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网络

2024-08-29

客车网络(精选7篇)

客车网络 篇1

中通客车品牌市场部负责人李笃生:目前, 市场对代卧客车反应良好, 已经开始销售, 而且在山东、东北、陕西也都有一些订单意向。不过, 处于推广期间, 订单相对比较零散。代卧客车的安全性比较好, 例如逃生通道更宽一些, 乘客逃生时能更快一些;原来卧铺客车的安全门很难打开, 代卧客车的安全门可以迅速打开, 在侧翻的情况下, 乘客可以通过一个小装置迅速把玻璃打破逃生。7月25日山东威海到上海的线路上投运的代卧客车, 正是一款中通的代卧客车。根据我们的了解, 该线路的上座率和乘客的反应都还不错, 车票在运行两天以前就卖光了。

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副秘书长佘振清:代卧客车是座位客车, 不是卧铺客车, 只不过是大家炒作的一种概念, 不可能代替卧铺客车。而且, 现在超过600公里的超长途客运线路受到国家的限制, 无论是什么车型, 都会受到限制。目前, 在全国客运体系中, 公路客运量所占的比例仍然在90%以上, “干掉”卧铺客车, 势必会打破公路客运市场的平衡, 给整个公路客运市场的运力结构调整带来不小的难度。

苏州金龙海格客车营销企划部经理刘和平:从逃生的角度来说, 代卧客车更方便一些。原有的卧铺客车暂停之后, 代卧客车应运而生, 不过, 目前还处于推广期, 没有大批量销售。而且超长途本来就不是客车的优势。随着铁路线路的完善, 超长途客运市场在萎缩。但不可否认的是, 需求确实存在。市场认不认可代卧客车, 客运企业还要听乘客的意见, 乘客的认可度很重要。

海南海汽运输集团副总经理孙豪:我们公司只有几辆卧铺客车, 目前还在正常运营。之前没有听说过代卧客车, 是否选购这种车型还是要看国家的具体政策—国家对卧铺客车到底是彻底取消, 还是只是加强管理。

广州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客运分公司副经理余松清:我们公司有十六个省区的长途客运线路, 目前仍有一大批的卧铺客车在运营。自从去年底国家暂停卧铺客车之后, 对公司影响很大, 因此我们需要客车企业生产出替代车型。现在市场上出现的1+2代卧客车, 我们也在考虑和观望, 是否采购还要等国家对卧铺客车的政策出来以后。

张先生 (在北京工作的内蒙古人) :如果乘坐舒适, 价格还行, 我没有啥意见。与其坐火车, 我更愿意选择客车, 可以直接坐到家门口, 不用换车。但是卧铺客车里面太拥挤了, 而且味道也不好。

亚星客车开启中国客车“星未来” 篇2

作为中国客车开路者和“中国客车梦”践行者, 从第一辆亚星客车的诞生开始, 亚星已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并创造了中国客车行业的多项第一。第一辆专业客车JT663、第一辆特色的卧铺车JT6970、第一台后置式底盘客车JS6970H、单车型销量最高记录的客车JS6820、节油率第一的新能源客车JS6126GHEV、最佳公路客车YBL6125H、第一辆达到EPA2010排放标准并出口美国的豪华大客车......

这些都是亚星客车的开拓步伐和铁血战绩。近日, 亚星客车的一项新活动, 再次为亚星客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亚星客车批量出口澳大利亚

5月13日, 亚星-厦门丰泰国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迎来第八个客户开放日。在每年一次的开放日中, 丰泰都会邀请海外客户共聚厦门工厂, 全面展示企业的方方面面, 共商未来发展大计。

活动当天, 亚星-厦门丰泰国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来自澳洲的有四十多年行业经验的博伊德先生, 带领近百位海外嘉宾, 参观了亚星-厦门丰泰国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整个生产线, 并向他们详细介绍丰泰公司在客车产品上的技术及工艺先进性, 如全承载车身、澳洲高强度渗锌方钢、轻量化等。

如果是一个例行的开放日活动, 可能不会引起业界的轰动, 此次活动的重头戏, 不仅是FBC6121BRA1车型的精彩亮相, 而且是FBC6121BRA1车型批量发往澳洲的出征仪式。

