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煤质

2024-09-11

提高煤质(精选12篇)

提高煤质 篇1

煤质管理是煤炭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煤炭开采、运输、洗选加工直到发运销售成为商品煤的整个过程中, 煤质管理必不可少。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准确的产品市场定位无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环节。作为煤炭产品, 煤质的好坏决定着企业产品在煤炭行业中的地位, 尤其是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明朗, 煤炭行业前途一片迷茫, 如何能在逆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煤炭质量占有很大的影响分量, 煤质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兖矿集团济三煤矿针对矿井煤质变化快、管理难度大等现实, 推行流程化模式管理思路, 达到了完善煤质管理体系、提高煤质管控综合水平、增加矿井经济效益的目的, 已连续5 a实现用户“零投诉”。

1 严把质量关口, 推行生产流程管理

1.1 严把毛煤质量关

(1) 严把工作面设计和采区优化布置关。从工作面设计入手, 组织好优劣、厚薄不同煤层配采, 避开大断层和大的冲刷带, 减少矸石进入煤流。

(2) 严把生产运输提升关。合理控制工作面的推进速度, 优化配采, 控制好灰分和水分, 抓好煤流清洁生产。推进新工艺和新方法, 重点解决好毛煤质量考核的方式、方法以及最大限度地降低煤流系统中的软杂物含量等问题。

1.2 严把洗煤质量关

(1) 严把杂物粒度控制关。选煤厂要保证除杂设备设施正常投入使用, 严格控制原煤、精煤的杂物含量, 确保完成公司要求的万吨含杂目标。

(2) 严把灰分水分控制关。选煤厂煤炭洗选设备、脱水设备、煤泥水回收设备等要完好正常使用, 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灰分、水分的合格稳定。

(3) 严把品种优化关。要灵活调控工艺流程, 根据需要合理优化产品品种, 确保实现效益最大化。重点解决目前煤泥水系统个别设备脱水效果差、除杂效果差等问题。

1.3 严把商品煤质量关

(1) 严把调煤配煤关。要加强配煤技术管理, 提高配比准确度, 实现配煤煤质均匀。

(2) 严把装车外运关。高度重视清修车、加固车、装车及表面拣杂的工作, 确保煤炭火车外运质量合格。

(3) 严把煤质检验关。落实好煤质跟班及采制化检验人员的责任, 把好商品煤出矿的最后一道关口。

重点解决目前在线测灰仪老化需要更新及配煤不均、原煤灰分不能在线检测的问题;淘汰落后的采制化设备设施;逐步推行机械化采制样, 取消商品煤人工采制样。

2 建立预警机制, 加强矿井原煤生产质量管控

矿井建立了“3+6” (三级六关) 矿井原煤生产质量管理预警机制以及煤质“七控”管理流程。

(1) 三级。当原煤灰分超过40%时, 启用A级预警;超过37%时, 启用B级预警;超过35%时, 启用C级预警。达到B级预警时要下发预警通知单。

(2) 六关。原煤质量达到B级预警以上时, 要及时通知相关单位人员采取强化措施, 把好毛煤质量、原煤质量、动筛精煤质量、洗精煤质量、调煤配煤质量和商品煤质量“六个关口”。

(3) 七控。包括技术设计预控、生产源头管控、运输过程防控、洗选加工精控、调煤配煤调控、发运关口稳控、监督考核严控。

3 建立三个规范, 推行采制化标准管理

3.1 规范采制化工作环境

按照集团公司统一要求, 建成标准化的商品煤制样室和化验室, 规范采制化工作环境, 制样室达到器具规范、操作规范、管理规范、卫生整洁;化验室达到仪器先进、设备齐全、操作准确、数据可靠、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提升煤质检验的对外整体形象。

3.2 规范设备设施管理

对现有采制化设备进行日常的巡检维护, 建立机电维修人员包机责任制。对老化或过期的设备予以报废并清退。适时购进新的先进设备, 以满足建设标准化制样室和化验室的需求。对各类计量器具及设备要及时进行计量检定, 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提升采制化硬件整体检验水平。

3.3 规范煤质检验操作管理

要求采制化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新的国标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杜绝采制化不规范、不标准行为, 确保煤炭检验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树立矿井煤质检验的权威和形象。

4 制定流程模板, 提高煤质事故分析处理能力

针对煤质管理中发现的商品煤质量问题, 及时分析、核查和处理, 确保煤炭质量, 制定的《质量异议煤质分析内部核查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对用户反馈的质量异议, 及时安排人员处理, 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上力争做好, 制定的《煤质投诉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5 结语

济三煤矿通过质量预警、流程控制、关口把关等举措, 煤质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效益, 连续5 a实现用户“零赔付”。在2012年和2013年公司煤质管理标准化检查中均名列前茅。

提高煤质 篇2

摘要:化验室担负着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产技术指标的检查和外销商品煤的检验工作。据抽查,在煤的采样、制样、化验三个环节中,如果用方差来表示误差的化,采样的影响占80%,制样占16%,化验室只占4%,故在煤质分析中,关键是采样,其次是制样。只有获得代表性的样品,才可能进行其后的制样与化验。因此,提高采制样的工作质量,减少化验误差是正确指导煤炭生产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提供可靠数据的关键。

关键词:煤炭采制样;提高;煤质分析

一、前言

煤是传统工业及人民生活的主要能源之一,当前,煤炭采取是按煤质或煤灰分级,以其质量来决定煤的价格。它是煤质分析的主要基础环节也是煤炭分析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因此,如何通过客观、准确的采制样来提高煤质分析,就成为煤质化验相关人员关注和深思的问题。事实上,也只有严格进行煤质采取才能提高分析的质量,这就必须要针对采制样的影响因素进行完善,比如设备、人员、设施以及环境等,在这种形势下,探析煤样采制如何提高煤质分析的准确性就具有现实意义了。

二、煤质分析控制难点

采制样是煤质分析的基础性工作,是保证分析精度的第一道关口。因煤样的量较大,可是分析用煤很小,甚至小到几十克。从大量的煤中取出代表性很强的一小部分煤样,这就需要进行破碎和缩分。从概念上讲,破碎和缩分煤样的全部过程叫做煤样的缩制。在缩制系统中,必须求得煤样和它所要代表的大量的煤在性质和成分上的一致性。否则,由采样到化验都将失去意义了。缩制是采样和化验之间的一道重要工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缩制上的不严格和不正确,丧失了煤样的代表性,甚至将导致化验结果面目全非的结局,使得整个试验一无所获。如果以错误的化验结果做出了报告,当然问题就更严重了。

煤样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破碎、过筛、混合、缩分和干燥。

1、煤炭制备过程中用机械或人工方法减小煤样粒度的过程叫破碎。

采集来的任何煤样,其粒度远远超过化验所用煤样的粒度,必须破碎以减小粒度。由于样量较大,若全量一次性破碎到化验样品所需要的粒度,则工作量太大,通常采用多级破碎,每级破碎之后弃掉一部分,以减少再破碎工作量。破碎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煤样的颗粒数目,以减少后续缩分步骤产生的误差,提高抽样精密度。同时数量的煤样,破碎得愈细,颗粒愈多,缩分产生的误差就愈小,但增加了破碎时间、机器的磨损和电能消耗,因而究竟应破碎到多大粒度后进行缩分则要同时老虑这个因素。破碎既可人工进行,也可使用机械处理,但人工抽样只在没有合适机械的情况采用,因为人工破碎煤样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又易损失(蹦失)煤样。

煤炭抽样室通常把破碎分为粗碎、中碎和细碎,以区别不同的制样阶段。粗碎是指将煤样破碎至小于25~6mm;中碎是指将小于13mm或小于6mm的煤样破碎至小于3mm(或小于1mm);细碎是指将小于3mm或小于1mm的煤样粉碎至小于0.2mm。

2、混合(煤质分析仪器)

混合的目的是为了使小量的煤样更具有代表性。确切地讲,是使大样里具有不同性质的各种成分,按照原来在煤中的比例,尽量扩大进入小样的机会。混合煤样的方法多数是采用堆锥法,即在硬质钢板上将其破碎,过筛的煤样堆起来,形成圆锥体。为了克服离析作用的影响,堆锥时要注意增加均匀度。铲煤时要从锥底铲起,要尽可能地都铲过来。堆掺重复在三次以上,即可认为均匀,再行综分。

3、缩分

缩分上粒度不变的情况下质量的减少,以减少后续工作负荷和最后满足检验所需的煤样质量。因此,在某一粒度时,可能只缩分一次,也可能连续几次缩分才能达到该粒度下的最少留煤量。制样误差主要来自这一操作步骤。因此,每一阶段缩分的留样量必需符合标准中规定的粒度与留样的相应关系,否则难以保证缩分精密度。

4、煤样的干燥

干燥的目的只是保证煤样在制样过程中能顺利通过各种破碎机、缩分机、二分器、不糊筛底。它将视煤样水分高低具体确定,除个别极干燥的煤外,一般都需要在处理到一定阶段进行干燥。需要干燥的煤样有:

(1)初始煤样量较大、水分很高的煤样,无法进行制备。首先将全部煤样称量,做好样量记录;然后将全部煤样摊在制样屋的钢板上自然风干。在无风天气情况下可打开门窗加快煤样的干燥速度,否则不能打开门窗,只能开抽风机;并每隔一定时间要翻动一次,以缩短干燥时间。干燥到可以制样时,将煤样仔细收起再进行称量,记下损失的质量,然后再开始制备煤样。如有大型干燥箱,可分装在各盘内进行干燥,但切记不要超温。

(2)煤样制备到一定粒度、影响进一步制样时,应根据煤样的数量、时间要求、设备情况等决定自然风干还是干燥箱干燥。

(3)通常,制备到小于3mm或小于1mm的100g待磨制0.2mm空气干燥基煤样的部分,应在烘干箱中干燥。切记,在制备煤样中,干燥温度应不超过50℃。

5、煤样的制备流程

(1)收到煤样后,应按来样标签逐项核对,并应将煤种、品种、粒度、采样地点、包装情况、煤样质量、收样和制备时间等项详细登记在煤样记录本上,并进行编号。如系商品煤样,还应登记车号和发运吨数。

(2)煤样应按标准中规定的制备程序及时制备成空气干燥煤样,或先制成适当粒级的试验室煤样。煤炭化验结果水分过大,影响进一步破碎、缩分时,应事先在低于50℃温度下适当地进行干燥。

(3)除使用联合破碎缩分机外,煤样应破碎至全部通过相应的筛子,再进行缩分。粒度大于25咖的煤样未经破碎不允许缩分。

(4)煤样的制备既可一次完成,也可分几部分处理。若分几部分,则每部分相应按同一比例缩分出煤样,再将各部分煤样合起来作为一个煤样。

(5)每次破碎、缩分前后,机器和用具都要清扫干净。制样人员在制备煤样的过程中,应穿专用鞋,以免污染煤样。

对不易清扫的密封式破碎机(錘式破碎机),只用于处理单一品种的大量煤样时,处理每个煤样之前,可用采取该煤样的煤通过机器予以“冲洗”,弃去“冲洗”煤后再处理煤样。处理完之后,应反复开、停机器几次,以排净滞留煤样。

