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方式创新

2024-06-11

执法方式创新(共11篇)

执法方式创新 篇1

当前, 我国的社会管理任务非常复杂与艰巨, 面对这一现实情况, 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明确提出了“要适应新形势,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在社会管理创新中, 最具关键意义的一环是行政管理创新, 而行政执法方式的创新又是行政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因此, 在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 进行行政执法方式变革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

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而行政执法是社会管理创新中最重要的实践方式, 因此, 我们首先必须要清楚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 然后才能科学的进行行政执法变革。

(一) 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 因此, 社会管理创新首先要对社会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首先, 坚持法治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中指出,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管理法治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目标, 社会管理创新必然会追求社会管理法治化。社会管理法治化是指社会的管理和运行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主要有二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法律是社会管理的基本依据, 社会管理的一切行为都必须要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二是切实维护和保障法律权威, 确立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个人和社会组织依法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规则, 在全社会形成依法行使权力、依法承担责任的法律信念。

其次, 坚持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执政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行政机关以及行政执法人员要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 权力来源于人民, 就必须要对人民负责, 权力的运行要始终坚持权利本位, 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多为人民行使和实现权利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 尽量避免对人民权利造成伤害。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让人民群众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见,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 否则就失去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

再次, 坚持服务理念。当前, 政府是社会管理最重要的主体, 因此,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首先要对政府管理进行创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为人民服务是我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 可见, 建立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而政府管理创新也必须要实践这一本质要求。在政府管理中, 最重要的实践形式就是行政执法, 所以行政执法也必须要转变原来的管理理念, 坚持服务理念, 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为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服务。

最后, 坚持和谐理念。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社会理想, 我国明确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行政执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 在行政执法中, 必须要树立和谐理念, 最大限度减少刚性执法, 实现执法主体与执法相对人的和谐, 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冲突, 在确实需要行政强制时, 要坚决避免野蛮执法、过度执法, 在能够有效实现行政目的的基础上, 尽可能采用对行政相对人损害最小的方式, 以维护社会和谐状态。

(二) 创新社会管理手段和方式

什么是社会管理, 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 目的是为人服务。我国的社会管理手段和方式长期以来比较单一, 过分依赖行政手段, 而忽视法律、道德等管理手段, 认为社会管理就是社会管控, 管理就是把人管住, 忽视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人, 而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 导致社会管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社会管理的成败关键看能不能更好的为人服务。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多元化的,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社会管理手段和方式也必须多元化, 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意, 因此, 社会管理创新应该积极顺应社会和人民群众发展的需要, 创新管理手段和方式, 坚决改变社会管理中重行政强制手段, 轻法律、道德等管理手段;重管制、事后处置, 轻协商、事前预防的方式, 向依靠现代化信息手段综合运用法律、道德等管理方式, 改变控制型管理方式, 实现向服务型管理的转变。

二、我国行政执法历史回顾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与发展。通过对我国行政执法历史的回顾, 有利于我们全面准确的认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我国行政执法的历史回顾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执法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后, 才开始真正起步,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 (1978-1989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十六字方针”后, 我国制定和颁布了大量的行政管理法律、法规, 为依法执法提供了法律基础, 行政管理模式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但行政执法方式具有单方的强制色彩。二是发展阶段 (1989-1996年) 。在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确立了依法行政原则后, 我国又相继制定和颁布了《行政复议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法律法规, 行政执法开始注重执法责任, 对违法执法进行国家赔偿, 重视保障人权, 执法方式开始法定化。三是全面规范和发展创新阶段 (1996年至今) 。1996年制定的《行政处罚法》从各个方面对行政处罚进行了规范, 标志着行政执法进入全面规范和发展创新阶段, 之后我国又相继颁布了《行政复议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 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 行政执法方式随之多元化、民主化、法治化。

(二) 当前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历史回顾, 可以充分肯定我国的行政执法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但以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来看, 我国当前的行政执法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 不文明执法现象屡见不鲜, 暴力执法事件时有发生。执法权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 既能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服务, 维护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另一方面, 执法权也有可能会被滥用, 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 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暴力执法现象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深切关注, 成为行政执法改革的一个难点问题。

其次, 行政执法“运动化”。在行政执法领域中, 时常会出现执法部门在一定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对某一违法行为进行“从严、从重、从快”的处理, 这种通常以专项整治形式出现的执法方式被称着运动式执法。不可否认, 运动式行政执法能够快速恢复被违法行为破坏的市场经济秩序, 满足社会大众的迫切需求, 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 但是运动式执法存在很大的弊端。首先, 容易破坏法律权威, 不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其次, 容易助长执法的随意性。运动式执法和平时执法的标准不统一, 会使执法人员忽视法律的权威性, 造成执法的随意性。再次, 会增加执法成本。运动式执法因其具有临时性特点, 必然会导致执法缺乏科学全面的准备, 盲目集中人力、物力不可避免就会造成浪费, 增加执法成本。

再次, 行政执法不重视回应社会。执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因此, 行政执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需求, 而且依法及时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也是现代行政执法的一项基本要求。当前, 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完全处于主导地位, 这种无视广大民众需求的态度, 在信息化时代容易被广大民众传播放大, 造成广大民众不相信执法的公正性, 进而影响执法效果。

三、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行政执法方式的变革

执法方式对行政执法目的实现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 行政执法方式的变革应当顺应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

首先, 创新执法理念。执法理念有偏差, 执法方式就会有偏差。没有执法理念的创新, 就不会有执法方式的创新, 因此, 执法理念必须要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创新提出了, 法治理念、人本理念、服务理念和和谐理念, 行政执法理念也应该顺应这些创新理念, 这也是行政执法方式变革的应有之意。只有牢牢树立这些执法理念, 在执法过程中才能坚决抵御权力、人情等各种不良因素影响, 做到公正、文明执法, 让人民群众对每一项执法活动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其次, 改进执法方式。随着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执法方式也应该向服务型执法转变。现实中, 不少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甚至违法, 在社会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根据创新执法理念, 我们应该提倡“人性化”执法。“人性化”执法的核心是坚持执法人员与执法对象的平等, 尊重和保障人权, 注重服务质量。当然, “人性化”执法也不是只讲人情, 不遵守法律, 而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努力做到法、理、情于一体, 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再次, 提升执法素养。法律要靠人来执行, 执法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方式变革的实现, 因此, 我们要高度重视执法队伍素质能力建设。首先, 注重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 只有熟练掌握法律才能做到依法执法;其次, 注重语言规范培训, 只有规范的语言才能拉近执法人员与执法对象的距离, 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再次, 注重为人民服务理念培训, 只有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在执法过程中, 才能关心执法对象, 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最后, 执法活动积极回应社会。执法活动需要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否则, 会影响执法环境, 造成执法活动困难。信息化时代, 消息传播速度快, 影响范围大, 因此, 对于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只要引起了舆情的关注, 就一定要高度重视,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对确有执法过错的, 要严格依纪依法处理, 决不包庇决不袒护, 树立执法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崔卓兰, 刘福元.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行政机关及其行为[J].社会科学辑刊, 2012 (3) .

[2]周继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行政法学研究, 2014 (1) .

[3]赵韵玲.以和谐思维引领行政执法或践[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 (1) .

