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英语语感的探索和实践的论文

2024-07-24

提高初中生英语语感的探索和实践的论文(精选8篇)

提高初中生英语语感的探索和实践的论文 篇1

提高初中生英语语感的探索和实践的论文

摘要:语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直接影响着学习者语言交流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说,语感的训练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语感相关理论,从以下三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有效途径: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语感;优化英语听说环境,强化语感;重视写作训练,发展语感。

关键词:语感;交际能力;英语语感训练

“语感是对言语对象的感知和理解”(张建房,)是一种综合语言直觉能力,包括对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许多方面的敏感的直觉能力。语感的过程就是“语感主体通过感知言语作品的形式,进而理解其内容的过程,即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话语和字面了解别人的表达意图的过程。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根本基础。”研究表明:语感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对语篇的理解有辅助作用;听和说的活动常常是在感觉的层面上“不假思索”或“脱口而出”;人们在写作过程中或写成之后也是凭语感来修改和完善的。有研究者提出“语感技能”的概念,认为语感必须经过语言的指导,语感技能的形成离不开练习,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形成语感。(张建房,1999)。

语感是衡量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准。语感强的人理解力强,听别人说话抓得住要领,语言表达流畅得体,反应迅速,表现出来就是外语学习的高效率。可以说,语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支点。那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呢?笔者根据初中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强和活泼好动等特点,经过多年教学探索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效果较为理想。

一、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

古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英语学习同样如此。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多读,多背诵,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朗读和背诵这一教学环节。鼓励学生晨读,要求学生多读多背,特别要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读出英语的意味和美感来。朗读和背诵的材料以教材为主,适当选一些脍炙人口的英语故事、新闻报道、诗歌、谚语等让学生朗读和背诵,以提高朗诵兴趣,促进语感形成。

二、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语感

多阅读是学生增加接触语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语感的好方法。加强阅读训练应重视以下两点:

1. 立足教材,坚持课文整体教学。课文整体教学是提高学生语篇理解能力的重要一环,它可以避免学生在理解文章时断章取义。通过整体教学,一遍一遍地感知,逐层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意义,通过不同层次的感悟性阅读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思维的语感能力。老师要鼓励学生或学生在一起通过教材所涉及到的阅读策略知识和技巧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比较,深化与巩固语感技能为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和转化奠定基础。

2. 超越教材,扩大学生阅读面。超越教材是指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通过增加阅读量,增加学生感知语言的机会。人脑就像一个用来容纳知识的容器,输入的语言信息越多,经过大量的积累和巩固,输出的语言就会越来越顺利,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可适当要求学生阅读文学名着,让学生接触真实语言,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为实际交流奠定基础。

三、优化英语听说环境,强化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初中生一般缺少自然的英语环境。因此,要增强语感,必须优化英语学习环境,尤其是听说环境。优化英语学习环境,教师首先要尽量用英语授课,并用手势、眼神、音调、动作等作为辅助手段,让学生能听懂、会交流。其次,课堂上设计和组织各种听说活动,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多边活动,实现师生和生生的多边互动。值日生汇报,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讨论问题( 就课内外材料 )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口头交流的机会,养成大胆开口的习惯,形成讲英语的良好氛围,提高口语能力。再次,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多听英语为母语者朗读的磁带,观看英语电视节目,组织英语之声校园广播,创办英语墙报等等,都是优化英语学习环境的有效措施。

四、重视写作训练,发展语感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形成,这种发生通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需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学好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就要多写。英语的写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机械的写,如抄写、默写和听写;另一个是创造性的写,即写作。写作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英语语感的成熟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极有好处。笔者在指导写作中,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从基本词汇的积累和运用着手,强化基本句型和常用句型的训练,力求表达地道、通顺、流畅、平易、得体,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材料作文,看图作文,指导学生熟悉各种文体的组织结构和段落层次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过渡词语和逻辑关联用语使短文保持连贯流畅,读起来有纯正语言味道、有美感。教师还鼓励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和多次修改习作,教会学生凭借语感修改习作,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语感是言语理解的辅助手段,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向导,是言语主体发挥语言潜能的重要载体。总之,语感在英语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要想真正掌握英语,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熟练性,提高他们对语言的反应能力,从而增加有限时间内语言信息处理量,并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从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论语感 张建房 济宁师专学报 1999.4

