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陶提高

2024-05-17

熏陶提高(精选10篇)

熏陶提高 篇1

摘要:本文笔者先简要介绍了情感熏陶的重要作用, 进而对初中语文教育中情感熏陶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这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熏陶,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学生教育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将情感熏陶融入到学生教学中,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情感熏陶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一、情感熏陶的重要作用

1. 有利于纠正传统语文教学中工具性的倾向。

我国大部分教师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比较严重, 他们把语文只看作一种交流的工具,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将主要精力都放在灌输知识方面, 而忽略了语文的教学内容, 这样的教学知识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然而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就是掌握这门语言的内在联系, 这种语言内在联系的教学又是存在于情感熏陶之中, 因此, 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工具性的倾向。

2.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语文教学方法非常机械化和单一, 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厌恶的情绪, 这样下去就会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 甚至放弃学习语文。因此, 在初中阶段应对学生实施情感熏陶, 使学生能够很好的调解自己的情感, 这样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意志。

在初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可以强化学生的意志, 能够使学生很好的进行自我调节, 防止消极情绪的产生, 这样就能使学生保持学习语文的热情, 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熏陶的培养

1. 运用教材资源, 启发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关于情感熏陶的资源, 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多加利用, 将语文大纲、教材、同学和本身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将情感熏陶灵活的运用中去, 这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充分利用语文的教材资源, 启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对学生学好语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 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多运用些含有情感态度内容的语文例句, 例如运用语文名言名句、谚语等, 使学生的情感动机得到增强, 积极情感也得到激发;二是, 开创教学情境的模式启发学生的情感, 这样语文教师在语文大纲要求的基础上, 对语文教学内容、形式和方式, 灵活的运用一些教学情境, 例如可以引入多媒体、录像等, 将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学方法引入到语文情感熏陶中, 使语文教学内容能够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因此多运用教材资源, 尽最大努力提高学生的情感, 这样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2. 营造相关情景, 以境生情。

情感一般必须是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才能产生, 而情景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产生综合的作用。所以要求教师在讲语文课时, 可以设置一些特定的情景, 然后把学生们很好的带入进去, 使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 产生对审美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例如在学习李绅的《悯农》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到土地里去, 让学生亲自体会体会农民的辛苦, 在这种情境下进行讲学, 使学生心领神会, 就像这样将课本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使学生更容易明白劳动者的勤劳, 明白为什么说劳动者是最美的, 这对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这是学生们亲身感受到的, 在这种情感熏陶下, 学生们会对学习语文产生极大的兴趣, 只要兴趣产生了, 语文的教学质量也就随之而提高。

3. 借助肢体语言, 传递情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的“体验效应”实践表明:人获得信息来自文学的占7%, 来自语言的占38%, 来自面部表情的占55%。由此可见, 有行无声的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要多运用语言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另一方面还要多借助肢体语言传递情感。这是因为肢体语言在语文教学中有其独特的情感魅力, 它能够使教师心中的情感自然流露。因此, 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 将肢体语言灵活的运用中去, 能够有效的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这对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肢体语言, 不是盲目的运用, 而是要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 因为对一个学生来说, 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个满意的微笑都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使学生们更愿意去学习语文, 在语文课堂上能大胆的去发言和老师互动, 所以说, 老师借助肢体语言, 将情感传递给学生, 学生们在这种情感熏陶下, 会大大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这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结束语

情感熏陶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情感熏陶,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使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来学习语文, 使学生在情感教育的模式下学好语文, 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熏陶感染育人文 篇2

语文教育人文论者认为,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学科不但涉及作为信息符号的语言和文字,更涉及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和文字所承载的人文的理意情趣。巢宗祺在《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中指出:“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文性的目标主要指向人们情思的熏陶感染,其具体目标包括: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既然目标已经明确,那么选择什么样的途径达到目标呢?下面提供两条指导原则和三个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

指导原则一:少些理论,多些感受

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杂文、部分散文中的爱与憎、褒与贬、颂扬与揭露,立场和观点都是公开的、鲜明的,如毛泽东的《反对教条主义》。利用这些教材内容进行人文主义理论方面的教育和传授是必要的,但不宜过多。因为人文主义归根到底不是一个知识问题,我们不可以通过传授知识的方法那样传授人文主义,况且人文主义在语文教学中并不具有内容的系统性和结构的完整性,语文学科也不可能按照人文主义的内容组织教学体系。所以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将人文主义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学生,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使学生的感受循环往复、逐步加深加多。

指导原则二:少些说教,多些实际

教师的说教可以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但教师的说教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使学生真正形成人文主义。因为人文主义的形成和提高,必须依靠个体的行为,即通过活动中各种心理成分与外部环境的反复相互作用及由此产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才可能实现,才可能使外部的人文真正内化为学生主体自身的人文素质。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讲课中应想方设法创设情境,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学生应该是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地积极地去感悟去体验,而不能由教师从现成的教参中或自己的体验中拿来硬塞给学生,使学生被动地接受。在实际的情境或创设的情境氛围中,让学生沉浸、浸润进去,从内心真正地受人文性,潜移默化地形成人文性。

