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

2024-09-18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精选12篇)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 篇1

前言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根本大计。残疾人教育也是如此,正如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残疾人这个社会最困难群体的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特殊教育学校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就必须把握好特殊体育教育这一环节,而特殊体育教学就是其重点。在体育教学课上,残疾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还有助于矫正残疾学生的体能状态,对扩大他们的生活范围,改善和恢复残疾学生肢体和心理上的功能,提高残疾学生的生活自理与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发展完美的人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济南市的特殊体育教学现状是山东省特殊教育情况的一个缩影,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目前济南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现状,并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找出不足,提出整改措施,以便使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的特殊体育教学能够更加健康顺利地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济南市黎明学校、山东省特殊教育中心、泺源中学、济南市特殊教育中专、济南市影壁后街学校、济南市育园学校等10所特殊教育学校的专管领导、体育教师及部分在校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查阅了有关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文献资料及专著10余篇,并通过浏览中国知网(www.cnki.com),超星数字图书馆(www.pds.sslibrary.com),中国万方数据系统(www.whwanfangdata.com)参考相关的研究,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和文献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济南市内区的10所特殊教育学校的主管领导,体育教师及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主管领导发放问卷15份,回收13份,回收率87%;发放体育教师问卷36份,回收34份,回收率94%;发放学生问卷120份,回收108份,回收率90%。

1.2.3 访谈法

走访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对学校的师生进行现场交流,实地了解济南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等数据统计工具对问卷及访谈得来的数据进行整理,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2 结果与分析

2.1 特殊教育学校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济南市共有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38所,民办私立特殊教育学校近10 所,在校生560 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从35人到120人不等,每班学生人数 8~14 人不等。目前,济南市特教专任教师有200人,其中体育教师 34 人,占整个教师队伍的17%。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人数、学历、职称相比有所差距,并且特殊体育专业老师出现严重短缺和教学水平不高等现象。

2.2 体育场地设施及经费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济南市特教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修建,设施虽然落后于普教,存有很大的差距。更与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校体育生均活动面积相差甚远。甚至没有一所学校有400米跑道的田径场。但是在调查的学校中有78%的学校有自己的运动场地,有篮、排球场的学校占75.6%,有健身房的学校占27.8%,有单、双杠的学校占55%,有乒乓球台的学校占64%(含室内)。其中济南特教中心就有一个200米塑胶田径场,两块水泥地面标准篮、排球场,手球场和盲人定向行走场地等。时代的发展使一些老校扩建校舍,改造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

另有32%的学校体育设施较差,没有专门的运动场地,一所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的不占少数,还有的仅能设两个羽毛球场和几付露天水泥乒乓球台。远不能满足残疾学生开展健身活动的需求。看起来是经费问题,但实际上是对残疾学生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认识问题。受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很重。

2.3 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现状

据调查统计济南市92%的特教学校配有专职体育教师,兼职体育教师占18%,现任体育教师中本科学历占31%,专科53%,中师16%(表1)。同时,一些非驻市区学校体育教师比较匮乏,且学历层次相对也较低。有些学校体育课由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兼任。特教学校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重文轻技的思想比较严重,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有偏见;特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缺乏,普通体育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特殊教育,并且体育专业毕业生的素质不能完全符合特殊教育的需求。最近几年受政府编制的制约,一些体育专业毕业生,即使是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又很难到特教学校中来。

2.4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条例》指出,特殊教育学校要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初步掌握补偿身心缺陷的基本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可见,特教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必须符合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在满足不同残疾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需求的同时,要追求体育课程的补偿缺陷与康复的功能。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90%以上能开设体育课,说明学校体育在特殊教育中已受到重视,列为学生的必修课内容。学生每周两节体育课,体育教师每周平均上课 12~16 学时。但体育课的内容却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篮球占课时比重最大84%,田径63%,乒乓球51%,羽毛球18%。而武术、排球、足球、健美操、盲人门球、体育游戏等分别占9%。从这些统计数据来看,课的内容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特性体育教学内容。在调研中共观摩了 3节体育课,总的感觉是教师目标较明确,组织教学较好,运动负荷适中,学生练习积极性高涨,多数学生基本能完成教学目标。但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欠灵活多变,学生对教师的指示意图理解不够,达不到沟通交流的目的(表2)。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可调查中我们发现特教学校没有专供残疾学生使用的体育教材,除聋校有一套试验教材(教师用书)外,许多特教学校只能借用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即便聋校有试验教材,也没有摆脱以竞技项目为中心的教材内容体系,脱离特殊教育实际。

2.5 特殊教学学校课外体育锻炼现状

课外体育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特教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调查结果显示,有73%的学校开设了早操或者课间操(包括眼保健操),除体育课外平均每周两次班级体育锻炼。另外学校开设了各种兴趣小组,基本能达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生“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但是苦于体育场地设施等因素的制约,学生锻炼的效果难以保证。

调查结果显示济南市特殊教育学校有87.41%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课外体育锻炼,每周参加1~3次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占53.58%,其中男生占47.08%,女生占64.86%,每周参加4次及以上的学生占33.82%,其中男生占39.30%,女生占24.32%。可见济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总体状况不高,且男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要高于女生(表3)。

由表可见,除12.59%的学生不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外,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在1 小时以内的学生有74.08%,其中男生有69.65%,女生有81.75%,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在1 小时以上的学生有13.33%,其中男生有16.73%,女生有7.43%,可见济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总体偏短,且男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要长于女生(表4)。另外通过调查还发现,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时,无人指导占76.54%,有人进行指导占23.46%。可见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时基本处于无人指导的自由活动状态。

