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建设

2024-06-2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创业团队建设(共12篇)

创业团队建设 篇1

一、创业团队的内涵概述

(一)创业团队。

团队,是指多个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走到一起,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一个集体。对于创业团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创业团队是指为了共同目标,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之中,客服困难,分享喜悦的团队。有人认为,创业团队的人员不只是创业初期的人员,还包括以后加入的人员,因为企业是一直都在奋斗前进的。

(二)创业团队的角色构成。

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人,但是世界上可以拥有一个完美的团队。一个完美的团队一般由以下几个成员组成。团队的执行者,团队的协调人员,团队的公关人员,团队的审议人员,团队的专业人员。执行者要求有较强的执行力,可以很好的推动任务目标的完成,使得团队的业绩得以很好的发展;协调人员可以很好的协调整个团队的运作,使得整个团队在信息交流上畅通无阻;团队的公关人员要求性格外向,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很好的促进团队的对外建设;团队的审议人员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可以很好的找出问题的关键;团队的专业人员具有很好的知识储备,可以很好的为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二、大学生创业的特征

大学生创业团队作为一个年轻的团队,具有以下特征:

(一)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加入创业团队,虽然大家加入的理由可能不相同,一部分人是因为就业的压力加入创业的团队,一部分人是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加入团队,一部分人是为了体验创业的激情而加入团队。不论大家是由于什么原因加入团队,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干出一番事业。

(二)不同的专业背景,具有一定的友谊。

大学是各种不同的专业聚集的地方,大学生的交友往往也是自己身边的同学,所以在进行创业的时候,学生往往是和自己身边的人进行交流,所以创业团队的组成人员也就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大家之间都相互理解,可以共同处事。

(三)社会经验缺乏,但是精力充沛、思维敏捷。

大学生和社会的接触还较少,对市场了解甚少,大多数还是停留在理论上,没有接受挫折的准备。但是大学生都很年轻,对于挫折造成的损失可以很快弥补,所谓年轻好调头就是这个道理。

(四)政府的优惠政策的支持。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有很多的政策支持,例如可以休学进行创业,在以后能够补齐学业。现在许多的大学都有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技术的指导,还提供一笔资金的支持,可以使大学生的创业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问题和原因

(一)不稳定,人员流失率高。

在进行创业的时候,大学生除了创业还要兼顾其他方面的事情,比如学习。大学生在本质上还是学生,而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信息学习,许多的大学生没有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创业上,这就使得创业和学业上产生冲突,这就使得许多的大学生放弃了创业选择了学业,导致创业的人员流失。大学生是马上要进入社会的人员,进入社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需要和家人一同考虑,家人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将来,而创业的不确定性太大,很多的家人会反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创业,使得创业的人数产生流失。

(二)角色搭配不合理。

在一个创业的团队之中,具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在进行团队建设的时候,需要对不同的性格角色进行互补,使得他们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团队。大学生创业团队人员的选拔存在随意性,没有严格按照创业团队的需要进行人才的配置,这就使得创业的业务发展会收到影响,从而影响创业的成功。

(三)极易冲动,不能很好的配合。

大学生大部分处于人生的生理旺盛时期,极易年轻气盛。在开始创业的时候,对于创业的不融合性会被创业的激情替代。随着创业的不断发展,在创业途中对发展路径的选择出现的差异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加上沟通的不顺畅,创业的矛盾可能就会在一瞬间爆发出来,使得创业团队之间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配合。

(四)缺乏管理制度。

很多大学生的创业团队都是一种自发的形成机制,有些是出于激情,有些是出于爱好,或者其他的原因走到了一起,这种形成的模式就是的大学生的创业团队没有正规的管理模式。如果创业处于盈利的状态,在创业初期由于没有指定一个明确的利益分配方案,则不利于创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建设

(一)加强团队教育、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

现代社会,社会上的思想日益复杂,社会对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复杂。大学生处于思维旺盛的时期,思维灵敏活跃,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创业成员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得创业团队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来自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创业的团队始终是一个战斗的堡垒。

(二)加强法制意识。

法制在现在社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创业的时候,需要遵循法律的规章制度进行,不能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故而,需要加强对创业团队的成员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得创业团队的人员可以自觉的遵守法律。

(三)加强创新意识。

在进行创业的时候,要想站在价值链的顶端,就必须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是一个创业团队走向成功的必备因素,在进行创业的时候,一个好的创新思维,或者一个好的创新产品可以使得整个创业少走弯路,走捷径。要在创业的团队中,需要形成一种创新的氛围,使得创新的意识充满整个团队。

(四)提升创业技能。

创业的技能,主要包括以下技能:技术的运用能力、对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的配置能力,对市场发展的分析能力,对资源的配置能力等等。在创业的团队中,可以根据团队的分工不同而进行不同的能力建设,促进整个创业团队的进步。

摘要:大学生创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从大学生创业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创业团队的概述,然后分析大学生创业的特征,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建设,希望对大学生创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团队

参考文献

[1]包玉花,于庆.浅谈大学生创业团队[J].职业技术,2012(6):103.

[2]蔡昆颖.浅谈中国创业团队建设问题[J].时代金融,2011(5):18-20.

创业团队建设 篇2

摘要:课程是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保障。通过明确教学团队的建设动因、目标、优化团队结构、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在地方高校建立了一支具有??新创业能力的《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群教学团队。

关键词:固体废物;课程群;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3-0029-02

一、《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动因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1]。对于高校而言,课程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因此高校必须顺应国家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在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方面不断进行探索。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水特色”,并获得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并通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广西不仅水环境保护重要,而且也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相关固体废物导致的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也很严重,重金属污染与防治从“十一五”开始被列入广西环境保护的头等大事,并在“十二五”上升到国家层面,因此广西必须重视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方面的高级人才的培养。《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是环境工程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培养固体废物处理专门人才的重要载体。而《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的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专业建设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目前,《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创新创业教育与固体废物处理的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1]。

二、《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

目标是方向,具有激励作用。团队目标是团队运行、发展的目标,是团队构成要素的首要因素。因此,教学团队在组建的过程中应具有明确、准确的定位[2]。针对广西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方面创新创业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不足的现状,我们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是建立一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教学队伍,推进《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升《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创新创业教学质量。

三、《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教学团队的组成结构

《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教学团队属于专业课类的教学团队[3],由一个团队带头人和若干个成员组成。团队负责人是教学团队的核心,要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带头人,更要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者[4]。通过考察教师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洞察力,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品行修养和人格魅力,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最终确定一位带头人[5]。根据以《固体废物处理工程》为主要核心课程,以水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农业环境保护等为辅助核心课程的《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团队的成员。团队成员年龄结构为上世纪60年代2人、70年代3人、80年代2人。其中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1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

四、《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教学团队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方向和任务

《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是工程应用型课程,因此为了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教学改革方向是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围绕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明确团队教学改革的任务。

1.强化教学团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教学团队加大对中青年教学骨干的培养力度,每年有计划地派遣1名没有工程经历的教师到企业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实习锻炼,丰富实践经历和工作经验,掌握企业最新的处理技术动态,提高工程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工程》的教学质量。新上岗的教师(博士、博士后)先到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进行3―6个月的上岗培训,了解固体废物处理工程的工作流程,学习专业操作技能。对于过去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教师,定期安排其到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公司学习锻炼,以更新工程知识,掌握新的实践技能,丰富工程实践经验。鼓励团队成员将自己的科技成果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产业化,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教学团队成员的创新创业整体素质。

2.强化创新实验教学改革。在立足向学生传授实验技术理论、验证理论知识的“基本型实验(验证型)”的基础上,增加“提高型实验(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其中部分提高型(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项目主要是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实现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侧重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前期所学知识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实验课程内容,模拟联合攻关解决环境处理中的实际问题,训练用整体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一步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对实验课程的设置也进行了改进,将环境监测和环境工程微生物的实验从理论课程中剥离出来,专门设为两门实验课程,增加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方面的实验,如堆肥实验、填埋实验等,强化教学效果。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设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使更多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教学改革表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有部分本科生根据实验数据撰写和发表了科技论文。

3.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教学团队积极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践教育中心,如桂林市的填埋场、堆肥场等,同时增加生产实习的时间,由原来的3周增加为7―8周。除了学院统一组织的实习外,团队教师推荐学生或学生自主寻找实习单位,学生可在单位实习4―5周,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依托学校发展,团队加强了固体废物处理实验室的建设,并充分利用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桂林理工大学科技园、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博世科环境学院等实践基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参考文献:

创业团队建设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意义;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24-2

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素质教育不断革新,教学工作与职业道路规划充分的结合,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立一支高效的创业团队,提高辅导员对创业的认知,增强创业团队的凝聚力,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做一个清晰的规划,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高职院校创业辅导员本身就没有对创业有非常专业的见解,其辅导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建立一支专业的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是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主要的工作任务。

1 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创业辅导员团队的专业素质

加强创业辅导员团队建设,有利于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使其更好地满足岗位的需求。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利用团队的力量,加强团对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使他们对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从根本上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构建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从根本上提升了辅导员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辅助学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2 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创业、就业指导服务

构建专业的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可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问题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帮助学生确定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还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道路,职业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表现。通过专业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建立,可以更加系统的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具体可以从职业选择、职业发展体系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给予学生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意见,为学生的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1.3 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构建专业的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在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方面是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学生的就业率、职业发展能力以及创业创新性,而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有助于提升学生上述性质,从而实现整个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建设,将学校关注点更多的转移到学生的就业上,并且给予学生的创业规划给予有效的指导和鼓励,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2 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专业性方面无法保障

高职院校充分开展创业指导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创业指导团队专业性上面,但是这也是目前困扰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的最大问题。首先,一些高职院校辅导员,由于自身综合素质的限制,没有经过创业方面的系统培训,本身在这方面的专业性就不高,对创业、就业以及职业化发展方面都没有准确、清晰的认知,无法对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进行解惑,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其次,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年轻化趋势加强,缺少实践经验,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教育岗位,社会经验较为缺乏,无法对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的指导十分有限。

2.2 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管理以及培训机制方面还有待改进

目前,高职院校对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建设力度十分有限,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在团队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创业指导团队的建设。一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团队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在具体的建设以及运行方面,缺少有效的经验,致使创业指导团队在开展工作的时候,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高职院校也没有为创业指导团队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无法有效提升指导团队的素质,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二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没有制定完善的工作准则,无法有效协调团队内部管理工作,严重降低了团队管理的有序性、规范性,从而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执行效率。

2.3 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投入力度不高

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离不开资金、实践平台等方面的投入,也是提升指导团队有效性的主要途径。但是,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加大了对创业指导团队的建设力度,但是缺乏对创业课程的深入理解和研究,使其形式化严重,缺乏实践研究。而且深入实践的创业调研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金投入力度过少已经影响创业指导团队的发展。

3 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措施

3.1 对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培训

要想从根本上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必须要对辅导员团队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与管理,从而不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在进行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过程中,必须对他们进行就业理论培训、学科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地加深他们的理论内涵[1]。同时,还要举行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交流会、讨论会等,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化素质,从而来更好地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建立有效的高职辅导员创业团队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高职辅导员创业团队激励机制,强化辅导员对于创业指导工作的热情,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从而来更好地促进辅导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首先,不断强化对于高职辅导员创业团队的监督和管理,将具体的工作细化,并以任务的方式传达下去,从而来不断地提升高职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3],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其次,应该实现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的激励。

3.3 加大对于辅导员团队的经费支持和资助

不断加大对于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经费支持和资助,以此来不断地提升辅导员的专业能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第一,学校应该给辅导员团队一定的经费支持,并积极地鼓励他们来进行社会实践和调研,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具体的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第二,成立辅导员团队办公工作室,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4]。同时,还为具体的活动来提供外在设施等条件,保证高职院校创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目标要求,在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方面有所不足,其建设经验较为缺乏,严重降低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效能。在这样的发展形式下,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对创业指导团队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升团队的管理水平,使创业团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充分发挥高职教育效能,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参 考 文 献

[1] 陈方辉.高职辅导员参与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2):76-78.