具体做法一:充分发挥教师教材的作用

现代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成分是非常丰富的,但又不完全是显而易见的。教材中的人文性已经融入到教材内容中,犹如盐融入到了水中,了然无痕。这就要求深入教材、钻研教材,充分开掘教材中的人文成分,争取把教材中的人文主义成分提炼出来,然后再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去,使这些成分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使其成为语文教学的灵魂。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深的人文意识,发挥其自身的表率作用,以其高品位的人文素养熏陶感染学生,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成为人文主义的活教材。教师通过与学生谈文学、谈理想、谈人生等,在师生的双向交流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具体做法二:利用阅读滋养人文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阅读材料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性,利用这些材料作土壤和养分,学生的人文性定会得到充分滋养。阅读的价值就在于改变人生,发展人生,完善人生,而非消磨人生,退化人生。但怎样才能利用好这一环节,是值得思考的。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段话纲领性地指导了我们应怎样去进行阅读教学。的确,文学作品解读更多的是一种主体参与意义建构的审美活动,很难有绝对的、唯一的说法,把自以为是的说法强加给学生,只会压抑学生的个性乃至人性。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我的文学教育体系的基础,就是让学生去阅读、理解和感受文学原著。”这也说明了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文学创作、文学欣赏都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与此对应,文学教育不可拘泥于条条框框,否则,很难让学生真正以一种欣赏者的心态自由驰骋于作品丰富而多元的世界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自主去思考、去感悟,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

具体做法三:利用写作来培养人文

就写作来说,学生首先要解决文章的立意问题,正确而积极的立意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正确认识,来源于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一定的思想觉悟。作文教学能从心灵深处提炼主题,升华鲜明的思想意义,直接表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写作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个自由、和谐、平等、愉悦、宽松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里,学生的创作才能得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要对学生持肯定的态度,要表现出对学生真诚的期待和关心。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写作,更要教学生做人,要作文先做人。教师要以人为本,理解人、引导人、尊重人,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人文的光辉里,享受写作的快乐,在写作中不断健康成长。教师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培养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情怀面对现实生活,用纯洁的心灵感受生活,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其次,提倡教师写“下水文”。不管教师的写作能力如何,只要教师肯和学生一起写,这个态度本身就体现出非凡的人文魅力。同一个题目,同一个要求,同一个时间,教师与学生登上同一个舞台,学生渴望与教师交流的愿望得到实现和满足,必然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引起反响,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总之,人文教育传达的是一种精神,精神的获得必须由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去独立完成,他人是不可能替代的。这种精神的传承必须是主体在价值认同过程中实现的。他要求必须由受教育者作为主体,运用智慧经验去感悟、去体会,作为外在因素的教师不可能单靠灌输和传授等办法来完成,要重视熏陶感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文性只能在主体性的语文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因此,语文教学要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体验,从而实现自身人文性的熏陶感染。

熏陶提高 篇3

一、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在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因此, 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兴趣也要在实践中进行。只有通过实践, 让学困生体会到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 才能真正地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所在。在农村, 学生学习英语的实践很少, 家中没有交流对象, 周围没有实践环境, 所以在教学中, 更要尽力创造条件, 多安排情景对话, 让学困生敢开口, 敢说英语, 不怕错误, 大胆运用语言, 而且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二、注重思想情感教育熏陶, 使学困生对英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中发现, 在小学阶段, 学生对英语普遍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考试成绩也不错, 而一上中学, 随着课业负担加重, 英语词汇量增多, 有一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丧失了信心, 成绩也不理想, 造成恶性循环。对这些学生如果能及时适时给予鼓励, 让他们获得快感, 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使他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旺盛的精力和求知的积极性, 就会对英语的兴趣一如既往。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便有了自主积极学习的动机, 这样成绩也会很快跟上来。反之, 会导致他们对英语不再产生兴趣。

三、抑制受挫感, 正确处理在英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 让学困生经常有成功的体验

成功感是学生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 它能极大地激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作为教师, 要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更多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特别对于学困生来说, 学习中更容易犯错误, 而自卑心理也更强, 教师一定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对于不同的错误要区别对待。如有些学生读起课文来结结巴巴, 有可能是对课文不熟练, 也有可能是自身口吃造成的, 此时教师不要打断他, 以免加剧其紧张心理, 适得其反。同时, 也要引导其他同学正确对待别人特别是学困生的不足和错误, 而且对某些不足和错误, 教师要正确引导纠正, 适可而止, 绝不能讽刺挖苦, 对学生造成心理创伤, 失去甚至没有了英语学习兴趣, 从而丧失了学习动力, 也就无法提高学习效果了。

四、正视考试成绩, 避免公布成绩对学困生造成伤害

我认为, 作为检验学生学习状况的考试有一定的积极因素, 但也不是完全起积极作用的。有的教师当着全班同学公布学习成绩, 更有些按成绩高低排队、排座位, 这对于优秀的学生也许能起到积极作用, 而对于学困生来说, 无异于“脸上刻字”, 自尊心受到伤害, 甚者引起逆反心理而自暴自弃。对于成绩, 我认为更应该保密, 在班上公布最高分, 表扬先进和有进步的, 而对那些成绩不理想的, 应私自谈话, 分析原因, 找出不足, 给予鼓励和帮助, 为他们留住面子, 挽回信心。同时, 在平时的教学中, 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肯定, 学生会从心理上感激教师,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体验渗透熏陶 篇4

一、在动态学习中体验感受

1、创设现实情境,体验数学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把生活中的问题加以整理,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体会发现的快乐,萌发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是可摸、可及、可感的。

例如:在教学《分类》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如玩具;汽车、坦克、手枪、飞机……;图片;孙悟空、猪八戒、奥特曼、恐龙……;水果:桔子、苹果、梨、香蕉……等等),问:“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好玩、好吃、好看的东西,这些东西放在桌子上显得很杂乱,你们想想,应该怎样摆放较好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