3 结论与建议

1.学校主管部门进一步转变思想,为残疾人体育事业投入更多的热情。学校体育思想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和时代发展实践中直接和间接形成的思想意识。思想观念的改变和更新是发展学校体育的根本。学校主管部门的体育意识对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想让残疾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就要转变观念,学校主管部门就要从思想上真正把残疾人体育事业作为学校课程建设一个重要部分,积极倡导特教学校的体育锻炼,才能真正把特教学校体育的发展落于实处。

2.高等体育院校,普通高校体育系要更多的为残疾人体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培训服务,特别是高学历的师资队伍建设,使得体育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师从事的是一般体育教育工作,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从事的是特殊体育教育工作。普通教师和经过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体育教师,其教育效果是不一样的。经过特殊教育培养的体育教师,具有系统的特殊教育理论,了解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掌握特殊教育的规律和实际技能,更能够满足残疾儿童的特殊体育教育需求。在特殊教育十分发达的美国,必须大学毕业并取得特殊教育专业资格才能担任特教教师。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特殊教育职业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

3.制定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各类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选择适宜残疾学生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开展合理的教学评价。体育教师应在参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遵循学生个体的需要,或采用个别化教学方法,或适当进行分层次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可以灵活机动,自主安排。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和身心健康的协同发展。

4.教学管理上要大胆创新,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逐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物质条件,要为体育教学课创造更加健康的环境。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特教学校体育的发展力度,增加体育经费,制定特教学校体育评估措施,重视体育师资建设,增加编制;引进特殊体育教育人才。

5.定期的举办各个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课的观摩和经常开展有关体育教学的各项教研活动,促进特殊体育教学的多向交流活动的开展。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交流经验和体会,定期举办公开课或体育课评比,通过活动,相互学习,增进了解,扩大交往,团结协作,保持一个良好的氛围,不断推动特教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特殊学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定期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他们的教学训练水平。

6.建立特殊教育残疾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残疾人体育事业随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发展而发展。特殊教育学校要努力发现和培养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使他们早日成才、为国争光。要加强残疾学生运动竞赛和训练工作,省、市要定期开展残疾人体育竞赛活动,让特殊教育学校成为特奥会和残奥会优秀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刘美奋.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8):40-42.

[2]刘美奋.我国特殊教育体育师资队伍培养体制与模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8):78-80.

[3]李之俊,等.我国城市残疾人健身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科研,2003,(1).

[4]吴晓阳.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3,(2).

[5]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残疾人体育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7-39.

[6]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6-27.

[7]张占永.河北省县级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6):74-77.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 篇2

1体育课堂教学中巧妙使用微课进行教学

1.1利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可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主要因素是学习动机和兴趣,这是智障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智障学生由于先天性智力缺陷,思维直观、反应迟钝等特点,对学习不感兴趣,再加上传统的培智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只是枯燥地向智障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导致智障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足。但相反的是智障学生对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乐于接受。而微课恰恰满足了他们的这种心理需要并且能补偿他们理性思维能力差,对体育锻炼缺乏足够的兴趣等缺陷。教师利用微课教学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灵活多变的放映特点和媒体丰富的表现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能够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袋鼠跳时,上课时笔者利用微课教学,让学生观看袋鼠跳跃姿势的录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袋鼠的动作要点、动作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跳跃兴趣,同时也帮助他们建立了正确的动作表象,使学生掌握了动作方法。之后笔者又将学生的袋鼠跳动作拍摄下来,让学生观看,看到每个熟悉的面孔,感到特别亲切和兴奋。通过对比从而更好地激发了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1.2利用微课,解决教学重难点

智障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呆板,他们对有兴趣的、印象深刻的或刺激强烈的事物容易接受,也易记忆。但他们主要依靠无意识记忆,因而识记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只能记住事物的表面部分和一些明显特征,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堂上,如果把重难点问题制作成相应的微课,当智障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可以重复播放、可以暂停,更加直观易懂、趣味性高,而且不会遗忘、随用随取。例如:立定跳远教学,起跳后的空中动作就是学生掌握的一个难点,教师的示范动作再好再完整,学生在瞬间是无法观察到空中动作的。再加上学生的理解能力低,教师讲得太多太深,基本上无济于事。为了让学生更清晰、更直观地看到动作的每一个环节,把立定跳远的动作展示出来,利用微课PPT和动画flash进行慢镜头示范讲解,包括起跳、腾空、落地、完整动作,通过影像定格、慢动作、重放等方式,学生观看每一环节的动作都很清晰、直观,帮助学生掌握每个瞬间动作的难点。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理解认识和对动作掌握程度,提高动作完成质量。

2在课余训练中巧妙使用微课进行教学

智残学生虽然大脑受损,而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和强项,如大部分智残学生身体素质都比较好。增强学生体质,康复身体机能作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以特奥为契机,加大了特奥运动项目的训练。先后开展了田径、足球、乒乓球、硬地滚球等项目的训练工作。训练大多是利用体育课余时间开展的,还有就是比赛前的集训。体育教师目前就笔者一个,有时参加比赛不止一个项目。针对这一现象,拍摄运动训练项目的微视频,开发相关的微课程,让运动员和家长自行进行学习,并适时地给予关注和必要的指点就可以了,有效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训练效率和成果。例如:针对训练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和要点,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在视频中教师详细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讲解与分析,便于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动作。也可以将动作难点与新技术动作或者战略战术部署以慢速连续播放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细节,从而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再如:在讲解比赛规则、裁判方法时开发有关“体育赛事的微课程”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细致地讲解和分析,并让学生观看实战比赛的同时接受理论知识的熏陶,不仅学会了观看欣赏比赛,同时学会田径、特奥足球、硬地滚球乒乓球等比赛规则方法,能够在体育训练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比赛成绩。

