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原则

2024-10-22

取舍原则(共7篇)

取舍原则 篇1

“亲亲相隐”和“大义灭亲”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重要伦理原则, 二者在实践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冲突, 即“亲亲相隐”可能有损公义, 而坚持“大义灭亲”又必然要求亲亲不能相隐。就这一问题, 近年在学术界掀起过一场热议[1], 论者多各执一端, 或从人伦角度提倡“亲亲相隐”, 或从法理立场主张“大义灭亲”, 而本文尝试回到儒家经典本身, 以意逆志, 用儒学固有的概念和思维调解“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之间的冲突, 探讨传统儒家文化对这一矛盾的处理原则, 以便为今天的法制建设提供新的借鉴。

“亲亲相隐”经典案例——父子相隐攘羊

“亲亲相隐”最早见于《论语·子路》: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 其父攘羊, 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 直在其中矣。’”

所谓“攘”, 魏何晏注为“有因而盗”, 这个“因”, 宋邢昺疏为:“有因而盗曰攘, 言因羊来入己家, 父即取之”, 这与我们今天通常理解的偷窃甚至抢劫行为是不同的, 虽然我们不知道在当时社会于礼法究竟算多大罪过, 但是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首先, 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其次, 这种不正当行为肯定不算太大的罪过, 甚至可能只是一个道德问题, 并不一定触犯刑律。所谓“隐”, 揣《论语》原文, 叶公云“证之”, 孔子云“隐”以对, 则为“不证”之义审矣, 因此以其为“讳匿”之意为传统经学家之共识。今人王弘治以为“隐”是“檃栝”之“檃”的假借字, 有“矫正”之义。[2]可谓独创新说, 为经典的阐释开辟了新的空间, 但其实二者并不矛盾, 讳匿而不告, 可以私下再行诤谏, 帮助父亲矫正错误行为, 而并不一定要用告发父亲外扬家丑的方式来使其悔改。故《论语·里仁》云“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 《礼记·内则》云“父母有过, 下气怡色, 柔声以谏。谏若不入, 起敬起孝, 说则复谏”, 《孝经·谏诤章》亦云“父有争子, 则身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 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 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 从父之令, 又焉得为孝乎”, 都肯定了诤谏的意义。

“大义灭亲”经典案例——石碏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最早见于《左传·隐公四年》:

“春, 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 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 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 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 老夫耄矣, 无能为也。此二人者, 实弑寡君, 敢即图之。’陈人执之, 而请莅于卫。九月, 卫人使右宰丑, 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 莅杀石厚于陈。君子曰:石碏, 纯臣也, 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 其是之谓乎?”

讲的是卫国大夫石碏之子石厚帮助公子州吁弑君篡位, 为其父大义灭亲用计正法的事情。所谓“纯”者, 段注《说文》曰“不襍 (杂) 曰纯, 不变曰粹”, 石碏的确算得上是“臣事君以忠” (尽己之谓忠) , 在处理国家大事时能不杂有父子私情, 所以被称为“纯臣”。当然石碏在处理其子之事时是否经历了痛苦的心理斗争, 我们不得而知, 但他最终的抉择当然无愧于“大义灭亲”四字, 文末引“君子曰”, 便说明这在当时是普遍受到道德推崇的行为。

以上两个案例, 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至亲之人触犯了礼法, 而处理的方式不同, 却同样受到儒家经典的赞赏和提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件案例存在以下差异:

前者为乡党之间的“民事案件”, 是普通民众之间的财产纠纷, 前文分析过攘羊的行为, 并非主动盗窃, 虽有过但并不算重, 而且羊自入户中, 并不为外人知晓, 甚至可能失主并无确凿证据控告其父, 而其子出而证之, 既有卖父邀名之恶, 又失诤谏规劝之义。这样的行为如果大力提倡, 必定导致人伦之殇, 最终酿成“人皆有食子之忠, 而无放麑之情”的社会悲剧, 如此“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 是儒者最不愿看到的“亡天下”的局面。[3]因此《礼记·檀弓》云“事亲有隐而无犯……事君有犯而无隐”, 就是因为亲属秉承天赋的血缘关系, 与“君臣以义合”的公共关系不同, 是在家庭私人领域, 即门内之治。《礼记·丧服四制》云“门内之治恩揜 (掩) 义, 门外之治义断恩”, 就揭示了在公私不同领域不同的处理方法。孔颖达疏曰“门内之治恩揜义者, 以门内之亲, 恩情既多, 揜藏公义, 言得行私恩, 不行公义”。所以就攘羊之事而论, 父子相隐, 合乎礼法, 而且揜藏公义, 并非断绝公义, “揜”字, 其实就暗含了私下檃栝诤谏的义务。

后者为弑君篡位的大逆不道行为, 直接动摇一个国家的统治基础, 相比之下罪过要大得多。《白虎通》云“君, 群也。群下之所归心也”, 可以说是一国人民赖以团结的核心, 而“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杀人而自立, 如果不是“诛一夫”而顺民心的情况, 便是弑君谋逆行为, 势必引起国家混乱和人民灾祸。《左传》借众仲之口说“夫州吁, 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 安忍无亲, 众叛亲离, 难以济矣。……弑其君, 而虐用其民, 于是乎不务令德, 而欲以乱成, 必不免矣”。所以这样的乱臣贼子, 人人得而诛之。“《春秋》之义, 臣不讨贼非臣, 子不复仇非子也” (《春秋繁露·王道》) , 讨乱诛贼, 是全国臣民庄严的公共职责。石碏当然是一个父亲, 但是他同时也是国家公职人员, 是一国臣子, 所涉案件是朝廷之公事, 君父之仇大同天, 当恩与义相冲突时, 运用“门外之治义断恩”的原则, 他就应该选择大义灭亲。“断”与“掩”不同, 是力求不杂有私情, 因此石碏被称为“纯臣”, 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也显示了门外之治高于门内之治的原则, 当二者冲突时, 即国家公职人员同时审理国家公共案件, 处理的对象是自己的直系亲属时, 就应该“义断恩”, 否则徇私枉法, 就必然滋生腐败。