生1;把这些东西摆整齐。

生2:把好玩的东西放在一起。

生3;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也放在一起。

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火候已到,教师抓住这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究“分类”知识。在这学习情境中,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了魅力,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活动,带给学生的是探索、发现的喜悦。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创设合作情境,体验“学习主人”,感受“成功愉悦”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主要是通过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相互促进,使得学生主动求知、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人”的作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精神,使之集智取长、主动发展。同时,教师要适时表扬、鼓励学生,大胆探索,适时点拨,提示思维障碍,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成就感,使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从而产生新的内驱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有位教师为了让学生弄清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这一道路,设计了一道小组合作实验探究问题(以四人为一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

(1)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硬纸片做车轮,用牙签做车轴,分别试着滚动。

(2)你认为滚动不同形状的轮子,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3)根据以上实验,说说车轮要设计成圆形的原因。

通过合作学习,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探索合作交流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

3、利用知识内容,体验数学之“美”,感受学习魅力

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学生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中的美,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并利用数学中的美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感到学习数学“有价值”,使学生爱学、乐学。

(1)知识网络美。例如;

(2)数学符号美。例如:6像哨子,7像锄头等。

(3)数的规律美。例如:奇、偶数规律,能被2、3、5整除的

数的特征等。

(4)数学语言的逻辑美。例如;文字题语言“3/5与2/5的和去除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5)数学公式的抽象美。例如:V长=abh v正=a3 v柱=sh

二、在素材挖掘中渗透教育

1、利用主题图和例题,渗透各种教育

实验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特别是在主题图和例题中,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相应安排了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图片、统计表等。例如介绍我国特有动物的种数,濒危和受威胁动物的种数,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家的用水量,与家长讨论节约用水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等等。此外,教材还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特点,结合习题渗透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

2、利用史料知识,进行数学文化价值教育

实验教材选用了许多数学史料来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例如:介绍加号、减号的出现史,分数表示法的发展等。还安排了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数学文化史料——曹冲称象的故事,“七巧板”的由来,我国古代计时工具——刻漏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进一步去探索研究,

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在人文素养中熏陶感染

1、营造民主、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程标准倡导课堂教学要营造“生动、活泼、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学是师与生、生与生全方位交往的心灵碰撞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只有在一个开放、民主、充分尊重个性的环境和心理氛围中,人的创造力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才能相互信任,彼此尊重,融恰相处,学生才能大胆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从而使知识得到掌握,个性得到张扬,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健康发展。

2、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过程既是体验、陶冶、渗透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学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因此,教师要从自身的言谈举止,衣着穿戴,工作态度、习惯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发挥自身影响力,从而达到表率、榜样、熏陶的教育作用。例如;为了上好数学课,教师课前除了精心备课,还注重自身仪表的“装备”,课堂上力求做到精神饱满、举止端庄、语言准确生动,教法有趣多变、板书工整有序等。这样,学生不仅学得愉快,而且在心里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而爱数学这种“爱屋及乌”的良好效应。

文学熏陶与班级管理 篇5

电视让孩子肤浅, 电脑让孩子迷失, 攀比让孩子幼稚, 唯有读书让孩子沉潜。农村称学校为书房, 学生在书房不读书, 那就违背上书房的旨意。虽然我不像《中国教育报》上2010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那样致力于让孩子广读书多读书, 但是他们的做法让我坚信我的做法是正确的。作文课和学校大阅读时间我们推荐学生阅读《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读写天地》, 读《读者包厢》, 让孩子感受名人的文学成长历程;读《三点导读》让学生比较自我阅读理解与指导阅读分析间的不同;读《文学社团巡礼》让学生感受同龄人作文的立意高度和写作技巧;读《作文课堂纪实》跨越时空欣赏名师作文指导方略。除此之外我们也推荐学生读《意林》《读者》, 读学生成长小故事, 还与语文老师沟通读课文中的拓展篇目, 如学习《我的信念》前读居里夫人的《铿锵玫瑰》, 学习《孤独之旅》前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及曹文轩作品集, 中考会考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学之初学生处于浮躁兴奋之时读名人成长励志故事, 如贝多芬、邓稼先、史铁生等等。

我发现学生唯有读书时, 方是他们最专注的时间, 也是班主任精神最放松的时间。当我们把一本本好书推荐给学生, 学生兴致勃勃、津津有味的阅读, 他们的一生便有了方向, 此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梅子涵教授一样成为点亮孩子心灯的人。

教育需要水滴石穿、润物无声的长期付出, 需要不计名利、默默无闻的奉献, 坚持读书的人都有那么一种平和与淡定的气质, 更有我们看不到的品质, 那就是坚定、执着、理智, 我如此, 我们如此, 我的学生也将如此厚重深刻。

通过阅读发现学生的目光不再呆滞, 不再迷茫, 不再游离, 学生的言谈不再毫无章法, 不再无理取闹, 不再与老师捉迷藏, 班级管理不再需要班主任天天盯着, 不再每一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他们除了受班主任教育外, 更受到书的熏陶、美文的感染、名人的智慧与力量的鞭策。

浅谈英语学科中美的熏陶 篇6

一、审美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审美教育是一种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的综合教育标志。审美素质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敏锐的辨别能力, 它是培养学生疾恶扬善、追求真理、塑造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英语教师应在传授语言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突出美的形象成分, 加深学生对课文审美意境的领悟,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融入教材, 诱发学生去联想、去探求, 使年轻的心灵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

二、挖掘书中美育因素, 引导学生感悟美

英语教材所选的文篇体例丰富、选材广泛、文质兼美, 有的是世界名著。这些文章思想性很强, 艺术性也很强。教师应从多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引导学生去鉴赏课文中蕴涵的各种美。

1. 教材语言美

教材中的寓言、童话、故事、传记、短剧等体裁都用人物形象来说明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道德品质, 这也是意蕴美。在字里行间音调的升降, 读法的爆破、连读, 犹如一首和谐婉转的诗歌, 散发着无尽的美。教学元音的长短音, 如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on this d ra wing.长短音的分布是“长短长长短短长”, 抑和扬不是均匀而是错杂的分布, 这能给听觉器官一种美的感受。课文中有许多锦言妙语, 含意隽永, 修辞精当, 富有节奏韵律感, 其强烈的美感动人心弦, 使人读了欲罢不能, 回味无穷。例如:A friend in ne e d is a frie nd ind e e d./He who d oe s not re a c h the Gre a t Wa ll is not a true ma n./Frie nd s hip he lp s us und e rs ta nd who we a re, why we ne e d e a c h othe r a nd wha t we c a n d o for e a c h othe r.

