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互补

2024-06-24

能力互补(精选7篇)

能力互补 篇1

协同技术创新是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通过共享资源和要素,共同协作以达到创新目标的行为。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采用实证研究或者案例分析法对协同创新进行研究,如解学梅等(2014)研究了协同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1],朱雪春等(2014)利用案例研究法分析了企业协同创新伙伴的选择问题[2],这些学者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分析协同创新模式、合作伙伴和创新绩效等因素,但对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这两类企业协同技术创新行为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模型,以分析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这两个创新主体的协同技术创新行为。

1 模型基本设定及假设

假定企业1是一家高技术企业,企业2则是一家传统企业,并且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企业的产出可以表示为:

其中,(K)和(L)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α和β为常数,A表示企业生产技术或生产率的变化。技术创新活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产出,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但是,技术创新有着高风险和高失败率的特点,此处可以用风险型决策法来计算企业技术创新获得的收益。把技术创新的成功率记为θ(0<θ<1),θ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所处行业的性质、科技环境、企业自身的实力、科研人员的素质等因素,根据风险型决策模型可知,企业最终产出的数学期望服从(0-1)分布。同时假定如果企业的技术创新获得成功,则企业的产出加倍,如果失败,产出保持不变,而无论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否成功,都会消耗研发资金。

2 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选择分析

结合以上假设和条件,可以计算企业产出的数学期望如下:

根据公式(1)和(2),在选择技术创新后,企业1和企业2的产出的数学期望为:

仅从数学期望上来看,与没有进行技术创新时相比,企业1和企业2在创新后各自的利润增加值分别为:

根据公式(4)可知,只有当Δπ1>0、Δπ2>0时,企业的技术创新才会得到正的利润,并且随着技术创新成功率的不断降低和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成本逐渐上升,利润会不断减小,如果企业能够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来与自己共同承担风险,并且共享创新收益,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也将更加顺利,这也是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企业选择企业联盟、产学研合作等方式进行协同创新的重要原因。对于传统企业来讲,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生产经验,但是传统企业面临升级转型的巨大压力,如果能够与高技术企业进行合作,吸收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管理经验。双方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各取所需,相互弥补,在相关知识、技术上实现互补,对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2.1 企业合资研发的情况分析

假定企业1和企业2达成共识,开展了协同技术创新活动,并且约定双方共同分摊研发成本,共享技术专利、创新收益等创新成果。此时,每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变成原来的一半。由于创新的成果一般都是一种新的技术,而新技术对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是很显著的,所以在技术创新成功之后,两个企业的生产效率都会提高。假定单位产品的价格为p,则在通过协同技术创新后,两个企业各自的利润期望值可以表示为:

与两个企业单独进行技术创新时相比,两个企业的利润增加值为:

根据公式(6)可知,与单独创新相比,在合资研发时,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都能够降低各自的研发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卢少华和陶志祥(2004)认为协同创新可以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更为有效的利用稀缺资源[3]。如今全国各地政府制定了许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用以扶持、鼓励当地高技术企业的发展,这些政策也为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之间的协同进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 技术互补、资源互补时的情况分析

企业选择协同技术创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取互补性的资源或者技术,Beers等(2004)指出为了防止市场冲突,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高校、科研机构或者其他行业的企业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4]。这里用ξ(ξ>0)来表示企业之间的技术协同效应,ξ的值越大,说明两个企业技术互补的效果越好,Tesoriere(2008)认为互补效应取决于企业之间的知识异质性、技术不对称性等因素[5]。在此条件下,假定企业1和企业2原来的技术能力各自为A1、A2,则在协同创新之后,两个企业的技术均变为ξ(A1+A2),并且两个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和要素投入保持不变,则在协同技术创新后,两个企业产出的期望值分别为:

与企业单独技术创新相比,两个企业利润的增加值分别为:

由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在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使得两类企业的技术互补性强于同行业的企业,要想使两个企业在协同技术创新中都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则需要使Δπ1>0且Δπ2>0,根据公式(9)和公式(10),ξ的值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在现实中,由于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差异,A1和A2的差距可能较大。为了使公式(11)成立,需要使ξ的值尽可能的增大,而由于协同创新本身能够使整体的效用大于部分效用的总和,即:

结合公式(12),有:

由公式(13)可以推导出公式(11)能够成立,即企业通过协同创新能够实现“1+1>2”的效应,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了验证上述推论,现利用实证方法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验证,同时做出研究假设:

假设H1: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互补有助于提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假设H2: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互补有助于提高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假设H3: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假设H4: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 研究设计

3.1 调查对象选择及数据收集

本文需要测量的变量共计有3个,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资源互补为自变量,每个变量设计两个问题来测量,技术互补根据双方在具体技术领域的互补性和基础知识的关联度进行测量,资源互补根据企业对该资源的需求及重要性进行衡量,参照了徐二明和徐凯(2012)的研究量表[6]。技术创新能力根据企业的专利数量、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及推出的新工艺流程的数量来衡量,设计4个问题进行衡量,每个指标用Likert 5级量表来衡量受访者对该问题的认同度,具体指标及内容描述见表1。利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技术互补、资源互补和技术创新能力这3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67、0.732和0.830,由于量表中各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7,可以认为量表的信度较高。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利用回归方程对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验证,同时利用相关性分析法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调查方法上,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主要选取北京、成都等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工作人员。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实地发放、邮寄、网络发放等形式发放问卷,一共发放了415份问卷,收回385份问卷,去除了空白、漏填的70份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315份(N=315),有效问卷比例为81.8%。其中,以高技术企业为对象的有144份,主要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企业,以传统企业为对象的有171份,主要涉及建筑、化工、传统制造业等传统行业。