(6)煤样的缩分,除水分大、无法使用机械缩分者外,应尽可能使用二分器和缩分机械,以减少缩分误差。

(7)缩分后留样质量与粒度的对应关系为小于25mm的为60kg,小于13mm的为15kg,小于6mm的为7.5kg,小于3mm的为3.75kg。粒度小于3mm的煤样,缩分至3.75kg后,如使之全部通过3mm圆孔筛,则可用二分器直接缩分出不少于100g和不少于500g分别用于制备分析用煤样和作为存查煤样。(煤炭检测设备)

(8)粒度要求特殊的试验项目所用的煤样的制备,应按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在相应的阶段使用相应设备抽取,同时在破碎时应采用逐级破碎的方法。即调节破碎机破碎口,只使大于要求粒度的颗粒被破碎,小于要求粒度的颗粒不再被重复破碎。在粉碎成0.2mm的煤样之前,应用磁铁将煤样中铁屑吸去,再粉碎到全部通过孔径0.2mm的筛子,并使之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然后装入煤样瓶中(装入煤样的量应不超过煤样瓶容积的3/4,以便使用时混合),送交化验室化验。空气干燥方法如下:将煤样放入盘中,摊成均匀的薄层,于温度不超过50℃下干燥。如连续干燥1h后,煤样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1%,即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空气干燥也可在煤样破碎到0.2mm之前进行。

(9)煤炭化验煤芯煤样可从小于3mm的煤样中缩分出100g,然后制备成分析用煤样。

(10)测定全水分的煤样既可由水分专用煤样制备,也可在制备一般分析煤样过程中分取。

除使用一次能缩分出足够数量的全水分煤样的缩分机外,煤样破碎到规定粒度后,稍加混合,摊平后立即用九点法缩取,装入煤样瓶中封严(装样量不得超过煤样瓶容积的3/4),称出质量,贴好标签,速送化验室测定全水分。全水分煤样的制备要迅速。

三、加强采样精度,提高煤质分析的准确性

采样是为了确定商品煤的质量,根据商品煤样的化验结果,就了解整批煤是否符合公司规定的质量标准。因此,影响采样的精确度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

(1)在采样过程中,重复的不具代表性的部位采样,使得煤样不具有代表性。例如:在煤场堆采样,只在煤堆底部采样。

(2)采样单元不符合要求。例如在火车上采样,火车数量太少,不代表整批煤炭质量情况,如果所采取的煤样不能正确地反映出总体的各种性质,即该煤样就没有代表性,而保证采取的煤样具有代表性上减小采样偏差的主要表现。我们必须遵循以下采样原则:.若被检查的对象是性质均匀的物质(例如洗精煤),则从中采取少量试样就有充分的代表性;若被检查的对象性质在不同的时间都比较均匀,则在较长时间从中采一次样品,试样也有充分的代表性。.若被检查的对象是性质不均匀的物质(例如原煤),采取的试样量过少就很难保证试样有充分的代表性。为了获得代表性较好的式样,可以根据被检查对象的数量的大小分别处理:a.若对象数量不大,就采取先掺和均匀,然后从中缩分出试样的方法。(粒度大于25mm的物料,应先破碎后再缩分)b.若对象数量很大,因无法掺和均匀,只能在被考察对象的不同部位(要均匀分布)多采集一些子样,合在一起汇成一个总样。

(3)在采样时,子样的质量必须满足试样代表性的要求。被检物料粒度上限大时,性质不一定均匀,所以子样质量要大;此外,子样的质量同时因满足试验分析项目对总样质量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采取适当的采样方法克服在贮运过程中,无聊的偏折现象。采样点设在火车上、矿井煤场处。

四、规范制样操作,提高煤质分析的准确性

制样是指煤样通过粉碎、掺和、过筛、缩分,然后制成供化验时候用的分析煤样,由于大量的原始煤样的质量具有不均匀性,因此,从其中任意采取一部分煤样是不能代表整个煤样基本性质的,这就必须使分析煤样与原始煤样的性质达到基本一致。每一道程序虽不复杂,但它是煤质分析的重要基础环节。一般来说,采样误差通常大于制样误差,但制样操作不当,抽样误差也会高于采样误差。所以,精确制样方法,对煤质分析十分重要。

(1)煤样混合时,一定要把采回来的煤样按平铺直取,三次混合,给混合均匀。

(2)制样时,磨样时间不能太长。

(3)缩分所产生的误差是最大的。产生缩分误差的原因在于保留一部分而弃掉另一部分,一般来说,保留的部分越少,这种误差越大,反而亦然。在原则上,为了减少随机误差,在每部缩分中,最好保留尽可能多的煤样,但在实际工作,煤样的量大会给后来工序带来困难。制样阶段以获得足够小的制样方差而使煤样量尽可能少为目的。试样缩分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心细,按相关标准操作,缩分后要求保留煤样的数量,取决于进行缩分时煤样的最大粒度、灰分和对制样过程要求的精密度,缩分方法主要有堆锥四分法和二分器法。堆锥四分法比较适用,但有明显的不足,一是缩分误差较大,二是过程较长。所以,有条件的应尽量使用二分器法。

(4)要提高煤质化验的精确度,必须要做好设备上的管理,这是确保煤炭质量的基础。要加强设备制样精度,就要做好对设备的管理。

.选择合适的设备;伴随着如今各种科技飞跃发展,各种各样的设备琳琅满目,许多先进设备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不一定先进设备就一定拥有较高的稳定性、精确度。因此,在选购制样设备的时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设备。如果在这方面没有十足的经验,就可以找邻近或上一级的化验室做相应的调研,多听多问多想,听听别人选择设备的经验,提防购进了稳定性差、效率低的设备;也可以与生产的厂家进行协商,使用先试用后付款的做法,购买满意的设备。.对设备进行科学维护与保养;在进行相关操作的时候,操作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还要检查设备及仪器是否完好,工作中不能够超负荷或者带病进行运转,非操作人员严禁实施操作;一旦化验结束,就要及时填写好使用操作设备的记录,并要及时做好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清洁卫生。如果在测量之中对最后结果产生了怀疑,就要停止再次使用,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便于维修。同时在日常工作中,相关的化验人员要根据有关标准对设备做好检查工作,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才能够确保煤质化验的准确性与精确性。也只有提高了煤质化验的准确度与精确度,才能够提高煤质的质量。

.确保计量管理正常工作;在煤质化验中最后一个数据都是计量器具间接或者直接检测而出,对提高煤炭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化验室必须要安排专职或者兼职的计量人员,对所有的计量器具统一的进行管理;同时还要构建出完善的计量管理机制,对于计量器具的台账,人采用ABC三个等级进行分类的管理。对于计量器具的周检也不能够忽视,一定要编制出合理的计划,并且严格执行。在每一年煤质化验开始之时,就要做好各种采购计划,及时对计量器具进行添补,对于那些备用、不合格以及限制的器具要做好相应的检定、封存以及报废,同时还要做好各种必备手续。计量员要对各种日常使用的计量器具做好相应维护与保养,并且定期进行自检。

(5)掌握好煤样制备系统中的质量与力度之间的关系,未达到上述有关煤样制样的要求,“用转瓶法”可实现制样时的正确性:将煤样瓶盖严,用食指按住瓶盖,其余手指握住瓶身,通过的转动手腕,使煤样在水平和竖直的方向上同时都有翻动混合,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放置,待瓶中无煤粉飞扬,做好煤炭制样。

五、在采制样中,提高人员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

无论对煤炭的质量有何各种高要求,都必须要人来实施,因此和采样相关的人才是重中之重。要想得到准确的、精确度高的化验室结果,就必须要提高采样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他们操作时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细节,不放过操作过程中任何一个可疑之处,而且对化验数据要做到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煤炭质量。在煤质化验中,先进的仪器必须要懂得先进科学人员来操作。所以,一个训练有素的采样人员,不仅要有实际可行的采样方法,还要有对设备的全面认识和熟练操作。

六、实时监控好每一个关键环节,提高煤炭质量

只有确保了化验精确度才能够提高煤炭质量,就必须要进行实时监控,对整个环节分成若干个关键点,紧抓每一个关键之处进行可靠的、准确的验证,一旦发现环节中存在误差或者可能出现误差,就要及时进行相应纠正或者预防措施,谨防误差进一步发生而影响到煤炭质量。检测的方法很多,比如设备对比法、标准物质核查法、实验室之间的对比以及人员对比法等。

七、结束语

如今对煤炭的需求量正在快速上升,提高煤炭质量也遇到了新任务。因此,作为衡量煤炭质量的主要原因为煤质化验,就要做好化验中的每一个步骤,从人到设备都要做好做到位,确保煤炭化验得出准确可靠的数据,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煤炭质量。

提高煤质 篇3

【关键词】煤质化验;国标;管理;制度建设

煤质化验是一项技术环节较多且规范性很强的工作。它主要包括采、制、化等程序。整个化验过程中,由于作为大宗产品煤的品质不均匀性、采制煤样的代表性,以及化验者的技术水平和化验仪器的精度等诸多原因,使得煤质化验结果经常出现误差。因此,为提高煤样化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必须将煤样的整个化验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控制,并做到精细化管理。

1.严格执行国标

1.1保证规范的实验环境

煤质化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大都属于精密仪器,对工作环境要求也很苛刻。如果不能严格确保规范条件,就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为此,国标中,对实验室条件作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比如测煤的发热量,在进行发热量测试的房间内不得进行其他测试项目,室温的波动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应保持稳定等。规范的工作环境是化验设备正常运行、化验数据真实、准确、可靠的前提。

1.2加强实验室内部的质量体系的审核和管理

加大投入,重视实验室基础设施与设备的投入和建设。对重要的仪器使用,要明示正确的操作规范,并要有严格的维修制度和登记管理等措施。煤质化验,应配备较精良的化验仪器设备,并要对所用的化验设备进行定期标定和反标,使其性能和规格符合国标规定,其技术参数和标定期限符合试验项目所规定的要求。例如,发热量测定仪热容量的标定,一般需要进行5次重复试验,并计算5次结果的平均值和相对标准差,而且其相对标准差不能超过0.20%;若超过0.20%,需再补做一次实验,并取符合要求的5次结果的平均值做为仪器的热容量。

另外,要抓好技术检验工作。煤质化验中,加强对化验结果的审核和复核。除了基本的仪器检查、制样检查和分析检查外,还要对检查结果进行复查,保证检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最后,对于检验结果的描述,必须与事实相符,做到准确,精确,用词科学,信息来源确凿。

1.3保证试验操作严谨规范

操作不规范也是导致化验数据不准确的一个直接原因。因此,化验员在进行化验操作时,要遵照国标要求,做到准确细心。如果违规操作或粗心大意,不仅会对企业的煤炭经营带来巨大损失,有可能造成化验数据不准确、设备损坏,而且还有可能给人身带来伤害。由于煤炭销售的激烈市场化经营与煤炭生产企业和用煤企业生产成本的精细化管理,煤炭质量指标,特别是作为动力煤的发热量和灰分指标,稍有偏差,要么会遭到用煤企业的巨额索赔,要么会将好煤当次煤销,给煤矿带来巨大损失。又例如,在整个热容量的标定时,苯甲酸要用干净的镊子夹入坩埚中,以防污染;在充氧时,应观察氧弹有无漏气等。另外,对化验结果会带入很大误差源的采样过程,国标中对煤样粒度和状态、操作原理及过程都有具体要求和规定。经验表明,只有保证整个实验过程操作的严谨规范,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化验结果。