2. 艺术形象美

引导学生对人物艺术形象美的欣赏, 是进行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教材中有较多的篇幅是描写塑造人物艺术形象的, 如伊文思小姐为了他人幸福将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素昧平生的妇女, 自己却与船共沉没, 形象何等崇高, 何等悲壮!The Merchant of Venice中对Shylock贪婪、残忍的丑恶面貌进行淋漓尽致的描写……指导学生阅读这样的文章, 可以让他们从正面或反面的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作者所寄托的美学理想和审美价值, 也能使学生粗疏的审美观转化为较高尚、敏锐的审美观。

3. 人格情操美

情操美即人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的人格美。JEFC BIII中Ed is on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Unit8中Ma llory勇攀高峰;SEFC教材中Henlen Thayer、Oprah Winfrey勇于挑战自我, Bob Jeldof义演、募捐的壮举, Nangtingale为救护病人奉献毕生……都体现了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伟大的人格力量, 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教育鼓舞作用, 激励他们奋发自强、助人为乐, 使他们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4. 崇高爱国美

爱国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生活美。SEFC中人民重建St Pe te rs b e rg, Ya o Ming是中国人的骄傲, Ma d a m Curie将发现的放射性元素命名为“钋”以表示怀念祖国波兰……这些文章充分体现了爱国情感的崇高美。通过此类文章的教学, 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人类社会中的爱国行为是一种最崇高的美。

5. 美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教师应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 在教学中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 变成雨露, 深深渗透到学生心里, 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 同时也让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

(1) 教师的风范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亲切自然的教态, 温文尔雅的气质, 美观得体的衣着, 既可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又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了一个美的环境。教师要注意以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展现美的风范, 如手语可以妙语连珠、幽默有趣, 讲解应该语言流畅、准确、精练, 注意轻重缓急的节奏美, 通过语言创设美的氛围, 激发学生追求美感的欲望。

(2) 课堂教学语言美。语言幽默是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前苏联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巧妙地在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 能吸引学生, 激活思维, 使教师的授课变得风趣诙谐, 幽默睿智, 使教学顿时生辉, 使课堂生机盎然。讲到西方文化礼仪差异时, 笔者成功地运用了一则幽默:一位老外去中国朋友家做客, 夸了一句:“Your wife is very b e a utiful.”中国朋友听了, 谦虚地说:“Whe re, whe re!”老外回答:“From the head to the foot, all is very beautiful.”学生一听, 都乐开了花。通过教师的介绍,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各国风俗的了解, 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辨别美的能力。

(3) 教学环节和手段的形象美。教师要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以多种美育形式打开学生的心扉。多媒体教学能起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的效果, 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中。

英语教学中还常借助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的魅力实施教学。如在学习《The seasons》时, 让学生画出四季美景, 大自然的山川湖泊、鸟语花香, 都走进了学生的画幅中;接着talk about the s e a s on you like b e s t.在画与说中, 学生身心获得的巨大快乐是无可比拟的。把英语句子融于歌曲之中, 学生在手舞足蹈中, 可以把枯燥、机械的反复操练变得有声有色。课前的热身、课堂的调节、课后的巩固都可以由此来完成。

(4) 教具运用的审美性。在使用教具辅助教学时, 教师应注意其审美性。如所选实物应具体美观;运用简笔画, 应注意线条流畅、形象逼真, 使所画的人、事、物跃然于黑板上;使用图片、幻灯片、投影仪、录像等教具时, 要注意到构图、色彩、场面的和谐性和审美性。这样的直观教学, 能起到突破重难点, 训练思维能力, 培养想象力, 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也让学生在教具的运用中感悟、领略其中的美。

(5) 板书设计的艺术美。板书设计要求醒目, 版面合理, 构图清晰, 并恰当运用彩色粉笔和巧妙应用各种字体、图形、表格等。板画要做到简洁、明显、准确、灵活、直接、相形。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板书板画, 对当堂课上所学的内容一目了然, 易于让学生模仿练习, 达到加深印象、提高能力的目的, 而且还可让学生从精练的语言、优美的字迹、和谐的色彩中得到赏心悦目的美感体验。如SE-FC1A Unit10教学Inte g ra ting s kills部分时, 可在上方正中间课题下写出Nature is much better at recycling than we humans are.呈现简笔画A (食物链) 、B (汽车、工厂废气污染) , 进行对比;其他版面设计为四小版, 分别以reduce、reuse、recycle、respond为主题, 让四组学生举例进行调板竞赛。

(6) 培养学生的作业美。教师在布置书面作业时, 应要求学生养成认真、整洁、规范的书写习惯, 通过作业来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让学生在诗词中接受美的熏陶 篇7

一.反复诵读, 感受音乐美

诗歌的语言凝练, 比较注重押韵、对仗, 读来琅琅上口, 具有音乐美。如《关睢》《蒹葭》采用重章叠句, 一意化为三叠, 用韵先响后喑, 先扬后抑, 余音缭绕, 一唱三叹, 极具感染力。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意朗读指导, 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如我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诗时, 首先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 即读出诗的节奏来。教师示范或听朗读带后,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或录音划好诗歌节奏、重音。全班同学轻读课文, 感受节奏停顿, 读出抑扬顿挫, 读出重音, 读出韵脚。再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诗歌, 接着指名朗读, 且相互点评。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二.初步感知, 体会画面美

