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精选12篇)
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篇1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民族的希望, 他们肩负着21世纪的重大任务, 他们的作为关乎民族命运、国家大计。合格的青少年学生应有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 对学校、家庭、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 在学生工作中具有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生涯作为人生中的过渡环节, 所接受的教育具有终身效益的特征。而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 不仅能帮助青少年强身健体, 同时, 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规划, 因而, 更应该反映其教学的长期性目标。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在现阶段变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因而, 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细心观察, 研究学生多样化的兴趣,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对授课环节进行事先的设计, 对学生进行兴趣教育, 并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 一方面使得学生能释放在繁重的文化课中积累的压力, 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培养自觉接受体育教育的意识。在教学形式上, 在进行体育训练前,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比赛, 培养他们参与其中的意识, 并通过为比赛鼓掌、加油等形式获得身心的愉悦感, 培养他们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 教师要诱导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可以通过竞赛性质的项目,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 通过这种同学之间的体育训练竞争, 形成一种体育锻炼上争先恐后的气氛, 激发每个学生内心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自我锻炼是指学生有意识地在不需要教师强迫的情况下, 进行的主动锻炼。这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常规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一方面要靠老师积极地采用技术教学的方式, 利用技巧, 激发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 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体育锻炼的认知、观察以及独立训练能力, 使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 明白体育锻炼的内涵及有关锻炼知识, 充分地激发他们锻炼的自觉性, 不断在运动的强度、次数、时间上取得新突破, 为终身的体育训练夯实坚强的基础。例如, 在教学中, 授课教师采用轮流负责制的方式,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中, 这样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性, 另一方面又能增强每位同学的责任感, 增强对锻炼的关切程度, 从而更加有意识地参与体育锻炼。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宣传员, 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尤其是作为体育锻炼的体育教师, 他们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授课老师, 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终身的体育训练, 因而教师素质的提高, 对于学生树立终身的体育意识意义重大。
首先, 体育教师应具备丰富充裕的体育知识储备。在进行锻炼教学过程中, 面对兴趣爱好多样化的学生, 体育教师应对各种不同的运动和锻炼方式有着一定的了解, 这样才能在为学生解答疑惑的过程中得心应手, 作体育知识的解疑人,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其次, 体育教师应具备优良的道德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 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终身教育的体育教师, 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才能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 在锻炼和人生中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再者, 体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 因时制宜地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要认真钻研不断更新的教材, 采用现阶段的多种高科技手段, 将课堂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每一分每一秒,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构建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接受教育, 激发其自主锻炼学习的热情。
四、多样化教学方法
现阶段, 随着高科技的逐步普及, 教学方法已经开始逐步迈向多样化的时代。作为终身教育的体育教学, 其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多样化。体育教学强调的是一种师生间的互动, 在多媒体高度普及的现代教育中, 教师应该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体育教育。例如, 在教学的讲解阶段, 教师可以通过PPT、电影短片等多种方式, 利用生动的图片或者是别人的实例进行教学, 宣传相关的体育知识, 如:篮球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足球比赛中的规则等等。还可以采用前届学生的真实短片, 一边教学, 一边评价,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锻炼中, 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综上, 学校教育期间, 通过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教师的自我提高、学生兴趣的挖掘、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式, 不仅能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自主锻炼中, 构建健康的体质, 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也有重大的作用。
摘要:体育教育是学校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其除了能满足青少年茁壮成长、积极向上的发展需求外, 同时还有助于培养一定的未来职业能力。因而, 学校体育教育通过不断的变革, 鼓励学生通过接受学校体育教育, 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 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培养良好的终身锻炼习惯, 为终身健康夯实坚定的基础, 意义尤为重大。
关键词:体育教育,终身意识,学生
参考文献
[1]薛军, 王涛.建设终身体育[J].体育科学, 2005, (2) :101-102.
[2]王维贤.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教海探, 2009, 4 (12) :157-159.
[3]全爱清.论高职体育教学中“健康第一”思想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 (04) :25-27.
[4]张林, 王海燕.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8, (5) :197-199.
[5]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 2002.
[6]王则珊.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学生体育健身方案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5) :132-134.
