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银行发展的再思考

2024-08-15

地方银行发展的再思考(精选7篇)

地方银行发展的再思考 篇1

0 引言

江苏省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领头羊,据2016年2月份《21世纪经济报道》数据,2015年江苏省GDP总量为70116.4亿元(增速8.5%),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省的72812.55亿元(增速8%),由于江苏省总人口7920万人,广东省总人口10430.3万人,因而江苏的人均GDP是在广东省之上的。另一方面,2015年中国城市GDP排名前50强中,江苏地级市占了9席,它们分别是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徐州、常州、盐城、扬州、泰州。同时,2015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前10江苏就占了6席,其中前5均为江苏县级市。

在这样强势的经济背景下,江苏的地方金融机构展现了蓬勃生机,近年来江苏省地方商业银行除了立足于本地区经济外,也在积极谋求跨区域经营,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发展成果[1]。

1 江苏省主要地方商业银行简介

本文所探讨的商业银行主要指城市商业银行,不包括农商行、农信社、农合行以及地区内的其他银行机构。江苏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包括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以及江苏长江商业银行这4家。城市商业银行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城市信用社,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央号召下全国各地开始组建城商行,全国第一家城商行是1995年成立的深圳市城市合作银行(今为平安银行),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城商行144家,它们是中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江苏地区的城商行作简要概述。

(1)江苏银行。江苏银行于2007年1月成立,是在江苏省内苏州、无锡、扬州等10家城商行的基础上组建而来。总部位于南京,是江苏省唯一的省属地方法人银行,虽挂牌较晚,但其依托本地经济发展迅猛。2014年末,全行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现已成为江苏省内资产总量最大的地方商业银行,也是目前全国三大城商行之一。江苏银行已于2015年年中IPO过会,有望于2016年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上市后江苏银行将会募得大量资金,这为其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南京银行。南京银行于1996年2月在南京成立,实行一级法人机制,成立20周年来南京银行成绩喜人。2007年7月南京银行成为第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股票代码:601009),此后业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2015年南京银行资产总额达到8050.26亿元,现已成为我国银行体系的一支中坚力量。(3)苏州银行。2010年9月,苏州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它是由东吴农村商业银行深化改制而来,虽挂牌成立不久,但其依托苏州巨大的经济体量迅速发展壮大。截至2015年11月末,苏州银行资产总额达到2271.55亿元,成为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金融业的生力军。(4)江苏长江商业银行。江苏长江商业银行于2008年10月在江苏省靖江市成立,是江苏地区继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后第三家成立的城商行,也是目前江苏省内4家城商行中唯一一家总部位于县级市的银行。截至2014年年末,江苏长江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33.6亿元,成立7年多以来,经营网点逐步由泰州地区向江苏省内其他城市发展。

2 江苏省地方商业银行辖区内与跨区域经营现状

城市商业银行主要是为地方居民以及地方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江苏作为全国经济排头兵,目前该地区4家城商行依托本地区经济,在其辖区范围内的发展态势良好,营业机构和下属分支行不断扩充壮大。从当前的资产总额来说,江苏银行大于南京银行大于苏州银行大于江苏长江商业银行,这4家地方银行在江苏省内的影响力大小基本也按照这个次序。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自我影响力,近年来,不少有实力的地方银行都在寻求跨区域经营[2,3],江苏省内的4家城商行在跨区域经营方面已初具规模。

挂牌9年多以来,江苏银行成立了510多家营业机构,其中在江苏省内下辖苏州、无锡、南通、常州、镇江、扬州、盐城、泰州、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12家分行,在南京地区拥有营业网点23家,江苏银行还在镇江丹阳设立保得村镇银行。该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苏人自己的银行”。同时,江苏银行还跨区域开设了上海、深圳、北京以及杭州4家外地分行,上海分行于2008年12月在上海陆家嘴开业,是江苏银行的首家省外分行,随着IPO过会以及上市计划的逐步推进,江苏银行的跨区域影响力必将更加深远。

南京银行作为全国第一家登陆A股的地方银行,自上市以来,跨地区营业机构建设不断推进,在江苏省内现已建成南京、苏州、无锡、南通、扬州、常州、泰州、盐城、镇江、连云港、宿迁等11家分行,此外还有南京江北新区、淮安等筹备分行,在江苏省外已建成北京、上海、杭州3家异地分行。同时,南京银行还设立了昆山鹿城以及宜兴阳羡2家村镇银行,瞄准农村金融,该行跨区域经营成果显著。但另一方面,南京银行是目前上交所A股市场3个城商行中不良贷款率最高的,按其贷款发放地区来看,浙江地区最为严重,因此,城商行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提升资产质量是南京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苏州银行是江苏地区现有的4家城商行中最年轻的,成立伊始,苏州银行便积极吸引本地的优秀企业成为其法人股东,在定位上,苏州银行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苏州地区,除苏州地区各县市区以外,苏州银行还在江苏省内宿迁、盐城、连云港、淮安、常州、南京、南通等地设置异地分支行,苏州银行作为我国地方银行的新兴力量,挂牌5年多以来,发展成绩喜人,目前已建成144家分支营业机构,未来还会进一步向江苏以外地区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苏州作为中国经济第6城,苏州银行的成立对于推动苏州地方经济转型、完善苏州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江苏长江商业银行总行位于泰州靖江市,是当前是江苏地区4家城商行中资产总额最小的,作为一家立足地方的小银行,自2010年开始,江苏长江商业银行逐步推进其跨区域经营策略,除泰州分行外,在江苏省内的扬州、宿迁、盐城、靖江钟楼、靖江人民路、姜堰、泰兴、兴化等地相继建立了分支行,该行在江苏地方银行板块,特别是苏中苏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于县级市的地方银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 结语

