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提高

2024-08-23

实践提高(精选12篇)

实践提高 篇1

0 引言

创业理论教育必须与创业实践相结合,这是实现创业教育与企业界的良性互动,体现创业教育实践性特点的关键途径。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最大的短板就是理论脱离实际。因此,创业教育首先应该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场所。

1 创业实践实现模式

根据创业实践的内涵与目的要求,实行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个性辅导与批量创业相结合,校、院、系三级创业指导网络的模式来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活动。

1.1 全方位营造创业实践氛围

(1)搭建创业计划赛事平台。创业计划竟赛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竟赛小组,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2)利用现有资源鼓励学生创业实践,体验创业。创业多数是从小规模起步的,因此,校园内许多的硬件资源都可成为创业实践教学的有用资源。校园内现成的创业实践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如校园餐馆、咖啡厅、复印店、电脑店、小卖部等等都是开展创业实践教学的有用资源。学校可以把其中部分资源交由学生管理和运营,增强学生的创业体验。

1.2 成立创业实训中心集中孵化,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

创业实训中心功能主要包括开展创业实践教育及促进教学改革功能、项目管理功能、资金管理功能、孵化器功能。这里解说一下所谓孵化器功能。孵化器功能实现的基本条件为中心内应有外联办公室、创业团队工作室、洽谈室、会议室、招聘室等场所。同时,拥有学生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人士及部分政府人员组成,负责担任咨询、讲座、提供资源等。

1.3 各二级院搭建创业平台,批量帮扶学生创业

各二级院应着力打造平台型创业项目,使学生批量创业。各院创业领导小组组织搭建创业平台应与本院相关专业相结合,平台性质为开展创业投资管理的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事业部制的结构,下设办公室、项目部和各创业事业部。创业平台将进入平台的学生创业团队编为事业部,在平台的保护和指导下开展创业孵化活动,降低学生创业风险,使学生可以通过创业平台走上自主创业道路。

(1)创业平台的运行。创业平台可以是校外也可是校内办公,如在校内办公,人员由学校相关部门派人即可,甚至可以吸纳些高素质、有实践经验和热情的学生协助进行管理。给予各事业部在创业初期提供小型办公场所即可。(2)建立初级孵化、高级孵化两阶段实践体制。经过审批进入创业平台的大学生创业团队,首先进入初级孵化的实践,开始“模拟全真环境下”的创业。创业团队组成创业平台的事业部或项目团队,进行创业经营活动。项目组的实际操作者为创业团队成员,由于不是公司法人,因此不需要承担风险和责任,但其他的技术研发、产品制作等工作都必须全部由创业团队承担;同时,创业团队所能申请的资金也比较有限,财务管理由创业平台与创业团队联合承担。当创业团队达到收支平衡并能返还初期基金投资而同时能占有一定的市场前景时,可视为初级孵化成功,进入高级孵化阶段。高级孵化阶段,创业团队将不再受创业平台的保护和限制,可以独立出来,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孵化成功。(3)创业平台建设项目的管理。设定专门的整体、财务、盈亏等方面的项目管理体系,确保创业平台的成功运作。

2 增强创业教育管理,使学生的创业行动有保障

2.1 创新管理模式

学校成立由党政领导、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职能部门以及二级学院负责人组成的全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创业教研中心具体负责全校的创业教育工作,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其开展工作各二级学院成立创业教育指导小组,具体负责所在学院学生的创业教育活动,同时接受创业教研中心的指导。

2.2 加强创业指导

建立校、院、系三级学生创业指导网络,建设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热心学生服务的创业指导队伍,形成一个由现场咨询、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等形式的创业指导机制。开发相关网站,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创办实业,指导学生做出适合自身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创业选择,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创业规划。

2.3 实施学分制管理

在校期间至少有一次参与创业活动,可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能力和特长,将创业教育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各个学年,并将成绩作为毕业时的必修学分。优秀的创业计划书可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

3 健全规章制度,保障创业实践顺利开展

3.1 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基本模式:专职+兼职。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教师要敢于创新和勇于实践,将书本知识转化成现实技能。

3.2 激励机制

表彰、奖励,引导、培育一批自主创业典型,对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学团队进行表扬,在教师年度工作量中加入指导创业实践和课程培训等工作。

3.3 增设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一是将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业作为教师考核指标之一,加入教师考核体系。二是创业教学工作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学院的资源获取直接挂钩,学院教学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要包括:二级学院的参与创业大赛的参与率、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率、创业课程(项目)开设数、创业教学管理水平等等。形成学院一把手的创业教学质量责任制。

3.4 健康而持续的校外合作

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应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形成有效机制,积极寻求与政府、企业的合作,一是以与政府共建的方式来推进创业实训模拟空间的建设,争取政府对学校实训实验区与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二是关系企业各类捐赠,充实创业基金,建立固定创业实训中心。

摘要:高等学校积极构建创业实践体系,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个性辅导与批量创业相结合,校、院、系三级创业指导网络的模式,以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活动。

关键词:创业,创业教育,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宋凯.政府高校共建大学生创业平台项目初探[J].现代商业,2009,(10).

[2]张桂春.高等学校学生创业教育的若干问题探析[J].教育科学,2011,(8).

[3]刘巍伟,谢志远,李上献.大学生创意产业创业探索[J].教育评论,2009,(6).

