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幅度论文

2024-08-16

运动幅度论文(共9篇)

运动幅度论文 篇1

临床研究表明, 相较于二维超声心电图, 实时三维超声心电图在诊断局限性室壁运动异常中有着更为显著的应用效果, 且能对心室壁17个节段的运动状态进行定量分析[1]。本研究旨在分析冠心病室壁运动幅度及舒张功能变化中, 实时三维超声心电图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试验组, 选取同期体检的64名健康人为对照组。试验组男43例, 女25例;年龄40~76岁, 平均 (60.0±10.2) 岁。对照组男40例, 女24例;年龄40~76岁, 平均 (60.5±10.4) 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所用仪器为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Philips IE33超声显像仪, X3-1三维探头。收集心尖四腔全容积图像,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采用QLAB7.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测量。左心室各节段平均充盈率=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充盈时间。以Judkins法实施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显示68例患者存在126支血管狭窄, 将其按照狭窄程度分为A组 (狭窄程度为51%~70%, 58支) 、B组 (狭窄程度大于70%, 68支) 。分析其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的平均位移及平均充盈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血管狭窄程度与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的关系采用相关性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结果比较

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充盈率、平均位移低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高于对照组 (P<0.05) , 但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A组、B组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的平均位移及平均充盈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且B组低于A组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与A组比较, bP<0.05

2.3 相关性分析

血管狭窄程度与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均呈负相关 (r=-0.815, -0.705, P<0.05) 。

3 讨论

当前, 临床上多采用超声心电图对冠心病病情进行观察, 可表现为因心肌缺血导致的阶段性室壁运动异常[2]。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实时三维超声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实时三维超声心电图以矩阵换能器为探头, 可采用16∶1声束扫描线并行处理的方式, 在4个心动周期内获得金字塔形三维数据库[3]。而且, 该技术还能对心脏房室壁及各个腔室的立体形态结构、病变性质等进行实时显示。尤其是在冠心病诊断中, 能对心肌全方位运动情况进行清晰反映, 且能对各节段室壁运动及心功能进行评估。此外, 实时三维超声心电图可不必依赖任何几何学假设, 对心腔容量、心室功能进行直接测定。

本研究结果显示, 冠心病患者的心肌运动幅度低于健康体检者, 血管狭窄较健康人严重。而且, 若冠心病患者出现三支病变, 其室壁运动幅度变化会更加明显。此外, 随着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 其受累心肌节段的平均充盈率逐渐降低, 尤其是狭窄程度为51%~70%的患者。本研究中, 试验组整体平均充盈率较对照组低, 但心肌收缩功能正常。我们认为, 这可能是因为相较于整体收缩功能, 冠心病患者的整体舒张功能会先受到损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在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节段性缺血的诊断中, 左心室节段舒张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 本研究结果显示, 血管狭窄程度与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均呈负相关, 由此为实时三维超声心电图发现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及舒张功能异常与狭窄程度的关系提供一定依据。

综上所述, 实时三维超声心电图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幅度及舒张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电图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幅度及舒张功能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 将其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体检的64名健康人, 将其作为对照组。将试验组按照狭窄程度分为A组 (狭窄程度51%70%) 、B组 (狭窄程度大于70%) 。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实时三维超声心电图检查, 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充盈率、平均位移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高于对照组 (P<0.05) , 但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B组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的平均位移及平均充盈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且B组低于A组 (P<0.05) ;血管狭窄程度与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均呈负相关 (r=0.815, -0.705, P<0.5) 。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电图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幅度及舒张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冠心病,室壁运动幅度,舒张功能,实时三维超声心电图

参考文献

[1]时均贵, 艾阳平, 杨海燕.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下壁节段收缩功能与运动心电图的相关性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1, 30 (3) :177-180.

[2]卢蕊, 王孝君.RT-3DE评价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幅度及舒张功能的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 2015, 25 (12) :1381-1383.

[3]欧宓, 叶振盛, 郭薇, 等.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价值[J].福建医药杂志, 2013, 35 (5) :123-125.

运动幅度论文 篇2

管理者由于精力有限,有效管理幅度要受到一定限制。

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适度原则

管理幅度(或称管理宽度、管理跨距、控制界限)指平均每位干部管理下属员工的数量配备。管理层级指最高管理者到最基层员工之间设了几层机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是对应的关系,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级就越少;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级就越多。

管理者由于精力有限,有效管理幅度要受到一定限制。管理幅度过小,造成越级指挥、多头指挥、越权指挥;管理幅度越宽,对干部素质要求越高,虽可降低管理中间层次,但管理幅度超过一定范围,势必导致管理人员负担过重,无法对下属人员施加必要的监督和有效的指导,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1、最适当的管理幅度设计并无一定的法则,一般是3~15人。

高阶层管理跨距约3~6人。中阶层管理跨距约5~9人。低阶层管理跨距约7~15人。

2、设定管理幅度要考虑的要素:

(1)人员素质:主管或部属能力强、学历高、经验丰富者,可以加大控制。

(2)沟通渠道:公司目标、决策制度、命令可迅速而有效的传达者,主管可加大控制。

(3)职务内容:工作性质单纯、标准化者,可加大控制层面。

(4)幕僚运用:利用幕僚机构作为沟通协调者,可扩大控制层面。

(5)追踪控制:设有良好、彻底、客观追踪执行工具、机构或人员者,则可扩大控制层。

(6)组织文化:具有追根究底风气与良好的制度文化背景的公司可加大控制。

(7)所辖地域:地域近可多管,地域远则少管,

二、因人设岗与因事设岗辩证使用的原则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因事设岗是正确的,而因人设岗是不科学的。但是,事实上中国的很多企业都是在采用因人设岗的原则。

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一些咨询公司为客户按照“因事设岗”原则设计的组织结构遭到了失败。而一些公司灵活运用“因人设岗”取得了成功。

那么如何辩证使用因人设岗与因事设岗原则呢?

