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农业

2024-06-28

以色列农业(精选10篇)

以色列农业 篇1

以色列地处沙漠地带, 水资源匮乏。严重缺水使以色列在农业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滴灌节水技术, 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 将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依托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完善的农业合作制度, 不足总人口5%的以色列农民不仅养活了本国国民, 还大量出口蔬菜、水果、花卉和棉花等多种优质农产品。

滴灌技术的变革

1962年, 一位以色列农民给庄稼浇水, 偶然发现水管漏水处的庄稼长得格外好。其后的研究发现, 水在同一点上渗入土壤是减少蒸发、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农药最有效的办法。根据这一发现研发的滴灌技术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两年后, 闻名世界的以色列耐特菲姆 (NETAFIM) 滴灌公司诞生。实践证明, 应用滴灌技术, 水可以直接输送到农作物根部, 比喷灌节水20%;在坡度较大的耕地应用滴灌不会加剧水土流失;从地下抽取的含盐浓度高的咸水或污水处理后的净化水可用于滴灌, 而且不会造成土壤盐碱化。

据统计, 使用滴灌技术后, 以色列农业灌溉用水从每公顷8000吨下降到每公顷5000吨, 可耕地面积增加了近180万公顷。滴灌的基本原理很简单易懂, 然而, 让水均衡地滴渗到每棵植株却非常复杂。为此, 以色列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精力, 先后研制出防堵塑料管、接头、过滤器、控制器等。如今的以色列大地遍布管道, 公路旁蓝白色输水干管连接着无数滴灌系统。滴灌使每寸土地都融入了高科技, 使沙漠城市也照样绿荫浓浓。以滴灌为代表的科学灌溉大大缓解了全国的水资源危机, 实现了难以计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咸水浇出的绿洲

提到以色列的现代农业, 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都被吸引到滴灌这一科学节水模式。其实, 沙漠微咸水的科学开发和应用在以色列荒漠种植业的发展中作出的贡献, 并不逊色于滴灌技术的成就。

以色列每年所需的近3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 目前通过淡水、咸水和污水再利用等三种水源的联合开发利用来满足。过去一直认为, 盐水即使是微咸水也不能用于灌溉。然而, 极度缺水的以色列却被迫开始了利用微咸水进行农业灌溉的研究。

上个世纪60年代开发成功的滴灌系统, 解决了水中所含盐分在作物根围附近停留积聚等问题, 使得微咸水灌溉成为可能。微咸水灌溉的作物在产量上会有所下降, 但产品质量却得到提高。如微咸水灌溉的甜瓜甜度增加, 瓜形变得更佳, 更有利于出口;微咸水灌溉的西红柿的可溶性总物质含量提高, 甜度增加。以色列内格夫“沙漠甜”西红柿等蔬菜、水果已在欧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以色列沙漠拓荒者们曾说, 是科技让咸水浇出了内格夫沙漠的片片绿洲。

紧密顺畅的合作

以色列农业的显著特点是具备高度集约化的生产体系。通过研究人员、推广服务人员、农业经营者以及工业部门的协作, 农业生产得以持续而稳定地增长。从科研到设备生产, 再到推广、应用, 有一个成熟的链条。

以色列的农业经营者, 有基布兹 (公有制集体农庄) 、莫沙夫 (合作社) 和莫沙瓦 (个体农户) 三种形式。基布兹类似于一种公社, 是人们在“平等、公有、自愿”的原则下, 各尽所能, 各取所需, 采取衣、食、住、行全部包干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形式是1909年来自东欧的移民为了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而在加利利湖边创建的。现在, 在以色列有270个基布兹, 每个基布兹平均有600~700人。基布兹内部的负责人均由庄员直接选举产生, 直接接受庄员的监督, 集体财产受到强有力的保护。同时, 庄员个人依照一定的程序有自由入社和退社的权利, 农庄全体成员依照一定的程序有惩罚 (非暴力) 偷懒者的权力。以色列国民大多较为勤勉, 这些权利和权力并不经常使用, 但为维持集体经济组织的长久生存, 这些都是根本的制度基础。

农业发展的各阶段

缺水和沙漠条件下的以色列创造出的农业奇迹, 得益于政府正确的发展战略。建国数十年来, 以色列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 农业开始大起步、大发展。建国之初, 以色列处于战争环境, 大量移民从国外涌入, 经济面临巨大压力, 农业成了当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支柱。以色列在全国垦荒、兴建定居点, 目标是粮食和农副产品自给自足。当时, 以色列尽管军事开支负担沉重, 但仍优先满足农业投资。

第二阶段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 滴灌推动农业革命, 建立高效市场机制。60年代初, 以色列土地开垦饱和, 农业单产徘徊, 沙漠改造缓慢。以色列开始探索科技发展农业的出路。60年代中期发明滴灌后, 国家立即大力扶持, 农业革命找到突破口, 农产品产量直线上升, 沙漠改造突飞猛进, 可耕地持续增加, 农业面貌根本改观。

第三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农业实现产业化。根据国际市场形势和本国农业基础条件, 以色列开始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从以粮食生产为主转为发展高质量花卉、畜牧业、蔬菜水果等出口创汇农产品生产, 用高科技、现代管理不断提高农业效益, 建立高投入、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 建成了一整套符合国情的节水灌溉、农业科技和工厂化现代管理体系。

(本版编辑综合整理)

以色列农业 篇2

11月9日,三天参观中的最后一天.下午三点,也就是约旦发生连环恐怖爆炸的6个小时前,记者们在以色列东南部阿拉瓦(Arava)地区以约边境附近的一个山坡上,对他们眼前所见啧啧赞叹.山下,延绵三、四百亩的.温室大棚形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农场主爱丽娅胡女士介绍,大棚里每年生产出来的果蔬和花卉源源不断地出口欧洲各国.而这些菜蔬大棚却是沙漠之中建的,白色四周是望不到边际的漫漫黄沙.

作 者:徐乐俊  作者单位: 刊 名:农村工作通讯 英文刊名:NEWSLETTER ABOUT WORK IN RURAL AREAS 年,卷(期): “”(12) 分类号:F3 关键词: 

以色列的沙漠农业 篇3

以色列天气干旱,自然条件并不适合发展农业

沙漠,准确的称呼是沙质荒漠,最大的特点是降水奇少。根据学者梅吉斯的分类法,地球上干旱地区大致可分三类:特别干旱地区有时会连续12个月不下雨,干旱地区1年往往只有250毫米以下的雨水,半干旱地区有250-500毫米雨水。特干和干旱地区一般被称为沙漠。

与一般人的想象不同,沙子并不是沙漠的必然组成部分,全世界只有20%的沙漠上有沙粒,大约一半沙漠上的细沙早已被完全吹走,只剩下大小石子和茫茫戈壁。沙漠即使有泥土也很稀薄,植被很少,基本是低矮丛生的耐旱植物。有些沙漠更是盐碱滩,寸草不生。以色列的沙漠基本上是沙带和戈壁夹杂、石块棋布、植被稀少的状态。

单纯从自然条件看,以色列极其不适合发展农业。以色列气候、土质、地形十分复杂,亚热带气候和沙漠气候并存,沙丘戈壁与冲积土壤相连,地势从海拔400米一直升高到1200多米,为世界所罕见。全国90%以上地区是干旱和半干旱区,南部的内盖夫沙漠,更是几乎占据国土面积的一半。100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来到这块贫瘠的土地,对20世纪初的以色列留下了这样的描述:“在所有景色凄凉的地方,这里无疑堪称首屈一指。山上寸草不生,色彩单调,地形不美。一切看起来都很刺眼,无遮无拦,没有远近的感觉。在这里,距离根本不产生美。这是一块令人窒息、毫无希望的沉闷土地。”

用智慧节流开源,成就大漠桑田的奇迹

严酷的自然条件逼迫以色列人只能依靠科技发展农业。马克·吐温也许永远想象不到以色列如今的“农业奇迹”:大片的沙漠变成良田沃野;占全国劳动力5%的农业从业人员,提供了全国9成以上的食物;以色列农产品大量出口,占据了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被誉为“欧洲果篮”。极其匮乏的自然资源和极其发达的现代农业,对比是如此强烈!神奇的造物主能将沧海化为桑田,坚韧不拔的以色列人也可以用双手和智慧将毫无希望的大漠变为自己的后花园。

细心的以色列人发现,沙漠并非一无是处:充足的日照对农作物光合作用非常有利、高温把沙漠地区变成天然不花钱的温室、温差大有利于农产品甜度提升、沙土透气性好特别适宜部分高附加值农作物。但沙漠最缺的是水,干旱缺水是以色列农业生产的大敌,因此“节约每一滴水”、“给植物灌水,而不是给土壤灌水”成为以色列农业的重要准则。

