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阅读(共8篇)
高语阅读 篇1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在文本阅读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出发,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文本阅读中来。本文就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涵养“三气”, 引导学生主动感受文本。
一、文本解读接地气
在课堂文本阅读教学中, 不少教师在文本解读上, 花了很多功夫, 解读很详细, 但是学生却往往难以听下去, 或者说不怎么感兴趣。归根究底在于教师过于注重文本解读深度, 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度。根据学习规律, 人们获得知识总是习惯于从已知到未知, 总是容易接受身边那些喜闻乐见的东西。文本解读也是如此, 在具体教学中, 语文教师如果能够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出发, 找准文本解读的切入点, 接上学生学习的“地气”, 那么课堂文本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如笔者在教学《鸿门宴》一文时, 解读楚汉之争中最终项羽一方失败原因, 就讲到文本中鸿门宴刘邦、项羽、范增、项伯、张良的座位情况。我从日常生活中不同场合宴请情况切入进去, 引导学生去理解座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很多学生都非常感兴趣, 纷纷发表见解, 主位、客位怎么坐, 宴请亲戚时怎么坐, 领导一般怎么坐等等。学生因为对这种具有现实生活意义的事情感兴趣, 进而才会产生对文本的兴趣。学生也能够充分理解位次不同所表现的主客双方的不同地位和心理。
二、课堂评价聚和气
互动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文本阅读教学中, 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构成了文本解读的有机整体。但是, 在具体互动中, 不少教师缺乏对学生解读文本的耐心与信心, 往往在互动中存在过“急”的情况, 具体表现在对学生互动课堂评价上, 比较急躁、比较简单, 缺乏足够的引导、鼓励, 因此造成学生在文本解读中习惯于听教师讲读, 而不愿意动脑筋去独立思考, 不喜欢或者不敢抒发己见。其实, 作为教师, 无论学生给出怎样的答案, 都不能消极地置之不理, 更不能简单地加以斥责。在文本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正确评价学生的解读, 不断营造课堂教学的“和气”, 鼓励学生敢于说出真实的想法, 引导其一步步走向文本深处。
如笔者在教学《长亭送别》一课时, 讲到张生要赴京赶考, 莺莺是眼里成灰、心内流血, 很多学生不能理解, 为何这样一个很常见的离别会有着如此的反应。一位学生回答说, 是因为莺莺刚恋爱就失恋。这个回答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此时, 我没有批评, 而是采取了正面评价、合理引导的方式。我肯定道, 说得有道理, 张生和莺莺刚刚在艰苦的斗争中将关系由暗处转到明处, 但是美好的时光却是如此短暂, 因为要兑现考中状元才能迎娶莺莺的承诺, 张生不得不马上赴京赶考。对于莺莺来说, 确实很残忍。刚热恋就要失恋在那个时代其实是很普遍的, 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所以大家再想想有哪些原因会导致他们不得不“失恋”, 所以莺莺才会反应如此激烈呢? 在这样的评价和引导下, 学生敢于继续回答问题, 同时引导他们从离别可能导致的结果角度再去思考。在课堂正面评价和合理引导中,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就趋于活跃与深刻了。
三、思维发散强人气
对于学生而言, 文本是死的, 而思维是活的。在教材辅导用书泛滥、网络材料随便搜索的背景下, 教师的文本解读其实很难说能够有什么独特之处, 也难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当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按照现有内容进行解读和教学时, 积攒不起学生的“人气”, 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其实, 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不一定非要对文本本身有独创性的解读, 但是一定要在文本思维发散上下功夫, 让学生发现, 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这样的文本课堂教学也就成功了, 自然不缺人气。
如笔者在教学《品质》一文时, 如果单纯从正面角度去肯定格斯拉手工作坊靴子的品质, 肯定格斯拉做人的品质, 那么学生并不一定信服, 也不一定感兴趣。因为从结果来看, 格斯拉靴子品质虽好, 却缺乏时尚元素, 又没有超前的经营理念, 自然失败了。在今天的学生看来这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在教学中, 我就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如果说靴子作为一件消耗品, 由于并不常用, 或者说即使品质不高、损坏了, 也对我们影响不大的话, 那么请大家把格斯拉的靴子换成食物、衣服、车辆等物品, 看看如果每个经营者都只注重利益, 不注重品质, 我们会怎样。学生自然会想起带农药残留的蔬菜, 使用催熟剂、鲜红素的西瓜, 非法组装的车辆等等, 原来在一些更加重要、常用、一旦损坏危害度更大的物品上, 大家发现“品质”是如何重要, 这种品质与流行、时尚无关, 是必须坚持的。在这样的思维发散中, 每位学生都很容易从身边例子找到根据, 发现通过这样的理解, 格斯拉的坚守是这样可贵与必须。
在文本阅读教学中, 无论是接地气、聚和气还是强人气, 其实都是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文本教学中来。
南昌起义前后的高语罕 篇2
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秘书长
