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

2024-05-28

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共11篇)

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 篇1

摘要:本文从“东北大鼓存在的民俗文化背景”、“东北大鼓艺术中的民俗元素”和“东北大鼓与民俗生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地方民俗是东北大鼓存在的活态语境以及必然的风格载体,从而提出熟知地方民俗文化是开始地方曲种研究工作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民俗,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流行于我国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为板腔体结构,表演形式为一人击鼓板自弹自唱,形式活泼。 对于东北大鼓的起源,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本土说”, 认为东北大鼓产生于东北农村,由当地农民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说唱给人听演变而来;另一种是“外来说”,认为东北大鼓源于“子弟书”等更早的说唱艺术形式。然而无论哪种说法,都不可否认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一、东北大鼓存在的民俗文化背景

(一)以“闯关东”为代表的移民文化特征。西晋时期起,中原地区由于连年战乱,汉族人口相继逃亡辽东避难, 与当地各族人民杂居而形成的“闯关东”文化一直存在至今。 东北的黑土地接纳了“闯关东”的移民,“闯关东”的移民也带来了不同于东北的风俗,其后代,与本地民族共同创造了东北地区以山东等地移民风情为基础的关内外相融合的东北乡土文化。

(二)北方多民族文化聚合。由于历史上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应运而生,使得东北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同当地的乡土文化相融合而形成一种东北地区特有的多民族文化聚合的基本格局。

(三)独特的乡土文化人文性格。东北人粗犷、大气、 仗义、直爽的性格是东北乡土文化包容性和整合性的综合体现。作为东北大鼓艺术活动的主体——人,这种独特的乡土文化人文性格在整个东北大鼓实践活动参与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对整个艺术活动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东北大鼓艺术中的民俗元素

(一)内容主题。东北大鼓的鼓词本身,蕴含有丰富的民间文学的影子:草段、神怪书中对于民间传说的选材应用, 三国段及“袍带书”的选材多源于历史传说,短打书与世情书的内容主题则来源于民间故事……其说书过程中,对于世俗谚语、民间歌谣等的运用,更是多不胜数。

(二)表演场合。庙会作为民间宗教性节日,往往与民俗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或某种祭祀习俗相关。东北庙会种类繁多,每逢节庆祭祀,人流密集,为东北大鼓的推广发展提供了便利。

茶文化是东北地区饮食民俗的一部分。“伪满洲国”时期,东北茶商亲赴杭州采办龙井贡茶,将江浙的茶文化带回东北,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为东北大鼓艺人进茶楼“占馆子”提供了可能。此外,说书艺人有时也会“闯宅门子”、 “唱堂会”,进入大户人家的府邸进行表演。由服务对象可以看出,东北大鼓的表演群体为下层民众。这与钟敬文先生所提出的,每个民族文化都有上、中、下三层文化,民俗文化位于中、下层文化之中的观点不谋而合。

由上述可见,在东北大鼓演出场地的变迁中,无处不体现着民俗文化的影子。

(三)传承方式。东北大鼓多采用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承。传统的传承法式如“师徒式”传承分为三种:拜师传承、带艺投师和自学式。而除了“师徒式”的传承方式外,还有家族式传承,这种传承方式是指艺人跟从祖辈或家族中的某一亲属学艺,不需另拜师门,也就是俗话说的“子承父业”。在东北民俗文化心理中,家庭、家族同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家国的一体化在人们的政治意识结构中占据着主要地位,这种强烈的群体观使传统民间曲艺的传承形成一种家族化、师门化的模式,并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三、东北大鼓与民俗生活

东北大鼓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被广泛运用于婚丧嫁娶、百日祝寿、节庆娱乐等东北日常民俗活动之中。汉族每逢乔迁、祝寿、婚庆、节日等民间喜事,人们都会请一些说书艺人到家里去唱大鼓书,这种大鼓俗称“乐书”,这种演出规模通常较小,活动零散,以演唱中长篇书目为主。此外还有一种同民间祭祀活动相结合的演出形式被称为“愿书”,即正月时演唱的“许愿书”,这种大鼓形式的演出时间往往较长,具体场次通常根据听众需求而定。

四、结语

任何地区的民俗文化都是该地区曲种存在的活态语境, 是曲艺艺术的风格载体。没有民俗文化元素的摄入和提取, 地方曲艺将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根基,因此熟知一个地区的风俗文化,是对该地区曲艺工作研究展开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王肯,隋书今.东北俗文化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07.

[2]朱立春,陶蛾.中国民俗知识吉林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09.

[3]耿瑛.东北大鼓漫谈[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8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 篇2

黄奎

中国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结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心理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而不断嬗变和演进。21世纪的我们,无疑应当以发展变化的眼光,采取理性分析、一分为二的态度,辩证地对待历久弥新的中国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现象。

一方面,对于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中有益无害或无伤大雅者不妨随顺之,以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可能是较为可取的文化策略。如民间对于福禄寿喜财等神祇由来已久的崇拜,对福星高照、天官赐福、五福临门(五只蝙蝠图形贴于门上,最新的象征事象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个福娃)及吉庆有余(鱼)、岁岁(碎碎)平安、年年高升(年糕)、早生贵子(红枣、花生、桂圆等)等的祈求,充分表达了底层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虽并无多少科学道理,似亦无可厚非。宽容视之,凡此种种美好的联想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底层民众调适苦乐无常的世俗生活,或许不无积极意义。围绕十二生肖文化和传统民俗节日(如以屈原崇拜为核心的五月五端午节,以月圆人圆、万家团圆为追求的中秋节)等民间信仰衍生物而出现的文化消费现象(如赛龙舟、吃粽子、月饼)及其不容小觑的巨大商机,尤其是以驱邪禳灾为终极心理诉求的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习俗在当代的屡禁不绝、甚至不得不驰禁,都昭示着古老的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而以关羽崇拜中的“华容道义释曹操”传说为基础的华容道智力游戏等的经久不衰,更提示我们不应忽视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中的科学内涵及其创造性转化。尤为值得指出的是,历经岁月沧桑、绵延流传至今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如中秋佳节、关羽崇拜、妈祖崇拜),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民族归属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对于培育和强化海内外炎黄子孙,尤其是台港澳同胞同文同种、血浓于水、兄弟一家亲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觉,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亟需发扬光大的意义与价值。

