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把握与定位

2024-06-25

宏观把握与定位(通用6篇)

宏观把握与定位 篇1

语文综合能力集中体现在作文中, 包括词句、文体、结构等知识, 而观察、思考、表达等运用能力无所不见、应有尽有地在作文中表现出来。基于这样一个特征, 作文教学就自然涉及到宏观与微观两个大方面。鲁迅先生认为, 要想教人写文章是很困难的, 但他自己写的小说就是博取众家之长。大概先生所说难的就是一些作文的宏观方面, 而教人做的则是一些微观方面吧!何为宏观, 何为微观呢?从作文教学的内在特点的可控性程度相对来说, 凡是需要广泛联系的即为宏观, 凡是需要具体规范的即为微观。宏观需扩展, 微观能把握。下面举例说明。

一、科学的世界观产生正确的思想

世界观在很多有关写作的教科书和理论著作中都已阐明, 但在作文教学和学习实践中, 它的指导作用没有显现出来, 相反, 恰恰在这个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学生在作文中表现了很多思考与理解的真实水平是不一致的, 他们写作文总喜欢写一些空话、大话、套话、假话, 并借用一些什么“让人间充满爱, 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吧!”, 什么“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 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吧!”等之类。如果这些话从实际的文章自然而生无可非议, 问题是这些话与文章内容没有什么联系, 甚至根本沾不上边。滥用套用, 这表明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在学生作文中的没有体现, 他们仅仅使用了时髦的概念对应于客观现实。所以, 教师要清醒地从一定的高度和一定的广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 使他们自觉地多方面地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培养唯物辩证观, 否则会无从评论作文的水平是好还是坏。

二、丰富的作文材料取自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现实中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得到有效地培训, 不会去观察社会, 取材做文章。他们接触社会实际面窄, 思考问题单一, 写文章缺乏鲜活的材料, 写好人好事就是帮人推车、给人让座, 写社会变化就是盖高楼、起大厦之类, 没有认真观察生活, 没有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阐明什么事理往往是脱离实际 (古有司马迁, 今有张海迪, 中有陈景润, 外有爱迪生) , 停留在落后时代的层面上, 这样, 许多学生的作文就犯了假大空的毛病, 对现实没有什么指导作用。或道听途说, 或一叶蔽目, 或夸大事实主观片面。比如“像有些不好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在的中学生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等诸如此类的一些偏激之词, 显然是主观片面、不符合实际的。我们应该让学生看到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现在的青年人还是奋进向上的, 主流是好的。在我们的周围, 发生了许多感动中国的人和事, 如舍己救人的教师、一心为乘客的好司机、火中救人的好战士等。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除了要讲清写作技巧外, 还应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实际, 到社会上实际取材, 写出自己身边的真人实事, 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同时, 教师要让学生对关注社会, 思考实事, 这样学生写出开的文章才有思想、有深度, 并能全面地反映客观世界和宏观思想。另外, 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写作, 不仅要在语文课中学, 也要在其他学科中学, 以达到宏观和微观的结合。

三、语言和文字的相关性

学生如果具有了正确的思想和相当的材料, 就能够合理地进行表达。教师要训练学生把文章写得通顺易懂、表意完整, 并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让他们能运用比喻、假设、排比、夸张、想象、叙述、描写、拟人等手法, 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 避免把记叙文写成流水账、议论文的观点和材料之间油水分离、说明文不懂得如何写清楚等现象发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说是用嘴写, 写是用笔说。”这就把说与写在本质上统一起来。先生的“说”接近于有意的口头表达训练, 而这里的“说”更靠近我们的生活实际, 生活实际能给我们更大的真实性和启发性。这就是表达的根源, 从这个根源出发, 由观察到积累说, 再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从而运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现代中学生由于受现代化多媒体传达形式的影响, 说话和口头表达就有了一定的机会和基础, 教师再以多种教学技巧给他们点拨, 他们就一定能够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

四、几种常见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思路

常见文体就是我们常说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除了应用文有一定的格式之外, 其他三种文体是没有固定格式的, 但各自有一些基本要素和要求, 如记叙文的记叙要素、记叙顺序, 说明文的说明特征、说明顺序和方法, 议论文的基本要素、论证结构与方法等, 因此, 练习每一种文体都是按照各自文体的写作要求来进行的。教师要按不同的文体培养训练来要求学生, 把思想和材料有机结合, 把说写结合, 让学生观察各种事物并取材润色, 他们就能写出有真情实感、有思想、有内容的文章来。

以上所说的四个方面都具有广泛的联系的特点, 所以归之于宏观。对于写作文来说, 都是一些大的方面的问题, 它们重在能启示中学生为写好作文打下必要的思想和思维基础。

宏观把握思路,微观品读语言 篇2

以上具有代表性的看法确有偏颇。其实,这篇文章是很有意味的,值得我们老师细细研究,深入思考。先别谈怎么讲课,教师首先得理解得深一点,透一点,活一点。至于怎么向学生讲解,那是其次才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笔者一直认为,高中语文“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得多。现在有些老师赶时髦似地翻新花样地教,似乎轰轰烈烈、精彩纷呈,其实是外强中干、虚有其表,对于“教什么”这个第一要着却忽略了,这是一个十分错误的潮流。笔者没听说过鲁迅、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吕叔湘……刻意渲染、标榜“怎么教”,玩弄什么新名词,倒是这些一代宗师“教什么”的佳话流传永久。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侧重于“教学内容”“学习目的”而非教学技巧。国学大师陈寅恪关于“教什么”的原则颇值得今人崇仰:“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侧重内容,优质高效,不图虚名,真做学问。诚然,笔者并非完全否定教学技巧,而是认为应在完全吃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讲究技巧,不能本末倒置。