[2] 高晓妍.高职院校辅导员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6(35):162-163.

[3] 马杰.辅导员在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4):60-61.

[4] 陆金芳.浅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老师在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才智,2015(31):143-144.

创业团队建设 篇4

一、当前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的现状

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大多是以群体进行的,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团队合作意识,良好的团队对于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创业热已经形成, 但在诸多方面又似乎还没发展到一个健康的水平,由大学生建立的初创公司存活率极低。目前,大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各种模拟式的创业训练,以培养创业能力。创业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做到平等、协商,团队内部能够根据各位同学在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方面的情况,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补其所缺,创业团队内没有权利、物质上的利害关系。当大学生们走向社会自己组织创业时,各种模拟式的创业需要进行实干时,其个人心理素质、性格与个性上的缺失会导致部分大学生遇到一些现实问题。此外,大学生创业存在着经验欠缺、资金短缺、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将在创业发展中逐步完善解决。而良好的团队建设是创业成功不可或缺的。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很有个性,自信心较强,有的甚至刚愎自用,这对创业发展极为不利。

二、大学生创业中团队建设的问题

分析诸多的大学生创业案例,发现团队建设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其一,不能保持团队建设的初衷,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其二,平衡不好团队责任感与个体独立责任感。其三,不能够充分利用小团队高灵活性的优势。

三、对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的建议

1. 保持团队的初衷

所有的成员都必须明确最初做的这件事是创业,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某项比赛,虽然资历上相对薄弱稚嫩,但仍希望能通过历练获得提高,而不是以此当作借口,畏首畏尾。通过研究大量大学生创业案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有一个良好的初衷可以更好地提升效率,对于刚刚组建的团队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积极性。

2. 平衡团队责任与个人责任

对于90后这个群体,相对来说责任感较弱。这样,容易造成所有责任都要团队核心人员担当的问题,时间长了后果相当严重,会造成能力分化、团队执行力低下,甚至产生内部严重的矛盾。从诸多创业案例中得出的经验,就是要求核心成员具有较强的带领能力,能够带动团队成员并积极培养其独立责任感。

3. 充分发挥灵活性优势

灵活性可能是大学生创业团队最稀有但往往最关键的品质。团队开始决定做这件事,就带有某种执拗的坚持作为驱动力,否则无法冲破旁人诸多不看好和投资者的层层拒绝,推动事业前进。但要记得:能随时退后三步审视自己,包括团队在做的事,并做好随时推翻昨天自己的准备。表现在成员个体上,这种灵活性就暴露得更加明显:是否能在必要的时候高效地否定自己,及时承认自己考虑的错误和疏漏,并非常快速地切换到“如何修正错误或调整策略”上。学生创业团队相对于成熟大公司最大的竞争优势,正是这种灵活性。从理性的角度思考,因为团队规模小,说明其自动化程度与技术价值高;小团队,往往包含很多多面手成员,单兵素质远高于大团队,这种素质不仅仅意味着效率,还意味着跨领域跨技术思维的交叉;小团队用较少成本实现了与大团队同样的用户规模,说明其资金使用效率更高(多数情况下),犯错更少,单位资本ROI更高;小团队单位时间消耗远小于大团队,意味着同样资源情况下生存期更长,安全边际更高;小团队,其内部沟通成本远低于大团队,意味着所有会议、 人事、行政等边缘活动耗时更低,有更高比例时间可用于核心价值创造;小团队,具有变成更强大团队的战略空间,而大团队要缩小和改进成本与风险更大。当然,不同产品形态之间的团队规模天然存在不同,但在同类产品中,单位成员产出更高的潜在价值更大,这种考量应该被纳入总体规模的比较之中。

四、结束语

创业团队建设 篇5

唐僧,典型的创始人风格,有宏大的理想,坚定执着,甚至于冥顽不灵,不是一个接地气好相处的人。销售出身,在产品研发阶段就老爱推销自己未来的产品,技术能力相当薄弱,在那个动不动就腾云驾雾的魔幻世界,唐僧一个人连未成精的老虎也解决不了,这就好比他要做个APP,却不会编程,没有团队的技术支持,他寸步难行。类似于同是销售出身的乔布斯,一个偏执的理想主义者,技术能力相对薄弱,却结识工程师沃茨尼亚克。唐僧也是在机缘巧合下遇到了他团队中王牌孙悟空,最终顺利研发出产品。

创始人如能像钢铁侠马思科、扎克伯格一样,拥有超强技术能力是非常不错的事,但再牛逼的技术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需要团队分工合作,尤其是科技行业中。老马能把NASA的科学家挖出来为spaceX搞火箭,小扎在回应Instagram收购价格过高的质疑时表示”人才是他们收购的根本目的”,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极其注重团队建设,在自己的领域中。唐僧在团队建设环节,表现得相当出色,具体表现在:

画了大饼。描述了团队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几个妖怪都渴望改变自身命运,希望得道成佛,不想再被压在山下,不想做一个被世人唾弃的妖怪,渴望被尊重,渴望成功

分工明确。任命悟空担任CTO兼COO(技术能力强,过去曾是猴子帮高管,有创业经历),沙僧担任CFO(沙僧长相最正常,可以帮助融资化缘,人品正直,行事守旧,适合做财务),至于猪八戒不算高管,只能是一个比较好色却牛逼的技术人,价值观有问题,掌权团队方向会走偏。小白龙?那是唐僧的玛莎拉蒂,只能证明他们团队资本力量雄厚,VC认为创始人是陪着他们注资了,至少不是那种一清二白只靠idea来忽悠的人,降低了他们心中的投资忧虑。

团队精简。只招了那么几个人,遵循了管理学理论,尽可能不让组织臃肿,团队办事效率极佳,把创业团队中”抠”的文化展示的淋漓尽致。

懂得团队奖惩。给孙猴子他们做衣服等,给予基础的物质激励,总会把好吃好喝的留给团队。但在犯错时绝不手软,有时甚至敢于大胆地剔除那些和团队价值观格格不入者。

很多人认为猴子才是团队的灵魂,但事实上,灵魂人物只能是唐僧,猴子是一个技术能力极强但是欠缺方向感的人,所以建立的花果山团队最后失败了,他需要一个人带领他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反观唐僧,各方面能力看似平庸,但却是一个优秀的创始人,有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注重团队文化培养,即使是早期的员工,发现他价值观和团队格格不入,敢于狠心T人。一个天生的团队建设者和营销大师,一天到晚向团队和潜在客户阐述经营理念和产品理念,为团队和产品做营销,尤其擅长事件营销,明明一个筋斗云能搞定的事,一定要搞个长达几年的开发周期,弄出一个凄惨、艰苦、感人的创业故事来。在产品未上市前,便攒足了眼球。

然而唐僧的有些东西并不是所有创业者都能学得来的。比如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金蝉子转世,创业前就有了高僧名号,相当于MBA头衔,一句”我来自东土大唐”的影响力好比”我来自美国硅谷苹果”。拥有先天的人脉资源,皇帝都借用了媒体资源为他造势,给他提供创业启动资金:马匹、衣服、干粮等。最宝贵的还是有观音这个VC兼导师,除了提供袈裟宝衣、累不死的白龙马等丰富的物资,还给引荐了团队的技术骨干们,个个都是行业里一等一的高手。这个知名VC还为他做各种咨询,在危机时帮助唐僧团队,做人才储备计划,团队运营方案,媒体造势,公关活动等都有观音这个资本巨头参与。除此之外不断自己注资或忽悠其他VC联合投资,这样一个保姆级的顶级VC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有的。

即使是骨干成员中的孙悟空,也因为过去在行业里的事迹,坐拥许多资源,找火神、找天王、找观音、找阎王、找如来等,在关键时刻都帮助了团队。这些也都是一般创业者羡慕不来的。

创业者唯一能学习的是唐僧身上的后天能力。比如他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产品的专注程度,甚至于”灌输”能力,这些都来源于他对自身团队、产品的深刻思考。他知道去西天的路径,和强烈的偏执狂气质,以至于逢人就成话痨,聊团队理念和对市场、产品的深刻理解,这在某一程度上可以帮助结交一些志同道合可以寻求合作的伙伴。

创业团队几乎没有收入 篇6

谭继浦告诉记者,他一直梦想自己能够通过创业,刚毕业因为没有资金,就先就业了。2007年下半年,工作3年后,谭继浦感觉时机成熟,决定创办公司自己当老板。

“刚开始创业,父母并不是很支持,因为当年每月4500元的收入比较稳定,他们不希望我辞职创业。”谭继浦觉得自己选的方向没有错,背着父母,把父母给其买房的钱抽出了10万元,做为启动资金,创建了大连千格科技有限公司。

寻找客户成了最大难点

电子产品开发需要有一定的周期,通常需要3个月时间,因此,谭继浦和他的创业团队前3个月几乎没有任何收入。

而当产品终于研发成功后,他们却发现销售成了难题。一连推销了几个星期,居然一台产品也没有卖出去。后来谭继浦与经销商接触多了才知道,各大工业厂家,每年年初都已经制定好了采购计划,需要采购的商品、从哪个厂家采购都已经定下来了,而且他们是新进入工业行业的,没有客户关系。

眼看10万元的启动资金快用完了,公司几乎没有收益。正当谭继浦心灰意冷的时候,公司出现了转机。大连一家工厂厂长通过公司设在阿里巴巴的网站找到了他们,看完产品,了解了他们的技术,决定将其一款产品的研发任务交给谭继浦团队。公司集中力量研发此产品,客户要求一个月,他们用了20来天就完成了,经测试,各项指标完全满足要求,最终此产品成功应用到包头钢铁厂等大型企业。后来,这位厂长又将5个产品的研发任务交给了他们。凭着自身的技术和真诚待人,谭继浦赢得了好几个大客户的信任。

从农村市场发掘新机会

公司步入正轨,可是金融危机对波及到了谭继浦的公司。一些订单取消了,公司团队就用代理软件的收入来贴补订单减少的不足。

谭继浦说,在沙区政府支持下,他的公司得到了40平的免费办公场地,并获得2万元的创业资金扶持。用这笔钱,公司购买了相应研发仪器,完善了硬件开发环境,现在已经开始接更高端的开发项目了。