亚星技术总监博伊德先生介绍, 亚FBC6121BRA1车型采用了最新的欧洲技术底盘, 底盘型材采用澳大利亚进口高强度渗锌方钢, 使用寿命可确保25年, 配备有亚星最新研发的8升欧Ⅵ排放发动机, 为整车提供强大的动力, 排放更环保、油耗更经济。

全车车身采用第三代Huck铝车身的配置, 连接部分经受了严格的100吨抗压测试, 相比于上一代亚星客车而言, 亚星FBC6121BRA1车型强度更高、质量更轻、性能更稳定、耐久性更久。易拆卸裙板的设计, 更便于快速维修, 在发生碰擦时还可使车辆及时回归到营运状态。

开放日活动现场, 嘉宾们对亚星丰泰的工艺和技术纷纷表示肯定, 并表示将进一步加深业务合作。

澳大利亚客户Boyd Denning表示, 在中国, 一般客车车辆的设计和制造, 可保证车辆的使用年限为8至10年, 但西方发达国家则要求为25年。亚星FBC6121BRA1车型25年的使用寿命, 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要求的两倍时间, 而要实现车辆更长的使用寿命这一目标, 需要遵循不同的主体和制作工艺, 但更重要的是注重细节的设计与制造。“亚星丰泰已经在这些方面建立了满足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的生产体系, 而且没有其他中国客车制造商能比亚星丰泰更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以满足达到西方市场的要求。我们将继续与亚星丰泰展开深入的合作, 相信亚星丰泰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亚星客车中国制造的践行者

也正是在此活动前几天, 5月8日, 备受社会关注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正式出台, 国务院在文件中明确提出,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 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 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 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作为“中国客车梦”的践行者, 实际上, 亚星多年来一直勇挑为中国客车正名的重担, 创新提出了客车“星标准”, 并投入重金打造Wert Star系列高端客车, 让世界客车版图的中心, 不再只是欧洲一个。

亚星现拥有扬州和厦门两个生产基地。厦门基地主要生产高科技新能源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客车及欧五低排放豪华客车, 产品出口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扬州基地, 2013年8月扩张投产, 产能近30000台, 拥有国内一流的客车生产线和产品研发试验室。

特别是潍柴集团入主亚星之后, 亚星充分利用潍柴在技术研发、海内外市场开拓和服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 强化与潍柴的战略协同, 全面提升了亚星客车的整体竞争力。

博伊德先生指出, 近年来, 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客车出口销量也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但是主要出口到亚非拉等欠发达地区, 欧美澳等发达地区由于对客车技术标准要求较高, 国内企业出口量较少。而作为中国唯一一家专注于高标准客车出口的厂家, 亚星丰泰公司一直致力于国际客车市场的开发, 并以向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标准的客车产品为目标, 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 亚星客车现已成功进入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 并且每年都能在这些市场持续稳定的斩获批量订单。

此次亚星FBC6121BRA1车型, 批量出口澳大利亚市场, 只是亚星新一年进军国际市场的前奏。今后, 亚星客车还将以“为全球提供一流的大众交通生活”为使命, 以全球化视野, 为客户提供满意的客运解决方案, 依托集团协同竞争的优势, 达到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 实现为社会贡献价值, 为客户创造价值, 让员工实现价值的宏伟发展蓝图。全新亚星亮相, 必将开启中国客车的“星未来”!

客车网络 篇3

由贵族走向大众

全承载是一种汽车制造方法:只用各种矩形管焊接成一个整体的车身骨架,让车身和底架成为一个不带大梁的整体,共同承担客车所受的力,即为“全承载车身”。最早由德国凯斯鲍尔公司发明,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安凯客车引入中国客车行业。可以这样说,全承载在最初是完全作为一个“洋技术”形象出现的,与中国制造无关,对中国客车安全的影响微乎其微。

在没有引入全承载车身技术之前,中国客车一般采用底盘+车身结构,而且客车底盘一般从卡车底盘复制,无法做到低地板,车身布局受到极大限制,车辆稳定性差,乘坐舒适性差。在当时社会观念中,豪华舒适与大客车是毫不相关的。