3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微课类型

笔者在实践中开发微课资源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自己录制微课视频,二是整合网络上已有的微课。对于整合网络上已有的微课资源,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的掌握水平,筛选适合学生学习的微课,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教学中采用的微课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3.1讲授类

运用语言把动作要领、练习形式、锻炼手段向学生讲解,这是最常见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一种微课类型。

3.2演示类

把复杂的动作或练习方式展示给学生看,这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微课类型。

3.3练习类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微课类型。

3.4表演类

教师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目的,提高学习兴趣,是欣赏法活动为主的微课类型。

4微课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成效

通过实践发现,微课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办学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4.1微课的使用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微课在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强调学生的参与,注重师生、生生互动,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以视频的方式播放,生动形象,能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使用微课,把难点知识和重点知识清晰地和直观地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模仿性。

4.2微课的使用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补充新知识,才不至于被时代淘汰。微课制作的过程就是一次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对教法研发的过程。在微课的开发、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很多信息技术,例如计算机基本知识、互联网知识、视频的拍摄和剪辑。在微课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提高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了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中运用“微课”既可以培养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改变在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充分挖掘微课的优势,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筛选制作适合残疾学习需求的微课,让每个孩子每节课都有收获,缺陷得到补偿,受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浅谈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 篇3

关键词 特殊教育;教学;备课

一、备课的基本要求

教师课前的各种教学准备工作,通常称为备课。备课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备课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教师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教师备课,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

(1)首先要了解教学的指导思想,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提高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自觉性。其次要了解每一年级的教学要求,特别把握所教年级及其上下年级的具体要求。对于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些说明,也要认真阅读、理解,以便提高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性、准确性,(2)研究教材。聋校数学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是教师备课是基础。教师要教好课,必须认真的研究教材,掌握教材。一般说要考虑以下几方面:①研究教材的整体结构:②研究每节教材的目的和要求;③研究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④研究教材习题编排;⑤研究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并挖掘教学内容中智力因素与趣味因素。

2.了解学生

上课时要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这要具体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如学习成绩,接受水平,知识缺陷等。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的备好课,把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紧密的联系,构成教学过程的完整体系。一般说要考虑以下的几方面:①了解班级基本情况:②了解学生基础;③了解学生个性品质差异;④了解学生变化与进步。

3.研究教法

备课必须把教学方法备进去。教师备课时,要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备课内容和本班学生具体情况,合理的组织教材,恰当的现在方法。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这是备课的关键。组织教材和现在教法是一个复杂的设计过程。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目的要求,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学习这部分内容特点来安排教学顺序及教学方法,

4.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具和学具是教师进行直观教学的依据。它可以使抽象数学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观念。对于聋生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二、教学计划的拟定

教学计划是教师加强计划性,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确定自己的工作任务,并检查自己工作执行的情况,一般的说。教学计划分为三种。

1.学期计划

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拟订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①教学目的要求;②对全学期教材和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知识做简要的分析;③本学期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也可结合教材分析提出);④在总结前一学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本班具体情况,提出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措施;⑤学期教学进度表包括各单元或各节教材的课时分配,阶段复习和测验时间安排。

2.单元计划

在单元计划的基础上对将要教的单元拟订出详细的计划,单吞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全单元的教学目的要求;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③课时的划分,确定每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④单元复习内容和安排。

3.课时计划(教案)

课时计划在单元计划基础上拟订,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教学内容或课题;②教学目的和要求;③教学重点难点:④教具准备;⑤教学过程(即教学环节)。

三、教案的编写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 篇4

一、“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点

1. 思想内涵。

日本学者认为:愉快教学是重视每个人对不同运动所具有的独特乐趣, 并可以愉快的从事运动学习的这样一种体育。并强调在现代体育教学中, 应将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于学习的各种身体练习中, 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快乐感, 喜悦感, 以此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 自觉学习体育, 充分发展个性, 形成积极乐观与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多重目的。多年来, 我国许多学校的体育专家和学者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注意吸收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2. 特点。

“快乐体育”把体育学习建立在自身愿望需求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基础上, 它的内在乐趣和丰富的情感被视为学习的内容与追求的目标。学生能以浓厚的兴趣, 持久的意志力调整自己的学习与练身行为;且学生的个性受到尊重, 并能及时充分的发展, 在整个学活动中保持良好情绪, 并能不断获得快乐的运动体验与快乐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特点

1.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

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 从情感教学入手, 强调乐学、勤学、育体与育心相结合, 实行体力、智力的全面发展。

2.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主张把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 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学习的主人。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3. 在教学的观念结构上。

主张教学是以认知、情感、行为这三种心理活动有机的统一, 强调体育课必须情感交融与身体发展并举, 体育教育结构应是融认识、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

4. 在教学组织上。

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 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三、“快乐体育”在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快乐体育思想将在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中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快乐体育教学理应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应将快乐体育思想渗透到现代体育教学中, 然后再设计出多种具有快乐因素的体育教学方法, 也就是每一课, 每一节内容的体育教学都应包含有愉快学习的因素, 以下几种具有快乐因素的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可供参考:

1. 以游戏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

也就是将体育教材的内容和增强学生体质的锻炼因素贯穿于游戏活动中, 使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游戏中掌握体育知识。

2. 以音乐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

即把优美欢快、激昂热情、富有节奏感的音乐贯穿于整堂体育教学课中, 让学生在欢乐和充满激情的热烈气氛中开展体育活动。

3. 以影视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

即充分利用电影、录像、挂图等器具, 在形象化的教学中进行演练, 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

