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危机(精选10篇)
民族危机 篇1
近日, 笔者在媒体上看到一篇文章《汉语写给英语的投降书》。文章形象而尖锐地道出了一个事实:母语危机。这是每一个说中国话的中国人都应当深思的问题。
在外国人学汉语的热情越来越高的形势下, 汉语在其故乡却日益受到冷落。13亿炎黄子孙正在疯狂地学习英语。上自80岁老太、下至幼儿园娃娃, 都会以说几个英语单词为荣。一位大学生坐在王小丫对面, 居然说世界上使用英语的人最多。中学生的作文里, 时不时会冒出几个英文单词。开辟中国新教育第一人、浙江省原教委主任邵忠杰先生说:“现在学生用在英语上的时间太多, 大学生占三分之一, 这很不利于素质教育。”
与“英语热”成鲜明对照的是“汉语冷”。各类英语补习班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 却不见汉语补习班。人们以为, 中国人都会说中国话, 然而在中学生的作文里, 错别字连篇, 病句比比皆是。有的文章由于语言混乱, 竟然会令教他们的老师看不懂, 只好视为“后现代主义作品”。在广告、互联网上, 汉语已被糟蹋得面目全非, 活像一个寒风中缩在马路边上, 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乞丐。
“英语热”、“汉语冷”在大学里导致“汉初英六”现象, 即学生的汉语成绩是初级, 英语是六级。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正面临着母语的危机, 很明显, 现在的大学生对于中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比较单薄了。我很担心将来的某一天, 英文可能取代中文……现在许多大学生可以说很流利的外语, 可是中文却很糟糕。”单纯的“英语热”和“汉语冷”并不能证明母语危机, 但现在是二者同时发生, 互为因果。这就表明母语危机并非空穴来风, 而是每一个中华儿女要面对的现实。
时下中国人学英语的劲头儿, 决不亚于当年的“学毛著”。尽管这两个运动的目的不同、内容不同、途径和方法也不同, 但认真分析一下, 仍能找出其共同点, 即它们都是盲目的、畸形的和病态的群众运动。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中国人必须掌握外语, 而掌握的途径只有学习。这是无可争议的, 问题在怎么学。学英语本身是不错的, 但像现在这样, 把英语的地位抬到汉语之上, 迫使汉语向英语投降, 形成“英语热、汉语冷”的局面, 就是荒谬的。
汉语里有个成语, 叫做“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没用的东西学它做甚?可以肯定地说,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 在人际交往上、工作上、学习上, 使用英语的肯定是少数的, 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使用汉语的。这就是说, 英语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 是无用或用处不大的。许多辛辛苦苦学了外语的人, 在以后的工作中、生活中用不上, 过几年就忘个精光。这是巨大的人的智力资源的浪费, 而人力资源的浪费又是所有浪费中最大的浪费。国家教育制度的设计, 如果不顾这一国情, 一味蛮干, 势必导致学英语的异化, 使之成为取学位、找工作、晋职称的敲门砖。如当年的“学毛著”异化为当兵、提干的敲门砖一样。“英语热”的盲目性就是:不从“用”出发, 而从“学”出发, 一刀切、大一统, 搞得人人昏了头。
畸形和病态意义上有所不同, 畸形本身就是病态, 二者是从不同角度上说的。畸形是从结构上说, 病态是从状态上说。英语在国民教育和生活中, 应当有它的地位, 但这个地位应当是适当的。譬如人体, 头、躯干、四肢各占多大比例, 是有生理上和美学上的规定的。如果哪个部分突破了比例限制, 那就是畸形, 同时必定是病态。现在的“英语热”、“汉语冷”就是把英语的作用地位抬得过高, 破坏了社会、特别是教育的和谐, 好像一个大头娃娃, 艺术表演中可以逗人一笑, 实际上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那样。
现在我们要问一问, 一直以来的“英语热”、“汉语冷”, 导致母语危机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当然, 根本原因是汉语在现代是低势能文化的载体。由于这一原因, 官方和民间都从功利出发, 再加上全社会浮躁心态的作怪, 人们对高势能文化的载体英语垂涎三尺, 趋之若鹜, 这是“干柴”。国家的某些政策取向和制度设计脱离国情实际, 想一口吃个胖子, 大搞一刀切、大一统。比如说大学生不管什么专业, 英语达不到四级, 就不授予学位, 这是“火种”。“干柴”和“火种”相遇, 很快形成燎原之势, 变成一种时尚。
“汉语冷”的原因, 在认识上则是国人对母语的无知。相当多的中国人认为, 中国话谁不会说, 有什么可学的?他们不了解汉语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的作用。因而不了解汉语在今天民族振兴中的作用, 不知道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根, 不掌握汉语的发展规律和应用规范。
前复旦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曾说:“语文你都不行, 别的你是学不通的。”许多人不懂得其中的道理, 不重视对母语的研习, 原因就在这里。“汉语冷”的另一个原因, 则是历史的原因了。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就发表过社论, 号召全国人民“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 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并且长期连载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合写的关于“语法修辞”的文章。这是针对当时汉语应用中的混乱现象的, 可见那时不重视汉语的学习和正确使用已是一种普遍的不良风气。当然, 这种不正之风是从旧社会沿袭过来的, 根源是文化、教育的落后。后来在“文革”中, 随着民族文化被“革”了“命”, 这种不良风气恶性膨胀, 汉语遭受了空前的浩劫。在中小学校, 教师中如果谁什么也教不了, 就被派去教语文。在这样的背景下, 语文教学不可能是高效率的、高质量的。于是, 在改革开放以后, 作为轻视汉语的继续, 出现了“语文污染”。全国人大专门为此立法,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必须正确地使用汉语文, 但这部法律没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样, 再加上“英语热”的逼攻, 母语危机既成定式。
本来就落后, 又长着一双急功近利的眼睛, 以为剪掉辫子就是“革命”, 阿Q这面“镜子”可以一照。
参考文献
[1]张晓莉.屈辱与抗争——浅析《霍小玉传》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贞节观的不同[J].社科纵横, 2006, (9) .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民族危机 篇2
2.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在战争中,以左宝贵、邓世昌等为代表的广大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进一步认清政治制度的腐败是导致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衰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学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导入法
(1)对联中哪句话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状况?
(2)“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惨败,只得“玉帛相将”,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 由此导入新课。《马关条约》的影响
《马关条约》的影响是教学难点。首先要明确签订的历史背景。不仅要认识到大背景(即19世纪末日本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还要认识到小背景(即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这是解决这个难点的前提。其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割占台湾?为什么要赔偿军费白银多达2亿两?为什么开放通商口岸直达重庆?为什么新增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的规定?再次,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马关条约》与以前条约的规定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点,从而理解《马关条约》所具有的明显的时代烙印,认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的本质。最后,让学生在逐一进行透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地运用归纳法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内容可浓缩为八个字:割地、赔款、开埠、设厂。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名代表阐述条约内容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讨论结束后,在屏幕上显示两条阅读资料:(l)《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2)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可提问学生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如何评价李鸿章?适当地补充史料,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以上观点不完全正确。李鸿章大办洋务,开办军事工业,也有抵抗外国侵略的一面;《马关条约》签订并非李鸿章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于整个清王朝腐败无能,但他对北洋海军的覆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使学生理解得更深刻,再在屏幕上打出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诗:“台湾岛已割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样,将对联、诗句精心贯穿在教学内容中,利于把教材讲深、讲透、讲活。
讲述完战争经过后,教师提出问题:清军为什么战败?让学生去思考探讨,得出较全面的结论。然后在屏幕上打出一副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如此腐败的清王朝,此战岂能不失败?失败了就要“玉帛相将”。两副对联前后呼应,为教学内容增添了色彩。战争的起因
首先教师概述:日本原是封建落后国家,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起近代化国家,具有极强烈的对外扩张欲望(出示日本政府制定的“大陆政策”,说明它野心勃勃的侵略计划)。接着提问:“大陆政策”中日本政府曾做过哪次尝试?学生回答: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台湾,虽未得逞,但却尝到了甜头。教师进一步阐述:特别是中法战争造成的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更加刺激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于是加紧扩军备战,到1892年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根据以上叙述,提问:对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你有什么认识?学生自然就能得出结论,即这场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只是利用朝鲜爆发农民起义这一事件找到借口挑起战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战争的性质。接着用简短的语言讲清中日两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战争影响
教师引导:甲午战争的惨败,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衰朽可欺之外,这场战争对中国、对日本、对世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还会造成什么影响?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阔思路,多角度、更深层地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学生踊跃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1)甲午战争的惨败,为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有识之士普遍认识到亡国之祸近在眼前。但是深重的民族灾难反而可以促成一个民族的觉醒和奋起,中华民族必然将战争失败带来的耻辱转化成奋进的动力,中国人民决不会长期沉默下去!(2)对日本来说战争的胜利提高了它的国际地位,日本凭借这笔不义之财疯狂扩军备战。(3)对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来说,中国就像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屏幕上出示瓜分狂潮表)。甲午中日战争
一方面,甲午中日战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中法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继续;下启瓜分狂潮和维新运动兴起,直接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维新政治运动的展开。另一方面,广大爱国官兵在战争中浴血奋战、誓死抗敌的壮烈事迹,体现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坚强决心,这正是培养初中学生以英雄为榜样,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最佳素材。瓜分狂潮
瓜分狂潮实际上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组成部分,是帝国主义在政治上扩大侵略中国的表现。这使中国进一步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半殖民地化程度空前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也空前严重。这正是戊戌变法的重要历史背景。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难点: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具:视频、教学课件、挂图。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中法战争的结局如何?