以色列水的来源主要有三个:天上、地下和海洋。天上的降水,稀少而宝贵,是适合饮用级的水,以色列人建立了庞大的集水、引水和储水系统,可以说将能收集到的降水几乎一滴不漏地存储备用。地下水,也非常稀缺还必须适量开采,扎根沙漠的基布兹几乎都要建立深入地下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汲水管道。海水是最多的,地中海和红海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咸涩的海水如何才能用于灌溉呢?这里不得不提以色列人在水利用领域的伟大发明。

以色列的滴灌技术世界闻名,使水的利用率达到95%,真正实现了节水灌溉。如果说滴灌解决了如何节流的问题,那么微咸水的应用在以色列就解决了开源的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以色列的海水淡化技术已是世界领先。淡化不是简单地得到纯水,而是得到极具灌溉价值的微咸水。

据以色列国家沙漠农业研究所的专家说,海水中的矿物质只需去掉有害成分,许多有益的矿物质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用。研究发现,棉花、西红柿、各类甜瓜和许多作物都可以接受浓度0.44%左右的微咸水浇灌。将淡化海水与降水或地下水勾兑,就能得到各种浓度的微咸水,再通过滴灌系统输送,就可以充分满足各类作物的需求。微咸水灌溉的作物虽然在产量上有所下降,但产品质量却显著提升,由于可溶性物质含量提高,果实会变得非常甜美。

科技让农业更具魅力和价值,惠及世界

以色列的科研人员和农民并非只关注如何节水,他们也关注生物科技、遗传工程、作物杂交和基因改造等科学技术的运用,改良动植物品种,使它们更好适应沙漠的气候、土壤和水等自然条件,不怕热不怕晒,少喝水喝咸水,长得更大更甜产量更高。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而以色列达到90%以上。

被誉为“甜酸类水果种植中的一场革命”的矮秆柑橘新品是以色列农业科技的一项重要成果,不仅生长期耐旱,吸水量减少1/3,而且便于浇灌、剪枝和采摘,结果时间也比原品种提前一半,在沙漠中创下了低耗水、高产出的奇迹。

以色列还培育出了各类可以抗病、提高品质和产量、在炎热气候下也只需要很少水的种子。目前,以色列每年要向全世界出口价值数千万美元的种子,在欧洲40%的温室种植的西红柿,使用的是以色列开发生产的种子。

科学技术深度介入农业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正是这些因素帮助以色列创造了农业发展的飞跃,而且他们还在不断地更新着技术,延续着农业奇迹。

除了传统的种植业,以色列的沙漠农业还涉及家禽家畜饲养、水产养殖、观光旅游等多个领域。以色列在沙漠农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拓展了本国耕地面积、提高了农业产出,丰富了人民的菜篮子、充实了农民的钱夹子,而且为全世界的沙漠治理难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以色列是世界公认的唯一一个近年来沙漠总面积不仅不增加反而逐渐减少的国家。

1953年,被以色列人誉为“国父”的本·古里安辞去了总理一职,他选择了一介农民身份,来到内盖夫沙漠的萨德博克基布兹居住,立誓“让沙漠盛开鲜花”。而今这一宏图经过半个世纪艰苦卓绝的努力,不仅在以色列这个沙漠国度里得以实现,而且这些技术还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普及,惠及各种肤色、各个民族的人们。

以色列农业 篇4

关键词:以色列农业,市场,高科技,合作组织,农民现代化

1 以色列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在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人口激增和战争不断的条件下, 以色列人民创造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沙漠奇迹。以色列农业现代化走的是一条国家战略指导下的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科技为支撑、以高度集约化的农业合作组织为组织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1.1 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以色列农业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农业产品自给阶段和外向型出口农业阶段。1953年, 在国家农业发展七年规划中提出“大力兴农, 实现自给自足”的口号, 在政策、财政、信贷等方面都给予农业极大的支持。同时, 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 政府对农产品实行最低收购价, 对农产品实施财政补贴。这些政策战略的实施, 促进了以色列农业的发展, 但受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 各种主要农产品还需要大量进口。20世纪70年代以后, 结合本国的自然资源条件, 以色列调整了农业发展战略。以色列农业部长哈伊姆说过“我们必须发展旨在出口的、精耕细作型的新型部门, 这是我们农业政策的基石。”[1]以后以色列瞄准国际市场, 制定了以市场为导向, 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首先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 对粮食等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和水资源、经济价值低的大田作物大面积减少种植, 而大面积增加对土地等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小但经济效益高的花卉、水果等经济作物, 让稀缺的土地和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制定有效的农业出口营销战略, 对出口产品进行统一策划和包装, 创出口名牌, 尽可能实现产品效益的最大化。再次大力扶持农业相关产品技术的发展, 出口于农业相关的产品、设备和技术等配套产品。

1.2 高科技农业

根据美国拉坦和日本速水佑次郎的“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 由于新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因各个国家资源条件不同而异, 因此, 不同的资源赋予情况会诱导农民做出不同的技术选择, 科研投资方向也会因而受到影响, 在人少地多的地区, 科研投资会被导向创造劳动力替代的新技术, 而在人多地少的地方则会被导向土地替代的要素。[2]由于以色列自然条件的限制, 发展农业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的高科技农业之路。在以色列, 土地和水资源是最贵的生产资料, 而高科技则节约了土地和水资源, 因此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一个必备条件是新的有利的技术供给[3]。以色列建立了一套从地方到国家的完备的科研体系, 国家建有农业研究中心, 同时, 在地方建有规模不同的农业科研机构, 根据地方的需求进行研究, 直接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

1.3 高度集约化的农业合作组织

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说过:“有效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4]以色列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 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农业合作组织有利于整合各种资源, 达到规模效益, 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以色列的农业合作组织主要有基布次和莫沙夫。

高度集约化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基布次和莫沙夫合作组织形式, 对土地、资金和劳动等生产资料进行有效配置, 通过农户联合产生规模效益, 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 增强市场竞争力。

2 以色列农业发展模式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计民生。以色列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可以给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2.1 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发展战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调整农业发展战略, 必须从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小农经济转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高效农业上来。我们必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以市场需求来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 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和附加值高的农产品, 这样才能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

发展高效农业, 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撑。要调整农业结构, 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 研究并推广能够促进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农民对农业技术的占有情况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对农民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是使农民掌握最新农业技术的最快途径, 掌握农业技术是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我国幅员辽阔, 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 根据“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 每个地区都应按照本地区的资源赋予情况发展适合本地区的农业科技, 如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可以借鉴以色列农业的节水技术, 而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则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每个地区都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农业技术发展上不应一概而论。

2.3 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降低分散农户的交易成本、提高土地、劳动、资金等生产资料的配置效率、可以获得规模效益、通过分工提高生产率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虽然我国近年来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和以色列等农业合作组织已非常完善的国家相比, 我国的农业合作组织还处于初级阶段, 数量少而且规模小, 功能单一, 仅仅是局限于农业生产的经济组织, 在组织内部管理松散原始化, 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市场议价能力薄弱。国家应该建立对农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系统, 在法律、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农业合作组织更多扶持。

2.4 农民的现代化

农业的现代化不仅仅是指先进的农业技术、丰富而且高质量的农产品、现代化的管理等“物”的现代化, 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 即农民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农民应该具备现代化的思想观念 (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市场观念等) , 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 具有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伦理道德修养、具有现代化的行为方式。

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 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就在于农民现代化的程度。提高农民的现代化需要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 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对农民科学技术培训和思想素质教育, 使农民能够具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等。

3 结论

农为国之本, 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将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 而基于本国国情, 积极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验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耶尔.艾哈罗尼.以色列经济-梦想与现实[M].伦敦, 1991.[1]耶尔.艾哈罗尼.以色列经济-梦想与现实[M].伦敦, 1991.

[2]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 2005.[2]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 2005.

[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 2005.[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 2005.

以色列农业 篇5

以色列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土地贫瘠、干旱缺水,沙漠或半沙漠面积占三分之二的国家.目前实际控制国土面积仅2.78万平方公里.在水资源严重匮乏和土壤盐化等不利自然条件下,在仅仅一代人的时间里,以色列农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它从一个粗放的、原始的、主要属于干旱的资源依存型农业耕作结构变成为一个精耕细作的、现代化的、主要依靠灌溉的科技依存型现代化农业;从自给自足以农养农发展到了今天的`高技术外向型农业.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奇迹.