实践提高 篇2

通过参加这次党推优考试,使我在思想认识上能够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自己还有些被动,现在我能够很主动地去学习党的相关知识。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怎样用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在学习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首先,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信念,并始终坚定这个信念。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一名大学生,就是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的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我们要把对共产主义的忠诚同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统一于房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坚定的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开拓创新,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增和素质。作为大学生,不能只会埋头学习而没有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我们应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其次,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相关理论知识。(资源来自)认真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那天与吴书记谈话后,他建议我们多看一些关于白求恩的故事,看了之后确实学到了很多。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理想与信念的支撑。通过学习这 些理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加强理论修养,做到真正从思想上入党。

最后,就是要加强实践锻炼,将思想付诸于行动。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光有入党的迫切愿望还不够,还必须见诸于行动,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在学校,我们要积极关心同学,认真做好各项社会工作,来体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学习优秀党员的模范事迹,来激励自己的行动,让自己慢慢向党组织靠拢。

以上便是这些天我的一些感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实践验证,反思提高 篇3

1前言

素养包括知识技能素养、逻辑思维素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创新、求知意识以及准确的判断能力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青岛市城阳区仙家寨小学教师素养对学生素养的影响,研究探索提升师生素养的方式。

2.2研究方法

学习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

2.2.1学习研究。通过学习,了解国内外提高教师素养的策略、机制和手段,进一步研究教师素养对学生素养的影响。

2.2.2调查法。以设计调查问卷,在研究之前与研究之后,分别进行前测与后测,采用同年级段在研究因素有无的条件下横向比较,评估研究效果。

2.2.3行动研究法。在校本研究中,力争做到从整体着眼,局部入手,重点突破,稳步推进,逐步调整,不断深化。

2.2.4个案研究法。通过案例研究,探究教师素养对学生素养的影响,以及提升教师素养的方式。

3研究结果

研究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能理解别人的思路,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并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逐渐形成了自我反思意识。一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反思发现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养成了做作业认真审题、分析、检查的良好习惯,避免了一些无谓失误的出现;培养了学生能反思自己思维过程的意识;有学好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所遇到的困难。

4分析与讨论

4.1校本培训,提升基本素养

4.1.1加强素养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深化课改理念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教学专著和专题学习材料的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帮助教师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另外,通过网上信息积累等的自助学习,认真钻研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章,做好学习笔记,力求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接受新课程理念的洗礼,以进一步指导和推进我们的课题研究。

4.1.2抓好教材培训,挖掘教材内涵。建立“教师素养对促进学生素养形成的研究”实施与反思教材赏析与解读的研究策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新课程培训和教材教法学习,以及骨干教师培训等类型的学习,通过深入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用好教材。

4.1.3建立成长档案,做研究型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档案,整理课题研究实施过程性材料:制定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培训记录、自我推荐的优秀课件、案例研究、教科研论文、优秀教案、教学反思等,做实践研究、反思型教师。

4.2实践研究提升素养

4.2.1以“录像课回头看”活动为基点,抓实研究进程。每次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定公案。集备时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交流对教材不同的处理策略,形成个案。在集备基础上,通过课堂进行实践验证,借助录像课这一有利的手段,有重点的对研究课进行录像,评析、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利用录像课重放这一有效方式,将部分重点教学片断反复再现,使每位教师能够“跳出来”分析研究,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升素养。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在研究任务紧,责任重的情况下,分工协作,整理各单元信息窗应注意问题,及易出错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素养。

4.2.2以“同课异构”活动为载体,加强专题研究。“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利用和兄弟学校的校际间“同课异构”、课堂研讨、观摩等有效的研究交流活动,从课堂教学的结构、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探索出解决问题方式和方法。通过交流与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在实践研究中,实现资源共享,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们教学的规范性和实践性,提升了教师素养。

4.2.3以“走進名师课堂”活动为平台,促进专业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师生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走近名师,走进名师课堂,感受教学大家刘德武、吴正宪、华应龙如涓涓细流般平实的教学素养……积极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安排组织的参观学习,撰写听课体会、课后反思、与名师一起研讨交流……在原有的教学水平及教学理论水平上得以提高。

4.3反思交流,提升综合素养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坚持开展不同形式的反思交流,审视教与学的过程,解剖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不断丰富自我素养。

4.3.1课前反思。备课时先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做到不但要借助于经验,还应把眼光更多地放在未来的课堂上。审视自己的教学预案、设计思想是否与新的课程理念相适应,教学目标、内容与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否相适应,分析和把握课堂上可能生成的资源。在对现有的教学策略的反思过程中,进行教学策略和目标突破措施的反思,做到设计教学预案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精心预设教学环节!

4.3.2即时反思。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要求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进行实际的课例研究,即时撰写课堂教学评价,让教师以课研课,作一位教学反思的实施者。

4.3.3课后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业务水平,课后反思尤为重要。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就这样课题组教师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这种善于总结,积极反思的做法,提高了专业判断能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4.3.4对比反思。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展开对比思考,通过不同教学行为间的对比、不同评价形式的对比、不同学习效果的对比、素养形成的不同策略对比、目标达成的不同途径对比……总结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及时整理目标达成的有效途径,做好积累与实践验证。

另外,加强学生的反思,同样也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自然应当做好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引路人。在教学时,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日常的教学中,更要有意识地加强引导、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养成反思习惯和创新意识。

5结论与建议

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验证,在验证中反思,在反思中整理,在整理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潜心钻研与探索,一定能进一步提升师生素养。

参考文献:

[1]颜遐遗.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及其提高.

[2]张万波.教师,与新课程同行.

[3]谢爱进.教师有必要提高数学专业素养.

实践提高 篇4

1 加强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不仅包括如实验室用房和实验设备等的硬件建设, 同时还应包括如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实验内容等的软件建设。近年来随着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 实验室建设从硬件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 但实验室的利用率却不高。原因除了学生对实验不够重视之外, 主要是因为实验过程大都属于观摩性质, 好多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实验课外, 多数实验室大门紧闭, 未能实现资源共享, 造成实验室资源浪费。围绕这些弊端, 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1.1 实验室面向学生全方位开放, 提高实验室资源共享程度

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条件, 在正常实验教学之外, 向学生全方位的开放实验室, 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率。为了能够做的更好, 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 建立网络化实验教学管理平台。 (1) 通过网络化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提前对实验的时间、空间、实验项目、实验指导教师等进行选择和预约, 待管理员确认通过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同时对实验室开放及教学过程进行即时监控, 最大限度地保证实验室开放质量。这种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使得学生实验不受时间和空间及实验项目的限制, 给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 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也使实验室开放有了实质性内容和可操作性。即可以大大缓解实验课上学生人数多而实验仪器配套数少的矛盾。也可以通过扩大实验室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 缓解实验仪器购置经费短缺的压力。