教读《前方》,从总体上看,首先应了解何为“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由照片和文字构成的。这种文体兼具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优势,照片具有视觉性、直观性、瞬间画面的逼真再现性等特点,散文具有运用语言来描摹对象、表情达意的自由度。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制约,联想翩翩,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画面与文字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这种文体兼有直观性和自由度两大优势。据此引导学生审读教材上的照片,应着眼于照片的整体特征和人物的细节特征,品味出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一辆斑驳的汽车,塞了满满一车的人;几双凝望前方的眼睛,眼神中传达出盼望、狐疑、迷茫、忧虑等复杂的内容。

先从宏观角度观察,这篇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引子——由照片引发,二阐述面对照片的感悟,三回应照片。但是,仅仅达到这种认识程度还是很肤浅的,一点都没有深入下去。我们不能借口“整体感知”来掩盖“理解浅薄”。

阅读难点与理解关键在于文章第二部分,作者阐述了四层意思。

其一,“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第2~7段)(想离家);其二,“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第8~9段)(在路上);其三,“人生是一场苦旅”(第10段)(一场苦旅);其四,关于“人的悲剧性实质”(第11段)(走向前方却又思念家)。

再概括一下,本文思路是:想离家——在路上——一场苦旅——思念家。

以上工作属于分析概括文章思路的工作,这是阅读分析文章必不可少的一环——江苏高考语文学科年年考到文章的思路分析,其他各省高考语文试题也经常触及此——但是,仅仅有这个概括还不够,下面还要对这几层意思逐一分析,在分析时,又不能离开文本,不能离开微观角度的语言分析与品读。

第一层意思:“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欲望”。为什么这么说呢?与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类比,人类有史以来就喜欢迁徙,人有离家远行的“习性”(第3、4段);外面的精彩世界“诱惑”人离家,离家可以获得“生命的快感”(第5段);当然,有的离家也是出于“无奈”(第6段);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人对前方存有“幻想”(第7段)。概括起来讲,原因就是文中的四个关键词“习性”“诱惑”“无奈”“幻想”所表达的内容,有的主动,也有的被动。“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就是他们艰辛离家情形的生动写照,惟其艰辛,愈见本能之难以改变、欲望之异常强烈。

第二层意思:“命运把人抛到路上”。这一层是就抽象的意义而言的。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无家可归的感觉,在外流浪者不必说,在家的人因心中有目标,似乎仍在路上,无家可归,究其实质是心灵没有“归宿”。

理解这一层次有难度。作者说: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这里有必要向学生讲清楚,什么叫“形而上”,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提问学生,学生学过政治常识,他们都一致地解释:“形而上”就是“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于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这样的套话是解决不了实质问题的。其实,再追问一下,为什么这种世界观或方法论或思维方式取名为“形而上学”呢?怎么不取诸如“片面观点”“机械学问”“荒谬思维”之类的名字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讲解,深入浅出的讲解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高中语文教学领域似乎有一种倾向——老师不能讲,一讲了似乎就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也怕讲,甚至拒绝讲。似乎一切问题都该由学生“自主”解决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种倾向正掩盖了老师理解浅薄的真相,老师无“认识”“见解”可讲,于是“深刻讲解”的传统越来越远离了如今的语文课堂,取而代之的是轰轰烈烈的“小组合作”“热烈讨论”“画面投影”“掌声笑语”等表象的热闹。

《周易·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明朝大儒王阳明也说:“形而上者隐也,形而下者显也。”

解说:在有形的东西之上的,凭感官不能感知的东西叫做“道”,特点是“隐”,类似于今天的“抽象”;在有形的东西之下的,凭感官能够感知的东西叫做“器”,特点是“显”,类似于今天的“具象”。

所以,文中所说“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是就抽象的意义而言的:人人生而为生存与生活而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目标随境遇而变化、更新,人从心灵深处感到难有归宿。这个“路”已经不是显性意义上的行走的路,而是隐性意义上的生命之路。由此引出下文:人生是一场苦旅,抽象化了的人生旅途不断有新的目标等待我们去实现,不能停步,得苦苦追寻。

那么,本文中的“形而上”与哲学领域的“形而上学”又是什么关系呢?

“形而上学”是一种哲学体系,由亚里士多德创立,其《形而上学》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圣经”。 亚里士多德本人生前手稿上的名称是《一切存在背后的存在》(being as being),几百年后,日本人井上次郎根据中国《周易》上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表述,把“一切存在背后的存在”译为中文“形而上学”。这是一个天才的翻译,一直为后人沿用至今,连中国的大学者严复都未能抗拒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后,批判继承人类一切哲学的传统,概括《形而上学》的基本内容,形成了现在中国通行的对“形而上学”的基本认识,亦即前文同学们对此的表述。

第三层意思:“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为什么这么说呢?文中阐述了三点理由:照片上的人挤在车厢里,满脸“惶惑”“茫然”,自然是苦旅;钱钟书、丰子恺都表现过这种苦旅;抽象化了的人生旅途,不断有新的目标等待我们去追求,作者认为也是一场苦旅。这一层意思,由实而虚,由旅行实景引申到人生虚景,惟其不易,故称“苦旅”。

第四层意思:关于“人的悲剧性实质”。“人的悲剧性实质”有三:“总想到达目的地却又总不能到”“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人无法还家;即便还了家,依然还处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作者在这里把这“家”意思又分解为两层:作为“家的形式”的形而下的“家”——实实在在的家,具体可感的家,可能是祖籍、出生地、父母呆的地方;作为“家的意识”的形而上的“家”——抽象意义上的家,精神的寄托,事业的有成,人生的归宿,其实也就是人生的目标和追求。文中引用了古诗词“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更生动地表达了这种感受。