2 语感与英语语感训练 宋梅梅 洛阳大学学报

提高初中生英语语感的探索和实践的论文 篇2

而英语语感的形成是听、说、读反复实践, 日积月累自然而形成的。英语语感对提升学生英语素养有着重要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语感教学,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感, 以达到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1) 注重平日积累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我们通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也就是说一个人读书越多, 语言积累就会越丰富, 写作也就不会成为困难的事情。这就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存储才能使语言的输出成为可能。也就是说, 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 才能听得懂、看得懂、读得懂, 说得出, 才能真正培养出语感, 才能使语言真正成为工具。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要求学生把单词、词组、固定句型随堂记下, 以便学生随时翻阅复习, 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和课下经常使用, 以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阅读和背诵是我们传统的中国语文教育的重要方法。英语教学同样要重视这一有助于学生平日积累的好方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平日的阅读, 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的任务, 为他们推荐一部分优秀的短文供学生选读。不仅如此, 还应当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常用的单词、固定的词组和精彩的句子, 背得越多, 学生积累的就越多, 在平日的学习中不经意间就会将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运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中。

(2) 注重听说训练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在婴儿咿呀学语时期, 首先听到的是爸爸妈妈亲切的声音。重复同样的话语很多次, 在婴儿的耳朵里和脑海里就会留下印象, 再对父母的语言加以模仿, 便会自然发展成单字或句子进而说出流利的话语。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同样也需要采用“示范———模仿”的方法教学。示范———模仿本是语言教学的两种方法, 而在实际运用中, 视为一种方法的两种形式, 以表示其作用上的相互依存和彼此促进。模仿是以示范为前提的, 是示范的延续活动, 也能体现出示范的效果。它是学习外语的必要技巧, 应该用于外语教学的诸方面。即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示范的模板, 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标准的示范模本供学生模仿。教师亲自演示时, 应注意经常用英语与学生交流沟通, 语言表达尽量简洁明了, 给学生做好示范。

学生模仿要遵循由慢及快、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模仿中, 要确保准确, 要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的内涵, 体会发音的位置、停顿、节奏、语音、语调等技巧。如在讲到At The Doctor’s Office时, 教师可先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慢速模仿。在慢速模仿中突破句子中的生词、短语的语音障碍。在反复慢速模仿后, 让学生快速模仿, 练说、背诵, 直至脱口秀。模仿形式可以多样化, 比如集体模仿、分组练习等, 最后组织个别同学面向全班进行模仿示范, 并通过录音机进行比较评价, 纠正错误。要注意的是, 示范———模仿是一种伴随思维和能力培养的复杂活动,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模仿过程中体会, 要引导学生“悟”。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是不行的。

在课堂上, 我们要注重学生听的训练。不仅要在课堂上多练习, 更多的练习需要放在课外。如, 要求学生每天听英语磁带或英语广播等, 要教育学生养成说英语的习惯。课堂上, 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多一些鼓励与赞美, 少一些批评与责怪。

二、为学生创设讲英语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例子, 一个人长期在国外生活, 虽然没有接受这个国家母语的系统培训, 但是却能使用该语言来进行交流。这是因为在国外生活时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这个国家的语言, 久而久之, 就会对这种语言产生语音、语义、语言情感色彩和语法规律等诸方面的感受能力, 也就是语感。英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 使学生一进入到英语课堂就很习惯用英语交流。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语言, 尽量用英语授课, 养成良好的课堂上只讲英语的习惯, 在课堂上可以用英语配上适当的肢体语言告知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学过的英语进行对话, 创建English Corner, 为学生提供用英语交流的场所;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简单的英文电影;可以每节课开始之前找学生做“duty report”“oral English”、free talk等等。这样便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兴趣, 同时也有利于英语语感的培养。