3.2 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本文中的各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表2的结果可知,技术互补、资源互补与技术创新能力这3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此处分别以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为自变量,以技术创新能力为因变量,同时将样本分为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两组,利用SPSS软件做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由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技术互补、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359和0.338,且Sig值均小于0.05,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故假设H1和假设H3通过检验。同理,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这两个变量对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382和0.298,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即假设H2、H4通过检验。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技术互补、资源互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着正向的积极影响。因此,在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应该积极利用合作方的资源、技术,同时做出自己的贡献,以提高合作伙伴的创新积极性,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论及讨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通过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增加企业的产出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在面临技术创新风险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协同技术创新可以分摊成本,并且通过增强协同效应来提高产出,以达到单独创新难以实现的效果。在实践中,由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在具体的技术领域和技术资源上存在一些差异,使企业在协同技术创新中获得的收益有所不同。对单个企业来讲,为了尽可能的利用互补性的技术和资源,企业需要寻求更广阔范围内的合作伙伴,并且打破行业领域和地域的限制,同更多的优秀企业一起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虽然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两个企业之间产品的性能、品质的相似性会逐渐提高,从而影响各自的市场销售情况,但是通过双方互补产生的协同效应能够尽可能的抵消这种负面影响。同时,凭借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各自的管理经验及市场营销渠道,能够有力的降低产品的市场冲突,提高双方的市场竞争力。

摘要: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协同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提升作用。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协同技术创新,技术互补,资源互补,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解学梅,左蕾蕾,刘丝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效应的影响——协同机制和协同环境的双调节效应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5):72~81

[2]朱雪春,陈万明,殷红幸.企业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11):91~102

[3]卢少华,陶志祥.动态联盟企业的利益分配博弈[J].管理工程学报,2004,18(3):65~68

[4]Beers C.V.,Berghallb E,Pootc T.R&D Internationalization,R&D Collaboration and Public Knowledge Institutions in Small Economies:Evidence from Finland and the Netherlands[J].Research Policy,2008,37(2):294~308

[5]Tesoriere A.Endogenous R&D Symmetry in Linear Duopoly with One-way Spillover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2008,66(2):213~225

[6]徐二明,徐凯.资源互补对机会主义和战略联盟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12,(1):93~103

能力互补 篇2

不断深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要求开发和建构新型学习方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在计划层面改革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制, 更强调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转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不同类型的知识和课程需要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方式, 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能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基于此, 在大班化的美术专业教学条件下, 教师应顺应时代需求, 变“教师主角”为“学生主角”, 引导学生发挥同伴之间相互交流、互相促进的“同伴互补式”学习的潜在能量, 促进他们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同伴互补式”学习优势

同伴互补式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学习活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要重视学习的过程体验, 认为知识是在借助他人 (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1]根据Vygotsky (1978) 的“相邻发展区”理论, 在交互和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中, 学生在同伴或教师的帮助下比单独学习能取得更大进步。[2]美术专业上的同伴互补式学习指的是同伴之间对彼此完成绘画学习任务情况进行互提建议或互相改画, 以此促进学生个体专业能力的提升。较之传统的“教师主角”的美术专业教学有明显的优势:

一是同伴之间交流方便快捷, 能有效弥补人数众多的大班化美术专业教学教师精力分散、照顾不周、教学效率不高的状况, 从而有效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二是同伴互补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对同伴学习进展情况的关心, 有助于同伴之间及时发现和改正绘画问题, 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 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是同伴互补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 同伴之间互提建议、相互改画, 会生成强烈的“竞争”意识, 这有助于学生表现意识的增强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同伴互补式”专业能力提升策略

1. 理清思路, 做好同伴互补学习的前期准备

(1) 思想上的准备。在美术专业教学中除了教师自身转变“教师主角”的教学观念, 为学生构建同伴互补式学习的平台之外, 要切实做好学生学习观念的两个转变:一是使学生意识到同伴互补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 而是同伴之间互补学习, 是“地位”的提升, 有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二是使学生明确通过同伴互助学习不仅不耽误绘画时间, 而且可以互补解决绘画学习中遇到的诸多困难, 能有效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

(2) 形式上的准备。在开展同伴互补学习之前, 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 有目的、合理地分配组对成员, 基本上把专业程度相当而且在绘画能力上有互补作用的学生相互匹配, 形成同伴互补学习关系, 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而且会降低学生同伴互补学习时的内心压力感, 增强学生同伴互补学习时的表现信心, 有助于同伴互补学习在绘画后期的有效展开。例如:可以把耐心小气的绘画风格与大气毛糙的绘画风格的学生互相组对, 这样在同伴互补学习中, 耐心小气绘画风格的学生会受大气毛糙的绘画风格的学生的影响, 而使画面不再那么“小气”;同样后者的画面也不再过分“毛糙”, 从而达到有效的互补。

2. 找准时机, 做好互提建议的有序开展

在绘画的表现中后期, 学生经常会陷入“当局者迷”的误区, 这是由于学生在绘画表现过程中时间较长的“视觉疲劳”所引起的, 克服问题的关键是遵循“从整体出发”的基本原则和保持“第一印象”的新鲜感。说起来容易做时难, 许多学生在后期显得无所适从, 看一眼, 画一笔, 不是锦上添花, 而经常画蛇添足。因此, 引导学生在绘画的中后期互提建议很有必要, 这样可以利用“角色”的转换, 给同伴以起始绘画时的“新鲜感”, 更加容易发现对方画面中的问题所在, 帮助对方走出当局者迷的误区, 使之有效地纠正自身绘画中的问题。

互提建议可实行三步走策略:

(1) 读画。在绘画的中后期, 引导组对学生互相“读画”, 找对方画面中的问题所在, 建立“解题”思路。读画的过程, 是眼力提高的过程, 在审视别人的画的时候, 发现别人画中的问题所在的过程, 自己的潜意识也会受到碰撞和影响, 自己以后在绘画实践中要注意避免相同问题的出现, 从而起到双赢的作用。教师要做好读画的引导, 比如:引导学生读画面关系———黑白灰关系如何, 空间关系是否明确;读形体塑造———造型是否准确, 塑造是否到位;读用笔用线———用笔乱不乱、用线紧不紧等等。

(2) 交流。学生在互相读画之后进行必要的交流探讨, 在思维的碰撞中深化对各自画面问题的认识。而对一些不同看法和模糊认识, 可以请异组同学或老师参加讨论深化认识, 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的“眼力”和“脑力”, 提升了学生对绘画问题的认知能力, 对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 标注。交流之后, 对方画面中的问题也就确定了, 这时做简要的标注, 以使对方改画的时候有“抓手”。

3. 精心筹划, 做好互相改画的操作指导与监督

学生在互提建议后, 互改的意愿很强烈, 教师对此应加以鼓励, 做好互相改画的引导工作,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1) 教师示范引导。首先, 教师示范改画。以一幅学生的绘画作业为例, 引导学生掌握互改的方法。改画前, 引导学生先“读”教师要改的画, 让学生对该画有一定的认知, 然后教师现场操作示范改画:一是分析画面中的突出问题所在;二是文字标注出要改的突出问题;三是示范如何改。示范改画时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参与进来, 可辅以适当的课堂讨论, 让学生发表意见, 实现信息的全方位流动。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多作正面鼓励, 注意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次, 共同总结改画要点。教师示范之后, 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出相关的改画要点。一是单个物体改画要点:物体的外轮廓是否准确, 长宽比例是否合理, 物体的透视关系是否准确, 物体的“三面五调”是否表达到位等;二是整幅画改画要点:画面的前后空间是否交代清楚, 有无脏、腻、灰、乱现象, 主体是否突出、副体是否抢眼等。

(2) 学生互改实践。一是尝试互改:学生初次互改实践, 应以熟悉方法、培养兴趣为主, 不要一下子要求很高, 可引导事先配对的同层次学生即时尝试。首次互改要求学生找出被改人画面中的较突出问题, 做出文字标注, 提出改的建议后互相交流即可。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巡回走动, 口头给予必要的提示:物体的形体有没有问题, 画面灰不灰、脏不脏、线用得乱不乱等。这步完成后, 教师对学生的初步“互改”情况依据画面进行分析点评, 对学生的成果给予适当的表扬, 然后要求画的作者对对方提出的画面中的问题进行对点自改。二是定向互改:尝试之后, 学生有了非常强烈的“动”的欲望, 此时, 教师不能一下子放开, 任由学生互改, 应事先拟定出互改的“定向性”方案, 指引学生有目的互改, 强调学生互改方法的掌握和习惯的养成。具体方案要求:改物体“轮廓形”和“结构形”问题, 调整到基本准确;改画面大的“黑、白、灰”问题, 使画面大的黑白灰关系明确;写出建议, 建议被改人接下来画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方面。学生根据方案要求, 互相寻找被改人画面物体“形”和“体”的问题, 画面大的黑白灰问题, 进行逐一互改, 锻炼学生的互改能力, 教师参与其中, 给学生以技术层面的引导;同时进行有效督导, 确保学生互改的效果。三是分组互改:学生在有效掌握互改方法后, 可变“一对一互补式互改”为“小组式互改”, 可以把两对一对一组成四人一组, 进行小组之间的互改。首先, 教师引导每个小组将对方小组四张画一字排开, 小组人员共同商讨研究这四张画中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在画上做好相应的标注, 研究修改方法并商讨修改分工落实, 最后组内集体审核进行终改。其次, 为了便于管理, 教师可建议每组选一名绘画水平较高的学生作为这一小组的组长, 让他来负责组织学生, 协调组内人员的分工与合作。对小组互改的要求是:少做大的修改, 标注好问题点, 签好名, 决不能走过场。在标注问题点的时候尽可能简明扼要, 具体可以参照教师的修改示范。最后, 要求各小组重新审视本小组人员的画, 总结好本组人员画中的问题点, 并仔细品读对方是如何改正问题的, 吸收经验, 反思出现问题原因。通过小组之间的互改, 充分发挥团队的协作力量, 促进改画效果的提高和学生个体专业能力的提升。

(3) 教师检查反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论是让学生“改前读画”, 还是让学生互改, 仅有布置而没有督导检查就无法落实, 而有督导检查无评价反馈则无法激发学生互相改画的热情。因此在绘画的中后期, 首先, 教师用数码相机把学生的画依次拍一遍, 存入电脑, 留作检查评价对比依据;其次, 教师组织同伴之间互相改画, 期间巡回引导;最后, 教师对改过的画, 依据前面所拍照片 (多媒体投放) 检查对比, 及时给予现场评价、反馈。肯定正确合理的改动, 指出互改中的不足以及要注意的地方, 以此让学生感受互相改画的价值, 从而增强互改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互改热情。

总之, 在构建美术班学生之间互提建议、互相改画的“同伴互补式”专业能力提升策略上,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能量, 给学生以学习主动权,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同时教师应做好“策应”工作, 最终达成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提高。

摘要:同伴互补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学习活动, 旨在发挥学生相互学习的潜在能量, 促成教学效益的有效提升。在大班化的美术专业教学现状下,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导向,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 分析了同伴互补式学习的优势, 着重阐述了“同伴互补式”专业能力提升策略, 包括理清思路, 做好同伴互补学习的前期准备;找准时机, 做好互提建议的有序开展;精心筹划, 做好互相改画的操作指导与监督。

关键词:同伴互补学习,中学,美术,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能力互补 篇3

信息技术资源是专门用来实现信息技术价值的物理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 可以在市场上买得到。[1]在初中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资源主要包括了能够储存并利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像等信息形式的物理信息技术资源, 包含了技术型信息技术资源, 管理型信息技术资源的与人力相关的信息技术资源, 以及人际间的信息技术资源三个部分。