另一方面,抛开众所周知的城乡民众婚丧嫁娶过程中“冥婚”、看风水之类迷信活动死灰复燃,“民俗搭台、经济唱戏”及电脑算命、寺院除夕夜有偿撞钟之类利益驱动现象甚嚣尘上不谈,对于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事象中荒诞无稽、谬种流传甚或有害无益者理应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古人因“拾遗”与“十姨”谐音而以讹传讹,将唐代杜甫(杜拾遗)、陈子昂(陈拾遗)分别穿凿附会为女性神祇“杜十姨”、“陈十姨”,塑像立祠,顶礼膜拜,“杜十姨”庙、“陈十姨”庙一度盛行民间,令人啼笑皆非。这一历史现象与汉语谐音联想有关。至于汉语谐音联想的当代表现,则要首推近年来日甚一日的对于数字8的崇拜和对于数字4的禁忌。由于数字8在粤语中与“发”同音,广东、香港地区的经济强势使得民间对于数字8的崇拜风行至今,人们对于含有数字8的车牌号码、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等趋之若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时间定为2008年8月8日晚8时,似乎也是顺从民俗的产物。粤港地区对于发菜的畸形消费引发西北地区对于发菜的狂挖滥掘,已严重破坏西北相关地区脆弱的生态平衡。由于数字4与“死”谐音,4的命运与8截然相反,人们对4避之唯恐不及,某地甚至宣布将数字4从机动车牌号码中彻底清除,并称此举旨在“以人为本”!人的姓氏与求职结果本来无关,但裴姓、梅姓求职者却屡屡碰壁,个中原因竟是由于“裴”与“赔”、“梅”与“霉”谐音!近来来还兴起若干不伦不类的中西合璧式的奇特时尚,如大学毕业生求职不顺利,大学校园里便开始流行选择不同职业要烧不同的香的说法和做法,如想进国家机关(Office),须去卧佛寺烧香;想经商(Business),须去碧云寺烧香;想当老板(Boss),须去报国寺烧香;等等。而农村广泛存在的某些与树木种植有关的民俗禁忌也很值得关注,如院内忌种桃树,因桃木辟邪,种桃树会引发灾多的联想,且“桃”、“逃”谐音,易引发逃荒要饭之不吉利联想;“梅”与“霉”、“媚”谐音,主克妻或败家,故院内忌种梅树。又如,民间盛行“出门见丧”的忌讳,而“丧”、“桑”同音,故院前忌种桑树。再如柳树无籽,主“留不住子(即后代)”,故庭后忌种柳树,以免绝后。凡此种种颇可商榷或质疑的非理性事象,恐怕很难让人听之任之,等闲视之。

从以上挂一漏万的谐音联想式民俗事象不难看出,作为弥散性和历时性均至深至巨的强大惯性力量,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对当代社会生态与社会心态影响极大。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为遁辞,拒斥应有的理性探究和价值判断,良莠不分地为一切曾经、正在和将要发生的民俗事象做正当化与合理性辩护,恐难免思想懒汉、学术单面人甚或文化乡愿之讥。而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上正本清源,开启民智,因势利导,移风易俗,积极引导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良性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义不容辞的智力支持,无疑应当成为今后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研究中“问题意识”的起点和学术良知的底线。

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 篇3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传承着我们民族数千年以来延续至今的文化血脉,它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并代代传承。语文学科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它从呈现形式上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从2014年3月开始,临潭一中开展了“校本课程‘临潭民俗文化的开发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民俗文化”的补充与扩展,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开发构想

1.开发基础

临潭县地处祖国大西北甘肃南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会处,是一个汉、回、藏等多民族聚居的县。这块史称“西控番戎,东蔽湟陇”、“南接生番,北抵石岭”的战略要地,创造了民族融合、商贾云集、商贸繁荣、茶马互市的独特历史文化。这里有磨沟齐家文化遗址、有“劳绩与郑和亚”的侯显、有已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万人拔河”活动、有蛮声海外的洮州花儿、有艺斋瑰宝洮砚、还有独具魅力的江淮遗风……

开发“临潭民俗文化”校本课程意在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形成和发展。

2.校本课程标准的制定

“教师应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临潭民俗文化”校本课程标准主要由专题内容、梳理探究、相关链接三部分组成。其中专题内容包括:洮州卫城与《洮州赋》,新城端午节龙神庙会文化,临潭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巨龙流动闹元宵——临潭万人拔河,西北之魂——洮州花儿,艺斋瑰宝——洮砚,独具魅力的江淮遗风,临潭李氏家族文化,多姿多彩的“洮州八景”。梳理探究包括:探究本地端午节龙神庙会文化,考察陈旗磨沟齐家文化,考察洮州花儿,探究李氏家族文化,走进临潭民间歌谣等。相关链接包括:临潭民俗文化节,洮州花儿,四大名砚,江淮遗风,洮州八景等。

二、实施途径

1.课程实施前的师生准备

在校本课程实施前,教师下发了“临潭民俗文化”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本县民俗文化的关注程度以及对当地民俗事象的了解状况。参考人教版“中国民俗文化”模块编写内容,收集资料,撰写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前要做好以下准备:一是填写“临潭民俗文化”调查问卷,增加对临潭民俗事象的了解;回顾高中语文“中国民俗文化”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撰写令自己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本地民俗故事。二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报纸、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临潭民俗文化的资料。

2.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给学生临潭特有的民俗文化,如专题之一“临潭万人拔河”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明朝临潭驻军中开展的强身健体的“教战”活动,此后流入民间,成为民间“占年岁丰歉”的一项民俗活动。该活动于每年元宵如期举行,是世界上绳子最重(8吨)、长度最长(1808 米)、人数最多(近十万人同拔一根绳)的比赛。该活动于2001年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洮州花儿是在临潭地区汉、回、藏各族人民传唱了数百年的民歌。洮砚与端砚、歙砚、澄泥砚并称为中华四大名砚,洮砚石料出产于洮河流域,有“洮河石贵双照璧,汉端溪歙砚无比色”之美誉。洮州八景之一“石门金锁”横亘与迭山,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1938年考察临潭时曾为迭山石门赋诗一首:“雪压南山是叠州,石门金锁望中收。白云锁住石门里,添的雪山几个丘。”

3.合理开展课堂教学

“临潭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分为九个专题,主要采用“问题——阅读 ——课堂探究”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即先以问题引入新课,如用“你从哪里来?我从南京来,你带的什么花儿来?我带的茉莉花儿来。”临潭没有茉莉花,但几百年来,为什么人们传唱着这首江南民歌?引入“独具魅力的江淮遗风”这一学习内容,然后阅读校本教材,课内探究江淮遗风犹存的临潭女性服饰特点、临潭“白墙青瓦”的江淮风格建筑等,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4.实地参观考察

在“临潭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掘本地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实地参观考查民俗事象。“端午龙神庙会”在新城举行,距学校100多米,考查方便。“李家坟遗址”(200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洮州卫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都与临潭一中近在咫尺,带领学生参观方便。“万人拔河”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在县城举行,学生都比较熟悉。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亲身感受家乡民俗的独特魅力,提高了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5.展示学习研究成果

学习研究成果的展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让学生办家乡民俗文化板报,主要包括参观考察活动专题板报和专题学习板报,并在学校橱窗张贴宣传。二是组织学生对临潭民俗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6.课程评价方式

由于“临潭民俗文化”为校本选修课程,我们的评价原则是不仅注重目标完成的结果,而且注重课程实施的过程;不仅重视结果的书面形式,而且重视学生内在的收获与体验。根据《临潭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的要求,不安排书面考查,评价主要通过学生考勤(占20%)、课堂表现(占50%)、课外作业(占30%)进行。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校本课程‘临潭民俗文化的开发与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4] GHB0264】