作 者:张洁梅 张岳恒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广州,5106422 刊 名:农业经济  PKU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ECONOMY 年,卷(期): “”(12) 分类号:F3 关键词: 

以色列缔造的农业奇迹 篇6

要说土地贫瘠、水源缺乏,纵观全球以色列当位居第一,而以色列农业是与恶劣条件作长期斗争的成功典范。先进的理念、管理和技术,使这个国家利用不到3%的农业从业人口在养活800万国民的同时,还使其农业产品占据了40%的欧洲蔬菜、水果市场。目前以色列90%以上的粮食依靠自己生产,农业与军火工业、钻石加工并列成为以色列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的三大支柱。

先天不足的以色列农业

1. 极度干旱,水源奇缺。根据联合国水资源组织(UN Water)的数据显示:以色列整个国家,每年的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左右,沙漠地区则更少,仅有25-50毫米。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70立方米(中国为220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可见以色列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2. 土壤贫瘠,可耕地有限。以色列国土面积约为21000平方公里,但全国90%的土地是广阔的沙漠,只有沿海的狭长地带和内陆的几个谷地适合农耕,人均可耕地水平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20%。而且,一半以上的地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可谓艰难到寸步难行。

3. 农业从业人员少。只有不足1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全国务农人口约为2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5%。

然而,就是在这块水资源奇缺的贫瘠土地上,以色列创造了奇迹般的现代节水农业佳绩:农业灌溉用水连续30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自1948年建国以来,农产品产量增长了12倍,具备了高度集约化的生产体系。在蔬菜和粮食种植、水果培育、家禽家畜饲养、种子研发、温室应用、化肥和农药研发、生物技术和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等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农业神话,年出口创汇可达21亿美元,农民收入也从每年170美元提高到了10000美元以上。

以色列农业发展三阶段

缺水和沙漠条件下的以色列创造出的农业奇迹,得益于政府正确的发展战略。建国60多年来,以色列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农业开始大起步、大发展。建国初期,以色列处于战争环境,大量移民从国外涌入,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农业成为当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支柱。以色列在全国垦荒、兴建定居点,目标是粮食和农副产品的自给自足。当时,以色列军事开支负担沉重,但仍优先满足农业投资。

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滴灌技术推动农业革命,建立高效市场机制。20世纪60年代初,以色列土地开垦饱和,农业单产徘徊不增,沙漠改造缓慢,使得以色列开始探索“用科技发展农业”的出路。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明滴灌技术后,国家立即大力扶持,农业革命找到突破口,农产品产量直线上升,沙漠改造突飞猛进,可耕地持续增加,农业面貌得到根本改观。

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业实现产业化。根据国际市场和本国自然条件,以色列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从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向发展高质量花卉、畜牧业、蔬菜、水果等出口创汇的农产品。用高科技、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形成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高产出的特色农业,建成了一整套符合以色列国情的节水灌溉、农业科技和工厂化现代管理体系。

通过兴修水利、使用先进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农业获得迅速发展。同时,政府用价格、贷款等市场调节机制进行宏观调控,并通过低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农产品创汇,大力实施出口型农业的战略。农业部负责宏观指导、规划、市场预测、分配产额、大型基建、农业科研和对外合作等。

以色列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通过以滴灌和工厂化栽培为中心的“白色革命”,在沙漠国土中培育出了现代化农业。最引人注目的是电脑控制的温室大棚、滴灌系统等技术体系。

高效的农业温室技术

温室大棚是荷兰人为适应北欧寒冷气候而发明的,而以色列将温室大棚用于干旱地区,从而使农民克服了土壤质量、干旱气候和缺乏水源造成的种种限制。

水果生产在以色列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使以色列在水果旺季开始和结束时都可以采摘到水果,甚至过了旺季也能采摘。这些优质水果品种的种植,都得益于温室技术的推广。温室大棚可以建在土质不理想的地方,以色列的温室农业从20世纪80年代的1.35万亩发展到现在的7.5万多亩,更新了四代大棚技术。

塑料薄膜是温室的主要覆盖物,以色列十分重视薄膜的开发利用。现代塑料薄膜更加经久耐用,而且可以抗除虫剂中硫化物的腐蚀,还能挡住阳光中对植物有害的部分光谱,像过滤器一样,让需要的紫外线进来,将最有效的光线,最大限度地分配给植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光谱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的生物学意义:如波长1-0.72 μm 的辐射,对植物生长起伸长作用;而波长小于0.28 μm的紫外辐射就会杀死植物。大棚的帘子和天窗还可以调节日光的照射,并进行温度控制。覆盖塑料膜可在种植之前对土壤进行热消毒,使土壤保温,阻止杂草和害虫的生长,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化肥的流失。在植物上加上网罩,则可以防止介壳虫、螨虫和其他害虫的侵入。更高级的网罩在白天可以起到隔热板的作用,使温室可以白天降温,晚上自动升温。计算机软件制造商与农民保持紧密的联系,并为农民提供最先进、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温室结构非常坚固,能够抵御强风的袭击;利用电脑自动控制水、肥和气候,可实现自动调温、调湿、调气、调光以及对阳光的自动反射系统。如柑橘大棚,通过对水分、肥药和光照的调节,结果期长达8个月,可分多批采摘,还不影响下一年度的柑橘挂果。以色列农民在一亩地大小的温室中,一季可收获20万支玫瑰、20吨番茄,而大田番茄(大面积露天栽培)的产量只有它的四分之一。

由于温室的成本较高,农民们一般用于种植高产值作物。近几年,这种温室大棚也用于鸡、鱼等家禽和水产的饲养。

神奇的节水灌溉技术

干旱缺水是以色列农业生产的大敌,每年的4月-11月几乎没有任何降水,淡水资源极为匮乏,是真正水贵如油的国家。以色列人把水称之为“蓝色的金子”,因此“节约每一滴水”、“给植物灌水,而不是给土壤灌水”成为以色列农业的重要准则。

农作物、果园、蔬菜的灌水,由最为节水的滴灌来解决,即利用一系列口径不同的塑料管道,将水和溶于水中的肥料通过压力管道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水、肥均按需由电脑控制定时、定量供给。

滴灌在一般人印象中就是布设大量打上微小孔洞管线的一种较为节水的浇灌方式,但以色列人把它做到了极致。以一个深埋地下的简单喷嘴为例,它就凝聚了大量的高科技。首先,它由电脑控制,依据传感器传回的土壤数据,决定何时浇、浇多还是浇少,在绝不浪费一滴水的同时也保证作物生长的需要。其次,为防止作物的根系生长堵塞喷嘴,喷洞周围精确涂抹专门的药剂,仅抑制周边一个极小范围内的根系生长。再次,为防止不喷水时土壤自然陷落堵塞喷嘴,需要在喷水系统中平行布置一个充气系统,灌溉完毕后即刻充气防堵。

据了解,采用压力灌溉,每块土地可节水50%-70%。在传统浇大田的方式中,85%的水都是白白蒸发没有被作物吸收,利用率只有15%,而地表滴灌可把水的利用率大幅提高到80%,地下滴灌可提升到95%以上,基本上是毫不浪费的利用。

目前,以色列90%以上的农田、100%的果园、绿化区和蔬菜种植区均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滴灌技术的普遍应用,使以色列自建国至今,耕地面积从16.5万公顷增加到43.5万公顷,农田灌溉面积从3万公顷增加到23.1万公顷。

滴灌技术不但节水,而且为发展高效农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使以色列的土地一年365天都可以种植,并使一般农作物提高50%的产量。

施肥和灌溉一体化还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整个系统可实现联网,坐在家里只要轻点手机,就能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远程发出指令打开水泵阀门进行灌溉。

滴灌系统还减少了肥料的流失量,水、肥只滴灌到作物的根部,没有水肥的地方,杂草就无法生长。

滴灌对控制病虫害也有好处,如对葡萄种植实行滴灌后,病虫害大幅减少。这是因为葡萄叶子怕水,雨水沾湿的叶子容易产生病虫害,不宜喷灌。

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证明,以滴灌为代表的科学灌溉将能够大大缓解全球水资源危机,也是突破资源环境限制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路径。

完善的奶业技术

在以色列奶业的发展过程中,应用计算机科技管理奶牛业的模式是一大特色。以色列有一个全国奶牛计算机管理系统,所有奶牛场都可实行计算机联网,每头奶牛从出生后的第1次免疫接种之日起,就获得了一个全国惟一的注册登记号,其注册信息也会及时输入到奶牛管理系统内。

一个小小的牛颈监控项圈,就可以向系统报告活动量低于正常值的奶牛,早期监控奶牛是否存在潜在健康问题、有病施治后实时监控治疗效果、监测奶牛身体营养状况甚至情绪变化等繁复的功能,统一输入电脑后帮助奶农做出最佳决策。除此之外,每头牛的个体产量以及生产性能的表现,都通过计算机自动进行记录、汇总、统计、分析。所有这些信息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共享,这对奶业生产的监督、指导、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以色列奶牛场的生产设施也比较完善,既有高度自动化的挤奶设备、饲喂设施、清粪设施等,也有经济合理的牛房。例如,以色列全部采用饲喂搅拌车喂牛,该车装有自动取草料装置,牛可以按设定的比率定量索取,然后直接送到饲喂棚。自动化粪便处理系统可以把掺杂在牛粪便及其他废物中的水分离出来,再将这些粪便废弃物烘干,作为肥料出售;而分离出来的水将得到净化,供牛场循环使用。