在初中教育中所应用到的信息技术主要有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

二、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影响

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之间的互补并不是单单的依赖、相加的关系, 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通过有效利用这种互补性, 可以促进教育现代化, 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作出贡献。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的互补性及其对教育绩效的影响。

初中学校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平台研究新的教学方式, 以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可以对开发信息技术和使用信息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利用技术型和管理型的技术资源进行解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教育信息的共享。[2]我国初中目前的现状是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不高, 信息技术资源缺乏, 因此,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通过运用多种方法, 在初中教育中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的互补性, 提高了教育的质量。

1. 利用网络资源, 丰富了教学内容

教师通过学习最新的信息技术的用法, 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 利用熟练的网络技术, 在网络上搜集一些与教育学生相关的信息等, 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的内容。

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因此而提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利用内容较为丰富的幻灯片展示,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声音等, 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与形象有趣的画面相结合, 使教学内容更多样更新颖, 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 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资源, 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 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步骤一步一步地演示给学生看, 并与老师的讲解相结合, 最后让学生自己操作, 理论联系实践, 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 还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教学的过程中, 向学生传授一些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让学生正确地认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等, 能够提高学生获得对自身的能力发展有用的信息以及有效地运用信息的能力。现今的时代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资源有一个全面认识, 并且拥有熟练的处理信息技术的技术, 能够对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手段来推动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实施。第一, 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的技术水平、理解能力都不一样, 有的学生很容易掌握课堂上的一些信息知识, 但是有些学生掌握起来相对来说会比较慢, 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第二, 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成功作品, 对学生多加表扬鼓励, 让学生充满成就感, 提高他们自信心, 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充满兴趣。第三,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优势,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奇妙之处, 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学习, 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加强交流沟通, 互相协作, 将所有学生都带入到信息技术学习当中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 初中学校的教师通过正确地了解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之间的互补性并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 能极大地提高初中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也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艳玲.培训需求分析的技术路径及其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应用[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12.

水光互补系统互补特性分析与评价 篇4

光伏发电属于能量密度低、稳定性差,调节能力弱的能源,具有间隙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等缺点,给电网稳定运行造成隐患,电力系统需要有足够备用容量和调节手段来削弱这种冲击。随着光伏在电网中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大,光伏电力大幅、频繁的随机波动对电力系统有功平衡造成了冲击,进而影响到系统的一次、二次调频以及有功经济调度等运行特性,频率越限风险加大,电力系统稳定问题日益突出[1,2,3]。因此,必须寻求有效手段减小光伏发电功率的波动对电网运行的影响。目前对光伏并网进行研究以达到平滑并网功率的研究主要有: 文献[4]利用电池储能系统对光伏发电电能进行存储和释放,改善光伏发电并网输出功率波动的问题,并分析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和容量需求; 文献[5]采用超级电容器与锂电池组成混合储能系统,进行光伏电源有功出力优化; 文献[6]提出基于改进微分进化算法的风光互补混合供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其与风电或光伏独立供电系统相比更为经济、可靠,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本文提出了利用水电机组优越的调节性能对光伏发电功率调节,改善光伏发电并网输出功率波动的水光互补运行方式。水光互补运行是指光伏电站与水电站分时段、分情况运行,形成互补,利用水电机组启动迅速、调节灵活、负荷响应快等特点,对大容量光伏电站出力进行快速补偿调节,以降低光伏发电出力的波动性和间歇性,满足电网对光伏电站上网功率和频率的要求。

1 水光互补运行特性分析

1. 1 光伏电站运行特性

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工程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光伏电站以一回330 k V线路送入龙羊峡水电站330 k V母线,将光伏出力和龙羊峡机组出力汇集,利用龙羊峡水电站已建的5 回送出线路接入系统。

光伏电站发电出力受太阳能昼夜变化、季节变化、云层厚度、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不可改变和不可储存等特点,光伏出力会呈现不规则的波动。光伏电站投运以来在雨天,晴天,多云天气的典型出力波动曲线如图1、图2 和图3 所示。

由图可知,晴天天气日照均匀充足,受干扰因素较小,光伏出力波动较小; 多云天气由于云层运动遮挡太阳光线,对光照强度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光伏出力,光伏波形呈现不规则锯齿状,阴雨天气云层、雨量、气温对光伏出力影响较大,阴雨天气光伏出力波动幅度大,波动频繁。

本文统计了光伏电站投运以来每分钟的出力变化范围和概率如表1 所示。

(单位:MW/min)

1. 2 龙羊峡水电厂运行特性

光伏电站东边紧邻龙羊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梯级水电站中的“龙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总库容247 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94 亿立方米,是一座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大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水电站调节能力强,补偿能力强,具有为光伏电站进行水光互补调节的优越条件。龙羊峡水电站装机容量为4 台300MW混流式水轮机组,机组调节性能,调速器参数如表2 所示。

基于表2 的参数,进行水轮机组在不同负荷区间内的变负荷试验,试验结果如表3 所示。

由表3 的结果数据对比表1 光伏出力变化数据可知龙羊峡水电机组在额定功率内负荷变动时间基本可以控制在1 分钟内,基本可以满足光伏互补的要求。

1. 3 水光互补运行特性分析

水电站对光伏电站的补偿调节主要是以日内补偿为主,尽量不改变龙羊峡水电站的日出库总水量,不改变龙羊峡水电站年、月的出库水量,不影响龙羊峡水库与刘家峡水库两库的联合补偿运行调度原则。水光互补后水电站流量的波动可由下游水电站反调节,对龙羊峡水电站及下游梯级电站的运行影响较小。龙羊峡水光互补运行后对其承担系统调峰能力有一定影响,但相对青海黄河梯级水电站的调峰能力来说,影响较小[7,8]。

