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云平台(共12篇)
信息服务云平台 篇1
0 引言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目前情况看, 中小企业的发展总体良好。随着国内外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 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企业想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的约束和阻力, 据相关数据显示, 一半以上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还处于低级水平, 两级分化比较严重, 民营中小企业大都集中在财务系统、简单办公软件、仓储管理等单个专用系统的应用上, 像ERP等这种全面整合的信息化软件使用率还很低, 更谈不上产业协作、组织协同、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商业智能等高级信息化应用。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非常传统, 在品牌建设、网络营销以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认识严重不足, 市场拓展缓慢, 难以做大做强[1]。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企业领导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对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企业把信息化工作只是放在一个职能部门的地位, 并没有把信息化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 甚至认为可有可无, 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明显不足, 从而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2]。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管理提升、融资贷款、人才提能、市场拓展、政企互动等难题, 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是我们当下十分重要的课题[3]。
云计算是一种标准化的IT能力, 它是将软件、应用平台、基础设施整合建立起来一个体系, 通过Internet技术以按需和自助的方式提供服务。云计算也是虚拟化、效用计算 (Utility Computing) 、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 、PaaS (平台即服务) 、SaaS (软件即服务) 等XaaS (一切皆服务) 概念和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4]。
1 总体架构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云计算主要有两大优势, 一是节省硬件投资, 通过虚拟化等技术使得IT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而借助SaaS、IaaS、PaaS等服务, 企业用户无需投入资金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 就可以灵活满足业务的变化。二是SaaS, 云计算和SaaS成为一对“黄金搭档”, 云计算托起SaaS, SaaS保持企业用户对云计算的粘性, SaaS服务是云计算当前最主要、最流行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总体分为4个层次[5]:
最底层是云基础设施层 (IAAS) , 主要通过虚拟技术提供对所有设施的利用, 包括处理、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 企业能够部署和运行任意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不用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 但能控制企业权限范围内的操作系统、储存空间、部署的应用。
其次是云平台层 (PAAS) , 提供了满足各种服务的核心框架, 支撑着SaaS平台的核心应用。一方面平台运营商可以管理和维护各种SaaS应用, 同时也可对企业开放技术标准。企业按照标准可开发出个性化应用并完成部署和调用。
然后是云服务层 (SaaS) , 不仅提供了企业可以直接使用的包括企业管理、企业协同、辅助工具等多种SaaS应用, 还提供了运营管理系统, 可以让SaaS平台就像“插座”一样, 插入各种第三方开发的SaaS服务, 并能够管理在线销售过程、统计在线销售状况以及处理在线分成结算等业务, 实现运营商与SaaS服务提供商多赢的模式。
最后是平台门户, 是企业用户通过Internet访问的主页。在门户中, 企业可直接注册、登录, 并选择使用各项服务, 门户可按地市县各级平台设立子频道。
2 功能描述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从企业应用功能上划分主要由信息化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电子商务服务、融资贷款服务、人才培训服务、政务信息及政企互动服务、产学研服务、服务资源共享服务等子平台构成。该平台将采用国际先进的云计算架构, 通过成熟、稳定的SaaS交付模式, 以中小企业为核心, 为政府、民间团体、行业协会、金融服务机构、服务提供商、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内部管理应用之间搭建起高速通畅的信息交互系统平台, 是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线上服务体系。
下面分别就各个子平台功能和价值进行阐述:
(1) 信息化服务子平台。该子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服务, 帮助中小企业在不同创业阶段实现账务处理、报表分析、采购管理、仓存管理、在线订货、销售管理、应收应付、客户管理等在线管理应用, 强调“全程商务, 轻松管理”, 打通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商务管理流程, 将有限的能力扩展到具有无限能量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上, 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便捷, 市场响应更快速, 提高管理效率。
(2) 管理咨询服务子平台。建立专家库和在线咨询交流服务, 为中小企业提供战略管理、IT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商业分析、融资上市等管理咨询服务, 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该子平台建成后, 预计每年为5 000家左右的中小企业提供在线或线下的各类管理咨询服务。
(3) 融资贷款服务子平台。为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用认证, 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融资。通过与担保公司、金融机构 (银行、小贷公司) 的合作, 为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服务, 解决企业融资贷款难的问题, 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4) 人才培训服务子平台。通过人才招聘、在线培训、认证考试、人才推介等功能, 解决企业培训体系不全、培训机构分散、信息少成本高、不重视人才培养等难题。
(5) 政务信息及政企互动服务子平台。实现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中小企业发布的各类扶持优惠政策措施的整合发布, 包括融资贷款、税收优惠、税费减免、补助申请、劳动保障等, 树立服务型政府形象。对各大产业及工业园区最新的新闻及活动进行及时报导, 方便中小企业获取最及时的信息, 促进企业间的互动交流。
(6) 电子商务服务子平台。通过名优商品展示、商机搜索、商机自动匹配、企业商铺展示、物流跟踪查询等功能扩展企业营销方法和手段, 帮助企业解决市场拓展难题。
(7) 产学研服务子平台。产学研联合服务子平台可建立省内外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紧密联系, 及时跟踪搜集科技专利与成果, 收集、展示高新技术产品、专利产品, 组织技术商品供需双方交流洽谈, 组织技术及产品交流交易会, 建立长期的技术交流交易的关系。
(8) 服务资源共享子平台。整合税务服务、工商服务、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及资质认证服务、法律及维权服务、创业辅导服务、物流及其它服务机构, 面向企业提供资源共享和中介服务。
3 网络拓扑
平台与外部采用100M双链路冗余设计, 通过2台防火墙和2台交换机与平台互通, 保障平台的安全。对该平台而言, 数据是重中之重, 平台采用云存储技术建立数据中心, 通过防火墙和交换机与平台的应用服务器群进行互通, 保障数据安全。网络拓扑如图3所示。
4 结语
本文探讨和分析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 在此基础上采用云计算技术设计了一种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能提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水平, 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可以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计算和海量存储优势, 使中小企业服务工作与信息化紧密结合, 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丹青.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5) .
[2]黄务兰.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6) .
[3]彭位增, 蒋超.云计算助力中小企业信息化[J].网络与信息, 2012 (9) .
[4]罗军舟, 金嘉晖, 宋爱波.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通信学报, 2011 (7) .
[5]方巍, 文学志, 潘吴斌, 等.云计算:概念、技术及应用研究综述[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 .