1.2 丰富实验内容, 改善实验形式

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积极性和自主性, 大胆删除或者合并演示性的传统实验, 努力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和探究性、创新性实验, 使所开设的实验切实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实验是指学生可以通过组合基本实验内容成为综合性内容的实验项目, 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设计性实验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 要求学生参照实验设计任务书, 依据科研和工程设计程序, 自己查找实验资料, 选择最佳实验方案和实验设备, 确定实验步骤, 独立操作并综合分析实验结果, 提交严谨的实验研究报告。 (2) 学生经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训练, 不仅可以帮助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同时, 可以创新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法, 锻炼实验研究能力, 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真演实练场所和机会, 对帮助学生吸收、消化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是快捷而有效的途径。实践教学基地从教学内容上来分, 可分为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实训基地主要承担非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训、毕业设计等, 实习基地主要承担如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部分课程的见习等。从地域范围来分, 可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1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 充分利用和统筹学校的有限资源, 使实训基地建设紧密围绕专业培养方案, 让学生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实训等实践环节的训练真正得到稳定、流畅、有效地运行。这样也可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2.2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校内实践教学条件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是校内实践教学场所的扩展和延伸。有些实践教学 (如生产实习) 其自身性质决定必须在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亲自动手, 通过这种训练, 学生才能进入角色, 获得真实感受。但因财力和场所的限制, 一般院校无法提供这样的实践场所, 所以很有必要利用自身优势和关系建立自己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以方便完成这些实践教学工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不仅可以保障和延伸学校的实践教学, 深层次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且是学校与社会进行深度合作的一种平台和触发点。通过学生实习, 对企业也是一种宣传, 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3 改革毕业设计内容和形式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学校应采取综合措施, 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保证毕业设计取得最佳效果。为此, 可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3.1 端正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

毕业设计前的思想动员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 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重视毕业设计, 才能调动起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比较 (下转第68页) (上接第45页) 大的情况下, 毕业设计阶段多数学生处于毕业前的心理浮躁阶段, 或忙着找工作, 或准备研究生复试, 或四处奔波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总之, 难以静下心来全神心的投入到毕业设计工作中来。为此, 指导教师可以提前下达毕业设计题目, 如大四第一学期中以后就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 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寒假时间进行调研和搜集资料, 使学生提前有个毕业设计的思想准备, 便于及早进入毕业设计的心理状态。

3.2 重视毕业设计选题工作

指导教师应给学生多提供一些能够“实弹演习”、联系生产实际或科研任务的题目, 特别是与地方经济或地方企业联系紧密的题目。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坚持实战性、创新性、综合性的原则, 尽量减少或取消模拟工程训练式或虚拟式的“假题目”。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 可以将教师的科研课题、企业的技术攻关课题、质量攻关课题或技术改造课题分解出子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 (3)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就业意向, 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 或到就业意向单位参加他们的设计, 并由单位有资历的工程师或高工指导完成。这样, 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 真正得到一次贴近企业现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训练,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3.3 完善毕业设计监督和管理

为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应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毕业设计流程规范化跟踪管理制度。 (4) 毕业设计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必要的组织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能指导和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毕业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规范化的毕业设计管理, 约束指导教师和学生能够致使之中投入精力, 认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4 强化课外实践活动

大学期间, 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课外实践活动形式多样, 如参加校内的辩论赛、实践技能大赛、科技竞赛、勤工俭学、社团活动等, 校外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科普宣传、公益活动、三下乡活动等等。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开阔学生的眼界, 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增强学生自学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个兴发展、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课外实践活动, 发觉自己已形成的能力与社会需要的能力之间的差距, 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针对性地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进而为毕业后能尽快胜任工作和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束语

高等工程院校尤其是应用型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拓宽实践教学范畴, 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改革实践教学形式, 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充分保证实践教学时间, 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自身条件, 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性化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只有这样, 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使毕业生趋向于“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1]盖功琪, 宋国利.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5) :162-164.

[2]黄志坚编著.工程技术基本规律与方法.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

[3]宋守许等.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调查及其结果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18-22.

党员带头学习提高带头实践行动 篇5

一、提高自身素质: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2、努力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自我融会贯通能力。

二、履行岗位职责:

1、增强工作意识。按照“快、精、准”的要求,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充分发挥产学研联合职能,更好地方经济做好参谋,立足本职工作。

2、增强主动性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自觉性、超前性。

三、加强作风建设:

1、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新形势下,更需要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工作。

2、牢固党的宗旨。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处于产学研工作一员,是发展经济工作的参谋,也是党的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要真心实意,办好事,办成事。

四、争创一流业绩:【党员承诺带头学习提高】

1、严格要求自己的工作标准,以高度的事业性和责任感,以优质为关键,奋力开拓,以良好的形象,一流的业绩做好业务工作。

2、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改革创新的勇气,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调研,撑握新特点,解决新问题,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寻找新的办法。

五、遵纪守法,踏实做人

1、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技术创新工作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做到自觉依法行政与促进项目早日立项两不误。

2、带头遵守党纪国法,争做廉洁守法型党员干部,模范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8项制度,52项不准”。

3、坚持将清白做人、踏实做事的人生价值观落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细节上。

六、弘扬正气,反对歪风邪气

1、坚持以德为本,加强党性修养,争做“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楷模。

2、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以实际行动争当模范公民,树立党员良好形象。

3、弘扬社会正气,反对歪风邪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社会正气,争当模范公民,树立共产党员良好形象。

以上承诺,请监督考核。

强化实践技能提高科研素质 篇6

关键词:生物科学;实践技能;科研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27-02

生命科学是实验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学科,也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学科之一。根据我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创新人才为根本,以建设具有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的培养要求和办学定位,实现特色育人,在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我们主要尝试进行了如下工作:

一、强化实践教学,注重素质培养

1.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我们多次修改了教学方案,全面完善和规范了理论和实验教学大纲。我们全面整合了交叉学科之间重复的理论教学内容,精简理论教学,即从内容上简化,时间上缩减,并将理论教学渗透到实践教学中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地域特色,整合教学资源,开设了诸如湿地保护、湿地植物资源等特色课程;整体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精选基础性实验,革新验证性实验,拓展综合性、分析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实验。同时根据学科特色、教师的科研方向及社会需求,增加自选性实验和自我设计实验,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革实验课程考试和评价方法。为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强化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改革了实验课程考试和评价方法。实验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的内容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态度及纪律、实验报告等环节,各环节考核分数比例为:预习报告10%、实验操作40%、纪律卫生10%、实验报告40%,这部分成绩占该实验课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理论等)占该实验课总成绩的40%。其中,口试和实验操作部分占实验总成绩的20%,操作合格方可参加实验理论考试;实验理论考核部分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20%。通过实验预习,避免了学生实验时的盲目性,不仅提高了实验效率和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高科技论文的撰写能力;教师通过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和监控,培养了学生有条不紊、科学的实验精神,考核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和操作技能,客观、公正地评定其实验成绩;实验报告重点考核学生归纳、综合、正确地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期末实验考核主要侧重常规实验操作技术和技能考核。口试和实验操作部分主要考核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实验操作规范和操作技能;实验理论考核强调对实验过程、实验原理的分析,突出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

3.拓宽实践教学途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载体,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我们以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服务于社会为导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了衡水湖国家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有限公司、葵花药业(衡水)得菲尔有限公司等多个产学研结合、优势互补、共利双赢的实践、科研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了学校和社会这两种资源服务于人才培养,进一步强化了教学、科研、服务三结合,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

二、培养科研素质,鼓励科技创新

1.强化毕业设计环节,培养科研素质。多年来,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强化了毕业论文、毕业作品等实践教学环节。我们规定本科生毕业论文必须由高职教师和博士教师承担指导任务,并尽量避免综述性论文,师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研究题目。指导教师从学生查阅文献、开题报告撰写及论证、相关文献综述、相关英文文献翻译以及实验过程、精密仪器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分析乃至毕业论文的撰写等各环节都严格把關,密切监控。确保通过毕业论文环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保证毕业论文质量;毕业作品是体现毕业生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的,能以某种有形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是毕业论文(设计)之外的作品。同样通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毕业作品方向,要求毕业作品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学术性、专业性等特点,并有实际作品实物,以有形形式展示,并适时进行毕业作品展示和大赛活动。通过以上环节,培养了学生崇尚科学、勤奋学习、锐意创新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技能。

2.成立科研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科研意识。为了能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经常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研素质训练,学生还自愿报名成立了多个科研兴趣小组。小组可以自行选择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小组的科研兴趣方向,由系里统筹安排指导教师。如:我院“衡水湖生物多样性调查小分队”在由共青团中央高校部与搜狐网联合举办的“青苹果计划(2010)——第二届全国百所高校大学生看社会”活动中脱颖而出,入围前30名,获得“环保类优秀调查报告”三等奖。

3.担任教师科研助手,提高科研技能。我们鼓励教师及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学生从大二开始,就可以通过双向选择,进入教师实验室,利用业余时间或周末休息日、节假日等,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学训练和课题研究,形成科研成果。如我系教师承担的高抗农作物品种筛选、外来物种入侵危害研究、淡水环境昆虫种类调查及标本库建立以及衡水湖综合治理等课题均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

4.发挥科研才能,申报科技创新课题。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科研创新技能,我们鼓励学生申报各级科技创新课题,参加各类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比赛活动。通过自行主持创新课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强化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技能;通过参与“挑战杯”等比赛活动,进一步深化了科技竞赛的育人功能,加强了对大学生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普及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教育。持之以恒的实践技能和科研素质训练,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实验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2009~2011年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有16项科技创新课题立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13篇。2010年我系师生组成的“卓酿创业团队”在“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11年河北省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中,有2项学生作品荣获二等奖。

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高水平的科研素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考研的积极性,提高了研究生复试命中率和考研整体竞争力。2008~2011年,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考研率分别为36.8%、30.4%、35%、50%。许多考研的学生,本科毕业就提前进入导师的实验室工作,其独立实验能力得到了导师和研究生就读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支持项目(103044)

作者简介:白丽荣,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素养 篇7

一、深度挖掘教材, 把学生引向生活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个范例, 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托。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能够及时巧妙地发现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间的共通点, 再利用这样的共通点有效地进行教学, 让学生能够轻松、自由、自主地进行高效的学习。

一位教师在教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时, 教学内容是一组比较简单的词串:小鸟、早餐、太阳、闹钟、洗脸、刷牙六个词语, 于是教师利用这组词语的特点, 把它们组合成了生活中有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早上起床后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 于是当老师提问学生用几个词串中的词语说话时, 小朋友们说出“小闹钟轻轻地把我叫醒, 告诉我要起床了, 太阳公公和蔼地对我微笑着, 小鸟站在枝头快乐地唱歌。”这样精彩的内容也就很自然了。

教师利用自己的经验巧妙地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起来, 营造了欢娱的课堂教学情境, 触发了学生想象的思维, 让学生在语言上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学生既学会了使用教学内容中的词串, 还能享受到生活带来的快乐和一些做人的道理。可谓有效地达成了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二、充分开放课堂, 让学生走进生活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理念, 他的“社会即学校”更是告诉我们教育教学的广阔天地是何其之大,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们的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局限于课堂, 要利用教材因地制宜地向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延伸。

一位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去研究“洋快餐”为什么受欢迎。学生们利用双休日去“肯德基”、“麦当劳”调查顾客的年龄、性别、客流量, 并实地拍照、采访, 了解洋快餐的特色及口味, 通过亲身的调查研究, 学生发现了洋快餐店切实把顾客作为上帝的一流的服务理念。在获得了丰富的素材, 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 教师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整理, 撰写报告, 交流评价, 效果显著, 学生快乐地汲取着综合的素养。可见, 生活的课堂, 实践的课堂, 让学生真实地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进行各种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 既能提高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兴趣, 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独立的个性,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时走进自然, 让学生体验生活