结语:英语学习的规律隐藏在语言现象的背后, 蕴涵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过程中, 并且许多是属于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必须靠学习者自己去感悟, 去体验, 才来得真切和有效, 这就是语感。对英语学习的感悟, 必须依赖于英语学习者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语言实践越多, 这种语言感觉“悟”得越深, 语感越好。因此, 英语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 正如克拉申所指出的语感是直觉认识的结果, 语感的培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这样, 学生的英语素养才能提高, 才会将英语这门学科变成真正的语言工具。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实践与探索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感培养;误区;策略

语感来源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因而,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个关键。

一、英语语感的内涵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英语语感可从提高学生以下4种基本能力入手:一是训练学生的语义感,即对语言文字丰富蕴意的感悟,这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可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运用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二是训练语法感,即训练对语法规则的感悟,其中,更重要的是敏锐地感知英语语言结构方式、语意表达方式和语言的表现力;三是训练语韵感,即训练对英语语言节奏、韵律的感悟,感悟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四是训练语势感,即训练对英语语言表达的语气、气势、风格等的感悟。

二、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两个误区

1.理解就能感悟

语感训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去感悟作者在语言表达中的情和意。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仍能看到一些教师津津乐道于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把一篇富有感染力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有的教师误以为讲深、讲透,学生就能理解,就能感悟。这种以分析理解取代感悟的现象是造成学生语感缺乏的主要原因。感悟,作为语感训练的基本形式,它的实质是意会,它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心理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切忌用语言文字的理性分析代替学生的自我感悟。

2.放任式教学

有些教师认为,感悟是个体的心理过程,它受学生主体原有的智力背景、生活积累、情感认识等因素制约,学生的感悟不尽相同。所以,有些教师过度强调学生感悟的个性化,而采取放任式教学,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置以读为主、读中导悟的主导作用于不顾,结果影响了学生语感的形成。所以,包办分析和放任自流都是不可取的。其实,感悟应先有所感,才能有所悟。而感的重要方式就是读,只有目有所视(文字),耳有所闻(朗读),获得了“感”的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才能有所“悟”。由于学生受年龄、阅历等条件的限制,在阅读中,很难自发地“悟”。因此,教师在承认和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感悟主体的同时,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创设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感悟、品味、体验,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个性的发展,语感的培养。

学生的语感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讲究实效。三、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主要策略

(一)在阅读中感悟

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英语的基本方式,也是感受英语语言、训练语感的重要途径。所以,英语教学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多阅读,通过朗读、默读、整体读、部分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在朗读中,一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语句的连贯性,逐步做到发音准确流畅,语调起伏有序;二要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梗概,找出课文的主题句、中心段,从整体上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要引导学生在听音中模仿读音,这也是对学生语感培养的有效训练,它能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中获得语感的熏陶,把握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等语感的技法,促进对语言的感受力。另外,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强语感技能的示范,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营造听说环境,增强语感训练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中国学生缺少自然的英语环境,因此,要多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尤其是英语听说环境,使学生时时浸润在学英语、用英语的氛围里。

1.教师上课必须尽量用英语

从第一课开始,走进教室尽量少讲母语,兼用手势、眼神、音调、动作等作为辅助手段,让学生专心听,然后学着说。长期坚持下去,定会有收获。这种方法对创设英语氛围、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大有益处。当然作为英语教师,自己的英语口语必须尽量纯正地道,抑扬顿挫,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享受。

2.课上多开展各种听说互动

充分借助录音机、投影仪、语音室、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创设英语听说情景,开展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幽默地道的原声录音带,生动有趣的画面,特别是多媒体课件动态逼真的形象,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激发他们听说的欲望。笔者在课上还通过英语值日生汇报、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讨论问题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提高口语能力。