这一切,随着中国自己的全承载豪华客车的出现而改变。1995年,安凯高档客车在成渝高速公路投放,引起了轰动。电视机、卫生间、饮水机、沐浴式空调、EC高靠背可活动座椅、航空行李架等设备在安凯客车上率先应用,让国人大开眼界。安凯率先在客车行业提出一一“五星级客车标准”,迫使当年火车班次减班、支线航班停飞,一举树立了安凯高档客车的形象。安凯客车带领中国客车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这时的全承载客车一般只应用在高端豪华客车上,影响范围还很有限,没有真正进入公众视野。从2001年开始,安凯客车再一次扮演了开拓者的角色。安凯开始将原来只用在豪华客车上的全承载车身技术,相继应用到公交客车、旅游客车、新能源客车、专用客车等多种车型上,拉开了全承载客车多元化的序幕。从此一批批全承载客车开始大批量地出现在大众日常生活中。

全承载客车以生命为至尊

要由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进行跨越,绝不仅仅是扩大产能、加强营销这么简单。大批量生产以后,必须要有更高、更稳定的品质保障。对客车来讲,在各项产品指标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大型客车不同于普通乘用车,其安全性关系到众多乘客的生命安全。所以,安凯客车一直以安全作为企业的核心产品力,以“百年承载生命至尊”的品牌理念打造中国最安全的客车。为此,安凯客车经过一系列的科技攻关,逐步实现了全承载客车技术的本土化,并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全承载客车的形象开始逐步树立起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也开始着手制定全承载客车的相关安全标准,首先就是进行车辆安全试验。

2005年6月14日,国内客车首次侧翻试验在湖北襄樊试验场举行。安凯牌HFF6850型客车进行了中国首例客车侧翻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安凯客车在与地面倾斜40°的角度时翻转落地,从试验架上翻转落地后的安凯客车除前窗玻璃破损外,侧窗玻璃没有破损,车身骨架没有变形,客车内部空间没有出现任何挤压现象。客车的各部件完好无损,发动机运转正常,车门开关自如。

相较于乘用车的正碰试验,客车侧翻试验更加具有针对性。据统计,70%以上的乘客伤亡事故在客车侧翻时发生的。而国内外众多事故案例表明,全承载客车在侧翻时车身变形小,可以给乘客和司机保留重要的生命空间,有效降低事故伤亡率。这一点,在安凯客车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安凯营运客车遇到过几次重大事故,其中包括一辆卧铺客车在山东境内与一辆卡车夜间相撞,以及一辆公路客车在青海境内从85度的斜面滚落到40多米深的坡底。两起事故都只造成几人受伤,无一死亡。

客车安全再升级全承载成行业标准

2011年,一场特大交通事故,让客车安全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2011年7月22日凌晨4时许,一辆由山东威海开往湖南长沙的严重超载(核载35人,实载47人)双层大客车在京珠高速由北向南938公里又700米处突发大火燃烧,造成41人死亡,6人受伤。惨痛的交通事故让人触目惊心,也促使有关部门出台更加严格的客车安全标准。

2012年9月1日,新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要求:车长大于9米的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应至少设置两个乘客门,以及车长大于11米的公路客车、旅游客车车身应为全承载整体式框架结构。至此全承载客车技术正式成为中国客车行业的安全标准,完成了从“洋技术”到国家安全标准的历史性转变。

安凯客车在全承载客车安全性标准制定上,继续担当领路人的角色。2012年3月20日,安凯12米全承载豪华客车在位于北京的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完成正面撞击试验。试验数据显示:车内乘客零伤亡。

据安凯客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试验创造了中国汽车碰撞试验的多项第一:中国第一次对全承载客车进行的正面碰撞试验;中国12米公路客车的首次碰撞试验。能够实现乘客零伤亡,主要由于安凯客车独到的全承载车身设计一一全承载车身结构在碰撞过程中通过吸能与溃缩的作用,减小整车碰撞的冲击力,将正面冲击对人体的伤害降到最低。