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篇2
摘要: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体育教学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培养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它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体育教学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学生时代,还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可靠的基础,发挥终身效益。基于这一特点,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为此,本文从快乐体育,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体育习惯的培养、运动能力的培养,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培养 终身 体育意识
1、引言
终身体育是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所面临的一个贯穿一生的自发自主的体育过程,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教师指导,没有体育课作业条件,没有组织的情况下,所处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况,有选择的或重新学习体育锻炼内容,以满足个体身心健康和闲暇娱乐的需要,其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等方面都具有自发自主的特点。体育意识是指在一定环境下,人们对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育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的总和。其基本内容包括体育知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当前,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完成的不是很好,体育课的质量不高,体育课上进行练习的学生很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任何一种体育项目都不感兴趣,根本达不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2、正文
如何才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呢?我认为要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从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应着眼于普遍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身心的协调发展,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应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运动能力的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体现体育所特有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2.1在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快乐
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先行设计。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根据“以人为本”理念,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为学生创设多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
2.2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热爱体育,其学习的热情和持久力才会提高,才会成为未来真正的“体育人口”。体育教学要新颖,要有趣味性,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
2.2.1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的认识。
教学中结合体育影片,看电视、体育录像、VCD等方法,介绍、讲解古今中外的体育趣闻、体育的起源与发展,扣人心弦的体育赛事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目的。另外,还重点向学生介绍了本校田径队和小足球队在各级比赛中获得的荣誉,并展示比赛时的照片和获得的奖杯、锦旗、奖状。学生通过视觉感受而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激发了体育的热情。
2.2.2丰富课的组织形式。
教师在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上和教学内容上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的新颖多变,会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跳远是锻炼身体的重点教材,也是竞技性很强的项目,在学生初步学会动作后,组织一次小型的跳远比赛,评出当堂课的“跳远王”,并不定期地组织“跳远王争霸战”,在学期结束时决出“跳远总霸主”。同时告知学生每年都有这样的活动,从而很好地达到了让学生持久、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目的。
2.2.3改变体育的评价标准。
学生因先天遗传等因素,身体素质是参差不齐的,如果用传统的体育评价标准去衡量一个学生,即使这个学生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及格”的。我们可以对学生“不求完美,认可及格”,让学生对学业有轻松的感觉,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特长。
2.2.4发挥教师自身的特长。
体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技能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感情展露,心灵沟通和思想交流的加温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与学生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使他们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色彩。在小学中高年级中,大部分学生对足球和篮球这两个项目兴致很高,但少部分学生则兴趣不大。为此,面对他们我总是生动形象地讲解,熟练、轻松、自如地作动作示范,偶尔还有些“花样”表演,并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感染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3养成学生的体育习惯。
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它有别于兴趣和爱好的是它没有意志努力的存在。而体育习惯,更是一种自发的、能使人从中获得快乐的行为。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3.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保健卫生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2.3.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3.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必须与培养学生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学生们之所以踢起足球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足球这项活动。随着我们对这项活动的深入,学生从“只知乱踢到踢出些门道”,踢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及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的过程。
2.4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2.5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教学中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工作态度。教师的言行,时刻对学生起着迁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良好的言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体育教师还要跟随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地自我进修,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这样,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
3、结论
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学校体育教学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地,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篇3
关键词:终身体育;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灵活多样;课外体育;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13-1
学生时期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学校体育是提高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环节。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和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我们研究探索的主要方向。在如何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本人进行一些有关尝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精心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和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课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例如在进行小学生自然地形跑的练习中,如果教师简单地就学校操场让学生四小组长带领跑几圈转上几圈,学生积极参与率肯定不高,且效果很差,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作精心考虑,利用器材、导具将练习的场地布置成有供穿越的“小树林”、跨越的“小河”、钻过的“山洞”……学生会对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会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能在其中获得运动的乐趣,快乐的满足,效果目标全达到了。再如,我们每一位体育爱好者,观看喜爱的体育比赛时,欣喜若狂,能彻夜不眼,这其中感受到的乐趣,一切不需要规定,不需要强制,均来自内心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如果能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东西,不管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于他个人成长的意义,但他已经在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育,终身体育得到了培养。因此,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从而亲身地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这样会使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与学习。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在体育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教学问题法、范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循序渐进法等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中,体育教学的方法随着改革的浪潮不断推旧出新,更好地满足了课堂教学的提高。这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再沿用老用一套教学模式,需要灵活多变,合理运用,使之行之有效。如:教师在一节课中纠正学生错误动作,不断使用讲课示范,把预先录制好的动作在多媒体平台上进行讲评,强调了一遍又一遍,所起作用却很微小。教师如何交替使用讲解示范,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与正确的示范录像一起放到多媒体平台上演示,师生共同参与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灵活合理交叉使用呈现多样性,学生会以更大的热情去参与,所取得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因此,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重要手段。使学生为能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获得更好的体育技能,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提高终身体育意识。
