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酸类成分

2024-10-16

胆酸类成分(通用4篇)

胆酸类成分 篇1

蒺藜 (Tribulus terrestris L.) 为蒺藜科 (Zygophyllaceae) 一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于全国各地, 长江以北最为普遍。其花、果、根、苗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1], 但应用最多的是其干燥成熟果实, 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等功效, 主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等症[2]。但蒺藜果实采收相对困难, 且相对于丰富的蒺藜全草资源而言, 这种利用略显不足。近年来已有全草入药的成功例子[3]。但与果实相比, 全草在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上的差异, 其药理和药效方面的不同, 这些方面的研究将对蒺藜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进一步扩大药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以HPLC法对蒺藜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并作模糊聚类分析, 以比较它们药效物质基础的差异性大小。

1 材料

1.1 药材

蒺藜全草于2010年8月采自山东省临沭县, 经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王文房鉴定为蒺藜科植物蒺藜 (Tribulus terrestris L.) , 将果实、茎、叶、根 (分别以F, S, L, R表示) 分开, 蒸馏水充分冲洗后, 于55℃烘箱中烘干, 机械粉碎后过45目筛, 置干燥器内备用。

1.2 试剂与仪器

甲醇 (HPLC色谱纯) , 乙酸 (分析纯) , 双蒸水 (自制) 。Aig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VWD检测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蒺藜果实、茎、叶、根的粉末5.0g, 置具塞三角瓶中, 加蒸馏水50mL, 称重, 室温放置30min后, 100℃水浴中提取60min, 称重, 用蒸馏水补足减失重量, 过滤, 离心 (4 000r·min-1, 10min, ) , 上清液用0.4μm微孔滤膜滤过, 即得。

2.2 色谱条件

KR006C18色谱柱 (250mm×4.6mm, 5μm) ;甲醇 (A) -0.1%醋酸水溶液 (B) 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如表1所示;柱温为30℃;流速为0.5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体积为10μL。所得色谱图以叶为例, 见图1。

2.3 方法学考察

2.3.1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份叶样品溶液, 连续进样5次, 各共有色谱峰相对峰面积RSD均小于3%, 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

2.3.2 稳定性试验

取叶的同一份供试品溶液, 分别于0h、4h、8h、12h和24h进样分析, 各共有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 表明样品溶液至少在24h内稳定。

2.3.3 重现性试验

取同一批次叶样品5份, 按“2.1”项制备样品溶液, 每份样品进样1次, 各共有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RSD均小于3%, 表明本方法重现性较好。

2.4 模糊聚类分析

2.4.1 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按“2.1”项和“2.2”项获取蒺藜不同部位的色谱图, 选取保留时间为22.3min左右的共有色谱峰为内参照峰, 求出样品中所有峰的相对保留值α (α=各组分峰的保留时间/内参照峰的保留时间) 和相对峰面积RA (RA=某个峰的面积×100/总峰面积) , 根据相对保留值进行共有峰排列, 非共有峰的相对面积则以0记, 如表2所示。以相对峰面积作为聚类指标。

2.4.2 模糊相似矩阵的建立

利用相关系数法对“2.4.1”中标准化处理的数据按公式undefined (其中, undefinedundefined进行标定, 从而建立模糊相似矩阵R如下:

2.4.3 模糊等价矩阵的建立

根据平方法R→R2→R4=R8求出模糊相似矩阵的等价矩阵为R4如下:

2.4.4 动态聚类

在0~1的范围内选取不同的置信水平λ值, 求出等价矩阵的λ-截矩阵, 从而在不同的λ水平上对对象进行分类, 分类结果如下:

λ=0.820:{F, S, L, R}

λ=0.853:{F, L, };{S, R}

λ=0.973:{F};{L};{S, R}

λ=0.980:{F};{L};{S};{R}

3 讨论

模糊性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类属和性态的不确定性, 是反映事物本质的极为深刻的属性[4,5]。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是对模糊性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是对人脑模糊聚类的一种数学模写。不同种植物及同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在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上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 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适于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进行分析[6,7,8]。我们采用相关系数法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聚类结果发现, 在0.820的置信水平上, 蒺藜的果实、根、茎和叶聚为一类, 在0.853置信的水平上果实和叶子聚为一类, 茎与根聚为一类, 而在0.973的置信水平上茎与根仍聚为一类。以上结果说明, 在药效物质基础上, 蒺藜不同药用部位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 其中, 果实和叶子与其他部位差别较大, 而茎和根之间则差别较小, 这或许为蒺藜不同药用部位在临床上的不同应用提供一定的佐证。

摘要:目的:测定蒺藜不同药用部位在药效物质基础上的差异大小。方法:对蒺藜果实、茎、叶、根的化学成分进行HPLC分析, 以相关系数法对色谱结果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在0.820的置信水平上, 果实、茎、叶、根聚为一类;在0.853的置信水平上, 果实和叶聚为一类, 茎和根聚为一类;在0.973的置信水平上, 茎和根聚为一类, 果实和叶各自分类;在0.980的置信水平上, 果实、茎、叶、根各自分类。结论:在药效物质基础上, 果实和叶子与其他部位差别较大, 而茎和根之间则差别较小。

关键词:蒺藜,药用部位,高效液相色谱,化学成分,模糊聚类

参考文献

[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第二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7:1102-1103.

[2]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 :613-618.

[3]宿燕岗, 杨学义.心脑舒通的临床应用现状[J].中国临床医学, 1998 (4) :239-24.

[4]杨纶标, 高英仪.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5]苗东升.模糊学导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6]赵蔡斌, 周鲁, 付超, 等.中药复方的模糊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3, 9 (2) :62-63.

[7]谢春英, 贺巍, 林敬明, 等.中药黄芩及其混伪品的模糊聚类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0, 7 (12) :52-55.

[8]袁敏, 张铭光, 袁鹏, 等.郁金的裂解色谱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J].色谱, 2003, 21 (5) :469-471.

胆酸类成分 篇2

关键词:橘类果实,香精油,类黄酮,柠檬苦素及其类似物

柑橘类果树 (Citrus) 在植物分类上是指芸香科柑橘亚科柑橘族柑橘亚族的一群植物。柑橘品种类型多样, 果实富含多种药用成分, 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柑橘类果实主要药用成分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旨在为其深度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1 香精油

香精油是植物中一类具芳香气味、常温下能挥发的油状液体总称, 在柑橘皮细胞中含丰富 (柠檬烯占64.06%) , 约为果皮鲜重的0.5%~2%。其具有祛痰、止咳、促进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镇痛及消炎抗菌等作用;具有使人体中枢神经镇静的功效, 所含微量香豆素有明显的抗癌作用。柠檬烯具有降低胆囊内压的作用, 可制成胶囊制剂应用于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症。

柑橘香精油的提取方法有5种:水蒸气蒸馏法、冷榨法、浸取法、吸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其中蒸馏法常会造成馏分损失, 香精油在高温下易水解生成无用杂质;浸取法和吸取法在低温条件下操作可避免水解发生, 但有害的热降解反应无法排除。李于善、贺艳、邓静等人在实验中采用冷榨机先冷榨, 后高速离心分离, 以己烷低温浓缩, 真空蒸发除去痕量己烷的方法, 成功地提取了柑橘香精油, 产率达8.81g/kg。许景秋从循环经济、绿色化学理念出发, 在实验中设计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柠檬烯, 通过在回流冷凝管下加分水器及时把反应过程中的水分离, 再经蒸馏收集到在178℃时的组分即柠檬烯, 实现了无有机溶剂绿色生产的要求。