城市商业银行是当前我国银行体系中继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之后的“第三阵容”,但其在我国地方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小觑。本文以东部发达地区的江苏省为例,选取江苏省内的城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介绍了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以及江苏长江商业银行这4家本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发展情况,接着通过相关数据直观地展示了近年来这4家城市商业银行在辖区内以及跨区域范围内的发展现状。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这4家城商行对服务江苏人民、推动江苏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当前国内金融行业竞争激烈,城市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实力、发展历史、经营管理等方面都逊于国有大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城商行必须谋求跨区域经营、上市以及与有实力的外资银行战略合作。文章中江苏地区的城商行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经营风险加大、同业竞争加剧等现实问题,对此,在实施跨地区发展时,江苏地区地方商业银行应制定完备的经营策略,先在本地区站稳脚跟,完善自我的经营模式和组织架构,合理定位,先辐射周边市场,再慢慢打入到其他经济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还要注意不断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摘要:城市商业银行是重要的地方金融机构,江苏经济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文章选取江苏地区的4家城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数据表明这4家金融机构在地方上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文章进一步描述了这4家地方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现状,并对地方银行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经济,跨区域

参考文献

[1]鲁靖文,刘轩宇.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模式分析——以江苏银行为例[J].商业时代,2012(35):80-81.

[2]潘菁.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研究——以江苏银行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

[3]梁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地方银行发展的再思考 篇2

摘要:稻鱼共生生态农业文明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现代农业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态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对传统农业“稻田养鱼”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丰富和传承稻鱼文化,对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我国现代农业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稻田养鱼;经典农业;现代农业技术;创新集成;传承

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稻鱼生态文化是我国首批入选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时期下稻鱼共生生态文明的创新和传承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我国现代农业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应大力加强生态农业技术、传统农业技术等现代农业科技的系统研究,总结我国传统经典农耕技术———稻鱼农业文化发展历史上的特色和规律,有计划地对稻鱼农业传统知识和技术进行系统挖掘整理研究,做好稻鱼生态农业学术思想、经验和技术特色的继承工作。通过继承和发扬农学的科学内涵、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和发展生态农业的理论和实践;以创新实践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着力加强对传统农业基础理论、特色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耦合,有利于稻鱼生态农业技术的提升,丰富和发展传统经典农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1稻鱼共生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传统稻鱼生态文化基本保持稻谷产量稳定,节省人工除草的劳力;由于草鱼等鱼类及鸭等禽类生理上的需要,堵截了杂草和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与水稻争肥料的缺口,并以其粪便转供给水稻作肥料,使稻田中的物质循环直接向有利稻鱼双方转化,同时将稻田中的孑孓、病菌也消灭干净,为改善农村卫生健康创造了条件;稻田养鱼(鸭)不需水池,投入饵料少,人工放养可以收到鱼325~450kg/hm2,商品鸭150~300kg/hm2。但是,其仍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形成的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1)管理粗放,生产力低。长期以来,传统的稻田养鱼(鸭)是一种放养(牧)行为,鸭子或鱼的时间和数量都未固定,生产管理不到位。稻田养鱼大多工程简单、零星分散、饲养粗放、产量低而不稳;规模化、产业化配套不完善,多为小生产的经营体制,导致稻田养鱼的发展缓慢。(2)缺乏保护意识。尽管传统稻鱼(稻鸭)农业文明的生态效益十分突出,但由于其前期需一定投入,加之生产过程中基本不施用化肥和农药,水稻产量低而不稳,生产效率偏低,难以推广和维系。在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的今天,我国农村也未能幸免,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现状不容乐观。农民是农村人口的主体也是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偏低,传统经典农业文明面临退化。(3)缺乏对稻鱼特色产品的推广开发和科技引导。我国稻鱼农业文化的代表地———贵州从江、浙江青田,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处于相对闭塞的环境。两地经典的“稻—渔”生态农业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大量的是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面积在不断减小;其次,稻鱼模式的优质农产品生产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其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第三,农村劳动力减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加之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没有及时跟进,先进的生产方式没有向农民宣传和引导,稻鱼产业处于相对自发状态[1]。现代稻作生产主要依赖于化肥、农药等大量化学性物质的投入来获得高产稳产,这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使稻米品质受到危害。2015年我国水稻的化肥利用率为35保玻ィ农药利用率为36保叮ィ郏玻荨6在发达国家,美国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体在50%左右,欧洲主要国家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体在65%左右,比我国高15%~30%。当今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量大,浪费严重。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特征:污染面积大,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危害严重;水稻生产尤为突出。农田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2015以来,农业部开展“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希望通过加快转变施肥用药方式、推广新型高效肥料和农药、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举措,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2]。中国经典农艺稻田养鱼、养鸭能减少农药、化肥污染,保障粮食安全;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能显著降低稻田产甲烷细菌数量和甲烷排放量。稻田养鱼、养鸭减缓大气“温室效应”,亚洲稻区已在广泛应用。中国传统农业中保留下来的历史经验都是巧夺天工的,目前也大多已濒危。弘扬稻田养鱼、养鸭生态农业技术,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能保护整个稻田湿地农耕系统。稻田湿地农耕系统保住了,与之相伴的农业文化、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等就有了保证。因此,创新和弘扬稻鱼、稻鸭共养生态农业技术,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农业背景下的稻鱼(稻鸭)共作是一种立体种养技术,是充分利用鱼类(鸭子)的役用功能,来为水稻生产服务,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嫁接与组装”可以使我国经典“稻—渔”农业遗产升级换代(图1)。在现代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对“稻田养鱼”农业遗产做精细“修补”,将传统文明与现代技术相互“嫁接”和“组装”成为可能。只要掌握好“嫁接”和“组装”的手段和方法,就不难提升“稻田养鱼”农业遗产的当代价值,还可以发现和建构符合现代要求的创新型农业体制。

