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提高

2024-05-28

评价提高(精选12篇)

评价提高 篇1

一、评价过程要完整

自评与互评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两个重要的评价方式, 良好的自评与互评旨在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 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与评价能力。互评与自评的完整性是指互评与自评的过程要完整, 完整的过程包括评价前评价标准的制订、评价方法的介绍、评价时方法的指导与提示、互评与自评后教师的点评等环节。以上环节缺一不可, 否则评价将走入形式主义误区。

课例分析:如在《足球:多种形式脚内侧运球射门的运用方法》一课中,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绕障碍运球射门的练习时, 组织学生互评, 意图是减轻自己的教学压力, 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互评方法:后面一个学生看前面学生是否用脚弓运球和射门, 如果不是要指出, 如果对要肯定, 错误要指出。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的介绍非常到位, 为互评开了个好头, 但在练习时, 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观察同伴动作, 更没有互评, 教师对此也未指导, 该练习结束后教师也没就互评进行点评, 而是在不停地纠正动作, 不停地参与练习, 显然这样的互评是形式, 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 一是教师不知道互评要有完整性;二是教师教学只追求形式, 忽视效果, 三是教师上课走流程, 未发现互评效果差。

建议:1.教学不能走形式, 要追求实效;2.教师要学习评价理论, 了解评价的完整性和操作要点;3.教学不能走流程, 要以学定教。如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除了要观察学生的技术等之外, 还要留意学生的互评效果, 当效果不佳时, 教师要及时指导, 同时在互评结束时要对学生的互评进行点评, 这样就能保证互评的完整性, 提高评价效果。

二、评价语言要具体

即时评价具有激励、导向和反馈的价值, 但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只注重评价语言的激励性, 忽视评价的导向性与反馈性, 而且在激励学生时, 语言往往比较单调、模糊, 效果较差。

如在《足球:脚内侧运球的练习方法》一课中, 我们对教师的激励评价进行统计, 统计显示:教师在本节课中说“好!很好!”有33次, 其中有10次“好!”是口头禅, 如“好!停”等, 这里的“好”就是“停”, 两者一个意思。还有23次是针对学生的正确技术和积极的练习态度进行表扬。教师在说“好!很好!”时, 声音洪亮, 饱含激情, 所以学生刚开始听时比较兴奋, 但到后来, 我们发现学生毫无反应, 究其原因, 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单调、模糊, 学生不知道自己好在哪?有哪些不足, 怎么努力等, 而且这样的评价不易培养学生耐挫折能力, 说多了还反映教师评价语言的匮乏, 因此评价语言要具体, 要既能激励学生, 又能让学生知道好在哪。如面对学生运球时重心较低, 我们可以说“好!大家运球重心低”。这样的激励性评价就比较具体,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还能强化学生的正确动作。

三、评价效果要有效

无论采取何种评价方式与方法, 其最终的目的是获得高效的评价效果。高效评价具有全面性和全体性, 全面性是指评价尽可能达成多种目的;全体是指评价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受益。本节课有些评价有一定的效果, 但从高效的角度分析, 却略显不足。

例如, 在《足球:脚内侧运球的练习方法》一课中, 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学生游戏时喊“加油”, 但只有个别学生受到感染, 大部分学生都无动于衷, 显然实效性不足, 究其原因, 教师声音太小, 加之场地分散, 外围的学生没听到。假如教师饱含激情大声喊“加油”, 可能会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又如, 该课中教师在“脚内侧运球绕‘O’练习”中, 让学生之间互评, 评价方法:一个学生绕圆圈运球, 同伴一边踩球一边数数, 看哪组快。这样评价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同时还能引导数数的学生眼睛离开球, 但在练习中可以看到, 部分学生为了求快忽视技术, 这说明互评没有达到高效, 假如教师要求练习者必须“脚弓触球”绕5圈才算成功, 该评价将既激发兴趣, 又引导学生关注技术, 实现评价的高效性。

四、评价时机要适宜

评价时机很重要, 如果评价时机不对, 效果也不会好。

如在《足球:脚内侧运球的练习方法》一课中, 教师在学生集体运球练习时, 发现大多数学生高重心运球, 于是提醒学生注意运球时身体重心要低, 这样的指导性评价既有导向性, 又有明确的指向性, 而且提示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如果学生听到并理解, 效果应该不错, 遗憾的是只有教师周围的几个学生有所改变。究其原因, 教师评价时学生的注意力在球上, 学生没注意听或没听到, 此外, 部分学生虽然听到, 但不知道什么是低重心, 或者不知道重心降到什么程度才算低重心, 因此效果不好。假如教师让学生暂停练习, 然后做两个示范, 一个是高重心运球, 一个是低重心运球, 并强调学生要低重心运球, 这样的评价时机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因为此时学生是停下来看教师的对比示范, 听教师的指导性评价, 所以既知道改进什么, 也知道如何改进。

五、评价导向要正确

如果评价导向正确, 就能为被评价者指明发展的方向, 为教育活动朝预定的方向发展指明方向。在《足球:多种形式脚内侧运球射门练习方法》一课中, 教师注意了评价的激励性与导向性, 但有些评价导向不正确, 评价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如在分组练习绕障碍射门中, 教师到一组做守门员, 有位女生运球绕障碍后射了一个“穿档球”, 教师评价:“你射了个‘穿档球’, 真厉害!”这样的评价语言很煽情, 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但这样的评价也会引起学生的误解:不是射“穿档球”就不厉害?于是, 可以看到, 该学生非常自豪地回到队伍, 并不断在同伴面前炫耀, 同伴充满了羡慕感。同时也看到, 在接下来的练习中, 该组学生只关注射“穿档球”, 而忽视射门的技术。显然, 在该环节中, 教师的评价导向出了问题。假如教师在学生射进“穿档球”后对其说:你用脚内侧射进“穿档球”, 漂亮!老师希望你接下来继续用脚弓射门, 因为脚弓射门稳定性高、射门准。这样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又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关注技术, 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 提高教学效率。

六、评价标准要一致

评价标准要一致是指, 教师宣布的评价标准与执行的评价标准要一致, 如果不一致, 评价也不能获得好的效果。

如在《足球:多种形式脚内侧运球射门练习方法》一课中,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绕障碍射门练习, 并在练习前强调:射进一球算10万。该评价标准并没有强调技术。一位学生在练习中把球射进, 教师说不算, 原因是学生射门技术不正确 (不是用脚弓射门) , 学生很不高兴, 边往回走边说教师说话不算数。应该说, 教师的观察能力比较强, 他在巡回中发现学生只关注射门忽视技术, 意识到自己制订的评价标准不合理, 但是在判断学生进球时没有保持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假如教师先承认该学生进球有效, 然后让全体学生暂停练习, 强调接下来的射门时要做到技术正确, 否则进球无效。如此既能保持该生的练习热情, 也能引导全体学生注意技术, 还能体现教师的应变能力。