语文学习是与自然生活相联系的,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恰当地让学生融入自然, 在自然中感悟生活, 在这种独特的体验中提高语文素养。所以,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让学生适时地接触自然界里的花草树木, 鸟兽虫鱼,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融于生活, 感悟生活, 体验生活,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在春天里带领学生去郊外踏青, 在和煦的大好春光里感受大自然的亲切;还可以带领学生在秋天走进田野, 在秋风中领略硕果累累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也可以让学生去参观革命纪念馆, 游览历史名胜古迹, 让学生在其中接受祖国广博文化和悠远历史的熏陶。

让学生走进自然, 体验生活, 让祖国灿烂的文化、深邃的历史、宜人的风景, 浸润学生的心灵, 这样不仅让学生汲取了广泛的语文知识, 而且又让学生受到鲜活的人文熏陶, 这也正是孩子们最想要的语文生活。

四、积极运用知识, 让学生创造生活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只有在积极的知识运用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的素养。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让学生运用别人的经验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去实践, 去创造自己的生活, 在创造中提高自己的素养、展示自己的个性。

一位教师上语文活动课“我为家乡做广告”, 教师抓住家乡的特点, 在课前让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风土人情、旅游景点等信息, 然后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多维的互动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 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用语言、文字或者绘画描绘出自己心中最美好的家乡。这样不但激起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而且让学生实践了语文知识, 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篇8

一、生活即作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就存在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采用生活现场训练,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可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如跳绳、拔河、踢毽、球类、背书比赛,从而学会如何写比赛作文;开展校内外义务劳动,学会如何写劳动场面;举行诗歌朗诵、演讲会,学会如何写会议场面及见闻;通过参观访问,游览名胜古迹,学会如何写参观访问记。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的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自己、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作文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收放自如。如写《我的家乡》这篇作文时,我就让学生走进自然,到洪泽湖大堤上去寻找素材,由“百里长堤”、“绿色长城”的雄伟壮观,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由湖面上的“渔帆点点”、“烟波浩渺”,体会家乡的美丽富饶……加上老师适时的点拨,他们总能找到许许多多的词句来描绘和赞美家乡。通过现场训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写真事、抒真情、谈实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血有肉,实实在在,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借助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写作的空间。

二、从教材品读中学习作文

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草原》一文,引导学生体会老舍先生从空间、事件、情感三个方面组织材料的特点,抓突出事物观察的方法,从上到下、从近到远的观察顺序,把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让从没见过草原的人也能有身临其境之感。正因为有了作者的细致观察,才能写得具体形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教《三亚落日》一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写日落的过程“渐渐收敛光芒……顽皮地蹦跳……悄然无声地入水”,从颜色、动态等多方面展开描写,犹如打开语言的调色板,写得绚丽多姿,引人入胜。再加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应用,使语言生动、形象,诗意盎然,充满无限的遐想,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对三亚落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如教《莫泊桑拜师》、《天游峰的扫路人》、《孔子游春》、《船长》等,就是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所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总之,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基础途径。

三、激发写作热情,勤于练习

有位教育家说过:“赞美是一道射进学生心灵的阳光。”对学生习作由衷的赞美,会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写作热情。因此,在作文评语中,我们倡导“评优法”,摒弃“纠谬法”。在作文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很多是来自于教师不留情面的评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罗列学生作文的不足,而不寻找闪光点,久而久之,学生产生畏惧,丧失兴趣,一谈作文头就痛,又怎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自然是感到无话可说,什么也不想说了。其实,小学生作文中有缺点、毛病是正常的,教师不能用纯文学的标准去衡量他们,不妨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评语。即使面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教师也不要罗列其不足,而是改用一种委婉建议的评语。评优激励,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树立自信。一个人一旦有了自信,就会产生追求完美的欲望,从而促使自己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要提高写作技能,还必须多练。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训练方法。它能促使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习惯于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能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写作素材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还是记事的记叙文,就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还要坚持让学生写读书笔记,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坚持写日记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还可以开设让学生发表日记的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设计实践活动提高朗读能力 篇9

一、设计实践活动激发朗读兴趣

朗读是一种智力技能,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伴随着很强的情感因素,只有当学生产生兴趣和需要时,朗读才会卓有成效。

1. 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活动的情景激发兴趣

朗读教学在继承传统教学中某些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营造实践活动的氛围、创设实践活动的情景、提供实践活动的素材,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

例如:教学新教材《春笋》一课时,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一片生动的竹林展现在课堂上,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的春笋娃娃使画面活跃起来了,令课堂富有生趣。这时,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跟随课件里的春笋娃娃一同表演,学着春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冒出来”。学生边表演边朗读,情绪盎然,随之带来的是对课文的深入探究。有位学生说:“老师,泥土那么厚,石块那么大,春笋怎样才会长出来呢?它有那么大的力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他们了解到了春笋娃娃破土而出的力量巨大,一股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于是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表情朗读的关键词:“冲破、掀翻、冒出来”。接下来,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回响起仿佛春笋沐浴着春雨快乐成长的声音。

2. 充当角色进入活动的情景保持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以充当角色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实践活动的情景,设身处地地去领悟文中主要角色的情感,体会文章的意境,感悟课文语言的精妙。

例如:教学《骄傲的舞蹈家》一课时,教师扮演骄傲的柳树,请学生扮演河公公,给柳树讲道理。学生们反复朗读,教师语调不但没有柔和下来,反而更加骄傲了。一些学生摇着头轻叹:“没办法!”教师适时引导说:“风伯伯有办法。谁愿意扮演?”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学生们一边对扮演柳树的老师说“不给你吹风。”一边紧紧闭上一张张小嘴。此时,老师也停止了摆动的舞姿而一动不动。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加强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主动地、深入地思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 充分鼓励体验成功延续兴趣