为应对炎热的气候,以色列的奶牛舍为钢架开放式牛棚,高大、宽敞,不设脊瓦,棚顶用石棉瓦或复合铁皮瓦,采用交错搭放方式,有利于夏季热气的散发。奶牛舍和休息区全部配有喷水降温设施,水雾喷头由计算机自动控制,与电扇吹风交替使用,为奶牛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小环境。科学的饲养和管理保障了奶牛应有生产性能的发挥。

培育优良品种

以色列生产的水果、蔬菜,素以诱人的外观、上乘的口味且不含化学药物成分而闻名世界。这一切要归功于农业科技人员的潜心研究。

以色列十分注重开发研制作物新品种。政府部门、学院、公立、私营的各种农业研究所集中了大批精明的遗传学家、工程学家,指导着众多的研究人员利用生物遗传基因和其他手段,不断培育优质的种子和种苗,并以先进的栽培技术指导农民种植。以色列科学家培育出的各类种子不仅可以抗病抗虫、提高产量和品质,而且还可延长产品的存放期。采用先进杂交手段培育出的种子,可以减少对化肥和杀虫剂的需求,同时还能够生长出高附加值作物。

培育一个新品种可能需要5年或更长的时间,但采用最新的生物技术手段可以缩短20%的时间。以色列的农作物几乎都是优质高产。如最近创新的杂交棉花,这类棉花的纤维不仅更长、更结实,而且产量也更高,同时还能减少对水分的需求。

育种专家还成功地培育出改良品种的绵羊和山羊,作为奶和肉的来源。杂交的阿华西绵羊不仅体形更大、毛更多、产奶量更高,而且还可以在干旱、半干旱和亚热带气候下饲养。阿萨夫绵羊是阿华西羊和德国弗里斯羊杂交而成的,其产奶量和产肉量都有所提高,而最重要的一点是,阿萨夫绵羊两年产三次羊羔,产羔率比普通的阿华西羊高出50%。从欧洲引进的沙能公山羊与本地的马姆伯品种杂交后的山羊产奶量很高。以色列的育种专家可以提供改良品种绵羊和山羊的生殖物质(冷冻精子和胚胎),而这些羊同样适合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干旱地区。

以色列在鱼种培育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将鱼养在小水塘里,每年每立方米水可生产多达500公斤的鱼。

肥料的研究开发

肥料是以色列业内声名显赫却不太为外界所知的一个农业领域。死海不仅是以色列宝贵的旅游资源,其矿物质含量奇高的水为国家带来了丰富的钾、磷、镁等资源。

以色列精于控释肥料(缓释肥料的高级形式)的研究开发,就如滴灌一样,肥料也实现了精确投放,既满足作物需要又不浪费,还防止过多的肥料流入江河湖泊导致水质富营养化。

重视采购储运技术

以色列农业还有一门科学,专门针对农作物收获后的处理,主要致力于新鲜作物的高品质保存、处理、加工和运输。细到薄薄一张水果保鲜膜都要追求透气性、防病害性、耐存储性、保持原有风味性的完美统一。

以色列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以色列农业的技术如此之发达,完全掩盖了气候给它带来的困苦,它在中东沙漠上创造的农业奇迹已经成了世界上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典范。以色列现代农业分工之细、各个领域研究之透彻和高科技对农业的介入之深,都是世界领先的。正是这些因素与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完美结合,帮助以色列实现了农业腾飞。以色列的农业模式对于人均水和耕地资源同样短缺的中国现代化农业建设而言,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以色列节水农业对我国的启示 篇7

1.1 自然条件

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南角,是亚、欧、非三洲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该国地形复杂多样,南半部主要以沙漠为主,北部主要是高原和山谷相间分布,中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与约旦交界处向南延伸到亚喀巴湾的地区为大裂谷,世界陆地最低处的死海(海平面以下400 m)就位于此处。

1.1.1 水资源特征。

以色列60%的国土属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总降水量严重不足。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300 mm,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为320 m3,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3,是我国人均占有量的1/7[1]。而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3月的冬季,而夏季则几乎没有降水。降水量由北向南显著降低。北部和西部属于地中海型气候,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700~800 mm;中部是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 mm;南部大多数是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在300 mm以下[2]。

1.1.2 土地资源特征。

以色列特有的气候和地形决定其土地资源非常贫瘠,约占国土面积2/3的地区为荒原和沙漠,可耕地面积4 370 km2,约占国土面积的20%。人均占有耕地0.069 hm2,已经非常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 hm2的耕地警戒线[3]。全国比较肥沃适于农业生产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加利利高原、上约旦河谷地以及濒临地中海的沿岸平原地区,虽然这里与其他地区相比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较强,但面积很小,而且含碱量高,宜耕性差。因此可以看出,以色列的土地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不均衡,对农业生产极其不利。

1.2 农业概况

以色列土地面积不大,也不肥沃,而且可耕地资源严重紧缺,淡水资源极其匮乏,恶劣的自然条件迫使以色列人只能依靠科技来提高生产率,发展农业。因而以色列非常重视教育,人们的文化素质很高,能很快地接受和使用新技术。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之间沟通方便,理论和实际联系紧密,科技成果便于在田间推广应用。

由于以色列的农业生产科技含量高,使得在农业人口和农业用水都不断减少,而全国总人口却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农作物总量不断提高,且增长速度超过总人口增长速度。农产品能满足本国95%的需求,需要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需水量大、占地时间长的大田作物,如粮食、油类等。每个农业劳动力年平均收入超过15 000美元,可养活90人。农产品不仅能满足本国需要,而且有大量出口,以色列农业出口超过了7.02亿美元[2]。即使在农产品较少的冬季也能有大量的水果、蔬菜、花卉等输往欧洲市场,成为欧洲不可缺少的“冬季厨房”。另外,以色列还非常重视农业技术和灌溉设备的出口,重视与其他国家的农业生产经验交流。这不仅能带来可观的外汇收入,而且有利于加强与别国的友好往来,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现已成为以色列越来越重要的农业合作伙伴。

2 以色列节水措施

2.1 建设国家输水工程

以色列北部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但可供灌溉的土地面积仅占35%;南部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占20%,而需要灌溉的土地面积却占65%[2]。因此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以色列在建国初期就开始规划北水南调工程,从1953年正式动工到1976年完成,耗资1.47亿美元。以色列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加利利湖,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60%。由于该湖低于海平面200 m,而周围地势很高,因此需经过2级泵站扬程365 m[2],然后通过大小输水管道、明渠、水库、扬水站等将水输送到西部滨海平原、中部山区、南部沙漠等需水地区。该工程在将加利利湖水资源引出的同时,也将地中海沿岸平原地区的地下水和中部山区的地下水连通起来,形成以色列全国的输水系统主体。

加利利湖每年可提供水量达4亿m3,中部山地和西部沿海地区每年可提供6亿m3的地下水,再加上通过其他方法获取的水源,该输水系统每年可提供水量达12亿m3。国家将仅有的少量水资源最大程度地集中起来统一管理,这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保证,并使得全国耕地面积从16.5万hm2增加至44万hm2,有效灌溉面积从3万hm2扩大至25万hm2以上[3]。

2.2 国家对水资源的控制管理

以色列政府在建国初期就充分认识到水资源对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因而将节水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严格控制水资源的使用。从1955年起先后颁布了《水法》《水井控制法》《量水法》等,对水权、用水额度、水费征收、水质控制等都作了详细规定,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所有用户都必须安装水表,实行计量收费[4]。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手段限制用水、鼓励节水。由于水资源到达使用部门的过程中所需成本不等以及使用部门之间的差异,使得不同部门的用水收费方式也不相同。生活用水收费为0.7~1.0美元/m3。生活用水量配额是每个家庭每年100~180 m3,超额部分水的收费约为1.6美元/m3;工业用水:对配额内用水定价为0.2美元/m3,超过配额10%的用水,水价为0.4美元/m3,超过配额更多的水,水价为0.6美元/m3;农业用水:对配额水的前50%定价为0.1美元/m3,其余的为0.14美元/m3。对于超过配额用水的前10%,定价为0.26美元/m3,再多的超额用水为0.5美元/m3[5]。这些节水措施不仅保证了以色列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且迫使人们研制和开发新的节水技术,从而使得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成就在世界上都是最为引人注目的。