信息服务云平台 篇2
2、发言人管理,可以添加或删除发言人,设置发言人以后,发言人可以在移动客户端上直接回复用户反馈的消息
3、公共服务号账号设置
1)可以修改公共服务号图标
2)企业管理员修改以后可以直接在这里审核
3)消息类公共服务号在订阅消息里关注,应用类公共服务号在应用里关注
4、公共服务号属性设置,可以修改跟公共服务号相关的属性,
云之家怎么使用公共服务平台
, 5、自定义菜单,先添加菜单名称,选择菜单类型,然后保存。 6、自定义菜单链接类型,选择链接类型然后直接添加链接即可,用户点击菜单直接跳转到链接地址页面; 7、自定义菜单菜单类型,添加菜单类型可以添加二级菜单; 8、自定义菜单按钮类型,点击按钮菜单会直接给用户推送消息,选择消息模板进行推送; 9、自定义菜单轻应用类型;
1)轻应用涉及业务系统,需要进行用户身份认证
2)业务系统和云之家的用户要提前进行关联
3)轻应用开发商要集成云之家的账号验证
信息服务云平台 篇3
关键词:云计算 架构 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c)-000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信息化有了飞一样的提升,海洋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在开发和利用海洋信息资源,促进海洋信息交流与共享,提升海洋的工作效率以及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各个系统部门之间都是在独立发展,资源的利用共享率很差,缺乏统一的部署、很难适应当前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系统的维护难度比较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资源信息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经过国家信息化的组织和规划,海洋信息化才初见雏形,系统化的建立了国家海洋信息体系,其中包括海洋信息源、信息技术、信息管理机制、信息传输与服务网络、信息人才、信息标准与政策等等。目前海洋信息的各项技术已经日益成熟,利用好这些就能够建立以海洋信息应用为驱动的海洋信息流通体系和更新体系,使海洋信息的采集、处理、等业务走向一条健康正规的道路,这样可以使国家海洋的信息资源管理更加的科学规范。
1 相关工作
云计算是一个新兴的IT服务模式,主要的目的就是满足客户需求。当前的云平台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Hadoop平台的资源管理以及虚拟机平台的资源。
IaaS层的资源管理主要涵盖各种物理资源和逻辑资源的管理,它主要负责虚拟机的管理。不过对于虚拟机的管理还是有改进的空间。有人提出过一种基于无监督预测模型的资源配置方法,能够把能源的消耗降低不少。Hadoop主要包括HDFS存储和Map educe计算等等,不过还是有许多负载问题存在于Map educe计算中,在云计算过程中,移动云作为一个新的领域,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移动云资源管理模型,在移动云中作为新的基础服务建模和社会计算。关于云架构,提出了3层云架构,完美的做到了从传统平台到云平台的迁移这一重大难题。然而关于云架构的研究更多还是在基础设施层架构。所以目前学者主要研究的资源管理仍然还是虚拟机的管理,对3个不同服务层的统一集中资源管理的研究还很少,作为一个SaaS服务的资源管理的研究则更少。对于每一层的服务都存在不同的资源,对于存在不同云服务层的资源如何管理,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3层架构的海洋信息云服务平台的资源管理体系架构,并且作为一种软件即服务提供给用户[1]。
2 海洋云平台资源管理体系架构
这部分主要分3个方面介绍。首先研究3层云服务平台体系架构,了解服务所包括的所有资源及资源存放形式;另外要看资源的自身情况对其内容进行详细的管理描述,给出管理方案再给整个体系结构的进行优化。
2.1 云服务体系架构
体系架构的定义就是把一组部件和部件之间的联系紧密起来。按照云计算服务方式,海洋云平台的体系架构大体应该划分成3个层次:IaaS平台、PaaS平台、SaaS平台。其中,IaaS主要是为用户按需提供实体或虚拟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等设施进行基础部署服务,PaaS主要的作用就是云计算应用程序的部署和为管理所提供所需要的服务,SaaS是一种属于云计算的基础平台上开发出的应用程序,在该平台中主要提供的服务有海洋环境信息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服务、海洋乘潮水位计算服务、复合式工作流服务等。
2.2 资源管理分解描述
由云服务架构模型图可知,不同服务包含不同的资源,资源又包括各种数据资源、计算模型资源和虚拟机资源,对这些资源如何管理,以下给出其具体分解描述。所有的资源可以分为数据资源、模型资源和虚拟机资源,数据可以根据其类型的不同用于不同的应用。数据可以在模型上运行,运行结果又可以在另一个模型上运行,如此构成一个服务流,可以用来监控模型的运行状态。
Web端需要展示的功能主要有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资源的上传、注册,资源的分类查看,基于语义的资源查询,资源的删除、下载、预览等操作,实现私有云与公有云的机制。另外还有资源的监控功能,根据不同形式的资源分别定制不同的监控机制,包括资源使用情况监控、计算模型的执行状态监控、虚拟机使用情况的监控、各个数据节点存储情况的监控,以及集群的CPU、磁盘、内存的使用情况监控等各项功能机制,对整个体系结构中分布于不同应用层不同服务的所有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2.3 优化策略
从3个主要层次实现平台优化,提高多用户,大量数据访问平台时的稳定性、安全性。
首先,高安全性。Web端采用Flex进行可视化设计。Flex作为客户端,通过异步通信的方式和服务器进行通信,将获取的信息通过组件展现给用户。Flex应用程序框架主要由Mxml、ActionScript及Flex类库构成,可以通过如HttpService、WebService和emo-teObject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完成必要的数据交互。Flex需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访问数据源,否则就会出现跨域不能访问的问题,条件如下:Flex运行时编译SWF文件和需要访问的数据源需要位于同一个域内:如使用代理的话,SWF文件需要放在代理的服务器上;存放数据源的服务器上必须有crossdomain xml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高安全性。
另外,它的拓展性极强。提高系统的拓展性主要是需要系统靠estful架构和交互数据库。使用SOAP协议交换信息是传统的Web的主要服务,交换信息之前,不同的系统需要创建不同的契约,契约是对交互过程的抽象。目前应用规模不断的扩大,使用SOAP协议的Web服务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不足,比如系统臃肿、性能低下等。为了能够找到解决方案,于是提出了EST架构风格的Web服务。通过est传递给云平台来实现前端的用户传递的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保存,并把交互数据库作为相关数据信息的填入载体,读取数据的服务引擎将用户自己个性化的资源反馈给他们,然后实现用户对资源的自我管理。服务引擎的额外工作压力也被交互数据库彻底的释放,这样引擎就可以专注于处理调度、容错、优化及错误补救等。
3 结语
在该文中通过云计算的技术管理海洋数据并不是随意提出的,而是经过详细的分析了海洋的数据信息化才提出。但是每一个云服务包含的资源有所不同。在对这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协同工作方面,提出了基于不同服务层的云平台资源管理模型并作为SaaS服务。然后对该模型架构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平台的进一步优化,来统一管理这些资源。而且还能够为其他服务做支撑,进行最后的资源的存储和管理。最后,通过部署系统,测试系统的响应时间和CPU,内存的利用率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然而对资源的调度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做出研究。总之,它对海洋数据的管理和云计算中SaaS的资源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值。
参考文献
[1]许莉莉,汤海荣,张燕歌.海洋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标准导报,2015(1):49-51.
