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行政管理策略

2024-08-14

海洋行政管理策略(共9篇)

海洋行政管理策略 篇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海洋开发强度不断增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不断凸显。因此,我国在200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提出设立海洋特别保护区,目的是对具有独特地理生态条件、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实行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合理的利用方式进行管理。海洋公园是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形式之一,目的是在保护海洋生态与人文价值的同时,发挥其生态旅游的功能,形成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典范。国家海洋局于2005年认定首批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于2011年认定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截至目前,我国已设立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56个、国家级海洋公园28个[1]。浙江渔山列岛于2008年8月被认定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之后于2012年12月被认定为国家级海洋公园,成为当时我国第一个同时具有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资格的海域。

1 国内外海洋保护区(海洋公园)发展概况

现阶段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并把国家公园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国家海洋公园是其中主要类别。自1937年美国建立哈特拉斯角国家海滨公园以来,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日本、韩国等相继开展国家海洋公园建设[2]。这些海洋公园有效兼顾海洋保护与开发,以澳大利亚大堡礁国家海洋公园为例,其面积占大堡礁总面积的98.5%,经过多年的保护与管理,大堡礁国家海洋公园不仅实现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而且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每年吸引全球数以万计的游客,旅游收入超过45亿美元[3]。此外,随着当前世界渔业捕捞强度不断加大,渔业资源日益枯竭、渔民收入逐渐下降;海洋公园对渔业捕捞有所限制,渔业资源因此得以恢复,并且为渔村渔民增加餐饮、服务、旅游观光等多方面的收入,最终提高渔民收益、改善渔民生活[4,5]。

我国海洋保护区(海洋公园)由于建立时间较短,无论区域面积还是发展模式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海洋保护区政策是以单方面保护为主,更多关注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对保护区建立后其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关注较少[6]。自国家海洋公园设立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兼顾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新模式,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成果[7,8,9]。

2 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基本情况

2.1 地理位置和功能分区

浙江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位于浙江省象山县东南海域,总面积5 700hm2,其中重点保护区41.2hm2、生态与资源恢复区178.7hm2、适度利用区2 492.6 hm2、预留区2 987.5hm2(表1)。渔山列岛岛礁总数量为54个(其中岛屿13个、礁41个),目前开发利用的北渔山岛为有居民岛,面积50hm2,现有村民198户498人,其中常住村民40户70人。

2.2 资源特色

2.2.1 环境优美

渔山列岛属于典型岛群生态系统,海岸曲折、岛礁棋布、水道纵横、气候宜人、水质清新、环境优美。与浙江近岸其他海域相比,渔山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更为优良,是我国东部少有的集环境、资源、区位等优势于一身的海域。

2.2.2 资源丰富

由于多种水系交汇,渔山海域生产力水平较高,调查发现浮游植物有135种、浮游动物有65种、底栖生物有119种、潮间带生物有84种[10]。渔山列岛地处我国传统的渔山渔场,是带鱼的产卵场之一,大黄鱼、带鱼和多种虾类均在此索饵、栖息、生长和育肥,贝藻类资源也十分丰富。

2.2.3 景点众多

渔山列岛的自然地质地貌特征较为独特,以海蚀地貌为主,兼具高、险、奇的特征,天然形成仙人桥、一线天等景点。渔山列岛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地理、生物资源,成为天然的海钓、避暑、野外运动目的地,并被誉为“亚洲第一钓场”。

2.2.4 文化深厚

宁波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而渔山列岛海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2008年在渔山列岛海域发掘出的“小白礁1号”水下沉船出水清代文物千余件[11]。北渔山岛灯塔建于1895年,曾被称为“远东第一大灯塔”,是当时海上交通避险保航的重要设施,也见证了当年海上丝路的繁荣。

2.3 管理机构设置和管控措施

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管理局挂靠在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独立行使保护区(海洋公园)的管理职能。海洋公园坚持“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通过实施捕捞许可制度和捕捞限额制度控制渔业资源利用,要求海洋捕捞渔船每日限制在40艘以内;按照保护区环境容量控制要求,要求日接待游客人数限制在500人次以内,登岛人数限制在150人次以内。

3 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旅游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压力

近年来渔山列岛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每年登岛的游客络绎不绝。据刘迅等[12]测算,当前景区年累计游客量为13万人次,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渔山列岛海洋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密集的海钓活动对恋礁性鱼类栖息地存在一定不良影响。

3.2 渔业生产对资源损耗较大

渔山海域有经济价值的贝藻类种类繁殖是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渔山列岛实行厚壳贻贝的限额采捕制度,即当年采捕当年招标,由管理局、渔村和企业三方共同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贻贝资源滥采滥捕的现象。但对荔枝螺、亚洲棘螺、角蝾螺、嫁和牡蛎等种类的采捕仍然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由此造成低潮线附近的亚洲棘螺和角蝾螺数量锐减,荔枝螺数量明显减少且个体也偏小。

3.3 基础设施建设对自然生态造成一定影响

为改善船舶靠泊条件和活动戏水场所,对小澳内的大型砾石滩进行平整,并修筑挡水堤坝,致使此区域内部分固着性物种的生物量下降。

3.4 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保护区管理局实行定期、专人巡查制度,派驻专人从事日常监管工作,切实落实国家和地方实行的禁渔制度或限额捕捞措施,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但渔山列岛仍然存在“谁投资、谁监管”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而且保护区管理涉及军队、政府部门、基层组织等,管理复杂程度高,机制有待健全。

4 管理策略分析

4.1 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统筹协调

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建设项目涉及海洋、国土、林业、交通、水利、旅游、环保等多个部门,协调难度大。为更加有效地开展渔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的管护工作,建议保护区管理局突出主体管理职责,加强日常管理和执法能力建设;为理顺各涉岛管理部门职责,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可成立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综合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项目开发与管理。

4.2 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强化建设项目监管

将渔山列岛海洋环境监测纳入政府海洋环境监测总体方案,通过对水环境、沉积环境、生物质量进行定期跟踪监测,及时掌握渔山海域的海洋资源状况、恢复情况、变化趋势。严格控制各类建设活动或开发活动,符合保护区(海洋公园)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需要进行严格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海域使用论证,切实防范海洋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4.3 坚持海岛原生态开发原则,美化海岛环境

开展海岛原生态开发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保护区(海洋公园)内所有岛礁禁止开采石料,合理处置废弃建筑物,加强海岛景观绿化;基础设施建设以不破坏海岛自然地貌、不影响景观和不随意改变自然岸线为原则,依地形而建;不得随意切割山体,少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永久性建筑,突出海岛风光,形成立体和平面相结合的多层次海岛旅游效果。

4.4 执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为杜绝贝藻资源滥采滥捕现象,严格执行资源限额采捕和有偿使用制度,并从厚壳贻贝单一品种推广到其他经济价值较高的贝藻类。着力推进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结合鱼礁投放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有效保护渔山列岛海域海洋生态系统,提高渔业资源的丰度和物种多样性。

4.5 深化基础研究,促进海岛保护与开发协同发展

目前对渔山列岛的研究还较少,且多为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方面的研究[10],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加快,也开展了海岛环境容量和旅游容量评估等研究[12]。为达到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并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应深化以下方面研究:对保护区(海洋公园)内岛礁、典型生态系统、重要产卵场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探究人为活动及海洋牧场建设对资源动态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保护计划和措施;通过科学评估经济物种资源量,制定更为精准的渔业资源捕捞准入和捕捞总量控制制度,尤其是针对以厚壳贻贝、荔枝螺等为代表的贝类资源和以鲈鱼、黑鲷、褐菖鲉等为代表的海钓鱼类资源;研究和推广应用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海岛管理系统,利用遥感、无人机等新技术手段加强保护区(海洋公园)的综合管理。

摘要:浙江渔山列岛先后被国家海洋局列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文章详述渔山列岛基本情况、保护与开发现状,针对渔山列岛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参考国内外海洋保护区(海洋公园)成功经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的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渔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国家级海洋公园[EB/OL].[2016-04-28].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GSit3kQvZSbn6cCwNr43qazpJlZURPdee2_UNWdyAyZghLUJGdybK6IwNGVzeLETEhicFXDIj6pwcrjODzjaq.

[2]毋瑾超.海岛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299.

[3]王恒.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的背景、目的及现状研究[J].对外经贸,2013,226(4):105-107.

[4]STEAD S M,MCGLASHAN D J.A coastal and marine national park for Scotland in partnership with 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J].Ocean&Coastal management,2006(49):22-24.

[5]RYAN C.The impact of revised zo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Solitary Islands Marine Park on local business[R].2006.

[6]丘君,李明杰.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2(4):30-35.

[7]李妍,杨波,季如康.海洋公园综合管控技术研究:以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国家海洋公园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2):101-104.

[8]颜利,蒋金龙,王金坑.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管理模式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7):68-73.

[9]陈骁.新形势下连云港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数字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33(9):47-50.

[10]焦海峰,彭小明,尤仲杰,等.渔山岛岩石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2011,19(5):511-518.

[11]郑松才,吴颖,陈海燕,等.略论象山在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4):55-59.

