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基础医学

2024-10-20

研究生基础医学(精选11篇)

研究生基础医学 篇1

随着国家对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提高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上来。在影响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团队建设是根本性因素,团队教师的学术素质、创新意识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综合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客观规律、发展趋势及其高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构成,组建教学团队将势在必行。

1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团队的组建与管理

以校内跨学科教师联合、校内与校外教师联合、国内与国外教师联合等方式组建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团队,打破学科壁垒,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实现不同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的教师互补;多位教师集思广益,发挥团队优势;在教学改革、科研实践和相互交流中拓宽视野。组建教学团队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实现教学和科研资源的优势共享,形成合力,对研究生进行全面指导和培养。

1.1团队负责人的选拔

教学团队负责人是整个团队的核心,必须在某一个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学术成就,能够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热爱研究生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紧密联系团队成员,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

1.2团队的规模和结构

高绩效的教学团队规模成员人数控制在12人以内为宜,否则就可能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难以形成凝聚力和相互责任感[1]。可根据课程和教师数量组建多个教学团队。团队的力量来自于成员间的协作与配合,成员间在知识、技能、个性等方面是否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决定了团队绩效。同时,加强团队老中青教师结合,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完善中青年教师的培训与培养机制,构建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素质、知识结构完善的教学团队[2]。

1.3团队组建方式

1.3.1基础教师与临床教师联合临床教师的临床经验非常丰富,临床教学案例、样本较容易获得,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联合组建教学团队,分工合作,共同探讨基础—临床教学规律,研究并制订课程大纲、讲义、进度表,共同编写宜教易学的整合教材。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科研创新思维和临床能力,努力将其培养成为医学高层次人才。

1.3.2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联合校内教师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对理论课程能够较好把握,但相比校外兼职教师来说缺乏实践能力。校外兼职教师来自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得心应手,并且有着广泛的校外教学资源。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联合可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效果。

1.3.3国内教师与国外教师联合研究生在国内完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或实验技能培训及预实验,随后到国外合作办学院校再进行学习或实验研究;或者定期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或承担部分教学任务,使学生了解国外的教育教学理念,熟悉学科前沿知识,在国内外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利用对方提供的教学资源完成课程及课题研究。这种团队组建方式大大促进了我国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实现了国内外资源共享,调动了教学团队的积极性,扩大了团队全方位可持续合作培养的空间和平台。

1.4加强团队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

1.4.1优化教师的学历学位及年龄结构鼓励导师在职攻读学位、外出研修及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现代教育理论培训及学术讲座论坛等;积极举办各类教研和科研活动等。老教师思想成熟、基础扎实,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将两者结合,可以互相进步,有效防止师资队伍老龄化。

1.4.2加强团队教师的能力培养鼓励基础教师到各研究所、实验室进行轮岗,学习相关实验技能和授课技巧;赴医院临床科室开展临床实践,学习常见病诊断与治疗、病历书写、常用诊疗操作技术、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进一步加强了各学科的交叉,使基础与临床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使基础教师更深入了解各临床科室的教学内容和专业特点,提升自身业务水平[3]。

1.5建立团队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

构建领导权和决策权共享的团队管理机制,在沟通的基础上彼此之间达成共识,在尊重其他成员的权利和个性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管理,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4]。教学团队的成员都是知识技能互补的教师,彼此之间没有等级划分,都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为实现团队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评估、考核过程中,要对教学团队采用政策倾斜的方式,鼓励高水平教师组建教学团队,提高教学质量。在考核机制方面,要由重视个人业绩的绩效考核向更加重视团队长期价值的绩效考核转变,由重视过程管理向更加重视目标管理转变,由重视年度考核向更加重视聘期考核转变,由单纯的数量评价向更加重视质量评价转变,鼓励教师加入教学团队,致力于团队目标的实现[5]。

2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契机,深化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2.1实施模块式教学

在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设置四大课程模块:(1)平台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医学基础课程和学科课程;(2)进展课程模块,主要进行学科前沿进展介绍,课程结束时,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及自身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文献综述;(3)实践课程模块,主要进行技术方法操作训练,开设细胞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形态学实验技术、细胞工程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流式细胞术、生物电子显微观察与活细胞检测技术等,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4)学术活动模块,开展名师讲坛、博士论坛和研究生创新论坛活动,同时要加强各课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实施年终学位点考核,并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授课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必要的调整。

2.2构建贯通式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改变原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实验依附于理论、学科间相互分割、封闭的传统实验教学体系,以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平台,各学科技术特点为载体建立具有依托基础、承接临床、辐射科研的贯通式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贯通式培养,即:时间贯通,实现实验教学从研究生一年级第一学期到第二学期的贯通;内容贯通,从综合设计性实验到创新性实验的贯通;能力贯通,从综合能力到临床和科研工作实践能力的贯通。

2.3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注重知识结构的整体化,从宏观到微观、从正常到异常,将各知识点有机融合,改变以往按教材章节安排授课及教师“填鸭式”教学方法,通过专题讲座介绍基础医学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灵活采用PBL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网络互动教学法等[6]。另外,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寻找与基础医学相关的课题,大量阅读国内外的文献,从课题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科研假说的提出、确立研究课题、设计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学生递交课题材料,并且进行讲解汇报,教师和其他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2.4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研究生课程考核采取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建立基础医学课程试题库,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论文写作、实验(实践)操作考试、实验报告、综述报告、答辩等,从多方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进行评价,把“学习、考试”转换为“学习、思考、研究、创新”,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增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科学测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

通过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使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研究生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了新型的、适应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学科教学模式和方法,打造了一支体现基础医学学科特点、适应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团队。

摘要: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从教学团队的组建与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贯通式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介绍滨州医学院研究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希望为建设更多的优秀教学团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研究生,基础医学,教学团队,师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2):40-43.

[2]夏克栋.地方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5):43-44.

[3]倪艳波,张立霞,金昌洙.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4,4(1):54-57.

[4]杨水根.基于地方高校视域的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23-25.

[5]董文良.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6):26-27.

[6]刘富,高音,王壮.基础医学青年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与课堂教学的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9):1466-1467.

研究生基础医学 篇2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 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

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英语是在校研究生重要的公共学位课程,因此得到各高校研究生培养部门和教师、研究生的普遍关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新的形势对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尤其是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研究生、尤其是医学研究生来讲,能够阅读医学专业英文文献,撰写医学英语专业论文和摘要尤为重要。这对医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然而,作者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学以及学术交流中发现,目前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①研究生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基础英语教学上,几乎完全与研究生所学专业相脱节,不能起到有效地促进研究生专业发展的辅助作用。

②研究生英语教学忽略了高层次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即医学专业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尤其是医学研究生对于专业英语写作有着迫切的需求,却茫然无从着手。

这些研究生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得到全国研究生英语教学部门及教师的广泛关注。有些高校已采取各种方式努力加以解决。如:和专业教师合作修改研究生专业论文,或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等等。然而这些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难的问题,研究生或者仅仅学到了写作方法,而对于如何遣词造句仍然无从着手,或者仅仅某一两篇论文得到了修改,却不能持续性地发展专业论文写作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针对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难的问题,作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达到了非常有效的效果。作者在此对其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实践意义做一详细介绍。

1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由外部到内部的转移和传递,真正有效的教学是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Vygotsky,1962)。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以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优化完善认知结构,获得自身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通过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目前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其中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2 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基本内容

2.1 医学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难的原因分析

据作者多年的研究生教学发现,研究生的医学专业术语、词汇量并不小,但进行医学专业英语写作却相当困难。这是一直以来困扰医学研究生的亟待解决的难题。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