2基于“稻—渔”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

为进一步降低“稻—渔”生态文明对水资源的需求,降低劳动生产强度,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及职业农民等对经济效益的需求,以资源高效利用、轻简化为主线,以绿色、提质、高产、高效为目标,进行“稻—渔”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总结出了4种基于“稻—渔”生态文明的创新技术,即水稻起垄栽培技术、早稻套作晚稻多熟制轻简栽培技术、多熟制稻田稻油鱼生态种养技术、稻+鱼+再生稻生产技术(表1。

3基于“稻—渔”生态文明的时空延展

为了充分利用稻田生态系统潜在的时空、营养结构,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可在“稻鱼(鸭)共作”基础上再加环(生产环、增益环和产品加工环)。运用生态学原理,整合相关的生态因子,可以发展“虫—鱼—鸭—稻”、“苕—稻—鱼(鸭)”、“稻—鳅—鸭”、“一稻两鸭”等当季复合生态模式和“稻+鸭—草+鹅”周年复合生态新模式(表2)。

4其他相关技术的优化

4.1选用适宜的水稻品种和鱼类(禽鸭)品种

(1)选用株型紧凑、耐肥力强、茎秆坚硬、不易倒伏、耐深水、抗病虫、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质高产抗病水稻品种。如“稻稻鱼”耦合生态种养模式,在长江流域双季稻田养鱼,水稻品种应选用生育期适宜(或较长)、茎秆粗硬、较耐肥、抗病虫的品种。双季稻栽培种养耦合模式,具体选择何种早稻与何种晚稻配套,应考虑各品种的具体生育期和栽培方式。(2)稻田养鱼的鱼种,应选择耐浅水、耐高温、耐低氧、食性广的鱼类,主养品种应选草鱼、鲤鱼等植食性鱼类。搭养鱼类可选鲢鳙鱼、革胡子鲶等滤食性或肉食性鱼类[14]。另外,还应考虑选取本地区消费量较大或者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鱼种投放比例(以重量计):主养品种占60%~70%,搭配品种占30%~40%。(3)稻田养鸭,鸭子选用体型小、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活力强、活动时间长、活动量大、食性杂、嗜食野生生物和肉质优的蛋肉兼用型、蛋用型或杂交鸭作为首选品种。

4.2管理技术优化

围绕高产值、高效益、低成本的目标,优化水稻栽培管理方式、鱼类及禽鸭的饲养方式,形成稻—渔生态高效种养新模式。(1)科学运筹肥水,合理密植。肥料运筹技术是水稻产量的决定性因素。肥料管理原则:根据各品种需肥特性,合理施肥。前期基肥施肥量约占70%;中后期追肥约占30%,以追施穗肥为主。做到施足有机肥作基肥,配施磷、钾肥,后期严控氮肥的施肥方法。由于实行稻田养鱼、养鸭种养耦合技术,实现禽、鱼类粪便等有机肥直接还田,有机肥当季被利用,可减少无机肥料的施用量。看天看水施肥,晴天施肥,阴雨天、闷热天不施肥。稻田中水体的透明度低于30cm时,不用施肥,透明度为35~40cm时,说明稻田水中的肥力不足可适当追肥。稻田养鱼应用清洁无污染的水源。养殖期间水位变化主要根据水稻的`需水量来定,原则上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水位。除烤田阶段外,田间水位是由浅到深,与鱼对水的要求基本一致。(2)优化放养条件、时间、数量及饲料配比。适当早放鱼、鸭;根据鱼种、禽鸭的大小、稻田面积来确定放养数量。稻田养鱼,提倡放养大规格鱼种。一般稻田可放养8~15cm的大规格鱼种4500尾/hm2左右,高产养鱼稻田可适当增加放养数量,具体因地而异。混合养殖鱼种,草鱼的数量占50%,鲤鱼+鲫鱼占50%。过早易造成秧苗损伤,过晚易造成草荒,不利于发挥稻鸭的互促互利的生态效益。放鸭密度应视田间饵料而定,一般为225~300只/hm2。稻田中杂草、昆虫、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天然饵料可供禽鸭、鱼类摄食,可提供150~300kg/hm2天然鱼产量,但要达到750kg/hm2,则必须采取投饵措施,添加一定比例的有机废料,常用的种类有嫩草、水草、浮萍、菜叶、蚯蚓、蚕蛹、糠麸、酒糟等。有条件的可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投饵要定点、定时、定量,并据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稻—渔共作,应尽量发挥鱼、鸭的役用功能;训练鱼群、鸭群定向运动、游动觅食,以轮牧方式,根除种植区域的草害。对鸭进行采食训练,刚放入田间鸭棚时,用哨声或响铃等训练采食反应,然后引诱其去浅水中取食食物。(3)科学防治病虫害。稻田放养动物后,由于鱼、鸭能食草、食虫、食水稻老叶,水稻病虫害大为减轻,一般情况下尽量不施用农药和除草剂。但在病虫害发生高峰期,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治,禁止使用对鱼类高毒的农药品种。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的规定和NY5071-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中有关禁用渔药(农药)的规定,注意选用生物农药、对家禽、鱼类和环境友好型农药及常用剂型。根据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使用农药,同时注意用量、次数、安全间隔期等。为保证食品安全,一般每季用药不超过2次。农药施用前,做好禽鸭、鱼类的回避工作;疏通鱼沟、鱼溜,加深田水水位至10cm或使田水呈微流水状态;施药时降低和稀释药液浓度。除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外,稻田养鱼应提倡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如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来防治害虫,既杀灭害虫,又为鱼类禽鸭提供天然蛋白质饵料,有利于保护稻田生态环境。此外,稻渔共作期间,同时做好鱼类、禽鸭疾病的防治和天敌的防控工作。定时巡田,查漏补缺,观察水质,清除污物,更换新水,消毒防病等。