进一步解释“人的悲剧性实质”:

人在前进过程中,一个目标达成了,新的目标又在前方,所以人永远在路上。

人在奋斗的过程中,奋斗的艰难时常又使人思念原点、回归本原,正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人即便回到了故乡,见到了亲人,却又抛不开人生目标与追求,所以人总是在矛盾中前进。

需要指出的是,曹文轩先生在《前方》中关于“家”的悲剧性的阐述,尽管已经将人生本质的悲剧美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又简约凝练,但是文章总体的情感倾向不是绝望或消极,其要旨在让读者正视人生的苦难,经过心灵的洗礼之后能够变得更纯粹,对社会的浮躁更警惕,对理想的追求更执著,对人生的历程更珍惜。在对高中学生的阅读引导中,尤其要注意和把握这一点,作者无意用悲观的情绪感染读者。作者感慨和赞美的是人生悲剧的崇高美。

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结束《前方》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水到渠成地作如下讲解:人生总是充满坎坷和辛酸的,如果你能克服这些困难,你就会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去做更多的事。人生不能停留在痛苦中,而要在逆境中学会前进,学会生存,实现更宏伟的计划,去开创更伟大的事业。作者揭示的是人生存在的真实境遇,目的是启人深思,更好地走好人生之路;这种悲剧本身具有积极意义,人因为不知足,才会有追求,有理想,才会永不满足,要离家不断向前方,向前方。这是人类进步的前提与基础,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

综上所述,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要静下心来,宏观把握思路,微观品读语言,力求理解得深刻一点,准确一点,科学一点。要做到这一点,同样也离不开语言文字,品读语言文字是根本,任何脱离语言文字架空分析的做法都是有害的,只有把工具性运用好,发挥好,人文性才可水到渠成。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问题上,我们不能片面强调一方面而排斥另一方面,也不能任其成为语文教育的“两张皮”,各走各的道。笔者认为正确的态度是抓住工具性不放,人文性要表现得自然得体,应当是一个“水乳交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浑然天成的过程。

宏观把握与定位 篇3

显然,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理论上必须科学定位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实现两把双刃的剑———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和功能互补。

一、“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环境的某种限制,而使得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有效配置到最佳状态。宏观调控是指由于市场调节的内在功能缺陷或局限性而存在着“市场失灵”,需要国家采取一定的手段来进行的宏观调控。这时的宏观调控主要是为了解决市场办不了的事情和“市场失灵”的问题,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从而保证宏观经济目标顺利实现。正是由于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就成为必然[1]。宏观调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宏观调控能够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市场机制并不是

万能的,存在着功能缺陷和不足。从中国目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市场经济的作用仍在不断扩大,市场失灵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微观经济缺乏效率。市场经济中的调节机制不能促使微观经济提高效率,具体表现为:第一,市场不能满足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公共产品是指它的供给能为大家所利用而不需要花费额外成本。公共产品在使用上具有非排他性。由于公共品无利或少利,很少有人自愿提供,因而难以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供求平衡,需要政府实行宏观调控,有计划地安排和提供。第二,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效应问题。所谓外部效应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厂商的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厂商的外部影响,外部效应包括外部经济与不经济。外部经济是指某些经济单位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可以提高别的某些当事人的效益;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些经济单位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降低了别的某些当事人的效益。由此可见,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对其他当事人产生效应或负效应。由于企业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存在差异,外部效应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来表现,市场机制调节对外部效应无能为力,往往导致产生诸如环境污染等外部不经济,甚至阻碍能为社会带来巨大效益的事业的发展。第三,市场垄断的存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着使厂商及其资源无法自由进出行业市场的障碍,会造成市场垄断的存在,使得垄断企业可以凭借其优势地位操纵市场和价格,获取垄断利润。垄断会造成社会的效率损失、阻碍技术进步和创新。若在这种市场下,就会导致只有少数企业供给商品,而如果他按经济上有效率的水平来生产,其利益就会受损。若按垄断价格出售商品就会导致低效率,社会资源不能得到最优配置。第四,市场机制不能保障公平的收入分配[2]。由于不同要素所有者所拥有的要素数量和质量不同,竞争机会不均等,他们的收入必然会差距很大,出现分配的不公平。对市场分配不公平不加限制,会导致两极分化,不仅会降低市场效率,还会引发社会矛盾。市场经济以其效率价值高于伦理价值的原则,加大了社会平等、公平伦理制度建立的成本。在市场失灵,调节机制不能解决分配公平问题的情况下,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二是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在经济周期的作用下,国民经济仅靠市场来调节,犹如“野马狂奔”。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一旦面临突如袭来的经济危机、股市崩溃、投机泡沫、金融危机时,给予国民经济的打击就可能是致命的。这种不稳定性有时也表现为重复出现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或消费和投资不平衡[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的大萧条和当前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是长期执行自由主义政策,任经济自行发展的恶果。中国经济正面临国际经济金融动荡的严峻考验,但是,在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条件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一旦国内外市场上有些风吹草动,市场调节机制可能失灵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又缺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就有可能引起国民经济发展的较大波动。目前,中国宏观经济长期呈现出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4万亿投资计划使投资的增长加快,但作为拉动经济的“三大马车”要同时转动才能使经济健康、持续的增长。若投资单方面过度增长,在出口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生产过剩,接下来就会导致对投资收益率的悲观预期,伴随大量失业的经济衰退就会随之而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失灵问题会不断影响市场效率的发挥,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这不能不使我们表示强烈的关注。面临日趋激烈、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单靠市场作用是不行的,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尤为必要。

