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间舞蹈

2024-06-09

地方民间舞蹈(共11篇)

地方民间舞蹈 篇1

山西大同,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她的地方民间舞蹈中涵盖了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对其保护与传承,是我们每个艺术工作者的责任。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高校的专业培养可以为地方文化艺术繁荣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同时也为地方歌舞艺术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基地。所以笔者从《民族民间舞》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入手,希望能够形成有利于地方歌舞推广和教学的改革体系。

一、大同历史渊源以及地方民间歌舞介绍

大同是一座驰名海外、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它北接内蒙,东临河北、南距太原352公里,距北京380公里,不仅是首都的屏障,而且也是晋北地区的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四世纪末,北魏拓跋氏在这里建都后,平城(大同)已形成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汇集了很多我国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移民与汉民;同时,这些流动的移民也将各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带到平城地区,各类民族风情融合在一起。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及世界文明史的传承和延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其发展态势直接影响着大同地区民间歌舞的艺术形态。大同的地方歌舞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群众基础,主要包括:大同踢鼓秧歌、耍故事、扇鼓、鳖蚌舞、云彩灯舞和九曲黄河灯等。

二、目前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民族民间舞课程介绍

民族民间舞是舞蹈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与《舞蹈基础训练》、《身韵》、《民族民间舞教学法》等课程紧密相联,是一门舞蹈专业的重要课程。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发掘大同地方民间舞蹈,通过对大学舞蹈教学中引入地方民间歌舞的元素,依托大同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通过社会实践,力求使民间舞教学拓宽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大同地方歌舞中挖掘适合大学舞蹈课堂的新素材。

(二)目前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

民舞的学习需要了解当地的地域特征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学生没有在那里生活过,缺乏实际感受,虽然学了一些体态动律和组合,但不能在短期内完全掌握动作要领,学习积极性下降。笔者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摒弃一些较难、老套的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实践性很强,体现地域风格的民间舞蹈,这不仅有利于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和课堂的趣味性,而且会使学生感觉到民族民间舞是一个充满活力、艺术感极强的舞种。

2. 从教学思想来看。

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如果老师只是单纯的照搬书本内容,依赖课堂这个平台,学生则无法掌握驾驭知识的能力。老师应把地方性民间舞蹈教学渗透到课堂中,通过社会实践,启发学生根据在这个地区的生活感受,把握民间舞蹈的风格,把它变为一种实用性与自主性的学习。

3. 从教学方式来看。

可采用聘请老艺人讲学、组织剧目排练、采风、社会演出、与地方文化协会进行合作等形式,通过合理配置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使它们在教学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地方民间歌舞在大学民族民间舞课堂上的实践和应用

如何更好的把地方民间舞蹈恰当的运用在大学舞蹈课堂中?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实际教学效果,在着重考虑知识的实用性前提下,深入钻研相关资料,并深入田野进行采风工作,对流布在大同地区的民间歌舞做深入细致的调查。

例如:考察大同踢鼓秧歌、浑源耍故事、蝴蝶舞等独具特色的舞蹈类型。所有采风内容均有配套的视频记录,并及时总结,及时评价。采风工作结束后,系统地研究和编写大同地方民间舞蹈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内容上要细致、丰富、合理化。进入教学过程后,恰当引入大同地方历史文化,风俗介绍。课堂知识掌握后,积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社区文化活动,各类演出等,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做到与实践结合。

(二)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课的改革,教师运用启发式、即兴、创意式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编创能力与模仿能力,并适当扩充教学内容,把大同地方民间歌舞的素材引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踢鼓秧歌时,可通过介绍清朝道光十年的《大同县志·风土》的相关历史内容,引入踢鼓秧歌的表演形式和常用队形,让学生了解踢鼓秧歌的发展历程,清楚地掌握舞蹈的来龙去脉。

并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带领学生实地考查,邀请民间艺术家讲学等,激发学生对地方民间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通过对大同地方民间舞蹈的学习,还可以保护和传承具有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文化的民间舞蹈形式,推动地方经济、旅游业的发展、达到学术研究与实践统一。

(三)为了使学生把所学的地方民间舞蹈更好的付诸实践,我们将与大同市文化旅游产业协会等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将地方歌舞引入课堂,丰富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同时,建立实践与实习基地,参与该协会主办的社区惠民工程,将地方歌舞带入社区,展示地方歌舞的魅力。

教师经过筛选,选出特色社区,有针对性地创建艺术基地,定期聘请老师、民间艺人、学生免费为社区居民进行民间舞蹈方面的指导,使大同地方民间歌舞与群众娱乐相结合,扩大地方民间歌舞的影响力。回校后整理教学研究与实践方面的论文并进行发表,总结实践成果,如基地活动记录、各类文艺汇演、社区居民艺术培训、民间舞蹈大赛等,最后进行讨论、汇总,完成研究报告,并形成一套系统化的教学资料与教材。

四、地方民间舞蹈引入大学民族民间舞课堂的积极意义

(一)近几年来,反映民情、民风的原生态艺术形式在新市场、新时代的冲击下,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力图使地方歌舞艺术得以保护和传承。

(二)通过校企、社团联合以及市场定位、市场空间与市场运作等措施,将大同地方歌舞与文化产业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们要紧扣大同地方歌舞的核心灵魂和艺术特色,分析大同不同区域的歌舞形态特征,而后将其分类整合,与当地人群的接受能力和层次结合,并依据当地民俗风情和历史进程,进行宣传、教学与市场运作,使大同地区的民间舞蹈继续发扬光大。

这次教学改革涉及文学、历史、旅游、音乐、舞蹈、戏曲、表演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改革,最大限度地把大同地方民间歌舞展现给大家,实现可持续与多元化的发展;同时,笔者也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对大同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摘要:本文从大同地方歌舞的历史溯源、风格韵律入手,梳理了民间舞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教学设想。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力求使地方民间歌舞艺术得以保护和传承,使大家能够更多地了解这些经过几百年才得以形成的艺术瑰宝,实现其可持续与多元化的发展,进而为大同地方文化艺术的繁荣作出贡献!

关键词:地方民间歌舞,大学,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晓奇.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姚宾.名城大同.中国发展出版社,1991.

地方民间舞蹈 篇2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

1民间工艺美术之剪纸艺术概述

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遗产丰富,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比如:剪纸。

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的手工工艺,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刻)刀为工具,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轻软媒体艺术,它的灵感主要源于民风、民俗和人们对生活的认知,基于它简捷的制作方法和特殊的镂空技术,又为后来的民间工艺装饰服务。

纸的折叠性使工艺师的雕镂工艺变成剪刀的掏剪、对折与多折剪刻,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形。

民间剪纸艺术的装饰美化功能与民间工艺美术存在着一种审美共性:装饰、实用。

“镂空”是剪纸艺术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运用到平面设计、服装刺绣、建筑界面装饰等各个领域,属于劳动者的艺术,是最经济、简捷、最便于抒情的民间艺术形式。

人们以唾手可得的纸和最原始的剪刀工具创造了最具东方文化特色的剪贴艺术,它扎根于民间,服务于人民,作者和欣赏者众多,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艺美术已经处于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承载着新的文化传承任务;而从国内、国际各个设计领域来看,剪纸艺术面对着与新时代发展的脱节和边缘化问题,同时,这种边缘化倾向也为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带来了创新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2民间工艺美术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民间工艺美术在新的知识、技术、观念的冲击下将面临着自身的延续和发展的巨大压力与挑战。

民间工艺美术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民间工艺品价值认识的偏移和民间工艺的创作观念难以与时俱进上。

在现代生活中,民间工艺品的实用功能在逐步减弱,其审美功能更加受人们的关注。

在当下发展潮流中,人们寻求一种脱俗怀旧既没有失去现代的功效又与现代的样式形成反差的审美方式,其“实用”的背景以及严峻的内涵已经逐渐消散。

“因此,一种放弃民俗深度追寻的浅表感,一种注重物质实效的笃实感,一种热衷声色气氛的浮艳感以及一种突出自我价值的个性感,可谓民间美术蜕变形态表现于现阶段的一些品格特征”。