执法方式创新 篇2

《人民日报》2006年6月4日的头版头条以《长沙推行文明城管让市民舒心》为题报道说,为使城市管理从处罚走向服务,从无序走向和谐,长沙市打破并改革旧的城管体制,致力建设“和谐城管”,积极按照群众要求不断探索创新调整执法工作方式。比如,市民反感城管队员坐车巡查,他们便改为徒步执法或骑自行车;市民反映违章停车锁车轮的方式过于生硬,他们便改为拍照抄牌进微机公示;市民建言夜间执法避免扰民,他们便对违规行为采取摄影取证,次日再行处置。他们还把对夜市“游击队员”的堵和罚,改为帮助他们寻找固定经营摊点,使他们“生意好多了”。长沙市的城管部门开始让市民舒心顺气。城市管理因为涉及面广,长期以来一直为公众所关注。透过这则市民反映城市管理“不仅文明,还善解人意”的新闻,城市管理者执法理念、执法方式的变革令人欣喜。

长沙市的做法及其成功经验表明,执法方式至关重要,执法方式的选择取舍直接关系着执法目的的实现,直接影响着执法效果的好坏。积极采用人们能够接受的、文明的执法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搞好城市管理,有利于促进并实现城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和谐。实际上,执法方式简单化、机械化的问题目前并不仅限于城管一个领域。多年来,随着我国法制的日益健全和完善,各个行业和领域普遍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时代,相关执法部门的执法依据、执法规范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一些立法和规范“重实体、轻程序”,执法实践中一些执法部门和执法者 “重执法目的、轻执法方式”,一些领域也引发一些矛盾和问题。譬如,一些城市交管部门因为 “暗中执法”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一些地方法院因为“堵被窝”式的考试大收集整理强制执行物业费方式而招致公众质疑。执法方式不是简单的手段问题,而是执法者执法理念的反映。不可否认的是,少数执法者至今依然遵循一种简单生硬的执法逻辑:我是执法者,你违法了,我就可以采用法律授权的任何方式收拾你,不需要讲究什么方式;至于造成违法的原因、执法对象的感受、执法的效果等问题,则往往很少去考虑。显然,这些执法部门及其执法者忽视了一个基本前提,即究竞是为谁执法。如果一个执法机关的某些执法行为被多数群众难以接受,其值得反思的就远不止这种执法方式本身。

执法方式还是衡量执法者执法水平的重要尺度,是一个部门及其执法人员法律素质的综合表现。维护并保障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所有执法机关的法定职责,采用什么措施及时有效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以及维护的程度如何,反映了执法者的执法水平。即便是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考试大收集整理维护其他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而必须对违法公民进行处罚时,也不能逾越法律的界限。倘若逾越了这个界限,就势必构成滥用职权。

创新思维打造的规范执法 篇3

这是丰城市检察院规范执法的一个缩影。丰城院的规范执法平台来源于他们的创新思维。

规范执法行为必须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从2007年3月开始,江西省丰城市检察院将职能相近的纪检监察室、检务督察室、检察委员会办公室、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和案件质量督察室五室合并,成立了全省基层检察院首个“检务规范督察中心”,并将该中心的职能细化为“案件流转监控岗、司法文书管理岗、案件质量督察岗、执法行为监督岗”四大岗位。实践中,他们以“检务规范督察中心”为总抓手,以“四岗联动”为主线,有力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执法公信力。

2008年7月份,丰城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孟某故意伤害致人重伤一案,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收到判决书后,该院公诉部门也认为判轻了,但考虑到多年来就此类案件提请过抗诉,但都没有得到改判,所以也就没有对此案的判决引起足够的重视。7月底,在检务规范督察中心每月的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执法效果反馈例会上,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提出,该案一审适用缓刑,社会反映强烈,认为被告人犯罪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建议检察机关应行使法律监督权力,还法律一片蓝天。收到人民监督员的反馈后,执法行为监督岗工作人员及时将情况反映形成书面材料向检察长汇报,决定启动重点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召开检委会分析讨论。检察委员会委员一致认为,该案一审判决适用缓刑不当,决定提请抗诉。此案后经该院提请抗诉后,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二审改判为有期徒刑三年。法院改判后,“中心”通过人民监督员及时向社会反馈案情,在当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该院检务规范督察中心以案件流程为关口,统一受理公安机关和本院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移送的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案件,对移送的案卷材料作形式和程序上的审查后,依法在本院各业务部门内部分流处理,并对受理的案件统一编号,建立案件管理流程台账。以统一开具、保管检察环节诉讼法律文书、依个案定期建档为职能,为掌控案件办理流程、评查案件质量提供一个实在的平台。以案件质量为重点,通过采取个案跟踪监督、案件质量检查、参与专项执法检查活动、走访听取外部评议和列席检察委员会等方式,对个案查办质量进行评查,本院所办案件质量实行整体评估。

执法方式创新 篇4

(一) 中国传统法治思想根深蒂固

现在绝大多数的人都认同法治的重要, 因为法治的好处在于它能防止有特权的人凌驾法律之上而伤害其他大多数人的利益。但任何社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又都要求有一定的权威, 否则无法行使职权。而法治社会要求政府权威是置于法律权威之下的权威;法治社会能防止政府工作人员滥用权力, 防止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负面作用。如此, 法治带给人类以往历史无可比拟的秩序, 人民群众的权利得到了保护, 因而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极大的创造热情。

但专家学者们已经论述, 法治从来不是、也永远不会是最理想的统治方式, 它只是人类在寻求秩序过程中反复权衡的一个结果。因为, 法治是靠人治理, 而人又是有缺陷的。“人既是天使, 又是魔鬼”这一结论, 不仅适用于个体的人, 也适用于大众的人。法律是人的理性, 它也克服不了人的固有缺陷。如, 人在立法时, 就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 似乎自己是自然对象的当然奴役者。法律还具有刻板、僵化、缺乏确定性、存在漏洞、以恶制恶等缺陷。而中国国民传统的法律观, 又是典型的刑法观, “法, 刑也”, 法律被视为冰冷无情的强制规定。当代中国的法律观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传统的刑法观一脉相传。“法律武器 (工具) 论”在中国有着很长的历史, 在建国以后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中, 把法律当成专政的武器和工具, 仍然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主张。

基于上述固有观念, 今天我们在执法时, 也总是想当然地把执法与强制和服从相关联, 认为执法就是处罚, 习惯于一管二查三处罚的运作模式。长期以来, 我们的管理和监督检查一直延续着“检查—处理 (或处罚) —再检查—再处理 (或再处罚) ”的模式, 产生了一种消极被动的行政执法巡回。

(二) 现代执法要倾注“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我们大力倡导法治数年之后的今日, 不少人对于法律的本来面目的认识仍有待提高。要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 仅仅停留在法律工具论的阶段是远远不够的, 甚至是很危险的。人是法律的目的与终极关怀, 而非实现法律的手段与工具。国家制定法律, 并不是为了让人人都成为法律的奴仆, 而是让人们在法律的庇护之下, 更好地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幸福。现代法治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 要求在不违反法律具体规定的前提下, 法律的执行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以体现其人文关怀, 实现惩罚违章、服务社会、倡导良好风气、促进社会更加有序与和谐安宁。例如, 最近呈现出的全国各地女子城管执法队伍, 她们执法慢声细语, 以柔克刚, 女性“温柔”的天性在执法行为中可以充分体现, 执法本来不分性别, 但女性的“温柔执法”或能消除一些暴力抗法的隐患, 改变了以往城管街头“暴力”执法的形象。

二、“人性化执法”的含义

“人性化执法”是最近两年刚刚出现的新概念, 强调执法人员在强制性执法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权益, 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主动或被动地适当地满足当事人一些合理的“要求与愿望”。综合众多法学专家和学者的充分见解, 可以将“人性化执法”归纳为:它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指导思想在行政执法领域的具体要求, 在行政执法中, 执法人员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和保障人权,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依据事实和法律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1.正确把握“人性化执法”

“人性化执法”不是向当事人让步或妥协, 也不是“软弱执法”, 把人性化执法理解为“软弱执法”是对人性化执法的一种误解。“人性化执法”不得超越法律界限, 绝对不是“法外施恩”、“同情”;无论如何“人性化”, 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既要“以人为本”, 又不为“人情”所累, 这是避免执法人性化泛化成“人情化”的关键。

2.“人性化”体现了执法原有之意

中国《宪法》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人民的生存权利, 同时包括了人身自由、民主权利以及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是现代法治的一条重要原则, 即任何公民都应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执法者不得因执法对象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这是法治的应有之义。“人性化执法”体现了对人性、人权的关注和保护, 把人的生命、尊严放在第一位, 对执法对象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把服务贯穿于执法之中。

三、如何实现“人性化执法”

实践“人性化执法”, 目前, 我们的管理工作者和执法工作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完善人性化立法, 实现法律规则性的法律价值性的统一