2.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

2.1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煤炭化验室质量等系统化管理的效果取决于各种规章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我公司在落实上级公司有关煤质化验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国标要求,结合公司管理实际,具体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样品管理制度、煤质化验室三级审核制度、煤质室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压力容器管理制度、放射性物质管理制度、化验室药品管理制度、机电管理制度、采样工安全生产和防护责任制、物品领用管理制度、培训管理、标准物质管理制度、文件记录管理制度与计量器具管理制度等几十项制度。

2.2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和落实,只有严格贯彻执行,制度建设才有实际意义。首先,要通过学习、座谈、讨论等方式,使部门员工真正认识到建章立制是工作要求、现实需要,牢固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养成自觉执行的习惯。其次,要强化制度执行。将制度进行分类、统一整理、编辑成册,做到人手一册,方便大家遵守,提高制度执行力。再次,要抓好责任落实。通过签订责任书的方式,增强员工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各项奖惩措施,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把服从规范管理列入对部门员工的考核范畴,强化制度的执行效果。

3.煤质化验管理的创新

3.1煤炭采制化的主要环节有摄像装置监控

对于煤质的化验工作,国家出台了详尽的国标进行规范。然而,影响化验结果的人为因素还是时有发生。为确保采制化操作的可追溯性,据了解,有的单位在采制化关键区域和关键岗位安装摄像头监控,使采制化操作在摄像装置监控下进行。一是可以完全掌握各化验员的每项操作,给化验员以警示作用,防止偷换试样等各类不良现象发生,二是万一出现问题,亦可做到有据可查。

3.2普及计算机在煤质分析数据审核中的应用

在煤质化验数据报出前,必须对分析数据进行全面、综合审核。若发现可疑数据,则要复查化验。因此,数据的审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煤质化验人员来说,数据的审核则主要是依靠经验公式,这些公式都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下属有关院所,长期以来,以国内几百个矿井的几千个煤样的实测数据为基础整理出来的,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实用性。通过这些公式的验算,可以对分析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实际工作中,由于经常要进行大批量的煤质分析,数据多,审核需要不少时间。这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还容易出错。因此,对于大批量的数据处理,计算机其独到的优势。在煤质分析方面,热值测定、元素分析等都结合了计算机这一现代技术,使煤质分析的准确性及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样,在数据审核方面,若利用计算机进行审核,只需按照程序输入原始分析数据,即可完成。审核的正确性及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3.3加强培训,提高煤质化验人员的素质与水平

实验室的水平高低与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的综合素质。采制化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标准、规程等技术规范变更时,应适时对员工培训。另外,在公司系统认真组织学习先进人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厂为家的先进事迹,开展廉洁教育,努力建立一支业务素质过硬、不受利益驱使高素质的采制化队伍。

4.结束语

煤炭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用煤单位的使用效果和产品质量,而且也关系到煤炭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通过国标的严格执行、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模式等系统化管理,可以有效确保煤质化验结果的精度,提高煤质化验的准确度。 [科]

【参考文献】

[1][3]赵惠.浅谈如何减少煤质化验中的误差[J].中国科技信息,2010(20).

[2]苏根深.煤质化验中减少误差的途径和方法[J].沙棘:科教纵横,2010(8).

如何提高煤质分析的准确性 篇4

煤炭在开采、销售和使用过程中都有必要知道煤炭的性质。因此煤炭检测的准确性是对煤炭检测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作为煤炭检测人员,不仅要根据煤炭的用途进行煤的质量检测,而且要善于分析判断结果的准确性,查处产生误差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减免误差的办法,不断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测定结果的准确度用误差来表示。准确度通常用误差表示,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误差愈小,检验结果愈接近真值,即准确度越高。事实上,真值是不可知的,理论上将无限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真值。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多,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也叫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系统误差的大小,正负往往可以测出来,因而可以校正。偶然误差是由于一些偶然的外因引起的,也可能由于气压、室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它不可消除。但采用“多次测定,取平均值”的方法可避免。系统误差、偶然误差都是在细心操作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产生的误差。而过失误差是由于不细心操作引起的误差。只要工作认真,态度端正,就可避免过失误差。煤炭的性质需要通过煤样的采取、制备和化验等步骤才能获得的。在采、制、化三个环节中,采样的误差占总方差的80%,制样占16%和化验占4%。所以,具体到煤炭检验,从采样、制样、化验都应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

1、采样

从大量煤中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的过程称为采样。采样必须具有代表性,保证采取出来的煤样质量可代表这一批煤的平均质量。不难设想,如果从一批煤中采得的煤样,如不能代表这一批煤的平均性质,则不论随后的制样和化验如何准确,都将毫无意义,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采样工作突出的特点就是:不正确的采样,事后很难觉察和检查,而往往又无法弥补。因此,为了避免和减少人工采样的误差,保证采样的精密度,采样人员在采样前必须确认采样地点和采样单元,严格按要求正确布点,并保证足够的子样数和足够的子样质量。

2、制样

煤样的制备是把较大量、较大粒度的煤样,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经过破碎、过筛、混合、缩分和干燥等环节处理成供分析化验用的煤样或较少量中间粒度级煤样的全过程。破碎是将煤样的粒度减少的操作过程,目的在于增加不均匀物质的分散程度,以减少缩分误差。过筛的目的在于把未过筛到规定粒度的煤样分离出来再破碎,以减少再破碎的工作量,并使煤样全部达到所要求的粒度,提高精密度和减少缩分误差。如果煤样太湿,必须干燥后再通过筛子。混合的目的是把不均匀的煤样均匀化,为缩分做好准备,以减少缩分误差。混合这步只是人工堆锥四分法和全水分煤样缩分时用,但用人工混合的方法往往不易混匀而产生缩分误差。用二分器缩分无需混合。缩分是煤样粒度不变而质量减少的工序。缩分时所缩取的煤样质量取决于煤样的粒度,取多了增加工作量,取少了增大误差。制取煤样时,如水分太大影响破碎,应在取全水分煤样后进行干燥,可进行自然干燥,也可用低于50℃的干燥箱进行。

3、化验

化验必须选取正确的标准和合适的方法,出具的数据才有信服力,出具的检验报告才具有效力。对于已执行新标准的,不能沿用已作废的旧标准。因为新标准中的的检测方法往往克服了原有的一些缺陷,更科学,更先进。对于企业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仪器测定时,所选仪器的方法原理一定要符合相关标准,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一定要经过权威机构鉴定或校准后方可使用。

另外,检测仪器的精确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在煤质分析中,仪器要有专人管理和维护,每年测量仪器都必须通过检定、校准,保证仪器使用的有效性。对于量热仪、测硫仪等仪器,除进行专业机构进行检定外,检验人员还应定期用标准样品对仪器进行校准,只有对比结果在要求的误差范围内才可进行样品的检验工作。对于水分、灰分、挥发分等重量分析中,干燥前后要尽量使用同一台天平。新的灰皿、坩埚等在第一次使用前,要洗尽后于测量温度下烘烤一小时以上。

4、其它

煤炭检测中,要尽量使空白降至最低,且要经常通过标样检查校准仪器。例如,在硫的测定中,只有将仪器调整符合要求至标样的检测值和其明示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才可正式测量样品,如果测量样品较多或测量时间较长时,中间应穿插做标样,以检测仪器的稳定性;测定水分、灰分时,测量前灰皿、称量瓶要进行恒重,稍冷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且测量前后冷却温度和环境要大致相同;做挥发分时既做到要注意快拿快放、又要保证试样与空气始终处于隔绝状态,重量分析时试样的称量范围应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以使试样在干燥过程中均匀受热。无论检测哪种指标,都应严格按照标准和规程,不得参杂任何随意性和主观性,不得擅自更改规程,最终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在样品的检测过程中,原始数据的记录应与检测工作同步进行,原始记录最好记录在专用的记录纸或记录本上,不要将数据随意记在废纸上,以免丢失,也不得事后凭记忆补记原始记录。最终报告结果按相关要求保留有效数字的个数。

5、结束语

煤炭作为基础能源之一,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用煤单位的使用效果和产品质量,而且也关系到煤炭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甚至也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因此其产品质量的介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分析检测人员,只有严格检测,不断提高煤炭检测的准确性,才能更好指导生产和生活,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英华.煤质分析应用技术指南北京:中国标准出版杜1999

煤质管理章程 篇5

煤质管理工作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加强煤炭产品质量管理,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产品质量指国家的有关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适应性的要求。

第二条 加强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必须明确责任,煤炭产品质量责任是指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单位和个人未能履行职责给企业或用户造成经济损失后应承担的责任。在生产矿井内部,造成最终煤炭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工序逐级追查应承担的责任。矿井必须对煤炭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管理,明确职责范围、监督所属生产区队把好质量关,保证产品质量,承担质量责任;管理和监督不力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章 质量保证体系

第三条 公司成立煤炭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鲍 杰 副组长: 李先海

成 员:生产技术部、经营策划部、财务管理部、人力资源部、销售分公司、各矿矿长。

第四条 公司各有关部室要做好相关管理工作,经营策划部负责掌握了解各矿煤炭销售及煤质情况,拿出针对性的管理办法;生产技术部根据各矿井下工作面原煤赋存情况及生产布局,下达各矿月度煤质计划,指导煤质较差的矿井调整生产布局提高煤质;销售分公司要严格执行公司煤炭质量管理

原始记录,核对原始记录与上报结果是否相符。

2、抽查发往客户的商品煤是否留取仲裁煤样。

3、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各矿分析煤样采样、制备、化验是否合格和规范。

4、检查煤层预测预报来源资料、数据、存档情况。检查化验各项记录、台帐是否齐全。

第十条 做好化验员的技术培训以及相关业务的指导,做好公司及各矿化验设备仪器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负责对各矿化验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制订有关考核细则。提出人员调配意见。

第十二条 负责对各矿有争议煤质的复检和仲裁。

第十三条 中心化验室每月定期召开煤质例会,要求参会人员:各矿采制化人员(除正常值班外都要参加)、矿企管科长、销售分公司驻矿办主任等。

第四章 商品煤采、制、化规程

第十四条 商品煤样的采取

1、化验员要有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采制样资格证书,无资格证书不能参加采样。

2、化验员对本矿发往客户的每一批商品煤都必须采样化验,由各矿化验员(矿企管部门人员)、销售分公司驻矿销售人员、客户共三方共同采样、制样,每次采、制样留样分四份,矿化验室、客户、销售分公司驻矿办公室各一份,另一份为仲裁煤样,仲裁煤样由以上三方共同签字封存。若客户故意不到,视为买方弃权,由矿化验员取样,化验结果作为对客户结算依据。

5、各矿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一种或多种方式采样。第十七条 商品煤煤样的制备

1、发往客户的商品煤要有矿化验员、销售分公司驻矿销售人员、客户共三方监督制样,并留取仲裁煤样,仲裁煤样要有矿化验员、销售分公司驻矿销售人员、客户三方代表人的签字,及时密封保存。