民俗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 篇4

一、民俗文化的社会地位及其影响

民俗文化种类很多, 每个种类都是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 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 在打击乐篇——铜锣, 早在北魏时期就已经产生, 宋代, 锣便在乐队中广泛使用, 现在许多的地方戏曲中, 都离不开锣, 遂昌昆曲十曲作为省文化物质遗产, 其中有一乐器——云锣, 往往在整个乐曲中, 点缀其中, 但是它刻画、描绘音乐的精彩程度绝不亚与其他乐器。民间工艺品, 像浙江的丝绸、湖笔、龙泉青瓷宝剑、青田石雕, 单从艺术价值来说, 早已闻名海内外, 经济价值也十分惊人, 是各大拍卖会上的宠儿, 许多艺术家往往借鉴民俗文化的特色, 用于自己的创作, 融会贯通, 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工艺作品, 更有投资商投资民俗文化, 促进文化交流,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时常在报端、杂志上有两地争名人、出生地等现象, 往往就是看中其中的文化内涵, 借机发展文化旅游, 促进地方经济腾飞。

二、民俗文化主要构成要素

1. 民俗工艺制品。

民俗工艺品范围比较广,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它本身具备艺术性、地域性、独特性。遂昌举办“汤公文化节”, 外地媒体采风活动, 对畲族字带非常感兴趣, 因为它运用丰富多彩丝线, 一改以往黑白单调的内容, 增加了织带难度, 一条字带上有完整一首毛主席诗词, 民俗工艺品的优势和魅力, 符合商品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越是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产品就越有市场。

2. 民俗风情活动。

民俗风情活动和节庆文化经贸活动结合在一起, “文化搭台, 经贸唱戏”, 流传于民间的民俗活动被重新挖掘整理, 遂昌的“七月会”“龙排节”“班春劝农”等活动, 起到传承保护的作用, 民俗风情活动也是民俗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 名人效应。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相对杰出的人物, 成为各地开发民俗文化活动的金字招牌。遂昌县近年来着力打造“汤显祖”文化, 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并延伸出班春劝农、牡丹亭、龙谷茶艺等民俗文化品牌效应, 带动旅游、文学研究、茶产业的发展,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俗文化本质上是相对休闲和相对稳定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 交流、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民俗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环境, 相互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 如何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来发展地方经济, 我认为, 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整理, 循序渐进。民俗文化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不断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逐步发展成的

艺术门类, 针对艺术的不断渗透、溶入, 有许多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改变, 但是仍然保留它的原始体, 这种原始体是艺术研究不可多得的“活教材”, 许多地方民俗文化由于历史悠远, 传承人断代等因素, 濒于失传, 我们要尽可能的组织力量抢救, 让它重放光彩。遂昌县在抢救、整理“十番”过程中, 注重收集文武十番曲谱, 特别是对工尺谱, 专门聘请老艺人讲解, 翻成简谱, 并对文武十番的内容加以区别、总结。被誉为“浙西南文明之光”的好川文化, 出土的黑陶, 专家通过增加现代特色, 环保理念, 首创具有环保功效炭陶, 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摸索出一条产业化发展道路。许多的民俗工艺品, 用现代人的角度看起来很土, 用艺术家的眼光或许它就是一件不错的艺术品, 通过继承和发扬, 推陈出新, 寻找互利双赢的既符合艺术发展规律, 又寻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发展平台。

2.拓宽渠道, 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民俗文化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寻找一条符合自身发展规律, 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扶持, 就中国民乐而言, 在许多节庆场合, 通过收费, 促进人员的凝集, 吸引更多的年青人学习, 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使民乐更加深入群众。许多工艺美术品, 也可以通过参加比赛, 展示活动, 扩大知名度, 进而寻求和市场结合, 带动群众致富, 进而产业化, 扩大生产规模, 增加销售渠道。随着我县旅游发展的深入, 必定会带动整个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们必须找准立足点, 选准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点的产品, 像黑陶、青瓷、畲族字带, 织布, 在保持原有历史风貌同时, 大胆创新, 吸引更多资金和人才关注民俗工艺产业, 切忌“一窝风”, 盲目依样画葫芦, 加大对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力度, 特别是新媒体的关注程度, 网络营销, 对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提升至关重要。

3.创新求变, 发扬光大。民俗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具有固定的模式, 创新求变不可损其根本, 只能锦上添花, 通过边缘渗透, 不光研究其艺术内涵, 更重要的是研究受众, 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随着艺术品步入市场经济, 是由其独特的个性来取胜, 艺术本身并不一定完美无缺的, 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做好市场调查研究, 从艺术造型、色彩、实用性上下功夫, 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民间风俗, 使产品更加完美。遂昌三仁畲族乡畲族字带给人印象深刻, 但它作为商品一直没有起色,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 许多消费认同你的产品, 但对内容和色彩不满意, 我们在内容上一改以往简单字符, 改为毛泽东诗词等, 改变以往单一黑白色彩的棉线, 用彩色丝线、化纤线等, 使整个字带面貌焕然一新, 许多人慕名求购, 蕴含商机无限。所以, 创新求变, 推陈出新不能抛开它的历史、灵魂和艺术光华, 只能是抹去蒙在其表面的灰尘, 让它更具深度和持久发展的动力。

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 篇5

[关键词]传承;民俗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发展;群众文化

各个民族间的民俗文化活动在历史上均产生过深厚的积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落后的活动被淘汰了下来或转至别的国家、地区继续发展,另外一些优秀的民俗活动接着发扬光大,在时间的长河中得到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必然积淀了许多灿烂的民俗文化,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生活中,对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具有深刻影响,也成为了群众文化的发展基础。

一、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由之路

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过去的群众文化中残留着旧时代旧思想的烙印,由本民族的祖先创造出来的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色彩,衍生出形式各异的民俗服饰、渊源流长的古典诗词、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民间说唱等民俗文化活动。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

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

二、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功能之一

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这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并且实现了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

我国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自成系统,独具特色,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三、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源动力

(一)发展群众文化中的继承

群众文化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有着历史的继承关系,尽管群众文化受制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它同时也有一定的独立性,这就使得它不会因为原有经济基础的改变而全部消亡。所以,我们不应该隔断历史而应该尊重自己的历史。

群众文化不仅继承文化艺术遗产的形式,还继承文化艺术遗产的内容。相对来说,由于形式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因此,对形式继承的价值更大。群众文化以歌颂爱情、热爱祖国、赞美劳动等主要内容,世代相传并不断发展、充实。古诗、戏剧等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历史上劳动人民艺术智慧的结晶,至今的体裁几乎没变。武术、山歌等群众文化形式的面貌也没多大改变。舞狮、挂彩灯等习俗依然被人民群众喜欢着。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活动方式至今为各民族人民喜闻乐见,并不断发展,世代相传。一种新的群众艺术形式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并非空穴来风,比如戏曲就是在舞蹈、歌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我们对传统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遗产既不能完全否定更不能生吞活剥地全盘接受,而是应该批判地继承,去伪存真,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对于舶来的文化艺术,要做到洋为中用,克服民族虚无主义的同时也要反对排外,并将它们充分运用到我国群众文化的创作中。