创业团队建设 篇7

关键词:创业团队,3C结构特质,团队型创业

一、问题的提出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创业也越来越重视, 尤其大学生群体的创业。“创业”这个概念起源于欧美国家。“创”, 即创造、开创、创新;“业”, 即事业、行业和独特性的工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活动和高科技创业现象的增加, 创业者发现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去创立一个成功的企业是很难的。个人创业不可避免在各方面的能力、认知、创业资本及人脉资源等存在一定的缺陷, 而团队创业则能克服这些缺陷, 使决策和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所以团队形式的创业逐步取代了大部分的个人创业, 从而使企业在解决问题和抗拒风险方面更胜。【1】尤其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 如果能在大学期间完成创业团队的构建, 就是非常厉害的事情, 当然这也是可以办到的。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 如果让我带走100人, 我能再创一个微软。

本文尝试将对团队这一因素进行探讨, 并通过对创业团队的重要性的研究, 阐述构建创业团队所用具备的3C特质, 最后对团队型创业这一道路进行理论探索。

二、创业团队的重要性

雷赫尔在1987年指出新企业的成功不是单一的企业家缔造的神话, 而是基于整个创业团队的资源、能力、热情及忠诚, 即“创业团队才是英雄’”。【2】蒂蒙斯于1991年构建了一个创业模型, 他在这个模型中指出整个创业活动的关键因素和创业主导者是创业团队, 而非个人, 强调创业团队的重要性。【3】一个团队, 特别是创业时的团队, 对于一个企业的创立及发展十分重要, 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 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 才能更好的完成一个企业要达到的目标。

这种团队合作的例子在很多领域都十分突出。例如, F1方程式赛车, 在中间间歇段, 当赛车一停下来, 就有一群人涌上前来为赛车检车或更换各种部件。据说赛车每次停战需要22位技师合作——12人负责更换轮胎, 另外10人每人分别负责操作前千斤顶、后千斤顶、前鼻翼受损时特别千斤顶、高压力瓶、加油枪、扶油管、加油机、持灭火器待命、举牌、擦拭安全帽的工作。这22位技师要保证在十几秒内完成所有的动作。这就要求在这比赛中必须具有高效协作的团队, 没有团队是不行的。

每次做拓展训练, 最后一关是翻越毕业墙, 30多人, 肩托着肩, 手拽手, 看上去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却在团队力量的驱使下顺利完成了。多项研究表明, 创业团队对于创立企业的成功、提高企业的生存率及发展潜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 “臭皮匠”们胜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的原因就是因为3个或多个“皮匠”们的相互协作。

那么, 什么是团队?管理学上, 团队可被解释为一群为了共同目的而一起从事工作的人, 他们必须相互依靠, 以实现共同认定的目标。广泛被认可的创业团队的定义是由康姆提出的, 创业团队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个体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目标, 而联合创立企业一个群体。【4】

本文认为, 创业团队就是创业过程中运营、实施项目的那帮人。现有的创业团队研究大部分基于团队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 把创业团队分为同质性创业团队和异质性创业团队。【5】可以划分为多功能型团队、问题解决型团队、管理自身型团队;正式团队和非正式团队, 执行团队、跨职能团队、业务团队、后勤团队、头脑团队;星状创业团队、网状创业团队、虚拟星状创业团队之分。

三、团队的3C结构特质

一个优秀团队应该拥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呢?或者说, 怎样的一个创业团队才能取得高绩效?张宁于2006年在《浅谈<西游记>中唐僧团队的管理之道》一文中提出, 《西游记》中唐僧团队“西天取经”的成功, 包括明确的企业目标、团队中人才的合理配置 (德、能、智、劳者能够优势互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优秀的管理素养和独到的管理艺术、高效的管理制约机制等都可以是现代企业可以借鉴的, 以此去构建一个有效优秀的管理之道【6】杨一琼在《从创业投资看创业者素养》一文中也提出“像西游记中的唐僧团队就是非常典型的优秀团队”, 她指出, 一方面, 唐僧有崇高信念, 不要说困难, 就是在生死关头, 哪怕是丢掉性命都不会眨眼, 所以他是把握大方向的;孙悟空能力很强, 又忠心耿耿, 关键时刻要他出手, 沙和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师徒几人互相配合团结合作。另一方面, 唐僧具有仁德之心, 对妖怪都会怜悯, 自然不会算计下属, 克扣工资, 强迫加班等等, 唐僧需要三个徒弟保护自己, 绝不剥削他们, 而是带领他们一同努力, 共同成长, 一起成功最后, 唐僧取得了真经, 三个徒弟也都有了各自的成就。唐僧既没有像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 也没有像勾践那样飞鸟死, 走狗烹, 自然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团队组合。【7】阿里巴巴的掌门人马云也认为, 古今中外, 最佳的一个团队是西游记的唐僧团队。他认为唐僧团队是中国最完美的团队, 因此, 我们不妨将唐僧团队称为“第一创业团队”。

(一) “第一创业团队”解读

我们可以将唐僧师徒几人构成的这个西天取经团队看作一个新企业或一个创业团队, 而西天取经就是唐太宗与如来开出的一个项目任务, 这个团队的目标是去西天, 取真经。取经路上, 他们相互配合, 降妖除魔;勇往直前, 取得真经。【8】

1.唐僧——领导

唐僧作为团队负责人, 是这个团队的领导。就本事而言, 唐僧是最弱的, 那为什么他来做团队负责人呢?从个人性格品质上看, 唐僧性格坚毅、目标坚定, 又具有极高的觉悟性;从人脉资源方面来看, 唐僧与唐太宗关系非一般, 得到了唐太宗的支持, 唐太宗直接任命他上西天取经。此外, 唐僧为如来坐下二弟子——金蝉子转世, 因此能得到如来、观音等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与帮助。如果是孙悟空来做团队负责人, 早回花果山了, 而猪八戒做团队负责人的话, 早回高老庄了。

2.孙悟空——骨干精英

孙悟空的角色呢?他实际是唐僧团队的技术总监, 降妖伏魔的本事最大, 上天入地, 72般变化, 好像无所不能, 但他的性格极端、恃才傲物, 个人英雄主义严重, 曾经大闹天宫, 无法无天。没有孙悟空肯定不行, 那样唐僧早被妖怪吃了。总之, 孙悟空是这个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核心人物, 是一个团队取得完美工作绩效的保证。

3.猪八戒——润滑剂

猪八戒的角色呢?西游记没有猪八戒是不行的, 如果没有猪八戒, 可能唐僧团队会很沉闷, 如果没有猪八戒, 可能大半的人不会看这本书或电视剧。据调查, 在唐僧团队里, 猪八戒的粉丝是最多的, 女性朋友愿意找猪八戒为另一半居多。他凭什么呢?猪八戒好吃懒做还好色, 可以说集聚了男人的所有缺点。师父让去打听一下路, 都还在青石板上睡着了, 回来骗大家说没有妖怪, 可谓又好气又好笑。然而, 猪八戒是这个团队是最好的润滑剂。一个团队需要像他这样能够接受批评、性格开朗人, 他能成为一个团队文化娱乐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当然, 猪八戒对于唐僧 (领导) 十分的尊重和敬畏。因为, 即使是面对比自己能力强大的孙悟空, 也敢为了领导而冒犯。这使唐僧这一领导者在组织和协调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 增强了团队的向心力。

4.沙僧——执行者

沙和尚承担了团队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 言语不多, 任劳任怨, 是典型的实干派。但他缺乏主见, 工作灵活性不够。有人说, 沙僧最大的用处, 就是呼叫中心, 在西游记听得最多的就是“大师兄, 师父被妖怪捉走了, 二师兄, 师父和大师兄被妖怪捉走了。”总之, 沙僧实际是这个团队最佳的执行者和后勤部长, 他是这个团队里最听话的, 师父的话他会听, 大师兄的话也会听, 二师兄的话他还会听, 这样的人在团队里, 何愁任务执行不下去呢?

5.白龙马——关键先生

所谓的“关键先生”就是指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现, 关键时刻则起重要作用的人员。西游团队的“关键先生”就是白龙马。一方面, 没有白龙马, 凡胎肉骨的唐僧是到不了西天的, 相当于一部“超级耐磨永动的保时捷”;另一方面, 白龙马一般不出来的,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露面, 直到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都被捉走了, 他突然说话了, 他是这个团队的资源拥有者——东海龙王的儿子, 背靠丰富的东海资源, 论资源怕不会输给孙悟空。

6.观音——组织者

是谁搭建的这个团队?——观音。

观音为构建的这个优秀的唐僧团队设计了一个能够相互制约的有效机制。第一, 一方面, 孙悟空害怕紧箍咒, 使孙悟空直接受唐僧的领导, 但另一方面, 孙悟空在各项技能上强于唐僧, 故能发挥其很大的作用;第二, 孙悟空作为大弟子, 且本事上强于猪八戒,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猪八戒有很大的威慑力, 但猪八戒在整体上服从的是唐僧, 故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孙悟空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此外, 沙和尚、白龙马作为后勤重要的工作人员, 一方面负担其团队中基本的服务工作, 另一方面又在团队的整体协调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 这个创业团队的董事长是观音菩萨, 或者说是如来佛祖。

唐僧创业团队当然是取得了真经, 他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团队管理中领头人是关键, 团队需要共同的信念。一个团队中要有能人 (如孙悟空) , 也要有庸人 (一定意义上如猪八戒) , 这样通过不同类型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 实现最好的一种制衡发展。当然, 一个团队也应该注重其制度的构建, 做到纪律准确严明, 奖惩分明且有效, 团队资源合理分配。而构建好一个团队特有的意识及文化, 这样才有利于发挥每个成员的角色特点, 提高团队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取得高绩效。

(二) 团队3C结构特质的提出

通过唐僧创业团队, 我们不难看出, 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应该具备一些共同特质或特征, 或者说具备一些标准。本文将其归纳为3个C, 即comparability (相似性) 、complement (互补性) 、chemistry (化学性) 。

1.相似性

一个创业团队应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共同的内容, 否则很难一起工作、一起打拼。蒂蒙斯于1979年指出:在开始创业的前五年, 创业最初的成员之间之间积如果积累太多负面不满的情绪, 那么这些不满的情绪将会成为阻碍创业团队获得更大成长的障碍。【9】创业成员在价值观上的相似性则能够直接减少或避免很多团队关系冲突, 这样有益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而价值观相似体现最突出的就是共同的创业理念, 比如大家都讲究长远发展、创造价值, 而不是为了小打小闹, 赚点钱就分掉;再比如要有共同的创业愿景, 相互信任;知识、能力、品质方面, 冰山下部分具有相似性, 都是减少一个创业团队大量不满情绪, 使这个创业团队组合在一起的更具有可能性。

2.互补性

互补性是创业团队根据分工情况, 每个人员有所互补。团队成员相互间的差异将会在创业过程中呈现出异质性, 也可以称为团队构成的多样性, 这种异质性、多样性, 正是互补性的基础。西蒙斯 (Simons) 在1999年提出:团队成员的异质性一方面能够使团队得到成员从不同来源收集的信息, 另一方面, 这也是团队成员对问题有不同看法与见解的原因, 这使得团队能够做出更高质量的决策,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绩效。【10】团队成员的互补使得分工有所不用, 团队成员不同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人生观、价值观等, 使得其适合不同岗位特性, 也有不同的知识结构等等。

