承诺。此外, 公平也显示了合作伙伴对联盟成员价值与重要性的肯定和尊重, 这也能够提高联盟成员间继续合作的意愿。据此, 我们提出:

命题4:联盟伙伴间的程序公平对关系承诺水平有正向影响。

2.5 关系承诺与知识共享

由于对联盟的承诺, 组织将会增加它们在合作中的努力和注意力, 并且显示出充分的合作意图以保证联盟合作的成功。这个信号效应 (Signal effect) 就会激发合作伙伴的互惠行为, 促进双方相互共享更广泛的知识。其次, 当双方将关系作为一个稳定的长期关系对待时, 双方成员会在关注自己短期利益的同时关注关系的长期收益, 在必要的时候接受暂时的短期损失, 以优化关系的长期收益。尤其是联盟合作总是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的威胁, 具有长期承诺的关系双方会更加愿意共担风险, 使关系双方产生协同效应并降低联盟成本, 从而使知识共享水平得到提高[11]。据此, 我们提出:

命题5:联盟伙伴间的关系承诺对知识共享水平有正向影响。

3 研究结论

中介性推动作用 篇5

一、公共就业中介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但是仍然存在地区、城乡、不同人群之间的就业不均等。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不断贯彻实施,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中,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最重要表现。从已有的研究中可知, 公共就业中介组织服务的目标是提高工作匹配的速度和质量, 服务对象主要是失业者、不完全就业者和正在搜寻新雇员的企业。由此可见, 公共就业服务中介组织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促进不同群体的劳动者充分就业, 有利于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的提供主体是多样的, 不仅可以由公共就业中介组织提供, 还可以引入其他社会团体的力量。即公共就业中介组织所提供的一定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就业服务, 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仅包括由公共就业中介组织提供的服务, 还可以包括由非公共就业中介组织提供的服务。

国外大多数研究表明, 劳动力市场中介对就业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中介组织作为公益性的组织, 对于缩短失业时间, 提高就业率具有积极作用 (Thomas, 1997;Marti, 1997;Denis, 2005;Lee, 2007) 。在竞争性的配置市场下, 公共与私人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存在将提高再就业率 (Etienne Campens et al., 2005) , 特别是公共就业中介能够增加低教育程度和低技能劳动者的再就业率 (Denis Fougere et al, 2005) 。加强政府的市场化功能, 鼓励中介服务体系采取合营方式, 似乎也成为一种趋势 (Etienne, 2005) 。Grubb (1996) 的研究认为, 对许多公共和非营利项目的评估表明, 劳动力市场中介对工人收入水平具有重大的影响。

许多学者都是对某个特定国家或区域实行公共就业服务进行分析, 总结其作用和运行的效率。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承担公共就业服务职能的中介组织具备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市场分析可知, 我国公共就业中介组织体系无论在职能上, 还是模式上都落后于国外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公共就业中介组织的服务。我国就业中介组织分为三类: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其他部门行业或者社会团体举办的职业介绍机构 (公益性或营利性) 、私营职业介绍机构。而承担核心公共就业服务功能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主办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2005) 的统计看机构所占比重和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看,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主办的公共就业介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占有很大的比重, 分别为68.9%和66.4%。

虽然我国理论界对某种特定形式的劳动市场中介进行过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但无论在理论或者实证层面有待深入分析和探讨, 才能不断了解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中介的现状。

在工作寻觅过程中, 就业困难人群大多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 由此可从曾湘泉、崔钰雪 (2008) 研究可知:弱势群体的工作搜寻对公共就业中介服务体系有很大的依赖性。调查发现学历越低的人越倾向于使用职业介绍机构、亲友、直接与企业联系等。对于失业者, 访问中介组织仍然是获取工作信息的重要渠道。目前, 北京市的职业中介机构对失业人员获取职位空缺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获得就业信息渠道排列首位是职业中介机构, 并且选择职业中介机构的为84.7%。在石家庄市, 失业人员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居前五位的首位依然是职业中介介绍机构。尽管前五位的顺序与北京有所不同, 但是选择中介介绍机构的仍居于第一位, 达到79.9%。从以上结论可知, 我国的职业中介组织在提供就业信息、减少摩擦性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 公共就业服务中介组织对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的提供负有重要的职责和使命。李永杰、张华初 (2003) 对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中的职业介绍功能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分析, 指出公益性职业介绍现存的问题, 并提出了完善的措施。并指出, 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与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之间的竞争, 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弱势群体就业。