2 类黄酮

目前从柑橘中鉴定出来的黄酮类化合物有60多种, 最常见的为橙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等二氢黄酮类。柑橘属中的类黄酮含量丰富、易分离, 具有独特的芳香和显著的药理学作用, 在成熟的柑橘果实中, 类黄酮在果皮、果肉、果核中含量较高, 而在果汁中含量较低 (仅为1%~5%) 。近年来许多新的类黄酮种类和生理活性被发现, 尤其是抗自由基、防癌、抗癌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的发现, 使柑桔类黄酮的研究和利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柑橘类黄酮多以极性较大的糖苷形式存在, 目前广泛采用有机溶剂浸提, 要求温度在60℃~70℃下进行, 提取的时间为1~2h。郝云彬, 叶兴乾, 徐黎的实验表明, 在超声波作用下, 以甲醇为溶剂, 从橘皮中提取橙皮苷, 通过对甲醇的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橘皮粉碎的粒度等因素进行的研究, 确定了提取溶剂为甲醇, 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液料比50m L:1g, 提取时间30min, 橘皮的粒度为0.45~0.08mm。研究表明:与有机溶剂提取法比较, 使用超声提取方法可以使提取时间由

2 h缩短为30m in, 提取率也有较大的提高 (由1.6%上升到3.2%) 。

柚皮苷的提取方法有多种, 其中碱提酸沉法操作简单、成本低, 提取率较高。游见明, 兰江涛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相结合方法从柚皮中提取柚皮苷的较佳条件为:用饱和Ca (OH) 2溶液作溶剂, 料液比1∶10, 温度60℃, 提取时间3h, 得到的酸沉淀产物用95%乙醇重结晶后, 得到淡黄色产品 (柚皮苷) , 其含量在80%以上。

新橙皮甙是柑橘皮中存在的一种甜味物质前体。从柑橘皮中提取的天然“新橙皮甙”在压力釜中氢化即可生成“新橙皮甙二氢查耳酮”, 它是迄今为止研究人员所发现的一种最佳药用甜味剂;它还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 故可作为制酸药与氢氧化铝凝胶或其他常用制酸剂配伍使用, 以提高后者的抗胃酸效果, 新橙皮甙有望成为新型胃药的原料。

3 柠檬苦素及其类似物

柠檬苦素及其类似物是一类三萜类的物质, 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和楝科的多种植物中, 是柑橘产生苦味的主要原因之一。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有抗癌、镇痛、抗炎、抗焦虑、除虫和杀虫的作用, 并且能调节体内胆固醇水平, 防止动脉粥样化。

曾凡坤, 邹连生, 焦必林对几种柑桔品种果皮、种子、果汁中类柠檬苦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研究结果表明:柑桔果实中不同部位类柠檬苦素含量不同, 以种子中含量最高, 果皮次之, 而果汁中含量最低。不同品种间类柠檬苦素含量依次为:邓肯葡萄柚>琯溪蜜柚>南充实生甜橙>锦橙>大红袍红桔。

柠檬苦素及其类似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1) 丙酮提取一结晶分离法;2) 热水提取一树脂吸附法 (提取配糖体) ;3) 丙酮提取一甲醇分离一树脂吸附法;4) 超临界C02提取法。常用的纯化方法有:结晶法、萃取法、柱层析法、制备型高效液相法等。柠檬苦素及其类似物的检测方法较多。陈静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在KR100—5C18上, 分别以乙腈-四氢呋喃-水 (体积比为l7.5∶17.5∶65) 和甲醇-冰醋酸-水体积比为 (40∶1∶59) 为流动相 (流速均为1 m L/min) , 在207 nm检测波长下测定了柠檬苦素, 试验结果表明, 柠檬苦素在1.00—50.00 m g/L时线性关系良好 (r=0.9992) , 检出限为0.07g, 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69%, 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为2.5%;用该法检测柑橘汁样品中的柠檬苦素,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扩大了柠檬苦素的检测范围, 而且此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4 小结

综上所述, 柑橘品种繁多, 柑橘果实中含有多种药用成分, 主要包括香精油、类黄酮、柠檬苦素及其类似物, 其开发和利用的市场前景广阔。我国是柑橘生产大国, 但对柑橘果实中药用成分开发利用的研究和提取还不够, 因此深度开发柑橘果实中的各种药用成分, 研究其生理及药理学作用, 对于柑橘的深加工及其在医药、食品及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梅兰等.桔皮挥发油、几种人工合成香精中α—柠檬烯含量的比较[J].海峡药学, 2003.

