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思考(共12篇)
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思考 篇1
摘要:高校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场所, 加强专利管理工作是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文章根据湖南农业大学近5年的专利数据, 从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发明专利维持年限、专利技术转化运用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地方高校专利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从制定专利发展战略、完善专利工作体系、提升专利数量质量、加强专利人才培养、重视专利转化运用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专利管理工作的思路与措施, 从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职务发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保护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专利,专利管理,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专利技术的拥有量和专利成果的转化能力, 是衡量一所高校科研水平与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为充分发挥高校开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 地方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专利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以科学高效的专利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推进创新型高校建设。
1 湖南农业大学2009-2013年专利情况分析
在2009-2013年间, 湖南农业大学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逐年持续稳定增长, 共申请专利820件, 其中发明专利606件, 实用新型211件, 外观设计3件;共获专利授权467件, 其中发明专利277件, 实用新型187件, 外观设计3件。从数量上分析, 发明专利申请在总申请量中比例较高 (占73.9%) , 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工程、农业生物等学科领域, 相应分布在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2013年, 湖南农业大学共申请专利262件, 比2012年增长9.62%,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95件, 比2012年增长10.80%;共获专利授权184件, 比2012年增长67.27%,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8件, 比2012年增长38.03%。截至2013年底, 湖南农业大学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量236件, 位于湖南省高校第四位、湖南省属高校第1位。
2 地方高校专利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2.1 专利管理体系不完善
第一, 管理机构配备不合理。有一些高校虽然成立了由校领导牵头的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 也设立了专利管理机构, 但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大多由管理科技成果的人员兼任专利管理岗位;二级学院、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及重大科研课题组也没有明确专利兼职管理人员, 没有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有关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二, 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运行机制的相互脱节、互不协调, 容易导致知识产权的隐形流失。如, 有的高校科研人员, 把依托本单位的条件和设施完成的职务发明故意变为非职务发明进行申请;有的高校科研人员, 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或社会服务工作中, 将本单位的技术秘密变相地转移到服务单位或兼职单位;有的高校科研人员, 通过调动、留学、访问等方式跳槽谋求新的发展, 从原来所在高校离职后却将所掌握的技术和成果资料带到新单位继续使用;有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参与了校内导师的项目研究工作, 毕业后却将有关技术秘密带到工作单位自行使用。
2.2 发明专利维持年限偏低
我国专利法规定, 发明专利的专利权最长可以维持20年, 但根据湖南省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湖南省所有高校中, 有效发明专利的平均维持年限只有4年, 截至2013年底, 专利权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只有40余件。这种现象在国内很多高校比较常见。据统计, 截至2013年底, 湖南农业大学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共282件, 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36件, 占83.69%, 无效发明专利46件, 占16.31%, 这一数据显示, 放弃发明专利专利权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 且随着时间的往后推移, 专利年费的缴纳标准随之越来越高,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专利权保护, 被放弃专利权的发明专利数量将会越来越多。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部分科研人员获得专利授权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晋升职称的科研成果必要条件, 或作为申报新的科研项目的必要条件;一部分科研人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为了达到结题验收的考核标准, 为获得专利而申请专利, 项目结题验收后往往忽视了对专利权的维护与管理;专利服务行业发展相对缓慢, 专业化、实务型的专利服务人才不多, 造成专利申请和维护水平相对不高;一部分高校过于注重以单纯的数字简单量化科研考核, 忽视了科研活动中专利的产出质量, 特别是忽视了对专利技术在转化运用中产生的质量效益的评价。
2.3 专利技术转化率偏低
第一, 高校有一些科研项目, 其本身的研究性质决定了产业化针对性、转化运用可行性不强。在基础研究工作中, 科研人员在开展科研活动时, 多数情况下是从项目本身的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出发, 一些研发成果虽然获得了专利授权, 却因为不能对接产业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而根本没有转化可能性, 研发的最终结果必然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导致科技和经济“两张皮”比较明显, 产学研未能实现紧密结合、抱团创新。另外, 由于专利交易转化机制不完善、不健全, 专利拥有者 (权利人) 转化应用专利技术的积极性不高, 使专利技术大多被“闲置”, 未能找到转化“婆家”。
第二, 评价考核导向不完善。大多数高校重视专利的发明创造, 并以此作为科技人员晋升职称、业绩考核和激励奖酬的内容, 忽视专利技术的转让、许可和产业化等市场化工作, 特别是没有对专利技术在转化运用中产生的质量效益的进行科学合理评价。
3 地方高校加强专利管理工作的思路与措施
3.1 制定专利发展战略
第一, 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地方高校应把专利工作列为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并以此作为推进创新型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湖南农业大学将专利等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列入各二级学院的目标管理考核指标, 其中专利的申请与授权量是基本指标, 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工程、农业生物等学科领域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 学校根据各自然科学类学院的专业和学科实际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任务要求。
第二, 制订专利发展战略。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加强专利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制定专利工作长远规划和短期目标, 营养浓厚的知识产权工作氛围, 增强科研人员的专利意识, 提高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把强化专利管理与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相结合。
3.2 完善专利工作体系
第一, 地方高校应实行知识产权校、院、系三级管理, 建立由分管校领导、各二级学院分管专利工作的院领导、科技创新平台 (重大课题组) 负责人逐级负责的专利工作体系。
第二, 地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应设立专利 (知识产权) 管理岗位, 配备专职人员。湖南农业大学在科技处设立了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岗位, 配备了2名专职工作人员, 承担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工作, 明确了相应职责分工, 确保各类基础数据完整准确, 组织管理规范高效有序。
第三, 地方高校应建立完善包括专利申请、保护、维持、转化等在内的规章制度, 在年度运行经费预算中, 设立包括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专项, 以保障专利的维持、培训、奖励等事务的顺利开展。
3.3 提升专利数量质量
地方高校应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专利激励政策, 把获得专利成果的数量质量纳入二级学院的目标管理考核, 把专利成果的产出效益纳入科研人员的业绩考核, 并与职称评定、津贴奖励相结合。湖南农业大学制定了以下激励政策: (1) 奖励职务专利。学校在科研奖励中专门设立职务专利奖励, 获得国外/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后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 (授权1项发明专利与发表1篇普通SCI论文奖励等同) , 2009-2013年, 学校共核定发明专利奖励共270余项。 (2) 尊重专利成果。一方面, 学校把专利成果计入教师的科研工作量津贴。申请1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专利分别计50/30分, 授权后分别计500/200分 (13.8元/分) 。2009-2013年, 学校共核定专利申请和授权的科研工作量津贴共1280余项。另一方面, 学校在职称评聘和人才遴选考核时, 将专利成果与SCI (EI) 论文同等对待, 授权1件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等同于发表1篇普通的SCI (EI) 论文。
3.4 加强专利人才培养
第一, 加强知识产权师资培养。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跨学科背景的知识产权师资力量, 把精通法学、科学学、经济学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整合到知识产权教师队伍中来, 培育一支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专家团队。
第二, 注重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课程教育。地方高校应将知识产权纳入本科生素质教育范畴, 把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列入教学内容, 在理工农医专业大学生中开展知识产权学分选修或必修, 使在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 就受到知识产权业务知识的基本教育。通过知识产权教学, 培养一批能够胜任知识产权事务的管理人员;通过在相关学位点下设置知识产权研究方向研究生, 培养一批能够胜任知识产权事务的业务人员, 加强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和供给。
3.5 重视专利转化运用
地方高校应主动加强与涉农企业的密切合作, 建立灵活多样的专利技术转化实施机制, 引导优质专利技术在合作企业实施应用, 引导专利技术从实验室向企业定向流动, 向行业产业聚集, 最终获得转化效益和收益。湖南农业大学注重鼓励引导科研人员加强专利技术的转化运用, 注重突出奖励发明人的实际贡献, 在职务专利技术许可方面, 学校鼓励发明人以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进行产业化;由职务技术成果转让获得的收入, 发明人占60%、学院占25%、学校占15%;在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获得的收入, 发明人占50%、学院占35%、学校占15%。
4 地方高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4.1 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
高校科技和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课题组要加强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知识产权保护管理, 把知识产权保护贯穿到立项评审、合同签订、评估验收、成果评价、科技奖励、产业转化的各个阶段, 重大科技项目在申报和验收环节应提交知识产权分析和总结报告。鼓励开展专利信息检索分析, 明确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归属, 完善技术合同知识产权管理, 有效防止重复研究、成果流失和知识产权纠纷风险。加强论文和学术报告发表、发布等成果公开的知识产权审查。把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列为科研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申请、评审、验收的重要指标。把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拥有量、保护和实施效益状况作为衡量科技人员职称评定、科技奖励评审的重要指标。
4.2 职务发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建立完善职务发明相关管理制度和职务发明奖酬制度。高校职务发明获得知识产权后, 无正当理由两年内未能运用实施的, 职务发明人经与学校协商约定可以自行运用实施。高校作为专利权人, 在未与职务发明人约定也未在制度办法中规定报酬的情形下, 自行实施职务发明人发明专利权的, 应给予全体职务发明人的报酬总额不低于实施该发明专利的营业利润的5%。职务发明人所在单位以专利权作价入股的, 最高可以占公司注册资本的70%;转让、许可他人实施发明专利权或者以发明专利权出资入股的, 应以不低于转让费、许可费或者出资比例的20%向全体职务发明人支付报酬, 最高可从上述净收入 (股权) 中提取70%的比例奖励全体职务发明人, 保障职务发明人合法权益。
4.3 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保护
突出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知识产权政策导向, 坚持技术成果的权利化、专利管理和保护的规范化,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保护。地方高校应加强对科研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对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开展专利布局研究, 以增加发明专利的拥有量, 使高校创新优势形成专利优势, 特别是对于重大科研成果, 应积极利用专利优先审查机制依法保护。湖南农业大学明确要求, 科研人员在申请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和国家级项目前, 应进行专利信息检索, 布局专利技术成果;在省级及以上自然科学类项目经费预算中, 应明确列支知识产权事务经费, 用于专利申请和维持等;在项目立项和验收时, 应明确专利知识产权目标, 对科研成果采取专利、技术秘密等形式进行保护;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或公开研究成果前, 应进行知识产权审查, 加强科研成果中专利、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
5 结束语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任, 地方高校应紧紧围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事业中加强推进专利等知识产权工作, 构建以专利创造和转化运用为重要内容的创新评价体系, 在技术创新产权化的基础上, 经营、管理、保护好专利知识产权, 引导专利技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开辟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的多种方式渠道, 促进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艳萍, 王晓燕.地方高校专利管理问题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18) .