[1]民间工艺的创作观念受其传承方式的影响也难以与时代同步,父子师徒世代相继的传承方式使民间工艺技法的风格慢慢地走向程式化,难以与时俱进。

3民间工艺美术的机遇与优势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过“轴心时代”的理论,“每个文明都有它成熟的自给自足的阶段,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该文明所依赖的土壤已经不能再提供更多有效的养分时,这种文明必须借鉴其他的文明资源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发展,否则,该文明虽然存在却缺乏活力,逐渐成为一个走向衰落的文明。”[7]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贵在传承与发展,重在与时俱进,在社会化大发展中,新的技术,新的文化不断促使着剪纸艺术汲取其他工艺元素的优点与精华来充实自己,以致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使其能够很好地复苏与蓬勃发展起来。

4民间剪纸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41保持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剪纸艺术作品特有的民族气质、性格及其特有的美学观念,把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形式、理念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创作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剪纸艺术作品。

尽量避免采用将传统的图形与符号在表现形式上进行重组和挪用来传达某些历史信息;而是应该基于民族传统又结合生活实际,对剪纸手工艺进行挖掘与创新,突显出剪纸的民族特色。

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创新,使得剪纸的内涵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剪纸文化进一步升华,从而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步地完善自己。

42在原有审美基础上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民间工艺美术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如果对民间工艺进行深入地发掘与整合,然后再在原有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审美理念,对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元素进行深入地提炼再创造,这样既延续了民间艺术,又可以进一步展示民间艺术的魅力,唤起人们对民间艺术的重视。

传统的手工艺往往被人们看成是艺术品,我们应该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将它转化为设计作品。

艺术重在表现个性、表现生活,感性内容较多一些,而设计的目的是用于服务人类、服务社会,因此,民间工艺美术要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生活的节奏,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应该主动适应社会而不是被动地被社会所选择,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民间艺术可持续性地发展。

正如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里所说的一样:“在艺术的继承中,人类审美意识的连续性对艺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6]虽然人们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但是人们的审美判断是有一个基本的标准的,美就是美,丑就是丑,不管过了多少年,东施依旧是东施,终究不会变成西施,嫫母也不会变成毛嫱丽姬。

人类的审美意识就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突然断裂是不大可能的,突然断裂而完全另起炉灶的审美观念就丧失了为人所理解的基础,以此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也很难服众。

因此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时代性进行深加工,才能更好的保证民间工艺发展的继承和创新。

43遵循市场规律,探析发展对策

根据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一般原理,当剪纸艺术作品由自娱自乐的单纯目的的作品走向市场谋取利润时,剪纸艺术作品就具有了劳动价值,就转换成了劳动产品,就成为了商品,剪纸这项民间工艺也就成了艺术生产劳动,它面对的消费者就是那些花钱来购买剪纸作品的人,生产与消费的规律就开始了,确切地说这就是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规律,要想持续发展就得遵循市场经济里的规律也就是要满足市场供求关系。

据分析,传统民间工艺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间工艺创新匮乏、发展不平衡、后继乏人或后继无人,无以形成市场化。

剪纸艺术作品要想持续性发展下去也应走市场化的道路,同时要注重产品质量、技法应精湛。

商品只有经过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剪纸这种工艺美术作品不经过流通也是难以实现其真正价值的,剪纸商品的价值只有在剪纸商品消费中才能得以体现,工艺美术师生产出的剪纸作品,无论其蕴含有多少劳动力,有着多大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如果缺少了市场的需求,没有消费者的购买,那它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以活态的形式把剪纸艺术传承下去,才是实现剪纸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6]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工艺美术品的市场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从古至今,大量的客观事实证明,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与振兴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都需依赖市场,如果没有市场,工艺品便无从传承、发展与振兴。

因此,剪纸艺术作品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大趋势的发展,适应市场竞争的形势,只有这样,剪纸艺术才能长盛不衰,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44提供剪纸艺术生存的土壤

“传统手工艺的衰落,究其根本,是因为现代社会不能再为它提供一个生存的土壤”。

[9]要想让剪纸艺术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首先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剪纸作品的艺术价值,提高他们对剪纸艺术作品的认同感,甚至积极投身到剪纸艺术的创作中去,这样可以填补人才的断层,使剪纸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剪纸艺术的发展还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没有人才,剪纸艺术的发展便是纸上谈兵。

任何艺术想要发展都必须遵循“技术是血液,人才是资本,质量是生命,发展是生存”的理念。

[8]只有这样剪纸艺术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深深地根植于社会文化的土壤中。

5结论

每一种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都根植于特定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乡土风情中,同时也依赖于人们对它所寄予的深切期望和无尽关注。

地方民间舞蹈 篇3

(一)提高了地方高等院校的学科综合性

舞蹈编导学科是艺术学领域中舞蹈学科的一门分支,是舞蹈艺术研究者、教育者通过长期的知识创新,经过不断创造、积累、发展和完善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各地方高等院校在近年的学校建设中,几乎把目光都投注在创办新兴学科,提高大学的综合性。从较高的学术研究角度对新兴学科进行建设和完善,培养适用于社会发展继续更新的专业人才。因此,一方面舞蹈编导学科需要在地方高等院校的土壤中吸取养分,而另一方面对于各地方高等院校而言,新兴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代表并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培养人才的质量、社会服务水平和地位。[1]p22

(二)成为了地方高等院校舞蹈教师成长的舞台

一个成熟学科的建立,往往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积淀而逐步趋向完善的,而且一旦该学科真正成熟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就会对该学科高水平的研究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舞蹈编导学科距离成熟学科仍有较大差距,但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我们明确了一个相互因果的关系,舞蹈编导学科建设的好,就会吸纳和培养出一流的舞蹈教学和研究人才,地方高等院校发展舞蹈编导学科,为这些有潜质、有能力的舞蹈教师搭建了教学科研的舞台,给予他们创新型的发展空间。在现阶段对于热爱舞蹈艺术的工作者来说是一代人的机遇,即便开拓疆土再难,请牢牢的抓住它,因为我们需要在这个舞台上实现价值。

(三)科学继承与发展了地方舞蹈艺术文化

地方高等院校的舞蹈编导学科建设能够深入研究地方舞蹈艺术文化,在高校相关人文社科研究信息的辅助下继承和发展地方舞蹈艺术,这不仅是对地域性舞蹈创编的探索,从整个舞蹈学科发展视角来看,更是一个长远的贡献。地方舞蹈艺术是直接能够表达本地域的个人意识与情感,也能够表现其交流、吸取活力的舞蹈艺术文化。同时,更是能够表现当地人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艺术。如陕北秧歌、胶州秧歌、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河北拉花、福建采茶灯及各边疆、边远地区的民族舞蹈,都与各种文化类型和不同精神气质的

地域特点相互作用,形成各自地区的文化个性,这也是处于全球化时代里舞蹈者们呼吁的理念,多数舞蹈艺术家正在奋力实现这一理想。[2]p8

二、发展地方高等院校舞蹈编导学科建设的原则

(一)符合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地方高等院校舞蹈编导学科建设应突出“地方性”, 符合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充分考虑到本区域的地方性、民族性和市民性发展状况,以及区域经济建设层面的问题。舞蹈编导学科发展不单纯是舞蹈学科内部的事情,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反应社会经济发展、推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3]p12因此地方高等院校在舞蹈编导学科建设上要尊重上述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坚持服务于本地区的“小众群体”和“大众群体”。

(二)立足舞蹈编导学科创新的思想

学科创新已经成为近年来教育领域的“高频词汇”,大学注重优势学科发展,而学科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科创新,创新使得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一定潜力和未探知领域,这正是过程中所需的原动力。地方高等院校舞蹈编导学科建设创新应是根据地方学校发展目标与本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对地方舞蹈编导学科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组织制度及应用领域进行拓展、变革和优化,从而形成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及学科体系的过程。

(三)突出地方高校舞蹈编导学科发展特色

在学科建设中,最难也可以说最出成效的焦点问题就是如何把本学科发展出特色来,特色既是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本,又是一个学科的竞争之本,天下大同的学科建设必然缺少竞争力。可以说学科特色是地方高等院校舞蹈编导学科发展的生命线,它会区别出不同,让舞蹈编导学科在地方特色作用下开拓出新的发展契机。对于本学科自身发展而言,学科定位具备一定特色,找到了一条“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道路。以上两点便足以归结为有特色的学科建设才会在如此庞大的教育市场中具备竞争力。