2.1.1 学生的原因

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中,医学专业术语只是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在着。由于对医学英语的语言规律和句式结构的缺乏,使他们不能搭建句式框架,也就无法将已知的医学专业术语运用于专业英语写作中,因此也就无从完成专业英语写作。

2.1.2 教学的原因

目前的医学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生专业相脱节,研究生教学仍局限于基础英语,没有帮助学生解决其专业英语写作难的问题,为其专业发展起到有效地辅助作用。

2.2 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教学内容

此教学方法实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带领下,研究生自主探索医学研究生自主检索医学专业文献、探寻医学英语的语言规律、发掘医学英语句式结构,并以其为框架进行自主医学专业英语的写作实践,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积累,逐步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2.2.1 教师指导

专业英语写作方法;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步骤、方法。

2.2.2 学生分组

将学生按照专业或相近专业分成研究小组。

2.2.3 学生自主检索文献

以小组为单位,检索、搜集本专业权威文献,并上传到小组公用电子邮箱,作为搜集句式语料的文献资料。

2.2.4 学生自主搜集语料

从专业文献中探索医学英语的语言规律,发掘医学英语的句式结构,并以句式结构为框架,将医学术语、词汇灵活地运用于其中,以句子、段落为单位进行写作训练。

2.2.5 小组讨论

学生互评句式语料,提出修改意见。

2.2.6 教师指导

学生将预料和句子以PPT形式在课上展示,教师予以点评、指导、修改、储存。

2.2.7 创建句式库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存储的语料整理成句式库。

3 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教学的实践意义

3.1 此教学方法解决了医学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生专业相脱节的问题,以及医学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的难题,使医学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得到飞跃性的提高,同时培养其终生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其个人专业发展,发表高层次的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奠定基础。将医学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生专业紧密相连,解决了两者之间相脱节的现状,促进研究生的个人专业发展。

3.2 在培养在校医学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的同时,为广大医学研究生和医务工作者撰写专业英语论文和摘要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源。

3.3 此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医学研究生教学,也同样适用于高校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教学当中,切实将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生专业紧密相连,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为研究生的专业发展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并培养其终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松林.建构主义对客观主义的检讨及其教学原则[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

[2]姜晖,王凌云.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基础探究与外语教学,《外语艺术教育与研究》2010年第三期.

[3]杨小菊.支架理论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运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4]Bruner,J.S.The Process of Education[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5]Piaget,J. he Origins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M].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66.

[6]Vygostky,L. S.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62.

基金項目:天津医科大学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0ky60)。

作者简介:刘隽(1973-),女,天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

研究生基础医学 篇3

一、课程设置调整

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学年主要是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对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校紧紧围绕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以提高基础医学硕士“核心能力”为目的对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我们将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划分为科研思维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基础医学专业素养四个部分。围绕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目标的培养, 我们去掉了部分与核心能力培养无紧密关联以及一些内容陈旧, 与培养目标不相关的课程, 杜绝因人设课的现象, 增加了提升科研思维、科研创新和科研实践以及科研素养的课程比重, 使课程设置的目的性更强, 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如将科研思维教学内容贯穿整合到医学统计学、自然辩证法、医学情报分析与检索等课程中, 切实提高学生科研思维能力;适当减少部分理论课程学时;增开医学专业英文论文写作课程, 以提高学生英文专业文献阅读、写作能力。

二、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

部分老师在一些课程的讲解中过多重复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 而本领域的新进展涉及很少或基本没有涉及。学生对于重复学习本科阶段的内容不感兴趣, 不能获取研究生阶段应该具有的新知识, 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部分教师在讲授中仍然采取本科阶段的满堂灌模式, 学生被动学习, 积极性不高。为了解决基础医学硕士生教学内容的陈旧单一和教学模式的僵化现象, 我们在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的同时还要求、鼓励老师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求老师以专题、讲座等形式将本专业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模式上多应用讨论式和PBL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导师培养, 规范导师遴选

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关键作用, 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质量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学质量。一个优秀研究生导师应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研究生教育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近年来, 为了提高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质量, 我们大力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 不断充实提高导师队伍中博士、教授的比例。目前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已达到85%;在大力引进高水平导师的同时, 我们还注重现有导师的培养, 通过各种渠道将年轻导师送到国外著名高校进行交流和培训, 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平。目前, 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生导师中具有国外交流学习经历的比例已达到65%。在注重导师培养的同时, 我们还规范了基础医学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工作。我校每年举行一次基础医学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工作, 根据制定的相应规则, 对基础医学硕士生导师申请者应具备的科研和教学等条件严格把关进行遴选;每位导师的招生名额根据导师在研的基金层次和经费数额进行分配, 无基金的老师不允许带教研究生。这些措施保证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能得到优秀的导师地指导, 并有充裕的研究经费为其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做支撑。

四、实行研究生教学督导制度

我校成立了研究生教学视导组, 定期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听课评教, 每年进行研究生教学中期和期末检查, 及时反馈教学问题和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每年定期举行研究生教学工作例会, 对研究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好的做法进行交流和学习;定期举行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教师和学生座谈会, 收集来自教师和学生对研究生教学的合理建议, 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基础医学硕士生的教学活动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五、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

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就已经开始间断在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 并开始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活动。随着招生量的增加, 科研平台的数量和质量能否满足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求成为影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 我校投入大量经费进行基础医学科研平台的建设, 目前已拥有国家级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免疫学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平台, 能充分满足从分子、细胞、器官及动物整体水平的医学科学研究。借助这些科研平台, 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可以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活动, 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六、加强学术交流活动

为了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学术交流能力, 我们在校内不同的学术平台定期举行读书报告活动, 不定期邀请国外、国内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到校做学术报告, 鼓励导师资助研究生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促使研究生及时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集体讨论获得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了解本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研究生开拓思维而且能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七、严格把关研究生论文质量

根据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我们要求学生按时做开题报告, 组织专家对其开题报告进行论证, 提出修改意见;在论文中期, 组织专家对其研究进行中期检查, 及时发现和找出问题, 并提出修改意见, 以利于学生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在论文正式答辩前进行论文预答辩, 整个过程按照论文正式答辩程序进行, 答辩专家对学生论文进行提问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预答辩后根据专家提出的合理建议对论文修改并经过导师同意后将论文匿名送到校外专家进行评审, 评审结束后, 根据评审专家的意见进一步对论文进行修改, 最后再提交学位委员会申请正式答辩。通过这些环节的严格要求, 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明显提高, 部分用英文撰写的论文已在国外SCI收录杂志发表。

通过实施以上的改革措施, 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规范,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们将继续在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积极探索总结, 不断完善培养方案, 使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地不断扩大, 如何保证并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我校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忠玉, 吴移谋, 肖建华, 等.浅析导师团队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质量[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 2011, 10 (5) :544-546.

[2]徐明生, 廖启靖, 汪志宏.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及实践[J].医学与社会, 2003, 16 (1) :57-58.