2、仲裁煤样必须填写统一标签,注明发往单位、取样地点、取样日期、代表吨位,按顺序保存三个月。

4、仲裁煤样的保管必须有销售分公司驻矿办公室、矿化验员实行两把锁管理,未经公司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提取或丢失仲裁煤样。

3、分析煤样必须在自然干燥状态下粒度小于3毫米的煤样制备。第十八条 煤样分析化验

1、各矿须配备三名专职采制化人员(男性要占一定比例),采、制、化过程分别由不同人员负责。对商品煤共同采样的化验结果作为客户结算依据。

2、化验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化验项目为:灰分、水分、挥发分、发热量、硫、氢、焦渣特征等。

3、如与客户发生煤质疑议,经销售分公司审核,由各矿化验员、客户、销售分公司驻矿办公室共同提取仲裁样至中心化验室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作为结算依据;如客户仍有异议,则共同送交仲裁煤样至上一级检测机构仲裁,仲裁结果作为结算依据。

4、附各承检项目及有关其它技术标准如下: A.煤中含水份 GB/T211——2007

矿化验员的考核标准为:化验差值在81-120大卡时,责令其停职检查,年内出现二次的,调离本岗位;化验差值在121-160大卡时,年内出现一次的,调离本岗位;化验差值在161大卡以上的,出现一次,解除劳动合同;情节严重,并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同时公司有权追索责任人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二十五条 对无故缺席中心化验室召开的煤质例会,每一人次罚款100元,连续出现两次的,罚款500元,并通报批评。

第二十六条 销售分公司驻矿销售人员、矿企管部门内出现一次取样不到现场的,予以警告,并罚款500元;出现两次,停班检查,并罚款1000元;出现三次,调离本岗位;情节严重,并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予以解除劳动合同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七条 建立严格的采制化人员考核细则,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

第二十八条 对各矿化验员工作认真负责、品质端正、化验结果年内无超差的,一次性给予不低于2000元奖励。如在工作中及时举报或纠正可能会造成公司重大经济损失事件的行为的,报请公司可给予特别嘉奖。

煤质管理信息化研究 篇6

【关键词】煤质;管理;信息化

1.煤质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信息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成为企业的重要财富和战略性资源。知识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软件的发展、网络的产生、虚拟技术的应用,正在使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的比例不断增加。知识经济的来临将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管理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管理将从生产向创新转变,而经济效益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创新。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依靠信息系统的支持,用动态的观点来研究面临的新问题。

而管理的任务在于通过有效地管理好人财物等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而要管理这些资源,需要通过反映这些资源的信息来管理。每个管理系统都首先要收集反映各種资源的有效数据,然后再将这些数据加工成各种统计报表、图形或曲线,以使管理人员能有效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完成企业的使命,所以,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信息对于管理之重要在于“管理就是决策”。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做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取决于信息的质和量。在目前,煤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用户需求的不仅是充足的“量”更要求的是适合其设备工艺、环保等的“质”。可以说,煤炭质量已经成为企业兴衰与成败的关键所在。而煤炭质量的提高与稳定,要靠高效有力的煤质管理工作来保证。

煤炭产品的形成直到用户手中,包括了采掘、矿井内运输、仓储、加工和运销等许多环节,每一环节对煤炭质量都产生影响。因此,煤质管理渗透于煤炭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神华集团的主体公司神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就在于他们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效益”的宗旨,狠抓煤质管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煤炭企业的发展,现代煤质管理涉及诸如煤炭的采制化、煤质控制点的现场过程控制、煤质技术中的预测预报、煤源组织和信息交流等许多方面和环节,这些都客观地形成了庞大而繁杂的煤质数据和相关信息。而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落后,传统的手工系统越来越无法应付现代煤质管理对煤质数据和相关信息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实施煤质管理信息化建设。

2.煤质管理信息化的举措

2.1建设适应煤质管理信息化需要的人才队伍

科技、经济发展乃至工业化、现代化的实现,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比任何其他资源都重要。同样,要实现煤质管理信息化必须要有一批既精通煤质管理工作,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人才。因此,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首要任务。煤炭企业在具体做这项工作时,可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引进精通信息技术的高级人才,帮助他们了解熟悉煤质管理专业知识和本企业的煤质管理工作现状;另一方面,把企业内的煤质管理骨干送出去,接受信息技术知识强化培训。此外,要在煤质管理专业系统内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知识普及教育,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人员有的放矢地安排培训内容和时间,从而全面提高该专业系统人员的整体素质。

2.2 完善煤质管理体系,再造煤质监管流程

煤质管理工作贯穿于煤炭生产、加工(指洗选加工)、运输和销售全过程,煤质管理工作大体包括煤质“采制化”检测及其他技术性基础工作和煤质现场管理工作两大任务。因此,煤质管理体系必须是一个组织合理、分工明确、运转有序的系统。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煤炭企业的煤质管理力量往往过于分散,煤质管理机构散布于各个煤源点(指生产矿井、洗选厂)并隶属于基层管理。这种状况往往造成:一方面各基层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弄虚作假,企业煤质主管单位因力量不足无暇顾及,而造成煤质信息的失真;另一方面,企业煤质主管单位因力量薄弱又疲于煤质现场管理,而出现监管不力和技术基础工作开展迟缓的不利局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重组煤质管理体系,组建自上而下统一管理的煤质监管队伍,同时剥离煤质现场管理业务。具体来说,就是收编各基层单位煤质管理机构的部分人员,接管其“采制化”业务,在其基础上组建基层煤质监控站,煤质现场管理业务则由各基层单位自行管理。

2.3构架企业内部网络平台,打通煤质信息流通管道

信息是传播的,传播需要媒体,因此信息的传播离不开媒体。今天,随着数字化信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十分重要的媒体,所以,煤质管理信息化的物质保证就是:构架企业网络平台,打通煤质信息流通管道。首先要做好煤质信息的收集和数字化工作。这就是说,要在各个基层单位设置煤质信息收集站,并且要投入资金为其实现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具体运作时可以把煤质监控和煤质信息收集合二为一,由设在基层的煤质信息监控站统一操作。其次就是做好企业网络平台的建设,为煤质信息的及时传递提供流通管道,也为煤质信息资源在企业内部共享创造条件。最后,还要积极整合有关本企业煤炭产品的各项信息在互联网上发布,为未来煤炭的网上交易做准备。

2.4组建煤质信息中心,开发煤质管理应用软件

信息不等于知识,只有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才能把信息转化为知识,从而使之为实践服务。煤质管理工作中的煤质信息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组建一个煤质信息中心来存储、加工、整理这些信息,使之结构、化系统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发利用。这项工作大体包括这么几方面:

(1)煤质技术基础资料收集。具体包括地质勘探资料:分煤层、煤种的储量表;煤层的剖面图和平面图;火成岩侵入煤层情况及变质范围;煤层中断层情况;煤层的顶板、底板和夹矸层的岩石性质等。煤样资料:煤芯煤样;煤层可采煤样、煤层分层煤样;生产煤样、生产检查煤样;商品煤样、商品检查煤样。(2)数据库的构建。建议以煤源点为信息单位,以煤质技术基础资料为数据项构建关系数据库。(3)数据库的运行和安全维护。该数据库作为企业内部的煤质信息中心,既要提供煤质信息共享功能,又要保证煤质信息的安全,即实现煤质资料数据的更新、访问、加工处理等基本功能,以及煤质信息发布平台功能、煤质预测预报功能等;另一方面,通过加大用户权限的管理,比如采用二级安全验证、登录验证及数据库用户帐号和角色的许可验证,使权限的分配更加灵活,数据库的运行更加安全。

2.5高度重视煤质检测技术的建设

煤质信息开始于煤质检测(即煤质的“采制化”)环节,因此要保证煤质信息的精确快速必须要从煤质检测抓起,高度重视煤质检测技术的建设。煤的组成和结构十分复杂,其分析测定方法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很强的规范性,除了成分分析可采用通用仪器外,一般煤质分析仪器都具有专用性,煤质分析是煤质检测工作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在传统工业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推动力,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诸如电子分析天平、数字精密温度计、时间程序控制器等先进计量技术、核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以技术创新促进煤质检测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煤质检测“少、快、精”。

2.6重视煤质现场管理工作

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而工作质量要通过工序质量才能与产品质量发生关系,因此抓好工作质量、提高工序质量才是最终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煤炭从矿井生产、洗选加工到外运销售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对煤炭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抓好煤质现场管理是提高煤质的直接保证。好的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要理清煤质信息与煤质现场管理的辩证关系。煤质信息是煤质管理的纽带和反馈信号,而煤质的提高最终要靠煤质现场管理来实现,因此不能盲目地认为煤质管理“一信就灵”,决不能忽视煤质现场管理工作。要充分地发挥煤质信息对煤质现场管理的指导和反馈作用。煤质管理信息化就是要实现以煤质信息推动煤质现场管理这一目标。 [科]

【参考文献】

[1]单忠健.煤质管理知识讲座[M].长春:长春煤炭干部学院出版社,2013.

[2]马兆明.煤质分析应用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3]段云龙.煤炭试验方法标准及其说明[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提高煤质 篇7

关键词:煤炭质量,煤质化验,策略

0 引言

煤质化验是一项技术性较强, 操作环节较多的工作。在煤质的采样、制备和化验过程中, 常常会因为煤矿质量的不均匀性而导致化验结果存在偏差。因此, 需要对煤质化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 确保煤质各项化验检测值的准确性, 从而有效提高煤炭的质量[1]。在煤质实际化验过程中, 要想提高煤质的精确度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设备管理, 确保煤质化验顺利进行

为了有效提高煤质化验的精确度, 需要认真做好煤炭化验设备的管理工作, 为提高煤炭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1.1 选择合适的设备

在当前各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应用在日常工作中, 但是, 并不是先进设备就拥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因此, 在选择煤质化验设备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设备。如果缺少选择化验设备的经验, 可以找上级化验实验室做相应的指导;也可以选择与厂家沟通交流, 待使用之后再付款, 从而确保所购进化验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1.2 对化验设备进行科学维护和保养

在煤质化验过程中, 应该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随时检查化验设备保持完好, 避免设备在操作过程中超负荷运转;严令禁止非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工作;要求化验工作人员在每次化验结束之后都要认真填写试用设备的情况记录, 并且及时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从而确保煤质化验设备的清洁卫生。如果化验操作人员在测试之后对所取得的结果产生怀疑时, 需要停止使用设备, 并且及时向相关工作人员汇报检修。同时, 在煤质日常化验工作中, 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备检查标准进行检查, 确保各个化验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从而有效提高煤质化验的准确度和精确度[2], 只有真正提高了煤质化验的准确度才能够真正提高煤炭的质量。

1.3 确保计量管理正常工作

在煤质化验的最后环节, 每个数据都是应用计量器具间接或者直接检测得出, 这对提高煤炭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煤质化验室应该专门安排计量人员对所有的计量设备进行有效管理, 构建科学合理的计量管理机制。对于计量器具的记录, 应该采用ABC三个等级进行分类管理, 充分重视计量器具的周检, 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 严格落实到各项检查工作中。同时, 在每年煤质化验工作中, 应该认真做好采购计划, 及时添补需要的计量器具。然而, 对于那些不合格以及限制使用的器具应该做好相应的检查、封存和报废工作, 坚持做好各种必须使用的手续。计量人员应该对日常使用较多的计量器具做好相应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并且定期进行自检。

