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管理工作论文(共12篇)
海洋管理工作论文 篇1
记者:请您具体介绍一下2009年河北省海洋局在海洋管理各个方面开展了哪些重点工作。
王保民:首先,以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海洋功能区划为抓手,保障了重大建设项目用海。围绕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以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建设为重点,以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和海洋功能区划修改为抓手,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区域建设用海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积极取得国家海洋局的大力支持,指导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做好区域用海规划编制、论证和修改完善工作。国家海洋局先后批复了《沧州渤海新区近期工程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和《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中期工程及曹妃甸国际生态城起步区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针对唐山海域部分功能区不能满足曹妃甸新区和唐山港建设需要的实际,依据国务院批准的《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法按程序对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唐山海域功能区进行了重大修改。上述工作的突破,为河北省两区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保障了重大建设项目用海。几年来,曹妃甸港区矿石、原油、煤炭、通用码头及配套设施工程、黄骅港综合港区起步工程、中钢基地、秦皇岛港煤五期等一大批重大建设用海项目得到批准,保障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其次,着力贯彻《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管理取得新进展。一是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制定了《河北省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管理办法》和《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规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用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工程建设项目海域使用申请审批指南》、《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指南》、《废弃物海洋倾倒许可证签发指南》等文件,对海洋管理程序进一步规范,不断完善法律法规配套制度。二是海洋规划体系逐步健全。根据国家要求,启动开展了新一轮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和省海岸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新修订的《沧州市海洋功能区划》得到省政府批准。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河北省海水利用中长期规划》。沿海三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全部编制完成。三是工程建设用海和养殖用海实现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分类管理制度,对工程建设用海严格进行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动协同有关部门把好电力、钢铁、石油化工、煤炭等国家宏观调控的十大行业用海准入关,海洋功能区划、海域权属管理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得到较好落实。河北省5个“海域使用示范县”养殖用海确权发证率和登记率全部达到100%,其余6个非示范县达到95%以上,形成了依法、有序养殖用海的良好氛围,保障了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又实现了国有海域资源性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四是海洋环境保护顺利推进。制定并实施了2009年度河北省海洋环境监测实施方案,将曹妃甸工业区、渤海新区、秦皇岛经济开发区等重大围填海工程项目区、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和生态敏感区的周边海域和水动力条件监测作为重点,加密监测站位和频次,并进行跟踪监测,及时掌握了全省的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有效保护了全省的海洋环境。五是海洋灾害防治有序开展。修订了2009年河北省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印发了河北省风暴潮、赤潮、溢油、海冰四个应急执行预案。及时处置了2009年发生在河北省秦皇岛海域的赤潮和河北省遭遇的两次风暴潮和大浪灾害,对沿海防灾减灾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六是海洋执法监察效果显著。扎实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经济热点地区海域使用的执法力度,开展海洋工程用海和养殖用海专项执法,查处乱建虾池和盗采海砂等违法行为,清理非法养殖用海,促进了养殖户依法进行海域使用权登记,有效维护了用海秩序,保护了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
最后,稳步推进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为海洋事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国家海洋局要求,“908专项”海洋综合调查主体任务全面完成,综合评价各专题全面实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建设”按实施方案有序进行。组建了省、市级四个海域使用监管中心,省、市两级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通过国家验收并开始运行。为准确掌握全省各类型用海的权属状况和全省涉海产业空间布局及今后可利用海域空间容量,启动了以县为单位的全省海籍调查工作。积极推动北海分局与沿海市的海洋环境监测站共建,秦皇岛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和黄骅港海洋验潮站正常运行,实现了国家、北海区、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联网同步、资源共享;实现了省海洋预报远程视频会商系统与北海预报中心、与北海区各省间的视频会商,海洋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预报能力得到加强。完成了海监执法机构建立和执法车船艇齐全配备,执法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实现了河北省海域的分级、分区全覆盖执法。
记者:2010年海洋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围绕这一思路将大力采取哪些措施?
王保民:2010年河北省海洋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海洋局、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增长与调结构、保障发展与保护海洋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强化能力建设,严格执法监管,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优化服务,全面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着力提升海洋管理水平,积极推动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海洋意识。借《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之际,加大海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让公众在走出内陆意识、增强海洋意识的同时,了解海洋省情,了解海洋的不可再造性,像珍惜土地、矿产、淡水资源那样,珍惜海洋资源与环境。
其次,完善海洋规划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引导作用。河北省海洋资源相对短缺,科学规划海洋开发至关重要。按照建设沿海强省的总体要求,认真编制新一轮《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突出抓好《河北省海岸保护与利用规划》和重点区域用海建设规划,强化海洋区划、规划对各类用海项目的统筹、引导和调控,促进区域海洋开发结构、产业布局的优化和经济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土地资源短缺,建设项目由用地向用海转移的新形势,落实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关于加强围填海规划计划管理的通知》,探索区划统筹、规划引导、计划调节、市场配置的有效管理机制。强化区域建设用海的宏观指导与监督,严格控制工程无度用海,调控大规模填海,充分利用好稀缺岸线及近岸海域资源,把海岸线、海域开发集中到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等重大工程建设上来,促进用海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科学用海、集约用海、节约用海。
第三,破解用海供需难题,着力服务重大用海项目建设。当前沿海经济发展迅速,河北省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已进入产业大规模聚集阶段,对岸线、海域等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缓解用海供需矛盾,是摆在每个海洋人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首先,要适应河北省生产力布局调整的需要,按照合理开发用海,促进沿海产业聚集的原则,加强工程项目用海管理,引导和推动钢铁、热电、石化、盐化、煤化等产业向沿海转移,并统筹安排好项目用海的规模、布局。其次,以曹妃甸新区、沧州渤海新区和秦皇岛临港产业聚集区的建设项目为重点,切实加强围填海项目审查,抓紧抓好用海项目的论证和组卷报批,并实施好围填海年度计划,积极主动地做好用海保障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第三,开展好以县级为单位的全省海籍调查,查清全省已建、在建和拟建围填海项目产业类型、规模数量、建设进度等情况,准确掌握全省涉海产业空间布局及今后可利用海域空间容量。第四,制定《河北省建设项目用海预审管理办法》,落实围填海项目用海预审制度;借鉴土地管理经验,参考国土资源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和国家、省级开发区土地投资强度与产出效益等有关标准,开展河北省工程建设项目用海定额控制指标研究工作,探索集约节约用海的途径;加强工程建设用海项目的批后监管,探索批后未用海域项目的合理退出机制,确保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灾害防御,提高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强化海洋工程、海洋倾废监管。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防止“两高”项目向海洋转移,杜绝企业利用新建项目将污染物转嫁排放进海洋,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采取有力措施,防治石油勘采、海上运输、海洋倾废、海水养殖等活动对海域造成的污染。抓好省、市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优化海洋环境监测网络,有效保护海洋环境。抓好海洋灾害远程视频会商系统和灾害应急预测预警业务平台建设,做好赤潮、风暴潮、溢油污染、海冰等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地方与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各级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和海洋灾害减防应急反应体系,全力保障海洋环境安全。
最后,加大海洋执法监察力度, 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严格执法是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要求,扎实开展好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围填海、海洋工程项目的监察力度,重点加强对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和秦皇岛临港产业聚集区等经济热点区域用海项目的监管,依法查处各类违法用海和破坏海洋环境行为,为海洋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海洋管理工作论文 篇2
全面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扎实推进海洋功能区划工作
国家海洋功能区划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对于贯彻落实<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全面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扎实推进海洋功能区划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 者:于青松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北京,100860刊 名:海洋开发与管理 ISTIC英文刊名: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年,卷(期):200825(6)分类号:P7关键词:
海洋管理工作论文 篇3
摘要:海洋功能区划是海洋开发规划的基础,且区划和规划是海域使用管理的前提,海域使用管理则是对实际用海活动的有效控制。当前,海洋经济与管理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理清以上三者的关系。首先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处理三者关系的几点思路:一要加强区划实施的各方面建设;二要加强规划的协调性和可行性;三要全面提高海域使用管理水平。
关键词:海洋;功能区划;开发规划;海域使用管理;海域执法
我国在2002年《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基础上,制定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确定了我国未来10年海洋空间开发的依据和方向。这为地方各级编制海洋开发规划及涉海政策等海洋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使得海洋资源配置越来越合理。随着2008年《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获批以来,我国海洋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地方也纷纷根据自身实际海域资源状况编制海洋开发规划,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力求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又能拥有本地特色。总的来看,自2002年《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以来,国家海洋局把海域使用管理作为重要职责,在功能区划、开发规划以及监督管理海域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海洋区划与规划能够有效落实可促进国家对海域使用的科学管理。可见,这三者在实际工作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的重点就是要深入分析其内在联系,为把握海洋事业的发展运作规律提供几点思路。1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的区别
1.1时空定位不同
海洋功能区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属性差异性划定各种功能区,注重空间要素,在空间坐标下完成。因而它没有时间坐标,只考虑如何在地理单元上把资源最理想地划分,是一种状态的呈现。
而海洋开发规划是对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做出的前瞻性安排,有一定的时间段。规划不可能一次性涉及对所有海洋功能区,某一时期的规划是有重点的,通常是针对某一区域某一重点项目。因此,它是在时空坐标下完成的。
1.2发展历程不同
海洋功能区划按照海洋功能区的标准,将海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海洋功能区,为海洋开发、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基础性工作 [1] 。根据《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目前我国管辖海域划定了农渔业、港口航运等八类海洋功能区,并提出了各类功能区管理要求;划分出29个重点海域,明确渤海、黄海等五大海区的总体管控要求。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发展历程如表1。
海洋开发规划为指导和宏观调控海洋产业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根据海洋资源状况和社会需求,对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做出的统筹安排[1]。近年,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一系列海洋开发规划带动了沿海各地的发展,而现在海洋开发规划的焦点扩展到了海洋环境保护、海岛保护与利用、海洋防灾减灾等方面,规划的内容越来越详实。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发展历程如表2。表1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发展历程