[2]刘双清, 伍小松.加强农业院校专利管理与服务工作[J].中国高校科技, 2013 (5) .
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思考 篇2
1建
立健全地方地震工作机构,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
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是指政府、专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其他防震管理主体所构成的管理体系与制度,以及它们的运作。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静态方面,即减灾管理的制度、规范、法律、法规;其二是指动态方面,即管理机制的运作,管理制度及规范发挥它的调适与控制作用,管理职能的实现。
随着《防震减灾法》、《地震预报发布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的防震减灾行政管理工作已步入法制化的轨道。但是,制定与《防震减灾法》相配套的地方性行政法规和政府规章仍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法律、法规的生命就在于执行与实施。由于我国区域性的差异,国家的法律、法规对有些问题只能作原则性的规定,需要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地方防震减灾条例就是以国家大法为依法,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社会实际需要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所以,地方防震减灾条例是防震减灾法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从而构成了地方立法依据的完整性,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调整地方关系,解决地方问题,更有利于防震减灾法的贯彻执行与补充,使法律、法规在一定区域内得以有效实施。
最近的10年,我国发生了多次重大自然(地震)灾害、每年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6%,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1999年,发生在土耳其、台湾的地震灾害造成的危害之烈、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巨、社会影响之大令人震掠。作为现代社会管理主体的政府,责无旁贷的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因此。以预防、减灾为核心内容的灾害管理不仅成为政府管理的战略任务,而且成为政府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坚持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的思想,把减灾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的指导方针和“坚持以预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减灾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理配置资源,处理好减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强国家对自然灾害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综合减灾水平”的重要指示精神,各级政府应当对防震减灾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地震灾害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危害,建立健全地震工作机构,使地震工作机构与本地区防震减灾工作的要求相适应,本着对人民,对地区经济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各级地震工作机构也应当以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紧紧围绕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认真做好对外对内的宣传工作,在解决深层次矛盾上下功夫,针对本地区的特点,争取为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组织上、队伍上保证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2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综合防御,切实做好灾前防御
每当我们对国内外大地震灾害事件进行现场考察、对灾害现象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和总结大地震灾害的经验教训时,都给我们许多启迪。通过这些地震事件可以探讨一些值得重视和有价值的东西。
1985年墨西哥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1998年台湾海峡地震和1999年土耳其地震等灾害事件所印证的正反两方面的事实,给我们揭示一个重要道理,即获得明显减灾效果的就是在灾害发生前,人们应具有高度的居安思危、防范忧患的意识,树立真正的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实施以预防为主的方面,落实预防为主的各种措施,使工程建筑、社区、城市的防震抗震能力增强,成为真正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安全城市。只有平时各项建设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并真正按抗震设防要求落实了预防措施、对策,才是实现和解决国家、城市减灾难题的最有效的途径和道路。
树立预防第一或预防为主的思想,就是突破或转变一些陈旧观念和习惯势力。这些陈旧观念表现为;一是以“预防为主”之名,行 “灾后救援为主”之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没有落实。二是认为以预防为主,落实预防措施就必须要花大钱,其实落实预防措施所花的钱,与遭到地震袭击造成的损失,以及震后重建费用相比,其差的倍数何止千倍、万倍。三是我们一次次受害、一次次地总结教训,但每次灾后依然看不到思想上、行动上的根本变化。预防措施仍然停留在书面总结上。这个状况和做法一定要改变。
国内外大量的地震灾害事件说明,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是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多震国家的科学家和政府在城市规划、城市建筑物和重要工程方面开展场址选址、场址土壤
和岩石性质、场地地震地质构造环境和城市安全性、城市灾害、城市抗震设防及建筑用材、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研究和开发,并应用科技成果于城市建设中,尤其是建筑物上。在灾害发生之前,建设安全的城市,安全的建筑物,做好城市和建筑物的安全工作,这是达到防震减灾的最有效手段。这也是以预防为主,落实防御措施的实际步骤。
树立预防为
主的思想,就是将我们以往灾后应急行动为主的做法,转变为灾前做好充分的防御措施,将想到的、计划中的、按规定应做的地震防御工作,在灾害发生前高质量完成。在灾害事件前严格按照防震减灾运作体系和各种信息网络,做好城市抗震设防和工程建筑抗震设防工作,并依法执行。
在灾前做好震后应急工作所必须的各种准备工作,依法监理、监督验收,保证工程建筑的高质量。在抓好灾前各项防震减灾工作的同时,在遭到地震灾害袭击后迅速地投入到救灾工作中去。由于灾前做了防御,即使遭到地震袭击,其损失也会在预测限度之内,按照应急预案实施救灾,可收到更好的减灾效果。因此,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减灾目标的良性循环。人类在自然灾害前就会变被动受灾为主动防灾减灾,人类对自然灾害也不会再那么俱怕、那么悲观。
3强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各级地震工作机构要通过宣传教育和训练来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努力加强社会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准备工作,将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的防震减灾规划、计划紧密的结合起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减轻地震灾害。
防震减灾教育与宣传的意义和作用在于:
第一,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应当与自然协调共处,并应用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同灾害作斗争。人类对灾害的认识、防灾救灾的知识日益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灾与减灾意识和知识应成为衡量现代国家文明程度、文化水平程度的一个标准。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的普及将大大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第二,使人们懂得地震灾害对我们生存条件的影响,人类的行为与致灾的关系,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觉性。
第三,提高人民群众对地震灾害谣言的识别能力,使谣言不攻自破,确保社会秩序和人心的安定。
第四,提高民众与灾害作斗争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人们可以根据地震科普知识捕捉震前征兆,以便及时进行灾前防御,灾时避险自救。提高人们对灾害的心理承受力、应变力和救灾技能,使人们在灾害面前处惊不乱,遇险不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第五,使人们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灾抢险,特别是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和其他衍生灾害的发生。而不至于在突发性重大灾害面前不知所措、消极被动。
第六,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全面的整体性的社会行动投入到防震减灾的宏伟事业中。防震减灾教育与宣传应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应考虑定期、定点及宣传普及的覆盖面,建立宣传网络。应针对不同的对象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方式,实施防震减灾知识普及与宣传。如:增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趣味性,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群众参与到防震减灾知识的科普活动中。真正使防震减灾教育与宣传深入人心,深入社会的每一层次,各个角落,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化为全社会的防灾行动。
做好防震减灾工作还要做好针对政府官员、专业救灾抢险队伍、民众、军队、武警、公安干警的防震减灾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为了锻炼人们的救灾抗灾能力;锻炼各专业救灾队伍的技能和实战能力;提高人们防止次生灾害的能力;提高救灾决策指挥的水平;训练各方面救灾力量的协调与配合能力;检验救灾预案及各项防灾措施的贯彻落实及效果,找出漏洞,总结经验,反馈与救灾预案的修正及各项救灾措施的进一步修正;提高全社会的减灾参与,适时适地的开展防震减灾演习。
4结合地区特点,认真做好地震灾害的可管性分析,制定和落实应急预案
我国地处世界最强大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质构造复杂,活动频繁,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主要为西藏、四川两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主要在河西走廊、宁夏、天山南北两麓;华北地区,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京津地区、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广东、福建等地。所以可以将我国大致分为,中强震区和少震弱震区。
各个地区针对不同情况,认真做好地震灾害的可管性分析,是地区地震工作机构的重要工作。我国的地震大多数是构造地震,次多水库地震、矿震等诱发性地震。构造地震的震源大都发生在地面iokm以下,是由地壳的构造运动引起的。一般来说,就人类现有的科学水平与能力,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削弱。虽然有些国家曾试用断裂注水等方法使地应力逐步释放,而企图达到削弱地震灾害源强度的目的,但这也仅是在研究过程之中,如若考虑到我国地震的多发性和经济技术能力,类似方法的实用性是很小的,基本上是不可管的。震源的能量是通过地震波的形式传播而进行破坏的,人为阻止地震波的传播也是很困难的,基本上也是不可管的。地震的承灾体主要是构筑物破坏,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坏和引起次生灾害,这些通过工程防震和其他措施是可以保护和减少损失的,具有一定的可管性。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沙土液化,喷砂冒水之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次生灾害。由于地震所造成的社会秩序混乱、生产停滞、家庭破坏、生活困苦和人民心理的损害,往往会造成比地震直接损失更大的灾难。因此,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地震周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地震应急预案,是各级政府和地震工作机构的紧迫任务。通过对本地区地震灾害的预测与可管性分析,制定一个科学性、针对性的综合应急预案,形成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救灾系统,是我们争取防震减灾胜利的必要条件。
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思考 篇3
大家知道,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一般分为三个大部分:一是财政部门组织本级政府预算收支的审计情况;二是本级政府各部门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三是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而作为对预算执行审计的计划管理,针对上述三种审计内容,主要也是三种方式。一是本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地方税务机关以及经收本级政府收支的国库。是每年必审的部门,只要将其列入当年的预算执行审计计划则可。二是本级政府的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单位,审多少,审哪些则一般由各业务处室提出全年审计计划建议,综合处室汇总,再由组织预算执行审计的相关部门在上述计划中根据项目或单位完成时间和当年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要求,挑选出当年预算执行审计的部门单位报局办公会审定。三是其他财政收支计划的确定。一般来说,其他财政收支所反映的问题,主要是根据上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确定的一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项目,结合报告反映年度的工作重点,加以选择在报告中反映。确切地说,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计划,在当年预算执行审计计划和当年审计工作计划中没有得到体现。
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主要是方便简单、与各业务部门不产生矛盾。但是这种管理办法也有其不科学和不完善的地方:
1、片面追求审计覆盖面,忽略了财政资金的内在联系和资金流动过程的连续性。审计本级政府的预算执行部门单位,一般说来除了发展改革委员会、交通部门、教育部门等少数重点部门单位,为了保证审计覆盖面,其他预算执行部门单位很少安排连续两年或多年进行审计。但是,作为地方政府预算安排的财政资金,为了体现政府的工作,资金分配在各个年度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大多数审计部门在预算执行审计计划管理上一般对一个部门是不会按照财政资金的分配情况连续多年安排进行审计,忽视上述财政资金流动的连续性和财政资金安排的内在联系,选择的预算执行审计部门单位,不能够反映财政资金的内在联系。
2、没有协调好年度审计重点与长期审计重点的关系。预算执行审计既有长期的重点,又有年度重点。有一些问题应该连续审计,连续披露,锲而不舍,体现长期重点;而每一年的预算执行审计应该各有侧重,体现出年度重点,而且重点应该有机结合起来。从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两者之间缺乏有机结合。特别是当预算执行审计年度重点要反映的问题而在年度计划中不能体现时表现尤为突出。