1927年6月中旬,国民革命第四军军长兼第十一军军长张发奎讨伐段祺瑞奉军,凯旋武汉。武汉国民政府因张讨奉有功,所以任命他为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与高语罕的关系比较近,特聘高语罕为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秘书长。此时高语罕还兼第二方面军共产党党团书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官,国民党安徽省党部负责人,安徽省党部干部训练学校校长。
6月下旬,武汉国民政府开始实施“东征讨蒋”计划。汪精卫和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唐生智想通过“东征讨蒋”,驾登国民党“老大”的宝座和获得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头衔,同时消灭共产党的军事力量。因此,决定把中共武装力量相对集中的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作为“东征讨蒋”的中路前锋开往九江集结,再由九江、湖口向安庆进发。
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对共产党的态度比较好,他有放弃“东征讨蒋”联共回粤的意向,中共中央也有利用“东征讨蒋”、“依张回粤徐图发展”的计划。7月11日,叶挺率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为“东征讨蒋”的前锋,向九江开拔。随后,黄琪翔的第四军、贺龙的第二十军也陆续向九江地区集结。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分共”,周恩来、吴玉章、谭平山等乘船到九江。张发奎的军队预备回广东,高语罕也随同第四军军长黄琪翔在半秘密状态下离汉赴九江。
第四军军部设在庐山脚下甘棠湖心烟水亭中,这里相传是三国时东吴周瑜的水军都督府。烟水亭四面皆水,面对匡庐,风景绝佳,当时正在盛夏,湖水平铺,进出皆须坐木划来往。
高语罕和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差不多每天傍晚都要划船作戏,有时诗兴大发在烟水亭壁上题诗,有时把船荡在湖的对岸芦苇深处,一泅入水,游个半天。
“小划子会议”
7月23日,贺龙部队来到九江,谭平山、高语罕等人一面等待中共中央(机关仍在武汉)的批复,一面积极争取尚未入党的贺龙参加起义。贺龙之加入共产党,据1932年上海周报上刊载的杨甫的《高语罕在上海》一文,也是受了高语罕的一定的影响。
汪精卫准备召集九江地区各方面军总指挥、各军师长到庐山开会,名义上研究东征讨蒋问题,实际是要在第二方面军中“分共”。
7月24日,江西省政府主席、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和第四军军长黄琪翔邀请贺龙、叶挺到庐山开会并避暑,黄琪翔还传达张发奎的命令:贺龙第二十军到德安集中。叶剑英从黄琪翔那里获悉庐山会议是个阴谋,是准备夺贺龙、叶挺的兵权,当天就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叶挺。
7月25日,叶挺、叶剑英邀约贺龙、高语罕、廖乾吾在甘棠湖中一只小船里,以划船游湖为名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决定:叶、贺不上庐山;部队不到德安集中,而乘车开到南昌;叶挺部队明天开,贺龙部队后天开,贺龙的车先让给叶挺。这次会议史称“小划子会议”,是南昌起义的重要一环,对保证起义领导人的安全和起义部队主力及时开往南昌起了重要作用。
叶剑英晚年谈到小划子会议时,萧克问道:“你在1977年说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五个人,有你、叶挺、贺龙、高语罕,还有一位不肯定。”叶剑英毫不迟疑地说:“是廖乾吾。我、叶挺、贺龙、高语罕、廖乾吾,在甘棠湖一条小船上,进行了一些磋商,那时不可能说得很深,你们现在这样写法,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
7月27日晨,张国焘来到九江,召集贺昌、高语罕、恽代英、廖乾吾、夏曦等同志开会。他说,他来的任务是看看地形,与大家讨论在浔发动的事件。贺昌、高语罕、廖乾吾都说再无讨论之余地。恽代英更说还有什么讨论,已经决定了。
反对汪精卫
此时,由中共九江市委直接领导、以国民党九江市党部名义主办的九江《国民新闻》报连续发表讨汪文章,学生到处讲演,群众纷纷集会,发传单,贴标语,戳穿汪精卫假左派、真右派的反革命嘴脸。
《国民新闻》报社向高语罕约稿,揭批汪精卫。高语罕认为已到公开反对汪精卫的时候了,就发表了给汪精卫的一封公开信,说他只是一个宣传家,而不是一个政治家,一碰到实际政治的紧要关头,便要动摇,措辞很严厉,把汪的假左派、反革命的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
1921年10月,高语罕在广州开全国教育会时与汪精卫时常接触,但私人之间并无深交。到了在广州开国民党二次代表大会时,高语罕在会场说话颇多,汪精卫那时以左派领袖自居,所以对语罕很注意。同时,汪精卫、邵力子与语罕被举荐为大会宣言起草委员,因此颇为接近。
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和语罕同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常委,开监察委员会时常见面。到了武汉时,陈璧君同高语罕经常开会,时常对语罕大发脾气,骂共产党。到了现在,语罕同汪精卫的关系便是彻底的决裂了。
汪精卫从报上看到声讨他的文章以后,对《国民新闻》恨之入骨,在国民党第二届中常会第二十三次扩大会议上说:“九江国民新闻,是在共产党包办下的党报,一向反对中央执行委员会,无理谩骂、挑拨四军、十一军、二十军反动,最近更是厉害。”
7月29日晨,汪精卫偕孙科、张发奎、唐生智等从武汉坐船抵达九江,高语罕也夹在里面倒趸船上去迎接他们。汪精卫念念不忘他对《国民新闻》报的仇视,一到九江码头,就对前来迎接的朱培德下命令:《国民新闻》报立即停止出版。
7月30日,汪、孙、张、唐以及黄琪翔、朱培德、金汉鼎等在牯岭开庐山会议,决定在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实行 “分共”:严令贺龙、叶挺限期将部队撤回九江;封闭九江市党部、九江书店、九江《国民新闻》报馆,并逮捕其负责人;通缉恽代英、高语罕、廖乾吾等人。