二、坚持课外锻炼,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课外体育锻炼是指体育课以外的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体育活动。它与体育课是相互联系的,互相促进的,是体育课的延续和发展。课外体育锻炼空间广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的灵活性、选择性能比较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这对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锻炼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形成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积极作用,并能进一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
国家教委明确规定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课外活动,但不少学生苦于没完没了的作业或者缺少体育娱乐场所,甚至无体育器械的练习,得不到锻炼。“豆芽型”、“竹杆”型或者“肥胖”型的有增无减,不少学生“手无缚鸡之力”,缺少青少年应有的朝气这种情况有弊于学生的终身体育。扭转其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在校学生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而体育课的上课时间毕竟有限,范围也比较局限,得到的体育锻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坚持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真正加强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必须确定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应有的地位,把这一方面的认识统一到全面育人的高度上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学生参加课外锻炼提供保证。引导学生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积极参与,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学生认识到课外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科学指导,提高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使其体育锻炼具有自觉性、自愿性,提高锻炼的效果。
三、结合家庭、社会与学校形成三位一体
学校体育是培养人锻炼能力的重要场所,但并不是所有的锻炼能力都要依赖于学校体育来培养,终身体育要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它涵盖着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家庭、社会在终身体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里有这么一个家庭,父母皆是终身体育的受益者,家里置放了许多体育器材,购买了许多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书籍,平时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愉悦了身心,锻炼了身体,孩子受父母的影响,在父母的指导下亦开始参与其中,平时一有空,父亲便带其去进行户外锻炼,让学生接触社会体育中多种多样的锻炼方法,家庭内部成员集体活动时和睦欢乐的气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自然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社会体育是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延续和补充,没有社会体育、家庭体育参与的学校体育是不完整的体育教育。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只有融入社会大系统,才能形成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体育教育的社会风气。我们要利用好学校体育的规范和家庭社会体育的灵活多样等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做到真正地推动实施终身体育。
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篇4
一、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的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我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技术教学外,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体育知识, 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 促进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 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 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 主动积极的锻炼, 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 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 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 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 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 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 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态度和兴趣, 拥有健康的体魄。
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 多媒体也进入到体育教学的课堂, 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 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 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运用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 容易出现错误的演示, 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 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呈现出多样性。因此, 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 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 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 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 乐于体育。
三、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无论其身体素质怎么好, 技术有多么全面。他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必然有其自己的专长。本人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 就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就是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多种多样地。所以, 学生不懂体育方面的知识自然而然地找体育老师来帮助。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 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才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 教学过程也得心应手, 也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欢迎。体育教师还要跟随时代的不断发展, 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 体育教师应不断地自我进修, 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 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要有创新能力, 对自己的创造有清醒的认识, 并加以开发, 在体育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天赋和好奇心, 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 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 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 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篇5
3.1高中学生的体育意志力普遍较弱。体育意志力是指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主动性,是在体育锻炼中形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意识。当下我国高中生的体育意志力普遍较差,是因为高中时期学习压力较大,严重缩短高中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导致高中生体育意志力异常薄弱,例如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考试科目不达标,日常体育锻炼时坚持时间短等,成为培养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难题。
3.2高中时期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特殊时期,降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发育的逐渐成熟强化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差异,增多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思想顾忌,如:男女生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时,他们会极其担心自己做体育锻炼时的形态,担心自己出丑;一部分女同学因为性特征发育较明显,导致参加体育锻炼时较笨拙。由于以上原因,使学生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大打折扣,降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3高中生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指导。学生从小到大深受各种各样的学习压力,以及教师和家长对考试成绩的重视,使学生从小养成重视文化课,忽视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也忽视对自己的身体素质的关注。因此学生除去在体育课堂的锻炼时间以外,没有其他锻炼时间,加之体育场地不足等因素制约,使学生难以坚持长期的体育锻炼,无法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篇6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思路与办法。
当前,我国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能否全面实施好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学生重视体育运动,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值得引起广大体育教师重视和深思。
一、体育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体育教师的威信是学生对教师所持的一种信赖而又尊重的反应态度,实质上反映了师生间积极肯定的关系,是教师有效影响学生的基础。体育教师队伍作为人民教师的一支生力军,对于学生的全面教育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怎样在全体学生中树立威信,对于加强体育教师的自身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形成学生终身锻炼思想,开展学校“两课、两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有着重要现实意义。体育教师在学生中建立威信是能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认识活动和形成终身锻炼思想及各方面发生深刻影响,学生乐意接受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按教师要求去努力学习,学生在信任和崇敬教师的心理上,努力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学生把体育教师作为榜样,在活动中积极模仿教师高尚品质和优良性格特点的意向,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体育教师在学生中的树立威信,必须有优良的政治思想品质、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较强的教育教学和工作能力、良好的生活作风等方面,必须善于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二、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中部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三、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四、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五、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无论其身体素质怎么好,技术有多么全面。他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必然有其自己的专长。在体育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多种多样地。所以,学生不懂体育方面的知识自然而然地找体育老师来帮助。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乒乓球;有的学生喜欢踢毽子;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但又看不懂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样,作为体育老师的素质高低就很关键,虽然有些运动项目是自己的专长,就很容易。有些项目是自己的弱项,就很难做到。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才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教学过程也得心应手,也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欢迎。体育教师还要跟随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地自我进修,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要有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创造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天赋和好奇心,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地,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学参考书》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杜伟 等编