就“人性化执法”而言, “人性化”立法是前提和基础, 只有所执之“法”具有“人性化”内容, 才能为执法中的人文关怀提供依据和保障。人性化立法就是要将法律的规则性和法律的价值性统一起来。作为规则体系, 法律告诉人们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禁止做、哪些行为必须做, 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作为价值体系, 法律“旨在满足人类对于公平正义、仁爱诚信的永恒价值诉求, 将安全、自由、平等、人权和民主与宽容等等世道人心的常识、常理、常情, 熔铸于规则之身。”现行民主制度下制定的法律, 早已融入了法律的价值性成分。但中国现行的有些法律还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 缺少对人的基本权利、需要和利益的尊重, 加之法律制度不完善, 就将“人性化执法”寄希望于执法人员个人的修养水平。如果“人性化”执法成为一种个人行为, 缺乏制度规范和约束, 就难以体现普遍的实践价值。因此, 完善法律制度是确保“人性化执法”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2.“人性化执法”应具备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在执法过程中始终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做到事实清楚、运用条款适当、程序合法。近日笔者乘车时听交通电台播报超速问题, 有群众立即打来电话反映, 某地高速公路上某地段限速30公里, 中间又有一下坡, 几乎所有车辆到这下坡地段都要超速, 而交通执法车就停在附近进行罚款。这种“请君入瓮”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公平、公正和“人性化执法”的原则, 应予以制止, 并进行教育。行政处理既要合法, 也要合情、合理, 这种“人性化”, 是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要求。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有法可守, 违法必纠;有法可司, 司法必公, 从而使民心归法。只有当法律在城市活动和全体市民心目中具有神圣的权威性时, “人性化”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

3.“人性化执法”要体现现代法治服务性的本质

开展监督检查和执法工作的目的不是处罚和制裁, 而是从根本上防止、减少和避免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 为此我们要打破以往“检查—定性—处罚—收缴”的简单做法, 服从于政府公共服务的性质和要求, 努力形成“寓服务于监管”的工作机制。要把服务贯穿于监管的全过程, 妥善、协调处理好社会各方面利益和矛盾, 达到既查案、又整顿, 标本兼治的良好社会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响应地方政府开展“××××年”活动 (类似于“严打”) 而进行的检查活动和按上级部署开展的××××专项活动, 我们既要积极响应, 又要慎重对待。这种“运动式执法”突如其来, 轰轰烈烈, 虽能收到一定的整肃社会流弊、震慑刑事犯罪的作用, 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在不少地方, 活动过后, 一切又恢复正常, 违法活动又可继续。因为违法者知道, “严打”过后, 一切又和不“严打”一样。这种“运动式执法”也容易削减执法者的执法责任观念。因为这种执法方式给执法者的暗示是:平时可以抓的松一些, “严打”期间则要动真格的。“运动式执法”还弱化了法律的权威。法律的权威来自于法律的经常行使和运用, 而这种突发式执法造成“谁遇上, 谁倒霉;没遇上, 算赚了”的机会主义违法观。总之, “运动式执法”和“人性化”执法的做法完全不同。“人性化”执法要求执法坚持经常化, 使法律的运行程序化, 给人们一种准确、明晰的法律预期, 从而引导人们遵纪守法。所以, 我们在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和其他检查活动的前后, 决不可松懈执法, 造成不好的影响。

4.“人性化执法”要求执法者具备较高的法律修养和人文素养

“人性化执法”不等于万众叫好, 执法人员如果被感情和社会舆论所左右, 抛弃人类社会所认同的保护人权原则, 将导致执法与“人治”无异。执法者既要尊重别人的人格, 维护别人的合法权利, 体贴和顾及别人的感受, 求得公正执法和执法效果的最佳统一, 又要尊重自己的人格,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丧失执法者的人格。在执法过程中, 执法者应修身奉法, 遵从司法礼仪, 讲求执法艺术, 语言举止文明, 切切实实地成为一名符合现代法治要求的执法者。

“人性化执法”是行政执法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这不仅是我们建设法治国家和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 也是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摘要:一段时间以来, 我们经常能看到或听到的“人性化管理”、“人性化设计”等等提法, 同样在执法方式中最为盛行的话语恐怕就是“人性化执法”了。“以人为本”作为现代法治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 是针对过去我们执法的随意性以及执法方式的偏激而发起的一场宣战。“人性化执法”是使执法回归到常态上来, 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尊重和关怀。

执法方式创新 篇5

政法委对部门行使法律权利的行为有察看和管理的职责,而这种察看和管理的方法和形式又多种多样。笔者从涉及法律和政策的问题入手,经过调查研究,略举县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三种方式。

一、适时组织执法抽查和检查。

政法机关是国家的专门执法机关,负有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统一正确实施的专门职责,政法委对政法机关的执法监督职权具有明显的法律和政治属性。政法委依据法律和事实,通过法定程序,采取法律手段,适时组织执法抽查和检查,来监察、督促政法各部门的司法活动,以防止司法活动出现法律上的偏差,这是传统的、有效的执法监督方式,旨在督导政法各部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此来督促政法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并依法独立行使其职权,以防止政法工作背离党的法治轨道。抽查和检查要着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为使执法规范,政法委组织的执法监督抽查、检查,必须坚持适时的原则,以确保效果,可根据每年或某个时期确定的执法工作重点和执法中存在的多发性问题,定期组织全面检查,纠正违法违纪问题,查处违法违纪干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或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普遍性问题,也可组织专门的调查小组进行专项调查,实施重点突破、难点攻关,推动执法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对上级党委、领导的批示和群众来信来访,对其办理情况可采取有针对性的抽查,督导执法部门依法有效、及时地办理。

二、组织执法协调和督办。

政法委督办、协调的案件主要是有重大社会影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包括涉法上访和久拖不决的案件,党政领导和上级党委政法委批转的案件,政法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有争议,确需党委政法委协调的重大疑难案件等。在不直接介入个案诉讼活动的原则下,通过个案监督发现带有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于督办案件,要进一步完善督办程序,建立登记、审批、交办、督查、协助调查、报告、立卷等制度。对于挂牌督办的案件,要责任到人,一督到底,对于报请协调的案件,执法监督部门也要认真审核立项,制定协调方案,做好协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坚持充分协商的原则,组织有关部门认真讨论研究,依照法律和政策进行协调,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对协调达成一致意见的,要制作正式意见,经党委政法委主要领导签批,印发各有关政法部门党委(党组)贯彻执行。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政法各部门分别报上一级政法部门决定。需要继续协调的,由上级政法部门报同级党委政法委协调。要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意见的落实责任制和查究程序。对于协调一致的执法监督意见,有关执法部门应坚决执行。

三、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追究相结合,经常性监督、定期监督和不定期监督相结合,形成全过程、多功能、广覆盖的监督网络,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内容监督活动的需要。要结合政法队伍建设,将执法监督情况纳入政法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制的配套措施,对因监督管理不力,发生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要追究相应的责任。

(1)预防警告。若发现被监督者有轻微的错误行为,应发出预防警告,提醒其不要再犯类似错误。

(2)指导意见书。若发现被监督者司法工作出现偏差或存在不足,应发出指导意见书,要求其限期修正或弥补,并书面报告整改情况。

(3)纠正通知书。若发现被监督者有一般违法行为,应及时发出纠正通知书,勒令其立即纠正,并书面报告纠正结果,同时予以通报。

(4)建议罢免。若发现被监督者违法失职不再胜任司法职务,应建议人大或人大常委会依法予以罢免。

(5)建议党纪处分。若发现被监督者的行为有违党纪,应建议党纪检查部门给予党纪处分。

(6)纪律处分。若发现被监督者有违反司法道德和纪律的行为,可直接作出纪律处分。

没有完善的监督程序,监督就难免越权和失职,被监督者也将无所适从。因此笔者认为,应在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检查、指导、协调、督办等各个方面,分别明确监督关系各方的职权与职责及其行使职权与履行职责的程序要求,以严格规范和约束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相关活动,从而使执法监督工作各个环节做到有章可循、严谨有序。

政法委在做好宏观指导工作的同时,对执法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是确保执法的严格、公正、文明和高效的有效途径。

保靖政法委

北京城管执法信息化创新2.0 篇6

■ 本报记者 吴玉征

10月14日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亚太地区政府信息化大奖FutureGov Awards颁奖典礼上,北京市城管执法局的“基于创新2.0的城管地图服务模式”经过专家评审,从最终入围的6个候选项目(分别来自印度、新加坡、巴林、文莱、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中胜出,获得未来政府奖(FutureGov Awards)的年度亚洲地区技术领导奖(Technology Leadership)。这是中国内地继宁波市后第二次获得未来政府信息化奖,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次获得全亚洲地区年度信息化大奖。