时间海洋功能区划事项1979年启动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工作(此前中国三次经济区划几乎不涉及海洋)1986年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工作完成,在此基础上国家海洋局进而开展海洋功能区划1988年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国家海洋局“三定”方案,指定海洋功能区划为国家海洋局的主要职能1989年在天津召开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工作会议,制定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大纲》、《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简明技术规定》和《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报告编写提纲》;决定海洋功能区划实施策略为先示范后推广,选定渤海为海洋功能区划示范区1990年国办发《对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海洋局有关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分工的意见》指定国家海洋局进行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工作;完成《渤海海洋功能区划报告》和《渤海区功能区划书》1991年国家海洋局会同沿海省、市、自治区及有关部门展开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工作1992年2月25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建立了内水、领海和毗连区等基本制度1993年完成《中国海洋功能区划报告》和《中国海洋功能区划图集》的编写的编辑工作;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联合颁发《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1995年指定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青岛市的长岛县、浙江省沿海市县、福建省厦门市等地方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试点1996年发表《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将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纳入政策1997年《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成为强制性国家标准1998年发表《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将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作为中国保护海洋环境的健康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工作之一2002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复后,同意《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出台,该文件具有法律效力2010年截至2010年,全国共确权海域面积193 769.16 hm2,其中经营性项目190 344.73 hm2,公益性项目3 424.43 hm2;发放海域使用权证书2 481本,其中经营性项目2 373本,公益性项目108本2011年12月6日上午,专家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通过评审2012年10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10日批复的广西、山东、福建、浙江、江苏、辽宁、河北、天津等8个省区市的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013年国家海洋局印发《2013年海域管理工作要点》,提出要严格海洋功能区划管理,优化海域空间开发格局注:表1根据《海洋区划与规划导论》(俞树彪 阳立军 2009年)和国家海洋局网站最新发布数据整理编制。
表2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发展历程
时间海洋开发规划事项1984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各学科近200名专家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中国海洋开发战略研究报告》1991年根据《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开始编制《全国海洋开发规划》1995年《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完成并正式提交1996年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00年远景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开发海洋产业,保护海洋环境2003年2003年国务院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海洋经济增长目标到2005年续表2
时间海洋开发规划事项2006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陆地与海洋“同时”规划,“扶持海洋经济的发展”的方针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于2月21日发布《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发布海洋领域总体规划。自此我国掀起海洋经济之风,迎来蓝色崛起之路2011年9月16日,发布了《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1月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在北京成立2012年12月3日,“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获批出台2013年4月11日,国家海洋局正式发布《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注:表2根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最新发布数据整理编制。
1.3稳定性不同
海洋功能区划主要根据自然属性编制,各级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写一经完成就具稳定性,并且其本身就具法律效力。因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如无特殊必要,不能轻易更改。而海洋开发规划是在一定的时间跨度上进行的,要求有超前性。 并且分为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远近”或“虚实”结合。海洋开发规划的计划性特点要求它富有弹性、灵活性,是滚动变化的。海洋开发规划可能有不同的方案可供选择,但选择的只是最优方案,方案一旦与现实要求不符时立即要进行调整,因而规划是动态发展的 [2] 。2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的联系
nlc202309042145
2.1区划是规划的基础
区划具有法律效力,即规定了在已区划的海域应该适宜开发什么,而不适宜开发什么,并且禁止开发什么。海洋功能区划走在前头,是一项基础性、前期性、宏观的工作,为海洋开发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例如山东省政府日前颁布实施的《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就明确说明“对不按《区划》批准和使用海域的,批准文件无效” [3]。
2.2规划是区划基础上进一步的工作
海洋开发规划依托海洋功能区划展开。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也就明确了哪里适合建什么项目,哪些资源可开发,哪些资源作保留。海洋开发规划的各个子计划,如海滨土地资源开发、生物资源开发、旅游开发、海岛开发、海滩开发等等,都是基于区划工作而展开的。
2.3都遵循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海洋功能区划须遵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海域可持续利用原则。这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了制度的保障,也是与世界海洋事业接轨的体现。2013年发布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意义重大,其中多个章节涉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并着重强调了进行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的重要性。3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与海域使用管理三者的联系海域使用管理指国家为了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确保海域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而对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所采取的控制行为 [1] 。主要体现海域国有原则,杜绝资源浪费和流失,目前包括海域使用权属管理制度、海域使用审批制度、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等。
3.1区划是规划的基础,也是管理的前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须符合《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区划有一定的主次顺序,一旦出现多个产业、多个项目竞争一块海域时,海域使用管理机构应该依据区划的功能顺序来安排和协调,明晰优先使用权。这样就可以有力地解决一些海域使用冲突。所以海洋功能区划是海洋环境保护的根据,同时也是海域使用管理的依据。
3.2管理是区划和规划后的具体控制行为
海域使用管理的短期目标是构建海域有偿使用管理制度和确定海域使用权属等规范用海问题,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和谐促进。长期目标则是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开发资源,即开发和保护结合管理,使海洋和陆地乃至整个生态保持平衡 [4] 。
综上所述,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与海域使用管理三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与海域
使用管理三者关系图
4处理好三者关系的几点思路
4.1加强区划实施的各方面建设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的区划离不开各种海洋勘查和监测,需要增加相关的硬件配备,强化海洋功能区划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制定或修订海洋功能区划有关技术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与队伍建设,建立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借鉴国外海洋空间区划的先进经验和方式;三是加强整个社会对海洋区划对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力的认识,提高对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前瞻意识,为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空间和资源,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2加强规划的协调性和可行性
海洋开发规划需兼顾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与生态效益,国家层面给予充分的指导与支持,地方层面则可级级携手进行海洋开发与规划工作,以保持高度统一。全国都要高度重视区划与规划的关系,对于不按区划编制的规划不予以通过,对不按区划和规划要求使用海域的,严格按照法律处理。发展海洋事业,必不可少的准备就是描绘规划蓝图,须强化海洋规划的落实和监管,防止各级各类海洋规划“重编写、轻落实”的情况。加强规划的可行性,即提高措施的有效性,需要加强海洋政策研究,健全政策运行机制,建立规划实施监督检查制度,使得涉海部门间各司其职。并应当充分发挥民智,积极听取各类专家的建议,建立和完善海洋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形成促进海洋事业发展的合力。
4.3全面提高海域使用管理水平
海域使用管理是在区划的前提下,按照规划的内容指向运用海域使用权属管理制度、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海域使用审批制度等手段进行。稳固区划与规划的成果,就要全面提高海域使用管理水平。一方面,必须坚持依法管理,强化海域使用、海岛保护、矿产资源、港口及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管理,审批项目用海必须以海洋功能区划为依据。不断完善以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开发规划为基础的管制制度,切实提高前两者的权威性和约束性,严禁任何形式的违法用海项目。另一方面,加大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执法监察力度,规范海洋开发秩序,并在各沿海省市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项执法行动,搭建联动的海洋活动监测平台,进行实时监测海域使用状况。
参考文献:
[1]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网站[EOL].http://www.cnctst.gov.cn/,2013-01-11
[2]朱坚真.海洋区划与规划[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36-41
[3]周雁凌,季英德,董若义.山东海洋功能区划实施 不按区划批准和使用海域的,批文无效[N].中国环境报,2012-12-21:1
[4]顿光宇,张勇.海洋功能区划与海洋发展规划关系的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1(2):38-39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arine Functional Zoning,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n Sea Area Use HUANG Danli
(Economic & Management School, Marine Economy &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88, China)
Abstract:The basic of marine development planning is functional zoning, and they both are the premise of using and management of sea areas. Further, management on sea areas use is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in the sea of effective control.At presen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and management depend on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above three. 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difference and the relation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then proposed some ideas of this issue as following: first is plan and practice of Functional-Zoning and Development-Planning must be strengthened; the second is Management on Sea Area Use should be raised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Marine; Functional Zoning; Development Planning; Management on Sea Area Use; Law Enforcement of Marine
(收稿日期:2013-10-08)
海洋管理工作论文 篇4
记者:2009年在促进海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我们采取了哪些服务保障措施?
刘修德:首先, 统筹引导, 保障项目用海需求。科学规划海域空间资源, 编制完成了全省2010年围填海计划, 以及六个《重点海湾海域使用规划》, 为引导海洋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积极应用海洋功能区划成果, 指导全省海洋开发活动和调整海洋产业布局。组织研究莆田石门澳填海控制线, 科学划定了23.2平方公里的填海区域, 为国投等重大项目落地创造了条件。初步研究了宁德海西工业园区42平方公里的填海控制线, 开展启动项目用海审批工作, 为引进中石油重大项目创造了条件。组织研究了泉州湾秀涂人工岛建设方案, 提出了秀涂人工岛建设的优化方案, 为泉州台商投资区规划提供了用海保障。
其次, 完善管理, 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成立福建省海域使用项目审核委员会和福建省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专家评审委员会, 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论证和海域使用项目审批管理。海域使用网上申请和受理系统投入运行, 实现受理审核网络化。认真执行《关于进一步提高海域使用审批效率的若干意见》, 对受理审核每一个环节进行最优化运作, 缩短用海审批时限。通过建设省及沿海6个设区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 强化对海域使用的有效监控。认真实施《福建省海域使用补偿办法》, 做好收回海域的补偿工作, 维护渔民的合法权利, 推动用海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对重点用海项目专人负责, 全程跟踪服务, 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 拓展了用海企业的融资渠道, 为用海项目建设提供了融资支持。
最后, 创新思路, 解决发展瓶颈问题。为缓解海湾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在全国率先提出拓展湾外围填海的管理新思路, 全面启动《福建省湾外围填海规划》编制工作, 积极引导建设项目向湾外拓展。为遏制海域采砂秩序混乱、滥采乱挖的局面, 同时保证福建省临海工业建设发展对海砂的需求, 在全国率先出台《福建省海域采砂临时用海管理办法》, 对海域采砂临时用海实行论证和评价管理, 对海域采砂临时用海的审批范围、采砂船型功率、船只数量、采砂量进行总量控制管理。开展全省海岛命名及标志设置试点, 启动《福建省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等基础性工作,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出台后全面履行海岛管理职责做好充分准备。
记者:作为海洋管理工作的重点, 2009年海洋环保工作也呈现出了新的局面, 请您具体介绍一下。
刘修德:2009年, 我们把海洋管理工作重心转移到海洋环境保护上来, 精心规划, 加大投入,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建设, 努力开创海洋环境保护新局面。
加强监测, 提供公益服务。对13个主要海湾、陆源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近岸23个站点的贝类与沉积物等开展海洋环境监测, 继续对近岸海水与沉积物质量进行趋势性监测, 实现对福建省海洋环境质量的及时跟踪和网络化管理。首次开展江河污染物溯源监测, 为今后实施污染溯源和生态补偿提供基础资料。编制并向社会发布各类海洋环境质量通报, 为各级政府和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决策参考和服务。强化海洋倾废全过程监管, 配合国家海洋局开展泉州湾、湄洲湾等5个海洋倾倒区的选划、论证和延期工作。加强赤潮灾害的预警报, 以减少直接经济损失。
整治环境, 洁净近岸海域。继续推进全省沿海海漂垃圾清理示范区和重点景观海滩污染整治和保洁、沿海六市渔港废弃渔船清除和石狮、晋江、云霄、诏安等4个渔港60马力以上渔船“两桶”配置等海洋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综合整治, 海洋环境和区域景观有了较大的改善。
修复生态, 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海洋生态修复等海洋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实施漳州市八尺门海域生态修复项目, 该海域海水水质已恢复到二类标准;东山县的“三湾”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完成海上吊养清理、定置网拆解以及鲍鱼养殖场整治工作, 目前“三湾”海洋环境得到有效改观。以上两个项目都得到国家海洋局高度评价和肯定, 并在全国推广其经验, 中央电视台还专门作了宣传报道。与此同时, 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建立福鼎市峔屿、莆田市的横沙屿和白屿、云霄县石矾塔屿、东山县的兄屿和弟屿6个典型海岛特别保护区;完成诏安城洲岛人工鱼礁投放;继续稳步推进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项目东山-南澳示范区工作。积极开展增殖放流。
跟踪管理, 防止海洋工程污染。对全省重点涉海工程, 从施工期到运营期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 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违规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行为, 组织全省涉海工程环保专项执法行动。积极探索深化与环保部门的合作机制, 共同推进陆源入海污染物的控制。
记者:2009年在加快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步伐方面开展了哪些重点工作?