3、预算执行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的衔接不够,存在脱节的现象。预算执行审计是龙头,财政审计、投资审计等其他审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预算执行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的衔接上缺少“预算执行”这个衔接点,没有用“预算执行”这个纽带来串联其他专业审计,从形式到内容缺乏必然联系,显得比较松散,形成了“预算执行审计是个筐,其它专业审计都可装”的现象。
4、其他财政收支反映的问题不够及时。由于当年计划安排的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企业审计、投资项目审计等,一般要在第四季度才能出结果,而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一般在第三季度向政府和人大报告,所以当年的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只能将上个年度的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企业审计、投资项目等审计情况进行反映,所反映的其他财政收支问题则一般是前个年度情况。这些问题由于时间间隔较长,一方面冲淡了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审计机关效能的负面影响。
多年来的审计实践表明。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总揽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将财政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等列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范围,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审计整体。尤其是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后,审计范围更广、直接审计对象更多,这就需要调整审计计划管理方式,建立由综合部门牵头、以财政审计为主体、各专业审计共同参与,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的审计组织体系,即建立预算执行审计与各项专项审计有机结合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运行机制,通盘考虑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按照整合财政审计资源的要求,预算执行审计要坚持“统一审计计划,统一审计方案,统一审计实施,统一审计报告,统一审计处理”的原则,做到全局一盘棋,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工作。
1、加强立项前的调查研究工作。预算执行审计计划中部门单位的确定是计划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确立审计的部门单位前,加强调查研究,保证计划的科学性,是完成预算执行审计任务的前提条件。因此,在编制审计计划前,可以通过搜集、研究宏观经济信息和决策动态,走访人大、财政等有关机构和部门,召开专家学者咨询会,网上征求意见等方式,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同时,对审计的必要性、项目的风险、审计的难度、可能的结果等进行充分的评估,切实保证审计项目的重要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2、将预算执行计划的“一上一下”模式改为“二上二下”模式。前面说过,预算执行的计划主要是各业务处室提出,预算执行审计部门挑选,饭厅局办公会审定下达,实际上就是“一上一下”,基本上不可能进行调整。为了保证预算执行审计的年度审计重点与长期审计重点,可以实行“二上二下”模式,即:由计划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根据前期调研掌握的情况,提出各业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计划草案,交各业务部门讨论、论证,各业务部门和组织预算执行审计部门结合本部门掌握的情况,提出修改意见;计划管理部门结合上述意见对计划进行修改,报厅局办公会审定下达。
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思考 篇4
知识产权战略能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进一步变革。目前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机制仍属于“政策之治”,尚没有纳入法治化轨道。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法律化的缺失,制约了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实现,也不利于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真正落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最新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可以预见河南省将会有更多与促进创新发展相关的知识产权政策出现。因此,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是否具备法律化的条件,研究如何使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法律化,从而逐步消除传统的“以政策治国理政”思想,更好地激励创新,促进河南省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法律化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必要性分析
(1)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具有法律化的需求。河南省经济进入典型的新常态阶段,对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是深刻而迫切的,而要真正激励创新,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是公认的选择,但目前为了保障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所进行的“推进措施”等,只是指明了一种可期努力的方向,并不是一种可以直接操作的技术工具。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法律化的制度措施。因此,出台“河南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将知识产权战略中已经成熟的实施机制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法律手段的多样化运用,如积极的激励措施,法律责任的威慑,经济杠杆的调节等,将有利于把激励创新的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2)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法律化存在缺失的现状。河南省没有相配套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目前仍通过“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来保障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可操作性不强,最重要的是,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司法几乎脱节,目前尚没有一个地方的法院根据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制定过司法文件或者在案件裁判中考虑过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的要求。
2.2 可行性分析
(1)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相对完善,具备法律化的条件。政策法律化是指把那些通过较长时间的实施已经能够稳定地调整相应社会关系的政策,通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我国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上升为法律、法规和规章,从而使那些已经成熟的政策可以获得法律的效力保障[1]。我国从2008年开始部署“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并随后将其确立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河南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就在这个背景下产生,河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此指导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发展到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但战略无法真正有效落地、政策矛盾和政策工具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上升为法律法规,以此来解决目前的困境,能够为地方政府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发展提供一条具体实践的路径。
(2)国内外已有知识产权政策法律化的经验可以借鉴。知识产权战略法律化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在国外已有相当多的研究关注与这个领域,韩国2011年出台的《知识产权基本法》是知识产权政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田村善之认为,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作未因政权频繁更迭而受到根本影响,得益于知识产权政策的法律化治理。与此同时,我国也有十几个省市出台了有关促进知识产权的地方立法,如《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对国内其他省市知识产权战略法律化的实践过程进行经验总结和借鉴也很有必要。
3 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法律化的具体路径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的法律化,就是将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在推进施行过程中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分门别类地转化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借助法律规范的运行渠道确保实施机制的稳定性及可诉性,以最终激励创新动力,保障创新成果。根据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现状和河南省的地方立法权限,具体路径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3.1明确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法律化的部门法属性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法律化并不等同于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属于私权,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法律化所产生的法律法规应该属于经济法范畴,体现政府对知识产权的干预与协调,其侧重点在调整政府部门在“促进”知识产权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在“发展规划”“财政投入”“宏观政策扶持”“重点项目培育”等具体实施办法中行政部门与创新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2 制定《河南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
确立以法律保障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的理念,将《河南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作为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基本法。我国已有山东省等个别省市制订了《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开始进行法律化的尝试,同时河南省目前已有河南省、郑州市和洛阳市三份《专利促进条例》,但缺乏专利的上位法规范,河南省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本省知识产权战略的总体部署进行完善。
3.3修改与法治精神和战略目标不相适应的现有规范性文件
以《河南省专利促进条例》为例,其出台时间为2006年3月1日,早在《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之前,而河南省政府也在2013年度的《关于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见》中提出,要对目前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完善,出台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等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并且对现有的《河南省专利保护条例》进行修订,同时将制定《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列入日程[2]。
3.4 制定推进战略实现所必需的新的规范性文件
《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是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纲领性文件,规定了知识产权各领域的发展目标,并由此产生了相应的实施办法,这需要一系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作为支撑,特别是战略中所提出的专项任务,如果没有相应的立法文件支撑,在某种程度上就等于是一句空话。
3.5 明确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法律化的限度
一方面,法律因其具有其他社会控制手段所无可比拟的技术可操作性而成为最佳的社会关系调整器[3],但法律也存在无法解决的内在局限性,如创制程序烦琐导致的时效性不强、一些领域无法法律化运作等。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等公共政策的法律化虽然是政策发展的趋势和法治社会的要求,但并不是所有政策都适合进行法律化,政策也具有某些不可替代的优点,因此,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进行法律化应当有其合理的限度;另一方面,从市场的视角看,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同时也是一个市场主体,其创新动力来自于对创新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即预期利润的追求。因此,政府对知识产权发展进行干预必须遵循“适度干预”“有限干预”的原则,只能限于市场不足或市场失灵的领域,例如技术创新的高投入高风险所导致的“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否则将会产生一些扭曲的现象,如近年来一些地方立法中推出重奖著名商标获得者的政策,以及给予发明专利完成人职称评定的优惠政策等,这种不适当的促进手段与国内近年来出现的知识产权数量爆发式增长而质量不高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关联性。
摘要:目前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机制仍属于“政策之治”,尚没有纳入法治化轨道,文章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角度探讨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是否具备法律化的条件,并从明确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法律化的部门法属性、制定“河南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修改与法治精神和战略目标不相适应的现有规范性文件、制定推进战略实现所必需的新的规范性文件、明确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法律化的限度五个方面提出了初步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法律化
参考文献
[1]陈庭忠.论政策和法律的协调与衔接[J].理论探讨,2001(1):64-66.