4. 以野外活动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

即把体育课堂放在校外, 例如登山、越野等, 既可以增强体质, 又可以培养个性和意志品质。

5. 以合作学习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

即借助小集体的力量, 让学生互相协助, 以共同达到掌握体育技能、锻炼身体的目的。

6. 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师一起制定学习方案, 自我选择学习方法,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7. 以情境教学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

这是一种在有意设定的教学景象中,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 去做想象性思考, 并做模拟练习, 这样极易激发起学生对这种教学活动的兴趣。在具体操作以上几种教学方法时, 应注意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选择的教学法应紧扣教学主题, 从而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

总之, 快乐体育教学不能以单纯享受运动乐趣为目的, 而应以系统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 有效的增强体质的科学锻炼和享受运动乐趣为目的。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学校体育客观实际, 吸取其他国家的优秀教学经验, 建立符合我国学校体育客观实际的“快乐体育”教育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国平.浅析快乐体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2007 (09) .

[2]刘政潭.快乐体育在特殊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11 (19) .

[3]曹伟.快乐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研究[J].民营科技.2008 (07) .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学基本规范 篇5

教育教师常规是指教师必须遵守执行的势头规范。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的管理,有利于增强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使我校教师教学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Y

一、备课

备课是进行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必须认真备课:

1、教师应在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制订好学期授课计划,经教研组长同意,教导处审批后方可实施,中途变更授课计划须报教导处批准。

2、备课立刻银根趋利而无标的需求,一学生为主体学的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目标及学生认知规律教材;更新教学规律及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既能发电能力的实际需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教师应将备课结果必须在教案之中,教案必须按课时认真编写,教案的详略应以利于教学实践为原则,教龄在五年以内或新任教的教师必须写详案,教师开学前应提前写两周教案,学期中应提前写一周教案。

教师应接受上级教育部门、学校领导、教导处和教研组长对教案的检查。教导处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教案检查。教研组长要在教案上签字。

4、教案必须精心设计,与加利用已有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练习设计

和师生活动设计等,提倡写教后感。

二、上课

上课是把教案转化成教学实践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娴熟运用基本教学技能,正确过用教学方法,恰当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目标明确。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2.内容正确。讲究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做到紧扣目标,容量适中,难易适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讲有中心,练有目的,精讲精练,分析精当,寓德于教,教书育人。

3.方法恰当。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师自身特点,充分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的手段,要废除注入式,运用启发式,深入浅出,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

4.基本功扎实。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具备演讲、解题、示范、实验操作,使用教具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语言要准确、规范、生动,具有启发性的引导力,要用普通话讲课。

手语要规范、准确、能辅助教学,但不能依赖手语教学。

板书要正确、工整、清楚、精练、布局结构合理,讲课重点突出,教学过程科学严谨。

5.讲究艺术。教学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提问的艺术、板书的艺

术、实验的艺术、教态的艺术、学法指导的艺术。教师要仪表端庄,教态亲切、自然。

6.反馈及时。根据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的多向性,教师要上好每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信心的反馈,及时调控教学过程,弥补知识,技能缺陷。

7.常规严格。教师应在上课前两分钟到教室门口候课,以示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进展有序,面向全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有独立思想,质疑的时间和机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讽刺、挖苦、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要重视教学卫生,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写姿势,就是要以身作则,上课不迟到、拖课、可提前下课,中途不擅自离开课堂,不随意调课、缺课。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和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1.练习、作业要有目的。练习作业要要符合学科特点和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着重于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2.设计练习、作业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并与课堂教学密切配合,要准确、全面地覆盖相关知识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3.练习、作业设计要具有思考性和可操性,为了有效地掌握和运用知识解决学科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智力,教师设计练习、作业时,习题要典型,题型要多变,主客观兼容,难易适度,分布合理,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获得良好的发展。

4.练习、作业分理要适当,教师要精选和编制练习作业,注意课内外练习、作业合理配置,一般情况下,低年级不留课外作业,中高年级段每天只能有半小时作业,凡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都必须先做。

5.练习、作业要有规格要求,各学科都要有体现本学科技能特点的规格要求。作业要做到步骤完整,行款规范,字迹工整,标点正确,作业整洁,并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

6.认真批改,及时反馈矫正,作业批改一律采用等级制。

7.教导处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作业大检查,教研组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作业检查。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和必要补充,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是实行分类指导,提优补差,培养特长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1.辅导目的要明确,准备要充分,要在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分类辅导对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上,做到因材施教,使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2.辅导可采用集体辅导、个别辅导、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和组织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

3.早读课教师要深入课堂解答疑难问题。

五、实验

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形式之一,是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确立科学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规定的实验课题,在学年或学期初教师要编制实验计划,安排实验课题,做好所需仪器、材料、工具的准备。

2.实验应明确目的要求,确定方法、步骤和操作程序,熟悉实验过程,实验前教师应先试做,以保证实验效果。

3.实验前要做好分组准备,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验操作的机会。

4.实验课要讲清目的、步骤、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难做的关键性实验,教师应先演示。

5.学生实验时,教师应巡视指导并在实验室管理员的配合下,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的困难,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6.实验完成后,要指导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要对实验情况进行登记。

六、成绩考核

考试是教学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检查,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

1.明确考试目的要求,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学校只能举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

2.上好复习课,复习要全面、系统,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对知

识要综合归纳,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巩固技能技艺,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复习要突出薄弱环节,有的放矢。

