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现状反思(精选12篇)
德育现状反思 篇1
当下学生在多元的文化, 发达的科技的冲击下, 出现了有别于以往任何一个年代学生的显著特点。他们个性强、接受新事物快, 同时个人主义强、对集体漠视、对网络痴迷、对人生迷茫、心理问题严重。如何培养好当代学生是我们需要直面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教育之重在于德育。“以人为本, 德育为先”已成为许多高校教育的理念, 然而很多高校对德育重视程度不高, 依然停留在理论学习、知识教化上。教育模式古板、枯燥, 为学生所反感, 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对此, 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德育, 琢磨出更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德育方式。
一、我国德育的现状
(一) 德育目标过于政治化、理想化, 阶段目标不明确
我国的德育主要以满足政治需求为主, 而忽视道德对个人的影响。我们的德育目标“空、大、远”, 没有针对性, 过于强调个人要对国家付出。这样的德育目标脱离实际生活, 只是高高在上的条条。学生的成长阶段不同, 接触社会程度不同, 心理承受能力不同, 用统一的目标要求学生是不现实的, 起不到德育真正的效果。
(二) 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我国的德育主要通过“两课”, 给学生灌输“三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三德”教育。这些德育内容早被学生所熟悉, 到了高校, 这些理论老生重谈, 引发学生的抵抗心理。再者, 在教学上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 学生为了达到良好的考试成绩, 只能死记硬背。而一些实践活动由于教师的不重视、场地的限制、经费的限制流于形式, 学生自身的思想困惑得不到解决, 当学生离开学校踏入社会时, 面对社会种种复杂的矛盾, 茫然失措, 高校德育达不到效果。
(三) 良好的德育环境还未成熟
放眼当下高校, 教师的道德素养参差不齐, 新形势下, 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 部分教师育人观念淡漠、奉献精神淡化、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缺乏。甚至有部分教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师的身份, 近年来, 殴打学生, 甚至奸淫学生等现象屡有发生, 这一些无不冲击着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此外, 部分教师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或者缺少自己的主见, 无法结合德育的理论分析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对问题的分析中观点含糊不清, 模棱两可, 自己也不能说服自己, 更无从解学生之惑。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说明了我国的德育环境还未形成良好的氛围, 仍存于一个不成熟的时期。
(四) 专职辅导员配备不足, 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
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主要涵括工作在学生第一线的学工队伍, 以及担任德育课程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其中学生的主要管理者 (即辅导员、班主任) , 自身工作繁杂琐碎, 多头管理, 事务上杂多, 对德育只能做到口头上、宣传上的重视, 真正实施起来比较难。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规定:高校每200名学生至少要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然而真正能实施的高校寥寥无几, 过多的事务以及任务导致了高校中常常出现一名辅导员管理五六百名学生, 甚至七八百学生的现象, 辅导员想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需求,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但是往往有心无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相关心明显不足, 德育工作效果不明显。
二、针对我国德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 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 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多, 同时面对社会问题, 实际问题也更多。高校的德育更应从生活小事, 学生经常面对的事件入手, 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这些自身的、社会的问题, 分析冲突, 体会事件当事人不同的感受, 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二) 根据学生的内心需要设置教学内容
我国高校德育低效, 其中的原因之一在于德育内容的设计过于政治化、教条化、空洞、枯燥, 对学生进行灌输, 收效甚微。在学生的心理、情感、行为动机等方面未能重视。如果高校能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 根据他们的内心需求对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让德育生活化, 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 讨论生活问题, 主动探讨, 感受生活, 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我们的德育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内心, 唤起他们的共鸣, 才能真正地对学生产生影响, 进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 提供更加生动, 更加吸引学生的有效地教学方式
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法, 没有互动的教学方式, 容易引起学生的抵抗, 不被学生所接受。如能在教学中采用情景假设、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课外实践等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式, 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活跃课堂氛围, 那么学生被动学习、抵触学习的情况必将会减少, 教学也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 全体教师要有德育的责任感, 做到全员做德育
据学生反映, 大学的教师一下课基本都不见到人影, 课堂互动少, 课下对学生的不关注, 只关注自己的科研课题等。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单靠学工线上的工作者做德育工作效果是不明显的, 德育教育是一项艰苦的、细致的、复杂的工作, 如果各课程的教师在授课之时能将德育融入到教学中, 那么我们的德育将更具有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宋子祥, 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10年3月
[2]胡云霞, 体谅德育模式之借鉴, 《成功 (教育) 》, 2008年3月
[3]唐爱民, 体谅关心模式的德育思想及时代意蕴, 《滨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12月, 第6卷第4期
[4]黄向阳, 《德育原理》, 242页
德育现状反思 篇2
平湖技校11数
3对于一所中职类学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两件事情:教学技能和抓好德育。因此我们平湖技校从上学期就开始筹划《平湖技工学校德育积分实施方案》,并且在本学期试行。因为我们11数控3班是一个春季班,也是一个老生班,上学期已经听说过德育积分这一回事,因此在学期初全校开展“学习《德育积分实施方案》”时已经略知一二了。德育积分目的是:以学生和谐发展为主旨,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和适合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德育评价新机制,不断优化德育手段,突出德育积分评价制度在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在班内实行了一个学期,我能够感受到《德育积分》给班级带来的积极影响。学生为了加分,对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参加度高了;学生们努力争优的热情比以前高了;平时小错不断的学生渐渐有所改善了;那些屡犯错误的学生也心有余悸,慢慢收敛了„„但是在实行过程中,我同样发现了几个难处。
一、班主任不可能时时刻刻跟班,做到面面俱到;
二、班级监督小组力度不够,班内同学间顾及个人关系的比较多;
三、家长对《德育积分》缺少理解,不够重视;
四、对扣分多的学生,处理难度较大,带来负面影响。
如何让《德育积分》的作用在平湖技校的舞台得到最大空间的发挥,关键要靠学校、班主任、家长、学生四方面的力量来共同配合和努力。
一、坚持原则,加强实施力度。
《德育积分》是学校制定的产物,代表学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德育积分》的管理方法必须坚持原则,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采取有效的奖罚措施。对于德育积分靠前的学生,要及时反馈和加以表扬,让其他的学生能够形成一股赶、帮、超的热情,逐渐在全校内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德育积分扣分严重的学生,尤其要重视,分析其扣分的原因和对自己错误的认识态度按规定进行适当灵活的处理。面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事后态度极不配合或承认错误后仍不改正的学生,应当从严处理来维护《德育积分》的权威性和原则性。校方应当在一定阶段内对《德育积分》做出的处理做一次系统性的统计,并反馈给班级、家长与学生,这样可以各方面加强对《德育积分》的重视程度。
二、灵活应变,营造良好气氛。
班主任是班级《德育积分》的第一实施者和统计者,是班级《德育积分》的第一解释人。首先在班内要组织学习《德育积分》,让全部学生形成一个自我认识的对照,知道自己的哪些行为会违反《德育积分》而被扣分,哪些行为能够取得加分。班级内要成立考评小组,充分利用班内的先进力量来监督和记录《德育积分》,并且定期对考评小组进行思想动员与精神鼓励。在实施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班级动态,对于一些在《德育积分》规定边缘的行为,要了解事情的原因,并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出灵活处理。重视奖罚有度,制定明确的奖励与惩罚制度,让《德育积分》与班级日常考核,班级活动,学生个体有效结合起来,让《德育积分》贯穿整个学生生涯。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积分的统计时,对于扣分严重的学生要及时反馈学校,征求学校处理意见和学生的认知态度做出处理,第一时间将处理结果在班内宣布并告知家长。
三、积极配合,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对《德育积分》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对《德育积分》的重视度。虽然家长们不是《德育积分》的直接实施者,但他们的认知度可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度,如何让家长们重视《德育积分》制度并接受这一制度,还是要靠学校与班主任在家校联系时作出详细说明和解释。让家长在第一时间得知学生在校情况与德育积分的加分扣分情况,并配合学校、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
四、自我约束,相互监督,形成良性竞争。
《德育积分》是针对学生日常行为而制定的规章制度,学生是最直接的关系人,《德育积分》开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思想动态,行为规范的变化。首先要充分认识《德育积分》,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长处,根据《德育积分》的制度和要求,发挥自己的长处,寻求加分;改正自己的不足,以免扣分。其次同学之间要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寻求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中职德育课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德育课 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8-01
作为一名教师,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中发现问题,促使自己不断完善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发扬长处、改正不足,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德育课教学中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教书育人的效果,是德育教师需要经常反思的问题。
一、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是否注意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主体性摆在首位,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例如,在讲授“以礼做客”这个教学内容时,选用了书中的案例:职校学生章飞去同学石翔家中做客的例子。首先让学生阅读材料,然后引导学生找出错误之处,并告诉学生正确的做法。为了强化学习效果,课堂上分别让两组学生演示。先让第一组学生扮演不文明的做法:章飞重重的在门上捶了几下,主人打开门以后,他径直穿着脏鞋子走进铺着地毯的客厅,玩游戏到深夜才告辞回家。接着请第二组同学演示正确的做法:章飞轻轻地叩门,主人打开门之后,他有礼貌地向阿姨问好,主动的换上拖鞋,与同学石翔玩了一个小时左右,便主动告辞回家了。
在案例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找出案例中的错误之处,然后再让学生模拟表演的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成为“学堂”,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收获
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的知识点,但是学生却经常出错,这时教师不应单纯地埋怨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而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出现了问题。
例如,学习“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这个教学内容时,按照教材上的顺序进行了讲解。先讲供求关系是引起商品价格波动最主要的因素,列举手机、电脑等新事物刚刚产生时,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价格不菲;目前,生产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技术发展很快,供过于求,价格越来越便宜。移动公司在搞促销活动时,还有预交话费赠手机的优惠,出现了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学习了“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这个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上,再学习“商品价值决定价格”这个教学重点。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课后出了一道练习题: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是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是“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此时意识到,学生将“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和“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两个问题混淆了。于是立即重新对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并在黑板上明确板书: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举了新的例子:正版书凝结着作者辛勤的汗水,还有校正、排版等工人参与劳动;盗版书则省略了许多环节,并且纸张质量差、错别字较多。因为正版书凝结着作者大量的辛勤劳动、且价值高,所以正版书的价格要高于盗版书。
学生对知识点“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和“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两个问题的混淆,引起我的反思。在其他班级学习这个教学内容时,我重新调整了教学顺序,先讲解“商品价值决定价格”这个教学重点,学生明白并且掌握之后,再学习“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这两个知识点。
三、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是否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好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于学习。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教学中个别教师使用的课件仅仅是大量的文字,且字体设置太小,字的颜色过浅等;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时,让学生拉上窗帘、关了灯,教室里光线黑暗,学生不能正常笔记;有的教师使用课件时,点击的速度较快,学生用于记忆和思考的时间较少。
教学中盲目的使用课件,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走入形式主义的误区。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对学生评教进行反思——教师是否肯定与赞扬了学生
每学期末都要进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一些对学生要求严格,但是不善于与学生沟通的教师,学生评教成绩比较低;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教师评教成绩比较高。在教学中就遭遇到这种情况,自我感觉教学认真,讲解生动,但是在班级管理中由于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批评较多,个别学生发泄不满,因此在学生评教中成绩较低。
面对这种评教情况,不断反思自己的管理和教学方式,把学生的反馈意见作为一面镜子。此后的管理和教学中,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前提下,更加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吸纳学生的有益建议,不断培养自己对学生进行正面鼓励的习惯。
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创设情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机会。同时,注意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例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在课堂上遵守纪律、独到见解的回答、丰富的课外知识、成绩的进步、课下见到老师有礼貌的问候等,都会给予及时而诚恳的表扬。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师生之间关系更融洽了。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进而调整教学策略,使德育课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书林,段志义.职业道德与法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5.