全国瓦斯地质信息云服务平台研究 篇4
全国瓦斯地质信息平台作为全国范围内各区域各级别瓦斯地质、沉积环境、年代地层、煤矿区等图形数据以及关联的各类别属性信息的承载服务中心,将面临全国范围内众多节点同时访问其地图及属性数据服务,这需要消耗大量的带宽,服务器必须能够承载极大的访问压力。借助云服务可以提高峰值带宽访问能力和应付峰值带宽的云存储能力,从而解决高并发节点访问的问题。然而GIS云服务与普通云服务在存储数据模型上有很大差别,90%以上都是非结构化数据,现有的云计算服务框架对GIS的复杂空间计算分析仍然不能适用,因此,需要建设私有云服 务结合ArcgisServer功能来扩 展GIS空间计算功能[1]。
1GIS云服务的现实困境
虽然目前的ArcGISServer10里面含有一个可轻松部署到亚马逊弹性计算云(AmazonEC2)上的解决方案———ArcGISServeronAmazonEC2,但是如要使用其亚马逊网络服务中的网络、计算和存储等基础设施是需要付费的。对于稳定可靠的云计算服务来说,峰值网络带宽、高效并行计算、服务器托管、虚拟、运行维护等费用是极其昂贵的,特别是当数据呈几何级增长时,这些费用将快速增加。对于全国瓦斯地质信息平台这种专业服务中心来说,专用的云服务是必要的。专用的云服务能够避免公用云服务存在的问题:因过多其他的网站和网络访问而消耗大量网络带宽、计算存储能力;存在因其他网站受到网络攻击而导致服务可靠性、稳定性降低的隐患[2]。
一般认为,云计算平台有2个最关键的问题[3]:一是虚拟化,二是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模型。使用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来对MapTile(地图瓦片)进行存储是一个最简单的选项,这也是目前云计算服务擅长的领域,这与云计算服务的分布式文件存储浏览服务类似。然而现有GIS数据模型所使用的各种关系型数据库本身并不是分布式的,即使所有的数据都能使用NoSQL数据库进行管理,如何来使用这些数据、如何使用分布式编程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仍然是个难题[4]。而且,目前某些基于分布式存储模型的NoSQL数据库对即时查询的支持与关系型数据库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它们更适合离线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应用;在分布式数据库上建构新的GIS数据模型,更是一个 富有挑战 性的问题。对于GIS云服务来说,复杂拓扑图形关系中的并行分析计算仍然是存在的严重技术屏障[5,6]。
2瓦斯地质信息云服务平台建设难点
对于全国瓦斯地质信息平台,数据以不同行政级别及区域范围进行组织,包括全国-矿区/板块省级-集团公司-煤矿-煤层-煤层类别要素这几个级别范围的地图数据,以及与地图数据相关联和对应的属性数据,例如煤矿信息关联煤矿基本信息、煤层信息、开采信息、通风信息、瓦斯抽采利用信息、事故信息等属性信息。
对于地图数据,使用ArcMap模板文件和数据源shp文件对各级别数据进行管理,ArcGisServer和Silverlight客户端实现地图数据、漫游信息和专题图层数据(如瓦斯地质图、沉积环境图、年代地层图等)发布,煤矿基本信息统计等专题服务。对于属性数据,使用SQLServer2008关系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结合AspNet和WCF实现组合查询、报表统计等服务。
全国瓦斯地质信息平台GIS云服务建设存在的技术难点:1如何实现非结构化GIS模型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如何将各区域范围的关联属性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2如何实现并行及分布式检索,包含各区域地图数据及关联属性数据的并行及分布式检索。3如何实现GIS数据模型的分布式并行空间分析计算。
3云服务平台可行性分析
在全国瓦斯地质信息平台中,数据分为以离散形式存放于文件夹的地图数据源shp文件、地图瓦片以及存放于SQLServer2008中的地图关联属性数据。
对于属性数据来说,可以直接使用SQLServer云———SQLAzure,也可以使用开源、免费的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的Hive(SQLServer现已支持将数据导入到Hadoop)实现云存储。SQLAzure是建构在WindowsAzure云操作系统之上、运行云计算的关系数据库服务,是一种云存储的实现,提供网络型的应用程序数据存储服务。但是,SQLServer云是需要收费的,只能免费3个月。Hive具有结构化存储特点,可应对高并发访问和复杂组合查询。需要指出的是,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结构化存储服务使用的都是私有协议,在其出现服务质量问题、稳定性变差、价格变贵,或出现其他更好的服务商时,无法快捷地迁移数据。而且数据迁移、代码修改的成本太高,还要受到服务商各种规定的限制。
对于地图数 据源shp文件及地 图瓦片,借助NoSQL的HBase,能够以毫秒级或者更快的速度来响应请求,且能够承受大量的并发请求(直接使用HDFS开发的地图瓦片服务器,响应效果并不是很好)。通过分析Hadoop的MapReduce计算框架原理,发现MapReduce的核心算法就是“分而治之”,这与GIS里面很多算法是相通的,GIS里面很多应用场景都是要分析不同区域内的各种信息,把这样的计算放到Hadoop上,正好利用了Hadoop的分布式计算特性。因此,通过应用MapReduce,可实现GIS的复杂空间分析、拓扑运算、海量数据处理,借助机器的优势换取图形计算的速度优势。
MapReduce在GIS上的使用难点在于任务拆分和结果汇总处理上,这也是GIS云服务所需要解决的分布式并行计算的技术难点(在GISToolsforHadoop工具发布之前,MapReduce计算框架不适合进行图形 并行计算 )。通过ArcGIS提供的GeometryAPI———GISToolsforHadoop工具包,在ArcMap中执行一 系列Geoprocessing流程,从而完成ArcMap与Hadoop的连接;在Hadoop中执行多个支持地图数据空间分析的MapReduce作业,然后从HDFS中下载分布式并行计算的结果数据并将其转换到ArcMap,从而完成GIS云服务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最终在全国瓦斯地质信息平台客户端中调用ArcGISServer发布的ArcMapGP服务,得到空间数据渲染结果。ArcMap分布式并行服务GP计算流程如图1所示。
ArcMap分布式并行服务GP计算流程如下:
(1)创建Hadoop环境,构建计算服务集群并进行负载均衡。
(2)让Hadoop作业支持地图数据空间分析计算。Hive能将sql语句转换为MapReduce作业,同时可让集群中的 所有节点 执行MapReduce作业。GeometryAPI使得Hadoop能够识别相关地图数据的空间分析运算,例如属性查询分析、缓冲区分析、包含统计分析、叠加分析等。
(3)调用支持 空间分析 的MapReduce作业。借助Hadoop的GP工具提供的ExecuteWorkflow,以工作流的形式调用多个执行地图数据空间分析的MapReduce作业,组合到一个逻辑工作单元中,进行GIS数据空间分析和并行计算。
(4)发布ArcMap的分布式并行GP服务。在全国瓦斯地质信 息平台上,地图服务 的数据承 载ArcMap模板中,根据客户端页面提供的功能,使用ArcMap的地理处 理 - 模型构建 器创建相 应的GPService,GPService包含客户 端可以调 用的GPTasks。当执行GPService中的Task时,是在服务器上进行运算,使用的也是服务器的资源。
(5)全国瓦斯地质信息平台客户端调用GP计算云服务。用户在客户端界面中点击特定 工具按钮,页面后台向ArcGISServer发布的GP服务输入指定需求参数,服务器端借助Hadoop分布式并行计算,完成特定的空间分析任务。
(6)从Hadoop下载计算结果并在ArcMap中进行渲染。 借助WebHDFSRESTAPI及GeometryAPI,从Hadoop的HDFS文件系统中获取分布式并行计算的结果数据;然后利用API将数据转换为ArcGIS几何对象或者要素等,并从多个计算节点传回ArcMap;当获取到这些空间数据后,即可为客户端页面做空间分析结果的渲染服务,并最终在客户端页面中以图形颜色级别、曲线柱状图、表单等形式生成查询分析结果。
4结语
目前,全国瓦斯地质信息平台的数据业务主要包括地图瓦片及时查询、属性查询分析、缓冲区分析、包含统计分析、叠加分析等空间分析,应用分布式非结构化存储、支持GISGeometry空间分析的Hadoop作业可以很好地解决GIS地图数据的云储存及分布式并行空间分析计算问题,并最终提高地图数据加载漫游效率、用户页面地图体验、后台属性及空间数据的组合查询效率。
摘要:针对现有云计算服务框架不适用于GIS复杂空间计算分析的问题,将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Hadoop与GIS相结合,实现了GIS地图数据的云储存及分布式并行空间分析计算,提高了用户页面地图漫游体验及地图、属性的复杂组合查询效率。
云服务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平台 篇5
我公司新产品以通过简单的照片生成具有高分辨率的真实三维模型。近乎于没有任何限制的照片拍摄要求,并且数据处理的过程也具有高伸缩性和高效率,整个处理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通常可以在数分钟至数小时的时间内完成数据处理。
UBII-PHOTO基于高性能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与计算几何算法。在实用性、稳定性、计算性能、互操作性方面,能够满足严苛的工业质量要求。
关键优势:
快速,简单,全自动
UBII-PHOTO是一套基于图形运算单元GPU的快速三维场景运算软件,它能无需人工干预地从简单连续影像中生成最逼真的实景真三维场景模型。无需依赖昂贵且低效率的激光点云扫描系统或POS定位系统,仅仅依靠简单连续的二维影像,就能还原出最真实的实景真三维模型。
身临其境的实景真三维模型
UBII-PHOTO不同于传统技术仅仅依靠高程生成的缺少侧面等结构的2.5维模型,Smart3DCapture ™可运算生成基于真实影像的超高密度点云,并以此生成基于真实影像位纹理的高分辨率实景真三维模型,对真实场景在原始影像分辨率下的全要素级别的还原达到了无限接近真实的极致。
广泛的数据源兼容性
UBII-PHOTO能接受各种硬件采集的各种原始数据,包括大型固定翼飞机,载人直升机,大中小型无人机,街景车,手持式数码相机甚至手机,并直接把这些数据还原成连续真实的三维模型,无论大型海量城市级数据,还是考古级精细到毫米的模型,都能轻松还原出最接近真实的模型。
优化的数据格式输出
信息服务云平台 篇6
8月20日上午,贵州省副省长蒙启良与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孙利军在贵阳签署《贵州省人民政府?阿里巴巴集团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以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新渠道、生态农特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体系和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支撑体系为目标,助力贵州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7月28日,“贵医云”APP正式上线,这标志着贵州省首家“健康云”在线医疗平台开始运行,市民通过手机或终端视频就可以上网免费看病。