3.做好命题工作,命题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试题的难易要从易到难。题型设计应体现多样性,做到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试查。

4.成绩评定要客观公正,既有统一标准又要灵活掌握,看答题思路,鼓励学生创新,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5.考试后及时进行试卷质量分析总结经验与教训,弥补学生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缺陷,尤其要引导学生自我分析,剖析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学习方法。

6.积极创造条件,改革考试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素质。

七、教学研究

实施素质教育,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途径和规律,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考试方法的改革。学校在教学过程管理中,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健全教学研究的制度,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法规和有关素质教育的论述,掌握教学规律、原则、策略、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学习可采用教师自学的办法进行,每个教师要有学习笔记,每学期写一篇学习和实践的体会文章,学校不定期组织专题讲座,组织专项检查和考核。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编制学科教学目

标体系(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操作领域的知识能力体系),训练体系,学法指导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制定学科教学改革方案,开展说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学校要定期检查、评估教案,定期展示优秀教案。

3.组织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组织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旧,汲取营养,引导教师着力解决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探索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4.积级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加强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增强教师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能力,努力构建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研究型、创新性教师队伍,学校应组织教师通过专题调查,经过总结、实验探索、文献分析等方法研究教学思想、课程设置和内容、教学目标和管理、教学原则和策略、教学方法和模式、学法指导、教学艺术、教学手段等。每人每学期至少与一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争取在省、市级等刊物上发表。

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 篇6

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的体育教学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素质教育的提出,提倡身心锻炼,注重心理发展,培养生活技能等,但体育教学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课堂质量也没有达到期望的标准。主要的问题有:一是一些基层教育部门的不重视,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安排,各个特殊教育学校受限于各自条件,没有真正严格实施高规格的教学安排;二是人力、物力、财力的缺乏,师资水平低数量不足,体育设施简陋,器材匮乏或破损,使得教育质量大大下降;三是没有营造体育教学的良好环境与氛围,从大的社会环境到小的学校课堂氛围,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政府、事业单位的重视与工作力度不够,全民的认识与支持不足;四是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落后,难以吸引学生兴趣,或者真正弥补学生生理缺陷,提高生活自理水平,培养自立自强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运动精神,和新时代的竞争意识。

措施

(一)加强重视力度,营造教育环境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文献,是保障有生理或心理缺陷的青少年受教育权依据,各级政府和基层的教育部门要严格执行章程和规定,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加强对特殊教育的重视。要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对特殊儿童与少年的重要性,通过动员、协调各级机关和部门,从政策和经济两大支柱上对特殊教育的体育事业给予支持,改善教学环境与条件,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同时利用各级传媒机构加大对关爱残疾人、关注残疾人体育、关系残疾人教育的宣传力度。拓展特殊教育的交流层面,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与普通生活相接触的平等通道,积极开展残疾人运动会,以及与正常孩子一起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还有积极举行互帮互助的的志愿活动等。以此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有利于残疾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加强特殊体育教学队伍建设培养

体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不仅要求掌握普通的身体锻炼方法,还要懂得不同残疾类型所要求的恢复性训练,同时要懂得特殊体育理论,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体育师资队伍要求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双重标准。可以对教师进行缺项型的培训,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完善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补充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体育教师多参与残疾人士的运动比赛,多接触、熟悉残疾人心理和生理问题,才能累计更多的教学经验,为切实提高體育教学质量,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残疾青少年才打下基础。

(三)改善体育教学场所,完善设施器材

特殊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受大众的关注度不高,政府机关难以重视,因此学校经费不足,使得体育场地条件不足,设施器材缺乏,一些专有的设备难以供应,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和残疾学生体育学锻炼效果与学习热情。政府机关和基层教育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公益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筹集经费多种渠道,改善特殊教育的教学条件,补充必要的设备、器材。同时要建立维护体育设施正常使用和利于长期使用的机制,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保证教学中体育用具的基本需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四)改革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质量

在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学中要注重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心理承受能力,挫折教育的锻炼。可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既要有基础理论的介绍,做到低起点,打好基础,而后增加实践课程,教师带领下进行层层递进式学习,加深运动难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自立自强的精神。

所以要提高特殊教育体育教学水平,需要从全方位的角度出发考虑,动员全体,从领导层到普通民众的努力。分别从思想观念,教学制度,教育环境,供应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和教学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完善加强和改革创新,从而切实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帮助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康复和体质锻炼,能够健康成长,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作者单位:惠州市特殊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创新探究 篇7

一、培养学生交流技能,提高表达能力

语言交流是信息逐步被加工、表达、形成、传播以及接受的一个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既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较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更需要学生拥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通过不断创新、丰富手语的内涵,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一些词语及其近义词的细微差别,使之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词语乃至整篇课文的内容。同时,还要鼓励、引导学生通过手语将自身的课堂学习感受与对课文的理解加以表达和阐述;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进行交流;更多地去了解其他同学的观点与感受,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实施语文课堂讨论、交流来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通过上课提问、创设短小的讨论话题等,让学生们能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逐步养成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意识,并积极回答教师的各类问题,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锻炼其语文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逐渐树立起大胆表达内心感受、不同见解的信心。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短小的、学生感兴趣的“讨论”话题作为课业,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带着“内容”回到家里去学习、思考,这对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激发观察与写作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陶行知在其教育思想中提示:“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做合一”。受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自身因素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客观存在一定的障碍,但也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具备高于常人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生观察能力与写作兴趣的培养,以此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培养其思维能力。如可以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激发其写作兴趣,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教师应着手培养、启发学生如何去观察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为将来激发其作文写作兴趣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引导学生去观察、接触身边的事物,用心去感受生活;使之对身边的事物有更多的了解,以达到丰富其写作素材的目的。指导学生将一些日常生活所发生的事情,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并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学会如果去观察,如观察初一、十五的月亮及其变化,写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去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记录,并形成一个生活随笔,这对激发学生的观察与写作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有效地培养、训练其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传授”“灌输”教学模式,应立足于尊重学生语言表达欠缺以及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教学任务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用一些更具直观展示、引导作用的教学用具(如多媒体),使之可以在日常语文课堂学习中学到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另外,语文教师需理性地认识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的客观性,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培养、发展的动机与情感意志,避免学生因其生理上的缺陷而形成自卑心理。