3.课后多提供语言交际情景

要学好一门外语,光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创设更多的英语学习环境,可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例如,课后鼓励学生多听英美人士朗读的磁带,多看英语电视节目;同学间、师生间交谈尽量用英语进行;多参加英语角活动,内容有自由会话、趣味游戏、英语讲座、听力比赛或小品表演等;还可组织一些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演唱比赛等等,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使用英语,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增强语感。

(三)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笔者认为,不仅阅读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逐渐改正错误,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当然“泛”不等于“滥”,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泛”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范围之内。

(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尽量不以母语为中介,即使使用也应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应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给学生的理解作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五)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人文背景,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势必会产生歧义,更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

(六)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知识的迁移,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积极意义。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之后再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总之,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是英语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它对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全面提高英语素质起促进作用,更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只有让学生有了使用语言的感觉,有了使用语言的动力,语言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英语的有效教学和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尚文.i5感论(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杜,2000.

[2]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朱曼殊,缪小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提高初中生英语语感的探索和实践的论文 篇4

提高教学质量, 是教师工作的主要目标, 是学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培养人才的重要标志, 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具体体现.只有教学的高质量, 才有人才的高素质.尝试、实践、探索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是每个教师长期的根本任务。笔者通过如下三个方面对大面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作了探索, 实践证明, 是成功的,历届所教班英语中考合格率、优秀率均在98%以上。

一、加强目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激发学习兴趣, 形成学习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是指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要经常不断地采取打电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产生不断追求新知的强大学习动力, 必须加强学习目的态度, 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兴趣爱好、强大的进取动力。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我们应坚持把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激发学习兴趣, 形成学习动力作为提高合格率、优秀率的关键来抓.每当接任新班的第一课, 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一是阐明英语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三大基础学科之一, 突出扎实英语基础重要性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二是讲述英语是种交际工具,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进行学好英语必要性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三是抓住英语是传递信息的`载体, 在改革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大竞争中意义重大, 着重进行学好英语紧迫性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从而激发起全体学生立志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 经常不断地向学生介绍伟人、名家学习英语的故事, 介绍历届校友奋发学好英语的动人事迹及差生能转化成优等生的典型事例.号召大家向伟人、名家学习, 激励学生为扎实英语基础知识而勤奋学习克服少数同学因基础差怕学不好的自卑心理, 激发全体学生学好英语的兴趣爱好.介绍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急需有一定英语专业基础知识人才的要求, 呼唤着跨世纪新一代的迅速成长, 鼓起同学为国家的富强、地方的富裕扎实初中英语基础的雄心。

平时, 结合课文进行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如在教第三册第十课”A Way Out“时, 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英语在日常交际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刻苦学习, 提高掌握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又如在教第六册第一课 ”English Is Widely Used"时,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英语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广泛性, 激励学生知难而进, 扎扎实实学好英

提高初中生英语语感的探索和实践的论文 篇5

成才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语感培养探究

江西 上饶 ●袁 剑

叶圣陶先生曾经总结道:“文字是语言之宾,语言是文字之主,语感是让宾主和谐交流的渠道。”叶圣陶先生说的是语文教学,其实英语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在语感培养方面多下功夫,增强学生英语的直觉与表现力,进而培养学生成才。

一、如何定位英语语感教学

语感是语言在具体说话人身上的变体,是大脑对于语言现象所生发出的个别反映,实际上,学生在听力活动中形成的听辨能力及在阅读活动中形成的阅读能力,无一不是语感即外界刺激造就的自身独特语言感官机能。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学习的重点是心理功能的适应性,是组织功能同外界环境相协调。这种学说强调语言能力不仅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要受到主观能动性的控制。因此,在初中英语语感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有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与外部环境更早、更快、更好地发生联系。要注意语感培养对于初中不同年级来说不是完全一致的,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初一上学期,教师要做好入门教育,按照语言规律引导学生上路,如进行基本口语交流、进行英语交流心理素质培养等。第二阶段是初一全年,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基础知识巩固与基础能力上升,可以采取狠抓拼读训练、练习发音及拼词基本功;狠抓听力训练,练习听词辨音基本功;狠抓会话训练、练习大胆说话基本功;狠抓听写训练、练习词汇过关基本功等方法。第三阶段是初二与初三两年,这也是语感培养的重点阶段,虽然教学目标逐渐向中考倾向,但是语感培养仍然不可偏废。具体有三种目标,一是促进课堂气氛优化,让学生产生自觉训练动机;二是促进教学模式优化,使听说读写同时进行,在课前预习、听说感知、综合训练等方面加强师生交流;三是注意课内信息同课外信息的交流,让学生感知到基础知识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性,让语言实践量同语言输入量成正比递进。