我国很多古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 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 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 只有调动学生感知, 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通过“目视、口诵、耳听、心惟”, 进行综合的心理体验, 形成立体交叉思维, 体会古典诗词的画面美。例如, 我们学习, 《望江南》作者将楼头、船帆斜辉、江水、小洲这些景物呈现在读者面前, 然后以江为背景, 楼为主体, 以盛装独倚女子为焦点, 构成一幅美人无语独倚、凭栏远眺、含情脉脉却又“离情正苦”的艺术画面。《天净沙·秋思》就可以引导学生吟诵后作画的形式, 在头脑中呈现“枯藤、老树、昏鸦”等萧条、荒凉的秋景, 还有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整体画面, 进行感知体验, 从形式到内容, 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美, 从而感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又如《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两句, 一句写实景。

三.深入理解, 挖掘情感美

“诗缘情”, “诗言志”, 喜怒哀乐, 诗之情也。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深入理解诗歌, 挖掘古典诗词的情感美。学习《望岳》、《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 (春江晚景) 》等诗篇, 就该深入理解诗歌, 挖掘古典诗词的情感。让如诗如画的祖国壮丽山川, 在学生的胸中激荡, 让学生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充满激情, 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 学习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样, 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必须让学生理解作者渴望杀敌建功, 报效国家的豪壮胆气、雄伟气魄, 体味作者虽壮志未酬, 仍心系祖国命运的拳拳之心;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就应让学生学习诗人不屈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就该让学生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就应引导学生如何珍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四.发挥想象, 领悟意境美

发挥想象, 领悟古诗美的意境, 诗不同于小说, 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 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 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 用跳跃含蓄的语言, 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 反映生活本质。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中“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 从形声两方面着笔, 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 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结句一个重笔点化一“沙场秋点兵”写得肃穆威严, 展现出一位豪气满怀, 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前两句描绘军营, 用“分”“翻”, 重在热烈的动;最后一句刻画主帅, 则如电影中的一个突然定格, 突出的是一种静的威力。这就营造出动静相衬, 摄人心魄的意境。

数学教学中的人文熏陶 篇8

一、数学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通过介绍古今中外数学界重要人物、重要成果、重要事件,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感触数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通过介绍中国的数学史 (如勾股定理、值的计算、华罗庚、陈景润等) , 让学生了解中国数学深远的历史渊源以及我国对数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提高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也应把国外重要的数学人物与数学成果 (比如笛卡尔与笛卡尔坐标系、康托与集合、欧拉等) 加以学习, 让学生明白数学具有多元化, 世界各国人民对数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只有依靠集体智慧, 才能更效地发展我们的数学事业, 让学生摒弃闭关自守的狭隘思想, 形成一种取长补短的博大胸怀, 并懂得我们如何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来发展我国的数学, 从而推进全社会数学的发展, 把爱国思想升华为一种国际主义思想。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让学生了解这些数学家在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所处的历史背景, 家庭背景和个人背景, 让学生感受这些伟人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 以及他们那种不畏艰辛、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比如欧拉对数学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 最关键的是他在1735年双目失明后, 还在潜心钻研, 并写出了《无穷小分析概论》等书籍和不少论文, 这是一种怎样的追求精神?让那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身体有点不适就想请假、一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就知难而退的学生感到惭愧, 从而形成一种敢于向各种抗衡的创造性拼搏精神和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

二、通过数字本质的“真”撒播人文意识。

从原始人的打结计数到1, 2, 3……, 从复杂的各种变量间的关系到函数, 从开关的闭合到二进制……, 就是这大千世界孕育了丰富的数学文化。数学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又服务于现实生活, 可见数学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牢不可分, 也可以看出数学内容的真实与朴实。这种真实, 我们的学生是通过书本上的概念、定理、性质、法则等形式来掌握的。可是有些教师只注重概念、定理、性质外观形式的讲解, 忽略了对它们本质的探究, 所以不少学生就只能依葫芦画瓢、生搬硬套, 不能灵活应用, 有时甚至牵强附会;而且死记这些概念、公式、定理也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厌倦数学, 教学效果也就相当不好, 如果我们在学习这些概念、定理、公式时把知识的原本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感受知识发生的背景, 进行情景尝试, 这样学生就可以准确地领悟概念的本质, 从而深层理解概念、定理, 运用起来也就会融会贯通了。由此可见, 本质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好所学的数学知识, 更关键的是, 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真”。当然数学的形式和数学的本质是一致的, 我们既要适度注重形式, 更要强调本质教学, 远离浮躁, 回归本质。

三、在阅读材料中感受人文思想。

有关阅读材料往往被老师所忽略, 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阅读材料是正文的延伸, 它一般都是以实际生活为素材,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等。这些研究性学习问题, 都来源于日常生活, 通过师生共同的学习、研究和解决, 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之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从而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而且可以让学生懂得如何面对现实, 面对困难, 如何通过自己最大限度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养成一种实事求是, 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

四、在数学证明中隔入人文风貌。

数学证明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信念, 养成严谨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数学证明的合理推理强化了理性精神, 可以让学生懂得说话做事都应该言之有物, 有理有据, 水到渠成, 不能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牵强附会, 甚至前后自相矛盾。