1、对于高层岗位要采用因人设岗原则。因为高层管理人员,属于职业经理人阶层。可以说这个阶层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地形成,属于稀缺资源,企业能够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一个公司无法从人才市场上招聘到合适的管理者,咨询公司提供的科学规范的因事设岗方案就无法推行下去。

2、为了留住核心竞争力人才(一般是高级技术人才或高级专业人才),可以采用因人设岗原则。

3、一旦组织的高层人员老化,为了及时培养接班人可以采用因人设岗原则。

4、对于普通岗位来说,可选择的余地就大很多了,采取因事设岗位、或因岗位而择人,问题不大。

总之,不要片面地强调因事设岗,尤其是高层管理岗位,片面地强调了因事设岗位会脱离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设岗位的时候,尤其是高层管理岗位的时候,不但需要考虑企业的需求情况,还需要考虑人才市场的供给情况,这对于实力不强的中小公司更应如此。不要片面地理解理论,只有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中国企业的发展之路。

三、执行和监督分设原则

监督要公正、客观,必须不直接参与执行,对执行的结果不承担责任。执行与监督合二为一,等同于自我监督,监督的功能消失。

具体表现在,董事会与监视会分离;稽核督察部门与经营部门分离;财务部门与审计部门分离;品管部门与生产部门分离等。

运动幅度论文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患者1 5 0例, 其中男9 4例, 女5 6例, 年龄4 5~7 8 (6 0.1±10.1) 岁。排除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左束支传导阻滞、曾进行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或旁路移植术、肝肾肺功能严重不全、甲状腺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平板运动试验

所有患者均行平板运动试验, 并在检查前3d禁烟, 停用β受体阻滞药、硝酸酯类药物和洋地黄类药物, 检查前12h禁止过度体力活动。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平板运动仪, 按Bruce方案在运动前、运动中每当运动负荷量增加均记录1次心电图, 运动终止后及此后每2分钟均重复记录, 直至心率恢复到运动前或运动后5min水平。根据平板运动试验运动中或运动后心电图, 以R波为主导联J点后80ms 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程度, 将患者分为三组:0.5~0.9mm组 (A组) 、1.0~2.0mm组 (B组) 和>2.0mm组 (C组) 。A组37例, 男22例, 女15例, 年龄45~73 (58.8±9.9) 岁;B组65例, 男45例, 女20例, 年龄48~78 (59.8±10.3) 岁;C组48例, 男27例, 女21例, 年龄52~78 (61.2±10.8) 岁。三组间年龄、性别接近。

1.2.2

所有入选患者在入院次晨抽取外周静脉血, 检测血浆中的C R P、H C Y、N T-P r o B N P浓度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见, 患者血浆C R P、H C Y、N T-P r o B N P水平分别依A组、B组、C组逐组升高;与A组比较, B组患者C R P、H C Y、N T-P r o B N P浓度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8.84、5.77、10.43, P均<0.01) ;与B组比较, C组患者C R P、H C Y、N T-P r o B N P浓度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8.03、3.89、4.91, P均<0.0 1) ;与A组比较, C组患者C R P、H C Y、N T-ProBNP浓度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4.49、7.83、12.71, P均<0.01) 。

3 讨论

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机械运动中引起心肌耗氧量最高的运动方式。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敏感性达74.5%, 特异性平均为83%[1]。冠状动脉狭窄会造成心肌氧供和氧耗的不平衡, 出现心肌缺氧, 心电图表现为ST改变。一定程度上,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范围和狭窄程度反映在心电图ST压低的程度, 即ST压低越明显, 冠状动脉病变较严重[2]。运动平板试验ST压低0.5~0.9mm为可疑冠心病;S T压低大于1 m m, 持续2 m i n可诊断为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展中炎症因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C R P和H C Y是炎症反应的标志物。C R P更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3]。其机制为上调粘附因子的表达, 促使内皮细胞增生, 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强的相关性。H C Y损伤内皮细胞, 延缓修复, 激活单核巨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 促使炎症因子释放增多。C R P和H C Y共同推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本文结果显示, S T压低0.5~0.9 m m组的C R P和H C Y浓度较ST压低1.0~2.0 m m组及>2.0 m m组低, 说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狭窄程度高者C R P和H C Y的浓度亦高。

N T-P r o B N P主要产生于心房和心室, 是P r o B N P裂解成脑利钠肽的产物。心肌缺血是脑利钠肽与N T-ProBNP合成与释放的重要启动因子, 与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相关。局部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功能障碍、心室张力增高, N T-P r o B N P释放增加[4]。本文结果显示, 平板运动试验S T压低越明显, N T-P r o B N P水平越高, 间接佐证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狭窄越严重者N T-P r o B N P水平越高。同时, N T-P r o B N P水平可能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 有助于评估冠心病的危险性。

因技术准入等因素, 基层医院无法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较多使用平板运动试验来诊断冠心病。而根据S T压低程度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若能同时结合C R P、H C Y和N T-P r o B N P的浓度水平一起预估疾病的严重性, 或许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林, 张钧华, 邵耕, 等.心电图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 1996, 35 (2) :107-109.

[2]杨庆君, 杨广龙, 尹琼, 等.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照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0, 26 (10) :764-766.

[3]Ridker PM.Creactive protein and the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mong those at intermediate risk:moving an inflammatory hypothesis toward consensus[J].J Am Coll Caidiol, 2007, 49 (4) :2129-2138.

