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蝇蛆诊治

2024-09-21

牛皮蝇蛆诊治(精选7篇)

牛皮蝇蛆诊治 篇1

牛皮蝇蛆病, 也叫牛蹦虫、牛翁眼, 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分布于全国各地, 在辽宁省广泛流行。可使病牛消瘦、产奶量下降, 皮张质量下降, 危害很大。

2014年4月31日, 本人接到普兰店皮口镇夹心社区张某的电话, 他家2头牛背上有多处肿块隆起, 在隆起的皮肤上有小孔, 小孔周围有脓痂。

1 临床症状

检查发现, 2头病牛背部出现了多处肿块, 用手触摸牛背可以摸到长圆形硬结, 有的地方在隆起的肿块皮肤上有小孔, 小孔周围有脓痂。牛毛上有虫卵, 为淡黄色, 长圆形, 单个固着于牛毛上。

2 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即可确诊2头病牛患的是牛皮蝇蛆病。

3 牛皮蝇的生活史

牛皮蝇, 成蝇体长15mm, 外形如蜂, 全身被有绒毛, 头部黄色, 胸的前、后部为淡黄色, 中部为黑色。蝇卵为淡黄白色, 长圆形, 表面带有光泽, 一根牛毛上只有一根牛卵。

牛皮蝇的产卵时间为5~8月份。幼虫在牛体内寄生约10~11个月。

牛皮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 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成蝇在外界只存活5~6d。雌雄交配后, 雄蝇死亡。牛皮蝇产卵于牛的四肢、腹部、体侧的被毛上。雌蝇产卵后也死亡, 卵经过4~7d孵出第一期幼虫, 幼虫经毛囊钻入皮下。幼虫沿外周神经外膜组织移行约2.5个月, 到锥管硬膜外脂肪组织中停留5个月, 并蜕皮成为第二期幼虫。第二期幼虫移行到背部皮下蜕皮变成第三期幼虫, 在背部皮下停留期为2~3个月, 第三期幼虫发育成熟后, 从皮孔中钻出, 落地钻入土中化成蛹, 经过1~2个月又变成了成蝇。

4 牛皮蝇的致病作用

幼虫钻入皮肤时, 引起皮肤发痒, 牛表现不安和患部疼痛。幼虫皮下组织移行时, 造成组织损伤。幼虫分泌的毒素及代谢产物, 对牛的血液及血管都有不良作用, 可导致机体贫血, 严重的可使牛消瘦, 肉的品质下降, 奶牛产乳质量下降。幼虫在牛的背部皮下寄生时, 引起寄生性的血肿和皮下蜂窝织炎。虫体寄生处皮肤稍隆起, 整个背部皮肤粗糙不平。后期幼虫钻出, 形成破孔, 流出浆液。细菌感染后引起化脓, 流脓汁, 并可在牛背部形成瘘管。瘘管愈合后形成瘢痕, 严重影响皮革的质量, 利用率也大大降低。

5 防治

5.1 治疗

5.1.1 涂药治疗:

涂药前先将患部及周围的被毛剪掉, 并用温肥皂水彻底洗涮, 除去痂皮和污物。然后再用来苏儿刷洗一次, 擦干后涂药。用5%敌百虫水溶液, 涂擦患处。

5.1.2 伊维菌素:

牛0.2mg/kg·bw颈部皮下注射。

5.2 预防

5.2.1 畜舍要保持干燥, 透光、通风良好, 畜群密度不要过大。畜舍要经常清扫, 定期消毒。

5.2.2 经常观察畜群中有无发痒和掉毛现象, 发现可疑病畜, 要及时进行隔离饲养和治疗, 以免互相传染。

牛皮蝇蛆病的危害与诊治 篇2

1 病原

病原属双翅目、皮蝇科、皮蝇属, 主要有牛皮蝇和纹皮蝇。二者外形很相似, 成蝇外形似蜜蜂, 长13~15 mm, 体表被有密绒毛, 翅呈淡灰色;虫卵长圆形, 长约1 mm, 浅黄色, 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发育规律大致相同, 发育过程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蝇四个阶段, 幼虫按其发育形态又分为一期幼虫、二期幼虫、三期幼虫。成蝇有雌雄之分, 雌蝇在牛的被毛上产卵, 每一雌蝇可产卵400~800个, 产完卵后成蝇死亡。牛皮蝇的虫卵单个粘在牛毛上, 而纹皮蝇的虫卵则成串粘在牛毛上, 卵经4~7 d孵出第一期幼虫, 沿毛孔钻入皮下, 在组织内移行发育, 蜕化长大成第二期幼虫;到第2年春季来临时, 所有的幼虫逐渐向牛背部皮下集中停留, 发育, 并蜕化成第三期幼虫, 体积增大, 长可达28 mm, 体表有许多结节及小刺, 色泽因成熟程度的不同由浅棕色至深褐色不等, 末端有两个深色肾形的后气孔, 此时寄生部的皮肤呈现肿胀隆起, 直径可达30 mm, 隆起中央有一小孔, 2~3个月后, 幼虫成熟, 从穿孔的牛皮中钻出, 落地入土化为黑色的蛹, 经过1~2个月的蛹期, 最后, 蛹内羽化成蝇飞出。成蝇不采食, 在外界仅存活5~6 d, 成蝇一般多在夏季出现, 在阴雨天气隐蔽, 在晴朗炎热无风的白天, 成蝇飞翔、雌雄交配, 侵袭牛只, 在其身上产卵。幼虫在牛体内寄生10~11个月, 牛皮蝇和纹皮蝇从虫卵到发育为成蝇整个生活期约1年左右。

2 危害

牛皮蝇飞翔产卵时, 追逐牛只, 使牛恐惧不安, 表现乱踢、狂跑等, 影响牛的采食、休息;幼虫钻入皮肤, 在组织中移行, 造成组织损伤, 局部肿胀发炎、隆起, 穿孔, 皮肤穿孔处常因微生物的感染而化脓, 有脓汁和渗出物流出, 干结后成为痂皮;幼虫在体内寄生时夺取患畜营养, 分泌的毒素对血液和血管壁有损害作用, 寄生多量时可造成严重的消瘦、贫血, 导致健康下降, 幼牛发育受阻、母牛产奶量减少、役牛使役能力减退。

3 诊断

患处主要在背部皮肤。病牛表现精神不安, 患部皮肤痛痒、结痂, 严重感染时, 患牛消瘦, 贫血, 犊牛生长缓慢, 最初背部皮肤上几处或多处可摸到圆形的硬结, 继而出现瘤肿样隆起, 肿胀中央部位有小孔, 若患部感染则可从小孔中流出脓汁, 形成结痂, 在幼虫近于成熟小孔较大时, 用力在四周挤压, 可使虫体蹦出。

4 防治

牛皮蝇蛆病的防制 篇3

1 病原体特征及其发育史

1) 成蝇体态。牛皮蝇蛆是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 牛皮蝇长约15 mm, 头部被有淡黄色绒毛, 其口器已退化, 不能采食也不能叮咬牛只;纹皮蝇长约13 mm, 虫体略小, 其胸部绒毛为淡黄色, 整个身体还能显示出4 条黑色发亮的花纹, 见图1。

2) 交配产卵。牛皮蝇和纹皮蝇属于全变态发育史, 整个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 个阶段。雌蝇和雄蝇在夏天晴朗炎热无风的空中飞翔时交配, 交配后5~6 d产卵。其中牛皮蝇将卵产于腹部、乳房、体侧和四肢上部的被毛上;纹皮蝇将卵产于后腿球节附近和前腿部的被毛上。1 只雌蝇一生产卵400~800 个, 见图2。

3) 幼虫在体内移行发育。虫卵粘在牛的被毛上, 每根被毛可附着几个到20 个成排的蝇卵。蝇卵在被毛上孵化4~7 d, 就能发育成第一期幼虫;第一期幼虫沿着毛孔钻入皮内, 在体内深部组织中移行, 一直到达食道部, 这一过程大约需要7~7.5 个月的时间, 虫体在体内移行的过程中蜕化成第二期幼虫。

4) 幼虫到达背部皮下。第二期幼虫顺着膈肌向背部移行, 到达牛背部皮下, 使牛背部皮肤出现瘤状隆起, 并形成小孔与外界相通。第二期幼虫大约在牛背部皮下停留2~2.5 个月的时间, 逐步蜕化成第三期幼虫。

5) 幼虫钻出皮肤。第三期幼虫越长越大, 小孔也越变越粗, 最后从皮孔中钻出。每当虫体快要脱出皮孔时, 如果养殖户用手指挤压小孔的周围, 蝇蛆就会迅速从皮孔中蹦出来, 并发出“嘭”的声音, 故群众习惯将牛皮蝇蛆称为“蹦虫”, 见图3。