2. 宏观调控能够减小市场价格调节引发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任何社会化生产都必须按照社会需要的一定比例来分配社会劳动、优化资源配置,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当然也不例外。然而,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使经济主体多元化和经济决策分散化,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根据价格的波动作出决策,这样,必然造成经济活动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一是市场信号有可能失真。不能有效地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二是即使市场信号不失真,个别生产者和经营者,也不可能了解全部市场情况和其他经济主体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其决策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自发性和盲目性。三是市场上价格的波动,只能反映商品供求的短期动态,而不可能准确反映供求的长期动态,分散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市场信号作出的决策也就难免带有盲目性。此外,市场信号具有滞后性,即从市场价格的变动到信号反馈到生产者,再到生产者作决策,存在着一定的时间间隔,也会造成微观决策的盲目性。四是市场调节属于事后调节,尽管它可以通过自身机制的作用来纠正已出现的偏差和失衡,但它无法预防偏差和失衡的发生[4]。市场调节所引发的经济活动的自发性的盲目性,必然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由于市场价格调节存在上述自发性和盲目性,需要宏观调控的制约与缓解。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政府实行了临时价格管制并出台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的九大措施,使市场价格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得以有效缓解。

3. 宏观调控能够维护市场秩序。

市场竞争的结果会产生两方面的效应:一方面是积极效应,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是消极效应,即容易在不同程度上带来经济秩序的某种紊乱现象[5]。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他们受局部利益驱动,其市场活动容易和社会整体利益发生冲突,使竞争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甚至发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活动。例如,假冒商标、商业贿赂、欺行霸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这些不仅会损害消费者利益,还会导致市场紊乱,妨碍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消极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单靠市场经济的自身的功能不能解决问题。2008年9月政府对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果断处置以及对2009年2月糖脂宁胶囊假药致死人命案件的重拳出击,都体现了政府维护市场秩序的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

总之,“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来弥补。凡是市场经济都存在着失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特别是对于一个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主要是一种局部的功能性障碍。而在中国这样欠发达的国家的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首先是因为工业化程度低、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信号扭曲等原因造成的,从而使市场失灵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6]。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市场尚不规整,许多地方倾向集中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包括政府进行资源配置。按照发达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个人、市场、社会和政府是有明确分工的,凡是个人、市场和社会能独立承担的事,任由个人、市场和社会来承担。政府的作用虽然重要,但只起着促进性、辅助性的作用,如维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秩序;当市场失灵时可以采取与市场行为一致的过程的政府,目的在于最低限度地介入经济过程,这种介入不在于扭曲经济,而在于为市场竞争打通道路。政府在承担一项事情时要考虑其正当性,比如在市场失灵时考虑政府纠正市场失灵问题是否会造成政府失灵,而且考虑政府失灵问题是否比市场失灵问题产生的不良后果更加严重。

二、“政府失灵”与市场机制

1.“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所谓政府失灵,不同学者因研究角度不同对其概念有不同的界定。萨缪尔森给政府失灵所下的定义是:“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7]从中可以看出,萨缪尔森是从“手段”和“结果”及其比较中认识政府失灵的。据此,国内有的学者认为,“政府失灵一般是指用政府活动的最终结果判断的政府活动过程的低效性和活动结果的非理想性”,“是从政府采取某种手段干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前后结果的比较中得出的概念”[8]。另有学者指出,参照萨缪尔森的论述,可以将政府失灵的概念界定为,“它是指政府无力,或者不能达到相应公共目标,或者损害了市场效率,或者自身低效率运行的行为。”[9]“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府的过度干预。即超出了所需要的范围和力度,不仅没有弥补市场功能之不足,相反,却形成了对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限制,引起经济关系的扭曲,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二是政府的无效干预。即干预的范围和力度不够,或干预的方式与目标选择不合理,从而不足以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不能够使市场的功能按照干预的目标正常地发挥作用。三是政府的失衡干预。政府活动损害了市场效率,而又没有达到相应的公平目标。在公平与效率上,政府从长远利益和社会稳定出发,往往在某些方面倾向于实行公平的政策,但如果实际结果既没有达到公平目标要求,又牺牲了效率,就出现了政府失灵。

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和合理调控的实践看,“政府失灵”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

2.“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

一是信息的不完全性。政府对市场经济的有效干预取决于对市场信息的全面和准确地把握,但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使这种对信息收集和处理的严格要求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从而政府的经济决策往往不得不在信息不完备的条件下做出,因而也就不能充分保证真正地反映和满足市场迅速发展的状况和需要。二是利益取向的非均衡性。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如同在经济活动中一样,政治领域中的个人同样是自利的、理性的“经济人”,政府机构中掌握权力的官员们关心的是如何谋求保存和扩大自身的权力。由此看来政府就未必是公共利益的天然代表者,它极有可能沦为某些特殊利益集团手中的工具,而此时的政府干预就会偏离和牺牲公众利益,从而不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政府干预应超越短期利益和集团利益的制约,而着眼于全社会长远发展的目标,在这一方面政府应具有相应的优势。但实际上,政府仍不能体现完全的中性均衡原则,因而不能避免使经济运行完全摆脱政治化的倾向。三是系统运行的低效性。政府系统的运行往往是通过行政力量推动,公共部门则普遍是缺乏市场竞争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和执行政府干预政策的官员及管理者不可能具备私人企业相同的直接经济利益动机,因而缺乏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容易造成浪费和无效。四是决策的误差性。政府的决策有时候会发生失误。由于受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政府不可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而作出的决策也不可能完全都正确,政府有时候也会犯错误。退一步说,即使一个政府是由最杰出、最有才干的“贤人”组成的,但如何收集准确的信息、作出可靠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仍然是一个问题[10]。正是由于政府的决策并非都是科学的,所以政府干预绝不能过度。否则,就有可能造成资源配置失调,经济秩序混乱,经济发展受阻。