运动幅度论文 篇4

文章作者:梁龄文章来源:重庆商报发布时间:2012-11-30 14:35:11

随着四季度的来临,资金面并无明显的宽松迹象,加上年末各银行贷款额度紧张,首套房贷已经很难拿到利率优惠。商报记者了解到,不少外资银行却逆市加大了房贷投放的利率优惠幅度,相对于中资银行普遍对首套房贷实行基准利率来说,部分外资银行推出的8.5折利率优惠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随着年末信贷额度的趋紧,央行也无明显放松资金的举措,利率优惠的幅度也开始减弱。然而,花旗当下却被曝出将针对部分“高端客户”逆市推出首套房贷利率8.2折超值优惠。传闻是否属实?“目前市场上首套房贷利率通常在8.5~9折,我行也会根据市场及客户情况适当调整利率水平,不排除针对风险较低的贷款提供更好的贷款利率。”针对上述传闻,花旗银行昨日回复商报记者时称,八二折利率优惠尚未实施,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及银监会有关规定,该行首套房贷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客户资质及贷款风险进行区别定价。不过,外资银行对于首套房贷的8.5折利率优惠仍在继续。昨日,商报记者走访外资银行发现,对于8.5折房贷利率优惠也设置有相应的“门槛”。

“只要满足重庆地区贷款政策的要求,同时工作单位、个人资质、还款能力等各项都符合标准,就可能申请到8.5折首套房贷款利率优惠。”汇丰银行相关客户经理表示,贷款申办门槛具体说来,需要首次购房贷款的余额在50万元以上,而且购买的房产最好是银行签约合作楼盘,但对于客户在该行的金融资产或者存款总额没有硬性要求。渣打银行客户经理则表示,首套房贷款首付超过一定比例的,可获得八五折至九五折的利率优惠。

“8.2折实施的可能性太小,因为完全可能是赔本赚吆喝。”一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个贷部经理透露,以当前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八二折利率为5.371%(5年以上),与5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上限5.225%非常接近,算上成本完全可能要亏钱。据了解,目前重庆地区中资银行对于首套房贷仍然按兵不动,主流仍是执行基准利率。

外资银行为何如此卖力?一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个贷部经理分析说,主要原因是外资银行的存量客户并不多,因此便通过贷款利率“价格战”揽客。尽管信贷额度普遍收紧,但外资商业银行可贷资金有大量来自活期存款,资金成本很低,利率优惠未必赔本,更何况优惠只对高端客户。

“国内房贷市场的主力毕竟是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市场份额很少。”市内另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部负责人认为,在央行放宽存贷款利率管制后,商业银行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1

外资银行也有了危机感,所以要加速扩大市场份额,拉拢客户。目前,在房贷业务逐渐不受中资行重视但又需求渐旺的时候,外资行加大了房贷业务力度。

四川省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篇5

一、气候有利

尽管局部地方遭遇前期低温阴雨和中期干旱, 但就全省而言, 气候条件总体较好, 特别是中后期雨热调匀、光照较好, 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尽管8月上旬以来, 盆地南部、东部部分地方伏旱旱情日益加重, 但是8月中旬伏旱开始产生不利影响时, 受旱地区大部分中稻产量已形成且陆续收割, 实际产量损失很小。

二、有效穗增加

2011年水稻生产克服了育秧时严重的低温阴雨影响, 最佳栽秧期内栽秧比例较大, 呈现出进度正常、栽期集中、密度增加、适栽比例提高等特点。35个县调查有效穗14.95万穗, 比上年增0.18万穗, 其中23个县有效穗增加。有6个县调查有效穗超过16万穗, 16个县调查有效穗14~16万穗, 13个县调查有效穗9~13万穗。

三、结实率增加

由于2011年气候有利于水稻灌浆结实, 多数地方水稻结实率是最近几年来最高的一年。35个县平均结实率达81.81%, 比上年增0.39个百分点。其中22个县平均结实率增加, 6个县的平均结实率超过90%, 15个县的平均结实率85%~90%, 7个县的平均结实率80%~85%。

四、千粒重增加

各地大力推广穗粒肥施用技术, 促进形成大穗, 千粒重普遍提高。35个县平均千粒重达27.45g, 比上年增0.16g。其中14个县千粒重增加, 10个县持平。20个县的平均千粒重达28~30kg, 13个县的平均千粒重26~28kg。

五、病虫危害较轻

大幅度裁减8051IP及其应用 篇6

1 大幅度裁减8 051单片机IP的方案

1.1 裁减前后的框图

如图1是一个8 051单片机IP的完整框图, 其中包括在许多应用系统中, 不使用到的uart模块、计时器/计数器模块, 而这两个模块在IP中又占很大的体积, 故裁减它们, 可大大降低硬件成本。

1.2 设计文件的裁减

8 051单片机IP的VHDL源代码主要由描写8 051 IP的顶层模块、寄存器控制和地址产生模块、程序计数器模块、输入/输出端口模块、特殊功能寄存器模块、ALU模块、中断控制模块、uart模块和计时器/计数器模块, 以及可供它们调用的子模块的VHDL文件构成。

其中需要裁减的文件有描写uart模块和计时器/计数器模块以及可供它们调用的子模块的VHDL文件:

Timer Counter.vhd、8Bit Up Counter.vhd、UART.vhd、1Bit Up Counter.vhd、TXShift Reg.vhd和RXShift Reg.vhd。

还有与之关联的, 接口方面需要做简单修改的几个文件是:

Port Control.vhd、Interrupt Control.vhd和SFRMul Sub Blk.vhd。

1.3 裁减后无效的命令

包括对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各位设置的命令, 对中断控制寄存器TCON、T2CON中控制定时器/计数器的启、停和中断有关位设置的命令及设置计数器初值等命令。

还有对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和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有关串行通信的位设置的命令, 读串行数据缓冲器SBUF的命令等。

