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诊治

2024-08-25

规范诊治(共3篇)

规范诊治 篇1

近年来, 医患关系持续恶化、异化, 其直接根源是当下医疗体制欠缺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但也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缺失深刻关联。医学科学化与专业化的负效应导致医生对疾病的单向治疗, 而非人文的、医患的双向沟通过程, 从而造成医患话语隔膜和沟通障碍, 在诸多现实因素的作用下诱发或加剧医患矛盾。重新审视现有医学观的不足, 彰显医学活动的人文特性, 充分尊重患者的主体地位,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在近年来卫生部倡导的癌痛规范化诊治中, 笔者作为病房的无痛医生和临床肿瘤学教学负责老师, 从而研究基于癌痛规范化诊治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和提高。

1 癌痛规范诊治理念散发医学人文情怀

“医乃仁术, 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理性和关怀是医学最重要的支撑, 缺少了任何一个, 医学都无法真正飞翔。”让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地相融结合, 是我国现今医学发展的主旋律[2]。

癌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统计, 接受治疗的50%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70%的晚期癌症患者认为癌痛是主要症状, 30%的癌症患者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 可见癌痛是一个普遍问题;而有效规范的镇痛治疗正是对恶性肿瘤患者人文主义的体现。具有正确的理念是实现规范化癌痛管理的第一步, 充分散发了医学人文情怀[3]。

1.1 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5大生命体征

1995年, 美国癌痛学会主席James等提出将癌痛列为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之外的第5大生命体征;2002年, 第10届国际癌痛大会再次明确提出癌痛是第5生命体征;因此需及时评价、持续监测和管理疼痛。在实施癌痛干预措施一定时间内, 需评价其变化和镇痛的效果;在任何预期可能引起痛苦的措施之后, 需评价疼痛的程度;在慢性癌痛持续过程中;每一次新的疼痛出现时, 正确认识和评价疼痛。

1.2 消除癌痛是患者的一项基本人权

在2000年欧洲疼痛大会和2001年亚太地区疼痛论坛上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权利”。医师对患者提出的疼痛无所作为, 可能被视为不尊重或藐视患者的权利。

1.3 充分尊重和相信患者的疼痛自身感受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 并非简单的生理应答, 不能利用仪器进行检测;患者是自身疼痛的体验者和表述者;“患者的主诉是疼痛评估的金标准”:患者说有多痛就有多痛!只有患者才能真正了解其自身的疼痛感觉类型, 以及疼痛如何影响生活。患者有权对自身的疼痛进行客观评价, 任何人, 包括医护都不能主观臆断, 应该充分尊重、帮助和相信患者对自身疼痛的评价和权利。

1.4 癌痛患者要进行“四全”照顾

癌痛不是单靠药物和医疗技术就能完全控制的, 因为癌痛对患者的影响是全面、复杂的。医务人员要用“四全照顾”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的癌痛照顾模式, 组成医护患及社会的专业癌痛管理专业人员, 才能更好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的癌痛控制。

1.5癌痛必需得到控制应成为医护人员的一种信念

2002年, IASP提出癌痛是一种慢性疾病, 由两个恶性循环构成的疾病, 需尽早控制。首先, 疼痛自身的进展是恶性循环:长期的疼痛信号传递会造成神经重塑、神经的逆向放电、自发性疼痛等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由此造成难治性疼痛。其次, 疼痛对患者的影响也是恶性循环:慢性疼痛导致患者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睡眠障碍、免疫力低下甚至疾病进展;同时慢性疼痛可以严重影响机体和社会功能, 使患者无法参与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

2 癌痛规范诊治过程渗透医学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 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生活条件的肯定;在癌痛规范化诊治流程的各个环节中处处渗透着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4]。

2.1 充分的人性化的癌痛评估

医护人员首先应对所有癌症患者进行疼痛筛查和评估, 全程、动态地评估有无疼痛。尽量让患者详细描述疼痛情况;疼痛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部位、有无放射、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以及既往的止痛治疗史。尽可能使用简单有效的方法, 根据不同人群采用人性化的个体化量表如普通癌痛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法) 和数字分级法等。儿童、老年人或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的人可采用脸谱法评估。不仅要评估患者当时的疼痛, 同时还了解过去24 h内疼痛的一般和最严重的程度;了解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疼痛变化。最后要了解疼痛对患者内心, 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包括患者预期生存、体能状况、以及疼痛带来的患者心理、社会、经济和精神困扰;筛查有无抑郁后焦虑, 了解患者及亲属的疼痛认知、止痛治疗的预期目标;询问其性格特点, 特别是患者既往生活中较大的应激事件及其处理方式;了解患者道义上和经济上的支持系统, 例如对诊治有决定权者和患者的亲缘关系等。