2.3 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

以色列的自然条件决定其水资源极其紧缺,再加上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以色列的农业用水不断减少,而农业是生存的基础,因此必须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发展农业,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其实现的主要方法就是开发和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在以色列没有用水量大而效率低的地面灌溉,全部实行喷灌和微灌等节水技术。

2.3.1喷灌。

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喷灌系统的加压设备,将灌溉水加压或利用地形落差将灌溉水通过管网输送到田间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再经过喷洒器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喷洒在农田或作物叶面,为作物正常生长提供必要水分条件的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方法。喷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方法,与传统的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40%~50%[6],同时可以省工省地,地区适用范围广,还可以在小范围内改善生态环境,增加产量,适宜于小麦、荞麦、玉米等垄带状分布的作物。

2.3.2 微灌。

以色列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喷灌,但由于喷灌浪费水量大、能耗高,所以他们就研制开发新的更加节水节能的灌溉技术,并提出新的灌溉理念———给作物浇水而不是给土壤浇水,于是便有了微灌技术。微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渗灌等。它是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层或土壤中的灌水方法。微灌不仅有喷灌的一些优点,而且与喷灌相比还有很多优势。因为其只湿润作物根部附近的部分土壤,能真正做到给作物浇水,最大限度地使用灌溉水,所以比喷灌省水10%~20%[7]。另外,由于微灌所需工作压力低,因此与喷灌相比可以减少更多的能耗。而且整个微灌系统普遍采用电脑控制,计算机化操作运行精密、可靠、节省人力,对灌溉过程的控制可达到相当的精度。

以色列微灌技术使用最多、发展最成熟的首推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以色列最先发明的,现已成为以色列先进农业节水技术的标志,被很多国家引用。滴灌技术可根据作物生长期、种植面积、种植方式等的不同,依靠计算机自动控制,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混合在一起的水、养分、农药等一滴一滴均匀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一种灌水方式。由于滴水流量小,仅滴头下的土壤得到水分形成一个湿润圆,其余部分是干燥的,而且几乎不会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入渗,因而可以节省大量的灌溉用水。滴灌比大水漫灌节约水量40%~60%,节电5%~15%,省工60%~70%,节肥5%~15%,增产效益在20%~50%[3];比喷灌节水10%~20%,可使水分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主要适宜单株分布的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特别适用于大型单株分布的植物,如果树、葡萄等经济作物,效益非常显著。

渗灌也称地下滴灌,它是一种地下微灌形式。把一种特殊的渗水毛管埋入地表以下30~40 cm[2],在低压条件下通过渗水毛管壁的毛细孔以渗流的形式湿润其周围土壤,也就是将灌溉水直接送入作物根层土壤中的一种灌水方法。与滴灌、喷灌相比,渗灌更加节水。由于灌溉水直接送到作物根系活动的土壤中,因而地表基本干燥,减少了土壤表面的无效蒸发,同时使供水更直接贴近作物根系减少,水分在土壤中的运移过程,因而用水量最少。另外,与滴灌、喷灌相比所需工作压力更低,因而可以减少更多的能耗。而且由于全部管网都埋在地下,所以避免了管材的光辐射老化,同时也便于田间的耕作管理。

2.4 开辟新的灌溉水源

以色列预计2020年农业用水将超过14.4亿m3,而届时可供水量仅3.6亿m3[2]。1972年以色列制定“国家污染水再利用工程”计划,开始了大规模的污水再利用[1],如开发利用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地下咸水或微咸水等。

2.4.1 污水处理利用。

以色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90%,城市污水量很大,如将这部分污水处理被再次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到2000年,已有1/3的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大约占总灌溉用水量的1/5。每年大约2.3亿m3的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农业生产,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预计到2010年,1/3的农业用水将使用经过处理后的污水,约4.2亿m3[5]。国家通过补贴政策鼓励南部的内格夫沙漠地区的农民使用处理过的城市循环水灌溉非食用作物。

2.4.2 微咸水或咸水的开发利用。

南部内格夫沙漠地区的用水量中有8%来自地下微咸水,主要是利用深井开采逾1 000 m以下的咸水(含盐量4.0 g/L以上)[1],灌溉时一般都采用2根管道,一根是淡水管,另一根是微咸水管,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期通过计算机控制淡水与咸水的比例。从而既节省了淡水资源,提高了作物产量,而且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据说咸水浇灌出的西红柿味道更甜美。

2.4.3 人工降雨。

以色列自1976年以来不断加强对人工降雨的研究,经过10多年的努力,现在的技术已很成熟,从而使得人工降雨在以色列的一些地区已很常见,并且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资料指出,可以增加季节性的降水数量为15%±6%。

2.4.4 收集地表径流。

前文已提到以色列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因而以色列把雨季时过多的地表径流通过一些工程措施,如集流坝、蓄水坝等收集起来,用于在极其缺水时供作物使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降水的时间分布差异,减少降水充足时的水资源浪费。为此,以色列科学家开发一种技术,预测雨水的流量,安排雨水的流向,使大量雨水渗流回地下或修筑堤坝蓄集起来。他们还成功地在年降水量仅94 mm的内格夫沙漠,通过微型集水区技术创造绿洲[7]。

2.5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以色列种植结构的发展演变经历了2个阶段,标志着以色列农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合理向科学合理化的演变过程,其转折点是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色列发展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自给主导型种植业;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色列发展是以园艺为主的出口主导型种植业,以出口创汇达到以农养农的目的[8]。调整后的农业种植结构使得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要求较少而对科技含量要求较高的经济作物面积增加,这些作物可以为以色列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特别是外汇收入大大增加。

新种植结构的思想就是要限制耗水多作物的种植,以求消耗最少的水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而以色列开发培育出了很多高产优质且耐旱、耐盐碱作物。如他们通过对5 000多种沙漠植物的潜在经济价值筛选,建立了种子基因库,筛选的十几个有潜力植物品种正处在不同的研究和开发阶段。同时还从其他国家引进了一些沙漠植物,如从澳大利亚引进了一种灌木植物作为观赏花卉栽培,仅该植物每年就带来600万美元的出口创汇收入。

3 我国水资源及农业用水现状

3.1 我国目前水资源状况

3.1.1 总量多,但人均地均少。

世界各国都将河川径流量作为动态水资源,近似的代表水资源量。我国平均年径流总量约为2.8万亿m3,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尼,居世界第6位。因而可知,我国河川径流总量从世界范围看还是很充沛的。但我国人多地广,按人口和耕地面积分配,水资源就显得十分紧缺。即使按12亿人口计算,人均年占有量也仅2 300 m3,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属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1 hm2耕地平均占有径流量为28 320 m3,仅为世界平均值的80%[8]。因此,从人均和地均可看出,我国的水资源十分紧缺。

3.1.2 时空分布不均。

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国80%的水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该地区人口占全国的53%,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5%;而长江以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7%,耕地占全国的65%,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20%。从时间分布来看,水资源的年内、年际变化都很大。在一年内,一般降水量多集中在汛期,南方河流汛期在3—6月(或4—7月),降水量可占全国降水的50%~60%。北方河流汛期在6—9月,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80%,而且常以暴雨形式出现,不仅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而且洪水的利用难度很大,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另外,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很大,丰水年与枯水年悬殊较大,因而旱涝灾害频频发生,甚至同一地区有时还会旱涝灾害交替出现。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和年际、年内变化的现状,使我国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缺。

3.1.3 水污染严重。

虽然我国水资源很紧缺,但污染情况却很严重。由于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因而水污染严重是造成缺水的一个重要人为因素。据水利部门调查,全国5 000 km长的重要河道中,有近1/2河流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为Ⅳ类和Ⅴ类水),已有4 000 km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主要湖泊有26%已达到富营养化程度,全国约有7亿人饮用细菌含量超标水。全国有很多缺水严重的地区往往也是水污染严重的地区,这不得不提醒人们,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方法就是要减少水污染。

3.2 我国农业用水现状

3.2.1 浪费水严重。

我国一方面水资源十分紧缺,另一方面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用水量过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是我国农业灌溉中最大的问题。水利灌溉对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及整个农业的快速持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农业灌溉需要大量的水。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整个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80%,可见农业在我国是第一用水大户,但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用水比例多在50%以下。

3.2.2 环境问题。

由于不合理的大水漫灌,会引起次生盐渍化面积扩大;由于地下水的超采,井灌区会出现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时会引起地面下降,甚至在有些地区出现海水倒灌等严重后果。

3.3 农业节水的重大意义

一是农业是用水大户,如果农业生产能节约水资源那么就能缓解水资源危机,满足生产和生活对水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保障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农业节水同时也是现代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就是要追求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三是随着工业和城市的不断发展,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增加,从而使得我国农业用水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逐年减少,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工业和城镇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发展,而农业与工业争水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农业用水的紧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使农业在水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仍能稳步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确保农业稳定增长。