七、评价语言要生成

如在《足球:多种形式脚内侧运球射门练习方法》一课中,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射门练习, 并在练习前制订评价标准:射进一球得10万。练习后教师问:“得20万的同学举手”。很多学生举手。教师又问:“得30万的举手”。又有很多学生举手。此时, 有位学生大声地说:“老师, 我得了40万。”教师转过头, 脸一沉看了他一眼, 似乎在说:“我还没问, 你抢着答干嘛!”学生一看教师的脸色, 马上低头不语。也许学生的成绩出乎教师的意外, 教师在预设评价时没考虑到, 也没有生成评价的能力, 因此,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热情没做任何评价并让学生继续练习。由于缺少激励性的评价, 在接下来的练习中, 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该学生, 由于受到教师的无声批评, 练习时无精打采。其实, 教师在面对该突发事件时, 如能生成新的评价:你真厉害 (同时伸出大拇指) !得了这么多!大家用掌声鼓励他。笔者认为, 教师激情的语言和学生的掌声必将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练习。

八、课后评价要全面

在《足球:脚内侧运球的练习方法》一课中, 教师在课后小结:“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种运球方法, 你们学会了几种?”有学生说掌握了三种, 有学生说掌握了两种。然后, 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后宣布下课。显然, 这样的评价不全面。课后小结是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后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收尾阶段, 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回顾本课的重难点,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小结, 使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理论知识。它既要对学生的技术、情感和社会适应等进行小结, 也要指出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如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在小结后补充: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表现非常认真, 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一些问题, 如上课不认真练习等, 希望下次课改正。这样的评价既包括知识与技术, 也包括情感与态度, 既有优点, 又有不足与建议, 体现了评价的全面性。

九、评课语言要预设

笔者所在组负责观看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 我们在观看过程中意识到, 假如教师在教案中写上评价语言, 在观察、记录时就能有的放矢, 少费很多周折。遗憾的是, 此次三位教师的教案都未呈现评价语言, 这反映出教师忽视课堂评价, 缺乏评价语言预设的意识, 因此三节课的评价效果都不太好。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课堂评价语言也需要预设。为此建议, 教师可把评价语言写在“教师主导”一栏, 如果评价语言较多, 教师可设计“评价语言”栏。只有教师重视评价语言, 精心设计评价语言, 教师的评价语言才会更简练、更具逻辑性和科学性。

评价提高 篇2

网上开店,很多店长为了淘宝网店信用想了很多的办法,为了一个好评,有时需要向买家妥协,为了给广大的店长解忧,淘宝大学教程的小编给大家说说怎么提高客户评价的好方法:

最近淘宝推出了一个新产品,叫掌柜说,说白了就是推动SNS,这个东西靠什么,就靠口碑,口碑反映在什么上? 评价上,现在报活动有些也开始要求4.7分以上,为的就是提高客户体验度,那么我们作为卖家既然在人家的地盘做生意,就要遵守人家的规则,同时也是给自己留后路,留客户,所以提高客户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4.7有点费劲,要把大批店铺挡在门外了。

不知道最近有人注意到淘宝首页下面的一个钻展没,别人的广告就一件T恤 上面一个价格49元,卖点是4.8分高评分,而且在这个位置广告费每千次展现出价高达45元左右了,人家天天投,为什么敢投,有点击贝,为什么有点击,因为别人看重了这个4.8分评分,这就是他的卖点,这个店铺名字叫衣品天成,卖男装的。

最开始是39 现在是49,所以我们要做好评价,做好评价很多卖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好的服务,当然好的服务是重要,但是你们觉得你们自己的服务做得还不够好么?其实绝大部分卖家的服务做得都相当到位了,为什么没有将评价做上去,没将评分做上去呢?

我总结了几点 :

一,客户是被动型的 你不告诉他你要5分,他给你4分觉得已经很对得起你了,有人打过12580么? 12580的客服,每个都会在最后要求你对他的服务作一个评价,有人开通过珍爱网的会员么?我开通过,那红娘每次电话给我,都会提醒我,如果你收到短信的调研请帮忙回复下,如果对我的服务满意要怎么怎么样,这说明一个问题,唐僧说的:你想要么,你想要你就说呀,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等,屁话。所以,你想要5分么,你想要你就说,你不说他的第一印象是给你4分是对你很大的一个馈赠了,记住,提醒你的客户,要他如果觉得满意给你5分好评。

第二,任何人都是印象派

一见钟情是因为什么,为什么非诚勿扰会有个见面就按灯选择,相亲你穿拖鞋有几个成功的,外表很重要,你确定你的包装足够完美了么,你确定专柜卖的就不是垃圾货品?为什么,因为他们有精美的包装,有专柜的名号,客户拿到你邮寄的包裹,打开包裹看到的第一眼是你的包装,如果你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么你已经博得了客户的好感了,客户会认为完美的包装,包的东西不会差的,什么叫衣冠禽兽,你怎么知道他是衣冠禽兽,还不是被他的外表迷惑了,接触久了才知道,哦,原来这是个禽兽,记住,给客户留下好印象,是提高你评价的主要因素

三 勇于承担

有几个卖家没有骗过客户?在这里的都骗过,包括我,你们其实都是骗子,高明的骗子不被发现,做到的是滴水不漏,而我们大多数人,就一普通人,常见的就是快递问题了,明明没发货,非说快递问题,什么单丢了,快递没拿走啊,早几年您或许还行得通,现在?难了,明明在补货就说补货,明明忘了就说你们仓库生病了,没发将您的发货时间精确到小时,客户不需要差不多,大概,或许之类的词,说出来又会怎么样呢?你卖个东西,后来因为这个给你一不诚信的帽子,C店还可以沟通解决下,B店,你就哭吧,老实点,不要做奸商,如果确实决定骗人,那么,请你做得高明点,口径统一点,不要这个客服说是快递没来拿,那个客服却说下大雨车翻了,坦白是可以接受的,比被客户怀疑要来的评分更高,四、惊喜

我说的惊喜不是让你们送客户东西,我们做网商,谁没碰到缺货?几个没有的,本来想用句英文回答的,无奈,不会打 那森,也不会打 NO 博迪,就是说没有,缺货在写预售期的时候一定要抛开点时间,比如你的厂家告诉你15天,千万不要写15天,厂家的延期是很正常的,你起码抛开3天吧,或者写20天吧,这个是必须的,客户不会在乎你多拖了那么三天,客户反而会在你提前发出后心存感激,你的评价也会随之上来,做最坏的打算,尽平常的服务,客户的期望值和实际得到就会有极大的落差,兄弟,你等着好评吧。五 不要相信客户

评价提高 篇3

关键词: 生物作业 评价方式 作业评语

生物作业是评价生物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环节,不仅可以反馈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甚至能实现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升华。正是由于作业的重要性,作业评价显得至关重要,恰当的评价方式能够让师生通过作业这一载体进行知识、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让作业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由于生物学科的特点,教师评价学生作业时习惯于书面打“√”或打“×”,这种简单而直接的对错评价,或者给出“A、B、C、D”这样的等级评价,而无评语,这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性方面有一定作用。但这样使得作业评价过于单调、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和人文关怀,几乎没有与学生交流,在学生眼里显得过于生硬冷漠,评价指导意义受到很大限制。