刘修德: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创新工作机制,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夯实基础, 构建管理技术支撑。深化对13个主要海湾数模与环境评价研究, 科学分类, 为合理利用海湾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深入推进“908”专项调查工作, 通过海岛、海岸带、海域使用现状、沿海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等外业调查, 为海洋综合管理提供基础性的数据支撑。开展“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为总量控制海域污染物减排确定优先目标和控制标准。开展“海湾围填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国家标准研制”, 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对新提出的围填海项目进行深入应用研究, 为福建省海洋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各级政府合理开发保护海洋资源提供技术保障。
立足优势, 促进科技产业化。积极开展海洋生物制品、海水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科技自主创新工作。组织实施“贝壳多孔羟基磷灰石基骨修复材料的研发”重点项目, 初步制备出牡蛎壳羟基磷灰石与壳聚糖复合骨修复材料。组织研发一套日产10吨的“移动平台型风能海水淡化装置”, 已在陈城镇岐下村海水养殖区投入试运行。实施“鲍种质改良优化及生态养殖工程技术”研究, 进一步丰富福建省鲍鱼养殖品种结构, 使福建鲍鱼养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 约占全国的68%。建立漳州科技兴海研发中心, 项目总投资10亿元, 首期已投入资金6000万元, 计划建成2-3个高水平的海洋科技研发平台, 带动海洋高技术新兴产业的发展。
加快对接,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6·18平台开展项目成果对接, 共征集到国内外海洋与渔业科研成果200项、精选海洋与渔业关键技术难题48项和企业技术需求31项, 实现对接87项, 总投资共计15.3亿元。对接项目中, 有30多项已落地实施, 逐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举办水产“五新”项目对接会, 共有15个项目在现场成功对接。建立福建省科技兴海信息平台, 实现福建海洋与渔业科技成果常年对接。
记者:2009年海洋与渔业执法水平也得到提高, 在加强能力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刘修德:强化执法监管, 加大日常巡查和违法用海、污染海洋案件的查处力度, 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 提升海上执法水平。
增强执法合力。完善海洋与渔业执法协调配合机制, 有效配置执法力量与资源, 把岸线巡查、打击违法用海、打击非法采砂活动、查处违法倾废与伏季休渔、渔船安全监管、养殖执法等结合起来, 协同配合, 统一行动, 增强执法力度。积极推进海上联合执法。在中国海监总队的部署下, 派出15艘执法船艇、150名执法人员首次与台湾“海岸巡防署”金门海巡队在厦金海域开展两岸联合执法行动, 这是60年来海峡两岸首次联合开展的海洋与渔业联合执法行动。此外, 不断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建设实施纲要》, 制定出台《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人员守则》和执法督察规定。积极推进市县机构改革。
强化装备建设。抓紧建设执法指挥系统, 已完成船载终端、车载终端及其软件的安装调试工作, 以及DLP大屏幕设备的采购招标。省级海监执法指挥船建造项目已进入选型、专家论证阶段。加快沿海设区市执法专用码头建设, 泉州、莆田、漳州等设区市的渔政码头正在抓紧建设中。
加大执法力度。一是扎实推动以“护渔2009”为重点的渔业执法行动, 制定了量化指标, 并要求各设区市建立常规化海上巡航机制。二是加大非法捕捞作业打击力度, 组织省、市、县三级在闽江和九龙江流域开展声势浩大的专项整治行动。三是强化伏季休渔监管, 确保调整后的伏季休渔制度顺利实施。四是认真实施专项海洋执法行动。五是利用福建省出台《福建省海域采砂临时用海管理办法》的有力时机, 加大对违法采砂行为的打击力度。
记者:请您谈谈2010年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工作的总体思路。
刘修德:第一, 着力服务海洋经济发展。一是加强海域规划的引导服务, 全面启动新一轮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 编制《福建省海岸保护与利用规划》, 规范和指导地方人民政府编制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二是开展湾外围填海规划论证, 制定湾外围填海优惠政策, 引导建设项目向湾外拓展。三是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论证管理, 简政放权, 继续提高海域使用审批效率。
第二, 着力推进海洋环保工作。一是完善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规划, 颁布实施《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编制《海洋生态区划》。二是与环保部门联手推进海洋污染溯源追究和补偿机制。三是继续推进海洋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四是不断加大重点区域的海洋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五是加大海洋环保案件的查处力度。
第三, 着力强化海洋科技支撑。一是组织编制《科技兴海规划》, 以项目为带动, 全面组织推进海洋科技进步。二是组织海洋科技攻关, 继续抓好“863”、“908”等海洋调查与科研成果的应用服务, 为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公共服务和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三是推动整合省内海洋科研机构、人力资源。
第四, 着力做好海岛管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将于2010年3月1日施行, 我们将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能和职责, 抓好“海岛法”的宣传、贯彻, 全面实施对无居民海岛的依法管理, 保护好海岛资源环境, 规范海岛开发利用的行政许可行为。
第五, 着力加强海监执法。一是进一步完善岸线巡查制度, 努力将各种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海上联合执法, 严厉打击海域非法采砂活动和违法倾废行为。三是探索加强无居民海岛保护执法的有效方法。
23中海洋特色工作小结 篇5
------蓝色海洋教育工作阶段小结
青岛第二十三中学
蓝色海洋教育实验课题是 《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的重点实验项目,旨在打造一批以蓝色海洋教育为特色的中小学、幼儿园,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蓝色海洋教育文化。我校作为市教育局确定的首批10所以蓝色海洋教育为实验课题的实验学校,本着学校优势,抓住有利契机,挖掘学校教育潜质,开展了一系列的蓝色海洋教育特色活动,奏响了蓝色畅想曲。
一、校园文化的特色化
1.营造“亲近海洋,了解海洋,关爱海洋”的走廊文化青岛二十三中学多年来坚持打造学校特色德育品牌“明礼尚德修身践行”,该品牌被评为四方区优秀德育品牌。先后承办了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暨学校管理现场会和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研究组现场会。学校校园内,绿草盈盈,鸟语花香,孔子雕像、孔子的经典名言陈列于大厅之中,古色古香的木质名人名言悬于墙壁,优秀师生团队的事迹在走廊内随处可见。为了能够进一步打造海洋特色,并将其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之中,我们坚持动静结合,树立了“一长廊、一品牌、一景观”的特色校园文化打造理念。一是设计了海洋科普长廊。充分发挥走廊的宣传作用,让走廊成为海洋知识宣传的主阵地,设计了“世界海洋资源”、“国家海洋资源”和“家乡海洋资源”三条海洋科普长廊,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学生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二是确定学校海洋特色品牌“我与海洋有个约会”,其内涵为“到海洋中学习科普知识,到海洋中探究奥秘,到海洋中扬帆起航”,让学
1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校本课程建设,特色课堂展示,特色海洋节庆祝活动等,了解海洋,热爱海洋。
2.以“蓝色海洋风”体现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入,是学校育人环境的细化。首先我们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阵地,开辟海洋教育特色专栏,“海底畅游”、“海洋科普”、“海洋之魂”等班级海洋板报专栏,彰显各自特色,丰富了学生的海洋知识;其次,学校制作了以“海洋政治经济”、“海洋生命”、“海洋地质”、“海洋发展”、“海底奥秘”“海洋旅游文化”“海洋体育”等为主体的18块海洋科普类展板,在全校各班级中进行巡回展览,七八年级每班负责一块展板,选派一名优秀讲解员进行讲解,在展览过程中,各班级互动式的讲解和学习,增进了他们对海洋科普知识的了解。
3.在校园网站开辟“蓝色海洋教育“专栏,构建展示海洋文化教育的交流平台。学校在校园网站上,开辟了海洋教育专栏,发表学生的优秀作品,提供海洋科普知识,提供一些海洋文化的诠释,介绍海洋生命奥秘等等,让学生通过先进的平台,学习海洋知识。
二、师资结构逐步合理化
精心打造蓝色海洋教育师资团队,逐步构建了以专家顾问团、专业教师和学科教师为一体的师德高尚、学识水平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结构优化的新型教师队伍。努力培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新亮点。教师本科学历达到100%。有副高以上职称的目前占到了6人。
1.专家顾问团。在中国海洋大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双方单位进一步协调,在8月份,学校的海洋教育专家顾问团正式成立,并签订了相关协议,顾问团共由6位专家教授组成,全部是博士以上学历,其中两位为博士后学历,他们分别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生命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水产学院、海洋化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他们中有热心海洋教育研究的专家,有热心海洋公益教育的年轻教授,有的教授刚刚在海外学成归来,有的多年在教育一线工作,他们得加入,必定会提高学校海洋教育的师资水平。在今年的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学校将举行隆重的聘任仪式,聘任他们担任学校海洋教育方面的客座专家,定期不定期的到学校给学生从海洋科普知识、海洋科普探究实践活动等方面给与指导。
2.专业教师。为加强对海洋教育的研究,学校也非常重视自身教师素质的提高,在新学期开学伊始,加大了海洋教育学科方面师资的重点配备,如今年学校新招入了两位生物学科的大学生,加强了海洋教育的师资力量;为加强海洋体育的教学,学校还引进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带领学生宣传和开展帆船等海洋体育运动。
3.学科教师。学校将全力打造由政治、语文、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教师团队.本学期成立了海洋教育学科组,由一名教师担任组长,每月开展海洋专题教育的研究,促动了全校师生对海洋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推动了学校在海洋教育方面的研究水平。为使研究系统化,学校还提报了以“蓝色海洋教育途径的研究”为题的区级课题,组成了以校长为主持人,学校的相关学校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组,通过科研研究,不断积累资料,开展实践活动,逐步探索一条适合学校海洋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三、校本课程体系化