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在尊重学生、尊重其主体地位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得到良好的个性培养。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适当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更具有时代气息、具有培养良好人格内涵的文学作品。针对个别学生因自身原因而性格内敛,不喜欢主动回答教师提问的现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则可以为其布置一些适宜于独立思考的问题或课业,让每一个学生均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另外,语文教师在学生展示自我的同时,还应适时地、适度地鼓励他们不断“超越”自我,进而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够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展示自我,使之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与学习充满信心。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去进行教学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个性化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学生交流技能、观察能力与写作兴趣等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因材施教,使之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发展。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一些爱国精神、集体荣誉感教育,使之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一个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个性,最终达到促进其健康发展,培养其独立个性,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创新研究 篇8

特殊教育学校是由各个地区的政府、社会中的一些团体和组织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学校, 其主要教育对象是社会中一些残疾儿童或者青少年。特殊教育学校是对这类孩子实施义务教学的学校, 通过基础义务教育让这部分孩子可以获得最基本的知识、开发思维模式、树立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 在尽可能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 使学生获得更多心灵方面的成长, 治愈学生心理的自卑, 从而让这部分学生可以有自己更加精彩的人生。

二、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特殊教育学校会传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知识, 其中语文教学就是学生认知世界的第一门课程, 所以, 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语文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近些年, 国家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方式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尤其针对语文教学, 国家更是号召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 实施创新教学策略,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启发学生的思维, 从而保证这些残疾学生在接受基本教育的同时, 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语文教学之所以如此重要, 主要在于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而对语文教学实行创新改革, 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逐渐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 保障这些残疾学生的道德品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增强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 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现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

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情况并不乐观, 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其教学理念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离, 很多教学手段也比较守旧, 使得其语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一) 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化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或缺陷, 对于这类学生的语文教学就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但是, 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并没有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需求, 也没有顾忌每一名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语文教学方式的单一, 毫无新意, 对本来就带有生理缺陷的学生来说,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 这不仅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更加无法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二) 教学内容过于书本化

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教学内容, 因为教学内容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如果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经常按照书本进行朗读和讲解, 而且让学生反复阅读, 会使得学生经常面临重复性的知识内容, 这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会让这些带有残疾的学生越来越失去学习的信心, 甚至对他们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有的语文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 忽略学生的兴趣点, 对语文教学内容没有做出合理的更改, 致使教学内容缺少吸引力, 这不仅造成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低下, 而且使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很好的启发, 从而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四、创新教学策略, 提升教学质量

对特殊教育学校实行语文创新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可以全面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一) 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来改善课堂氛围

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 要结合一些其他特殊教育学校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优点,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层次制定一些新颖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方式, 并将语文知识渗入其中, 使学生通过这些新颖的教学方式获得语文知识, 逐渐产生主动学习意识, 而且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极大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使学生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二) 丰富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要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将书本中枯燥的知识灵活化, 使之带有生动性。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定为一些故事情节, 利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故事中获得语文知识, 掌握语文知识;教师也可以增添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如增添游戏、趣味的图片和短片等, 利用这些色彩性强、趣味性高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兴趣中获得语文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也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积极学习心态的培养, 还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各项知识水平的启发性教学, 尤其在特殊教育学校中, 语文学科更是重中之重。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 可以逐渐开始了解社会, 认知世界, 从而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掌握更多的文字、语句等, 这些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可以逐步开始学习其他学科, 并获得全方位的知识。对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学实行创新教育,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心态, 还有利于这些残疾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乐观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使得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海燕.“创新”让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熠熠生辉[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3) .

[2]陈秀玲.谈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学[J].宁夏教育, 2011 (11) .

论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篇9

一、教师不仅要备好课, 还要写好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听一个历史教师上课时没有记录一个字, 因为那节课精彩得很。课后, 他问老师备课花费了多少时间。老师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间接地说:“我这堂课直接时间是15分钟, 但是我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

用一生的时间备课。达到这种备课境界的老师怎能不优秀呢?我想:只要我们努力着, 实践着, 我们也会走进“用一辈子去备课”的那种境界。其实, 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做到:学生缺少什么给什么, 不懂什么讲什么, 不会什么教什么, 以学定教。

教师还要有反思的习惯, 从反思身边最熟悉的教育现象做起, 关注身边最平常的教育小事, 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与得失。“每天从问题出发, 把自己的行动拿出来研究, 再把研究的成果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刚开始 (反思、研究) “同样很累, 但这种累解决着以前工作中的问题, 它正在促进我的成长, 它能让我体验到快乐, 并看到希望, 我不断感觉到因为自己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不断提升, 我的工作变得越来越从容, 也越来越轻松了”。

处在新课改下的特教教师, 要具备很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去驾驭课堂, 驾驭学生的学情, 驾驭学生的思维活动——用一辈子去备课、去反思。