2 提高操作人员素质, 解决好煤质化验中的问题

在煤质的化验工作中, 所有设备都需要由人来进行操作, 所以化验操作人员的重要性非常突出。因此, 要想确保煤质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便需要真正提高化验人员的综合素质。高素质的化验队伍是提升煤炭质量的重要前提。同时, 要求所有操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重视细节工作, 不放过任何有疑问的地方, 而且还需要精确各个化验数据, 有效提升煤炭的质量。

3 实时监控好每一个关键环节, 提高煤炭质量

只有确定了煤质化验的精确度才能够真正提高煤炭的质量, 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对煤质化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坚持将整个化验环节分成多个关键点, 认真做好各个化验操作工作, 要求精准的验证。一旦发现煤质化验过程中出现误差, 就应该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有效避免因为误差而影响到煤炭的质量。通常情况下, 检查的方法较多, 如设备对比法、标准物质核查法、实验室之间的对比及人员对比法等。如果监控人员在监控过程中, 一旦发现化验结果存在偏差, 应该及时停止化验。同时, 还应该对造成偏差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从而确保煤质化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真正提高煤炭的质量。

4 采用科学管理方法, 确保煤质化验结果的精确性

实行“毫米、秒、克、厘”管理, 将化验结果精确到各个管理操作点和重要的环节中, 最大限度地提高煤质化验的管理和操作精确度。实行煤质化验的精确管理, 促使煤质化验的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大大提升煤质化验企业的管理水平, 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坚持实行“毫米、秒、克、厘”管理就是将煤质化验结果的指标精确到最小化, 最大限度地提高煤质化验的精确程度, 有效减少煤质化验中存在的误差。例如, 在铁路运输公司车辆段实行毫米、秒的精确化管理。在列车接收到调度命令便开始以秒计算, 每一个环节都坚持以秒进行考核。同时, 检查列车的技术数据也被精确到毫米, 明显缩短列车的停留时间, 确保了整个列车的安全性。

5 结语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上升, 对提高煤炭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作为衡量煤炭质量重要因素的煤质化验, 应该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要加强设备管理, 提高操作人员自身素质, 落实监控环节, 采用科学的操作方法。通过采取以上几点措施, 确保煤质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提高煤炭质量提供准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宏梅.论述煤炭化验室的质量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 2013 (26) :500-500.

提高煤质 篇8

随着人们对电能需求的增多,火力发电厂的应用也就越来越多,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电厂出现了煤炭存储量不足的情况,经常因缺少煤炭导致停机,不仅影响到社会用电,还会使电厂机组运行受到威胁。尤其是近年来,很多火力发电厂都出现了运行中的锅炉灭火的情况,通过研究发现这不仅与设备自身有关,也与煤种不符合原设计有一定关系,进而导致煤质发生变化,因此就需要从煤质化验和煤质变化两方面展开研究。

一、煤质化验对火力发电厂的影响

由于煤质化验直接影响到电厂运行情况,所以发电机组十分关注煤炭质量,虽然都是煤炭,但却不是任何煤炭都能用于发电,这需要与发电机组类型与煤质有关,所以,火力发电厂一定要重视煤质化验工作,深入研究煤炭的挥发分、发热量以及水分等多项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才能实现火力发电的目标,真正为社会服务。

1. 挥发分的影响

对于挥发分来说,它是燃煤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人们通常用它判定煤炭种类与质量。由于挥发分大小并不相同,所以可以将火电厂所使用的煤分为三种,分别为无烟煤、有烟煤以及褐煤。通常情况下,挥发分含量越高,越容易起火,但这并不意味着挥发分越高,煤质就越好,还需要与锅炉设计情况相符才可以,这样不仅可以准确的测出煤炭的挥发分,还可以对煤炭质量进行全面评价。一般而言,与原设计相接近的挥发分煤种,锅炉运行情况就越好。

2. 灰分的影响

所谓的灰分实际上就是指煤炭燃烧后与煤种无机物在分解后所剩下的残渣。通过观察灰分含量就可以了解热能消耗情况,一般灰分含量越高,所消耗的热能就越多。灰分的高低将影响到煤炭着火点,灰分越高越会延长着火时间,并降低燃烧温度,降低其稳定性的同时也会降低燃烧充分度,进而导致燃烧却不充分,有时还会出现灭火甚至打炮的情况,致使机组不能安全运行。通常情况下,灰分含量越高,炉膛所遭受的磨损就越严重,有时还会威胁到整个机组。随着灰分含量的增多,原煤与煤粉的重量就会越大,可燃组分也就越低,进而影响到煤粉的充分燃烧。所以,火电厂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精准测量煤质中的灰分情况,以便提高煤炭利用率,确保发电机组正常运行。

3. 发热量的影响

火力发电厂的发电原理就是将燃煤所产生的热能转变为电能,所以发热量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测量发热量就可以获知炉膛热负荷,进而确定磨煤机容量和煤耗率。此外,也可以将发热量看做是煤计价的主要参数,很多人也利用煤炭发热量来确定煤炭经济价值,同时它也是了解是否需要再次改进操作条件与工艺的重要依据,以便使热能实现利用最大化,借助煤发热量也可以获悉容气量以及烟气量等,它对研究煤质也有一定作用。

4. 水分的影响

煤炭中的水分可以细分为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两种,水分的存在不仅能弱化发热量,还可以降低炉膛内部温度,引起煤粉燃烧困难,产生大量烟雾,对煤炭燃烧影响很大。如果煤炭含水量高于5%,便会影响到机组运行,如果煤炭水分超出了12%,就会威胁到发电机组运行安全。通常情况下,煤炭含水量越少,燃烧程度就越好,发热量也就越高,相反,则否。煤炭中的水分也会影响到煤炭质量,更会影响发电机组能否安全运行,所以一定要重视煤炭水分构成情况。

5. 含硫量的影响

在煤炭中存在两种硫,一种是有机硫,另一种是无机硫,只有少数煤炭中含有单质硫。硫一直是煤炭中较为有害的一种元素,在煤炭燃烧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二氧化硫。将其排放到空气就会形成酸雨,不仅污染环境,还会腐蚀其他设备,严重的会致使锅炉管道发生爆裂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发电厂也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维修或更新设备。有些煤炭中含有大量的硫铁,这些物质在氧化后会释放出大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煤堆的温度就会升高,造成自燃,也会给电厂带来一定损失。所以,一定要重视含硫量的检测,选择含硫量少的煤炭。

二、煤质变化对火力发展厂的影响

1. 煤质指标的影响

煤质指标构成部分主要有挥发分、灰分、水分以及发热量等构成,随着煤粉颗粒中挥发分含量的增多,煤粉燃烧也就越充分。同时,在煤炭挥发的过程中将产生很多煤颗粒等物质,以便促进煤炭充分燃烧。如果挥发分含量偏低,就会导致煤粉不易着火,也会降低燃煤稳定性,更会导致各种设备发生爆裂的情况,随着锅炉尾部烟气温度的升高,也会损失很多热量。如果煤粉中灰分含量越大,煤粉颗粒的可磨性就会越差,在相同条件下增加给煤量,很容易导致煤粉颗粒硬度和浓度增加,严重的会造成漏煤的情况,威胁到机组安全运行。由于煤体中存在的水分过多,不仅不利于燃烧,还会将炉内的很多热量吸走,通常情况下,如果蒸发一千克的水分就需要消耗2510k J热量,这些热量消失以后,炉内的温度便会骤降,致使煤粉着火困难的同时,也会弱化锅炉利用率。此外,如果煤炭中的水分过多,还会促使排烟量不断提升,在损失大量热能的同时,更会损害引风机性能。过高的含水量,也将导致烟气中携带一定的硫酸,如果排到大气中将污染环境,如果这些烟气聚集到锅炉尾部,还会出现堵灰的情况,甚至对锅炉尾部造成腐蚀,电厂能耗也会因此大大齐声。为解决这些不足,在锅炉设计中,应根据发热量数值高低确定煤炭品质。如果燃煤发热量比原设计低,炉内温度就会比理论值低很多,这样就不利于煤粉燃烧,更会造成燃烧不充分的情况,也会引起排烟损失,弱化发热效率。如果发热量低于一定数值,就会导致燃烧不稳定,甚至造成熄火,这就需要将助燃剂加入其中,确保机组正常运行。如果煤炭的发热效果较差,又不断的为锅炉增加煤炭,就会出现蒸汽参数与发热量骤降的情况,若为了降低锅炉内部的温度,向锅炉中增加大量水分,就会促使省煤器发生沸腾,从而降低企业所获利润,所以,一定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2. 煤质变化对锅炉的影响

在燃煤过程中,应使用与锅炉设计相同或相接近的煤种,这也是保证锅炉稳定运行的基础。如果锅炉用煤质量得不到保证,或所使用的煤种超出了原有设计范围,就会导致锅炉运行发生故障,也容易引起锅炉温差等。通过研究发现,很多锅炉过热器的爆裂都是由于管材自身温度余量过小而造成的,它与煤质变差也有一定关系。因此,在锅炉设计中一定要注意要素,并使用与锅炉设计相符的煤种,以便降低锅炉发生故障的机率,保证锅炉始终安全运行,提高锅炉稳定性。

3. 煤质变化对燃料系统的影响

煤质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煤炭市场,如果煤炭价格上涨,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成本就会增加,生产经营也将受到挑战,为减少不利影响,及时完成发电指标,就需要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企业始终处于健康发展状态,所以,应做好燃煤结构调整工作。而燃煤结构调整对煤质变化影响很大,燃料系统会影响到锅炉运行情况,所以,一定要做好煤质化验,保证进入锅炉中的燃煤能够达到相应标准,满足实际发电需求。对于煤质变化给燃料系统所带来的影响,可以从发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对于发热量来说,煤炭发热量的高低是评价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煤质下降,电厂的燃煤量就会增加,输煤系统也会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影响,设备健康状况也会下降,引发很多故障,锅炉也会因负担过重,而出现停运的情况,同时,输煤人员的工作量也会因此上升,由于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噪音的环境下,其神经也容易出现麻痹的情况,不仅影响到输煤运行安全,还容易引发各种不利因素。

其次,灰分也会影响燃料系统。通过煤炭的灰分,还会影响到煤质好坏,更是鉴定煤质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讲,灰分是没有任何益处的,还会给运输代理一定负担,如果煤炭的灰分越高,则意味着固定碳越少,煤炭发热量也很高,所以,在这一过程就要加强对灰分的重视。

再者,煤炭中的含水量也会影响到燃料系统。如果煤炭的水分过多,就会引发堵煤的情况,导致运行人员工作量增加,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尽量控制好煤炭的含水量,尤其是在冬季,煤炭容易发生冻结的情况,不仅影响煤炭的装卸,还会导致供煤挥设备发生损坏,所以,应尽量控制好煤炭的含量水。

最后,煤炭挥发分用户含硫量对燃料系统的影响。它们的燃料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易燃上,如果煤炭挥发分与含硫量增大,落在皮带下放的积煤等容易发生自燃的情况,将设备烧毁,它与煤质变化有直接关系,所以,一定要控制好煤炭质量。

要防止以上问题的发生,在输煤过程中,如果发现部分煤炭含水量较大,就要将水分小的煤炭混入其中,以此降低煤炭含水量。同时,根据煤炭品质进行储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煤种。在雨季一定要做好防汛工作,尤其是在冬季以前,最好将含水量大的煤炭用尽,以便减少煤炭冻结情况的发展,对于含水量过小的煤炭可以适当注水,降低输煤运行粉尘,确保输煤人员身体健康。在实际工作中,还要联系机组负荷曲线控制好耗煤量,保证机组在运行中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真正实现促进火力发电厂安全运行的目标。

结论

火力发电厂是我国获取电能最主要的方式,煤炭又是火力发电厂主要原料,煤炭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火电厂运行的稳定性,所以,在火力发电厂在实际生产中,应联系实际情况,满足锅炉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煤种,控制好煤质,用长远眼光看问题,不断提高锅炉稳定性与安全性。发电厂也要做好在线检测工作,为机组运行提供可靠依据,并做好煤质化验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对化验人员的要求,适时调整投入成本,提高电厂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铭.煤质化验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的重要性分析[J].硅谷,2014,15:151+134.