由此可知, “亲亲相隐”和“大义灭亲”的矛盾, 实际是恩 (情) 与义 (法) 的冲突, 权衡其小大之别而作出不同处理的关键在于所涉事件属于门内 (家庭邻里乡党) 还是门外 (朝堂国家君主) 。《礼记》所云“门内之治恩掩义, 门外之治义断恩”, 为权衡处理“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冲突的礼法依据和重要原则。而这一原则, 推根溯源, 是儒家哲学指导下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论, 是儒家思想光辉的体现。概而论之,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礼乐仁和的核心理念

儒家思想以人为本, “仁者, 人也, 亲亲为大, 义者, 宜也, 尊贤为大。亲亲之杀, 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 (《礼记·中庸》) 。崇尚礼乐政治和道德教化, 是实现大同仁和之理想社会的重要途径。儒家主张德主刑辅, 礼乐和刑法, 根本上都是为实现仁和的理想而设。“礼者, 履此 (仁) 者也;义者, 宜此 (仁) 者也” (《礼记·祭义》) , 礼乐自不待言, 连崇尚法治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都强调, 即使是刑法也要“凡治天下, 必因人情, 人情者有好恶, 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 则禁令可立, 而治道俱矣。”故而新中国以前的历代法制, 都有“亲亲相隐”的条例, 即保护这种本乎自然的血亲之爱。从儒家的角度来说, 理想的社会是“男有分”, “女有归”,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各当其位, 各司其职, 达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和谐状态。如果“君臣将狱, 父子将狱, 是无上下也” (《国语·周语》) 。礼乐的意义在于提供了所以“定亲疏, 决嫌疑, 别同异, 明是非”的准则, 而“亲亲、尊尊、长长”, 体现“男女之有别”, 维护“人道之大者”是其根本理念。亲亲, 故得相隐, 以恩掩义;尊尊, 故尚大义, 须义断恩。

二、推己及人的方法论

亲亲与尊尊既是对立又是和谐统一的。由亲亲而至于尊尊, 是儒家推己及人的基本方法论的体现。“由近以推远, 即小以见大, 此人类求知之恒蹊”, [4]古之人则本诸身以为推, 孔子曰“推己及人”, 孟子曰“推其所为”, 忠恕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修己以安百姓”, 也是《礼记·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的“知所先后”之法。夫妇父子, 人伦肇始, 百行以孝为先。父母、兄弟、子女、宗族是本乎天然的血亲之爱, 很难想象连至亲之人都不爱的人会爱天下人, 故只有植根于“老吾老”, 才能“以及人之老”, 立足于“幼吾幼”, 才能“以及人之幼”, 这“以及”便是“推”的最鲜明体现。因此礼乐政治以家国同构的社会体制, 以亲亲为基础, 以尊尊为要旨, 实现门内与门外的和谐统一。

三、权以执中的处事策略

明确区分门内与门外, 体现了人们追求公私分明的愿望, 力求避免假公济私而伤害公义的腐败行为, 但以人伦道德为基础建立的家国同构的社会体制, 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公私分明,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家与国利益的冲突仍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中庸》曰“君子时中”, 《周易》贵乎“当位”, 都是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亲亲相隐”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门内之治的矛盾, 减少了将不直接关乎大义的生活琐事诉诸法律而增加行政成本的弊端, 同时有助于推己及人, 使家兴而国宁, 促进家国同构社会的和谐, 保障门外之治的大义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因此“亲亲相隐”和“大义灭亲”, 是矛盾的两端, 又统一于一体。而“门内之治恩掩义, 门外之治义断恩”的原则只是一个通行的准绳, 在权衡具体问题时, 还有门内与门外纠缠不清的情况[5], 因此春秋有“反经合权”之义, 便是要权其两端而执中, 否则“执中无权, 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 为其贼道也, 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尽心上》) 。以“门内之治恩掩义, 门外之治义断恩”为绝对原则而不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便已失中庸之道。而“反经合权”, 根本上是要合乎“仁”的目的和效果, 故无论是亲亲相隐, 还是大义灭亲, 无论是行直道, 还是于曲中求直, 归根到底, 都要有“直在其中”的理念, 否则“反经合权”, 就可能被滥用而背离仁义中正的本意。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儒家经典记载的“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的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得出“门内之治恩掩义, 门外之治义断恩”为处理“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之间矛盾的重要原则的结论, 并进一步论述了这一原则所体现的儒家礼乐仁和的理念、推己及人的方法论和权以执中的处事策略。

关键词:亲亲相隐,大义灭亲,门内之治,门外之治,儒家

参考文献

[1]参见郭齐勇主编, 儒家伦理争鸣集——以“亲亲互隐”为中心, 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

[2]王弘治, 《论语》“亲亲相隐”章重读——兼论刘清平、郭齐勇诸先生之失[J], 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

[3]参见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4]吕思勉, 理学纲要[M], 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年4月第1版。

[5]如《白虎通.谏诤.隐恶之义》载周公诛管蔡事《, 孟子.尽心上》载舜窃负而逃事, 《孟子.万章上》载封之有庳事等, 皆有反经合权之义。

考研取舍论 篇2

一、考研的必要性

现在, 各高校考研比例几乎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其中, 女生的报考率和成功率也是高于男生的。为什么许多人要考研呢?主要原因有二点。

1. 研究生相对好就业。

研究生比例最高的单位当属高校和科研院所, 这些单位都用职称确定收入的高低, 职称与研究生学历是有直接关系的, 它影响个人福利和收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以现在的高校教师几乎都是硕博士;如果不是博士毕业, 就不能当博导, 这也是一种推动力。高学历也是一种资历, 多劳多得,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多是中国国情, 40年前农业大学毕业的人多数能当县长, 20年前多数当乡长, 现在呢, 只能当村长了, 生不逢时, 这不能埋怨父母。如果现在的你, 还想进高校或某些省级单位呢?研究生文凭是少不了的, 这是就业系统工程的第一步, 这类单位是当前社会中很不错的去处, 地处中心城市, 能带薪休息, 旱涝保收。这样的事例就在我们身边不断上演。因为保卫干部有正规国家编制, 所以长安大学保卫处2014年拟招聘优秀人才。招聘要求是:2014年应届硕士毕业生;毕业生在校成绩达良好以上并获得大学英语六级证书;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公安政法院校毕业生优先等九项要求, 年薪不低于5.5万元。长安大学这场不是闹剧的闹剧的发生是有国家体制原因的, 省部级科研单位本科生留校机率太小, 所以不想倒闭的科研单位的保卫处只能向硕博士下手了。