在朗读中“读有所获、体验成功,感觉到自己在进步”,这是比任何措施更有效、后劲更足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将鼓励性语言进行到底,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朗读情绪。

现在的学生好胜心强,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鼓励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每个班级中都有不少语感好、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作用,采用让其他同学向他挑战,或与他“打擂台”方法,来提高全班同学的朗读水平。我在教学过程中,常为班内同学搭建这样的舞台,学生情绪高涨,乐于参加比赛。比赛过程中设立多种奖项,如“正确流利奖”、“口齿清晰奖”、“声情并茂奖”等,让上台的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长处,不断进步。

二、参加实践活动提高朗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培育学生的语文素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注重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

1. 参加实践摸索朗读方法

“实践出真知”。学生也只有在主动参与到语文实践中来,才能在实践中摸索到朗读的一些方法,才能学习到真正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的一些能力。教师要把握教材,合理地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朗读课文。在进行语文实践、思考中积累朗读的方法。

例如:教学《这里真好》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两次活动。首先,导入新课,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用主持人的口吻说:“今天,我们隆重请出一位小客人,大家掌声有请。”同时投影幕布上出现了小熊的影像。多种感官的参与,会使他们很快地进入预设的情境,学习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为学生摸索朗读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引导学生闭眼想象,领会小熊的憨态可掬和它的寂寞无助。这时请学生读清楚是什么使小熊寂寞?孩子们有的将“孤零零”读得很轻,有的则拉长声音。初读课文时的唱读、顿读早已不复存在,那甜美的声音,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证明了学生在参加闭眼想象活动时,自然地产生了朗读的方法。

2. 联系生活积累朗读经验

经验来源于生活。只有亲身经历生活实践,人的大脑中才能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使朗读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在读书的同时,联系他们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悟书上文章之内涵,从而积累朗读的经验。

例如:教学《放小鸟》这一课时,教师问:“这样漂亮、可爱的小鸟关在笼子里,它快乐吗?后来这只小鸟的命运怎样了呢?想想自己有没有捉过小鸟?”学生们有的说捉过,有的说没捉过。他们谈得兴致勃勃。一个孩子突然大哭起来,原来,他以前捉过的一只小鸟死了。教师安慰道:“以前你还小,不懂得保护小鸟。通过今天的学习、讨论,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今后不再伤害小鸟,就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这位同学马上又破涕为笑,并决心不再伤害小鸟。由于生活的经历不同,他们感悟到的也不同,朗读时的情感自然也不一样。没捉过鸟的学生读得自信,捉过鸟又放掉的学生读得高兴,捉过鸟而死掉的学生读得有些懊悔。这样,一节联系实际的语文课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篇10

所谓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过程。它与“阅读”、“作文”等一样,是语文教学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势,交流读书心得。可以在课内外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还要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能力。因此,语文实践活动能否走出新路,取得高效,完全在于教师的设计、组织指导。

二、重视课内实践活动

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主阵地。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语文活动。

1. 课前三分钟。

利用课前让学生锻炼自己也未必不好。从这学期开始,笔者便在班中提倡“每天一句佳话”或“短故事”。内容是富含哲理的一句话、一段话,或是写得好的一段文字,名人名言或是唐诗宋词等。由学生自己查找和提供,按座次号轮流进行,每天早晨课前比诵读,并辅以适当的启发和点拨。学生自备一本摘录本,自己设计、配图,自得其乐,其乐无穷。融合在知识的海洋里,学生们仿佛可以看到鸟儿自由飞翔;听到昆虫的低吟;闻到野花的芳香;甚至可以感悟人世的悲欢离合、宇宙的神秘浩瀚。虽然每天只花短短的三分钟,但日积月累,收获是不小的。

2. 口语交际。

为了创造口语交际环境,提供口语交际内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上完每单元后都开设“口语交际”。论题是自由的,见解也是自由的。有讲演式的,讲演的是一些小实验、故事,或者自己熟悉的一个人、一件事等;有讨论式的,讨论的是暑假、寒假怎么过。也可以是教师出题,但必须提早一周确定并告知,让学生有充分准备,思考和查找资料时间。如《精彩的马戏》是一篇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写实小故事,文章的直观性、趣味性极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容易引起他们以往的生活体验。如听到“马戏”就自然地联想某次跟爸爸妈妈到动物园里看猴子、大象、长颈鹿等动物的情景,自然就联想到路过街头,遇到一个艺人在表演猴子玩球的情景……针对这些情景,教师可以从谈话入手,诱发学生语言实践的动机,让学生回忆类似有趣的情景,再将这些有趣的场面给同学们描述出来。学生的兴奋中心一旦被激活,他们就会无拘无束、淋漓酣畅地将自己以往所见所闻述说出来。口语交际活动后必须及时做总结,指出不足,使活动更好地开展。这样的活动虽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每次都有说话的机会,但至少也有一部分脱颖而出。

3. 片段练习。

教师要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物、景,做到说真话、表达真实情感。指导学生捕捉信息,让学生记录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并进行整理、加工,成为练笔中真实而又生动的题材。在教学中,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写是学生最头痛的事,怎样写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这是很有讲究的。在课堂上的“片段练习”是与语文学科的内容密切联系的。片段可长可短,自由表达。可以是自由式的,也可以是读写式的,如学了《小珊迪》后,以后来小珊迪怎么样了,写一片段,通过一段时间实践下来,同学们对此也产生了兴趣。

4. 作文课上。

每单元一次的作文课,必写无疑。从内容入手,从指导观察做起,使人人都有合适的内容可写。多数是带学生去户外感受自然,体验生活,或观察花草树木,或享受阳光鱼露等,然后将心中所得记于笔下。对于写得好的作文,放在本班知识角展览。如在教《一粒种子》这一课前,先布置学生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想想种子发芽应具备哪些条件?这样做既结合课文进行了语文实践活动,又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应把课外作为语文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1. 捕捉信息。