由于存在上述一些制约,再加上主观对于客观的认识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在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很难避免不确定性。政府干预的时机、形式、力度和效果如果做不到合理地准确地把握,或合理地有效地评价与监督,则可能在克服市场作用自身的盲目性的同时,出现政府干预的随意性,给经济运行带来另一种不稳定因素[11]。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不力。新任总统奥巴马表示,他的振兴计划的一大要素,就是要加强对金融业的管制,以鼓励银行、评级机构和房贷经纪,以更负责任的行为办事以及确保他们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政府失灵”需要市场机制来弥补。

政府在修补市场失灵上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市场失灵政府都能修补。实践证明,对于某些市场失灵,政府能够修补,而对另一些市场失灵,政府可能无力去修补,如果勉强去修补,就会造成政府失灵。政府失灵比市场失灵的后果往往更严重。我们研究政府干预的相关理论与政策,其目的就在于正确地限定政府干预的合理界限,正确地选择政府干预的手段与方式,正确地发挥政府干预的作用,促进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干预的政策失误。

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在注意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又必须警惕酿成“政府失灵”,做到政府干预的合理性、适度性和有效性,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均衡发展。同时,要使经济有活力和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一切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适应市场供求变化,体现平等竞争的原则[12]。因为商品生产者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形成的驱动力和市场竞争形成的强制力,使市场机制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所以要使中国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双手效应: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统一

1.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

自从亚当·斯密以后,放任的自由市场理论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占主导地位。以1929年西方经济大危机和随后的罗斯福新政为标志,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经过长期的酝酿而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理论上也诞生了以凯恩斯主义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并从各个方面总结提出了一整套政府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管理和干预的经济思想,其中关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观点对于以往的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补充与发展,也最引人注目。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1973年的石油危机为起因,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在通胀率很高、而经济增长又停滞不前的情况下,根据凯恩斯理论制定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失灵了,于是主张市场调节的芝加哥学派开始打破凯恩斯学派在美国经济界的垄断地位。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美经济再次转入停滞甚至衰退,尤其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中产阶级大批银行存款投入共同基金,货币供应量已经与经济活动水平脱节,迫使联邦储备委员会放弃将货币供应量作为宏观运行检测指标。目前,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又推出了一系列振兴经济的救市措施与方案,主张国家干预的新凯恩斯主义再次抬头。这就是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整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政府从来都不是无所作为的。即使在古典的自由竞争时期,政府对经济发展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其中某些作用方式事实上可以看做是现代市场条件下政府宏观管理方式的历史渊源。一般来说,在古典自由竞争时期,国家是执行“守夜人”的职能,即为市场经济的充分自由发展而创造和维护一个稳定的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不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此经常和如此广泛地介入经济活动。事实上,对于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归根结底不在于是否有政府的干预,而在于政府干预的程度和范围[13]。

2. 从逻辑的角度分析。

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应该是有机统一的。市场有缺陷,但资源配置仍要以市场为主体;政府也并非完美无缺,但经济运行同样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部分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巴掌拍不响的经济。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是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基础,维护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中心内容,所谓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就是政府干预机制(看得见的手)与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内在的合乎逻辑的统一。因此,政府干预的作用绝不是要弱化市场的作用,更不是取代市场的作用,而是为市场的有效运行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秩序。我们应该彻底纠正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中“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信条,现在应该是:“管得最合适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对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在认识上的深化,人们经历了从过去“市场失灵”而对政府干预寄予很大的希望,又转向由“政府失灵”而更多地寄希望于市场调节的变化。这种认识上的摇摆,使更为理性的人们提出了在现代经济中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都有缺陷,也都不可缺少的论点,进而提出,能由市场调节的应交给市场去发挥作用,政府干预,只能做到那些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干预和调控应以市场为基础,并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实行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动态统一。

摘要: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正在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的过程中,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政府对经济的有效调控并达到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论证了在现代经济中,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都有缺陷但又缺一不可。进而提出,能由市场调节的应交给市场去发挥作用,政府干预只能做那些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干预和调节应以市场为基础。

宏观把握与定位 篇4

宏观经济调控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 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为促进经济发展、保证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宏观调控的手段通常有: (1) 法律手段与经济政策如调整税率、财政补贴等; (2) 计划指导如:国家有关的行业、领域、区域等投资规划, 或在某些行业和领域实行配额制度; (3) 行政手段, 如利用工商、商检、卫生检疫、海关等部门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抑制通货膨胀, 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因此在宏观经济调控的大环境下, 商业银行必然要主动适应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顺应国家宏观调控的行业发展趋势, 优化其信贷资源配置。

首先,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加强行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 以企业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逐步深化,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升级周期明显缩短、企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这些市场经济的动态特征使得银行业选择和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扩大, 随着不同行业发展景气周期不同, 也要求商业银行对不同行业的发展加强监控, 结合行业发展的趋势进行动态的信贷结构调整。

其次, 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具有指导性甚至指令性作用。央行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 加大对冲流动性力度;合理发挥利率杠杆调节作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着力优化信贷结构, 有保有压。银行业监管部门都加大了对商业银行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监管力度, 迫使商业银行把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向最有效益的行业、客户和产品上。做为自负盈亏的商业企业, 商业银行也必须跟上国家宏观调控的节奏和步法, 进行结构调整, 做到行业优化, 客户优化和产品优化。

再次, 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 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从过去传统的单纯考核规模、利润指标转向考核效益、质量、发展潜力等综合性指标。因此, 商业银行应在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决策流程、发展潜力、风险管理能力方面下大力气, 全面提升经营能力、竞争能力。所有这些都要求商业银行推动行业、信贷业务结构调整工作。

二、商业银行把握宏观调控政策和进行信贷结构调整的策略和思路

结合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 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工作可以考虑把握以下几点策略:

1. 信贷结构调整要具有战略性。

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具有十分深刻的背景。近年来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历史性的重大转变。因此, 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要兼顾战略性行业开发与拓展, 要提前介入相关具备一定发展潜力、具有战略性的行业及客户, 为今后的业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信贷结构调整要注重避险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各行业的发展前景发生分化, 落后生产力将逐渐被淘汰。因此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监管要求需明确退出的行业, 商业银行要坚决退出, 不能延缓。例如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中的焦炭、电石、铁合金行业等。在信贷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战略性行业开发与拓展, 也要注意风险行业的退出工作, 以避免风险的发生。

3. 信贷结构调整要兼顾盈利性。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过程中, 信贷规模必然成为紧俏的资源, 在客观上使得商业银行增加了选择行业、客户的机会。因此, 要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 提高定价水平, 行业结构调整可以向盈利能力强、风险可控的行业及项目转移, 使得商业银行的收益最大化。

4. 加强行业研究和分析, 科学有效地进行客户结构的调整。

从统计学角度、行业熟悉程度、风险偏好出发加强行业研究和分析, 进行行业的选择和进入, 实现行业调整、客户结构调整。

(1) 加强营销服务, 加大对支持导向行业客户的介入力度。支持导向行业客户一般都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发展前景好, 市场容量大;二是行业盈利能力强, 能承担更高的财务费用和承受更大的经营风险;三是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大, 有利于银行提供良好的服务, 培育客户的忠诚度。对此类客户商业银行的工作重点是如何进一步加强营销服务, 脱离过去单一的贷款营销模式, 更有效地使用信贷资产替代产品, 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比重, 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对银行的贡献。

(2) 提高执行力, 在短期内尽快实现退出行业客户的退出。商业银行在选择退出客户的时候, 一定要做到有节奏地积极退出。一是明确目标, 梳理客户, 尽快落实退出名单;二是做好客户财务状况和经营特点的分析, 有计划的减少投入, 加快回收;三是做好与企业高层的沟通, 有意识的引导其调整负债结构, 退出银行贷款所占份额。

(3) 加强甄别和筛选, 做好退出行业优质客户的维护和服务。退出行业中有的客户可能是相对优质的和盈利能力较强的客户, 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对退出行业的客户从以下三方面强化认识:首先信贷退出不是金融服务的全部退出, 不是切断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职能, 对豁免业务要加大营销力度, 加大扶持力度;其次要加强对行业龙头企业的研究, 特别是经济指标分析、市场主导和占比情况分析, 对优质客户可以进行信贷业务合作;再次要对行业的前瞻性进行研究, 要分析行业的周期和变化, 在产业升级、更替的时候, 能及时重新进入, 提高行业贡献度。

5. 发挥存量客户资源的优势, 积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

经过多年的发展, 商业银行都形成了一大批自己的优质客户资源, 为信贷结构的调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大有潜力:

(1) 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 针对客户所处行业的特点、产品结构、企业文化风格、上下游客户结构等具体情况, 量体裁衣, 积极推介新产品, 提高其综合贡献度。

(2) 对于退出行业的客户, 要尽量寻找其可接受的替代产品, 维持与客户的关系, 为客户留下发展空间, 为将来做准备。

(3) 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 提升价值创造力。在营销传统产品的同时, 商业银行需要从创造价值最大化的角度, 统筹考虑产品的应用和服务的创新。

6. 优化收入结构, 积极拓展中小企业客户市场。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在国民经济中正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业务的发展为银行业务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因此, 商业银行应主动营销, 积极拓展中小企业客户市场:

(1) 针对优势行业的重点客户, 要围绕其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客户, 加大拓展力度, 在打造行业产业集群和延伸价值链方面下力气做文章。通过产业集群和价值链的形成, 从而实现业务的集约化经营和现金流的“体内循环”, 提升其对商业银行贡献度。

(2) 对未列入优势行业的重点客户上下游客户范围内的中小企业客户, 要优先选择信誉好, 还款来源充足保障的客户, 积极做好产品与服务的营销和维护。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谋求实现风险与回报的平衡。

(3) 优化产品与服务的配置, 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要根据中小企业客户的不同情况, 做好整合营销和服务。既要做好“有的放矢”的个性化差别化营销和服务, 又要做好“多管齐下”的多元化集约化营销和服务;既要做好传统产品和服务的拓展, 也要做好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拓展;既要满足客户日常的金融需求, 也要善于发掘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要重视抓好厚利产品的研发与营销, 扩大中间业务收入渠道, 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4) 以产品创新为手段, 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服务理念, 积极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除日常银行结算外的各种融资产品和理财性产品, 包括“速贷通”, “成长之路”, 票据理财, 供应链融资, 贸易融资, 财务顾问等等。实行公私产品联动营销和捆绑营销, 扩大中间业务覆盖面, 使收入结构由单一的利差型为主向利差与收费并重转变, 以达到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的目的, 谋求实现价值最大化。

三、信贷结构调整中应注意把握解决的问题

根据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情况, 要顺利地完成信贷结构调整工作, 需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结合区域经济结构特点, 掌控好信贷结构调整的力度和节奏。

2. 进一步全面加强行业研究和分析, 使商业银行的行业标准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

3. 实施退出行业客户的动态管理, “不死退, 不退死”, 把握好退出力度和节奏。

4. 在进一步合理把握风险的基础上, 降低中间业务产品门槛, 精简流程, 提高对公中间业务的贡献度。

参考文献

[1].近期宏观调控的目标.北京日报, 2008.8

[2].应将宏观调控与银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新闻晨报, 2007.6

[3].朱小黄.宏观调控是银行调整信贷结构良机.金融时报, 2008.3

宏观把握与定位 篇5

一、教学目标要正确定位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设, 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准绳。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师教学的灵魂, 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我们以第六册“东南西北”教学来阐述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为师生的共同学习和生成进行导向和激励。