(二)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创新

群众文化经过不断继承、创新、扬弃、积累后发展起来的,它是对一定社会活动的反映。群众文化的更新和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创新,二是形式的创新。群众文化的形式是活跃的、容易发生变化的,而其内容是保守的、稳定的。舞狮、舞龙灯、划龙船等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古时候没什么大的变化,但其内容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方面,我们要更新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以便能更好地反映新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也需要表现形式的创新。创新和继承是辩证统一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是新的群众文化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繁荣与昌盛。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着,新的需要古人不会有,在将来也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未来又将会产生更加美好的需求。只有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才能够满足人民的群众文化需求,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晓云.群众文化 重在人人参与共享[J].才智,2010(13)

[2]刘晓霞.浅论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7)

[3]梁淑英.工作中如何体现群众文化管理的意义[J].现代交际,2013(05)

浅论民俗与民间美术之关系 篇6

关键词:民俗,民间美术,关系

民俗是民间美术生存的土壤, 民间美术从类别上归属于民俗学的范畴。近年来, 我国民俗研究者从民俗学角度将民间美术也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

一、民间美术依附于社会民俗

民间美术是附于社会民俗而存在的一种民俗性的艺术。事实证明, 在传统民间美术存在的地方, 民间美术的创作, 各种民俗活动总是伴随着艺术创作, 成为传递下来的民俗, 或者说文化现象。民俗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 作为民间艺术品, 却充当着民间文化观念形态的媒介, 是民问美术的载体, 因此如果民俗活动不存在, 那么民间美术也荡然无存。从时间层面观之, 按中国农历纪年, 从年初到岁末十二个月中都有相应的习俗, 活动过程中也都缺少不了民间美术的伴随。宋代的《东京梦华录》和清代的《清嘉录》等文献记载了这方面的详细活动。其它民俗事项如人生礼仪、宗教仪式、婚丧嫁娶、游艺行会活动等也都有大量的民间美术品的参与。

从空间层面观之, 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 因历史、地理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同, 民俗各有千秋。如拜月习俗在汉族以及少数民族中都有, 而汉族拜月习俗中的原始宗教成分已逐渐消失, 被供斋月宫取而代之。纳西族和普米族的拜月习俗仍然比较原始, 同时祭祀日月, 并且把它们往往描绘成夫妻关系, 可以追溯到人类祖先富有神话色彩的祭祀习俗。相反, 不同国家和地区, 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在其继承下来的民间美术品中会有不少相似功用的题材或者纹祥, 究其原因发现两者在传承过程中具有共性的信仰、巫术或宗教内容被保留了下来的缘故。我国民间剪纸中的《生命树》与波兰完全吻合的《生命树》民间剪纸作品乃至美洲土著民族 (现在的组西哥、巴西等国) 的泥塑《生命树》微型神像, 在主题纹样、构成 (太阳、树、鸡) 、象征内涵等方面均是相同的。印度土著部落艺术中的《女树神》, 同样表达了生殖生命的主题。这一点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先生在他的巨若《金枝》中论述颇为详细。欧洲大陆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生命树崇拜民俗惊人地相似, 且其蕴含都能追溯到基督教以前的异教时代的生殖丰产崇拜。由于这种信仰习俗的存在, 相同相似的《生命树》民间艺术作品当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按常规, 艺术作品往往反映其内部的意识内容, 而民间美术常常不是这样, 它一般不通过直白表达, 而是间接的通过其媒介——民俗活动来完成的。嵌入民俗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精神状态, 才是民间艺术的本质和核心。

二、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的展示

民俗活动过去现在, 还是国内国外, 均是在充分展示民间美术。民俗发展改变了, 也伴随着民间美术的相应变异和消亡。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加快了传统民间美术自然消亡的脚步。这是它们之间关系的规律。例如山东的旧民宅窗户多用竖式木条做成, 所以旧式窗花亦称窗心, 大都有竖长组成的造型和图案。现在山东旧式民宅废除了, 条式窗也无人再问津了, 此类长条窗心便也悄悄告别。当然新民俗的不断产生同样也会带来新的民间艺术。但一种时尚性的事物总是商我们太近, 不便于做审美的考察。从审美观照来说, 离开我们一段距离的东西, 拥有一种近乎固定的取向, 更便于我们进行比较研究、深入探寻。

三、民俗的传承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演化的过程

民俗的传承不是僵化不变的。清明节本来是我国传统的“填坟”日, 现在部分地方又兴起植树热, 其实坟头插柳或柏的习俗本来存在, 但现代的植树活动已不局限在将树视为万古长青的象征, 而多处于绿化的目的。在部分地区, 随着土地资源的紧缺紧, 土葬习俗已被火葬取代, 你们与墓葬之俗有紧密联系的活动和艺术作品也就失去了依存的土壤。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日是人们登高望远、赏菊赋诗的节日, 俗称“重阳节”。节日里农家妇女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糕, 并赋以“节节高”的吉样雅意, 但是这种现代传统的民俗活动逐渐被官制定的“老人节”活动所替代, 然而其敬老宗旨的初衷未改。当然, 民俗活动的变迁影响因素颇多, 但比起上层文化, 其自然淘汰规律表现得尤为显现。三月三“上已节”的古老习俗中, 有以水洗足去病的做法, 它在中国民间传承过程久已不断弱化、最后终于消失了, 但它却在日本的传统民俗中保留下来。民俗的演化和残留中, 民间美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 传统的中国民间美术总能在一定的本原意义上保留着古老习俗的宗旨, 或反过来说, 民俗的传承和保存相当大的程度上需仰仗民间美术的存在, 虽然民艺品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一些偏离或转化现象, 但仍不失为民俗和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史前文化中的虎神崇拜演进到现代社会, 仍然有大量的民间面塑虎、布虎、泥虎等民间艺术作品作为它的发展链条的接续。西周时代, 妇女怀孕后以虎鼻作为胎教工具, 悬挂于墙壁的做法, 在今天的陕西凤翔挂虎留下一缕余音。而在传至日本之后, 却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保留。日本的胎教习俗中, 也有在屋内挂虎豹跃图的做法。曹振锋先生据此推断:周代的胎教也可能在室内挂虎图像。

总之, 民间美术已不局限于造型艺术, 而是民俗学、文化学、人类学、考古学和社会学, 乃至历史、宗教、哲学等多种学科关注的对象, 它弥补和填补了历史文献的疏露和空白, 是研究人文学科的有价值的形象资料。

参考文献

[1]张紫晨.民俗与民间美术[M].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0年出版.

[2]张道一.中国民艺学[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89年出版.

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 篇7

1 满族民间文学与戏剧表演艺术的交融

满族民间文学与满族民间戏剧的出现已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羁绊, 倘若没有满族民间文学的话, 那么满族民间戏剧就不能称之为满族民间戏剧, 就会成为形而上学的对其它戏剧的一种完全引用, 就不会成为具有满族特色的戏剧文化, 因此满族民间文学可谓是满族民间戏剧出现与发展的基石!