在信息社会,查找、获取及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而这能力需要从小培养。查找资料的任务要布置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要求学生逐渐形成习惯。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让学生课前去查找周恩来总理在外交方面或日程安排的资料。对于学习此课有很大帮助,让学生更深刻认识总理的工作劳苦,生活简朴。再如在教《一粒种子》这一课前,笔者先布置学生作业: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想想种子发芽应具备哪些条件?这样做既结合课文进行了语文实践活动,又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可见,课外查找资料是有好处的,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展学习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习惯。因此,抓好此项工作是有必要的。

2. 课外自读。

课外阅读是在有兴趣的前提下,教给学生若干读书方法,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去自由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累语言词汇,从而提高语文内能力和素质。在班上提倡让学生自主独立阅读,把阅读的书本名字及页码记下,并用自己的话作简单的概括,教师定期检查,对学生阅读及阅读量作及时的指导。

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好书推荐给其他同学。还可以联系语文教材,让学生在课外书籍中寻找相关的知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如学习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读读黄继光、董存瑞等人的事迹等。

3. 每周一篇剪报。

“每周一篇剪报”一开始就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题目一般在星期五布置,留给学生双休日去思考、完成。紧扣作文,让学生收集、积累剪报,分类地贴在一个本子上,还可以给每一类剪报起个恰当的题目,用彩色笔画上美丽的装饰。这样既可以成为同学们的小小知识库,又可以成为增添乐趣的亲密伙伴。

4. 展示才能。

在创设值得情境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开设此项活动时,有时结合队会进行。比如学了《四季的脚步》,要求学生画一张画,告诉大家你喜欢哪个季节?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创造更多的机会,他们才会学习、思考、创造。

总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也需要全能型的教师,发挥自身的创造才能,充分运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赞科夫.教学论与生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提高实验效率 培养实践能力 篇11

关键词:原理 步骤 效率 实践能力 探究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且近年来生物高考试卷中实验题的比例有增大的趋势,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在操作中的动眼动手和动脑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又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对实验的目的、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验的设计等的考查,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这符合高考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指导思想。

首先,在实验时,我们应该提高实验效率。在以往的实验中我们总是遇到这样的事,学生一到实验室就很兴奋,说说笑笑的,老师还没开讲课,有的学生就开始乱动,甚至弄坏仪器,加错药品。实验结束时,实验台上乱七八糟,仪器东倒西歪,药品撒的满实验台都是。为了提高实验效率,我们在实验之前,我们应该扎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布置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我们通常按照实验步骤和原理,做好实验练习册,让学生填空,每一步该做什么,以及这一步的实验原理是什么。当学生做完这个练习册,就会明白每一步怎么去做,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就会减少实验课上学生边看书边做还总是出错的现象。而这一步呢是完成一节实验课的基础。

第二、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老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要求。比如进入实验室后,没有老师的同意不可以动实验台上的任何仪器和药品,要爱护仪器,损坏了要按价赔偿,实验中要按要求添加药品,避免浪费;实验室中不要大声喧哗,减少在实验室中的走动;实验废品要倒入指定位置。这是一节实验课的基本要求。

第三、老师可以对学生实验的进程进行适当的调控,及时提醒学生每一步大致做几分钟,避免下课了实验还没有出结果的现象。一般提前几分钟做完实验,然后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检验,把好的实验结果进行展示,予以表扬,对实验中经常出的错误也应指出,并指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之后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實验台进行整理,对仪器进行清理,把药品规制好。最后按值日组布置实验室卫生清扫事宜。

通过以上的教学组织,不仅能使学生人人都参与到实验中去,而且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实验老师的工作负担,培养了学生的勤俭意识。

实验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明白实验的一些原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是实验教学真正的价值体现。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对于生命现象、生化反应、生理特征的研究是基于不断的实验和实践中的。必须认识到课本上的实验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少数是探究性实验,因此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改进实验程序,甚至独立设计实验程序,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实验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过程繁琐、难度大。在这个实验中就可以组织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在实验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进,便于操作,提高效率。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和处理方法如下:

第一、色素提取,原实验要求剪取菠菜叶片5g,并加入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和提取液3ml丙酮。其实叶片直接用手撕碎更快捷;加入的丙酮挥发快,而且有毒性,我们让学生先研磨叶片到比较烂,然后再加提取液再充分研磨,提取液改用95%酒精,酒精比丙酮便宜而且无毒性,效果也很好。研磨好了后,不过滤,直接用研锤将研磨好的叶片团到一起,再用研锤轻轻的挤压,将研钵稍倾斜,这样含色素的提取液就出来了,当然里面也夹杂着一些杂物,不过,实验证明这些杂物不影响实验结果。

第二、“点样”,原实验中要求用毛细吸管划线,但实验证明毛细吸管划的不均匀,学生想出自己的方法,有的根据木工用墨斗划线的启示,用白线吸取提取液弹出提取液细线来,多重复几次,晾干后去层析效果不错;有的学生将雪糕棍的一端削平,蘸取提取液,然后印在滤纸条划线处,重复几次晾干后层析效果也很好。

第三、“层析”,原来实验中用滤纸条层析提取液,我们要求部分学生用圆的滤纸来层析,在圆滤纸的中心点足够的提取液,然后在滤纸中心处不断的滴加层析液,结果4条色素带呈同心圆排列。同学们很是兴奋。

第四、实验完成后,我们又提出“用红薯、胡萝卜、猕猴桃等来做这个实验,你预计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通过这个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并用实验来验证某些结论。