导入新课: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就逐步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请同学们回忆:在19世纪70年代,日本侵略我国什么地方?结果怎么样?指出: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是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侵台碰壁后,日本接着把魔爪伸向了与中国唇齿相依的邻邦朝鲜。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使朝鲜开始沦为半殖民地。18年后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入侵中国又挑起了大规模的甲午中日战争。
讲授新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演示ppt课件>
1.1894年7月25日,日本借口朝鲜农民起义―进兵朝鲜。
2.1894年9月15日,平壤战役 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狂逃
3.黄海战役<详述战斗经过>
9月17日 邓世昌 林永升 刘步蟾
4.旅顺陷落 徐邦道 日军暴行<让学生看相关资料>
5.威海卫溃败
1895年初,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是洋务运动的一项主要成就,是大清帝国海防的重要力量,由于李鸿?quot;避战保船的消极战略而可耻的覆灭了,至此洋务运动也彻底失败了。
二、中日《马关条约》
1、条约的签订
1895年,李鸿章同伊滕博文在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近代的卖国条约多由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所以人们骂李鸿章为大卖国贼,殊不知弱国无外交,李鸿章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也是无可奈何。)
2、内容 影响(播放马关条约签定的视频资料)
《马关条约》:中割地、赔款、开埠、设厂
请思考:
①《马关条约》中赔款数额较前有何变化?
②《马关条约》开放的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变化?
③过去的不平等条约有过允许外国开设工厂的规定吗?这一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④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是在保护中国的权益吗?为什么?
民族文化危机与语文教师的使命 篇3
首先来看看高考语文浙江卷的作文题: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这道作文题,命题者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反映人类前行的过程中,会失去许多东西,面对“消逝”,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作文语料中提到了美洲的“玛雅文化”,提到了中国西部的“高昌古国”,虽然命题者并不刻意要求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大量消逝的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但他们还是希望考生能够写出对民族文化进行哲学思考的优秀文章。
有教师认为此题适合余秋雨写,并断言经过语文教师对余秋雨的力捧,大多数考生肯定会写对民族文化的忧思,因此,批评此话题作文容易缩构。但我们通过对考生作文卷的随机抽查发现,重点探讨中华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及其出路的作文不足3%,而以此为主题的优秀文章,大多也只重复教材中的一些观点,表达了对胡同文化的消逝、古代经典诗文的褪色的些许浅层次的感慨。而对于近两年被炒得轰轰烈烈的文化新闻,诸如情人节替代了七巧节;圣诞节火热程度超过春节;端午节被韩国人抢注为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几大戏曲流派唱腔只有部分专业人士掌握,大多数民众尤其是青年学生都沉迷于西方流行歌曲样式中;“韩剧潮流”“日剧潮流”“欧美潮流”在中国影视界相继汹涌,而“汉剧潮流”却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形成等,所抽样文中无一人提及,更不要说对这些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性思考与探索了。可以说,当今中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消逝,还缺少必要的忧患意识,甚至有些麻木不仁。
中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漠视,与现代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或自卑心境相关,与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有关,也与现代社会的浮躁心态密不可分,但笔者认为我们急功近利的语文教学,以及为数不少的文化底蕴薄弱、对民族文化采取应试教育态度的语文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一大题第5小题:
5.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此题本是一道较有创意的语用题,它将语境与语意密切结合在一起,既有生活实感,又充满语文因素。但有教师认为:“考试说明”中没有文化常识考查的内容,而此题中出现“花甲”“古稀”“桃李”等文化常识,属于超纲;此外,对联形式太过古董,以此出题过于刁难学生。确实,浙江省出台的“考试说明”没有将文化常识列入考查范围,但是像“花甲”“古稀”“桃李”等几乎已成为固定词语的文化知识难道不该让学生掌握吗?我们有很多教师不是把“考试说明”当作教学的指南,而是奉若神明,把“考试说明”绝对化、机械化,“考试说明”没提到的内容不能考,样卷中没出现的题型不能命题,一切惟“考试说明”是瞻,于是,语文教学逐步陷入狭隘、僵化的泥淖。
众所周知,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基石,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标志。一个缺乏自己文化的民族是没有自尊与自信的民族,一个缺乏民族文化的国度,最终是没有希望的。仅有三百余年历史的美国及民族文化相较于中国少得可怜的岛国——韩国,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不遗余力地加以保护与发展,而且不需要政府的刻意提倡,已完全成为自发的社会现象。而有着两千年文明史,并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文明的中华民族,如今还剩多少民族文化令国人自豪。
在年青一代中宣传中华民族文化,是全社会的责任,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重任。我们必须反思这样的现实: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经受了12年语文教学,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们不断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可是进了大学的学子却闹出称人家的父亲为“家父”,称自己的母亲为“令媛”,把圣诞节、万圣节当成中国传统节日的笑话。至于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天干地支,搞不清元宵、清明、腊八、重阳等传统节日的中学生更是大有人在。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文化常识,也不是要求学生死记这些文化常识。但是,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薪火,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为此,我们的中小学校,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做好三件事。
1.培养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崇敬心理
在经历了几次战争的失败和无数次的挫折后,中国人逐渐从自大走向自卑,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也形成了一种极端的观念,即:传统文化是中国衰弱的根源,是中国迈向现代文明的最大阻碍。因此,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直至十年动乱,中国人真诚地希望告别过去,抒写新的历史,结果,留下的却是文化的沙漠,是千孔百疮的精神世界。如今,我们终于明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并非水火不容,传统文化也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进的阻力,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的诞生。因此,语文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形成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要让学生尊重自己的历史,尊重自己的祖先,要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只有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一个人、一个民族才能自信地生存。
2.编好用好充满传统文化特色的乡土教材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过去由人教社一家负责,自是难以摆脱某些教条与窠臼。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开始出现革命性变化,其标志之一,便是一纲多本的出现。而且各家出版社都在选文上下足了功夫,教材的时代特征,现代气息更为突出。但我们也要看到,受现代文化思潮影响,各家出版社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都是不够的。所选的一些古代文章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不过是零星的点缀,未能形成传统文化的系统,至于京剧、昆曲、地方戏等国粹更是被排斥在教材之外。“青年一代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没有机会领略传统文化的优美,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就会越来越强烈。”① 当然,作为一所学校、一个教师不可能左右出版社对教材的编写,即使出版社进行大规模调整修改,也需要时日。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编好用好乡土教材。目前,国内众多学校开始重视乡土教材的编写,但编写的质量不能让人放心,使用的效率更让人担忧。有的乡土教材只不过是部编、省编教材的训练补充,有的乡土教材只罗列了当地名人古迹及历史上当地文人的创作作品,而本地其他方面的传统文化却很少涉及。在乡土教材使用方面:有的虽然专门开设乡土教材教学课,但教师教学方式陈旧,基本上是在灌输乡土知识;有的为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乡土教材中的人名地名;有的干脆把书发给学生,就不问不闻……乡土教材成为学生案头的摆设。乡土教材的不当使用,不但没有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喜爱,反而徒增逆反心理。正确使用乡土教材应当成为语文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在文本教学中充分拓展民族文化资源
不少语文教师习惯于“以本为本”的课堂教学方法,满足于“教学参考”上对文本的解读,结果,课堂教学变得死板逼仄,枯燥乏味。事实上,我们丰富的民族文化完全可以引进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仅以民俗为例,在语文教科书经典文本中,涉及民俗文化的内容众多,例如:鲁迅笔下的“祝福”“社戏”,老舍笔下的“茶馆”“胡同”“大杂院”,《孔雀东南飞》中的“初七”“下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登高”“插茱萸”,等等。这些民俗知识教师不讲,学生也能读懂文本,但是,如果学生忽略这些民俗文化,就不可能真正领略文本的内蕴美、文化美和民族精神美,而对于文本主题的认识也或多或少会有些影响。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若能巧妙穿插这些民俗知识,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一些初中版语文教材中讲到过对联的知识,但对如何恰当有效地运用对联这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样式,却显得语焉不详,可喜的是已有一些教师注意到了对联的语文教学功能,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例如:用对联导入课文,介绍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用对联概括文本内容,评价文本人物;用对联归纳分析文本的风格,等等。除了用于文本讲读教学,对联还广泛适用于语法教学、修辞教学、文化常识教学、作文教学,及其他各种语文教学活动。可以说,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绝对不是没有生命力的老古董,而是语文教学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头活水。
“人类在进入21世纪后已愈来愈清楚地明白:科学的发展本身并不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难题。这些难题本身还需要文化的发展来解决。而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最能够给现代人以智慧的启迪的。”②作为有远见、有志向的语文教师,应当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年轻一代的心灵中点燃中华文明的圣火。这大概也是语文教育的一种本真追求吧。
注释
① 张宏杰:《现代韩国与传统文化》,《中学生天地(B版)》,2007年第7期,第80-83页
② 蔡海榕:《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源流、特质及现代意义>》,《中共杭州市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第95-96页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民族危机 篇4