五、通过数学的“美”优化学生的审美观。

数学美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养成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自发倾向, 形成合理的审美观, 从而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审美能力。数学语言之简洁美 (比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数学内容之和谐美 (比如:数和形的完美结合) , 数学图形之对称美, 数学思想奇异美, 学生通过对数学美的认识, 调节自我情绪, 提高学习兴趣, 更充分地领会数学“真、善、美”的真谛!当然数学的“美”与数学的“真”是相辅相成的。

六、在数学思想方法中贯穿人文素养。

日本教育家认为:成功的数学教育, 应当是数学精神、数学方法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头脑里, 并长久活跃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虽然那时他们的数学知识都已经淡忘了!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方法不仅仅只是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 而且对一个人理性思想的形成有潜在的作用, 并且终身受益。数学思想方法有多种: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化归统一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特殊与一般等等。

数形结合揭示了数学知识内部间的内在联系, 展现出了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去认识同一事物, 又由它的本质特征把这些不同的侧面最终统一起来, 达到和谐一致。这种思想既可以解决数学问题, 又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全面的、辩证地看待问题的哲学原理, 防止学生片面地、静止地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化归思想的教学, 可以让学生懂得把生活中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 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把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 然后让问题得以圆满地解决。通过对数学分类讨论思想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有些问题我们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那么这时我们应有的放矢, 各个击破。分类思想是合理解决问题的一种优化策略。可见数学思想方法既可以解决数学问题,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判断外事能力和决策调控能力, 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是大有裨益的。

自信是熏陶出来的 篇9

西方学生比中国学生自信的原因

西方人张扬的个性与中国人内敛的性格是造成西方学生比中国学生自信的原因之一。通过观察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总的来说,西方人性格开放、外向,喜欢张扬,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中国人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内向,不喜张扬,而且常常表现得过于谦虚,过分克制自己情感的外露。这两种不同的社会个性必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氛围,在这两种不同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会促使中西方学生更容易形成相应的个性倾向性。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外向的人常常比较自信,内向的人常常不那么自信。对此,我们不妨通过对下面这个故事的比较分析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个移居美国的中国家庭,父亲带着女儿去学棒球,在棒球场上,无论是哪一个学生,只要挥一下球棒,都能从旁观的父母席上听到高声的尖叫和热烈的赞美:“亲爱的宝贝,太棒了,你真了不起!”轮到自己的女儿时,她连击两次都没有击中,父亲急得站起来喊:“路易斯,好好打!”然而与此同时他听到的是:一位美国母亲喊道:“路易斯,再来一次!你能够做到!”教练喊道:“试得很好!再试一次!”女儿失败了一次又一次,教练和那位美国母亲同样的话喊了一次又一次,直到女儿最终击中了一次,这时大家都给她鼓掌,教练高兴地说:“路易斯,你真棒!”那位美国母亲说:“路易斯,我说过,你能够做到!”

父母们个性张扬的当众尖叫和赞美无疑会激励学生勇敢地一次又一次举起球棒。同时,当学生失败时听到的不是批评和指责,而是赞美和激励。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能不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吗?如果这是在中国,父母敢于在学生面前大声尖叫和当众称赞自己的孩子吗?教练和其他人会在孩子一次又一次失败时,给予一次又一次的赞美和激励吗?学生会不会听到旁观者讽刺或挖苦的声音:“这孩子根本不是这块料!”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中国人奉守的是当面教子,这里的教显然指的是批评而不是赞美。父母们常常会在众人面前表扬别人的孩子、批评自己的孩子,如果别人当面称赞自己的孩子,父母们也会找出他的一些缺点,以此显示自己谦虚的美德,而这种美德无疑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会树立起自信吗?

西方人的宽容和中国人的求全责备是造成西方学生比中国学生自信的另一个原因。很多资料表明,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西方人更开明,他们不过分追求学习的结果,而是注重追求学习的过程。因此,他们更能宽容学生的失败,当学生失败时,总是替学生找一些值得称赞的行为,避免学生因失败而失去自信,产生自卑。例如:当一个学生在球场上失败后沮丧地走向父母时,父母会说:“你今天表现得很棒!敢于和比你高一头的孩子拼抢,你真的很勇敢,我们为你感到自豪!”

而中国的父母就不同了,由于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常常对孩子求全责备,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比他强的孩子比。他们不允许孩子失败,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失败,也会招来父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批评教育,甚至是棒喝。如果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成材无望了,批评训斥之声更是不绝于耳,这样的环境,怎么能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呢?对此,我们应当向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学习:当一名记者在这位母亲面前称赞她生了一个伟大的儿子时,她说:“我还有一个孩子,他正在地里挖土豆,他也同样伟大!”

西方人的自立意识和中国人的包办代替是造成西方学生比中国学生自信的又一个因素。西方人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鼓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做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其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自立的精神,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自信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能力和自立精神的学生会有自信。

中国的父母和教师呢?常常害怕自己的学生出错、失误,因此,凡事都要替孩子做主:生活上不让孩子插手,学习上督促检查,升学时替孩子决定未来……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养成依赖心理,不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难以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立的意识,缺少了这些,学生能自信吗?如果有,那也只能是盲目的自信。

培养学生自信的方法

真正公平、公正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热情的赞美和激励。谈到公正和公平,父母和教师常常认为自己已经做到了,或者说做得很好了,然而学生却觉得父母或教师并不公正、公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许多父母和教师总是从自己的或者说从成人的角度来理解公平和公正,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常讲:要蹲下来看孩子,如果我们能真正地蹲下来看孩子,那么对他们来说,公正和公平就应当是给每一个孩子应得的赞美和激励,这是每一个孩子的权力,哪怕是最差的孩子。但在现实中,有多少老师或父母会由衷地赞美自己不争气的学生呢?在这里,我们何妨不学一学下面这位美国老师的做法:

一个中国学者去美国考察,在一个班里,这位学者看到老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赞美有加,甚至有些话听了让人感到肉麻,因此怀疑老师的这种做法会不会惯坏了孩子。然而看着每个孩子快乐而自信的脸,他终有所悟:当然,并不是每个学生的作文都写得有声有色,但作文写得好坏并不是老师批评或赞美的理由,因为无论好坏都是孩子劳动的成果,这理所当然应受到应有的赞美。这正如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凳子一样,虽然他没有做好,但他努力了,有什么理由不去表扬他呢?如果没有得到表扬,甚至因此得到批评,那就是教师和父母的问题了。如果我们的老师和父母也像这位教师那样热情地赞美学生,那么,他们还会害怕上作文课、害怕写作文吗?他们能不自信吗?