[2]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EB/OL].(2016-09-10)[2013-09-26].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3/11/28/010438161.shtml.
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思考 篇5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审计制度,强化上级审计机关与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本文首先从国家治理和反腐败、审计监督工作全覆盖、审计机关自身科学发展等方面讲述了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再分析了统一管理需要解决的人、财、物方面的难题,最后具体阐述了通过三大方面十三个小点来实现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
【关键词】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必要性和迫切性;国家治理;全覆盖;科学发展;难题;审计体制。
【正文】
作为国家经济卫士、反腐“尖兵”和政策落实“督查员”,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已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国家对审计提出的更高要求和社会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省以下审计机关已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与国家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局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这是审计事业发展道路上的一项重要变革,也是摆在各级审计部门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笔者就如何实现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一、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一)推进国家治理和反腐败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好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等机关和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治标的雷霆手段争取治本的时间”。在此新形势下,《决定》明确提出:“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是国家推进依法治国和建立反腐败长效机制的顶层设计,瞄准“将权利关进笼子”的制度性建设。
标是确保地方审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总体要求是进一步强化上级审计机关的组织领导和业务领导,在审计计划、组织实施、结果报告、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形成全省审计“一盘棋”。为此,笔者认为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难题。
(一)如何统一管理“人”?
目前在垂直管理系统中,一般说来既包括行政单位,又包括各级行政单位的直属事业单位,还包括各事业单位举办的企业实体;从人员性质的角度来划分,既有行政编制、行政附属编制、事业编制,还有企业编制、阳光劳务代理编制等。这就导致垂直管理系统既有地域宽广、分支众多的特点,又有业务复杂、管理难的特点。就基层审计机关来说,除局机关外,直属事业单位一般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心和经济责任审计中心,人员编制情况就比较复杂,一般刚才提到的几种编制都存在。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将带来行政机构设置更加扁平化,省级审计机关的综合部门将直面更多的业务部门及分支或派出审计机关,以北京市为例,如果实行统管,综合部门面对的业务及分支或派出机构将会增加50%以上。体制机制如何构架?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采取何种方式?采取何种管理手段,保证政令畅通,提高管理效能?审计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人,审计人员素质如何提高?等等问题,都将对省级机关提出严峻的考验。
(二)如何统一管理“财”?
从目前已实行了垂直管理的政府部门来看,大多沿用了传统的手段管理“财”,经实践结果来看,现面临着种种财务管理困惑 :上级主管部门很难及时、准确、方便的了解到整个垂管系统的财务状况,还要依赖各级垂管部门层层上报各自的会计报表,导致财务风险加大;各级垂直管理部门自行建账,独立进行财务处理,一方面财务处理的质量依单位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不同而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上级单位下发的标准贯彻执行困难;预算管理困难,财务控制措施很难得到有效落实,预算经常形同虚设;上级单位对下属行政执法部门的非税收入业务监管困难,违规收费、乱收费事件时有发生;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领导对信息化认识程度的不同,有的单位已经实行了会计电算化,有的单位还是手工操作,已经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各自选用了不同的财务软件,这些五花八门的软件系统结构不尽相同,数据标准不统一,难以集成。根据上述,笔者认为,就“财”的统一管理方面,首先要考虑经费来源问题;其次要考虑采取何种手段管理经费;然后因省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需合理确定各地的人员收入、业务经费的标准问题。
(三)如何统一管理“事”(物)? 这里的“事”(物),笔者不仅是指“物”,即固定资产的管理,更重要的是指“事”,即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对于“物”的移交和管理相对比较简单,也有经验可借鉴。难点是对“事”的管理,对于审计部门来说,笔者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难题。审计已从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走到了围绕权利监督,围绕效益监督,围绕优化制度监督的更高层次的监督,走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覆盖监督。如何适应国家对审计的高要求,回应社会大众对审计的新期待,是各级审计机关必须面对的难题。二是审计业务以何种模式开展?是省级制定审计计划下级审计机关按计划任务执行?还是类似于现在的管理模式,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即除了“一条鞭”审计项目外,下级审计机关制定好审计计划,报批上级审计机关后执行?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如何确定?三是审计发现问题处理处罚不统一的难题。同一性质的问题,违反的法规一样,处理处罚结果却各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审计处罚的公正性,也已成为制约审计良性发展的一个难题。
三、如何实现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
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对于全面加强审计监督职能,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尤其在当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大局下,实行省级统管的审计体制尤为必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
(一)关于人的统一管理问题
1.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统一管理后,对市、县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管理,可以建立由上一级审计机关党委管理为主、地方党委政府协管的模式。应配强市县审计局一把手和处(科)室一把手,配好局领导班子,在“以德为先”的前提下,突出“用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将“想干事、能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大胆的使用起来。对于“一把手”的任职,建议最好在当地的审计机关中产生,也可以探索同一个级别的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在本省内异地任职、交叉任职,但应避免过多的从上级机关“空降”任职,以免挫伤地方审计机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市、县审计机关的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统一收归省一级,首先需对全省审计机关人员编制、在岗在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现有的各级审计机关的行政编制、行政附属编制的人员性质保持不变;因为审计机关的事业编制人员都是从事审计执法工作,建议这部分编制的人员可以参照公务员管理;对于企业编制、阳光劳务编制的人员在全省调查的基础上,建议经集体讨论后研究制定一个全省统一的办法予以执行。对于今后的人员编制情况,由省级编制部门会同省级审计机关核定和下达。市县一级审计部门机构设置,因为大家从事的审计工作业务比较相近,可以打破现有的科室界限,设立审计一室、二室等,便于统一调配,利于较大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发挥人的资源最大化利用,提高审计工作的影响和效率。3.加强审计机关人员业务培训。审计监督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必须大力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完善符合审计工作职业特点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审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和职业保障制度,完善审计教育培训体系,有计划地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胜任能力。
4.专业化审计队伍建设和考核。刘家义审计长要求“努力打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审计铁军”,就必须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一是严把进人关。无论是调入还是考入或者军转进入审计机关的人员,都应当具备初、中、高级审计师职称或同级别的相应专业职称。二是进一步加大人员交流的力度。可以在本单位内部交流,也可以赴上级审计部门挂职跟班学习,上级部门也可派人到下级部门来挂职锻炼,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审计业务资格准入制度改革。凡是不具备初、中、高级审计师及同级专业职称的人员应转岗到综合处室,不再参与现场审计,以保证依法审计。同时,建立或修订现行考核办法,突出干部实绩考核导向。
(二)关于财的统一管理问题
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思考 篇6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的目标,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呈现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结构阶层化、社会关系复杂化的趋势,不断涌现出一些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过大、道德失范、信任危机等。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新方式的对策研究,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已成为政府管理创新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正,依法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和社会组织进行的管理、规范、组织和协调。社会管理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活动。这个过程是政府机构、社会力量和公众互动的过程,是执行和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的过程,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这种活动是管理活动,也是服务活动。国内关于社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上发生了三大方面的范式转变。在管理理念上,从社会控制转向社会服务;在管理内容上,从泛化结构转向分化结构;在管理模式上,从残补模式转向制度模式。政府的社会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管理,就其本质而言,政府的社会管理,就是政府为了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规范并协调社会组织、社会行为与社会事务,以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这也是政府依法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职能的过程。
目前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方式上仍然存在管理界限封闭、管理方式单一、管理目标短期等突出的问题,其直接后果往往是无效管理、高成本管理,甚至出现有些管理不仅不能解决原有的社会问题反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其主要弊端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控制式管理与社会权利的矛盾。当前社会的主体性、多元性日益突出,社会自下而上地对政府行为和管理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也就日益增强,因此,简单延续传统做法很容易造成政府意图和社会意愿、政府权力和社会权利、政府管理方式和社会选择方式之间的冲撞,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二是单一的行政化管理与复杂社会利益的矛盾。控制型的社会管理必然依赖行政手段去推行,但在管理实践中,行政手段往往是指令性、强制性地加以执行,实践中难以应对立体的、纵横交错的新型社会利益格局。三是封闭式条块管理与开放社会的矛盾。在开放的社会里,社会利益日益多元化,封闭条块式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各成员的多样性利益要求,传统式的单位化社会管理已不再适用。
为了预防社会失序,地方政府必须找到适应当前形势的社会管理创新路径。在思考和探索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方式创新方面,需要一方面坚持和强化新型的政府社会管理理念,建立和健全分级、分类、分权的政府社会管理方式,另一方面架构和完善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有序合作、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同时借鉴和运用市场化、预警化、信息化等现代化的政府社会管理方式加以本土化创新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新形势。同时还要有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
首先,树立新型的社会管理理念。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派克认为,任何制度形成时都是带着价值色彩的,这个带有价值色彩的东西在维系着制度的运行。这说明任何制度都体现着某种价值理念。当前,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应树立以下基本理念。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明确公民个人也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在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服务的供给、公益事业的开展中,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引导人民有序参与,努力使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二是公平正义的理念,它包括人与人之间和谐、稳定的关系。他关照的是人的行为、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是否符合人性;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将公平正义视为核心价值,其中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三是依法管理的理念。作为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社会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来进行,依法进行社会管理是依法治国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具体体现。
其次,构建政府社会管理新格局。社会管理的特质决定了社会管理的主体具有多元性。也就是说,进行社会管理的组织者、参加者或行动者,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党组织、社会组织、公民等,所以,社会管理既是政府对有关社会关系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的过程,也是各种社会力量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的过程,即社会自治管理和社会自我协调。社会管理的复杂性以及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社会管理方式的多样性,政府仅仅依靠单一性的行政化管理手段,是远远无法胜任社会管理工作需要的,因此,我们一方面应当大胆创新,通过实践探索新的社会管理方式并检验其正确与否,另一方面应当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好的社会管理方式,并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为我所用。
再次,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管理格局的制度化表现。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涉及方方面面,进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基本国情,确定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点。建立健全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当前应抓好以下四点:一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二是建立健全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城乡基层组织社会服务系统。三是建立健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的社会监督网络。四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思考 篇7
自宪法诞生以来, 渴望幸福的人们无不对之报以殷切希望——借由其运行, 实现人类社会梦寐以求的公平正义。那么解释宪法时所持有的规则应是怎样的呢?是坚持颁布时人们对它的普遍理解, 抑或偏向解释时所拥有的知识和需要?