据数据统计, 从1993年到2006年, 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数量呈10倍的速度在向上猛增, 而到了2009年, 这个数字又较之2006年的数字又翻了2.5倍[1], 可见近几年的公共危机事件的发展速度在逐年快速升高。我国民族地区具有其特殊复杂的地理、历史、宗教、自然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地方性语言等因素, 导致经济文化教育程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尤其民族地区在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思想认识、处置经验、执行能力等方面也略显不足, 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水平有限, 相关体制不健全。有鉴于此, 研究如何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制与机制, 有效提高民族地区危机防控、危机管理、危机处理的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刘新苗的《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研究》, 突出民族地方政府要突出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分析其特殊性, 找出问题完善治理机制, 促进地方稳定, 创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2]。但现有研究对于如何完善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并不深入, 鉴于此种情况, 本研究围绕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通过剖析当前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深入研究如何完善现有管理体制与机制, 有效提高民族地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与水平。
二、公共危机、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我们在文章中所研究的“公共危机”具有“公共行政”性质, 对它的控制已经超出政府管理制约能力, 并且它的爆发性足以严重影响、威胁、扰乱及破坏到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正常生活状态, 因而, 政府及社会对危机的一种关注及重视性也将决定必须对其作出措施的指定和反应。这就是我们对“公共危机”概念的理解和界定。
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是指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日常管理过程中, 社会出现不利因素与突发非正常秩序状况不受控制。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不受人为控制的自然地理因素及灾害, 比如:地震、泥石流、海啸等;人为造成的恶劣因素引起的危害等。其特征具体体现在:民族性、盲目跟从性、民族矛盾转变性、明确的动机性、目标性、复合性、区域联动性、隐蔽性等方面。
孙元明认为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必要手段和措施对危机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应对的策略和机制, 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生活、生产秩序建立行动保障,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李经中认为政府危机管理是指一种指标性管理, 具有不可逆转性和非常态性。要求政府危机管理机构和人员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里作出重大行动策略和应对反应[4]。综上所述,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是指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为管理主体, 运用有限手段对公共危机实施有效管理, 控制危机的发展势态和局面, 减少危机给社会带来的损害的过程,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治理危机的核心与关键。
三、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
1.经济发展水平不对等, 心里不平衡
首先, 民族地区与其他沿海城市相比经济发展相差甚远, 多年来, 此问题一直被保持着却从来没有过真正解决的办法, 国家政府一直坚持在改变差距现状, 但实际成效并不大, 我们看到的经济落差始终改变不大。所以, 从这一问题分析, 我们感受到的是经济方面的差距同时带给民众的是不平衡感和不平等感。其次, 发展进步是目标, 但要考虑到全局利益。国家西部大开发策略使经济发达的东部带动西部经济发展起来, 热情极高, 因此, 就要出现一些组织、企业为了求得自身利益而放弃民族利益、破坏民族权益。
2.思想文化与宗教信仰不同, 民族融合不畅
虽然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着很深厚的沟通来往和感情交流, 但是在民族文化、修养、教育、礼俗等方面有着很大差异和悬殊, 这一特点, 同样发生在少数民族之间, 还有少数民族牧区与城镇间。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很封闭, 彼此之间不想过多地了解对方和融入接受对方的民族文化, 思想僵化固执, 如果有外民族及其宗教信仰的流入, 如果双方不接受彼此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就很容易挑起事端, 引起冲突。
3.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方式存在弊端
首先, 民族地区各级政府预测危机的能力方法不够, 技术手段不充沛, 人员必备知识不足, 预报不准、消息滞后的情况有很多。其次, 民族地区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法令不规范不健全, 根本没有基本的安全保证。再次, 政府对机构部门的设置和工作分工与部署凌乱混杂、职责权限不清, 容易造成职能部门处理问题时权责推诿, 怠工误工, 不利于人员及部门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梳理沟通, 办事效率低下, 延误正常工作。最后, 民族地区政府对危机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入, 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欠缺必备的人才和资金储备, 政策制定和法令的颁布有待完善和提高。
四、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民族地区政府忽视公共危机管理
民族地区政府部门办事人员及当地民众对危机的认识程度和预防应对能力都较弱, 在当地这一点具有社会普遍性, 民族政府好像在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这一点上并没有引起很多的重视和关注, 警惕性较低较弱, 察觉和反应速度较慢, 信息传播渠道平台少, 救灾知识的基础性教育和学生课堂自救常识欠缺。
2.相关法律不健全
民族自治地方应对危机的软件设备与配套设施不够先进, 颁布应急办法和条令也是明显做得不够全面, 从现阶段看, 我们国家的部分相关民族危机治理方面的法律规章是具备的, 但从关及的内容上和规模性上都是离我们预想的状态有一定差距。而且, 在现有法律的执行力度上和效果上也大有折扣, 人们经常是忽视法律于不顾, 行政不到位, 执管不严, 不能为民众做到实处。
3.部门内部管理职责分配不明, 工作协调能力差
在对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的政府权责部门的工作配合上看, 上下级单位信息不沟通, 同样问题也出现在同一单位的部门与部门之间, 一旦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诿责任, 但在之前的权责关系上并没有明确的任务安排和分工关系。政府部门的配合协调工作的能力还在“培养”阶段。
4.未建立完善的危机信息预警平台
信息报警监管机制不完善, 没有具备信息传播数据平台, 信息流通测报速度慢, 不及时, 知情不报、谎报或者错报危机事故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因此, 工作人员对危机产生的信息情报的理解和分析不足, 危机信息公布不透明, 信息沟通时存在延误现象, 一些损失的造成是人为因素较多。
由此可见, 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相关制度缺失与体制不完善削弱了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五、完善我国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讨论
本研究针对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这一主题, 围绕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 以及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旨在研究如何完善现有管理体制与机制, 有效提高民族地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与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与机制
在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问题上, 政府部门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思想完备、组织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 不断更新和改进, 使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广泛呼吁民众的参与积极性, 赢得社会的认可, 保证老百姓的联合状态, 强化信息传播沟通技术,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方面的法制条令政策的颁布,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民族地区政府遇到任何危机情况都能从容面对、轻松解决, 变危机为转机, 把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放到第一位努力完成。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的政府管理应该按照严格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执行。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合理制定和不断完善政府相关法律制度,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规范属于民族地区特色的法律管理制度, 这是我们开展危机管理工作的前提和要求。政府在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的法律化建设中必须要加强危机应急时效跟踪意识。首先, 政府要颁布和制定危机事件紧急处理状态的法律规定。其次, 伴随公共危机事件政府管理出台颁布的各种立法依据, 我们还要考虑在这样的法律依据背后还要有伴随性与合作性的配套制度和法令, 也要同时授予相关合作协调部门以部分必要的权利和职责, 这样所有部门才能联合采取行动, 各自依据自己部门应该遵照的法律程序按章办事, 协调行动。立法之外, 宣传也至关重要。
3.重视信息沟通, 加强上下联动
民族地区的公共危机管理中, 对危机发展信息的上下传递、互通消息、沟通联系都是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应该加以重视和强调的。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传播一定要及时更新的、高度正确的和保证信息是客观公正的正面报道, 现代化通讯技术手段要广泛运用, 并且要高度注意设备的安装保护, 必须随时确保信息的畅通无阻, 危机信息的传播一定要法制化, 书面化、规章化的信息传播一定要加以严格的责任化和制度化。民族地区政府应该提高危机管理机制的综合评估体系, 对各个部门、机构、单位实施政策的合乎情理性、合乎法理性加以评判和分析, 加强政府管理公共危机的综合水平。
4.重视舆情工作, 正确引导舆论方向
政府应该在公共危机管理当中注重危机舆论导向和向外透露、传播、交流等素质的培养建设, 把信息传递决定关键、关乎成败的重要思想观念渗透在心, 牢牢把握这一理念和宗旨, 联合各部门综合治理危机。政府必须培养必备的传播技巧和方法, 掌握其他渠道的传播方向, 把公共危机的发展势态引导到光明的希望和态势上来。信息内容一定要保证客观、公正、全面、合情合理, 在民众心目中不断提升形象和威信力。各个地方性的配合管理机构一定要反应灵活、积极配合宣传和报道工作, 引导势态的发展方向, 对较为敏感的话题和事件环节不应加以刻意回避, 应该配合政府统一口吻、积极响应表态, 传播稳定、积极、正面的危机信息, 为危机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力。
摘要:近些年来, 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但现有危机管理机制未能有效预警并应对此类突发事件。因此, 研究如何完善现有管理体制与机制, 有效提高民族地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指出公共危机、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同含义。其次, 深入分析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 以及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相关制度缺失与体制不完善削弱了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应对能力。最后, 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现有民族地区政府管理体制与机制, 有效提高其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与水平。具体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与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视信息沟通, 加强上下联动;重视舆情工作, 正确引导舆论方向。
关键词: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国
参考文献
[1]吴廷俊, 夏长勇.我国公共危机传播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0, (06) .