久长煤矿煤质特征简析 篇9

1 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

1.1 煤的物理性质

全区煤层颜色为黑色~灰黑色,形态以粉状、粉粒状、细粒状、碎块状,少量块状;光泽以似金属光泽为主,其次为玻璃光泽,少量沥青光泽;结构以线理~中条带状结构;硬度为半坚硬,少量为松软;内生和外生裂隙发育,充填有薄膜状及网格状方解石;断口以参差状为主,少数为棱角状;含较多微粒状、细粒状、结核状黄铁矿。

1.2 煤的化学组成

各可采煤层工业分析及有害元素统计情况见表1。

1.2.1 水分(Mad)

可采煤层原煤空气干燥基水分为0.35%~2.44%,全区均值为1.17%。C1煤层平均为1.09%,C2煤层平均为1.32%。

浮煤空气干燥基水分为0.24%~1.64%,全区均值为0.90%。全C1煤层平均为0.83%;C2煤层平均为1.05%。

1.2.2 灰分(Ad)

从表1主要煤层煤质特征表可知,原煤干燥基灰分为11.32%~39.70%,全区均值为22.73%。浮煤干燥基灰分为4.57%~12.84%,全区均值为7.02%。

依据《煤炭质量分级(灰分)》标准(GB/T15224.1-2004),区内C1、C2煤层原煤灰分在16.01~29.00%之间,按照动力煤属中灰煤(MA)。

1.2.3 挥发分(Vdaf)

从表1主要煤层煤质特征表可知,原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产率为10.01%~21.93%,全区均值为14.33%。浮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产率为8.99%~17.82%,全区均值为12.34%。

根据《中国煤炭分类》GB/T5751-2009的规定,区内C1、C2煤层均属于低挥发份煤。

1.2.4 硫分(St,d)

A:全硫(St,d)

从表1主要煤层煤质特征表可知,原煤干燥基全硫两极值为2.64%~11.89%,平均为5.04%。根据《煤炭质量分级、第2部分:硫分》GB/T 15224.2-2004的规定,各煤层实测干燥基发热量不等于基准发热量时,对硫分进行了折算,原煤干燥基全硫折算后硫分两极值为2.32%~13.09%,平均为4.71%。C1、C2煤层均为高硫煤(HS),浮煤干燥基全硫含量为1.04%~7.42%,全区均值为3.21%。

B:形态硫

根据表6-7可知,原煤中各种硫测试了9件,原煤硫分以硫铁矿硫(Sp,d)为主,含量0.44%~10.97%,平均为3.95%;有机硫(So,d)少量,含量0.39%~6.10%,平均为1.94%;硫酸盐硫(Ss,d)微量,含量0.00%~0.15%,平均为0.03%。

浮煤中各种硫测试了9件,浮煤有机硫(So,d)含量0.80%~7.38%,平均为2.72%;硫铁矿硫(Sp,d)含量0.02%~1.26%,平均为0.52%;硫酸盐硫(Ss,d)微量,含量0.00%~0.03%,平均为0.01%,测试结果说明浮煤硫分中含有机硫较高,较难脱除。

1.2.5 元素分析

从表1主要煤层煤质特征表可知,浮煤干燥无灰基碳含量为86.23%~92.47%,平均为90.07%;浮煤干燥无灰基氢含量为3.41%~4.24%,平均为3.79%;浮煤干燥无灰基氮含量为0.66%~1.31%,平均为1.07%;浮煤干燥无灰基氧加硫含量为2.47%~9.66%,平均为5.08%。

1.2.6 灰成分

从表1主要煤层煤质特征表可知,可采煤层中原煤灰成分以含Si O2为主,含量为21.51%~51.83%,平均为36.74%;其次为Al2O3和Fe2O3,含量分别为5.57%~29.74%和4.25%~41.89%,平均为16.76%和22.19%;少量的Ca O含量为2.93%~30.12%,平均为11.46%。上述四种主要灰成分占灰成分总量87.15%,其它煤灰成分含量占有的比例不大,Mn O2仅占0.14%。

2 煤的工艺性能

2.1 发热量

从表1主要煤层煤质特征表可知,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为18.97MJ/kg~31.33MJ/kg,全区均值为26.63MJ/kg。原煤干燥基低位发热量(Qnet.d)为24.94MJ/kg~28.59MJ/kg,全区均值为27.26MJ/kg。

浮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为32.44MJ/kg~33.93MJ/kg,全区均值为33.34MJ/kg。根据《煤炭质量分级、第3部分:发热量》GB/T15224.3-2004的规定,按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进行分级:C1煤层原煤属高热值煤(HQ),C2煤层原煤属中热值煤(MQ)。

2.2 煤灰熔融性

从表3主要煤层煤质特征表可知,各可采煤层中煤灰软化温度(ST℃)为1150℃~1320℃,全区均值为1209℃;煤灰流动温度(FT℃)为1200℃~>1420℃,全区均值为1272℃。各煤层煤的熔融性平均测值及质量分级见表2。

根据《煤灰软化温度分级》MT/T853.1-2000的规定,普查区内可采煤层均属较低软化温度灰(RLST)。

3 煤质特征及工业用途

区内可采煤层浮煤挥发分(Vdaf)产率为8.99~17.82%,平均为12.34%,其中C1煤层浮煤挥发分(Vdaf)产率为8.99~17.82%,平均为11.74,绝大多数粘结指数G<5;其中C2煤层浮煤挥发分(Vdaf)产率为9.70~17.07%,平均为13.70,绝大多数粘结指数5~20。根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 5751-2009),区内C1煤层为贫煤,C2煤层为贫瘦煤。

煤质变化对锅炉燃烧影响探讨 篇10

关键词:煤质变化,燃烧,影响

0 引言

目前,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对能源需求旺盛, 国家对煤矿业的整顿力度逐步加大等诸多原因导致煤炭供应紧张, 煤炭质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品质高低不等, 使得锅炉燃用煤质难以得到保证。在锅炉运行实践中, 煤质变化所引起的燃烧器结焦、水冷壁结焦、锅炉受热面超温等一系列问题, 给锅炉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也直接影响着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因此, 研究煤质对锅炉燃烧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 采取控制调整措施, 能够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1 电厂燃用煤质特性分析

燃煤电厂燃烧的煤炭是经过磨制过后的煤粉, 主要由挥发分、固定碳、水分以及灰分等成分组成。因此, 在分析煤的常规特性对锅炉运行的影响时, 主要从其工业分析成分及其他有效显著影响的特性进行分析。大唐长春第二热电厂200MW燃煤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生产, 型号为HG-670/140-YM9, 锅炉采用自然循环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煤粉运行模式, 运转层以上露天布置, 全钢架悬吊结构。

2 煤质特性指标对锅炉稳定燃烧的影响

2.1 水分的影响

燃煤所含的水分是惰性物质, 它的存在会使煤中的可燃质含量相对减少, 降低发热量, 影响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 也增加了厂用电率和给煤系统堵塞的机率, 影响正常供煤。此外, 煤中水分所带来的排烟量增加, 将增加引风机的负荷, 减短其使用寿命。一般来讲, 当煤中水分大于8%时, 就会给制煤系统带来一定麻烦;如果水分超过12%-17%, 则会严重威胁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另外, 煤中水分也会浪费消耗掉运输能力, 降低煤炭的性价比。因此, 煤中的水分含量过高, 对煤粉的着火、充分燃烧都不利。

2.2 挥发分的影响

挥发分是煤在加热过程中分析出来的一些可燃性气体, 其着火温度低, 是固体燃料的重要成分特性, 对燃料的着火和燃烧有很大影响。煤中挥发分含量大小是评定其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 也是发电厂用煤的重要煤质指标。挥发分着火点低, 能在较低温度下析出和燃烧, 并且释放大量的热量。一方面, 这些热量被焦炭粒吸收后, 温度迅速提高, 为煤粉的燃烧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 由于化学反应, 挥发分的析出使煤粉颗粒具有孔隙性, 增大了与助燃空气的接触面积, 这有利于提高焦炭的燃烧速度。因而, 挥发分的高低对煤的着火和燃烧有较大影响。挥发分高的煤粉燃点温度约在800℃左右, 挥发分低的煤粉燃点温度可能达到1100℃以上。挥发分含量越高, 煤中难燃的固定碳含量越少, 煤粉越易着火、燃尽, 燃烧也越稳定。挥发分含量降低时, 煤粉气流着火温度显著提高, 着火热随之增大, 着火困难, 燃烧不稳定, 化学和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加, 排烟损失增大, 严重时可能引起炉膛灭火。一般来说, 火力发电厂用煤, 要求燃煤挥发分不低于18%。

2.3 灰分的影响

煤中灰分是有害成分, 在燃烧过程中不但不会发出热量, 而且还要吸收热量, 损失大量的物理显热。灰分对锅炉燃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影响着火、燃烧过程。灰分含量增加, 会使煤粒表面形成灰分外壳, 阻碍碳与氧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 造成燃烧不尽, 降低热能的利用, 增加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造成燃烧不良。同时, 炉膛温度降低, 煤的燃烬程度降低, 造成的飞灰可燃物高。

(2) 影响安全运行。从运行的安全角度来看, 随着燃煤含灰分的增多, 锅炉设备运行寿命缩短, 经济性降低。从具体成分数据的角度来看, 当煤的折算灰分大于15%时, 会造成输煤、制粉、引风、除尘等设备的磨损, 增加锅炉设备的漏风、堵灰等事故的发生率, 带来安全隐患。因此, 从燃烧稳定和运行安全、经济的角度来考虑, 固态排渣炉燃用的灰分不宜超过40%。