安凯客车还主持制定中国首个《客车全承载式车身结构要求》行业标准,随着该标准的即将出台,将规范我国全承载客车设计、生产、检测等各个环节,是中国全承载客车的“基本大法”,将指导中国全承载客车的未来发展。

历经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全承载客车从零开始,到现在已经深入到中国公共运输的各个领域,为国内道路客运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安凯客车将世界顶级技术融入中国创造,在2008年获得全承载发明专利,为中国客车安全做出杰出贡献,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不凡之路,撑起了中国客车安全的脊梁。

据统计,70%以上的乘客伤亡事故在客车侧翻时发生的。而国内外众多事故案例表明,全承载客车在侧翻时车身变形小,可以给乘客和司机保留重要的生命空间,有效降低事故伤亡率。

客车网络 篇4

近日, 新疆中通客车向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交车仪式隆重举行, 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等政府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以及市公交集团董事长领导班子、新疆中通客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乙士祥等企业领导参加了此次交车仪式。

新疆中通客车此次向乌市交付了28辆崭新的XJ6106GC纯天然气城市公交车, 不仅外观形象美观大方, 而且产品技术上十分成熟, 其稳定性、经济性、安全性及环保节能都处于业内领先水平。新疆中通客车在车辆预排产之前就制定了一套以现场服务和配件服务为主的服务方案, 以便保障交付车辆的安全顺利运营, 对于已交付公交集团使用的公交车辆提前储备配件、定期及时回访, 并通过专门的服务团队协调管理和及时服务。

据悉, 自五月份以来, 新疆中通客车有限公司在新疆公交市场上连续出击, 取得公交集团、兴盛巴士、珍宝巴士、昌吉大公交等批量订单。正是由于产品性能稳定、品质可靠、服务及时周到、企业信誉好, 才赢得了大多数新疆骨干公交企业对地产公交客车的共同选择。

客车网络 篇5

长期以来,在燃气客车领域享有第一品牌盛名的恒通客车一直致力于新能源客车的研发与探索。据了解,为贯彻中央节能减排号召,促进城市客运交通运输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恒通从2007年起就开展了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工作,并率先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2008年,恒通研发了气/电、油/电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各一款,促进了我国新能源客车特别是气/电混合动力客车项目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推动了我国客车在节能环保与新能源领域的进步。

作为“燃气客车专家”,恒通新能源客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借鉴应用,再到最后自主研发的两个阶段,并在我国新能源客车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2009年1月9日,恒通研发制造的国内首款气/电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在重庆问世,引起业界关注。这是我国第一代以天然气为动力的气/电混合动力客车,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混合控制技术和国内先进的燃气电控技术相结合,选用国际一流水平混合系统零部件,使车辆能耗比达到国内混动客车的先进水平,经国家检测中心检测,能耗比达到22.9%,每年可减少排放物500多千克,节约燃气消耗近万方。

10月31日,恒通研发制造的中国第一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气/电混合动力客车CKZ6126HENV3在重庆下线,该车所有配件全部为中国造,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节气率达到25%以上,成功地获得了工信部的公告审核,为天然气丰富地区的节能减排交通运输提供了又一选择车型。

评奖委员会的一名专家在谈到恒通新能源客车获奖时评价到:“作为中国燃气客车研发领域的领头羊,恒通客车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新能源绿色环保客车,为促进我国节能减排与客车工业技术进步,推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加颁奖仪式的恒通客车副总经理田野表示:“本次获奖是行业对恒通客车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的成绩给予的积极肯定,我们将再接再厉,在新能源客车技术研发和丰富产品方面‘更上一层楼’,力求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多可供选择的产品,以回馈社会对恒通客车的支持和厚爱。”

客车网络 篇6

“2010年度中国客车行业十大新闻”、“2011年度中国市场推荐客车”、“2011年度海外市场推荐客车”、“2011年度配套安全节能推荐产品奖”、“中国客车技术应用创新贡献奖”、“2010年度中国客车行业最佳雇主”六项大奖,在本次颁奖盛典上一一揭晓。其中,备受关注的“2011年度中国市场推荐客车奖”大奖,由扬子江WG6120型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获得,这是国内唯一一款混合动力客车获得此项殊荣。同日,东风扬子江城市客车研究院院长雷洪钧博士撰写的《扬子江纯电动公交车应用及产业化》获得“影响中国客车业·优秀论文”奖。