笔者以课题《幸福教育理念下,优化高中理科作业评价的实践研究》为研究背景,进行作业评价方式的问卷调查,统计后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语文老师批改作文时的“评语”,觉得有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有激励性,有交流互动,让学生觉得温暖。所以笔者借鉴语文老师这招,批改作业时实施作业评语,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发现,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上有所进步,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特别明显的变化是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变得频繁,课堂学习氛围变得积极而良好。

一、评语提示,指导纠错

学生作业中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批改时在相应位置打个“?”或画个圈,再加上恰当的评语指出其不足,往往能促使学生再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作业反思习惯。

对于由于粗心大意出现的错误,一方面用简单的评语予以告诫,如“太可惜了,这样的错误不应该出现”,另一方面结合一些激励性评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相信下次你一定能有所进步,加油哦”。

还可以用一些简单幽默的评语让学生记住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比如:有些同学把“减数分裂”写成“减速分裂”,可以圈出“速”字,在旁边附上评语“分裂是减数,学习可要加速哦”。再如,学生经常会混淆植物激素“生长素”和动物激素“生长激素”,用一句评语“动物生长很激动——生长激素,植物生长不激动——生长素!”这些幽默的评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尽可能避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学生作业中还常出现对容易混淆的概念的分析判断失误情况,教师可以进行简要的提示性评语指导,比如,“完成受精”和“受精完成”的标志,这两个概念学生经常混淆,教师可以把“受精完成”补充成“受精彻底完成”,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立即就有了清晰的对比和界定了。

实践一段时间后,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作业评语内容记忆犹新,练习和考试中的相关错误率有所下降。

二、评语点拨,一题多练

一道题目中涉及的知识点毕竟有限,知识范围相对狭窄。所以即使学生做对了题目,教师还是可以在批改时利用评语对习题进行多维度拓展、改造。比如:“如果人体内红细胞携带的O2进入到组织细胞,至少要穿过几层膜?”这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4层”。在批改时加上评语“题目变一变,如何?一变:将‘进入组织细胞改成‘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答案呢?二变:将‘膜改为‘磷脂分子呢?三变:将‘人体内红细胞携带的O2改为‘外界环境中的O2?”

通过“评语点拨”,进行“一题多练”,在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甚至让学生借鉴老师评语中的思路进行自我创新。

实践发现,学生很喜欢这种“评语点拨、一题多练”,大部分学生都会主动向老师求证拓展改造题的正确答案,有少部分学生甚至能自主对题目进行进一步拓展改造。实现了被动学到主动学的可喜转变。

三、评语激励,增强信心

评语除了可以对作业完成的客观情况进行评价,还能对学生的主观因素进行评价,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认同、关心和激励,从而更有积极性,更自信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对作业完成质量不够高、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教师在作业评语中指正他们的缺点的同时,要表达出对他们的殷切期望,促使他们通过点滴进步来逐步建立自信。比如:“最近上课专心了很多,如果做作业能再认真一些,相信会有更大的进步!”这些委婉的评语,既能让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又能因感受到希望而信心倍增。

对作业做得又认真,完成质量又高的学生,在评语中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如“语言严谨,思考缜密,非常好!”这些带有强烈正面感情色彩的评语,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强化学习动机和增强学习生物的兴趣。

综上所述,转变生物作业的评价方式,将以前单纯的对错和等级评价方式转变为作业评语方式,可以显著提高评价载体的有效性。一方面,作业评语改变了传统“学生做做作业、老师判对错”的僵化模式,通过沟通教与学,建构了“学生作业—教师评语—学生反思”的高效新模式,实现了师生在作业环节上的双向反馈,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作业评语让学生了解到自身不足的同时,还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在肯定和赞扬中收获成功的愉悦。作业评语不仅是输出知识的渠道,还是联系情感的纽带,实现了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和互动。所以,作业评语在生物作业评价方式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值得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久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生物作业评语的妙用.中华少年,2012(总第19期).

[2]张新芳.教师寄语是无声的关爱.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14).

[3]郭志敏.无声的关爱——生物作业评语的情感魅力.中学理科园地,2013(1).

转换评价视角, 提高评价实效性 篇4

一、关注学生的活动广度, 提高课堂评价的“效”度

学习活动的广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是指学生的每一种感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堂课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读、写、算能力, 还要关注他们观察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参与广度。

例如: 在一次听课中, 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 某次考试有30 道判断题, 每做对一道题得4 分, 做错一题倒扣2 分, 某人共得96 分, 问他做错了多少道题?

多数同学是这样解答的: 做对一道可得4 分, 如果做错反而扣2 分, 这一正一负差距就变成了6 分。30 道题全做对可得120 分, 而现在只得到96 分, 意味着差距为24 分, 用24 ÷ 6 = 4 即可得到做错的题; 还有一部分同学用了假设的方法解答: 假设某人在做题时前面24 道题都作对了, 这时他应该得到96 分, 后面还有6 道题, 如果让这最后6 道题的得分为0, 即可满足题意。那么这6 道题的得分怎么才能为0 分呢? 根据规则, 只要作对2 道题, 做错4 道题即可。据此我们可知做错的题为4 道, 作对的题为24 + 2 = 26 ( 道) 。只有一个学生例外, 说出了他的算理, 却解答不出来: 这位同学的算理是: 4 × 作对的题数- 2 × 做错的题数= 96, 作对的题数+ 做错的题数= 30。教师在听完同学的发言之后, 没有批评, 而是帮助他解释了算理, 并给予高度的赞扬。虽然我们没有学过含有两个未知数的解题方法, 但这位同学的思考方法就是一种创新, 就应该及时鼓励。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的不但是鼓励, 而且是给予具有不同思路的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二、关注学生的参与品质, 提高课堂评价的“深”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要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 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互动; 要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 尝试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要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体验数学的价值; 要在学习中主动养成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等良好品质。”因此,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品质是极其重要的, 它是价值观的显现。

以下是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的部分片段:

师: 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 其中一份占1/2。这句话对吗?

生1:对的。

生2:不对。

师: 哦, 有两种不同意见, 可以开个辩论会嘛! 认为正确的同学为正方, 认为错误的同学为反方。请正反两方各推选两名代表, 向对方阐述自己的理由, 好吗?

正方的一名同学拿出一张纸从中间对折, 撕开, 拿出一片向反方振振有词地问道:“把一张纸片分成两份, 其中一份难道不占1/2吗?”

反方同学也拿出一张纸, 把纸片撕成大小不等的两片, 拿出一小片, 向正方同学示意:“像这样把纸片分成两份, 这一小片难道也占1/2吗?”

师: 认为对方正确的同学, 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意见。

正方一些同学陆续和反方那边意见一致, 最后还剩下2名正方代表坚持自己的意见。

师: 你们不服, 可以说明理由啊!

生 (正方) :这题是说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 我们把圆片平均分成两份, 难道不占1/2吗?

生 (反方) :你们是平均分成两份。可题目中并没有说平均分啊, 难道像我们这样随便分成两份, 也能说1/2吗?