[2]刘新苗.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3]孙元明.西部城市安全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与处置[J].甘肃社会科学, 2005, (03) .
民族危机 篇5
七 下第三单元测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2.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种变化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3.“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4. 北京在历史上曾经是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其中迁都北京的皇帝包括()。①明成祖 ②皇太极 ③顺治帝 ④康熙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A.红海沿岸 B.英吉利海峡 C.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沿岸 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
A.荡平倭寇 B.赶走荷兰殖民者 C.击退沙俄侵略者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7.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8.观察下图,此图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大兴文字狱 B.焚书坑儒 C.提倡言论自由 D.独尊儒术 9.“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赞颂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康熙帝抗俄
10.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A.靖难之役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11.小明准备策划一个历史图片展,下面是他找的三幅图片,如果要为这组图片设置一个标题的话,应是()。
学而思网校
A.治国有方的立国明君 B.忠心卫国的爱国将领 C.反侵略的民族英雄 D.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
1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3.如果你是《康熙大帝》的编剧,请把下列与康熙帝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写进剧本,你会选()。①册封** ②粉碎大小和卓叛乱 ③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④大兴文字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些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①清顺治时期确立册封“**”的制度 ②清康熙时期确立册封“**”的制度 ③清雍正时期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④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5.新《水浒传》一经播出便引起轰动,尤其是剧中令人哭笑不得的穿帮镜头,更是让无数人为之汗颜。根据史实,请你指出下列哪一道具不可能出现在剧情中()。
A.酒壶、茶壶 B.猪肉、羊肉 C.宋江、公孙胜玉米地中大战 D,刀、剑 16.右边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经济基础薄弱 B.对内集权专制 C.对外闭关锁国 D.频遭列强入侵
17.某中学组织“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明长城探访活动,相约从明长城的最西起点出发,他们的出发点应是()。
A.鸭绿江 B.临洮 C.嘉峪关 D.辽东
18.“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学而思网校
19.《红楼梦》中会出现的情节是()。
20.假如你是一位戏剧迷,想要欣赏著名戏剧《牡丹亭》,那你生活的最早时代应该是()。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二、材料分析题(20分)
2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现选取部分史实,对此作一简要梳理。仔细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结果他被斩首„„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中的他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曾经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请问他是谁?(2分)
(2)材料二中的秦始皇在位时曾对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在位时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什么建议?(4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明太祖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推行了什么举措?(2分)(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有什么危害?(5分)
(5)根据材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主要侧重于哪一方面?有什么共同目的?(4分)(6)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三、图示填空题(16分)学而思网校 22.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阅读下图,根据要求,按序号在空白处填写恰当史实。
四、探究题(12分)
23.波涛汹涌的海洋,给明清两朝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恐慌。下面是某中学七年级的同学搜集到的一些图片,请你参与进来完成相关的探究活动。
【图片搜集】
【史实探究】
(1)请分别说出图1和图2率领这两支舰队的人物并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6分)(2)图3中清朝实行广州一地对外通商的政策叫什么?说一说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危害。(4分)
【情感体验】
(3)结合明清时期不同的对外政策,说一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2分)
五、简答题(12分)
24.(2011.湖南常德)明清时期我国历史最显著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各起到什么作用?(4分)(2)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对新疆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你认为这一政策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4分)学而思网校
第三单元测评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D 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2.D
3.D通过读书考试选拔人才,可以判断这是科举制度,而“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是指八股文,八股取士是从明朝开始的,可见此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4.C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当时皇帝是顺治帝,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5.A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6.A 明朝中期,倭寇骚扰东南沿海,戚继光率“戚家军”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史册,通过“但愿海波平”可判断选A项。
7.D明朝时期设置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等特务机构,清朝设置军机处、大兴文字狱,都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8.A 清朝时有人因为写了“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诗句而招来杀身之祸,这种现象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断章取义、借题发挥,正是“文字狱”的表现。B项是秦朝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表现,C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西汉时期的思想主张。
9.C“逐荷夷”是指驱逐荷兰殖民者。1 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0.A“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都是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靖难之役是一场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
11.C戚继光的主要功绩是抗击倭寇;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所以图中三人都是反侵略的民族英雄。
12.A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3.C康熙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额尔德尼”的封号。为保卫祖国边疆.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乾隆帝时,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调兵讨伐,平定叛乱。为加强思想控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所以C项符合题意。
14.C顺治帝册封**五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册封**五世“**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与**、**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金瓶掣签是用来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转世灵童的方式,由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15.C 玉米原产南美洲,明代从国外引进,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所以在《水浒传》中不可能有玉米地。
16.C根据题干中的“无须与他国交流”,可判断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正是因为实行这一政策,导致了近代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17.C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18.C《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9.C“三顾茅庐”出自《三国演义》;“大闹天宫”出自《西游记》;“黛玉葬花”出自《红楼梦》;“武松打虎”出自《水浒传》。
20.C《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作品,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二、材料分析题
21.参考答案:(1)韩非。
(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八股取士。
(4)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5)思想。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学而思网校 (6)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统治不择手段,加强思想控制;思想必须解放,禁锎思想,就会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等。(只要围绕“思想”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三、图示填空题
22.参考答案:(1)①雅克萨②尼布楚条约(2)③郑成功 ④台湾府
(3)⑤**喇嘛、**额尔德尼(任答一个即可)⑥驻藏大臣(4)⑦大小和卓 ⑧伊犁将军
四、探究题
23.参考答案:(1)戚继光;郑和。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九战九捷,荡平浙江的倭寇。后又南下广东、福建,与当地军民共同剿灭倭寇,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郑和从1405~1433年,先后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到达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闭关锁国政策。使清政府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不能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导致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3)闭关自守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国家昌盛。(言之有理即可)
五、简答题
24.参考答案:(1)戚继光抗倭,平息东南沿海倭患,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赶走沙俄侵略者,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2)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政府妥善安置。
民族危机 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简称,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且比例较高,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2012年,国家民委发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受多种因素影响,许多传统民居被造价低廉的简易建筑所取代,村寨的民族特色和乡村特色急速消失。因此,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少数民族特色危机是指在全球本土化时代,西方文化全面占有,形成一股席卷全球的文化势力,文化生产者面临失去传统生产方式的危机,特别是19世纪的殖民运动,西方的现代科技取代了殖民地国家的传统生产方式,在我国是农耕文明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的乡土伦理也面临生存的危机,城市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空间,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文化的主体性的失去,自身的身份不能从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寻找,文化的载体面临消亡的边缘,以农耕社会为代表的中华文明面临信心的危机,生产者的文化产品在现代科技生产力面前面临价值比较的危机。这些危机决定了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面临转型,这种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身处内陆的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逐渐在失去,这种失去主要体现在,特色村寨的文化生产者的城市化,特色村寨所在的地区多位西部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连片 贫困地区的特色村寨中的青壮年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去东部沿海地区去做劳务输出,这是村寨人寻求幸福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最有影响力与生产力的年轻人的“逃离”是对本身处于生存边缘的乡土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危机,因为没有他们的乡土经验或者乡土经验逐渐被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所取代,村寨的人与人之间的乡土伦理也是逐渐淡化趋于消亡。