2.2 重视癌症患者止痛的基本需求

癌痛是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和主要就诊原因, 无痛睡眠和无静息痛是患者的基本要求[5]。通过对患者的筛查评估, 制定个体化方案, 以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其他治疗包括放化疗的疗效和依从性, 延长患者生存;尊重生命, 减轻痛苦;尊重患者隐私, 保障患者的基本人权, 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2.3 关注癌痛患者心理和精神变化

加拿大的统计表明:49%的慢性癌痛患者无法参加社交活动, 61%的患者无法参加娱乐活动, 27%的患者没有正常睡眠。这些患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因为慢性癌痛而造成无法工作的天数平均为9.3 d。同时社会、心理、精神、文化等因素对癌痛程度有明显影响, 社会的歧视、亲属的厌恶、心理的孤独等恶劣情绪会使癌痛加重, 对生活和治疗失去信心等[6]。因此, 要关注癌痛患者心理和精神变化, 正向疏通和引导。

2.4 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波格拉底名言:少数病人能治愈, 永远给病人安慰, 而大部分病人只能够减轻痛苦。痛苦=疼痛+苦恼 (以情绪变化为特征的心理感受) 。因此控制癌痛对于恶性肿瘤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癌痛治疗强调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由正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维持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身体是否舒适愉快等组成。生活质量既包括个人的身体智力状态, 也包括个体的社会意义[7]。生活质量改善是癌痛规范诊治和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

2.5 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用药顾虑

临床调查发现, 大约20%~30%的癌痛患者担心“成瘾”, 宁可忍受疼痛也不依从医嘱服用止痛药物[8]。因此需要加强宣教,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止痛药物并不会成瘾。所谓“成瘾”是指患者对药物产生精神或生理依赖。大量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在规范应用阿片类药止痛后, 很少出现精神依赖;尽管患者在长期大量用药后可能出现生理依赖和耐受性增加问题, 但多数专家都认为此属正常的药理学现象。

2.6 强调个体化多学科的综合止痛

癌痛的病因和性质复杂, 尤其在恶性肿瘤疾病本身无法治疗的情况下, 癌痛控制尤为棘手[9]。需要个体化选择药物和药量, 必要时需多学科会诊, 行有创性的止痛治疗。除此, 医生还应熟悉使用辅助用药, 及心理精神环境因素的干预, 在治疗癌痛的同时关注患者作为“社会人”的需求。

3 癌痛规范诊治目标凸显医学人本思想

近年来, 随着国内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反而凸显出医学人文缺失的现状。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技术至上的误区。医生给予患者的治疗无疑是双方面的, 即身体疾病的治疗和心灵创伤的抚慰。因此, 伴随医学始终的是对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 所有医学活动都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教授指出, 医患关系不能简单地以经济或法律来处理, 还需要用人文精神来调适和改善[10]。

在恶性肿瘤的临终关怀中, 癌痛规范诊治目标凸显医学人本思想;有效缓解疼痛;尽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最大程度提高患者躯体功能和满意度;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尽可能减低治疗成本。治疗方案的重点在于对临终患者癌痛的控制和情绪支持, 以及对家属的心理辅导;目的是希望帮助其了解死亡, 接受死亡, 让他们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

4 癌痛规范诊治流程加强医、护、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和合作

医患沟通, 是医护人员诊疗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它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诊治的依从性, 治疗疗效, 更是目前日益恶化的医患关系的导火索;而癌痛规范诊治过程正加强了医、护、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和合作[11]。

近年癌痛研究发生了两次转变:一是从癌痛控制转变为癌痛管理;二是组成医护患及社会组成的专业癌痛管理人员[12]。医护人员作为癌痛状态的主要评估者、镇痛措施的主要落实者, 患者及家属的主要指导者、教育者和权益的维护者;患者作为癌痛的体验者, 自我评估的主体, 镇痛的主要执行者;家属作为癌痛诊治的重要参与者;三者在疼痛管理中的独特作用和协同作用正日益显现出来。目前没有任何仪器和设备能对癌痛进行评估, 完全依赖于医护、患者及家属的描述。在现实中, 部分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所承受的“不舒服”就是疼痛;此时, 医护患良好的沟通可以让患者更好的表述自己的疼痛。因此, 癌痛管理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姑息治疗的一项立体的医疗诊治措施, 需要医护、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教育、帮助和合作。