生 ( 正方) ……

吴老师对于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没有简单评判孰对孰错, 也没有轻易揭示正确答案, 而是巧妙地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会, 引导学生在树观点、摆事实、说理由、评思路的富有竞争意味的交流过程中, 逐渐实现了知识的理解和意见的统一。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以确保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质量, 使学生能真正做到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三、关注学生的参与效果, 提高课堂评价的“信”度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不同的教学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开放、多样与互动为主旨”的教学形式, 必然使教学过程显得丰富多彩、富有灵气。在教学中, 我们要让研究性、讨论式、小组合作与实践探索等学习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 使课堂深入社会、融入生活, 让课堂在开放的情景中升华, 让学生在多样的组织策略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让师生在互动的交流中共同成长, 最终使数学课堂更具生机与活力。

如: 某班35 人乘车去公园, 可供租的车辆有两种: 一种车可乘10 人, 另一种车可乘7 人。

1. 给出一种租车方案;

2. 给出三种以上的租车方案;

3. 第一种车的租金是每天90 元, 第二种车的租金是每天70 元, 哪种方案费用最少?

解决此类题目,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状态。同时这不仅能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 ( 数学和非数学) 得到灵活运用, 他们还能用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重新构思, 重新创造, 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品质和思维层次。

科学评价自我提高学习效率 篇5

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佳,是由于学习效率的不高而造成的。要想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就要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剖析,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使学习效率有较大的提高。

关于学习问题自我评价:

每一个学习不良者并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要想对症下药解决问题,那么,对学习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便显得尤其重要了。因此,对学习问题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1、时间安排问题。

学习不良者应反省以下几个问题:

(1)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

少内容。

(2)学习是否常常没有固定的安排。

(3)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至于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

(4)学习计划是否从来都只能在开头的几天有效。

(5)一周自由学习时间是否不满10个小时。

(6)是否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而忽视了休息。

2、注意力问题

(1)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

(2)学习时身边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等使自己分心的东西。

(3)学习时是否常有想入菲菲的体验。

(4)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3、学习兴趣问题

(1)是否一见书本头就发胀。

(2)是否只喜欢文科,而不喜欢理科,或者相反。

(3)是否常需要强迫自己学习。

(4)是否从未有意识地强迫自己的学习行为。

4、习方法问题

(1)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术来提高解题能力。

(2)是否经常利用机械记忆法。

(3)是否从未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过学习方法。

(4)是否从不向老师请教问题。

(5)是否很少钻研课外读物。

重视朗读评价 提高语文素养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105-02

新课标中特别重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必须以读为基础,将读贯穿始终。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很多语文教学大师也都积极倡导“书声琅琅”的课堂。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有效的朗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我在朗读教学中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使学生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通过评价形成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朗读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的几点做法。

一、采用鼓励性评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孩子不爱张口,朗读有困难,或一些其它因素,甚至部分孩子惧怕朗读,在班级同学面前朗读缺乏勇气和自信。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因此,教师评价的语言应该重情感的投入,即用简短而热情的语言给予评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比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课时,叫起一位同学读课文,一连读了三遍也未读正确,孩子急了,无所适从,我亲切鼓励他:“记住,第三遍读错了,还有第四遍、第五遍,不要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我的热情鼓励让他有了信心,第七遍,他终于将一段课文读通顺了,我告诉他:“只要全神贯注地朗读课文,一定能够成功。”以后的朗读中,他总是照我说的去做,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语文教师都要不急不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张嘴,帮孩子树立朗读的自信心。

二、采用纵向评价,使学生获得进步的动力与勇气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根据低年级孩子好胜心强,爱表现,喜欢受到关注爱听激励的语言这些特点。教学中,我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强调个体学生以过去与现在作比较,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而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在朗读中,由于学生的朗读水平不一样,所以能产生的情感体验也不一样。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标准要因人而异,不能“吃大锅饭”。所谓的分层评价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标准。在进行朗读评价之前,应根据学生的朗读水平分成低、中、高三个层次。这样有利于帮助每个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使他们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评价促发展的根本性目的。如:朗读《荷叶圆圆》时,后进生只要求能流利地朗读就行;中等学生要求一边朗读,一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优生则要求能准确运用朗读的基本方法,还要能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采用同学间互评,激起学生朗读欲望

以往课堂评价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忽视了同学与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采用同桌互评,小组评议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课堂上为全面了解同学们每一课的朗读情况,我在每一课教完后,总是拿出几分钟时间让同位互查本课的朗读,如果读的有感情就画一颗五星,如果读的通顺就画一朵小红花,如有不会读的同学,小组同学就一起帮助教会他。小组的同学们,不时地鼓励同学:“XX同学真棒,再读一次你就胜利了,加油啊!”等这个同学全部学会后,组长为他印一朵小红花,并说:“祝贺你全会读了,希望你继续努力!”还鼓励他说:“你为咱们组争光了,谢谢你!”小组合作检查完后,最后教师在全班评出合作最佳、朗读最棒的学习小组,在光荣榜上为这个组加颗合作之星。

在评价同学朗读时,往往出现多是挑毛病、找缺点,使被评价的学生感到很难堪的现象,读课文、发言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了。面对这种情况,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如在学习《阳光》一课时,一个学生在朗读“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时,读成了“小河像长长的锦缎了”。等他读完后,同学们接着举起手,有的甚至说出他落字了,我及时引导学生说:“你们发现他朗读的优点了吗?咱们先评价他的优点,再帮他找不足,提出希望好吗?”接着就有同学说:“他声音响亮,‘长长的锦缎读得很有感情。”如果不落字就更好了,这个同学很高兴地接受了同学们的意见,并说:“谢谢你的鼓励,我以后一定注意。”这样久而久之,同学们互相评价的认识提高了。知道评价对方时要先鼓励他找对方的优点,帮助他树立自信,再向对方提出希望。现在朗读课文后,经常听到:“你读得很正确,如果声音再大点儿,有点儿感情就更好了。”或者:“你读得真好,我要向你学习。”有时同桌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常会听到“没关系,我来帮你”或“我来教你”。慢慢地同学间不仅学会了去发现他人的优点,还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去赞扬鼓励他人,而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也受到鼓舞,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信心。

四、变语言为肢体动作评价,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教师习惯采用语言评价,“棒”“好”“读得声情并茂”“真有感情”“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些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仅靠语言远远不够,高明的教师在表情上,动作上,也要尽力表现得生动而又自然。如听学生朗读时神情要专注,面带微笑,学生读得精彩时,要显得惊讶、欣喜等,动手摸一摸孩子的脑瓜,拍拍肩膀,竖起大拇指,为学生鼓掌、与学生握手等动作,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朗读评价时更要以事实为依据,评价要中肯,而不能无根据地胡夸,学生每次读完都是“读得不错”“鼓掌祝贺”,把激励廉价化、庸俗化。也不能为表扬而表扬,以贬低一个来褒扬另一个,如“你比他读得好多了”等等。有时学生在朗读时错误百出,教师如果也一味地表扬,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或用“谁再来”的方法,频繁地更换学生去读,也是不可取的,好的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