叶剑英也参加了庐山会议,散会时已近黄昏。他派人星夜下山,到烟水亭向高语罕和廖乾吾报警。接得叶剑英密报,已是7月31日凌晨两点钟。高语罕立即搬至南浔路对面的大东旅馆,坐以待旦,清晨即乘车赴南昌。
到了南昌,高语罕立即给叶挺打电话,叶挺让他们马上到司令部。高语罕去到一看,周恩来、朱德、谭平山等都在,这时已是7月31日深夜。
起草八一南昌起义宣言
8月1日上午,参加南昌起义的7名国民党中央委员谭平山、彭泽民、林祖涵、吴玉章、恽代英、高语罕、韩麟符以及38名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在原江西省政府所在地西华厅召开联席会议,选举产生了革命政权机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通过革命政纲—《联席会议宣言》。
8月1日南昌《民国日报》以显著版面登出了高语罕起草的《中央委员宣言》,这是由国民党二届中央委员中的15名共产党员和7名国民党左派联合署名的。宣言严厉地揭露并斥责了蒋介石、汪精卫背叛孙中山先生的反革命面目,鲜明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正义主张:
同人等受全国同志之重托,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任为中央委员以来,根据本党主义政策与总理遗教,为国民革命前途奋斗,赖全国同志之协同努力,虽历经党国危急时期,幸能无大陨越。今者党国危机,更等于昔日,故同人等不得不将最近事态之真相,与全国同志惟一之奋斗途径,掬诚敬告我全国同志。
高语罕还起草了一个通缉蒋介石、汪精卫的命令,也刊登在《民国日报》上。
8月2日下午,举行了革命委员会就职典礼大会,大会由李立三主持,发布了各项任命令。其中:吴玉章为革命委员会秘书长,高语罕、许甦魂、邹敬芳、丁晓先、肖炳章为秘书,组成革命委员会秘书厅。
行军潮汕路上
南昌起义后,朱德升任第九军军长。根据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立即南下,准备占领广东,取得海口,以求得国际援助,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再举行第三次北伐。
高语罕同军中谭平山、林伯渠、方维夏、徐特立、廖乾吾、姜济寰和彭泽民八人年岁较大,被称为“八仙”。高语罕一路上生病,叶挺军部伙食又极差,后来他就转到贺龙十一军军部里去了。
高语罕后来回忆:“八一以后,革命委员会任命我为秘书厅的秘书,我跟着走了几天,摸不着头脑,经理无人,饭吃不到嘴,我觉得没有用处,遂请于革命委员会,许可我到十一军去。”
这是一次长途行军,从南昌出发,经抚州、宜黄、广昌、石城、瑞金、会昌、长汀、上杭、大埔,直到9月23日、24日占领潮州、汕头,整整走了一个多月才停脚,而先头部队则已进入海陆丰地区。
9月30日早晨,炮声由远而近,到当天中午,潮州城郊响起激烈枪声,起义部队仓促间奉命撤离。仓库中许多物资、饷银和武器弹药,无法携带,绝大部分抛弃了。
在离开汕头的这一天,共产党抛弃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下达了挂红旗的决定。周恩来派人找到高语罕,请他到香港跑一趟,与张发奎、黄琪翔接洽联络。
给中共中央的报告
高语罕思忖了半天:是即回上海,还是先到澳门杨匏安那里住一住?到上海去住,此时正在浪头上,尤其是从香港到上海,很危险。恐怕一到上海,就有被捕的可能。想来想去,最后他还是决定到澳门暂住。
语罕遂把自己的意思告诉了军委,军委同意,并给了他一百元,购置毛毯、换洗的衣服和书籍。军委的“交通”领着语罕坐黄包车到了轮船码头,买了一张头等舱舱票,坐船到了澳门。
语罕在澳门小住时,认真反思了八一南昌起义的经过和失败的教训,起草了《高语罕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个人对于八一事件之经历及意见,对中央最近策略的意见》,初步分析了起义军南征失败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原因,并表达了个人的希望:
“中央现决定我赴俄,只有静待。在未赴俄之前,我打算做一本批评三民主义的书,或者作几篇宣传的文字,送到编辑委员会备采用。”
11月上旬,周恩来从香港乘船到上海参加瞿秋白组织召开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共临时中央对南昌起义领导人分别给以批评和处罚,并要陈独秀、谭平山、高语罕等人到苏联向共产国际检讨错误,陈、谭、高拒绝到苏联认错。
走出高语阅读教学的三个误区 篇3
一、注重教师引领学习,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新课程理念强调,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首席”, 更多地把课堂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这种观念本身没有错误, 也是新课程理念中对过去“满堂灌”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但不少教师理解为应该放弃或者降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于是在教学中就出现了从一个 误区走向 另一个误区, 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过去文本教学时以教师讲解为主, 现在全部变成学生自学为主; 在某些课堂上甚至出现由学生探讨代替教师讲解的情况。试想, 学生在没有经过专业阅读训练, 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的情况下, 究竟能对文本有 着怎样深 刻的理解呢? 很显然, 也只能是将教辅用书上一些现成的问题和答案进行简单复述和理解罢了。缺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 可以说整个课堂就变成了自由阅读, 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应有的提高学生阅读素养、文本解读能力的教学目的。
在具体教学中, 一方面我们认识到过去教学中那种“满堂灌”、“一言堂”确实在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也要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必然的主导地位。教师文本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关键就在于合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科学的解读。