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基于创新2.0的城管地图服务模式”(Map Service Mode Based on Innovation 2.0 for City Administration)是2010年北京市城管局落实新一届局领导班子“调整思路、重塑形象、争创一流”工作思路的具体举措,也是按照“依托信息化创新社会管理、整合拓展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渠道”的工作要求,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汇聚专家智慧,按照“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思路,以“我爱北京、我的城市我做主”为主题,建立的多渠道服务公众参与平台。该项目充分借鉴企业市场领域以及欧盟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模式,通过城管地图的建设,积极探索创新2.0模式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实现。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试图通过开放平台的搭建整合,提供城管多渠道公共服务。所谓创新2.0模式,是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以应用和价值实现为核心的创新,强调公众的参与,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全面组织各级用户参与系统全过程建设。

新西兰前政府CIO、此次奖项的评委Laurence Millar表示:“北京城管执法局的项目放在创新2.0时代的电子政务发展背景下特别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前瞻性给了其所在国以及整个亚太区同行重要的启发和前行的动力。”

刍议节能执法的机制创新 篇7

1 节能执法的经验与教训

纵观我国十一五节能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节能管理体制不健全,节能主管机构不明确、不稳定,职能不清等。工业节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伴随经济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并在经济利益调控手段的综合影响下,成为十一五节能的主力军;建筑节能在困难中稳步前进;交通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相关机构也是刚刚成立。十一五期间,在节能手段上政策调控与法律并进,但以政策调控为主;十二五期间,节能手段上仍然要以法律与政策并进,但是要以依法节能为主。十一五期间,节能空间较大,以重点行业、重点单位为抓手;今后节能有待于进一步拓宽到中小企业、民用节能甚至城镇和农村节能。十一五期间,节能以鼓励倡导为主,体现柔性节能,今后要加强强制性的刚性节能。过去政府对节能的支持主要表现为对节能项目本身的直接财政补贴,其结果是企业争抢节能项目,天花乱坠吹节能,实际结果政府无法知道,花钱不少,节能效果不明显。因此,政府应改对项目的直接补贴为对节能效果即节能量的间接补贴。十一五期间,对节能的投入主要来之政府财政投资,这种政府孤军奋战的结果是纵使浑身解数,无异杯水车薪。今后的节能投入要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吸收大量社会资金介入节能市场。各级政府、企业节能执法力度虽大,但是严重缺乏有序性和长效性,制度建设跟不上,存在明显的短视现象。节能奖惩不力,起不到应有的激励节能和遏制高能耗的效果,有些垄断行业、高能耗小企业的高额利润吞噬了现有的节能行政命令手段和经济调控手段,而能起作用的手段目前又缺乏法律依据,如关停企业、停止供电等。此外,节能执法的基础工作薄弱,立法原则性强,但缺乏可操作性,配套立法跟不上;各项节能标准粗糙,缺乏精准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节能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最基本的电表分户、供热分户做不到。尤其是公共机构,用能数量难以量化;节能审查缺乏技术规范,尤其是在节能审查标准、审查机构、审查规范以及审查效力等方面都缺乏成熟的技术规范和法律规定。

2 节能执法机制创新

2.1 利用市场和行政两种手段

在宏观层面上,在不同节能领域充分利用市场和行政两种手段,形成宏观节能的“推拉双动力机制”。市场手段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利诱性,能引导和拉动用能主体的自觉节能;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具体性和非经济利益性,能强制性地推动用能主体无条件节能。节能既有公益性又有私益性,鉴于其私益性,可以利用经济手段刺激引导节能,鉴于其公益性,必须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节能。而这种公益性和私益性的程度在不同的节能领域表现不同,导致经济手段节能和行政手段节能的程度相异。在工业节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领域私益性较强,宜采取以市场手段为主动力兼用行政手段的“重拉机制”;在公共机构节能领域,采取以行政管理为主动力兼用市场手段的“重推机制”;在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领域宜并用市场和行政双动力“推拉并用机制”。

工业节能、重点用能单位的用能主体大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他们是以盈利为目的,对市场信号反应灵敏,政府在税收、财政、金融、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市场刺激,会促进企业产生节能的内生动力。但是一些垄断性的高利润行业,以及一些高利润的十五小企业可能就节能方面的市场信号反应迟钝,此时要给予行政手段,如强制关停、强制停电等。

公共机构节能的主体大多是机关和事业单位,以财政拨款作为主要开支来源,节能项目主要是用电、汽车等日常生活、办公方面,较少生产经营方面的节能,成本效益意识不明显,对市场节能调节手段反应迟钝。故公共机构节能要着重依靠行政手段如政绩考核、节能产品的政府采购、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和公告等。但是,公共机构必定也是个理性的经济人,也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利益,在做好制度设计的前提下,也可以利用经济手段激励节能,当前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可以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由节能公司承包公共机构的节能,节能的利益由公共机构和节能服务机构分享,实现以经济手段促进公共机构节能。

在建筑节能和交通运输节能方面,由于建筑和交通运输行业有盈利的空间,市场调节能发挥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建筑节能投资大、收益慢、节能建筑市场拓展慢,市场调节手段效果有限。交通运输节能主要依靠车辆技改、运输管理和改善公共运输结构等方式,而这些方式带有明显的行政手段的痕迹。故在建筑和交通节能上宜采市场和行政手段并驾模式。

在行政手段上,十一五期间,节能以鼓励倡导为主,体现出来的是柔性节能;十二五期间,在行政手段节能上,以强制性节能为主,体现出来的是刚性节能。节能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任何企业或个人不能因为企业效益好或富裕,能源消耗在其收入中所占比例小而忽略节能。节能是因为整个人类的能源紧缺,关乎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代际公平,所以节能是所有人的义务,故今后应变鼓励节能为强制性节能。

在节能经济手段上,修正过去对节能项目本身的直接补贴为对反应节能结果的节能量的认证补贴,即只对有节能效果的项目按节能量大小补贴。修正过去由政府资金、政府补贴独撑节能项目,改为由政府资金和补贴为内核引导、吸引和聚集大量社会资金进入节能市场[1]。

2.2 利用“科技节能”和“管理节能”两种动力

在微观层面上,交错利用“科技节能”和“管理节能”两种动力,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动力传杆,形成微观层面上的“双动力节能机制”。节能可以依靠技术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节能;也可以在一定的技术背景下改善用能管理以实现节能,前者谓之“科技节能”,后者谓之“管理节能”。

十一五时期,很多企业和用能单位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管理松散,从而使得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都存在很多空间。很多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和重点用能单位,在市场利诱和行政压力双重高压下,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改造落后技术,充分发挥了科技节能的优势,在企业完成技改后的相当时间里科技节能空间缩小,此后节能重点是管理节能。

在现有技术成型的情况下,节能主要依靠管理。节能管理包括宏观节能管理和企业层面上的微观节能管理,如节能考核制度、节能标准制度、合同能源管理制度、节能量认证和交易制度,企业的节能岗位责任制,企业产品节能标识制度等。管理节能和科技节能密不可分,管理节能中孕育着新的节能科技,如节能管理中就包含采取措施不断促进节能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等。

管理节能和科技节能结合的最好模式是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该机制使具有节能专业知识的节能服务机构承接用能单位的节能业务。该类专业性节能机构拥有当前各节能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利用最先进的用能技术与用能单位的现有技术的技术差获取用能差。在管理上,节能服务机构也拥有各用能领域最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填补用能单位落后的用能管理以获得管理用能差。可见,合同能源管理实现了科技节能和管理节能的有机结合。

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现“科技节能”和“管理节能”的交错运用,企业完成技改,并不是技术节能的终结,国家和企业仍然要进一步提高节能标准和技术创新,形成新的技术节能空间。但是,拘泥于技改的成本,企业不可能紧跟最新技术不断更换工艺和设备。此时,可以借助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由节能专业服务机构,在原有的生产工艺和工程设备基础上,利用自有最新技术拓展技术节能空间,直至新的技改到来。

2.3 建立“节能执法联动机制”

在节能执法体制建设上,建立以节能主管部门为中心,其他相关节能执法部门相配合的“节能执法联动机制”。节能执法主体可以分为3类,全面负责节能执法工作的发展改革委;在工业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公共机构节能和建筑节能等各领域具体负责节能的分管部门以及为节能提供支持的财政部门、金融部门、价格部门和税收部门等。