五、落实“朗读”测评方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朗读评价实施以来,我欣喜地看到学生都发生了变化。语文课更实在,更有味了,学生不但朗读水平越来越高了,表达也更为流畅,语文素养明显增强。我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了朗读评价标准。以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与水平。“正确、流利、有感情”是对朗读的总要求,也是评价学生朗读水平的主要标准。教学中,我时时检测学生对学过的课文和其他朗读材料的朗读情况,并根据评价标准(①错误较多、不流利——“加油”②基本正确、流利——“及格”③正确、流利——“良”④正确、流利、有感情——“优”)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将成绩记入《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单》。在操作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三种方式紧密结合,三管齐下。

1.形成性评价。主要方式是建立学生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袋,有选择地将学生的有关资料装入袋中,一周一归档,一周一评价,一学期一展评。

2.终结性评价。指在期末由教师对学生朗读能力进行测试,主要考察学生课文朗读水平和朗读陌生材料的能力。

3.综合性评价。指在学期末,根据形成性评价的记载和期末测试的结果对学生语文朗读兴趣、习惯、能力等做一个全面的、较为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做出定性描述。

发挥评价作用 提高教学成效 篇7

一、因人施评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仔细观察每个学生,你会发现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和不均衡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给予他们积极向上的评价,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自己,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当下,我担任一年级一班的语文,本学期初,我班新转入一名农村来的孩子,名叫杨××。据了解该生的父母长年外出打工,他从小与祖父、祖母一起生活。由于祖父、祖母年迈,忙于农活,对他既无暇管教,亦力不从心,致使该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由于身高较高,一直坐在最后,因其学习积极性不高,老师也不怎么关注他,导致其上课时一直低头偷偷玩。久而久之,该生对学习已无兴趣可言,各科学习成绩从未及格过。自该生转入我校后,我通过与家长座谈知道了这种情况。首先我与他的家长达成一致,请家长一同配合,对他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状况给予不同方式与标准的评价。他在学习中得优的标准与其他学生是不一致的:(1)他只要上课能坐端正,就可以得一个“优”;(2)上课能发言可以得一个“优”;(3)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亦可以得一个“优”;(4)完成的作业经我一一讲解后,能全部改错,可以得“优+”。当他第一次得“优”时,他瞪大眼睛望着我,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我摸摸他的头,告诉他:“其实你是一个很能干的孩子,你看,经过努力,你取得了这么多的‘优’就是最好的证明。要相信自己,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只要你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坚持下去,老师相信你能行!”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该生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多,作业完成的质量日益提升,各科成绩从开学初的二三十分提高到八十多分了……不同的评价标准使他获得了自信心,他是踏着肯定、赞赏的阶梯一步一步地迈向成功的。

二、互动施评

古人曾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学中也是如此,学生往往因自己身处课堂学习的情境中,对自己的表现、学习状况不能准确定位,学习的进程受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学生互评的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聆听同学的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弥补、纠正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今后的朗读中会逐步提高朗读水平,获得成功的喜悦。正如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一旦取得成功,就会因这种体验产生动力。用成功感作为催化剂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自主评价的意识,并逐步养成“好之”“乐之”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科学自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儿童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材特点、学生特征,创设适应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见解的精神,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既回答了问题,又懂得怎样审视自己结论的对与错,学会反思。

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口语交际《这样做对吗》时,我故意说:“图中的这些小朋友在草坪上踢球非常好。因为草坪很柔软,摔倒了不疼。草坪又很干净,衣服也不会弄脏,多好呀。”一年级的孩子虽然小,但对于这样的问题还是明白是非的。马上有学生举起小手,但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发言,先让同座位的学生互相说一说,之后再请个别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不对不对,这样小草会很疼的!”

“这样的话,就会把小草踩死,小草就再也活不成了。”

“这些小孩在草坪上玩得很开心,摔倒了不疼,衣服也不会弄脏。可是他们是开心了,小草却遭殃了。有的小草受伤了,有的小草被踩死了。如果许许多多的人都像他们一样,我们就见不到绿油油的草地了……”

我说:“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相信大家都明白了怎样去做。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几位同学发言与你自己的发言相比,哪一个说得好,为什么,四人一小组交流一下。”孩子们在相互的交流中体会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评价的作用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应该是:改进、激励、促发展。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切身体验成功的快感,从而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成效的目的。

摘要:<正>评价,顾名思义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状态进行评论,对其价值进行判断。教学评价就是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论,对其学习成效进行判断。教学评价的作用很多:甄别、选拔、改进、激励、促发展等。当前学校的教学评价过于强调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而对评价的改进、激励、促发展的作用重视不够。笔者认为教学评价的关键作用恰恰在于改进、激励、促发展。只有在教学中重视评价的改进、激励、促发展的作用,才能发挥教学评价在

参考文献

改进评价方式提高习作能力 篇8

一、搭建平台, 体验成功

我们在习作讲评时, 搭建了多个展示交流的平台, 让每个学生都品尝成功的快乐。在传统的习作讲评课中, 都是优等生在唱主角, 中下等学生往往难有表达自我的机会。而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愿望, 都有被人赏识、肯定的愿望, 都有主动发展的潜能, 他们缺少的是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我们要求教师走下讲台, 让学生唱主角, 尤其是中下等学生。实践中, 我们要求教师每天某个时段安排一个“小小播报员汇报”活动, 要求每个学生进行播报, 可以是自己的习作, 可以是自己的见闻, 也可以是平时积累的美文, 读或者说给大家听。在这个过程中, 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点, 在广泛积累的基础上展示自我, 树立自信。此外, 我们根据每次习作的侧重点, 选择三个层面的学生代表上台作为“特约嘉宾”, 让他们把自己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可以是全篇, 可以是一个精彩的片段, 可以是一个优美的句子, 抑或是一个运用恰当的好词, 都可以拿来交流。然后再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给全体学生作经验介绍, 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 去亲身体验感受, 揣摩品味, 欣赏辨析, 从而学会倾听, 学会沟通, 学会分享, 进而学会尊重他人, 同时也使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

二、改进评语, 促进师生交流

评语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它的重要作用是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提高习作的兴趣。在实践中, 我们尝试改进评语, 体现“三性”。

1. 针对、启发性。

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习作特点及优缺点, 具体地作出恰如其分的评语, 有的放矢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修改, 是评语的基本特点。它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自主修改。有位教师在眉批中写道:“读读看, 这个词换一下, 是不是表达得更清楚?”“句子太长了容易出错, 试着改成短句子, 好吗?”“展开你的想象, 这句话会更精彩!”这种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评语让学生茅塞顿开,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学生记叙了参观世博会的过程, 但内容单薄。如果评语只写:“内容不具体。”学生会感到茫然。有位教师这样下的评语:“这个馆很不错, 老师也很好奇, 也很想去看看。你能说说这个馆的特点吗?其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一来, 学生就知道从何处下手修改了。有一个回族学生记叙了汉族过春节的风俗和回族过年的习俗, 角度很新, 但内容空洞。教师这样写评语:“你分别介绍了回汉两族过年的习俗, 让老师在比较中了解了民族风情。但介绍得有点简单了。能不能抓住特点来写?比如回族要炸馓子, 而汉族则炸油果子;汉族要给小孩压岁钱, 而回族……这样写就明白了。”在教师这样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引导下, 学生掌握了修改习作的方法, 通过自己修改, 不断积累“改”的经验, 懂得“文成于改”的真理, 久而久之, 习作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的指导也就落到了实处。

