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绩考评体系

2024-11-22

学生成绩考评体系(精选4篇)

学生成绩考评体系 篇1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本, 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在“教学考评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都常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常以“知识灌输容器”角色处于被动地位, 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 我们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转化, 并使之体现在“教学考评学生”的教学各环节中。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说:“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 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 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1]布鲁纳主张的认知学习观认为,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学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而应当使学生“自己成为发现者”;教学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 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学习。

我国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中就“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增强学生就业能力”问题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 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 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2]。这对我们在高校从事思政课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呼唤着我们教师要从传统的教育角色中摆脱出来, 进入新的角色。而要确实转换我们教师的教育角色, 我们就必须要重新思考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政课程教育过程的“教、学、做、考、评”各个环节, 积极探索能充分体现国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精神的思政课的教学考评模式, 引导我们的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方法, 助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更好地服务不断进步的社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以下简称《毛概》) 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推荐教材, 是高校学生所要开设的一门思政课的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主要内容, 进行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习训, 让学生明确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我们党和国家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并坚定信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进而提高学生对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思辨能力, 以积极心态和积极的行动力投入到社会建设发展实践中。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只是“载体”, 不是思政课教育的归宿和终极目标, 怎么样发挥理论知识的“载体”功能, 使学生在通过学习课程理论知识后升华到“正确的思辨力”和“积极的行动力”, 就得转变思路, 挥动“教学考评学生”这个指挥棒, 对学生学习态度、行为过程、方法等加于科学引导。

下面, 我就《毛概》思政课这些年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调整“教学做考评”这个指挥棒, 体现教育部相关指示精神,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倾向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倾向引导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升华到“正确的思辨力”和“积极的行动力”, 在学生课程成绩考评模式这块, 做一点说明。

学生本课程成绩考评模式

学生本课程成绩考评模式, 包括这课程所采用的考评项目、各项目所占分比例、各项目的考核方法和评分方法等。针对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和功能, 根据学院高职生的实际情况, 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思考和实践, 摸索出该课程学生成绩考评模式框架。

这个框架模式, 含平时成绩考核和考试成绩考核两大块共五个子项, 一改以往一张试卷定分数的这种学生“被动记忆知识点应考”而停留知识“载体”狭窄层面的课程成绩评定方法, 倾向注重考核学生学习思想态度、学习行为过程、学习行为方法、学习行为结果及实践能力, 更能体现教育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指示精神, 因为, 这个模式就像一根指挥棒, 引导学生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就必须根据教师设计的给学生预留有彰显个性发挥余地的教学活动框架平台去施展自己方方面面的潜能, 在各个平台上学生要真刀真枪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地“做”, 潜移默化中学生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挖潜和锻炼。

课勤考核

课勤考核, 主要考核学生的到课听课情况即学习的思想态度, 也隐含着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约束和正确引导, 对学生进行课勤考核也是教师教书育人职责所在。相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 遵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较高, 所以这块分数比例占总成绩15%即可。记分办法, 每次课到课听课的记当次课课勤分99分, 到课伏台睡觉的记当次课课勤分60分, 没请假不到课的当次课课勤分0分, 请事假没到课的当次课课勤分10分, 请病假没到课的当次课课勤分15分。每次课, 学习委员负责做考勤记录, 即时交老师录入动态分数册。学生对自己该课程各项目分数动态变化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课程各项目分数动态变化电子表格 (见下表) 记录成绩动态变化, 使教师对学生课程评分行为接受学生的监督, 是为了更好体现学生课程成绩评定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避免教师评分带感情色彩。

作业、测验考核

作业、测验考核, 主要督促学生平时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做必要的认知学习和思考, 分数比例占总成绩15%。每个学期的作业、测验大概4次, 随机进行, 作业、测验形式多样化, 百分制记分, 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主动自觉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调整科学的学习计划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合理调配各课程学习时间, 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课堂交流考核