目前,“贵医云”已组织包括贵医附院、贵州省肿瘤医院等覆盖全省的医疗资源,整合了药店、诊所等地面服务机构,还专门开发出触摸式平板数码终端设备并在贵阳市区各机构及药店布置了200多台该终端。
8月27~28日,由贵州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省工商联、省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15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贵州赛区)决赛在贵阳新三线创业咖啡吧开赛,共有30个项目参与角逐。
信息服务云平台 篇7
目前, 我国农村绝大数还处在“信息贫困”中, 信息资源建设相对比较落后[1], 具体表现为: (1) 信息资源分散, 信息集成共享度不高, 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开发利用程度低, 数据库建设状况参差不齐, 数据库技术维护、内容更新、市场开发工作比较滞后, 可利用的信息资源不足; (2) 信息内容重复, 网站建设水平不高, 甚至网站栏目的设置也都如出一辙; (3) 信息形式单一, 农民对信息形式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如很多农业种植养殖技能, 需要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进行讲解与演示, 而目前农业网站页面静态的多, 动态的少, 信息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 网站不够生动, 缺乏个性和专业特色。
2 平台的框架和功能
农业信息资源服务“云”平台, 分为内、外两种用户模式, 实现平台资源的自动扩展。内部用户模式由天津农学院各领域专家各自开发并挂接子系统与数据库, 通过数据的异构融合与基于云模式的子系统协调供外部用户访问与查询。系统设计遵循J2EE规范, 支持跨操作系统使用, 可以部署到各种操作系统。系统采用多级角色权限, 采取了角色+范围+日志记录方式, 严格控制管理员的操作, 并且人员的权限由角色决定, 方便更换管理岗位, 支持多用户多点、多线程实时上传、查询、实时使用各项功能。
2.1 平台整体框架
平台的基本技术框架由五个部分组成:硬件和基础软件层、基础数据库层、数据共享层、应用服务层[3]。农业信息资源平台分为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两个层次的技术研发。信息资源建设层面技术开发包括数据库统一建库, 异构数据整合;信息资源共享层面技术开发包括资源导航, 智能检索, 农业专家诊断与参考咨询, 个性化定题推送, 分析预测与决策支持, 数据导出与分发[4]。
2.2 平台功能
平台将共享服务网络与农业技术信息资源 (网站、数据库) 充分集成, 通过统一、标准的数据元接口、资源描述元数据及共享协议, 将分布异构信息有效地整合到该平台下, 搭建一个综合信息服务网络, 使用户方便、快捷地访问到所需信息资源[5]。设计方面, 采用了既有集中又有分散的体系结构, 服务网络采用了灵活的层级结构设计, 使用户可从服务网络的任意一个服务平台进入, 方便地访问到整个共享服务网络的所有信息。
3 平台系统设计
中心机房为所有应用资源部署提供硬件平台, 选用DELL刀片+VMware管理软件方式, 根据平台的实际应用, 配以适量的千兆以太网模块。服务器采用2台DEl L系列刀片服务器, 配置为:4个英特尔?6核E7-4807至强 (R) CPU, 1.86GHz, 18 MB高速缓存, 5.86 GT/s, 128GB内存 (32x4GB) , 1333MHz DDR3内存, 支持ECC, 含64条内存插槽, 最大可支持1T内存, SAS 10000转2.5英寸硬盘300GB*2, 整合Broadcom 4个1000Mbps网络卡模块。在服务器上分别安装配置VMware管理软件, 利用服务器强大的处理能力, 生成多个虚拟服务器, 在每个虚拟服务器上, 安装配置Windows/LINUX操作系统, 安装应用软件, 并根据各服务对资源占用的要求, 选择合适的HA、FA容错、快照、双机或备份手段, 实现业务的高可用及快速恢复的要求, 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成本, 增强了系统和应用的可用性, 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 实现了服务器虚拟架构的整合。同时, 为了保证应用层的高可靠性、高性能和可移植性, 采用java+oracle技术进行开发和运行。
4 结语
基于“云计算”的各种应用在国际、国内才刚刚开始, 依托天津农学院专业优势, 充分利用世界前沿科学与技术, 建设特色资源“云”服务平台。平台的实施能够促进水产养殖生产方式转变, 为实现水产养殖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水产养殖生产管理水平, 降低经济损失, 实现健康、绿色养殖的目标;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保护农业环境和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针对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农业信息化建设, 依托天津农学院专业优势, 介绍了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探讨了平台构建的可行性。平台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和基础软件层、基础数据库层、数据共享层、应用服务层。分别阐述了各分层的主要功能, 提出了云计算下农业信息资源服务平台运行环境的搭建, 为平台下一步的构建与实施提供理论和技术保障。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云计算,平台功能,平台框架,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郭美荣, 李瑾, 秦向阳.农业信息服务云平台架构初探[J].农业网络信息, 2012, 2, 10 (12) :104-105
[2]崔文顺.云计算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农业工程, 2012 (1) :41-42
[3]罗军舟, 金嘉晖, 宋爱波, 东方.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通信学报, 2011, 5, 20 (7) :5-6.
[4]李乔, 郑啸.云计算研究现状综述[J].计算机科学, 2011, 38 (4) :34-35
信息服务云平台 篇8
1 “云服务”工作模式
建设基于云服务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共享且共用”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实现一个数据共享的环境, 并提供一个多部门共用的基础平台。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这种服务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按照目前较为通行的分类方式, 软件即服务 (Saa S, Software-as-a-Service) 、平台即服务 (Paa S, Platform-as-a-Service) 、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 S, Infra-structure-as-a-Service) 是云服务的三种主流服务模式。关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Paa S服务方式已有诸多研究。主要体现在基础地理框架数据的发布功能上, 对于基础数据管理、存储、入库等操作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系统建设模式上。这一点阻碍了整个平台的使用范围, 不利于整个平台的复用和集约化建设。
针对实际应用需求, 按照软件即服务 (Saa S) 的建设思路, 对于区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管理、存储、入库等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 将带来诸多益处。软件即服务 (Saa S) 有一个鲜明特点, 即服务提供商提供与应用相关的所有基础设施及软件, 用户通过基于Web的前端与此服务进行交互。以软件即服务的建设思路, 对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管理、存储、入库、运维、监控等功能进行设计, 将实现平台的多部门复用, 各部门将通过平台实现个性化的服务, 这一改变具有如下很高的实用价值: (1) 各部门能够通过远程调用的方式, 实现各自业务数据的发布功能; (2) 为有效地组织和整合地理信息服务资源, 简化地理信息相关应用系统的建设成本, 提高系统的利用率和效率提供了可能; (3) 平台的运维和管理实现统一托管, 使用和运维工作得以分离, 普通用户不用担心技术层面的问题; (4) 统筹解决各政府应用部门自有GIS平台的建设经费问题, 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即可直接获取服务; (5) 云服务提供动态易扩展的虚拟化资源, 各部门能够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通过网络获得所需服务, 充分运用地理信息共用服务平台的计算、存储和发布能力。
2 平台建设模式选择
政府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模式选择决定了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 也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应用效果与后续运维管理。目前可行的运维模式可总结为以下四种:自建模式、外包模式、云服务模式与综合模式。每种建设模式都存在优势与不足, 自建模式人员与资金投入都较大, 但在安全性与持续升级改造能力上最强;外包模式可以有效发挥杠杆作用, 以有限的人力、物力办更多的事情, 但对项目管理、质量控制、信息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挑战;云服务模式在资金投入、服务质量上具备明显的优势, 但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理念与技术模式, 依赖于云服务的技术成熟度;综合模式适用于规模复杂、异构的系统整体设计, 对规划能力与架构设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政府信息化管理部门的组织架构是决定系统建设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城市政府信息化的主管部门为管委会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以下简称“信息办”) , 其主要职能包括:负责拟订城市信息化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统筹规划城市信息基础设施, 研究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 审核城市各职能单位信息化建设项目等。城市信息中心在信息办指导下开展工作, 承担区内重大信息化项目建设、运维等工作的具体实施。城市内其他业务部门由于受制于人员编制限制, 其信息化管理大部分由本部门兼职人员负责, 更没有独立的信息化科室或信息中心。因此, 采用集中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并由城市信息化工作部门通过“云服务模式”实现对各业务部门的系统支撑和运维服务保障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3 平台建设难点