2. 激励、鼓舞性。

我国文学巨匠茅盾小学时代的两本作文中留下了老师充满热情的赞语:“好笔力, 好见地, 读史有眼, 立论有识, 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 十二岁小儿能做此语, 莫谓祖国无人也。”这些极具激励性的评语以高度的赞扬, 赏识的眼光给幼年的茅盾无穷的动力。在实践中, 我们充分体现评语的激励性和鼓舞性, 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愉悦, 树立信心, 从而产生巨大的内驱力。

“旅游的乐趣无穷无尽, 跟随着你的笔迹, 漂流于青山绿水之间, 耳闻着动人有趣的故事, 乐趣溢于言表, 恰当及时的心理感受突出此景之美, 此情之真!”“你是唯一一个用诗来写这篇文章的, 你得心应手的驾驭, 把周总理高尚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给人一种成熟稳重的美感, 感情真切, 富有深意, 打动人心。老师期待你的佳作!”“这篇文章描写了游鸣沙山的过程, 既有美丽的风景又有丰富有趣的娱乐活动。整篇文章结构清晰, 言辞优美, 仿佛带读者一起游览了这一名胜。作者寓情理于游玩之中, 情景交融, 抒发了对甘肃鸣沙山的喜爱。”

这些充满激励和鼓舞的的评语, 流淌着教师炽热的情怀, 和真诚的期待。在平等的对话中, 好似师生在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在有针对性的评价中, 被注入了新的动力, 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3. 示范、导向性。

作文评语其实也是教师的作品, 那种文字精美, 风趣诙谐充满激情的评语, 那种字字珠玑, 掷地有声的评语能以其独特的魅力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种文学的熏陶, 一种审美的享受。我们在改进评语的过程中, 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 不仅在习作的方法上给予指导, 还充分发挥语言的示范性作用。比如, 一个学生饱含深情地描述了故乡的小路, 教师在评语中这样写道:“故乡的小路在你的眼中, 在你的笔下, 是那么富有韵味儿, 一幅幅甜美而质朴的画面中流淌着对小路深深的爱, 对故乡对童年沉沉的怀念之情。哦, 这条令人魂牵梦绕的小路!再接再厉, 充满期待!”如在读了学生写桑科草原的习作, 教师有感而发:“是你让我徜徉在绿色草原的怀抱, 是你让我闻到了泥土的芬芳, 是你让我看到了澄明的天空。谢谢你!”再如, 读了一个学生描写牛肉面的习作, 教师这样评语:“读了你的习作, 我才知道, 兰州居然有这么多不知名但风味独特的牛肉面!帮我画一张网络图好吗?让更多的朋友都来尝!”

三、动态评价,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决定, 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培养了自己改的能力, 这是终身受用的。”我们在实践中, 为了使每个学生在进步中成长, 习作评定的等级不是一锤定音, 而是采取动态评价的方式进行。使每个层面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和进步, 让他们在教师的评价激励下“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在学生不满意自己习作等级后, 可以自己修改, 还可以再要求教师评定, 直到学生满意为止。比如, 在A的基础上重新评定A+, 在B的基础上重新评定B﹢。这样一来, 对后进生的鼓舞更大。树立了写好习作的信心, 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调整评价策略提高作文兴趣 篇9

1. 现状一:压低分数, 一分否决

本人任教的六年级有6个教学班, 每班平均60人。从每次语文单元测试的质量分析上看, 每班优秀率约占20%, 及格率约占70%, 即60人中有12人成绩在80分以上, 全班约有40人及格。按测试卷中作文一项占30分算, 扣6分以内的作文约占7% (绝对不超过10%) , 扣12分以上的作文占了50%以上, 也就是说60人当中作文得80分的学生不超过6人, 有30人以上作文不及格, 扣3分以内的作文几乎没有。

其实, 这种作文给低分的现象不止出现在本校本年级或某一次作文比赛。虽然教师是这样的用心良苦, 学生却不这么看!在他们眼里, 作文的分数是一个作文能力、作文水平的符号, 是一个获得光荣、得到赞赏的标记。因此, 如果教师一味压低作文分数, 就等于告诉学生:他的写作能力被一票否决。试问, 他们下次还有信心写好作文吗?

2. 现状二:评语冷峻, 高耗低效

有不少教师批改作文, 一直采用通用的评语:中心 (不) 突出, 选材 (不) 得当, 条理 (不) 清晰, 语句 (不) 通顺等, 甚至有时干脆用“离题”二字宣判作文死刑, 至于学生哪句话写得好, 哪个词写得妙, 却很少提及。也有的教师为了提高作文成绩, 除了做足作文前的辅导, 连作文后的批改更是不遗余力、一丝不苟, 但却收效甚微。

3.现状三:讲评片面, 专挑毛病

现在很多教师讲评作文, 都只挑班里写得最好的一两篇在班里念念, 或是挑出写得不好的作文当反面教材, 如果是当面讲评的, 也会为了学生的进步而专挑写得不好的提“宝贵意见”。

毋庸置疑,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 既活泼又富有个性, 无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 在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个广阔的舞台, 都有一个精彩的世界, 那里有取之不竭的作文素材, 那里有独一无二的感情世界。小学生写出的习作无论优劣, 每一篇都是孩子们独立思考的结果和聪明智慧的结晶, 得来不易, 更重要的是, 就算那个写得最差的学生, 他依然渴望得到肯定和鼓励。所以, 教师评价作文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树立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帮助学生从作文的字里行间找到成功的影子, 引导学生一点一滴去享受写作成功所带来的愉悦感、满足感。而上面教师的种种做法, 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 糟蹋了学生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也是在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在一点点地消灭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归根结底, 造成学生作文难的原因是教师, 是教师打掉了学生对作文的点滴兴趣, 学生作文仅有的那点儿可怜的自信也被教师扼杀了。因此, 提高学生作文兴趣迫在眉睫, 势在必行。结合我本人的做法, 现提出如下对策:

1. 对策一:打出高分, 重拾信心

我觉得, 小孩子能从牙牙学语到说整句话, 到写一篇作文, 实际上已经很了不起。只要能够写得有头有尾, 句子通顺, 能够表达感情, 就应该打高分, 甚至满分。

正是明白了这一点, 我从上个学期开始就一直实施“高分政策”, 平时给学生打作文分, 从来不打不及格分, 就算只写了一段不通顺的话, 我至少给65分, 如果遇到几乎是全篇抄袭的作文, 我也照给60分, 重写作文的事极少发生。每次作文, 大多数同学的作文都是70多分、80多分, 有五六个同学的作文我会打90分以上。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分方式, 既能使作文评价更客观, 又使学生写作文兴趣盎然, 学习的主动性更强。