2. 研究生阶段能显著提高个人能力。

现在的高校, 个个扩招, 学生多, 老师少, 教学资源紧张, 学校疲于应付“工厂化的人才流水线”, 四年时间里学生也只能从讲堂上了解个皮毛。学院的若干贵重仪器, 几个本科生有机会接触?普通老师能认识几个本科生?研究生就不同了, 导师为你开小灶, 他找来科研经费后, 让你在小问题上做大文章, 在方寸之地绣花。换句话说, 导师的研究方向就像一块风水宝地, 譬如你是挖井人, 如果你只能挖十米, 那和普通研究生差不多, 你就能混个毕业;如果你能挖二十米, 就与众不同, 可能获得国家奖学金;如果挖三十米, 那也许是国际领先, 也许你能从此改变命运, 一路顺风。这种工作主要依赖自己的专注程度、兴趣、抱负、付出和团队精神, 后者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个好汉三个帮。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通过这样相对独立的锻炼和自觉再学习过程, 你会有很大变化, 思想更现实、更沉稳、技术更熟练。中国当前阶段培养的研究生, 科研能力比社会工作能力强, 他们比较适合在高校或相关科研机构工作, 这是他们最适合的去处。现在, 研究生毕业会有锦绣前程吗?从总体上看, 从人生发展大势上看, 答案是肯定的, 现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 绝大多数持研究生以上文凭, 他们是中国科技创新的栋梁。钱学森是美国空气动力学博士, 李四光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博士学位, 盛彤笙不仅是德国的医学, 而且是兽医学的博士。现在, 许多高校引以自豪的杰出校友, 他们取得的成绩都与他们研究生阶段形成的人生目标和打下的理论基础有关。娱乐圈中也有一些明星, 在努力读研, 再次充电, 如网上有“娱乐圈的十大博士硕士明星”的一则报道。2009年9月, 宋祖英重回中国音乐学院, 考上了声乐博士, 她是中国众多民歌手中的第一个声乐博士;冯巩竟然在多年前就拿下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戏剧文学硕士文凭;2007年, 赵薇以优异地成绩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艺术硕士MFA;新式武侠情境喜剧《武林外传》中“吕秀才”的喻恩泰, 在上海戏剧学院读完本科、硕士之后, 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戏表导专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是目前娱乐圈中货真价实的博士, 高学历第一人。

二、考研中的理性

一分为二地看世界, 才是辩证的。事物有好有坏, 才是正常的。只有好的方面, 不存在不好方面的事物也是不存在的。秦皇汉武, 也有焚书坑儒、穷兵黩武之过;伟人毛泽东, 功过也要三七开, 何况我们凡夫俗子呢?说实在话, 考研也应当有利有弊。

1.“人”和“才”的关系。

研究生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 能发SCI, 说明他智力优秀, 在某方面他是一个人才。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毕业, 只是向科学家靠近了一步, 成不成得了科学家, 还得看在今后的工作中是否有建树, 获得有关部门的认证。人要在社会环境中生存, 就要享用其他人对社会的贡献成果, 学别人发明的语言, 食用别人生产的食物, 享受无数人共同建树的文明成果, 因此他更应当适应社会, 他更应当是一个有道德, 爱国、爱集体、爱家、尊重平凡人的公民, 因为有爱, 他能遵纪守法, 这就是所谓的情商, 这可能是比科研能力高低更重要的一方面, 如果你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媳妇, 但不能跟你的家人和单位同事友好相处, 也不见得是好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当时科技发达的德日意帝国, 依靠其军事科技优势给全人类带来的巨大的灾难。只看重科研能力, 以SCI论英雄, 就容易走上另一个极端, 如研究生投毒事件、研究生因感情杀人案等, 输入“研究生”和“杀人案”两个关键词, 百度就有上百万条新闻, 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说明, 做人比读研究生更重要;是“才”, 不一定是“人”, 先做“人”再做“才”, 做人才是为了做优秀的人。关注科研就好比制造先进武器, 而具有爱心的人才是最关键的, 他能选择武器的使用对象。没有经过浓厚文化氛围熏陶的人, 是没有爱心的人, 他拥有的科技越先进, 社会就越危险。

2. 考虑经济投入。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 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A区是8000, B区是7000。有的学校要求学费三年一次性交齐。以上政策说明, 2012年以前, 中国学术型硕士基本上不收学杂费, 只交点住宿费, 还有些生活补助, 教育成本相对低些。自从2013年以来, 免费读研的时代宣告结束, 现在呢?一年要交一万元的学费, 一万元的生活费, 再加上2000元的生活费, 一年差不多是100个250吧!再加上三年时间, 呜呼哀哉, 这对于一个青春正当年、血气正旺、理想抱负高于现实的人来说, 让他从心理上急刹车, 重走学生路, 在实验室呆上3年, 实非易事, 非志向远大者, 所不能为也, 所不敢为也。所以, 考研应根据个人家庭经济基础、自己兴趣爱好综合考虑自己是否该选择这个近乎奢侈的消费。大学毕业出国读研, 变“海归”, 也是一种成才之路。美国留学的学费一直在涨, 两万五千到三万美金算是比较正常的, 也是大多数学校的标准。美国的一线城市, 生活费约在一年一万四千美金左右, 如洛杉矶、纽约、华盛顿、芝加哥、迈阿密这些地区, 二线城市生活费在一万一千美金左右, 中部城市八千美金左右。这绝非中国普通家庭所能承受。面对这种情况, 出路还是有的, 可以申请困难补助, 还可以通过努力学习, 靠优异的成绩申请国家奖学金, 2013年博士奖学是一次2万人民币。