此外, 每当牛皮蝇蛆钻出皮孔的时候, 喜鹊就会准时来到牛场, 落到牛的背部。看到蝇蛆从皮孔中露出时候, 就会迅速用尖喙夹紧, 将虫体拔出, 吞入口中, 成为美食, 而牛则很享受地静静站立, 配合喜鹊的动作。这就是喜鹊喜欢站在牛背上的原因。

6) 蝇蛆化蛹再变蝇。侥幸活下来的蝇蛆落到地上或厩肥内变为蛹, 蛹经过1~2 个月发育, 羽化成蝇。

总体算下来, 牛皮蝇的整个发育过程大约需要1 年的时间:其中幼虫在体内移行发育7~7.5 个月、幼虫在牛背部皮下停留2~2.5 个月、蛹在体外发育羽化成蝇需要1~2 个月时间。

2 致病作用和危害

1) 一般情况下, 牛皮蝇蛆病可造成患牛贫血、消瘦, 产奶量下降、使役能力降低;

2) 牛皮蝇和纹皮蝇产卵时表现十分凶猛, 常常突然冲击牛体, 使牛因惊慌而奔逃, 有时会引起机械性流产或死亡;幼虫钻入皮肤时, 会引起牛皮肤痛痒、精神不安;幼虫在组织深部移行时, 会造成组织损伤;在背部皮肤下寄生时, 会形成瘤状隆起、引发皮下蜂窝织炎;出现的穿孔会损伤牛皮;如有细菌继发感染还会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如患牛体温升高, 皮孔不断向外流脓液, 感染严重时整个背部用手按压到处都能向外冒脓汁。

3) 临床上, 养殖户就会人工挤压帮助皮蝇蛆出孔, 但往往有一定数量的蝇蛆被挤破。一旦虫体的抗原性物质被机体吸收, 就会引起过敏反应, 使患牛的全身症状进一步恶化, 最终导致患牛死亡。有些生命力微弱的蝇蛆不能自动从孔钻出来, 其死亡后的虫体也会被机体吸收, 使患牛发生严重的全身反应。

4) 另外, 皮蝇蛆腐烂或破碎时, 皮蝇蛆的毒素就会释放出来, 还会对牛的血液和血管壁产生损害, 引起患牛贫血和肌肉稀血症。

5) 牛皮蝇蛆还可以感染人, 在手臂或背部出现瘤状隆起。见图4。

3 防制方法

1) 牛皮蝇蛆病幼虫成熟时尽量让其自然出孔, 虫体多时可以人工帮助挤出虫体, 但不能挤破虫体, 以防患牛过敏或吸收毒素。挤出的虫体一定要杀死, 防止其继续发育。

2) 每年皮蝇活动季节 (夏天晴朗炎热无风的白天) , 用辛硫磷浇泼剂或马拉硫磷溶液对牛体进行喷洒, 每周1 次, 以杀灭体表虫卵及刚刚孵化出来的幼虫。

3) 每年11 月份, 所有牛统一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或口服敌百虫进行驱虫, 以杀灭在体内移行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幼虫。

4 注意事项

肌注或口服驱虫药要在第一和第二期幼虫时使用, 体表涂药要在第三期幼虫刚刚移行到牛背部 (虫体很小) 时使用。

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方法 篇4

牛皮蝇蛆病俗称“牛跳虫”或“牛翁眼”是由牛皮蝇和蚊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皮下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本病可使病牛消瘦, 产奶量下降, 犊牛发育不良, 肉和皮革的质量降低, 有时还可以感染人。

1 病原寄生虫及生活史

牛皮蝇蛆病的病原寄生虫有牛皮蝇和蚊皮蝇蛆两种, 其成虫不致病。成虫外形似蜜蜂, 全身被有绒毛, 口器退化不能采食。成熟幼虫 (即第三期幼虫) 虫体粗壮, 前后端钝圆, 长26~28毫米, 棕褐色。背部较平, 腹面稍隆起, 有许多疣状带刺结节, 虫体后端有2个气门板。