1.海洋文化教育教学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学校各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将政治、语文、地理、生物、物理确定为海洋特色学科,由各学科教研组选派优秀的教师担任海洋特色课的授课。首先着
手挖掘和海洋有关的学科单元知识点,其次确定每月举行一次学科的特色课堂,全校同学科教师观摩。如政治课《美丽的大自然》,教师通过讲解大自然的各种生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地理课《地壳变化》,教师生动地讲解了海洋的形成过程。这些特色课堂的开设,使我们的海洋知识普及渗透到课堂之中。
2.开设蓝色海洋校本课程,让海洋知识走进课堂,走进书本。学校经过研究,确定《蓝色家园》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的读本,利用每周二的时间开设校本课程课,由政治、生物、地理老师组成的授课组进行教材的研究和讲解,学生受益非浅;同时学校也将每月的最后一个周的周四作为海洋科普知识普及日,开展每月一讲,自开设到现在共进行了3次,帮助学生了解了海洋知识,了解了我国的海洋疆域,了解了海洋捕捞的对象,生产工具,作业方式等,了解了家乡渔农民生存的艰难,树立了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的意识。
3.开设了专家课堂和父母课堂。充分利用青岛特有的条件,和海洋大学、海洋研究所等院校、科研单位联手,聘请了海洋研究所教授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期对学生进行海洋文化教育;同时还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的资源,邀请有这方面专长的家长,走进课堂,开设讲座,使学生深入了解海洋知识。
四、海洋教育实践化
1.广泛开展渗透海洋文化气息的德育活动,丰富学校德育品牌内涵。
一是开展蓝色海洋旅游节。各班级在学校的号召下,纷纷搜集青岛关于海洋方面的特色,并以某一特色作为宣传主题,宣传青岛,宣传自我,提高素养。5月中旬,学校搭建旅游节大舞台,在学校操场中间,七八年级根据学校确期定时间,派学生代表在校操场集中展示。每班确定一个宣传板块,如青岛海底奥秘,青岛水生物世界等。
二是成立了海风文学社。海风文学社作为我校文学爱好者的学生社团,将文学社命名为海风,寄寓我校的莘莘学子,驾文学之舟乘风破浪远航。学校指定了一名青年教师担任海风文学社的指导教师。由学校学生会负责组织,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海风文学社团员的招募工作。从报名、填表到应聘,个个彰显了自己的文学才华,最后共有10名学生入选,分别担任美术编辑、版面设计、栏目编辑等工作。预计5月底前,学校将出版海风文学社首刊《海风》。
三是开展“蓝色大使”活动。“蓝色大使”由学生组成,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积极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基地参观、海洋动物关怀、海洋知识宣讲等活动,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走向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海洋保护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五、推动德育品牌内涵式发展
“明礼尚德,修身践行”是我校的德育品牌,我们充分挖掘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和内涵,将海洋特色融入其中,赋予了品牌更强的生命力。
内容多元化。海洋特色学校的建设,赋予了我校德育品牌新的内容。“明礼尚德,修身践行”核心内容是传统美德教育,而通过打造海洋特色学校,开展研究型学习、举办海洋旅游节、海洋文化节、海洋科普节等特色活动,建立海风文学社,组织海洋教育实践活动,这些过程,让学生了解海洋,热爱海洋,研究海洋,并培养了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开展各类特色活动,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深化了传统美德
教育的内涵。
结构的立体化。学校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围绕着对学生加强美德、文明礼仪教育这一主线,开展各类主题教育,而海洋特色学校的建设,使传统美德教育结构更加立体化。以中华传统美德为核心,以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尊敬师长教育、自强不息教育、励志教育等辐射带动,逐步构建起一个立体化的教育网络。蓝色海洋教育的实施过程,也就是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使我们的特色德育品牌更加具有生命力。
评价一体化。学校在打造德育品牌“明礼尚德,修身践行”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从阵地建设、组织机构、特色活动、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蓝色海洋教育的开展,不仅赋予学校德育品牌的内容的多元化和结构的立体化,同样,也为我们在评价过程中,多了一个砝码,班级工作开展得情况,也纳入到了评价的内容中,使评价达到了一体化。
学校的蓝色海洋教育也只是刚刚起步,我们全校师生,将以《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为指导,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立足本校实际,发展学校优势,打造学校特色,谋求学生健康成长,使学校的海洋特色工作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张名片。
海洋管理工作论文 篇6
摘要:本文以某海洋平台的建造过程为研究对象,在总结这艘海洋平台技术监造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完善,阐述了项目管理在海洋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并重点分析了项目管理中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费用控制在平台建造中的应用。
关键词:海洋平台制造;项目管理;技术监造
1.海洋平台建造实行项目管理的意义及内容
随着时代科技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钻采、动力机电、电子水下设备等等的先进专业配套设备在海洋平台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如果在平台建造过程中不实行有效严格的项目管理,将会使得海洋平台建造质量下降、建造工期延长、建造费用增加。海洋工程是复杂的多元化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为了节省资金和尽早收到效益,业主把工程计划安排得非常紧凑,各个分项目合同均明确规定完工交货日期,并用种种条款约束承包商,使之遵守合同日期,确保工程质量,让整个工程至于统一的调配之下。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海洋工程的特点是:海洋工程有明确的目标,具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具有一次性,同时海洋工程必须有明确的进度、费用安排,并且常常突破多个企业,多个部门的职能界限,这些特点决定了海洋工程必须实行工程项目管理,同时也使得人们对复杂的海洋工程实施管理成为可能,从而达到控制工程质量、进度、费用的目的。
海洋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投资(费用)、进度、质量三大目标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提高海洋工程的建造质量、节约投资、保证施工进度。一个海洋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在预算的投资内按规范要求建成投入使用,关系到业主(船东)投资效益的发挥,因此,对海洋工程项目的进度、费用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顺利达到预定的目标,才能提高海洋工程建造的综合效益。
2.海洋平台建造项目质量控制
2.1质量基本范围
海洋工程质量控制是船东(业主)驻厂监造组督促造船厂以及施工承包单位按船舶规范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船舶建造,对质量形成的因素进行检测、检验、纠正措施的监造管理过程,由于自升式海洋平台和海洋工程的特殊性,质量控制是海洋工程项目管理中最为突出和困难的一个环节。在实施项目管理质量控制之前,我们要明确质量控制的范围,站在不同的立场,控制的范围也就不同,其制造企业的控制范围如下表所示。
2.2质量主要质量控制点
由于海洋平台设备多、结构复杂,为了更好地控制平台建造质量,对整个平台按专业和设备分类制定出质量控制点,按专业可以分为四个控制点,分别为:
(1)各阶段钢结构主要的质量控制点
(2)机械设备主要的质量控制点
(3)海洋平台电气设备主要的质量控制点
(4)海洋平台生活模块主要的质量控制点,
按设备的使用用途可分为以下几个检验节点:生活模块结构检验节点、管线系统检验节点、通风系统检验节点、油漆检验节点、安全、救生、消防检查节点和内装检验节点。
3.进度控制
3.1进度控制基本原则
项目进度计划的控制是项目成功的保证,应做到严格要求、层层落实,适时调整,由于项目计划是根据预测对未来做出的安排,因此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或大或小的偏差,这就要求项目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消除与计划不符的偏差或对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通常情况下,预制场地有多个项目同时作业,每个项目有独立的项目组,每个项目组编制独立的项目计划,由于计划在编制时,没有考虑多个项目同时交叉作业的实际情况,人力、场地、设备和机械等生产资源经常满足不了生产需要或者出现生产资源需求高峰和低谷相差很大,资源浪费严重。
3.2海洋工程项目管理进度控制
由于海洋工程建设工期和投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而不能进行单一控制,如果控制管理得当,那么,既可缩短工期,又可降低工程投资,使企业法人和承包商均可获益,因此,双方都应重视监控施工计划及工程控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以求优质、按期、高效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工程进度与投资监控的主要内容是:
1.确定控制标准,绘制控制曲线;
2.进行施工监测,收集信息,绘制实际积累曲线;
3.通过实际与计划对比,查找偏离计划的原因,并预测其对工程总工期的影响;
4.总结
在船厂中标获得合同后,监造项目组督促船厂尽快确定项目总进度目标和分项专业进度目标,在明确各项工作的顺序关系和具体工作量后,应采用横道图法和网络图法确定工程进度的关键线路。
在具体控制施工进度时,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根据项目施工计划,做好月、周、日的工程进度管理,使实际工程进度和计划要求一致因此,每周跟船厂船检召开节点会议,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牢牢地抓住生产进度,使生产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因海洋工程设备复杂,并且专业性强,部分设备由船东负责定货,因此,为了避免因船东订购设备未到货而影响施工进度,因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提前制定设备到厂时间表,同时提前督促船厂采购未到设备。
(3)对直接影响工期的关键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做好充分准备以便保证重点,并统筹安排其他方面的工作,尽量使工期优化,在平台进行桩腿海上吊装时,因台风影响上海过来的浮吊推迟巧天到船厂,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在浮吊未来之前,安排平台其它不受影响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金朝光,林焰,纪卓尚.船舶建造的现代工程分解结构.[J].中国造船,2002,4(1):45-47.