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不仅是教师和父母的一种美德,更是教师和父母必备的素质。我们都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也知道学生是在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但当学生真的失败或犯错误时,有几位教师和父母会用宽容的心,理智地对待他们呢?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耐心等待,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宽容学生的失败和错误,帮助学生从失败和错误中走出来,重拾自信,才是真正的教育。对此,我们不妨借鉴下面这位美国教师的做法,这是一批中国教育者在美国听到的一节课:

教师在课堂上点了一名欲举手而不敢举手的学生读课文,这名学生读了三次都没有读好,听课者都有些急了,其他学生也纷纷举手要求读,但这位老师并没有“换人”,而是走到这名学生身边,轻轻地对他说:“孩子别怕,你已经读得很好了,现在与老师一起再读几次,相信你会读得更好!”等读到第七遍时,这个学生终于有声有色地读完了课文。我想这位老师的耐心和宽容,不仅仅会帮助这个学生树立自信,而且对那些不那么自信的学生也会有所激励,更会对我们中国的教育者有所启发。

提高学生在集体和家庭中的地位,让他觉得“我是重要的”。孩子是不是自信,与其在集体和家庭中的地位有很大的关系,也与其是否觉得自己在父母或教师心中有地位有很大的关系。要做到让学生在集体和家庭中有地位,并让其感觉到在父母或教师心中有地位,一方面要尊重他们,与其进行沟通和商量,遇事要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其有成就感。要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更要把学生平时的表现作为激励的出发点。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每一种方法,哪怕是最笨的方法都看做是最好的方法进行热情的赞美。因为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最笨的方法对他来说也许就是最好的方法!这样我们不就找到表扬学生的支点了吗?学生不就常常能听到赞美了吗?在不断的赞美和激励声中,哪怕是最自卑的学生也会产生自信。

掌握一些赞美学生的技巧。任何一个学生的不自信都是有原因的,只有找到学生不自信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真情的赞美和激励,才有可能帮助他走出自卑,重树自信。

例如:对一个残疾学生常常说些:“我希望你是我的孩子”这类的话,会比跟他讲一些身残志坚的故事更能感动他,因为前一种用的是情感,后一种用的是道理,这道理无疑是在提醒学生:我是残疾人,别人都在注意我的残疾。这样他就很难有自信。

对一个长得丑的学生说心灵美才是真的美,无疑是在肯定他的丑,与其这样,倒不如以假乱真地提醒他:“最近我发现有人想给你写小纸条,你要注意处理好学习与个人方面的事!”这样他会因有人欣赏自己而信心大增。

对一个自卑的学生常常说些感谢的话,比跟他讲如何才能树立自信会更有用。

对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讲学习的重要性,倒不如对他说:“你很聪明,能够有你这样的学生是我的荣幸。”这样会更容易激励他的自信。

为我们的国学熏陶教育而自豪 篇10

诚然, 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 也极具诱惑力。但是, 人的发展并不是由分数决定的, 一个人能否在明天收获幸福也不能单纯用金钱和事业来衡量。我认为, 一个成功的人, 一个能够收获幸福的人, 首先他得是一个健康的人, 是一个具备创造幸福能力的人。这才是我们教育最应该达到的目的。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手段有很多。就效果而言, 应该是各有千秋, 而我校所选择的则是国学, 是一条古代教育者所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国学的沐浴熏陶, 让从学校走出的孩子, 身上能够透露出人性和灵气, 希望他们能够做一个达观、大气的社会公民。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科学家钱学森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拷问。“应试教育”的弊端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所言:“它剥夺孩子的童年, 扼杀少年的求知欲, 阻碍青年人的独立思考。它的所做所为正走向教育的反面。”

与此同时, 国外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截至2010年10月, 世界各地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 共计691所, 分布在96个国家 (地区) 。当很多大学正为生存头疼, 纷纷削减预算的时候, 这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却蓬勃发展。

为什么在我们竭力推崇西方教育的同时, 西方又反过来向我们探险挖宝?教育出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最近几年我一直思索的问题。

作为中国教育的先行者, 孔子的教育思想穿透历史尘埃, 熠熠生辉。科学可以进步, 人心可以不古, 但人性、人心却总是逃不过文化的范畴。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好, 我在学校管理中将儒家的“文明、礼仪、博爱”的柔性思想同法家的刚性管理思想相结合并融入现代伦理, 把“人文”作为治校的根本, 把“和谐”作为发展的源泉, 提出“严格治校抓管理, 以人为本促和谐”的治校方略。

古为今用并不是厚古薄今, 多年的实践让我坚信:继承、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振兴中华民族教育的不二法门,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恒的精神源泉。

几千年智慧结晶形成的国学, 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是人学。因此,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致力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养人, 发展人, 成就人。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 偏重于学生分数的提高, 忽视了唤醒学生的知性, 也就偏离了教育的根本。这就是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怎么解决?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因此要一切从“心”开始, 回归教育的本源, 学习古圣先贤的育人方法, 着重于从学生的性灵入手。