【2】《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国家教育部
【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北京市教委)
【4】《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编委会,2001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5】《体育与健康》 (季浏主编、孙麒麟副主编,2000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篇7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中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 相比之下, 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如何设计能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 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 同时, 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 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 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 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 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 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 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 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 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 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技术教学外,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 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 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 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 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 主动积极地锻炼, 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 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 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 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 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 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 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 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 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 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 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 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 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 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 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 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 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 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 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 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 乐于体育。
四、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本人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 就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就是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不懂体育方面的知识, 自然而然地找体育老师来帮助。这样, 作为体育老师的素质高低就很关键, 虽然有些运动项目是自己的专长, 就很容易。有些项目是自己的弱项, 就很难做到。因此, 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 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 才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 教学过程也得心应手, 也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欢迎。体育教师还要跟随时代的不断发展, 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 体育教师应不断地自我进修, 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 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要有创新能力, 对自己的创造有清醒的认识, 并加以开发, 在体育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天赋和好奇心, 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 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 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 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 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篇8
一、让学生感受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 相比之下, 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如果设计能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获得快乐, 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 学生对文化课的压力就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 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 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 这样, 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 就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逐渐由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技术教学外,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 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 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 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 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 主动积极地锻炼, 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 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 从而为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教学方法要多元化
体育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 多媒体也引进体育教学的课堂, 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 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 把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 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 使体育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性。
四、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无论其身体素质怎样好, 技术有多么全面, 他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必然有其自己的专长。本人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 就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就是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多种多样的。所以, 学生不懂体育方面的知识自然而然地找体育老师来帮助。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 有的学生喜欢乒乓球, 有的学生喜欢踢毽子, 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项目, 但又看不懂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体育老师, 自身素质高低就很关键。因此, 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 才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教学过程得心应手, 才能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欢迎。体育教师要跟随时代的不断发展, 不断地自我进修, 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 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要有创新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天赋和好奇心, 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 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 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 对体育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 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篇9
一、 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