[2]陈绍灿.教学反思,常教常新[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6):42-44.
[3]刘顺然.思想政治课教学“低效”课堂种种及对策[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4):33-34.
作者简介:
反思德育误区提升德育效果 篇4
隐性课程被忽视
学校教育中存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其实德育中也同样存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的德育课程一般指如公民课、社会课、德育课等专门的课程和有关教材, 其实宽泛地说还包括形式上有别于常态的各种活动、专门的文本图片等。隐性课程指的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 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德育课程, 包括学校的静态的各种建筑、设施、图文, 弥漫于师生间的人际氛围和精神状态等。学校教育注重显性课程的实施, 但对隐性课程往往忽视, 其实隐性课程在德育过程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有时因为隐性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因此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更深刻更持久。所以, 不少学者认为注重学校隐性课程的开发才是校本德育的重中之重。
细观各学校, 都或多或少存在隐性的德育课程, 如一所学校的校训、雕塑、橱窗、文化宣传标语、温馨提示语, 甚至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桌椅柜台或者校友捐赠的礼物摆饰等设施、建筑和公物等。这些静止的物件在校园内构成隐性的德育课程, 自然具有教育的意义, 但对待这些隐性课程是将其继续隐性下去, 还是适当将其显性化, 这其实事关教育者的智慧。同样的校训、校园温馨提示语, 有的教育者有心挖掘和利用这些德育元素, 利用适当的场合, 如国旗下讲话、班队会主题教育、应时应景的讲话教育等, 将这些隐性课程显性化, 把其中蕴含的德育内容联系学校实际生动地阐释出来, 这样, 隐性德育课程就被显性化, 就被利用起来了, 学生以后再走到校训石前、走到花草牌边, 耳畔就会想起老师的教诲。这校训、这校园温馨提示语就开始发挥着教育的功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让每一块墙壁会说话”, 其实很形象地说明了隐性课程应该要显性化, 这样才能发挥德育的效用。德育追求教育无痕, 但这种无痕教育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虚化或者无为, 仅仅作为摆设不作为, 是不能取得德育效果的。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很著名。据说这校训是很早就有的, 后来学校请启功先生书写, 并刻石矗立校园, 还在校内各种报刊、板报等媒介上介绍, 把隐性的课程显性化, 而每一届新生入学, 学校则会通过校长或者教师讲解, 以让每一个学生铭记校训教诲。如此, 校训自然深入人心, 潜移默化, 发挥化育功能。而有的学校, 学生入学三年竟然不知学校校训为何意, 不知学校有命名的某文化路, 不知学校有校史馆。这是很可惜的。照此办学思路, 所谓的百年老校跟一些新建的学校已然没有多大区别了, 因为没有这些文化教育活动的传承和挖掘利用, 所谓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积淀这些隐性课程和德育传统, 都将因静默而被遗忘和湮埋, 这些前辈教育者精心设计的校园文化和留下的德育传统都将被冷落遗弃, 岂非可惜。
所以, 智慧的管理者能敏锐地看到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和价值, 有意去挖掘并利用起来, 如校园内有校友捐赠物, 必定在爱校教育活动期间让学生去现场观摩;新做了一组橱窗就一定要各班教师组织学生去观摩, 并要作解释介绍;国旗下讲话会结合学校的校训、校风、楼馆名等进行励志教育;班队会要结合校园内的温馨提示语讲解如何爱护校园, 举止文明等。以此反复教化, 加深印象, 使其落入心灵深处, 久久不忘。这样的隐性课程才是真正的课程, 发挥着应有的熏陶化育的作用。
常规陋习当正常
学校管理中不留神就会出现熟视无睹的情况。看惯了学生衣衫不整, 遇到一个穿戴不当的学生也往往不觉奇怪;习惯了校园杂乱, 看到学生多丢一片纸屑也就会视而不见;生活中诸如此类的关于卫生、纪律、礼仪等方面的不合规范的要求, 往往因为学校管理者的标准低, 一味容忍, 使得学生的陋习成为校园常规。这种陋习会传染, 一旦有一个学生不被批评提醒, 就会影响到三五个, 三五个不被批评提醒就会影响一大片, 长期不被批评提醒, 整个学校都会蔓延, 形成风气, 最终成为学校的一个“标识”, 一种“景观”。所以, 学校管理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意识, 要学会反思, 经常以崭新的目光去审视学校的德育工作, 去看待学校学生的行为表现, 及时给以切实的表扬鼓励或是批评提醒。
反思常规, 一方面要看到正常行为中的异常现象, 需要及时地纠偏改正。这种情况好理解, 不赘述;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常规本身是否已经过时或者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如佩戴红领巾这是对少先队员的基本要求, 但随着天气变热, 三十多度的气温下学生都穿清凉装上学, 再要求孩子一定要佩戴红领巾上学, 就显得不合时宜, 甚至非人性化了。以前不允许学生骑自行车上学, 因为路道窄小不安全, 现在学校周围的道路宽敞, 且人车分流, 交通管理非常好, 附近的中学生完全可以骑车上下学, 以培养自立自理能力等。这些细微的变化需要教育者有心用心, 才可能实现。对于有些教育者而言, 一张制度管几年, 抱残守缺不顾师生实际情况, 这些不能与时俱进的规章制度有时很可能走向非人性的状态, 走向反教育的立场。如, 报载某学校因为几个女生留长发, 早晨梳头迟到, 就要求全校学生一律短发, 强制执行, 结果遇到一个倔强又脆弱的女孩, 剪了短发跳楼, 不当的教育造成伤亡的惨剧, 绝非危言耸听。
轰轰烈烈当教育
德育工作者都知道“活动育人”的道理, “活动育人”的理念没有错, 但如何举行活动, 如何达到育人目的, 却是颇有讲究的。现在有些学校动辄喜欢举行大型的活动, 且不说“六一”“元旦”的联欢、开学典礼、评优颁奖的会议这些常规性的活动, 一个学期四个月, 能连续搞上文明礼仪月、科技创新月、体育健身月, 或者搞英语节、话剧节、读书节、感恩节等。本来, 举行这些活动也无可厚非, 有些有创意的活动对学校德育甚至教学工作的推动是有一定作用的, 也给学生多提供了一些实践性的舞台和锻炼机会。但是, 动辄就是几个星期或者一个月, 一个“节”都需要一系列的活动支撑, 而举办者为了达到轰动的效果, 往往是不遗余力通过人数、嘉宾、热闹等很多元素, 以展示宏大规模隆重排场, 取得轰动效应, 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在上面。老师累一点自不用说, 可惜的是折腾很多孩子, 毕竟真正参与活动表演的是少数, 很多的则是观众, 甚至不少环节就只是站着观摩, 听领导讲话, 听老师说教, 学生只带一副耳朵即可。如此规模宏大的活动, 学生又能从中得到什么锻炼受到多少教育呢?客观说, 这样的“月”“节”实际上是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扰乱了学生学习的心境, 效果只是使得学生变得浮躁好动好玩, 无心向学, 这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 德育是心与心的交流。德育活动更适宜规模小、内容精、形式新的活动, 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参与, 面对面才能心换心。太大型的活动, 教育者怎能用一颗心换得千百颗心的共鸣呢, 即便有, 对于演讲者或者表演者的艺术性要求是很高的。有一些职业演讲家进入校园, 举行大型的演讲活动, 那教育效果还真不错。但, 若非很专业的演讲人士, 有时即便是一些作家、教授进校园作报告讲座, 有些都不一定能吸引到学生专心, 注意力很难持久集中, 何况有不少时候, 全校性的集队、集会就是校长主任进行一些形式的启动仪式, 或是宣讲某种活动的目的意义。这往往都是过耳即忘的东西, 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 活动大型也有大型的好处, 在氛围上气势上有一种感染力, 形式上给人留下强烈的视觉冲击。不是说大型活动不要搞, 应该要少而精, 越是大型活动越要考虑环节紧凑, 节目精彩, 要计算人力成本。若非必要, 则学校德育活动更适宜小规模活动, 能在年级举行的就不要在全校铺开, 能在班级举行的不要在年级开展。而且活动不宜太频繁, 一个星期能有一次非常规性的专题交流就可以了。一会儿看展览, 一会儿举行主题班队会, 一会儿开展募捐活动, 学生心性浮躁, 德育效果又怎会好?低效的德育活动充斥于校园, 学生必不能安心, 浮躁心态下的学习生活必不会安定, 矛盾纠纷就很多, 到那时就不是品德礼仪好不好的问题, 有时, 过频繁的活动连基本的秩序都难维持。不少管理者有这样的体会:一次大型的活动过后, 或者过于频繁的活动之后, 学校总会出现一两起校园安全事故。其实就是学生心性浮躁的原因。
注重说教少督促
对于未成年的学生的学校德育, 养成教育是其最重要最基础的教育内容之一。许多教育工作者都知道中小学生要进行习惯、礼仪等养成教育, 但生活中观察发现, 很多人虽然知道重要, 但教育方式常常停留于说教、观念灌输上, 至多再加上一些评价考核, 动辄给这班扣分那班减分。从德育的过程环节看, 这实际上是抓了德育的两头, 即说教和考核, 而缺少了中间的督促。事实上对于未成年的学生而言, 他们自控能力弱, 自主性欠缺, 自觉自律意识缺乏, 这就更需要中间的督促和帮助。德育的说教引领和必要的考核评价是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则是中间过程的督促、提醒。“道理说教”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 严厉的考核评价是告诉学生不能怎么做, 但在这两端之间, 其实有着广阔的教育空间, 如学生扔纸屑这一行为现象, 就有着很复杂的教育背景和教育对策:有的情况只是学生出于无意, 一经提醒就能改正;有的是出于习惯, 长期这样做突然不这样做不习惯, 所以, 提醒后能改正, 但下次还可能再犯, 需要再提醒;有的则是恶习, 觉得纸屑就应该扔地上, 被别人提醒了不以为然, 我行我素, 即便这次被人看到了提醒了去拣了, 下次趁人不注意, 还是扔到地上, 因为, 在他看来拿着纸屑去垃圾桶是件很艰难很不愿做的事, 自己既懒, 对规则、对被人管束、对改正错误都有着本能的抵触。针对这样不同的情况, 如果简单地用扣分来惩罚评价, 对前两种类型也许有作用, 对第三类人恰恰没有作用。而最需要评价的恰恰是第三类人。前两类学生其实不用扣分, 督促提醒就可以了, 长期的被提醒, 他就知道该怎样做了, 就改正了, 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自觉习惯了。把这样的人剔除出扣分的行列, 而将扣分专门针对第三种人, 这样, 扣分就具有了威力。将三类人混同起来一起扣, 扣分的教育作用就不大了。有些教育工作者为了图省事, 急功近利, 觉得哪种“武器”威力大、效果好, 就用哪种武器, 只看到扣分有威慑力, 没看到它的教育意义和教育局限性。其实, 扣分这种惩罚性的评价就如同皇帝赐予的尚方宝剑, 平常需要悬挂着, 偶尔使用一下, 它具有威慑全局的作用;要是经常把它拿出来, 当做普通的刀剑, 经常下场子去砍伐刺杀, 它则将混同于普通的武器, 不再具有特别的威力了。
德育中的说教、督促、考核, 三者应该是缺一不可, 三环节都要抓实才行, 三者必须都要存在, 都发挥作用, 而尤其是督促占据中间, 占有广阔的时空位置, 应该成为教育的常态, 如此, 才承上启下, 惩前毖后。三者相辅相成, 通力合作, 才能让学生明晰规则, 敬畏规范, 养成习惯, 行多成善, 内化成品质。
缺少奖惩难入心
分析学校德育中成效不太明显的原因, 还有一条很关键, 那就是对学生行为结果的评价没能及时跟上。有的教师说, “我们学校每天都有考核, 都有积分公布出来。怎么就没效果呢, 学生好像不在乎那分数。”考核积分是什么?其实只是考核过程, 不是结果。考核出来的结果起什么用?很多学校缺乏深入的思考。有的学校将此纳入每周文明班级的评比, 这算进步了一点, 跟集体荣誉挂上了钩。但, 考核分数对于个人而言, 仍然缺少挂钩, 这就造成了犯错者对犯错行为无须负责的现实。有的班主任把扣分结果纳入到班级学生的常规考核之中了, 这就又前进了一步, 犯错者跟犯错行为挂上钩了。但, 班级的常规积分有什么用?对这个学生造成多大的影响?是否在班级要进行必要的表扬或者批评呢?如果有, 这就又前进了一步, 犯错者的言行被口头批评到了。但, 如果仅此而已, 仍不足以教育警醒到学生, 还应该跟班级的奖惩挂钩才行。如每周进行文明学生的考核和评比, 记入到学生个人档案中去, 一个月进行一次总结, 对每个人的常规积分进行一次评选, 最好将此与一些小礼物、小奖品挂钩, 利用物质奖励的形象性配合精神奖励进行强化奖惩结果。一学期进行一次总结, 对照各种奖项, 如三好生、全优生、文明礼仪星、文明成长星等, 要翻出学生的个人档案进行对照评价, 最后确定各奖项的名单。这样, 让播下行动的人收获相应的果实。这才是真正完整的教育。而这项工作系统复杂, 需要从学校层面到班主任再到任课教师的通力合作, 需要班主任长期地坚持落实, 艺术化地跟进教育, 才可能收到效果。而这, 在有些学校被落实得很好, 因为学校德育管理精细化, 设计和管理科学, 尤其是执行力强, 班主任认识到位, 执行得力;在有些学校却只能流于空想, 要么是学校管理者缺乏设计和推进, 要么是班主任缺乏落实, 教育缺乏艺术性。这就使得德育也好, 养成教育也好, 实际上没有有效进行。不完整的教育不可能取得完美的教育效果。