2. 对策二:温馨评语, 滋润童心

作文评语不会只有一种模式, 也不该只有一个腔调, 我们应该使它变成温馨的提示, 充满魔力的赞誉!我想教师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写一些学生看不懂、不愿看的评语, 还不如找准着力点, 抓住学生习作中最精彩的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或一个标点, “糖衣炮弹”式的大力表扬:“这个词用得太完美了!”“这是画龙点睛之笔。高!”“这句话引用得多巧妙啊!”“这个细节描写得多精彩啊!”……这些充满鼓励、热情洋溢的评语定会一次次在学生的心里荡起涟漪, 又如阵阵芳香滋养童心。

3. 对策三:当堂讲评, 面向全体

讲评作文, 不能只让个别优生的作文唱主角, 让失败的作文演“丑角”, 应该让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机会登台亮相, 各展风采。

接触过新课标教材的教师都会发现, 新教材时代感强, 更关注人与自然, 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每篇课文都是一篇绝好的范文。如何把教材“用”起来, 我向全班提出一个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每天挑战一项新任务———写“心语”, 把你读书的感受、平时的见闻写下来, 又或是课文优美句段的仿写……总之, 形式不拘、内容不限, 篇幅短小为佳。为了鼓励学生, 我又提出“每文必批”“每日一星”的激励机制。活动开展后, 每次课前3分钟, 就成了大家最享受的欢乐时刻, 大家都期待自己的习作能被老师念出来, 享受老师表扬后备受瞩目的兴奋。

科学评价 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篇10

一、科学分组 促进全员参与

任务单导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全员参与对任务单的合作讨论, 让职业高中的学生全部活动起来, 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所以, 学习小组组织合理分配适当是任务单科学实施的重要保证。是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部分, 我在英语课堂上是这样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的。根据全部学生首先规定每个小组六个人, 一至二名优秀学生, 中等和成绩差的学生各两名, 基本按照二二二配置, 这样兼顾小组成员的总体水平以及班级的整体构建来组织, 当然即使如此每个小组可能也不会很平均, 但是基本上达到最优组合。因为我已经从班级上学生英语学习实际现状出发, 进行相当相对均衡的划分。如此组间的学习水平差不多能够促使不同小组之间相互进行竞争。另外, 小组组内的学习水平不一样又能够形成组内互帮互助的积极上进局面。经过这样科学地编排, 全班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课堂互动积积极向上机制。

二、能力不同 评价因人因组而异

由于任务单模式的分小组学习打破了原来上课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学生觉得比较新奇和兴奋, 在小组活动中, 那些优秀的学生好像服了兴奋剂一般, 他们表现得异常活跃, 可是这些优秀小组成员不太喜欢帮助那些的成绩不好的小组成员。在教学中我也发现班级那些成绩差学生表现得也很被动, 常常游离在小组活动之外围。看到这种现象, 我立刻意识到这样下去肯定不行。需要寻找一个有效长久的评价办法。依据各种层次学生的个人表现, 我在班级推出了不一样的加分办法:按照小组中各人的实际水平进行不同加分方法, 例如:成绩优秀的成员回答正确一道题或者正确解出一个练习题就能够得到二分, 若是稍微差一些的学生答正确了得三分, 如此依次增加, 小组有六个成员, 成绩差的学生答对小组可以得到六分 (每个小组加六分学生要由全部学生认可) 。在此得分方法下, 因为“成绩差的学生”要是能够解决问题、板书、讲解决问题方法、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等, 尤其能够得到高分, 作为组长从本组能够得到高分的利益出发, 也会认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这样的得分方法促进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动脑。当然, 也不排除个别成绩差的学生不够活跃和一些优秀生吃不饱的情况, 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完善,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起向前发展。

三、课堂得分即时公布结果 积极评价

课堂得分方法还仅仅停留在课堂活动中, 怎样将这样的评价内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的自我激励, 仍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针对英语学科的学科特点, 学生们要识记许多单词、短语、对话、文章。通过怎样的办法让学生们达标、过关是一直困扰所有老师的问题。在采用了任务单模式之后, 我将默写结果当场让小组推磨批改并当场计算出每个小组的平均分, 按照平均分的高低分别给小组加分。最高的小组可以加上五分至十分不等, 依次递减。当然, 在实际操作时, 教师要能够进行一定的调节。我的这一做法刚开始遭到备课组其他老师的质疑:高一教学任务这么紧张, 这样做是不是太浪费时间了, 还是我们老师辛苦点, 自己来吧。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欣喜的发现, 课上看似浪费几分钟, 学生们课后却自学自愿的花几十分钟在英语上, 注意是他们主动且发至内心的。在我们班上, 有这样一个小组几次默写平均分都是最后, 组长着急的眼泪都下来了, 看到那个情形, 我让那一组的其他成员都看着组长, 每个成员均有感动。课后我也和他们一起有效探讨, 促进了小组的凝聚, 增强了小组的成功机会。果然几天之后他们的平均分上升到班级第二名, 这是内在鼓励的收获, 当然我也给他们小组加了全班认可的八分, 这也是这种评价方法成功之处。

四、实行一周一月累计 评定优秀

立足生活提高能力优化评价 篇11

习作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走好自己的“路”。既然要走好,就必须创新习作教学,要求老师在习作指导和评价时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想法,优化教学与评价方式,让学生有足够的表现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在“乐写”的基础上“会写”。

一、立足生活,丰富习作本源

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表现到语言、文字上去。”生活充实才能表达出、抒发出真实而深厚的情感来,这就是叶老所倡导的以生活为本源的写作理念。由于生活经验的贫乏,多数学生对身边的风花雪月、花鸟鱼虫、人间冷暖等都无动于衷,思想冷漠,生活中的真善美对于学生来说只是过眼云烟而缺少发现。生活的情感荒芜,人生感悟的苍白,如何让学生有怦然心动、欲诉诸笔端而后快的激情呢?勉强完成习作,“千人一面”“无病呻吟”的现象比比皆是。

为此,我从培养学生留心周边生活的自觉意识和仔细观察的习惯入手,以日记、随笔等自由度较高的习作形式为突破口,让习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既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年初各地发生了一些校园暴力事件后,我校也加强了安全保卫措施。学生每天进出校园都深有体会,议论纷纷。我及时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深入观察每天上学、放学校门口的情境,留心家长们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并鼓励他们积极发现仍然存在急需整改的问题。由于有了强烈的情境刺激,学生带着责任去观察、发现,习作成了他们强烈的需要,于是他们纷纷在日记中写出来所见、所闻、所感,有的同学还提出了实实在在的建议。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保安叔叔真辛苦!他们除了要时刻警惕保护我们,还细心地纠正我们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老师们更辛苦!一上完课,马上带我们排好队走出校门,目送我们一个个在家长的陪同下安全地离开后还要回到办公室批改作业……”学生面对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有了直接的亲历和感受以及深刻的体验,对生活就有了独到的发现,便能信手拈来,写出原汁原味的好文章来。