吉尔兹认为, 阐释学的目的即从最高层次的普同化和人类学细节的往还中对复杂扭结在一起的符号形式的“理解”, 而达成这种理解的关键在于, 理解者对被理解者的客体应持有“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作为宪法的解释者, 在对宪法规范进行解读时, 只有身处立宪时的背景和制宪者的视角, 才能做出符合其真意的解读, 因为我们不可能重塑别人的精神世界或重复别人的经历, 而只能通过别人在构筑其世界和阐释现实时所用的概念和符号去理解他们。宪法的某一规定继续以目前的形式存在, 那么它就不仅需要用相同的语词来表达, 而且表达的含义和意图也应当相同。采用其他任何解释规则都会使其最高法院丧失司法性质, 并使它仅仅成为当下民意或激情的反映。总之, 宪法并不因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丧失其固有的品格和精神, 解释宪法除了坚持一般的法律解释规则外, 孕育宪法基因的土壤也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呵护的。
二、宪法解释的基准——文本主义的再思考
将宪法文本作为宪法解释的基准, 是当今国内外宪法学者认识较为一致的观点。它认为解释宪法时, 只有将宪法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在功能上所具有的能指充分展示出来, 并结合具体的背景进行分析, 就可以探究出宪法的精义。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马歇尔指出:“无须隐瞒其意图者总是采用那些最直接和最恰当地表达其思想的文字。对于制作我国宪法的爱国者和通过它的人民, 必须在其所用文字的本义上理解他们, 文字的本义就是他们的意图。”宪法解释的文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符合法治的精神, 也有助于消除和避免解释者因自身主观原因而对宪法解释造成的误解。然而, 宪法的精神不仅停留在纸质文本上, 更突显于宪法实践中, 而这又该如何把握呢?
“本文”一词原指书写或刻印下来的文字或文献。吉尔兹对阐释人类学思想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他重新阐释了本文 (text) 的观念。在他的概念中, 本文已远不是符号本身, 而是一部“以行动描写和揭示着的文化志”, 他曾精辟地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多种本文的综合体, 而这些本文自身又是另外一些本文的综合, 人类学家则需倾全力去确切地解读这些本文的本质。”由此, 本文本身即为一个文化系统, 它既可以是文字的, 亦可以是具体行为。目前宪法解释的文本主义仅局限于静态的、易感触的现实文本, 而忽略了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宪政实践, 随着人类学的发展, “文本”一词的内涵必将扩大, 虽然“解释艺术当然更多涉及文本和话语, 这是因为口头的讲话一般更有帮助, 通过它可以得到直接的理解, 而这种直接的理解文本是缺乏的。”因此, 把宪法的运行、实施也纳入其文本主义当中将是宪法解释研究的必然选择。
三、宪法解释文化背景的再思考
宪法的解释不仅涉及法学知识, 其背后更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习俗。孟德斯鸠认为, “法律应该和居民的宗教、性癖、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应该从所有这些观点去考察法律……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所谓“法的精神”。因此, 宪法的解释离不开一个国家本土文化的滋养, 否则将是无根之木, 难以存活和生长。毫无疑问, 宪法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其强烈的资产阶级意识和浓厚的商品经济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显得水土不服, 但这也为我们从自身文化的视角去理解它提供了机遇。
吉尔兹的人类学, 是一种试图从所谓西方式的“主流文化”向非西方式的“正在边缘化的文化”跨越的学科, 正如吉尔兹本人所说:“在别的文化中间发现我们自己, 作为一种人类生活中生活形式地方化的地方性例子, 作为众多个案中的一个个案, 作为众多世界中的一个世界来看待, 这将会是一个十分难能可贵的成就。”虽然在中国, 明确将“宪法”一词表述为国家根本大法始于19世纪后期, 但中国古代的典籍中, 也曾出现过“宪”、“宪法”、“宪令”、“宪章”等词语。我国宪法解释的研究除了吸收、借鉴西方的经验之外, 更应当发掘、整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宪法思想, 从而为我国宪法本土化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536.
[2][美]詹姆斯·安修.美国宪法解释与判例[M].黎建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7-8.
[3][美]吉尔摩.美国法律的各个时代[M]. (The Ages of American Law) (新港, 1977) :111.
[4]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东方出版社, 2001:58.
[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 [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97:7.
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思考 篇8
一、地方政府的理性特征
经济主体的理性特征决定了其行为特征与逻辑。布坎南对"仁慈的政府"的假设产生了质疑,他认为政府是自利的,偏好租金收入,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组织。Anthony Downs(1965)认为,政府就是其产出不能通过市场途径来衡量的组织或个人,政府只依赖其上级的考核标准来晋升。因此,通常可以认为,政府有强烈的寻租动机,是具有晋升偏好的经济主体。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加大征地力度,招商引资,竞相发展本地经济以获得土地、资本和晋升机会。
二、地方政府征地行为的特征与逻辑
我国现阶段制度环境的不成熟使得地方政府寻租行为普遍发生,而赶超型发展战略及其内生的过分侧重GDP水平的政绩考评体系使得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表现出过分掠夺的行为特征。
(一)寻租导致地方政府在征地中的过分掠夺
"公共领域里全部资源的价格叫做租"(巴泽尔,1997)。Jean-Marie Baland(et al.,2000)指出在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政府行为的最大特点有两点,即利用垄断权力大幅度参与经济活动以及利用法律不完善、司法体制不完善进行寻租活动。Okuguchi(et al.,1997)指出,寻租成立有一个条件,即寻租方预期的净收益即净租值大于零。也就是说,寻租要付出一定成本,也会得到一定收益,但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寻租方才有积极性去寻租。另外,寻租活动还有一个特点,即寻租活动的生产函数是凸函数,这意味着随着寻租活动的深入,每获得一单位租值的成本是递增的。寻租收益是关于寻租努力程度的凹函数,而成本是其凸函数,因此,寻租的净收益仍然是凹函数,故寻租行为达到某一点时,净租金最大,此时,该寻租努力程度即是一个均衡点。
由于我国城市化处于转轨阶段以及特殊的经济体制时期,地方政府的寻租活动有着自身的特点。《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用或者征收并给予补偿";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被征土地的原用途予以补偿"。然而,农地的非农用途使用权的转让权属于国家,但却在地方政府的控制范围内。地方政府的自利性使得地方政府有获取租金收入的动机,土地管理法赋予地方政府代理国家按照农业用途地价征地的权力。只要地方政府将所征土地按照市场价格公开招标、拍卖便能获得高于征地成本的收益,即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能获得净租金收入,地方政府必将大肆征地。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农地的非农用途属性处在公共领域,这种资源的价值取决于内部化这种公共领域属性的收益与成本之差值。由此可知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成本与收益,由于是按原用途补偿,故补偿金额几乎是不变的,即寻租成本是比较稳定的。而在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土地使用者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行政划拨、协议转让、入股、租赁以及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2002年10月,国土资源部明确规定,经营建设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良好势头,土地使用的价格将会继续上升,通过市场机制取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收益是巨大的,且呈递增趋势。因此,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获取的净租值是巨大的且是递增的,这使得寻租努力程度的均衡点难以实现,地方政府的过分掠夺行为成为可能。
更有甚者,许多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低价征得土地后,并没有将所征土地用于公共利益,而是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企业用于经营性建设,如发展房地产、餐饮业和娱乐业等,这样地方政府就能获得更大的租金收入。这种行为的普遍发生反映了转轨阶段我国法律执行的不规范。
(二)为晋升竞相发展经济导致征地过程中的过分掠夺
我国现阶段的赶超性战略是通过制定并实现赶超目标来实现的。中央政府将信息和权威分权给地方政府往往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Qian et al.,1997),殊不知,赶超目标和赶超思想也被"分权"到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试图获取晋升的前提是GDP增长快于其它地区,因此,对赶超战略的"支持"是非常明显的。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赶超型发展战略是成功的,这种成功离不开地方政府对该战略的认可、支持和执行。地方政府在执行赶超型发展战略过程中的经济行为有如下两个特点。
1.大力吸引外资
由于我国侧重于重工业的发展战略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而我国资源禀赋优势是拥有劳动力比较优势,因此,获取资本,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为了能吸引外资,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压低投资的成本来提高投资的收益率,进而吸引外地资本的进入。在吸引外资的残酷竞争中,各地并没有形成内生性的竞争优势如产业集聚,而是以外生的政策优惠吸引外来企业的进入,如降低劳动力成本、大力压低土地租赁的成本。在这种竞争中,一个地区只有提供更优惠的土地使用权价格和其它优惠措施,才能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因此,许多地方政府以极低的土地价格甚至免费将土地租赁给外资企业,以吸引外资进入。考虑到吸引外资也是政绩考核指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地方政府会全力以赴吸引外资。实际操作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毫无顾忌地以极低的价格向农民征地。这样,地方政府对被征地农民产生过分掠夺行为的后果是后者承担了地方政府吸引外资的成本。
2.地方政府恶性竞争
周黎安(2004)通过对Lazear-Rosen Tourment model的改进证明,现阶段的政绩考评体系主要依赖于各地区政绩的排名,这使得地方政府相互攀比,恶性竞争,实行地方保护,防止本地区对其它地区产生正溢出效应。这种恶性竞争使市场分割,"大而全,小而全"现象非常普遍,进而导致专业化分工难以提高,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难以提高,同时,这种恶性竞争还抑制了市场化的改革进程。这样,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过分的依赖于竞争性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劳动力的投入,而技术、创新、企业家精神和制度等非竞争性生产要素由于太过于稀缺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难以起主导作用。在竞争性生产要素中,土地总量尽管是不变的,但用于经营性用途的土地是可以改变的。为了更好的发展本地经济,以便在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压低土地租赁价格成为一种可能的经济的选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同样会采取极低的价格向农民征地,从而压低土地租赁价格成为可行的选择。这样,地方政府对被征地农民产生过分掠夺行为的后果是后者承担了地方政府恶性竞争的成本。
(三)二元农地产权导致地方政府征地中过分掠夺得以实现
1999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2003年3月1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第九条规定:"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这意味着,村集体有农地的所有权,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将农村土地承包给农民,农民有承包经营权,国家保护这两种权利。
尽管《土地承包法》规定农业用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但《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条规定:"承包方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第三十三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该遵循的原则……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第六十条规定:"承包方违法将承包土地用于非农建设的,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因此,尽管农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有承包权,但前提是农民将土地用于农业用途,流转也仅限于农业用途。如果用于非农建设,则视为非法,当然也无所谓的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权》尽管在第九条中规定:"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但国家对土地承包方权益的保护主要集中在农业用途。在农业用途范围内,农村土地产权的使用权、收益权和承包经营权都属于农民。
但是,涉及到非农用途时,必须要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或征收为国有,国家再将其使用权转让给土地使用者。《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第二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用或者征收并给予补偿"。因此,涉及到非农用途时,农地的产权实际上并不属于村集体,只要国家有农地非农用途的使用权,农民对农地的收益权也就没有,更谈不上转让权了。此时,农地的产权实际上属于国家。
根据Grossman和Hart(1986)对所有权的定义,他们认为,企业或一项资产的所有权实际上是一种控制权,表现为对剩余权利的控制,即剩余控制权,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剩余收益权。尽管某些地区农民失地后,被允许分得部分土地增值收益,但村集体对该土地的非农用途并没有多大决策权。既然所有权表现为一项控制权,而农民对农地的非农用途并没有任何控制权利,因此,涉及非农用途的农地的所有权并不属于农村集体。
非农建设用地必须使用国有土地,而国有土地包括城市土地和集体农业用地变为国有土地的部分。随着外资的引进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农建设大幅增加,进而国家对农村集体用地的征用或征收也开始大幅增加。在征地过程中,征多少地、征哪块地、多大价格征地,农民并没有话语权,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说了算。国家征用原集体土地后,再将使用权转让给土地使用者,不管是通过公开协议出让,还是招标拍卖、入股、租赁等,都是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在运作。因此,涉及农地的非农用途时,国家实际上享有所有权。