德育工作反思 篇5
高一班
一转眼分班后的一个学期又过去了。总结这个学期的工作有点感慨。今年是第三年做班主任其实自己感觉已经做了很久源于这一学年其实是带了两个新班。上学期所带的7班,这学期依旧带7班,但是已经变成了一个普通的理科班。理科班是我起初不愿意接手的一个班但是既然接手就决定好好去干。学期快末端,又是开到荼靡之时,不免感慨,感慨之余,总结反思才是前行的最好途径。
第一点延续上学期带班的经验这学期开学初就比较抓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但是效果却迟迟没有体现直到学期末的倒数第二个月这个理科7班依旧没有成为文明班足以证明这学期抓行为规范不是很成功究其原因首先是理科班男生较多男生的行为习惯较女生要差其次是学生在上学期分班前已经养成了很多坏习惯习惯一旦养成要改正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再则就是自己却少了积极性。上学期基本上每周至少三次在早读时候去检查学生宿
舍内务但是这学期只是在开学时候实行过这个很笨的方法。所以要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
第二点上学期有家长评价说把孩子放在我的班上非常放心我总结一下根本原因在于我善于打进学生的心里从心里和他们进行沟通沟通中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并且深受学生的拥戴。但是这学期说起来实在愧疚花在某几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实在太多无法兼顾到更多需要自己的学生比起上学期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够好。
第三点探索理科班纪律问题解决方案。如果继续教下去这将会是我长期作战的计划。以作战来打比方一点也不过分。理科班学生纪律性自觉性实在是不敢恭维。缺乏自觉性和纪律性就是他们成为平行班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这个问题是我这学期和将来的研究的课题。在这学期的研究和探索中只能惭愧地说还没寻找到更有效的方法。试过班规奖励和惩罚制度但是时间久了学生对于惩罚显得无动于衷了。也试过培养得力班干严抓班级纪律但是时间长了还是显现出一系列的问题。于是最后只能采取最笨的方法就是见缝插针式把守住班级。这就是大家最不主张的一种方法了。但是在寻找到适合分校高一7班理科班的最优方法之前也只能这样做了。有点悲观消极但是效果却是最好的。
第四点很好地利用了每一节班会课。对于这一点我始终是骄傲而自信的。上学期也是如此班会课发挥了其最大的作用帮我培养了一个优秀班级。这学期我坚信好的班会课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于是每一节班会课我都精心设计。即便在上课时有时取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依旧没有气馁。这学期开始初我就组织了一节主题为“在奋斗中成长”的班会课让学生畅所欲言畅谈自己的过去和将来明确自己的计划和目标为开学的工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接下去我还组织和关于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的班会课组织学生观看了《朗读者》节目组织学生写观后感为了配合月考还组织了知识竞赛的班会课和考试动员的班会课。这些班会课图文并茂从课堂反应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大方面我觉得应该总结和反思的。现在这个班问题依旧存在学生学习状态总是不理想动力不大纪律问题也深深困扰了我。有一点在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感慨特别深体会特别深的。我想花点时间花点笔墨写写。
我认为要成为一个学生都喜欢学生都拥戴的班主任一定要做到一点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我向来不是一个严厉的老师。我的学生会说老师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班主任你看似要求很松其实你的要求很严格我总觉得如果自己不努力就会辜负了你就会觉得很对不起你对我的好。学生家长会说叶老师把孩子交给你我很放心不管是学生的话还是家长的话总是让我很感动和激动这既是一种肯定又是一种激励。让我一直坚信用心和学生沟通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用心和学生沟通要讲求方法。很多班主任本着一颗热忱的心来却得到了学生的一盘冷水当他们和我交流的时候我便会发现其实很多都是沟通方法出了问题。很多班主任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说话的方法不对好事便成了坏事。例如有的班主任会高高在上询问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现状然后随意安慰几句便让学生回去反思。这样是得不到任何效果的。我的技巧就是和学生聊天时要交心。很多现任班主任问我以前我教过的那个学生情况我都可以将其从小学到现在的事情一一讲给他们听。这是因为在我和学生谈心时总是会降低自己 的姿态甚至有时候说到动情时会讲一些自己孩童时期青少年事情做过的一些事给他们听学生在这个时候是最能向你敞开心扉的所以把握住这个时机学生便会讲自己的事情事无巨细地一一向你道来。曾经试过一个行为习惯极差的女生在和我谈心时泪流满面向我倾诉家庭的烦恼完全向我敞开了心扉。这个女生后来的表现也越来越好。当后来我和她的家长沟通时她的家长非常感激我还赠送我一个极大的hellokitty毛公仔。用心和学生沟通不能一次半次要持之以恒。也就是要加强后期的跟进。我曾试过每一个星期都和同一个男生谈心起码一次这样坚持了一整个学期。到了学期末这个学生虽不能说脱胎换骨但是起码他的新班主任都没有觉得他有任何问题。这就是用心沟通并且持续跟进的效果。如果只是一次半次的谈心学生可能只是一时半刻维持了好的状态时间久了之后未必还会如此这就需要班主任不厌其烦地跟进。我也曾试过只是和某个学生仅只谈心一次接下去的日子就没有继续和他交流过在期末前的一次月考后他在总结中写道这次成绩很差老师很早之前就开始放弃我了。我询问他有这样想法的原因他说是因为我只是和他聊过一次以后都没有怎么关心过他他以为我等同于放逐他。这时我真正感受到了一次半次和持之以恒的差别了。用心和学生沟通要善于借助家长这一势力。我们都知道虽然家长总是关心孩子的但是也很清楚家长关心的程度和方法总是千差万别。有的时候和家长沟通时如果遇到的是对孩子成长爱理不理的家长班主任的热情会稍稍被打击。我就碰到过很多这样的家长甚至对自己孩子现在读高几都一无所知的都有。但是我没有气馁。我会三番四次地给他们打电话主动和他们沟通学生的近况。
幼儿德育现状与思考 篇6
关键词:幼儿;德育;家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141-01
幼儿德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担负着培养幼儿优良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幼儿个性的任务,这不仅关系到幼儿未来的品德习惯和个性如何,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幼儿个人能力和才干的形成与发挥。那么,当前幼儿德育现状如何呢?我们就此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在幼儿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以下几点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幼儿德育工作中,家园配合不利,造成德育工作的“事倍功半”
这是本次调查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有89%的幼儿教师感到在幼儿德育工作中最困难的是家园配合、家长包庇幼儿错误等问题,当幼儿教师与家长在对待幼儿的态度、方法、要求及自身表现等方面不一致或对立的情况下,很难形成良好的幼儿品德。
二、幼儿教师和家长普遍认识到幼儿德育的重要性,但教育观念仍有待指导和改进
本次调查中,92.29%的教师及89%的家长认为幼儿期进行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并有73.4%的教师认为现在的家长也较重视幼儿教育,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是在调查中反映出幼儿教师及家长在德育观念上仍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之处。比如,教师和家长把“勤奋好学”的幼儿当作好孩子。单就幼儿德育本身来说,大多数教师和家长把“听话”作为好孩子的首要标准,反映出当前德育方向模糊,要求较低,缺乏时代特点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
三、在幼儿德育方法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方法的简单、陈旧、盲目及情绪化等严重弱化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调查发现,有39.06%的教师在幼儿不服从要求时会考虑自己要求是否合理;89.06%的幼儿教师最常采用的德育方法是树立榜样和多提要求。仅根据这两个数字我们就不难发现当前的幼儿德育工作中对幼儿主体性认识不够深刻,还存在着较严重的成人化和说教化最终的德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幼儿家长溺爱子女现象仍十分突出,导致幼儿不良生活习惯较多,人格发展不平衡
调查中发现85%的幼儿存在着挑食、任性、攀比、独霸等某些不良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的教育观念不良,过分溺爱子女。 90%以上的家长都尽量满足幼儿的要求,造成幼儿我行我素,缺乏与他人分享的观念,而在处理与其他小朋友纠纷时,98%的家长采取不让孩子跟他人玩的态度。这种过度的爱护,会使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受到影响。在外胆小,受到欺负只会哭,在家却称王称霸。不能引起我们的深思。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1、普及幼教知识,全面提高家长素质。家庭是幼儿生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家长的教育观、方法及自身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幼儿优良品质和个性形成。因此,我们应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开办多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播一些关于幼儿心理和幼儿教育学的知识。家长才能在家庭中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教育,从而自觉地对幼儿进行优良品质和个性的培养,并且在教育中注意方法的正确性。