水光互补典型曲线如图4 所示,由图4 可以看出,进行水光互补后,龙羊峡水电站机组出力与光伏电站发电功率呈现互补反调节特性。在早上7: 00 至晚上19: 00 白天有太阳光的时间段,龙羊峡机组实时跟踪光伏机组出力互补运行,其余时段根据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调度水量电量要求进行灵活调整,保证龙羊峡水电站全天水量电量计划值不变。

2 水光互补补偿度

为了科学地评价水电机组补偿光伏变化的能力,准确地衡量水电机组在光伏随机波动和突变时的跟随互补性能,本文提出用于水光互补性能评价和考核的补偿度概念。

补偿度表示在评价考核周期内水光互补运行的水电机组出力变化量减去由于频率波动导致机组一次调频动作引起的水电机组出力变化量的偏差与光伏的变化量的比值。补偿度的公式如下所示:

补偿度:

式中 ΔPi光伏为光伏波动偏差; Δfi为频率波动偏差; Δt为采样计算周期,单位1 分钟; ΔPi机组AGC变化为进行光伏互补的水电机组在AGC调节下出力变化量; N为考核周期; ΔHz为采样周期前后频率变化范围; K为机组调差系数。

由式( 1) 、式( 2) 可知补偿度将频率变化引起的机组一次调频变化量减去,使衡量标准更加合理,并且将光伏变化量和水电机组变化量的求和后取绝对值,这样可将光伏变化量的正偏量和负偏量一并累计,避免正负抵消。

同时式( 2) 将互补变化量之和与光伏变化量之和作比表明互补后的光伏变化量占总的光伏变化量的组分比例。如果补偿效果好,该比值应较小并接近于零,最后用1 减去该比值是为了符合正常理解逻辑的表征补偿度这一概念。

基于补偿度的概念,本文在晴天、多云、阴雨天气分别进行水光互补的AGC试验,不同天气情况下水光互补后光伏变化量与水电调整变化如图5、图6、图7 所示,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补偿度结果如表4 所示。

由图5、图6、图7 可以直观的看出在不同天气情况下水光互补的此消彼长的互补趋势,通过水电机组快速调节性能,将光伏发电锯齿形出力曲线调整为平滑稳定曲线,为电网提供优质电能。

由表4 数据可知,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互补度都在90% 以上,互补度评价指标与互补曲线一致,水光互补系统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有较好的互补特性。

3 结束语

龙羊峡水光互补系统在考虑龙羊峡水电站水量平衡的基础上,结合龙羊峡水库调节能力,通过水电机组快速调节性能,将光伏电站锯齿形出力曲线调整为平滑稳定曲线,为电网提供优质电能,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同时也提高水电站对电网的调节能力和送出线路的利用率,龙羊峡水光互补系统优化了光伏发电电能质量,解决了光伏电量消纳瓶颈问题,为我国清洁能源利用提供了新型发展模式。

摘要:利用水电机组快速调节性能平滑并网光伏电站出力波动的水光互补系统目前尚无运行特性分析及评价考核方法和标准,以龙羊峡水光互补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水光互补运行特性,并提出了应用于水光互补系统评价考核的补偿度的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理论论证以及在不同天气情况下进行补偿度的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科学准确的表征水光互补性能优劣,通过补偿度的评价表明龙羊峡水光互补系统能平滑光伏波动对系统的影响,切实能提高系统稳定水平。

关键词:水光互补系统,补偿度,龙羊峡水电厂,光伏电站,光伏波动

参考文献

[1]丁明,王伟胜.大规模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影响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1):1-14.

[2]张伯泉,杨宜民.风力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力,2006,51(6):65-69.

[3]TANG YEHUA,XIE JIAN.Status and expectation of photovoltaic technology[J].Renewable Energy,2005,(3):68-69.

[4]靳文涛,马会萌.电池储能系统平抑光伏功率波动控制方法研究[J].现代电力,2013,30(6):21-26.

[5]邱培春,葛宝明,毕大强.基于蓄电池储能的光伏并网发电功率平抑控制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3):29-33.

[6]杨琦,张建华,刘自发,等.风光互补混合供电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86-90.

[7]廖春梅,郑永恒,张云辉.综合利用要求下的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日运行方式的探讨[J].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2007,20(4):72-74.

能力互补 篇5

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译坛关于翻译标准的探讨从未间断, 有关翻译标准的学说更是层出不穷, 众说纷纭, 但至今也没有达到统一。辜正坤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站在立体思维的角度, 论证了多个翻译标准存在的客观现实及其合理性,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同翻译标准的多元化一样, 在语言学的母语迁移理论中同样存在各个理论多元互补的现象, 各个理论学派从各自的角度, 得出了相反, 甚至是相矛盾的结论, 虽然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但这些研究推进了语言学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2 辜正坤先生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2.1 产生背景

对于翻译标准问题的探讨, 历来是中外翻译界的热点话题。

在我国, 三国时, 支谦就曾提出“循本旨, 不加文饰”, 后有东晋道安的“尽从实录, 不令有损言游字”, 唐代玄奘的“既须求真, 又须喻俗”。近代, 翻译标准更加丰富, 严复的“信达雅”, 钱钟书的“化境”, 傅雷的“神似”和许渊冲的“三美”等都曾引起强烈反响。和中国翻译理论界一直把翻译标准作为研究和争论的焦点相同, 西方对于翻译标准的问题也一直层出不穷, 争论不休。18世纪, 英国学者泰特勒 (Tytler) 提出翻译“三原则”, 奈达 (Nida) 1964年提出了“动态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 , 和后来的“功能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 , 以及皮特·纽马克 (Peter Newmark) 的翻译文本说等。