课堂交流考核, 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基本理论知识的思考内化情况、考核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 把学生在学习课程理论知识后往善思考能表达这个方向引导, 对提高他们进入社会后的就业能力很有帮助。这个平台, 要求每个学生在课程的学期教学时间内, 在老师给出课堂交流问题后, 在不点名的情况下, 自觉主动单独上台面对大家进行课堂交流达四次, 分数比例占总成绩20%。记分方法主要以鼓励性为主, 也就是, 每次上台发表自己意见表达自己思想后, 可得到当次课堂交流85-99分的记分;课堂交流的组织形式可多样化;所要交流的问题是依据课程理论知识而设。比如, 教师讲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容后, 不能就此完事了, 只停留在要求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论内容知识点这个层面上, 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问题:学习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后, 联系实际、您有何感悟?中国没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而是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中国化, 那我们大学生呢, 从这里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去思辨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内化”、转变高中与大学不同的学习方式, 去思辨自己大学的学习生活。又比如, 学习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 学生会在教师的讲授中感悟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会实现并激发出投身社会建设的热情, 这时, 教师就要抛出思辨题了,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去思辨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规划自身丰富的人生?, 不然, 仅凭理论知识点的考试是难以说得上我们已经做到了:动员学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腔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个教学环节的重笔设计, 可把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个“载体”向高一层次的“思辨”升华, 让学生思想火花迸发, 能使学生充分利用同学自身资源相互学习共同共享, 让能言善辩胆子大的学生带动思辩欠缺胆子小的学生跟上步伐,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正确思辨力”和“积极行动力”, 体现教育部“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精神。

理论考核

理论考核, 主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系统的全面认知情况, 这块分数比例约占总成绩25%。考试形式多种多样, 有开卷和闭卷, 有纸化和无纸化等。要体现课程理论知识“载体”功能, 不能停留在为考知识点而考试, 更要体现教育部“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精神, 本课程理论考倾向无纸化开卷考核。而无纸化开卷考核又可有三种方法:一是PPT限时独立性开卷考, 二是学生小组团队协作出题开卷对考, 三是小组团队协作教室外拓展开卷考。后两种理论考方法更有挑战性, 目的不是为理论知识点考试而考试, 而是主要通过同学自己出题和老师出题、团队对考、团队评判或团队拓展协作应变应对考题攻城越寨过关卡等课堂活动环节进一步加强温习、感知所学理论知识, 这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同学参与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正确思辨力”和“积极行动力”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团队所得考分为该团队每一位学生本项考试项目的基本性记分。

实践考核

实践考核, 注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比例约占总成绩25%。针对本课程性质任务和功能及高职生本身素质, 要求学生以所学理论知识为依据, 以团队为单位走出教室去完成这个考核任务。本课程下重笔设计这块平台, 贯彻中宣部、教育部制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新方案, 使思政课教学工作能体现出尊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 更是体现了教育部“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精神, 引导学生以所学理论知识为“载体”加强实践, 使大学生能在政治思想德育课学习中升华理论学习、提高自我综合素质、锻炼自我综合能力、完善超越自我, 为“增强学生就业能力”而给力。本课程实践考的项目主要有学生大团队唱红歌和小团队做调查报告。团队所得考分为该团队每一位学生本项考试项目的基本性记分。

学生大团队唱红歌实践考:本课程第一学期的实践考选用“学生大团队唱红歌”方式进行, 把本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唱一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让大学生唱响心扉、纯洁心灵、净化思想、激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热情、凝聚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整个考试项目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办法布置, 留有学生发挥余地, 主要由学生自己组织策划排练协调场地实施, 老师监督指导, 使学生的能力锻炼寓于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

小组团队做社会调查报告实践考:这也是“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的具体表现, 本课程第二学期实践考项目。老师给出调查报告选题示例, 学生自己组队、自己选题、自己选时、自己策划并报老师审后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实施等, 约5-8个同学为一组, 每组完成一个问题题目的实地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形成分析报告 (小组交PPT一份、交文稿一份) , 调查活动过程有一定时间跨度, 报告完成后在全班进行公开交流性评分, 每个团队都要在全班同学参与的评定会上宣读调查分析报告呈现活动证据并接受老师同学的质问, 并组成学生评分团现场参加评定分数 (学生评分团评分占30%, 老师评分占70%) , 转变以往沉迷考核学生“被动记忆知识点默写能力”老师拿卷子独自评个分数的作法, 让学生在各个环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去实践锻炼、去共享同学优势资源、去深入体会社会缩短“学校-社会”距离, 提高学生对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正确思辨力”, 提高学生的“积极行动力,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这些年, 在本课程的“教学做考评”教学实践摸索中, 按照这个“指挥棒”引导学生, 确实是看到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变化, 同时, 在学生就业个案里, 出现所得思政课课程评分高的学生就业能力明显“显强”的正比现象, 不同以往单凭理论知识点考高分却就业能力不强的脱节现象, 当然, 要证明这套考评模式对学生的思政课课程成绩评价是最科学的, 还得做大量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统计分析工作。