从服务水平、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上来看, 张小健 (2005) 认为,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运作仍然处于粗放阶段, 就业服务质量和市场需求存在着较大不适应, 就业服务特别是职业介绍和指导人员、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 街道社区平台的功能还要进一步发挥, 就业服务尚不能满足广大求职者和企业的要求, 培训的质量和实效也需要加强。王鑫 (2008) 指出:目前我国就业中介组织, 特别是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的就业促进作用还十分有限。据调查中的大部分企业评估, 在各种类型的职位中, 只有生产操作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这些低层级的职位更适合通过职业介绍机构来招聘, 这极大阻碍了就业中介组织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况且对我国大力发展的公共就业中介组织, 竟然整体上有超过六成企业认为它无法满足本单位的招聘需求, 外资企业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的不满意率更是高达76.0%。大多数企业认为,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除了信誉更高和服务成本低之外, 在其他诸如工作效率、服务态度、质量等方面远逊于非政府部门主办的就业服务机构。

从公共就业服务中介组织的信用、信息渠道、服务针对性等因素看, 唐鑛 (2008) 认为信用问题成为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尚未被广泛接纳的首要原因;招聘信息少、更新迟、反馈慢是中介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过去员工找工作的途径依次为:社会关系网络 (占32.9%) 、其他 (26.8%) 、网站 (20.7%) 。近五年来, 劳动市场中介呈现出较快的发展, 而公共服务的针对性不强。从曾湘泉、崔钰雪在北京和石家庄的调查数据中可知, 尽管公共就业群众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对于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不够, 缺乏解决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的富有成效的具体措施。

从公共就业服务人才队伍和绩效评估体系方面看, 李瑞 (2008) 指出,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专业人才普遍缺乏, 专业技能水平亟待提高, 从业人员较低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已经成为阻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发展和导致公共就业服务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胡绍英 (2008) 指出,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绩效评估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评估的主要经验是绩效评估具有法律保障、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建立了多种数据来源方式和建立了完善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而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应该引入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绩效管理制度, 强化其为就业弱势群体为核心的客户服务的功能, 建立可量化和完善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并且建立以职位空缺为核心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的统计和发布体系等。

二、研究展望和政策建议

本文选取了公共就业中介组织的角度来分析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 并从以下方面尝试改善发展, 不断完善公共就业中介组织, 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 不断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是全国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需要发挥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化。在公共就业服务的提供过程中, 政府部门应充分整合社会资源, 鼓励不同的主体参与到公共就业服务的提供过程中。二是全国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需要加大政府投入, 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中介组织, 使其能够进一步落实公共中介机构的职能, 帮助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实现就业, 进一步达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三是全国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需要大力加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我国公共就业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和未来发展应具有三个导向, 即公共就业服务专业人员素质提升应以机构职能为导向、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和以服务规范化为导向。四是全国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需要适当引入绩效管理制度和方法, 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引入绩效评估。

摘要:公共就业中介组织是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提供主体。公共就业服务中介组织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促进不同群体的劳动者充分就业。通过对我国公共就业中介组织的定义、现状与发展、功能与作用、信用体系、队伍建设、绩效管理、不同地区求职工作搜寻渠道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比较, 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公共就业中介组织的基本情况。因此, 有利于通过不断完善我国公共就业中介组织, 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 实现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 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中介组织,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永杰, 张华初.广东公益性职业介绍服务的现状与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

[2]中国财政学会“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课题组, 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58) .

[3]曾湘泉.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就业促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 (6) .

[4]曾湘泉, 等.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就业促进[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89.

[5]唐鑛.借鉴国外经验,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人才中介信用体系, 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就业促进[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399-415.

[6]李瑞.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人才队伍, 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就业促进[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422-446.