(3) 环境污染严重。灰分是造成坏境污染的根源。多灰煤的燃用会使得电厂排放的粉尘、灰渣也随之急剧增加, 严重污染环境。

2.4 硫分的影响

硫分是一种极其有害的杂质, 对焦化、气化和燃烧都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如果煤粉的含硫量过高, 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 硫酸蒸汽冷却后变成硫酸, 会腐蚀锅炉高、低温受热面, 导致堵灰和烟道堵塞问题的发生。同时, 随着含硫量的增加, 会加剧煤的氧化自燃的倾向, 因而, 高硫分煤不宜在仓内久存。另外, 可燃硫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产生SO2随烟气逸出烟囱, 加大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5 煤粉细度的影响

煤粉的细度对锅炉的燃烧有很大影响。煤粉细度, 它象征煤粉中各种大小粒度的质量百分率, 能很好的反映煤粉的均匀特性, 是监督制粉系统运行工况的重要煤质指标。从燃烧的观点来看, 煤粉越细燃烧越完全, 未燃尽的热损失就越少, 同时也有利于减少锅炉的结渣。但是, 煤粉过细, 炉膛出口温度将升高, 增加了磨煤机使用时间, 电能消耗也就越大。相反, 煤粉过粗时, 煤块在锅炉内停留时间过短, 煤炭中的焦碳没有完全燃烬, 增加了锅炉炉渣的物理热损失;另外, 粗煤粉燃烧温度比烟温高许多, 融化比例高, 冲刷水冷壁后容易引起结渣。因此, 应根据不同煤种的特性, 将对煤粉细度的要求与制粉系统费用二者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来确定最合理的煤粉细度, 以达到锅炉的最佳经济燃烧系统。

2.6 发热量的影响

煤的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在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由煤中固定碳含量来决定, 是煤炭作为燃料利用的一个重要的煤质特性指标, 也是反映煤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煤作为动力燃料, 其发热量越高, 经济价值就越大。煤的发热量降低, 则同样的锅炉负荷的情况下, 实际燃料量增大, 引起炉膛出口温度升高, 而炉膛内单位辐射吸热却降低。同时, 输送煤粉所需的一次风量也相应增加, 导致煤粉细度相对变粗。当煤的发热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时, 会使煤粉气流的着火延迟, 燃烧稳定性变差, 影响煤粉的燃尽, 而且可能导致锅炉灭火等严重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近来年, 由电煤供应紧张、煤质多变而引发的锅炉燃烧问题日益严峻, 各发电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措施, 降低煤质变化给锅炉燃烧带来的不利影响, 确保锅炉设备的稳定经济运行。首先, 应加强混煤或配煤工作。要降低煤质变化对锅炉不良影响, 尽量选择与设计煤质相近的燃煤, 控制混煤的质量, 提高劣质煤的利用率。其次, 应加强煤质管理。锅炉运行人员要准确掌握入炉煤的煤质分析情况, 清晰入炉煤的工业分析数据, 如挥发分、发热量、灰分等相关数据, 以便及时调整并确保各参数在正常范围内运行。煤粉浓度是锅炉煤粉燃烧最为密切的控制参数, 通过燃烧调整试验确定锅炉一、二次风的配风方式, 根据煤质情况调整控制一次风速在合理的范围, 从而有利于煤粉燃烧。加大锅炉运行人员的现场巡检力度, 着重检查炉内煤粉燃烧情况, 及时掌握是否存在结渣或燃烧不稳现象。最后, 加强设备检修管理。加强与锅炉燃烧有关设备的检查维护, 当出现缺陷时及时消除, 保证设备工作正常。

参考文献

[1]沈桂男.煤质变化对锅炉运行经济性的影响[J].华东电力, 2005, (3) .

[2]李天光, 刘志超, 张传清.锅炉煤质变化应对措施探讨[J].山东电力技术, 2007, (2) .

[3]李亚军, 朱国琪.煤质变化对锅炉燃烧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宁夏电力, 2009, (6) .

[4]范玉勤.煤质变化对火电厂生产运行的影响[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 (8) .

加强煤质管理的几点探讨 篇11

【关键词】煤质;管理;源头;效益

在当前“全国经济增速减缓,煤炭需求下降,煤炭销售困难,煤炭市场呈弱势运行”的形势下,探讨和研究强化煤质管理、提升煤炭质量显得尤为必要。中小煤矿如何在煤炭市场呈弱势运行的大环境下,赢得市场经受住风浪,只能以质为本,质量取胜。如何抓好煤质管理,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抓软件,转观念、从管理制度上做起

首先,要摒弃重产量轻质量的思想观念,把广大职工的思想统一到“质量、市场、品牌、效益”这个总纲上来,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产品就是形象”的质量观和市场观,不断完善煤炭质量保证体系及岗位质量责任制。

其次,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和保障机制。良好的管理机制是有效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在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和《煤炭质量考核与奖罚办法(试行)》等文件指导下,公司应结合各矿井生产实际制定出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和《煤炭质量考核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煤炭质量保证体系,层层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由点及面的全方位质量管理网络。成立煤质管理领导小组,健全的煤质管理机构,配有专职煤质管理人员,做到体系领导各负其责,网络人员各有岗位质量责任制,同时实行煤质管理问责制和质量事故追查制度,对重大质量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制,从而有效提高煤质管理的积极性和工作力度,为公司煤质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然后,加大煤质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摆正质量位置,在质量管理中变他律为自律。通过丰富载体突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质量是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等主题。勤给职工算质量帐,使职工从中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并将质量主题牢记在心,时刻提醒自己抓好质量管理。

于此同时积极开展质量分析活动,各级领导、部门深入到基层单位和生产一线,对煤质管理情况进行现场分析,共同查找煤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使职工积极自觉地参与其中。

2.抓硬件,严工序,从生产源头抓起

一要重视煤质预测预报工作,提前采取保障煤质的措施,科学指导矿井生产。为实现科学生产、稳定煤质,在采区、采掘工作面设计前地测部门负责提供详细可靠的地质说明书,对煤质进行预测,提出煤质保证措施。设计部门则根据地质资料,合理布置,选好层位,搞好配采,通过调控工作面的采高来稳定煤质。各矿井地测业务部门应于每月月底前提供工作面地质构造写实剖面图、工作面夹矸、水文地质情况等与煤质相关的质量,并依此编制下一个月的煤质预测报告来指导生产。公司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煤质管理专题分析会议,研究解决煤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下一季度工作,确保煤质稳定不下滑。

二要在技术管理措施上从严要求。 把煤质管理纳入作业规程必备内容,采、掘单位在编制生产作业规程时必须有针对性的煤质管理措施。明确规定采掘区队必须成立煤质管理小组,坚持机组不割顶、底板,加强支护管理,保证支架支撑力,同时工作面设专职拣矸人员等措施。矿井完善排矸系统,半煤岩掘进必须分掘、分装、分运,特殊地段,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是强化现场管理,从生产环节源头抓起。采煤工作面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作业,严禁出现串矸、漏矸,工作面要制定降水、降灰等具体措施,严格执行机组停机必须停水规定。炮采工作面要根据煤层的厚度、倾角和煤的硬度以及夹石层的部位、硬度等来正确选择合理的钻眼爆破参数,尽量保证煤层崩落时其顶板、底板及夹石层不至破碎混入煤中,要做到先拣矸石后出煤,对煤层中夹石厚度在0.3m以上的要实行分采。掘进工作面的煤质管理,煤巷掘进,控制综掘机不挑顶不割底。半煤岩掘进,实行煤岩分别爆破,分别装车,分别运输,无法分别运输,应打藏矸硐,单独存放矸石。井下煤矸、杂物实行分装分运,以确保煤质。在工作面遇断层等特殊地质构造时,生产技术部门要优化采煤工艺,制定提高煤质的详细技术措施。加强原煤运输系统管理,严禁杂物及外水混入煤流系统,井下煤炭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煤质管理采掘工作面、顺槽、运输平巷等拣出的矸石,必须单独运输、单独提升。井底煤仓口应按要求设铁篦子,篦子要保持完好,避免大块矸石升井。加强出厂煤的质量管控,装车前应打扫清理车厢,把好装车前的最后一道关。

四是严格考核,责任落实到人。制定的《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和《煤炭质量考核细则》中应明确质量控制指标和质量考核奖罚标准,明确各级人员的质量管理目标和责任,将煤质指标考核纳入到经营考核范围,与工资挂钩。同时对违返煤质管理制度的单位和单位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煤质管理领导小组每月组织煤质管理人员对各生产环节进行检查考核,兑现煤质奖罚措施,切实将煤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加大现场煤质突击检查力度,实行三班监控,做到监管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提出整改意见,对不执行煤质管理办法的单位及个人行为坚决制止,严重影响煤质的,必须严罚。对现场不能解决的,要限期整改并跟踪落实。

五是加强煤质检测检验,及时掌握产品质量信息。掘进工作面每前进100米时,必须采取一个煤层煤样,当工作面出现地质变化时每前进20-30米要采取一个煤层煤样,建立煤质采样记录和化验台账,及时将煤质信息反馈给煤质领导小组,并坚持在每天的生产调度会上通报煤质情况,提出煤质管理意见,实现煤质信息的及时反馈和落实。

3.结束语

煤质对锅炉设备运行的影响 篇12

近年来, 由于外部煤炭市场形势变化, 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燃煤采购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为此燃煤品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如灰分高、挥发分低、硫分高、热量低等等。锅炉的设计煤种是一定的, 受热面的布置型式、大小、管子壁厚余量的选取、燃烧器的型式以及燃烧室的高度、宽度、深度的选取均取决于煤种。锅炉对于煤种的适应程度和范围是有限的, 偏离设计煤种就会造成设备健康水平的降低, 以及设备维护费用的增加。近年来由于煤炭供应紧张, 煤质变化较大, 煤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锅炉燃烧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同时也对输煤和锅炉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很大影响。通过分析煤质不同成分对锅炉燃烧的影响, 提出了在煤质发生变化时的应对措施, 来保证机组安全平稳运行。

2 煤质对锅炉设备影响分析

2.1 煤质对锅炉承压部件泄漏的影响

近年来, 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四管泄漏次数明显增多, 其中与煤质有关的约占1/3。大多数机组的运行接近和超过100 000 h, 炉管趋于老化不可避免。但由于煤质变化较大, 造成燃烧状况恶化, 加速了炉管的老化进程, 增加了炉管泄漏次数。

由于近年来入炉煤热量低、挥发分低、灰分高, 导致的结果就是煤粉在锅炉内的着火推迟,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升高, 但水平烟道后部和尾部受热面处烟温偏低, 吸热量不足, 再热汽温上不去。为了调整汽温, 必须加大燃煤的投入量, 为此又进一步使前部受热面壁温超温, 形成恶性循环。机组在大负荷运行或是负荷大幅度调节及制粉系统的启停操作中, 受热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过热现象, 受热面从原来的局部过热发展向高度、深度、宽度全面过热。主要表现形式有:高度向顶棚发展, 主要为高过、高再, 宽度也由原来的对流热段向对流冷段发展, 深度由外圈向内圈发展。

由于燃煤的灰分高, 热量低, 使锅炉的耗煤量增加;煤中带有大量石头, 使灰的硬度增加。高灰分、大流量的煤以及高硬度的灰, 不仅造成尾部烟道受热面磨损加剧, 而且造成水平烟道受热面磨损现象, 磨损有从尾部受热面向水平烟道受热面移动的趋势。