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工作很多,但养成锻炼习惯却是关键。因此,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体育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国历来把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列为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培养学生锻炼习惯的方法有很多,而坚持养成教育则是中心环节。养成教育的目标比较明确具体,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思想教育、传授体育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科学锻炼, 而且还需要安排锻炼的时间、场地、器材,并对学生坚持体育锻炼进行检查和考核。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如,通过谜语激趣、故事激趣、游戏激趣、歌诀激趣、情境激趣等途径,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其次,要以教师之“情”导学生之“趣”,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家庭体育及节假日体育锻炼的督促、指导,使学生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二、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人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另外,教师除了进行技术教学之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及作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在体育教学中, 还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体育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 主动积极地锻炼,从而使学生的自我锻炼成为自主活动,让他们的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
三、 激发学生对运动参与的兴趣与满足是形成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因素
如果学生在学校阶段总是被动地接受没有快乐情趣的体育,就难以激发学生的体育情感,学生也难以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和养成自觉主动地从事体育活动的习惯。因此,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年级学生都会有来自文化课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我会经常采用主题式体育教学法,即在教学中采用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运动的情境中完成有情节的任务,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创新、相互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为了能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体育课教学设计还应该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学生们运动的乐园,这样学生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 就会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而且会逐渐把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四、 提高教师素质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环节
作为体育教师, 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断地进行自我进修,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还要有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创造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热情,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再加上较强的科研意识,才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浅析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篇10
总体上说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每一位体育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作为体育教育的出发和归宿, 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使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接轨。
一、培养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
学生能否积极自觉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现实中很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 相比之下, 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 同时, 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这样, 学生就将在文化课中的压力在体育课中得到完全释放。因此, 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更要注重学生实际, 从而产生更积极的作用。
教师在设计体育课的过程中要把学生最喜欢的、最感兴趣的内容包含其中, 要着重对游戏环节的设计与把握。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 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教会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
体育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先决条件。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就要做到克服体育教学中轻视理论的偏向, 重视身心健康教育, 把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加强课内与课外体育相结合, 加深学生对终身体育的理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因地制宜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加强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 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师以自己丰富的知识、熟练的运动技术技能, 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 使学生产生一种羡慕感和积极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重视仪表美, 而且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 端庄朴实的仪表, 热情活泼的性格, 沉稳大方的举止, 以能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使学生懂得真、善、美,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体育课教学应采用多渠道的教学, 促进学生掌握终身体育意识。但要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症下药”, 尤其是针对“书呆子”型的“后进生”群体更要“因材施教”:一般这类学生思维敏捷, 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发挥其特长, 开拓他们的思维, 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潜在意识, 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针对心理素质或者运动能力较差的群体:由于他们觉得技不如人, 不想在大家面前现“丑”“自取其辱”, 针对这种心理, 在教学中应降低练习难度, 多给予他们保护和帮助, 在教学中要用积极语言鼓励并重塑学生的信心, 激发他们的练习热情, 使其在学习中各尽所能, 各有所得, 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针对具有逆反心理的“后进生”群体:这类学生练习技术动作时, 通常表现为教师的要求无所谓, 即使做错动作, 对教师的纠正指导, 也满不在乎, 总摆出一付满不在乎的架式。但这类学生大多运动能力强, 不甘寂寞, 好表现自己。因此, 首先要求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使其信服;其次要以情感来感化他们, 使他们产生崇敬之情;此外还要因势利导, 把握好教、学、练的时机与时间。另外在授课期间教师还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中的不同表现, 对上体育课一惯认真者, 要树为榜样。对在课堂上有一定热情和积极性, 但一遇到挫折就畏缩不前者要多鼓励, 也要多帮助;至于有些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心, 自卑心理强, 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运动能力的学生, 教师应循循善诱、讲清道理、耐心引导, 想方设法用自己实际行动和对学生充满信心的态度去影响, 让其了解产生的原因正视自己的恐惧心理, 并掌握方法战胜它, 进行自我调节。
三、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思想
如果说学生在校期间尚能“主动”或“被动”地参加体育锻炼。那么, 可以说, 对经过十几年学校体育教育的大部分学生讲, 进入成年后, 体育几乎就不存在了。往往是学生毕业后, “既无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又无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 学生时期的体育成了他人生的“插曲”。因此, 我们应有一个长远的, 整体的大教育观, 不能只注重眼前的近期“效益”, 应把对学生进行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所谓“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充分说明了习惯从小培养, 比较容易获得成功这个道理。因此,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是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所以, 要建立能够延续到毕业成年后仍能进行的, 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易学、易用、易练”的, “少而精”的, 能有终身效益的体育实践教材体系。而且教材体系应该做到“少而不偏, 精而不枯”的特点, 确保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式与方法, 在强调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与习惯的同时, 加强系统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培养, 树立以强身健体为目标的终身体育观念。在课程设置方面, 也要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爱好, 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让学生增强自主意识, 从“要我练”发展到“我要练”, 真正形成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 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也能终身受益。
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篇11
摘 要: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基础,体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培养终身健康的合格人才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学生通过学习与掌握系统的体育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既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又可以达到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学校体育;终身体育;重要性;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120-02
一、学校体育对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
1.终身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
如果我们把人生中的身体锻炼活动分成若干个环节的话,那么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整体中,刚好处在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无论学生在进入学校时的体质状况如何,当他走出学校时,理应达到丰富知识和强壮体魄的完美结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如果在这个关键阶段,施以科学的体育方法,就能促进他们的身体素质向正常的方向发展,为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在学校期间又是人的一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时间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学校体育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培养的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与其他体力劳动者相比,他们更需要体育,更应成为终身体育的对象。 因此,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多种功能,使其在终身体育中承担更多更重要的责任和作用。