2、加强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促进家园配合,为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创造最佳条件幼儿园作为专门正规的幼教机构,理应在教育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主导作用。而现在一些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苦于德育工作,知难而退“关起门来搞教育”,到头来却使自己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在做好家长工作上首要的是幼儿教师转变思想,克服畏难情绪。不能等着家长素质提高了再做,而应立足于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引导家长配合教师进行工作,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教师所做的工作应让家长乐于接受,不产生抵触情绪,如,教师当面与家长交谈:你们孩子有挑食的现象,不吃这不吃那;发家长一张小报,文题《如果孩子挑食怎么办》,请家长看后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写出意见。二者效果高下一目了然。(2)教师应让家长认识到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令家长不能置身其外。比如:传统的家园联系手册是教师写,家长看,现在,不妨倒过来用,每天回家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一日生活,由家长记录在手册上,第二天带回由教师批阅,就可以促使家长多了解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幼儿园教育的影响,也有利于教师改进工作。(3)家长工作是个别化的、大量的、经常性的工作,不能搞形式,更不能搞突出,必须常抓不懈。
3、幼儿园应注重德育工作研究,以研究促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师的德育水平。开展幼儿德育研究工作,不必贪多求远,不妨先从组织一次品德教育活动,找一个幼儿品德实际问题,教育一个幼儿开始。从观察思考,说问题,摆现象,到想办法,搞活动,直至效果追踪,最后形成文字。只要坚持下去,水平就会不断提高。而教师水平的提高,又会带动家长素质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幼儿德育的进行。
4、拓宽幼儿德育内容,发扬传统德育精华。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幼儿德育新的内容,为更好地完成培养21世纪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当前最值得注意的有如下几个内容:1.公民意识教育。教育所培养的,首先是合格的社会公民。而幼儿时期正是公民意识的奠基时期。2.竞争与合作教育。现代社会处处存在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更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社会,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公平竞争意识的培养,同时不能忽视合作意识的培养。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合作更显重要,任何事情很难靠个人完成。3.环保意识教育。近几十年来,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应从幼儿起,教育孩子爱护动植物,热爱大自然。4.劳动与经济意识培养。
德育现状反思 篇7
1 关于高职院校德育研究现状的分析
1.1 关于德育理念的分析
所谓的德育理念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 人们对于德育问题的具体看法, 是在社会整体环境下的, 针对德育主张的系统剖析与反思。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确保他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需要结合自身教学特点, 在一系列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学校要注重感情投资, 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 尊重学生的青春特点, 进行人才的培养,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 完善学生的品格, 健全学生人格。在日常德育观念创新中, 应该树立新型有效的的德育观念, 主要包括全员育人的德育观、多重性德育功能观、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德育教学模式观, 既面向未来又立足现实的德育目标观。
1.2 关于德育内容的分析
为了确保学生个人人格的塑造健全, 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健全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 以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中心工作, 将职业道德养成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德育工作进行中, 应该注重实践教育的强化, 增强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合作精神、奋斗精神,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及时更新德育内容, 注重人文关怀,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 以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新风气, 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要把学生成长作为该德育内容的关键环节, 以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育。
1.3 关于德育方法的分析
所谓的德育方法论是一种把学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环节, 这种德育方法的研究主要涉及德育的基本思路、战略构想以及方式方法等。有利于职业道德教育共建机构的建立, 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与社会相关部门的联系, 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和社会家庭的联系, 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之间的互动。与此同时, 及时更新德育方法, 利用一系列人格魅力法、师生换位法、专题讨论法、实践性教学法、以及案例剖析法以及立体教学法等, 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4 关于德育手段的分析
实际教学过程中, 营造德育氛围的方式是很多的, 比如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利用其信息量大, 快速便捷的优点, 实现多手段德育教学, 有利于加强实验心理学与传播学的研究, 有利于德育手段的艺术化以及技巧化。有利于德育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5 关于德育机制的优化分析
德育机制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机制系统, 它与其他机制有着一定的联系, 并且存在着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比如领导机制、队伍机制、方法机制以及评价机制等。有利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良好运行。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德育机制有分为一系列机制, 其中比较关键的有领导机制、环境机制、动力机制以及领导机制等, 这些机制的深化发展, 有利于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 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
2.1 育人观念有误
高职院校中存在一种错误观念, 德育工作与老师关系不大, 它只是学校相关部门政工干部的工作, 这种错误的理念, 导致相关人员的德育意识不强, 难以形成有效的德育合力。
2.2 主体性价值丧失
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开展中, 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教化功能, 在具体的德育工作过程中, 教师将学生视为被动的受教育者, 强调学生遵守道德规范, 履行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 无视学生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人格尊严。
2.3 实施途径存在偏颇
目前来说, 实现高职教育的方式有德育课程教学, 学校刚性的制度规范。前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 通过灌输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后者包括学校的校规校纪、管理规章、绩效考核等内容, 旨在引导、约束、矫正与激励学生。以上两种方法都偏重于显性, 而忽视隐性途径的运用。
3 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3.1 创新德育思维方式
3.1.1 为了有效的进行创新德育思维的创新, 需要积极继承与借鉴
中国优秀的传统德育思想, 积极其余国际相关的优秀文化成果, 赋予其时代特色, 综合考虑学生在目前形势下面临的思想行为难题。
3.1.2 要将理论传授与原著选读结合起来, 将人类社会共有的道德
理念与“两课”教学相结合, 将“两课”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坚持德育工作贯穿于各种活动之中。
3.1.3 以学生为本,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德育过程中尽力塑造德育教师与听课学生之间的平等地位, 建立和谐互动的沟通机制。
3.1.4 实施模块教育。将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分成理想信念教育、“三
观”教育、“三义”教育、“三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校园文化教育、诚信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党的知识教育、形势教育与民族宗教教育模块。
3.2 树立全员育人理念
要建立健全严格规范学生道德行为的法律法规, 相关人员要积极提升师德和业务水平, 以有利于日常教学的展开,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自身良好的道德文化素质感染影响学生, 与此同时, 后勤部门要积极做好后勤保障, 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3.3 倡导体验式德育模式
为了实现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需要积极开展一系列的道德教育活动, 把握好德育工作的规律, 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德育的内在发展规律相契合, 以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与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媒介, 坚持理性和感性、内容和形式并重, 通过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实践活动,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世界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 增强学生“明荣知耻”的道德意识, 提高他们的道德觉悟、道德意识与道德水准。
结束语
针对上文所说, 虽然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有所提升, 但是在道德育人方面, 出现了一系列弊端, 为了更好的促进高职院校的育人质量, 需要针对育人过程中一些错误, 进行纠正, 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钟莉华, 白群.略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职教论坛, 2004 (12) :44-46.[1]钟莉华, 白群.略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职教论坛, 2004 (12) :44-46.