2010年扬子江客车不仅在品牌影响力上掷地有声,在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公交车的研发与制造上更是浓墨重彩。扬子江WG6120型作为唯一获奖的混合动力客车,是广大客户和网友对扬子江混合动力客车市场表现的信赖与认可,作为第四代混合动力客车,其技术更加成熟,性能更加稳定,因此获得广大网友的青睐。在巩固混合动力客车超强实力地位的同时,扬子江客车在新能源技术创新、技术管理结构、技术研发体系上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和尝试,拿出巨大的资金投入纯电动城市客车的研发。2010年9月,扬子江牌纯电动城市客车突破电池、电机技术瓶颈,推出真正符合城市公交使用工况的7.5米、8.5米、10米、12米级等系列纯电动公交车,一次充电后开着空调可跑380公里,爬坡力大于20度的扬子江纯电动公交车倍受行业关注,再次证实了扬子江客车国内领先的新能源客车技术地位与实力。

2011年一开年,扬子江客车就喜事不断,安徽阜阳30台扬子江“精英”天然气豪华公交车在元旦投入运营;甘肃兰州143台扬子江天然气客车下线;新型“精英”天然气公交车将出口泰国;武汉800台扬子江新车即将签约。

不仅是扬子江客车,2010年随着金融危机阴影的逐渐消散,中国客车出口普遍实现恢复性增长。其中,新能源客车同比产销量增长50%,客车行业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占得先机。国内市场全线飘红,一路高扬,公交、旅游、客运全线发力,行业产销创新高。身处后公铁竞争时代,中国客车业运营企业纷纷转型,谋求多元化发展。

站在2011的起点上回首2010,有多少事需要去盘点、去总结、去思考?中国客车业的未来之路究竟该如何走?这些都是值得整个客车行业沉思的问题。

客车网络 篇7

2015年5月12日交通部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主办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新能源客车评价课题组》召集人王秉刚在会上公布了课题组提出的新能源汽车评价(标准)及对当前的我国新能源客车的评价结果。

这一评价原则及评价结果的公布,对引导我国新能源客车健康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我国新能源客车的分类与评价原则

课题组将我国新能源客车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长里程慢充、换电、快充、在线充、浅充浅放等6大类。

我国新能源客车评价原则包括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方便性,详见表1。

2 各项评价原则比较

2.1 车辆安全性比较

(1)电池类型的安全性:我国纯电动大客车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其安全性是最高的。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相对于其他类型(如:三元电池目前基本上还没有用到大客车上)的动力电池具有比较优势,在新能源汽车上得到了广泛使用。

(2)系统设计:我国目前对纯电动大客车电池组设计位置,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电池组布置在车裙板的两侧;②电池组布置在车背后;③电池组布置在乘客区乘客座椅下;④电池组布置在驾驶员座椅靠背后;⑤电池组布置在车顶上;⑥电池组布置车的底部。

综合比较:电池组布置在车背后安全性更高一些,一是防护、防火更科学;二是涉水高度更合理;三是电池维护更便利。

(3)充电设施安全性比较:按我国纯电动大客车目前相关标准,采用的充电设施有:①换电式:安全等级高,管理严格,参与充电的人员较多,要有专门场地。②直流电桩式:有单枪和双枪(快充)两种,安全等级较高,管理严格,参与充电的人员较多,要有专门场地。③带车载充电机,借用空中滑触网600V电源式:无需人员值班守护,安全等级高。

综合比较:带车载充电机,借用空中滑触网600V电源的充电设施安全性最高。

2.2 车辆环保性比较

近年来,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尘埃弥漫,烟雾呛人,PM2.5指数持续爆表,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罪魁祸首就是汽车尾气,占比在80%左右。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战胜雾霾,必须从消除汽车尾气入手。柴油车每车每年要排放1072kg的污染物,插电式车每年可排放837kg的污染物,而纯电动车的排放量为零(图1)。