3. 考虑将来就业。

网上还有一则报道《美科学家供大于求很多博士科学家打零工》, 说道:美国科研人才供过于求, 加上经济不景气, 很多美国企业在减少研发投入的同时将大量职位转移到海外, 令很多科研人才被迫转行。美国化学学会称, 化学家失业率达4.6%, 是40年来最高。刚刚毕业的博士生情况更差, 2011年只有38%能找到工作。2009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一份报告亦指, 只有14%的生物及生命科学博士毕业生能于5年内找到相关职位。许多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找不到固定的工作, 只能找一些低工资的实验室工作打零工, 被称为“博士后”。正常的博士后学位一般只需要一两年攻读, 但现在科学家做着“博士后”的零工则要花费六七年, 甚至10年也不少见。根据美国博士后学会的数据, “博士后”岗位月薪大概是3.9万美元。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2013年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2.9万人, 北京生源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8.4万人。截至4月19日, 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28.24%, 其中研究生签约率36.59%, 本科生签约率26.6%, 专科生签约率16.84%。据分析, 造成就业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动。面对这种形势, 我们想马上改变世界吗?不可能, 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笔者愚见, 考总比不考要好, 毕竟在不断学习, 毕竟是条积极向上的路, 是条追梦之路。如果在这个时刻, 考研的方向能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 学之者, 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职业成为终身事业, 乐之不疲, 则于已、于国, 亦是幸事。如果鲁迅做个医生, 如果流沙河沿着自己所学的农业化学方向发展, 则不会有现在的成就。《科学家一定需要博士帽吗?》一文记述了华罗庚求学的经历, 他只是初中毕业生, 更多的人对他的定义是“站柜台的小伙计”, 当华罗庚26岁时留学剑桥大学, 他对数学家哈代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 不是为了学位!”求学两年, 华罗庚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 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了18篇论文, 获得了轰动国际的成果!时人评价:“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顶货真价实的博士帽。”现在哪个专业好呢?人人都知道, 哪个专业都有就业好的人, 哪个专业也有就不了业的人, 因为, 你也明白:求人不如求已!

4. 条条大路通罗马,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人生就是最好的大学, 在一个人正常的工作、生活中, 当他确实需要“科技支撑”时, 他会自动地争取“研究生”机会, 如保安上大学, 就是很鼓舞人心的事。郑州大学保卫处日前为王强强、张前进、赵威、冯阳、白鹏飞5名校卫队员举办了朴素的欢送仪式, 他们5人分别考取了西南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和郑州大学的研究生。北京大学也有许多这样的保安。我觉得, 这是条读研的健康之路, 个人在工作中能自食其力, 又能提升个人价值, “我要学”的动力十足, 一举数得, 无疑, 这需要个人吃很多苦。今天, 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学士、硕士、博士生产线,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我国在读博士生人数由1999年的5.4万人增加至2009年的24.63万人。在大学里已拥有教授头衔的人、执掌一方的各地官员也纷纷挤进博士阵营。物以稀为贵, 所以现在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文凭的人, 一部分不吃香了。人生何处不春天, 人生的目的应该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应该是“立功、立行、立言”等高尚的东西, 能富民强国的东西, 而不是太物质化、太抽象、太空虚的东西。比尔盖茨、莫言、俞敏洪、马云, 等等, 他们对“研究生”心不在焉, 却都取得了很大成功, 因为“积财千万, 不如薄技在身”, 做人和能力就是最好的财富。

三、不是结论的结论

取舍原则 篇3

一、对教材图文材料的取舍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国家和地区》一课对应的课标要求为“1-2-7综述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了解大洲与国家、地区的对应关系”。本条课标的要点提示为:“国家和地区的含义, 大洲与国家、地区的对应关系, 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名称和位置。各国的面积、人口、政治制度和发展水平有差异, 但作为主权国家, 它们的国际地位是平等的。”

教材图文对“各国的面积、人口差异”有所涉及, 但语焉不详。教材相对应的文字表述如下:“国家之间的差别很大。例如, 不同国家的陆地面积有大有小, 人口总数有多有少。俄罗斯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文字下辅以两幅插图“图2-49《陆地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和“图2-50《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及其人口数》”。很明显, 教材的图文只涉及陆地面积大的国家和人口多的国家, 而对陆地面积小的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却没有涉及。没有对比, 就没有差异。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补充像“梵蒂冈”和“摩纳哥”这样有代表性的袖珍国家, 这样能更好地体现课标要点提示“各国的面积、人口差异”。

此外, 课标要点提示“各国的政治制度差异”, 而教材的图文根本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不同是国家差异的重要表现。政治制度的差异对初一学生来说又是认知上的难点, 是否有必要对初一的学生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制或三权分立制?笔者认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作恰当的取舍。

二、对教材图文材料的取舍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还是以《国家和地区》一课为例。课标中的要点提示“作为主权国家, 他们的国家地位是平等的”。教材相对应的文本表述如下:“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 任何国家都应该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下, 共同为维护世界大家庭的繁荣与稳定, 贡献自己的力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否最恰当地反映课标的要求?笔者有两点思考:第一, 针对性不是很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认为国家地位是平等的, 但它的内容过于宽泛、抽象。第二, 对学生的认知也是一大挑战。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 其认知特点是直接经验少, 理解能力差, 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仍属于经验性逻辑思维, 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知识和概念。因此, 通过教材的文本让学生来理解“作为主权国家, 他们的国家地位是平等的”, 可能存在较大的难度。更何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在初三中国的外交政策中肯定会再次涉及。因此, 让初一学生来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否要求过高?或者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承载着过重的思想教育使命?因此, 笔者认为可以用其他的图文来取代教材的文本。例如“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既是传统国际法上的重要原则之一, 也是现代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虽然各个国家在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以及文化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但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却是国际社会重申得最多的现代国际法原则之一。无论是联合国还是其他区域性国际组织, 在它们通过的有关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的文件中, 均无一例外地列有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甚至将它列为各项原则之首。”或者干脆引用《联合国宪章》的内容。即“序言: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第1条:发展国家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第2条:本组织系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第78条:联合国会员国之间关系, 应基于尊重主权平等之原则。”这样的图文针对性更强, 也更容易让初一学生接受。