2 大幅度裁减8051单片机IP的应用

2.1 典型的应用

为了方便比较, 我们用裁减后的8 051 IP代替我们以前做的一个应用完整的8 051 IP进行设计的相位差测量仪中的完整的8 051 IP, 其余都保持不变, 包括外围的vhdl模块和51单片机程序都不变, 结果测试效果完全一样。

相位差测量仪由比较整形数字鉴相模块、脉宽测量模块、裁减后的8 051 IP充当控制的模块、测量标准频率源晶振、LCD显示模块和键盘模块构成。

两路正弦波被测信号输入比较整形数字鉴相模块, 经整形和鉴相处理后, 其输出脉冲序列为占空比待测信号, 这信号的占空比反映了两列输入正弦波信号的相位差。

脉宽测量模块用VHDL语言设计, 由FPGA实现。裁减后的8 051 IP充当控制的模块, 也用FPGA实现。

该系统单片机程序总流程图如图2, 其中脉宽测量子程序流程图如图3。其中, STR是测量周期结束信号, SEC是选择测量高低电平信号。

该相位差测量仪在以ALTERA Cyclone II EP2C5T144 为核心的FPGA开发板中实现并通过验证。

2.2 使用到uart模块或计时器/计数器模块时的应用

对于使用到uart模块或计时器/计数器模块时的系统, 当然可使用完整的8 051 IP, 但也可使用裁减后的8 051 IP, 只是在外围根据具体情况, 灵活地构造相应的uart模块或计时器/计数器模块与8 051 IP共同组成控制模块即可。有时候比使用完整的8 051 IP核效果更好。

3 结语

在设计一些没用到uart模块、计数器模块的系统时, 可采用大幅度裁减处理器IP的uart模块、计时器/计数器模块的方法来降低设计的硬件成本, 而功能和性能与采用完整8 051单片机IP时一样。

摘要:FPGA的典型应用从单片机+FPGA方案发展到嵌入式单片机IP+FPGA方案, 充分利用了FPGA内部资源, 大大节省了硬件成本, 是一个较好的方案。在设计一些不是用到处理器全部功能的应用系统时, 还可使用通过大幅度裁减处理器IP的uart模块、计数器模块的方法来降低设计的硬件成本。

关键词:大幅度裁减,8051 IP,相位测量仪,SOPC

参考文献

[1]田秀丰, 何继爱, 李敏.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的设计[J].无线通信技术, 2008 (2) :55-58, 61.

[2]姚晖, 李伟, 季上满, 等.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数字相位测量仪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0 (1) :89-90.

运动幅度论文 篇7

关键词:云计算,虚拟机选择,动态迁移,心跳幅度

0引言

随着云计算理念的不断普及和深化,以虚拟化为主要支撑技术的资源管理模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难点。据Gantner[1]统计和预测,2009年,全球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节点总数约为1 080万,2012年将达到5 800万,且整体发展还呈现快速上升态势。一方面,虚拟化技术的不断普及极大地促进了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包括云资源管理技术、虚拟化迁移技术等;但另一方面,如何有效地对VM迁移进行管理逐渐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目前,针对VM迁移管理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VM负载检测和评估、待迁移VM选择、目标迁移主机选择以及动态迁移执行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该领域人员纷纷开展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从现有进展来看,还有很多工作有待解决和完善。以VM动态迁移选择而言,文献[2]提出了基于多层Web应用请求分布的最小能量点确定算法,但该算法与负载类型及应用相关,很难适应云计算环境的普适应用需求。文献[3—4]以持续优化策略为基础,在每次迁移过程内都会对所有虚拟机全局最小能量消耗和最佳性能进行优化,进而使VM分布无限接近最优化解。但上述三类算法都不支持服务层次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SLA),当负载发生变化时可能导致应用程序性能下降[5]。

针对上述研究的不足,文献[6]提出了一种固定资源阀值的迁移目标选择策略,但该策略不能适应资源使用模式不稳定的IaaS环境应用需求。文献[7]以离线分析为基础,提出基于时间变化概率密度函数(如平均值和标准均方差等)目标迁移选择算法,但该类算法很难适应动态的IaaS环境应用需求。文献[5]提出了最小迁移时间策略、随机选择策略以及最大相关性策略三种VM迁移选择算法,但从本质上看,该三种选择策略都是基于个体对象偏离总体分布的思想而展开。相关工作还包括文献[9]等。

必须认识到的是,对于一种VM动态迁移选择过程而言,为了提升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效率,分析对象应为目标个体运行轨迹的抖动程度。换言之,应以获取当前系统中最不稳定的目标个体的目标,而非从统计层次上寻找占用资源最多或最小的个体。

基于上述,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心跳幅度的VM动态迁移选择算法。该算法突破了传统以运行整体分布函数为基础的统计分析模型,充分挖掘并利用了个体运行特征,进而提升了VM动态迁移选择的合理性和整个虚拟环境的服务效率。

1基于心跳幅度的VM动态迁移选择算法

1.1 VM动态迁移选择基准

为了从主机承载的VM组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待迁移VM,确定一个合适的选择策略是先决条件。通常,一个待迁移VM选择策略至少需满足如下2个特征:(1)算法复杂度应尽可能低,以便快速获取待迁移VM,提升整个系统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2)当选定的VM被迁移出主机节点后,能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证整个物理主机和物理主机中其他VM节点更高效且更加稳定地运行。