4.3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保护意识和正确开发引导

地方银行发展的再思考 篇3

一、我国地方财政改革与商业银行服务

我国财政改革主要是国库管理体制改革, 基本内涵是建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 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方式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2000年以来, 随着中央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逐渐取消预算单位原来设立的各类收入过渡性账户, 将财政性资金逐步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 预算单位原在商业银行开立的账户也逐步撤并, 逐级按照新的要求在财政部门明确的具有代理资格的商业银行中重新自主选择开户行。我国商业银行适应地方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需要, 积极跟进服务, 产品日益丰富, 主要提供了代理财政专户资金 (基金) 拨付、代理财政直接支付、代理财政授权支付、代理财政非税收入收缴、财政专户资金拨付与管理、代理地方财政会计核算中心资金结算和代理财政统发工资以及公务卡等服务等, 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 认识不到位, 畏难情绪重

部分商业银行只看到地方财政业务竞争激烈、难度大、见效慢, 看不到服务财政客户的重要性, 畏难情绪较为严重, 难以下决心、花力气, 在做大做强财政业务上下工夫。

(二) 发展不平衡, 留有空白点

一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代理当地市区财政业务方面尚未有效切入, 服务财政客户还留有空白点。

(三) 财政专户少, 市场占比低

有的商业银行开立的地方财政少, 有的没有财政社保、农发资金专户等账户, 使市场占比难以提升。

(四) 营销力量分散, 尚未形成合力

一些商业银行对省级、市级财政客户营销有多个部门、多名客户经理, 多头营销和维护, 缺乏统一协调, 提高了营销成本, 影响了营销成效。

(五) 缺乏信息平台, 激励有待完善

有的商业银行对部分地方财政客户基本信息、政策变化信息缺乏, 没有建立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信息平台;客户营销费用相对不足, 有的经办行未能将上级机构下达的营销费用按要求落实到网点和个人, 激励推动不到位。

二、发展地方财政业务的战略支点

(一) 明确发展取向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地方财政业务的发展取向应是:瞄准本行愿景, 围绕业务转型, 抓住和跟进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机遇和步伐, 坚持以省级财政为龙头, 实行市级财政业务和区县级财政业务并举, 加大营销创新、费用投入、整体联动和激励约束, 促进本行地方财政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二) 确定发展目标

“十二五”我国商业银行地方财政业务总体发展目标应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竞争力不断增强, 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中、西部省份的省级财政业务保持高于东部省份的增长速度;县级财政业务增长速度高于市级财政业务增长速度。

(三) 制定基本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地方财政客户的营销与服务, 应立足县级财政, 突出省级、省会市级财政客户, 统筹规划, 集中力量, 团队运作, 重点突破。在具体安排上, 应围绕抓好新增专户, 做好集中收付业务;通过做好集中收付业务, 促进新开财政专户, 特别是财政社保、医保等专户;通过服务创新拓展地方财政负债业务, 带动代发工资、公务卡业务、基金托管和政府财务顾问等业务的有效发展。

三、发展地方财政业务的对策建议

(一) 统一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地方财政业务市场蕴涵着巨大的商机, 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前景, 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商业银行要统一思想, 克服畏难情绪, 切实加强领导, 做好地方财政客户的分析和研究, 搞好营销和服务, 努力开创财政业务发展的新局面。

(二) 突出工作重点, 抓好财政专户

一是突出省级财政和省会市级财政, 力争更多的省级财政和省会市级财政社保、医保资金专户的开立。二是继续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省级、县级资金专户的争办和维护工作。三是抓好农发资金等民生领域专户的争办和服务, 力求取得突破。

(三) 把握改革目标, 抓住零余额户

要高度重视市场和政策的变化, 抓好当地财政预算单位零余额户的开户争办和维护, 以抓预算单位零余额户的开立, 带动其代理财政收付业务、财政专户资金拨付业务和代发工资、公务卡业务的有效发展。

(四) 推行团队模式, 提高营销效率

可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一级分行财政客户营销团队, 牵头人在一级分行 (行级领导) , 相关支行有关领导和人员参加, 主攻和服务省财政厅、省会城市财政局, 实行高对高, 点对点, 抓效应、以点带面的营销和服务。二是二级分支行财政客户营销团队, 牵头人为二级分支行, 有关分支行领导和人员参加, 主攻和服务客户为当地财政部门。三是基层行营销团队, 牵头人在基层行, 主攻和服务客户为当地财政部门各团队应进一步加大财政营销力度, 提升营销层次, 实行综合营销、跟踪营销, 提高营销效率, 保证和推动本行地方财政业务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五) 加强协作沟通, 形成营销合力

做好地方财政业务, 涉及到商业银行的客户、会计、信息技术等部门以及主、协办行、上下行间的联动与配合。商业银行应加强行内营销服务的联动和配合, 形成营销合力, 共同做好地方财政业务。

(六) 加大费用投入, 搞好激励推动

商业银行应积极研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当地财政业务发展的考核措施和奖励机制, 实现收入与绩效挂钩, 激励与约束并存。应重点研究建立和完善主办行、协办行的利益匹配机制, 在充分利用全行系统营销资源, 合力拓展客户市场的同时, 解决好资源调度和营销费用等问题。

(七) 强化基础工作, 重视人员培训

地方银行发展的再思考 篇4

自宪法诞生以来, 渴望幸福的人们无不对之报以殷切希望——借由其运行, 实现人类社会梦寐以求的公平正义。那么解释宪法时所持有的规则应是怎样的呢?是坚持颁布时人们对它的普遍理解, 抑或偏向解释时所拥有的知识和需要?