牛皮蝇和蚊皮蝇的生活史基本相似, 均属完全变态。成蝇一般在夏天晴朗炎热无风的白天出现, 飞翔交配或侵袭牛只产卵。牛皮蝇产卵于牛的四肢上部、腹部、乳房和体侧的被毛上, 虫卵淡黄色, 长圆形, 后端有长柄附着于牛毛上, 1根毛上只附着1个虫卵。蚊皮蝇产卵于球节、前胸颌下等处的被毛上, 1根毛上可粘附数个至20个成排的虫卵, 蝇经4~7天孵化出第一期幼虫, 呈黄白色半透明长约0.5毫米, 身体分节, 密生小刺, 前端有口有口钩, 后端有1对黑色圆点状的后气孔。幼虫经毛囊钻入皮下。牛皮蝇幼虫经外周神经外膜移行到椎管硬膜的脂肪组织中, 在此停留约5个月。蚊皮蝇幼虫钻入皮下后沿结缔组织走向胸、腹腔, 然后到达咽、食管、瘤胃周围的结缔组织中, 在食道粘膜下停留5个月。此后, 这两种幼虫从椎管或食道粘膜中钻出, 移行到背部皮下成为二期蚴, 呈白色, 长3~13毫米。二期蚴经过二次蜕皮变为三期蚴, 皮蝇幼虫到达背部皮下后, 皮肤表面呈现瘤状隆起, 随后隆起处出现1个小孔, 皮蝇幼虫在此停留2~3个月后, 体积逐渐增大, 颜色逐渐变深, 随后经皮孔爬出, 落地后钻入松土内。3~4天后蛹, 蛹期1~2个月羽化成蝇。幼虫在牛体寄生10~11个月。

2 诊断

在牛背部皮下摸到长圆形的硬结, 逐渐增大变成“小肿瘤”, 其中可挤出幼虫, 即可确诊。

3 防治措施

3.1 驱虫防扰

每年5~7月份, 每隔半个月向牛体喷洒1次1%敌百虫溶液, 防止皮蝇产卵。

3.2 患部杀虫

经检查牛背, 发现皮下有成熟的肿块时, 用针刺死其内的幼虫或用手挤出幼虫, 随即踩死, 伤口涂以碘酒, 除此之外, 还可以用以下药物杀虫。

(1) 倍硫磷 (百治屠) :臀部肌肉注射, 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毫克, 以11~12月份用药为好。对一二期幼虫杀虫率为95%以上, 注射2次, 可达100%。涂擦时, 用倍硫磷原液在颌侧皮肤直接涂擦。涂擦面积, 成年牛为15厘米×35厘米, 犊牛为10厘米×20厘米, 剂量为100千克体重用药0.5毫升, 可用油漆刷子在患部反复涂擦, 使药液和皮肤充分接触。

(2) 皮蝇磷:不溶于水, 制成丸剂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00毫克。一般成年牛30~40克, 育成年牛20~25克, 犊牛7~12克。

(3) 敌百虫:用温水 (20℃) 配比成2%溶液, 在牛背穿孔处涂擦, 每头牛用300毫升。涂擦前应剪毛露出穿孔处。一般从3月中旬至5月底, 每隔30天处理1次, 共处理2~3次。

(4) 乐果:用酒精配成50%的溶液。剂量成年牛4~5毫升, 育成牛2~3毫升肌肉注射, 注射时间应在2~3月份, 对二三期幼虫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5) 亚胺硫磷乳油:每千克体重30毫克, 泼洒或滴于病牛背部皮肤。杀虫效果比敌百虫好。

(6) 用60度的酒在皮蝇蛆寄生的部位周围做点状注射, 注射1次即可杀死蝇蛆。

3.3 预防

牛皮蝇蛆病防制新方法 篇5

(2) 伊维菌素浇泼剂, 按25.0ug/kg体重用药, 即5g/L伊维菌素浇泼剂, 400kg体重的牛用2.0m L浇在牛体表, 也可收到100%杀灭效果。

(3) 手工消灭牛体表寄生的幼虫。 对牛背部两侧寄生的皮蝇, 每隔7 天检查一次, 待牛体瘤包上的皮孔增大, 可看到幼虫的后端时用手挤压瘤包周围, 可挤出幼虫并杀灭之, 以防发育成成蝇侵袭牛。 如果虫体被挤破, 应设法取出, 以防被牛体吸收引起过敏反应。

牛皮蝇蛆病的研究现状及防治 篇6

1牛皮蝇的生活史

牛皮蝇蛆病由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所引起, 是以其幼虫寄生于家畜或野生反刍动物背部皮下为特征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病畜产奶量的减少、体重的减轻、肉质的下降及其他潜在性危害给生产养殖等多行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牛皮蝇具有非常复杂的生物学特性, 其生长过程主要经历四个阶段, 即卵、幼虫、蛹和成蝇[1]。