[2]娄淑华, 张丽敏.德育方法创新的基本思路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 2011 (1) :202-204.[2]娄淑华, 张丽敏.德育方法创新的基本思路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 2011 (1) :202-204.
[3]程路.“回归生活世界”高职院校德育的创新之路[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4) :63-65.[3]程路.“回归生活世界”高职院校德育的创新之路[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4) :63-65.
高考德育改革的历史嬗变与反思 篇8
高考作为最重要的招生考试制度应当集中体现教育理念“。 德育为先”在高考中是如何体现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德育为先”在高考中的表现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呈现出这些不同?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因此,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高考改革的社会背景下,探讨高考德育改革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特殊的历史价值。
一、高考德育改革的历史演变
对学生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考核是高考的重要内容。 我国自1950 年实行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德育改革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以考核内容为依据,可以将高考德育改革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 一) 注重阶级出身、强调政治表现时期( 1949~1976 年)
建国初期,社会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国家建设急需一大批人才,于是党中央决定从1950 年开始实行高考制度。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政治审查一直都是高校招生重要的一环。从1950 年至1957 年,历年教育部门出台的招生文件都规定从政治表现、 学业成绩、身体健康状况三方面相结合选拔人才。 比如,1954 年高等教育部颁布的《 一九五四年暑期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录取办法》 以及其后的《 一九五四年暑期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录取办法的几项补充规定》 就指出“ 录取新生,应从政治条件、健康条件和考试成绩三方面慎重选择……应就政治条件、 健康条件合格的新生,顺次从考试成绩较高分数,进行录取分配。 ”[1]1957 年的招生文件规定“ 要做到从政治、健康、学业三方面选择录取质量较好的新生入学。 ”[2]
在1957 年之前,政治审查虽然是高校招生的必要环节,但并非每年都颁发相关文件,而且规定也比较简略、粗糙。 然而,受阶级斗争的影响,从1958 年至1965 年,教育部每年都颁发政治审查文件。 不仅如此,关于政治审查的规定更为详细、具体,政治审查在高校招生中愈发重要。[3]1958 年,在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引下,反右倾斗争呈现严重扩大化趋向,党中央展开了对高考的批评。 7 月3 日,《 人民日报》 发表社论批评高考没有以政治质量为首要条件录取新生,而是单纯按照学科考试成绩依次录取。[4]在当年教育部颁布的 《 关于做好今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中将政治条件作为高等学校审查录取新生的首要条件,1960 年更是提出了“ 以政治为主的录取原则”。[5]自此,以政治表现作为首要录取依据的高校招生录取标准开始形成, 并在之后的文革中达到顶峰。 不过,即使在政治运动高潮猛涨之时,也出现了政治审查“ 回暖”的迹象。 1962 年中共中央审定了由聂荣臻同志负责起草的 《 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政治审查标准》 , 其中放宽了对考生政治审查的要求,并对一般专业、机密专业、绝密专业分专业性质制定标准,专业机密性越高政治审查越严格,对一般专业政治审查的要求则有所松动, 这可以视为政治审查“ 短暂的春天”。
1966 年文革开始后,教育事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高考被取消,高校招生采取“ 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 坚持政治第一的原则”。[6]在文革形势高涨之际,国务院教科组出台的 《 关于1974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要求在当年的高校招生中“ 把政治表现、路线觉悟放在首位”。[7]“ 张铁生白卷事件”2就是对这一时期高校招生特点最强有力的说明。
( 二) 弱化阶级出身与政治审查时期( 1977~1986 年)
1977 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工作,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开始了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工作,高考得以恢复。教育部在《 关于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中清除了文革中的阶级出身论, 并先后于1979、1981 年两次修改政治审查意见,强调“ 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 ”[8]阶级出身论退出高校招生的舞台。 1982 年教育部颁布的《 关于一九八二年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指示》 指出,“ 地区级以上高中阶段表彰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考生达到当地规定的分数线的, 可提上一个分数段投放档案( 其中优秀学生干部,如略低于分数线五分以内的,经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批准,可破格录取) ”,[9]高考开始对政治思想品德表现优异者实行降分录取或破格录取。
( 三) 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取代政治审查时期( 1987~2014 年)
1987 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 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文件首次取消了“ 政治审查”的提法,对“ 政治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实行降分录取。之后,高考德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出现明显的变化,直到2003 年,福建、江苏、江西等省份对见义勇为者予以加分录取。 2014 年,北京、四川、山东等十余省市都出台了见义勇为加分政策。 以山东省为例, 对受市人民政府或省综合治委表彰的见义勇为者高考加10 分,对受省人民政府表彰的见义勇为者加20 分。 然而,高考德育加分自从出现就一直遭受质疑,比如“ 在评价方式上,量化考核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道德品质;在评价过程上‘, 加分’难以操作甚至有可能违背‘ 教育公平’;在评价结果上,很难通过‘ 加分’真正选拔出道德品质高尚的学生。 ”[10]高考德育加分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
( 四) 取消高考德育加分,推行综合素质评价时期( 2015 年以后)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为落实这一部署,2013 年11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高考改革也备受瞩目,其中明确提出了“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高考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此背景下,2014 年9 月,国务院出台了《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要求“ 减少和规范减分项目”并且“ 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为此,教育部相继出台了4 个配套文件,提出“ 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 2015 年4 月16 日,山东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高考加分政策调整情况, 其中见义勇为加分项目被取消。自此,高考德育加分退出历史舞台。 2015 年4 月24 日,上海市教委颁布了《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试行)》 ,要求学校客观、真实、全面地记录学生在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修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的情况,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这一举措掀开了高考德育改革的新篇章。
二、高考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通过梳理高考德育改革的历史演变, 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考德育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 一) 在价值取向上,逐渐淡化意识形态色彩
受国内政治环境影响,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前所述,这种现象在反右倾扩大化时期以及文革时期表现最为突出,政治审查甚至成为第一录取标准。 文革结束后这种现象有所好转,1987 年伴随着“ 政治审查”在高考招生文件中的消失,高考的意识形态色彩明显弱化。不仅如此, 即使在政治审查写入高校招生文件的不同年代,政治审查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从文革中强调政治出身到八十年代主要依据个人的政治表现, 再到最后取消政治审查的提法,政治审查从有到无、审查标准由严到松, 两方面都呈现出高考逐步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价值取向。
( 二) 在考核方式上,由量化评价走向质性评价
六十多年来, 高考德育改革先后经历了优先录取( 1949~1976) 、降分录取( 1977~2000) 、加分录取( 2001~2014) 、 综合素质评价( 2015~) 几个时期。1956 年高等教育部颁布的 《 全国高等学校1956 年暑期统一招生录取、分配办法》 对优先录取条件、分数做出了规定,“ 对于合乎优先录取条件的考生,如果他们的政治、健康条件合格,学科成绩够最低录取标准,在与一般考生成绩相同或相近( 指总分少20分左右的) 时,就应该优先录取……在录取分配时,不管分级的大小, 按比一般考生每一分级低10 分,将合乎优先录取条件的考生, 逐级在一般考生录取之前先行录取后,再录取一般考生。 ”[11]而在1987 年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中则对“ 政治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实行降分录取。一直到2001 年,高校招生开始对“ 政治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 实行加分录取,这一政策延续到2014 年。不论是优先录取、降分录取还是加分录取,都是量化评价方式,通过分数来影响学生的录取结果。 2014 年,教育部出台《 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以及《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侧重学生日常表现的质性评价开始取代量化评价,高考德育改革迈向新时期。
( 三) 在考核内容上,由单一走向多元
从建国到1976 年, 政治表现为主要考核内容,这一时期的“ 德育”主要指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之后,高考对学生政治表现的要求有所放松,一直到1987年,思想品德进入高考考核的范围。 2014 年,在教育部颁布的 《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中,明确提出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其中与德育密切相关的“ 思想品德”部分“ 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如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 ” 评价内容涵盖政治素养、爱国主义精神、公德意识、公共精神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情况。可以说,改革后的评价内容更加全面、丰富、综合。
三、高考德育改革的反思
高考德育改革为何会出现上述变化, 高考德育改革未来将走向何处? 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反思。
( 一) 社会变革始终是高考德育改革的重要动力
高考德育改革深受社会环境特别是政治环境的影响。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到十年文革,政治表现是高考德育考核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开展,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 政治因素在高考中的比重逐渐降低。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开始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社会道德问题不断涌现,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开始蔓延。社会上甚至出现了道德冷漠、道德犬儒主义的现象,“ 道德滑坡论”甚嚣尘上。 而且在这一时期,高考出现了“ 惟分数是举”的现象,社会对高考的批评逐渐增多。 针对这些现象,许多省市相继出台了“ 见义勇为”加分政策,试图以此扭转社会不良风气。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社会各种矛盾不断涌现, 改革亟需深化并朝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也成为高考德育改革的方向。由此可见,社会环境的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都在高考德育改革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实际上,高考德育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社会变迁史。
( 二) 高考德育改革逐步回归常识、回归理性
改革就是不断回归常识的过程, 就是回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对于高考德育而言,回归常识就是进一步尊重德育规律。以此观点来看,高考德育改革正走在回归常识的路上。其一,政治教育在德育中逐渐褪色,德育的真实面目更加清晰可见。从注重政治表现到侧重思想品德修养是高考德育改革的一大进步;其二,由注重“ 突出事迹”到强调日常行为表现,由量化评价到质性评价,尊重了学生的品德发展规律,体现了高考德育改革的科学性。除此之外,教育公平成为高考德育改革的不懈追求。 高考德育改革的受益对象从阶级内部成员到政治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最终面向所有学生,受益对象不断扩大,高考德育改革开始回归理性。
( 三) 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是高考德育改革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 高考政策的频繁变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考德育改革尤为明显。 以山东省为例,2014年高考前夕出台了“ 见义勇为”加分政策,而这一政策在2015 年即被取消。频繁的改革反映了这一问题的敏感性, 体现了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 但是,这种“ 朝令夕改”的做法必定会降低高考改革的公信度,在社会上产生消极影响,削弱高考改革的社会基础。因此,在保证高考德育改革科学性的同时追求政策的稳定性应当成为高考德育改革努力的方向。