当前节能管理体制上,这些节能管理部门权责不清、各自为政形不成节能合力。为此,必须明确发展改革委在整个节能执法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明确发改委、经信委、省政府行政管理局、交通厅、住房建设厅等各节能执法部门在节能执法上的法律地位、职责和权限。明确上述节能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全面节能主管部门和节能执法分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上述节能执法部门在节能执法上的联动机制,建立常设性的协调组织,明确召集人;建立各节能执法主体间的节能信息共享制度、信息交流制度以及信息处理制度等。还可以尝试利用行业协会在节能管理中的重要作用[2]。

2.4 构建“节能倒逼机制”

对各行政区域和用能单位实施能耗总量控制,构建对政府、企业到个人的环环相扣的“节能倒逼机制”。能耗总量控制制度是很有效的节能管理工具,中央政府根据节能需要,制定节能总体目标,然后向各地方政府和中央直属企业分配节能指标,各级地方政府又将节能目标层层分解到各用能企业和单位,企业根据指标设定能耗限额,再配套节能目标考核制度(政府节能考核和企业节能考核)等其他制度,形成自上而下的节能压力,层层传递形成整个社会的“节能倒逼机制”。最后,节能压力势必转化成每个社会成员的节能动力。

该“节能倒逼机制”按事前预防、事中监管及事后监督的目的,由一系列节能法律制度和政策构成。事前预防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核制度、新增能源消费总量预警制度等。这些制度在源头上扼杀了高能耗项目、企业和其他高能耗因素。事中监管制度包括综合运用新增能源消费登记申报制度、落后产能淘汰制度、政府的“GDP增长与能耗总量挂钩的联动调控机制”、企业的“产值、效益增长与能耗总量挂钩的联动调控机制”、能耗监测和分析制度等。事中监管系列制度对政府和企业事业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日常管理。事后监督系列制度包括节能目标考核制度、能耗控制应急制度、能耗企业限产停产制度、区域限批或企业限批制度、节能量认证和交易制度等[3]。这些制度起着惩戒威慑的作用,对不能很好地完成节能任务的政府部门和其他单位进行惩戒威慑,对节能任务完成好的给予奖励。

上述几个层面的节能机制前后呼应,层层递进,形成一个无缝对接的节能总机制,对之交错合理运用,形成节能合力。

3 节能执法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节能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乎当代人和后代人以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利益均衡,同时又是关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关乎民生的重要工程,今后在节能执法中要切实把握以下几种关系。

3.1 节能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

当前节能工作中存在严重的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一些地方政府平时不注重节能工作,十一五末为了应对考核而拉闸限电,为保企业用电而停生活用电,破坏了公众生活用电与企业用电之间的公平。为了提高节能效率,政府往往把大企业、重点用能单位作为节能考核的重点抓手,这在节能初阶段无可厚非,但是随着技改结束,技术节能空间不断缩小,十二五期间要把“五小”“十五小”企业纳入重点节能考核范围,否则破坏了市场主体的公平地位。为了提高节能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很多节能指标的制定和执行很粗糙,没有细化,对很多能耗差别很大的行业、设备或产品(例如铜冶炼和铝冶炼)适用同一个限额标准,这无疑有失公允。

节能奖惩不明,存在“鞭打快马”的不公平现象,上级政府将节能指标层层分解,下级政府提前完成任务后,上级政府会继续分配节能指标,而没有配套激励措施。各级政府为节能而再接再厉、不断进取,这本无可厚非,但应获得适当经济补偿甚至等量补偿(节能量交易);地方政府对节能先进企业也存在类似“鞭打快马”的现象。这些不正确的做法无疑是为了节能效率而牺牲了基本的社会公平和市场公平,不利于构建节能的长效机制。

3.2 节能要将执法统一性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

节能要依法进行,严格执行《节能法》和相关节能法规的各项规定,坚守法律的统一性。但是,在很多领域节能执法也要和具体省情、市情和县情相适应。各地要严格按照节能法的统一规定,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但是具体如何界定限制和淘汰的落后产能要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不能一刀切。

节能考核目标要考虑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差别,发达地区要提高节能标准以提高产业结构,将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高能耗产业逼出市场,腾出能耗空间;而不发达地区的能耗标准可以低于发达地区,以承接发达地区转移的合理产业。不同的产业级别的地区节能目标应有区别,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的节能目标应高于以轻工业为主的城市节能目标[4]。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节能目标也应该有所区别,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节能目标应低于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区域的节能目标。

3.3 节能要坚持科学节能和合理用能相结合

节能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节能的前提是保证生产生活中必要的用能,节能的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用能从而使经济生活中的用能量减少。但是在实际节能工作中这个度往往被突破,节能常常影响必要的生产和生活用电,常常因为突击节能而拉闸限电。在生产中不能因为节能而改变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也不能因为节能,而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改变必要的劳动保障条件,如在严寒酷暑环境里为了节能而关闭相关制热制冷设备等。节能的本质是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费,而不是形式上的能源考核上的用能量的减少。

因此,当前要遏制各种形式上的“节能”,如利用柴油发电。利用柴油发电其本质上只是改变了能源的存在形式,而没有减少能源的消耗数量,相反还增加了排放。

参考文献

[1]赵怀勇,何炳光.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如何支持节能-欧盟、英国和法国的运作模式、启示与借鉴[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8(2):12-15.

[2]王志轩.电力节能减排法规体系建设思考[J].电力环境保护,2009,25(4):10-12.

[3]王文革.中国节能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25.

执法方式创新 篇8

一当前民警教育训练工作现状

目前, 公安院校已初步形成了体系完整、层次分明、职能明确、形式多样的民警教育训练格局。但从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 在教育训练的理念、内容、方式等各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应引起充分重视。

1. 对“教育训练”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

“教育训练”是两个概念的结合, “教育”与“训练”的指向不同, 涵盖的内容也有区别;教育偏重于文化理论知识的传授, 训练则是指技能和体能等方面的培训。之所以首先强调教育和训练的不同, 是因为有部分教育工作者往往把教育、训练混为一体, 从而导致重教育轻训练的后果, 警务理论与实战相脱节;而该训练的内容却总是轻描淡写或流于形式, 仅得些皮毛。显然这种教育训练模式已远远落后于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公安工作的要求。

2. 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导致针对性不强

通过分析近几年民警教育训练工作的得失, 发现指导思想上仍存在一定的偏差。过多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面面俱到, 重点不突出;另外, 对基层民警执法中存在的能力弱项, 缺乏系统的调查分析, 忽略了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 没有考虑他们已有的法律知识、警务理论和实践经验, 致使教学与公安实战存在差距, 对警察的执法活动和警务工作缺乏明显的指导作用, 针对性不强。

3. 教育训练模式偏离了能力培养的目标

以岗位职业能力和执法需求为核心的公安教育工作, 由于对“加强公安机关规范化执法, 提高警察综合执法能力”的要求存在着一定模糊认识, 加之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训练计划, 因而在课程设置、内容选取和教学模式设计等方面, 各公安院校各行其是。有的直接套用公安学历教育模式, 以知识传授为核心, 忽略了技能的培养;有的采用岗位培训的模式, 以“缺什么、训什么”为主, 技能训练过于单一, 致使学员的综合执法能力训练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严重偏离了警察能力培养的目标。

4. 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有效性, 师资力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第一,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使用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近几年虽然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有了较大改革, 积极尝试“案例评析”、“情境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 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观摩教学等手段;但由于使用的目的不明确, 时机不适宜, 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导致针对性不强、方法单一, 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二, 师资力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目前公安院校教师多数是刚从院校毕业的, 理论知识丰富, 实践经验欠缺。而聘请的教官虽然实战经验丰富, 但是理论知识欠缺, 难以将实践经验予以总结、提高;加之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 实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如何创建符合民警教育训练规律, 适合公安机关实战需求, 提高警察综合执法能力的教育训练模式已成当务之急。

二警察执法能力的构成

从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来说, 警察的执法能力也就是警察的职业能力。它是由“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岗位特殊能力”构成的, 其中行业通用能力和岗位特殊能力属于专业能力的范畴。

1. 警察执法核心能力

它是警察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 适用于各个警种岗位, 是伴随警察职业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

第一, 方法能力, 是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它既是警察的基本发展能力, 也是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手段。

第二, 社会能力, 是指与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是经历和构建社会关系、感受和理解他人奉献与冲突, 并负责任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 又是基本发展能力, 它是警察执法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2. 警种岗位通用能力