[12]刘迅,焦海峰,唐威,等.浙江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公园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11):44-46.

海洋行政管理策略 篇2

试论海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以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为例

海岛海洋文化不仅是我国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重要突破口,而且是发展海洋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此,应主动打破海岛封闭性,积极发展有特色的海洋文化企业,充分有序地发掘显性与隐性海洋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海洋文化精品,并实行民营化企业管理机制,多渠道投资,促使海岛海洋文化产业走出困境,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作 者:叶云飞 YE Yun-fei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海洋文化研究所,浙江,舟山,316004刊 名: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HUMANE SCIENCE)年,卷(期):22(4)分类号:G05关键词:海岛 海洋文化产业 困境 发展策略

我国海洋渔船发展策略研究 篇3

1 战略需求

1.1 开发海洋生物资源迫切需要发展高效渔船装备

我国拥有海洋国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捕捞年渔获量1 203万t,占社会水产品供应总量的22.4%;产值1 272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18.8%[1]。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口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陆性资源的有限性越来越突出,开发蓝色国土的必要性愈见迫切。海洋捕捞是合理利用与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现代捕捞业,迫切需要发展操控性能好、信息化水平高、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生产安全与劳动保障条件的现代化渔船装备[2]。

1.2 保护海域领土迫切需要提升渔船保障能力

我国领海与多国接壤,广阔的海域边境远离大陆,给窥视我国海洋资源的一些国家以可乘之机,许多岛屿及海域因无人长期驻留而屡遭周边国家侵扰。人民是国土的忠实守望者。在边境海域发展捕捞渔业,建立生产基地,发展海上民兵,戍卫海域领土,有利于遏制他国侵占行为,并在边界争端交涉行动中争取主动[3]。实施“屯渔戍边”战略,迫切需要整体提升我国渔船远离大陆、长期作业的装备保障能力,提高渔船现代化水平。

1.3安全与耗能问题突出迫切需要实施渔船升级改造

我国现有海洋渔业机动渔船29.7万艘,木质渔船占85%以上,其船龄90%在5年以上,40%在10年以上,渔船老化情况严重,导致安全与耗能问题突出。我国海上渔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仅2006—2007两年时间里,共发生海上死亡事故563起,死亡710人,事故死亡率为143/10万,海上渔业生产已属于高危行业[4]。研究表明[5],由于装备落后、能耗大,我国渔船捕捞业每年消耗燃油790万t,其单位鱼产品能耗是水产养殖的8倍,能源利用效率非常低,燃油消耗已占到捕捞生产成本的70%以上。为控制渔船安全事故,降低燃油消耗与废气排放,迫切需要对陈旧落后的渔船装备实施整体性升级改造[6]。

1.4 促进渔民增收迫切需要提高渔船装备整体性能

发展现代渔业需要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设施装备为支撑,性能优良的渔船装备是提升捕捞渔业生产效益、促进渔民增收的必要前提。发展现代化的渔船装备,有利于保障渔业生产安全,降低社会与产业风险成本;有利于捕捞生产实现节能降耗,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渔民增收。只有渔民富裕、生存无忧,控制捕捞强度、可持续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才能成为其自觉的行动。实践证明,应用现代船舶工程技术优化船型,集成先进技术发展标准化渔船,相对于装备陈旧、技术落后的老旧渔船,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可以实现15%~20%的节油效果,提高生产效益[7]。提高渔业生产效率,迫切需要实施渔船标准化建设工程,整体提升渔船装备性能。

1.5 提升渔政与渔船管理水平迫切需要提高渔船装备水平

受环境污染和捕捞强度的双重压迫,我国海域生物资源衰退严重,控制捕捞强度、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势在必行,也是开发蓝色国土资源的基本前提和原则。我国机动渔船中24 m以下的中小型渔船占95%,近海捕捞渔船数量众多。众多的群众性渔业船舶给渔政与渔船管理以及控制捕捞强度带来很大难度,迫切需要创造条件,提高管理成效。发展先进渔船装备,在控制区域性捕捞强度(渔船功率总数)的前提下,合并小船功率指标,建设作业性能好、效率高、选择性捕捞能力强的大渔船,并实施规范化建造,可以显著降低渔船数量,提高渔政管理效率,控制捕捞强度[8]。

1.6 加强远洋渔业竞争力迫切需要提升远洋渔船装备整体水平

远洋渔业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实施步骤,关系到国家利益、外向型贸易与国内水产品市场补充,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向远洋渔业发展[9]。在世界海洋资源开发竞争中,我国远洋渔业受配额等因素的影响,产业比重正由过洋性渔业向大洋性渔业转变,效益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装备水平落后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我国的过洋性渔船多为近海渔船改造而成,大洋性渔船多为国外淘汰的二手设备,在公海捕捞作业中竞争力明显落后。增强远洋渔业国际竞争力,实现高效捕捞,迫切需要整体性提升渔船装备水平。

1.7 推进渔船升级改造有利于促进相关行业健康发展

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我国船舶工业正处在订单下降、产能过剩的艰难期[10]。2009年,国家出台了《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努力扩大国内船舶市场需求,加快淘汰老旧船舶,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我国现有29.7万艘海洋机动渔船,相对14.9万艘民用运输船舶,规模更大。建造渔船装备对拉动船舶建造及关联行业具有积极作用。初步估计,如果以每年改造10%海洋捕捞渔船,将形成直接年产值120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年产值240亿元,增加9万个就业机会。淘汰老旧渔船装备,推进渔船升级改造,可为正处困境的船舶制造业扩大国内市场提供有效途径,也是对落后渔船装备实施整体性规模化改造提升的有利时机。

2 现状与主要问题

2.1 我国渔船发展现状

2.1.1 捕捞渔船数量多规模大能耗高

在我国106万艘各类生产渔船中,机动渔船67.5万艘,总吨位880.2万t,总功率2 074.2万kW,散布在沿海及内陆可捕捞水域。其中:海洋捕捞渔船20.4万艘,总吨位601.1万t,总功率1304.1万kW,占机动渔船的比重分别为30%、68%和62.9%,是机动渔船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我国渔船年消耗燃油790万t,占渔业生产总能耗的66%。其中,海洋捕捞渔船年消耗燃油640万吨,占机动渔船燃油消耗的8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10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海洋渔船捕捞产量占世界海洋捕捞总量的16%[11],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较低水平。

2.1.2 木质渔船仍是我国捕捞渔船的主体

木质渔船占渔船总数的85%以上,大、中型钢质渔船占比较少,而节能效应最好的玻璃钢渔船数量更少,约为2%。木质渔船的造价最低,但需要耗用大量的木材资源,建造一艘20 m长的渔船需要消耗木材100 m3以上[12]。木质渔船的建造主要依靠工匠的经验和手艺,几乎不需要图纸和标准化的检验手段,船体阻力不可控,与水体接触阻力大,航行能耗较高,安全隐患大。钢质渔船可以依靠现代化的建造方式,船型便于优化,且阻力小,安全性有保障,是推广节能船型的基本前提。由于钢质渔船的造价高于木质渔船,许多渔民不愿选用,但在渔业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使用率则相对高一些。

2.1.3 渔船玻璃钢化具备一定基础但发展滞缓

“九五”期间,国家曾设立科技专项推进玻璃钢渔船的建造,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渔船玻璃钢化并未实现规模化推进,但由此奠定的技术和产业仍具有一定的基础[13]。近年来先后建造了24 m、33 m大型玻璃钢拖网渔船和30 m大型玻璃钢冰鲜金枪鱼延绳钓渔船等中型船舶,小型玻璃钢渔船批量出口非洲[14]。山东省第一批标准化玻璃钢渔船建设正在实施;辽宁省在船型优化的基础上,建造了首批水产养殖玻璃钢渔船作为改造试点。中小型渔船玻璃钢化是世界渔船发展的趋势,我国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但由于质量、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与一些渔业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明显滞后。

2.1.4 远洋渔船建造技术基础初步形成

在国家重大科研专项的支持下,深水拖网双甲板渔船、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鱿鱼钓船等船型开发取得了技术突破。大连渔轮公司设计建造的37.6 m双甲板拖网渔船,集成了诸多先进的捕捞装备技术[15];总长75.47 m、主机功率4 000马力的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已经下水[16],该船拥有各种捕捞设备44台,配有一流导航、探鱼设备;浙江欣海公司设计的远洋鱿鱼钓船,船长72.80 m,总吨位1 200 t,日冻结能力90 t,完全适应西南大西洋等远洋渔区的鱿钓作业[17]。这些突破及所形成的技术基础,使我国初步具备了大型远洋渔船的建造能力。

2.1.5 标准化渔船船型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成效

针对渔船船型杂乱导致船体阻力、推进动力与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在模型优化的基础上开展船机桨匹配研究,形成标准化船型及系统配套技术。如在上海市标准化渔船改造项目中的36m拖网渔船与20 m定置网多种作业船两种船型,整体性能明显提高,拖网渔船实现节能15%~20%,已推广应用30艘[18];相关技术也将应用于“江苏省海洋捕捞标准化渔船改造工程”,该项目计划开发6种以上标准化船型。