4 我国发展节水农业的对策

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途径有2条: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开源主要是指兴建拦蓄和跨流域调水工程以使水资源得以重新合理分配,以及提高雨水的就地利用率,对工业废水、微咸水、劣质水进行处理和有效利用等。节流主要是指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水危机的出路。

4.1 开源

4.1.1 充分利用天然降水。

我国许多干旱缺水地区的降水还是很丰富的,而且降水非常集中。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490 mm,降雨集中在6—8月,如能将这部分水资源收集储存,既可以提高该区雨水利用率,缓解无雨时水资源紧缺问题,又能减少该区的水土流失。在其他干旱地区和淡水资源极其缺乏的岛屿、半岛或山区,可采用人工汇集的办法,把周围地区的降水、径流汇集储存起来,以供旱地、庭园灌溉和人畜饮用。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这也是最省投资的节水措施。根据地区的不同特点主要方法有:通过平整土地和地面覆盖等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的入渗能力;可以在山区根据地势适当的修建水库,拦截汛期时的洪水,这样既能在汛期减轻洪水灾害又能在雨水少时也有水灌溉。

一是平整土地。平整局部土地,消除一些不利耕作和灌溉的坑穴、废沟和个别面积较小的高地或低地,使田地基本满足一般的耕作和灌水要求,以利于保水、保肥、保土,为农业高产稳产创造条件。二是地面覆盖。因为土壤表面蒸发浪费大量水分,而这对作物生长发育无直接益处,是土壤水分的无效消耗,因而降低土壤蒸发对节水增产非常重要。而在地面设立一挡水层或多孔的覆盖物,能有效抑制土壤蒸发。一般的覆盖方法有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砂石覆盖等。地膜覆盖是指用指厚度为0.002~0.020 mm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覆盖在土壤表面。这种技术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随着塑料工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增温、保湿、促进种子萌发、促进作物早熟高产等优点。

秸秆覆盖是指利用农作物的秸秆、麦糠、残茬以及落叶等为材料覆盖在土壤表面,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土壤肥力,而且还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增加土壤含水量。秸秆覆盖可切断蒸发面与土壤毛管之间的联系,因而可以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在连续降雨特别是雨量较大时,容易产生地表径流,当土壤表面覆盖秸秆后能明显减少径流速度,增强土壤的蓄水量,防止水土流失。并且秸秆覆盖避免了雨滴对土壤表面的直接冲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土壤板结,促进水分入渗。由于秸秆覆盖能有效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改善农田供水条件,因此在秸秆覆盖下的作物耗水量减小,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因而产量也明显增加。砂石覆盖是指利用卵石、砾石、粗砂和细砂等的混合体,在土壤表面覆盖1层厚度为5~15 cm的覆盖层,主要适用于特别干旱的地区。由于地面覆盖的砂石层颜色较深,因此在太阳辐射下吸热多、增温快、保温好;农田覆盖砂石后,由于砂石表面凹凸不平,沙粒间空隙大,渗透性好,因此降水入渗快、地表径流小、土壤蓄水量增大,避免了土壤的沙化;由于砂石覆盖层的阻碍作用,明显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这不仅增加了土壤的含水量,而且有效地抑制了土壤下层可溶性盐类随水分蒸发而累积在土壤表层。在特别干旱地区覆盖砂石,能改善土壤生态条件,使得在灌溉很少的条件下也能栽培出经济价值较高的瓜果、蔬菜等。

4.1.2 利用污水灌溉。

利用污水灌溉农田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明显,城镇污水中大部分含有一定的肥效,因此污水灌溉可一举解决农作物对水肥的两大需求,又有十分显著的增产效果,而且还可以节省劳动力,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据统计,污水灌溉旱田一般可增产50%~150%,水稻可增产30%~50%,水生蔬菜可增产50%~300%。但是污水灌溉也有一定的限定条件,如必须进行一定的污水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灌溉污水量不可超过作物需水量,否则会发生污水的深层渗漏,污染地下水;在雨季和作物非生长期,不可进行污水灌溉。如果污水灌溉使用不当,反而会导致作物减产、恶化土壤、传染疾病、破坏生态平衡,危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等。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努力探索经济有效、技术可行、节省能源的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这对于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民健康、改善生态系统、发展农业生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3 利用微咸水灌溉。

微咸水一般适用于灌溉特别干旱的地区,这些地区淡水资源很少而咸水相对较多,如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应用时要注意水质和作物的耐盐能力,一般选择耐盐碱的作物。另外,要特别注意掌握好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耐盐能力,如小麦在返青阶段不能使用含盐量高的微咸水进行灌溉。

4.2 节流

4.2.1 加大节水灌溉的力度。

我国与以色列相比,水资源不管是总量还是人均都是很丰富的,但是我国水资源紧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极其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力度。以色列在建国后不久就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管理境内的水资源,虽然以色列的私有化程度非常高,但水资源只属于国家所有[9]。因此,我国应尽快实行水资源的法制化管理。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大政府投入。在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发展农业必须依靠科技,以色列非常重视科技投入,每年仅用于农业科研的经费就超过8 000万美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这不仅保证了以色列农业科研在世界上的先进地位,也为以色列农业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技术和成果[3]。我国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还应通过对节水的教育宣传,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

4.2.2 因地制宜地选择节水技术。

目前可供选择的节水灌溉技术很多,很多先进的节水技术固然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又能增产,但对技术要求很高,而且投资非常大,因此必须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节水技术[10]。从理论上看,微灌的适用范围几乎不受限制,但从当前微灌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仅投入大、技术要求高而且灌水装置容易堵塞,因而对水质的要求较严,水源需经过滤、沉淀和化学处理后才能进入微灌系统,这无疑增加了成本,因而应当选择适当的地区和作物施行。在地区上应选择其他灌水方法很难灌溉的地区,如干旱的山坡丘陵地区,沙漠、河滩地、石质沙砾地区,还有小山泉、小溪流等其他灌水技术无法利用的分散的小水源区;在作物上应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如在温室和塑料大棚中培育的蔬菜、花卉、咖啡等,这样可以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考虑到我国经济实力不足、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的现实,目前还不宜大面积地采用成本和技术要求很高的喷灌、微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因此还是要较长时间地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目前我国约有98%的灌溉面积采用地面灌溉方式,与其他先进灌水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小、使用管理方便等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但传统的地面灌溉方法管理粗放、技术落后,田间水浪费相当严重。因此,改进地面灌溉水技术、提高灌水效率、节约灌溉用水已成为我国农田灌溉工作的重要任务。

输水过程中水资源浪费非常严重,因此应当更多的关注输水渠道的防渗和防漏,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浪费。减少输水渠道的透水性,是灌溉各环节中节水效益最大的一环。目前我国80%以上的渠道没有防渗处理,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不到0.5,也就是说从渠首到田间的引水有1/2以上是在输水过程中损失掉的。全国每年有渠道损失的水量达到1 734.6亿m3,为我国农业总用水量的45%。为提高渠系水分利用率应着手于:提高渠道的抗冲能力;减少渠道粗糙程度,加大水流速度,增加输水能力;减少渗漏对地下水的补给,有利于对地下水位的控制,防止盐碱化发生;减少渠道淤积,防止渠道生长杂草。

摘要:介绍了以色列的自然状况和发展节水农业的一些措施,在分析以色列农业成功经验和我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今后发展节水农业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节水农业,经验,启示,以色列

参考文献

[1]王耀琳.以色列的水资源及其利用[J].中国沙漠,2003,23(4):464.

[2]温学飞,郭永忠,徐荣,等.以色列节水农业成就对宁夏发展节水农业的启示[J].宁夏农林科技,2004(3):54-55.

[3]郭云义,陈义,刘敏英,等.以色列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经验分析[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4(3):47.

[4]符少辉.以色列现代农业的特点及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4(4):337-389.

[5]丁跃元.以色列的农业用水管理与水价政策[J].北京水利,1998(2):54.

[6]庞鸿宾.节水农业工程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288.

[7]龚家栋.以色列节水高效农业[J].中国沙漠,1997,17(1):83,86-87.

[8]山仑.借鉴以色列节水经验发展我国节水农业[J].水土保持研究,1999,6(1):117.

[9]李伏生.我所了解的以色列农业[J].广西农学报,1999(1):53,56.