2.3 车辆经济性比较(图2)

(注:扬子江纯电动在线充的国家补贴是50万元/车)

图2不同类型公交车经济性粗估对比

2.4 车辆方便性比较

对公交大客车而言,在公交线路上直接借用空中很短的滑触网,司机一个人自助充电式,非常便捷,与公交企业性质较为吻合。其他的充电方式,对公交企业而言,太不方便。

3 最后评价结论

课题组从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方便性四个方面综合比较后,其结论是:慢充、换电纯电动客车是2A,插电式、增程式是3A,快充式、在线充纯电动客车是4A,详见表2。

4 笔者解读

(1)慢充、换电纯电动客车难以满足公交的经济性、方便性诉求。第一会增加公交企业的经济负担;第二会增加公交企业的组织、管理难度。基于此,公交企业对这两类车型不宜持续发展。

(2)插电式、增程式3A,得到了许多城市领导、公交企业的认可。但其环保性指标不理想,这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宗旨不吻合。

(3)快充式、在线充纯电动客车是4A。目前石家庄发展双枪快充式的纯电动大客车,武汉市、襄阳市发展在线充纯电动客车。

(4)北京、济南发展间断式在线充(双源无轨电车),由于基础设施、城市景观不同,其他城市很难照搬这种模式。

5 笔者观点

(1) 10-12米大型公交车,最适宜发展在线充纯电动客车,同时也配备直流充电桩接口。

(2) 8-9米中型公交车,最适宜发展带车载充电机客车,同时也配备直流充电桩接口。

(3)如果不能解决充电设施,插电式客车只能当一台燃油汽车用,还多一些维修麻烦;如果能解决充电设施,公交公司就会配纯电动客车,不会配插电式客车。

(4)如果是慢充、换电的纯电动大客车就不要思考了,这已经被公交公司的实践证明了。

(5)如果是快充、在线充纯电动大客车,一次充电续驶里程短一点,白天补一些电,只要充电方便好用,对公交公司而言又有什么困难呢?

6 4A级纯电动客车实例介绍

王秉刚对扬子江纯电动在线充公交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扬子江纯电动在线充公交车是4A新能源客车的结论。这个车型的详细情况如下。

6.1 与其他纯电动客车安全性保障的主要区别点

(1)其电池重量仅是采用充电桩电动车的50%,电池的一致性更好。

(2)整车整备质量目前是12.5t,客车结构是相当安全的。

(3)乘客区、驾驶区、车顶没有电池,拥有绝缘专利和防电磁干扰专利技术。

(4)通过车顶装置伸缩集电杆连接空中滑触网电源,为车载电池组充电,无需司机对充电车辆进行调整,电池组在充满电后便自动断开电源。无需人值守,充电环节安全性大大提升。

(5)采用在线充电模式,有效屏蔽了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放)电性能差的瓶颈困境。

6.2 纯电动在线充客车经济性比较优势

(1) 12米纯电动在线充公交车目前是150万元(含50万元国家、地方补贴),对公交用户而言,扣除两级补贴后与传统燃油车基本上同价。

(2) 30台12米纯电动在线充公交车,其配套的充电设施投入平均1台30万元即可。

(3)采用在线充电模式,能实现浅充浅放,动力电池与车辆实现了同生命周期,即电池使用8年有保障。与其他模式对比见表3。

6.3 纯电动在线充客车便利性比较优势

纯电动在线充客车解决了充电难题、续航问题。该车型通过集电杆连接网线为车载电池组补充电量(图3),具有车辆静态、动态充(补)电功能,完全满足公交日常运营需求。

(1)车辆动态充电模式(适用于营运线路上架有滑触网的城市)。车辆在行进中,整车控制器闭合高压充电机接触器,滑触线的600V直流电通过高压充电机向车载电池组充电。

(2)车辆静态充电模式(适用在公交场站集中架设滑触网的城市)。车辆停稳后,整车控制器闭合高压充电机接触器,滑触线上的600V直流电通过高压充电机向车载电池组充电。

上一篇:大学生村官工作下一篇:任务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