研究生基础医学 篇4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学科研和教学,热爱专业,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分子影像诊断与研究

2、脑肿瘤MRI与病理对照分析

3、脑血管MRA与CTA的研究

4、高分辨CT在肺间质性病变诊断上的研究

5、脑、心脏、肾灌注成像研究

6、血管性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实验研究

7、三维成像研究

8、血管病和介入超声研究

9、电子束CT在心血管病的应用研究

三、招生对象

已获医学(医学影像专业)学士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五.课程设置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自然辩证法

(2学分)公共英语

(4学分)B类:

分子生物学

(4学分)

生化分析

(4学分)

神经解剖学

(4学分)

C类:

医学影像学

(4学分)影像解剖学

(2学分)影像技术与基础

(2学分)D类:

医学统计学

(4学分)医用微机

(2学分)医学文献检索

(2学分)医学免疫学

(3学分)细胞免疫学

(2学分)肿瘤学

(2学分)医学电子学

(2学分)肿瘤生物学

(2学分)六 ,培养方式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学位课程,由医学院统一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医学影像诊断与技术的培养与教学能力,查阅和综述专业文献。

第三阶段:进行专业定向培养,包括各研究方向特定的实验技能,科研设计,影像设备使用,专业知识学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毕业答辩。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要参加教研室和院、校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和讲座,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七.考核方式

1、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2、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中期考核

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评定成绩。对成绩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应力求与省部级基金顶目或当前有较大影响(研究热点)的研究方向接轨,确保研究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论文题目初选后由系组织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位论文计划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经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送交研究生院备案。九.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学位应在答辩前请2位(至少1位为外单位)专家写出评阅意见。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为主共三人组成,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至少有二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其临床能力和学位论文进行考核和答辩。同时还应对其学位论文能否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水平,作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可在毕业后一年内补交。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十.质量监测

研究生基础医学 篇5

【摘 要】研究采用卡特尔16PF量表,对上海医高专2011级70名乡医班临床医学生在进入内科临床实习阶段时,分析、了解他们的人格特征状况,制定教学实验方案,明确了临床实习期人格因素方面具有的可塑性。

【关键词】专科医学生    医学职业人格     培养

“学医先学做人”,健康的医学职业人格是醫务人员职业素质的核心部分, 是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 在研究医学生职业人格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 深入探讨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它有利于医学院校高度重视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

一、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试(简称16PF)是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R.B.Catte II)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可靠的测验。16PF在国际上颇具影响,明确已有法、意、日、中等多国修订本。该问卷是世界上公认的、广为应用而有效的人格测量工具之一。其16个人格因素分别是:乐群性、 智慧性、稳定性、 影响性、活泼性、有恒性、交际性、情感性、怀疑性、想象性、世故性、忧虑性、变革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二、对象与方法

研究选择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专科医学生(乡村医师)为对象,其中男生20人,女生50人,在其进入内科临床实习阶段,按1∶1配对,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通过标准化病人临床模拟及督导式教学,对照组进行常规授教式带教,选用“卡特尔16PF” 测试量表,对试点学生进行培养前后的人格特征测试,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16种因素在培养前是后否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三、结果与分析

1.对照、实验组学生16种人格因素均值均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且两组基线相一致,分别是:乐群性(P:0.400)、智慧性(P:0.777)、稳定性(P:0.401)、影响性(P:0.435)、活泼性(P:0.928)、有恒性(P:0.686)、交际性(P:0.710)、情感性(P:0.759)、怀疑性(P:0.610)、想象性(P:0.402)、世故性(P:0.816)、忧虑性(P:0.235)、变革性(P:0.191)、独立性(P:0.730)、自律性(P:0.250)、紧张性(P:0.843)。

表1 实验组干预前后结果

(A1——实验组干预前 A2——实验组干预后)

因素 均值 标准差 P 因素 均值 标准差 P

乐群性 A1 10.14 4.942 0.029 怀疑性 A1 10.154 5.6144 0.131

B1 14.63 3.381 B1 6.977 4.6917

智慧性 A1 7.369 3.2384 0.489 想象性 A1 15.469 6.7420 0.277

B1 8.338 3.7748 B1 12.669 6.0902

稳定性 A1 11.569 7.2115 0.014 世故性 A1 11.100 3.3427 0.400

B1 18.054 5.0044 B1 12.88 5.6077

影响性 A1 12.992 7.6504 0.814 忧虑性 A1 17.677 6.5030 0.019

B1 13.623 5.7466 B1 11.431 6.1976

活泼性 A1 13.392 8.3052 0.008 变革性 A1 7.860 3.4487 0.249

B1 20.669 3.4984 B1 10.310 5.5193

有恒性 A1 9.680 5.3601 0.271 独立性 A1 12.000 5.7762 0.443

B1 12.830 6.9457 B1 10.130 4.8364

交际性 A1 11.931 7.2310 0.001 自律性 A1 11.41 4.525 0.665

B1 19.862 3.1106 B1 10.35 6.122

情感性 A1 10.42 5.394 0.826 紧张性 A1 15.362 5.0498 0.007

B1 10.89 5.558 B1 9.669 4.7073

﹡P<0.05

2.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卡特尔16PF测试平均分值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学生通过标准化病人临床模拟及督导式教学后,在乐群性、稳定性、活泼性、交际性、忧虑性及紧张性上差异明显。

四、讨论

根据实验前后卡特尔16PF测试结果发现,参加教学实验的两组学生的16种因素标准分均值都处于正常范围,但二者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干预后,部分人格因素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前后在乐群性、稳定性、活泼性、交际性、忧虑性及紧张性因素方面均有显著提高,说明干预组学生实验后表现得更为热情、成熟、活泼、健谈及自信。明确了临床实习期人格因素方面具有可塑性,在内科实习期间加入对临床医学生人格的培养,对塑造高品质医学职业人格有促进作用,从而使他们形成稳定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医学职业人格。

目前我国的卫生事业正在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的卫生事业将成为重要的社会保障体系。鉴于我们培养的乡村医生是面向农村基层,“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在乡村医生培养方案中要强化岗位意识,培养以人为本的职业综合素质,强调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与本科医学院校相比,专科生在校时间短、学习任务重,更需要培养具有较高医学职业人格的专业人员,以提高其整体素质。

对专科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1.要将医学职业人格知识贯穿于专科医学教育教学计划中。2.切实保障医学职业人格素质教育实施的实践过程性。人文医学职业人格素质教育主要在于其过程性, 通过过程体验,领悟医学职业人格精神, 激发人文职业道德需求。主要是通过精心策划某一学科的教学过程, 利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 具体体现课程的人文职业性,从而实现医学职业人格精神的直接教育或间接影响;通过辩论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方式的教学, 以课堂的人文氛围和教师的人格魅力, 尊重、体现和诱导学生的自由、民主、平等意识和情感, 激发学生的职责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意识、问题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 使医学生形成健康的医学职业人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授教式教学的超越, 帮助学生将人文职业道德精神内化为健康职业人格素质。3.对学生的评价要突破单纯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技能评价倾向, 以彰显其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健康职业人格精神。尤其要对职业人格素质教育的具体评价做出明确规划, 引导、鼓励和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科学认知、丰富情感、磨炼意志、亲近美善以及学会做人和做事。

总之,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在医学生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注重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引导医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领悟,促进他们将献身医学、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的夙愿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和职业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恩昌,刘宪亮.论医学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性[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1):21-24.

[2]敖小兰,石竹屏.心理学中人格评估法综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4(02).

[3]张淑美,曲惠青,赵雪云,等.对医学生应注意“六种”意识的培养——医疗职业人格研究之六[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2):23.