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政府支持 篇8

关键词:以色列,现代农业,政府支持

农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行业, 同时也是利润率较低的产业部门, 因而政府的扶持与帮助及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农业的规范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农业和从事农业的劳动者的各项扶持和优惠政策上, 以色列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为该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政府立法科学规划、规模经营、有效保护耕地资源

以色列土地基本上属于国有, 政府立法对于土地的规划、经营与保护, 有一整套严格而又详细的规定。概括起来, 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 科学实用的规划。政府在规划城镇发展时, 就充分考虑到对耕地的保护, 并尽量减少城市建设用地对耕地的挤占, 兴建住宅在内的所有跟土地有关的开发计划都要经过国家土地管理局审批, 以避免滥用耕地。

第二, 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以色列规定农业用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出售, 只能租赁或续租, 每次49年, 最长不得超过99年。以色列政府根据地理位置和肥力对土地进行评估并确定了等级, 并以此确定地租, 租金每三年商谈一次。当然, 土地如果因为自然灾害等因素而遭到破坏, 土地等级可以调整。农业企业根据土地的等级以及粮食市场价格来确定某一块土地的地租, 这样就为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转让确立了一个较为科学和公平的基准价格, 减少土地转让的谈判成本, 加速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同时, 政府制定了规范性的法律合同文本, 土地转让合同签订不需要律师, 也不需要公证, 签订后直接到当地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门登记一下即可。

第三, 通过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来保护耕地的质量。在以色列, 农业、卫生、环境等多个部门共同对农业生产与消费全程实施质量控制, 国家对农药和肥料污染、农产品残毒、农业废物等, 均有明确细致、操作性很强的规定, 并进行有效监督, 农业生产者偷用化肥或农药, 如果通过对样品和土壤的检查被发现, 处罚相当严厉。同时, 国家还通过污染税、环境许可证、绿色有机标志等制度建设引导农民。随着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农业和害虫综合防治等先进的耕作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 比如采用缓效肥料、对土壤和水源加强检测、对害虫实施生物防治等, 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在逐渐减小, 这些成功的做法, 为全球生态、有效、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二、出台各项财税扶持和优惠政策

以色列对农业的财税扶持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是直接对农业的投资, 包括农业投入补贴、农业保险补贴、国内市场资助、意外灾害补贴等;二是间接对农业进行资助。包括允许并支持农业垄断经营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比较效益、对土地进行整治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等。在以色列, 尽管对农业企业和工业企业执行相同的所得税税率, 但对农业仍有许多扶持和优惠政策:以色列政府在1984年通过了《农业投资鼓励法》, 向农业领域内具有一定条件的投资项目提供一定比例的投资补贴、减免税额、设立农业开发风险基金等, 以吸引投资。该法案还规定, 每年由财政部、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等部门制定国家农业投资指南 (含温室、花卉、蔬菜、水产养殖、奶牛养殖等项目) , 各地政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农业项目;国家财政对主要用于出口、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项目投资30%。而国家财政对政府立项的其他行业项目只投资24%;对农业企业购买农业大型机械设备, 政府给予购买价格40%的补贴;以色列税法规定, 每个行业都要交所得税、销售税、土地改良税和财产税。对农业项目, 除所得税外都有优惠:销售税税率为4.5%, 农业按0.5%征收;土地改良税, 其他行业 (如工业、商务等) 按土地价值的2倍征收, 农业按1.2%征收;财产税税率为2.5%, 如果财产用于发展农业可减免;同时, 政府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农民, 还实行减免税收的照顾, 并按照灾情大小发放一定的救济款;以色列还对农产品进口实行较高的关税和较为严格的安全、环境、卫生、检验检疫等方面的要求, 特别是犹太教律法对进口食品的一些特别规定, 手续繁琐, 成本高昂,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国农业发展。

三、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倒逼以色列农业走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科技之路

以色列的水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以色列境内最大的淡水湖加利利海 (又称基内雷特湖) , 湖水面积164平方公里, 仅占全国水域面积的38.23% (其余61.77%为海水) , 国土面积的0.74%, 是以色列唯一的淡水水源, 供应着全国l/4人口生活用水和大部分灌溉用水;二是地下水资源。以色列国土90%是丘陵和沙漠, 其中沙漠占国土的60%, 蒸发量又大, 地下水资源极度稀缺;三是降雨。以色列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暖潮湿。从北到南降雨量逐步递减, 降雨分布极不均衡。降雨主要集中在冬、春季, 其余季节几乎无降雨。在以色列建国伊始, 水是珍贵的资源就已形成全民共识, 并上升到国家战略与安全层面。1950年成立“国家水利委员会”, 负责制定全国水利政策、分配配额、用水计划与资源发展规划, 这样就将水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权牢牢控制在国家手中。

1959年以色列陆续颁布实施了《水法》、《水计量法》、《水井控制法》、《经营许可法》等一系列法规, 从立法角度保证水资源保护措施的严格执行。《水法》明确规定:以色列的水资源是公共财产, 由国家控制, 用于满足公民的需要和国家的发展;一个人拥有土地的产权, 但并不拥有位于其土地上或通过其土地境内的水资源的权力;建立补偿基金, 保证全国所有地区特别是远离水源的边境和干旱地区均衡发展, 以减少国内不同地区间水费的差别。基金通过对用户用水配额实行征税筹措。保证平等用水配额的主要措施是将不可转让的配额授予用户。对用水超出配额的用户要实行罚款, 这些罚款用以奖励按配额用水的用户。对配额以内的水费, 使用较低的费率;高于配额的水费, 按分级提价的原则征收较高的费率 (有的高出基数的3倍) 。

由于以色列国家输水工程依靠电力泵水, 因此以色列的水费受电力费用的影响非常大。国内学者丁跃元 (2000) 依据以色列1992年的物价水平对以色列的水费与电力费用的相关性进行过分析:国家供水工程从加利利海开始, 每年需要提水3~4亿m3, 。每输送1m3的水需克服360m的静扬程4, 耗费l.2kwh的电力。进一步说, 因以色列全部使用喷灌或滴灌, 水必须以不低于2.5个大气压的压力输送到用户的给水栓。最后1m3水到达最远和最高点时, 电力消耗增大到4kwh/m3。1992年, 以色列总发电240.19亿kwh, 而供水系统用电19.55亿kwh, 占总发电量的8%。依据用水用途, 以色列将水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 针对不同用途和配额, 分别制定不同价格。

生活用水:分配给以色列每个家庭生活用水量配额是每年100~180m3, 配额内的水价约为每立方米0.7~1美元 (包括市政部门对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废水处理等的征税) 。平均每个家庭花费在生活用水上的费用约150美元 (不包括浇草坪和花园用水费用) 。这约占平均每个家庭年度费用的1%。一个家庭若用水超过其用水配额, 超额部分水的收费为每立方米1.6美元。

工业用水:对配额内用水定价为每立方米0.2美元;超过配额10%的用水, 水价为每立方米0.4美元;超过配额更多的水, 水价为每立方米0.6美元。

农业用水:农业对配额水的前50%定价为每立方米0.1美元, 其余的约为每立方米0.14美元。对于超过配额用水的前10%, 定价为每立方米0.26美元, 再多的超额用水为每立方米0.5美元。考虑到作物平均配额用水变化范围为3, 000~7, 000m3/hm2, 年度用水费用约为360~840美元/hm2。

用户管理组织 (市政部门、吉布兹等) 依法负责将水利委员会制定的月用水配额输送到用户给水栓。这些配额每年约在灌溉季节前两个月, 由水利专员连同对每一类用户 (农业、工业、市政部门) 用水详细的价格及分级提价价格一起颁布。农民有足够的时间, 在政府水价发布后, 从价格和水量两个方面考虑, 制定出他们的季节种植计划。输送到政府给水栓的水量由麦考罗特公司监测, 输送到每个用户的水量由有关的管理组织 (市政部门、莫沙夫、吉布兹) 监测。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除了基础价以外, 政府还依据用户用水量的多少而将水价分为几个不同的档次, 用水量越大、价格越高, 用水量超过配额则受到严厉的经济处罚。按分级提价系统, 超过配额的用水可高至配额水价的3倍。

以色列政府利用经济杠杆来奖励节约用水、惩罚浪费的策略十分奏效。一方面为了使农民有利可图, 农业经营必须注重经营结构规模化。以棉农为例, 棉花单产最少要达到4.5t/hm2, 橘农单产要达到5t/hm2, 因此以色列政府鼓励农民发展温室农业。1个农民家庭不使用雇佣劳力可以运作0.3~0.4hm2的精耕细作的温室农业, 主要生产出口蔬菜和鲜花。每个温室每年用水约为5, 000m3, 年度毛利约为45, 000美元, 因年度水费用不多于600美元, 水费不成为生产的约束;另一方面农业又是用水大户, 使用以色列水资源的60%, 如果想保持农业不受水价的约束, 就必须发展节水技术, 将农业对水资源消耗稳定在用水配额以下。这就迫使农业进行技术开发和革新, 以有效节约用水, 使以色列走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科技之路, 其沙漠“温室”技术、优良种子选育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微咸水灌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先进科技在农业上的运用, 使得以色列农业灌溉用水连续30年稳定在13亿立方米, 而产出与建国初期相比却增长了12倍。正如以色列前总理西蒙·佩雷斯所言:以色列的高科技萌发于农业。

参考文献

[1]吴志鹏, 薛永祥.德国, 以色列现代农业考察报告[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9.1.