摘要: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本, 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在“教学考评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都常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常以“知识灌输容器”角色处于被动地位, 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下简称“思政课”) 学生成绩考评模式的探索试图通过挥动“教学考评学生”这个指挥棒, 更科学地评价学生, 引导学生在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载体”时, 内化理论知识并升华到“正确的思辨力”和“积极的行动力”,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做考评”指挥棒,学生成绩考评模式,正确思辨力,积极行动力

参考文献

[1]美.布鲁纳《教学理论的建构》 (M)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 (R) (2010) .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学生成绩考评体系 篇2

摘 要:《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的评价不仅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思考的发展水平,包括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平时检测、课后分析等,要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成绩 考评 办法 实践

一、改“统考”,变“单一”考试为全面考查

1.重视课堂教学的考查。

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都把学生的考查放在课堂之外,使考查学生的过程脱离教学实际,造成学生紧张的应试气氛,弄得学生晕头转向,不敢上课。课堂中考查学生,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重点内容的注意和记忆,将自己的精力均匀地集中于课堂,又能及时地反馈学生对本堂课掌握的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益。考查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的完成、定时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抢答等。教师可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合理地打考评分,逐一记载。这样学生兴趣横生,兴致高涨,思维活跃,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增强了教学效果。

2.重视学生口述能力的考查。

传统的数学课堂模式是学生在课堂上“鸦雀无声”、“一片肃静”,而今天或未来的数学教学只凭一张考卷是无法考查学生的动口能力的。因此数学教学应从“封闭型”变为“开放型”,课堂应由“一片肃静”变为学生的探讨声。教师应适当在每个教学班进行几次有声有色的学生讲课活动,讲授内容可以是课本中知识层次相对较浅的章节,或者是学生在课外辅导资料中学来的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数学概念和习题。讲授前教师先让学生各自准备所讲内容的学习目标、任务、注意事项,找到知识的重点、难点,编写讲授程序表,最后各自轮流上台讲解,由教师和其余学生一起评议打分,作为考查学生的一项内容记载下来。实践证明,笔试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就得高分,笔试成绩差的学生也会得到较高的评分。这种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知识,改变了过去学生“不好意思”和口述表达能力差的现状。

3.重视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考查。

课后作业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记忆,是加深理解和应用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生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知识是否掌握的重要手段。以往批阅作业只是对学生做题正确与否的裁决,现在不仅看作业的正确,而且每次或分阶段对学生作业的认真程度、各种解法、作业的卫生状况等进行评定,按甲、乙、丙、丁等多种等级换算成考查分,也作为平时考查分的一项内容记载。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平时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也使教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有提示,督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和提高;有利于教师定量分析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多少、自己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有利于教师改变和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4.重视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

期末与期终考试之前,教师可编写一定量的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预考”。题量要求不要太大,每人一至三四道,而且每位学生所做的题难易程度与本人实际能力相当。在一定的时间内,答错者不扣分,答对者给以评分,记载下来。如此考查,学生都有得分的可能,因此学生会认真地准备、主动地参与,减轻了“统考”中的心理压力,逐步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改“百分制”,用标准分数衡量学生成绩

主观印象和单纯打分来衡量学生是否努力学习,往往有很大的片面性。有的学生比较努力,但因评分不够高而说他没有用功,实在是冤枉;有的学生评分较高,教师说他很努力,其实他的潜能远未发挥出来,教师的评价实是“过奖”。因此要打破沿袭的“百分制”,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采用统计法得到标准数据,对学生进行全面衡量。用x1、x2、……xn表示学生的各项考核得分理n表示考查的次数,s表示标准差,公式如下:

由公式求出学生各项得分的平均分和标准差。S的大小表明某个学生成绩的稳定状态;x大小表示某个学生用功的程度。通过两公式的计算,教师可参考两个数据及平时学生的表现给每位学生合理地打出考查内容中的等级,记入学生的成绩报告单。这种方法能准确地评价每位学生成绩结果的真正优劣。

三、改进现有成绩报告单形式,全面评价学生

要打破家长用一次性成绩报告单衡量子女学习的习惯,让改进办法得到家长的认同。就目前而言,没有学生成绩的报告单家长难以认同,另外只写考分的成绩报告单有很大的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为此须对原有的成绩报告单进行修改,使之既能保留原来的优点,又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学生成绩考评体系 篇3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试行) 》突出“绿色评价”, 具体内容和指标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

其中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 是针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出的。品德发展水平包括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4个关键性指标, 由低到高、循序渐进。

学业发展水平包括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4个关键性指标, 不是简单强调考试分数, 而是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 更加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和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能力和素养。

身心发展水平的指标最多, 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人际沟通、情绪行为调控, 不仅重视孩子们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还要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兴趣特长养成包括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3个关键性指标, 主要目的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学业负担状况, 包括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4个关键性指标, 主要关注学生学习效率, 保护学习兴趣和热情, 着眼孩子们的长远发展, 就像现在衡量经济发展强调“绿色GDP”一样, 评价教育质量也应该强调“绿色”。

据了解, 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主要是“强化导向, 促进发展, 协同推进”。在评价方式上, 强调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 注重考查学生进步的程度和学校的努力程度, 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评价结果也将强调教育质量的改进和激励功能, 将被作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参考, 作为考核奖惩学校的主要依据。

学生成绩考评体系 篇4

据中组部统计, 目前全国有8.2万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 3151人走上乡镇领导干部岗位, 531人被列为县级后备干部。合理、有效的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考评, 不仅能激励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也能提高党选拔培养后备人才的有效性。现有大学生村官考评过度追求业绩指标和量化考评的方法, 束缚了大学生村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事实上, 大学生村官初涉职场, 其工作业绩很难在短时间内凸显, 现有考评机制导致其过于关注事务性工作指标的完成, 造成工作过程中的短期导向和浮躁作风。作为最基层的党政工作者, 其社会动机、个性品质、价值观等潜在素质对大学生村官做好本职工作尤为重要。因此, 在考评指标方面, 应注重大学生村官的能力和潜力而非业绩, 在考评方法方面, 应采用综合的评价方法。

二、考评指标甄选

构建胜任力模型有文献分析、团队集中讨论、结构化面试、关键事件、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 最经典是关键事件法, 该方法通过对被调查对象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进行剖析, 对其面临的工作挑战和所需的素质特征提供深度视角, 从而能更深入挖掘和分辨产生高绩效的胜任特征, 因此本文采用关键事件法构建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本文选取63名获得公开表彰的优秀大学生村官, 其中2008年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10名、2008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20名、2010年山西省优秀大学生村官14名、2011年山东省十佳大学生村官10名、2011年云南省十佳大学生村官10名。其中, 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鹿元飞也获得山东省优秀大学生村官荣誉, 故剔除此重复的名额。样本分布包括中、东、西部地区村官, 分别来自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和大专院校, 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 样本选择具有代表性, 村官事迹具有真实性。通过大学生村官网、人民网大学生村官园地、青年网等多渠道搜集优秀大学生村官的新闻报道、采访资料和个人事迹, 整理形成20余万字文本材料, 通过内容分析, 提取出225件关键事件, 分为四类:被质疑 (18.2%) 、帮村民排忧解难 (29.8%) 、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27.1%)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4.9%) 。4类关键事件是成为优秀大学生村官的前提, 因为入职初期, 大多数村官遭到村民质疑, 认为他们只是来农村渡金, 如何正确面对和摆脱被质疑的处境, 是村官上任后的最大工作;帮村民排忧解难能够使村民从怀疑、猜测到信任、尊重;在获得认同后, 带领村民创业致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工作重中之重。因此, 本文提取的关键事件正好符合村官成长的实际情况。