[2]李于善, 贺艳, 邓静等.柑橘香精油的提取及提高其香气品质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程, 2004.

[3]许景秋.从橙皮中提取柠檬烯无害化方法的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5.

[4]郝云彬, 叶兴乾, 徐黎..超声技术在橘皮中提取橙皮苷的应用[J].生产与科研经验, 2005.

[5]游见明, 兰江涛.柑橘类柚皮苷提取工艺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 2006.

[6]曾凡坤, 邹连生, 焦必林.柑桔中类柠檬苦素含量及分布研究[J].中国食品科学, 2003.

胆酸类成分 篇3

关键词:粮食,蔬果,营养成分

营养学及流行病学的研究已经证实:膳食构成不仅影响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强弱、工作效率等,同时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各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人群的亚健康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已开始成为人们一个普遍接受的生活理念[1]。粮食及蔬果类是人们生活饮食必不可少的食品,充分了解、掌握食品成分的存在状态、含量、营养特性、质构特征是我们检测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由于各地气候、水质、土壤的不同,各地区同种类的粮食及蔬菜水果的食物成分存在差异,我们对中山市内种植及销售的各种干豆类、薯类、谷物、蔬菜及水果样品进行营养成分分析,掌握食品的营养成分情况。为营养缺乏或过剩性疾病以及相关慢性病的预防,有关营养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为各项食品贸易的开展提供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抽样方法

在2011年7月—2012年12月间,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半年对中山市城区和镇区农贸市场干豆类、薯类、谷物、蔬菜及水果样品进行抽样检测,共计样品240份。

1.2 检测与分析

样品检测依据、分析方法及分析仪器见表1。

1.3 检测数据的质量控制

本课题各项目检测均严格依照检测标准执行。在分析工作过程中,按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通用要求规范进行,严格实行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包括建立质量控制图、平行双样试验、加标回收分析、标准质控样的比对分析等。

2 结 果

共分析240份干豆类、薯类、谷物、蔬菜及水果样品,检测项目包括矿物质(钾、钠、钙、铁、锌、磷)、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脂肪酸、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等。其中干豆类样品包括黄豆、红豆、黑豆等,共30份;谷物样品有大米、糯米、油粘米等,共30份;薯类样品有番薯、木薯、芋头等,共20份。蔬菜样品分叶菜类、果菜类、根茎类3种;叶菜类有紫椰菜、奶白菜、芥菜、菜心等,果菜类有四季豆、青尖椒、白豆角等;根茎类有红萝卜、白萝卜、莲藕等合计蔬菜类样品80份。水果样品有仁果类、核果类、柑橘类等5种,仁果类有香梨、皇冠梨、丰水梨、红富士苹果等,核果类有青枣、冬枣等,柑橘类有蜜桔、青皮桔、橙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类有火龙果、番石榴、香蕉等;浆果类有柿子等;共80份。研究项目及含量分布如表2、表3所示。

注:样品数—干豆类30份,谷物30份,薯类20份,蔬菜类80份,水果和浆果类80份。

注:样品数—干豆类30份,谷物30份,薯类20份,蔬菜类80份,水果和浆果类80份。

3 讨 论

3.1 检测结果的作用与分析

粮食及蔬果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是营养工作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合理选择食物的指南。开展中山市粮食及蔬果类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更有利于推动我市居民营养健康和防病治病工作,特别是对预防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工作开展,将是一个很大的支持与促进。本研究对240份干豆类、薯类、谷物、蔬菜及水果样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大类别农产品可食部分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相同类别的不同种类样品的营养成分也不尽相同,但都含有蛋白质、灰分、膳食纤维,富含大量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元素。