研究生基础医学 篇6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1. 教学目的改革。

研究生从事独立的科研工作, 必须具备追踪国内外研究新进展, 严谨的科研思维, 快速有效地阅读文献, 从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熟悉必要的实验方法, 良好的个人表达能力等。因此, 我们在介绍课程最新研究进展, 学科常见实验方法的基础上, 重点培养学生如何追踪国内外本学科的研究进展;如何有效阅读中外文文献;如何在文献中发现问题;如何寻找和设计科研课题;如何更好的做好课题和论文汇报, 以期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综合锻炼。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研究生已在本科阶段系统学习过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 而与学科相关的创新思维和科研方法训练欠缺的情况, 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为:在回顾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互联网查找课程相关文献的方法和技巧、学科当前研究热点、研究新进展和科研方法。同时, 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 以科研促教学。

3. 授课方式的改革。

为了达到锻炼研究生科研综合能力的目的, 我们在教学中改变以往教师主动授课, 学生被动参与的情况。授课采用三种方式:专题讲座、论文和综述汇报、专题讨论。此外, 研究生科研能力重要的环节还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重视以实验结果中表格和图片为导向的教学, 在专题讲座和论文汇报中强调实验结果中表和图片解读的重要性, 引导研究生如何分析这些表和图, 并反追踪这些表和图中所使用的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在学习如何解读实验结果的同时, 逆向式培养研究生对实验方法的了解。

4. 考核评估体系的改革。

我们在考核评估体系改革的做法是:学生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 两者各占比例为25%和75%。平时成绩以论文和综述汇报、专题讨论情况给分, 期末考核则以分专题研究论文阅读抽查汇报及提问的方式考核:学生以每组4~6人分组, 每组任选一个专题, 每位同学围绕专题追综相关中文核心或外文文献, 制作多媒体课件。每组抽查1~2位同学作课堂15分钟汇报或中心发言, 然后由3位教师评委现场从文献理解程度、课件制作、汇报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分。其他同学则对每位汇报者给予书面提问, 所提问题和文献阅读课件作为考核成绩, 以期利用考核促进研究生查找和阅读文献、跟踪国际研究前沿、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及讲台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生培养体制及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1. 引入研究生培养新理念。

在具体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过程中, 我们还尝试采用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形成指导小组组织研究生进行阶段性研究报告会, 进行联合指导。我们认为:不同导师长期从事某一领域的研究, 对该领域的理论、知识有较广泛和深入的了解, 再加上研究生导师不同的学习工作背景和研究经历, 就可以以集体智慧拓宽研究生的思路, 启发研究生思维, 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2. 搭建校企全面产学研战略合作平台———广东药学院先强新药研究院。

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日益扩张, 大力拓展和挖掘各种现有或潜在的教育资源已成为解决当前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实践证明, 产学研无疑是一种非常优质的研究生培养资源。它可以根据研究生的个体差异, 对各种积极因素进行优化组合, 通过教育系统与企业之间更紧密的协作和合理分工, 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经过较长时间酝酿和深入磋商, 我院已与广东先强药业有限公司搭建了一个校企全面产学研战略合作平台———广东药学院先强新药研究院, 并定位于基础学院内构建。该研究院是我校和广东先强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创新药物研究机构, 承担先强药业新产品开发、医药科技服务、人才和技术交流等功能。双方目前正着力打造“三大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合作共赢。合作除了可充分发挥我校医药特色及优势, 面向区域服务地方, 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实现自身发展和区域发展良性互动之外, 还可以共同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 并为他们提供实习场所和科研实践的最好基地。

3. 建设药用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开发基地。

在“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的支撑下, 我院还建立了药用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开发基地, 现已初具规模, 具有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在新药研发和人才培养上形成了较强的优势和特色。为将科研平台与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机结合, 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科学构建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满足广东区域社会经济和医药事业的高速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并为我省乃至我国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示范模式, 我们最近申请了专项发展资金, 主要用于充实完善基地教学科研软硬件、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等, 准备通过几年的规划建设, 逐步形成科研平台、教学科研团队及人才培养的综合完整体系, 具备培养高端人才、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医药企业技术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为广东省医药行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的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4. 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

我们主要通过三方面的举措积极开展了国内研究院、所和学校之间、国内外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 (1) 通过建立特聘教授、客座教授、讲座教授等形式, 从国内外著名院校中选拔一些知名学者作为我校的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讲座教授, 使校园学术氛围显著提高。如出资千万特聘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耿建国教授作为我校的特聘教授, 建立了血管生物学研究所, 并由基础学院一副院长兼任了常务副所长; (2) 选派了部分导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院留学研修, 提高其科研和教学工作能力与水平。如2010年和2011年, 我们分别选派了4名教师到美国和加拿大知名大学和研究院做访问学者, 1名教师到武汉大学病毒所研修, 多名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目前还有3名教师已获学校批准, 准备到美国留学深造; (3) 通过选派部分研究生到国外和国内知名大学进行学习互访等多种形式, 学习国内外知名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学术思想,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水平。如2009—2011年, 我们就派出了多名研究生到上海生化细胞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密歇根大学进行学习互访。

5. 开展研究生、本科生互助成长团队为模式的体验教育实践。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教育,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生与本科生在思想、学习态度、大学生活规划等方面的交流和影响作用, 尤其是注意构建好两个学历层次人群的共同团队, 则可以充分地、有效地整合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有针对性地促进研究生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近两年来, 我们尝试通过安排优秀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以本科生影响研究生参与到学校团委、学生会、社团、班级等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受到了广大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好评和支持。在研究生的指导下, 不少本科生在早期就进入了科研实验室, 参与了科学实验课题的研究;较多的本科生通过活动端正了学习及生活的态度;很多本科生确立了考研的学习目标。而在研究生中, 则有多人参加了学校红十字会、针灸协会等社团活动, 愉快地融入到校园活动之中。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 以创新为目的的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创造高水平创新性成果的任务。因此, 我们需要反思现在的研究生教育, 需要更加注重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研究生教育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建立以创新潜质为导向的校企产学研战略合作平台以及研究开发基地、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及开展研究生、本科生互助成长团队为模式的体验教育实践等, 可以说是为完善以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摘要:在当前的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中, 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存在缺乏创新以及科研实践参与度低等问题。近年, 结合我校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 我们在研究生培养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建设创新型开放式实验基地、加强国内研究院/所和学校之间、国内外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等方面针对性地加强了我校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同时探索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的模式, 提高了医学研究生的创新素质, 完善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子冬, 王莉, 吴有盛, 等.提升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方法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30) :140-142.

[2]周兰芳.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回顾与总结[J].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 24 (7) :4481-4482.

[3]黄佳神, 冯涛.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建议[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 10 (4) :486-488.

[4]马捷, 杜小云, 吴小健, 等.基础医学教育中研究生自主实验设计与综合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20 (1) :54-55.

研究生基础医学 篇7

1 培养目标

基础医学 (Basic Medicine Studies, BMS) 是现代医学的基础, 是医学教育与研究的基石。它的主要内容为探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个体的结构功能及生命过程;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等[3]。本学科要培养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级科技人才。通过学习及科研训练, 使学生最终成为具有较强事业心及团队精神、身心健康、博学多才的优秀人才。同时, 通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 学生要充分掌握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熟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生毕业后, 可到高校、科研院所、公安司法机关从事教学、科研或司法鉴定等工作。

2 课程设置

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以突出学术和应用兼顾为原则。经过反复探索、尝试, 目前开设了实验技术、常用仪器和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等特色课程。另外, 不同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在入学第一年还要学习与自己研究方向和内容密切相关的临床课程, 使自己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有更高层次的认识, 这无疑会增强研究生科研的目的性, 也会于无形中提升基础医学研究生对自己未来所从事工作的使命感。

3 培养模式

当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4], 即采取“一带一”或“一带多”的方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中, 基础医学研究生主要是在基础医学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和论文写作。这种培养模式适合培养从事基础医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才, 显然已经不能解决现阶段我国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就业难问题。为此, 对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开始提出基础与临床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分为3 个阶段来完成。

3.1 理论课学习阶段

理论课学习阶段的目标是为后续的科研和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阶段的学习是在本科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性更强的学习, 授课教师均为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学生在学习更深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同时, 还要增加现代医学和学科进展方面知识的学习。此阶段充分利用高校多学科并存、交融的优势, 举办各类相关讲座,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3.2 临床见习阶段

基础医学研究生在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穿插进行临床见习。临床见习时要根据不同的导师和学生, 安排不同的临床见习科室。例如:我院基础医学专业有4 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肺纤维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基础与临床导师共同为每名研究生制订培养计划, 在基础医学导师和临床医学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选题、课题设计及实施。同时, 必须保证每名研究生进入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临床科室调研、见习或实习。如: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临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肺纤维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呼吸内科;糖尿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内分泌科;心血管疾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心内科等。通过研究生前期的临床实践, 其可以找到更有临床价值的选题方向, 使研究生对自身课题的研究更有成就感, 科研动力得以提高, 也就更有利于研究出好的科研成果, 亦可为自己未来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3.3 课题完成阶段

各教学单位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 成立以导师为组长的论证小组, 指导研究生结合自身实际, 做到兴趣和专业要求相结合, 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科研实践、收集病例、论文撰写等工作。导师组有责任和义务对每名研究生进行辅导, 安排专人就毕业论文的内容、质量等进行指导、审核, 确保研究生熟练掌握基本要求, 达到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水平。

4 结语

评价一名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质要坚持综合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不能简单地看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规格, 更要看其独立解决科学问题以及与临床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莹, 陈学飞.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7 (1) :70-75.