二、语感培养的三大方法

(1)谋求口语训练的真实性。培养初中生的语感,最有效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进行大量的口语训练,用真实的口语交流使学生避免英语羞于出口的问题。在口语训练过程中,语法规则被熟练应用,具体考虑如下几方面,第一是进行更多的日常用语训练,鼓励初中生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比如上课之前师生用英语互致问题,而在交流时,教师要尝试引导学生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如除了说Good morning以外,还可以说hello,everyone等。教师要尽可能使用语法结构简单的句子进行交流,让学生迅速接受,让课堂迅速充满“英语味”。第二是给予学生更丰富的背诵建议,英语课文里面所包括的句式、语法内容丰富完备,背诵课文对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造就语感体会能力帮助很大,教师的每一次建议,都可能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第三是指导学生用新词汇、新词组造句,通过造句的方式,学生的语感塑造会变得更加有模有样。

(2)探索听力训练的准确性。听力训练是塑造语言感知能力的又一有力武器,但在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听力训练需要保持严谨准确性。学生只有进行大量准确的英语发音听力训练,再根据所听到内容进行模仿,才能建立属于自身的语言感知能力。听力训练有两大方法,方法一是教师自主朗读并提出相关问题,这种方法针对性强,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实际情况随意调节内容与语速;方法二是做更多听力方面的练习,比如每天拿出15分钟~20分钟时间进行专项训练等。

(3)研究阅读训练的广泛性。一直以来,学生学习汉语都是采取大量背诵的办法,这种方法似拙实巧,很具实用性。大量广泛的语言输入能够为创造性的发挥提供可能。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阅读同样是语感积累的良好方法,通过广泛的`阅读训练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刺激学生的神经中枢与听力有关部分,使其听力、阅读力、记忆力产生综合,最终让熟练的英语脱口而出。阅读训练不能盲目,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尤其应当让阅读内容更加宽泛而不失当。教师需给学生提供更多供选择的阅读材料,并相应地提供科学的阅读技巧。

三、适当拓展语感培养的课堂途径

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语感,不外乎口语、听力、阅读三个方面的分别培养,而无论哪种方法,都应当以课堂时间为基础,所谓的课外自学对于初中生来讲,依然是有很大难度的。而课堂时间有限,如何让短短的45分钟时间发挥无限可能,给语感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是需要加以认真探讨的。笔者认为有两条途径可供参考,第一是在课前几分钟进行简单的语感训练:以往教师多会在课前几分钟进行单词考查,这当然是可行的,但是单词考查学生与家长都具有主观意识,已经无需教师多做强调,故而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前三五分钟安排free talk环节,让学生进行英语对话,以便互相感知语感上存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无疑会增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第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课文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个性化表述当然不能等同于背诵,而是要以更加灵活的姿态应对课文内容,除了尽可能使用原文的基本词汇要求外,要允许且鼓励学生适当增加一些已经掌握的其他词汇进行表述,在此环节中,教师可选择性地针对语音、语气、语调等重点语感内容进行录音,再将有代表性的录音内容公诸于班级,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观摩并借此提高自身水平。