三、地方高等院校舞蹈编导学科建设具体环节

(一)建设科学的舞蹈编导课程体系

舞蹈编导学科属于一门创作型学科,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舞蹈艺术语言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课程设置目标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完成专业教学中的积累。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出两个特点——“专”和“广”。“专”是指舞蹈编导方向的课程需要细化,而在具体课程中又会比较具体的分成诸多方面的课程重点进行教学,整合起来便形成了舞蹈编导专业基础课程,以“专”为特色的小体系。而“广”则是首先考虑到地方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人才就业前景,使其在教育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也是能够利用地方优势和综合类大学环境的人文优势。所以课程建设的范围相对而言应该比较广泛,涉猎的领域既包含舞蹈学科内部课程、也包含艺术门类的其他相关学科课程,甚至包含能够尽快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课程。[6]p77总之,地方高等院校建立科学的舞蹈编导课程体系要作到传授舞蹈学科中规律性的知识,它们需要理性思维的形式;重视舞蹈专业学生学习内部动因,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考虑适用于启发式教学的舞蹈课程,保持学生处于对知识的追求状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舞蹈编导课程设置才能即有统一要求又能各得其所。

(二)构筑舞蹈编导学科发展实践平台

“实践平台”具体解读为两方面内容,其一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种接触专业领域,了解业内学术环境的机会,主要是在实践参观、学习中丰富舞蹈编导专业知识的认知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舞蹈编导学科领域或相关艺术领域的权威专家讲学授课;组织学生现场观看精品舞蹈演出;依各地方院校的实际能力举办或承办舞蹈编导学科研讨会议、各种形式、范围的舞蹈比赛等等。这种实践活动能够最快的帮助学生了解舞蹈编导学科前沿知识领域,在过程中也会慢慢搭建出具有地方高等院校特色的实践教育平台。其二则要在实践中展现自我教学的成果,让舞蹈编导学科教学成果服务于地方文化生活建设。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我们的课堂教学价值才得到了最大量化,检测一下来源于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舞蹈艺术经过高等教育的提纯、加工再还原于社会时能否得到认可。

(三)凝聚高水平的教研科研队伍

地方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教研科研队伍建设依托的是本学科发展,出发点与教研科研队伍建设统一。第一,切实注重舞蹈编导学科学术梯队的层次性和稳定性。优秀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对地方高等院校舞蹈编导教研科研队伍建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保证在教研科研队伍中具备一定层次并稳定这样的层次性;优秀的舞蹈编导学科教科研团队是离不开活跃在教学科研基础研究中的业务骨干和年轻教师们,他们的年龄学历层次、教学科研方向、学术研究水平各不相同,把所有人凝聚在一起,保持这样的层次性和稳定性,促进地方高校舞蹈编导学科发展。第二、切实注重舞蹈编导学科学术梯队的学术性和创新性。我们的教研科研团队是发现、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的中坚力量,依靠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勤奋的学术研究态度和创新的学术研究思想,地方高校舞蹈编导学科才会在健康、科学的发展道路上渐行渐远。

(四)突出本专业科研价值的精品项目

地方高等院校舞蹈编导学科建设是教研科研的基础和推动力,而地方舞蹈编导专业教研科研又是本学科建设的前提和拉动力,具有特色的精品教科研项目则是学科建设的载体,在这种互为推进的关系中“载体”便显得尤为重要。[7]p11-24实践证明,只有通过重大项目的研究,才能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和锻炼高水平的研究人员,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在地方研究优势的基础上打造出地方特色的教研科研精品项目,这需要探索别人未曾开拓的舞蹈编导学术领域,并从各个方面论证学术研究对本学科建设、地方舞蹈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前景、发展价值和发展适用性。

[注释与参考文献]

1、高向鹏,《浅谈学科建设》,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2.3。

2、吕艺生、彭吉象,《舞蹈学科建设对话录》,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1。

3、孙勇,《加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思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3。

4、董晓玲,《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途径与方法探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3。

5、李化树,《论大学学科建设》,教育研究,2006.4。

6、于平,《风姿流韵 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周济,《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第三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地方民间舞蹈 篇4

(一) 民间舞蹈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更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 从古代开始, 我国的民间舞蹈文化就已经在华夏大地上熠熠生辉, 民族民间舞蹈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保护与开发关系到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高校舞蹈教育在民间舞蹈的教育中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民间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 民间舞蹈可以使人得到娱乐

民间舞蹈相对其他舞蹈而言具有娱乐性, 即兴性的特点, 他淋漓尽致表达了当时人们心中的感受, 可以使人释放心中的感受, 体会手舞足蹈带来的快感, 使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 精神上得到放松。是很多少数民族在庆典以及重要的节日中, 一种娱乐方式, 如傣族舞、苗族舞, 配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和身心的愉悦。

二、我国高校民间舞蹈教育的现状

(一) 民间舞蹈教育中对文化的忽视

民间舞蹈的特殊因素在于它是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具有娱乐性, 即兴性的特点, 同时, 民间舞蹈又属于一门表演性的艺术, 从考试选拔人才就要求舞蹈学习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从体型、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模仿能力都必须符合专业要求, 这些因素导致更多的舞蹈学习者一般比较重视舞蹈的形体, 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而轻视并且放松了对其文化以及理论的学习。所以, 最终导致很多学生只是学会了舞蹈的动作要领而已, 而不懂得这不仅仅是肢体语言的表达, 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他有他的历史沿革, 甚至每一个民间舞蹈的兴起都蕴含着这个民族的个性, 散发着这个民族的气息, 学习中如果只是生硬的学习动作, 模仿别人, 那么也就很难体会到民间舞蹈的韵味。

(二) 民间舞蹈教育在舞蹈教育中地位不高

目前, 我国高等院校很多艺术课都是以选修为主, 民间舞蹈更是选修课的选修课, 普通高校所开设的舞蹈课程可分为三种:一是舞蹈作品的选学, 其开课门数、规模受各高校所具备的场地、师资力量的制约而不同;二是基本乐理和舞蹈基训等, 此类选修课各高校一般都有, 普及程度相对较高;三是欣赏类的课程, 不同学校开设的课程内也不相同, 有舞剧的欣赏、民间舞蹈的欣赏, 还有舞蹈作品的欣赏。很多高校对于舞蹈课程并没有统一完整的教学大纲, 也没有完善的考核标准。

三、 高校舞蹈教育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措施

(一) 深入挖掘民间舞蹈为教育打好基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有56个民族, 但是由于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发展缓慢, 经济落后, 其代表自身文化的舞蹈也被渐渐遗失在历史长河中, 难以被人们发现和了解, 还需要我们新一代人们去挖掘历史的遗珠, 将他发扬光大。

1.实地考察民族风情及文化

时代考察民族风情和文化, 通过搜集文献资料、影像艺术等, 挖掘民间舞蹈的根源, 民间舞蹈起源于民间, 很少是运用语言文字记录的, 大多都是通过口口相传而世代相传的, 通过实地拍摄影像和对民间艺术家的采访, 才能了解民间舞蹈真正的精髓, 才能发现民间舞蹈的灵魂所在。将这些被挖掘出来的鲜为人知的文化精髓编入民间舞蹈教材, 将会使广大。

2.从历史遗迹中追溯民间舞蹈的根源

很多历史古迹, 如绘画、雕塑、壁画等都记录了民间舞蹈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这些经典的艺术古迹通常都将民间舞蹈最精华的部分记录了下来, 比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一直是很多艺术家研究的重点。很多战争舞蹈、器械舞蹈、宗教舞蹈都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气息, 搜集这些资料可以探寻民间舞蹈的起源, 为民间舞蹈系统全面的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 提高理论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水平, 为系统学习民间舞蹈提供保障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普通高校在舞蹈教育中, 不仅要重视民间舞蹈的技法和动作的教育, 更要重视舞蹈理论的教育, 在舞蹈教育中, 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使我们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 更加专业的展现我们的民间舞蹈文化。通过理论教育要懂得民间舞蹈文化的起源、历史等, 为实践提供导向, 这样才能在舞蹈中更加融入情感, 舞蹈才会具有生命力。