卵: 每年5月份左右, 雌雄蝇交配后多将长圆形、 淡黄色且表面光泽的卵产于牛体侧被毛、四肢上部及腹部等处。

幼虫 ( Larva, L) : 成长阶段主要分为三期。第一期幼虫 ( L1) , 卵经孵化而成为有12节、半透明状L1, 新月状口钩前端分叉, 后端有两个点状气孔。第二期幼虫 ( L2) , 牛皮蝇L1由毛孔钻入皮下, 历经5个月移行至宿主腰椎管硬膜外脂肪处发育成L2。在钻入皮肤过程中会使家畜疼痛瘙痒、精神紧张不安。而在移行的同时能够造成病畜的组织损伤。第三期幼虫 ( L3) , L2通过椎间孔一般移行至宿主背、腰和荐部皮下等处发育成棕褐色牛皮蝇L3。当移至背部皮下时, 寄生部位引发结缔组织增生产生肿瘤状隆起。

蛹: L3在宿主背部等处发育两个多月后由皮孔钻出落地即为蛹。穿孔而出使牛皮受损, 易引发细菌感染导致化脓, 形成瘘管, 逐渐愈合后形成瘢痕, 降低皮革价值。

成蝇: 一般在每年的5—8月份历经1 ~ 2个月发育后的蛹羽化成棕褐色的成蝇, 体长约15 mm, 外形与蜜蜂相仿。在自然条件下, 成熟的牛皮蝇通常仅能存活1周左右, 雄雌蝇常选择在炎热无风的气候条件下交配产卵, 而雌蝇产卵后随即死亡。在成蝇自由活动时期并不叮咬牛只, 但其飞翔产卵时能够引起牛只精神惊恐、四处躲避、奔跑蹴踢, 从而影响畜群正常的采食和休息。

2牛皮蝇的流行性

一般来说, 牛皮蝇蛆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疾病, 涉及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约55个国家。因对该病不同程度的研究, 导致世界各地感染情况有所差异。据报道, 在许多国家中, 以畜群为单位的感染率可达100% 。针对牛皮蝇蛆病的检测, 各地的寄生虫病学与免疫诊断技术存在较大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动物种类间抗体介导的宿主免疫反应差异所导致[2]。据报道, 英国牛皮蝇蛆病感染率约为40% , 在意大利感染率曾达85% , 土耳其达67% , 伊拉克达23% , 利比亚达14. 1% , 韩国达44. 2% , 比利时达43% , 法国达40% , 希腊达37. 4%[3,4], 西班牙达52. 3% , 瑞士达20% ~ 30% , 波兰达16% , 罗马尼亚达32% ~ 43% , 中国达80%[5]。

3牛皮蝇蛆病的诊断

牛皮蝇蛆病的诊断对于有效防控感染区疾病的进一步传播至关重要[6]。一般来说, 在春夏季常以临床检查畜体背部皮下组织或内脏中是否存在牛皮蝇幼虫 ( L2、L3) 的方法加以诊断。具体方法是通过触摸并检查病畜背部肿瘤状物、硬结或结痂脓包中是否存在牛皮蝇幼虫即可判定。事实上, 由于牛皮蝇幼虫在宿主体内需存活1 ~ 2个月, 蹦出阶段可持续3 ~ 4个月, 致使临床检查显得较为粗略且具一定局限性, 除非在整个牛皮蝇幼虫活跃期定期检查牛群感染状况, 才能保证不会低判病畜的受感染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 牛皮蝇蛆病的免疫学诊断逐步建立并发展, 且主要用于该病的早期检测[7]。据相关资料显示, 目前可以通过检测病畜血清和乳汁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学诊断, 具体包括免疫扩散试验、免疫电泳和间接血凝试验等。相比以上方法, 因高灵敏 性而被推 崇使用的 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 ( ELISA) 能够在病畜感染早期检测出感染水平, 且血清中的抗体效价可在感染后持续14周之久。ELISA以其特异性强, 精准度高, 操作简单、方便、省时而在法、英等国家得以广泛应用[8]。但此方法的不足在于杀死虫体后其Ig G抗体长期存在, 干扰治疗后的效果评价。为此, 有些学者又建立了夹心ELISA法[9],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HC抗原加以诊断。