[2]张玲.研究生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10) :13-15.

[3]李红枝, 毛建文, 陈宏远, 等.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8) :213-214.

研究生基础医学 篇8

一、研究生助教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 近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尤为迅速,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临床医疗水平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中较为优秀的研究生也逐步纳入到我校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及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更优化的管理研究生助理的教学过程,已成为我校,特别是我教研室高度重视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教学助理”的目的不明确,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包括我校虽然逐步将教学助理制度纳入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并以学分的形式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学校及教研室更多地关注教学助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的作用,而往往忽视了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忽视了高等院校最终应以教书育人为基本出发点[1]。就研究生本身而言,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体制及就业形势下,更多地关注导师课题进展、毕业论文设计等科学研究工作,有余力者甚至会参与一些社会兼职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另外一部分在导师的要求下参与到实验课教学的研究生,往往也很少能意识到教学助理工作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真正意义和内涵。

2. 岗前培训组织及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提交申请成为教学助理的研究生,虽然在本科阶段系统学习过基础医学理论及实验操作,但授课本身作为一门艺术,需要经过特殊的培训及学习,并且医学实验过程涉及器材准备、试剂配制和调试仪器等工作,更加需要相关部门组织严格的岗前培训并且对培训质量进行定量评价,成绩合格的研究生方可承担教学助理的工作。反之,如果研究生助教不经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助教岗前培训,不仅不能起到帮教、助教的作用,自身的教学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甚至会损坏实验器材,干扰实验课的正常进行,失去本科学生的心理信任,使其产生抵触情绪,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3. 缺乏鼓励政策,能动性不高。教学助理大多是为了缓解导师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担任的课余工作,当然除有积累学分的因素在内,一般占用学生个人的工作及课余休息时间,应该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管理机构应按其教学数量及质量给予研究生一定形式的酬劳。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并没有设立专项经费及基金用于研究生助理的工作报酬,大多是根据研究生导师的科研经费或研究生培养经费情况,由导师酌情分发给研究生一定的“工资”。因此,教学助理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心理及物质补偿,缺乏工作动力,主观能动性不高,更谈不上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借鉴国外大学先进的管理模式

教学助理这一概念借鉴于美国哈佛大学,相继被很多世界一流大学公认为培养研究生教学能力的重要模式之一。并且这些国外大学在教学助理的管理及培养方法上不断地推陈出新,积累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优秀经验。

1. 以学生为本,设立专门助研管理机构。

许多有经验的国外高校,如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都成立了专职的组织机构,称为教学中心(Teaching Center),统一规划、集中组织管理教学助理工作。中心包括10~20名委员会成员,分别来自大学不同院系,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在不同领域探寻提高教学助理的各方面能力[2]。在实际工作中,教学中心还有意培养他们在教学的科学和艺术上更加自信,更具创新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类机构不仅在管理工作上能发挥自身优势,还能充分实现教学助理的价值,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教学中心的主要任务除对教学助理进行岗前及定期培训外,还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和本科生教学质量,按照考核标准计算学分和工资分配。目前国内大学大部分并未成立专门的教学助理管理机构,研究生助教的学习管理由研究生学院负责,教学任务却由各所在教研室下达,这就容易造成研究生助教的管理和职责分配之间的矛盾和漏洞。

2. 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国外先进大学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管理和组织研究生助教的日常学习[3,4],使研究生产生浓厚的自主学习兴趣,培训形式主要包括开设周工作坊(Weekly Workshops)、教学研讨和咨询,举办基础教学研讨班,推行现代教育技术,提供教学资源支持,发行教学指南(Teaching Guideline),开展暑期课程与教学设计比赛(Summer Teaching and Course Design Competition),运用教学成绩单[4](Teaching Transcript)等,其中多种有价值的模式值得国内大学去借鉴。开设周工作坊,指的是学期内每周开设形式灵活、针对性强的教学讨论会,教学助理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和不懂的问题参加适合自己的讨论专题周,请教教师和专家教学顾问以及通过相互之间探讨,提高教学能力和兴趣。

我国目前的教学助理管理,虽然从助教申请承担助理工作到教学成绩评价体系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整个工作流程基本是由研究生向导师提交助教申请,或者口头表示希望帮助导师分担教学任务,在未经过严格系统的岗前培训或者随堂听取导师的课程后,即可直接参与教学。导师在助教教学过程中完全放手,没有全程跟踪及监控教学过程,使助教成为“主教”,更无从考核和评价教学成果的好坏。纵使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下,聘用助理研究生担任医学实验课教学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但在某种程度讲,聘用教学助理在个人的专业知识、责任心、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格修养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锻炼。同时,以我校生物技术系为例,大大地减轻了我们对本科生开放实验室的劳动负担,这样实验室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学习,再次,如果学校方面成立专职管理机构,有效利用研究生良好的资源,再加上管理方法灵活,不仅盘活了实验室资源,更提供了研究生教学实习的优秀平台,真正做到学校、学生和教师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摘要: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迅猛发展,研究生助教参与医学实验教学,目前已成为国内许多医学高等院校师资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体制。但由于起步较晚、未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与国外某些先进大学相比,在助教的管理及培训上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现结合国外大学的先进的管理经验,深入探讨我校研究生助教参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研究生助教,实验课教学,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白艳玲,张金红,刁虎欣,等.研究生助教参加本科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组织与管理[J].中国大学教学,2009,(3):78-79.

[2]彭敏.美国大学教学助理管理制度研究——基于哥伦比亚大学的个案分析[J].大学(学术版),2012,(9):73-79.

[3]CLAUDIA R K.Innovations in teaching assistant development:an apprenticeship model[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08,41(1):29-32.