少数民族特色危机研究的生长点是危机,就是将特色村寨视为一种具有脆弱性特征的文化生态,在全球化时代,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势必面临消亡甚至失语的危险。从危机出发我们所涉及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其转化为一种文化自我更新的生产力。危机的原理论是城市文化的特色危机,全球化的城市化进程是一种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全面入驻,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入驻又会带来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对西方文化的复制性生产,这种城市化的生活又引发我们自身特色的失去,这种特色的危机的指向是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家园失去了自身的神风,那么对城市文化的特色危机引入地处内陆的乡土伦理失去自身的身份,我们的引入对象从城市变成乡土,这是对西方与中国现有城市文化特色危机的理论深化,将经典城市文化特色危机研究引渡到连片贫困地区的特色村寨研究,是对经典文化特色危机研究的增生扩容;这种扩容可以让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的结果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种讨论问题的方式是用特色危机的视角观照时代重大问题,这种问题的决定无疑在解决文化问题的语境中提供我国乡土村寨的方案,这种方案蕴藏我们中华文化圈乡土伦理的智慧,这种智慧可能为他国的乡土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参照,这种参照性的话语是对西方时代文明唯发展论的一种博弈。
在研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特色危机的时候,武陵山片区是一个独特的趋于,这个趋于是深化问题与拓展新领域的重要案例,立足于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而不是个别县市,专门针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村寨的民族特色和乡村特色急速消失问题,深入研究特色村寨特色危机的形成原因和解决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径,而非泛泛讨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问题。我们先从具有片区典型意义的武陵山片区开始,直接对120多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深入调研,这种调研采取的是一种群体村寨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特点的个案是我们开展问题的核心,这种点对点,点和多的关系能够为我们进行其他地方的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特别是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村寨处于城市化与非城镇化的边缘,一方面需要转型发展,特色村寨面临转化,另一方面这种村寨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失去自身的本来面目,很多的遗产与活动都成为一种展示与表演,这种展示的表演表明文化是作为他者作为观看与大量,文化的身份来自外来者的认可与确证,文化身份的危机是危机的核心问题,武陵山片区特色村寨的问题无疑为我国其他地方的特色村寨的问题提供一种参照与解析。
为我国连片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探寻武陵山片区特色村寨文化特色危机形成的关键原因,通过保护与发展特色文化资源,兴办特色文化产业,探索特色文化精准扶贫路径之路;总结相关问题的解决之道,有利于转文化特色之“危”为文化创新之“机”,促进民族和谐和文化进步,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健康推进;武陵山片区特色村寨的文化特色保护和建设工作被民众寄予更高期望,可以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色文化精准扶贫路径工作提供借鉴。费孝通先生在面临传统乡土失去本身而面临转型中困境的时候,提出乡土需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为乡土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因为发展的生产力才能为乡土文化生产者提供可能性,我们面临乡土文化的失去同时也需要发展文化自身的发展力,我们需要完成问题的转化,变文化之危为文化发展的机遇。
民族危机 篇7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特点
危机是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的突变, 对社会组织的总体目标和共同利益构成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和紧张状态。大学生危机引发事件, 称为危机事件或紧急事件。大学生危机事件主要体现在人身安全、心理健康、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秩序、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1]少数民族大学生危机事件因其主体不同, 影响不同, 有其不同的特点:
(一) 群体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危机事件, 无论其起因是出于共同利益, 还是共同情绪, 往往都以一定的民族为标识, 即在一些危机事件中, 参与者往往是同一民族的全部或大部分同学, 使得一些原本可能是同学之间纠纷的小事件, 深化为不同民族间学生的冲突, 并且还有可能延伸到具有共同宗教信仰的同学或集体中。
(二) 突发性
高校是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 危机事件发生不易掌控。由于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突发事件, 如果处理不得当或时间拖延, 很容易引起不良后果, 且传播速度较快, 不易操纵全局。
(三) 政治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危机事件其影响较大, 往往带有特殊的政治敏感性。如果在处理过程中有疏漏或贻误时机, 很有可能会使矛盾升级, 负面影响扩大, 使得一些敌对势力趁虚而入, 大做文章, 制造社会混乱, 引发政治危机。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危机事件形成的原因
少数民族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形成不是偶然产生的, 是与其特定的知识结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等息息相关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形成, 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 主观原因
少数民族大学生通常都表现出较强的民族意识, 他们会通过共同民族, 共同语言、共同习俗、共同信仰等因素形成非正式群体, 而且影响力大, 生命力强, 这种非正式群体在公众中, 同样也具有很强的民族自我意识和民族自尊心, 渴望得到尊重, 渴望得到理解, 如果他们敏感的自尊心受创, 比如人际沟通不畅, 就有可能出现自我封闭、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甚至是攻击性行为, 同时这样的心态和行为会极速蔓延, 影响到民族群体, 这样都有可能使危机事件从个人纠纷上升到民族矛盾, 影响民族和谐和政治稳定。
(二) 客观原因
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来于经济、文化发展、教育条件相对滞后的地区, 因此在各方面都明显偏弱。调查显示, 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同学相比, 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 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相对较低, 心理问题也相对较多, 如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因子分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常模, 同时偏执心理也高于其他人群[2]。进入大学后, 由于语言、文化、环境等的条件变化, 观念的冲突, 各种思潮的冲击, 学习的竞争, 生活的压力, 会使得他们出现强烈的不适应, 以致心理失衡, 因此对别人的言行敏感, 且容易出现情绪激化。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应对
危机事件可按周期划分为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 也可称为潜伏期、爆发期和消退期, 因此危机管理也相应划分为危机防范、危机处理和危机恢复。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提出:“预防是解决处理危机的最好的方法”。
(一) 防范期
1. 建立公共危机事件的预警体系
高校危机事件虽有突发性特点, 但其发生也有规律可循, 往往都是有前兆的。科学、合理、高效的预警体系是应对高校危机事件管理的重要保障。
2. 落实充足的人力保障资源
防范危机事件, 全员育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老师, 与学生朝夕相处, 利用工作之便多与特殊学生沟通、交流, 可将摩擦降至最低。因此加强人员培训, 建立校园危机事件管理与保障队伍, 是高校危机事件处理的基本环节。
3. 加强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
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构建独特的知识文化体系, 更能使同学们在人际、文明、团结、人格健全等方面有一个提升和跨越, 因此加强民族团结, 宣传民族和谐, 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危机事件防范的有效手段。
(二) 处理期
当危机发生时, 要充分发挥保障措施的作用, 注意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调查及人员安抚工作, 从受害者的利益出发, 在经济、心理等各方面给予安慰和弥补。事件处理过程应保持信息渠道畅通, 处理过程透明, 处理结果客观, 避免外界无端猜测, 引发消极社会舆论。同时, 认真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保证每个环节都以事实为依据, 公平、公正, 保障受害者的权益, 维护学校长远声誉。
(三) 恢复期
危机事件处理后, 为避免产生消极的社会效应, 或遗留问题, 应进一步关注事态的后续发展, 并对当事人进行深层次地安抚和教育, 引导社会舆论, 落实处理结果的执行情况。同时, 对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客观分析, 对处理机制和人员调配进行评估, 以总结经验, 确保以后处理相关问题更加成熟。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危机事件处理中, 更要做到以人为本, 更多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需要, 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育系统, 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 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不断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同感, 归属感, 保证大学教育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彭远威.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的处理[J].陕西教育 (理论版) , 2006 (1) .
民族危机 篇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如何运用互联网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指明了方向, 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2013年10月15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 提倡各地区各部门应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等新媒体, 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 尤其是涉及重大关切的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 着力建设基于新媒体的政务信息发布和与公众互动交流新渠道。我们可以借助微博, 在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中帮助反思体制机制建设, 提高危机管理水平, 预防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 提高危机处置水平, 避免给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造成精神、身体和财产的损失以及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一、微博环境下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这里的“以人为本”是指尊重所有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尊重公众知情权, 让公众了解公共事务, 是政府部门行政管理的一种义务。当前, 微博是信息时代重要的发布媒体, 因具有便捷的互动讨论功能, 广大网民已经通过微博等自媒体工具发表意见、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 表达民众对事件和问题的态度、看法, 从而监督和提升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从这个层面看, 微博推动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民主建设。因此, 引入微博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 必须是“以人为本”, 在危机发生时既要尊重人的生命权, 也要在危机发生前后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 事前预防控制的原则
危机的发生错综复杂, 不管是自然灾害引起的危机事件, 还是人为原因引起的危机事件, 特别是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涉及民族、宗教的群体性事件绝大部分可以通过舆情的研判、分析、引导加以预防。只要政府部门平时注意收集舆情, 特别是分析微博上可能会引起民众关注的事态进行比较、鉴别、筛选、分类、归纳、总结, 并从中挖掘出有用的参考信息, 就能够消灭引发危机的苗头。另外, 对于微博上传递出来的、已经发生的事件、质疑, 政府积极回应, 及时把公众须知、欲知、应知的信息发布出去, 就能合理疏导, 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危机的发生。
(三) 引导舆论导向的原则
微博是当前所有自媒体中发展速度最快、人数使用最多的传播媒介, 但其具有网络媒体共有的“致命伤”——信息的真假难辨。正所谓“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 少数民族地区危机发生时, 在微博上所形成的每一种言论, 不管是有意无意, 必然会给危机管理者增加更多的工作量和麻烦。这时候, 社会大众最关心和最信任的就是权威媒体, 具体到微博上, 就是代表政府发声的政务微博。因此, 政务微博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时, 必须要运用自己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将政府看待危机事件的立场、处置危机事件的思路和措施, 对危机事件的各种谣言的回应和澄清, 快速而准确地传达给社会大众。同时, 要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注意语言艺术, 注重表达效果, 引导舆论导向, 杜绝谣言传播, 稳定大众人心, 有利于危机的妥善处理, 进而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危机的恶化。
(四) 事态快速处置的原则
讲究处置时间、提高处置效率, 是及时控制危机事态恶化的关键。当前, 无论是几年前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还是近几年发生频率较高的涉及民族、宗教, 有些甚至还带有暴恐性质的群体性事件, 这些突发性的危机发生时,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少数民族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处置不好还会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 从而影响全国的统一稳定和民族团结, 破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进程。因此,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必须用高效率的运作来处置事件, 特别是在“黄金24小时”之内快速反应, 快速处置, 以免事态恶化, 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五) 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