( 四) 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是高考德育改革的有力保障
对高校德育现状的思考 篇9
1.1高校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德育贯穿高校教育整个过程,德育知识是道德能力发展和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和前提,道德知识的传授也是高校德育的一大任务,但传授道德知识的目的正是学生个人道德素质、品德的提高,说教式的德育往往使学生走向的道德的反向,容易形成了双重人格,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长期以来大学生对政治、道德、文化产生了厌倦情绪,双重人格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特征,道德素质没有在大学这个人生的黄金时刻得到提高和升华,同时高校很多德育工作者在处理学生思想品德问题时,往往采取传统的“堵”的方式,忽视日常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的疏导,没有看到德育的客观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德育实现途径的多渠道性,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没有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使学生个性特点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
1.2高校德育模式陈旧,德育过分强调集体,忽视个体需求,过分注重“社会本位”,极力宣扬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至上,过分强调个人必须绝对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却无形中忽视了德育主体的“人本追求”,甚至很少考虑到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高校德育改革没有触及传统的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本质问题。高校德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释放自己的自信与自强,但目前高校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创造性和个人品质的塑造方面显得比较欠缺,多数学生个性没有得到充分张扬,创造性被压抑,很难使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在忽视德育的人本追求的条件下,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就失去了张扬个性的机会,失去了对知识的渴望,失去了对个人价值的认识,使高校德育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走向反面。
1.3高校德育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利益重新调整,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出现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也必然会带来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把自身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作为重点改革的对象,但是,近些年以来德育研讨会每年都在开,高校的德育成本也越来越大,但从德育现状来看,仅仅停留在表面,大张旗鼓的背后,我们意识到了社会对高校德育的重视,也看到了高校德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我们在努力,但始终没有能解决好高校德育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问题,德育发展停滞与经济的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社会高速发展对高校带来的巨大冲击,高校的应对措施显得比较苍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的腐败现象、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资产阶级不良思想正严重的腐蚀着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对当今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轻视的作用。
2 对改进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2.1高校德育必须从传统道德知识的灌输转化为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和道德能力的提高我国高校并不缺乏道德知识的灌输和德育课程的开设,但是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却没有相应的提高,我们缺乏的是怎样使这种传授道德知识的教育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高校德育的最终目的正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校教育必须把教师所传授的道德知识、道德理念、道德经验让学生充分吸收、消化并且发展成学生自身的道德能力,同时在这种能力的基础上提升自我道德修养,这才是高校德育改革的方向,要达到这种目的,必须抛弃简单的传授知识,机械的灌输现成的结论,把一味的政治说教改变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育中大量引入学生讨论、辩论、情景模式教育,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模拟社会道德行为,对当前社会现象做出自己的评价,通过让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道德现象观察和德育实践,学会判断、取舍和抉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道德经历之后,反思自己在道德方面的得失,同时得到自己的道德经验,进一步使道德知识不断深化,形成独立的、健康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德育也需要从知识更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三方面全面进行,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教育方式,发挥教育过程中的创造性,从以往的单纯的灌输知识中走出来,走向理论联系实际的道德实践中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道德模式,以期促进学生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2.2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在德育工作中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增加情感的交流“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我党执政的根本理念,也是教育改革的落脚点,中国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应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型,把教师从枯燥的课堂灌输中引导出来,把学生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者政治说教中解脱出来,使德育回归“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身边小事做起,从关心生活,指导生活,尤其使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学会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张扬个性,从而使学生实现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一步一步使高校德育摆脱传统的教学、传授知识的单一模式,逐步走向全面发展,逐步净化心灵,建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2.3高校要不断拓展德育阵地,建立完善规范的德育管理程序高校德育经过多年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德育除了加强以课堂、班级为主要教育阵地的建设外,必须要突破这些传统的教育阵地,不断的拓展新的教育阵地,尤其要关注一些容易被德育工作者忽视但有极为重要的教育场所和媒介,如:学生公寓、食堂、图书馆、运动场等重要的学生生活场所,以及网络、宣传栏、校园广播站等媒介,学生公寓、食堂、图书馆、运动场等生活场所是学生思想最为放松的场所,也是学生自然交流最多的地方,学生自身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尤其是学生公寓,新时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经常把自己关在宿舍,个人活动比较多,用大学生自己的语言来讲就是“宅男宅女”,这是当下大学生比较流行的生活方式,所以必须抓住当代大学生的这种特性,让德育进公寓,不仅仅是加大高校公寓的硬件建设和提高生活的舒适性,更重要的是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改善目前高校德育在学生公寓的短板,努力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化氛围,积极倡导学生进行宿舍文化的建设,加强学生在公寓的自我道德约束,引导学生在公寓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
完善规范的德育管理秩序,有利于师生在德育过程中有章可循,使德育工作有理有据。德育是养成人德性的社会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制度性的活动,“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所以高校德育应该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首先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德育管理制度体系,用规范和制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帮助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时候甚至是通过严厉的惩罚来实现的,当然高校必须制定适合自己学生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不断的改善哪些陈旧的管理规范和制度,以实现的德育制度不断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学生思想的变化,这对于提高高校德育水平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4高校要加强网络德育,用新型的教育方式,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当前高校在校生正是在中国社会发展变化最快的时候成长起来的,目睹了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思想迅速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也形成了这个年代的学生特有的一些生活、学习习惯,网络占用了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尤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非常大,大学生由于还没有形成坚定地立场和世界观,往往对网络的信赖程度比较大,所以在现代高校德育中,必须积极依靠和利用网络为当前的德育工作服务,在网络中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通过网络的吸引力强、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的优势,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同时发挥学生在网络中主动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面对良好的契机,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主动介入网络,在网络中开展德育工作,建立德语网站,主动发布健康向上的德育信息,开展校园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讨论,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展开正面的宣传攻势,相信这样的德育一定是行之有效和贴近生活的,一定会对改变目前的德育现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5高校德育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学校德育必须走出课堂,首先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德育的内容和目的,使学校德育能理论联系实践,学生通过对社会道德水平的调查,对社会道德水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这期间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客观的指导,其次,学习模范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必须建立一支建立一支思想道德水平高的实践教学队伍,通过带领学生参观革命老区、纪念馆、农村、部队、访问道德先进等方式组织大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对道德在生活的典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最后,志愿者服务是大学生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一个最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社会上正确的道德指引,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参与走向社会,开展服务社会和他人的社会公益活动到中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型的活动,都吸引了大量的志愿者,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这对于参与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然更多的志愿者服务是出现在日常的社区服务,街头宣传、扶贫助弱等活动中,学生通过志愿参与,体验服务社会的乐趣,通过体验社会形成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使高校德育有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学生不断志愿的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其实践意义是无法比拟的。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与他人的思想,逐渐的使这种思想转变为有意识的行动,自然提高了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高教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改进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效率必须从教学、实践这两个方面进行,通过改革建立新型的德育工作机制,通过转变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高校德育尽快摆脱当前的尴尬境遇。
参考文献
[1]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303.