其一, 角色互补。团队应有不同角色, 外向型需要内向型的互补;强势的找弱势的互补;行动力强的与思考力强的互补等等。胆汁质的和粘液质、抑郁质的互补。剑桥大学的贝尔宾博士的团队角色理论, 他认为一个团队至少应该拥有九种角色, 即凝聚者、智多星、协调者、鞭策者、监控者、外交家、贯彻者、完成者、专家, 正因为九大角色的存在, 团队才能形成互补性。我们惊奇的发现, 几百年前, 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 并不知道有个九种角色理论, 但是他给他们构建一个绝佳的唐僧团队, 每一个人物都能找到相应的角色。

比如, 在原来的新东方创业团队, 俞敏洪是这个团队的领导和凝聚者, 杜子华是这个团队的鞭策者, 促使团队成员最终完成任务, 推动向前。王强、徐小平知识丰富、富有激情、不断创新、个性鲜明, 是这个团队的专家, 他们不断提出创新意见, 使团队永葆活力。包凡一成熟稳重、勤恳踏实、公平、富有理性, 关键时刻能够稳定局面。

其二, 知识结构的互补。创业是复杂的市场活动, 至少需要市场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行政及人力资源负责人等多个岗位, 知识不互补, 肯定是不行的。我经常被邀请参加创业大赛的评委, 发现很多大学生创业团队, 要么是同寝室的, 要么是同乡的, 要么是同专业、同班的。虽然弗朗西斯 (Francis) 认为创业团队成员具有的深刻的友谊关系能够帮助团队克服创业过程中很多艰巨的困难,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以此提高了创业团队的成功率。【11】

然而, 弗朗西斯观点中好友来构成的团队其实并不符合互补性的特质。正如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的台词, “不要和好朋友一起做生意”, 本人不赞同这个观点。举例来说, 马化腾是腾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他是计算机专业毕业, 注重用户体验;而张志东是首席技术官, 是马的同学, 也是计算机出生, 但对技术沉迷;曾李青是首席运营官, 精通技术和市场;陈一丹是首席行政官, 法学硕士, 律师出生。与个人创业的知识面窄, 只能经验不足, 资源相对匮乏相比, 创业团队知识结构互补能帮助解决这些缺陷, 克服创业过程中的一些难题, 这种互补既是一种知识、经验的互补, 也是一种资源、人脉的互补。这种互补能够发挥创业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优势, 提高创业活动的竞争力。

其三, 还有学历的互补, 本科、研究生、甚至博士都有, 具有不同的理论功底和创新意识。当然还有资源互补、性别互补等。当然, 创业团队应该在相似性和互补性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这种平衡即要求在个人特征和动机方面应更加考虑追求相似性, 而在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应更加关注互补性。

3.化学性 (或融合性)

创业团队光相似或互补还不行, 还需要高度融合, 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化学反应就会经历一些冲突和融合, 冲突是成员在交往过程中产生意见分歧, 出现争论、对抗, 导致彼此间关系紧张, 包含情感冲突和认知冲突。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布鲁斯·塔克曼 (Bruce Tuckman) 于1965年提出建立一个高绩效的团队需要经过形成 (forming) 、震荡 (storming) 、规范 (norming) 和执行 (performing) 4个阶段。【12】

相应的, 本文认为一个创业团队的融合则需要要经历形成、震荡、规范、收获 (performing) 、调整 (adjourning) 五个阶段。团队融合离不开制度的建设, 即一个团队的目标的确定、团队的定位的把握、团队计划的确定、团队的职权分配, 以及团队的人员协调;同时, 团队的融合也需要软性的文化, 要打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有利于制度的完善, 逐步形成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四、团队构建型创业的提出

缓解我国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大举措就是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然创业团队的构建及其是否能够高效运作是大学生创业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之一。团队构建型创业是大学生群体探索自主创业的一条可行之路。

(一) 团队构建型创业提出的背景

对于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探索出一条更为有效的创业之路, 仍是一个难题。大学生在创业实践领域具有其他社会人无可比拟的优势, 比如拥有专业知识, 比如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比如年轻有激情, 然而, 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劣势一样明显。我们的数据调研,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最缺乏的因素是什么?结果显示, 创业所需的资金、团队、项目、资源等什么都缺。近五年来, 我们的团队对重庆市近2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了跟踪, 跟踪发现, 真正能够存活下来的不到5个。而就对存活下来的创业项目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 以团队形式进行创业是其共性。而本文所讨论的3C创业团队在创业型团队中找到用武之处。

(二) 团队构建型创业的成功案例—重庆大学UU快递创业团队

重庆大学近年来有一支有名的创业团队——UU快递创业团队。UU快递创业团队突出特点之一在于其团队主要工作定位——做快递的最后一百米。他们在创业定位确定后, 积极与包括申通、韵达、顺丰等在内的各大快递公司签约, 一方面方便快递公司解决无法将快递送进校园的难题, 另一方面也方便校内师生能更加便利接收和寄送快递。这个创业项目运行良好, 2014年, UU快递创业团队负责了重庆大学一大半的校内快递业务, 为师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直到2015年, 菜鸟驿站全面接管校内所有快递签收工作这个项目才结束。

不得否认的是, UU快递创业团队是一支坚强有力, 运转良好的团队, 而这个项目最大的财富也是不可仅用每月的简单的经济收益来衡量。第一代王波同学创立团队, 第二代、第三代逐步有序, 直至第四代。每一代团队在毕业时就将本项目转卖给下一代团队, 形成一个良好的续接, 用市场化规律来解决创业团队的问题。事实上, 大学生这一群体, 要真正靠技术、项目、资金走出一条成功之路是非常困难的, 但大学生群体在学校这个大群体环境的优势, 使得大学生可以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创业团队。这个创业团队不一定现在创业就会成功, 也不一定毕业就创业, 但是有一天要创业的时候, 这个创业团队就将是最有利的支撑, 所以我们说, 搭建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同样是创业的重要成果。

通过这几年大学生创业大赛, 我们发现那些能够取得创业项目成功的团队都有这样共同的特点:一、他们有决心、有毅力, 能够全心投入到追求成功和发展;二、他们善于抓住机遇和定下目标;三、他们都会做好风险估算, 不过于理想化。总之, 这些创业团队积极主动和高度责任感, 在解决问题时坚持不懈使得其在构建创业团队时能够取得成功。通过“UU快递创业团队”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 团队型创业普适性和广泛性。大学生有想法就可以成立自己的创业团队, 从发现商机开始逐步探索, 这类创业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的特征, 尤其适用于创业前期。

第二, 尊重团队构建和管理规律。因为是从创业团队作为切入口开创事业, 一开始就应该尊重团队, 充分利用好3C结构特质及上文中讨论的团队构建和管理原理应用到实践中。

第三, 团队构建型创业最主要产品就是创业人、创业团队、创业项目甚至创业企业。最后, 这种团队型创业需要得到学校的认可和支持。学校可为创业团队注册、队伍建设、正规化、取消等提供公共服务, 同时, 大力引导和构建创业团队, 促使创业团队在校内遍地开花。

(三) 团队构建型创业的注意事项

一个学校里, “UU快递创业团队”的结束不代表这样的创业团队模式不可行, 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些其他方面的拓展, 比如外卖统一等方面的服务创业团队、创意设计方面的文化创业团队、家教中心等方面教育创业团队。团队构建型创业最大的一个成果就是他们所打造的这个创业团队和从这个团队中锻炼出来的创业人, 当然这也将是最好的创业教育的成果。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团队构建型创业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所以在团队构建型创业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 创业团队建设时资金匮乏问题。这是最重要也是不可逃避的问题。创业团队构建时, 团队成员不可以一味对项目持良好预期, 应充分考虑各方面情况, 做好估算, 保证项目推进时充足的资金支持。

第二, 团队应该考虑好一个较为明确的利润分配和激励方案。有的创业团队因在创业初期没有一个明确的利润分配方案而导致最后创业项目在初期盈利后而因分配冲突而不能继续推进, 不了了之。

第三, 学校要对这些创业团队做出一个正确的引导, 包括奖励激励机制的跟进, 引导其正确分配学习和创业的时间分配、开设适量的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创业学习基地等, 为大学生团队型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 团队型创业在大学生创业中具有显著的优良特质, 对学生、学校而言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有益于构建一个培养创业人才的一个综合性平台。通过团队型创业, 在创业教育上能够取得显著的成功。因此, 团队型创业, 是大学生创业和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4]梁巧转等.创业团队成员人格特质和工作价值观与创业绩效——基于创业导向的中介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7) :171-180.

[2]Reich, B.R.Entrepreneurship reconsidered:The team as hero[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7 (3) :77-83.

[3]Timmons, J.A.New Venture Creation (5th edition) [M].Boston:Irwin/Mc Graw-Hill, 1991.

[5]朱仁宏, 曾楚宏, 代吉林.创业团队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 (11) :11-18.

[6]张宁.浅谈《西游记》中唐僧团队的管理之道[J].经济师, 2009 (5) :228-229.

[7]杨一琼.从创业投资看创业者素养[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 (4) :70-71.

[8]蒋难.从唐僧说现代管理[J].集团经济研究, 2009 (5) :72-73.

[9]Timmins, J.A.Careful self-analysis and team assessment can aid entrepreneur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79 (6) :198-206.

[12]韩庆红.Tuckman理论与职业生涯团队辅导[J].出国与就业, 2012 (5) :47-48.

创业团队建设 篇8

当前,创业已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然而,大部分个体创业者受专业水平、资金积累、市场敏锐度、人脉关系等个人情况限制,难以凭借个人的单打独斗获得创业成功;相比之下,构成合理、凝聚力强、规范化运作的创业团队对新创企业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十年前,Cooper的研究就发现,在不同地区的955家新企业中,95%的企业都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创业家组成团队建成的[1]。Cooper和Bruno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80%的高成长型企业大多数是以创业团队形式创业,而无法继续生存的失败企业中则较多是以个体形式创业的[2]。由此,Cooper 和Daily总结认为,创业团队是新创企业成功的关键,由创业团队创建的企业绩效往往优于由单个创业者创建的企业绩效[3]。国内学者张玉利和杨俊也对我国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60.5%是合伙创业或者团队创业,而只有39.5%是个体创业,并且团队创业更容易成功[4]。

创业团队领导的新创企业比个体领导的新创企业存活率要明显高得多,是因为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技能互补可以提高他们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降低新企业的失败风险,更重要的是团队形式能够形成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从融资渠道、关系网络等方面提高创业成功率。因此新创企业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团队。优秀的创业团队对创业成功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不好的创业团队(如创业目标模糊、对创业市场不熟悉、缺少持续的努力与坚持等)同样会导致创业失败 [4]。那么优秀创业团队都具备怎样的特质?本文基于理论分析,从团队能力、团队文化、团队制度三个维度建立优秀创业团队的特质模型,并对小米科技创业团队进行案例分析。

1 文献综述及理论模型

1.1 文献综述

比较早进行创业研究的学者主要有Knight、Schumpeter、Kirzner等人,他们将创业活动看成是一种个人的努力,而忽视了创业机遇的识别及执行还需要社会化的过程,例如,创业团队中的成员交互获得等。因而,管理学家Hitt 等认为,不应该只关注创业中个人的创造力、知识和期望,更应该强调创业团队成员的社会与认知互动,从而对创业研究的重视由企业家个体逐渐上升到团体层面[5]。