它是警察履行不同警种岗位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概括而言应具备三大基本能力:公安信息化应用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规范化执法能力。这三大能力构成了当代公安民警的基本能力素质结构。

第一, 公安信息化应用能力。 (1) 能够实现信息高度共享。由于公安信息化开启了信息智能研判, 能够有效地对现有信息应用系统进行整合, 实现了信息高度共享, 已成为实现社会治安动态管理以及有效主动侦查、快速反应、精确打击的杀手锏。 (2) 它是公安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必然。公安事业要有新发展、新突破, 就必须要有公安信息化作支撑, 特别是在加强刑事技术、行动技术、网侦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等侦查破案支柱建设上更离不开公安信息化。 (3) 为破解公安事业发展的难题提供了途径。一方面解决了警力严重不足问题, 通过向信息化要警力、要素质、要战斗力, 既可为基层民警松绑减负, 又可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另一方面解决了经费严重不足问题, 通过“公安网络协作平台”、“情报信息平台”等, 可以实现网络查询信息、网络串并案以及网上追逃等, 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极大地增强了警务效能。

第二, 群众工作能力, 是指运用沟通交往、调查研究、说服表达等职业社会能力而达到职责目标的能力。它要求警察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 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 体现了“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基本要求, 是全体警察的必修课。

第三, 规范化执法能力, 是警察完成特殊岗位目标所必须具备的行政和司法能力, 强化规范化执法能力的训练, 核心是“规范”, 要不断强化警察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 增强规范执法理念, 严格规范民警在执法中的言行和程序运用, 进一步提升规范化执法的能力。

3. 岗位特殊能力

它是指公安机关特定岗位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 是不同警种和部门履行职责并完成岗位目标所应熟悉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如刑事办案能力、治安行政能力、应急执法能力等。

三警察教育训练模式的创新

1. 树立正确的指导理念

第一, 培养目标应与岗位需求的有机结合。民警教育训练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突出的针对性和较强的实战性, 为此模式的设计应始终围绕提高警察执法能力这一主题, 将培养目标与警种岗位能力有机结合, 筛选出与公安实战需求有直接关联, 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知识内容;突出警察综合执法能力培养, 构建起科学、实效的民警教育训练体系。

第二, 突出“一警多能、综合执法”。警察执法能力是警察实施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所必须具备的特殊能力, 是其政治素养、法律知识、公安业务、警务技能、执法态度以及各种工作方法和社交能力的整合。随着公安执法工作的日益严峻和警务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要求基层公安机关的警察必须具备“一警多能、综合执法”能力;为此模式设计应充分考虑警察执法能力多样性、复合型的特点, 以及对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的拓展需要。

第三, 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理念。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模式的设计应打破传统的“课堂为主、教师中心、灌输驱动”模式, 代之以“课堂与实践并重、实践为主、学习者为中心、探究驱动”的教学模式。

2. 合理选取培养模块

按照警察执法能力的构成要素, 结合模块化教学的要求, 对警察教育训练的模块进行合理的选取。

第一, 基本能力模块。本模块有八个训练课目:公安群众工作能力、公安调查研究能力、公安沟通交往能力、公安说服表达能力、公安应用写作能力、公安基本勤务能力、公安信息化应用能力、公安通信基本能力。

第二, 侦查能力模块。本模块有五个训练课目:受案立案规范、现场勘查、案件侦查、侦查措施运用、常见案件的侦查。

第三, 治安能力模块。本模块有五个训练课目:治安案件办理规范、派出所警务规范、社区警务建设、社区治安管理。

第四, 应急处置能力模块。本模块有四个训练课目:“110”接处警、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操作、常见警情处置、重大警情的处置。

第五, 综合能力训练。本模块有五个训练课目: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打击邪教组织、反恐防控、社会丑恶现象治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3. 构筑科学的民警教育训练体系

第一, 根据警察执法能力和警种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根据公安执法的标准和警务工作要求, 针对警察执法能力的构成要素, 将课程分解成若干教学模块;再按照各类警种培训班的具体要求, 确定课程设计的主体内容和层次定位。使培养目标、能力结构与教学过程之间, 建立直接、清晰的对应关系, 充分体现民警教育训练应用型的特点。另外, 课程设置要突出实践性, 一定程度上压缩理论课时, 使专业实践与执法技能的训练课时, 基本保持在总学时的50%左右。

第二, 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参训民警的特点, 充分运用讨论交流、案例评析、模拟情景、综合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 注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策划和导演作用, 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教与学、“练”与“战”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不断更新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演示、评卷阅卷等;借助公安网和校园网, 开拓网络教育平台, 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能。

第三, 模块化合成训练。针对不同警种所需岗位技能的要求, 突出实践教学的成分, 按照公安机关警务工作和执法办案的程序, 将教学内容开发成不同的模块, 并在各个模块的基础上, 精选出各类典型案 (事) 例, 创设贴近实战的教学场景, 将各个模块涵盖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训练, 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临场实战能力。

实践证明, 只有紧紧围绕提高警察执法能力, 不断进行民警教育训练模式的优化, 才能有效促进现代警务机制改革, 优化警力资源配置, 更好地服务公安实战和公安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开拓创新行政执法水平再上新台阶 篇9

中国海监第二支队管辖范围是渤海湾、莱州湾和山海关至北隍城连线以南的渤海中南部海区及河北、天津沿岸区域。海上油田20余个, 采油、钻井、测试、生活平台、储油装置及人工岛80余座;海洋倾倒区8个;海洋生态监控区域2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2个;涉海经济开发热点区域有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河北沧州渤海新区、中石油冀东油田及天津港、京唐港等。

一、执法监察工作

在北海分局、北海总队的关心、指导下, 在地方海监总队和海监支队的大力支持下, 中国海监第二支队严格按照“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和谐双赢”的工作理念和“科技兴队、科学管海”的工作原则, 在海洋行政执法工作中根据中国海监总队《关于规范中国海监海区总队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北海总队《实施细则》的具体要求, 采取多种形式, 严格监管各类管理目标, 实现海监执法工作日常化。在工作中定期、不定期召开示范支队工作会议, 研讨示范支队工作实施的新机制, 及时发现涉嫌违法行为, 扎实、稳妥地开展了辖区国管用海项目、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倾废等执法检查工作,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09年, 中国海监第二支队共执行外业执法171次, 派出执法人员835人次, 陆岸巡查70461公里, 海上巡视3711.5海里;巡视海上油田23个次, 平台80个次, 登检石油平台177座次;检查海域项目205个次, 检查倾废船84艘次, 巡视检查海底电缆管道项目3个次, 巡视自然保护区5个次、生态监控区6个次, 巡视排污口、入海河口50个次。

2009年中国海监第二支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局79号文件精神, 严格按照《日常巡查工作制度》, 结合《中国海监第二支队2009年行政执法工作计划》和辖区的用海特点, 制定定期检查实施方案, 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域使用管理、海洋倾废、生态监控区和自然保护区进行每两月一次的单独定期执法检查, 每天填写巡查日志, 按时上报巡查报告。

在单独定期检查的过程中, 根据支队的监管职能和辖区用海项目分布特点, 有效整合执法力量, 形成监管区域执法人员相对固定、灵活多变的原则, 使每位执法人员不仅掌握环保、海域等全方位技能, 而且做到内业和外业执法相互衔接, 对监管对象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有效提高了执法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同时, 定期组织执法经验交流会, 各执法小组将外出执法情况向全体人员做简要介绍, 提出问题, 展开讨论, 使每位执法人员对辖区监管目标的信息有了最新的了解, 做到有效衔接。对于重点用海区域的重点项目和定期检查、日常执法中发现的问题项目, 支队还有针对性地多次开展单独不定期执法检查。

2009年6月, 北海区启动年度联合执法检查行动, 中国海监第二支队作为河北、天津区域的执法检查牵头单位, 与河北省、天津市地方海监队伍精诚合作, 共同执法, 充分展示了国家海监队伍的良好风貌。北海区联合执法检查行动河北、天津区域陆地执法检查历时5天, 派出现场执法人员共56人次, 检查海域使用项目65个, 分别在天津市大港区、塘沽区、河北省唐海县, 与地方海洋局、地方海监机构和部分用海单位有关领导就各地方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法律法规的宣贯情况进行了工作交流和座谈讨论, 进一步宣传了海洋法律法规, 提高用海单位以及社会公众的依法用海和海洋环保意识, 扩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国海监的社会影响力。