比如执教《老王》一文时, 就不是听之任之地让学生自由阅读探讨, 而是围绕“老王有没有钱? ”“老王帮助作者一家人为何少收钱或者不要钱? ”“作者为何给 了老王钱 后感觉愧怍? ”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对文革大背景的解读, 明确了老王困苦生活环境下金子般火热的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引导学生对着文本思考问题, 并将背景资料适时抛出,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文本, 学生也对那种环境下的可贵人性由衷地感慨和赞美, 很好地对文本进行了合理地解读。
二、注重组织学生探究, 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 作用作了 进一步强调, 特别对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进行了明确要求。这自然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作用和积极性, 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 难免会出现凡课必搞小组合作探讨、问题探究的现象, 造成一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虚假繁荣。
其实,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提高其文本阅读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应该的, 但是要科学组织、精心设计, 对什么样的文本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学生自主探究、怎样的模式引导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等等, 都需要考虑并加以解决, 而不是一概而论。在具体的文本阅读教学中, 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不在于要不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而是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怎样正确组织学生去探究。
比如执教《长亭送别》时, 就意识到这篇文言文在语言上并不难懂, 但是文中莺莺与张生离别时蕴含的情感却非常复杂感人, 值得学生去深入探究挖掘。但是就学生本身而言, 自由探究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这样组织学生的合作探究:要求全班学生6人一组, 明确其中一人为组长, 分别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 每位组员分别讲述莺莺情感中不平常或者奇特之处;第二步, 每位成员分别讲述莺莺离别时那种似乎永远诀别的情感和忧虑原因何在, 互相补充;第三步, 由组长引导成员汇总答案, 整合形成共识, 确定由组员中说得最好的一位或者说得最少一位来回答。在小组讨论结束后, 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探讨, 避免了学习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同时因为回答问题人选的确定, 无论是想回答还是不愿回答, 都必须在组长的组织下, 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
三、注重适度运用技术, 规范多媒体辅助作用
新课程改革中特 别指出 ,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广泛运用, 过去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情况应该一去不复返了。确实, 多媒体在高中文本阅读教学中, 有着极大的便利, 特别在于提高课堂容量、信息量, 弥补了教 师教学中 的某些不足。 比如, 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背景资料、拓展迁移、图片音像等都很方便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一些语文教师不擅长朗诵、粉笔字不好等缺点也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这个角度来说, 多媒体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 从一些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上来看, 他们对多媒体开始产生了依赖, 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会教学了, 一堂课黑板上都没有一个粉笔字。对于不少学生而言, 课堂是变热闹了, 但是注意力也全部被其中的图片、歌曲吸引了。课件中的问题应接不暇, 答案标准量大, 抄都来不及, 还谈什么理解, 课堂容量大了, 但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没有提升。
应该知道, 多媒体技术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应该作为一种工具, 起到的是辅助作用。比如笔者执教《像山那样思考》一文,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过多运用多媒体, 只是播放了以齐秦《北方的狼》为背景的动画公益片, 片中草原的慢慢荒芜、森林的被砍伐、猎手对狼的枪杀, 片子虽短却与文本内容高度契合, 学生在这种情感渲染下, 很快进入阅读情境, 对文本理解起来事半功倍, 这就是立足多媒体的工具性发挥其辅助作用的效果。
高语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想象力 篇4