吉尔兹认为, 阐释学的目的即从最高层次的普同化和人类学细节的往还中对复杂扭结在一起的符号形式的“理解”, 而达成这种理解的关键在于, 理解者对被理解者的客体应持有“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作为宪法的解释者, 在对宪法规范进行解读时, 只有身处立宪时的背景和制宪者的视角, 才能做出符合其真意的解读, 因为我们不可能重塑别人的精神世界或重复别人的经历, 而只能通过别人在构筑其世界和阐释现实时所用的概念和符号去理解他们。宪法的某一规定继续以目前的形式存在, 那么它就不仅需要用相同的语词来表达, 而且表达的含义和意图也应当相同。采用其他任何解释规则都会使其最高法院丧失司法性质, 并使它仅仅成为当下民意或激情的反映。总之, 宪法并不因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丧失其固有的品格和精神, 解释宪法除了坚持一般的法律解释规则外, 孕育宪法基因的土壤也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呵护的。

二、宪法解释的基准——文本主义的再思考

将宪法文本作为宪法解释的基准, 是当今国内外宪法学者认识较为一致的观点。它认为解释宪法时, 只有将宪法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在功能上所具有的能指充分展示出来, 并结合具体的背景进行分析, 就可以探究出宪法的精义。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马歇尔指出:“无须隐瞒其意图者总是采用那些最直接和最恰当地表达其思想的文字。对于制作我国宪法的爱国者和通过它的人民, 必须在其所用文字的本义上理解他们, 文字的本义就是他们的意图。”宪法解释的文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符合法治的精神, 也有助于消除和避免解释者因自身主观原因而对宪法解释造成的误解。然而, 宪法的精神不仅停留在纸质文本上, 更突显于宪法实践中, 而这又该如何把握呢?

“本文”一词原指书写或刻印下来的文字或文献。吉尔兹对阐释人类学思想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他重新阐释了本文 (text) 的观念。在他的概念中, 本文已远不是符号本身, 而是一部“以行动描写和揭示着的文化志”, 他曾精辟地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多种本文的综合体, 而这些本文自身又是另外一些本文的综合, 人类学家则需倾全力去确切地解读这些本文的本质。”由此, 本文本身即为一个文化系统, 它既可以是文字的, 亦可以是具体行为。目前宪法解释的文本主义仅局限于静态的、易感触的现实文本, 而忽略了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宪政实践, 随着人类学的发展, “文本”一词的内涵必将扩大, 虽然“解释艺术当然更多涉及文本和话语, 这是因为口头的讲话一般更有帮助, 通过它可以得到直接的理解, 而这种直接的理解文本是缺乏的。”因此, 把宪法的运行、实施也纳入其文本主义当中将是宪法解释研究的必然选择。

三、宪法解释文化背景的再思考

宪法的解释不仅涉及法学知识, 其背后更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习俗。孟德斯鸠认为, “法律应该和居民的宗教、性癖、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应该从所有这些观点去考察法律……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所谓“法的精神”。因此, 宪法的解释离不开一个国家本土文化的滋养, 否则将是无根之木, 难以存活和生长。毫无疑问, 宪法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其强烈的资产阶级意识和浓厚的商品经济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显得水土不服, 但这也为我们从自身文化的视角去理解它提供了机遇。

吉尔兹的人类学, 是一种试图从所谓西方式的“主流文化”向非西方式的“正在边缘化的文化”跨越的学科, 正如吉尔兹本人所说:“在别的文化中间发现我们自己, 作为一种人类生活中生活形式地方化的地方性例子, 作为众多个案中的一个个案, 作为众多世界中的一个世界来看待, 这将会是一个十分难能可贵的成就。”虽然在中国, 明确将“宪法”一词表述为国家根本大法始于19世纪后期, 但中国古代的典籍中, 也曾出现过“宪”、“宪法”、“宪令”、“宪章”等词语。我国宪法解释的研究除了吸收、借鉴西方的经验之外, 更应当发掘、整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宪法思想, 从而为我国宪法本土化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536.

[2][美]詹姆斯·安修.美国宪法解释与判例[M].黎建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7-8.

[3][美]吉尔摩.美国法律的各个时代[M]. (The Ages of American Law) (新港, 1977) :111.

[4]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东方出版社, 2001:58.

[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 [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97:7.

地方银行发展的再思考 篇5

一、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 为地方工科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 各地方工科院校都在原有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 在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发展的进程中, 展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目前, 地方工科院校已经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的核心工作, 但相比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地方工科院校各方面基础还比较薄弱, 师资队伍的建设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师资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

目前, 多数地方工科院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地方工科院校的管理模式仍然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 加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够落实, 管理者对学术发展的规律认识不足, 教学、科研管理体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不科学, 严格的培训制度的缺乏, 分配制度的不合理, 还有一些制度的执行力不够或流于形式等因素, 使一些教师得不到机会继续深造, 没有及时拓宽视野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无法应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有的教师看不到个人发展的前景;有的教师因分配不公而懈怠工作……这些都会限制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二) 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参差不齐