2.加强与世界舞蹈教育的交流

新时代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应当面向世界,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 提高我国舞蹈教育在国际中的地位, 我国有56个民族, 其舞蹈文化博大精深, 历史悠久, 普通高校教育应当多组织交流活动,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将我国的民间舞蹈抬高到历史舞台上来, 本着谦虚的态度, 将外国先进的舞蹈理论引进我国, 不断改革更新我们的舞蹈教学教材。

(三) 调高舞蹈教学质量

1.运用多媒体教学弥补教学不足

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各大高校的教育中几乎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 通过媒体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 而且通过多媒体的教学, 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所要表达的内容, 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在民间舞蹈的教育中, 媒体教学也相当重要, 老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 先让学生对地方民间的特色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样舞蹈才会有灵魂, 才能抓到民间舞蹈的精髓。

2.培养全面发展的舞蹈人才

首先, 普通高校要提高舞蹈学习者的文化课水平, 大多数学习艺术的学生, 文化课水平都相对薄弱, 但是要想将舞蹈学习的更加透彻, 理解更深刻, 就要加强理论的学习, 不仅仅跳得好, 更要懂得多。

其次, 普通高校在舞蹈教育方面要增强学生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 因为艺术还需要不断创作, 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在舞蹈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舞蹈作品等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

四、结语

我国的民间舞蹈异彩纷呈, 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他的传承和保护是全世界舞蹈家们的共同理想和目标。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复兴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战略措施;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迫切需要。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最终目的, 也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搭建一个更有作为的精神文明平台。但是发扬光大还需要以普通高校为起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信民间舞蹈这颗璀璨的明珠将在华夏大地上永放异彩。

摘要:近年来, 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 属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 民间舞蹈更是如此, 其生存发展空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一文化传承的重任落在了高校舞蹈教育的身上, 如何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并弘扬民间舞蹈艺术, 成为舞蹈高校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先对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说明了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 从而探讨了如何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弘扬并传承我国民间舞蹈艺术。

关键词:教育传承,舞蹈,方法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

[2]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2.

[3]袁禾.舞蹈与传统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4]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

地方民间舞蹈 篇5

中图分类号:G25;G253

文献标识码:A

地方民间舞蹈 篇6

关键词:陕南歌舞剧;民俗民间音乐;人物形象塑造

陕南气候温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一片令人向往的土地。随着南北各地经济的流通,文化的交融,语言的渗透,陕南地方歌舞剧已经成为一种人尽皆知并且深受欢迎的舞台表演形式。如何在表演中能够充分地塑造出人物形象,展现出歌舞剧的魅力和陕南地方特点是很多演员都在探究的一个问题,下面主要从演员角色的塑造过程中如何把握民俗民间音乐和地方民俗民间音乐对演员表演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探究,以其抛砖引玉。

1 演员角色的塑造过程中如何把握民俗民间音乐

1.1 利用文化艺术修养,掌握表演动作和技巧

为了能够塑造出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演员要通过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来对歌舞剧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表演特长来展现人物个性。歌舞剧中的歌曲和舞蹈都是演员的基本功,演员要通过表演动作和自己的精湛技能来表现剧中人物的特点和形象,从而塑造出一个经久不衰的人物形象。在表演过程中演员要注重舞蹈的动作,要通过自己的艺术加工来呈现出优美的舞姿,把经过美化的动作和富有思想的肢体语言进行有机的组合,塑造出人物形象。舞蹈动作的民族风格是各民族生活习俗也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在舞蹈中通过演员的加工进行了很好的展示。

例如,陕南风情歌舞剧《汉雅》中就展现出了很多的陕南地方风俗和文化。它通过“源”、“俗”、“祀”、“趣”、“庆”五个篇章进行展示,其中包括了鲤鱼灯、木偶戏、陕南渔鼓、端公戏、地围子、彩莲船、汉中坛子、背社火、羊皮鼓、拨浪鼓等陕南的传统风俗,呈现在舞台上,使演员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把人物形象展示出来,使人物能够变得鲜明、生动,展示出民间艺术的清新雅致和独特魅力。

1.2 通过演员表演意识,对民俗民间音乐联想

在陕南歌舞剧的人物形象塑造上,演员的表演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包括了演员的想象力、表达能力以及把握观众心理的能力。演员不仅仅是把自己的表演和歌唱演好就可以,要根据故事的情节和内容,以及当地的民俗民间音乐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感受到歌舞剧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体会到其中的意蕴,使舞蹈形式和歌舞表演能够紧密地结合起来,塑造出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在歌舞剧《竹风清音·渔鼓情》中,演员就要根据“竹林俚歌”、“南山人”、“大山情”和“竹风劲舞”几个章节挖掘展示柞水这块古老的土地,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这里的劳动人民有着淳朴勤劳、自强不息的精神。演员有了这样的表演意识就会在表演过程中紧紧地围绕这个主题和思想进行表演,展现出人物的经久魅力。

1.3 积极借助客观辅助,展现地方区域的風格

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仅需要演员的表演,同时还要需要演员充分地借助客观条件进行辅助和设计,使民俗民间音乐等能够为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做出贡献。演员可以借助的客观辅助,主要包括音乐、服装、道具、化妆、背景以及灯光等,演员要通过他们的帮助展现出陕南地方特点,呈现给观众一个典型的陕南地域特点的人物形象,使人过目不忘。陕南地方民歌的特点就是有很多的劳动号子、花鼓子、风俗歌和山歌等。例如,《汉江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锣鼓草》《采茶歌》等,在歌舞剧中有效地借助他们的表演和演唱会展现出地方的风格和特点。典型的地域特点的辅助会呈现出精彩的舞台效果,渲染舞台氛围,使演员能够在表演中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但是演员一定要注意巧妙地借助他们的帮助,不能喧宾夺主,要做到收放自如,使舞蹈和表演能够浑然一体,让语言把人物通过歌舞的形象传播开来,达到家喻户晓。

2 地方民俗民间音乐对演员表演的作用

2.1 更好地去塑造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需要演员从自身出发,探究歌舞剧中的人物特点和性格特点,并结合当地的民俗民间音乐作为一种辅助方法来进行人物的探究。演员要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文化艺术素养,使自己能够在表演的时候更好地驾驭自己的表演,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展现出艺术的魅力和永恒。演员只有走入当地,融入其中,深刻地理解了当地的民俗民间音乐才能够从深层次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完美的塑造和展现。因为舞蹈动作是对文化的一种提炼,它是展现艺术的一种手段,也是丰富人物形象的一种体现。演员掌握了当地的民俗民间音乐就能够融入当地的文化中,体会到当地的生活习俗,从而在表演的时候可以在节奏和韵律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演员对当地的民俗民间音乐了解得越多,体会得越深刻就可以更好地展现出当地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情感,提高自己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

2.2 体现出地方特色和魅力

演员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地方民俗和民间音乐会展现出歌舞剧的地区魅力和特点,呈现出良好的舞台效果。例如,留坝县民俗歌舞剧《爱在山水间》剧中深入挖掘民俗民风,打造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本剧通过当地的民风民俗,将留坝的说春、名额、说酒礼、婚俗等文化元素充分融合,通过说唱和表演的形式展现出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真实地再现留坝人民的生产生活、民俗民风,让观众通过他们熟悉的生活来感受艺术的魅力和艺术的精彩,看到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产生一种亲切感和熟悉感,增强了歌舞剧的艺术表现能力,使观众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在这种艺术场景和情境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和情感的宣泄,增强了歌舞剧的说服力。民俗民间音乐拉近了观众和演员之间的距离,给观众带来了美的感受和艺术的感染力,烘托出了当地的文化特点和艺术特色,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2.3 展现地方文化传承发扬

在歌舞剧中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可以把当地的文化和风俗进行很好的传承和发扬,使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能够让所有的人耳熟能详。例如,在陕南地方歌舞剧中就表现出了很多陕南地方的习俗特点和传统文化,如舞龙舞狮、社火、踏青、水船、跑旱船等,这些文化传统和习俗通过歌舞融入人物角色中去,体现出了当地的特点,很容易使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演员要关注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通过自己的激情、动作、乐感、想象等多方面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地方文化能够得到传承。

总之,陕南的民俗民间音乐是人类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员则是传承和延续这些文化的使者和载体。演员要通过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身艺术表演能力,探究当地的文化民俗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促进自己能够更好地去展现歌舞剧中的人物形象,对人物进行良好的塑造,使地方文化和风俗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黄公亮.汉中民歌选集[M].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