一、营造情境, 激发想象主动性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 不少高中生习惯于听老师讲, 喜欢做笔记, 记录老师讲解的所谓标准答案。笔记做得很工整, 答题也很规范, 但是就是缺少了想象力, 往往没有太多的创见, 答案限于平庸, 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也流于概念化和简单化。在文本阅读教学中, 作为语文教师不应该固化或者过多对问题答案的预设, 而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以及文本的解读难度, 创设有效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的深层次内涵以及其他可能性。
比如笔者在教学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时, 不少学生对于格斯拉的品质似乎并不认可, 他们觉得格斯拉确实不是做生意的能手, 他的固执与坚持并不能让顾客感受到更加受欢迎的时尚、优越感等等, 反而是一些品质不怎样, 却迎合时尚潮流和消费口味, 并且宣传力度大影响大的所谓名店却让顾客趋之若鹜, 这正说明了适者生存的淘汰法则。对此, 我没有进行简单地辩护和批判, 而是引导学生去想象: 假如你是这样一位顾客, 你没什么钱, 但是由于工作或者生活需要, 常年要穿靴子, 这时候你会选择买谁的靴子? 大部分学生仔细思考, 在这种情境下, 更多的认可品质。于是, 我接着创设情境, 再想一想, 虽然小说中没有明确指出, 但当时社会是那种爱时尚、时髦靴子等级的人多, 还是需要实用性强、坚固耐用这一层次的人多? 学生很容易得出还是为了工作和生活买靴子的多, 而不是仅仅为了时髦。格斯拉的失败不在于其理念的问题, 而在于劣质靴子的恶意竞争致使其难以为继, 反之这也证明了他品质的珍贵。可以说, 这一解读是在情境中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挖掘出来的。
二、对比迁移, 强化想象发散性
由于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偏重强调答案的标准性、唯一性, 不少高中生的思维是单线的、封闭的。但是实际生活中, 很多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固定和唯一的。因此, 在文本阅读教学中, 应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候, 强化发散思维, 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 在具体教学中, 可以对文本内容进行对比迁移, 激发学生想象的多维度、发散性。
比如笔者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时, 学生被作者笔下的“拿来”固化了思维, 以为只要是“拿来”就是对的, 这样就由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 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实并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于是我在反思阶段, 引导学生进行了拓展迁移, 引导其发散思维。我向学生出示了一组数字和资料, 当学生看到日本动漫文化产业的产值超过中国汽车产业的产值、韩剧带来的韩流消费超过百亿, 并且中国就是日本动漫和韩流的最大消费者时, 他们惊呆了。这时我提出,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是拿来还是送去,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鲁迅杂文的写作背景下, 我们积贫积弱, 送去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在当今相对和平的竞争环境下, 一些文化输出, 送出的不仅仅是产品, 而是为了更好地获取财富与资源以及认同度。这样的解读, 就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问题认识不应该唯一和固化, 而要通过知识迁移来多角度思考。
三、写作训练, 引导想象合理性
应该说在阅读教 学中 , 不少学生是愿意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的, 但是这种解读更多还是习惯于在老师引导下来思考或者想象, 缺乏主动意识;同时, 在教学创设的情境下, 有缺乏认识而导致的思考不合理、想象力偏差的情况。其实, 成功在实践, 关键在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思考、经常去想象, 这样就会不断 养成主动 想象的习惯, 也会不断完善其想象的合理性。
高语阅读 篇5
一、高语阅读教学中的弊端
1. 学生缺乏主体意识:
在应试教育下, 主要为老师讲解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它要求学生思维围绕着老师转, 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被动地接收知识。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培养不够, 主动意识严重缺乏。部分学生甚至认为阅读不需要学习, 可有可无, 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 知识面过于狭窄, 语言文字功底欠缺。
2. 应试化阅读痕迹过重:
阅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思考认知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容量, 促进思维的拓展, 开阔阅读的视野, 使学生从阅读中得到感悟和启发, 达到教育的目的。然而, 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 阅读教学往往为了高考而阅读, 常常被高考牵着鼻子走, 使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达不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使阅读失去了原本的功能与魅力, 阅读的整体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有效比较的具体实施办法