Carr对创业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成功的创业团队包括支持团队合作的共同价值观、有价值的目标、目标明确可衡量、超强的个人及团队能力、针对目标做出承诺、有效的反馈及团队为主的奖酬体系等[6]。而Campion和Higgs针对如何更加有效地整合团队成员,提出优秀团队的七大特征,包括:目标、授权、弹性、关系与沟通、最佳生产力、肯定与欣赏以及士气[7]。近年来学者们对成功创业团队的特征研究发现,行业经验、创始人作为CEO、内部招聘是影响创业团队成功的关键因素 [8];我国学者沈超红和罗亮则认为核心技术、团队结构和对企业及产品的准确定位是优秀创业团队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其中,核心技术决定着企业产品的市场覆盖面,进而决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团队结构则强调一股独大、文化认同、员工服从等相对集权的管理模式,企业和产品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企业的发展[9]。

综上所述,学者们已对优秀的创业团队特征、创业团队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较多的探讨,也对创业团队的构成和成员能力进行了阐述,还有零星提到准确定位、文化认同、员工服从等团队管理模式的,但总体来看,更多的是对创业团队自身结构的关注,而对整个创业团队与所处的情境关注甚少,尤其缺乏系统的关于团队文化和团队制度的研究。然而,团队文化对于加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团队制度对于规范员工行为和提高团队运作效率至关重要 [10]。因此,本文从团队成员能力、团队文化、团队制度三个维度,建立优秀创业团队的特质模型,并对小米科技创业团队进行案例分析。

1.2 理论模型及分析

创业团队的成员能力不仅是创业团队中的重要人力资源,也是新创企业赢得竞争实力的强力支撑;共同的创业愿景和创业目标促使成员组合在一起创业,浓厚的团队激情和积极的团队氛围逐渐沉淀成团队文化,是维系创业团队的持续动力源;随着创业团队的发展,冲突再所难免,而完善的制度化管理则能有效地保证团队有序经营,增强团队的竞争实力 [11]。因而,在创业过程中,不但需要有能力的团队成员,还要有良好创业团队文化及合理的制度,三者相互补充又相互制衡,构成创业团队的“金三角”,模型详见图1。

1.2.1 团队能力

领导能力是引导、鼓舞员工以特定的方式承担使企业成功所必要的任务的能力。在新创企业中,创业团队领导者的作用尤为突出,因为新企业成立时间短,组织制度和行为规范尚未建立,创业团队和新企业的行为更多取决于领导者 [12]。作为新创企业的核心,创业团队的影响力体现在,对内协调、整合并引导成员,对外处理信息交互、资源获取的事务,是团队与外部世界的沟通桥梁 [13]。另外,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所带来的感召力与影响力,能够使团队成员紧密追随,在行为上更容易表现出凝聚力和协同一致。

团队成员能力是打造优秀创业团队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往往要求创业成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且成员之间的专业技能有互补关系。如果创业团队成员在技能、知识和能力方面实现互补,那么创业团队就能实现较高的效率 [3]。因而,在组建和发展创业团队时要考虑弥补当前专业能力上的不足,以此寻求引进的成员。Baron和Shane的研究指出,理想的状况是,如果一个团队成员所缺少的东西可由另一个或者更多的其他成员提供,那么整体的确大于部分之和。在一个团队里,专业知识搭配合理,技能经验等方面具有互补性对于团队高效完成任务、提升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意义重大[14]。

关系能力是创业团队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在创业团队创立与发展时十分重要。Ensley等研究了美国著名经管杂志Inc Magazine中出现过的八个团队,发现搜寻商业伙伴最常用的渠道是社会网络[15];Francis和Sandberg发现友谊关系使得新创企业能够吸引一批实际上将自身价值定位到远高于新创企业所能及的范围的人[16]。另外,创业中的企业需要获得组织内外诸如员工、股东、顾客、供应商和投资者等的支持,为此,创业者需要具备与这些利益相关者打交道的人际关系技能,通过与各方主体形成广泛的社会关系,为新创企业争取金融资本、关键技术、人力资本和管理经验[17]。

1.2.2 团队文化

团队文化是团队成员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为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并为完成团队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一种潜意识 [18]。在创业初期,团队文化渗透到创业活动的每个细节,不断影响创业团队成员的思想意识,使团队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对创业目标、团队决策进行承诺与支持。纵观以往的研究,成功创业团队的文化主要包括三个主要因素:团队愿景、团队氛围以及团队激情。

Day等研究指出,当团队开始创业,团队领导者必须明确新创企业的任务和愿景,这对创业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创业团队在全力前进之前,必须让团队内每个成员都充分了解企业的愿景、目标与战略,将自身参与创业的个人动因与创业目标相融合,激发团队的创业热情[19]。另外,Zaccaro和 Klimoski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团队领导者设立一个较高的绩效目标并且鼓励团队成员去实现这一目标,同时提出可行的行动战略并付诸实践,会比没有这样做的团队获得更强的团队凝聚力与团队绩效[20]。由此,凝聚人心的愿景与经营理念是团队合作的基础,目标则是愿景的细化,是为团队成员指明方向、帮助团队运作的核心动力。

团队氛围包括凝聚力、忠诚度与协作程度,对于一个氛围良好的团队,其依附性、信任度和满意度等都比较高,团队成员也更愿意激情投入地创造出优异的绩效。Ensley等研究表明,新创企业的高管团队凝聚力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绩效(即销售增长与盈利能力),还通过减少团队成员情感冲突间接影响企业绩效[15]。Foo等指出,团队内部成员彼此关系的性质和亲密程度影响着人际信任水平的高低,融洽的成员关系有利于创业团队内信息的流动和分享,有利于成员彼此间的沟通以及对他人认同感的形成,同时还有利于成员之间的交流,通过工作效率与质量[10]。

激情是驱使创业团队保持旺盛斗志的动力源泉。创业过程充满高度不确定性与艰辛,因此要有强大的事业心和艰苦耐劳的思想准备才能发挥出个人最大的潜能 [18]。团队激情在创业团队中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励创业团队的旺盛斗志。

1.2.3 团队制度

由于创业团队成员偏好、判断和期望存在一定的差异,经历较长时间后,创业团队将面临团队的治理问题,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团队制度,形成团队成员认可的合作制度框架将非常有必要。以下从团队组织模式、激励机制、团队分工三个角度对团队制度进行分析。

创业团队的组织模式设计最根本的作用是分配决策权限,明确每一位核心成员的职责,避免创业团队中的兄弟意气致使管理陷于混乱,是创业团队有效运作的重要保证 [21]。如果创业团队忽略组织模式的建设,那么信息就不能在组织内顺畅传递和分享,意味着组织内资源配置未得到优化,反而会强化部门间的边界,降低组织的凝聚力,阻碍创业团队的发展,此时组织模式就必须进行组织模式变革 [10]。

有效的激励制度是保持团队士气的关键,创业团队激励制度是一种基于集体绩效的薪酬管理模式。团队成员经过共同努力取得团队绩效,组织应根据一定的绩效评估标准对团队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合理评估,按其绩效给予团队成员薪酬,组织对团队成员的奖励反过来又会强化创业团队绩效水平的提高。

合理的团队分工对工作绩效有积极影响。在进行分工时,首先就是对每位成员进行角色定位,让他们清醒、客观地认识自己,明确每位成员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避免出现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的现象 [21]。同时,在团队分工上,应使团队成员所承担的职能角色与其偏好的团队角色相匹配。在增补团队成员时,应在分析已有团队角色组合的前提下,确定所需的团队角色,再通过对团队人选的角色胜任力考察,甄选合适的团队成员加入,提高创业团队的综合实力。

2 小米科技创业团队的案例分析

2.1 小米科技公司及创业团队概述

小米科技,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4月6日正式成立,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科技的成立获得了来自Morningside、启明、IDG和小米团队共4 100万美元的投资,其中小米团队56人投资1 100万美元。小米科技成立之初员工数仅为170人,现有员工超过500人。小米科技的三大核心产品是手机应用软件米聊、智能手机系统MIUI和智能双核手机小米手机。

小米科技于2010年4月正式启动手机实名社区米聊社区,在推出半年内注册用户突破300万。2010年10月,小米手机启动研发,2011年8月16日研发完成,正式发布小米手机,自此开创了手机销售的“狂潮”(小米手机历次开放预定和购买的数目统计如表1所示)。小米手机历次几十万台的开放购买和预定的手机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例如,2012年4月6日和24日分别在6分钟和12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了限量开放购买10万和15万台的目标,10月18日推出的小米2代首轮开放购买20万台,也在短短几天内销售一空。到2011年12月,小米科技经过两轮融资累计积累资金达1.3亿美元,在2012年6月又获得新一轮2.16亿美元融资,企业整体估值达到40亿美元,相当于诺基亚的一半,超过新浪、搜狐这两家门户网站。

目前我国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智能手机也逐渐发展成为主流。小米科技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企业人员规模、产品销量、融资规模等方面获得惊人的成长速度,离不开创办该公司的优秀创业团队。小米科技公司的创业团队是由雷军带头组建,共有7名成员,分别是董事长兼CEO雷军,总裁林斌,副总裁黎万强、周光平、黄江吉、刘德以及洪峰(团队成员以往工作经历及现负责事务见表2)。这支创业团队成员来自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被誉为“超豪华”的创业团队,对小米科技的创业过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资料来源:根据小米科技公司官网资料整理所得。

资料来源:根据小米科技公司官网资料整理所得。

2.2 小米科技公司创业团队分析

小米科技公司的成功离不开小米创业团队的努力,同时也证明小米创业团队是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下面结合本文的理论模型,从小米创业团队的能力、文化和制度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为更清晰起见,小米创业团队的能力、文化和制度三方面维度特征总结于表3。

2.2.1 团队能力维度

1)创业团队中领导的丰富经验和领导才华。

雷军是小米科技公司的灵魂人物,他在创办小米科技公司前已所取得出色的成就,并通过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物色和组建了小米科技公司的创业团队。事实上,小米科技公司创业团队多数是与雷军有着良好友谊并相互信任的业内同仁或朋友,而雷军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领导才华也为公司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2)能力互补的超豪华创业团队。

在小米核心创业团队中,成员们都是专业领域内的顶尖人才,专业实力十分突出,多位团队成员都曾在世界顶级的高科技企业中担任要职;成员在专业能力和技术上也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格局,有负责开发手机系统的、开发手机软件的、设计手机以及做手机硬件的,分工十分清晰明确。同时,小米创业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使得这个团队具有多元化的因素,具有更加广泛的认知来源,包括价值观、经验和技能等,在实质性的工作任务当中,多元化的创新性及合理的冲突水平,大大提高了小米公司的战略决策质量。

3)团队成员广泛的社会关系。

小米创业团队成员凭借过往出色的工作经历,在其专业领域内积累了广泛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能使得他们比普通创业者更容易识别和开发潜在的商业机会,能更快速顺畅地向外界传达企业信息而减少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让外部资源所有者对新创企业做出正确评估,降低外部机构的信息识别成本和获取成本,从而更容易获得外部企业和机构的支持,为小米科技公司有效调动资源和高速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2.2.2 团队文化维度

1)明确的共同愿景。

在小米科技公司创业之初,所有创业成员们就已经明确了小米科技公司的发展目标是要成为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并明确“使手机取代电脑,做顶级智能手机”的公司愿景。这个共同的愿景促使专业背景差异较大的团队成员能凝聚在一起,共同奋进,充分调动着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并时刻激发团队成员的创业激情。