2009年9月底, 中国海监第二支队联合中国海监唐山市支队对曹妃甸工业区和京唐港的区域用海规划以及相关用海项目进行了检查。此次联合执法, 掌握了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和各用海项目的审批情况, 巩固了“2009年北海区联合执法检查行动”的执法成果, 有效促进了国家与地方海监机构的沟通与交流, 为推动海监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北海总队“海盾2009”专项执法行动的总体要求, 中国海监第二支队积极制定海盾行动摸底检查实施方案, 并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于2009年3月初开始实施对辖区内海域使用项目的摸底检查, 为“海盾2009”专项执法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支队针对辖区海域开发的实际情况, 结合联合执法检查行动, 选择重点区域的重点项目进行检查。

根据中国海监总队《关于开展“碧海2009”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 重点对现有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数据进行了核实, 进一步完善了海洋工程项目基础信息, 以及辖区内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登记建档工作。同时, 对各油田、平台 (储油装置) 及人工岛环保设施和溢油应急设施的配置、各类污染物排海达标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 对倾废船舶的施工作业情况和江河入海口进行了监督监视。

在2009年7-9月进行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保设施和溢油应急设施的年度核查, 主要对各油田、平台 (储油装置) 及人工岛环保设施和溢油应急设施的配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此次环保设施年度核查, 强化了溢油应急联动单位之间的协作, 提高了作业单位的环保意识和溢油应急的防范能力。

为保护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 防止海域使用项目建设期间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2009年9-10月有针对性地开展海域使用项目行政批复执行情况专项执法检查。此次行政批复执行情况专项执法对辖区天津南港工业区、天津临港产业区、天津临港工业区、天津港南疆港区、沧州渤海新区、曹妃甸工业区等12个用海区域进行检查, 进一步掌握了辖区用海热点区域的海域使用现状。

根据中国海监北海总队《关于开展对涉外海洋科研单位进行摸底调查的通知》的文件指示精神, 支队制定了《涉外海洋科学研究活动执法检查工作方案》, 于2009年7月开始, 对辖区内天津市、河北省共23家涉外海洋科学研究单位 (包括大型企业、科研单位、各大院校等) 进行调访。宣贯国家关于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的法律、法规, 了解其开展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的项目基本情况及项目的审批手续等情况。

2009年的应急处置任务为海上溢油、疑似油带和浒苔监视, 特别是某涉外石油公司发生漏油入海事故后, 支队执法人员迅速反应, 高效运转, 及时调查取证, 在最短时间查清漏油事故原因并做出处理。

2009年度查处的案件重要涉及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域使用、海洋倾废等。中国海监第二支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案件查处, 规范办案程序, 科学运用相关处罚条款, 在法定范围内运用自由裁量权进行案件处罚, 在2009年查处的案件中, 无一起进行听证、复议及上诉的案件, 也没有进行二次调查的案件。

二、示范队伍建设

根据执法工作实际, 定期组织专职执法人员召开执法实践交流研讨会。针对外出执法情况, 执法小组对各自的执法情况进行简要的介绍, 提出执法过程中各监管目标存在的问题, 并在全体执法人员中展开讨论, 既做到执法人员之间的工作相互交流, 又使执法人员对辖区监管目标的最新信息有了全面的了解。

为了能够全面了解、掌握辖区用海单位的海域使用情况、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现状等, 每年都要向管理目标收集确权项目的坐标点、用海情况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 做好档案的备份工作、安全保密工作。2009年建立了“执法监察查询系统”, 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并由专人负责资料数据的输入和更新。

在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的同时, 也注重与用海单位的沟通和交流。带领用海单位深入学习、贯彻、实施《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提高用海单位的懂法守法意识。

为了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提升海监形象, 积极派员参加中国海监总队、北海总队的各类培训班。支队内部定期举办培训班, 提高执法水平, 同时加强与兄弟单位的交流。在日常执法实践中, 善于捕捉执法工作亮点, 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海洋法律法规和海监执法工作, 从而扩大影响, 彰显社会知名度, 同时加强理论研究。

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执法工作的强有力的保障。中国海监第二支队进一步完善了《近岸海域定期巡查制度》, 同时, 为进一步规范“科技兴队, 科学管海”的工作原则, 相继制定了《中国海监第二支队执法取证设备管理制度》《中国海监第二支队执法监察查询系统管理制度》《执法检查登记备案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各科、室、队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三、2009年工作亮点

组织开展军事拓展训练, 打造准军事化管理的执法队伍。根据《2009年专职执法人员培训方案》的要求, 2009年上半年, 组织支队全体职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体培训中心开展了首次军事拓展训练活动, 此次军事拓展训练历时5天, 分为军训、野外穿越、场地拓展三大项, 对于加强专职执法人员的身体素质, 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打造准军事化管理的执法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展首次对外国籍钻井船、铺管船的涉外维权执法检查工作。根据北海分局指示, 配合相关部门, 完成对在渤海作业的五艘外国籍钻井船、两条铺管船的登临检查。该项工作是中国海监第二支队组建以来, 首次对外国籍船舶进行的涉及安全保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执法检查, 也是北海分局首次在内海的涉外维权执法任务。对未经批复擅自施工作业的“×铺管船”进行立案查处, 是北海区首例关于“铺设海底电缆管道”进行处理的案件。

利用高科技手段, 建立“海监执法监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 加强对辖区监管目标的管理。2009年支队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合作建设“海监执法监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 该信息系统是通过卫星动态监测, 对辖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域使用、海洋倾废、应急事件等进行统一规划, 主要用于收集辖区内的海域使用数据, 建立海域使用监测数据库, 通过该数据对比海域使用项目规划与实际用海范围, 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置。该系统既可以使执法工作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 也可以作为支队级别海监业务体系的典型在全国推广使用。

加强与兄弟单位的交流, 探索执法新模式。为探索新形势下海监执法管理的新模式, 进一步提高海监支队整体执法工作水平, 争创国家级示范支队, 支队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执法骨干于2009年11月初与南海海区的中国海监第八支队、“海监83”船、中国海监海口市支队、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三亚基地等单位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座谈交流, 对目前海监执法管理方面普遍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为今后海监执法工作的开展拓宽了思路, 增强了信心。

充分利用现场执法经验优势, 参与起草、修订多项国家和部门级规定、文件。作为一线执法队伍, 支队现场执法经验丰富, 擅于发现执法工作中的前沿问题。2009年, 中国海监第二支队利用这种优势参与起草和修订了《北海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预案》《海洋石油平台弃置办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5项国家、部门级的规定和文件。另外, 中国海监第二支队作为协作单位首次与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合作, 参与《海洋监察事件分类与判定规范》国家标准的编写, 并派出人员参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执法检查规范》国家标准草案讨论和修改。通过这些规定和标准的起草和修订, 完善了海洋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 规范了执法人员的工作程序和执法内容, 便于海洋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

做好与地方海监机构协调、沟通工作, 营造“海监一家人”的氛围。中国海监第二支队作为海区总队的派出机构, 在做好日常执法监察工作的同时, 也注重与地方海监部门搞好协调关系。尤其是在处理辖区重大违法案件时, 与地方海监执法部门保持及时沟通, 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妥善处理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深入落实79号文件精神, 每月定时上报《海监协调机制报表》, 努力做到辖区执法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全面有效地开展, 积极诚恳地营造海监“一家人、一盘棋”的氛围。

满腔热情全力支持渤海石油勘探开发定期巡航执法检查组的工作。按照上级的要求从2009年7月份起由海监第一支队负责渤海定期巡航执法, 第二支队负责后勤保障。在短短的时间里, 支队抽调专人为他们租民房、租办公房、采购生活日用品、采购办公用品, 并抽调一台执法车和四名执法人员参加巡航执法。由于支队领导高度重视保证了“人、财、物”的到位, 从而使巡航执法检查组的同志来到支队就如同到了家。

安全管理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安全管理、安全制度、安全措施是支队完成任务的首要基础, 人、车、船艇、飞机是安全工作的基本要素。安全工作重于泰山。2009年各项任务非常繁重, 支队以预防为主、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 不断地强化安全意识, 细化安全责任, 常抓不懈保证了执法任务的圆满完成。