[2]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31.
[3][美].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40.
德育现状反思 篇10
一、“仁”的目标体系: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需要
德育目标的制定不是教育者主观的臆想。教育者首先必须考虑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的人才目标, 其次又不能不考虑个人的发展需要——个人的成才目标。社会的人才目标与个人的成才目标并不是同一个层次的, 带有全局性、普遍性、根本性的社会人才目标决定着个别性、特殊性、具体性的个人成才目标。在孔子的学问体系中, “仁学”是根本的, 在德育上也是他的目标。这个目标可具体分作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 其一, 认识客观世界的发展方向——虽然“礼坏乐崩”, 但最终必然指向“天下有道”;其二, 按照客观世界的发展方向去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爱人”与“克己复礼”。“爱人”与“克己复礼”可以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体现, 但“爱人”与“克己复礼”必须成为社会的普遍行为。因而可以这样认为, “仁”恰恰是能把处于不同层次的社会成才目标与个人成才目标统一起来的总目标。由此可见, 孔子“仁”的德育目标的思想精髓, 在教育理论迅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有其合理的部分。
“仁”是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 能否具有优良道德的品质, 主要决定于个人的道德修养, 而不是决定于他人的影响。所以无论是“爱人”还是“克己复礼”, 都要求每一个人从自身、自觉、自愿的前提出发, 否则就不能叫做“仁”了。“仁”在孔子的哲学体系中是抽象的存在, 因此要做到“仁”, 并不能把它理解为哲学本体的“仁”, 而是要找到“仁”的境界, 把抽象的本体还原成具体的存在——“为人由己, 而由乎人哉”, 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做到自身、自觉、自愿。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 今天的学生恰恰缺少这种自身、自觉、自愿的心态, 在“爱人”与“克己”两个方面做得不到位。
在校园里提倡同学之间要相互关爱。但不少同学在理解“爱人”时常常将之理解为最需要帮助, 也只有在别人需要帮助时, 自己的“爱”才能体现出来, 这种“爱人”是不到位的, 有条件的。弱势固然是值得同情的原因, 但不能成为被人爱的原由, 因为爱人是没有条件的。所以孔子这样解释爱人:“君子学道则爱人” (《阳货》) 。爱人是一种精神的高度, 而不应是物质的高度。
在《论语》中, 关于“仁”的解释比较经典的除了“爱人”, 就是《颜渊》篇中孔子对颜渊的回答了:“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孔子的这句话, 重点在于克己, 即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使个人的行为符合客观世界的规范, 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青年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 青年人必须充分地认识客观世界, 按照客观世界的要求通过“内省”、“自省”、“克己”等修养方法努力改造自己主观世界, 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去规划自己的发展目标, 最终实现个人与社会发展目标的高度统一。
二、“孝”的根基培养:合情合理的接受途径
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重要方向标。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里明确提到了民族精神的作用, 而“孝”文化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一个基础, 在德育教育体系中, 应得到重视。可以把它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用它最朴素的亲情功用去满足学生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需要。因为孝“是最起码的伦理道德, 是人自幼就有的一种朴素感情。以孝为起点培养个人的善良品质, 是一个符合德育规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1]。只有这样, 最终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进而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论语·阳货》中孔子与弟子宰予有一段关于“仁”与“孝”的争论, 争论中宰予与孔子同时看到了社会的焦点问题“礼坏乐崩”——社会旧的价值体系崩溃了, 人们的思想处于混乱状态, 主体的需要产生了——结束混乱。至于怎样结束这种混乱的状态, 两人想到的方法并不一致。宰予主张从社会矛盾本身入手, 采用政治手段, 迅速解决混乱;而孔子主张从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上入手, 从社会关系的最基层面“孝”入手, 做到本正源清。从二者手段的功用上讲, 虽然都能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但者却有本质的区别。宰予的措施是激进的, 能迅速消除矛盾所表现出来的混乱现象;孔子的措施是保守的, 虽然不能迅速消除矛盾的现象, 但从长远打算, 却能解决矛盾的根源。
从师生二人的争论可以看到, “孝”突破了家庭伦理关系, 深入到整个社会政治生活。在功用上, 客体“孝”既能满足主体合情的需要, 也能合理地解决社会问题, 对社会与自身的和谐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儒家学者就是利用“孝”的合情合理的功用, 认为它是“仁”的基础, 并把它在社会生活中到处推广。《学而》篇中提到“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为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孝经》第二章中, 孔子说“爱亲者, 不敢恶于人;敬亲者, 不敢慢于人。”
因此, 今天的教育应该反思, “孝”德教育必须突破陈旧的看法。“孝”不仅仅在于使某个家庭能和睦相处, 更重要的在于能培育出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培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的建设是一个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 只有对各种社会问题有了一个根源上的认识, 深入到合情合理的最基层社会, 才能真正构建起来。
三、“礼”的强制约束: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德育方法对于实现德育目标, 完成德育任务以及保证德育的实际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是不可替代的手段。在孔子的德育体系中, 为了保证“仁”的目标的实现, 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方法——“礼”的强制约束。这体现了今天德育的一个基本原则:自主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道德作为抽象的概念, 只有与它的具体形式——礼仪相联系, 才能被人们感知, 进而认同, 最终自觉践行这些基本规范。同时, 社会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2], 要使整个社会中的人, 相互作用时呈现和谐状态, 就必须要用规范性的东西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而制定社会的价值导向体制则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事实上礼仪是道德向人们提出的基本行为规范, 通过这些外在的行为规范去传递道德的内在价值, 达到由外烁内的效果, 进而使道德在人身上自觉执行, 做到自主性与社会性的高度统一——“道德仁义, 非礼不成”。
《论语》中孔子言论恰如其分的证明了这个事实:先言“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又言“不学礼无以立”, 再言“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最后到七十岁时能做“从心所欲, 不逾矩”。因而对学生加强“礼”的教育, 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礼”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现在有不少人认为作为古代社会的“礼”, 在很多地方已经与今天的社会显得格格不入, 所以没有必要去讲“礼”。但不论我们愿意与否, “礼”作为中国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通过两千余年的生活积淀, 已深入到中国人的民族性中。因此我们要做的并不是讲拿来主义, 生硬地把古代社会的“礼”, 一成不变地套用到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来;而是要批判地继承, 把握“礼”的精髓——社会性, 才能提升品德与修养。
自五四运动后, 人们形成了对“礼”的一般认识, 即“礼”是教条的、保守的、僵化的, 应该被打倒的。但这种认识并不真实, 并没有真正研习过“礼”。事实上孔子“把‘礼’以及‘仪’从外在的规范约束, 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 把原来的僵硬的强制规定, 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3], 这样就使得“礼”与“仁”两者相得益彰。《论语·八佾》“礼, 与其奢也, 宁俭;丧, 与其易也, 宁戚。”俭是节俭, 戚是哀恸之情;礼或丧, 与其流于虚文, 不如表现质朴与哀戚为佳。可见在孔子时代早先留下的礼节, 已不能合拍, 成了繁文缛节, 所以孔子逆时流的提出, 质朴与哀戚才是“礼”的本来面貌——社会的真实需要。“俭”与“戚”, 要植于仁心, 强调自身内在的心理依据, 使“礼”与道德修养发生密切的关系。而这种联系正是从社会成员的道德情感角度出发, 符合一般规律, 将自主性与社会性巧妙地统一到一起。因此梁漱溟曾指出, 礼文“或则引发崇高之情, 或则绵永笃旧之情, 使人自尽其心而涵厚其德, 务郑重其事而妥安其志。”[4]也就是说“礼”并不是僵化的, 而是与社会情感时俱进的。
参考文献
[1]刘任丰.对传统孝德的思考.教学与管理, 2007 (3)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探析 篇11
关键词:职业院校;德育现状;心理健康
1 展开调查
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0个题目,分别从政治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就业态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等维度,从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调查范围涉及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反映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情况。共发出问卷712份,收回问卷712份,有效问卷712份,问卷有效率100%。为使学生反应真实情况,设计问卷时采用匿名的形式。
2 调查结果
2.1 政治观
调查结果表明,职业院校学生的政治态度非常积极乐观。62.5%的学生以共产主义为自己的政治信仰;鉴于学生的入党名额限制,许多学生尚未入党,但48.1%的同学一直在努力争取;29.8%的学生日常比较关注国家政治经济信息。
2.2 人生观与价值观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总体上呈积极向上的趋势。85.6%的同学表示如果自己家境贫寒,自己会坦诚承认。在价值取向中,28.5%的学生看重人格是否高尚;14.4%的学生看重是否有自己的事业。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调查显示,70.3%的学生考试从没作弊;73.9% 的学生从没抄袭他人的作业;91.3%的学生从不在墙上、课桌上乱写乱画;94.4%的学生能够做到不在校园内吸烟喝酒;44.2%的学生不说脏话;88.4%的学生不逃课旷宿;课余时间22.8%的学生投入精力最多的是专业课学习。对于诚信问题,37.8%的学生认为多数人还是讲究诚信的;34.6%的学生认为别人诚信与否我不管,但我要讲诚信;76%的学生表示如果别人对自己不诚信时,自己会据理力争,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83.3%的学生表示愿意与他人合作,分享成果。
2.3 就业态度
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态度现实乐观,就业心态比较平和,世俗的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情况不是职业院校学生的主流。21.5%的学生希望毕业后去国有企事业单位,21.2%的同学愿意去各类企业,更可喜的是,高达32.1%的同学情愿自主创业,这表明职业院校学生不乏创造性思维与刻苦努力精神;对于大学毕业生600元底薪求职现象,41.7%的同学表示赞成,认为就业压力大,应该放下大学生架子求职。
2.4 思想政治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喜欢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和欢迎。44.2%的学生喜欢以演讲、辩论、看电教片的形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29.8%的学生倾向于以社会实践的方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37.8%的同学认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合实际,效果很好,62.8%的学生认为在校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有很大影响或较有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26.6%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太切合实际,效果一般,23.7%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基本没有影响。
2.5 心理健康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虽然58%的同学认为自己有点压力,但通过自我调节可以保持良好状态,但同时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承认有压力,不知如何处理;78.5%的同学人际关系良好,同时仍有21.5%的少数同学人际关系不良。由此可见,职业院校学生主流人群心理健康,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学生需要心理方面的辅导与帮助。
3 总结与探讨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现状总体积极向上。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的德育现状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面对发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采取了这样几项措施:
3.1 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服务工作,为学生身心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调查中发现,高达47.4%的学生平时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络,14.7%的学生课余投入精力最多的是上网。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知识与信息,同时,许多学生难以把握上网的时间与内容,从而导致网络成瘾的现象,严重的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这一调查结果引起了学生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学生处与各系通力合作,齐抓共管,通过学生自管会检查、专家讲座、团体活动等各种形式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
3.2 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虽然多数学生对我们的政治思想课程持肯定态度,但也有26.6%的学生认为我院思想政治教育不太切合实际,效果一般,23.7%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基本没有影响。这一现象说明我院的思想政治课程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面对这一调查结果,教务处等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深入班级和课堂,现场调研,组织有关专家商讨论证,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周边学科相结合、课堂教学以目标为载体、学生为主体、能力本位的全新的教育模式,政治课堂鲜活生动起来,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3.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咨询辅导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针对部分学生提出的校园生活不够丰富多彩的问题,学生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学生的需要,在全院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四级预警机制,在各系设立心理健康协会,及时发现问题,尽早解决问题;在全院开展以“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积极向全院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德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性的工作,德育调研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德育状况,更有针对性地有效开展学生工作。
参考文献:
[1]吕遂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5(7).