必须明确的是,目前对VM动态迁移选择策略是以个体为单位的,包括一次策略(平均值)、二次策略(标准均方差和关联度分析)以及随机策略。对于一次和二次策略,目前所有算法都以节点资源占用率偏离中心区域分布为基础。如图1所示,其中,横轴表示在分析时域内整个主机的资源使用统计分布,曲线1和曲线2分别表示两个不同VM在分析时域内的资源使用分布。依据现有策略(包括一次和二次策略)基准,所有算法都会选择曲线1描述的目标VM作为选择对象。显然,对于曲线1而言,在整个分析时域内其心跳幅度仅为1.5,而曲线2的心跳幅度为2。换言之,曲线2所描述的VM对象在整个分析时域内对整个主机的资源抖动的影响比较曲线1所描述的VM要大。故为了满足特征(2),从VM节点的资源心跳幅度出发选择待迁移VM要比基于平均值或中心偏离度的选择策略更加合理且客观。

1.2基于资源心跳幅度的VM动态迁移选择算法

考虑到现有算法立足点的不足,文章提出了基于资源心跳幅度的VM动态迁移选择算法(Headbeat scope, HBS)。该算法以VM多个连续时刻的资源使用率为参照点,通过对分析时域内VM资源使用率的心跳幅度值进行统计分析,并借助现有成熟的数理统计方法实现对目标待迁移VM的判断和选择。具体算法流程如图2。

由上述算法可知,HBS算法与文献[5]中的MMT和MU的算法复杂度都为O(n*Len),且都比MC(O(n2*Len))算法复杂度要低,其中,n为物理主机所包含的VM节点数量,Len表示每个VM节点所记录的时域长度。另外,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可依据分析需要引入其它统计分析函数(如均方差,标准差等),以进一步优化整个算法的效率和质量。

2 实验分析

为了对本算法的有效性和有用性进行分析和验证,以实际系统中运行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是一项必要措施。因此,在实验分析中,文章以CoMon[8]项目运行数据为对象进行分析。该项目运行数据涉及全球500个服务器中心,800台主机节点,以及约1000个左右的VM节点数量。对于所有运行数据,每个VM的负载轨迹都是随机生成的。为了便于分析与比较,文章从2011年3月和4月中选择8组数据作为实验分析对象,负载检测算法采用四分位差(Inter-quartile range,IQR)[6], 且策略安全参数为1.5,历史数据记录最大数量为12。实验硬件参数如下:CPU为AMD Athlon(tm) II X2 260,3.2 GHz;内存2 GB;虚拟内存2 GB;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具体实验结果与分析如下:

(1) 消耗能量及实际迁移VM数量分析

由图3—5可得,在基本相同能量消耗分布情况下,若采用HBS算法,整个集群环境的VM迁移数量较最大相关度(Maximum correlation, MC),最小迁移时间(Minimum migration time, MMT)以及最低利用率(Minimum utilization, MU)算法都大幅减少。具体而言,HBS VM迁移数量只相当于MC算法的54.6%,MMT算法的51.8%,MU算法的27.4%(采用HBS、MC、MMT、MU时,实际迁移VM数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5 304,28 021.63,29 563,55 870.38)。由于所有应用层服务都是以VM为载体,且迁移过程将导致VM整体性能出现不可避免的下降。因此,HBS算法能够显著提升整个集群中VM集及其所承载的应用层服务QoS,特别是持续服务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由图3和图4可得,对于四种算法,整个集群主机所消耗的能量总和基本相同,且整个分布规律也大致相同,包括物理主机关机的数量。换言之,VM动态迁移选择过程对整个集群环境的能量消耗分布影响很有限。因此,若要降低整个集群环境的能量消耗,应将重点落在对负载主机的判断以及目标迁移主机的选择上。另一方面,这也说明VM动态迁移选择与负载主机的判断及目标迁移主机的选择过程相互影响比较小,或者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对提升整个集群的稳定性和性能影响有限。

(2) 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level agreement, SLA)分析

SLA是评价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通常,SLA值越低,表示系统运行越稳定,反之亦然。在HBS算法中,选择目标待迁移VM的出发点是目标节点的连续时间检测点的性能差异,因此,在每次选择时,其总能获取整个主机中心跳幅度最大的VM,而这些节点也最可能成为影响主机节点稳定性的热点VM。如图6所示,若采用HBS算法,整个系统的稳定都较其它三种算法更稳定。从整个时域来看,在采用HBS,MC,MMT,MU时,SAL平均值分别为5.611×10-5%,6.654×10-5%,6.044×10-5%,1.694×10-4%。

另外,由于HBS引发的VM迁移数量和SLA值减少,因此,每次激活动主机的SLA时间比例也将更小。由图7可知,从整个时域来看,在采用HBS、MC、MMT、MU时,每次激活动主机的SLA时间比例分别为4.6575%,5.3538%,5.3863%,9.43%。

(3) VM选择时间的平均值分析

VM选择时间是指从VM动态迁移选择算法启动,到目标VM被确定之间的时域跨度。由图8可知,选择时域跨度越短,表示算法的运行效率越高,反之亦然。

由于HBS,MMT以及MU算法复杂度都为O(n*Len),是准线性级的,而MC则是准二次O(n2*Len)级(在文章实验中,Len都为12)。因此,HBS、MMT以及MU算法VM选择时间较MC要短;另外,由于HBS能够选择更合理的VM作为迁移对象,确保了整个主机及主机集群的稳定性和性能,因此,具体迁移选择过程中,HBS较MMT和MU能够呈现更高的选择效率。如图7所示,从整个时域来看,在采用HBS,MC,MMT,MU时,VM选择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0.002966,1.249918,0.005704,0.044321。

3 结束语

文章在分析现有VM动态迁移选择算法基础上,指出基于个体对象偏离总体分布的分析出发点的不足,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心跳幅度的VM动态迁移选择算法,并以CoMon[8]项目实际运行数据作为实验分析对象,对基于心跳幅度的VM动态选择算法的有用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该算法复杂度低、简便,且能够有效地提升整个目标主机集群的VM调度效率,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结合当前领域的研究进展,在后续工作中,将重点探索主机负载判断和目标迁移主机节点的影响因子的分布函数,以期从整体上推进云计算环境下VM的服务效率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Thomas J B.Server virtualization:from virtual machines toclouds[R].Gantner.2011.