二、创设情境, 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研究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 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 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教师若能运用各种手段、方式和方法来调动聋生, 感染聋生, 创造出教学的生动氛围, 使教学进入较高的境界, 那么教学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控制力和感染力, 才能使聋生自觉培养起语文学习兴趣、自觉调动起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于教材的特点, 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设计,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朗读、讨论、交流、表演、辩论等形式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投入课堂, 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课堂活泼、有趣、富有活力。学生喜欢新奇的事物, 形象思维比较发达,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比较适宜的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辅助教学, 吸引学生的眼球, 调动他们的思维,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本领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调动出来的工具和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教师可利用评书、读书、藏书等活动让学生口、手、脑动起来。

一个失败的老师只能用一种方法教育一百个学生, 但一个成功的老师可以用一百种方法教育同一个学生。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本领为目标, 通过学生喜欢的活动改变其消极的心态, 让教育不再常态化。

四、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有效教学, 对于教师来说, 意味着精神享受, 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 意味着生命价值的实现, 而对于聋生来说, 其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有: (1) 问题的预设必须紧扣教材内容, 目标的提出以老师为主; (2) 要求学生探究的问题指向要明确, 紧扣教学内容, 题目力求通俗, 让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一目了然; (3) 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的引导需适当, 逐步实现从“扶”到“引”, 由“引”到“放”,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 对于提高聋校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抛砖引玉之言, 希望能为聋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点参考。

关于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的探讨 篇10

音乐不仅可以启发、提高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人格,更能够为学生道德情感的建立和健康成长带来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音乐能够满足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内心的需求,关怀他们的心灵,带给学生信心和希望。与此同时,音乐是人类最有共鸣的语言,音乐需要身体和音乐的高度配合,更是培养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积极心态的良好渠道,使学生可以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音乐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更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健康发展,帮助学生远离孤僻,融入社会,增强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这也是特殊教育学校注重音乐教学的原因之一。

二、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的对策

1. 改进管理模式和教学理念

近些年来,我国特殊教育院校开展的音乐教学大多以娱乐为目的,虽然音乐教学可以给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带来快乐,但是这样的音乐教学并不等于高质量的音乐学习。所以,地方政府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都要对特殊教育中音乐教学的意义进行重新的认识,要重视音乐教育对于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康复以及生理恢复的作用。因此,要加大财力投入以及人力投入,改善特殊教育的音乐教学环境,鼓励学校的音乐教师对课程所有内容进行自觉学习,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把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对学生认知不足进行有效的弥补,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特殊教育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音乐课堂要走出教室

人们都对课外活动的意义了如指掌,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能够展现出真实的自我,陶冶自身的情操,音乐教学同样如此。在特殊教育学校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在环境优美的公园里播放优雅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还可以让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发掘学生的特长和优点,方便教师以后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与此同时,课外活动是对校园文化生活的补充,因此要加强与其他学校的沟通、合作及交流,发现其他学校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本质上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3. 结合音乐治疗开展教学

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音乐治疗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是每所特殊教育学校在音乐治疗中都会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身为音乐教师,必须要对音乐治疗理念进行学习和掌握,灵活运用音乐治疗的方法,将音乐治疗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实践经验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案,及时掌握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情绪变化,走进学生的心灵中去,将学生身体和心理特征作为出发点,满足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需求,从本质上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 篇11

[关键词]快乐体育;趣味性;游戏;评价;激励

体育课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最大的原因就是体育课能带给学生快乐,有趣味性,让学生能够迅速调动情绪,主动参与进课堂中。面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认知力、判断力,以及自主控制意识都正在飞速完善中。如果体育课过于形式化、简单化,不能真正带给学生快乐、凸显出趣味,那么可能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而,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层次,让体育课富于变化,有一定的挑战性,让体育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肢体,还锻炼了学生灵活的运动思维。

一、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快乐体育的意义

快乐体育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体育课注重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各方面人性化的科学指导思想,有利于挖掘师生潜力,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掌握动作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技术,增强体质,锻炼身心。把教学内容与游戏、音乐、舞蹈等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练习积极性。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能动作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健康水平。

快乐体育是培养身心兼备的实践活动,以情感教学为基础,是联系师生的桥梁,是人格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生动、活泼、和谐、友善的氛围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它要求教师亲自参与到学生的练习活动中,直接用身体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它从情感入手,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教法与发现式的学法,在发展体力同时进行知情意并重的人格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调动教学积极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增进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积极性,而且达到培养身心兼备的人才的教学目的,并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应注意的问题

1.违背教学大纲。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而快乐体育强调学生愉快、轻松的运动。二者在目标和要求上有明显的冲突,因此,在实践中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是摆在广大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有各自的独特偏好,在体育教学中,如果不加以鉴别地实施快乐体育,就有可能违背正常教学大纲,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

2.整潔、新颖、美观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练习注意力,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视觉错觉的心理过程,对场地器材做适当的布置,可以消除学生惧怕的心理,增强练习的信心。快乐体育对教学班的人数及场地、器材条件也要求较高。相反,教学环境不佳,对学生的兴趣、情感、信心、意志、运动能力及心理状态会产生严重影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遭到破坏。

3.“放羊式”教学的出现。由于快乐体育强调学生学习行为的自主性、自为性,包括自定目标、自定步骤等,这就大大增加了体育教师组织管理的难度。由于班级规模大,人数多,场地、器材经费不足,很难根据不同学生个性的学习需要进行个别指导和保证练习条件。因此,在快乐体育实施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出现“放羊式”教学,这就背离了我们的初衷,从而降低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三、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