公正透明的为政意识是政府更新行政观念、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方法。当前, 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信息资源都掌握在地方政府部门手中, 政府是主要的信息生产者、使用者和发布者, 因此, 信息的公开透明意味着当危机发生时, 政府必须以阳光的形象积极面对, 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不涉及机密的前提下, 向社会公开人们关注的信息, 不刻意隐瞒, 不弄虚作假, 用真实可信的危机信息, 表达危机管理者的主体意见, 这样就能有效地遏制危机发生时的各种虚假、谣言信息。要知道, 政务微博的设立, 本身就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有效渠道, 必须迅速查清危机事件的基本情况, 如种类、性质、原因、危害程度及影响等, 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如果此时官方失语, 必然会引起网络上网民的大肆讨论及虚假信息的扩散, 网民对事情的关注得不到疏通必然会激起猜疑、愤怒, 从而导致危机的加剧。
二、微博环境下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 提高微博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认识
首先, 要树立危机意识。少数民族地区危机事件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无论是人为的危机事件还是非人为的危机事件, 带来的都一定是具有较大危害性的影响。政府管理部门除了具有较强的危机管理手段、处置措施外, 更重要的是以预防为主, 将一些潜在的危机因子消灭在萌芽状态, 把危机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这已经成为危机管理者的共识。其核心是确立“权力属于人民”“执政为民”的理念, 尊重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因此, 要正确运用微博, 发挥微博的影响力指导于我们的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 必须得树立强烈的危机管理意识和全局观念, 防患于未然。首先, 随着在舆论主战场的影响力不断壮大, 微博已经初步体现出“晴雨表”的特征, 对危机事件的预警作用愈来愈大, 政府管理部门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上, 将危机意识前移, 不能停留在处置发生的危机事件上, 而是积极应对虚拟网络特别是微博舆情信息, 及时回应热点信息, 公开应对追问的焦点, 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微博舆情的发酵与扩散, 才有可能把各种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此外, 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讲, 除公安、司法部门外, 作为民族工作管理部门——民委 (或民宗委) 更应该高度树立危机意识,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开设具有翔实内容的民族工作微博或完善已经开通的民族工作微博, 通过微博加大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教育、民族风俗习惯普及等, 及时与网民互动交流各种民族宗教问题, 协助解决让社会民众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增强各族各界群众积极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坚定性。
其次, 转变固有观念。国家要稳定, 经济社会要健康发展, 必须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建设,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而要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必须首先要转变原有观念, 树立正确的危机管理意识。一是转变“危机偶尔发生”的观念。当前, 少数民族地区很多领导干部只注重经济建设, 认为在这个地方发生任何危机事件的概率非常低, 而且现在从国家层面加强了安全防范, 没必要大张旗鼓地将危机管理上升到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危机管理意识淡薄。他们没有意识到, 在少数民族地区, 所发生的危机事件大多伴随着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等, 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发各种冲突。二是转变“发生后处置而不是事先预防”的观念。如上文所述,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社会环境复杂, 各种危机事件可能随时发生, 不能等到危机事件发生了才去处理, 应及时地掌握地区潜在的危机信息, 同时充分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公共危机应急预案。三是转变“微博无用论”的观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滞后, 少数民族地区有些领导干部还不会上网, 还不会使用微博这一现代化的沟通工具, 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 “微博无用”, 社会管理还得用传统套路, “发生危机事件逐级上报, 按上级的指示意见处置”, 殊不知, 这往往会错过微博回应危机事件的黄金时间, 各种信息谣言一发不可收拾, 对政府的管理、舆论的引导产生更加难以挽回的影响。四是转变“一刀切办事”的观念。少数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大多伴随着暴力、群体以及危害社会治安的性质, 有些领导干部在没有深入核查、有效把握事情原委的情况下, 还沉浸在凭借权力掌控一切局面的意识里, 草率地行使手中权力搞“一刀切”, 不论什么事件都调动公安、武警进行处理, 致使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严重损害政府形象。这不仅无法服众, 更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恶劣影响。五是改变“微博只适用于发达地区”的观念。诚然, 由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电脑、智能手机以及第三方应用工具的普及率比较高, 少数民族地区在使用微博的部门、人数及活跃程度方面与之相比, 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在传播的影响和功能上, 微博所适用的区域是不分地域的, 有时甚至在文化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少数民族地区更容易爆发舆论危机, 后果不堪设想。
再次, 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中, 各族群众一方面既是危机管理的受众, 另一方面也是管理的主体。因此, 运用微博进行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 同时也是对全社会每一位公民的一份责任, 要充分树立“人人都是危机管理者, 人人都是信息把关人”。回顾多年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实际, 除不可避免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外, 许多危机事件都是由于技术事故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交通闭塞, 信息化普及工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少数民族群众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还需时日, 因此, 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强对各族群众运用微博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常识性教育, 让大家充分了解微博在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中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 提高微博信息的甄别能力, 切忌一发了事、一转了事, 创设一个增强各族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赖和尊重, 各族人民自觉维护公共安全, 积极参与到危机管理中的环境, 人人遵守国家关于民族宗教问题的法律法规, 人人自觉不利用微博散步民族宗教谣言、制造民族和社会矛盾, 人人尊重多样化的民族习惯和区域文化, 思想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防范意识提高了, 才会大大减少人为危机的发生, 即便在危机突发的时候也可以减少社会民众的恐慌, 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二) 完善微博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体制机制
实践证明,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社会公共管理, 别说少数民族地区, 就算在发达地区或者在城市如果没有良好的机制配合, 也难以奏效。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特点在于危机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 微博的发布不是简单地发布信息, 而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危机发生前, 政府部门通过微博能收集舆论热点, 回应民众质疑;在危机发生时, 主导舆论方向, 化解危机矛盾;在危机结束后, 总结危机经验, 分析评估事件影响。而要想将微博引入少数民族地区的危机管理中来, 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就必须有一套完备的支撑保障体系提供体制支持, 这样才能将微博与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实体工作紧密联系起来、配合起来, 在政务活动中发挥效用。
第一, 要创造引入微博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良好机制。在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当中, 政府有些部门可能出于民族危机事件敏感、棘手的考虑, 从规避风险和维护形象的立场出发, 往往会对一些信息进行控制, 对信息发布的主体进行有选择性的筛选, 从而控制对舆论的导向, 比如回避微博, 转而选择报纸新闻延后几日进行澄清。这对于同样具有媒体特征的微博来说, 无疑是不公平的, 如果不在这个开放的网络平台上发声, 不仅没能及时有效地组织谣言散布, 而且也会让信息传播的渠道受阻, 社会公众的猜疑更多, 舆论方向则会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因此, 从国家安全的战略角度出发, 要创设一个引入微博的良好机制, 根据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 区分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的性质, 在危机发生前后都应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危机管理工作, 而不是阻碍工作。
第二, 要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微博舆情信息收集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政务微博是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形象的代言人, 传达的是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机构的权威声音, 代表的是少数民族地区领导组织机构的权威性。因此, 充分利用微博优于其他媒体平台的优势, 强化微博舆情信息收集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大局稳定的需要, 也是服务领导决策、服务群众民意的需要。一是必须将政务微博所发布的信息和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提高政府解决实际问题的反应能力和回应能力, 而不是简单转发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二是在现有的舆情信息网络建设上, 运用科学的收集方法, 加大微博舆情监测数据的快速识别、分析研判, 监控重要舆情动态, 掌握舆论动向, 更好地了解社会大众的风险认知能力和行为倾向, 同时开启民智, 实现群防群控, 及时发现危机苗头, 及早处理危机问题, 为抵御危机事件的发生做好准备。三是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要建立健全微博发布、审核、信息收集等机制, 统筹安排、规范管理、责任到人, 做到“重大信息必须发布, 热点信息必须回应, 不实信息必须澄清, 违规信息必须控制”。四是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媒体评论员、专家顾问团、重点观察员“四位一体”的舆论引导机制, 新闻发言人一般由政府领导干部担任, 代表政府部门做好信息的发布和热点话题回应;媒体评论员一般由在任的各种媒体评论员担任, 做好日常信息、危机信息的收集分析;专家顾问团由在任资深的民族学专家、社会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等担任, 主要在舆情发生前后能顺利地提供危机处理指导和咨询;重点观察员由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微博主或网站管理员担任, 主要在舆情发生初期而有关部门又尚未正面回应时, 自觉地承担起维护网络环境的职责。
第三, 要建立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实际需要的危机管理沟通机制。一套良好的危机管理沟通机制是信息准确传递、政府快速应对的重要保障, 要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知情权, 要顾及他们的各种风俗习惯, 区分危机事件的性质, 充分利用微博向公众及时地公布信息, 加强地方政府与社会公众、网络媒体之间的相互沟通。当公共危机事件突发时,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和民族群众的及时沟通能有效地避免信息沟通不畅或扭曲, 同时也能将公共危机事件准确、客观地还原, 力求让公众了解事实的原委, 争取民众的支持和恢复政府的公信力。
第四, 要重新建立一套覆盖全国的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处置机制。要在微博上发布有效的信息, 建立一套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处置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这套机制对于定量评价某一社会区域的民族关系总体状况, 预测其发展走势和走向, 并对可能发生的重大民族关系事件进行有效的预警 (1) 。针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就提出“建立民族关系监测系统, 制定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 (2) 。为的是可以为国家有关部门监测民族关系状况, 研判和评价民族舆情, 对可能引发民族矛盾纠纷或突发事件的因素进行排查、教育、调节、预防, 并及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在这一点上, 党和国家制定的规划还是蛮有前瞻性的。然而, 至今为止, 只有广西于2011年率先在全国建立实施了“一个系统、两个信息资料库、三支队伍、四项制度”的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处置机制。这套机制实施几年来, 得到了国家民委和有关部门的好评, 特别是在新疆“7·5”事件发生后, 广西民委通过这套机制, 为维稳工作中配合有关部门严防敌对分子进行煽动、造谣和破坏活动, 及时排查、摸清涉及民族关系的有关情况并及时上报给党委、政府。 (3) 可是, 这套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处置机制, 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 并不一定适用于全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经过多年的实践, 在少数民族危机管理工作中发挥功效最大的还是“全区民委系统与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联通的信息报送网络系统”和“民族关系状况信息收集编报制度, 民族关系信息研析评价制度, 处置涉及民族因素事件和民族矛盾纠纷制度”, 而“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少数民族社团和少数民族知名人士信息资料库”“成立编外信息队伍、专家顾问队伍、民族关系协调队伍”“建立各级民族工作机构与各少数民族社团和少数民族知名人士之前交流沟通、联谊互助制度”在笔者看来, 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开展具体的民族学术研究工作、加强民族专家学者的交流上, 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监测民族关系作用并不明显, 且在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 一般都是跨区域、跨民族的, 如果各民族地区政府自己制定一套监测处置机制, 待危机发生时, 如何归口协调、如何统一处理将会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为此, 笔者认为, 应由国家民委统一领导, 或参考“中央网络安全领导小组”的形式相应地成立“中央民族工作领导小组”, 调研全国民族地区的实际, 可以参考广西已推行的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处置机制的有益之处, 重新建立一套覆盖全国的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处置机制。