三、对教材图文材料的取舍要为教学方法服务

从图 (表) 归纳法角度来读教材的《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图表, 我们从中至少能得出两个结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南美洲。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10》

而发达国家的分布除了欧洲、北美洲外, 还有亚洲的日本和大洋洲。因此, 在发达国家一列中是否可以补充日本和澳大利亚?同样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美洲和拉丁美洲两者从区位来讲, 既有共性, 又有区别, 这里不做赘述。因此, 在发展中国家一列中是否可以补充墨西哥和南非这样有较大影响力的拉美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这样的取舍, 能使教材的图文更加完整、科学, 也为学生的读图学习作了铺垫。

四、对教材图文材料的取舍要体现真实性

《国家和地区》一课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内容较为抽象, 应为本课学习难点之一。教材文本对此表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 而且体现在教育、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水平, 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等方面。”然后, 以教材中两幅插图来说明 (“图2-51来自发达国家的一个家庭”和“图2-52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家庭”) 。这两幅插图的图文材料值得商榷:第一, 虚拟性。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人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学生肯定会问, 这是哪个 (发达或发展中) 国家呢?虚拟化的图文材料只能使我们的课堂教育成为脱离生活的空谈。虚拟性也容易让学生远离自身生活和亲身实践体验, 无法达成预设的效果, 更无法产生持久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 无法产生学生情感的生长点, 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第二, 说服力不强。图2-52提到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问题, 插图中作如下描述“我的家在非洲……许多小孩上不起学……”而实际上, 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不存在这个问题。“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十个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人均GDP只有390美元 (2009年) 。但他们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实行国民教育, 从小学到大学学费全免, 连教材都由政府免费提供。还有非洲的喀麦隆, 人均GDP也只有1115美元 (2009年) , 同样早就实行从小学到大学学费的全免。埃及人均GDP2450美元, 也在中国之后, 除了国民教育全免费外, 政府规定失业人员可到公立医院免费看病, 农民在农村医疗中心看病费用全免。”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学生只要上网一搜索, 就会发现教材图文的描述值得推敲。因此, 笔者认为这样的图文材料, 教师应该做出合理的取舍。我们可以代之以一些真实的、说服力强的图文材料。例如通过补充“1901~2002年诺贝尔科技类奖获奖国家与获奖大学排行榜”来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教育、科技上的差距。通过补充“每千人口医生数和病床数比较示意图”来说明两者在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水平方面的差距。

语文课堂的取舍艺术 篇4

一、合理取舍教学目标,做到取舍有理

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定位得是否合理。就课堂教学而言,我们教师总想实现多维的教学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毕竟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目标定多了,面面俱到反而贪多嚼不烂;目标定高了,结果不是学生浅尝辄止就是教师越俎代庖;目标定少了和定低了,学生吃不饱会直接导致课堂严重低效。那教师该如何把握、拟定教学目标,使其准确而又合理呢?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学目标常常被编者预设在文本的“预习提示”或作品后面的训练题中,教师只要科学地整合这些信息,就能够找出切合教材实际与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再有,语文课堂要从教学需要出发,从教学的整体要求出发,制定教学目标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做到真正的“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从而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提出的“为了一切学生发展”的理念。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我结合课后习题拟订出如下的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品味其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以及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会运用。3.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然后我又依据占班级多数的中等生情况对目标2进行了细化。中等生需要达到能通过查找课外书,摘抄描写四季景色的句子,并认真观察某一景物,结合季节特点写一段文字的目标;学优生要达到认真观察周围的景物,仿照朱自清的《春》写一篇写景的散文的目标。学困生只要能达到背诵课文,摘抄本文优美的写景语句,并仿写一个写景的拟人句和比喻句这样的目标就够了。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号入座,各有所得。

二、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做到取舍有度

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学内容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只有经过教师的取舍之后,方能过滤成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决不是“教教材”,而是“教取舍之后的教材”。而选入教材的课文,不论是颇受赞誉的时文、美文,还是经典名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都具有极其丰富的教育因素,许多内容都是有学习价值的,那么哪些内容该取、哪些内容该舍,怎样从纷繁复杂的内容中选出更利于学生发展的进行教学,我想关键要从以下两方面去考虑。

1. 立足学情做减法。

教学内容的取舍应该以课标的学段目标、教材的编者意图、学生的现有水平等因素为依据,力求抓住最主要的内容,突出最精华的部分,以点带面。教学实践中,我通常的做法是“教学生之所想,授学生之未知,释学生之所疑”,最大限度地把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刃上,凡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处理、解决的内容坚决舍弃;凡是与本课目标相关不大的内容应尽量舍弃;凡是以后将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应暂时舍弃。

例如:《土地的誓言》一文,编者的意图很明显,是想把它作为“爱国精神的显现”放进这一单元的。然而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那种背景离乡之苦、家破国丧之痛是根本无法体会的,加上此文修辞手法多变,景物叠加,词语移用以及文章所具有的抒情性、散文化的特点,使得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都很难,更不用说去感受文字的内涵了。

对此,我想不求满载而归,但求课课有得不失为一良策。由此我删繁就简,将文章中描绘的景物,运用的抒情方式等一些难理解的东西大胆舍弃。既然本文作者是借回忆自己故乡的景物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抒发要收回故土的愿望,那么只要能让学生与作者、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就够了。教学时,先播放“九·一八”之后东北沦陷,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视频,让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再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修辞、写作手法等,学生在朗读揣摩语句、语气时适时点拨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深入探究;最后从对课文的诠释与补充角度,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作结,再一次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既有开放的空间,又简约明了,教学效果能较好。

2. 依托教材做加法。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教科书是主要的学习内容,但决不是学习的全部内容,它不是学习的唯一知识源。教师要善于多方利用课程资源灵活地处理教材,重构教学内容,为课堂引入“活水”,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增值。因此,教材中有的知识不一定要讲,而有些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却很有必要加进来。

如: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在课中将《胯下受辱》这一故事作为补充材料的案例。

师:韩信和晏子一样,都是受辱。同样是受辱,为什么晏子不进狗洞,而韩信却选择从胯下钻过呢?