作为中国学派的译学理论, 辜正坤先生“多元互补论”的提出最早是针对翻译标准问题, 1987年首次在中国首届研究生翻译理论研讨会上提出后就引起轰动, 后又在中国首届中青年翻译理论研讨会上再次引起强烈反响, 并被该研讨会授予论文优秀奖。

2.2 何谓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所谓的“多元化翻译标准”是一个由若干标准组成的相辅相成的标准系统, 这些标准各自具有其特定的功能 (2003) 。翻译标准系统的构成应该是:绝对标准 (原作) →最高标准 (抽象标准最佳近似度) →具体标准 (分类标准) 。由此可见, 绝对标准是最高标准的标准, 最高标准是具体标准的标准。

辜先生认为, 译作的价值是一个相对概念, 它的实现依赖于接收者, 但接收者的文化素养、审美心理等又因人而异, 所以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没有绝对的标准不等同于没有任何标准, 与之相反能用来判断译作的价值还能用于指导翻译实践的具体标准不但有, 还有很多, 而这些标准就构成了翻译标准的一个多元系统。

在翻译标准系统中, 从原则上来说, 各个具体标准在空间上是互不冲突的, 并没有伯仲之分。但是, 由于认识主体的审美意识不同, 对翻译功能的特定要求会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变化, 一些标准被提升为主标准, 而那些相形之下被认为是次标准的, 仍有可能在某个适当的时候再次荣升为主标准。所以, 标准的主次之分, 时间性和空间性都是相对而言的。

所有的翻译标准本身都具备自己的特点, 某一个翻译标准的优点可能正是其他翻译标准的缺点, 每个标准在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 又弥补了其它标准的缺陷和不足, 和其它标相辅相成。所以说, 译标准的多元化本身就体现着翻译标准的互补性。

2.3 多元互补翻译标准的意义

辜正坤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不止为翻译标准的理论研究贡献了力量, 对于解决翻译实践问题, 意义更为重大。对译者而言, 多元的翻译标准可以让他们不拘泥于某一种翻译标准, 相反, 可以博众家之长, 吸取各家精华, 进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就读者而言, 多元的翻译标准可以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译作的风采, 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有效地吸收译作中的信息。就译作而言, 多角度、多层次的翻译标准, 有利于发现、评估译作的价值, 从而真正对读者和原作负责。

3 语言迁移理论中的多元理论互补现象

3.1 语言迁移理论的背景

语言迁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Ellis, 2000:299) , 这个问题贯穿在二语习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40年历史中, 历经起落, 争议不断。

从其兴衰历程看, 随着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理论模式的转换和发展, 语言迁移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兴盛期, 语言迁移研究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框架下以对比分析假说为主导, 在二语习得理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二阶段为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衰落期, 受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的影响和中介语理论的影响, 行为主义语言观受到大力抨击, 对比分析假设和语言迁移理论遭到抛弃, 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被贬低, 甚至遭到否定;第三阶段始于80年代初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这一阶段, 随着二语习得研究两大对立阵营——认知派和社会派逐渐形成和发展, 语言迁移论从最初只针对语言本体的研究扩展到对语言学习者的研究, 从认知心理、语言、社会文化、神经生理等各个角度重新认识迁移在二语学习中的作用, 语言迁移再度崛起。

3.2 语言迁移理论中的多元互补现象

“现在很少有语言学家会质疑语言迁移的重要性” (Ringbom, 2007:33) , 绝大部分理论和研究都支持或证明母语在二语习得中会发生作用, 只是在作用大小问题, 正负面影响问题的研究上存在不同观点。

(1) 行为主义学派观点

行为主义理论的主导思想在语言观上受结构主义的影响, 在学习观上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支配,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二语习得的过程会受到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习惯差异的阻碍, 二语习得不成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负迁移 (干扰) 引起, 负迁移是学习者困难与错误的主要来源。因此二语学习者必须克服一语习惯, 避免干扰错误。行为主义学派认识到母语会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发挥作用, 但却过分夸大了它的干扰作用, 从而忽视了影响二语习得的其他诸多因素。

(2) 认知派观点

认知派的学者主要受到乔姆斯基 (Chomsky) 普遍语法的制约, 认为母语不同的学习者二语习得的过程和顺序大致相同, 一语的特征不会迁移到二语中去, 所以母语对二语学习的进程没有明显的影响。

(3) 社会派观点

在社会文化视角下, 一语起特殊作用, 是一个中介工具, 由学习者自发使用, 以实现自我调节。一语的使用是一种策略, 通过这个策略能够帮助学习者达到社会和交际的目的。因此一语对二语学习起积极作用, 而非消极作用, 起促进作用而非干扰作用。

从以上讨论中, 我们可以看出, 就一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各派理论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答案。通常认为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势必会影响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但结果其实不然。尽管各派对于一语在二语习得中是否起作用, 起正迁移的作用还是负迁移的作用的看法并不一致, 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迁移进行研究, 甚至各种不同理解的存在还加深了对迁移现象的研究。各式各样的迁移理论在各自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和其他的迁移理论相辅相成, 弥补着其他迁移理论的缺陷, 也为其他迁移理论的存在提供依据。

4 结论

辜正坤先生构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是以变化的、发展的眼光来研究翻译。多元的翻译标准并没有对以前众多的翻译家提出的标准全盘否定, 而是以宽容的态度承认若干标准的存在, 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系统实质上是一元标准与多元标准的辩证统一。辜老先生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虽然是用来研究翻译标准, 但多元互补的观点却具有普遍意义。在语言学的母语迁移理论中同样不乏各个理论多元互补的现象, 各个理论相互借鉴, 互相弥补, 共同推动母语迁移理论和语言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J].中国翻译, 1989 (1) .

[2]辜正坤.当代翻译学建构理路略论[J].《文学翻译学》序中国翻译, 2001 (1) .