第五, 要建立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完善的法律机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是少数民族地区各种危机发生后快速救治和实施危机处理措施的制度保证, 对于危机管理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 建立和完善微博传播的法律法规。微博的传播有其两面性, 鉴于在传播过程中所遇到新情况新问题, 目前还只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公共互联网管理办法》来执行, 涉及新媒体和互联网发展的法律法规还是空白, 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规范。毕竟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有其特殊性, 任何一条不实的传闻都会让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疲于查证, 同时, 如果谣言波及面过大, 将会带来无尽的后患。因此, 必须要从立法、监管技术保障等方面多种措施共同综合治理微博谣言, 提升网络监管水平, 有效遏制和防范其传播和蔓延, 让微博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发挥其健康积极的作用。其次, 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应对危机的法律法规。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突发危机事件的危机管理法律,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等, 除有效地促进国家法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外, 还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的危机防范处置预案和法规, 并将如何正确运用微博等信息工具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写入其中, 通过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落实。
第六, 要建立一套完备的问责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中, 政府部门随意发布微博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网民通过微博散步谣言制造舆论性恐慌、有关部门不及时公布和反馈微博信息造成舆论偏差的, 微博账号被盗导致信息误发和滥发等等, 都应该被问责。从整体上看, 当前我国的问责制度还比较落后, 急需建立一套针对微博等新媒体的问责制度, 进一步规范微博等新媒体的使用, 让问责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提升危机管理的有效性。
(三) 建立微博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整套架构
在日常的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中, 我们可以看到, 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参与应对危机时, 各自依据事件进行判断, 各自为政, 没有形成合力, 职能交叉, 特别是在应对特有的少数民族危机时很难实现应对的时效性, 比如, 涉及新疆籍人员的打架斗殴, 公安部门在等民族工作部门定性, 民族工作部门在等上级政府部门定性, 上级部门在等中央定性, 微博难以做出快速反应和及时的告知。要解决这一问题, 应该通过下面三个途径实现:
第一, 搭建一个适合微博发布管理、责权明晰、运行灵活的统一组织架构。为运用微博有效地处理各种危机,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该整合公安、民族、司法、宣传等部门的有效资源, 搭建一个适合微博发布管理、责权明晰、运行灵活的统一组织架构, 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 及时对危机事件定性, 领导、指挥和协调各种信息的公开发布, 做到“立场一致, 口径一致, 目标一致”, 代表政府及时发布信息, 化解危机, 实现职能的最优组合, 整合有效的资源, 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 组建一支善于处理网络信息的专职化、专业化的微博管理团队。人才是干好事业的基础。一个适合微博发布管理、责权明晰、运行灵活的统一组织架构, 必须配备一支善于处理网络信息的专职化、专业化的微博管理团队, 懂得如何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和舆论引导。这个团队应由各级党委的宣传部兼管, 除公安、安全、民族等部门有关人员外, 团队里的其他成员必须选拔那些政治素质高、政治敏锐性强,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掌握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及微博传播特点, 具有较强的舆情分析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 能站在国家大局和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 应通过国家舆情分析师考试或国家信息信息安全分析师考试, 并获得上岗证。
第三, 培养一支自觉引导网络舆情事件舆论导向的网民队伍。在微博上, 有许多有影响力的网民, 他们当中有的是专栏作家, 有的是公务员, 有的是学生, 有的是自由职业者, 等等, 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气, 每一条发布、回复都会引起较为重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善于利用他们的影响力, 将他们培养成为一支自觉引导网络舆情事件舆论导向的网民队伍, 在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中特别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初期、危机事件发生中、危机事件发生后, 把他们自觉管理、引导网络舆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把他们的网络舆论影响变成平息危机事件的有效力量, 这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 而且也有利于整个舆论导向的自觉规范树立。
(四) 增加微博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信息化投入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不管是东部发达地区也好, 还是西部较落后的民族地区也好, 信息化浪潮已经无法逆转, 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提高区域经济优势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上, 只有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有效推动, 才能有效推进。
第一,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该把危机管理预算单独列支。目前别说信息化投入, 就是单纯在危机管理的有效投入上, 除新疆、西藏外, 包括广西、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可以说少之又少, 有些地区甚至是将这笔投入列在公安部门、武警边防的安全防范预算体系中, 建议各省 (区) 根据自身的实际, 将危机管理预算单独列支, 由政府统一管理并下拨。在相应的危机管理预算开支中, 其构成应包括信息化的投入和维护费用。
第二,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微博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 离不开网络的支撑。不管是有线网络还是移动网络的分布, 其分布的不均是我国目前微博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因此, 通过各种政策性扶持手段, 加大中西部地区、老少边山穷地区的互联网和数字信号的覆盖力度, 拉近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降低公众的通信资费和上网成本, 运用网络的普及率和数字信号的覆盖率进一步推进微博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覆盖面。同时, 在城市里, 大力推进智慧城市信息建设;在基层, 充分利用村级图书馆、广播站、信息中心等现有条件, 为基层百姓创造便利的上网条件, 增加微博用户数量, 最终增加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参与人数。
第三, 建设一个适合当地的监测舆情、发布信息和应急处置的微博信息平台。一个能监测舆情、发布信息和应急处置的微博信息平台, 是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能否取得实效的保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我国应加大对这个微博信息平台的研发和资金投入力度, 集合警务、民族、信息、安全等内容于一体, 通过数据库分析和自动化风险评估, 以及历年来的各种危机分析汇总, 更好地监测舆情的热点、敏感点, 并对任何突发应急事件做出一个预测评估, 为政府部门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提供借鉴。
(五) 加强微博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安全防范
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危机事件通常是敏感性、群体性事件, 在微博上传播该类信息既是信息公开的需要, 也容易成为许多外国政客、恐怖组织、电脑黑客、网络水军攻击的重点。一旦微博账号被盗、信息被篡改、遭遇黑客攻击等, 微博里所发布的不实信息将会瞬间传播给不明真相的网民, 给正在发生的危机事件增加控制难度, 直接影响到舆论导向和社会稳定。应通过如下途径实现:
首先, 加强微博信息平台的安全防范和安全管理。既要信息技术的层层加密, 又要提升安全防护措施, 用较高的安全级别来防御各种可能遇到的信息技术安全问题, 并经常性地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运行进行检查, 为更好地参与危机管理提供安全保障。
其次, 建立微博信息平台安全管理制度。微博信息平台的安全防范不仅要从措施上预防, 更要在制度上进行管制。无论是信息发布、人员管理、教育培训, 还是信息上报、机房管理、系统登录等多方面, 都必须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制度, 用制度的“防火墙”来实现整个平台的安全运行。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各种社会问题、矛盾愈加突出, 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频发的一系列公共危机事件呈上升趋势, 不仅影响着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的发展, 也在国内外社会舆论方面蒙上了巨大的阴影。微博作为新媒体中发展最迅速的一个互联网应用工具, 已经成为网络舆论的重要发源地, 在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中, 微博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探索在微博环境下, 如何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 是我们解决舆论危机、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微博,民族地区,危机管理
注释
11刘鹏飞:《2013年网络舆情走势和社会舆论格局》, 《新闻记者》, 2014年第1期。
21 郑双怡、张劲松:《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监测预警机制研究》, 《民族研究》, 2009年第1期。
32 国务院办公厅:《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7年。
民族危机 篇9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综合分析法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所面临的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探讨。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 对昭通学院图书馆、昭通市图书馆和中国知网等资源库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 以及结合对成都体育学院张选惠教授等专家的访谈得到的信息和理论知识进行了综合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主导地位的失落
在古代社会,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形成的农耕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限制了人类的追求程度以及社会发展的程度。当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 中国“泱泱大国”的梦幻破灭, 西方文化的涌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地挑战, 国人也开始认识到西方先进文化的优势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 也开始主动地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在这种形势下, 西方先进文化逐渐在中国社会生根、发展芽, 极大地动摇了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的主导地位。传统文化地位的失落是必然的, 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传统文化主体地位失落的影响也逐渐失去了的地盘。
2.2 社会的变革使民族传统体育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存在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在社会变革中, 经济生活方式的变革使人的生存方式发生改变, 继而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一个民族共同的经济生活形成了他们共同的民族体育特征, 而随着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 有些民族传统体育失去了往日的形象特征, 有些甚至已经消失。从存在性来讲,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有着自身的优点, 因为他产生于人们的生存活动中, 且一直在为人们的生存服务, 相当适应我国传统的以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 产生和发展于古代社会的传统体育已经逐渐显现出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从存在性来讲, 他在与西方体育的对比当中逐渐显现出了在适应社会发展方面的缺点。
2.3 西方传统体育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
不同的体育文化形态反映的是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形势,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注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目的大多旨在娱乐身心。而西方体育文化有着不同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西方体育富有竞争性, 讲求个人能力的凸显, 追求平等、拼搏, 追求成功、冒险、挑战以及依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现状等人格特点, 具有追求形体美, 追求快速, 强调直观性, 强调竞争的文化取向。西方体育的侵入, 加速了民族传统体育的自然弱化, 也导致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西方化, 一部分项目甚至走上了消亡的命运。
2.4 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和内容的自身萎缩