2)良好的工作氛围。

小米科技公司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给予高度的赞赏与肯定,他们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每一位员工都是平等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自己的伙伴。他们崇尚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拒绝冗长的会议和流程,喜欢在轻松的伙伴式工作氛围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形成了小米科技轻松的伙伴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团队成员彼此共享信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学习,从而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团队创业激情。

小米科技公司的创业成员大多为资深手机发烧友,他们认为,只有手机软硬件的高度结合才能出好的效果,才有能力提升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体验。基于他们的共同理念与理想,在雷军的邀请和组建下,他们形成了一个有激情、有梦想的创业团队,而他们的创业激情已成为小米手机发展的原动力。

2.2.3 团队制度维度

1)宽松、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大多数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为了将公司业绩提升上去,都采取集中精力研发新产品的战略,让公司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并赢得生存的资本,却忽略了为新创企业制定一个完善合理、有章可循的制度。事实上,雷军早已认识到对于一个新创企业,清晰的组织模式的建立能够使大量的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好的管理制度也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而,小米科技首先在组织架构上将“强专业弱管理”的理念制度化,建立宽松、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2)促进营销、研发等部门开展跨部门合作。

产品是企业各部门共同工作的结果,没有各个部门之间的互相作用和配合,就不可能有好的产品,因此,小米科技公司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经常进行密切沟通,相关的营销人员、产品研究经理等甚至经常被整合到一个团队,以小组形式促进跨部门沟通合作,从而对市场做出最快的反应。

3)合理的激励制度。

小米公司实行透明化分配机制,形成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双管齐下的激励原则。物质方面,在金山公司工作时雷军就以“宝马”汽车激励网游团队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小米公司中,雷军更是为创业团队成员和普通员工提供了优于同行的薪酬和福利;在精神激励方面,金山曾经的“互联网精神”、“做到极致”、“用户口碑”和小米时下的“为发烧而生”等口号无不彰显雷军在精神和愿景激励方面的丰富经验。

3 结语

随着第三次高科技创业浪潮的兴起,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团队已发展成为新经济背景下财富创造和价值实现的领头军。本研究以小米科技公司的创业团队为案例,在对国内外创业团队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创业团队的能力、文化、制度三方面提出优秀创业团队的金三角模型,认为只有能力、文化、制度三者有机结合,均衡发展的创业团队才能在新信息时代取得成功。本研究结论及启示主要有:

1)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需要有一个能带领团队不断走向成功的“领导”;同时,团队成员构成上,如果能在技能、知识和能力方面形成互补,那么创业团队就能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高效率;创业团队的社会关系在一定方面上意味着这个创业团队获取资源的能力,这在企业创立与发展时十分重要。这些经验在创业团队组建初期时,为我们物色和挑选创业伙伴提供了重要启示。

2)在创业初期,团队文化将渗透到创业活动的每个细节,不断影响创业团队成员的思想意识,因此,一个共同、明确的创业愿景,良好的团队氛围以及团队创业激情,将能促使创业成员凝聚在一起激情工作,在思想上统一和凝聚员工思想,形成整个企业紧紧地围绕在创业团队周边工作的良好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形成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些经验为完成创业团队组建并开始创业不久的团队提供了启示,这一时期的团队文化将可能影响到创业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3)随着企业的发展,仅仅依靠团队文化的约束是不够的,团队文化只是一种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统一成员行为的无形链条,只有将团队组织模式制度化,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而宽松、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促进跨部门合作和合理的激励制度,才能保证企业不断前进。这些经验在创业活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时提醒我们,制度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组织基础和保障,它不仅能塑造成员的行为,还为团队文化提供制度保障,与团队文化相辅相成,因此,仅仅依靠文化的管理是危险的,完善合理的制度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保证。

4)一个创业成功的团队,在创业的不同时期需要分别重点关注创业团队的能力、文化和制度中某一方面的建设,对这意味着,创业团队的能力、文化以及制度构成了创业成功的金三角,三角之间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因此,在创业的过程中,除了挑选合适的创业领导与伙伴外,还需要在创业愿景、团队氛围和创业激情方面形成自己的团队文化,并且加强制度方面建设,才可以保证创业活动持续有序进行,保证企业稳定健康发展,获得创业成功。

摘要:以团队为主体的创业活动现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和新的增长点。对于新创企业而言,一个优秀创业团队需要具备哪方面的能力才能带领企业发展并高效运作,这一话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团队成员能力、团队文化和团队制度三个要素角度探讨优秀创业团队的特征,建立模型并结合小米科技创业团队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团队成员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团队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源,团队制度是企业有序运作的保障,三者相辅相成,是优秀创业团队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

创业团队建设 篇9

创业者行为过程模型维度的关键构成是自我实现。商业经验和商业嗅觉是大学生创业者的内在动力。相较于实现价值, 大学生创业者更倾向于创造价值。创新使创业者可以在资源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成功创业, 他们充满激情、勤奋好学;而一个良好的团队同样对创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本文旨在对当前存在的几种主流大学生创业模式进行分析, 指出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 提出如何组建并管理自己的创业团队。为不想创业和纠结于是否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为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提供一条合理的创业途径。

二、现阶段大学生创业的困境

(一) 国内大学生创业的困境

国内大学生主要面临外部环境和个人素质两方面的困境。

相较于美国的纳斯达克, 我国创业板尚不成熟, 刚处于起步阶段。融资困难和先行垫付的资本扶持模式使得无数有潜力的创意被扼杀在现实的鸿沟前。最后, 即便创业初期成功, 还要面临行业内的残酷竞争。以某大学生创立的互联网销售平台为例, 在维持运营10年后, 最终还是被行业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吞并。这种行业内的垄断行为严重威胁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几乎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创立的企业的生存。作为创业者, 他们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素质。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人们在思想中产生严重的依赖观念。对于创业者来说, 不畏失败的勇气、团结协作的精神、把握机会的决绝十分重要, 而这些由长期传统文化禁锢而产生的精神负担往往会对创业活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创业者由于此前长期在校园内, 难有充足的时间去培养管理经验知识和建立社会人际关系,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创业活动。

(二) 针对国内大学生创业困境问题的解决

从政府层面来说, 应立即完善专门针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此外, 还应清除不利于创业的一些管理体制, 引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 对热衷的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大力度的优惠和权利资助。

从企业层面来说, 应明确意识到扶植大学生创业活动对企业自身发展不是威胁, 而是机遇。有能力的企业应充分发扬其社会责任, 积极为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项目资金扶植、孵化器和培养管理经验知识的机会。

从大学生创业者层面来说, 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不畏惧失败, 能够在环境中发现机会并能及时抓住机遇。

三、大学生如何组建管理创业团队

在组建创业团队时, 应着重关注一下几个方面:团队定位、成员组成、管理策略和初期经营。

创业团队的人员构成要服务于创业目的, 团队成员应有各自的任务和目标, 尤其应注意成员间长短板的问题, 避免任何一方面功能缺失或弱化。在成员组成方面, 创业团队的技能组成的差异性越强越能够改善创业绩效, 成员性格异质有助于形成更具前瞻性的决策。而异性的加入将使创业团队提高效率且更具活力。在成员数量方面, 团队数量控制在奇数, 初期创业团队推荐以7人为上限, 利于决策。

人员构建完成后, 需要制定一套利于员工自身发展和公司整体发展的管理策略。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只有融入团队, 只有与团队一起奋斗, 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其次, 要设立团队愿景。团队愿景是创业者的愿望或最想达到的目标。如苹果公司“让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 华为公司“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迪士尼公司“成为全球的超级娱乐公司”。再次, 是要明确团队创立者的责任。团队创立者作为公司的第一任领导者是这个团队中最重要的角色, 他对团队的发展负有重要责任。领导者必须善于倾听以获取各种大量反馈信息, 必须要有广泛的能力来发展团队和个人并且还必须要能洞察到整个团队的发展方向;.第四, 团队内要形成良好的团队互动。良好的团队互动关系会使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激情地发挥自身的能力, 才能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才能为成为促进企业的良性运转的动力。

团队经营初期要关注三方面:商业敏感性、进入市场时机和营销策略。商业敏感性是创业的源泉, 在大多人只能看到表面现象的时候, 要求创业者在能深刻理解经营的本质的前提下, 迅速作出商业判断。研究表明, “强调练习、技能细分、教练反馈、面对挫折”是培养商业敏感度的有效途径。第二是要把握进入市场时机。调查显示[1], 第三和第四家进入市场的企业, 其产品的成功率较第一和第二名高。选择进入市场的时机还要综合考虑进入市场的反应强度, 指的是新产品的投放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感染强度。一般来讲, 进入市场的反映强度存在最高和最低两个极限。通常, 企业希望自己的新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后可以产生最高的反映强度。但是, 过高的反映强度不仅会使消费者产生对新产品的过高期望, 也可能会过早的引起潜在竞争对手的警觉。而对于一些高敏感度的市场, 例如银行业、保险公司等, 适宜采用低强度反映的进入。因此, 创业者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因素, 在适宜的市场反映强度下选择合适的进入市场时机。第三是公司初期营销策略。大学生创业者拥有较多的理想主义情结, 勇于追求自己的兴趣并对市场前景较好的行业和领域较为敏感[2]。在创业资金不足、创业模式和保证机制尚不完善的环境下, 大学生创业团队应积极探索新方法, 比如依赖于网络关系来实施营销。

四、结语

创业团队可以通过成员间优缺点互补, 信息的交流和建立的科学决策机制有效降低个人创业者关键决策的失误几率。因此, 对于团队的领导者和其他团队内的成员来说, 要以设立的团队目标作为自己在公司内的最大努力方向, 并将个人愿景与公司整体愿景相切合。要树立大局意识, 个人利益服从团队利益, 主动为其他部门提供优质服务, 尽心尽力帮他人解决难题, 才能在创业初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而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作为一名大学生创业者, 只有具备了这种以团体利益为重的思想, 才会在创业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和提升, 才能最大化的利用个人价值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郭莉, 王菡, 王栩楠.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 2012, 22 (6) :118-121.