2.2 我国渔船装备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渔船装备老化现象严重技术落后

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及渔业捕捞资源衰退的影响,我国渔船装备经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迅猛发展后,许多渔船使用至今,装备老化问题严重。统计数据表明[19],现有渔船中,只有5.8%是近5年内建造的新船,船龄在5~10年之间的占14.1%,船龄在10~15年的占41.5%,船龄在15年以上的占38.6%。也就是说,有90%以上的捕捞渔船配备的设备可能使用了5年以上,新型高效节能设备的使用比例也相当低;有80%的动力机械使用时间可能在10年以上,尤其是主机和辅机等,机械效率进入快速衰减期,无用功增加,有用功减少,效率较刚使用时相比明显下降。如果机械效率下降10%,意味着这部分的燃油消耗被浪费掉了。

2.2.2 船型杂乱性能优化度低

船型是不同作业方式渔船综合性能优化的集中体现。由于我国渔船建造业实行市场化,加上渔船标准化建设的滞后,造成任意建造、船型杂乱的状况。船型决定了渔船在航行和作业时的阻力性能和安全性能,经过科学研究和规范设计的船型与不合理的船型相比,阻力可降低30%~50%。我国渔船建造秩序的混乱,船厂听由船主的要求,而船主对渔船的适航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缺少全面了解,随意变更设计或施工图纸,而管理部门在受理发证审批时,标准化、规范化的依据不足。在全国换证数据库注册的渔船中,以某省2 367艘220 kW钢质拖网渔船为例,在总长22.3~38.68 m范围内共有248个不同船长的船型;再如某海区作业的12艘220 k W拖网渔船,各项船型参数大小不一,船总长从29 m至31.8 m,总吨位从101 t至168 t,建造的船型只有大致的范围,参数随意设定。

2.2.3 主机配置及船机桨匹配差异大随意性强

由于渔船建造的规范性差、优化度不够,我国渔船的主机配置、船机桨匹配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直接关系到航行的性能和经济性。如在东海区进行拖网作业49艘船长为(30±2)m的钢质渔船,主机功率从202 kW至397 kW不等,螺旋桨直径从1.4 m至1.8 m不等。拖网渔船在同一海区、相同作业方式、同样功率配备的条件下,船长和螺旋桨配置的随意性很大,船长变化范围为2.9%~11.6%,螺旋桨直径变化范围为7.9%~30.4%。相对而言,大功率主机船机桨的配置参数较集中,这与使用和建造者对设计规范有一定的要求有关,而220 kW、255 kW拖网渔船的船机桨配置的随意性更大些,基本代表了占我国捕捞渔船数量众多的200~300 kW中型渔船船机桨的匹配状况。

2.2.4 玻璃钢渔船推广应用阻力较大

玻璃钢渔船具有稳性好、航速快、使用寿命长、阻力小、热阻大等特点,比重是钢材的1/4左右,重心低,抗风能力强,与同样的钢质渔船相比,航速可提高0.5~1.0 kn(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保温性。玻璃钢渔船推广应用滞缓的主要因素是造价和建造工艺保障[20]。玻璃钢渔船造价较木质船要高50%以上,比钢质船高25%左右[21],初期投资成本过高,渔民难以接受。由于产业规模没能形成,玻璃钢渔船建造工艺的规范度不够,建造质量难以保证大中型渔船和作业受力较大的拖网渔船的需要,有些玻璃钢渔船建造受成本的限制,质量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材料性能指标。玻璃钢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层间剪切强度较低,不抗磨,不耐碰撞,而我国的许多渔港没有规范的航道和港区,渔船进港锚泊经常要与滩涂碰擦,客观上对玻璃钢渔船的应用造成了限制。

2.2.5 过洋性作业渔船装备老化面临升级换代

在别国专属经济区根据配额开展捕捞生产的过洋性作业是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业方式主要是拖网,也有少量的流刺网和定置网作业。作业渔船基本上是由国内的近海渔船改造而成,也有用老旧的非渔用船舶改造的鱿鱼钓船。过洋性渔船以拖网渔船为主,船龄多在15年以上,设备陈旧的问题与近海渔船一样突出,许多渔船都处于超龄状态,作业风险大,总体性能落后。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开发的愈加重视,渔业合作的门槛越来越高,捕捞配额受到限制,对作业效率及成本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的生产发展受到越来越大的制约。

2.2.6 大洋性作业渔船整体性能落后

在公海海域开展的大洋性作业以拖网、围网和钓为主,其产业发展和效益关系到国际性海洋资源的国家利益。在过洋性渔业发展受限的情况下,我国大洋性作业渔船的发展呈增长趋势,在远洋渔业的产业格局中已有过半之势。渔船装备是大洋性渔业的重要保障,而我国的远洋渔船装备制造能力建设尚在起步之中,现有的装备以国外的二手船及设备为主,船龄多在25年以上,整体性能落后,在渔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生产效益受到很大限制。提升包括大型围网渔船、拖网渔船、鱿鱼钓船和延绳钓渔船等的装备水平已成为远洋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发展策略

3.1 推进近海渔船“小改大、钢代木”工程,实施标准化升级改造

按照“安全、节能、适居、高效”的要求,研发标准化船型,在船网功率指标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引导老旧木质渔船实施升级改造。一是拆小建小,使近岸海域船型趋小、数量更少,既保障沿海渔民生计型捕捞活动,又保护渔业资源环境;二是并小建大,合并近岸小船功率指标建大船,使远海海域船型趋大、数量增多,发展商业性捕捞生产,合理开发与保护我国远海资源;三是以钢代木,淘汰木质渔船,发展中小型玻璃钢渔船和中大型钢质渔船。推进的关键,一是科学规划,对应基本情况与生产特点,研究协调制约性因素,制定战略,明确目标,建立实施计划;二是科技先行,加紧研发标准化船型、优化配置,完善玻璃钢渔船建造技术体系;三是加强监管,进一步完善渔船标准化体系与建造规范,加强监管,保障规范化建造;四是政策引导,禁止木船建造,淘汰超龄渔船,鼓励使用节能减排标准化船型,推进远海及特殊海域发展渔业生产;五是资金拉动,实施中央与地方二级财政资金惠渔专项,远海海域商业性渔船以中央财政为主,近岸海域生计型渔船以地方财政为主,补贴渔民及渔业合作社实施渔船升级改造。

3.2 加快实施远洋渔船装备国产化进程

(1)以渔船船型、捕捞装备、船上加工设备研发为重点,组织科技专项,重点围绕大型拖网渔船、围网渔船、金枪鱼延绳钓船、鱿钓船的船体建造与装备国产化,开展技术创新与集成,完善技术体系,提升技术水平。(2)充分发挥船舶研究与设计单位、企业的作用,重视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建造技术与工艺,构建生产规范,重点扶持南极磷虾拖网加工渔船、竹夹鱼拖网加工船、金枪鱼围网加工船、金枪鱼延绳钓船和鱿鱼钓船及其捕捞装备的自主建造能力。(3)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建造国产化先进渔船装备,推进公海大洋性捕捞生产和他国专属经济区过洋性捕捞生产的健康发展。

3.3 发展现代化科学考察船和渔政管理船

我国领海广阔,公海浩瀚,实施海洋生物资源有效开发,需要对资源与环境状况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全面的了解与把握,需要加强科学考察船舶的建设,提升装备水平及其适应大洋性科考的能力,尤其是未开发海域与远海边界水域资源环境状况的科考能力。发展远海、远洋渔业,更需要提高渔政管理水平。围绕远海捕捞管理执法、跨界管理、领海主权宣示,需要加强渔政管理执法船建设,重点发展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中大型渔政船舶。

3.4 鼓励发展海上养殖渔船与休闲垂钓渔船

海洋行政管理策略 篇4

开创广西海洋管理工作新局面-广西海洋管理工作会议综述

2009年4月1日,广西海洋管理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这是一个统一思想、迎接挑战、催人奋进的.大会. 广西国土资源厅厅长、党组书记,广西海洋局局长肖建刚在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广西海洋管理的新思路,充分显示了广西国土资源厅厅党组对构建海洋管理新机制、统筹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关系、全力保障海洋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工作力度.这份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以务实的态度提出的工作报告,蕴含着科学的工作思路,使与会代表深受鼓舞.