浅谈地方少儿舞蹈的艺术创作 篇7

以湖南省益阳市舞蹈家协会主席周丽群老师为例。观看了她的很多舞蹈作品, 查阅了一些关于她的文章以后发现, 周丽群少儿舞蹈作品有许多其他少儿舞蹈所没有的亮点, 可以说它独具一格, 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本人就周丽群少儿舞蹈创作的艺术风格方面来看, 她的舞蹈作品创作无论是从选材、音乐还是舞蹈表现形式上都具有时代的风格特点, 并始终“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的基础上去进行创作。我想这应该是她的舞蹈作品取得成功的首要前提。希望通过我对周丽群少儿舞蹈创作风格的一些简要分析与研究, 让更多舞蹈创作者了解她的舞蹈。力求在创作思想上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生活的意识和生活的特征。通过更多优秀少儿舞蹈作品的创作来充分体现民族的新文化、新生活和新特色。

一、舞蹈创作的生活化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少儿舞蹈创作亦当如此。创作者不走入孩子们的生活, 不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 是创作不出好的舞蹈作品的。少儿舞蹈创作与成人舞蹈创作有所不同, 成人舞蹈是编给成人看的, 少儿舞蹈则是成人创作出来给孩子们看的, 同时也让大人们了解孩子们的“世界”。从事少儿舞蹈创作的编导早已告别了童年, 他们早已习惯了用成人的眼光看世界, 因此我们的成人编导们必须要“返老还童”, 用孩子们的眼光看世界。这样, 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少儿舞蹈作品。

这就是周丽群少儿舞蹈创作的一大特色。来源于生活, 而更好的感悟与诠释着生活。她用自己细腻的内心去观察与了解孩子们的世界, 体会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并从一个个优秀的作品中传递着孩子们的快乐与忧愁, 让更多的人来用心的倾听孩子们得声音与关注他们, 也让更多的人重拾那份童心与单纯的快乐。与其说是舞蹈让孩子们变得更加快乐, 还不如说是孩子们给周丽群带来了快乐, 让她有更大的勇气与决心将这份快乐一直传递下去, 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个人。

因此, 少儿舞蹈创作要深入少儿生活, 寻找童心, 关键还需要创作者的“眼睛要善于发现, 心灵要与之共鸣”。要做到眼见心动。舞蹈创作者不仅要“身”入生活, 更要“心”入生活, 尤其是少儿舞蹈创作, 相对于成人舞蹈的创作他有其特殊性与局限性。全身心的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当中, 与孩子们做朋友, 交友谊, 我们就会发现更多, 更好的少儿舞蹈素材。

二、舞蹈作品的个性化

个性化是事物区别于同类事物的显著标杆。它像一面旗帜, 深深映入人们的脑海, 形成一种模式性记忆。而舞蹈作品的个性化主要取决于创作者, 她是作品的塑造者, 赋予了作品全新的艺术生命力。

周丽群是土生土长的益阳人。从小受益阳文化的熏陶, 再加上早期有下乡收集与整理过益阳地方音乐文化与民间舞蹈, 这成为了她在以后的少儿作品创作中的一个基点舞蹈元素。尤其是益阳的花鼓戏。从益阳的地花鼓这么一个有特色的地方戏曲中, 充分吸取养分, 在舞蹈的创编中周丽群在有意与无意识之间都会用上益阳花鼓戏中的元素, 有熟悉周丽群舞蹈创作的同仁们只要一听音乐就可以判断出是否是其舞蹈作品。像作品《长辫子》中, 动作则汲取了不少湖南地花鼓风摆柳中的舞蹈元素。不难看出, 周丽群的不少作品中都带有湖南花鼓戏的“味道”。无论从节奏上、动律上、舞蹈动作上, 还是在音乐的风格上, 都会找到一些“影子”。这些“影子”也就成为了周丽群舞蹈作品的“标志”与“记号”, 从而也就形成了她的舞蹈风格。这样的舞蹈地域特色使得周丽群的少儿舞蹈又蒙上了一层浓厚的生活气息, 而易被人们接受。

这就是优秀的少儿舞蹈, 个性化的借鉴, 个性化的设计和个性化的风格。始终都“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 作品的艺术风格鲜明, 生活化与个性化相互融合, 创作出了属于少儿舞蹈自己的风格。生活, 在孩子们眼里是多姿多彩的, 只有用心走入孩子们的生活, 真诚的走近他们的世界, 感应童心, 感受童真。把握时代脉膊, 求索创新, 才能创作出一个个富有时代气息, 主题鲜明, 风格独具, 形象生动的好作品。希望通过对周丽群少儿舞蹈作品的浅谈与论述能够对少儿舞蹈创作有一个新的认识, 从而为自己的舞蹈创作提供帮助。

摘要:少儿舞蹈是少儿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 各地少儿舞蹈活动活跃的开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少儿舞蹈由成人创作, 因此有部分少儿舞蹈存在着成人化、技巧化的倾向, 使得少儿舞蹈创作背离了其表演者的天性。而近年来, 一些专门从事少儿舞蹈的老师的创作更着重童心、童趣的塑造, 以注重少年儿童的天性为价值取向。近年来各地方的少儿舞蹈作品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少儿舞蹈,创作,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陈绍玉, 儿童舞蹈的创作和儿童素质的培养.

[2].张荷, 张文联, 捉--童趣[J].舞蹈.2003, 11 (4) .

[3].吴边, 校园里欢跳着红舞鞋-2004首届.

[4].校园舞蹈比赛述评[J].舞蹈.2004.

[5].邬焕庆, 少儿舞蹈不要成人化[N].新民晚报, 2005, 9 (23) .

[6].禹志明.儿童舞蹈应以快乐为本[N].河北日报, 2002, 8 (26) .

地方民间舞蹈 篇8

我们都知道钢琴曲的创作是在巴洛克时期起源和发展起来的, 在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 在这100多年的历史中, 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音乐家热衷于钢琴创作艺术, 也就陆续出现了我们熟悉的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著名钢琴家们, 他们在钢琴创作领域里所作出的成就目前无人能及的。所以, 让很多的音乐爱好者非常喜爱并且创作和改编钢琴曲。然而, 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创新的过程, 经过几代专业作曲家的努力, 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钢琴曲。这些作品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高雅的艺术品味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 显示了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其所渲染的艺术氛围, 至今令人为之倾倒, 逐步使钢琴曲这个“舶来”的音乐创作形式被我国各族人民所接受, 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使其更加具有了民族文化精神和艺术价值, 本文对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发展与演奏特征作如下论述与探讨。中国在近一个世纪钢琴曲的创作中, 产生了一大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大多数都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许多题材都能够真实地体现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思想情感。这时, 我们就发现很多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钢琴曲也越来越多了。

据已知史料记载, 最早尝试写中国钢琴曲的是赵元任先生。在留学美国的赵元任将传统民间乐曲《花八板与湘江浪》改编为风琴曲。1921年, 李荣寿在《音乐杂志》第一期上发表钢琴曲《中国戏剧曲》他说:“我国的戏曲小曲子很有精神的, 若把他译出来, 用三和弦的法子配合, 以西乐记谱法制成乐曲, 弹奏起来也是很有趣味的。我制的这个曲谱, 剧名 (白草山) 俗名 (王大娘据大缸) 用钢琴或手风琴弹奏皆可。”由此可见, 在最初接触西方音乐时, 中国作曲家尝试创作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曲, 采用对原有的民间曲调进行改编的方式是很有发展空间的。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作曲家们就开始采用地方民间音乐曲调创作钢琴曲, 瞿维的《花鼓》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乐曲采用安微民歌《凤阳花鼓》为主题, 与民间锣鼓音色节奏相结合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喜庆歌舞场面。原民歌《猜调》是一首云南彝族的民间小调, 其音乐诙谐逗趣。它采用了起、展、落的结构形式, 使歌曲音乐思维发展得流利顺畅, 一气呵成。后来, 王建中先生改编了其作品, 保留了原民歌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将升高C音与还原C音同时并用使音乐趣味横生, 同时也应用了小二度倚音和特性二度音程的和声来表现音乐的诙谐。