首先, 地方工科院校 (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工科院校) 限于经费紧张, 普遍难于引进高水平的人才, 特别是新专业的教师学历偏低, 专业学术水平不高, 教学内容陈旧。其次, 由于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生师比逐渐扩大, 许多地方工科院校教师的需求量突然增大, 又缺乏科学的培训制度和合理的管理措施, 使得一大批青年人在短时间内没经过严格培训就被迅速地招收到教师队伍中来, 导致他们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再者, 有些教师的自身创新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近年来连年扩招学生, 使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标准与以往相比有很大差别。现代工业技术日新月异, 而许多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 既没有时间钻研本行业的最新技术, 也没有时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又没有机会到企业学习, 致使他们知识老化, 缺乏创造性;还有一些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 在教学中照本宣科,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屡见不鲜,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 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失衡

目前, 许多地方工科院校的教师队伍在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等方面的比例不合理, 难以组成强有力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由于经济实力不足等原因, 许多地方工科院校为高层次人才搭建的平台不一定能达到他们施展才华所需的条件, 地方工科院校在与综合性高校的激烈竞争中要引进为数不多的大师非常困难。地方工科院校虽然每年都在引进新教师, 教师总体数量在增长, 但拔尖人才少, 新专业和边缘学科的师资缺口很大。由于引进人才困难致使地方工科院校多选择本校的毕业生留校, 这些人作为骨干力量支撑着某一学科的生存与发展, 但年龄结构偏大, 造成学校高层次人才结构失衡, 也加剧了师资队伍近亲繁殖现象;同时, 面临综合性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争夺, 地方工科院校难以留住高层次的人才, 高素质的青年教师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这种不对称的流动使地方工科院校教师队伍中骨干力量比例降低,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下滑。这些都不利于学科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型教师的理想素质

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型教师除了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外, 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 超前的教育观念

教育本身具有超前性, 今天的学生, 将来都是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教育必须考虑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要求做好知识、智力和能力的准备。教师必须具备超前的教育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并把这种理念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二) 系统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创新的源泉, 人的创新离不开知识;没有知识做基础, 就无法对事物进行科学的想象、判断、归纳、综合。教师的创新活动离不开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包括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和广泛的邻近学科知识。在当今“大工程观”的理念下, 作为工科院校的教师, 需要将工程放在社会的大系统中考虑, 使工程建立在工程与社会、工程与经济、工程与人文、工程与管理等一系列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工程链之中, 强调工程与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协调。这些都需要工科院校的教师具有超出工程专业技术范畴之外的经济、社会、法律、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素质。所以, 教师要不断接触新科学, 扩大知识面;也只有具备系统的知识结构, 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并使自身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 创新的素质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创新素质。创新性思维是一个人创新素质的核心, 它支配着创新性活动。有了创新性思维, 教师可以校正自己头脑中的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 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教育观念。教师还应具备创新能力, 即教师运用创新性思维进行创造性的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知识的创造上, 还表现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 包括教学监控能力以及教学行为与策略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不因循守旧, 总能以新思想、新观念对待教学实践, 做到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 掌握本学科发展动态, 善于解决一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问题, 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上不断创新。[1]

三、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

(一) 整体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要以总量适度、结构合理、质量可靠为目标, 保持合理的师生比, 使教师的学科、年龄、学历、学缘和职称等比例适宜, 项目实践与企业锻炼充足, 人才梯队结构科学, 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凝聚力强, 保证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和科研能够适应社会化应用的需求。[2]

(二) 学习型的师资队伍

学习型的师资队伍, 是指通过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它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 具有高于个人绩效的综合绩效。套用美国学者彼得·圣吉的理论, 这种学习型师资队伍的本质特征是“创新”和“成长”, 即知识创新、学习方法创新、师资队伍整体成长、教师个体成长。因此, 建设学习型的师资队伍,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 而是要能不断地主动学习、持续创造, 真正与时俱进, 与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那种创造性学习;不是一般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建立学习制度, 而是要形成推动全体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机制, 使所有教师都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形成反思、反馈、共享、互动的有效益的学习。[3]地方工科院校的应用性和技术性的特征决定了教师必须既能从事理论教学, 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 还要进行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开发及应用。因此, 在现代大工业技术分工细致又不断融合的背景下, 地方工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必须是学习型的师资队伍, 教师间学会合作、互助双赢, 才能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四、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关于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很多具体可行的措施, 限于篇幅, 不再赘述。笔者认为, 在借鉴其他学校的有效措施时, 各地方工科院校必须立足于本校的历史和现状, 依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科特色, 来确定本校建设创新型的师资队伍的策略。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抛砖引玉。

(一) 完善各项人事制度, 提高教师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地方工科院校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在人事政策上, 引进优才和培养骨干相结合, 提前作好规划, 充分考虑现在和将来教师队伍发展的结构平衡和学科专业建设的需求;在教师聘任管理上, 要本着人本主义的原则,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实行岗位聘任制度和团队聘任制度, 既重视对教师个体的培养和激励, 又重视对师资队伍整体资源的开发;在考核制度上, 不仅重视数量评价, 更加注重质量评价, 确定教师分类评价标准, 建立分类型、多标准、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的考核评价制度。[4]例如:北京工业大学为鼓励教师进行科技创新, 建立科技创新人力资源保障机制, 学校与学院共同组织校内外专家对从事基础研究的中、青年教师进行研究方向发展评估, 对方向明确、从事原始创新的中青年教师给予特殊资助并实施特殊的考核办法, 让他们能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潜心研究, 争取产生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在分配上, 北京工业大学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绩效工资分配与奖励制度, 以提高教师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二) 与企业密切合作, 提高教师实践创新能力