作 者:王馨奇 莫萍 作者单位:刊 名:南方国土资源英文刊名:NANFANG GUOTU ZIYUAN年,卷(期):2009“”(4)分类号:关键词:

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的开发策略 篇5

国内海洋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兴起, 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 但目前海洋民俗体育旅游的总体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 尚处于粗放型发展[1]。海洋民俗体育也是近几年在沿海地区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视域。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解释,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海洋民俗体育的历史文化渊源、体育特征与功能以及旅游开发。本文认为, 所谓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是指以政府管理机构与企业为开发主体, 将海洋民俗体育资源转化为海洋体育旅游产业并实现最佳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过程, 它是以海洋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为基础, 以海洋体育旅游产品为目标, 以旅游者为消费对象的经营与管理活动。

2 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海南作为全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 在传统节庆祭祀、渔民生产生活和传统舞蹈中有丰富而独特的海洋民俗体育文化遗产。由于现代渔业生产方式和渔民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海南很多具有文化底蕴的海洋民俗体育项目处在濒临消失的阶段。每年超过3000万人次的庞大游客量, 其中很多国内外游客对海南渔民的生活充满了好奇, 由此催生了海洋民俗体育旅游需求市场[2]。但由于我国海洋体育的发展刚刚起步, 海南现有产品主要集中在新奇刺激、参与性强的现代海洋体育旅游项目, 如海上摩托艇、潜水、空中拖曳伞等[3], 造成了供需之间的不平衡。

另外, 现有海洋民俗体育旅游项目雷同, 缺乏文化内涵, 设施简陋, 产品单一, 科技含量不高, 主要以私人经营的旅游客船为主, 通过导游把游客引入临时码头, 带领他们观光、体验渔家乐等。实践经验表明, 没有本土文化参与的旅游目的地无法成为真正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有了本土文化的参与才能使旅游目的地具有特色, 从而产生核心竞争力[4]。

3 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原则

3.1 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 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开发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的商业价值, 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民生, 但也有可能造成民族文化的变质。因此, 需要科学对待和合理开发海洋民俗体育文化的商业价值。对正处在濒临消失的阶段的海南海洋民俗体育, 需要加以积极的保护与传承, 尤其要注意把保护的内容限定在一个正面的、健康的、剔除了糟粕的框架之中, 保持海洋民俗体育文化氛围, 提供原真的生活环境、竞赛、表演和游乐活动, 形成良性开发。

3.2 突出参与性

海洋民俗体育是海洋渔民借助海洋资源开发的, 根据其依托的资源主要分为四类:船上、海上、海滩、码头 (岸上) [5]。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就要充分利用这四类空间, 做好产品设计, 满足现代人寻根、健身、体验、参与的心理需求, 策划亲近、体验大海的系列活动, 如船头拔河、沙滩椰子球、水上射击等参与性、挑战性和刺激性的项目。

4 适合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产品类型

海洋民俗体育文化不仅是我国宝贵的海洋文化财富, 也是发扬优良海洋文化传统, 创造现代人需要的海洋体育旅游文化的基础[6]。目前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最困扰的问题就是缺乏对产品文化内涵的把握。众所周知, 游客从观光到度假是一种成熟, 度假客的成熟往往会主动寻找文化, 如文化的主题、文化的体验等。度假有了文化主题与体验, 异质性才能突出, 才能吸引游客, 因此, 海南须适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 富有文化内涵的海洋民俗体育旅游产品。

4.1 祭海节庆民俗体育旅游类

通过专门策划, 把独特的地理位置、浓郁的区域文化、特有旅游资源组合一起, 形成贯穿整个海南岛, 以祭海节庆为主题的特色海洋民俗体育旅游线路。如:在海滩开展“拉乌龟”、打狗归坡;在海上“摇船、升帆”;在码头舞鲤鱼灯、攀藤摘花等。在产品设计上既重民俗特色和又加以旅游改造, 打造游客在参与和体验海洋文化的同时, 满足健身、娱乐和休闲等多种需要。

4.2 海洋体育游乐园类

通过在特定的滨海区域设立海洋体育游乐园, 以生态、海洋民俗文化、现代休闲娱乐为理念, 积极开发“3S” (Sun, Sand, Sea) 旅游产品, 白天可以开展海上娱乐项目如海滩休闲、海上运动、海上游乐。如游艇既可以提供海洋民俗文化的观光旅游, 也可近海岛屿探险、帆船、帆板、冲浪、滑水等休闲娱乐项目结合起来;晚上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海洋民俗体育、舞蹈表演活动, 如篝火晚会、露营、传统舞蹈表演等, 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休闲娱乐场所[7]。

4.3 海洋民俗体育展馆类

“文化旅游不仅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旅游细分市场, 更具有政治内涵, 能够优化国家和地区的形象”[8], 南海航海更路径 (国家级) 是由特定的人用特定的文字和特殊的方式, 画出特定地区域的航海图, 是海南渔民开发南海诸岛的重要见证[9]。

海洋民俗体育展馆的建设除静态展示南海航海历史外, 还可以大量采用高科技手段, 加强游客互动环节, 将激光成像、发光地图、虚拟海上驾驶等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入多项展示环节, 打造成一座集海洋运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展馆。

5 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对策

5.1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惠及当地居民

首先要制定发展保护和开展海洋民俗体育文化的规划, 处理好海洋民俗体育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旅游、文化、体育、海洋渔业等政府职能部门, 要进行部门互动、资源整合、职能转换, 适时推出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具体的监督管理办法, 完善运行机制, 依靠政府设立专门机构, 投入经费, 选派专业人员着手进行普查和研究, 对海洋民俗体育还要积极申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利用政策给旅游开发公司一定优惠, 进行适度商业开发, 在满足旅游市场的同时惠及当地居民, 建立“政府+企业+渔民”等灵活多样的海洋民俗体育文化产业资源联合开发模式, 达到可持续发展。

5.2 完善各种配套设施, 增强旅游目的地整体吸引力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 旅游业所依托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 要相互协调配套才能发挥其作用。海南渔村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旅游业所依托的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也较薄弱, 在开发多种类型海洋民俗体育旅游活动的同时, 必须着眼于增强旅游目的地的“海、沙、泥、浪、景”为特色的整体吸引力, 完善各种配套设施, 开展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5.3 联合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海洋民俗体育旅游是一个跨行业发展的新兴产业, 其从业人员具有特殊性、多样性和交叉性等特点, 通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旅游企业联合培养人才, 尤其是目前紧缺的经营与管理、产品设计与开发类人才, 借助他们的智慧, 才能避免走简单的模仿路线, 设计多元化精品, 增强市场吸引力与竞争力。

5.4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 不仅需要优质的海洋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产品和服务, 还要进行有效的市场宣传和促销以扩大知名度。海南在举办现代大型海上运动赛事的同时, 还需有计划、有目的地带动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发展, 打出自己民族品牌, 有了本土文化的参与才能使国际旅游岛更具民族文化特色, 从而产生核心竞争力, 提高国内外知名度与美誉度。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 发现: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市场需求空间较大;很多具有文化底蕴的海洋民俗体育项目处在濒临消失的阶段;现有海洋民俗体育旅游项目雷同, 缺乏文化内涵, 设施简陋, 社会参与不足等。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原则、适合开发的产品类型以及对策。

关键词: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策略

参考文献

[1]黄玲.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内涵式发展的优势与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1 (5) .

[2]海南休闲渔业如何靠海吃海海钓经济效益大[EB/OL].2013-05-30.http://news.sina.com.cn/o/2013-05-30/062127263687.shtml.

[3]凌平, 刘金利, 李雪飞.对我国海洋体育发展战略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36 (3) .

[4]九三学社海南省委员会.建议申报海南“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N].南国都市报, 2010-01-24 (4) .

[5]黄永良, 傅纪良.海岛民间民俗体育的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3 (7) .

[6]黄玲.海洋民俗体育的内涵、流变及发展策略[J].中国体育科技, 2009, 45 (3) .

[7]黄晓东.海洋民俗体育文化融入旅游之我见——以舟山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10, 27 (2) .

[8]HOWARD HUGHES, DANIELLE ALLEN.Cultural tourism in Central and Eastem Europe:the views of“induced image fonnation agents”[J].Tourism Management, 2005, 26 (2) .

海洋行政管理策略 篇6

1 辽宁发展海洋产业经济意义重大

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所形成的生产门类。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构成主体和基础, 是海洋经济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根据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标准, 可将海洋产业分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辽宁是海洋大省, 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 是带动东北腹地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海上通道, 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黄金海岸。特别是在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大背景下, 辽宁海洋产业能否科学发展, 不仅关系到辽宁海洋经济及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坏, 也关系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率先振兴步伐的快慢, 更关系到中国全面夺取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成败。

2 辽宁海洋产业经济发展概况

2.1 辽宁海洋产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1) 区位优势明显。

辽宁省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最北端, 濒临黄海和渤海, 东起丹东市鸭绿江口, 西至山海关老龙头, 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北靠东北腹地, 与朝鲜半岛比邻而居, 同日本列岛一衣带水, 既是我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又是我国参与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发展包括日、韩、俄在内的东北亚跨国区域合作与产业分工的最佳地区。辽宁省海岸线长2920公里, 包括: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 管辖的近岸海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

(2) 海洋资源丰富。

辽宁省海域广阔, 是中国纬度最高, 水温最低的海域。海域内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200多种, 虾、蟹、贝类30多种, 藻类100多种。初步探明石油资源储量约6亿吨, 天然气1000亿立方米, 滨海砂矿储量2亿立方米。海洋能蕴藏超过700万千瓦, 可开发潮汐能14.1亿度。宜港海岸线1000公里, 优良商港港址38处, 渔港港址77处。辽宁省内海岸自然风光秀丽, 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充分具备了以阳光、海水、沙滩、绿色、动物为主题的温带海滨旅游度假条件, 有著名的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45处。