3.1 权限控制与角色设计
以“云服务模式”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用户除了系统管理员、二次开发用户、系统审计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角色外, 针对通过平台发布私有业务数据的委办局设置了二级管理员的角色。二级管理员通过Web页面方式, 实现基于云服务的数据管理。在经过系统管理员授权后, 二级管理员具有私有的存储空间, 用来存储和发布各类专题数据, 并设定数据访问的安全验证方式。由于二级管理员主要针对非信息中心的用户, 管理员用户需要能够授权和建立多个二级管理员用户。
3.2 图层管理的功能设计
在以“云服务模式”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过程中, 数据管理子系统允许管理员、二级管理员执行上传图层、配置图层样式等操作。图层资源按照目录的方式进行管理。管理员以及二级管理员在管理图层的同时, 必须首先维护数据目录。数据目录记录了图层的元数据信息以及图层的索引方式。图层目录上的节点与图层一一对应, 并与图层有一致的可见性。管理员通过图层服务管理功能实现图层组服务的启动、停止和刷新。由二级管理员建立的图层组以及服务, 只能由二级管理员自身来维护, 其他管理员对这些图层均不可见, 保证了图层数据的安全。
由于不同权限的用户对于图层数据集的可见程度有所差别, 服务列表中图层目录是一个变化的集合。管理员、二级管理员对图层的操作主要包括如下功能:目录管理、图层管理、查询可见图层组, 配置图层样式, 以及控制图层的渲染操作。
3.3 云服务管理功能设计
图层目录服务和Web地图服务是云服务的主要内容。目录服务是包含图层数据的来源、目录结构、图层名称、数据更新时间、频次等内容的元数据信息。通过目录服务, 二次开发用户能够查询、发现图层数据资源。不同权限的管理员能够发布各自的图层目录服务。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控制。Web地图服务, 二次开发用户通过调用地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立自己的应用系统。通过OGC标准地图服务规范WMS、WFS, 将图层数据加载到自己建立的应用系统中。
4 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介绍
基于“云服务模式”建设的政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原型系统为城市各政府部门提供统一的“地理底图”, 通过集约化建设实现业务地理空间数据的共享和互联, 为各委办局提供高效、安全、稳定的透明数据服务、功能服务和模型服务。该原型系统实现了委办局用户作为管理员、二级管理员通过Web能够访问平台数据管理系统, 实现数据目录的定制、图层数据配置和样式发布。基于上述平台原型系统, 城市信息化部门整合了各相关业务部门的多种业务数据。包括:城市监控摄像头、法人单位、网格地块、高新技术企业、五百强企业等信息。实现了各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共享利用统一的基础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同时, 满足各部门的个性化业务需求。
5 结语
该文介绍的基于云服务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模式还不是十分成熟, 例如针对不同用户存储空间的分配和管理, 没有实现真正的自动化和虚拟化;图层样式的定制功能, 目前只能选择定义好的有限种类, 用户不能够自定义样式文件;数据访问权限的颗粒度控制在整个图层, 还不能精确地控制访问区域。要解决上述问题, 应在此基础上做出更深层次的研究。在地理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地革新。相信随着非专业用户使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需求的增长, 基于云服务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式将在越来越多的建设部门中得到认可和应用。
摘要:该文提出基于SOA架构与云服务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设计理念, 并完成了原型系统的建设, 探索实现了基于全市基础政务地理信息的“跨部门信息共享、跨部门复用”的政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该原型系统实现了公共地理框架数据的统一发布, 包括电子地图数据、地块网格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影像数据。为经济运行监测、土地节约利用、重大项目投资、能源监控等重点应用方向提供了功能展示和原型示范。
关键词:SOA,地理信息,云服务,平台,设计
参考文献
[1]陈军, 丁明柱, 蒋捷, 等.从离线数据提供到在线地理信息服务[J].地理信息世界, 2009 (2) :6-9.
[2]王军, 臧淑英.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化服务建设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0, 33 (2) :14-17.
信息服务云平台 篇9
关键词:家庭数字信息,云存储,安全,私密性
引言
随着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在我国家庭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如何有效、安全地存储大量的数字照片、数字视频等家庭数字信息的问题。移动硬盘、光盘等传统的存储介质,难以连续、安全、便捷地存储信息、检索信息、整理信息。为此需要针对家庭用户信息存储的特点,设计一种新的存储解决方案。云存储是根据用户需要通过整合互联网资源动态分配网络存储资源的系统,云存储提供商通过这种形式收取服务费用。云存储给用户提供了新的存储形式,提高了数据存储的便捷性,同时也引入了新的安全问题。本文基于Amazon S3的云存储服务,探索了一种云存储系统中用户数据私密性的保护方法。
1 Amazon S3云存储
Amazon的简单存储服务S3(Simple Storage Services,S3)提供一个开放的服务,目前在云存储行业具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S3的用户可以在其上存储大量的信息,可以包括文本、照片和视频等。S3集成了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存储设备,但用户通过一台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就可像访问本地的存储设备一样方便地访问它的存储服务。使用S3存储服务的费用很低,用户仅仅花费少量的成本就可以享受到Amazon S3服务器上较大空间的存储服务[1]。
用户通过S3Brower、Dragon Disk等客户端工具,就可对S3上的云存储进行访问操作,还可以通过云存储信息的本地映射机制,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但这些客户端工具均未对数据文件进行加/解密操作,数据文件通常以明文形式存储在服务器上,更没有数据文件的访问检测机制,使得用户的数据文件存在极大的安全性和私密性隐患。
2 云存储系统安全架构设计
目前,大部分云存储服务商的数据安全监督工作仅由服务商自己负责,其安全存储架构由用户、数据存储中心和网络通信三个部分构成。在这种外部监管缺失的状态下,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服务商设定的服务条款,将自身的数据信息安全寄托在服务商的企业道德上。因此,云存储用户需要一套第三方审计监管机制,通过规范的审计协议和可信的第三方审计机构的约束力,增强用户对云存储数据信息安全的信心[2]。
本文的云存储安全架构通过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如图1所示,委托可信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对用户数据文件进行审计监管。通过规范的审计协议约束云存储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使云存储中的数据信息得到应有的审计监管,从而更好地保障用户权益。安全架构中的各部分功能如下图1所示。
(1)数字家庭用户。一般情况下,用户可以使用计算机、手机等终端设备,通过特定的客户端软件访问云存储服务。用户仅对自身的访问控制信息和客户端软件的安全防护负责,其它方面的安全问题不须考虑。
(2)云存储服务提供商。服务商的数据存储中心包括海量存储设备和集群控制管理服务器。海量存储设备提供巨大的存储空间,控制管理服务器完成数据存储中心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响应用户的请求,保障访问控制的安全性以及与第三方审计机构的通信任务。
(3)第三方审计机构。该机构根据所在国家及地区的法律法规,对存储中心的行为进行审计监督。该机构应具有完全的可信度,能够满足数字家庭用户对存储中心数据的信息安全需求,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私密性等,同时还应具备追踪服务商对用户数据访问操作的能力,使服务商对于用户数据的所有操作具有不可抵赖性[3]。
(4)网络通信。网络环境的好坏决定着云存储服务的质量。电信运营商通过提供安全、可靠、稳定、快速的通信服务,避免在通信过程中恶意丢包或窃听的现象。网络通信安全性的提升,对云存储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有巨大作用。
3 云存储安全系统设计方案
3.1 数据操作可验证性方案
基于上节的安全系统架构,设计了数据操作可验证性方案。存储中心完成用户数据文件的存储工作后,向审计机构发送数据文件的存储验证信息。当用户对数据文件修改时,存储中心会生成更新的验证信息,并发送给审计机构,同时通知用户存储验证信息的生成与发送工作已经完成。此时,用户可以请求审计机构对数据文件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验证。
如果用户申请审计机构对数据文件进行验证,且当审计机构收到用户的请求后,审计机构的审计系统会根据用户需求对存储中心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并保留所有审计操作日志。如果验证失败,审计机构会通知用户,并要求存储中心对数据文件实施补救措施。具体验证过程如图2所示。
3.2 数据访问控制方案
基于密文属性加密算法在分布式环境下所具有的优势,提出了一种云存储环境中的数据访问控制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云存储中心解密方不固定的问题。