由于农业用途和非农用途二者是竞争性的,不能共存。如果农地在农业用途转化为非农用途时的价格协商是市场化的,农业用途和非农用途将不存在矛盾。问题的关键是二者的转化并不是市场协商与谈判,而是法律强制规定一个价格,这为非农用途侵犯农业用途埋下了伏笔。而农地的二元产权特征和《土地管理法》中按照农业用途价格征地的规定使得地方政府从征地中获得巨大的收益成为现实,进而助涨了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过分掠夺行为。
三、简短结论
由于我国处于转轨阶段,地方政府寻租动机十分强烈;而我国特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内生的政绩考评体系使得地方政府为晋升竞相发展经济。这两个原因使得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有强烈的过分掠夺动机,而二元的农地产权则使得这种过分掠夺行为成为现实。要减弱地方政府在征地中的过分掠夺行为,必须改变我国赶超型发展战略,稳健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合理的政绩考评体系。在此基础上,允许农民和企业直接对话,即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土地市场。如果国家因公益用途征地,同样也按市场价格执行。
摘要:我国农地产权的实质是其二元属性;即涉及到农业用途时,农民享有所有权;而涉及到非农用途时,国家享有所有权,地方政府代替国家行使这种权利。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有两个特点:一是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寻租动机;二是我国在既定的发展战略及由此内生的政绩考评体系导致地方政府大力吸引外资和竞相发展本地经济。这两点使得地方政府在征地中有强烈的过分掠夺动机,而二元农地产权则使得过分掠夺成为现实。要解决此问题,关键是改变我国赶超型发展战略,稳健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合理的政绩考评体系。
关键词:寻租,晋升,二元农地产权,地方政府,征地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2004(7):48-58.
[2]Y.巴泽尔著,费方域,段毅才译.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89-97.
[3]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6):34-40.
[4]Anthony Downs.ATheory of Bureaucrac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 1965,55:439-446.
[5]Koji Okuguchi,Ferenc Szidarovszky.On the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Pure Nash Equilibrium inRent-seeking Games,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1997,18:135-140.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思考 篇9
一、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较快, 规模庞大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 各级政府普遍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在地方财力普遍有限的情况下, 各级政府通过各种形式举债进行城市建设, 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中央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以来, 地方政府更面临大量资金配套缺口的挑战,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融资工具。目前,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已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据初步统计, 截至2009年8月, 全国共有3000家以上的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 (也有专家估算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数量可能在4000家-8000家左右) , 其中70%以上为县区级平台公司。虽然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规模目前尚无权威的统计数据, 但是专家给出了5万亿-8万亿不等的估算数据。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认为, 2009年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余额约为6万亿-7万亿元。以5万亿新增债务规模计算, 地方财政的负债率已超过了100%。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过快, 也加大了中央财政风险。虽然没有明确法律规定中央财政在地方出现担保违约、无力还债等信用危机时一定要承担其债务的义务, 但是为了维护我国社会稳定, 缓解社会压力, 中央财政成为最后“兜底者”的可能性相当大, 将直接导致中央财政风险的增加。
(二) 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不完善, 风险极大
作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融资渠道, 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融资主渠道的作用, 客观上在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化水平和以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数量和融资规模的飞速发展, 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清晰、操作程序不规范的矛盾已愈发突出, 形成“多头融资、多头授信”的格局。有些地方政府对自己的融资平台公司的负债情况都不清楚, 政府总体负债和财政担保情况错综复杂, 存在债务管理混乱的问题。同时, 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基本以政府信用为担保, 采取地方人大或财政出具承诺函的担保形式, 这种财政兜底的担保方式, 一旦项目收益不稳定, 不能及时还本付息, 隐性财政风险显性化甚至爆发债务危机, 致使政府公信力受到严重影响, 并将会危及我国经济的安全。
(三) 地方政府举债随意性大, 缺乏科学依据
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立项时没有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财政承受能力来合理确定, 对项目没有全面进行投资估算, 没有考虑政府债务负担规模, 以“长官”意志, 盲目举债上项目发展经济。随着债务到期, 偿债资金难以保证, 政府面临较大的还本付息压力, 偿还数额逐年上升, 只能通过融资平台公司垫付、“借新还旧”等方式偿还债务。如2006年某州人民政府和财政局向某商业银行作出了贷款37429万元的还本付息承诺。但受制于地方财力, 无法在预算内安排还本付息支出, 截至2009年3月, 项目贷款利息6382万元全部由融资平台公司支付。
(四) 债务数据统计不完善, 信息失真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权威统计数据, 到底是5万亿还是8万亿甚至更多, 尚无权威的统计数据予以支持。不仅一些专家的估算数据不一致, 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也尚无完整统一的统计数据。究其原因, 主要是现在还没有对政府性债务做出明确的、可操作的债务统计口径, 同一个地区出现不同的数据;其次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出于各自的利益, 不愿准确及时提供债务信息, 人为制造信息孤岛。债务信息失真, 造成了各级政府对债务的总体规模不够清楚, 无法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督。也使得政府各部门或单位对债务各自为政、多头管理, 形成各类债务管理上的不一致。
二、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正确处理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长远目标与眼前现实、债务规模与偿债能力之间的关系, 将政府性债务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规范投资行为, 构建完善的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 合理有效控制债务规模, 切实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在保持分税制财政体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健全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体制, 按照受益范围和成本效率的原则合理明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之间的分配关系。加快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使地方政府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
(二) 强化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管理
地方政府举债建设的项目, 应当是公益性领域的项目, 是事关区域整体发展所急需建设的项目, 且暂时存在资金缺口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项目。要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 强化地方政府举债投资行为管理。对政府举债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社会效益要进行充分论证, 重大项目还应通过社会听证、公示等形式, 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 严格控制政府性负债建设行为, 避免“长官意志”和“政绩需要”, 杜绝盲目、违规举债。
(三) 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监管
抓紧清理核实并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 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分类清理规范地方政府已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 划清职能, 规范运作。区分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经营性业务、准经营性业务和非经营性业务, 分别制定具体可行的财务制度, 将投资责任与融资来源挂钩, 推动融资平台公司为具有良好偿债能力的项目从市场上多元化融资而服务。对具备经营性业务的, 要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向经营性公司转化。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的放贷管理。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建立健全融资平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综合预算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 改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
(四) 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归口管理体制
无论是直接举债还是担保举债, 政府性债务最终的还款责任人都会落到政府财政部门头上。应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在政府债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扭转目前政府债务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债务规模与债务资金使用及偿还能力不清的现状, 防止因债务问题导致财政风险。实行在政府领导下, 以财政部门为主, 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要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财政收支情况, 合理确定举债项目筹资方案、还款计划以及地方政府中长期融资规模、偿债期限等, 并加强对已有的政府性债务进行监督, 确保政府债务能够按时偿还。
(五) 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
结合《预算法》修订, 推动和加强地方各级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改变现有地方财政对债务管理仅局限于对部分资金财务上的管理现状, 将政府性债务纳入本地财政预算管理和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对政府性债务借、用、还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编制债务预算, 约束部门举债, 监控债务动态, 发挥好财政部门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监控、预警的作用。
(六) 建立完善的政府性债务统计制度
摸清债务底数, 掌握债务动态, 准确、及时地统计和报告债务, 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基础。各级政府要对政府性债务开展清理摸底, 彻底搞清政府性负债情况, 特别是一些隐性债务、或有负债情况。财政部门要在现有统计制度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进行认真研究和改进, 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科学分类, 建立规范、全面、科学的统计制度, 统一标准和口径, 加大工作力度, 准确完整的向本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统计报告政府性负债情况, 提高政府性债务的透明度, 为政府决策和债务管理提供依据。
(七)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责追究机制
严格落实“谁举债、谁偿还”的偿债机制, 对于偿债责任不落实, 偿债主体没有履行应该履行的责任而造成债务拖欠、出现严重债务偿还问题的单位和个人, 要严肃追究其责任。要把政府性债务情况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考核结果要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避免产生政府性债务的“人祸”。
(八) 研究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举债权
现行的法律不允许地方政府直接融资, 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更多地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筹资、政府担保的方式来解决融资问题, 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与其让事实上已经存在的政府负债以不规范的方式存在, 缺乏有效的监督, 不如正视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 考虑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在中央财政严格审批与监管以及地方在不超越政府债务预警线的前提下, 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举债权, 加强管理, 疏堵结合, 保证地方政府直接融资行为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有序进行, 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京城, 孙文基.试论化解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的对策[J].财政研究, 2007 (7) .