(3) 海洋科技发达。

辽宁省海洋科技实力雄厚, 直接从事海洋科研的机构有14个, 参与从事海洋科研的机构30多个, 拥有一批有影响力的涉海高校——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大连工业大学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实力十分强劲。同时, 辽宁省通过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解决了一批重大的关键技术难题, 完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建立了一批海洋科技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 培育了一批海洋科技人才和骨干企业, 为辽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完备的智力支撑。

2.2 辽宁海洋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辽宁省海洋经济从弱到强, 基本完成了数量积累、范围扩展和规模扩大的成长初期。2005年, 辽宁省海洋经济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 实现了跨越式突破。 (见表1) 。

注:根据1996-2006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整理

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 辽宁省海洋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海洋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已经成为拉动辽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 辽宁实现海洋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依托“五点一线”战略, 调整辽宁海洋产业结构

辽宁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予以考虑:延伸产业链条, 调整产品结构;强化技术创新, 促进产品升级;加快行业整合, 形成规模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是提高核心竞争力、抵抗经济风险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辽宁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 要紧密依托“五点一线”战略, 调整辽宁海洋产业结构。

3.2 发展海陆联动战略, 谋求辽宁海洋产业集群效应

辽宁海洋产业要以中心城市为依托, 以交通要道为纽带, 建立产业带。在此基础上整合自然资源, 优化产业布局, 避免重复建设, 引导错位发展, 并且要在发展资源型优势产业的同时, 着力培植高科技的朝阳产业, 形成内部分工有序、互为补充的产业布局, 进而激发巨大的集聚效应。

参考文献

[1]刘洋, 丰爱平, 马林娜, 等.海洋产业经济的定量分析技术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5 (6) :30.

[2]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7.

[3]李长义, 苗丰民.辽宁海洋功能区划[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6.

海洋行政管理策略 篇7

青岛作为我国的沿海城市, 具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 而且也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的沿海, 致力于打造旅游城市, 这也为旅游的发展在理论上提供了支持。一般的把沿海的旅游的资源划分也是根据当地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拥有的资源量所定的划分标准与分类。因此, 作为一个海洋旅游大省把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可化分为以下四大类:

1. 地理态势与人文类旅游资源

青岛沿海的资源丰富, 岛、山脉、海、连为一体。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海洋地貌。在海浪的侵蚀与堆积作用下沿海的海岸更是显示出独特的风格, 海蚀柱, 沙滩等构成了奇特的画面, 让人美不胜收。而在海岸旁的西式与中式建筑的融合更是一种别样的风格。如石老人海蚀柱形神兼备, 八仙墩海蚀崖景观壮丽, 崂山壮丽雄伟;海洋人文景观兼备港口和海洋特色、历史文脉鲜明、中西文化兼容, 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与协调相融, 共同构筑了青岛海洋风景的骨架

2. 度假类旅游资源

青岛具有适宜度假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典型的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为度假、疗养、居住提供了相同纬度区域所不能比拟的自然基础。石老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其独特的优势, 临海的湿润空气使这里成为度假胜地, 美丽的沿海风光与建筑群连为一体构成度假区的自然与人文体系。薛家岛省级度假旅游区凭借岛内资源与环海内陆的链接通畅, 发挥出优势带动沿海海洋旅游的发展。此外, 在胶南新城区滨海建有灵山湾和琅琊台滨海度假旅游区。

3. 海岛旅游资源

青岛海域共有70个海岛, 大部分面积较小, 距陆地较近, 具有团组分布特点, 且多为基岩岛, 适宜建设旅游码头。海岛渔村风情独特, 四周岛礁发育, 海参、扇贝和盘鲍的生长条件良好, 渔业资源丰富, 适合开展休闲渔业、陆岛观光等旅游活动。目前已有小青岛、田横岛、灵山岛、斋堂岛、竹岔岛等多个海岛被辟为海上旅游区。另外, 伴随青岛生态市建设的脚步, 海岛生态旅游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也为内地的投资商开拓了市场, 与海岛旅游的发展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二、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与存在的不合理开发的问题

1. 开发状况

根据青岛城市总体规划“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空间格局, 自北部的丁字湾口至胶南的棋子湾与日照交接处, 旅游资源开发沿着海岸带有了大幅度的延伸, 形成了以“一湾两翼”为轴线、5大组团为节点的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2. 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

(1) 开发速度过快与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的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 开发速度的增加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这些在青岛地区的表现尤为突出。青岛实施沿海旅游战略重点突出发展沿海旅游产业, 这在一方面来说大大提高了青岛的经济实力, 但是这种发展使得在某些方面显得开发速度过快。资源的过度开发严重, 如对当地的一些海岸的空地用作发展经济而不是圈地保护, 这给当地的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而这也显示了当地没有与之形成合理的基础设施配套, 这就给空间和资源承载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一方面是开发资源另外一方面是浪费资源。

(2) 景区的秩序机制不完善

作为景区本身来说, 一种合理的秩序机制能够使得景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然而从现在的青岛旅游状况来看, 似乎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随着节假日的到来与高速公路私家车免费的政策让青岛的景区的游客数量有了明显的上升, 但景区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应对机制使得有些景区的人数远远超出景区的合理人数, 在景区内部也显得游览的混乱性, 秩序机制的缺失使景区的伤害扩大化, 无论是对景区自身来说还是对游客来说这都是一种损害。游客的游览积极性下降又会让景区陷入经济维持的不利地位, 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3) 旅游资源整体呈现分散, 集中化, 规模化程度低

青岛作为沿海旅游大省, 资源丰富但是集中化, 规模化程度较低, 这表现为资源点的不能形成统一成体, 没有整体优势。空间的不合理划分。而现代的资源往往集中化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来, 这就给青岛的旅游资源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合作共赢, 走向联合, 开展深入的合作研究, 进行资源的内部调整这些在青岛现在的发展来看明显是做得不足的地方, 这也给青岛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制约的因素。而在能力的资源调配上的缺陷也是导致资源集中化, 规模化低的主要原因。

(4) 青岛海洋旅游的发展对海洋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加

青岛的海洋旅游的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和环境的问题, 海洋旅游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出现极不协调。旅游景区的污染加重, 给景区带来了致命的破坏, 一个景区的环境是景区的门面所在, 环境的破坏使得旅游人员在心理上产生对景区的负面影响, 海洋环境也是也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资源与家园, 海洋旅游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 不应该涸泽而渔。海洋垃圾, 废水的排放还是随处可见, 发展不是破坏的目的, 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这种青岛海洋旅游的发展对海洋环境的消极影响从数据分析上来看近几年显著增加。

(5) 海洋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和制度规范的不健全

青岛在海洋旅游方面的制度法规还不是很健全, 对一些地方盲目开发海洋资源的行为不能做到有效的约束和处理。旅游管理部门的权威性不足, 与公安、环境、文化、城市建设等部门在工作上配合的不协调。管理混乱, 同一地区或者项目往往出现多个部门不同程度的插手管理, 就使得出现的一些问题不知道找哪一个部门管理和协调, 这就使政府的宏观管理的力度不足, 海洋旅游资源的而开发混乱无序。

三、青岛海洋旅游问题解决策略

1. 深入开展青岛海洋旅游资源整合

独特的旅游资源, 是发展旅游业最基本的要件。资源必须经过科学的整合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加强和改善资源的优势配置, 形成良好的旅游资源整合模式对青岛沿海海洋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旅游资源的竞争力, 为青岛的经济腾飞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对资源的整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 区域空间整合

区域整合模式可以产生“资源共享、位势叠加”的综合效果。青岛应结合沿海七区五市的社会、经济、城市、环境等发展与规划, 根据主导旅游功能定位分析, 整合为四大旅游功能区, 包括重点旅游功能区:以观光、度假、水上运动休闲为主的南部沿海旅游区;次级旅游功能区:以观光、度假、海岛休闲旅游为主的西海岸旅游区;新兴复合旅游功能区:依托港口、渔业养殖、保护区等衍生功能发展旅游兼容功能的胶州湾旅游区。

(2) 旅游线路整合模式

旅游线路设计 (点线旅游模式) 主要服务于观光旅游, 兼顾度假与休闲旅游, 它是将分散于空间范围内的各个区位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服务在一个主题线路下聚集起来, 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考虑到青岛资源的整体特点和比较优势, 实行跨旅游区联合, 串联精品旅游路线, 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资源整合要实现短期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与长远整体推进相结合。

2. 开展多种旅游方式

(1) 海上旅游

引导海上旅游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开发完善海上观光、餐饮、娱乐、演艺、婚庆、会议等游船旅游产品。加强人工鱼礁增殖, 建立健全游钓服务工作机制, 规范发展游钓协会和游钓船艇, 举办和承办各层级游钓比赛活动, 积极发展游钓旅游产品。海上旅游是发展旅游业的一种可行方式, 不仅可以增值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扩大了旅游人群的范围, 增强了沿海旅游的影响力。

(2) 邮轮旅游

以邮轮母港城、奥帆中心和优美的城市旅游环境为依托, 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多元化与精品化相结合, 深度开发修学、城市风情、宗教文化、运动休闲、康体理疗、社区体验、美食、购物和商务会展等旅游产品。扩大口岸开放, 完善邮轮接待条件, 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3) 海洋文化旅游