提高初中生英语语感的探索和实践的论文 篇6

东海县安峰初级中学 蒋秀连

一、课题名称: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二、课题提出背景及其界定 1.课题提出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中指出: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推开十年了,也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学校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倾向和新的问题,那就是,教师一味追求热闹、活跃的气氛,出现了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但学生的英语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出现低效或无效现象;课堂上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但收益不大的现象也严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阅读课教学出遭遇到了同样的尴尬。因此,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势在必行,本课题的提出适应了新课改的需要。

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为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课题的研究,将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探究出高效的方法,将为学生更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教育氛围不浓。由于农村家长素质普遍较低,加之常年在外打工家长较多,从而缺乏对子女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监护,使多数学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他们的行为习惯、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较弱。同时,部分来自外地的学生小学没有学过英语,平时又接触不到英语,这些学生来到中学以后,本来就没有一点英语底子,现在,新课程的起点对于他们来说又高了一些,因此,如果不注重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会让他们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而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兴趣能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顺利地接受各种信息;兴趣的衰减或丧失,将使英语教学事倍功半。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这种朗读习惯以及通过这种习惯的养成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基于这种情况,结合我们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实际,本次课题研究,将会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作有益的探究。

2.课题概念界定:

英语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在阅读后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猜测和评判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汲取接受信息,理解分析文章,对文章和作者做出正确的概括和评判,同时促进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

“策略”,在本研究中是指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综述

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已被较早提出,并也已有了较多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借鉴,也不乏理论上的论证和构建,便更多的侧重于模式的研究,可以说,这些研究和讨论使得我们对英语课阅读教学的观点逐步清晰,但这些研究侧重于必要性的论证,其案例侧重于条件较好的高级中学,在我们英语课阅读教学中并不一定很适用,如何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初中探索出有效的英语阅读课教学,是我校当前英语阅读教学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过程缘于主体的社会实践,先有实践后有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对自然社会的认识,也应该符合哲学的认识规律,并受之支配制约。

2.实践性学习理论。从根本上讲人的认识源于实践,因此人们学习知识必须通过实践。后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生活认识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获知,可对前代社会的认识,就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再实践,而是学习借鉴前代人积累的知识即可,学生阅读时了解认识生活,一方面要通过特别重视对人生世相的直接经历体验,一方面要通过阅读访谈获取大量的间接人生感受。我们课题研究的进程,都要始终接受我们阅读实践的检验。

3.个性化原则。每个人进行阅读依依靠的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生活背景都是有差异的,开展实践研究时需要在哲学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则指导下,以跟踪个体的特殊生活背景在个体表达与交流中的作用为切入点,通过一定数量的个案研究,再运用哲学的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总结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可操作性的原则。

五、课题研究主要目标

我们将在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有效途径。

(1)加强课内外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并提高阅读速度。

2(2)在教学中以现有教材和与学生阅读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为载体,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同时扩大词汇量,增进语感。

(3)采用科学的培养途径,通过持续性的阅读实践让学生体验贴近真实生活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研究的内容

(1)调查并描绘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低下的现状并寻找出其原因。

(2)细化《新课标》有关英语阅读的要求,研制出英语阅读有效性的标准,并为达成此标准,构建提高英语课内外阅读有效性的阅读模式。

(3)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结构,编制英语课内外阅读材料目录,把最美好的世界呈现给他们,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技能、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研究的措施 1.汇编阅读材料

阅读有关新课程理念,选择阅读材料,并考虑语言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学生。同时尽量与牛津英语的主题式教学相结合,注意形式与内容的搭配,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各班级学生的特点,结合《牛津英语》教材,汇编出系统的阅读教材。

2.细化阅读要求

教师必须认识和掌握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应具体明晰,教师的要求越具体,学生阅读的目标就越明确,阅读的效率就越高。阅读教学的要求应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循序渐进原则。

3.丰富教学形式,优化英语教学过程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

4.通过在不同班级之间进行指导阅读的试验,在试验中研究和创新,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从中总结提高。撰写论文,不断充实、完善研究的成果。

八、研究步骤及任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

学习了关于《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和《与英语新课程同行》等有关英语阅读教学方面的文章。使自己对《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 3 究》这一课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有了更丰富的理论知识,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6月—2014年3月)