中介性推动作用 篇6

一、营造和谐情境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感

英语教学让学生真正从心底接受,应该从他们的认知需求点出发,给他们创设富有人文性的和谐环境,便于他们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和谐情境创设,能使得学生在感受跨文化魅力的基础上,便于学生主动适应课堂教学和积极投身学习探究中。

创设和谐情境,应在体现人文性和主体化特征基础上,多给学生自我调控和适应的机会,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发现学习问题。围绕民主创设富有人文化的和谐情景,引导学生在感受到自身学习主体地位和价值基础上,享有更多的表达话语权和支配化,激活学习内在潜能;和谐情境应突出自由,帮助学生走出受教师支配的误区,多给他们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深入揣摩和反复交流中不断获得认知;和谐情境应平等,让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范围,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学习和使用英语。教师则在创设和谐情境中应该做到一视同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激情。

和谐情境创设,能使得学生不再拘泥于课本教材,而是带着主动愉悦的认知趋同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 模块八Unit4 Films andfilm events的“Reading B Important film events around theworld”教学中,不同利用多媒体展示十九世纪以来电影的发展历程,特别是21世纪以来人们对电影的了解,可建议学生就“What do we learn from film?”和“Do you think film is important for us?”等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鼓励互动探究增强学生合作责任感

围绕学生的英语表达发展需要,突出合作和互动过程引导,旨在强调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中应多为他们提供“便利”。以任务型教学为原则,突出学生相互学习交流和合作互动,能使得他们通过相互实践感知来强化合作,有效积累深刻感知体验,激活团结协作的内在激情。

教师在鼓励互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应基于如下的考虑:为学生创设可探究的任务,围绕学生学习差异和多元化发展需要,创设丰富的思考题目,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培养学生主动协调沟通的能力,建议他们在相互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团队讨论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帮助他们深化理解体验;关注学生彼此交流中的互动,多给学生提供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他们在深入协作互动中重新调整自己的理解感知和思维方法。

这样的团结协作,更利于学生有深刻的认知感悟。例如,在模块七Unit 1 Living with technology的“Reading B TVand audio devices:a review”教学中,可结合“Reading A”的思考题目,建议学生就“Why is TV very important for us in life?”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帮助他们在深入阅读感知的基础上更好延伸学习内容。学生也通过这样的合作,能使得他们的认知更为丰富,有效形成团结协作的学习习惯。

三、尝试实践体验激发学生发展创新力

中介的作用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协调发展,而教师则是为了学生发展提供可能。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主动探知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更利于他们拓宽知识视野,积累丰富语言表达经验。

创设实践活动,应以课程教学内容为模本,多给学生提供可互动交流的机会。在指导实践体验中,一方面,多让学生主动融入活动,让他们在自我参与和感受中不断深化理解;另一方面,实践活动应突出多样化,鼓励他们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发现问题。教师则可根据学生的活动参与、语言表达、综合运用等方面做出形成性评价,鼓励他们在大胆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地道性。

中介性推动作用 篇7

关键词:中介理论,英美文学课程,教师

根据以色列心理学家费厄斯坦的中介理论, 儿童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他周围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同, 影响的程度也不完全相同。而我们将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儿童学习影响最重的成年人称为中介者 (mediator) , 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师运用他们自己认为最为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去积极影响和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 以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通常使用各种工具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 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而语言就是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最常用和最为重要的中介工具。

一、中介作用的特征

为了提供真正富有教育价值的学习经验, 教师和其他人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加以“中介”。费厄斯坦指出了12种中介特征。

1.重要性:

中介理论认为, 教师须使学生认识到某个特定的学习任务的意义, 让他们明白该活动对他们个人以及对社会的价值。

中介者与传统的信息传递者有着根本的区别。其根本目的首先是要帮助他们成为独立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第二, 中介作用涉及到中介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认为学习者是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者;第三, 强调相互作用, 即学生对中介者或教师意图的反馈作用;第四, 学习自主包括提供恰当学习。

2.归属感:

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属于一个团体和一种文化其中。

3.超越当前的目的:

学生还需要了解某个学习经验除了达到眼前目的外, 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4.让对方明白意图:

在呈现某个学习任务时, 教师必须有清楚的意图, 并让学生明白这个意图并对意图做出反馈。

5.胜任感:

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完成所面对的学习任务。

6.对自己行为的控制:

是学生有能力控制和规范自己的学习、思考和行动。

7.确立目标:

是学生有能力制订现实的目标和制订达到目标的计划。

8.挑战:

使学生需要挑战、寻求挑战, 满足他们对挑战的需求。

9.认识变化:

是学生理解人是不断变化的, 使他们有能力认识和评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

10.相信积极的结果:

使学生相信即使面对困难, 也总能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11.共享:

是学生理解合作, 使他们懂得合作可以使问题得以更好的解决。

12.个性:

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

在以上12个中介特征中, 前3种特征基本适用于所有学习情景, 特征4-9则与学生学会学习的自我控制有关, 最后3个特征与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有关。

二、中介作用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英美文学史及选读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必修课, 学生要掌握英美文学各主要发展阶段、主要流派、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和分析能力, 综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气质。目前, 我国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现状是:拥有相当的词汇量, 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 能够进行较高难度的一般材料的阅读, 但是对英语国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多, 对文学术语比较陌生。传统文学课程的教学主要由教师带领学生阅读, 讲解文本, 基本上是教师“一言堂”, 学生觉得教学内容艰难晦涩, 阅读量大, 因而产生畏难情绪, 兴趣不高, 气氛不好, 收效较差。在这种背景下, 将中介理论应用于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 可以被视为一次有益的尝试,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强化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传达这样的信息:阅读文学作品, 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应用水平, 而且学生能通过作品感受英美国家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 进而理解他们不同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处事原则。学生认识到英美人的不同, 就会承认不同国别之间的差异, 因此, 心胸会变得开阔, 对异己能够包容, 进而影响学生认识世界, 看待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式。学好英美文学, 不只是一门课的高分这个现实的、短期的成果, 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开阔心胸和眼界, 养成温文尔雅的风度。这些从长远来说, 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事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甚至对他人都有好处。学生如果意识到文学有如此深远的作用, 一定会激发出学习文学的兴趣, 并且能够使之持久。

(二) 优化学习内容, 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了解学生是上好任何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的了解不仅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了解, 还有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 动机和兴趣的不同, 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如果教学内容过难, 会使学生有挫败感,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丧失学习动力, 失去主动性;反之, 如果过浅, 则不能给学生挑战的机会, 从而不能获得满足感, 也不利于学生水平的提高, 能力的发展。因此, 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中采取问卷、提问、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水平、意愿;另一方面, 教师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 调整教法,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并配合各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来适应学生的水平, 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具体英美文学的教学实践中, 文学史中著名作家诗人很多, 选读课中篇篇都是经典, 在有限的课时内, 到底选取哪些材料精读分析, 哪些材料略读, 稍加指导, 哪些材料由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这都需要教师做出统筹安排, 取舍有道。这也是中介理论特征4, 5, 6, 7的内容。

(三) 改善教学方法, 提高学习主动性

中介理论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善。传统文学课程中, 教师主体的地位必须改变。教师首先应改变观念, 学习是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协作者、推动者。同时要减少教师作为信息传达者的身份的比重, 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要学、会学, 而且学得好。

影视材料等教学设施提高学生兴趣;另外, 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 小组学习、讨论, 写读后感、评论, 甚至诗歌朗诵会、英语戏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加大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取得良好的成绩, 并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起到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中介理论应用于英美文学课程中有其必要性、合理性和具体可操作性, 教师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应充分运用这一理论, 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Feuerstein, R., Klein, P.S.&Tannenbaum, A.J.Mediated Learning Experience:Theoretical Psychological and Learning Implication[M].London:Freund, 1991.

[2]袁平.从维果茨基、费厄斯坦和布鲁纳的理论来看外语教师的素质[J].龙岩师专学报, 2005 (2) :113.

[3]邓颖琪.浅谈教师在“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中的中介作用[J].英语教学, 2009 (11) :140.

[4]白俊红.通过教师中介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5]王薇薇, 施惠平.对教师中介作用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探索性研究[J].疯狂英语 (教师版) , 2011 (02) :120-122.

[6]申建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教师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J].考试与评价 (大学英语教研版) , 2012 (02) :67-72.

[7]祝春禹.如何发挥教师中介作用构建高效英语课堂[J].英语广场 (学术研究) , 2013 (10) :102.

[8]贾勤, 鲁修红, 张瑛.英语教师中介作用与课堂文化教学相关性研究[J].疯狂英语 (教师版) , 2009 (01) :44-47、51.

[9]陈鹤三.充分发挥教师中介作用提高学生英语鉴赏能力——浅谈“鉴赏型”精读课堂教学的实践意义[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2) :89-91.

上一篇:板栗修剪下一篇:课堂研究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