保护利用瑯琊台、雄崖古城、即墨古城、田横岛、青岛水族馆和青岛山等海洋历史文化资源, 开发海洋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利用海洋国防资源, 开展国防教育和军事文化旅游活动。促进红岛蛤蜊节、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灵山湾拉网节等民俗节会和传统节日的特色化、规范化发展, 开展赶海拾贝、捕鱼拉网等渔村民俗体验活动。

3. 完善基础设施与旅游装备

(1) 推进海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完整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 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 对停车场位置的设置尤其重要, 道路的互通是资源合理利用的保障。青岛市的景区的发展要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 例如, 在适当的位置给游客增加休息区, 为游客提供休息的设施, 在距离上放置垃圾箱, 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另外在有些道路不方便的地方, 及时的修路等等完善基础交通设施等等。这样在细节上增加了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满意度, 有利于的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游客的满意就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动力, 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个景区的外在的开发的重要的方式之一。

(2) 引导海洋旅游装备升级

大力推进旅游船舶标准化, 发展适航能力强、旅游功能突出的游船作为海上旅游的主流船型, 为游客的安全也进一步升级, 提高安全性, 保障游客的安全出发逐步实现旅游船舶的升级换代。在此基础上发展多种型号的游船如发展适合锚泊垂钓的游钓船, 发展由游艇俱乐部经营和出租的可供商务、休闲、婚庆等使用的游艇, 积极发展参与性强的帆船帆板运动装备、海上游乐装备和沙滩运动装备等大众化装备。引导海洋旅游装备更新化、安全化、多样化发展。

四、组织实施

1. 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在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建立市政府分管市长负责的相应工作推进机制, 形成合理有序的任务分配。组织协调和督查落实海洋旅游发展各项重点任务。各区市和相关部门要将海洋旅游纳入重要工作范畴, 按照工作职责和分工紧密配合、齐抓共管, 形成推进海洋旅游发展的强大工作合力。

2. 建立规划引导机制

注重全域统筹和产业协调, 将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岛规划等要统筹考虑海洋旅游项目用地和设施用地, 保留和扩大公共海滨空间, 满足市民和游客需求。

3. 建立政策扶持机制

对海洋资源的开发的政策的扶持, 政府要履行好宏观调控的职能, 对一些沿海资源脆弱的地区要出台强制性的保护措施, 还要对一些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例如财税上的补贴, 让他们在资源回收利用和排污过滤处理上有更多的资金的投入。

4. 注重沿海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提高管理水平

由于我国现在从事沿海旅游开发管理的人员在整体上素质不高, 在许多方面都较为落后, 职能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缺乏自主创新品牌。所以加强旅游人才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定期考核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以及对旅游开发的计划和见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青岛市沿海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的素质。

5. 加强各部门的监管职能, 防止无序不合理的开发

为了多建立开发景点增加收益, 许多旅游景点都出现了重复建设和无序开发, 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职能, 制定严格的规范制度, 对一些不合理开发和重复建设现象要严格处理, 不能放任其任意发展。同时还要采取强制手段保护野生生态环境, 杜绝人为的破坏和偷盗行为。对一些新开发的项目及时监管, 对旅游区的基建和可以承受的游客数量要给予控制, 对旅游景区的一些人工建设的工程要杜绝不能纵容其破坏景区的原有景观。同时对管理者和旅游者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而且各相关部门要从生态与旅游的紧密依存关系出发, 落实建设美丽青岛的要求, 严把规划、项目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等关口, 形成保护海洋旅游资源环境的整体合力。严格保护自然岸段风貌和沙滩、湿地、礁石、山体、林带等资源, 保护和修复海岛生态环境, 注重旅游开发的环境容量控制, 重点治理入海河流水质污染和陆源污染, 确保海洋旅游资源环境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

参考文献

[1]青岛市旅游业年度报告, 2012年.

[2]青岛市旅游业年度报告.经营与管理, 20013年

[3]张平增, 李重芬.整合资源构建精品拓展粤东滨海旅游业[J].海洋开发与研究, 2005 (1) .

海洋行政管理策略 篇8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虽以陆地文化得名,但仍包含海洋成分;就历史层面看陆地文化在历史上一直占主导地位,海洋文化则处于从属地位,确切的说海洋文化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直到郑和下西洋成为我国历史意义上的海洋文化的开端。

1 文献回顾

1.1 海洋产业相关文献回顾

据相关统计,海洋产业全球总产值上世纪70年代仅为1 100亿美元,而1980年和1990年分别是3 400亿美元和6 700亿美元。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海洋产业总产值占全球经济总产值5%,而到2000年占比约为16%,联合国将1998年定为“国际海洋年”,海洋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日益重要。《21世纪议程》将海洋列为重点可持续发展领域,且宣称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1]。

王婷婷[2]从国家政策层面指出,上海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四个中心”建设,提升海洋产业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规划对上海海洋经济在“十二·五”期间的增长率明确提出不低于15%的要求。通过对上海当下的产业结构及近十年的发展概况的宏观分析,认为上海第一海洋产业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正在逐步减小;第二产业中海洋油气业、海洋电力业发展潜力有限;海洋交通运输业是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它与滨海旅游业在海洋产业产值中占比很大。同时指出上海海洋产业结构稳定性不强,易受对外部经济环境尤其是国际环境影响。储永萍等[3]认为上海海洋产业结构矛盾严重,总体依然偏重粗放型的传统产业,高科技含量低;海洋高技术产业、海洋咨询及海洋信息服务业等新兴海洋产业没有形成集群。海洋产业结构与产业集群整合优势不强,不能很好的促进上海海洋经济发展以提高海洋经济总量。

1.2 海洋文化产业相关文献回顾

郑峰[4]认为海洋文化是相对陆地文化的一种文化。新时期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大国战略的具体构想:海洋文化产业拉动地区经济,提升沿海城市的文化形象和魅力,加快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是与海洋紧密相联的产业。海洋文化因海而生,是对海洋资源从认识到利用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商业文化,海洋文化的出现和发展体现当代文化的发展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标志。张韶华等[5]认为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的共识,传统海洋产业在转型中扩展,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互动加速发展。国内关于海洋文化产业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可以肯定的是海洋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特殊组成部分。通过研究海洋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定义,将海洋文化产业界定为满足社会公众的精神、物质追求,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

1.3 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文献回顾

叶丽君等[6]依据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给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定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企业通过利用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开拓并占据国际或国内文化市场,并能以此盈利的能力,也是文化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毕小青等[7]通过关键字文献检索的方法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归类、对比研究,指出目前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界定还没达成一致看法,学者观点各异,王颍从获利能力方面研究,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指一国文化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提供各种文化服务,占有市场和持续获取利润的能力。赵彦云则从发展能力方面考虑,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基于文化产业需求与供给活动的内在发展能力,包括文化内容和文化产业活动两种竞争力。徐萍从综合能力的视角出发,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在一定市场环境下,掌控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占据文化市场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能力。王安琪[8]从研究层次的角度指出文化产业竞争力属于中观层面研究,运用波特竞争力优势理论,经过对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文化产业的价值形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对影响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构建一个由生产要素系统、需求状况系统、外围产业系统、文化企业战略系统、政府行为系统等五大要素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

概念界定是深入研究的基础,海洋文化产业竞争力概念界定的明确性会直接关系到海洋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深入探讨。综合以往的文献研究,本文认为,海洋文化产业竞争力即以海洋文化资源为依托,提供海洋文化产品和服务,并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能力。

2 海洋文化产业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2.1 海洋文化产业及其发展现状

海洋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一个子集,包括滨海旅游业、涉海休闲渔业、涉海休闲体育业、涉海庆典业、涉海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业,涉海工艺品业、涉海新闻出版业、涉海文化服务业以及艺术业等,是与海洋相关的旅游、体育、民俗、历史、文艺等产业领域[9]。从概念层面上看,海洋文化产业的概念可从性质、产业过程和产业功能三个维度理解:性质方面,它生产并提供海洋文化产品及海洋文化服务,属于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经营性行业;产业过程方面,它将海洋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和分配按照产业化的方式运行操作;产业功能方面,它的主要作用是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精神需求。海洋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其产业已涉及到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动漫等众多领域,海洋文化特色的创意艺术形式越来越多样。依据产业内容和性质,结合行业分类法,可将海洋文化产业划分为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海洋节庆会展产业、海洋休闲体育产业以及海洋文艺产业四个产业类别[10]。

2.2 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产业的关系

海洋文化产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洋文化对于海洋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是海洋产业中的朝阳产业,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平台。

海洋文化伴随海洋经济产生并发展,但当海洋文化形成相对独立于经济的形态时,会成为推动或阻碍海洋经济发展的外在力量。即特定的海洋经济结构需要特定的海洋文化与之匹配。若海洋文化能与海洋经济活动的融合度高,它会成为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动力;反之,则成为阻力[11]。