前期研究内容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等收集资料,通过对所任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现状,开展影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掌握科学有效阅读方法的归因分析,找准研究的切入口。

后期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教师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和有效进行阅读教学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

(1)对检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完成研究报告。(2)总结,形成经验成果,撰写论文。

九、课题组成员分工

由我承担课题的主要工作,包括课题的具体操作、分析和总结;并负责课题研究的资料准备工作。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由本人负责,成立课题组,健全研究机构,做到研究任务,时间,人员三落实;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相关书籍、必要设备的外出学习、开展活动等的经费来源;技术保证:聘请专家担任顾问,参加骨干外出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相协调:做到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使学校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十一、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实践与探索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写作兴趣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大的比重, 不仅是考试的重要考查内容, 同时具备较高的写作水平, 是人们步入社会进行工作与学习的基础, 是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要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抒发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初中阶段, 正是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训练的重要阶段。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将作文课上得枯燥呆板, 教师课上忙于讲解, 课下忙于批改, 忙得不亦乎, 但是教师的付出与回报成反比, 教师的付出并没有换来学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与优秀的作文, 学生兴趣不高, 对写作厌烦情绪滋生, 写作水平更是无从提高。扭转作文教学的低效现象,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广大语文教师不断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话题。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布鲁纳提出,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于写作教学来说也是如此, 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带着饱满的学习热情与积极的认知行为参与到写作教学中来, 有了学生主动的参与与积极的思考, 才具备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基础。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写作环境, 给学生以轻松愉悦之感, 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坚持让学生从说到写, 从论述到写作。作为语文教师, 应组织学生在作文课上多交流, 多讨论, 多说, 让他们自由说, 畅所欲言。根据本次作文要求, 发表自己的见解, 交流各自的思想。在教学中, 要先让学生拟定作文提纲, 让学生口头作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 交流各自的感受体会, 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这样, 同学们通过交流, 讨论, 总结, 对作文要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对作文内容有了更多想法。再由组内交流, 口头修改彼此的作文, 借鉴他人的优点, 看到自身的不足, 取长补短, 使作文思路更加完善。这样, 通过互相交流, 互相评论, 互相评改, 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写作中去, 写作热情高涨,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 作文能力提高了, 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

二、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俗话说得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学生的写作教学中也是如此, 纵使学生有再高的写作水平, 没有写作素材, 也无法写出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的优秀作品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1.多阅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 让学生在读中进行知识的内化, 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一是利用好教材。教材所选入的文章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非常适合初中生阅读。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 给学生提供与创造更多的阅读的机会与时间, 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在阅读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将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 促进学生掌握优秀的语言与精妙的构思。二是开展课外阅读。教材毕竟是有限的, 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们要组织与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可以指定一些书籍让学生有计划的阅读, 及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 要加强阅读的指导, 避免学生接触一些不健康的不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

2.留心生活。

生活与写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 文章如溪水, 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细心观察生活而成的。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指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景, 让学生发现独特性。在平时我们既要让学生学会观察, 留心身边的一切事物, 同时又要让学生学会提炼, 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源于生活, 同时又高于生活。要让学生学会对生活进行加工与重组。

只有多阅读, 多观察, 才能接触到更为宽广的写作空间, 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 让学生在训练中提升写作水平

纸上得来终觉浅, 方知此事要躬行。学生空有写作的理论与写作素材, 没有经过实际的训练,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会得到提高的。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 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在实际演练中提升写作能力。

1.口头作文。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 有些学生可能无法完成, 感觉写时无从下手, 但让他们进行说时, 就会文如泉涌。口头作文有着较强的灵活性, 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每次写作前, 我都先组织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言, 一句话也行, 一段话也可以, 只要与写作内容紧密相关的就可以。这样的训练方式激起了全体学生参与说的激情, 学生主动思考, 积极发言。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积极动脑思考, 从而将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学生的发言进行整合, 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写作, 学生就不会感到不知从何下笔, 而是非常流畅地完成。