研究生基础医学 篇9

一、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1]。目前, 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实验教学被看作理论教学的辅助, 部分研究生重专业理论、对实验教学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科研意识相对单薄;实验课程费时、费力、费钱, 中医药院校针对研究生实验教学开展的较少, 即使开设, 也多是各学科各自为政的零散实验, 少有多学科、系列化、综合性实验课程。上述原因直接导致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缺少学科交叉意识, 不能有效地将先进的西医技术手段与传统中医药研究相结合, 在科研设计以及科研论文完成过程中缺乏创新性。因此, 强化实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培养研究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二、课程建设

1. 构建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

我校于2010年起面向一年级研究生开设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技术课程———医学实验综合技术课, 课程共36学时, 其中理论课8学时, 实验课32学时。理论课重点介绍西医学、生物学技术发展状况、西医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中医药实验选题以及科研项目申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实验课内容选择研究生科研设计和毕业论文中最常用的技术, 主要包括急性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实验动物的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细胞培养技术、Western-blot技术以及RT-PCR技术等[2]。为了保证教学质量, 该课程由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博士学位教师担任。针对该课程内容, 组织任课教师专门撰写了《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9) 作为授课教材。同时, 我们建立的相对完善的考核制度, 从2个层次对学生进行考核, 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共60分, 撰写一篇综述性论文40分[2]。

2. 依托规模化的实验科研、教学平台。

研究生实验教学首先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 我校研究生医学实验综合技术课课程依托基础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该中心既拥有细胞培养、免疫组化、RT-PCR、Western-blot等相关实验仪器设备, 同时还有膜片钳、激光共聚焦等大型仪器可供研究生观摩示教, 为课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硬件保障。

3. 中西医结合, 体现学科交叉。

中医药专业的研究生肩负着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神圣职责, 在实验设计上, 充分注意到中西医结合, 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具体的中医药专业特点对实验进行初步设计。实验操作具体设置方面, 囊括了研究生科研论文设计中最常用的含药血清制备、实验动物取材、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培养、Western-blot以及RT-PCR等技术。如学生按照已确定的实验设计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 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 自行建立中医脾虚动物模型, 取材、提取核酸和蛋白, 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等技术完成相关基因和蛋白的检测,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得出结论, 并进一步联系临床实际, 探讨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在这一过程中, 极大提高了学生主观能动性,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 强化了实验技术的培训, 提高了科研水平。

4. 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

本课程主讲教师由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各个教研室的优秀教师承担, 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副教授以上职称, 同时均兼任科研实验室负责人, 不仅具有较高理论水平, 同时具有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位教师对每一位研究生严格要求, 严抓细管每一个实验研究环节[3]。同时及时帮助研究生解决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尤其是积极帮助专业基础薄弱的研究生尽快掌握实验设备操作规范。

三、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内容多与教学实践学时数少的矛盾相对突出, 比如学校只为Western-blot实验技术安排了8个学时, 按每个学时40分钟计算, 320分钟的时间里肯定无法完成Western-blot实验的全部内容。授课教师只能利用上课时间带学生完成凝胶制备、样品处理、电泳、转膜、封闭的过程, 之后的一抗、二抗孵育以及显色等实验只能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给学生示教。不同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向多样化与课程中多种实验技术方法的关系需进一步统一[4], 我们正在积极探讨进一步的教学改革, 能否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相对固定的技术路径和实验模块。

总之, 通过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 初步建立医学综合实验技术课程,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不断改革完善实验课程, 全面提高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的科研素质[5]。

摘要:以提高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为目的, 构建融合病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内容的医学实验综合技术课程体系, 并对课程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医学实验课程,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广波, 邢岩, 林彬.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中医药导报, 2011, 17 (2) :108-110.

[2]王淳, 井欢, 王艳杰, 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医学实验综合技术课程的探索与实施[J].中医教育, 2012, 31 (1) :59-60.

[3]戴晓明, 陈亮, 陈美娟, 等.中医研究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4) :684-685.

[4]赵铁建, 钟振国, 方卓, 等.中医药专业方向研究生《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 27 (5) :978-979.

翻译能力基础研究 篇10

关键词:翻译能力;性质;要素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83-04

翻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搞清楚翻译能力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并展开以此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虽然围绕翻译能力展开了种种讨论和分析,但对于翻译能力的本质,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乃至于翻译能力的发展都还众说纷纭,远未能达成共识。翻译能力是翻译学科中一个基本问题,是构建翻译学体系的基础之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能极大地推动翻译学科的发展,同时这个问题又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能极大地提高翻译的质量,并为开展翻译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当然,翻译能力的研究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一举解决。本文以师范专业的本科学生为例,讨论翻译能力的构成,并试图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提高英语本科学生的翻译能力。

一、翻译能力的定义和本质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1]。翻译能力,以此推理,则是“指能胜任翻译任务的主观条件。”主观条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当前,国内外对翻译能力的研究其实也主要集中在对这个主观条件的研究上。

就翻译能力的本质而言,Hymes提出“交际能力”的观点,认为应该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定义其能力。在翻译研究中,最初是以Catford为代表的纯语言学研究方向,而后逐步发展到重视对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因为翻译和特定的社会语境密切相关,翻译事实上是一种交际活动,译者本质上是“交流者”(Hatmi&Mason;,1997)[2],而翻译能力本质上是一种交际能力(PACTE,2000: 101)[3]。社会生活中的翻译活动来源于信息传递的需求,译者不能拘泥于语言结构本身,而要充分考虑交际活动的各项要素:如交际意图、对象、情境等,使译文不仅符合语言规则,而且符合交际要求,从而达到交流目的(Bell,1991:42)[4]。或者可以说,翻译能力从本质来说,是一种沟通能力。口译是帮助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一种即时的沟通;而笔译则是一种延时的沟通,源语言作者的思想,内容在一段时间之后通过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达到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

二、翻译能力的构成

作为沟通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翻译能力究竟包括那些主观条件呢?就翻译能力的发展,语言学界和翻译界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首先,在20个世纪中期Harris(1977)[5]、Harris& Sherwood(1978)[6]基于对双语儿童的研究,提出“自然翻译”的观点,提出翻译能力是双语能力发展的衍生物,认为随着双语能力的发展,翻译能力自然就会发展。随着对翻译活动本质了解的进一步加深,Harris等人的观点已经遭到了学界摈弃,同时也不被翻译行业所认可。第二,Krings(1986)[7]尝试利用实证手段来证明翻译能力与双语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对翻译能力完全不同于双语能力的观点的批评主要有两点。第一,两者的区分并不具有心理现实性。第二,将两者完全区分开来的做法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Lesznyák 2007:188)[8]。第三种观点则认为翻译能力由双语能力及其他能力组成。Toury(1986)[9]认为翻译能力和双语能力并不同步发展。双语者要成为一名译者,不仅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还需要其他能力。虽然双语者确实存在一种内在的翻译潜能,但这种潜能能否实现,能否在翻译行为中体现出来,则是另一回事。

有关翻译能力的构成,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Bell(1991:40)[4]认为翻译能力包括:目的语语言知识、语篇类型知识、源语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对比知识以及涵盖语法、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解码、编码技能(总称为“交际能力”)。 Neubert(2000:6)[10]主张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篇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转换能力,并认为转换能力建立在前几项能力的基础上,同时将它们统一协调起来,使译者能够完成翻译行为。大家的共识是翻译能力是一种复合能力,由比较多的分能力构成。国外观点中影响较大的是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PACTE小组。PACTE早期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式包括语言能力、语言外能力、工具操作能力、心理生理能力、转换能力和策略能力六项(PACTE,2000:101)[3]。在这一模式中,转换能力具有中心地位。后期进行了修订,修改后的翻译能力模式包括五项次能力: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文化、百科、主题知识等)、翻译知识能力(对翻译原则的了解以及对翻译行业的熟悉程度)、工具能力(查询词典、语料库、寻求专家意见等能力)、策略能力,这五项能力通过心理—生理机制起作用(2003:60)[11]。

同时,国内学者对翻译能力的构建和发展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文军在2005[12]年提出,翻译的能力要素主要分为四个分力:语言/文本能力/IT运用能力,策略/技巧能力,自我评估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刘宓庆(2003)[13]总结翻译能力主要包括5个方面或维度: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文化辨析和表现能力;审美判断和表现能力;双向转换和表达能力;逻辑分析和校正能力;李瑞林在《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14]一文中提出了译者素养的概念,认为译者素养是译者素质和译者能力综合发展的结果。刘和平(2011)[15]在《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一文中指出翻译能力有四大组成部分: 双语能力,分析综合抉择能力,语篇处理能力和职业能力。