煤中的硫分在高温下形成SO3气体, 该酸性气体对受热面金属直接产生腐蚀, 此腐蚀气体混合于熔融的灰分中, 形成垢下腐蚀。目前, 燃煤的硫分超过设计值2倍~4倍, 垢下腐蚀的速度也大大提升, 此种腐蚀对于受热面管子的寿命影响大, 而且面积分布广泛, 已深入内圈管排。

近年来设备抢修增加, 每次抢修材料费用为5×104元左右, 每年抢修费用增加50×104元之多。近年来每次小修费用由原来的15×104元~16×104元升至25×104元~26×104元, 每年小修费用增加60×104元之多。

2.2 煤质变化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

2.2.1 挥发分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

挥发分是固体燃料的重要成分之一, 对燃料的着火和燃烧有很大影响。挥发分是可燃性气体, 其着火温度低, 易于从煤中析出。挥发分含量高, 煤中难燃的焦炭相对含量少, 当大量挥发分析出着火后, 燃烧放出热量较多, 有助于焦炭的迅速着火和燃烧, 因此挥发分高的煤易于燃尽。挥发分从煤粉颗粒内部析出后使煤粉颗粒具有孔隙性, 挥发分越多, 煤粉颗粒的孔隙越多, 与助燃空气接触面越大, 因而易于燃尽, 燃烧损失较小。反之, 挥发分低的煤较难燃尽, 燃烧损失较大。由试验可以说明飞灰可燃物是随着煤质挥发分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的。

2.2.2 固定碳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

煤粉在燃烧过程中, 挥发分析出后剩余的主要是焦炭。固定碳含量较高的燃煤, 在燃烧过程中煤粉颗粒周围助燃的空气量相对较少、燃烧时间长、燃尽程度差、火焰中心上移, 飞灰可燃物相应升高。燃煤中固定碳的指标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也较大, 飞灰可燃物随固定碳的降低相应降低, 当固定碳接近设计值时 (不一定低于设计值) , 飞灰可燃物低于较低水平。

2.2.3 煤中灰分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

煤中灰分有两种:a) 原煤形成过程中所固有的有机灰, 此种灰质地松软易于破碎, 其对设备的磨损小:b) 原煤开采过程中人为夹带进去的矸石或石块等。灰分在煤中不具有热量, 煤粉在燃烧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一方面被工质吸收, 一方面被灰分吸收。而且灰分越多对固定碳包裹越厚就越不容易燃尽, 灰分粘附在受热面上形成的热阻很大, 影响传热效果, 再热汽温偏低, 燃烧不完全使飞灰可燃物升高, 锅炉效率下降。因飞灰增大使飞灰可燃物升高而形成的飞灰浓度也增高, 飞灰浓度与锅炉受热面的磨损是成正比的关系。飞灰浓度越大, 灰的颗粒撞击受热面的点数多, 磨损加剧, 尤其是省煤器外侧部分将产生较大的磨损。每年仅因“四管”磨损泄漏所造成的非停达36次, 累计抢修时间100 h~300 h, 按可调负荷220MW计算, 影响发电4 000×104k W·h~7 000×104k W·h, 如将人力、物力、燃油及调度罚金均算其损失更大。降低燃煤灰分无论对设备磨损还是锅炉燃烧的稳定性影响都是很大的, 据测算煤中灰分每降低1%其对设备的磨损就减少1%, 设备可靠性就增加1%。也可减少锅炉因“四管”磨损泄漏所造成的频繁启停, 提高机组的使用寿命。由于灰分增加造成受热面积灰, 预热器堵塞等, 使传热效果变差, 排烟温度升高。排烟温度每升高10℃, 锅炉效率下降1%, 影响机组煤耗升高2 g/ (k W·h) ~4 g/ (k W·h) 。

2.3 煤质对制粉设备及单耗的影响

由于入炉煤热值低、灰分大, 造成燃烧困难使原煤消耗量增加, 只有采取降低煤粉细度值R90的方法来提高煤粉的燃尽程度, 从而达到降低飞灰可燃物的目的。由此也带来一系列问题。磨煤机出力降低, 导致磨煤机长时间运行, 加之高硬度 (包括石头) 、多杂物、大流量的煤造成制粉系统磨损加剧, 钢球耗量大大增加, 磨煤机出入口经常出现漏粉现象, 排粉机叶轮检修次数增加、损坏严重, 检修周期缩短, 维护费用增加。每年加钢球400 t~700 t (包括小修、技改及正常维护补充) , 按每吨钢球7 000元, 年消耗约150×104元~300×104元。

为保证制粉系统的运行, 公司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派专人对上煤各环节进行监控, 拣出煤中杂物, 防止铁块、木块、石块等进入磨煤机;在各原煤仓来煤口均加装了篦子, 并严格控制篦子网格尺寸, 防止大块进入磨煤机, 造成磨煤机的损坏;对磨煤机装载钢球量进行技改, 减少制粉单耗, 延长钢球的使用时间等等。

3 应对措施

针对目前煤炭供应的紧张形势和煤质变化, 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 积极试验和摸索, 制定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应对措施, 切实做好燃煤的掺配工作, 努力调整好锅炉的燃烧运行工作, 以保证整个机组工作的安全、平稳、经济运行。上述分析只是建立在煤质常规试验上的, 要达到更好的掺配效果还需要进行掺烧试验, 对煤种化验煤、灰特性, 对不同比例的混煤进行燃烧试验和结渣性评价, 在高、低负荷时对锅炉进行热效率试验, 找出对制粉系统和燃烧的影响, 从而制定相应措施, 在经济、安全的前提下确定混煤比例。建议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3.1 加强燃料管理

由于煤炭本身存在偏析现象, 即使同一批来煤也存在允许差, 需提高煤质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强化人员责任心, 保证入厂煤和炉前检验的准确性, 为配煤和燃烧提供依据。由于火车或汽车进来的煤需采样化验才知道数据, 而化验单又不能及时出来, 又因锅炉急需上煤时, 输煤运行只能根据调度室提供的预报目测数据进行配煤, 加之配煤不能做到精确配比, 因此造成配煤的误差, 从而直接影响锅炉燃烧的经济性和稳定性。由于燃煤的短缺经常会出现来煤矿点多、煤种复杂的情况, 对于不同煤种的入厂煤和煤质波动大的矿点要实施分矿堆放, 依据烧旧存新的原则进行配煤。加强对进煤质量的严格控制和管理, 开辟煤质较好、较为稳定的煤源市场, 及时准确地掌握进煤的工业分析数据, 提供给运行人员, 以便运行人员选择较为适应本单位锅炉的煤种, 进行相应的运行调节。

3.2 严格标准规范采样

燃煤质量验收工作的采制化应以国标为依据, 不能随心所欲。采制化各环节在整个电煤验收工作分析过程中给最终结果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采样误差约占80%以上, 制样约为16%, 化验约为4%。因此采制化各环节的操作均是取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一环, 其操作程序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国标规定执行, 按照国标所规定的要求去采样。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掺杂使假的现象在所难免。针对个别来煤煤质不稳定这些情况需要管理者做到查、检相结合、动静相结合。所谓查就是根据工作经验, 观察煤车装煤情况, 抽查部分车辆并结合过衡计量去发现装车异常, 查看时要做到全面彻底;所谓检就是要对来煤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抽检, 对于信誉高、煤质稳定者可放宽采样深度;对于不稳定者就要相对增加深度和改变采样方式以采到有代表性的煤样。对于车辆的采样, 不需要做到每车必检, 不然既增加不必要的劳动量, 又影响进车速度。因此有条件的可进行现场监装, 了解供方情况、运输情况, 做到及时反馈, 使质检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这就是动;所谓静就是要在卸车时到货位上去检查煤况, 根据卸车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信息, 以便及时对采样方式做调整, 尽可能地采取到有代表性的煤样, 问题特严重者应及时制止, 并积极与供方联系来共同处理解决问题。

3.3 优化配煤方式

燃料运行人员应掌握火车和汽运煤以及煤场存煤的煤质情况, 依据有关数据对不同煤种精心计算配煤比例, 对于不能直接进入煤仓进行燃烧的煤质普遍采用的是从不同的煤源取煤在式输送机上混合, 煤场取煤受煤堆平整、操作人员技术和斗轮机“月牙损失”的影响煤量具有不确定性, 影响到配煤效果, 可以给煤源设备上加装电子皮带秤便于随时了解运转出力, 进行煤量的调整。燃料运行人员必须及掌握来煤煤质和煤场存煤的煤质情况, 精心计算配煤比例。通过皮带电流显示和工业电视等手段认真监护和调整, 配煤时严禁劣煤超比例。

3.4 加强对锅炉的燃烧调节工作

保证煤与空气量要相配合适, 并且要充分混合接触, 炉膛应尽量保持高温, 以利于燃烧, 调整锅炉负荷按规定操作, 监视炉膛负压、排烟温度、O2、CO2等含量, 使锅炉运行参数保持到最佳数值。采用周界风可以扩大燃烧器对煤种的适应性。燃用较好烟煤时, 可以起到推迟着火, 旋托煤粉, 遏制煤粉离析, 以及迅速补充燃烧所需要的氧量。对于挥发分高的优质烟煤, 周界风量开大。周界风有阻碍高温烟气与燃烧器出口气流的掺混, 降低煤粉浓度, 当燃用低挥发分的贫煤或者无烟煤时, 会影响燃烧的稳定性。对于贫煤或无烟煤, 应适当关小或者全关周界风, 减少周界风量和一次风刚性, 使得着火提前稳定燃烧。

燃用灰熔点低容易结渣的煤种时, 燃尽风量影响有2个方面:燃尽风增加, 主燃烧区温度相对降低, 对减轻结渣有利;但是主燃烧区出现还原性气氛, 又会使得灰熔点下降, 加重炉内结渣。

燃用贫煤和无烟煤时, 燃尽风应适当减少, 否则过大的燃尽风会使得主燃烧区相对缺风, 主燃烧去温度降低, 不利着火稳定。

燃用灰熔点低容易结渣的煤种时, 燃尽风量影响有2个方面:燃尽风增加, 主燃烧区温度相对降低, 对减轻结渣有利;但是主燃烧区出现还原性气氛, 又会使得灰熔点下降, 加重炉内结渣。

燃用贫煤和无烟煤时, 燃尽风应适当减少, 否则过大的燃尽风会使得主燃烧区相对缺风, 主燃烧去温度降低, 不利着火稳定。

3.5 严格监督入厂入炉煤采制过程

不定期抽查采制化过程, 检查是否符合采制化标准要求, 最大限度保证机械采样, 做到采样具有代表性。监督制样系统完整、科学, 各级破碎必须达到标称粒度后方可缩分、制备。根据实施情况确定是否可调整筛孔尺寸, 使最大出料粒度小于13 mm。根据现场情况, 将入炉煤采样周期调整为3 min。入炉煤缩分器接料口尺寸调整为25 mm。

采用真实的水份值:

当入炉煤水份大于15%时, 按以下公式计算真实水分值:

式中, Y为真实水分值, %;X为采样分析值 (X>15) , %。

按上述公式计算真实水份, 以真实水份计算低位热值。

3.6 对混煤的燃烧工况进行监视和调整保证燃烧的稳定和经济性

上一篇:视频素材下一篇: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