首先, 在宋元时期形成的民间体育社团到了明清时期已经销声匿迹。一直以来, 受中国传统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影响, 体育社团自始至终都在寻求与国家权力与政治保持平衡, 而社团组织最基本的特征——民间性相当薄弱, 它造成了民间社团的散落。其次, 在学校教育领域, 由于封建社会重文轻武、文武分途, 体育逐渐淡出学校教育领域。而当西方侵略者打开中国的大门后, 国民开始强国强种, 倡导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兵操教育,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学校体育从一开始恢复就开始引进西方体育内容, 而不是民族传统体育。第三, 由于封建经济、政治日趋衰退, 民间游戏的自生自灭。第四, 朝代的更替以及西方侵略者入侵打破了中国人对原有军队训练方式在有效性方面的认可。这一系列因素共同造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和内容的自身萎缩。
结论
西方现代体育自传入中国至今已经席卷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由西方工业文明源生的现代体育思想也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接受, 而由中国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源生的传统体育在新时代下已经越来越暴露出其不适应性, 在与西方现代体育的交锋中败下阵来。在西方现代体育的冲击下,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重大的生存危机, 危机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既有外来因素的影响, 也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如何事物都有着产生至消亡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与客观社会的适应性。在民族传统体育失去了原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土壤的情况下, 我们只有对其适时地做出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才能够延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命。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综合分析法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所面临的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探讨, 结果显示:在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主导地位地失落、社会地变革使民族传统体育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西方传统体育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地冲击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和内容的自身萎缩四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下,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了极大的危机。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危机,原因
参考文献
[1]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1.
[2]汤立许.近10年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综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8 (1) :63-68.
[3]韦晓康.浅谈中国少数民族体育的起源与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 2006, 3 (5) :63-65.
民族危机 篇10
一、中学历史课中的教学设计思考
历史教学设计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历史教师依据历史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特点及相关的客观环境条件, 运用教与学的原理, 在提供精选的优质历史学习资源基础上, 设计一个完整的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3]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历史教学设计采用直观演示、人机交互、实时操作等形式可以图文并茂、声情兼具地再现历史知识情景, 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与自主学习意识。现如今, 中学历史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开展教学设计已成为课堂中的普遍现象。近期, 笔者听了一位年轻历史教师的试讲课, 讲的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Ⅰ中《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节, 该教师通过展示课件的方式实施教学, 对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均做到了有效把握并取得不错的课堂效果。不过, 笔者发现其教学设计的逻辑顺序并没有摆脱原有教材设计框架的束缚, 依旧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 造成讲课内容在前后衔接上给人以时空的割裂感。在此之前, 笔者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 发现以往本课的教学课件无一例外地遵循教科书的设计思路, 没有做相应的调整。
笔者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了重新思考。本节内容是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开篇, 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个子目:“国门洞开”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主要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在列强入侵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其中“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而美国1899年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时间又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如果按照教科书的逻辑顺序讲授新课, 那么顺序应该如下: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 →三国干涉还辽 (1895年) →门户开放政策 (1899年) →结束。讲完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再回过来讲1895年的“三国干涉还辽”和“门户开放政策”, 势必造成学生历史时空概念上的混乱。那么如何进行有效设计使内容连贯起来呢?这就需要教师跳出教材的原有框架, 发挥创造性思维, 对教材进行从组、再利用, 实现对教材资源的二度开发。笔者以为, 完全可以打乱教科书的固有顺序将两个子目的教学内容融为一体, 依照事件发生的时空顺序进行合理编排, 从而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
通过上表内容的对照, 本课的教学逻辑顺序一目了然。那么前后内容如何更好地衔接起来呢?笔者特意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东亚小国的日本竟然打败了庞大的清帝国, 这会给西方列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通过学生讨论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及后续“门户开放政策”, 整个教学过程就可以顺利地开展。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清晰的时空逻辑概念, 按时间顺序可以很容易掌握历史史实的整个发展过程。同时, 以时间为线索的记忆也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复习。《纲要》指出,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历史教学设计中特别要强调学生认知规律与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 如果为了突出某一特定的历史场景而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或违背历史本身的发展逻辑则无益于教学。[4]17在本节课中, 教学设计顺序的调整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思路的简单转换, 而是关乎教师对学生学习主体角色的认知, 否则即使教学思路再清晰, 整个课堂教学也不会有较大改观。教学具有创造性, 有效更新教学理念, 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巨大飞跃。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有人讲:“如果把一堂课作为一场戏, 教学设计则是一部具有可操作性的分镜头剧本。”教学设计作为连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重要桥梁, 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设计的制定需要建立在对教科书旨趣的深刻领会基础上, 对其进行调整、补充、创生, 尊重历史教科书的地位和价值, 脱离历史教科书盲目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只会矫枉过正。教科书应成为开放的资源, 成为备课设计的基点和生长点, 切勿成为教材体系的复制者。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强调由“教本教材” (1) 向“学本教材” (2) 转变, 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以往奉教科书为主的教学设计已不再适应变化了的课堂教学实际。新的教育理念能够为教学设计的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现代教学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发现、自主建构和自主探究, 并要求将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学习和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以此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在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原有经验 (即学习起点) 、学习风格、态度和认知特点, 并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情境和支架。[5]8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习惯以“教材为中心”, 唯教材是举, 教学设计完全囿于教材的编纂体系, 死板而僵化, 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弱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被忽略。较传统教学设计而言,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现代教学设计已发生巨大变化。例如, 教师在讲授新课时, 不再像过去那样, 按照教科书的编写顺序将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一讲到底。相反, 教师先呈现事件发生的过程, 让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中自己主动去追寻原因的出处和事件结果的影响, 在过程中学习、理解、记忆和体验并感悟历史发展的脉络, 既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又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充分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 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 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来确定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策略, 运用教学技术和设计教学过程,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历史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历史教学设计是一门有机融合了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 应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都非常强的系统科学, 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一门系统科学, 其必然牵涉众多教学要素, 如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者的特征、教学目标等。因此, 教学设计要用系统论的思维与方法, 对影响教学的诸多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设计者首先要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 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 并以此为起点, 确定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策略, 确定教学媒体, 描述教学过程。[6]5如果我们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认识不足, 单纯地依据教科书内容实施教学, 就只会适得其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要不断反思, 时时评判并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使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及认知水平, 贴近现实。课堂教学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最终回归于生活, 应该是生活的应然状态。[7]109《纲要》明确指出, 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 使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 回归真实的世界, 做到教科书选材的生活化。[8]历史教学设计的内容会更加丰富, 学生也会主动地学习, 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感受历史的真实与魅力。
四、结语
教无定规、学无定法, 贵在得法。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讲:“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这启发教师要学会领悟、联系、转化, 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创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 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新颖有效的教学设计往往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成为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于不觉间习得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本意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教育和教师工作资料汇编 (2001-2007) [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21.
[2]杨九俊, 吴永军.学习方式的变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180.
[3][4][[5][6]何成刚等.历史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 17, 8, 9.
[7]俞建文.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109.
[8]齐丽华.论历史教学设计中的“三新一意”[J].佳木斯教育学院, 2011, (3) :167-168.
【民族危机】推荐阅读:
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的关系09-08
“危机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税务危机管理10-02
市场危机07-05
媒体危机07-20
危机认知05-11
外贸危机06-01
公共危机06-06
报业危机06-07
心理危机06-12
能源危机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