总而言之,由于翻译活动的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翻译能力的具体构成认识还不统一,没有一个广泛认可且验证有效的翻译能力构成要素的模式。因此对翻译能力,尤其是基于汉语和其他语言互译的基础之上的探讨,尚有广阔的研究空间。综合不同学者意见,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经验,笔者提出翻译能力是完成翻译所需的主观条件,包括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这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主体的综合翻译能力。在这个体系中,知识是基础,包括双语知识,文化百科知识和主题知识;技能则包括由双语知识发展而来的双语能力,翻译策略和技巧的运用,工具使用能力等,是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心理素质则是要顺利完成翻译任务的保证。对本科学生而言,核心是掌握知识,在提高双语能力的基础上,在今后的工作和实践中逐步提高技能和心理素质。

(一)双语能力

双语能力是翻译能力的基础,是译者在习得两种语言的知识:从语音到词汇,从句法到篇章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翻译者,首先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要能灵活的运用两种语言。从层次上说,这个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首先要能准确理解两种语言从单字到篇章的意思,能理解字里行间的隐喻,能理解篇章的风格;第二就表达而言,能用两种语言把自己理解的意思风格表达出来。这显然是一个理想的要求,仅有极少数在语言方面有天赋而又经过长期刻苦训练的人才能达到,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真正的翻译大家少之又少的原因,但这确实是所有译者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具体到本科学生,在语言方面究竟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16],本科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词汇量要到达10 000~12 000,在阅读、口语、写作乃至文化素养方面也有具体目标。翻译方面的规定是:“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纸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英文单词。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能担任一般外事活动的口译。”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但也是一个通过艰苦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

本科学生的翻译课程一般在三年级开设。通过第一堂课的翻译练习,我们发现学生其实已经具备初步的翻译能力,能够将我们选择的中等难度的语言材料在不借助任何外部工具的帮助下翻译成汉语。这说明双语能力和翻译能力之间的确有密切的关系。但同时,学生的译文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理解不准确,表达不地道,速度较慢,语句不够连贯等等。总结语言方面的问题,经过基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有所提高,但是精细度仍然不足。翻译要求对原文准确的理解,具体到每一个字的意思,字里行间的寓意,句子的结构乃至行文的风格。这的确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我们不奢望学生能一下子完成这个任务。而是希望通过翻译学习,帮助学生逐渐学会自觉地分析原文,利用各种工具准确地理解原文。这个过程对语言综合能力要求很高,首先是语法,尤其是面临长难句翻译的时候,要求学生能清楚地分析句子的结构,从而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其次要落实到每一个字的理解,能根据上下文分析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事实上,很少有本科学生在毕业以后,就能完全胜任翻译工作,他们仍然需要实践和学习,才能慢慢完成翻译任务。本科翻译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理解是一个问题,表达也是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常常会遇到的一个现象,就是在完全理解了原文之后,还是很难用流畅的汉语表达出来。不少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汉语是他们的母语,表达绝对没问题。但到了实际应用时才发现,自己的汉语词汇很贫乏,运用很僵化,表达很单调,经常是照搬词典的解释,或者原文的句式,很难做到灵活运用地道的汉语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不少学生感叹说:原本以为自己的英语不够好,翻译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汉语也不好。仔细分析,这其中固然有学生本身的原因,但大量的学生前仆后继地出现同样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教育设置的缺陷。荒谬的是:大学生,无论什么专业,大一大二都必须学习英语,大部分专业包括英语专业,却不用学习汉语,难道学生的汉语已经足够好了?肯定不是,那难道是因为英语比汉语更重要吗?

反过来,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表达。由于汉语是母语,学生理解基本没有问题,但表达的问题就很大。根据学生的平时作业和考试乃至专八翻译来看,很少有人能做到完全没有语法错误。而这只是翻译的第一步,优秀的译文还应该考虑到文章的风格,措词的准确,句式的变换等等。这对语言的要求达到了一个苛刻的地步,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汉译英的优秀作品那么稀少的缘故。要达到这个水平,需要长期的锤炼,最好能在英语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深造相当长一段时间。目前,我国正在施行向世界推广汉语文化,而这首先需要的就是翻译,尤其是汉译英的人才,要更好地推行这个计划,要长期的努力,其中之一可能就选派优秀翻译人才到国外进修。

(二)文化百科知识和主题知识

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文化百科知识和主题知识也是翻译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文化百科知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分,文化是总体的概念,百科和主题知识是文化下面的具体分支。文化知识主要是指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要学好一门语言,首先学好语言背后的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基础,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异同,有助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内部的逻辑,乃至语言发展的过程,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语言和翻译能力。《大纲》也提出“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具有较强的汉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就百科知识而言,翻译所涉及的宏观上的范围从政治、经济、到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等等,从微观上来讲,一篇原文也可能包含方方面面的信息,从人名、地名到某个领域的专业术语等等。优秀的译者必须对这些方面都有所涉猎,否则在翻译的时候会举步维艰。在第一堂翻译课上,我们对学生作了一个不记名翻译问卷调查,其中有两个问题是:你能列举几个你知道的翻译家吗?你能列举几部你喜欢或知道的翻译作品吗?在回收的207份有效问卷中,131份对第一个问题没有作答,80份对第二个问题没有作答,77份对两个问题均未回答。结果反映出学生知识面狭窄,对翻译基本不太关注。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除了要求学生个人充分利用好时间,拓展知识面之外,教师也应在课堂上做出表率,积极引导学生。当然,不可能要求译者成为一个百科全书似的人才,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也不可能做到。社会已经步入网络信息时代,几乎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随时通过移动设备从网上获取,死记硬背已没有必要。但一个优秀的译者仍然需要不断地拓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对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都有一个框架似的了解,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并清楚地知道以何种方法从哪寻求要了解的信息。

从主题知识的角度来说,当今学科分类愈加细化,译者也应当更加专业化,在某一个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能较好地从事这个领域的翻译工作。另外在完成某项具体翻译任务时,也需要译者学习和任务主题相关的知识。

(三)策略能力

翻译的整个过程,除了对知识的要求,还对翻译策略有较高的要求。从翻译的准备工作,文本的选择开始,到翻译的具体步骤和最后的译文修订,都离不开翻译策略的应用。面对浩繁卷帙的文本,如何选择既适应自己的喜好,风格,又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的翻译材料,需要译者高度的选择评估能力;在具体的文本处理过程,宏观上应该采取直译还是意译,归化还是异化处理;细微到每一个字词,句子,应该使用那种技巧或者翻译方法,如词类转化,省略,句式转化,拆分等等才能让译文更为流畅,地道而又忠实,需要译者对翻译技巧高度的灵活运用;译文的修改,定稿到出版则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技巧。

针对本科学生,则主要指文本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技巧的运用。初学者常犯的毛病就是,在学习策略和技巧的时候,觉得很有用,但一到翻译实践,就把理论抛之脑后,觉得原文就是金科玉律,一个字都动不得,翻译出来的句子欧化死板。这当然一方面是学生语言的掌握不够深入,但主要还是对翻译策略和技巧的运用不够灵活和自觉。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必须首先让学生深刻记住这个原则,翻译是一项策略性的活动,必须时时记住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来提高翻译能力,然后再通过大量实践,把对策略的运用内化为他们的一种主观意识,从而自觉地使用。