“东南西北”是“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空间基本概念的发展, 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教材在编排中首先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方位出发来认识这四个方向, 并知道东西是两个相对的方向, 南北也是两个相对的方向, 然后再把这些方位与地图联系起来,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最后再应用方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基于教材的编排及学生的年龄特点, 可以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 在学习“上下左右”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现实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知道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 使学生认识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 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增强学生学数学, 用数学的意识。

在这节课的目标中, 前两点落实到了具体的知识点,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会用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具体的方向前两点的描述, 并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而且强调的是在具体情景中学会观察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 我们不但需要关注的是目标在制订时必须与教学内容要有个性化的联系, 体现它的针对性;而且更要关注目标的阶段性, 目标需要分解, 需要分步实现, 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但如果偏离目标的整体定位, 随意拔高要求, 学生就会感到困难。特别是“左右”的教学, 有一句话这样描述教学现状:教师教的是“左右为难”, 学生学的也是“左右为难”。

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引入判断标准由人到物的转换训练, 以及被观察物是否具有“生命"的特征。比如小鸡的左边是什么, 以“我”作为标准;妈妈的右边是谁, 以“妈妈”作为标准。到底什么时候以“妈妈”作为标准, 什么时候以“我”作为标准, 我们认为可以直接以观察者作为标准, 没有必要这么复杂地去思考以上的问题, 左右的相对性的问题, 实际上就是一个标准的问题, 标准统一了, 学生会辨认了, 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这样的教学降底了难度, 学生学的开心, 教师教的开心, 学习效率也就上去了。因此只有确立了合理、灵活、科学且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才能更好地预设课堂, 使我们的课堂既扎实, 又灵活。

二、教学的价值要充分体现

如何把数学教学中的《位置与方向》和科学教学中的《位置与方向》区别开来, 是需要我们关注的又一个问题。数学课中的“东南西北”与科学课中的“东南西北”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为什么要学习《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 它的价值何在?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出数学的抽象性、推理性、探索性、问题性及数学语言表达等方面, 也就是体现出我们常说的“数学味”呢?我们的理解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叙述生活中的方位。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载体,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 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 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我们还是通过“东南西北”的教学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除了让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分辨其余的三个方向以外, 还必须学会用规范的语言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让学生清楚以谁作为标准, 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在引导学生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时候, 要让学生指出相应的参照物是什么, 并能用规范的数学化的语言叙说, 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这也就是数学课的“东南西北”与科学课的“东南西北”最大区别所在吧。

其次, 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在体验中感悟学习的价值。教师通过设计挑战性的问题, 让学生激起思考的热情, 感悟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这一点远比掌握数学知识更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全身心地进入知识之中, 学生可以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 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及方法价值。

例如四下的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位置,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体验为什么要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准确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首先要感悟到许多目标都在参照物的同一个方向, 它们距离某一参照物, 角度有大有小, 所以要找到它的位置, 就必须要用到角度。然后进一步思考, 在同一个角度上有很多的物体, 所以还必须要有距离。这两个条件都确定了, 才能准确地找到物体的位置。整个过程, 教师没有机械地介绍方向和距离, 而是很好地让学生经历了“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位置”形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仅是感官的参与, 更是一种认知与情感的参与, 是经历了“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茅塞顿开的激动——问题被突破的愉悦”, 是对数学活动的理性的抽象与反思, 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价值。

三、学习材料要灵活选择

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获得数学知识, 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学习材料主要包括教材中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外拓展的课程资源等。教学中, 选择不同的学习材料, 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也就不同, 学习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形成。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 我们必须做有机的处理, 或调整, 或取舍, 或“深挖”。

在本版块内容的教学中, 有大量的生活素材, 这些生活素材如何取舍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

由于图小, 几个城市相对集中, 学生画上坐标量出度数, 误差很大, 影响教学效果, 也不利于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教学时可以适当处理, 只要求说出分别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就可以, 没有必要说出准确的度数, 可以选择其他的题材来解决同类的问题。

受45°的局限, 根据教材的设计反而会削弱对相对性的进一步体验, 我们可以适当改变度数, 把45°改成50°或其他的度数, 这样学生就能用较小的度数表示物体的位置。

宏观把握与定位 篇6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自身定位,新课堂走向

下面针对教师的教学角色, 就教师怎样结合现实教育教学需求确定发展定位, 并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新型课堂, 做一些初步探讨。

1 新课改教师角色该如何定位

根据课程改革的讨论, 我们对现实课堂教学有一个基本判断:课堂中讲风甚盛, 形成了两个“适应”:教师适应于“讲课”, 而学生适应于“听课”。学术界普遍认为, 改革课堂教学要变“讲堂”为“学堂”。所以, 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少讲”;学生可以自学得到的, 甚至可以“不讲”。最典范的案例, 是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 一度“课堂只讲四分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成为教育界的流行口号。

1.1 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法。

我们的课堂上讲风盛。有人以为“讲授法”是国粹, 由此努力捍卫讲授法的尊严, 以为讲课是教师的天职, 不讲不是课堂教学, 不会讲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其实, 这种理解也带有片面性。

讲授这种教学方式, 彰显了两大价值:一是知识传播的价值;二是教师的教学价值。适应特定的教学内容, 强调知识的播散总量密集, 注重学生接受相应知识的时候, 这种教学方法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1.2 教师的教学强势。