[2]陈宏宇.船舶建造计划制定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海洋管理工作论文 篇7
我国大陆的东部和南部面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属于太平洋的边缘海, 台湾岛东部直接面临太平洋, 整个海域的自然地理分布南北跨度约38个纬度, 东西跨度约24个经度[1]。我国的内水、领海和管辖海域面积为300万km2, 针对不同的管辖海域范围, 我国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体现了法律适用性方面的海洋分区特征。
1问题的提出
关于海域的横向分带, 不同的领域和人员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给出的分带方案和分带名称也不尽一致。目前, 常见的相关概念有近海、远海、深海、浅海、近岸海域等。但是, 首先这些概念的意义并不十分明确, 如近岸海域一般指紧邻海岸的条带状海域, 并没有确切的界线和范围;其次这些概念的内涵在不同的领域并不完全一致, 比如, 在海域管理实践中, “近海”的概念往往是指开发利用活动较为密集的近岸海域和浅海海域, 而在渔业、国防等领域, “近海”则一般针对大陆架、大陆坡范围以内的海域。
近几年,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一些管理文件中, 也经常出现“近岸海域”“近海”等名词概念, 如《关于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平面设计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围填海造地的管理, 保护稀缺岸线和近岸海域资源”, 与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围填海规划计划管理的通知》中提到“围填海规模增长过快, 海岸和近岸海域资源利用粗放”;《关于开展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的通知》明确此次区划修编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确定海洋发展定位和战略布局, 科学划分海岸和近海基本功能区”;《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中规定“项目用海属近岸海域海砂开采用海的, 应将海岸侵蚀和地形地貌影响分析列为论证重点”。
2012年3月,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 (2011—2020年) 》 (以下简称《区划》) 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其中共有17处提到“近岸海域”, 如在海域管理与环境保护状况中提到“海岸和近岸海域开发密度高、强度大, 可供开发的海岸线和近岸海域后备资源不足”等, 在海区主要功能中也多次提到各岸段近岸海域的功能定位和开发保护要求, 最为核心的是, 《区划》明确提出了“近岸海域海洋保护区面积占到11%以上”和“近岸海域保留区面积比例不低于10%”的区划目标。
在学术研究层面, 一个空间概念的表述方式和其内涵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研究者之间存在差异亦属正常, 然而, 如果这些空间概念作为实施相应海域管理政策的客观对象, 以一种类似术语的形式出现在相关管理文件中, 那么其界线范围和内涵意义则都应该是明确的。特别是在《区划》中, 这些区域概念与明确的量化管理目标直接对应, 就更应该明确其范围, 只有这样才能客观评价区划目标的落实情况。然而, 关于上述几个海域范围的概念, 在相关的各类典籍、规范、标准和管理文件中, 目前尚没有准确定义。因此, 本文将在综合分析相关学科领域海洋区域划分方法与国际国内海洋管理实践的基础上, 尝试提出一个符合海洋地理学科理论和海域管理实际的海洋横向分带与命名方案。
2 “海”与“洋”的划分
一般来说, 海洋是由“海”和“洋”组成, 二者分别代表不同的空间地理范畴, 有着各自的自然地理特征。《海洋学综合术语》 (GB/T 15918—2010) 对于“洋”的定义为:“地球表面上相互连通的广阔咸水水体的主体部分, 及其上部大气和覆盖的底土。一般远离大陆, 深度一般大于2 000 m”, 而对于“海”的定义为:“地球表面上相互连接、盐度为2以上的水体被陆地、岛礁、半岛包围或分割的边缘部分, 及其上部大气和波及的底质”。可见, “海”特指海洋的大陆、岛陆等的边缘部分, 也就是常说的“边缘海”。“海”与“洋”最为本质的区别是基底地质构造, “海”的基底构造属于大陆壳, 而“洋”的基底构造则属于洋壳, 也就是说, 海洋是由大陆边缘海和大洋盆地两部分构成[2]。因此, 要划分“海”与“洋”, 就必须界定何为大陆边缘。
从海洋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的角度讲, 大陆边缘是指大陆至洋底的过渡地带, 也就是陆壳和洋壳的过渡地带, 由陆向洋按照地貌特征分成3个部分, 即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 (亦称“大陆基”或“大陆裾”) (图1)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延伸的浅海部分, 又称陆棚, 构造上属于陆壳性质, 平均坡度只有0.1°左右, 其范围由海岸线向外, 至坡度明显增大的转折处为止, 平均水深130 m (一般以200 m等深线作为大陆架的界线) , 平均宽度只有70 km[3], 但是在稳定的大陆边缘, 大陆架宽度可达数百至数千千米以上, 比如我国东海区域就属于稳定的大陆边缘, 大陆架宽度最大可超过500 km, 其外缘深度为130~150 m[4]。大陆坡是连接大陆架与大洋底的海底大斜坡, 坡度较大陆架明显变大, 平均坡度为4°17′, 下界水深在2 500 m左右, 大陆坡的平均宽度仅为20~40 km。大陆隆是位于大陆坡和洋底之间的一种大型扇形地 (深海扇形地) 堆积, 水深在2 000~5 000 m处, 宽度约600~1 000 km。
然而, 国际和国内法规对于大陆架的界定, 与传统的自然科学定义又有所区别。1958年国际海洋法会议通过的《大陆架公约》对大陆架定义为“邻接海岸但在领海范围以外深度达 200 m 或超过此限度而上覆水域的深度容许开采其自然资源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以及“临近岛屿与海岸的类似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此定义更多的是从资源开发和管理角度出发, 并未给出明确的区域范围。而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以下简称《公约》) 对于大陆架则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界定方法, 其中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 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 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这一定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里得到了完整的继承。此处, 如果不考虑对于200海里专属经济管辖权的说明, 《公约》规定的大陆架是到大陆边的外缘, 而大陆边“包括沿海国陆块没入水中的延伸部分, 由陆架、陆坡和陆基的海床和底土构成, 它不包括深海洋底及其洋脊, 也不包括其底土”。可见, 《公约》规定的大陆架实质上是包括了地理学和地质学意义上的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3个部分, 而大陆架和大陆坡都具有明确的地貌标志, 大陆基范围则不很明确, 因此《公约》中的大陆架一般更明确的是指大陆架和大陆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公约》中对于划定大陆边缘的标志——大陆坡脚的定义为“大陆坡坡底坡度变动最大之点”, 类似于地质学领域对于大陆架的“从低潮线起以极其平缓的坡度延伸到坡度突然变大的地方为止”的定义[4], 但是笔者认为, 《公约》所指坡底坡度变动最大之处并非指由缓变陡, 而是从大陆坡向平缓的洋底过渡的由陡变缓之处。《公约》中另有条款规定大陆架范围不应超过2 500 m等深线, 这个深度也是大陆坡的下界水深[3],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一问题。
因此, 笔者认为, 从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权益保障的角度出发, “海”与“洋”的界线应该在大陆边缘附近, 也就是大陆坡坡度明显变缓的大陆坡脚附近 (《公约》规定的大陆架外边线可至大陆坡脚之外60 n mile处) 。这样划分的原因有3个:一是大陆坡坡脚处是陆壳向洋壳转变的起点[3], 以此来分界, 符合海洋地理学和海洋地质学的自然规律和一般认识;二是地貌标志明显, 便于界线的勘定和说明;三是依此分界, “海”涵盖了《公约》确定的大陆架范围, 便于海洋管理与国际国内法规的有效衔接。
3 “海”的划分
目前, 关于海洋横向分带方面的唯一相关的标准定义见于《海洋学术语海洋资源学》 (GB/T 19834—2005) , 其中定义近海渔业为“在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内海域从事的渔业生产活动”, 定义远洋渔业为“在非本国管辖海域 (外国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或公海) 从事的渔业生产活动, 包括大洋渔业和跨洋渔业”。可见, 此处的“近海”是指海岸线至大陆架边缘的海域空间, 实际上对应的是《海洋学综合术语》中的“海”“近海”和“远洋”实质上指的是“海”和“洋”, 这也与前文所述的“海”与“洋”的划分方案是一致的。
对于“海”的进一步划分, 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横向的海区自然特征划分;另一种是按照垂直方向的水深特征划分。前者如前苏联学者A·B·根别利, 按照海的形态和水文特征把海又分为边缘海、地中海 (内陆海和陆间海) 、岛间海和内海[5], 还有美国学者 David A.Ross则把大陆边缘海划分为沿岸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 其中又把沿岸区进一步划分为海岸、海岸线、海滩、河口湾、潟湖、沼泽等[2]。后者如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学者根据边缘海的深度又把边缘海分为沿岸海 (或浅水海, 深度500 m以内) 和开阔海 (或深水海, 深度500 m以上) 。而对于海岸带区域的进一步划分, 则一般认为现代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的地带, 包括海岸、海滩和水下岸坡3个部分 (图2) 。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 大部分时间裸露于海面之上, 仅在特大高潮或暴风浪时才能淹没, 又称潮上带。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 高潮时被水淹没, 低潮时露出水面, 又称潮间带。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作用能到达的海底部分, 又称潮下带, 其下限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处, 通常约10~20 m[4]。但是, 对于“海”的横向划分, 目前尚没有公认的和标准的方案, 尤其是针对海洋管理, 更是缺少有针对性的界定方法。
在海洋管理实践中, 由于海洋分区往往有针对性的管理政策和管理目标的指向, 所以分带与分区需要准确的界定, 而不应存在概念认知的不确定性, 因此其界定的标志, 如地理标志、水深条件、地理方位坐标等, 应同时兼顾自然区域划分的合理性和与有关管理法规的衔接性。结合目前的研究成果和海洋管理实践, 可以提出3条较为明确的且具有实际管理意义的界线:一是海岸线, 海岸线是海洋和陆地的分界线, 也是海洋管理和土地管理的分界线, 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而且其勘定技术较为成熟;二是15 m等深线, 15 m是沿海波基面的平均深度, 是波浪可以作用的深度范围, 因此一般将15 m等深线作为海岸带向海方向的下限, 再下则进入浅海区域, 海岸带区域具有不同于陆域和一般海洋区域的特性, 也是海域开发利用的最热点区域, 具有明确的管理意义;三是领海外部界限, 目前, 我国已经正式公布东海和南海区域的领海基点, 因此其领海基线和领海外部界限都是明确的, 领海外部界限是领海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分界线, 国家对领海外部界限以内的海域享有完全主权,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 (2011—2020年) 》中提到的近岸海域也是指领海外部界限以内的海域。
4结论
综合以上海洋分区的分析结果, 可以以海岸线、15 m等深线、领海外部界限、大陆坡脚为界线将海洋横向划分为岸带海域 (或滨海海域) 、近岸海域、近海、远洋等几个部分, 其具体划分与管理意义见图3。
(1) 岸带海域 (滨海海域) :
海岸线至15 m等深线范围内的海域, 该区域是海陆相互作用的最典型区域, 包括了海岸线和潮间带滩涂区域, 是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最为集中的热点区域, 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尤其是针对海岸线和潮间带滩涂, 亟须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政策。
(2) 近岸海域:
领海外部界限以内海域, 是我国行使完全主权的海域, 是真正意义上的“蓝色国土”, 是落实《全国海洋功能区划 (2011—2020年) 》目标的具体海域。
(3) 近海 (大陆边缘) :
大陆边缘以内的全部海域, 是海洋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意义上的大陆边缘海 (基底地质属于陆壳) , 其外缘线就是《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大陆架的外部界限。领海外部界限至大陆边缘, 因与领海外部界限以内的近岸海域相对应, 我们定义其为“远岸海域”。
(4) 远洋 (洋底) :
大陆边缘以外的大洋, 其基底地质属于洋壳, 一般属于公海, 因与大陆边缘以内的“近海”相对应, 因此称之为“远洋”。“近海”和“远洋”合起来则是完全意义上的“海洋”。
摘要:“海洋”是地球上与“大陆”相对应的巨大水体及其底土, 而“海”是大陆边缘区较浅的“洋”, 也是沿海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和海洋资源开发的主要区域。由于海洋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十分明显, 因此海洋管理和海洋科学研究中, 常以“近海”“近岸海域”“浅海海域”等概念表示特定的海洋区域, 尤其是在海洋管理中, 这些特定的海洋区域往往指向有针对性的管理政策和管理目标, 如《全国海洋功能区划 (2011—2020年) 》的主要量化目标即是针对“近岸海域”。然而, 在海洋管理中, 目前尚没有公认的海洋的区域划分方案, 这也对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构成了阻碍。文章以海洋地理学和海洋地质学中的海洋区域划分方法为基础, 结合国际海洋法规和国内海洋管理实践的研究, 尝试提出一个兼顾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海洋区域划分方案。
关键词:海洋区域划分,近岸海域,近海,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1) [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1.