采用128位的AES对称加密算法对存储中心的数据文件加密,再使用基于密文属性加密的算法对对称密钥进行加密,以保证对用户数据文件的安全访问[4]。方案中加密工作都由存储中心完成。不论对称加密密钥还是属性加密密钥的生成、变更以及分发工作,皆由存储中心在第三方审计机构的监督下完成。该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还解决了云存储环境下的数据存储服务,受用户环境计算能力不足影响的问题。通过将可信第三方审计机构引入安全架构中,大大减轻了文件属主的计算压力。
除了委托审计机构对存储中心进行监管外,方案还要求审计机构能够实时与存储中心的数据文件访问控制信息保持同步,当用户无法访问数据文件问时,可以通过审计机构完成权限和文件信息的验证。因此,方案不仅有效地保证了用户数据文件访问控制的安全性,也使数据文件权限的更改变得更加方便,极好地保护了用户的权益。数据访问控制方案的总控算法流程如图3所示。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存储具备存储成本低、设备维护工作量少等优点,逐步受到个人用户的青睐。在云存储中,由于存储介质不为用户所有,数据文件又多以明文形式存储,这使得云存储服务商拥有访问和修改数据文件的能力。因此,家庭用户仅仅存储一些非敏感信息文件在云存储中心。本文基于Amazon S3的云存储系统,设计了一种云存储安全系统架构,并从数据操作可验证性和数据访问控制两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增强了家庭数字数据文件在云存储上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参考文献
[1]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S3),[DB/OL].http://aws.amazon.com/s3/,2012/2/21
[2]陈丹伟,黄秀丽,任勋益.云计算及安全分析[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2(20):2-4
[3]Q.Wang,C.Wang,J.Li,et al.Enabling public verifiability and data dynamics for storage security in cloud computing[C].Saint Malo:ESORICS’09,2009,pp355-370
信息服务云平台 篇10
1 关系数据库服务云模型的基本架构
在分析与研究关系数据库服务云模型的基本架构的同时, 需要对警务信息系统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只有研究作用物体之后, 才可以设计出适合实际使用情况的信息系统平台。而对于警务活动来说, 其最主要的活动要素与活动主体是人, 并且人的活动具有十分鲜明的区域性特点。基于此种特点与人类生活实践过程当中所积累的经验条件, 便可以在现有的Oracle RAC系统基本构架当中, 应用云计算技术与理论, 按照区域划分管理的基本模型建立一个关系数据库服务的云模型来为实际工作服务, 而这个基本云模型将会由三个基础模型所构成, 分别是协作模型、体系结构模型以及数据模式部署模型。这三个模型彼此之间相互独立, 但是在工作状态之下又相互协作。接下来, 本文将会就实际的模型系统, 对云模型当中的三个基础模型进行简要论述[1]。
1.1 关系数据库服务云协作模型
整个警务系统的信息平台更具实际的信息处理效用, 可以分为三个信息处理节点, 即Clients、Masters、Regions。以上三个信息处理节点的关系与实际应用关系如图1所示, 其中Clients信息节点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使用系统的传统客户群体, 其在整个信息服务系统当中一般被指定为一个传统的中间服务器。而Regions系统节点是一个数据处理的服务群体, 在信息系统当中, 每一个信息服务节点将会为一个区域提供必要的数据服务, 而每一个系统当中的数据只能在节点当中进行, 如果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 数据量已超出了一个节点数据的最大限度, 那么原有的一个数据节点将会分化为两个不同的处理区域。在整个数据系统当中, Clients将会通过Regions所提供的SQL接口来获取必要的数据服务。而另一个Masters系统节点, 将会对Regions系统节点进行管理。在实际的系统的应用过程当中, Masters系统节点一般情况之下都将会被设计成为两个, 一主一备。接下来, 本文将会较为详细地对Regions的特征进行说明[2]。
在Regions当中, 其每一个节点都是由双实例Oracle RAC所构成的, 而当其中一个实例出现故障之后, 还可以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基于实际应用的具体表现, 可以将Regions的主要特征总结如下。首先, 每一个Region节点都将会向外提供表标准的云计划服务, 并且其内部的节点互相独立, 可以不依赖于其他节点进行工作。而系统当中所出现的新的节点将会进一步增加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其次, 系统当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是现阶段警务系统当中正在使用数据技术, 这就保证了设计前后的软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这在很大程度之上将会进一步方便Masters的管理, 在实际的节点运行过程当中, 还将会增加运行一个Agent, 来作为Masters的代理[3]。并且每一个节点都将会具有系统信息备份、故障转移、服务器集群等功效, 是一个具有容灾性能的独立单位。该单位将会包含存储、操作系统等硬件资源。再次, 每一个Region系统节点都是一样的, 都具有相同的功能与应用价值, 从数据库的结构与软件结构当中来看, 每一个节点所表现出的实际价值是一样的, 但是从物理结构当中来看, 每一个节点所具有的物理结构并不一定需要相同。比如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 增加了一个新的业务, 只要其中一个节点可以运行, 就表示其他所有节点都可以运行[4]。
1.2 关系数据库服务云体系结构模型
整个系统当中的关系数据库服务云体系结构模型体系将会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 分为五个应用体系, 分别是资源池、资源管理、服务层、系统管理以及安全管理。其中服务层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为系统外提供必要的接入口。其中将会包括从区域名获取数据库连接、部署数据任务到各个节点、提供标准的SQL接口、对整个系统提供监控的接口。资源池主要是由Region的节点组成。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将会实现动态的加入与动态的退出。资源管理主要任务是记录与监视系统当中各个节点的具体运行状况。系统管理主要的工作内容包含了用户信息与账号管理等工作。而最后的安全管理主要任务就是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例如身份认证功能、安全审计功能等[5]。
1.3 关系数据库服务云数据模式部署模型
关系数据库服务云数据模式部署模型当中的主要系统模块的监控系统接口将会以Web Service的方式提供,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 用户可以通过这一接口对关系数据库业务模式进行适当的部署。其中系统内部的数据库模板库将会包含建新库、库变化、库备份等脚本以供实际使用。系统当中的管理模块将会对数据库当中存在的脚本进行具体的管理, 而节点配置模块将会负责系统中脚本的应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 如果有新的应用节点被加入到了信息平台当中, 节点的配置模块将会根据用户的使用规律创建新的数据库, 然后根据用户设定的区域将节点中对应区域的数据转移到新建立的节点当中, 最终在区域映射模块当中进行记录[6]。
2 关系数据库服务云模型分析
如图1所示, 在整个系统当中, 存在于Clients与Masters之间的只有控制流并没有数据流, 因此系统当中的Masters负载很轻, 在实际的进化与应用过程当中并不会成为系统发展的阻碍。而Clients与Regions则可以直接传输数据流, 因为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 业务往往会被分散到众多区域当中, 所以Clients将会具有同时处理、访问多个节点的功能, 这样就会使得整个系统当中的I/O高度并行。同时系统的整体性也将会随之提高。因为Masters与Regions之间可以相互协作, 所以也为大量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在保证任务顺利开展的同时, 合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7]。
在传统的信息系统平台当中, 数据往往是集中于一起进行处理的, 这样当数据的数量逐渐增加时, 数据的备份时间将会变得越来越长。风险也将会越来越大。但是新型模型系统, 当内部的数据含量变大时, 大的数据区域将会被分割为小的区域, 系统当中的处理节点数量也会进一步增加。数据的量越大, 独立备份的数据区域则会越多。这样就保证了系统整体运行的效率。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 当平台的处理能力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时, 就可以采用以上这种形式, 来提升整个Region节点系统的运行能力。同时, 也可以采用老节点换新节点的方法来提高节点的性能, 增强节点的处理能力。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并且都是低风险的方法。因为系统当中的数据服务部署都是由Master进行统一调配的, 所以添加的新节点与原有节点是相同的, 没有任何差别。
当在平台上部署新业务时, 因为各个Region节点具有数据库的同构性, 所以只要在一个节点部署成功, 传播到其他节点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这样就可以极大程度提高高效部署新业务的能力。
同时, 因为各个Region节点的数据库是同构的, 并且系统内部的节点主要按照区域属性进行划分, 所以十分易于实现业务之间的信息互通, 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新业务开发难度, 也易于实现数据库整体监控功能和实现高效和统一的安全体系[8]。
3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代的进步, 现阶段的警务系统无论是从工作任务量角度来说, 还是从服务质量层面来说, 传统的警务信息服务平台已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其自身系统的不可扩性与业务发展部署的复杂与不完整性, 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很好地服务社会。加之, 其在使用过程当中还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因此本文在云计算技术基础之上, 改进了传统的警务信息系统。虽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是技术改革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 应坚定地走好每一步。
参考文献
[1]鞠武利.基于.NET技术的达县公安局警务新闻发布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4.