我们都知道:尚讲的课堂, 需要教师有强势表现。诸如:有很好的专业修养, 在讲授内容的掌握上做到丰赡、深厚;充分备课, 研讨具体教学内容, 占据知识的高位, 在学生面前具有学术权威性;教师善于进行教学预设, 而且设计合理、科学, 能够保证教学顺畅进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技巧, 能够吸引学生, 形成师生的共鸣;教师注意控制课堂节奏, 注意给予个别学生必要的点拨和帮助。教师尚讲, 课堂表现强势在特定需要的课堂和在部分才子型教师的应用中, 其效益是不容抹杀的。绝对剥夺教师的讲, 在该讲的时候不要教师讲, 在会将的老师也要他三缄其口, 这是不利于教学健康发展的。尚讲的课堂, 教师强势, 也有其负面性, 应该敏于察觉。否则不利于学生发展自主精神和质疑态度。

总体来说教学情况非常复杂, 课堂不同、教师不同、学生的素质不同、教学内容环境不同、课堂教学的文化背景不同, 不可能用一种通用教学模型推而广之。讲与不讲, 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师的强势不脱离于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才好。

2 新课堂教学的价值走向该何去何从

2.1 中外不同的教学形态。

一些专家学者曾在新加坡做教育考察, 发现新加坡的课式多样, 教师教学比较自由和灵活, 他们不像我们关注于课堂是不是好看。也看到新加坡教师听课, 他们一般记录课堂中学生的活动状况, 找到特例学生, 研究实施课下辅导, 而很少记录教师活动或表现, 因此听课反馈的重点是对于学生的帮教。

中国的教育设计和教师活动, 如教师听评课, 多关注于教师的教学改进, 而较少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做到落实对每一个人的关注。于是, 关于教学的研究和课堂的观察多从教师的视角出发。按照我们的思维逻辑, 有好的“教”才有好的“学”, 会教善教的教师是学生会学和善学的基础。由此, 形成了倾力于教师教学改进的研究和探索。中西教与学的关注不同, 决定了这两者的不同教学形态。西方教育着力于构建基于学的教, 而中国教育在既往更多构建基于教的学。

2.2 课堂教学不能走向偏态。

教师在走上课堂的讲台之前, 需要进行充分的课堂预设和积极的个人修养准备, 教师的所谓强势更多应该投放在这里;而一旦进入课堂, 就应该把握体现这个特殊话语场中“教”的分寸, 通常情况下不能一言堂, 一讲到底, 适当的教学调控, 并给予学生广泛的发言权就显得必要。

3 新课改下教师教学的着眼点在哪

在对学生发展的教学预期中, 有短期视角和长期视角的差别。从现实学习考虑, 我们需要尽快取得效益转化, 即能最快捷最便宜取得学习效果。而从长期学习角度看, 用最便捷方法取得的知识总要被遗忘, 而且其在未来应用中还能产生效能的知识毕竟有限。最好的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学习, 学生要善于主动进行知识构建。教学的视角不同, 其形成的教学形态与构造的学习模型也会有差异。

3.1 教师教育教学的现实适应性。

教师是立足于现实实施教学的, 现实处境, 即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他的行为选择。我们主张教师的强势课堂应该受到约束, 而同时倡导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目前还是学术界一厢情愿的事。教师中的大众, 以及最为广大的学生, 都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现实教学境地中, 教师强势于讲授的习惯没有根本性改变, 而学生也习惯于听讲。师生都彼此适应了这样的一种课堂生态。我若说, 老师们能不能在课堂上少讲一些, 收敛一些锋芒, 即刻会有一大批老师提出了反对;而有的老师讲课很好, 还会有一大批学生说听课才是一种享受。这就是现实的文化背景和教师集体意识的表现。

3.2 构建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学习模型。

毋庸置疑, 社会文化形态和教师集体意识, 对于教学形态的选择具有影响力。中西文化交流活动中, 从现场看, 在两个维度上有很大差异:其一, 作为主讲者, 我们的老师通用的教法是讲授, 我把我的问题的探讨和思考的意见, 告知给大众;而来自西方文化背景的老师, 通常不会一讲到底, 他比较重视回应和讨论, 总是设想形成教学的联动。其二, 作为参与者, 我们习惯于做听众, 很少主动质疑和呼应。而西方类似语境中, 大家不太接受长期间聆听, 而主动参与讨论。

进入文化现场, 我们就能感受到这样的差异。不同的教学形态产生不同学习品格的人, 也对于社会文化的形态产生影响。如我们都已经成人, 也知道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重要性, 但是按照既定心理和文化现场的习惯, 总是缄默的时候居多。最需要从基础阶段形成改变的是学生, 学生不能只做听众, 背着手, 每一个老师来说一气, 他就那么听。这种心理投射造就的人格容易形成内倾特征。

在中国的文化现场, 教师培训选取的多是讲课方式。曾经用过讨论的办法, 但是效果不好。有两个原因: (1) 培训课程或讲座都是短时间, 其学员没有可能提前有一些自学和准备。在学生未学未知的情况下, 在学生缺乏主动性的课堂, 教师“灌输”, 用强势影响学生还是最好的办法。 (2) 我们的教师不能接受这种讨论的方法, 有叛逆心理。包括我们自己, 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 现在一般都会穿插一些讨论活动。感觉讨论很水, 几乎流于形式, 收效甚微。

文化现场决定教学行为。我们可以理解教师基于现实学习视角构建教育教学形态, 但是从学生长期发展的视角而言, 我们还是需要做出适宜的教育教学调整。

要不要教和要不要教师强势, 这样的讨论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我们作为教师一切行为都应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考虑,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建立学生本位观, 落实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思想, 让学生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成为学习和实践的主人, 成就学生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薛芳.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定位的思考[J].新课程 (中学) , 2010 (10) .

[2]曾光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困惑及其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 .

上一篇:AutoCAD下一篇:孤岛小区环境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