[2]卢艳兰.论加强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理论界,2004(2).
浅议中小学德育现状 篇12
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还显得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德育工作内容陈旧、僵化,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工作方法形式化、教条化,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德育工作管理流于形式,体制建设、措施不到位。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不和谐”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产生的巨大变化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正步入生产力大解放的知识经济时代。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竞争,在迎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残酷的淘汰,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占据竞争的上风。处于这样一个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成年人或多或少地对自己的前途缺乏安全感,他们往往会将自身的焦虑转化为对子女前途的超常期望———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因此,从小就要优秀,智力超群才能在分数上见分晓。于是学校竞争演变成分数上的火拼,考场变战场。在德育和智育的天平上,家长们的重心总是大大地偏向后者。显然,有德无能是空的,在一个发展的市场上是无法参与竞争的;有能力则不一样,它是个人能站稳脚跟的保证。因此智力高,能力强始终占据家长心目中的首要地位。当家长向老师了解学生情况时,问得最多的也是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课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了没有,作业完成得怎样,考试第几名等等。至于学生是否关心班集体,是否主动参与劳动等,家长一般是不过问的,更不会想到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操培养问题。家长关注的是学生有能力通过考试拿到通向光辉未来的通行证,而道德水平的高低,只要不是大好大恶,过得去就行。殊不知,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一个秩序良好的市场才是智力和能力得以有效、充分发挥的保障。而这一切除了要加强法制建设之外,还与全民族的道德水平紧密相连,与每个人的道德提升意识息息相关。只有在良好的道德基础之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个人事业的发展才能步入良性的、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学校德育管理的“一手软”
家长们一致认为上了好的小学就有机会考入重点中学,能进入重点中学,将来在白热化的高考竞争中,胜算才会多一些。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家长们的追求,在这样的社会状态支配下,一些名气不大,在区内历次考试中成绩排名落后,或者在升学考试中,进入重点中学和大学人数寥寥无几的学校,生源渐渐枯竭,逐渐被兼并、淘汰;而排名靠前、有名气、升学率高的学校,则门庭若市,学生爆满。中学如此,小学也不例外。
质量就是生命,或者说分数线就是学校的生命线,这一点早已为学校的管理者们所共识。所以,质量要抓,学生成绩要上,这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虽然上级明文规定为学生“减负”:取消期中考试,不能对学生搞分数排名等等。但各层各级的周考、月考、检测不断。假日补课,明着不补暗着补,本校不允许补课就到他校借教室办加强班等等,“加负”手段花样百出,方式层出不穷。
当前,社会评价学校,上级考核学校看升学率,学校考核教师主要看学科成绩,“一俊遮百丑”。由于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
关于教学质量的管理是细致到位的。学生成绩的各项指标,横向、纵向的比较更是管理的重头戏,并且与教师的考评、评先推优和绩效工资挂钩,形势逼人,半点马虎不得,这就是所谓的“一手硬”。学生的德育工作管理就简单得多了。每周一篇一事一议,只要篇幅够长,字迹工整,不管是否真有其事,就能评先比优;每月两期黑板报,只要出得及时,板面整齐、美观,哪管你是三人包办,还是全班参与。陈旧的内容,老套的形式再不能满足成长中的少年们的道德需求和他们那重负之下渴求轻松自在的心。活动越来越多,资料越积越厚,表面上看到德育形势一派大好,但实际上真正能深入到学生心灵的、能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活动又有多少?
于是,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德育工作“一手软”的原因:并不是管理者们主观上“软”,他们也想两手都“硬”。在现行的德育管理中,传统的,加上形式上不断翻新的德育活动使得师生穷于应付,不能不说管理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只是德育的针对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在效果上表现得“软”而已。我们的德育变成了一种活动的形式,它是为了迎接上级检查而备,对外宣传而备,却不是为学生成长所需。我们的德育被架空了!
长期以来,我们德育工作存在着形式主义现象,讲“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学生行为规范”都采用“填鸭式”,理论为主,实践为次,重说教轻践行。殊不知这种做法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真正了解,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由于学科成绩的压力,教师们主要精力是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在德育方面工作不到位,乃至每周唯一的一节班会课要么进行习题讲解,要么将班会时间交给学生,使学校安排的德育计划流于形式。
三、新形势下的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德育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而当今教师的心理素质却不容乐观。在现今的中国,要做一名好教师真难啊!家长对子女的超常期望,独生子女的畸形发展,新旧教育体制更替过程中的复杂矛盾,法制的不健全,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冲撞,统统化作巨大的压力,结结实实地落在了每一位教师单薄的肩膀上。
一提到分数、考试,人们会立即联想到自家孩子面前如山的作业,如海的习题,都埋怨教师给学生的负担太重。有谁知,教师最大的痛苦就是被逼搞应试。在当前社会对中小学评价方式以及当前的升学考试制度下,教师不搞题海战术,恐怕很难取得成绩。令人遗憾的是,人们把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复杂矛盾归因于教师。一场严正的批评被视为“打击”,学生动轭离校回家,迎来的却是一群家长到校“评理”。时下为师者,正被种种困惑围攻,教师心理正被“加负”。然而,社会以及管理阶层对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关注得多,而对教师的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关心得少。“减负”似乎成了解决矛盾的好手段。教育部门发出为学生减负的指令,这当然是受老师欢迎的,但却无法实施。谁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决策都要受到市场的检验,市场环境没变、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没变、评价标准没变,这项指令也只能是一纸空文,还要编写出一篇篇“减负爱生”的经验总结、事例汇编来对减负指令有所交待。一位校长说得好:“为学生减负,就是给老师加负!”另外,农村学校教师不容乐观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偏低的待遇紧随着物质生活压力的增加,教师普遍感到生活吃紧和生存失落,部分教师会产生不安分的心理,总想跳槽到更好的地方,这样导致一些教师失去了开展德育工作的内动力,或者在德育工作方面随意性很大,以致学生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愈发严重。
四、影响学生的消极因素不断增加
低俗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充斥市场,学生极易接触色情、暴力镜头,这对正处于身体心理发展不成熟的少年儿童,无疑是诱发他们犯罪的源头。网络游戏以及手机的普及让意志力较弱的学生缺乏控制能力,往往会沉迷于电脑游戏,乃至通宵上网,上课玩手机。这些负面影响严重摧残少年儿童幼嫩身心。低俗的视听材料教会学生“叛逆无罪”“越叛逆就越自由”“我的地盘我做主”,学生往往盲目自大,认为对他们进行的思想教育是一种桎梏,于是走上了反叛的道路。学生在心理上早熟,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德育工作者付出多,但收获少、收效慢。
【德育现状反思】推荐阅读:
中国德育现状12-05
德育工作现状11-15
当代青年德育现状11-10
大学生德育现状10-17
中小学德育现状06-26
国内外德育个案研究现状08-28
初中德育管理现状及创新论文08-19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化念中学初中教师论文 现阶段农村中学德育现状08-27
中学网络德育反思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