生1:因为两人的身份不同。晏子作为一个外交官,他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

生2:晏子认为,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侮辱,而是对齐国的侮辱。

生3:我看出了晏子的爱国精神。

师:其实,胯下受辱的经历恰恰表现了韩信的大智若愚和非凡的气度。这一特殊的经历锻炼了韩信百折不挠、虚怀若谷的性格,而晏子背后藏着的是大智慧。

片段中,老师将晏子“不进狗洞”和韩信“胯下钻”进行对比,通过对这个拓展“点”的深入挖掘,既加深了学生对文中所写人物、事件的理解,又深化了对课文主题的感悟。这样的拓展与反哺,使文本的意义得到了新的提升,整个课堂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内涵。

当然,将教材“二度开发”不是每节课都要用拓展或迁移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灵活把握,做到因文而异,因势利导。

三、合理取舍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取舍有效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所以,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必须综合、全面、具体地考虑到教学规律和原则、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特点、学生特点等方面因素,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小说教学,像《孔乙己》这样的文章,我们要讲的东西非常多,小到字词的学习,大到主旨的理解,值得探究学习的内容很多。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从小说的文体特点入手,抓住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章主旨等传统讲授法组织教学。教师唯恐哪个句子没有分析透彻,哪个段落内涵未能全部挖掘而喋喋不休以至于口燥唇干,学生枯燥乏味地被动接受以至于昏昏欲睡,我们的教师可谓是费力不讨好。究其原因,就是方法不当。

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向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到主导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角。孰不知,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在本节课中获得了多少,能力发展得如何,思维得到了怎样的训练等。学生学习课文,不是靠教师讲懂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懂的。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读,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合理地取舍,采取长课短讲或精讲多练的方法,舍得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自学,去探究,不能把“新课标”中提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停留在口号上,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如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但让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而且为我们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带来了方便。但与此同时,不恰当的多媒体课件也在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尤其是一些公开课,学生往往沉浸在富有动感的演示中,对文本的理解只是蜻蜓点水,思维变得越来越狭窄。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和目标服务的,语文教学更强调的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多媒体课件仅在“辅助”,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更不能代替学生的主体阅读,若过分依赖多媒体或滥用多媒体,就会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坚持为学生的“学”服务,应辅在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起到“点石成金”的功效。

唐骏的取舍之道 篇5

唐骏作为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杰出代表, 其事业发展的历程不可谓不“辉煌”。北京邮电学院毕业后, 唐骏到日本和美国留学, 获得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 在美国开始了创业之路, 先后成立了三家公司。1994年加入微软, 先后担任微软总部windows NT开发部门高级经理、微软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微软中国公司总裁, 2004年以微软中国公司终身名誉总裁的头衔, 离开微软出任盛大公司总裁, 2008年离开盛大以10亿元的身价加盟福建新华都实业集团, 任总裁兼CEO。无论是在著名跨国公司微软, 还是在中国民企盛大, 唐骏都业绩斐然, 声名远播。

不断修正自己的性格

性格是获得成功的核心因素, 要想在职场上如鱼得水, 顺利走向成功, 就必须保持乐观, 充满激情, 懂得感恩和关心。

虽说本性难移, 但性格终究是可以改变的。唐骏阳光、乐观、充满激情, 凡事都往好处想。乐观意味着执着, 激情孕育了勤奋, 良好的性格为其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良好的性格, 也并不是与生俱来, 一成不变的, 而是唐骏经过了一系列的碰壁后, 通过刻意地去改变自己而形成的。大学时期的唐骏, 高傲、冷漠, 团队观念不强, 沟通技巧缺乏, 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很差, 并直接导致了出国留学出师不利的困难情形。正是因为有了这段经历, 唐骏进一步认清了自己的缺点, 开始注意提高自己的修养, 修正自己的性格, 逐渐掌握了与人良好沟通的技巧, 使得自己无论是作为微软普通员工还是担任高层管理者的时候, 都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认可, 建立了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

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境界, 不仅要感谢给予你帮助和支持的人, 也要感谢那些曾经给你造成困难的人, 因为正是他们激励了你的斗志, 磨炼了你的毅力。唐骏小的时候, 他的父亲曾经被冤枉为贪污受贿, 关押了一个月, 给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个事件深深地刺激着年少的唐骏, 复仇之火油然而生。可时过多年以后, 成功的唐骏却释然了, 因为正是父亲的冤案激励着他立志出人头地, 坚持用功读书和勤奋工作, 最终唐骏用感恩之心化解了仇恨。懂得感恩和善于关心, 也给唐骏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微软总部任部门经理期间, 唐骏一直用各种方式感谢着对自己提供过帮助的罗娜特女士, 即使在罗娜特失去管理岗位的时候, 他还是继续给予她感谢和关心, 这令罗娜特女士十分感动。后来罗娜特重新获得了提升, 也正是在她的大力推荐下, 唐骏得以从1.8万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得到了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总经理的位子, 这次机会成为唐骏日后成功的重要转折点。

执着追求并要合理变通

一个人要想成功, 战略上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一旦目标确定, 就要执着地追求, 战术上则要结合实际, 搞好合理变通, 这就是唐骏所谓的“战略现实, 战术浪漫”。