耳熟能详的湖南民歌《浏阳河》原是1950年9月, 湖南省湘江文工团土改工作队来到长沙市东郊浏阳河畔的黎托乡, 一边帮助农民土改分田, 一边创作反映农民新生活的文艺作品。传唱到现在, 后来王建中先生根据同名歌曲《浏阳河》改编创作而成的钢琴独奏曲。该曲具有浓郁的湖南民歌风格, 其旋律优美抒情, 通过对浏阳河美景的描写, 歌颂了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打江山、得解放、过上幸福生活的伟大功绩。在改编过程中, 作者注重原歌曲意境的描写, 用质朴的和声、复调技法, 在原有歌曲的素材基础上加花、变奏, 不仅使原有歌曲的意境在钢琴上充分地展现出来, 在钢琴演奏后更让人犹如置身于秀美的湖光山色之中。作曲家充分运用了钢琴的表现手法, 无论从创作风格、演奏特色以及中国作品意境的音乐表现方面, 都表现出显著的民族特色。为我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无论从教学还是演奏实践中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作者在改编《浏阳河》这首钢琴曲时, 探索到了民族音乐的韵味和真谛, 充分表现了中国钢琴作品在民族音乐神韵上的把握, 是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质的优秀中国钢琴作品之一。

《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原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 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1953年春, 由山东省菏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全国会演, 受到热烈欢迎。在河南等地, 《百鸟朝凤》经常会用在结婚的仪式上。代表着是吉祥, 幸福, 具有北方吹打乐紧凑明快的特点, 采用循环往复的多段体结构形式, 在民间演奏时常有演奏者根据技术特长和观众需要进行即兴发挥, 但旋律一直在固定曲调下和百鸟之声相间进行, 这是演奏者演奏遵循的基础和结构原则。1973年王建中先生根据此曲创作改编的钢琴曲《百鸟朝凤》, 在原乐曲旋律律动和百鸟和鸣的音乐基础上, 保留了原曲的旋律特色, 插进了豫剧的音调, 采用五声调式音阶与和弦作为伴奏基调, 综合运用了钢琴这一乐器所特有的技术性和表现力, 以钢琴丰富巧妙的演奏技法, 不仅再现了原曲的爽朗活泼、简朴粗犷、幽默诙谐的音乐特点, 并且运用了织体装饰音、倚音、颤音、琶音、泛音、不协和音、变化音等手法, 在钢琴的不同音区用不同的音量、音色, 模拟鸟鸣和民族器乐吹打的音响色彩效果, 把唢呐那开朗、活泼、幽默的个性和渲染音乐气氛的能力刻画得入木三分, 将百鸟争鸣的欢跃情景栩栩如生的再现了出来, 散发出浓郁的民间艺术情趣的芳香。保留了民乐曲《百鸟朝凤》的旋律和意境的同时, 综合运用了唢呐这一民族乐器所特有的技术性和即兴性, 结合民间唢呐吹奏法创造的钢琴织体, 在钢琴上演奏出了乐队演奏的音响效果, 展示出了中国传统民间地方音乐的魄力。

地方民间音乐对中国钢琴的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有利地推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使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更有“技艺性”、“多声性”、“民族性”, 所以, 在今后的中国音乐发展中, 要更多的收集和发现我国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让它植根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土壤之中, 才能根深叶茂进而推动中国音乐及钢琴音乐的发展, 这才是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胡满春.中国钢琴作品浏阳河简析[J].音乐天地, 2009, 1.

[2]丁善德.中国民歌钢琴曲三首旋律创作特点分析[J].民族艺术, 2011, 3.

地方金改应更多关注民间金融发展 篇9

新一届政府对推进改革表示出了极大的决心与热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表示, 我们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首先我们将继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其次, 我们还将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第三, 我们还要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而近期中国地方金融改革持续发力, 释放出金融改革由局部向全面推进的提速信号。去年3月、6月、12月, 温州、珠三角、泉州金改相继获批, 沿海地区率先扛起了金融改革实验的大旗, 金改的狂潮席卷而至。今年7月, 中国 (上海) 自贸区获批;8月底, 义乌金改正式获批。正在翘首而待的还有长株潭、武汉, 甚至还有新疆、陕甘宁等中西部地区。

主要内容

目前各地风起云涌的地方金改, 主要内容集中在两个关键方面:一是所有制方面, 即推动民营资本加速渗透到被国有资源垄断的金融领域;二是价格层面, 即推动价格机制的形成, 实现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资金的价格, 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改革的目标是, 更好地与实体经济结合, 服务于实体经济。上海自贸区将完善自由贸易功能, 试点投资和金融改革创新, 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一系列金融改革有望在自贸区内先行先试。义乌金改包括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加快贸易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外汇管理机制、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发展壮大本外币兑换业务、促进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七方面的内容。

侧重点

各金改地区都被冠上了“试验区”或“试点”的名号。如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等, 不一而足。目前国务院批复的金改方案中, 各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且各具当地特色。“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是温州金改细则的第一条, 凸显了温州金改的重点任务是整顿、治理和规范民间借贷, 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有序的投资;珠三角金改的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促进自主创新;泉州金改的矛头则指向小微企业融资难, “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上海自贸区则倾向于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下的改革;义乌金改核心在于贸易金融。

政策效应:目前, 不少业内人士仍在质疑金改取得实质性进展。温州当前金融状况的好转并非是源自金改的结果, 而是在经济泡沫减少情况下投机性的下降, 而非温州金融改革的绩效。如果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来看, 并没有新的金融工具产生。与其说这是金融改革, 不如说是对金融问题的化解。温州金改难有实质性进展, 其原因是作为金融风险暴露的地方, 国家不太可能给予更多的松绑政策。再翻开各地的金改条文, 对照其金改进度, 也难以让人满意, 尤其是外界最为关注的重点方面。如珠三角金改涉及的方面颇多, 要兼顾和协调的因素太多, 有专家质疑其能获得实质性推动。就在金改地区政策“落地难”的同时, 多地却忙着向国家要金改政策。另一方面,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搅局”, 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快速反应。互联网金融的兴起, 倒逼金融机构及金融体系自身的改革, 成效或可立竿见影。

存在问题

目前地方金改对民间金融的关注显然不够, 所有措施都借助于政府力量以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而看江浙以及广东的金融改革进展, 政府主导力量往往难以发挥实质性的效果。去年3、4月间, 中央连续批复温州及丽水两个金融改革试验区, 希望为民间金融的正规化探出条路来。但是两个金改试点都已近一年半的时间, 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据调查信息显示, 当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因民间借贷官司陷入困境。银行惜贷、民间高利贷和企业联保已成为绊倒当地企业的三大障碍。

无论是国务院的“金十条”还是地方版的金融改革政策, 都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敏感的问题, 那就是民间资本如何参与金融改革, 金融改革能否为民间资本开辟一条通道。实事求是地说, 江浙以及广东的金融改革进展, 政府主导力量往往难以发挥实质性的效果。在丽水, 为规避法律风险, 放高利贷者往往通过签订阴阳合同和银行走账的方式, 让高利贷合法化。甚至有企业反映, 放贷者还采取诉讼、财产保全等手段, 侵吞企业的资产和股份。这种走入歧途的民间借贷关系, 理当是民间金融改革重点治理的对象, 但遗憾的是, 即使当地企业联名“上书”浙江省与丽水市政府, 反映银行抽贷压贷、高利贷盛行, 导致企业连续倒闭后果严重等情况, 也没有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联名的企业全都没有再能从银行贷到款, 其中有些企业已经因为难以为继而倒闭了。

如果说浙江的民间金融改革陷入困境, 那么在广东的金融改革却出现了另外的局面:政府主导在倒退。去年“华鼎担保事件”曝光后, 广东省迅速出台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对融资担保行业实施整顿。这种整顿原本是应当的, 但却“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此后多家银行全都暂停了与民营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 直接导致民间融资担保机构生存困难, 经营步履维艰。今年以来, 90%以上的民营融资担保机构都不见了, 市场上能开展融资担保业务的只有5家国有机构。在担保这个带有鲜明民间色彩的行业里, 却出现了如此的局面, 真是太具讽刺意味了。

保障措施

从各地金改的实践看, 靠国有大银行的模式是无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 这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大难题。