2.3 海洋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点

软实力象征层面。海洋文化产业属于海洋产业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软实力强弱的代表,因而海洋文化是增强区域软实力的着力点。且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海洋文化作为世界交流的窗口,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家形象宣传层面。海洋文化追根究底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必然有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海洋文化产业也自然具有文化产业不可替代的特征。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托于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是近年的新兴产业,但是它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其深远的历史,同时海洋文化的差异性也会随着地理的变化而不同。海洋文化全球化是各国文化交流的平台,它比一般意义上的陆地文化传播的更直接,更迅速。因此,海洋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是一个产业的兴起,当产业走向世界它同时也是国家文化的宣传载体。

可持续发展层面。海洋文化产业是低碳可持续发展产业的重点领域,无工业领域发展造成的污染,破坏环境;且文化存在传承性,海洋文化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更具可研究性,人文价值会愈加体现,比有限性资源更具优势。海洋文化产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海洋文化产业的支撑。

可附加性。21世纪的世界是海洋的时代,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海洋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价值性。海洋文化的发展总是与当时的经济密不可分,它代表的是先进文化,自产生以来就被赋予商业文化的特点。它与高线技术产业及其他产业的结合所具有的经济效益很高。

3 上海海洋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分析

3.1 海洋文化产业竞争力现状

根据《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 20794—2006),海洋产业主要有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12个产业。上海涉海产业“全国海洋经济试点调查”结果显示,其海洋产业涉及11个产业(海洋矿业除外)。其中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是其海洋产业四大支柱[12]。

海洋渔业,包括海洋捕捞、远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上海第一海洋产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汽业、海洋电力业为第二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为第三产业,一二三产业形成多行业联动发展格局。第一产业发展水平低下,已不是上海海洋产业的支柱产业;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其中二三产业成为产业主力,基本实现从第一、二、三产业模式向三、二、一产业的过渡转型。

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滨海旅游业收益是全球旅游业收益总额的50%;其中沿海37个国家的旅游收益是全球旅游总收益的81%。上海大陆海岸线17415 km,岛屿岸线27714 km,滨江临海的地理条件优越,发展游船和游艇等滨海旅游业优势明。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东滩林湿地、浦东华夏文化旅游区、宝山横沙岛、南汇滨海、奉贤海湾等五大滨海旅游区将成为未来上海旅游经济和海洋经济的新亮点[13]。上海是著名的滨海城市,滨海旅游业在“一五期间”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形成东北部崇明三岛、东南部洋山深水港区--临港新城、南部杭州湾北岸等特色鲜明的滨海旅游区。2008年上海滨海旅游业增加值达到894亿元,连同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船舶工业三者占上海GDP 11.13%,日渐成为上海经济的支柱型产业。

3.2 海洋文化产业开发不足

崇明三岛的腹地深广,陆域面积1 411 km2;水路四通八达,扼居长江入海口并通黄浦江和钱塘江,区位优势明显;淡水、生物及港域空间环境优越。但区域经济受到自然和历史等因素限制,较之世界发达岛屿发展水平很慢,与国内沿海岛屿甚至上海其他郊县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如2006年崇明县(包括长兴和横沙)地区生产总值为1081 3亿元,不到全市生产总值的1/9,而同期金山和奉贤分别为2541 5亿元和2681 8亿元;经济密度(GDP/陆域面积)765万元/km2是全市平均值的4.7%,上海市区平均值的0.9%和上海郊县平均值的11.8%,呈现出城市、岸线、岛屿的阶梯经济,反应出层次分明的不平衡发展格局。

4 上海海洋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4.1 加强海洋文化产业的保护及开发力度

针对上海海洋文化产业开发状况,加大开发力度,完善开发措施,加强政府监管。陆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政府的保护,并没有完全市场化,而海洋文化产业的兴起,具有高回报的经济特性,使得海洋文化从产生到目前的状况一直走商业化运作道路,即重在开发,而保护方面则略有不足。海洋文化产业归根结底属于文化产业,不仅具有商业价值,还具有本体价值,本体价值在文化产业一般体现在历史研究价值中。那么,文化产业的这个性质使得其在开发之中不能完全市场化,而需要政府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的监督和保护。

4.2 推进海陆产业联动

相对于陆地文化,海洋文化具有本身鲜明的特性,但并非与陆地文化完全割离开来。它是陆地文化的延伸,是生活和劳作方式从陆地向海洋拓展的标志,故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归根结底是具有共性的。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深入挖掘区域海洋文化的内涵,大力推进区域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海洋文化产业与陆地产业相互补充,实现产业功能互补,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海陆产业联动效应。上海海洋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3 大兴创意文化产业

创意海洋文化产业是海洋文化与高科技优势互补的新型产出,是文化与科技、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的体现。提高海洋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是将强其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促进海洋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由文化产品的“三低”(低技术含量、低文化附加值与低服务水平)向“三高”转变。依托上海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优势,改造、重组和调整传统的海洋文化产业,加强与海洋文化创意相结合,开拓具有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海洋文化支柱产业,使海洋文化产业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点。

海洋文化产业广义上不仅包括海洋文化旅游、海洋影视制作、海洋演艺娱乐、海洋节庆会展等传统方面,还包括涉海产品设计、海洋产业的营销传播、海洋产业的品牌设计与维护、海洋产业的企业文化与营销咨询服务等海洋文化产业门类。多角度认识和开发海洋文化产业,突破传统文化单一发展的局限,实现海洋文化产业的升级转型。

4.4 建设特色海洋文化名城

我国的海滨城市数量多,而海洋文化建设属于新兴产业,受到海滨城市的普遍重视,因此上海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必须走差异化道路,建设具有上海特色的上海海洋名城。上海海洋文化起源历史悠久,“沪”字的来源就与海洋有关,上海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海洋捕捞;港口经济时代,上海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海岸地理优势,成就其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到国际航运中心时代,上海利用各种海洋条件及人才流、资金流成为国际航运枢纽[15]。上海海洋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上海发展的成名史,这是国内任何一座城市无可比拟的。

4.5 培育创新型海洋文化人才

在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上,应该敢于打破行业壁垒,以产业平台吸纳现有的各方人才[16]。海洋文化人才的培养应该打破常规,与创意文化产业相衔接。使用标杆管理的思想进行人才选拔及培养,跨行业人才与文化产业结合才能给文化产业带来新鲜血液,仅局限于文化人才等单一类型人才,海洋文化产业则会出现天花板效应。所以在人才选拔上应该走两条路线,一是选择适当的其他行业人才补充建设海洋文化产业,二是将现有海洋文化人才进行其他行业的培训,以期达到知识互补交流,真正产生出创意想法。

5 结语

海洋文化产业在我国属于新兴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对于上海来说,上海海洋文化产业又落后于其他滨海城市的步伐,因此大力发展上海海洋文化产业是上海发展海洋产业的着力点。海洋文化不同于陆地文化,就文化本身,总的来说具有“多元异质性”、“开放包容性”、“开拓进取性”。上海海洋文化产业要想得到大发展,必须探究本地海洋文化的起源,理顺海洋文化发展的脉络,还原产生于海洋文化的生活状态。把海洋文化最原始的结构特征展现出来,从源头寻找海洋文化产业的动力。

摘要:文中首先对海洋产业、海洋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竞争力采用文献回顾的研究方法,进而对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上海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及分析,然后对上海海洋文化产业的特点进行阐述,最后针对上海海洋文化产业及上海海洋产业的特点提出深化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相关建议。

海洋行政管理策略 篇9

海洋旅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和度假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作为海洋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旅游业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从世界各个沿海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海洋资源开发来看,海滨、海岛旅游业与海洋油气业、海水养殖业等一起已构成海洋支柱产业。[2]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00年,世界海洋旅游业收入占全球旅游业总收入的1/2,约为2 500亿美元。我国拥有约300 km2的海洋国土,发展海洋旅游的资源条件得天独厚。《200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滨海旅游消费需求继续呈现扩张趋势。全年滨海旅游增加值3 242亿元,比2006年增长19.9%。

辽宁省是我国最北部的沿海省份,全省海岸线总长2 920 km,其中有大陆岸线2 292 km,有岛、坨、礁506个,面积在500 km2以上的海岛266个。全省管辖海域面积6.8万km2,滩涂面积20.7万hm2。实施建设“海上辽宁”战略以来,依靠科技进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长足进展,基本上形成了包括滨海旅游业在内的海洋经济6大支柱产业。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从1985年的4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24.6亿元,增加了超过18倍。为进一步发挥海洋资源及区位优势,2005年初,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了“五点一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建沿海经济带,将为包括海洋旅游在内的辽宁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是必须看到,与海洋旅游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我国沿海一些其他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辽宁省的海洋旅游开发尚不完善,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发挥,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极不平衡。为促进辽宁海洋旅游向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领域发展,科学评价辽宁海洋旅游发展的区位优势,并以此制定有效的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辽宁海洋旅游区位优势特点

区位优势泛指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即某一地区或某项经济活动在发展中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利于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也必然会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3]区位优势的构成条件十分复杂,其因素涉及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同时,区位优势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位优势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以良好的海洋环境为凭借,同时也会受到诸多区位因素的影响。通过与我国沿海其他省份的对比研究,本研究从资源区位、客源区位和交通区位三个方面比较分析辽宁省与我国沿海其他省份海洋旅游产业的区位特点。综合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一)海洋旅游资源区位