在满族民间文学中, 占据主要并且最具有满族民族特点的便是“满族民间故事”满族民间故事的特点是来自于更多的是口头的表现形式, 几乎都是口口相传, 而有很多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在满族在入主中原以前, 几乎没有以文本形式记录本民族历史习惯。与许多不发达民族一样, 满族及其先民记录历史的唯一方式, 就是通过氏族部落酋长或萨满来口传历史, 教育子孙。而为何将其归类到满族民间文学的行列中, 是因为满族民间故事对满族民间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定的作用, 从而间接的以故事编成文本的方式创作出戏剧的剧本以及在满族民俗艺术文化与戏剧表演上的交流、交融上做出了贡献。使其即可以通过戏剧为媒介展现出满族的民间故事, 也可用改成故事剧本的方式, 扩展戏剧表演的题材以及新的剧目!

2 满族民间音乐与戏剧表演艺术的交融

满族民间音乐多为满族土生土长出来的音乐形式, 多为山歌、生活歌、拜年歌等等, 从而在满族民间戏剧中多有体现, 而满族民间戏剧最早先的出现, 也是通过满族民间音乐的方式所表达的, 因此最早的满族民间戏剧多为戏曲。而在满族乐器中有一种叫作“八角鼓”的乐器, 而在满族民间戏剧中的满剧里的就有一种戏种是以这个乐器命名的, 为“八角鼓戏”, 从而我们在之前所介绍“八角鼓戏”中了解到, 此戏种, 就是用八角鼓乐器为主用唱的方式所表现出来的, 因此八角鼓戏就是满族民间音乐以戏剧表演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媒介所展示和创造出的, 主要运用了主体抽象的直接交融方式, 并且成为了两者交融中所产生出的独特戏剧种类之一。

3 满族肢体语言、满族民间舞蹈与戏剧表演艺术的交融

在满族的肢体习惯上, 主要是讲满族的礼仪, 以及在平时的生活习惯上, 从而借助戏剧文化艺术的平台上的展现, 并且进行有机的融合, 在礼节上表现为满族对长辈的“请安”还有见面打招呼等相应的理解习俗上, 以及他们在平常生活中的习惯, 而这些统统表现在戏剧艺术上的细节上, 而与戏剧表演艺术上的融合, 则是满族民间舞蹈。

在最早的满族民间戏剧中的“朱春”和“八角鼓戏”都是以说、唱、舞的形式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 因此舞蹈, 在满族民间戏剧中是占有不可忽视的重量的!例如在满族民间戏中, 地方戏类中的“喇叭戏”里的一个剧目题材《跷中情》就是用满族的高跷舞来演绎的, 还有那“秧歌戏”而“秧歌戏是融汇二人转和东北秧歌的表演及演唱风格并吸纳戏剧、曲艺、舞蹈等艺术特色而尝试创作的新的民间戏剧形式。”并且演出形式且歌且舞, 从而与戏剧融合在一起, 因此满族民间舞蹈是在满族民间戏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交融方法上则主要运用了主体上抽象的直接交融方法。

4 宗教文化与戏剧表演艺术的交融

“满族及其先民崇信萨满教。萨满教产生于母系社会, 是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英雄崇拜的原始宗教, 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形态的母源。”而萨满教多为融入到了满族艺术中的音乐和戏剧, 并且通过戏剧、影视剧中被世人所熟知, 并在最早的满族民间戏剧中有所体现。萨满教与戏剧艺术进行有机结合的有如对神、祖先祭祀的剧目《祭神歌》和与对满族历史上重大事件和战争的反映, 如《胡独鹿达汗》;有满族神话、传说、故事的内容, 如《错立身》, 而这些来自于“朱春戏”剧目的出现也验证了, 满族的宗教文化与戏剧艺术进行创造性的融合!而满族民间戏剧中的“朱春戏”大多是表达了萨满教文化的, 因此满族文化通过戏剧表演艺术为媒介的方式展现出, 即运用了主体上抽象的直接交融方式, 因此朱春戏可以说是萨满教与戏剧进行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富育光.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M].山东:山东书报出版社, 2008:1-3.

[2]戴月琴.满族民间艺术[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9:2-4.

裕固族民俗与民间音乐的关系 篇8

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 其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传统在中华文明史上魅力无穷。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 他们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 常年居住在帐篷里。无本民族语言, 一般通用汉文。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形成了本民族的民俗习性。

民俗是产生民间音乐的土壤与条件, 而民间音乐则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古老的风土人情;民间音乐产生于民俗活动, 服务于民俗活动, 发展于民俗活动之中。裕固族的民俗与民间音乐互不分离、相互依存。

一、裕固族民俗是产生裕固族民间音乐的土壤

从根本上说, 劳动创造了人, 也创造了音乐。但音乐并非仅仅产生于劳动, 也在民俗中孕育而生, 民俗是产生音乐的土壤与条件之一。在裕固族千年的生活史上, 无论是生产劳动, 还是放牧娱乐;无论是迎来送往, 还是婚丧嫁娶, 都有着与别的民族不一样的风俗习惯。而这些民俗, 恰恰是裕固族民间音乐产生的土壤。在裕固族的民歌中, 反映民俗风情的内容就要占大多数。裕固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待客真诚憨厚, 讨厌虚情假意, 若有机会去裕固族草原游玩, 他们会热情地给你端上香喷喷的奶茶、香醇的奶酒, 唱上一曲曲祝酒的歌, 颂上一首首祝福的赞词, 令你心旷神怡, 从中体会到裕固族风情与酒歌的魅力。

例:《敬酒歌》今天的日子多美好,

红艳艳太阳当空照, 我们大家欢聚一堂, 今天的酒宴多热闹。远方的客人,

给大家增添荣光, 手捧起双杯酒, 给尊敬的客人献上。

裕固族又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传统的节庆活动是他们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 草原上处处离不开歌, 生活习俗中充满了歌。”歌, 伴随着每一个裕固族人成长和生活。裕固族人人会唱歌、爱唱歌, 其民歌如《摇篮曲》等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两千年前匈奴民歌的曲调。裕固族人常常说:“当我忘记了故乡的时候, 故乡的语言我不会忘;当我忘记了故乡语言的时候, 故乡的歌曲我不会忘。在他们的传统婚礼仪式上, 会听到一系列的歌曲:会听到《婚礼歌》--婚礼开始的诵词, 祝赞词会贯穿婚礼始终;有缠绵的《送亲歌》、《哭嫁歌》;有深情的《告别歌》;有欢腾的《待客歌》、《敬酒歌》;还有眷恋故乡的《思乡歌》等等, 使人留恋忘返。还有那古老的《狩猎歌》、祝福的《剃头歌》、有眷恋已故亲人悲切的《送葬歌》、神秘的宗教色彩的《祭祀歌》, 构成了一曲曲草原裕固族的风情乐章。