[2]徐佳.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J].中国财政, 2008 (11) .
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思考 篇10
一、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现状
为防范国库资金安全风险, 中国实行比较严格保守的国库资金安全规定, 地方国库资金一直以来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活期利率计息。近二年, 按照中央建立现代国库现金管理制度的要求, 地方财政开始试水现代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大部分省市应财政部的号召, 办理了国库现金通知存款、商业银行定期存款,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库资金收益。
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 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安全、轻效益, 国库现金管理一方面要满足财政支出需要,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一方面要实现现金管理收益最大化, 但现状是多数现金管理工作仅将目光集中在前者, 对现金收益重视不够。二是管理手段单一, 在仅有的现金管理实践中, 更多地局限于通知存款、短期定期存款等简单的理财工具, 如3个月和6个月期定期存款, 现金收益较低。三是缺乏合理规划, 从实际工作来看, 目前的国库现金管理缺少对国库现金余额和可以合理规划投资金额的科学预测, 拿出多大比例进行投资、如何设置投资组合, 更多的是凭经验、拍脑袋, 科学性、精确性较差。四是国库现金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缺失, 更多的人把绝大多数精力放在应付常规性工作, 缺少对国库现金管理有关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 国库现金管理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支撑。
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必要性分析
1. 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有利于提高国库资金收益, 更好地满足公共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需要。
通过办理短期商业银行定期存款, 与国库资金存放在人民银行仅按活期利率计息的做法相比, 无疑大大提高了收益。以某市100亿国库存款余额为例, 存放在人民银行, 一年收益为3 500万, 而办理半年期商业定期存款收益为3.35亿元 (一般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浮10%) , 收益相差8.57倍, 大大提高了国库资金收益, 可以更好地提供公共财政服务。
2. 开展国库现金管理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再贷款,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国库资金存放在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可将此资金用于中小企业贷款。按照货币乘数效应原理, 100亿国库存款最多可产生386亿元贷款额度 (根据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货币创造乘数为3.86) , 不但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营业收入, 还可以满足上千家企业的融资需求,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反过来, 金融机构和大中小企业收入增长, 就会带来税收收入的不断增长, 进一步促进国库资金的增加。
3. 开展国库现金管理有利于提高地方财政管理水平。
通过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 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资产负债管理等现代财务管理概念, 有利于促进地方财政部门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水平, 合理安排和控制预算收支进度, 同时客观上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及动态监控工作开展, 整体上实现财政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三、Miller-Orr模型的应用
财政国库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职责就是确保预算执行的实现和公共支出的及时支付。因此在保证国库资金安全、确保国库现金支出需要的前提下, 最大程度减少国库闲置资金余额, 并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科学预测国库现金流和最佳国库现金持有量至关重要。
测定国库最佳现金持有量主要有两个模型:理想模式下的Baumol模型 (鲍莫尔模型) 和随机模式下的Miller-Orr模型 (米勒—俄尔模型) 。当前中国正处于国库现金管理的初级阶段, 很多基础数据还不健全, 采用Miller-Orr模型测定国库最佳现金持有量比较符合实际。
Miller-Orr模型是1966年由学者Miller和Orr提出的, 这是一个基于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收支统计资料基础上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型, 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美国联邦政府现金管理中的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Miller-Orr模型的焦点放在了现金管理所需金额的上限上, 它设定了两个控制界限和一个回归点 (见右图) 。下限即L由模型的外部因素决定, 即政府一定时期内所必需的最少现金持有量;上限即H超过下限3Z个单位, 即政府部门一定时期最大现金持有量, 如果库存现金超过了该上限, 表明政府必须承担持有超额部分现金所产生的机会成本;M为均衡点, 即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和把有价证券转换成现金的交易成本之间博弈的结果, 即政府最佳现金持有量。当库存现金达到控制范围的上限H时, 可将数额相当于2Z的现金投资于有价证券, 以减少现金持有量;当库存现金接近控制下限L时, 便要出售数额相当于Z的有价证券, 以满足对现金的需求。最终, 政府持有的现金会在不断的调整中趋向均衡点M。
Miller-Orr模型的具体推导过程:
均衡点:M=Z+L
上限:H=L+3Z
平均现金余额:ACB=L+4Z/3
最优成本:, 其中E为有价证券交易成本, 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
对上式求Z的一阶导数, 由, 得到:
则
以某市2009年国库月最佳现金持有量测定为例, E为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债券回购交易成本, 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主要品种有隔夜、7天、14天、21天和30天。其中隔夜和7天的占绝大部分, 由于目前中国国库管理水平还不是很高, 选择7天期限的债券回购业务的交易成本和加权平均利率, 作为此模型中的有价证券交易成本和利息率比较合适。另考虑到国库资金安全性、流动性要求, 设每月质押式债券回购交易额为2009年月度平均国库余额的10%, 即13.89亿元。分别按照0.005%和0.00025%作为债券回购的交易佣金和经手费, 由此计算得出每次交易成本为729 225元, 即72.92*10-4亿元。
单位:亿元
上交所发布的债券质押式回购定盘利率代表了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的综合利率, 因此本文选择上交所公开发布的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7天债券质押式回购定盘利率平均值3.22%作为有价证券的年利率, 即公式中的K=3.22%/12=0.27%。
根据计算, 该市月末国库现金余额的标准差为28.27, 则方差σ2为28.27*28.27=799.5, 套入公式Z=11.74亿元;L为2009年月末国库最低余额, 即2月份的99.78亿元, 从而得出最佳现金持有量M=Z+L=11.74+123.26=135亿元, 上限H=L+3Z=123.26+3*11.74=146.74亿元。也就是说当库存资金余额超过146.74亿元时, 就应该进行国库现金管理操作来获取收益, 当库存资金余额低于135亿元时, 为保证国库资金流动性需要, 应回流或补给资金, 使库存资金持有量回到最佳水平。
Miller-Orr模型为我们测定国库最佳现金余额提供了重要思路, 但由于中国库款余额受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 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扣除不相关因素, 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收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参数。当中国现代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完善后, 能够做到准确预测与监控日现金流时, 可采用理想状态下的Baumol模型测定国库最佳现金持有量。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1. 提高对国库现金管理质量的重视。
改变过去重使用安全、轻管理收益的观念, 必要时, 加强国库现金管理工作考核, 将国库现金收益纳入考核指标, 通过考核提高国库现金管理质量和收益。
2. 夯实工作基础, 加强对国库现金收入各组成要素的研究预测。
国库现金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国库收入的准确预测, 而国库收入来源多样, 其中, 较大多数收入来源相对长期稳定, 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可以准确预测。对这些收入来源, 需要加强对日常数据的收集、整理, 夯实国库现金收入预测基础, 从根本上提高国库现金管理质量。
3. 进一步丰富国库现金管理手段, 适当鼓励地方开展短期地方政府债券业务。
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适当鼓励地方发行不高于地方财政收入一定比例的短期债券, 有利于熨平地方国库收支波动, 既避免了国库资金沉淀过大, 投资收益不高的问题, 也为市民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财工具。
4. 建议中央尽快出台关于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指导性意见。
自2010年财政部开始鼓励地方财政部门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 提高国库资金收益, 但对于具体如何开展、可使用哪些金融工具、投资比例等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地方政府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另外由于国库资金主要存放在人民银行, 因而地方政府在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中由于拿不出明确的中央文件规定而经常遇到人民银行的阻力, 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中央应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 出台可指导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的国库现金管理法。
5. 进一步加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队伍建设。
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思考 篇11
关键词:质量工程 本科教学工程 微观管理模式 系统化 信息化
2007年初,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这一工程以项目为载体,旨在把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重点从规模扩展转移到质量提升上来,在“十一五”期间对促进高校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受益面、形成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在影响、制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上,提出了“质量标准建设 ”、“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五项具体建设内容,旨在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实施总体效益良好,项目宏观管理方面,国家、省市、校三级项目建设体制及相关管理办法、评审程序、评价标准等已相继完善,但在微观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探索“质量工程”项目微观管理存在的缺陷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对策研究,对“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微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申报结果、忽视过程建设