地方工科院校应该密切开展与企业的合作, 提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选派专业课骨干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 时间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一个周期, 进修期满回校任教。教师通过到企业学习, 能够深入了解先进技术或工艺手段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这种认知经验会给教学带来新鲜感和吸引力;能全面熟悉本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生产过程, 弄清各生产环节之间的关系, 为专业课程教学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1]另外, 还要与企业进行实际科研项目的合作, 从企业用户的需求出发, 把满足企业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 落实学术休假制度, 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在国外“学术休假”制度非常普遍, 它源于哈佛大学。1880年哈佛大学校长批准工作七年以上的教师可以休假, 休假期间享有半薪。所谓休假是指教师带薪去专心学习和研究, 在此期间无须参加任何行政事务。在学术休假期间, 有的教师会选择在实验室安心地做专题项目的研究、新技术开发等;有的教师到校外进行协作科研, 或到企业和国家实验室短期工作;也有的教师进行高深学科的深造和实际调查研究等, 来为自己长远的学术生涯做积累, 或在科研思维方面寻求突破。学术休假制度让教师在经过若干年辛勤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后有一个适当的休整期, 用来对教师进行学术创新积蓄力量, 争取更有价值的创新性科研成果。

(四) 打造教学科研团队, 构建学术创新机制

地方工科院校要重视团队建设, 积极探索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新模式。建设一批具有学术领先水平的优秀学术创新团队, 可以是在特色学科基础上凝练而成的优势学术团队, 也可以是围绕某一科技合作平台或某一科研方向、由一个学科或几个学科有效整合的学术团队, 还可以是学校整体引进的学术团队。[5]在团队的建设中, 要遵循“求真务实, 鼓励合作, 突出团队, 择优遴选, 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 紧密围绕优势学科, 鼓励学科交叉, 带动一批优势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 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 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 从而提升学术水平, 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5]北京工业大学通过实行责任教授制, 形成了以院士和知名教授牵头的教学团队建设机制, 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捆绑, 目前已建成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6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 形成科研和教学互相促进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肇立春.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J].辽宁高职学报, 2009, (9) :60-61.

[2]黄治国, 黄建忠.论高校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J].计算机教育, 2009, (16) :117.

[3]高庆.学习型组织与建设学习性教师队伍[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4) :19-20.

[4]黄长喜.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0) :35.

对城市雕塑发展的再思考 篇6

为了与其它艺术形式区分,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城市雕塑的概念所在:1、城市雕塑应具有较大的空间影响力;2、是公共性项目, 具有广泛的参与性;3、城市雕塑应具有鼓舞人心的, 或者美化心灵的社会感召力;4、作为特定地域的主体雕塑, 城市雕塑应具有相应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指向;5、应用一定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源远流长, 但城市雕塑却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迎来开端。并且城市雕塑最初的发展受到了资金、经验匮乏, 国内外政治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制约, 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广州市为例, 70年代末开始, 市政府开始着手重建在“文革”中被破坏的雕塑, 同时成立“城市雕塑规划领导小组和雕塑艺术委员会”, 开始了统一规划建设城市雕塑事业的步伐。到1990年, 全市大中型雕塑总数已达200多座。90年代至今, 城市雕塑的发展越来越快, 一方面优秀的作品如雨后春笋出现, 另一方面粗制滥造的东西也随之而来。“城雕热”是时下的热门话题, 因为城市雕塑已经广泛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 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相比起博物馆里或私人收藏性质的架上雕塑, 城市雕塑是一件置于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 公共性是它的一大特征。所有的公众都是接受的对象, 既不针对特定的人群, 也不是艺术家可以随心所欲地。最近网络评选的“十大丑陋雕塑”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 这场关于“美”与“丑”的讨论不仅反映了群众对于中国雕塑发展的一种检验, 同时也给予雕塑艺术工作者反思的机会。实际上, 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 它的发展状态, 不仅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在关注, 连一般的普通市民也非常留心。历史上, 公共空间虽然名义上属于集体所有, 但实际上从未真正属于公众中的每一个人, 能够拥有使用公共空间的权力的集体总是当时的统治阶级。因此我们会发现, 中国艺术史中可以找到现代意义层面上的城市雕塑几乎为零, 而统治集团下令建制的宫殿、庙宇、陵墓雕塑等却比比皆是。西方也一样, 中世纪时, “整体性是西方中世纪文化的特点, 建筑、建筑装饰、雕塑和广场都体现出纪念性的和谐统一, 与此相对应的是教会、国王、贵族的权力的一致性”。而当社会不断发展, 逐渐深层次变化的正是公共空间的支配权力越发地接近公众所有, 而不再是少数人所能行使权力的地方了。公共艺术随之遍地开花, 譬如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城市雕塑迎来了开端, 为广州人民熟知的《五羊石像》, 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而改革开放以来, 优秀的城雕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很快成了公共空间中锦上添花的元素。但在城市雕塑日渐发展的时候, 人们不得不面对两个问题。一方面, 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导致东西方的文化碰撞, 大众传媒的兴起和消费主义方式的四处传播, 使得文化的差异和层次被抹平甚至消除, 城雕中一些称不上“艺术”的粗制滥造的东西开始出现。另一方面, 人口急剧增加, 文化水平的差异, 也使得其对艺术品的欣赏力变得参差不齐。