想从根本上去解决, 需要充分盘活民间资本, 而非由政府大包大揽, 需要让投融资双方充分发挥机制体制的灵活性, 合理分配收益与风险。办好民间金融可以说是当前盘活微观经济的关键举措, 在这个过程中, 理当充分发挥地方各类经济主体的作用。投融资双方构成民间金融的供求两端, 在这之间, 各类民间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增值、增信服务, 发挥为银行服务拾遗补缺的作用, 地方政府则应总结金融发展的规律, 并制定相应的规则, 确保经营环境的公平公正。

其次, 改革措施应从当地的金融生态出发, 着手解决问题。针对民间金融改革, 一定要扎根于当地的金融生态, 尽可能将相关金融活动予以规范化与阳光化, 尊重市场发展规律, 这样才能让民间金融得到正常发展。结合温州与丽水的金融改革的经历, 不能不特别提出的是, 地方政府需要在“微”刺激中有所为, 有所不为。归根结底, 这依然是一件需要理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的事情。

地方民间舞蹈 篇10

一、地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近十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许多地区的大中专院校合并升本,培养美术类本科生。因本科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美术类专业往往参照省内外老牌院校,课程设置基本沿袭学院式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大同小异,强调技能。师资队伍年轻,专业搭配不科学,开设的课程主要围绕国、油、版、雕和设计等几大类别。导致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淡化,艺术学科所应具有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意识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课程设置在理念、内容、方式、适时性等方面都显示出自身的滞后。加之掌握民间艺术的师资力量薄弱,认识较肤浅,甚至有些偏见,无意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其主要原因是受学院教学模式影响,没有认识到民间美术所蕴含的独特美学底蕴。其实民族民间美术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根植于民间,伴随着农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活力,它具有原发性、集体性、承传性、区域性和工艺性等基本特征。合理开发利用民间美术,作为地方院校特色课程,汲取民间美术之精华,既丰富教育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美术创作的品质和质量。

二、民间美术资源丰厚、手法多样,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

民间美术是根植于民族文化深层的文化表现形式,是母体艺术,是劳动群众在生产劳动中自然而然创造的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表意形式,并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种民族甚至同一种民族不同支系,因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区别,所创造的民间美术也各有所长,这便创造出精彩纷呈的民间美术。以贵州为例,有蜡染、土陶、刺绣等几十上百种传统民间艺术,有水族马尾绣等近十项民间美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种民间美术均有若干种表现手法和形式。如蜡染,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发明,至今在贵州的布依族和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地区仍代代相传;不同的地域、染料和社会历史、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的差异,以及审美心理的不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蜡染艺术形式和内容,创造出民间生活所需的各种图案。又如民间剪纸,材料和表现方法更多样并且很随意,可用普通的彩纸,旧布料、薄木片、树叶、金属薄片等,工具可以是剪刀、刻刀、手续刀片或火机等,可刻可撕、可剪可烧,表现题材包罗万象,用途广泛。

民间美术的用料是精神的物质载体,手法则是表达情感的技巧和方法,用料因地制宜、随意取材,制作因人而异,不受任何束缚的表达情感方式,它是人民大众为自己创造的艺术,是集体审美观念的倾向性,体现了区域内的文化心理传统与审美共识,是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正确引导学生主动认识优秀的民间美术,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形成多元文化的态度。从随处可见贴近自己生活的家乡本土优秀文化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熏陶,日积月累,容易形成学生的审美直觉,利于学生心灵的成长,打开学生创作的心扉。

三、民间美术寓意深刻、底蕴深厚,值得高校美术教育的借鉴

民间美术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它是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的综合体现。几千年来,民间美术是在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发生和发展的艺术,直接用以美化自身、生活物品和生活环境,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是一种生动的民俗生活形态艺术。从发展来看,民间美术保留了许多艺术发生时的某些基本性质,从创作方式上与专业艺术家的美术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体现着集体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民间美术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青铜器与玉器中常见的云雷纹等、菱龙纹、凤鸟纹与其他鸟兽造型已演化为寓意符号,秦汉之后被广泛应用寓意符号,唐宋至明清时期寓意符号由成熟迈向鼎盛,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寓意符号,人们从中感悟到的是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对幸福生活的渴求和对生命的礼赞。常用寓意来表达人们对生活、事业、未来的美好祈望与祝愿,如:年年有余等。我们通常将民间美术中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和吉祥符号统称为寓意符号,因为它们都蕴涵着人们所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如莲花、鸳鸯、祥云等。民间美术大量使用寓意造型,举不胜举。用于婚嫁喜庆的有鸳鸯莲花等。与信仰有关的苗族“蝴蝶妈妈”刺绣图案,表现出她们对祖先对生命的崇拜和对子嗣繁衍的渴求。用于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虎造型物品。民间美术在创作时,往往会受到原形自然特征启示而产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正是寓意符号由来的根基。民间美术中色彩同样也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寓意符号,色彩的情感联想与象征往往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习惯、记忆和知识综合得来的。如在喜庆日子,通常使用红色,象征红红火火等。

寓意是民间美术的精髓,是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土壤。民间美术积淀了众多的寓意符号,构筑了一个独立的、丰富多彩的寓意符号体系,这些寓意符号体现了人们坚定乐观、积极向上的审美理想。现代很多设计作品都是借鉴民间美术的寓意符号来设计而取得成功的。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是一只高度概括的“凤凰”,象征着美丽、吉祥、华贵。从民间美术中提取精华,使作品具有民族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优秀的。

四、合理开设民间美术课程,保障地方高校美术教育的实施,强化办学特色

民间美术是民族精神在视觉上的体现,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可以提高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是民间美术保护和传承的手段之一,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普及民间文化知识,也是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办学特色所在。地方高校开设民间美术教育,应立足于自身熟悉的本地区民族文化,吸取民间美术之精华,结合现代教育思想和创新精神,在传承与发展同时,处理民间文化与现代设计国际化的关系,把民间美术和现代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努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艺术素质和民族精神气质,充分利用民族优势和地域优势,形成地方高校特色教育,挖掘民间艺术资源,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弘扬民间美术之精华,传承民族文化艺术,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民间美术应有作用。首先,对本地区民间美术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到民间去创设民间美术的学习基地,并编写校本教材。其次,修建固定陈列馆,举办民间美术作品展览和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正确认识。此外,加强本校师资培训,挖掘地方优秀民间艺人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共同研究教学,参与指导学生,激起学生对民间美术创作的更大热情。

民间美术是艺术的母体,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寓意深刻,把优秀民间美术资源与富有创造性的美术教育活动融为一体,能开阔学生视野,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艺术的感悟力,进而提高学生美术创作品味。

参考文献

地方高校民间文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篇11

《民间文学》是普通高校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色课程。其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讲授民间文学的发展史、基础理论、基本课题和研究方法,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价值、各种体裁及其代表作品。同时介绍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具备调查、采录、搜集、整理等民间文学工作的能力。通过这门课的学习, 可以使大学生认识了解民间文学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内涵, 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作用。同时, 也可以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然而,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特别是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 民间文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受到了冲击, 并被卷入“传统”与“现代”之争。民间文学的传承、发展甚至生存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民间文学课程也由此面临着时代的困境与选择。在传统民间文学逐渐被淡化甚至遗忘的时候, 如何使当代的大学生了解和接受民间文学文化的教育, 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人,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在教学方法上, 主要是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围绕民间文学教材讲授整个民间文学的学科体系, 从民间文学概述即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基本特征和价值等开始, 再到民间文学的基本类型即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史诗、民间歌谣的介绍, 最后, 介绍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 阐述民间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等。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几大弊端:一、教材内容的陈旧性。现有的一些教学内容时代久远, 或者该民间文学只在一些偏远地区流传, 无论时间和空间都距离现代学生的生活比较远, 因此很难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二、原生态的民间文学受到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强烈冲击,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学, 同时以文本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展现民间文学的鲜活性及其文化语境。三、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单向输出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即在整个民间文学教学中, 学生往往以观众或听众的身份学习理论知识。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对地方高校民间文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