[2]ROSS DA.普通海洋学[M].周俊谋, 译.重庆:徐氏基金会出版, 1976.
[3]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4]冯士筰, 李凤岐.海洋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海洋管理工作论文 篇8
关键词:中国海监,海洋台站,海洋行政执法
随着海洋经济的开发,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违规用海行为。为规范海洋开发行为, 更好地管理海洋, 国家海洋局加大了海洋行政执法的力度, 于1998年成立了中国海监总队, 到今天为止, 中国海监总队已经成立了11年, 在这11年里, 中国海监逐渐发展壮大, 对规范海域使用秩序,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中国海监的职责不仅仅是行政执法, 还要进行海上维权执法工作,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 世界各国对海洋权益的纷争也越来越激烈, 我国海洋维权任务越来越重, 动用了大部分的海监力量, 再加上违法违规用海行为的剧增, 中国海监行政执法压力越来越大。海洋台站作为国家海洋局垂直管理的海洋站, 分布在全国各沿海城市, 站点分布密集, 距离海岸线近, 且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海洋行政执法的工作。在海洋行政执法方面有着丰厚的经验。随着国家人事制度改革, 对人事管理越来越严格, 在中国海监队伍编制严格控制的情况下, 国家海洋局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国家海洋局内部资源, 发挥海洋台站人员海洋执法工作的积极性, 将会在现有海监队伍的基础上, 大大加强海洋行政执法工作, 促进海洋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1 中国海监的发展历程
“中国海监”是伴随着国家赋予国家海洋局主管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海洋倾废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等行政管理职能时产生的。1983年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海洋巡航监视船船舷书写《中国海监》字体, 首部两侧刷4条兰色斜道, 代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1983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正式生效, 当日, 东海分局派出“海监41”号船、南海分局派出“海监71”号船首次对东海、南海海域实施巡航监视。[1]从此国家海洋局开始履行政府职能, 进行海洋行政执法。但是当时“中国海监”只是船舶、飞机、车辆的标识而已, 执法工作是由负责海洋科学调查任务的船队负责执行的, 并不是一个一级组织, 更不是一个行政机构。80年代末, 国家海洋局在其所属的海洋站加挂海洋监察站的牌子, 将海洋执法监察工作深入到基层组织, 加强了海洋行政执法工作。90年代初, 国家海洋局实行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海洋综合管理的运行机制, 授予地方海洋机构对其管辖的海岸带、海岛和邻近海域以及有关海洋倾废、防止海洋石油平台污染、敷设海底电缆、管道的监视、监测、监察等管理权。地方上纷纷成立了海洋监察大队。
1998年10月19日, 基于开展海洋执法监察工作的需要, 中编办批准成立中国海监总队。中国海监总队的主要职能是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 对我国管辖海域 (包括海岸带) 实施巡航监视, 查处侵犯海洋权益、违法使用海域、损害海洋环境与资源、破坏海上设施、扰乱海上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 并根据委托或授权进行其他海上执法工作。次年, 各海区海监总队成立, 地方原海洋监察大队更名为海监总队, 随后, 各海区成立了海监支队, 海监支队大部分是在原有的承担海洋科学调查任务的船队的基础上建立的。从此, 这些船队转变为了专业的执法队伍。到今天, 中国海监已经完成了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海洋执法管理模式, 中国海监总队下设北海、东海、南海三个海区总队和沿海1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总队, 16个直属支队, 73各地、市级支队, 200个县级大队, 人员约8000人。[2]自2001年以来, 中国海监共开展海洋行政执法258621余次, 发现违法行为18080余起, 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1347余件。中国海监各年行政执法情况见表1-1 (数据来自参考文献3) 。由表1-1可以看出, 近年来, 违法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 到2008年才有所缓解。
2 现行中国海监队伍模式
中国海监目前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的模式。中央直属海监机构由中国海监总队、各海区海监总队和海监支队3级队伍组成, 地方海监机构由各省海监总队、地市级海监支队和县级海监大队3级海监队伍组成。国家海监总队有对地方海监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的职责。
3 海洋台站发展历程
我国现有65个海洋台站, 海洋站的选址对周围海洋的水文、气象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大多数的海洋站都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建立的, 最初归属于当地的水产厅或气象局, 1965年后, 由国家海洋局接收, 是国家海洋局垂直管理的单位。
在海洋执法监察方面,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 国家海洋局在其所属的海洋台站加挂了监察站的牌子, 在海洋台站中, 抽选部分业务骨干, 由国家海洋局进行统一的执法监察上岗培训。受国家海洋局委托进行海洋行政执法监察工作。一直到中国海监总队成立, 因为人员编制问题, 海洋站不再执行海洋行政执法工作。
现在的海洋站不仅承担着海洋水文、气象的资料收集和预报等工作, 还肩负着海洋环境监测的重任。海洋监测是海洋管理的“耳目”和“哨兵”, 离开海洋监测, 海洋管理将寸步难行。所以海洋站在海洋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4 利用海洋台站加强海洋行政执法工作的必要性
现行的中国海监模式没有对中央和地方海监机构的职责做出明确的分工, 导致海洋执法工作方面有一定的混乱。另外, 中国海监总队对地方海监机构具有监督的职责。在海洋开发过程中, 大多数受益的是地方政府, 有很多用海行为也是地方政府的行为, 而地方海监机构是归地方政府管理, 这样一种体制约束了地方海监机构对有些海洋工程监管力度。为了使海洋开发有序、规范地进行, 中国海监总队要加强对这些工程项目的监管, 同时, 监督好地方海监机构, 保证其能够秉公执法。但是, 通过对中国海监总队直属支队的办公环境来看, 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对这种监督工作很不利。各支队都存在着所辖岸线长, 执法人员有限的问题, 另外由于经费有限, 沿岸巡视执法的频率自然也受到限制, 反馈的信息不够及时, 这样就不能对海洋工程进行较好的监管, 也不能对地方海监机构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5 海洋台站在海洋行政执法方面的优势
一是海洋台站战线分布广, 距离海岸线近, 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我国海洋台站多, 分布密集, 且大都建立在具有典型海洋特征的海域, 是距离海岸线最近的站点, 在海洋行政执法中能够成为很好的监视点。
二是海洋台站人员大多熟悉海洋行政执法工作。因海洋台站在成立监察站的这段时间内, 大部分骨干都曾参加过海洋行政执法工作, 所以只要稍加培训, 对海洋行政执法工作很容易上手。
三是海洋台站建站较早, 有着悠久的历史, 具有第一手的海洋资料, 且工作人员对当地比较熟悉, 容易掌握到海洋工程的信息。
6 利用海洋台站加强海洋行政执法的几点建议
一是可以考虑在海洋台站中选2-3名业务骨干, 进行海洋执法监察培训, 持有海洋执法监察证, 进行兼职的海洋行政执法工作, 为海洋行政执法工作进行前期的调查工作, 或者进行信息反馈工作。
二是可以考虑在海洋台站中设立直属大队, 直接对所属的中国海监支队负责, 进行海洋行政执法工作。
参考文献
[1]http://www.coi.gov.cn/hydsj (/1982年、1983年) 中国海洋信息网/海洋大事记/
[2]陈楠《论我国的海洋监察执法体系》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9第2页
海洋管理工作论文 篇9
中国是一个拥有18000km海岸线的发展中大国, 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工业集中, 经济发展较快, 消费水平较高, 人为活动产生的废弃物逐年增加。与此同时, 海上交通运输业和海岸工程建设也随之强劲发展, 大量疏浚物的倾倒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进一步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
倾倒是指利用船舶、航空器、平台及其他载运工具, 向海洋处置废弃物和其他物质;向海洋弃置船舶、航空器、平台和其他海上人工构造物, 以及向海洋处置由于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及与勘探开发相关的海上加工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其他物质。海洋倾倒区和临时性海洋倾倒区根据国家海洋局规定的程序, 按照科学合理安全经济的原则选划的, 倾倒区的选划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使疏浚物能够自然地被海洋所吸收, 并使其对周围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达到最小的程度。
多年来, 海洋倾废管理人员只能定期登船或借助少量巡航海监船检查作业船舶是否违章倾倒。针对这种情况, 国家海洋局于1995年组织技术人员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倾废航行数据记录仪, 随后又根据第一代倾废仪多年来在自航式倾废船上的使用情况, 结合非自航式倾废船的特点,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非自航式和小型自航式倾废船的HYQ2-1型倾废航行数据记录仪 (3) 。为进一步加强海洋倾倒活动的监督管理, 有效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于2009年组织人员研制海洋倾废实时监控记录仪, 并于年底开始试点。目前, 海洋倾废实时监控记录仪的安装工作正在北海区全面展开。
2 海洋倾废实时监控记录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 技术支持及硬件组成
设备主要由定位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蓄电模块、警报模块、主控模块、水深探测模块等部分组成。定位模块以50个通道的定位引擎、1百多万个有效相关器的GPS接收器提供WGS84定位坐标、UTC时间及地速、航向等信息;水深探测模块采集吃水水深数据;主控模块采集整体数据, 通过通信模块实时发往服务器, 同时控制设备自检、参数设置、工作状态判断等;蓄电模块为设备在外接电源故障时提供100小时以上的续航能力;警报模块指示船舶工作状态, 在船舶未按规定倾废时发出警报;存储模块存储设备参数以及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以防止信号不通时数据丢失, 可以保存1年以上的数据量。
仪器及地面处理平台的组成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2.2 工作原理
仪器采用双线程工作。主线程在仪器加电自检后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实时采集GPS定位, 航向, 航速, 吃水水深等信息, 根据存储器中预设的倾废区数量、形状、坐标等参数, 自动识别倾废船向哪个倾废区倾倒, 并随时监测船的航迹, 提供倾废引导信息, 通过报警模块指示船舶进行倾废工作。获取的信息实时存储在存储模块中, 由负责通信的子线程定时发往服务器。如果通信故障, 数据在存储模块中累加, 子线程不断检测通信状况, 待信号恢复时将数据补发回服务器。
2.3 主要功能
设备配有存储卡, 可以实时探测周边信号强度, 当船舶进入信号盲区时存储信息, 待信号恢复时补发回服务器。同时存储卡实时储存船舶各种状态, 以备故障时查询故障原因, 实现快速修复。
完备的警报功能, 将船舶电源状态、断电警报、抛泥警报、进入倾倒区警报以指示灯或蜂鸣器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具备防拆卸功能, 探测设备是否被拆卸并实时反馈到服务器。
设备内部存储倾倒区位置, 快速自行计算船舶是否处于倾倒区, 指示船舶操作是否合法。设备存储的倾倒区可以远程修改。
水深探测有效防止抛泥船舶泥沙沾满探头造成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 各模块工作互不影响, 避免意外造成的整机瘫痪。各模块驱动平行独立, 10-20秒内快速开机。各模块具备软件自检功能, 开机后能自行恢复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软件故障。
2.4 主要技术指标
定位精度:非差分型<1.5m。
仪器工作环境:参照海洋仪器标准及船检有关规定。
数据记录媒介:1GTF卡。
供电形式:直流9-36V宽电压。
服务器工作于WIN2003环境。
船上设备无人值守, 仪器为全封闭结构, 仪器由工作人员远程通信控制。
2.5 服务器数据处理系统
底层网卡抓包技术, 不经过操作系统直接对网卡编程实现, 具备每秒钟3000多条数据的承载量, 有效防止数据漏包。
服务器具有人性化的前台界面, 方便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等操作。具备指令控制功能, 可以远程设置设备的各种状态。
自动备份功能, 可以自动备份数据库。完善的数据库接口, 可以供使用部门的其它软件使用该数据库。
3 发展前景
由于老式倾废仪的电源设备、信息传输设备相对落后, 信息采集也相对单一, 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海洋倾废管理的需求, 目前倾废船数量较多, 作业分散, 管理难度较大, 海洋倾废实时监控记录仪可以实现行对作业船舶的有效管理, 避免作业船舶之间的恶意竞争, 实现到位倾倒, 从根本上改变海洋倾废管理的现状。下一步北海区将继续改进、完善海洋倾废实时监控记录仪, 现已经在部分船舶试点安装实时视频系统, 这也将进一步促进该仪器的推广使用, 使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随着海洋开发利用的深入, 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为管好海洋, 用好海洋, 主管部门势必要进一步加强海洋倾废管理, 严格控制海上倾倒, 充分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仪器, 确保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北海区海洋倾废实时监控记录仪的的研制背景, 概述了仪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工作流程, 阐述了仪器的主要功能、技术指标和服务器数据处理系统, 并对仪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海洋倾废,实时监控,记录仪,倾废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嘉辉, 李正炎, 邱弋冰, 林瑞, 刘孟兰.疏浚物海洋倾倒区管理模式的探讨-以大亚湾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33)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国务院.