小时候唐骏家里自盖新房, 唐骏与哥哥负责去买建设用的黄沙。为了多装一些黄沙, 小小年纪的唐骏带着香烟分给看门的老伯, 得到了老伯的特殊照顾, 每次总能多装一些, 这件事情让唐骏明白了循规蹈矩很难成事, 凡事都可以合理变通的道理。当然, 变通的前提是要执着追求自己的目标, 否则变通是没有用的。1984年唐骏北京邮电大学毕业, 为了获取公派留学的资格, 他毅然换专业考研, 并取得了总分全校第一名的考研成绩。本以为出国名额早已收归囊中的唐骏, 却在公布出国学生名单的布告里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名字, 他落选了。但唐骏并没有放弃追求, 他逐个学校询问是否还有余下的出国名额, 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 他找到了一家, 但在随后教育部的审批中却没有被通过。此时唐骏仍然没有放弃, 他所采取的措施就是来到教育部主管审批手续的李司长办公室门口, 一站就是四天, 只是不断地跟李司长打招呼, 向李司长问好, 正是这种执着的态度感动了李司长, 审批手续顺利办了下来。唐骏正是依靠自己的执着最终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科学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人的一生变数太大, 不可能准确地勾勒出很长时间以后的景象, 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如此。制订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远期目标, 可能成为自己成长的障碍, 在唐骏看来, 3年左右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段。

循序渐进。职场目标的规划不能时期太长, 更不能脱离现实, 而是要立足当前, 明确可行性目标, 一步一个台阶循序达到。进入微软以后, 唐骏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渐清晰。他的第一个目标是技术管理者, 第二个目标是部门管理者, 第三个目标是上市公司管理者, 第四个目标是集团公司管理者。由于目标的清晰和可行, 再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 唐骏依次达到了这四个目标。

宁做凤尾不做鸡首。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 进入一个大的公司, 虽然竞争比较激烈, 但是可以真正开阔自己的视野, 学到最前沿的管理与技术;而进入一家小公司, 虽然可以很快获得升迁, 但对于长期的职业生涯不利。在美国获得计算机学博士学位以后, 唐骏开始了自己创业的阶段, 他先后创办了双鹰软件公司、好娱坞影视娱乐公司和美国第一移民律师事务所, 成为了三家小公司的老板, 也赚得了一笔不小的财富。微软欣赏他的突出才能, 邀请他加盟, 名号是工程师 (也就是普通程序员) 。是当鸡首还是当凤尾, 是做小老板还是做程序员, 唐骏很快做出了决定——加入微软。正是这一英明的决定, 把唐骏引入了日后飞黄腾达的快车道。

有取必有舍

在职场中取舍之道非常重要, 取之后就是继续坚持, 舍之后就是重新选择, 关键是如何取舍, 何时取舍。唐骏的职业生涯, 充分说明了精于此道的重要性。

困境中的坚持。刚加入微软不久, 唐骏就遭遇了办公室政治, 业绩突出的唐骏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 却遭到了上司的排挤。面对困难, 唐骏没有自暴自弃, 他选择了坚持, 事实证明唐骏的坚持是正确的, 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重新得到重用。2005年底和2006年初是盛大最为艰难的日子, 也是唐骏职业生涯最困难的时期。此时的盛大处在低迷状态, 股票下跌, 军心不稳。在他人眼里, 唐骏该离开了。可唐骏还是选择了坚持, 正是他的坚持和努力, 使盛大在不久之后得以重新崛起。唐骏的坚持, 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也成就了后来加盟新华都集团的“天价”职业经理人。

有取必有舍。2003年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陈永正空降微软, 把市场、财政等大块蛋糕圈到自己直接管理之下, 唐骏被架空了, 尽管被承诺可以在微软总部挑选任意一个自己认为满意的位子, 唐骏还是选择了放弃。在他看来, 他在微软的使命已经完成, 是进军中国民企的时候了, 于是他毅然离开微软加入了盛大。在经历了盛大的困境和几年的辉煌以后, 唐骏感觉自己没有了挑战, 于是又有了离开盛大加入新华都的行动。

合理取舍,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篇6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行为的归宿。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从“三维目标”来陈述。在数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和取舍。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这部分内容时,经过笔者课前了解,发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空间知识,对于坐标系上的方向基本掌握,但对于绘图方面还存在着粗心的情况。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我是这样确定本课教学目标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用平面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重要意义,让学学会运用坐标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让学生绘制平面直角坐标系,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在这个教学目标要求中,我把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作为学生初学时的重点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相对来说有所降低,因为所有的教学目标不可能在同一节课内达成,而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更是需要长期坚持方能养成,因此,对各个目标的落实教师要有所侧重。

二、合理取舍教学资源

数学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厚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师要能够进行合理取舍,突出重点,抓住核心,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堂教学中,我没有仅仅依据教材中的例子照本宣科,而是通过网络下载了各式各样的轴对称图形的相关资料供学生欣赏和学习,由于网上资料较全,并且许多轴对称图形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一来,经过教师的合理整合、有效取舍,一方面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另一方面,通过图片的操作演示,学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图形,丰富了学生视野,同时也对学生如何画对称轴,确定对称轴奠定了基础。在多媒体展示对称轴图形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领略到了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或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或是合作交流,或是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教师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要盲目随波逐流,只有合理取舍,才能使数学教学更高效。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首先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目前商场中最常用的促销方式,然后询问学生,在这些促销过程中,商家真的是亏了吗?请同学们按照教材中的问题先自行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和同桌或者小组成员商量一下,最后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一来,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平时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习兴趣浓厚,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优化数学课堂练习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的设计是教学的点睛之笔,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但是有些课后练习设计过于简单,教师要能够对课后练习进行合理整合,恰当取舍,适当补充,以使课堂练习更具层次性、弹跳性和延展性,更能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正数和负数”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练习的:1北京一天清晨的气温是 -3℃, 中午又升 高了5℃, 夜里又降低了4℃,那么,夜里的气温是 ____。2观察规律,照样子,填写后面的数,-5,-2,1,4,_______,_______。3比较 -/5与 -1/6的大小,结果为 _________。在这个课堂练习中,教师主要采取了综合的方式,通过教师的巧妙设计,把它们和本节课所学知识结合起来,这样的课堂练习,形式不同,涉及方面不同,学生做得的有趣,学得轻松,达到了高效教学的目的。

语文教学要善于取舍 篇7

最近连续观摩十位老师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 我发现执教者大多是按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的。