3牛皮蝇蛆病的防治

长期以来, 我国较重视家畜传染病的防治, 效果良好, 而相对忽视了寄生虫病的防治及研究工作。牛皮蝇蛆病以其致病范围广、隐蔽性强等特点干预病畜正常饮食、精神状态及免疫系统, 损害畜群健康, 给奶、肉、皮革等行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根除牛皮蝇蛆病是研究防治的最终目的。为了根除牛皮蝇蛆病, 各国专家和学者对该病涉及的地形、地域以及天气等一系列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并采取了相应的有效措施。据了解, 目前已在多个国家中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3. 1提高诊断技术手段,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诊断牛皮蝇蛆病有两种常用方法, 即临床诊断和免疫检测。诊断前全面了解该区域往年牛皮蝇的感染情况, 确定合理的采样时间。实际操作中可将两种方法有效结合, 在保证搞好饲养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的同时, 针对重要畜牧业区域可以免疫学诊断为精锐先锋, 并在高发季节结合定期临床检测手段, 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形成“预防为主, 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势态。

以行政区域划分单位, 系统调查并统计各区域每年牛皮蝇蛆病的分布情况、感染水平及危害程度, 详细记录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性别品种和饲养条件对牛皮蝇蛆病的相关性影响, 同时了解牛皮蝇的活动高峰季节及时点, 依据实地调查数据, 科学合理地制定防治密度与年限, 为更好地开展牛皮蝇蛆病的防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10]。

3. 2计划性实施药物防治措施

每年在牛皮蝇产卵活跃期, 各养殖场可以每10 d对牛体喷洒1次1% 敌百虫溶液进行预防, 对杀死产卵的雌蝇和幼虫效果良好[11]。饲养过程中, 如果发现牛体已感染牛皮蝇蛆病, 不仅可采用挤出牛背肿块皮肤下幼虫或针刺的方法杀虫, 还可通过药物进行预防或治疗。依据各地具体情况和以往流行病学的调查情况, 在最佳的驱虫时间里, 选择适合的驱虫药物和驱虫方案。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3周内屠宰的牛只或24 h内取奶的奶牛不可用药。一般的治疗药物种类及用法见表1。

3. 3健全相关帮扶制度, 政民齐力综合防治

根据以往观察研究表明, 牛皮蝇在牛皮下寄生期可长达1年, 而该病反复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则在于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病畜淘汰与处理制度, 未能切实切断牛皮蝇循环传播途径, 加之部分个体养殖户对相关防治知识缺乏了解, 进一步加剧了牛皮蝇蛆病的广泛传播。据了解, 法国于1911年开始对牛皮蝇蛆病展开防治, 至1967年已形成了全国性的有效防治体系, 且直至今日对牛皮蝇蛆病的防控效果保持优良[12]。若我国亦能加强对牛皮蝇蛆病相关制度的建立, 以县或区域为单位, 加强防治知识宣传与进户指导, 对于重度感染区形成“养殖户淘汰病牛, 政府补贴并帮扶”合理处置受感染牲畜, 从根源上遏制牛皮蝇的传播与发展, 以此对牛皮蝇蛆病的综合防治建立政府与民众的统一战线。

4展望

近年来, 牛皮蝇蛆病在北美和欧洲众多国家的传播大幅锐减, 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 尤其是亚洲, 仍存在广泛传播的情况。现如今不仅要在科学技术上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 摆脱原有落后、低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还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的防治措施, 因地制宜, 全面推进牛皮蝇蛆病的防控战略。

参考文献

[1]李素兰.牛皮蝇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 2013, 3 (03) :36-37.

[2]FRANGIPANE di REGALBONE A, CAPELLI G, OTRANTO D, et al.Assessment of cattle grub (Hypoderma spp.) prevalence in northeastern Italy:an immunoepidemiological survey on bulk milk sample using ELISA[J].Vet Parasitol, 2003, 111 (4) :343-350.

[3]HASSAN M U, KHAN M N, ABUBAKAR M, et al.Bovine hypodermosis—a global aspect[J].Trop Anim Health Prod, 2010, 42 (8) :1615-1625.

[4]PAPADOPOULOS E, HIMONAS C, BOULARD C.The prevalence of goat hypodermosis in Greece[J].Parassitologia, 1997, 39 (4) :427-429.