海洋管理工作论文 篇10
大力建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防治污染与生态保护并重, 是河北省海洋局始终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近年来, 河北省扎实开展了河口综合整治、岸滩保护与修复、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保护区建设、防护林建设等一系列“护肾工程”, 为蓝色海洋筑起了一道海岸绿色屏障。
海岸带、海岛治理舍得投入。先后完成了北戴河海滩修复治理示范工程, 实施了石臼坨岛、打网岗岛的岛体修复工程等。北戴河作为著名的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一向以滩宽浪缓、沙软、潮平著称于世。近年来, 由于气候环境变化以及游人不断增多, 北戴河海滩岸线后退、坡度变陡、沙质粗化, 侵蚀退化较为严重, 滨海旅游环境质量降低。为保护海滩环境, 真正还原自然沙滩, 河北省在国家支持指导下, 实施了北戴河沙滩治理工程。该项目从2010年4月开始, 总投资2.66亿元, 恢复治理的浴场海岸线全长5.4千米, 新增沙滩面积40.6公顷, 包括289.75万立方米的人工养滩填沙、总长672米的人工浅礁4座、690米的离岸浅堤4座以及养滩工程监测系统等, 目前工程已全部结束。北戴河沙滩的修复治理在保护海洋环境、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日渐显现。
自然保护区建设逐步规范。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北戴河鸟类自然保护区、唐山乐亭石臼坨诸岛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新的加强。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建立的首批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 主要保护对象为沙丘、沙堤、泻湖、林带和海洋生物等构成的沙质海岸自然景观和所在海区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近几年来, 河北省海洋局进一步加大了生态修复和监管力度, 在陆域核心区布设了围栏、围网, 埋设了界桩、界碑, 在海上核心区布设了4个浮标, 通过退养还湖、植被恢复、清理淤泥等措施, 对七里海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2010年以来, 保护区开展了陆域核心区20公顷海滩修复治理工程, 主要进行了海滩垃圾清理、海滩海岸修复治理及后期维护, 及时发现和处理了多起保护区内挖沙、采药、开发建设等违法违规事件, 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湿地保护措施得到新加强。河北省有南大港、海兴、唐海三个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在海洋湿地保护建设中下了大功夫。南大港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6000公顷, 为了保护好这一自然资源, 近年来各级累计投入1200多万元, 购买黄河水注入湿地, 在排河入海口建成拦水闸一座, 维修了两座扬水站及与湿地相通的水渠, 开挖了环形沟和引水渠完善保护设施, 在湿地周边建设了20米宽、29千米长的绿色保护林带,
清理了湿地周边的污染源。同时, 在湿地各个入口处设立保护卡, 实行全封闭管理, 使这一宝贵的湿地资源得到了较好的管理和保护。
着力提升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水平
近几年来, 河北省海洋局针对当前海洋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进一步加大了海洋环境监测管理的力度, 初步实现了监视监测常态化、预警预报规范化、应急监测及时化、基础研究前沿化。
监视监测常态化。建立了省、市两级海洋环境监测网络, 沿海秦皇岛、唐山和沧州三市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技术人员和设备不断完善。优化了监测站位布局和监测内容, 监测站位总数增加到近400个, 监测项目扩展到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监测、海水入侵与盐渍化监测、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区监测、海洋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海平面变化影响监测等27个专项, 监测范围基本覆盖全省海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市级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定期发布, 形成了省、市两级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定期发布制度, 为社会公众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预警预报规范化。建立了国家、海区、省与秦皇岛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和黄骅港等重点观测站之间的信息传输网络, 完善了省、市两级海洋信息日报制度和月报制度, 与海区建立了海上溢油信息通报制度, 开通了海洋预警报手机短信服务业务等, 保证重大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准确公布, 及时为各级政府、沿海地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海洋信息服务。制定了《河北省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和《海洋赤潮灾害应急执行预案》《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执行预案》《海洋石油污染防治应急执行预案》等, 初步建立了海洋灾害远程视频会商系统, 在预防海洋灾害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急监测及时化。高度重视海洋灾害的应急监测和预报工作。2010年1月, 河北省遭遇了30年一遇的罕见冰情, 省海洋局下发了《关于做好海冰灾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 提出了6项措施要求, 组织海冰应急监测队伍, 出动2000多人次、行程近3万千米, 获取海冰现场监测数据162份, 发布海冰灾害冰情简报54期。2011年6月,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后, 全省各级海洋管理部门积极应对, 共派出执法船艇270艘次、航时891小时、航程16800海里, 加大了对全省近岸海域尤其是北戴河海域的巡视频次和频率, 及时通报取样鉴定情况和事件发展趋势, 为做好应急准备提供了可靠依据。
基础研究前沿化。先后完成了河北省海洋环境容量及陆源排污总量控制、河北省海水入侵灾害调查评价、河北省海岸侵蚀灾害监测评价、河北省沿海风暴潮警戒水位核定、风暴潮预警报系统应用技术能力建设、河北省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与脆弱性评价、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和海洋灾害远程应急会商系统、秦皇岛海域养殖经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等多项研究, 保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建立在科学严谨的研究基础之上。
坚持海洋开发与保护并举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河北省充分利用沿海有利条件, 全力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 集中力量加大沿海开发力度, 积极开展秦皇岛、曹妃甸新区和沧州渤海新区建设, 海洋经济快速崛起。为了妥善处理好海洋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河北省海洋局按照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 积极探索“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有效途径, 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规划论证阶段及时提出环保要求。近几年, 河北省加快工业向沿海转移, 建设了一批沿海工业项目, 每个项目特别是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 省、市海洋部门都坚持提前介入, 积极协调和指导, 依法进行项目影响评价, 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唐山曹妃甸工业区在规划设计时, 先后邀请国家海洋局勘测环评中心等30余家甲级设计、勘测、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 进行项目论证评审, 明确提出了加强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建设、搞好雨水收集和回用工程、建立健全严格的船舶停泊管理制度、按20年一遇标准建设风暴潮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和巨浪海冰预警预报体系等具体要求, 同时明确了固废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认证、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具体标准, 力争将工业区对海洋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
项目实施阶段集中搞好综合治理。唐山乐亭“三岛”是河北省重要的海岛资源富集区, 2009年开始进行旅游区开发建设。为有效解决内海淤积、岛岸侵蚀、沙滩萎缩、生态退化、植被破坏等明显削弱岛屿属性的生态退化问题, 唐山市专门成立了旅游岛管理委员会, 提出了“先整治后开发, 不整治不开发”的工作思路。委托国内多家科研院所进行了海洋环境质量调查、数模物模分析、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沙滩保护与利用规划等前期技术工作, 在引入项目之前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了不同的环保措施。仅2011年就投资3000万元, 对“三岛”中的石臼砣岛岛体、岸线进行修复整治, 加强对岛上多样的天然海岛生境的保护。同时启动诸多长期性生态环境监测项目, 全面掌握已有项目对唐山湾“三岛”及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影响。
经营运行阶段不断改进环保措施。京唐港是河北省的重要港口, 其建成运营以来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有效解决粉尘污染问题, 采取了一系列抑尘措施, 2010年修建了港区挡风抑尘墙, 码头装船卸船采用了封闭式皮带通廊方式, 对港区粉状物料存储场所全部安装固定喷淋和流动洒水设施, 煤炭和矿石存储场所还配置了吸尘车, 对落地散落物料及时回收, 港区粉尘污染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建立健全陆海统筹联动保护机制
为促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陆域、流域环境保护相衔接, 河北省海洋局按照“陆海统筹、河海统筹”的原则, 建立完善了全省陆海统筹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机制, 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明确任务, 实行目标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 河北省海洋局和河北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陆海统筹海洋环境保护沟通合作工作机制的意见》, 在每年召开的全省海洋工作会议上, 环保部门都要提出海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 把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具体指标任务分解到沿海各设区市, 作为环保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提出了硬性要求, 确定到2015年入海排污口和入海河口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60%以上, 近岸海域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90%, 重点监控区赤潮灾害发现率达到100%, 港口作业区、海上油气区等重点海洋功能区监控率达到90%。
协调联动, 形成整体合力。建立了由海洋、环保、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和沿海地方政府组成的海洋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污染防治协调联动机制, 对各部门在陆海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规定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海上污染控制, 按照海洋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 强化海洋环境分级管理;环保部门要加强沿海地区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管理, 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水产、交通部门分别负责水产养殖、港口船舶的污染物控制与治理, 防止污染事故发生;旅游、林业部门要加强旅游资源、沿海防护林和湿地的保护与建设;农业部门要大力推广清洁养殖、清洁种植, 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强度。实际工作中, 各部门各负其责、各行其职, 协调联动, 真正形成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合力。
突破难点, 加大治污力度。进一步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旅游区污染治理力度, 取得了明显成效。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 工厂临海而建, 过去由于厂区地标太低, 不能并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公司厂区生活污水直排入海;2009年该公司投资800万元新建了一座日处理能力15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站, 所有生活污水和车间冲洗废水并入生活污水管网, 统一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 用于办公设施卫生用水、道路洒水降尘和绿化用水, 做到清污分流, 废水处理标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为了做好旅游区污染治理工作, 多年来河北省海洋局坚持“暑期无小事”的原则, 每年都要成立暑期秦皇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各旅游区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工作, 有效保障了暑期秦皇岛海洋环境的安全。