[2]吴成丰.浙江高速交警警务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4.
[3]曹广伟.新世纪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变革进程的平台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杨覃.面向服务的警务部门间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天津大学, 2014.
[5]卓室.中山市公安局西区分局警情信息录入査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4.
[6]文勇, 刘向荣, 覃健文, 等.警务信息平台关系数据库服务云模型探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 :37-40.
[7]皮涛.基于Lucene的面向主题信息搜索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1.
基于Xen的云服务平台实现研究 篇11
【关键词】云计算 虚拟技术(Xen Server) Xen Center VMware ESX Server Microsoft Hyper-V
信息的几何式增长促使互联网计算资源的组织分配及使用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服务走向了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云计算因其灵活、低成本、节能、动态可伸缩的IT基础架构,成为实现信息服务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云计算也因此成为当今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
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服务平台的基础构架技术,目前,典型的虚拟机实现技术有Critrix Xen Server、VMware ESX Server、Microsoft Hyper-V等。相較其他两种,Citrix Xen Server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兼容性和开源性。
Xen Server实际上是一种控制程序或虚拟机管理程序,在物理服务器或主机服务器上运行,提供虚拟计算机环境。Xen Server通过虚拟化硬件并将其分配给在其中运行的虚拟化计算机,Xen Server直接在服务器硬件上运行,不需要其他基础操作系统。
一、云服务平台设计
云服务平台的整体构架如图1所示,服务平台由管理控制端和后端服务系统组成。后端服务系统布署在云计算服务平台环境中的物理设备上,控制网络计算资源的系统,对终端用户不可见,通过它可以动态整合整个计算资源,包括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整体构架具有集中式多节点管理、容错管理、多服务器资源共享以及实时迁移等多种强大的功能。
二、云服务平台实现
云服务平台后端服务系统是整个云平台的关键,负责整个虚拟环境中的硬件和虚拟硬件的生命周期管理及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控处理,如:服务器开关机及动态迁移、存储空间的使用率和服务器处理器及内存的使用率等等,是整个云服务平台后的基础。后端服务系统由Xen Server软件+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等计算资源硬件构成,其中Xen Server将物理服务器配置成可虚拟化的资源,通过Xen Center整合已安装配置Xen Server的物理服务器形成可伸缩的虚拟化环境。管理控制端通过Xen Center控制端实现对整个云平台的控制和状态感知。
三、云服务平台搭建过程分三步
(一) XEN Server服务器的主要安装配置过程如下:
1.下载刻录XenServer安装盘,重启服务器,并按提示开始安装;
2.配置服务器的静态ip地址,因为后期资源池不支持DHCP动态ip;
3.如果在后面的资源池中只托管windows虚拟机,那么在提示放入第二张CD时,可以选择跳过;
4.NTP server可配置为默认的“pool.ntp.org”,保证整个系统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
5.一路“next”,完成安装并重启服务器。该服务器资源情况可使用安装在管理控制端上的Xen Center进行管理。
(二) Xen Center管理器的安装配置过程如下:
1.Xen center安装要求有.NET framework version 2.0 及以上版本支持。
2.安装前,确认没有老版本的Xen Center。如果有,在“添加/删除程序”中卸载;
3.点击“XenCenter.msi”开始安装,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是Xen Center的安装路径,推荐修改为“C:\Citrix\XenCenter\”,以确保后期调用XEN Server API接口时不会出现路径指向问题;
(三)通过Xen Center管理整合物理资源及虚拟资源
安装Xen Center后,需要连接Xen Server服务器,形成完整的虚拟环境。为充分利用虚拟平台的动态资源调度特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建资源池,所有Xen Server主机需要有静态地址,其中一台为资源池的管理机,其它物理主机作为普通服务器加入,所有主机的管理员和密码最好相同;
2.创建资源池级的存储库,在创建基于NFS VHD存储库的“New Storage Repository”窗口中,注意”Share Name:”的填写格式,正确的格式为“
四、总结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采用虚拟化基础资源构架平台Citrix Xen Server实现云服务平台的方法,构建了一种简单的云服务平台,有效整合了现有计算资源,实现了简单、灵活、多样的信息服务布署与迁移。为系统进一步的功能拓展和实用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大数据时代》,【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著,盛杨燕 周涛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
信息服务云平台 篇12
1.1 研究背景
(1)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为了推动我国教育发展, 中央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明确提出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 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教育规划纲要》的基础上, 教育部针对教育信息化, 进一步制订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
(2) 教育信息化在国际上备受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在国际上受到高度重视。美国、法国、韩国等国政府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云计算的核心应用领域, 先后启动了教育信息化建设计划。美国从2009年开始大规模推行政府云建设, 资助并要求各州政府在信息化预算中提出教育云方案。2011年, 韩国颁布了“智能教育推进战略”, 强调普及电子课本, 推动教育云服务;法国启动了高等教育云信息项目, 推动云计算的应用。
(3)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国内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也已经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国内一些企业在云基础设施、支撑平台和业务应用上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 部署了区域应用试点。
江苏无锡运用云计算技术打破地区和学校的界限, 整合全市各类教育资源, 建立和完善了优质资源共享体系, 减少重复投资, 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支撑;无锡云计算教育数据中心实施全市学校“外网服务器”专业集中托管、教育信息资源集中存储, 构筑高容量数据存储空间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减少重复投资,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网络安全隐患;由中央电教馆和中国移动承建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于2012年12月28日上线, 目前已有20281名教师, 109926名学生, 771所学校在平台上开通空间服务。
1.2 重大意义
(1) 促进教育公平。综合各项优质资源, 通过共享为一线发达城区和普通及偏远地区提供无差异化的教育资源服务, 发达城区用户可使用电脑通过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学习, 普通及偏远城市可使用电脑通过互联网学习, 还可以通过电视接收直播星电视信号, 收看视频资源, 从而实现教育无差异化, 促进教育公平。
(2) 降低教育成本。通过同步课堂、网络线授课等教学模式, 从人力、财力、物力上降低授课成本, 从而节省了学校在师资力量、学习设备及场所上的相关投入, 降低学习门槛。
(3) 变革教学活动方式。提供探究性学习是师生利用工具进行学习的方式, 主要帮助教师开展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帮助学生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学习;是针对传统教学活动方式的一种变革。
(4) 提高管理效率。提供学校和班级管理, 方便学校对在校师生的信息管理;同时, 老师可通过平台对自己的班级进行管理, 一个老师可以管理多个班级的学生信息。
(5) 助推终身教育。通过全面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及多种学习方式, 学习途径的产生, 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 云计算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
2.1 建设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
利用云平台的海量存储能力以及资源管理能力, 通过汇聚的方式, 提供终身学习所需要的所有数字教育资源, 涵盖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内容。在课程开不出开不齐的地区和学校重点提供同步课堂、名师讲堂等资源;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重点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名师”导学应用;在职业教育中推广应用网络课程及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为高等教育提供公开课和共享课, 为继续教育提供更多开放和灵活的学习资源。