[3]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4]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J].翻译通讯, 1983:7-8.

[5]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中英经济互补双赢有期 篇6

英国政府重视中国发展

英国首相卡梅伦于11月9日展开为期两天的访华之旅, 这是他今年5月就任以来首次对中国进行访问。访问期间, 卡梅伦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举行会谈, 并与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 同时与中国其他领导人共同出席中英工商峰会。

尽管英国经济已然开始复苏, 但众多不确定因素仍然在考验卡梅伦政府。面对希腊债务危机的“前车之鉴”, 卡梅伦政府日前通过了大规模削减公共开支的计划;而与此同时, 英国经济复苏势头却依然疲弱, 由此如何更好“开源节流”成为卡梅伦的头号任务。一方面, 英国传统的出口市场, 包括美欧等传统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在本轮危机中又体现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在这种背景之下, 卡梅伦政府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拉动本国出口, 刺激经济增长。而英国保守党在时隔13年之后重新执政, 卡梅伦政府也希望借本次访华提升中英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庞大的市场潜力, 这些都是吸引卡梅伦的重要因素。本次卡梅伦访华, 力促双方经贸合作应是其主要目的。因此, 双方围绕“构建互利共赢的中英经济关系”这一主题, 就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贸易和投资、金融部门发展和监管、加强全球合作、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等议题, 进行了坦诚、务实的讨论, 取得积极成果。而此次卡梅伦所率包括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 商业、创新和技能大臣森特·凯布尔, 能源及气候变化大臣克里斯·休恩和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以及约50位工商界资深领袖的访华代表团, 是英国首相历次访华阵容中最为豪华、规模最大的一次, 充分体现了英国政府对中国的重视。正如财政大臣奥斯本所言, 英国是中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英方非常重视中英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此次访华将成为中英双方建立良好双边关系的基础, 英方期待与中方就经济、能源、气候变化、环境、教育、科技创新、军事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交流, 并期望达成具体的合作协议。

中英两国都很“需要”对方

当前, 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 但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主要发达经济体内生动力不足, 失业率居高不下, 财政和债务风险加大。新兴经济体资本大量流入, 通胀风险上升。全球流动性过剩,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冲击市场信心。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仍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避免经济问题政治化, 推动世界经济全面复苏。

英国新政府成立以来, 中英关系开局良好, 各领域合作进展顺利。第三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卡梅伦首相首次访华期间举行, 具有特殊意义。英方已经意识到, 中国是一个主要的贸易伙伴, 同时也注意到中国元素在英国的存在愈加深入。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中, 英中两国都很“需要对方”。英方高度赞赏中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快速复苏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积极评价此次对话取得的重要成果。英国是中国持久可靠的合作伙伴。英方期待与中方进一步加强经济、金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广泛领域的合作, 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 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进程, 为世界经济尽早全面复苏作出积极贡献。

卡梅伦10日在国际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时, 也极力向中国企业推介英国。在他看来, 中美应该共同推进双边贸易, 把中英贸易做好, 做大。首先, 中国是世界排名前三的经济体, 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两国之间的贸易有很大的机会, 会给双方带来双赢的结果。其次, 英国在保险、银行、服务等行业比较领先, 他们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同样, 中国有十多亿人口,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中国在出口商品和服务方面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中国资本”目前在欧洲已经有不少投资, 英国则是非常欢迎中国投资的。英国在关税、公司税等方面都非常优惠, 欢迎中国的企业到英国去投资。中英之间的贸易是很有发展潜力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两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双方将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 打造经贸、投资、金融、高新技术、基础设施、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等合作亮点, 加强化工、质检、民航、税收、统计等方面的合作。英方重申支持欧盟尽早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并将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双方欢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和治理结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双方将与国际社会一道, 推进国际金融监管改革, 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 支持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增资, 尽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在华英企从发展中获益

11月9日, 英国商务、创新与技能国务大臣文斯·凯布尔和英国电信亚太区执行董事凯文·泰勒共同开启了英国电信公司在北京新建的客户创新演示中心。该中心是英国电信公司在亚太地区正在进行的投资项目的一部分, 旨在通过交付关键的通信服务, 帮助英国和其他跨国企业在跨亚洲的商业机会中取得成功, 同时支持本土企业在全球其他地区的运营。

文斯·凯布尔说:“我很高兴看到如此多的企业从在中国的投资与发展中获益, 我希望本周的出访能为更多的英国企业带来机会。英国电信公司是我们最老牌的电信公司, 并且凭借自身力量成为了英国的象征, 北京新建的客户创新演示中心, 展示了其在海外提供服务的能力。北京的演示中心将会帮助英国和跨国企业成功抓住在整个亚洲市场的业务机遇, 并帮助中国本土企业在世界其他区域的运营。我希望看到这个北京演示中心能够作为前沿技术的代表大放异彩, 并成为其他考虑在中国投资的企业的标杆。”

凯文·泰勒说:“中国早已是英国电信公司的重要市场, 并已经成为正在扩展业务的英国企业的战略机会。在英国电信公司最大的客户 (按公司营业额计算) 中, 至少有80%正在亚洲扩展业务。我们在中国投资有很长的历史, 并且有坚实的用户群和卓越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最新的例子就是在北京的客户创新演示中心所见到的。”

中英经贸可望再获提升

尽管中英经贸关系源远流长, 并且与中德、中法最近两年经贸关系有所波动相比, 中英经贸关系近些年一直相对稳定, 但目前来看, 两国间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的潜力依然很大。数据显示, 尽管中国目前是英国在欧盟之外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英国是中国在欧盟范围内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但中英贸易额今年前7个月为266亿美元, 仍有提升的空间。包括节能环保、高科技、高端制造业等多个领域都是中英经贸合作潜力较大的部分。尤其是在高科技出口方面, 英国还应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一些。目前我国在一些高新领域的发展也较快, 英国应当抓住时机放宽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限制, 这是将有利双方的。除了聚焦两国贸易关系之外, 中英之间的投资往来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块。资料显示, 中国目前已经是在英国的第六大投资国。温家宝总理9日提出, 希望英国能够减少对中国企业的限制, 给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这说明中国对英国的投资已经不再是布朗执政时期的“提法”阶段, 正在逐渐步入增长期了。