[2]Srikantaiah S,Kansal A,Zhao F.Energy aware consolida-tion for cloud computing[J].Cluster computing,2009(12):1-15.

[3]Nathuji R,Schwan K.Virtual power:coordinated power man-agement in virtualized enterprise systems[J].ACM SIGOPSoperating systems review,2007,41(6):265-278.

[4]Verma A,Ahuja P,Neogi A.pMapper:Power and migra-tion cost aware application placement in virtualized systems[C]//Proceedings of the 9th ACM/IFIP/USENIX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ddleware.Belgium:Leuven,2008:243-264.

[5]Beloglazov A,Buyya R.Optimal online deterministic algo-rithms and adaptive heuristics for energy and performanceefficient dynamic consolidation of virtual machines in clouddata centers[J].Concurrency and computation:Practiceand experience,2012,24(13):1397-1420.

[6]Beloglazov A,Abawajy J,Buyya R.Energy-aware re-source allocation heuristics for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da-ta centers for cloud computing[J].Future generationcomputer systems,2012,28(5):755-768.

[7]Kumar S,Talwar V,Kumar V,et al.vManage:looselycoupled platform and virtualization management in datacenters[C]//ICAC,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autonomic computing.Spain:Barcelona,2009:127-136.

[8]Park K S,Pai V S.CoMon:a mostly-scalable monitoringsystem for planet lab[J].ACM SIGOPS operating systemsreview,2006,40(1):65-74.

基于局部幅度三值模式的人脸识别 篇8

LBP是一种有效的纹理描述算子,Ahonen等人将其引入人脸识别中。LTP[13]是在LBP基础上增加阈值的设定,这对纹理结构有更加细腻的描述,同时也对噪声有较好的鲁棒性。但是LBP或LTP算子都只是对纹理的结构进行描述,却没有对纹理中像素点之间的不同进行有效的表达。为了对纹理中像素点之间的差异进行更多的描述,进而利用其来提高人脸识别率,本文提出局部幅度三值模式,首先对邻域像素值与中心像素值的偏离幅度进行编码,描述局部纹理中像素点的差异,同时提取LTP特征描述纹理结构,然后把得到的LMTP的直方图与LTP直方图进行串联,得到人脸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人脸识别率。

1 局部三值模式的回顾

1.1 局部二值模式(LBP)

LBP是对图像中局部纹理特征进行描述的算子。LBP算子对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P,R)邻域进行采样,其中P表示采样个数,R表示邻域的半径。对中心像素点的灰度值gc与其邻域第i个像素灰度值gi进行比较,gi大于gc则为1,否则为0。这样得到P位的二进制编码。通过十进制转换得到LBP值,计算如下

同时Ojala提出采用“均匀模式”对LBP算子的二进制编码进行降维。使得LBP模式值由2P种减少至P(P-1)+3种。“均匀模式”使得统计直方图时,在不损失过多有用信息的情况下,减少统计的类别。

1.2 局部三值模式(LTP)

LTP算子是对LBP算子的扩展,其对光照变化和噪声具有更好鲁棒性,并更加细腻地描述局部纹理。LTP增加自定义t,gi大于区间[gc-t,gc+t]时为1,属于此区间时为0,小于此区间时为-1,得到三值编码值,计算如下

式中:P、R、i和LBP算子一样。由于LTP的模式值有3P种,为简化计算,令LTP特征分解为正、负LBP的编码方式。即把编码值不为1的均修改为0,得到正LBP人脸纹理特征。把编码值为-1的修改为1,其余均变为0,从而得到负LBP人脸纹理特征。过程如图1所示。

2 LMTP算子的提取和人脸特征的表示

2.1 局部幅度三值模式(LMTP)

尽管LTP算子对LBP做出了改进,使得该算子对光照变化和噪声更具鲁棒性,并且对局部纹理有更好的描述。但本质上与LBP算子对纹理的描述是一致的。LBP和LTP都仅仅通过比较像素值的大小来确定编码值,忽略了像素值之间偏离幅度的描述。当邻域像素值与中心像素值或区间之间保持大小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发生较大变化时,编码值结果保持不变。所以LTP算子无法描述此类非线性变化前后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是纹理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这部分重要的纹理信息没有被有效地利用到人脸匹配中。

针对LTP对局部纹理描述的不足,本文提出LMTP算子。定义mi=gi-gc为gi与gc之间像素值的差,其中gc为中心像素值,gi(i=0,1,…,P-1)为中心像素的邻域中第i个像素值。mi表示邻域像素值与中心像素值的偏离幅度,LMTP算子则有如下定义,公式如下

式中:P,R,t和LTP算子一样,u是阈值,对人脸图像分块处理后,把u设置为所属分块中所有mi的绝对值的均值。例如图2a是一个中心像素值为25的3×3的局部邻域。图2b是偏离幅度向量[-17,6,7,3,17,-15,13,-5],假设该向量所处块中所有mi的绝对值的均值为8,以此值设定阈值u,通过式(5)和式(6)得到三值编码(-1)0001(-1)10。从得到的编码中可以看到,邻域的像素点分为三类,像素值比中心像素值小且偏离幅度较大时得到的编码值为-1,比中心像素值大且偏离幅度较大时编码值为1,与中心像素值偏离幅度不大时编码值为0。