二、读写结合,提高习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和习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读写结合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经验。每一篇文章的读都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一点经验与方法,每读一篇都学一点,吸收一点,积累一点,读得多了,也就融会贯通了。有了丰富的阅读积淀,学生就容易灵活地运用平时阅读中所学到的丰富知识和表达技能进行习作训练。教材中的许多文章的立意独具匠心,例如《落花生》《搭石》《白杨》等文章,借物喻人,语言通俗易懂,但却能把深刻的道理讲得清楚明白。教学时我有机地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作者确定主题和变现中心的方法,提高学生习作立意的能力。许多课文条理清楚,结构严密,易读易理解,这就是提高学生构段能力的好范本。例如《搭石》一文,围绕着“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通过三个场景的具体描述,一步步把“作者眼里的搭石为什么是一道风景”这一问题陈述清楚,而且让读者感受搭石以及像搭石这样的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美。课文在写法上做到了抓住特征,条理清楚、情景交融,教学中我在对学生进行说、写的模仿训练,一课一得,学生构思成文就会水到渠成。

三、优化评价,激发习作热情

学生平时习作,绞尽脑汁,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然而等作文本发下来,他们看到的却是“累累伤痕”——教师极度认真地批改,有眉批、总批,但评语多数是“材料不新”“书写不工整”“语言平淡”等一些令人扫兴的套话。有些学生甚至害怕翻开自己的作文本,对习作提不起丝毫精神来,这又怎能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呢?老师们如果能不从培养作家的角度出发,努力从学生习作中发现优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才可能提高。假如你面对一位习作信心不足而且书写不工整的学生,你可以这样写:“你的习作有自己的想法,我真为你高兴!”假如你看到了一篇抄袭来的习作,也无须大动肝火,一味地去批评指责,而是认认真真地写下评语:“你有好眼力,就知道这篇文章符合本次习作要求。谢谢你给大家推荐了一篇这么好的文章。如果你深入学习这篇文章的表达方法,试着模仿写一篇,肯定也是不错的作文。老师相信你,努力!”无心插柳柳成荫,更别说有心的鼓励!单凭几句鼓励性的话语,肯定不能造就出一个作家,但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另外,习作评价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纵向比较,积极发现他们每一次习作的“些许”进步,把习作中的某一处或几处“闪光点”(比如字迹、行款、佳句或情感表达等)进行展示,让学生直接获取进步评价信息,这更能促其收获成功体验,激起习作的热情。学生有了自信,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立足生活,为学生习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切实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读写结合,让学生有了自由徜徉于习作天地的翅膀,让表达不再难;优化评价,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习作环境,快乐习作才不会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做好这三点,学生就有了广阔的表现空间去发展自己的习作个性, “乐写”“会写”目标就不再遥远。

如何提高作文评价的效率 篇12

一、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培养兴趣,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情感因素,是培养修改能力的先决条件。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文章写完,并不意味着其过程的终结,还有修改这一必不可少的环节。古今中外修改文章的典范很多,通过讲解这些事例,唤醒自主意识,让批改之路在思想上畅通无阻。

其次,运用“诵读法”,让“旧貌换新颜”。叶圣陶说:“文章写完之后,最好先读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著名作家老舍也常常通过诵读来检查自己的文章是否妥当。这里的诵读法是说作文写完后不要急于定稿,要反复诵读自己的作品,边读边修改,直到读起来流畅顺口才能誊写。之所以要诵读是因为汉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音义携手”一体,音、意、情是统一在一起的。此外,诵读还可从音节、声调上发现文章的毛病。总之,理不足读不下去,气不盛读不下去,情不真读不下来,词不雅读不下去,起处不引人入胜读不起来,篇终不耐人寻味读不下去。“诵读法”的好处,就在于发现“读不下去”的地方,并加以修改,使文章通俗易懂,琅琅上口。

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老师要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传授学生自改方法和要领,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修改之时,先教给修改符号和用法,再尝试采用如下方法。

1. 提纲修改。

成文前,学生按要求编好作文提纲。修改提纲,主要是对照要求从大处入手进行修改,一是校正主题,改正错误的、模糊的、杂乱的主题,使主题变得正确、鲜明、有中心。二是理清思路,把离题的加以矫正,把段落不合理的加以调整,注意调整详写和略写的内容。

2. 通观全文。

这是成文后修改的第一步。如果是记叙文,主要看叙述的顺序是否恰当,事件交代是否完整;如果是说明文,就要看说明方法是否恰当,说明语言是否简洁准确;如果是议论文,主要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严密。总之,叙事要清楚,说明要具体,议论要严密,描写要形象生动,抒情要真实自然。通过通观全文,找出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精雕细刻改。

这是成文后修改的第二步。在做了总体修改后,接下来就是润色的问题了。主要解决词语是否贴切、句子是否通畅、修辞有没有效果等问题。修改时千万不可轻视错别字,不可忽略标点符号。

要让学生掌握修改要领。一删:即删去多余的不必要的成分。二增:增补欠缺部分,把内容写具体,进一步修饰润色。三换:换掉错误的、不恰当的、不优美的和前后互换。

三、互动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老师批改学生作文,通常是教师一人面对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作文,工作非常繁重。为了减轻教师负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修改效率。通常是先将清本次作文的写作要领,然后找几篇存在普遍问题的作文,投影在大屏幕上,老师和学生共同在屏幕上修改,这样,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既学习了修改作文,又提高了作文水平,效率很高。这种办法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就可以分组让学生自己修改了。

分组前,先对学生写作水平进行摸底,按作文水平高低合理搭配,一般三至五人为一组,这样每人都可以看到几种不同类型的文章,便于比较、借鉴,以优带差。

进行一段时间后,学生自改能力有所提高,就可让学生进行互批自改,让同桌两人互相批阅,写出批改意见,然后自己修改,这样每人评阅一篇,时间充足,精力集中,批得仔细。在批阅他人作文时,联想自己的,互相借鉴,通过互批自改,扬长避短,为修改自己的文章打好基础。之后,张贴批改好、成绩高的文章,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当然,互批作文,事先应指导,事后要检查,否则,不但徒劳无益,而且有害。

四、面批面改,重点指导与突破

对于问题较多,需要个别指导以提高作文水平者,当面批改,不失为一种高效便捷的方法,在批改过程中因材施教,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对作文“闪光点”准确及时地指出,让他们增强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健全作文评价机制,重视作文讲评

为调动学生写作和批改作文的积极性,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作文都要认真对待,检查批改情况,根据他们的批改水平再给批改作文的同学打分。这样,使写作的同学都能认真对待每一篇作文,也使批改者在批改作文时不敢马虎,增强学生对待作文的责任心。

对每一次作文,我都选出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范文来念,大家交流看法,我总结其真知灼见,对范文中的不足部分,让学生引以为戒,写得比较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学习,这样就达到了作文评价的目的,使学生在作文评价中有所收获,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从作文主体意识的增强,到指导示范、扶持、放手,再到多元评价,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方式是多样的,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固定不变的。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作文过程,求实求活,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与总结,才能使学生写出更精彩的习作,进而才能从作文中品尝丰收的甘果。

摘要: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是学生的主体行为, 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作文的每一环节都是十分重要的。从修改作文主体意识的增强, 到指导示范、扶持、放手, 再到多元评价, 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掌握方法和要领, 重视作文评价过程, 才能提高效率。

上一篇:公路水路运输下一篇:医学应用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