究其原因, 因为公共艺术是需要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的城市景观艺术, 它的公共性需要得到艺术家和群众的共同认可。可以说, 一件公共艺术的成败绝对不仅仅在于其作品本身, 而很大程度上依赖它与周围环境的契合度上。这就要求相关决策者和创作者从宏观及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来审视环境和雕塑的结合。角色决定雕塑的样式, 多数欣赏者往往首先要关注雕塑的内容, 然后注意到形式, 最后才可能注意它的空间关系。而设计城市雕塑的思考顺序则刚好相反, 首先要考虑雕塑和环境的空间关系, 一个只习惯以雕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的雕塑家是设计不好环境雕塑的。另外, 富有责任感和前瞻性的艺术家应该懂得从为子孙后代积累文化财富的角度思考和设计, 还要为今后他们的公共艺术留有余地。调和对比是形式美的规律之一, 这要求城市雕塑在创作的时候, 必须考虑与环境的整体关系。其中雕塑的尺度和体量也非常重要、敏感, 应与环境的相关尺度 (如广场、建筑、绿地等空间的比例关系) 去设计。追求环境整体的和谐, 力求做到多样统一, 以雕塑的“点”去衬托环境的“面”, 达到整体的丰富和谐。第二, 一些遭诟病的城市雕塑, 大众普遍反映不能理解它们到底想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雕塑的设计理念和内容, 不应是高高在上, 让人们被动接受, 而是应该提供和人们亲近的审美教育。雕塑的现代空间语言艺术, 除了注重对民族特色、城市特色和居民特色的把握之外, 使人的活动和环境、雕塑融为一体, 也相当重要, 这需要艺术家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和修养。

随着城市雕塑的不断发展, 要使得它的发展更为合理, 能够与社会发展的脚步相适应, 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努力。社会应该为城市雕塑的发展建立更为民主的机制, 倾听群众所需要的文化诉求, 同时也要致力于教育发展, 毕竟提高全民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雕塑发展所面临的阻碍。而且城市雕塑在选材上和后期维护上也关系着其发展状态。有一些因为维护不当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降低了艺术品本身的价值, 应当问责相关责任人。但作为群众的一员, 公民其实更有义务去爱护城市雕塑。现今存在城市角落的雕塑, 并不是每一件作品都能被当作艺术品来看待, 有些人把它们当作公共椅子, 有些人把它们当作垃圾箱, 有些人在上面乱写乱画, 这些乱象使得城雕被破坏, 也导致其无法发挥应有的美育效果。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再思考 篇7

1、体制利弊性

在我国进行体育经济产业化, 无可回避体制的问题, 相对于一些偏激的认为完全由体制原因造成我们体育经济发展滞后的观点来说, 我认为其具有利弊两面性。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 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在改革过程中才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虽然市场经济成分很重了, 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长此以往, 打消了欲投资体育的企业的积极性, 这是弊症所在。

2、市场竞争乏力

虽然我们全球知名企业少, 但近几年也涌现出了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和较大规模的企业, 与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企业相比, 资本上的弱势正在逐年降低, 而关于结营的理念在拉大。理念的拉大直接导致竞争力的乏力, 因此, 在很多国际性的重大赛事, 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名权、指定性产品等的商业竞争中往往难以占有一席之地。

3、缺乏政策有效扶植

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和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 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企业出资赞助体育比赛, 可以记入企业生产成本或做广告支出;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扶植力度远远不够, 同教育、文化等事业相比、体育产业在政策优惠方面缺乏扶植力度, 随着奥运会在中国的举行, 这种政策的扶植肯定会有所改变, 本身奥运会的体育经济开发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4、缺乏有力的引导和科学管理

许多国内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盲从跟从的现象, 根本就没有规划, 众商家便都往一条道上挤, 造成了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盲目攀比建设规模的不良现象;同时, 由于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都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待业下岗人员, 他们一般只熟悉体育工作, 而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了解, 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忽略的问题, 要想搞好体育经济就是要从源头上完全企业化, 从主管单位开始重视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从而提高其水平。

二、体育经济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及活动特点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既使中国感到了空前未有的压力, 也给了中国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的体育彩票发行已步人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国家旅游局统计, 旅游业总收入达10000亿元左右, 增长10%。旅游业已无可争议地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专家们估计, 未来几年, 随着周末休闲热的发展, 体育与旅游的关系将更加紧密, 体育休闲产品 (如用于郊外活动的钓鱼、登山、探险与野营的设备及相关服务等) 将进入发展的高增长期。从发展的态势看, 一个新的名词即将出现, 那就是体育旅游, 旅游摆脱了单一的以观景感受人文历史的单一特点, 把健身、运动、团队意识溶入到了旅游中, 这一新的趋势, 是未来中国发展体育经济的一块新的战场, 同时体育产业的群众性、参与性、互动性、观赏性和商业开发相结合在大型赛制里将得到充分体现, 这与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有一定的关系。

三、发展体育经济的策略

1、提高全民体育消费意识

首先要从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和引导.强化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不断增强健身意识, 努力倡导健康科学的健身理念;发展农村体育、社区体育、职工体育、青少年体育和老年体育, 加强全民健身点建设, 提高体育人口比例.培养更多的体育消费群体。其次要积极引导居民的体育消费朝合理正确的方向发展。

2、深化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

各级体育部门应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 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的宏观指挥.逐步将有条件的体育事业单位推向市场, 进行企业化改革, 使之从以全额拨款向差额拨款过度, 差额预算向自收自支过渡.从自收自支向企业化过渡。

3、加快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

首先, 尽快制定体育投资和经营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的公开透明, 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其次, 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 税率及征收年限, 尽量要从扶植的角度出发, 能免则免。再次, 要在政策鼓励下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经营, 体育场馆全部统一集中管理, 允许承包。

4、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

首先, 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 让他们从基础工作做起, 早期投放, 早期培养。其次, 要对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引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培育与培养, 最终建设一支懂管理、善经营知识渊博的体育经管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张磊:《社会经济转型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之研究》[J].苏州大学, 2007.[1]张磊:《社会经济转型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之研究》[J].苏州大学, 2007.

上一篇:快题设计下一篇:数控机床加工及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