针对这4类225件关键事件, 本研究进行了专家编码, 最终提取出27项优秀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 构建了大学生村官胜任力五维度模型:工作动机, 个性品质、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工作技巧。在此基础上, 确定了基于胜任力的考评指标体系, 其中五个一级指标, 27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三、指标权重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邀请长期进行农村问题研究的5位专家以及进行大学生村官课题研究的2位专家进行打分, 最终得到6个判断矩阵, 其中1个准则层矩阵, 5个指标层矩阵。以准则层为例, 专家对五因素两两比较打分如表2所示。

由此得到判断矩阵如下:

求解判断矩阵M5×5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对应的特征向量W, 得到归一化后的W= (wi) (i=1, 2, 3, 4, 5) 即为对应元素U1, U2, U3, U4, U5的权重。本研究用MATLAB软件进行矩阵运算, 通过公式[v, d]=eig (a) 求解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通过公式vector=v (:, 1) /sum (v (:1) ) 进行归一化, 最终得到准则层五要素U1, U2, U3, U4, U5排序权重列向量w=[0.316 0.135 0.119 0.350 0.080]T, λmax=5.0885

最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具体可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CI和CR来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CI= (λmax-n) / (n-1) , 当CI=0时, 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反之, 完全一致性不具备;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例, 等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之比。即CR=CI/RI。当CR=0, 判断矩阵具有完全的随机一致性。而当CR<0.10时, 则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此时其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各分量即是各个指标的权重。当CR>0.10时, 判断矩阵M应再进行调整, 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本研究的CI= (λmax-n) / (n-1) =0.0221, CR=CI/RI=0.0198<0.10, 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所得权重可以接受。可以看出, 在准则层五要素中, 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工作动机”和“工作技巧”, 二者权重共占总权重的66.6%。

用同样的方法对指标层各要素赋予权重。得到工作动机四要素权重列向量w1=[0.219 0.331 0.204 0.246]T, 态度和价值观四要素权重列向量w2=[0.309 0.1900.324 0.177]T, 个性品质八要素权重列向量w3=[0.186 0.102 0.129 0.150 0.1800.120 0.103 0.159]T, 工作技巧六要素权重列向量w4=[0.281 0.120 0.129 0.150 0.1800.140]T, 知识五要素权重列向量w5=[0.326 0.135 0.119 0.140 0.280]T。因此, 各层级权重分布如表3所示。

四、结论

设计科学合理的大学生村官考评机制, 是事关村官干事创业积极性和党后备力量选拔有效性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村官基于胜任力的考评指标体系研究, 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 大学生村官胜任力五维度模型包括:工作动机、个性品质、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工作技巧五个维度。在考评工作中, 不仅要对其外在的易考察的如知识、工作技巧等维度进行评价, 更应该关注一些深层潜在素质如个性品质、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这部分深层素质是在多年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会经历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 具有稳定性的特征, 一般很难改变, 将会影响其今后工作的方方面面。而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培训与开发慢慢习得, 具有可塑性。

第二, 大学生村官考评指标设计, 最应关注的两个因素是“工作动机”和“工作技巧”, 二者在专家打分中均获得较大权重。前者考察其内在的工作驱动力, 可以通过公仆意识、奉献精神、理想信念、廉洁自律等四个指标进行考察;后者是村官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技巧性和灵活性, 通过沟通协调能力、创业致富能力、应变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出谋划策能力、运用信息和敏锐的市场意识等六个指标进行考察。

第三, 优秀大学生村官最重要的胜任特征是“沟通协调能力”、“公仆意识”和“积极主动”。这三项胜任特征在27项胜任特征中出现频次最多。首先, 大学生村官作为最基层的党政干部, 工作直接面对村民, 如果没有较强沟通协调能力很难开展工作。本文在调研过程中发现, 能讲当地方言是大学生村官顺利开展工作的助推剂。因为村民很多不会讲普通话, 大学生村官如果对其讲普通话, 会让村民产生距离感, 难以信任村官的工作;第二, 大学生村官必须树立服务意识, 公仆意识, 村民对有架子的干部比较反感, 只有真正为村民办实事才能得到其认可和支持;第三, 只有积极主动走访和接触村民, 才能融入当地的习俗和文化, 融为村里面的一份子。

参考文献

[1]Francesco Cerase.The competencies required in public management:a case study in Italy[A].Competency Management in the Public Sector[C].IOS Press, 2002.

[2]叶龙, 刘岚.国家部委公务员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07) .

上一篇:商品房待售面积下一篇:理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