1.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高中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大, 但自我约束力差, 极易受外界的影响, 老师在培养高中生养成阅读习惯时, 应注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有效比较,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求知欲。
第一, 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 同时将每个组的组名、组队理念等进行阐释。每组每天进行阅读并记录阅读心得, 每次阅读课各小组交流体会、进行评比, 选出最爱读书的阅读小组,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满足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渴求。
第二, 树立榜样。可设立“最爱阅读奖”来奖励那些态度认真、有精彩感悟的学生, 让同学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通过同学之间的良性竞争以及有效比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当一些人认真看书, 逐渐会影响到全体这种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
2. 将相关文章放在一起有效比较
将有关联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更好地提高其阅读水平。如在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时, 可将其和《钴鉧潭西小丘记》等“永州八记”结合起来阅读, 通过这些山水游记, 学生就可以感知当时社会政治状况。自然的美景与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内心的悲愤、孤独形成巨大的反差, 将两者进行比较, 更能加深对柳宗元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另一方面, 可以将相同风格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阅读, 如高中所学的朦胧诗, 将舒婷的《致橡树》和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对比阅读, 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海子与舒婷思想上的差异与其经历有何关系?两首诗虽同属一个流派, 但整体差异在哪里, 你更喜欢哪一首?这样的对比, 可以让学生迅速感受到差异, 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从而逐渐提高阅读兴趣。
3. 将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孕育出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每一类型的作品都有其显著特点, 将不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有效对比,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学作品的差异与魅力。如在唐诗、宋词、元曲中各选一首, 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 选择相同内容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从而加深学生对各种体裁的了解与认识。还可以将我国的元曲与外国的戏剧进行对比研究, 如选择《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对比, 首先阐述两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其次将其中相关联的内容进行对比, 如主人公对爱情的看法, 最后精读文本, 感受中西方文学的差异, 进而更好地认识不同文化。
4. 拓展对比阅读
当代中学生受快餐文化影响较大, 并且知识水平以及认识能力有限, 思想不够成熟。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 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 因而阅读教学要在一定基础上进行拓展, 引导他们开阔视野, 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学了《我与地坛》补充《命若琴弦》, 感受被命运捉弄的人如何鼓足勇气生活下来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学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补充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拓展知识面, 提升文化品格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三、小结
高语第二册教材错误指正 篇6
一、推理不严密
荔枝原产于我国, 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 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南州六月荔枝丹》
句中说“荔枝原产于我国”, 其理由为“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仅凭“两地有野生的荔枝林”, 就断言荔枝原产于我国, 这太不严密。“野生荔枝林”和“荔枝原产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世界上其他国家有无野生的荔枝林, 文中并没有介绍。如果其他国家也有“野生的荔枝林”, 按作者的推理, 荔枝原产地的“冠名权”就要打官司了。
二、语序颠倒
现在 (1859年) 我的工作行将结束;但是全部完成还需要更多的岁月, 并且我的体力渐感不支, 所以不得不先将这个摘要付印。——《〈物种起源〉导言》