辽宁濒临黄海和渤海, 海岸线绵长, 周围海域辽阔, 岛屿星罗棋布, 海岸类型多样, 其间孕育了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由于受到海岸地质地貌、海岸类型、海水动力条件及历史文化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海洋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本研究选取大陆海岸线、岛屿数量、海洋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滨海旅游城市和近海海水质量状况等6项指标, 通过国家海洋局“2007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和“2007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所提供的数据资料, 统计分析我国沿海九省、区的海洋旅游资源状况。其中指数确定的方法是:根据各样本原始数据, 确定各组中位数, 以中位数为基数, 除以其他各数值, 得到各项目指数, 各项目指数求和并排序得出评价结果。

从统计结果及相关研究可知, 辽宁的海洋旅游资源条件总体上在全国处在上游位置, 海岸线绵长, 海滨城市多, 近海旅游资源丰富, 其中也不乏具有较高等级, 且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但由于受到包括重化工业比重大、沿海垃圾的无序排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沿海水环境状况质量不高, 特别是旅游资源相对比较集中分布的大连湾、锦州湾、辽河口等海域污染较为严重, 为此制约了海洋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海洋旅游客源区位

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旅游发展的客源区位条件在海洋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旅游产业发展的客源条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涉及区域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产业规模等。选取区域人口规模、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项指标代表客源区位的经济基础条件,以旅游业总收入、入境旅游游客数量和星级酒店数量代表客源区位的产业发展条件,通过查询2007年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分析我国沿海九省份发展海洋旅游产业的客源区位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辽宁省虽处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但同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省份相比,产业发展的客源区位优势仍有一定差距,总体上处在中游水平。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辽宁省海洋旅游产业要想实现进一步发展,必须注意发挥在其他领域的优势,通过政府主导和区域合作等途径,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地位的快速提升。

(三)海洋旅游交通区位

交通是连接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纽带,在一定意义上,海洋旅游发展的资源区位和客源区位优势是通过良好的交通条件来实现的。选取铁路、公路、港口水运、航空等交通运输的四大方式,并分别以铁路旅客周转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规模以上港口数量和沿海机场旅客吞吐量为具体指标,通过查询2007年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国家民航总局《2007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统计分析我国沿海九省份发展海洋旅游的交通区位条件。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同我国沿海多数省份比较,辽宁省发展海洋旅游产业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辽宁省铁路网密度高,高速公路、港口运输、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齐全,且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准。与浙江、福建、海南等我国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和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影响较好的省份比,辽宁的滨海交通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特别是实施“海上辽宁”战略,构筑“五点一线”海洋经济产业带,将更加凸显辽宁海洋产业发展的优势地位,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遇和良好条件,对沿海旅游交通进行有效整合,是摆在辽宁海洋旅游产业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辽宁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政府主导,促进区域合作机制的形成

海洋旅游资源具有整体性,海洋旅游产品有着可替代性,传统的海洋旅游资源及其管理工作又涉及交通、林业、农业、国土、文化、宗教、水利等诸多部门。从辽宁沿海自身来看,辽宁海洋旅游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并存,但总体上讲,辽宁省环渤海六市的旅游资源互补性大于空间的竞争性。[4]“长三角”和“珠三角”海洋旅游的发展经验证明,政府主导、区域合作、部门参与、市场运作是一条基本经验。从发展区域旅游来看,辽宁与河北、天津、山东等省份同处于环渤海区域,旅游资源及沿海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强,通过走联合开发、整体开发、系统开发的道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环渤海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摆脱辽宁自身在我国滨海旅游资源区位优势方面的较不利局面。环渤海区域各级政府及政府间通过协商统筹安排旅游资源的开发,联合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包括对旅游资源、产品、路线的整合和优化,协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对旅游大环境的改善提高。同时,辽宁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要注意向内陆延伸,与内陆省市加强合作,把海洋旅游与内陆地区的乡村旅游、文化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商务会议旅游等形式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互派客源、组合包装旅游线路,以塑造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

(二)搞好滨海旅游城镇体系建设

城市是重要的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跨区域旅游的游客中转站,在区域旅游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海洋旅游资源只有与现代城市拥有的接待设施和服务体系相结合,才能构成旅游产品,由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财富。[5]辽宁省滨海地区人口众多,城镇化水平高,这是发展海洋旅游的巨大优势。旅游城镇体系的本质特点是相互联系,它们在旅游、交通、网络、信息和设施服务等方面联系紧密、协作顺畅,在服务旅游者这个层面上达到互补,实现共赢。根据旅游城镇体系的作用和辽宁的实际特点,构建以大连为核心,以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为区域中心,并由若干个沿海特色旅游乡镇所构成的海洋旅游城镇体系。辽宁省滨海公路工程的启动,为这一体系的建立带来了机遇。大连作为全省海洋旅游的核心,要突出其极化与扩散效应,通过提升海洋旅游的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提高对辽宁海洋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五个海洋旅游的区域中心城市,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树立差异化的海洋旅游形象,实现海洋旅游功能互补;若干个海洋旅游特色乡镇要以具体的海洋旅游资源为依托,坚持重点开发、整体开发和深度开发的原则,以适应全省及区域旅游发展的要求。构建滨海旅游城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沿海地区的交通网络。积极发展航运交通,优化海上旅游交通结构,逐步构筑海、陆、空一体化的辽宁沿海地区旅游交通体系。

(三)高度重视滨海旅游文化的整合和提升

“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和体系,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和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6]它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辽宁沿海地区开发历史久远,长海县广鹿岛小朱山古人类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早在6 000~4 000年前,这里的渔业生产已发展到较高水平。作为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辽宁的海洋旅游文化主要体现在:积淀深厚的海洋历史文化、浩气长存的近代军事文化、多姿多彩的海洋民俗文化、浪漫时尚的现代海洋休闲文化。这些海洋文化资源往往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相辅相成。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都从海洋文化中找到了立足,彰显了旅游资源的优势。在辽宁海洋旅游文化的开发中,一方面要注意从纷繁复杂的海洋文化宝库中撷取精华,经过精心选择、挖掘、整理和组合包装,向旅游者推出能够展示辽宁大海独特魅力的海洋文化产品。另一方面,辽宁海洋旅游文化开发,不仅要突出与内陆文化有较大差异的海洋文化特色,同时要注意充分考虑到特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坚持市场导向,针对东北、内蒙、环渤海区域等主要客源的文化背景,注意实施开发的差异化策略。

(四)坚持海洋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海洋旅游产品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是以海洋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依托,向旅游者提供用以满足旅游活动需求的有形实体和无形服务的总和。[7]近些年来,除了大连地区的观光、度假等几个常规旅游项目开发得较好外,辽宁省其他相关海洋旅游资源的优势并未明显发挥出来,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专项和特种旅游项目相对缺乏。多数海洋旅游产品的游客参与性差,科技含量不高,没有形成系列。辽宁海洋旅游产品的开发要形成以大众游客为主导,同时面向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实现在观光、度假产品基础上的,包含海洋文化旅游、体育竞技旅游、科普教育旅游、民俗旅游、海岛及远洋探险旅游、豪华邮轮旅游、潜水观光旅游、节日旅游、商务会议旅游等多种旅游的立体产品格局。同时,要不断增加旅游活动的知识性、参与性和趣味性,提高产品的体验价值。通过参加海洋旅游活动,不仅使游客充分享受到“看海、吃海、玩海”的乐趣,更要使他们能够“亲海、爱海”;在旅游活动中,不仅愉悦心情,恢复身体,还要使他们的灵魂得到净化,意志受到磨练,理性得以升华。

(五)把海洋环境保护放到突出的地位

辽宁省是一个工业大省,重化工比重大,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上人口膨胀和沿海开发范围的扩大,海洋资源遭到破坏,海洋环境污染总体上呈现加重趋势。据统计,辽宁沿海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沿海污水入海总量的10%。这些污水多由沿海排污口、入海河口、港湾等直接或间接排放入海。[8]根据《2007年辽宁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当年全省近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达8 150 km2,比2006年增加2 800 km2。滨海湿地和海湾等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主要问题是富营养化加剧、油类和重金属等污染加重、生境丧失和生物群落结构异常等,影响了滨海景观环境的健康和食物安全,是发展海洋旅游产业的主要威胁。为此,在调整产业结构、统筹规划、严格管理的同时,对海洋旅游的发展的规模总量、时空安排和战略重点等都要进行科学筹划。搞好海洋资源普查,坚持有重点、分时序、重效益的开发原则,对一些到目前为止开发难度较大、高品位的海洋旅游资源,宜妥善保护,以便实现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董玉明, 王雷亭.旅游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35-50.

[2]林越英.中国“新东部”与海洋旅游开发战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5) :91-96.

[3]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26-30.

[4]李悦铮.辽宁环渤海地区旅游协作机制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6 (4) :114-119.

[5]董志文.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功能研究[J].海岸工程, 2002, 21 (1) :57-62.

[6]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9.

[7]郭鲁芳.海洋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生态经济, 2007 (1) :123-125.

上一篇:制冷与冷藏技术下一篇:混凝土浇筑施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