3.2 检测项目的矿物质含量分布及应用

人体中必需的无机元素有钾、钠、钙、铁、锌、磷等25种[4],各种矿物质元素在人体内均有一定的适宜浓度范围,过低会导致缺乏症,超过限量则能产生毒性作用。钠、钾在体内主要是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代谢,对维持人体体液均衡分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根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推荐,我国居民(成人)人均钠推荐摄入量为2.2 g/d。建议每天摄入2.0 g钾以维持体内正常钾含量。含钾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植物性食物,如干豆类、蔬菜、水果、菇类、海菜类。从本研究看出,这5大类别的农产品钾含量丰富,其中干豆类的含钾量最高,其次是薯类、蔬菜、水果。而农产品中钠的含量普遍较低,除了个别薯类和蔬菜,钠的摄入还是主要以食盐和其他食品为主。钙是保持心脏健康、止血、神经健康、肌肉收缩及皮肤、骨骼和牙齿健康的营养素。钙推荐每日摄入量为800 mg,本研究结果显示,钙含量较高的是干豆类产品,黄豆的含钙量达到215 mg/100 g,其次是叶菜类蔬菜,菜心的含钙量也达到130 mg/100 g。日常饮食中,干豆类食品是很好的钙摄入来源。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参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载和交换,对能量产生也是必需的。铁推荐每日摄入量为14 mg,本实验中,干豆类的含铁量相对较高,但仍不能满足摄入需要,还应增加其他含铁量丰富的食物。锌作为最被注重的元素,是体内200多种酶的组成成分,是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人体缺锌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食欲不振、生育能力低等主要症状;锌推荐每日摄入量为15 mg。检测表明,本研究5大类别农产品中锌含量干豆类及谷类含量相对较高,蔬菜、水果产品锌含量普遍较低。干豆类产品的矿物质含量丰富,建议经常食用。

3.3 检测项目的一般营养成分含量分布及应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瘦肉、蛋类、豆类及鱼类中。从表3一般营养成分含量分布看来,5大类别农作物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就是干豆类,达24.6~37.8 g/100 g,其次是谷物,含量在6.9~8.2 g/100 g之间。植物中的大豆含有完全蛋白质,是我们人体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膳食纤维是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纤维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世界粮农组织建议正常人群摄入量为每人27 g/d。干豆类、薯类、谷物、水果、蔬菜都是人体摄入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其中干豆类、薯类、浆果类水果含量较为丰富。

3.4 完善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库

我们将所检测的营养成分数据与《中国食物成分表》[1,5]上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大部分检测数据范围一致,其中膳食纤维某些品种如薯类膳食纤维的含量较高,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也较大,薯类中番薯,叶菜类中芥菜、菜心、通菜钾含量略高于食物成分表上的数据,可能是因为蔬菜的营养成分含量与气候、土壤、栽培技术、季节、品种等都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而且《中国食物成分表》上总膳食纤维的检测品种也相对较少,本土的一些特色水果如大蕉等并未收集在《中国食物成分表》内。因此,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完善中国食物成分表提供了基础数据。

4 结 论

粮食及蔬果类食品种类繁多,我们仅以当地种植及市面销售的部分种类为研究对象,随着营养成分数据的不断充实,本土的食物营养成分表也将会建立和完善,在项目的开展同时能为有关营养政策的实施及各项食品贸易的开展提供准确的数据,让消费者正确认识食物,加强营养指导,科学引导消费,更好地提高群众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M].1册.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S].2003版.

[3]王晶.食品营养标签和标示成分检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蒋玉艳,陈兴乐,刘展华.广西常见蔬菜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7):71-74.

黄土中主要元素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篇4

本文对黄土中主量元素氧化物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主因子分析, 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子, 并且剔除了绝对值小于0.3的数值。从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提取出3个主因子, 累计方差贡献为87.79%, 基本上能够代表整个剖面的的数据变化。