句中“并且我的体力渐感不支”, “体力”一词的位置应在“渐感”之后, 并去掉“的”。“感”一行为应由主体“我”发出, 而不能由“体力”发出。就全句来看, 作者的意思是在于突出基于某种认识、感受下所采取的行动, 为一因果关系。认识:我的工作行将结束, 但是全部完成还需要更多的岁月。感受:体力不支。结果:不得不先将这个摘要付印。
另外, 此句中分号的位置不对。全句为一因果句, 原因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认识, 即工作完成情况;二是感受, 即体力状况。这并列的两个原因之间可用分号。所以, 分号应在“岁月”之后。如此, 前一个原因 (工作完成情况) 才完整。
三、前后矛盾
现在在马来群岛研究博物的华莱斯先生, 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 几乎和我完全相同, 这也是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一个重要原因。
———《〈物种起源〉导言》
句中的“几乎”意为接近于、差点儿, “完全”即全部。“几乎”和“完全”连用矛盾, 将“几乎”或者“完全”去掉一个即可。
四、与客观不符
在电视显像管中, 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 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 会发射出光, 显示成图像。
——《神奇的极光》
“电视屏幕”在“电视显像管”中吗?对电视机结构稍微了解的人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电视屏幕”和“电视显像管”这二者之间无任何从属关系, 这里明显是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五、词语误用
极光不仅是个光学现象, 还是个无线电现象, 可以用雷达来探测研究, 它还会辐射出某些无线电波。——《神奇的极光》
此句中“可以”一词误用。“可以”一词在此句中, 应表示有哪些探测研究的手段、仪器。而此句重心在说极光的无线电现象 (能辐射出某些无线电波) , 并非在讲有哪些探测研究的手段、仪器。“可以用雷达来探测研究, 它还会辐射出某些无线电波”一句从表意上看, 应为一假设关系的复句。所以, 可将“可以”改为“如果”或“如”, 或者干脆去掉“可以”, 这样行文更准确、简洁、流畅。
六、缺少关联词
太阳能处在一种非平衡的稳定状态 (假设如此) , 不会仅仅流到地球, 然后由地球辐射开去。
———《这个世界的音乐》
句中用了“不会仅仅”, 还应配用“还会”。该句中, 如果“由地球辐射开去”也属“仅仅”一词管辖的范围, 那么, 此句就不完整, 因为后文并没有对此句作呼应, 作进一步的交代。结合上下文可知:“仅仅”只管辖到“流到地球”, “由地球辐射开去”应属“还会”领起的内容。所以应改为“不会仅仅流到地球, 然后还会由地球辐射开去”。
七、指代不明
《咬文嚼字》一文的第二段开头, 有一句话——“这是炼字的好例。”“这”字指代不明。因为第一段实际说了郭沫若炼字的二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前一例炼得好, 后一例炼得差。“这是炼字的好例”中的“这”到底指哪一例呢?不明确, 如指上述两例, 也显然不对。
八、前后不一致
高语古典诗词教学的情境导入 篇7
一、音画视频导入, 享受视听 盛宴
音画视频是现代网络中流行的一种将声音与画面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具有令读者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视听效果。上课伊始, 如果将从网络中下载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同或者相关的音画视频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给同学们, 我们便可以很快地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引导同学们在美丽的动态画面和悦耳的古典诗词诵读声中, 很快地走近作者、走近古典诗词文本, 继之与古代的作者、与山川美景等进行多层面、多维度、多视角的心灵沟通与交汇, 从而为我们教学古典诗词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 教学毛泽东的古典诗词《沁园春·长沙》时, 我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洪刚朗诵的精美的音画视频《沁园春·长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达到了很好的导入效果。很多学生在视听了音画视频后, 强烈要求我重新播放, 也有的同学在音画视频的导读下, 自发地吟诵起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 有的同学甚至很快就将这首词背诵了下来。
可见, 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播放与教材内容相同或者相似的音画视频, 可以迅速激发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继之促使同学们很快地、饶有兴致地进入学习古典诗词文本之状态中。
二、预设问题导入, 激发多维思考
教学时, 如果通过结合古典诗词的相关内容有意识地预设几道新颖独特的预习题供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同样可以达到教学古典诗词的预期目的: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文本的阅读、理解、感悟、品鉴、审美等兴趣, 引发学生对古典诗词强烈的探究欲望等。
如执教《锦瑟》一诗时, 上课伊始, 我就在黑板上出示了下列两道预习题供同学们思考:
1.《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 关于诗中的象征意义历代诗家众说纷纭。请你在历代注家众多的观点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理的观点告诉大家, 并说明你选择这个观点的原因。
2.有学者认为这是一首诗人悼念亡妻的挽歌, 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为一个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情歌。请问, 你倾向于哪种观点, 理由是什么?