2.2 整合教育资源, 提供云教育优质资源服务
利用云平台提供教师教学空间、学生学习空间、机构空间, 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和网络教研等4大类同步课堂、推送资源、探究性学习、名师讲堂、“名师”导学、网校选课、网校辅学、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和名师工作室等10种应用, 推动不同地区和学校因地制宜, 开展多种网络条件下的教与学的规模化应用, 促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教学空间、学习内容推送和导航服务、组织活动和应用指导服务。
2.3 构建云端一体化智能教室
构建云、端结合的多模式教学环境, 建设云端教室支撑服务平台、教育内容构件库, 提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集成各类学科工具等云服务。将教育云从平台层面转向云、端一体化发展阶段, 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 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和方法。
面向基础教育需求, 针对学科特色, 开展以“学生学为中心”的云端教室应用, 探索云、端一体化的教育云服务模式。着重强调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突出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的作用, 体现并适应教学个性化的需求, 力求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新教学观念,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3 技术实现方式
3.1 依托IDC服务云设计基础架构
虚拟化在数据中心和大型应用中能够发挥极大的应用价值, 充分利用传统IDC设备, 以双路配置、超强扩展、绿色节能和专项虚拟化设计, 全面整合资源、简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实现虚拟化方案。
基于现有的IDC设备, 部署虚拟化软件, 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云数据中心;通过资源管理平台、运营管理平台、对云数据中心内的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通过能力汇聚与开放平台上实现IT、CT能力的汇聚, 开放给应用平台进行调用;通过复用基础云, 实现多个应用平台的承载, 实现资源投入产出价值最大化。
3.2 利用云计算技术对平台的实施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通过基于X86服务器的虚拟化计算, 实现了高性能虚拟计算;通过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线性扩展架构, 实现分布式海量存储;基于业务需求、负载均衡策略和环境因素策略的自动化调度, 实现自动化管理调度;通过构建七层安全体系, 实现端到端安全保障;通过跨域资源管理、精细化运维、按使用量计费和丰富的运营工具, 实现电信级运维管理。“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 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更加可靠。
3.3 技术方案主要创新点
(1) 实现项目建设的低成本、高效益。以云主机服务提供灵活配置的计算资源, 以云存储服务提供高可扩展的海量数据存储空间。使用云计算技术, 可将一次性投资的成本大大减轻, 将近期和远期目标动态部署成为可能。
(2)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认证。实现云服务模式下基于Saa S的基础教育管理平台, 通过与各种外部服务系统的对接, 按照统一的规划和标准, 对各种业务应用提供统一的访问点, 统一接入, 统一鉴权, 并对服务的使用质量进行监控。将软件转化为“服务”, 为基础教育用户提供了完善的、安全的、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与评价服务。
(3) 实现“大集中、标准化、公用化”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基础教育资源, 将其资源按照当前的教育阶段、学科门类、教材版本和教学内容等划分类别, 添加属性标签等, 接入到教育云资源平台, 进行资源的有效分类管理, 便于后期的资源管理、挖掘、搜索, 这类资源直接开放给拥有使用权限的所有用户。另外, 资源库还包括来至于权威机构、教育机构、教学名师、社会机构以及普通个人用户的教学资源。针对庞大的教学资源数据, 按统一分类标, 包括教育阶段分类、学科门类分类、教材版本分类、教学内容分类进行管理, 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大集中、标准化、公用化。
4 教育信息化产业链简析
充分整合教育产业链的各环节优势资源提供优质教育产品及服务:内容提供商、设备制造商、业务服务商、应用开发商、平台及系统集成商等教育产业链链各环节, 面向“学”的方向建立产业联盟。
内容提供商:各类各级学校、研究机构、出版社、国家 (省级) 图书馆等拥有优质教育内容的单位或机构;设备制造商:IT设备制造商、网络设备制造商、通讯设备制造商等;业务服务商:具有素质培训、技能培训、外语培训、记忆培训等业务的各类各级社会培训服务机构;应用开放商:提供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职校、高校等教育应用开发及相关产品的企业或机构;平台及系统集成商:为教育行业提供管理系统、查询系统、教学系统的各类厂商;手机教育终端提供商:为公众提供智能手机、教育终端等机具的厂商;电子书包提供商:为学生提供电子书包的厂商;教具提供商:为学习提供电子白板、短焦投影、摄录设备等相关教具的厂商。
5 商业模式探索
通过提供开放的平台、标准接口等引入更多更优质资源和应用, 各类教学资源及应用提供方均能参与到平台的合作中来, 其商业资源及应用为作平台有偿服务, 保障参与合作方利益;同时, 通过整合优势, 对教育产业链进行整合和梳理, 形成以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教育产业链, 将各教育机构资源通过教育云平台, 进行多渠道营销, 从而实现共赢。
6 主要创新点
6.1 建设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
所有教育业务及服务都是以省或市级教育基础信息为基础, 首先建立统一、完善的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 整合来自各区县、各学校的基础数据, 达到数据的标准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统一。同时与教育局行政办公网的数据库、省教育基础数据库、以及相关行业的数据库相连, 进行数据交换。逐渐将教育系统内各个部门、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动态及时地互联互通, 彻底消除教育信息化中的信息孤岛, 实现信息分散、动态采集, 集中安全管理, 共享应用。
6.2 整合优化既有教育资源
对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利用, 充分挖掘潜力,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集约散落在不同教育部门和各个环节中的软硬件资源, 提高其重复利用率, 杜绝闲置和浪费。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集约还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安全保障、培训服务、办公空间和经费投入等多领域的集约。通过虚拟化技术, 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 将各种硬件及软件资源虚拟化成一个或多个资源池, 并通过系统管理平台对这些虚拟资源进行智能的、自动化的管理和分配。
6.3 提供先进的教育资源服务
通过多层次的自助服务门户为最终用户即资源的使用者提供数据及应用服务, 资源使用者可以通过自助服务门户浏览和申请使用教育资源, 并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对资源进行下载、重新整合和展现。同时, 教育应用开发商或资源提供者也可以通过自助服务门户上载教育应用或资源到教育私有云服务平台上, 而教育云服务的运营者或管理者, 可以通过该自助服务门户对用户、资源、计费进行统一管理。
7 结语
7.1 形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机制
遵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原则, 进一步明确政府和社会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中的功能定位。政府资助引领性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广, 购买基础性优质资源提供公益性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投入资源建设。通过推动成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建设等措施, 形成人人参与建设、不断推陈出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格局。
7.2 培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市场
改变我国公益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长期依赖政府一次性购买或项目一次性投入建设的方式, 形成教育资源的常态化投入机制。提高学校自主购买资源的能力, 增强师生和社会公众按需购买数字资源与服务的积极性。鼓励资源建设单位对个性化、创新性资源的投入, 促成产业规模化发展, 培育开放共赢的服务市场。
7.3 提供政策支持
对教育云平台建设参与方、运营商、应用开发商、内容提供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鼓励教育行业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 完善整个产业链的有序发展机制, 实现平台可持续发展, 为各方带来更高的收益。
摘要:教育信息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云计算的出现, 对于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灵活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 缩小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互通互联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研究课题的背景与重大意义, 其次分析了云计算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及技术实现方式, 最后提出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的产业链及其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