1.体育游戏法。快乐体育施教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快乐的活动过程,即在体育练习活动过程中,将动作练习、掌握方法、锻炼身体融为一体,将体育教材的学习内容和增强学生体质因素贯穿于游戏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各种欢快和有趣的体育游戏中,掌握体育知识,发展技能,增强体质。但是也要注意,体育游戏过于注重娱乐性,反而和教学内容产生了脱节,更淡化了体育技能的掌握目标,这对学生来说,虽然情绪是放松了,快乐也体验了,却在玩乐后不知道学了什么。这种情况即是本末倒置,体育游戏的实施要以教学基础为牵引,体育技能的融入要在游戏动作上找准平衡点,让游戏规则与运动技能重合于某点,让学生在游戏进行中熟悉技能,在技能掌握中投入游戏。此外,教师还要做好启示性引导,清晰有序地将学生带入到运动重点中。

2.实施课堂评价法。课堂评价是新时期教学理念中颇受重视的内容,教学评价能够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能够让师生双方从不同的角度完整体验课堂,全面了解自己的表现,便于自我发掘,自我反省。而体育课堂中的评价也是课堂评价的一部分,教师要有建立评价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听取意见,懂得参与总结,能够发扬长处,改进不足。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真实性与鼓励性,做到实事求是、公平细致,多发现学生的表现优点,赏识信任,传递运动正能量。例如,在学习篮球移动运球时,我组织学生们开展了“运球接力赛”的游戏,结束后我做了这样的评价:“从短短的游戏中,老师看到了同学们不甘示弱的勇气,团结合作的凝聚力,当然还有熟能生巧的运球能力,尤其是女同学,巾帼不让须眉啊,老师非常欣慰,但是能生巧的却还不多,让球溜走的也不少,希望同学们课后多练习,争取下次再进步。”中肯的评价,有力的鼓励,让学生们信心大增。体育教学的初衷就是调节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教学需要轻松的氛围,需要开放的观念。体育教师要有机融合体育的趣味性与学科的知识性,由内渗透,人性化地牵引学生,创建多彩体育课堂。

3.多目标教学法。多目标教学法是指在学习新教材时,以所学教材为基本教学目标,设置若干练习,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后,可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积极认真地去实现基本目标,又能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4.角色体验法。在这种方法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当教师或组长的角色,在小组和集体教学法的组织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之通过角色的体验,培养责任感、自律感。由于每位学生可以变换角色,因此,极易活跃教学气氛,并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体育的主观能动性。

5.心理激励法。基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师要注意在学习中经常赞扬学生,学生某个动作完成成功的时候,教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能增强学生的意志并提高他们的兴趣。对一些体育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不可简单粗暴,大加指责,而应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 俞继英《学校体育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 于素梅,朱红香等《“体育与健康”课教学问题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 篇12

建设优质教育学校的维度、方法, 应该因为学校教学实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我想, 如果我们能立足实际工作, 从学校校长管理水平的提升、教育观念的转变、校园文化的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培养几方面入手, 建设优质教育学校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首先, 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

研究表明, 校长走出行政管理者的角色, 走向学校文化和道德的领导, 是未来校长角色发展的重要方向, 校长应该是学校文化的塑造者.

(一) 校长应该有谦虚学习的态度.用谦虚的态度学习, 不仅会让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变化, 也会给全体教师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全校上下形成学习的氛围, 为建设优质学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校长应该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有恒心, 有毅力, 教育管理者的优秀品质会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亮丽的一笔, 会成为教师学习的楷模, 也会为建设优质学校打造良好的环境.

(三) 校长应该有学以致用的智慧.教育管理者学以致用的智慧, 会真正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 会真正实现用自己的理念影响他人, 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都是建设者”的氛围.

其次,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为这种理念的历史传承, 使得教育理念的转变成为一件并不容易的事.但在优质学校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将学校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 也就是将传统的以学业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上来, 为学生美好的未来与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的具体实践中, 要以“幸福学生”、“成功教师”和“发展学校”的三维视角为宗旨, 使学校成为有内在灵魂的精神场域.

“幸福学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促进学生的能力和谐发展, 使之能够实现人生价值, 创造辉煌人生的前提条件.

“成功教师”是让教师有职业幸福感, 使他们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研究中, 为学生的终身服务的重要保证.

“学校发展”是要求我们能确立共同的宗旨与价值观来创建优质校园, 形成合力才能实现目标, 才能让我们的优质教育学校的建设健康、和谐、快速地发展.

第三, 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优质教育学校的建设要打造以阳光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

显性文化的建设非常重要.一本由学生整理的校本教材、班级黑板的温馨提示、教师和学生的每日十问、班级的班规、学生的养成歌、楼层分体教育等等都会感染和激励全校师生, 真正形成了“墙会说话、草能含情、树可微笑”的良好文化氛围.

隐性文化的建设尤为关键.隐性文化渗透在学校的各个层面, 它所涉及的面较之显性文化更为宽泛, 更能体现出校园文化对师生熏陶的功能.如教师为人师表的垂范、学生阅读名篇的习惯、国学教育的坚持、教材课本的编演、特色课程的开设、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德育课题的研究、家长学校的活动等等都会成为隐形文化, 感染师生的心灵.

第四, 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优质学校建设的另一条重要路径, 就是通过提升教师自身的能量, 借助“发展人”的过程来带动“学校的发展”.以发展专业学习共同体为起点, 建立以教与学为中心的合作团队, 形成网状学习组织、开展校本研究工作坊、采用多渠道培训和经验交流会、跨校观课、名校参观、异地考察等等, 提升教师能量, 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打造名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形成名师、骨干、优秀教师发展梯队, 逐步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储备教师后备人才, 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浓度变化特征下一篇:病例分析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