首先是导入课文, 然后是了解作者作品、检查预习、回顾小说这一文体的常识、学习本课生字词, 接着概括小说情节, 进而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肖像、动作等描写分析孔乙己的性格, 最后讨论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 以及作者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有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之前补充介绍了写作背景, 甚至介绍科举制度的有关常识,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观看该课的课本剧, 共同完成关于孔乙己的一份履历表。总体看, 执教者教学基本符合小说阅读教学的一般要求, 整个课堂, 条块清晰, 结构完整, 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但表现出来的一个共同缺点是课堂上学生思考讨论肤浅, 对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主旨理解有种蜻蜓点水之感, 不少学生只是在快速浏览老师PPT投影揭示的分析结论, 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我想, 这样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收获自然是很少的。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主要还是老师在教学时面面俱到, 未能大胆取舍, 抓住关键, 整合要点, 突出重难点。

“语文教学最大着力点就是解读文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理解文中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思想内涵, 把握作者运用语言的特点”。一篇课文在教学时如果不能抓住着力点, 找准突破点, 贪多求全, 自然难以对文本作深入解读,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对教学内容等需作必要的取舍, 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由所观摩的课想到, 特别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取舍。

一、教学内容的取舍

可学可不学的, 舍去;老师不讲,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就能理解感悟的, 舍去;对于一些次要环节可少讲, 甚或省略不讲。一堂课, 一篇课文, 能让学生有一得或两得即可, 如果面面俱到, 反而淹没重点。

例如关于文学常识的了解。不少老师都用PPT投影介绍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主要作品及作品集有哪些, 并回顾初中阶段曾经学过的鲁迅作品及体裁。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 是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位作家, 对其作重点了解是必要的, 但我以为在这篇课文学习时作如此全面的介绍是多余的, 因为之前在学习《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时学生已经较为细致地了解过, 这里只要知道本篇文章的体裁, 以及其在鲁迅作品中的地位即可, 至于相关的文学常识在平时复习时作一梳理即可, 大可不必在教学本文时浪费较多时间。

再如, 这篇文章人物形象刻画方面亮点颇多, 有无必要逐一分析呢?我以为如果将相关要点加以整合, 抓住其中一个方面加以深入分析, 其它方面学生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同样是这篇课文的教学, 几位老师在要求学生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特点时, 先让学生浏览课文, 明确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方法, 然后请学生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说说孔乙己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讨论、发言非常积极, 因为文中可说的点太多, 就动作而言, 文中可见人物性格的就有“排”“罩”“摸”“走”等;就语言而言, 每一个片断里都有能分析性格的语言, 如“窃书不能算偷……”“多乎哉?不多也。”“跌断, 跌, 跌……”, 等等;孔乙己在不同情境下神态表现也各有不同;除此, 课文还运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形象, 用对比手法揭示人物命运, 等等。如果逐一分析下去, 势必鸡零狗碎, 浪费时间, 而且学生也未必能够对孔乙己形象把握深切。

有一位老师处理得比较好, 这位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第一次出场与最后一次出场时取钱的动作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表现?这样一问就把文章前后内容勾连起来, 学生在对比中对文本理解也较为深入, 对人物特点把握比较准确。我以为如果学生理解了孔乙己动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自命清高、迂腐可笑, 也就不难理解文中孔乙己语言、神态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其次, 这位老师要求学生探究:作品多次写众人的嘲笑, 也多次写了孔乙己的争辩, 请依次列出来, 看看文章在内容次序安排上有什么规律?这样安排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学生联系整篇文章, 在讨论中明白酒客对孔乙己的嘲笑由外表到灵魂, 愈来愈重, 而孔乙己的争辩由于境遇每况愈下而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 两相对比, 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独特的匠心, 认识到孔乙己命运的悲惨、当时普通民众的麻木及社会的凉薄。

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对相关要点进行了取舍与整合, 从而使课堂教学整体感比较强, 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也比较深入。

二、教学方法的取舍

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几位老师在阅读分析课文之前或之中让学生观看本文的课本剧, 用时少则五六分钟, 多则十四五分钟。应当说老师所展示的相关课本剧, 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酒客及店老板的冷漠, 孔乙己受到众人嘲笑时所表现出来的尴尬、迂腐、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等性格特征鲜明突出。然而教学语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 培养赏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通过花较长时间观看课本剧来认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特点, 显然是本末倒置。

还有几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形象时, 要求学生小组合作为其编一份履历表。此履历表包括孔乙己的姓名、籍贯、职业、婚姻状况、特长、工作经历、概括评价等, 栏目齐全, 颇为时尚。学生兴趣盎然, 讨论热烈。但随后的交流展示却令人有点啼笑皆非。有学生回答:孔乙己特长是“耐打”“善偷”, 工作单位是“自由职业”“无业游民”, 家庭成员“单身”“光棍”, 社会关系“复杂”“酒肉朋友”……学生的回答可谓是纷杂、随意、轻慢, 游离于课本, 更背离了文章的氛围与主旨。手段运用不当, 结果事倍功半。

上文提到那位教学设计比较成功的老师, 在进行第二个问题探究过程中, 运用多媒体揭示相关内容时, 将酒客几次嘲笑的内容字迹设置成由浅到深, 而将孔乙己的几次争辩字迹设置成由深到浅, 两相对比较好地启发学生认识作者匠心之所在。

教学方法、手段很多, 但教者在使用时必须精心选择, 否则课堂教学效益会大打折扣。

另外, 关于方法的选择, 有一点是值得引起思考的。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动起来。关于这一点不少老师片面地理解成只要生生充分互动就是自主合作的学习。其实不然, 首先, 不是所有的课、所有的问题都有生生合作的必要, 否则课堂很容易形成虚假的繁荣, 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则浪费时间, 效益不高。其次, 互动的课堂, 并不排斥传统的师生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 如果一问一答之中, 教师精彩讲析, 巧妙引导, 恰当点拨;学生认真倾听、思考、发言、补充、纠正、笔记, 那么, 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将不断走向深入, 又何须将问题交由学生合作讨论呢?

上一篇:家庭网络下一篇:静态自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