2.书面作文。

书面作文也有许多形式, 如写日记, 指导学生记录自己在生活与学习的点点滴滴, 印象最深的人或事, 最感人的一个场面, 最打动人心的一句等, 只要长期坚持, 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又如, 在教学中针对课文展开扩写、续写、仿写、缩写等。总之, 在进行书面训练时, 不能仅局限于规定内时间内命题作文的完成, 而是设计多样的写作训练, 使学生逐渐地学会写作, 爱上写作。

提高初中生英语语感的探索和实践的论文 篇8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数学学习 效益提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2015 )06-0078-02

我所在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学,留守儿童约占学生总数的30%,留守儿童中不少学生由于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学习能力、动力不足,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培养教育好留守儿童对于整体提高教学成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意义重大。就如何提高留守儿童数学学习效益交流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制约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学习效益的因素探析

1.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

对学习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对于数学问题不愿做长期艰苦的钻研;对于那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常常还没有听完、看完,就急着说“不会”。

2.缺乏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

绝大多数学生做作业时应付差事;上课听讲时不注重概念的理解,只听几道例题;做课堂练习时,又懒于动笔;课前不注重预习,课后不会及时复习;有的学生甚至抄他人作业或抄教材习题的答案。

3.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

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学习的自主性差,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注重数学的理解,只偏重于课本上定义、公式、定理的机械记忆,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自行进行比较,不善于归纳。

4.缺少必要的家庭辅导

一是多数留守儿童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他们多数没有文化,很少甚至没有主动地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二是部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抬头,认为现在读书没有多大的用处,认为读书花了许多钱,毕业后却找不到一份好工作,倒不如早点出门打工挣钱,对孩了的学习就不管不问,任其发展。

二、提高留守儿童数学学习效益的对策探究

(一)加强引导,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1.重视留守儿童的课前预习,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养成预习、阅读课本的习惯。在课前预习时,我设计了有针对性的学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让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前对本节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且能够清楚自己的疑难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地上课,集中精力解决疑难和重点问题,使课堂学习效果更好。

2.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在课堂上就能认真倾听,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

3.重视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中养成认真思考、勤于动脑的习惯。教学中,我不仪鼓励、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而且从实际出发创设条件,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提供质疑的机会,让他们去理解知识,产生种种疑点,并诱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二)形成合力,培养留守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加强家校联系,构建有利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二是我让邻近学生结成学习小组,相互监督,互相帮助,共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强化目标意识,激发留守学生自我成长的潜能

首先要让留守孩了明白,学习是自己终身受益的事,努力学习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其次是树立榜样,在留守孩了与非留守孩了中发现优秀者,着重推介他们的良好习惯。再次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让留守孩了将自己的学习习惯与细则进行对照,进一步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朝着优秀的方向发展。

(四)多给予关爱,注意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数学任课教师要有颗仁爱之心,经常设身处地的为留守儿童学生考虑、解决问题,让他们时时得到你的温暖。因此,我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搭配,要求优等生帮助后进生;课堂提问时,多激励留守儿童学生踊跃发言,让他们注意力集中,没有时间让他们思想开小差;班级数学活动,多给他们一展身于,表现自我的机会。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数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往往是综合性的。既有认知方面、情感方面、意忐方面等障碍造成,又有家庭教育缺失、各种教育力量不足、不到位及农村社会风气等诸多原因所致。我们关注这一特殊学生群体成长,既要帮助他们走出数学学习的困境,又要帮助他们人格成长。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我们要认识到解决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困难的重要意义,它需要我们用爱心、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信心去关注。

参考文献

[1]周宗祥.农村留守儿童数学教育研究[J]科技资讯,2012,(24).

[2]罗炬.浅谈如何转化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J]试题与研究,2012,(18)

[3]王金维.从数学课程角度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大众艺术:学术版,2010,(6)

上一篇:就业梦大学梦创业梦下一篇:物质的分类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