促进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化规范化
为促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河北省海洋局注重不断完善海洋管理的法规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 有效促进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创新完善政策措施。制定下发了《河北省海洋局关于划分海洋主管部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权限的意见》《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优化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工作的意见》等规章制度, 并印发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指南》《废弃物海洋倾倒许可证签发指南》等技术规范, 使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
切实搞好规划引导。注重发挥规划的控制约束功能, 引导沿海地区自觉做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按照《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 重点实施海洋污染控制、滨海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环境保护能力提升等3大类15小类61项工程。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6个, 续建污水处理厂10个, 新建污水处理厂62个,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42.9万吨/日;新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2个, 处理规模456吨/日;建设城市污水管网221.7千米;实施再生水利用工程12个, 再生水利用规模达到43万吨/日。这些工程全部完工后, 将初步形成完善的陆海统筹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评价和海洋环境监管体系, 基本恢复近岸海域和保护区陆域生态系统功能, 为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海洋管理工作论文 篇11
【关键词】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重要性;模式;特点
0.前言
海洋石油是海上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的行业,它具有作业环境恶劣、作业风险大、投资风险大、海洋污染的风险大、救援工作难度大等作业特点。由此可见,建立一个良好的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文主要对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模式及特点进行分析。
1.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海洋石油工业开始起步发展,标志是1967年建成了第一个海上采油平台。但是由于初期技术有限、资金不足等问题造成发展缓慢。
20世纪70年代末,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海洋石油工业开始对外开放,而且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领域。
20世纪80年代至今,海洋石油工业处于继续发展的状态。标志是1982年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到2000年,海洋石油总公司油气生产产量已经突破2000万吨/年。而且随着海洋石油事业的不断发展,其技术不断提高,同时安全事故也呈现下降趋势。
2.海洋石油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1是确保施工质量和投入运营的效益的前提
海洋石油工业是一项技术含量高、项目复杂的工程建造,无论是对技术人员的专业、耐力还是责任心的要求都十分高。因此,必须要建立海洋石油施工的安全管理模式,在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 ,就要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施工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将施工的具体方案和图纸以及安全管理模式设计出来,为确保海洋石油工业施工质量和投入运营的效益提供前提。
2.2施工中不安全因素多
海洋石油施工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且高风险、难度大。各种危险的专业都集中在一起,如:电气焊施工和高处施工、许多建造中受限空间的作业、必须要封闭空间的作业和涉及到辐射和物理方面的作业以及压力作业、起重施工等均危险性十分大,且施工中承载着过多的不安全因素。
2.3现场施工难度大
海洋石油现场施工难度大,这主要是因为施工现场存在各种各样的交叉作业,立体作业等,这些作业的存在极大的加重了施工的难度。如:建造陆地上的平台时,在后期施工中,施工的平台极其狭小,只是一个30m×30m面积的平面,而在这个小平台上面需要进行的作业是专业交叉最杂、工种使用最多的大作业,可以说是多项施工专业和工种的碰面会战,可见风险性极大,这就需要建造安全的管理模式以保证施工的安全。
3.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的模式
由于海洋石油作业风险性极大,因此,海洋石油总公司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并以付诸实践,建造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海洋作业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
3.1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模式的指导思想
安全管理是确保海洋施工安全进行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建立安全管理模式,要以坚持预防为主、控制施工和不断改进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理念。并且海洋石油施工中,要始终坚持将安全工作做到位,将安全措施完全的执行下去的指导思想,同时树立无任何伤害、无任何事故、无任何污染的安全管理目标。
3.2具体的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模式
3.2.1政府、作业者、检验机关三方协作的安全管理模式
海洋石油现场的一个安全管理模式就是政府、作业者、检验机关三方协作的管理体系,其中政府的职责是负责监督,主要是指在进行海洋石油现场的施工时,进行不定期的监督,以促进施工良好的、健康的进展下去。作业者指的是对海上石油作业的全过程负责的工作人员,它所负责的是进行建造、施工。并且从油气田的开发方案的研究开始直至油田生产的结束,依据法规、标准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设计、建造、安装、调试和组织生产。所谓的检验机关指的是经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有资格的在油气田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进行设计审查、建造检验、生产过程中定期检验、安全评估等工作的机关,并且按照要求对检验合格的油气田进行发证。在政府、作业者、检验机关三方的协作下,我国的海洋石油现场施工质量明显有所提高。
3.2.2法制化的安全管理模式
由于中国海洋石油工业是一个开放性的行业,不仅含有中国的作业者,而且也含有很多外国的作业者,这就需要一个法制化的管理模式,将其合理的管理起来,促进其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含有24个法章、法规的体系,可以说,这套法规基本覆盖了海洋石油的所有方面,促进海洋石油作业有法可依、依法发展。
3.2.3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
近些年来,为了适应国际上的激烈竞争,海洋石油公司不断完善自己,在坚持法制化的管理的同时,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并且逐步建立一套以危险识别、风险评估为基础,以保护员工健康和生命以及防止企业资产损失为目的,定期审核、持续改进为核心,溶企业文化在内的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实践证明,这套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在海洋石油施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的特点
4.1专门审核施工方案
由于海洋石油施工现场施工难度大、不安全性因素多,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造成无法想象的损失,因此,在进行高风险和非常规的作业时,一定要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从而确定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防范措施,最后由施工方、业主以及监理方进行专门的审核、批准。
4.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要想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操作技能,首选的方法就是进行安全培训,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安全培训是提高作业人员技能最有效的措施。这是因为对作业人员进行不断的培训、锻炼,使其从根本上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队伍的安全管理能力。
4.3定期进行检查、消除隐患
建立日常检查和月度检查班组,定期对海洋石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建立档案,及时进行调整,如果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应该立即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识别,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5.结束语
海洋石油工程施工现场是高风险的作业场所,海洋石油公司必须将施工重视起来,因此,要强化风险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专业知识,不断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从而提高我国海洋石油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科]
【参考文献】
[1]杨斌,高峰,颜刚.国产石油钻机发展方向探讨[J].石油矿场机械,2005,(05).
[2]门廉魁.我国海外钻井在中亚地区的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
[3]宋剑.海洋平台结构在偶然灾害作用下的可靠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
[4]金海峰.石油集团资金流量控制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6.
《海洋开发与管理》征稿简则 篇12
提交的论文请直接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至本刊邮箱, 邮件收到后会给您回复, 若1周内未收到回复, 可电话查询, 另外请注明邮寄地址以及作者的身份证号码。作者收到本刊收稿通知后, 若6个月未接到录用通知, 可自行处理所投文稿, 并请告知编辑部。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 必要时返回作者修改并清稿。
对于国家重点项目及基金项目有突破性进展、重要理论发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论文, 本刊将会安排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优先发表。
凡在本刊发表的论文, 均视为已获得作者著作权的使用许可, 本刊有权将所出版的刊物加入各相关网络、数据库或制成光盘版。作者著作权的使用费包括在稿酬中, 不再另行支付, 作者如有异议, 请务必在投稿时声明。本刊将酌付稿酬 (包括光盘和网络版) , 并赠样刊。
写作要求
1.论文信息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与排序、作者工作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 (包括必要的图表) 和参考文献等。论文题目须中英文对照。在文稿首页脚注处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获奖项目或重大课题。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学位、职称、研究领域和电子信箱。提供联系人详细准确的通信地址、电话、电子信箱等。
2.摘要 应为独立完整的第三人称的报道性短文, 要求350字左右, 应说明本文的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3.关键词 3~8个, 尽量选取能突出论文的主题, 充分反映论文的创新点, 用词规范的名词术语。
4.正文 文稿书写要工整, 用字规范, 标题层次分明。正文中引自参考文献的部分, 以中括号标注于引用处右上角。
5.数学公式、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 应符合国家标准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要求:量符号、代表变动性数字的符号以及坐标轴的符号均用斜体表示;矢量、张量、矩阵用黑斜体表示;量符号的下标, 若是变量用斜体表示, 其他情况则用正体表示。量符号尽量用一个字母 (特殊情况除外) 表示, 在文稿中首次出现时, 必须给出量的名称及单位。
6.科技术语和名词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如系作者自译的新名词, 在文稿中第一次出现时请给出外文原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并以国际符号表示。
7.图 应有自明性, 必要时应有图注解释图中各符号含义、注明实验参数。图题信息要完整。图中若有中国地图, 国界必须与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地图一致, 中国全图上切勿漏绘台湾和南海诸岛。
8.表 要求采用三线表, 表中尽量不使用竖线和斜线, 必要时可适当增加线段。表题信息要完整。表自明性要强, 必要时使用注解。表内各栏目中参量符号之后注明单位。
【海洋管理工作论文】推荐阅读:
海洋石油安全管理论文06-21
卡塔尔海洋石油工程设计分包管理的工程论文06-09
海洋管理10-20
海洋区域管理07-07
海洋渔船管理11-28
政府海洋管理12-04
海洋保护与管理12-04
海洋开发与管理12-09
海洋行政管理策略08-14
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