例:《送葬歌》西面的大山呀,

突然倒塌,

啊, 呀呀;我家的院子里, 阿依啊呀呀,

坐满了念经的喇嘛, 阿依啊呀呀,

昨天的这个时候, 依阿, 呀呀依, 我们是一对,

呀呀依,

今天的这个时候, 依阿, 呀呀依, 只把我一个留下,

呀呀依, 啊, 呀呀依。

二、裕固族的民俗与民间音乐互不分离, 相互依存

古人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说明音乐对人心、人性具有很大影响, 而各种民俗, 如年节、宗教、饮食、娱乐、婚恋、丧事、礼仪等对民间音乐同样起到很大的作用。裕固族音乐表现在日常生活习俗中,

如《驮户歌》驼铃响彻戈壁滩,

驮户行路四更天, 露宿沙漠披毡片,

哎哟, 驮户人儿受熬煎。站大走到深夜半,

站小走到二更天, 鞋底磨破赤脚片,

哎哟, 驮户人儿苦难言。肚子饿得腿发软,

衣裳破烂不遮寒, 戈壁路途走不完,

哎哟, 驮户人儿路艰难。

以游牧为生的裕固族, 对马有着特别的情感。裕固族将音乐直接服务于畜牧业生产中, 每年农历四月, 草原上牧畜的好季节开始之际, 裕固族牧民要给马驹剪马鬃, 剪鬃前需举行剪马鬃仪式。剪鬃人边诵说美好祝词, 边把酥油、鲜奶抹在马的前额和鬃毛上, 同时开始见马鬃毛。

以上所述, 仅仅是从一个很小的侧面, 说明了裕固族的民俗活动对其民间音乐的影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的民俗, 不仅作用于社会的发展, 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它是一个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集中表现, 是形成一个民族集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融合民族感情, 加强民族团结的聚合力、凝聚力。既然裕固族民间音乐是在民俗中得以产生、继承和发展的, 因此, 裕固族民间音乐, 离开了民俗风情, 就会黯然失色, 失去它应有的生命力, 也就失去了它深厚的群众基础。我们坚信, 裕固族民间音乐将在本民族各项民俗活动中, 逐渐走向成熟, 也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音乐研究》编者: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贵州省音乐家协会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4月

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 篇9

临县属黄河丘陵沟窒区,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艰苦落后的生活环境, 独特的地理位置, 造就了临县民俗文化深遂, 原始, 丰富的基本特征。各民族的长期交流融合, 形成了多种丰富的民间艺术, 如临县伞头秧歌, 每逢正月都要组织大规模的演出娱乐活动, 地方剧种“道情戏”, 在全县享有盛名。“三弦书”与“大唢呐”也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些民间艺术都与临县的民俗活动联系紧密,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乐趣。

二、临县民俗与临县民间音乐的关系

孔子曰:“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可见, 几千年前, 人们就发现音乐和民俗不无关系。“用广义的民俗看任何民族, 任何地域内的民间音乐, 它们都是民俗音乐, 它们的发生, 发展和变异, 都与音乐生活中的民俗有关;它们本体构建的形式和内容, 也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民俗。”

(一) 民间音乐是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

临县伞头秧歌因几千年的发展演变, 由最初的“娱神”变为“娱人”与“娱神”相结合, 人们欢庆丰收, 祈求神灵的保佑。而旧时的临县三弦书, 多为敬神还愿。再有像临县大锁呐吹打乐, 是婚丧嫁娶, 祭祀庆典的必备。还有临县的道情戏, 相传它最初是道家传播道教思想的一中说唱形式, 进过逐步的发展演变形成了歌颂道家思想, 写神仙故事的一类。这些种种的例子, 正如廖明君和薛艺兵的学术访谈《音乐研究的新视野》当中提到的一样, “民间音乐中反映了民俗, 或者说, 某种民俗通过音乐而得以体现, 音乐是感于物而生于心的一种精神文化, 因而, 有什么样的民俗心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民间音乐。”

正是由于临县的交通不便, 闭塞偏僻, 形成了其相对独立的民风民俗,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 这里的民间音乐, 总是包含着一种迷信, 祈求上天保佑的成分。深沉厚重的民俗文化, 在这些民间音乐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 临县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临县人特殊的性格特点, 是这里民间音乐的民俗基础

地形的复杂性, 是文化交流的障碍, 因而, 受外来的冲击性减小, 但却使得临县的民俗传承性加强, 原始性突出。吃苦耐劳, 纯朴善良, 诚实厚道是临县人的性格特征。土生土长的人们, 更加亲睐于欣赏这些虽土, 但却是人们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 因为它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是人们生活的自我写照, 也是人们心愿的美好寄托。

(三) 临县民间音乐在民俗活动中的功能

某些民俗活动中包含着音乐事项, 音乐是不可或缺的, 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1.烘托环境, 营造氛围

临县民间音乐大都在节日, 庙会或婚丧嫁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 起到一种渲染气氛的作用, 部分人们的注意力可能不完全集中在音乐当中, 但假设音乐在活动当中突然戛然而止, 那么人们必定乱作一团, 没了章法。如传统的临县道情戏在正月期间演出, 人们可以在欣赏演出的过程中感受到过年的气氛, 为欢度春节增添了几分色彩。大唢呐吹奏乐, 多在婚丧嫁娶的时候演出, 人们可以远远的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袭来, 节奏欢快, 喜庆的婚礼吹奏, 使人心情舒畅, 愉快的心情溢于言表。这些民间音乐丰富的诠释和演绎, 无不烘托出一种特定的民俗气氛。

2.寓教于乐, 传播知识

我国先秦时期的《乐记》当中曾提到“夫乐者, 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铁诫者, 先王之所以饰怒也。故先王之喜怒, 皆得济焉:喜则天下和之, 怒则暴乱者畏之。先王之道, 礼乐可谓盛矣!”可见礼乐的教化功能。人们将平日里繁忙的工作, 日常琐事抛至脑后, 真正的得到了放松。同时, 人们在欣赏之余, 还可以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的学到一些知识, 使之成为了一种传播知识的媒介。如三弦书, 其实就是一种长篇故事的艺术化呈现, 像《包公案》, 《彭公案》《刘公案》等等, 通过老艺人惟妙惟肖的演绎, 人们便深刻地记住了一些传奇人物, 历史典故。

3.社交工具, 联络感情

人们平日里各忙各的, 交流不多, 而这些民间音乐正是人们之间交流合作的契机, 如伞头秧歌当中的伞头, 狮子舞, 刘三推车等, 众人参与, 在表演之余, 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各种丰富的民间音乐就像是临县人民在特定的节日里的一种大联欢, 充分体现了这里的风土人情。

三、结语

临县民间音乐与临县民俗文化关系密切, 二者相辅相成, 互相影响。民间音乐是在特定的民俗环境当中的一种产物, 即使这里的民俗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浪潮的冲击, 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我们也必须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它, 保护好各种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 如节日, 庙会等, 保护好各种传承人以及他们的授徒, 把它们最本真, 最质朴的展现出来, 清楚的认识到, 保护的目的不是为了开发利用, 而是证实与再现历史, 稳固我们的文化根基, 增强民族的自豪感。相信在这样的大方向下, 临县民间音乐定会历久弥坚, 绽放光芒!