看到上述思考题,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激发了出来, 马上开动脑筋思考上述问题:有的边看课文边看文末的注释和课后的练习题, 有的边翻阅自备的学习辅导资料边在读书笔记本中写写画画, 有的与同桌轻声讨论甚至偶尔发出一两句大声争执的声音……不一会儿, 学生就纷纷举手畅所欲言自己的独特见解了。
可见, 创设精彩的预设问题导入课文, 不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激起学生极大的求知欲望, 营造具有活跃、竞争氛围的课堂氛围, 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或者相互交流中习得知识并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
三、复习联想式导入, 思接千 载
复习联想式, 就是教师在教授文章时, 让学生联系学习过或接触过的背景、作者信息、相关篇目、名言佳句或者文学流派进行联想导入。这一方法符合学生的 认知规律, 也能提高学习的兴趣。是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体验出发, 通过简单的引导、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同学们通过温故知新继之引出新的学习内容的情境导入法。
比如, 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时, 我曾采用下列复习联想式方法导入新课。
师:说起“赤壁”, 同学们肯定会产生很多联想。比如, 唐代杜牧的——
生1:《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生2:我会联想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师:对,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现在, 请同学们翻到课文, 边看课文边和着老师为你们播放的配乐诗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节奏朗读课文:“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可见, 采用复习联想式导入, 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活动, 并引导学生从某一个知识点延伸出许许多多的知识链接, 从而达到引导同学们在古典诗词教学课堂中思接千载、文思泉涌之目的。
苏教版高语必修五几处商榷 篇8
1.《〈物种起源〉绪论》第1节第9行:
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 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 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分析:“之所以……是因为 (是由于) ……”是一个固定结构, “之所以”表示结果, “是因为 (是由于) ”表示原因。而“为了”一词,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第五版) 解释为“表示目的”, 并举例:“为了教育群众, 首先要向群众学习。”特别注意:表示原因, 一般用“因为”不用“为了”。
从原句看, 作者是因为“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才“说明这些事情”, 很显然, “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是原因而不是结果, 同时“之所以……是为了……”这一结构的搭配是错误的, 据此可断定, 这句话有语病, 应将“为了”改成“因为”或“由于”。
2.《〈物种起源〉绪论》第2节第1行:
现在 (1859年) 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了。
分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第五版) 解释:“已”意为“已经” (跟“未”相对) , 如, “此事已设法解决”, 表示过去时态。“将近”: (时间、数量等) 快要接近。例如, “将近掌灯时分”, 表将来时态。可见, “已”与“将近”自相矛盾, 从上下文的语境看, 应将“已”删去, 保留“将近”较为合适。
3.《斑纹》第8节第2行:
我们还发现肉食者与素食者之间一个有趣的差别:素食者的眼睛大多长在头部的两侧, 如兔、羊、鹿、牛;而肉食者的眼睛却往往处于同一个平面, 像狮、虎、狼、豹。其实生物学上的解释非常简单:一个为了聚焦瞄准猎物, 一个为了视野开阔便于及早发现天敌并在逃跑时选取路线。
分析:“一个为了聚焦瞄准猎物”与“一个为了视野开阔便于及早发现天敌并在逃跑时选取路线”次序颠倒, 应前后调换位置才能形成前后照应。根据“素食者的眼睛大多长在头部的两侧, 如兔、羊、鹿、牛;而肉食者的眼睛却往往处于同一个平面, 像狮、虎、狼、豹”这一顺序, 作者先说“素食者”后说“肉食者”, 并且“聚焦瞄准猎物”的应该是强者“肉食者”的特征, 而“为了视野开阔便于及早发现天敌并在逃跑时选取路线”的应该是弱者“素食者”的特征, 因而, 前后次序必须颠倒。
4.《逍遥游》第1节第6行:
“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课文对“其正色邪”的注释为: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其, 抑, 或许。正色, 真正的颜色。邪, 同“耶”, 疑问语气词。
分析:“其”的解释有问题, 笔者认为应根据语境来确定词语的意思, 应将“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作为一个完整的句子看, 把“其……其……”看成一个选择问句, 解释为:“是……还是……”句子释为:“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呢, 还是因为它远得没有边际呢?”因而, “其”应表选择关系而不应译为“或许”。
5.《项脊轩志》最后一节:
“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课文并未说清楚“枇杷树”到底为谁栽植, 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 笔者认为应该作诠释, 这样, 才能准确翻译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