创业团队利益与风险配置 篇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微利经济时代的来临,对商业机会作出及时快速的反应已经成为现代创业者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单个创业者仅靠自身有限的资源与经验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与其他创业者合作而形成创业团队已成为首选战略。研究表明,创业多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1]认为不管是地理位置如何、产业性质和创业人性别的不同,新创事业明显的多是创业团队的形式来创立的。通常,创业团队中的创业者都是理性个体,都有自己的利益目标,Kamm及Nurick(1993)[2]甚至认为加入创业团队的诱因就存在拥有公司部分的所有权藉此风险公司的未来收益的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创业团队的个体自从加入团队就有自己的利益目标。创业作为一种高风险的事业,创业者在团队创业过程中追求个体利益,但是,创业导致的风险是其不可回避的,也应承担,只有如此,且在创业团队中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和谐创业团队才能构建。于是,在创业团队中存在风险与利益配置问题,这是关乎创业团队稳定的重要问题。关于创业团队的利益与风险配置,目前尚无学者展开研究,其中,谢科范(1999)研究了联合创新的收益配置与风险配置[3];张元萍、张跃鹏(2009)探讨了减震机制、平衡机制与分摊机制来实现对于整个股票市场的风险配置[4];刘洪涛、陈金贤、李垣(1995)运用风险决策的有关理论及方法,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在R&D机构,创新企业以及风险投资者之间的配置规律[5]。这些研究都涉及风险配置或利益配置,但是尚未有创业团队利益与风险配置相关问题的研究。

本文从创业团队风险决策中各创业者合作博弈的角度,采用不确定性收益分配的Shapley值对创业团队风险决策中的风险责任配置与风险利益配置进行分析。基于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方式既不是平均分配,也不同于按投资比例分配,而是一种基于贡献程度来进行综合分配的方式。相比而言,这种方法避免了平均分配、“吃大锅饭”,更具有合理性和优越性,有利于调动各创业者的积极性。

1 创业过程中的利益与风险

创业团队运作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创业者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实现“共赢”的目标。创业团队强调的是整个创业团队的整体利益,在保证整体利益的基础之上,通过风险、利益的合理分配来实现每个创业者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目标。

在创业团队中,风险配置和利益配置是一个创业者合作博弈问题,该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整个创业团队的和谐以及创业绩效。由于每个创业者都是独立的理性个体,其决策行为最终使以个体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为目标。因此,合作博弈应当既是坚持创业者个体理性,又要符合创业团队整体理性的合作行为模式。它强调要在创业团队内按协议规则把其利益和风险分配给所有成员,它要求必须找到一种合理的利益和风险分配方式,以促使所有创业者合作,使创业团队内各创业者都能从合作中获得效用,并实现博弈结果的帕累托改进。于是,在创业团队中,风险配置和利益配置的合作博弈的实现存在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整体收益大于其中每个创业者单独创业时的收益之和;二是对创业团队内部而言,应存在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即每个创业者都能获得比不合作创业时更多的收益;三是对创业团队内部而言,每个创业者都会获得比不合作时更多的风险。

2 合作博弈和Shapley值

合作博弈是指决策者通过博弈达成一个有利于实现其共同利益目标且具有约束性的协议。它期望于每个决策者能相互沟通和协作,以使整体利益和各自利益最大化,并通过合作式博弈来解决共同利益的分配问题。Shapley值法是由L.S.Shapley在1953年给出的解决n个人合作对策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是合作博弈的一种形式[4],其基本定义是:

设有n人集合:I={1,2,…,n},如果对于I的任一子集s(表示n个人集合中的任一组合)都对应着一个实值函数ν(s),且ν(s)满足:

ν(∅)=0 (1)

ν(s1∪s2)≥ν(s1)+ν(s2), s1∩s2=∅ (2)

称[I,ν]为n人合作博弈,ν称为博弈的特征函数,它是指不管I中其余局中人如何行动,子集s中各成员相互合作所能达到的最大收入。

xi表示Ii成员从合作的最大效益ν(I)中应得到的一份收入。在合作I的基础上,合作对策的分配用x=(x1,x2,…,xn)表示。显然,该合作成功必须满足:

i=1nxi=ν(Ι),i=1,2,,n(3)xiv(i),i=1,2,,n(4)

其中, 式(3)称为总体合理性; 式(4)称为个体合理性, 即个体参加合作后的收益一定大于或等于合作之前的收益。φi(ν)表示在合作I下第i个成员所得的分配,则合作I下的各个伙伴所得利益分配的Shapley值为

Φ(ν)=(φ1(ν)φ2(ν)φn(ν))φi(ν)=xsiω(|s|)[ν(s)-ν(s-i)]i=1,2,,n(5)

其中,ω(|s|)是加权因子,也是联盟s出现的概率;ν(s)表示子集s(成员is-i合作的团体)的效益,ν(s-i)表示子集s中除去成员i后可取得的效益。

Shapley值法模型是创业团队风险决策中的风险利益配置的一种可选方法,以此得出的利益分配方案能有效避免了“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的现象,并调动了各创业者的合作创业积极性。但是,这种方法并不适于创业团队中的利益配置,这是因为Shapley值法的对策特征函数ν是确定数,而不是随机数。然而,在创业过程中,任意创业者,无论是单独创业,还是联合创业,其收益都是随机数,这既是创业存在风险的基本特征,也是Shapley值法不适于创业团队中的风险配置与利益配置的根本原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先对Shapley值法模型进行改进如下。

3 不确定性收益分配的Shapley值法模型

设集合I={1,2,…,n}, 如果对于I的任一子集s (表示n个人集合中的任一组合)都对应着一个随机函数 ν(s), 满足:

Ρ(ν()0)=1(1)E[ν(s1s2)]E[ν(s1)]+E[ν(s2)],s1s2=(2)cov(ν(s1)ν(s2))=0s1s2=(3)

称[I,ν]为n人合作博弈,ν称为博弈的特征函数,它是指不管I中其余局中人如何行动,子集s中各成员相互合作所能达到的最大收入。

xi表示Ii成员从合作的最大效益ν(I)中应得到的一份收入。在合作I的基础上,合作博弈的分配用x=(x1,x2,…,xn)表示。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如下:

i=1nE(xi)=E[ν(Ι)],i=1,2,,n(4)Ρ(xiv(i),i=1,2,,n)=1(5)

其中, 式(4)称为总体合理性, 式(5)称为个体合理性, 即个体参加合作后的收益一定大于或等于合作之前的收益。φi(ν)表示在合作I下第i个成员所得的分配,则合作I下的各个伙伴所得利益分配的Shapley值为

Φ(ν)=(φ1(ν)φ2(ν)φn(ν))φi(ν)=xsiω(|s|)[ν(s)-ν(s-i)]i=1,2,,n(6)

其中

ω(|s|)=(n-|s|)!(|s|-1)!n!(7)

si是集合I中包含成员i的所有子集。|s|是子集s中的元素个数,ω(|s|)是加权因子。ν(s)为子集s的效益,ν(s-i)是子集s中除去成员i后可取得的效益。由式(6)可知,任意个体所取得的效益的期望值为:

E[φi(ν)]=xsiω(|s|){E[ν(s)]-E[ν(s-i)]}(8)

假设任意个体的结盟决策是独立的,且收益不受其他联盟关系的影响,则

cov([ν(sj)-ν(sj-i)][ν(sk)-ν(sk-i)])=0,jk(9)

子集s的效益ν(s)与子集s中除去成员i后可取得的效益ν(s-i)是相关的,且相关系数为ρss-i,即:

ρs-is=cov(ν(s),ν(s-i))D(ν(s))D(ν(s-i))(10)D[φi(ν)]=xsi[ω(|s|)]2{D[ν(s)]+D[ν(s-i)]-2ρs-isD[ν(s)]D[ν(s-i)]}=xsi[ω(|s|)]2D[ν(s)]+xsi[ω(|s|)]2D[ν(s-i)]-2xsi[ω(|s|)]2ρs-isD[ν(s)]D[ν(s-i)](11)

由式(8)、式(10)得任意个体所承受的风险为:

Ri=D[φi(ν)]E[φi(ν)](12)

利益分配守恒原理: 利用不确定性收益分配的Shapley值法模型进行创业团队风险决策中的风险利益配置时,总体收益能在各创业者中完全分配,即:

i=1kE[φi(ν)]=E{max[ν(s)]}=E[ν(Ω)](Ω)(13)

证明

i=1kE[φi(ν)]=E[φ1(ν)]+E[φ2(ν)]++E[φk(ν)]=1kE[ν(1)]+1k(k-1){E[ν(12)]-E[ν(2)]}++1k{E[ν(Ω)]-E[ν(Ω-1)]}+1kE[ν(2)]+1k(k-1){E[ν(12)]-E[ν(1)]}++1k{E[ν(Ω)]-E[ν(Ω-2)]}++1kE[ν(k)]+1k(k-1){E[ν(1k)]-E[ν(k)]}++1k{E[ν(Ω)]-E[ν(Ω-k)]}=k1kE[ν(Ω)]=E{max[ν(s)]}=E[ν(Ω)]

风险配置不守恒原理: 利用不确定性收益分配的Shapley值法进行创业团队中的风险利益配置时,总体收益的方差并不在在各创业者的收益中得到完整分配,即:

i=1kD[φi(ν)]D{max[ν(s)]}=D[ν(Ω)](14)

证明 对于式(14),可以利用特例法进行论证;假设创业团队中只有两个创业者,那么,各创业者分配利益的方差与团队收益的方差满足下述关系:

i=12D[φi(ν)]=D[φ1(ν)+φ2(ν)]=(12)2D[ν(1)]+(12)2{D[ν(12)]+D[ν(2)]-2ρ212D[ν(12)]D[ν(2)]}+(12)2D[ν(2)]+(12)2{D[ν(12)]+D[ν(1)]-2ρ113D[ν(12)]D[ν(1)]}=12{D[ν(1)]+D[ν(12)]+D[ν(2)]-ρ212D[ν(12)]D[ν(2)]-ρ112D[ν(12)]D[ν(1)]}D[ν(12)]

由此说明,对于两人组成的创业团队,创业团队的总体收益方差不能完全分配给各创业者分配收益中。于是,对于一般创业团队而言,这种规律同样存在。

由式(13)、式(14)可知,

i=1kRi=i=1kD[φi(ν)]E[φi(ν)]D{max[ν(s)]}E{max[ν(s)]}=R[ν(Ω)](15)

式(15)说明,利用不确定性收益分配的Shapley值法进行创业团队中的风险配置时,不能将创业风险完整地分配到各创业者的收益中,为解决这个问题,可进行比例化处理,处理思路为:将λ为风险等分率,λ=R[ν(Ω)]i=1kRi,那么,在创业团队中每个创业者分配的风险可表示为:

R=(λR1λR2λRn)(16)

4 算例

甲、乙、丙三个创业者面临同一创业机会。设三者独立创业时各自可获利满足正态分布,分别服从N(1200,200)、N(3000,600)和N(2000,400)万元;甲和乙联合创业时获利服从N(7500,1000)万元;甲和丙联合创业则获利服从N(5500,700)万元; 乙和丙联合创业可获利服从N(6000,800)万元;如果三者联合创业,则获利N(14400,1200)万元。经过专家评价,认定一些创业结盟模式的利益存在相关性,主要有:甲单独创业与甲乙联合创业之间存在收益相关性,相关系数为ρ1∪21=0.2;甲单独创业与甲丙联合创业存在收益相关性,相关系数为ρ1∪31=0.18;甲单独创业与甲乙丙联合创业存在收益相关性,相关系数为ρ1∪2∪31=0.32;乙单独创业与甲乙联合创业的相关系数为ρ1∪22=0.12; 乙单独创业与乙丙联合创业的相关系数为ρ2∪32=0.08; 乙单独创业与甲乙丙联合创业的相关系数为ρ1∪2∪32=0.27; 丙单独创业与甲丙联合创业的相关系数为ρ1∪33=0.12; 丙单独创业与乙丙联合创业的相关系数为ρ2∪33=0.25; 丙单独创业与甲乙丙联合创业的相关系数为ρ1∪2∪33=0.3; 并假设其他创业结盟方式之间利益无关。

ABC三者创业团队记为U={1,2,3}, 三者的投资额记为I={2000,3500,2500}, 三者独立创业获利记为ν(1)~N(1200,200), ν(2)~N(3000,600), ν(3)~N(2000,400)。有创业者A参与的决策联盟有T1={1,1∪2,1∪3,1∪2∪3},并且可知ν(1∪2)~N(7500,1000),ν(1∪3)~N(5500,700), ν(1∪2∪3)~N(14400,1200), ν(2∪3)~N(6000,800)。依据式(6)可以确定甲、乙、丙三者收益分配分别服从φ1(ν)~N(4533.333,235.87)、φ2(ν)~N(5683.3,283.958)、φ3(ν)~N(4183.33,267.6312)。