摘要:本文通过对临县民俗与环境的分析概括, 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伞头秧歌, 道情戏, 三弦书以及大唢呐四种艺术形式, 探讨其中的民俗内涵, 并指出它们与民俗之间的密切关系, 进而对临县民间音乐的发展保护经行了反思。

关键词:民俗,临县,民间音乐,保护

参考文献

[1]杨阳等.山西碛口黑龙庙山门戏台声学问题初探.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4, 4.

[2]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234.

[3]廖明君.薛艺兵.音乐研究的新视野.学术访谈, 2007, 2.

[4]薛艺兵.“音乐民俗”界说.中国音乐学, 1992, 4.

[5]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1.

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 篇10

关键词:传统剪纸艺术;商业文明;文化变迁;生活方式;现代审美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早期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名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延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剪纸从远古时期作为巫术祭祀、宗教仪式中的道具,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和朝代更跌,剪纸以生动的意象化造型语言、简洁的外形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沁入了古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思考,逐步演变成了歌颂美丽神话传说中的凄美爱情、寄寓宗族兴旺、子孙繁衍的美好理想和祈盼家道殷实富裕等等以成教化、助人伦为主要目的视觉载体。剪纸中的意向符号运用简约的造型、流动的线条描述着古老的格言、动听的美丽传说,将中国老百姓的人生体验、人生理想、文化理想与小小的纸片剪贴在一起。在传统民间,每当举行婚丧嫁娶、庆寿延年、招魂送病、迎贺新年等等重要活动时,往往要用大红色和黄色纸张剪刻成各种图案纹样来装饰环境、营造氛围,表达对人生未来的美好祈愿和祝福。在农耕文化背景影响下,古代中国人的社会意识、价值观中对于安居乐业、吉庆祥和等种种理想都寄寓在阴阳组合的平面符号中。

一、中国民俗剪纸艺术的现状

民俗剪纸艺术是农耕文化背景下的视觉产物,它带着深厚的民俗理想和精神祈盼迈入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会是个什么样的生存境况呢?剪纸艺术好似失去了昔日的光彩,虽然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时候仍然能够见到它寥寥的身影,但是剪纸中那份浓浓的吉祥意蕴、寄寓生活美好的期盼的意象化语言却变得那么的平淡和无力,这种尴尬局面是可想而知的。由于多重政治因素,历史原因引发了现代中国人在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上发生的陡然的转变,自文革以后的新青年一代对于传统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的认识和理解由知之甚少到淡漠甚至弃之不用的地步。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引导下,便导致了承载丰厚民俗文化内涵的视觉载体——剪纸艺术也成了时代的牺牲品,逐步的走入了边缘化。

(一)文化冲击,民俗意识淡薄

自1864年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物质文明在自然科学、原子物理化学、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研究和理论实践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推动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急剧转化,高效率的机械生产对于传统手工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西方消费社会产生的各种文化、思想问题得到了渐进式的解决。在对待各种艺术思潮和文化意识形态上养成了较为理智的态度。而对于改革开放才几十年,刚刚步入现代市场经济模式下的中国,怎样去对待传统文化呢?在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下的中国人在意识形态上对待传统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翻开报纸看看每年政府的GDP数据报告,一片大好的经济发展形势,物质崇拜、西方崇拜成为现代了国人极度热恋的文化主题,新的自由主义思想在全国蔓延开来,西方物质崇拜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消费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一幢幢高耸入云端的现代主义摩天大楼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工地上破土动工起来,中国老百姓完全沉浸在全新的西方生活方式中,什么马赛公馆、东方威尼斯之夏、普罗旺斯之夜等主流话题已经把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迷恋发挥到了变态的地步。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催生了新的生活理念,对于传统生活方式中的各种装饰风格、陈设物品也逐步走向了一种摒弃的态度,由此推论,对于剪纸艺术中的意象化造型语言就更不用去说会把它当作一种寄托理想、寄寓美好期盼的精神文化载体了。现代人的传统民俗意识淡薄,现代化的便利重塑了大众的新型生活观念,也带来了大众对于传统生活方式继承的冷淡态度,成为了伴随剪窗花、传统节庆的祭祀仪式、张贴吉祥年画等生活习俗而孕育出来的视觉载体延续下去的致命威胁。

(二)题材陈旧,造型程式化,缺乏现代审美情趣

民俗剪纸艺术作为农耕文化遗留的民俗文化,对于远古农耕社会的意识形态的输出、寄托百姓的美好愿望、祈福宗族兴盛、宣扬封建人伦、父慈子孝、子孙繁衍等等精神文化方面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正是由于它题材的局限性,造型程式化,过分的偏重于历史人物的歌颂、教化人伦的作用也成为了导致这种民俗艺术边缘化的原因之一。剪纸艺术中体现出的对于远古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充满了浓郁的民俗乡土气息,它根植于滋生万物的乡间田野,远离了现代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急速发展造成了中国人对于传统采取了一种迫不及待甩开的态度。现代中国人对于审美的需求已经变得复杂和混乱不堪,一味的追求西方的审美情趣,在社会转型时期,他们已经失去了对于好的、正确的东西的判断力,国人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已经逐步被西方意识形态所左右,求新、求异成为了当今的主流艺术审美需求。

二、中国民俗剪纸艺术的生存危机

据相关调查,至今也就只有仍处在边远山区的农妇们继续保留着民俗剪纸文化的传承,而且无论在形式、内容上都只是在重复宣扬农耕时代古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宗族观,新的题材、新的设计手法极度的匮乏。创新能力薄弱,造型程式化,缺乏现代艺术审美特点,使传统民俗艺术难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现今能去消费剪纸的人也至多是为了婚宴能更加彰显喜庆氛围的目的,双喜、鸳鸯等符号才能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或是祭祀活动所必须购买的道具;品味甚佳的人还能在家中装裱几幅百寿图作为回忆一下那已经逐渐逝去的历史文化韵味这已经是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正面保护了。因为现代人已不再过多的需要通过这种图腾符号的精神寄托来满足现实生活中的心灵祈盼了,诸如鱼戏莲花、连生贵子、榴开百子这些剪纸符号,无论从意象造型语言和民俗内涵上都已经被完全看作了旧社会意识形态的落后产物,现代人哪里还需要这些对于生殖、子嗣繁衍的人生寄托和理想啊!市面上能买到的剪纸作品也仍旧是那些千古不变十二生肖图像,教化人伦的孔孟老庄讲学图、可歌可泣的历史英雄人物。而且,本土设计师在运用传统造型元素上也缺乏深度的认知,往往落入浅表的、貌合神离的低层次的形态组装之中,仍然难以摆脱浓郁的乡土韵味,使得本来就边缘化的民俗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利用价值更加显得苍白乏力。如何从民俗文化语言中提炼出是现代审美韵味,锻造出属于本土时尚的新民族图形成为当下设计师亟待研究和探索的设计创新、文化传播问题。