提高原铝质量的实践探讨 篇12

1 铝锭的质量品级划分

铝锭质量通常按原铝中金属杂质的含量来评定, 原铝中有20多种金属杂质, 其中最主要的有铁、硅、铜等, 此外还有多种非金属杂质, 如:氢、氧化铝、碳化铝等。

2 原铝中各种杂质的来源

2.1 杂质铁和硅

2.1.1 杂质铁和硅主要来源于原材料中, 如氧化铝、碳阳极、冰晶石、氟化铝、氟化镁等其中的氧化硅、氧化铁被铝液还原进入铝液中。

2.1.2 杂质铁和硅还来源于生产中操作用铁工具融化进入原铝中。如:大钩、大耙、漏勺、钎子、出铝管, 以及中间下料打壳锤头等铁工具融化进入铝液中。

2.1.3 杂质铁还来源于生产过程中因操作管理不当引起阳极化爪、化磷生铁等。

2.1.4 因电解槽槽周内衬和阴极内衬破损, 造成炉底钢棒融化, 其中的硅和铁进入铝液。

2.1.5 杂质铁和硅还来源于电解车间清理槽周落地料和清理地沟料加入槽内。

2.1.6 杂质铁和硅还来源于清理出铝抬包电解质而带一部分铁、硅杂质。

2.1.7 杂质铁和硅还来源于氧化铝浓相输送时管道磨损所带来的一部分铁进入原铝。

2.2 其它杂质

2.2.1 槽温高时阴极副反应析出的钠有一部分进入原铝。

2.2.2 原料中的铜、镁、锌、钙、被还原进入原铝。

2.2.3 电解反应生成非金属杂质如氢、氧、炭等进入原铝。

3 提高原铝质量的措施

3.1 提高原铝质量, 首先应把好电解槽制作安装质量关、内衬材料质量关和内衬砌筑质量关, 有效延长电解槽使用寿命, 避免内衬早期破损所造成阴极钢棒熔化和筑炉材料中的铁、硅离子被铝还原而使杂质进入原铝, 导致原铝质量下降。中孚实业320kA电解系列设计了受力合理的“摇篮式”槽壳结构, 采用高质量的内衬材料如侧部碳氮化硅复合块、底部半石墨阴极碳块等, 严把筑炉质量关, 使电解槽平均寿命达到1800天以上。

3.2 应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坚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 氧化铝一级品率达到98%以上。冰晶石、氟化铝、氟化镁、氟化钙、氟化钠、碳酸钠全部采用国内优质知名品牌的产品。

3.3 采用科学合理的预热、启动方案。中孚实业320kA电解系列采用国内先进的焦粒预热焙烧湿法启动方案, 保证了电解槽内衬均匀受热和良好焦化, 有利于形成坚实规整的炉膛。

3.4 优化电解生产工艺参数, 保持电解槽长期稳定运行。

3.4.1 中孚实业320kA电解系列在启动后期管理中坚持“五高一低“:高槽温、高槽电压、高电解质水平、高分子比、高效应系数、低铝水平, 使电解槽形成高分子比的炉邦, 有助于形成规整的炉膛内型。

3.4.2 在电解槽进入正常生产期后坚持“五低一适宜”:低槽温、低槽电压、低分子比、低氧化铝浓度、低效应系数、适宜的电解水平和铝水平。在保持电解槽热平衡和物料平衡的前提下, 采取较低的电解温度, 可有效延长电解槽使用寿命, 有利于保持规整的炉膛内型, 提高原铝质量。中孚实业320kA电解系列电解槽过热度保持在10℃左右, 炉帮厚度保持在7公分左右, 电解温度保持在935℃左右, 槽压管理保持在3.8V左右, 分子比在2.4—2.5, 效应系数0.02, 接近零效应, 防止效应多而破坏槽膛内型, 使边部结壳中的杂质进入原铝;电解质水平在19公分左右, 防止电解质水平过高造成浸泡即将更换的阳极钢爪, 引起熔化;铝水平26公分, 有利于保持较好的炉膛。

3.5 提高工艺操作质量

3.5.1 提高碳阳极浇铸质量, 优化磷生铁配比, 保证浇铸饱满, 无夹渣、气孔, 浇注后清理干净碳碗周围的磷生铁片。

3.5.2 成品碳阳极在运输过程中要平稳驾驶, 避免剧烈震动和磕碰而造成活爪阳极。

3.5.3 成品碳阳极进入电解车间后用糊状氧化铝制作钢爪保护环, 避免造成磷生铁被电解质融化。

3.5.4 提高阳极更换质量, 准确设置阳极位置, 避免因阳极位置过高、过低出现电流偏流而熔化钢爪, 使熔化的铁水进入原铝。

3.5.5 在阳极更换和处理电解槽异常情况时, 铁工具如大钩、钎子、大钩、大耙、舀勺、漏勺等不能在液体电解质或铝液中浸泡太久, 发红变软后应立即更换或者放凉后再使用, 防止铁工具熔化而污染原铝。

3.5.6 电解车间应加强巡视, 发现打壳锤头卡堵, 阳极脱落应及时组织力量捞出, 避免铁的融化进入原铝中。

3.5.7 搞好电解厂房卫生, 门窗关闭严实, 防止风沙、灰尘进入电解槽, 影响原铝质量。槽周落地料、清理地沟料、清理抬包料分少量多次向槽内添加, 避免硅、铁的大幅增加从而影响原铝质量。

3.5.8 净化车间调整好载氟氧化铝和新鲜氧化铝配比工艺, 避免铁含量超标。

3.5.9 抬包清理工在清理抬包内电解质时要用力均匀, 防止损伤抬包内衬, 避免原铝中硅含量增加。

3.5.10 铸造车间入铝工应把抬包内的原铝倒干净, 防止清包时多次粘接抬包包底, 造成损伤包底内衬, 避免原铝中硅含量增加。

3.5.11 供电车间保证供应平稳的直流电, 避免电流波动引起电解槽电流密度变化过大, 造成阳极和阴极的破损带来原铝中硅、铁含量的增加。

4 结束语

提高原铝质量, 需要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通力合作, 执行到位, 加强工艺技术管理, 提高各工艺操作质量, 进行精细化管理, 才能切实提高原铝质量。

摘要:本文从生产工艺的角度分析了大型预焙槽原铝中杂质的成分、来源, 提出了选用优质原材料、优化电解生产工艺技术参数、提高工艺操作质量等实践措施, 有助于保持原铝质量的优质稳定。

上一篇:网络信息生态链下一篇:构建综合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