依据式(8)可以确定甲、乙、丙三者分配的期望收益分别为E[φ1(ν)]=4533.333、E[φ2(ν)]=5683.3、E[φ3(ν)]=4183.33。

依据式(11)可以确定甲、乙、丙三者分配的收益方差分别为D[φ1(ν)]=235.87、D[φ2(ν)]=283.958、D[φ3(ν)]=267.6312。

依据式(12)可以确定甲、乙、丙三者承担的风险分别为R[φ1(ν)]=0.052031、R[φ2(ν)]=0.049963、R[φ3(ν)]=0.063975。

由于ν(1∪2∪3)~N(14400,1200),则由甲、乙、丙三者组成的创业团队承担的风险为:R[ν(Ω)]=0.083333,有:R[ν(Ω)]<R[φ1(ν)]+R[φ2(ν)]+R[φ3(ν)]=0.16597;此时甲、乙、丙三者承担的风险进行等分处理,风险等分率为λ=0.083330.16597=0.502,三者承担的实际风险分别为:R1=R[φ1(ν)]·λ=0.02612、R2=R[φ2(ν)]·λ=0.025、R3=R[φ3(ν)]·λ=0.0321。由此可知:甲、乙、丙三个创业者合作时,创业团队所承担的风险大小为0.08333,其中,甲、乙、丙三个创业者分担的风险分别为:0.02612、0.025、0.0321;可见,丙承担的风险最大,其次分别是甲、乙。创业团队所获得的期望收益大小为14400,其中,甲、乙、丙三个创业者分担的收益分别为:4533.333、5683.3、4183.33,乙获取的收益最大,其次依次是甲、丙。不难发现,创业团队中个体收益、风险的配置并不对等,其原因有二:

(1)当甲、乙、丙三者各自单独创业时,各自可获得的期望收益分别为:1200、3000、2000;各自应承担的风险大小分别为:0.16667、0.2、0.2,这表明创业团队中各个体的创收能力差异是导致创业团队中收益、风险配置不对等的重要原因。

(2)当甲、乙、丙三者联合创业时,利益相关性体现了个体对群体的依赖性,各自对群体的依赖性不尽相同,这也是导致甲、乙、丙三者收益、风险配置不对等的主要原因之一。

甲、乙、丙三者联合创业的风险是0.08333,三个各自应承担的风险为0.02612、0.025、0.0321,于是,各自应承担31.39%、30.00%、38.58%的风险。

5 结论

合理地进行创业团队的风险责任分配和风险利益分配,是维系创业团队的稳定和提升创业团队积极性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到创业团队的和谐与绩效,继而影响创业活动的成败。本文将Shapley值法的博弈特征函数ν由确定数改进为随机数,并运用这种改进的合作博弈Shapley值模型来分配风险责任和风险利益;基于这一模型所得出的利益分配方案与风险分摊方案,可以作为创业企业股权分配、股权激励和高管薪酬设计的方向性依据。

摘要:创业活动大多是以创业团队的形式进行。团队创业中存在不同的个体,各自有不同利益、价值和目标;作为理性个体,为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一般会在创业团队风险决策过程中形成合作博弈关系;合作博弈的关键就是风险和利益的如何分配问题,只有做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才能增强创业团队稳定性,提升创业团队的绩效。本文利用改进的合作博弈Shapley值模型研究了创业团队利益和风险配置问题,并通过示例对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创业团队,风险配置,利益配置,Shapley值

参考文献

[1]Kamm J B,Shuman J C,Seeger J A,Nurick A J.Entrepreneurial teams in new venture creation:areasearch agenda[J].Entrepreneurship Theory&Practice,1990,14(4):7~17.

[2]Kanmm J B,Nurick A J.The stages of teamventure formation:a decision making modl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s,1993,(Winter).

[3]谢科范.联合创新的利益配置与风险配置[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16(5).

[4]张元萍,张跃鹏.股指期货的风险配置传导与控制[J].上海金融,2009,(1):61~66.

[5]刘洪涛,陈金贤,李恒.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在不同利益主体间的配置分析[J].决策借鉴,1995,(2):12~13.

创业团队致胜的四大利器 篇11

为什么团队创业成功的几率要大大高于个人创业?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人会拥有创立并运营企业所需的全部技能、经验、关系或者声誉。因此,从概念上来讲,如果想要创业成功,就必须组成一个核心团队。团队成员对创业者来说将发挥不同作用:他们或是合伙人,或是重要员工。他们不可或缺,有了他们,可以解决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也需绿叶扶持。不管创业者在某个行业多么优秀,但不可能具备所有的经营管理经验,而借助团队就是拿来主义,他们可以拥有企业所需要的经验。例如顾客经验、产品经验和创业经验等。而且人际关系在创业中的比重被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人际关系网络或多或少地帮助创业者,是企业成功的因素之一。通过团队,人脉关系可以放得更大,可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

一项针对创业者能力的研究报告也指出,组成团队与管理团队是成功创业者需要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由于组成创业团队的基石在于创业远景与共同信念,因此创业者需要提出一套能够凝聚人心的远景与经营理念,形成共同目标、语言、文化,作为互信与利益分享的基础。组成创业团队是一种结合远景、理念、目标、文化、共同价值观的机制,使之成为一个生命与利益共同体的组织。

我曾经对国内众多企业家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未来的企业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其中有这样几份回答。

原UT斯达康CEO吴鹰认为:第一,有宽广的心胸;第二,具有国际化的能力;第三,有亲和力和凝聚力(个人魅力);第四,有眼光。摩克迪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张醒生认为:现代企业家首先应该是有能体谅下属的胸怀和站在人前人后的修养,要先有信服才能有追随,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做企业如同做人,企业家的素质赋予企业灵魂。

美国欧文斯科宁公司大中国区销售和工程总经理李雷认为:企业家应该具备3个素质。首先,他是一个预言家,他的愿景和信念是鼓励员工的源泉,是制定战略计划的蓝图;第二,他要有Leadership,也就是具有包括决策能力的领导力;第三,他勇于承诺与兑现,在资源分配、个人诚信与平等方面负起主要责任。

我发现,凡是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总拥有一个优秀的核心团队。虽然每个企业家关注的侧面不同,但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一个组织核心团队建设中必须注意的要素,非常值得借鉴。

(1)人品第一。在Netscreen公司的创始人和北极光创投基金合伙人邓锋看来,创始人管理团队的能力和人品将直接决定着这家公司能走多远,而几名创始人能否团结一致,除了共同的经济利益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品。他说:“一个公司的创始人,不能因为我做得早我就是创始人,如果做事不行,那你就不配做创始人。”

(2)互补性要强。核心团队成员间,最好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既包括知识、经验上的互补,也包括性格、能力上的互补。邓中翰创建中星微,首先找到的是斯坦福大学的电子工程学博士杨晓东,他有在英特尔和惠普的工作经历,长期从事CMOS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的研究,有技术特长;接着,邓中翰又找到了移民加拿大的老同学金兆玮,这位成都电子科大毕业生,有着丰富的市场经验。当团队组成后,大家专门做了如下分工:邓中翰是一个知识结构和能力都很全面的人,做事情喜欢从全方位考虑,所以主持大局;说话和走路的频率都比别人快的杨晓东则是对技术充满了激情,就专注于技术;金兆玮“和再难缠的人都能打交道”,所以抓销售。就这样,凭着相互的信任,这几个不同时段的朋友跟邓中翰一起开始了新的创业。

(3)包容性很重要。在这个世上,要想做一番事业,必须具有识人的眼光。这也是作为领导者整合人才资源的第一条件。但光会识人还不够,还要有敢于用人的魄力,容人的雅量。不能像武大郎开店,容不得比自己强的人。大行不顾细谨,成大事者历来都是心胸似海之人。不仅仅是企业创业需要包容,在我们人生慢慢走向开放的过程中,包容心也是非常珍贵的品质。

(4)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信资本是由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泰富和中信国际金融控股两家香港上市公司联合创建的。建立初期,恰逢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911恐怖袭击,世界经济领头羊的美国经济低迷。受此影响,香港等地经济形势到2002年依然没有好转,一些著名的大投行不得不裁人。“机不可失”——张懿宸却这么认为,大家都裁员,他反而打算借此聘请一批业务拔尖人才。

“凡事都要想得长远。”在组建中信资本的过程中,张懿宸说:了解投行的人都知道,投行最大的成本是人力成本,做投行的前两年就要先投钱把人养活,然后再挣钱。在有人才的前提下,业务才能建起来。

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团队 篇12

第一, 要有信任, 比如说有两个同样方向的团队, 一个团队是三个特别牛的黑客, 刚刚在网上认识从来没有接触过。还有一个团队技术没有那么牛, 没有那么有名, 但这三个人在一起工作了很长时间, 后者, 经过过磨合的团队会被选中。

第二个是互补, 就是能力的互补。第三个是有共同的价值观。其实每个人创业有不同的目的, 有人是为了阶段性的财务自由, 有人是为了一个梦想。有人是为了学习, 他需要不同的人生经历, 没有对错。但是, 如果如果价值观之间出现了分歧, 这团队一定会出问题。第四个是创始团队到底心胸有多大。通常, 早期团队是气盛的, 作为创始人, 是否能够把大家共同的目的放在一个高于个人感受的位置之上?这是一个要跨过的槛。迈过这个槛的。

争议阶段会邀请VC加入。在面试创业者团队的各个阶段, 微软创投的8位专业人士都要为每个创业团队打分, 为达到共识常常会面临巨大的争议。此时, 会引入10位VC合伙人来一起选。好的创业者要具备三方面的能力。第一, 组建团队的能力;第二, 定战略的能力;第三, 找资源的能力。创业者拥有的资源并非越多越好, 如何找出最适合你的资源才是最重要的。而孵化器就是为创业团队解决资源方面的挑战。微软创投加速器也不例外。高欣欣介绍, 她和她的团队主要为创业者提供如下四方面服务:

第一, 找人才。微软每年都有学术交流活动, 或者是举办针对学生的大赛, 比如“编程之美挑战赛”、“微软校园极客加速计划”等, 从中会有一大批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微软创投加速器会把这些人才资源对接给孵化的项目。同时, 高欣欣团队成员还承担猎头的角色, 为创业团队找人, 甚至在人没有到位的时候, 团队成员自己就为创业团队“填空”。最好的学生。

第二, 找资金。微软加速器和大约100家投资机构达成了合作, 对每一个投资机构的偏好、特长、资源等都有了解, 这样就可以在创业团队和投资机构之间进行对接。

第三, 找市场。找市场就是找到合适的传播渠道, 帮助创业者把服务和产品传达给目标用户。

第四, 找用户。很多大企业都试图把“最后一公里的创新”和现有业务结合起来, 而这些创新多数发生在小公司。微软加速器就在技术和市场之间, 在小团队和大企业之间寻找连接的可能。有时候, 他们一次就帮大企业对接5个团队, 现场签约率往往达到80%以上。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工作艺术下一篇:废橡胶制品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