主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为49.97%, 明显高于其他因子, 是影响黄土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因为正载荷元素较多, 为了方便对比本文选择正载荷较大的 (>0.7) 元素。正载荷的大于0.7的元素有Al2O3、Fe2O3、Mg O、Ca O、Mn O2、P2O5、Co、Ni, 其中主要包含了在表生环境下相对活跃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F1因子正载荷元素中Mn O2、Fe2O3、Co、Ni都属于铁族元素, 四者具有亲疏性, 且在沉积过程中经常共生在风化产物中富集。氧化物Fe2O3和Mn O2对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非常敏感。Ca O、Mg O、Al2O3和P2O5等都是相对活泼的氧化物, 风化作用下极易淋漓并迁移, 并极易受细粒粘土吸附或生物作用富集。该因子中的负载荷元素是Na2O是容易受到化学风化作用影响的氧化物, 而Si O2是黄土沉积物最主要的地球化学氧化物, Si O2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其他元素的含量, 所以Si O2与其他常量氧化物均呈不同程度负相关, 即Si O2的“稀释剂”作用。因此推测F1反映了风化程度和沉积过程中的古气候变化。

第二主成分F2的方差贡献为27.42%。载荷绝对值大于0.7的元素有, K2O、V、Cr、Ba、Zn, 这其中包含表生环境下地球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且这些元素在火山灰层中都表现出了含量的异常性, 如Cr、V和Zn;以及化学性质活跃的K2O。因此第二主成分F2反映了外来沉积的影响, 其中活性成分反映了环境中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变化。

第三主成分F3因子的方差贡献为10.40%, 元素载荷较大的有Mn O2、Pb、V、Ba、Zn、Cu, 该组元素大部分都属于陆源物质特征的标志, 说明该组分受陆源碎屑物质沉积作用影响较大, 反应来源是广泛的上部陆壳。

2 地球化学元素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反映事物的相关性并把相关程度大的事物归为一类的数理统计方法。这种做法能够大大缩小以往全凭主观的判断所造成的误差, 使数据分析的结果更具客观性。本文应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 将黄土元素进行分析。

如图1所示, 表现为黄土元素更可能是有相同的迁移和积累过程;Ⅰ组中的Ti O2和Zr是不易移动、难于风化相对稳定的元素, 在沉积物的源区多存在于相对较粗的风化物中, 是典型的亲碎屑元素。Ti O2和Zr两者相关性较好, 可能与土壤的沉积母质中金红石、锆石矿物有关。Co、TFe2O3、Mn O2、Ni、是具有亲铁性的元素, 相关性较好, 可以认为在剖面的形成过程中铁质矿物具有较为稳定的表生行为。据此可以判断这组元素可能受沉积母质影响较大的元素组合。第Ⅱ组元素中, V是周期表第五副族的第一个元素具有较强亲氧性。Ba为易淋溶元素, Ba的含量和沉积风化过程中元素淋失程度有关。第Ⅲ组只有Fe O一种元素, Fe O受土壤中的氧化还原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可以判断Ⅱ、Ⅲ元素组合是受氧化还原条件影响较大的元素组合。

3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得出黄土沉积物化学组成主要受气候因子和外来沉积物物源因子控制, 在不同发生层化学组不同, 因子作用也会有差异, 因此算出因子在各发生层的得分, 可以作为反应沉积环境和物源的科学指标。

摘要:本文就是通过主因子分析方法在黄土常量和微量元素中, 找出几个对土壤性质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子。分析出在不同发生层化学组不同, 因子作用也会有差异, 因此算出因子在各发生层的得分, 可以作为反应沉积环境和物源的科学指标。

关键词:黄土,主要元素,主成分,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1]Rudnick R L, Gao S.2004.The composition of continental crust[A].In:Rudnick R L.Treatise on Geochemistry, Vol.3, The Crust[C].Amsterdam:Elsevier Press, 1-64.

[2]Schaetzl, Randall, J.1998.Lithologic discontinuities in some soils on drumlins:theory, detection, and application.Soil Science, 163 (163) , 570-590.

[3]Takai Y, Kamura T.1966.Mechanism of reduction in waterlogged paddy soil[J].Folia Microbiol, 11:304-313.

【胆酸类成分】推荐阅读:

主成分聚类分析09-10

成分优化05-12

身体成分07-10

香味成分07-14

主要成分07-26

复杂成分08-01

抑菌成分08-03

成分检测08-13

成分特征08-19

结构成分08-20

上一篇:报道倾向下一篇:SQL注入式攻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