[2][美]丹·塞诺, [以]索尔·辛格.王跃红, 韩君宜译.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M].中信出版社, 2010.9 (第一版) .

以色列农业 篇9

山东是农业大省, 以色列是一个农业技术强国, 两个地区的农业发展各具特点、各有优势。以色列农业发达, 许多农业技术, 如水资源利用和灌溉技术、温室技术、奶牛饲养技术、化肥与植物保护技术、育种技术等, 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高科技使以色列创造了沙漠中的农业奇迹, 并且使以色列成为了“欧洲的厨房”, 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农产品和农业技术出口大国。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 地理位置独特, 地形条件多样, 适宜多种生物生长发育, 因而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生态类型和生产门类, 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山东省同以色列两个地区在农业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同时也不存在外来因素的干扰。因此, 两个地区的农业合作与交流比较容易形成强大的合力, 农业合作的发展潜力巨大, 前景广阔。

山东省拥有多个省、市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 学科涉及涵盖了山东省主要农业科研领域, 成为科技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学科齐全、科技成果丰硕、综合实力较强、社会效益大, 对山东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以色列国家农业研究开发总院 (ARO) 隶属于以色列国家农业部, 是以色列中央政府的农业研究开发机构, 承担了以色列全国70%以上的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山东省农业科研机构和以色列ARO在两个地区农业发展的道路上, 担当着同样重要的角色。为促进两个地区农业更好地发展, 山东与以色列进行了多次互访, 并极力探讨促成有关合作事宜。

1 人员培训

山东省同以色列都是规模大、力量强、学科齐全、贡献和效益突出的农业科研院所, 并都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为双方开展技术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搭建了互动平台。以色列农业科学院为来自山东的大学及研究院所的博士毕业生, 提供在双方确定的合作领域内的主要农业技术方面的博士后进修机会, 并资助与山东相同的奖学金名额。同样山东省科研院所也在积极促进为来自以色列的专家提供同样待遇的博士后进修机会。双方将在农业高端领域互通有无, 形成良好的相互信任和工作互动机制, 将在促进山东省与以色列的农业交流合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技术合作

(1) 以色列农业技术中最先进的是灌溉技术、育种技术、智能温室大棚技术。 (2) 为了促进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技术和体系, 山东省各农业科研单位及企业需要进一步同以色列交流学习先进的温室技术, 取长补短并进行消化吸收, 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先进温室技术的作用。 (3) 山东省某科研机构现已拥有智能化温室建筑面积9160m2, 采用Venlo型热镀锌轻钢组合式结构, 中空PC板覆盖, 铝合金门窗。配置电动齿轮条启闭内、外遮阳系统, 电动齿轮条启闭内、外保温系统, 湿帘、风机降温系统, 双翼侧开式电动天窗, 内环流风机系统, 自行走喷灌车, 移动式育苗床, 无土栽培槽, 悬挂式微喷系统, 滴灌系统, 供水施肥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 热水供暖与灌溉用水预热系统, 照明与补光系统, 温、光、湿检测系统, 室外气象检测系统, 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等。 (4) 20世纪90年代以后, 山东国民经济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 蔬菜市场的进一步放开, 给山东的蔬菜设施栽培和现代温室的发展, 带来了更大的动力和活力。此外, 以色列先进的花卉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 对山东花卉栽培和良种培育技术的改进和提高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山东省某农业科研机构与以色列ARO组织互访的过程中就多次涉及到蔬菜合作育种的事宜, 该合作正在双方高层的支持下积极促成中。

3 技术服务体系

探讨山东省同以色列ARO组织建立由政府部门, 科研机构和农民合作组织紧密配合的研究体系, 以色列ARO科研项目直接来自于生产实际, 并由生产部门提供科研经费及试验基地。山东省科研机构, 在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 还承担着众多国家、省级科研项目。双方在促进当地基础农业发展、高层科研领域研发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样的角色更有利于双方相关产业之间的密切合作, 促进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4 供求关系

山东为以色列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不论是技术培训, 水管理, 应用农业研究和乡村综合发展等领域积累起来的经验对双方都是适用的,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出口相关农业设备和技术的机会。同时, 出口的动力又大大地促进了两个地区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一步发展。

以色列农业 篇10

1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特点

以色列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基础条件如此恶劣, 以色列农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好的效果, 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1.1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农业科研体制

以色列农业增产的96%靠科技, 其高度发达和集约化的农业是以强大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作为后盾和支柱的。政府每年用于教育的支出占GDP10.4%, 研发经费占GDP的4%, 均位居世界前列。

1.2 实用高效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

将科技的制高点转化为产品竞争力的制高点, 就要将先进的技术尽快的推广出去。以色列农业科技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实践证明也是很成功的。目前, 以色列已建立一整套由政府部门、研发机构和农民合作组织紧密配合的农业研究和推广体系。

1.3 独特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由于长期与周边国家或民族发生冲突, 以及自然资源的匮乏, 只有联合在一起才能抵御不利的条件, 所以犹太人形成了两种独特的农民组织——基布兹和莫沙夫。

1.4 高素质的农业生产人员

以色列把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基本财富, 12年的免费义务教育使农民的素质大大提高, 以色列农业生产者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了47%。在农业上除正规教育外, 还大力发展中等专业学校教育和技术培训。

1.5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节水灌溉及施肥系统

以色列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光照充足, 水资源及其匮乏。基于这些条件, 实施水肥一体化管理和精准农业。通过计算机收集棚内感应系统采集的数据, 自动控制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肥、光、热、二氧化碳、氧气等, 应用IPM系统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用CO2发生器产生气体, 果树嫁接技术、剪枝技术的集成应用保证了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在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1.6 先进的农产品采后保鲜技术和健全了市场流通体系

以色列农业先进性不只是体现在各种生产过程上, 也体现在采后处理与保鲜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 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色列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公司对收获的农产品保鲜技术、加工技术、加工机械设备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2 我国玉米产业的育种和推广建议

以色列的农业发展可以说是立足现实不利条件,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研究工作, 注重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 政府在农业的各个领域大力扶持, 这些都给我国玉米研发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2.1 加强合作加快新品种选育步伐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科学技术的源头就是研发, 然后推广和使用, 泛泛的来说就是产学研, 研发在我们国家是集中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 科技成果的90%来源于它们, 所以源头就是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产业指那些参与推广的企业, 最后终端使用技术的是农民。但在我国由于科研与推广存在脱节, 加之科研经费不足, 在我国还不到GDP的1%, 这主要是农业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几乎都来自于政府。而在以色列除政府外, 还有基金会、各种农民组织和私人企业的投资。还有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 重复设置, 很多单位开展同一项研究工作, 使政府本来就很少的科研投入, 还有科技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

2.2 提高农民素质鼓励土地流转

我国现有农业经营主体和方式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由于多年教育投入不足等原因, 造成目前农民文化水平低, 科技意识差, 青壮年劳动力少, 接受新技术慢, 阻碍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还有农村普遍采用土地承包分散经营的方式, 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 力量分散、薄弱, 土地规模过小, 小块土地分散耕种, 不利于一些大型综合性的农业技术和机械化的应用。同时, 分散的农户也没有足够的物力、财力, 承担起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的能力, 加入“WTO”后, 这些远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加强农民素质教育, 建立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实现农业经营体制的突破, 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3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引导农业的发展

在以色列农业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全民教育、品种的创新、节水滴灌、温室栽培、推广培训、产品出口等各方面给予引导和扶持, 充分体现了政府调控职能和市场主体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推进农业发展上, 政府也要给予更多的引导和政策和资金的扶持。

2.4 健全农业推广体系, 完善农业推广运行机制

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必须要有健全的推广体系、完善的运行机制、良好的推广方法, 因此, 必须在现存的农业推广体系的基础上尽快地建立起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多功能、直接服务基层的农业推广体系, 完善各推广机构的运行机制。

2.5 稳定农业推广队伍, 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素质

为搞好农业推广, 建立一支既有一定数量又有较高素质的农业推广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稳定队伍, 充实人员, 确保农业推广人员有足够数量, 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农业推广人员到基层去工作, 另一方面要通过培养、继续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 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素质, 重视农业推广人员脱产学习和在职进修工作, 鼓励农业推广人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提高业务能力, 开阔视野, 拓宽知识面和专业技术的深度和广度, 不断丰富推广经验, 提高农业推广技能, 提倡“献身农业、服务农民”的奉献精神, 发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3 结语

上一篇:民生观下一篇:水土保持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