一.契合时代, 更新教学内容

民间文学分为三种形态:原生态、再生态和新生态。“原生态指现在仍活在民众口头和实际生活中的传统的民间文学, 这一类民间文学正在逐渐衰亡。再生态民间文学指经过整理和改编, 转化为书面或视听样式的民间文学, ……新生态民间文学指从当代社会生活中自然产生, 反映人民某些意愿或时代风尚的新的故事、笑话、歌谣、谚语等。”1 (p11) 其中后两种形态的民间文学借助网络、手机、电视宽带等新的传媒技术, 服务于当下的民众生活, 因此比原生态的民间文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目前的教材中, 选用了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其中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史诗、民间谚语与谜语, 民间说唱与民间小戏等等。而很多契合当代生活的再生态和新生态作品比如新传说、新故事、新说唱以及新谚语、新歌谣等等都没有收录在内。众所周知, 民间文学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民间文学的幻想性、夸张性也很符合孩子们的兴趣。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 很多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故事在现在看起来难免幼稚可笑。此外, 很多民间文学在创作的时候, 有的为了讽刺当时的时政, 有的是反映某一个特殊时期的特定人物的生活情形。这些在今天的大学生看来, 都很难引起共鸣。为了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笔者在民间文学课堂上, 会有意识地引用一些再生态或者新生态的例子。比如, 在讲到四大传说的时候, 会给学生观看一些《白蛇传》《孟姜女》的视频片段。在讲到歌谣的时候, 有意去掉了教材中引用的比较陈旧的例子, 增加一些反映现代生活尤其是现代大学生活的歌谣, 使得民间文学充满了现代生活的气息。当自己熟悉的事件、人物或者环境以新民间文学的形式出现的时候, 学生们往往会比之前更有兴趣, 参与的热情也大大增加。

在更新课程内容的时候, 还要注意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民间文学各种类的研究, 都有一些各自相对独立的方法和流派。以神话学为例, 就有历史地理学派、人类学派、社会学派、心理分析学派、语言学派、功能学派等。就故事学而言, 就有类型学、比较故事学、故事演变史、民间故事原型批评、表演理论的故事学等等。此外, 史诗学、传说学、说唱学都是如此。这些研究包含了民间文学各环节、各种因素的考察, 将民间文学的研究引入更广阔的天地。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理论与方法, 增强他们追踪学术前沿的意识。

二.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丰富教学手段

民间文学是用传统的民间形式创作和传承的文学样式, 它既有其他文学形式的审美特质, 也有着其他文学形式所不具备的生活属性。在民间, 在现实生活中, 所有的民间文学活动都是在自然, 自由, 自在的状态下进行的。而且, 很多民间文学作品都是以立体活态的表演形式存在。比如神话这一文学形式在很多民族中就具有神圣的性质或神圣的地位, 它进入到了这些民族的仪式生活领域, 是整个仪式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在整个仪式场所中集合了很多的象征符号, 无论是特定的时空、行为, 还是所使用的器物、服饰甚至食物, 都只有完整展演才能完全释放其丰富的象征性。再比如民间歌谣, 由于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所以可以分为很多类型, 比如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儿歌等。而地方民歌又可以分为四句头、五句体、十字调、信天游、吴歌、爬山歌、鲁体和谐体等等。这些繁复多样的民歌, 产生于特殊的生态地域环境, 满足了特有的民族审美心理。这些内容, 如果只是让学生阅读文本 (歌词) , 是完全体味和享受不到其真正韵味的。大众传媒在冲击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发展的时候, 也有效地记录和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发生的真实和自然的状态。如果能借助影像资料, 把民间艺人表演民间文学的场景直接放给学生看, 就可以让神话、民族史诗、民间说唱与小戏还有民间歌谣等等都回到其生存的具体环境, 学生就可以借此感受到文本以外的整体情境, 如表演的环境、地点、服饰以及演唱者的姿态、腔调、韵律、动作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让学生领略到立体的活态表演, 无疑更能增加学生学习民间文学的积极性, 并进而了解民间文学的原貌, 体会民间文学作品的丰富内容。

此外, 现在还出现了很多根据民间文学题材改编的影视剧。比如电视剧 《天仙配》、《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八仙过海》、《薛平贵与王宝钏》、《穆桂英挂帅》、《刘海戏金蟾》;电影 《白蛇传》、《孟姜女》、《梁祝》; 还有动画片 《宝莲灯》、《阿凡提》、《十二生肖闯江湖》等等。还有另外一些影视作品则把民间文学的内核放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中加以表现。比如电影《青蛇》、《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沉睡魔咒》等等。可以说民间文学为当下的影视改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且这些作品往往因为注入了现代元素或流行理念, 所以更能激发现代观众的兴趣与热情。而民间文学也因此在现代传媒语境中获得更为久远的生命力和更为广泛的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 很多根据民间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往往与真实的民间文学有差距和隔阂, 无论是主题思想、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 都同原始的民间文学相去甚远。这类作品, 虽然借助民间文学题材, 但更多地融入了导演、编剧或者演员的个人思考。如根据民间传说白蛇传改编的就有电影《青蛇》, 以及台湾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央视版《白蛇传》、新加坡版 《白蛇后传之人间有爱》等、不仅添加了很多人物和故事情节, 而且还改变了原作中的人物性格。这样的作品迎合了当前人们娱乐的心理, 却抹杀了原作的传统性。如果学生们以看改编的影视剧来代替阅读民间文学作品, 那势必会造成诸多的错误理解。

因此, 在给学生观看类似的作品时, 教师需要作出及时的评价和引导。

三.依托地方文化, 突出实践教学

民间文学的特殊性决定了以之为对象的《民间文学》课程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讲述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或者介绍民间文学的各种体裁及其代表作品。除了这些一般文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之外, 民间文学课程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具备调查、采录、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能力, 因此实践教学在 《民间文学》课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践教学, 学生可以接触到原生态的民间文学, 切实感受民间文学的风貌, 初步了解并具备民间文学工作者的能力, 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然而, 由于课时以及人力物力财力所限, 大学本科教育中《民间文学》 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以笔者所在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民间文学》课程分别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七学期, 一学期16周, 每周2 课时。这样的安排无法保证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时间。尤其对于大四学生而言, 他们往往需要面对实习、找工作等一系列的问题, 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此外, 很多民间文学发达的地方, 往往是相对偏远的地区, 如果带领学生去这些地方进行民间文学的采集工作, 确实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那么,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 让学生深入民众生活, 掌握第一手的民间文学资料呢?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紧密依托地方文化, 以学生家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资源为切入点, 落实民间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学生除了少部分来自外省外, 大部分来自广东省。而广东有着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可以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三大分支, 三大分支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都积累和形成了繁复多样的民间文学, 以神话传说为例, 就有太平天国的传说、五羊传说、龙舟传说等等。民间歌谣、说唱和小戏方面, 三大分支也各有特色。其中广府民间文学, 以粤剧和广东音乐为代表;潮汕民间文学, 以潮汕歌册为代表;而客家民间文学则以客家山歌为代表。此外还有雷州歌、八音锣鼓、高州民歌、浅州歌、潮剧、咸水歌、潮阳英歌等。每种民间文学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学生们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民间文学形式, 了解这些民间文学的精华所在, 清楚具体的时空要求以及该种民间文学的分布、传承及其现状。从学生们熟悉的家乡入手来挖掘, 搜集和整理民间文学, 无疑更有效, 也更能保证所收集资料的真实、全面和准确。

通过组织学生走向自己熟悉的民间文学的情景语境, 把课堂教学和田野有机结合。更能帮助学生们真正理解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民间文学的传承环境, 进而体会民间文学的价值、意义及民间文学课程的重要性。学生们通过对自己家乡的民间文学或者相关民俗文化现象的采录, 可以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加深对本土民间文学传统的认识, 增加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在理解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后, 学生们才有可能成为有潜力的优秀的民间文学传承群体。

培养“服务地方、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是很多地方高校在新的形势下的办学宗旨, 重视实践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是这一宗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体现。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文学, 正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与经济价值。社会急需一批热爱和精通民间文化, 擅长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的专门人才。地方高校作为地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更应当在培养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继承、传播、创新型人才方面做出积极贡献。而民间文学课程的设置则有助于培养专门性、应用型人才。希望通过民间文学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能让广大学生认识到民间文学的重要意义, 自觉树立对民间文学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并自觉加入到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承中, 最终实现民间文学在传承中保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守华, 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上一篇:如意私人会所下一篇:区域文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