采取多种形式, 宣传法律法规。中国海监第二支队在完成各项执法检查工作的同时, 注重与用海单位主动沟通, 真正做到监管到位, 依法行政。2009年分别组织辖区用海单位开展“海域使用管理培训班”“环保设施和溢油应急能力年度核查通报会”和“河北区域海洋倾废管理会议”, 带领用海单位深入学习、贯彻《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提高用海单位的懂法守法意识。

执法方式创新 篇10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城镇建设不断升温, 因此城市对土地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现有城市土地不能满足建设需求, 所以在向城市周边土地扩张, 大量农村耕地被占用, 大量耕地变为非农业用地, 所以耕地问题面临着严重考验。在土地占用过程中不免存在未批先用、非法占地、低出让国有土地等现象, 非法批地和非法转让集体土地现象也时有发生。

2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成效

2.1 土地法等相关法律宣传卓有成效

近些年, 土地资源的使用和规划得到国家的重视, 各级政府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并且通过印发宣传单和宣传栏等更为直观的形式让广大群众接触到土地相关法律, 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 强化法律知识。这就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 土地执法制度不断健全

国土资源部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全面加强执法监督,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在实践中不断健全一系列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制度。这让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困难和问题

3.1 违法占地现象屡禁不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给一些工业及房地产业带来了飞速发展的契机, 但是发展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和躲避。工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大量耕地被占用, 农业结构被破坏。为了个人以及某些团体的利益, 占用和被占用的违法现象越来越多。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这种现象也比较严重, 成为执法监察的盲区和死角。据相关数据显示, 1999—2008年我国违法占地行为多达120多万件, 涉及面积达53.33余hm2。2012年房地产业达到了峰点, 违法用地现象也有所增加。

3.2 部分地方政府的土地执法监察观念存在偏差

有些基层政府只看眼前利益, 注重短期当地城市的发展, 为了满足短期的经济需求, 而不顾长期的发展目标, 对于建设用地的审批没有限制。有些地区甚至铤而走险, 违法占用土地发展经济。更有甚者操纵土地转让占用, 成为土地的使用者, 这种以权谋私现象也有存在。经济要发展耕地也要保护。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不容践踏、不容触碰。面对这种局面, 相关部门要规范土地秩序, 严厉查处一些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土地违法行为。

3.3 土地执法处罚决定难以执行

对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而言, 其有对违法用地的制止权, 但没有赋予其强制执行的权利。所以, 只能依靠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来执行制止, 但其实际效果不佳。即使进行处罚决定, 如果违法人或个人不按照要求执行, 那么只能依靠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但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时间, 这就是失去了最佳执法时间和效果, 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 而最终结果可能是不了了之。

3.4 土地执法监察难以全面展开

对于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执法监察而言, 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其人员有限, 震慑力不够, 因此土地监察不能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土地执法监察的权威性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在实际的执法监察过程中总会出现定性难、处决难、制止难、执法难等问题, 而且有的还暴力抗法。这说明土地执法监察部门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 不能有效地做到执法监察工作。

4 创新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措施

4.1 加强宣传力度

要加大对土地法的宣传, 让群众接触并了解土地法的相关内容。宣传途径要多元化、多渠道进行。与线上媒体合作, 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的视频、声相的形式传递给人民群众;线下要多发传单, 定点开展普法教育活动, 让更多的人认识并认清《土地管理法》, 让他们从法盲中走出来, 营造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

4.2 发挥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

要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土地执法监督中, 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监督需要体制, 要在体制下进行有效监督。避免监督的随意性和排他性, 不能让监督成为执法的绊脚石。把群众监督提到土地管理工作的日程上, 定期进行研究。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土地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城镇的现有土地已经难以满足城市的发展。因此, 城镇周边土地及耕地成为新的用地目标。对于我国而言, 耕地红线不容忽视, 因此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如何满足当代经济的发展, 成为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这种大环境下, 土地执法监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要创新土地监察工作, 确保土地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让土地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最小化。

执法方式创新 篇11

1动物检疫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多部门管理, 工作被动

工商、经贸等部门负责畜禽交易市场、畜禽屠宰场的审批, 畜牧部门只负责动物检疫监督, 在屠宰场、交易市场审批数量、规模、选址等方面各部门不通气、不协商, 各行其是, 结果导致乱批乱建, 许多市场的选址、布局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 使检疫监督管理工作显得被动, 同时还要承担卫生安全监管责任。

1.2县级检疫监督部门没有独立法人资格, 执法主体不明确

民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为同级人民政府畜牧部门所属, 无独立法人资格, 执法主体不符合法律规定, 造成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实施行政执法, 而以畜牧局的名义实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因执法主体问题不能产生有效的法律后果, 阻碍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1.3执法不到位、执法质量不高

(1) 检疫操作不到位。实施动物产地检疫时, 部分检疫员不携带体温计, 听诊器等必备器具, 仅凭视诊判断结果, 对患病初期动物难以检出;对于检疫出证的必备条件不作强调, 对未配带免疫标识的动物检疫出证, 有碍动物免疫标识制度的执行;在屠宰检疫过程中, 实施屠宰检疫时不能快速, 准确分离割除三腺。 (2) 对检疫结果处理不到位。部分检疫人员对检出的病害动物或动物产品碍于种种阻力不能及时依法作无害化处理, 对检测出结核、布鲁式病阳性的奶牛由于由于扑杀补偿偏低等原因不能及时依法强制淘汰, 危害人体健康的疫病隐患不能及时消除。 (3) 检疫监督执法人员按照事业编制管理, 由于基层人员没有机会从事相关实验课题或项目实施工作, 职称晋升机会少, 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从而影响执法质量。

1.4执法程序不合理, 执法不严

有些乡镇工作人员少, 1~2名工作人员要承担防疫、诊疗、项目推广、检疫执法等工作, 既是防疫员又是检疫员, 在开展产地检疫或屠宰检疫时很难保证两人及两人以上执法。执法程序不合法符合, 执法不严肃性。部分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盖人情章, 收人情费, 对发现的问题肉及未经检疫的肉品视而不见, 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和打击, 有的执法人员甚至与违法经营者一起从事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

1.5公路流通环节, 检疫监督漏洞大, 疫病输入隐患大

在京藏高速工路和109国道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了省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 安排人员实行24h值班检查, 近几年公路建设发展迅速, 从我县进入省内的通道增多, 不法贩运户逃检便利, 公路检查站在人员、经费、交通工具不足, 对逃检行为鞭长莫及。输入性疫病风险隐患大。

2创新动物检疫监督管理的策略

2.1理顺管理体制, 明确部门职责

尽快提议政府决策部门, 对于畜禽屠宰场、活畜交易市场的建场审批职能归于畜牧部门管理, 从建场审批、防疫条件审核、检疫监督管理等各环节有畜牧部门管理有利于动物疫病的防控, 有利于开展检疫监督执法, 有利于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2.2完善监督执法体系, 加强队伍建设

检疫监督执法队伍, 由于人员少、流动性大、职能不明确、平均年龄偏大, 导致监督执法水平不高,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及时补充人员、加强人员培训。一方面实行乡级检疫监督人员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派出机制, 与基层防疫等服务工作分离, 保证工作的专一性、执法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改善待遇、完善基层职称评定办法, 吸引相关专业大学生应聘检疫监督岗位。监督执法人员是工作中的中流砥柱, 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法律方面的培训, 提高整体素质水平, 更好的进行监督执法工作。对于徇私枉法, 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工作人员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提高行业执法的可靠性、严肃性。

2.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执法条件

在动物检疫监督管理工作中, 各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是影响检疫监督管理质量的重要原因。各公路检查站应配备固定办公场所、自动消毒等设施;各乡镇配备电子出证、检疫检测设备等;县级疫病检测化验室加强应急疫病检测能力, 配备隔离场及无害化处理设施, 为保证执法程序合法提供条件。

2.4加强法律法规, 让广大群众知法守法

通过电视、宣传栏等多渠道、多形式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认生产经营者知法守法, 让广大消费者知法、懂法, 维护自己的权益, 共同担负起保护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广大消费者生命健康的责任。

关键词:动物,检疫监督,管理,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1]骆双庆.试述动物检疫监督管理创新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动物检疫, 2005 (06) .

上一篇:处方不合格率下一篇:道德主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