LMTP中阈值t的设定目的也是为了增加对噪声的鲁棒性。阈值u则是对邻域像素值与中心像素值的偏离幅度进行编码值的划分。当邻域像素值都比中心像素值大时,LMTP通过比较幅度值来表达邻域像素点间的差异,LTP则只是简单的比较。尽管LMTP的形式与LTP相似,但其更多是描述邻域像素值之间的不同,从而补充LTP算子对局部纹理描述的不足,为人脸识别提供更丰富的纹理特征。最后利用得到的人脸纹理特征进行人脸识别,提高识别的准确率。

2.2 LMTP和LTP人脸的特征提取和表示

本文提出结合LMTP和LTP的人脸纹理特征提取算法。图3是人脸特征提取的流程。

以一张人脸图像为例,将图像划分为m×n块,其中LMTP和LTP特征提取步骤如下:

1)从人脸图像的某一分块中的一个像素点A的像素值记为gc,邻域像素值记为gi。

2)通过式(3)、(4)计算A点的LTP值,并分解为正负均匀模式的LBP。

3)通过式(5)、(6)计算A点的LMTP值,并分解为正负均匀模式的LBP。

4)重复步骤2)、3)计算该块中每个像素值的编码值,然后统计LTP直方图和LMTP直方图。

5)对人脸图像的每一块重复以上步骤,得到m×n个LTP直方图并串联成为一个直方图。同理,将m×n个LMTP直方图串联成一个直方图。

6)进一步将LTP直方图与LMTP直方图串联得到整幅人脸的LTP/LMTP直方图,将此作为人脸特征。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为了检测该人脸识别算法的性能。本研究采用ORL、AR和FERET人脸数据库进行仿真实验。实验中阈值t设置为4,人脸图像分成3×3块,P和R取值分别为8和1,用LTP8,1和LMTP8,1计算人脸特征。然后统计直方图,本文采用Chi平方统计对直方图的相似性进行度量,然后用根据最近邻准则进行分类。

3.1 在ORL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

ORL人脸数据库由剑桥大学AT&A实验室创立。一共有400张人脸图像,40个人,每人10张图片。自愿者的图像包括了姿势、表情和面部饰品的改变。每张图片大小为112×92。人脸库中某一人的10幅图像如图4所示。

在真实场景下,采集人脸样本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噪声的影响。LTP本身对噪声有较好的鲁棒性,为了测试LMTP对噪声是否同样具有鲁棒性,对ORL增加噪声等级λ,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噪声。在此实验中随机选取5张图像作为训练样本,剩余的图像作为测试样本,识别率的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

通过表1的对比实验可以看到,当噪声等级λ增大时,LBP的识别率快速下降,而LTP、LMTP和LTP/LMTP的识别率的下降幅度较小,证明对噪声具有较好鲁棒性。同时可以看到LMTP在原图中识别率达到88%,表明其作为纹理的特征之一,能被利用到人脸识别。LTP/LMTP的识别率在原图上达到了97%,在噪声图像中其识别的性能也优于其他方法,表明了LTP/LMTP对纹理的描述能被利用到人脸匹配中,从而提高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方法是可行和正确的。

3.2 在AR和FERET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

AR人脸库包括4 000多张人脸图像,一共有126人,70名男性和56名女性。其中包含了不同表情、光照和遮挡的正面人脸图像。本文只选择70名男性和50名女性,每个人选择没有遮挡的14张人脸图像。对AR人脸库中每个人随机选择k张图像作为训练集,其余的作为测试集。k的取值设置为2,4,7。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识别率的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

FERET人脸库包括1 400张人脸图像,一共有200个人。这些图像包含了不同的表情、光照和姿势,其大小为80×80。对FERET人脸库中每个人随机选择k张图像作为训练集,其余的作为测试集。k的取值设置为1,3,5。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识别率的对比结果如表3所示。

%

由表2和表3中不同人脸识别方法的对比实验可以看到,LTP/LMTP的人脸识别率在AR和FERET人数据脸库中最高能达到93%和98%,均高于其他的方法,表明其对光照、姿势和表情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在训练样本减少的情况下,识别率均比其他方法好,并且识别率的下降幅度较小,表明LTP/LMTP的稳定性更好,进一步证明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4 小结

人脸识别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基于局部幅度三值模式的人脸识别算法,利用LTP描述纹理的结构,利用LMTP描述纹理中像素间的偏离幅度。通过结合LTP和LMTP对纹理的描述,得到一个更丰富的人脸特征,并利用此人脸特征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比LTP和LBP方法的识别率更高。

摘要:针对局部三值模式(Local Ternary Pattern,LTP)对纹理特征描述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幅度三值模式(Local Magnitude Ternary Pattern,LMTP)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将人脸图像进行分块处理。然后用LTP算子提取直方图以描述局部纹理的结构和LMTP算子提取直方图以描述局部纹理中像素值间的偏离幅度。最后将不同的直方图串联成LTP/LMTP直方图,将其作为人脸特征用于人脸匹配。实验分析表明,算法对纹理有更好的描述能力和在人脸识别中有更高的识别率,并对噪声有较好的鲁棒性。

运动幅度论文 篇9

1 电场强度及测量原理

从原理上讲, 由发射机输出的已调制高频交变电流, 经馈线送到发射天线, 天线上的交变电流在其周围产生交变磁场, 交变磁场在更远的地方产生交变电场, 交变电场和交变磁场连续感应, 互相依存, 依次传递, 推向远方, 形成电磁辐射, 以波的形式传递出去就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空间某处的电磁场强度称为场强, 它可以是电场分量或磁场分量的强度, 常用电场分量来表示。

2 中、短波广播场强测量要注意测试环境条件

2.1 室外测量场强要注意测量场地要求。国家广电行业标准《中、短波广播场强测量方法》对测量场地明确规定:

测量点周围环境应平坦, 坡度不得大于2°;测量点25m半径内, 应无障碍物, 远区障碍物仰角不得高于4°;测量点需离开电力线和其他金属物;测量点在不可能满足上述条件时, 应详细说明和记录测量点的环境条件, 并对场强值做适当修正。

3 中、短波广播场强测量设备选择及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中、短波广播场强测量设备包括:标准天线、馈线、场强仪。

3.1 场强测量仪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1) 场强测量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应该满足:频率范围不应窄于0.5~30MHz;场强校正误差小于±1d B;场强测量误差小于±2d B; (2)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 场强仪要定期校正, 天线校正因子每年计量一次, 标频源两年计量一次, 场强仪整机两年计量一次。

3.2 重复性测试尽量选择同型号场强仪。

在同一地点进行重复性测试, 最好选用同型号场强仪, 其测试结果更具可比性。在核查发射台广播覆盖区场强测量时, 尽量使用同一型号场强仪, 避免由于使用不同型号仪器测量引入的测量误差, 影响对测量结果数据的分析判断。

4 中、短波广播场强测量应注意测量方法

就中、短波广播场强测量而言, 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测试场强应当具有专门的设备, 并配有相应的天线以及扩线, 在满足测量标准的场地上开展测量工作。因此, 中、短波广播场强的测量手段应当具备以下几点:

4.1 测量时间。

稳定场强测量所花费的时间大约在60~180s的范围, 允许在中午、晚上的时间进行测量。在场强月中值测量的过程中, 已经将指定的时间给好, 在每一个月所测量的天数要大于15天, 不少不能小于10天。

4.2 噪波场强测量。

噪波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人为噪波;另一种是自然噪波。而自然噪波的形成一部分是来源于星球, 一部分是来源于雷电云层。人为噪波主要来自工、科等有关设备中, 还包含一些电气化铁道等方面。相关人员在对噪波进行测量时, 应当在较为宁静的环境下进行测量。在对自然噪波进行测量时, 应当对噪波比较轻微的区域开展测量工作。为今后测量工作带来益处, 而且测量的时间等方面都应当处于固定的基础上开展测量工作。

4.3 时间-概率场强。

随时间变化的场强常用50%的时间-概率场强来表示, 有时并同时用10%时间-概率场强与90%时间-概率场强来表示。50%时间-概率场强称为中值 (或中位值) 场强。10%与90%时间-概率场强分别称为准最大值 (上十分值) 与准最小值 (下十分值) 。

5 中波广播覆盖核查场强测量应注意的问题

对此, 笔者依据自己多年经验, 对中波广播覆盖核查场强开展测量工作时, 应当对以下几点引起注意。

5.1 测量前的准备。

先按规划计算的可用场强与覆盖区边界标明在比例尺合适的地形图上。选定收测方向。一般情况下以发射天线为中心选择八个 (至少四个) 测量方向, 再在各方向上选测量路径与地点。测量点选在可进入、电气干扰较小、符合场强测量标准要求环境场地的地段。

5.2 测量应注意事项的问题。

(1) 相关人员在测量地波场强的过程中, 应当选择白天的时间开展; (2) 在对天波场强个测量时, 要在晚上进行, 尽可能是在电台不运作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倘若电台由于特殊情况必须工作, 那么干扰场强就在相应的位置, 依据功率相加曲线的方式进行计算。由于天波会存在衰落的情况, 因此每一次测量的时间都应当稍微长些; (3) 相关人员在对场强进行测量时, 也应当一并将经纬度也测量出来, 为后续数据的对比工作提供方便。

6 中、短波广播效果监测综合评价要注意测量场强

对广播信息收听效果所带来干扰的因素包括很多种, 如信号强度、噪声程度等。而相关人员通常都会使用SINPO五个缩略语进行标记, 并采取五分制的形式进行判定。

6.1 相关单位在对信号广播的效果进行测试时, 通常都是采取主观评价的方式, 与此同时对场强进行测量, 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会达到科学的目的, 要不然只能依据主观判断而打分就不能呈现出很好的可信度。

6.2 主观评价等级与信号场强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例如, 要主观评价5分, 对于国内中波广播信号场强必须≥85d B (μV/m) , 对于国内短波广播信号场强必须≥65d B (μV/m) , 对于国际短波广播信号场强必须≥60d B (μV/m) 。低于这些场强值就不能打5分。其余依次类推。

7 场强中值统计应注意的问题

7.1 场强年中值统计办法。

场强年种值统计的基本形式和月中值统计的方式基本一致。相关人员可以将一年当中的每一个依据自小到大的次序一一排列开, 然后取第六和第6次序位置的月中值所相加的和再除以2, 最后所得到的数值就是场强年中值。就使用频率来说, 一般都是以实际收测月份来计算的。

7.2 中、短波广播场强值统计采用中值场强法。

中、短波广播场强统计分为以下两种统计方式:一种是月中值统计;另一种是场强年中值统计。其中场强月中值, 简单的说是将测量时间已经给出来, 在每一个月中有一半以上的天数超过亦或是大于相应的场强时中值。而场强时中值E50可以理解为是在测量的时间中, 有不小于50%亦或是超过的相应场强值。

总而言之, 中、短波广播场强测量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是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的基础技能。为了能够准确无误的对相应的场强值进行测量, 相关技术人员就需要掌握科学的测量手段、拥有专门的设备、选择适宜的环境等方面, 从而确保测量能够实现准确的目的, 为我国的广播电台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忆燕.分析中短波广播接收障碍及其改善措施[J].通讯世界, 2016 (18) .

[2]孙伟, 陈卓.对短波广播未来的思考[J].广播电视信息, 2010 (9) .

上一篇:毒素-抗毒素系统下一篇:高中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