事实上, 在卡梅伦访华期间, 中英双方高层领导人纷纷表达了加强彼此经贸合作的决心和意愿。10日胡锦涛主席在会见卡梅伦时表示, 中英互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中方重视发展同英国的关系。中英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经济互补性强, 合作远大于竞争, 机遇远胜于挑战。双方应该把强烈的合作意愿落到实处, 找准合作新的增长点, 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业等领域加强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11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卡梅伦时也表示, 中英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 两国关系具有丰富内涵, 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前景广阔。卡梅伦也在11月10日表示, 他此行不仅仅是要为像BP、壳牌或者是标准人寿这样的大公司来谋取大单, 更是要向世界证明, 中英双边贸易是通过努力增加的。自由贸易对中国、对英国、对世界都是有利的。要继续发挥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平台的重要作用, 推动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在双方领导人同时表达加强彼此合作的基调下, 中英两国也签署了一系列的经贸合作协议。11月9日, 中英双方签署了数项官方与企业的合作协议, 其中包括拓展两国在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的双边合作、深化教育领域的交流以及企业订单。而11月9日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向东方航空公司提供价值12亿美元发动机的合同。同时, 两国政府签署协议以加深中英两国学校和大学的联系, 将大幅增加前往英国的中国语言教师的数量。双方商定, 第四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于2011年在伦敦举行。

总之, 卡梅伦本次访华, 不仅加强了双方经贸合作, 更是整体凸现了中英友好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中英两国经济发展, 也会对稳定中欧关系、促进中欧合作带来良好的影响;从表面上看, 谈的是“生意”, 但这些“生意”却又不只是“生意”———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背景下, 合作共赢是各国发展的最理想途径。卡梅伦访华之行势将推动中英经贸合作迈向新台阶, 也将推动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垂直轴风光互补照明装置 篇7

风光互补发电的优势在于:白天太阳光强时, 风一般小, 晚上没有太阳光, 但风一般较大;在夏季, 风小而阳光较强, 冬季, 风大而阳光较弱。太阳能和风能在时间上的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最佳的匹配性, 因此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资源条件最好的独立电源系统。

垂直轴风光互补照明装置主要由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风光互补控制器、蓄电池及照明设备构成。

一、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通常我们看到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转动轴与风向平行, 启动难和需要高风速运转的, 且它为单向迎风, 风能浪费严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转动轴与风向垂直, 在结构上与水平轴风机截然不同, 它可以接受360度方位任何方向的来风, 能更好地适应外界风向变化, 且运行时噪音小。

本装置采用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如图1所示。风轮由垂直于水平线的5片叶片构成, 叶片由超高强度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成型, 风轮的翼型考虑气动力学设计而成, 具有极低的启动风速和较高的风能利用率。风轮带动垂直轴专用稀土永磁三相发电机发电, 电机体积小、重量轻且发电效率高, 只具有微小的起动阻力矩, 有效保证了风机在微风中便能启动。本装置采用的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二、太阳能电池组件

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电转换原理使太阳辐射的光通过半导体物质转变为电能的器件, 将太阳能电池单体进行串并联封装后, 就成为太阳能电池组件。本装置采用光电转换效率较高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 功率为60W。

三、风光互补控制器

风光互补控制器是风光互补发电中最为重要的部件, 其性能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寿命和运行稳定性。本控制器采用AVR单片机为主要控制核心, 采用智能控制技术, 主要功能有:

(1) 具有傍晚主灯、副灯全亮、至接近午夜开始关掉副灯, 天明路灯全部熄灭的程序流程自动控制功能;或常规光控控制。

(2) 输出第2路为多类定时输出 (可光控可定时) ,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设定选择定时时间。

(3) 蓄电池过充电与过放电保护。

(4) 防蓄电池放电振荡功能;即在蓄电池欠压临界时关灯不久, 蓄电池电压又回升至正常范围电压, 频繁出现开灯、关灯现象。

(5) 浮充充电功能, 当蓄电池达到过充保护点时, 采用稳压充电方式。

(6) 防太阳能组件反接功能, 防蓄电池反接功能。

(7) 多类定时选择功能, 可改变主灯副灯的工作时间, 也可以使副灯与主灯功能一致。

(8) 设置强制停转风力发电机功能, 方便风机的调试与安装。

四、蓄电池和照明设备

为建立一个供电电压稳定、均衡的系统, 就需把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组件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 稳定地向用电器供电。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有成本低、容量大及免维护的特性, 是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储能的首选, 在本装置中采用12V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本装置中采用LED光源, LED照明光源是一种新型固态冷光源, 它具有节约能亮、电压低、电流小和亮度高的特点, 适合用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 且可省去逆变器。

结语

风光互补照明系统具备了风能和太阳发电的双重优点, 而垂直轴风光互补照明系统由于其外形美观且启动风速低, 越来越多地用于道路照明及景观照明中。

摘要: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太阳能和风能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且利用其发电不会产生有害气体, 清洁干净。本文介绍了一种独立风光互补照明装置, 它由太阳能和风能互补供电。装备由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太阳能电池板, 铅酸蓄电池、风光互补控制器和照明设备构成。该装置运行平稳、效果良好。

关键词:风光互补,垂直轴,控制器

参考文献

[1]一种小型独立风光互补照明装置[Z].

上一篇:教育法下一篇:气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