三、结语

各世界民族文化差异的消失,将是全世界的损失。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本源和基础。在我国民间艺术又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像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发扬、传承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失去它,就会松动甚至垮塌民族文化的基础,失去自己的文化。如果忽视文化缺失,任由强势文化的浸染,像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类的民族文化就会失去自己的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有把民族的内容如感情、自尊、自强以及历史文化经验等。正如此,我们才可能将中国民间剪纸和波兰剪纸区分开来。

传统民俗剪纸艺术中丰厚的人文内涵寄托于这些民俗文化视觉载体之上,它传递出人类对于生命最本真的认识和理解,它们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人类的宝贵文化艺术财富,它为国人开启了寻找精神家园的大门,它们是一部鲜活的历史长篇巨著,记录了远古人类从懵荒年代一路走来所趟过的辛酸历程。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不仅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形式,而且要不断深化对这种活态文化的认识,重新激发民俗艺术的生命力,让民族的精神血液继续鲜活的流淌在中华大地上。中国传统民俗剪纸艺术在进入到繁荣的商业社会里所遇到的种种生存延续问题,是地域性传统民俗文化逐步边缘化以至于消亡的危险信号,随着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更多有识之士开始深刻反思传统思想文化、传统视觉语言在中国现实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指导意义,在对待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上应该保持更加冷静理智的思考。

关于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问题 篇11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的系统学习, 使学生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进一步深入感知、了解和接受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传统, 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知识;培养学生一定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能力、作品的赏析和研究的基本能力;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 使学生认识自己在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传承中的义务和责任。因此, 加强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 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形成的需要, 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 加强领导, 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 切实解决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促进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科学定位学科

要在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学科关系作出客观准确分析的基础上, 科学定位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两个学科。其一, 由于国际上通用的Folk-lore一词实际上是一个“民众知识”或“民间风俗”的民俗学范畴的词语和概念, 不是属于别的任何学科范畴的词语或概念, 而且这个概念包容量很大, 因此, 民俗学学科应经过拓宽、调整后, 升到一级学科的位置, 现在处于二级学科地位, 显然大大制约了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其二, 由于民间文学在我国曾经与“人民口头文学”是同一学术名词, 对民间文学进行语言文学的研究, 特别是口语文学或语体文本的研究, 包括对它的分类体裁、叙事形式、格律样式、修辞手法等的研究, 无疑都是对该学科的本格研究, 因此, 民间文学在文学门类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应作为它的二级学科, 而不是现在的三级地位。其三, 由于民间文学和艺术就其产生、发展、流变和活动形态、存在样式而言, 主要是“民俗的”, 因此, 它又属于“民俗文艺”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 与民间文学相对应的民俗文艺 (或民俗口头传承) 还应列入民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因此, 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教育部主管部门进一步理顺并拓宽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 根据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繁荣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身的科学规范的要求, 尽快把民俗学调整到一级学科上来, 将民间文学和民俗文艺分别归属于民俗学和中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门下成为二级学科, 使我国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与时俱进, 迅速有效地适应我国新世纪发展先进民族文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三、增设本科专业

近几年, 我国在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硕士、博士学位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部分学校已经设有相关博士点和硕士点, 也培养了一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高层次人才。但是, 从本科教育来看, 目前全国高校尚无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业, 这是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一种缺憾。为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门人才的需求, 在文科类高校中增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十分必要。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以其综合性和现实性的学科特征, 对促进经济建设发展, 社会和谐稳定能产生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竞争、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的今天, 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使得培养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人才的前景看好。因此, 培养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在高校增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还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由于与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经济学、民族学、地理学等学科交叉, 增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可以整合相关学科知识, 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 有利于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

四、加强课程建设

学校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 在一定意义上说, 任何课程体系的建立都与国家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因素相联系, 其中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 也是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我国新课程的改革中, 文科类学校将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 在高校开设独立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 这对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和提高专业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必须作为素质教育进入学校教育体系, 且构成一个相对完备的课程体系。它既可以以基础文化课程的形式出现, 还可以以实践课程或生活课程的形式实施, 也可以作为研究性拓展课程开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和教材的编写, 从实施过程到评价体系都应体现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自身的特点。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教学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教学水平。教育部门应采取措施, 加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建设, 支持和鼓励建设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 并根据课程建设的基本建设要素、主体建设要素、过程建设要素、教学评价要素和标志性成果与特色等五个方面进行组织评估验收, 保证建设成效。

五、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与高校其它教学课程相比, 由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传承内容和形式有其特殊性,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的实施过程显现出更强的实践性, 更注重实践环节, 因此, 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 课堂教学和课外调查相结合。根据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特点, 一方面采用教唱民间歌谣, 学讲民间故事, 临摹民俗图画, 演练民俗游戏, 观看民俗音像资料等等形式, 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理解、接受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传统。另一方面, 由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产生于民间生活中, 因而开展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外教学活动, 参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实际活动, 比课本的讲授更具有生命力和趣味性, 而且更为重要。因此, 对学生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知识的传播和能力的培养更需要拓展到课外去, 如组织开展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采风活动, 搜集民间俗语谚语, 民间故事, 婚葬节庆风俗习惯等等, 通过丰富多彩和生动有趣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活动, 让学生接触民间生活、了解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内涵, 从而达到开阔视野和启迪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田野作业实际能力的目的。

六、加强教材建设

加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的建设, 组织编写适应不同层次、具有不同地方色彩的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地域广阔, 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极其丰富, 涉及范围极其广泛, 因此,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的编写应本着取其精要、删繁就简的原则, 其内容应重点介绍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重要的民俗文化事项和民间文学体裁, 注重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内涵的揭示, 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最新发展动向。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的内容还应体现时代特征、区域特征和生活特色。注意开掘本民族和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资源, 将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知识和理论巧妙地融合于特定的民俗和民间文学场景、事项或具体的活动之中, 促使学生提高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喜爱和发扬光大的意识。在教材建设方面, 教育部门要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纳入优秀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大力支持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教材的项目申报和建设, 提高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的质量和水平。

七、加强教学手段建设

针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教学特点和培养要求, 在教学中要注意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的有机结合, 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 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手段, 生动形象地讲述复杂深奥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理论知识, 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尽量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此, 高校必须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教学提供必须的教学资料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 如建设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博物馆、多媒体音像图文档案库, 建立专用多媒体教室, 编制多媒体课件, 举办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 使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质量和比重不断上升。还要重点加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门网站建设, 开辟信息交流渠道, 促进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信息和资源的共享。通过建设教学手段的建设, 实现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和研究资源建设的数字化、数据化和网络化的跨越式发展。

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条件, 教师队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 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 目前我国从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 专业知识结构也不合理, 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 教育部和高校务必把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 视为学科发展的根本。尤其要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并作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鼓励他们脱产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拔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重点培养, 支持他们赴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进修深造, 从而优化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结构, 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规模相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

九、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政府和高校应加大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经费投入的力度, 努力改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和科研的基本条件, 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业的重点课程、精品教材、重点研究项目和实习场所的建设提供必须的经费保障。

参考文献

[1].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3].黄永林:论民俗文化教育[J], 文艺报, 2005-8-11。

上一篇:城市排水系统选择下一篇:规划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