我校建校5年, 教师来自多个单位,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生源基础较差。基于这种情况, 建校之初我们提出校训“至诚至能, 尚勤尚朴”, 核心是“诚、能”。“诚、能”, 是方向和目标。“诚”字, 意为真实, 即不虚伪, 不自欺, 不欺人。我们的工作、学习要有所成, 就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 而要有健全的人格, 则推“诚”为第一。“能”字, 意为能力, 才能。教师有育人之能, 学生有自律之力, 管理者应有统筹安排、协调一切之才。“勤”、“朴”是途径和方法。“勤”字, 意为勤劳、勤奋, 也就是“不怠惰”的意思。教学在勤, 勤能生巧;学习在勤, 勤能补拙。“朴”字, 其意为质朴、朴实, 所谓返璞归真, 不浮躁、不奢华、不虚妄、不张扬。“诚”、“能”正如人字的一撇一捺, 两者相互支撑, 人才能站立起来。

在校训的指导下, 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国学内涵, 逐步在校园里推行国学熏陶教育。所谓国学熏陶教育, 即遵循自然规律、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运用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 对学生进行熏陶渐染, 打开学生与生俱来的知性, 开启人生智慧大门, 培养至诚至能至美之人。这样一来也有了我们现在的办学理念:“循天道人道教育之道, 铸至诚至能至美之人”。所谓“循天道人道教育之道”即依循自然规律, 依循人的发展规律, 依循教育的规律, 致力于人的培养;所谓“铸至诚至能至美之人”, 也就是培养国家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提出了“培植根脉、涵养心智”的国学熏陶教育行为准则, 对师生从根脉上培植、从心智上提升。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说:学问之道, 在于气质变化之道。欲达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之目的, 就必须在“转变师生气质”上做大文章。我们力图建设并弘扬大港实验中学的文化内涵, 并始终致力于将它转化为一种氛围, 一种品位, 成为学校的标识, 成为教师与学生自觉的文化追求。

从2008年起, 我校开始在高一年级进行试点工作。学生每周都有一节国学诵读课, 教师有目的地开展诵读经典的指导。这种从人生、从生活的多角度对经典的重新解读, 让学生了解国学的深刻内涵,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行为自控能力、培育文明素养的目的。

我们认为, 人与生俱来都有一种知性, 这种知性恰如一面明镜, 而不良习气犹如一层灰尘, 盖住了明镜的本有之光, 教育的作用就是唤醒这个知性, 拂去上面的灰尘, 使明镜之光能够显现出来。我们确信, 学生之间有智力上的差异, 而更为根本的是思想与人生观的差别。应该说, 通过推行国学熏陶教育, 我们感到了快乐。这种快乐就像是一个远足的行者在沙漠中看到了绿洲, 昭示着我们前面有更美的风景。

于是, 在第二个三年规划的起始年, 我们提出了新的办学目标:把大港实验中学建设成为高品位、高质量、有特色、区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先进校。面对相对薄弱的生源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的师资队伍, 如何在第二个三年中实现这样的办学目标, 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 实施国学熏陶教育。我们的步骤如下:

1.成立研究小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 由教科室牵头, 教务处、德育处、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的国学熏陶教育研究小组。

2.进行班级试点。

从2008年起在高一年级进行了班级试点工作, 在实验班里, 学生每周都有一节国学诵读课, 教师根据学期初制订的计划, 有目的地开展诵读经典的指导, 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提升其行为自控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明品德。

这种从人生、从生活的多角度对经典的重新解读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也让学生开始了解国学的深刻内涵, 从而达到了道与德的和谐统一。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仁义礼智信”植根于校园, 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从效果上看, 学生的精神风貌大为改变, 违纪率大为降低, 各科成绩均有大幅度提高。

3.全面推广实施。

培养师资。首先, 学校打造三支国学教师队伍, 即35岁以下青年教师、班主任教师、语文教师。其次, 学校每学期举办“国学教学论坛”, 让教师畅所欲言, 畅谈自己学习国学的体会, 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 开阔教师的眼界。

精选教材。我们以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老子他说》和《孟子旁通》, 以及《论语》、《中庸》、《孟子》原著作为教材。

设置课时。要求语文教师利用课堂的前5~15分钟时间开展两条《论语》、一章《道德经》的诠释。教师以古喻今, 结合当前社会现象和学生实际, 从人生信念和生活态度等多角度解读国学, 国学的内在魅力引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慢慢地, 学生对国学的态度从新鲜好奇转变为主动探究。通过国学的熏陶教育, 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也培养了学生的文明行为。

构建平台。加强心理辅导, 成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作为国学熏陶教育的有益补充;用国学熏陶教育开启学生的知性, 学校还自主开发板球课和军乐演奏等校本课程;丰富国学文化走廊, 利用展牌提升传统文化的辐射性;设立国学熏陶教育展室, 集中展示师生诗书画、国学活动影像、活动记录图片、征文原稿及经典图书等;利用教室的板报、壁报打造书香文化教室。

4.总结经验, 建立长效机制。

在实施国学熏陶教育中, 学校不搞“一刀切”, 而是从班情和学情出发, 坚持四条原则, 即差异性原则、自主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其中, 差异性原则允许各年级、各班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挑选合适的国学内容;自主性原则倡导学生在完成规定国学内容的学习后, 诵读更多的国学经典, 学校同时给予积极评价和指导;鼓励性原则规定以鼓励为主, 引导学生热爱诵读经典为根本;全体性原则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接触并享受经典教育。

上一篇: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下一篇:猪场用药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