(四)工具能力

工具能力就在翻译过程中借助外部力量的能力。PACTE小组认为工具能力主要是指使用文献资料及翻译过程中的其他技术的能力, 如词典、百科全书、语法书、平行文本、电子语料库和搜索引擎等[3]。在前网络时代,译者可能主要依靠查阅查考书籍资料,各种辞典,乃至寻求专家、学者和师长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传统方法现在仍然有用,但的确费时费力。而网络时代下,现代化的工具,则包括了网络数据库,各种翻译软件和搜索引擎,可以快速,高效地为译者提供背景知识、术语、翻译例子等等,极大地节约人力物力。这其实已经是网络时代翻译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专业翻译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对于主流计算机翻译工具的使用已经是必备条件,如对Trados,雅信Cat的使用[12]。可以预见,这种能力将在译者的素养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五)心理素质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心理素质也会起到比较的大的作用,也是翻译能力一个重要部分。首先,翻译本身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即使译者下苦工掌握了语言和相应的知识,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不断掌握学习新的技术,工具,这个过程要求译者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意志力。其次,翻译工作本身难免会有枯燥的时候,一个译者在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可能需要长时间面对单调难懂的译文,反复分析理解原文,淬炼译文,这个过程,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也很难坚持下来。另外在集体完成某个翻译项目的过程,更需要合作精神。尤其口译,需要现场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更需要译者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为良好的翻译能力打下基础。

三、结语

由于翻译能力本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在具体分析其本质和构成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从翻译工作的复杂多样,到翻译主体的差异等等,都决定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会在较长时间内一直是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研究的热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上述具体的方面进行更深入的讨论,针对不同的主体,结合翻译能力不同发展阶段,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培养方法。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把翻译过程的研究和翻译结果的研究结合起来,从而在这个领域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21

[2]Hatim, B.and Mason, I. The Translator as Communicator [M].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7.

[3]PACTE. Acquir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Hypotheses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of a research project[C]// InA. Beeby et a.l (eds.) 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ranslation, Barcelona,1998[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0: 99-106.

[4]Bell, R.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 London/New York: Longman, 1991.

[5]Harris, B. The importance of natural translation[P]. Revised text of a paper read to the AIL A World Congress, Stuttgart, August1975.Working Papers on Bilingualis, 1977(12): 96-114.

[6]Harris, B. & Sherwood, B. Translating as an innate skill [C]// In D.Gerver&H.; W. Sinaiko. (eds. )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and Communication.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Press, 1978:155-170.

[7]Krings, H. P.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advanced German learners of French[C]//In J. House& S. Blum-Kulka (eds.) Interlingu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Tübingen:Narr, 1986:263-276.

[8]Lesznyák, M. Conceptualiz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J].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 2007, 8(2):167-194.

[9]Toury, G.. Natural translation and the making of a native translator [J].TextconText,1986,(1): 11-29.

[10]Neubert, A. Competence in language, in languages, and in translation[C]// InC. Schaffner. & B. Adab (eds.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0:3-18.

[11]PACTE. Building a translation competence model[C]//In F. Alves(ed. )Triangulating Translation: Perspectives in Process Oriented Research.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3: 43-68.

[12]文军. 翻译实用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7-11/129-144.

[13]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28-33.

[14]李瑞林. 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J]. 中国翻译, 2011,(1):46-51.

[15]刘和平.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J].中国翻译,2011,(1):37-45.

[16]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EB/OL].http://www.bfsu.edu.cn/chinese/site/gxyyzyxxw/zywj/tyyjxdg.htm

基础医学多科目综合实验研究探讨 篇11

1 改革思路与实验原理

依据剌激脊髓可生成生物电, 电信号 (图像) 经传出神经, 引起效应器 (腓肠肌) 产生生理效应的原理, 将原医学机能实验教材中的《剌激与反应的关系》、《剌激频率与肌肉的收缩形式》、《神经干动作电位观察与传导》、《局麻、腰麻药》、《肌肉松弛药》、《神经、肌肉组织损伤实验》等生理、药理、病理生理基础医学相关实验科目进行整合, 利用BL-420E生物智能信号采集系统, 动态观察和记录蟾蜍或蛙的脊髓、坐骨神经干、腓肠肌受剌激后, 不同组织、不同部位的多种生理、病理指标, 并通过计算机将BL-420E生物智能信号采集系统所采集的多种数据进行自动分析、贮存及图像编辑。本实验不但为今后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等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也为临床神经学科、骨科的实验科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2.2 实验器材

BL-420E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计算机控制) 、蛙手术器械 (套) 、任氏液、滴管、二项刺激电极板、三项引导电极板、蛙板、固定杠杆、铁架台等。

2.3 实验步骤

2.3.1 剪断动物脊柱 (高位至脊髓第五段) 去除皮肤及内脏。蛙取匐卧姿势, 一腿从骶骨处游离坐骨神经2cm, 游离腓肠肌, 在腓肠肌的跟腱处用线扎紧, 剪断结线下方的肌腱 (置备出无损伤的坐骨神经及肌肉收缩标本) 。用滴管取任氏液浸润。将另一只蛙足用图钉固定于蛙板上备以观察。

2.3.2 二项刺激电极板置于脊髓脊孔内2mm~3mm固定于蛙板上, 记录电极板穿越神经干, 固定于固定杠杆上, 三项引导记录电极1号接零线 (近心端) , 2、3号接 (远心端) 与神经干接触。记录电极连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1通道, 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操作系统模块实验项目上, 找到肌肉兴奋-收缩时相关系 (选择连续观察方式) 。

2.3.3 将分离出来的腓肠肌用线扎紧后连接张力换能器, 张力换能器连接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2通道 (调节1通道运行速度与2通道同步) 。

2.3.4 调节参数至最佳状态, 实验动态观察与测定:

(1) 通过不断增加刺激强度, 动态观察记录一侧神经干动作电位及腓肠肌收缩强度的变化。

(2) 对另一蛙腿坐骨神经实施损伤, 固定脊髓剌激强度, 观察比较蛙左右两侧坐骨神经电位变化。

(3) 用沾有5%的利多卡因的棉球轻放于坐骨神经处浸润神经, 观察生物电传导减弱到消失的过程。

2.3.5 注意事项

(1) 另一侧未分离腓肠肌的腿注意用图钉固定, 防止刺激后影响 (腓肠肌) 张力数据。

(2) 在分离神经过程中减少对神经组织的损伤, 并注意用任氏液湿润, 保持兴奋性。

(3) 电极应与神经接触良好, 保证刺激电极及引导电极的接触良好, 但注意电极之间任氏液的断路现象。

3 实验结果

3.1 刺激脊髓, 随刺激强度增加, 神经干动作电位及腓肠肌收缩强度变化情况 (见图1)

3.2 损伤右侧坐骨神经后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变化 (见图2)

3.3 利多卡因浸润前后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变化 (见图3)

同传统实验相比, 本实验研究具有如下优点和创新之处:

(1) 本实验变原生理学单学科、单科目实验为多学科综合机能实验, 如用于药理学的局部麻醉药、肌肉松弛药等实验, 用于病理生理学中的神经、肌肉组织损伤实验。本综合实验不但能大量节约实验成本、实验时间, 还能为临床神经学科、骨科的脊髓、神经、肌肉损伤等科研提供一种新的实验手段和方法, 拓宽了实验的层次及用途。

(2) 由于采用了BL-420E生物智能信号采集系统与计算机联接的现代实验技术, 使所采集的多种数据能够进行自动分析、贮存及图像编辑, 既增加了实验操作的现代科技含量, 简化了操作程序, 降低了操作难度, 使实验的可靠度及成功率大幅度提高, 同时也降低了教师的实验带教难度和工作量。

(3)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整合后的新实验方法, 由于应用了计算机技术, 使实验操作变得简单, 实验结果更加准确、直观, 实验的可靠度及成功率大幅度提高,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医学理论与实验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医学生对多学科医学基础知识的汇通、融合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上一篇:高考语文答题策略下一篇:企业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