[5]YIN H, MA M L, YUAN G L, et al.Hypodermosis in China[J].J Vet Anim Advances, 2003 (2) :179-183.

[6]OTRANTO D, TESTINI G, SOTTILI R, et al.Screening of commercial milk sample using ELISA for immuno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of infestation by the cattle grub[J].Vet Parasitol, 2001, 99 (3) :241-248.

[7]WEBSTER K A, GILES M, DAWSON C.A competitive ELISA for the serodiagnosis of hypodennosis[J].Vet Parasitol, 1997, 68 (1/2) :155-164.

[8]高兴春, 徐梅倩, 何国声.动物牛皮蝇蛆病诊断方法的进展 (综述) [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0 (04) :67-71.

[9]COLWELL D D, PANADERO-FONTAN R, LOPEZ-SANDEZ C, et al.Effect of treatment on the dynamics of circulating hypodennin C in cattle naturally infested with Hypoderma lineatum (Diptera:Oestridae) [J].Vet Parasitol, 2003, 113 (3/4) :263-272.

[10]达珍, 巴桑旺堆.牛皮蝇蛆病的研究进展与防治对策[J].西藏科技, 2008 (01) :52-54.

[11]李东颇, 孙涛, 王宏磊, 等.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 2014 (01) :49.

用虫克星治疗牛皮蝇蛆病的效果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的选择

虫克星菌素 (阿弗米丁) , 本品主要成份为伊维菌素类似物, 通过微生物发酵、提炼等工艺生产的一种抗生素类杀虫剂。系中国农大 (当时的北京农业大学) 和辽宁省本溪制药厂联合生产, 内牧发 (1993) 第124号, 本品为棕褐色粉末。包装规格:5克/包。

1.2 牛只选择和临床症状

选用本站种公牛站饲养的种公牛 (夏洛来9头, 西门塔尔4头) 。主要表现临床症状的作为供试牛, 本病主要表现在饲养人员在刷拭牛体时, 背部疼痛敏感, 不让触摸, 并发现和触摸到突起的虫包, 发现有钻出皮肤的幼虫和皮肤穿孔。在牛皮蝇成虫飞翔的季节, 牛只惊恐不安, 给牛站的饲养管理、采精等工作带来一定影响。根据多年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确诊为牛皮蝇蛆病。

1.3 对养牛业的影响

在本病流行地区的发病季节, 种公牛、繁殖母牛、育肥牛都感染, 由于幼虫在体内寄生, 吸收了大量营养, 引起皮下发炎、水肿。造成牛只消瘦, 影响生长发育和育肥, 在成虫飞翔的季节, 正是春耕时节, 由于牛只奔跑 (老百姓俗称跑蜂) , 容易造成伤亡或流产等事件, 直接影响春耕生产。屠宰后, 皮张的主要部分失去使用价值, 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 治疗方法和疗效判断

2.1 治疗方法

利用现有设备对牛体进行称重, 用药量按说明书0.1克/千克体重计算。将药物拌入饲料中投喂, 第1次用药时间为1995年1月26日, 间隔16天后, 于1995年2月11日进行第2次投药, 用药量按体重0.075克/千克。以后的用药方法是将药按用量用水稀释后用酒瓶直接灌服投给。在以后的十多年的每年从4月开始, 用此种药物给老百姓的牛多次治疗。

2.2 作用机理和疗效判定标准

药物通过抑制寄生虫的运动神经传导而使虫体麻痹死亡。第2次用药30天后, 牛背部虫体结节消失, 未发现钻出皮肤的幼虫和皮肤穿孔。刷拭时牛只安静、饲喂、运动、采精操作时一切正常, 管理方便, 在成虫飞翔的季节, 牛群安静, 无跑蜂现象。

3 注意事项

本药物易造成怀孕母牛流产, 在用药前一定要询问畜主或做出妊娠诊断再用药。

4 结论

4.1 驱虫效果显著

虫克星菌素驱虫药物, 投药后很快杀死寄生在牛体内的牛皮蝇幼虫, 破坏了幼虫在中间宿主生活的阶段, 使本病不能流行, 免去了牛皮蝇成虫对牛群的干扰。

4.2 高效、低毒、安全

由于第一次用药量过大, 表现以腹泻为主的中毒症状, 随着药物的吸收, 经2~3天症状自然消失, 无其它任何不良反应。为保证药量准确, 以采用灌服的方法为好。

4.3 经济实用

上一篇:品管圈护理模式下一篇:解题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