从2007年“质量工程”项目启动以来,地方农业院校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上都收获颇丰。但部分院校对于申报结果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项目本身的建设,从而忽略了“质量工程”建设在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真正内涵。项目组往往更为关注申报结果,为能够争取到建设项目,在申报过程中集中优势资源,组织高水平、高素质人员参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撰写申报材料,对项目加以包装修饰,而对所申报项目的过程建设和微观管理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即使项目申报下来,对学校的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
2、微观管理机制不健全
“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项目的立项评审,相关的规章和程序已经比较严格和规范,各类项目申报流程、评审模式基本成型。但是,项目申报审批成功以后,往往会出现下面两种现象:一是高校对项目立项后的建设过程疏于管理,没有明确的项目管理办法,项目责任不明晰,奖惩标准及措施不明确;二是教育部、教育厅等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出台的监管措施也不是十分完善,对立项后的项目建设及管理要求比较宽泛,缺乏明确的奖惩标准。微观管理机制不健全,往往导致“质量工程”项目“头重脚轻”,华丽开场却无法完美收官,项目应用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3、项目管理手段落后
“質量工程”项目运作,往往需要经历规划、申报、过程实施、过程监测、过程改进等系列管理流程,地方农业院校教务部门这一全程管理过程中通常需要承担发布信息、收集材料、汇总数据、组织评审、通报结果、向上推荐等工作,二级教学单位管理人员还要根据学校教务部门要求承担传达信息、收集材料、统计数据等具体工作。多数院校二级管理仍停留在人工操作层面,各个环节需要通过电话沟通,各项材料手工收集,不仅耗费人量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且效率不高。以优秀教学团队评选为例,学校在网页发布评选通知后,要电话通知到二级教学单位,二级教学单位管理人员要电话通知到本单位所有成员,申报材料仅申报书就需要一式七份,二级教学单位先要手工收集申报材料,汇总之后再派人送到学校教务部门,而且传统评审方式是组织专家通过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会议组织、负责人汇报、专家投票、统计结果等等一系列工作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一个项目尚且如此,“质量工程”所有项目的申报评审则是一个相当纷繁复杂的过程。因此,项目管理手段落后,是制约“质量工程”项目高效率运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微观管理对策研究
1、重视过程建设,完善管理办法
地方农业院校应该从各方面加强对“本科教学工程”过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制度管理是一切工作规范有序的基础,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微观管理需要系统化的管理制度保证其过程建设的规范性。以吉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为例,学校目前仅有《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和《质量工程项目网站制作与维护工作方案》两个相关制度出台,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也仅仅是在运行过程中进行一次中期检查,建设项目提交项目建设任务书,立项建设的项目提交经费预算。因此,在今后的项目微观管理过程中,应制订一系列关于“质量工程”项目设置、立项原则、过程管理、经费使用、结题验收等全过程管理办法,更好地发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在本科教学和管理内涵建设方面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2、加强质量监控,健全管理机制
在今后的项目微观管理过程中,地方农业院校应实行项目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学校应该在建立健全一系列项目管理办法基础之上,明晰项目责任,明确奖惩标准及措施,相应制定奖惩制度;同时发挥二级管理单位的监督与管理作用,对所有项目不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于实施较好的项目,从“本科教学工程”专项经费中住家项目建设资金,对于没有按规定及计划进行建设的项目,停止经费投入或限期整改,必要时终止项目建设,取消项目的建设权。
3、探索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手段
学校依托原有的教务管理平台,将“本科教学工程”作为子系统纳入其中,也进行了一定的成果展示。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需要整合优秀资源,给建设者和使用者提供更为全面的公共资源共享。这就需要“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微观管理手段的创新,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信息化管理。完善的本科教学工程网络管理平台,从学校层面对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进行宏观管理,使项目规划、申报、过程实施、过程监测、过程改进等系列管理流程在网络上进行,通过计算机方面快捷的完成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浏览、查询、上传、下载、分类及汇总等工作,对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实现系统化、自动化管理。同时将历年来的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进行集中管理,提供国家标准、组织项目申报、专家评审、建立一套完善的后续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叶大鹏.“本科教学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索.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12.
[2]蔡忠兵.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围观管理的问题与对策.黑龙江教育,2011.2.
[3]赵霞.新形势下,高校“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可续发展的思考.大学教育,2014.6.
[4]宁鹏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信息化的实践研究.价值工程,2013.10.
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思考 篇12
地方标准备案是依法办事, 履行备案手续是地方标准的一个法定程序。《标准化法》第二章第六条规定, “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 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对地方标准备案规定:“地方标准发布后, 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在30日内, 应分别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受理备案的部门, 当发现备案的地方标准有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时, 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成申报备案的部门限期改正或停止实施”。
1999年3月8日,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 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标准备案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质技监局标函 (1999) 42号) 。通知要求地方标准申请备案材料包括:地方标准申请备案函一份、地方标准申请备案登记表一份、地方标准批准、发布文一份、地方标准批准稿一份、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份;准予备案的地方标准应赋予备案号, 地方标准出版时, 将备案号印在文本的左上角处。
2000年开始,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对准予备案的地方标准目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公告》的形式发布。
2 地方标准备案管理的现状
目前, 地方标准的备案管理工作, 主要是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处理, 不仅效率低、准确性差, 而且不便于地方标准的查询、统计和分析。
截至2012年底, 共收到申报备案的地方标准累计26, 000多项, 其中, 符合备案要求予以备案的近25, 000项, 不符合备案要求不予以备案和需要核准暂缓备案两项之和有1, 000多项。
近年来, 我国地方标准的数量, 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逐年增多。自2000年以来, 地方标准申报备案数, 年增长率在10%以上。自2007年以后每年申报备案的地方标准基本都保持在2, 000多项以上, 2012年度申报备案的地方标准猛增到3, 463项。
3 地方标准备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地方标准申报备案不及时
要求地方标准在发布30日内申报备案。但是, 大部分地方标准发布2~3个月后才申报备案, 有的发布半年后申报备案, 少数地方标准发布一年到两年一次性打包申报备案。申报备案不及时影响了备案的时效性, 弱化了备案的作用。
3.2 地方标准申报备案材料不齐全
有的备案材料缺少编制说明或批准发布文, 有的备案材料缺少申请备案函或备案登记表, 有的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中缺章少页等。
3.3 同项标准的申报备案材料之间信息不一致
同一项标准在批准发布文上是一个名称, 在标准文本上是另外一个名称;有的一项标准批准发布文上是强制性的, 标准文本和申请备案函上却是推荐性的;还有的标准编号重复, 两个标准一个编号等。
3.4 非动态管理
地方标准备案以来, 对于废止、修订、各种分类等相关信息, 申报备案时提供得很少。对备案的地方标准时效查询很困难。
3.5
对暂缓备案或不予以备案的情况沟通和信息反馈不及时
4 建立地方标准备案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发展都很迅速, 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完善, 适应性也越来越强。建立地方标准备案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地方标准的最佳选择。
地方标准备案管理信息系统, 可采用面向对象的组件化程序开发技术, 支持多用户和不同权限级别用户, 信息和文档在不同层级用户间流转。
系统可分为三级用户:省级标准化主管部门为地方标准备案申报用户, 上传信息相关文档, 提交备案申请, 同时, 为省级标准化主管部门管理本地区地方标准提供一个管理信息平台;国家标准技术审查部为地方标准备案材料审核用户, 查看与审核已接收的地方标准备案材料, 包括基本信息和附件, 统计地方标准相关的数据, 形成不同的分析报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为地方标准备案公告批准和发布用户。
地方标准备案系统增设和完善标准种类、中国标准分类、国际标准分类、国民经济分类、修订、废止等信息和相关的统计及查询功能。自动生成地方标准备案公告、地方标准暂缓备案和不予以备案回函等文件。
通过地方标准备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既可以加快地方标准备案信息传递和交换的速度, 也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和信息失真, 解决地方标准备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将申报备案的地方标准数据集中统一管理, 各类用户可以在线处理地方标准备案的相关工作, 逐渐替代手工和纸质的传统管理模式, 实现地方标准备案的电子化、网络化、动态化管理, 提升地方标准备案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一号, 1989, 4.1.)
【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思考】推荐阅读:
地方病防治知识教案09-30
地方性知识下环境保护05-09
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知识测试题08-21
地方政府融资思考09-26
地方特产网络营销思考06-15
地方银行发展的再思考08-15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思考08-11
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05-12
地方债务管理06-19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