2.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终身体育是当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国情和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成为德才兼备、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
首先,学校是贯彻终身体育的中间环节,对终身体育的实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其次,体育可以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毅力、自信心、自制力。
第三,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和核心,主要任务是要加强体育意识的培养。 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有助于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效地衔接起来,使学生在走向社会时,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健康身体,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
二、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首先,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在校学习的学主正处在身心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施以良好的体育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正常发展,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这既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使之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也可以为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学习、工作和从事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体质基础。
其次,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学校体育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学生学习与掌握系统的体育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三、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
1.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与健康知识的传播
学习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基础。 由于长期以来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始终未真正确立,终身体育与健康教育并没有落到实处,学生普遍存在着缺乏体育与健康知识、锻炼方法单一、体育锻炼兴趣不大、体育行为习惯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体育课上加强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水平,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是很关健的。
体育意识不是短时间就能形成的,而是靠长期的、不间断的努力才能最终达到这个目标。
·教学教法·学校体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只有充分地把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的能力。 而自觉性和主动性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人们学习和锻炼的内部动力,是个体行动的心理活动的倾向。 只有当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内容或过程有了兴趣,才能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
目前各学校已经根据教育部对体育教学的新目标和新任务进行了改革,即由原来的体育课改为体育健康课程。 同时,上课时要突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提高体育意识和让学生掌握2~3项自身热爱、终身锻炼的运动技能,使其养成良好的基础,使学生获得愉悦和快乐的感受,让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并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乐趣,从而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
实施个性化培养,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体育项目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个性教育是着眼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而实现的教育,它针对人的个性差异通过一定的训练和培养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校是学生施展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的最好场所,如果学校的一切活动统得过死,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势必会使他们产生厌倦集体的情绪,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以往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由于一时跟不上教学进度,对体育产生消极思想,体育俱乐部活动课可帮助他们提高技术,重新唤起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这种平等自主的教学过程中最终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
4.发挥体育宣传的导向作用
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体育宣传的导向作用,首先要端正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正确地区分健身运动、竞技运动与培养冠军的关系,深刻地理解学校体育对培养现代化的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其次要在”参与”二字上多做文章,引导学生直接参与体育锻炼,学校体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实践,唯有实践学生才能尝到甜头,加深体育情感。
5.在体育教育中强化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在欧洲许多国家是没有体育课的,欧洲从小学到中学以及到大学等各类学校,都有许多很好的体育场馆为所有学生和教职员工开放(有偿的) ,以俱乐部形式来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或体育健康课程,是基于中国学校和公共场所所能提供给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太少,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等问题而设立的。 如果不在各类学校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或体育健康课程的活动,势必会造成许多学生没有锻炼的场所,而被迫放弃体育锻炼。
另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加之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富裕,故要学生花钱去进行体育锻炼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体育教育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个性发展必须以一定的个性指标入手,培养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建立自己特有的与体育的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与体育教育的稳定关系,而且能够客观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在自我健康的维护和提升的目标指导下,通过体育获得健康的行为、健美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同时,把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加强交流,吸引企业投资,更新体育设备,创造优良的体育环境。另外,在保证增强体质这条主线教育目标的同时,培养教师自身素质,既要掌握一定东、西方体育知识、技能,又要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生理学等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具备多方面教学能力,以适应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纵艳芳.浅淡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四川体育科学, 2004(1).
[2]肖锋,蔡冬梅.论高校终身体育的教学模式[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
[3]白晋湘.论中国民族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3).
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篇12
一、激发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欲望和满足感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教师如何设计能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 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 同时, 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 从而使学生将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压力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个环节更要注重这一方面, 真正使体育课产生更积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技术教学外,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 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 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 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 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 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 使学生由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 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 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 乐于体育。
四、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无论其身体素质怎么好, 技术多么全面。他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必然有其自己的专长。但是面对无数的学生, 每个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体育教师还要跟随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 体育教师应不断地自我进修, 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 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这样, 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推荐阅读: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09-04
高中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10-02
中学生终身体育11-06
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论文08-08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10-20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10-22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09-05
培养良好习惯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07-20
让我终身难忘的老师小学生周记10-04
高校终身体育分析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