现代医学的教育体系, 基本上是围绕如何“科学地”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而建立的。这种医学观的主要特征就在于把人看作是生物体而非“社会人”。同时医疗仪器设备的发展大大疏远了医护人员与患者间的距离和沟通[13]。而癌痛完全是患者的自主感受, 良好的癌痛控制需要医护、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信任及相互合作;充分尊重了患者的主体地位和基本权利;通过癌痛的规范化管理, 可提高临床肿瘤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 使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医学精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乃至密不可分[14,15], 从而有助于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工作者。

规范诊治 篇2

一、会议地点:宁波富邦大酒店(宁波火车南站北广场)

二、会议时间:2017.10.20—22

三、主办单位:宁波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宁波市中医院

协办单位:鄞州二院、北仑小港医院

四、参会“大咖”:

浙江邵逸夫医院姒健敏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玉兰教授 浙江省中医院吕宾教授 上海市瑞金医院钟捷教授 上海华山医院钟良教授 浙江省中医院孟立娜教授 浙医二院王良静教授 浙医二院杜勤教授

浙江省中医院范一宏教授 宁波市中医院、大会主席孙聪

五、会议内容:专家学者介绍和研讨炎症性肠病、胃肠动力、功能性胃肠病及消化内镜诊治技术等领域学术前沿和最新进展。同时开展宁波专场疑难疾病讨论。

六、学分授予:省级1类学分5分

市级2类学分4分

七、会议简要日程:10月20日 15:00-19:00报到

10月21日全天 讲座

规范诊治 篇3

据记者了解, 方丕华教授在心电学领域有着极为深厚的造诣, 因此, 本刊记者就该领域的诸多热点话题, 对他做了深入采访。

为“提高”不舍昼夜

据记者了解, 在这次最高规格的研讨会上, 大会特邀了方丕华、方全、郭继鸿、黄从新、刘仁光、卢喜烈、马长生、王方正、杨虎、杨钧国、杨延宗、杨跃进、张海澄、张澍、周金台等国内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会, 就基础心电图、起搏心电图、急重症心电图、无创心电学技术新进展、心脏性猝死、晕厥、心律失常相关进展和最新国际指南解读等50余个专题, 展开了全方位的探讨和交流, 并向与会代表讲授各自在临床实践及学科研究方面的新成就和临床诊疗方面的丰富经验。

谈及这次研讨会召开的背景, 方丕华教授回顾说:“实际上, 自2006年开始,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我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就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全国心律失常与心电学新进展研讨会’。历届研讨会的成功召开, 都让广大普通内科医师、全科医生、心内科医师及心电图工作者, 逐步了解了心律失常与心电学的新进展, 并通过参加这个研讨会, 提高了心律失常与心电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所以, 过往的每一届研讨会, 都获得了来自全国的广大学员和专家代表的普遍好评和高度赞赏……”

方丕华教授继续说:“在上几届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 我们再次举办了2013年度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第八届‘全国心律失常与心电学新进展研讨会’, 并又一次迎来了全国各级临床医师和广大的心电图工作者踊跃参加。”

而作为本次研讨会执行主席之一的方丕华教授, 在繁忙的会务工作之余, 不仅主持了多场专题学术研讨, 还做了多场专题学术报告。方丕华教授的辛劳与忙碌, 我们从他的会议日程表上即可窥见一斑———

6月9日, 方丕华教授在本次研讨会分设的“心律失常进展”论坛上, 不但主持了本论坛, 还相继做了《疑难心电图荟萃与专家点评》《冷冻消融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心律失常最新研究进展》等的专题发言及学术报告;

同日, 他主持了本次研讨会分设的“基础心电图”论坛, 并在该论坛上做了题为《心向量和心电图产生原理》的专题学术报告;

同日, 他在本次研讨会同期举行的“第二届心电图读图争锋赛”上出任主席, 主持了“基础心电图”争锋大赛, 并做现场点评发言。

6月10日, 他继续出任“第二届心电图读图争锋赛”主席, 并主持“心电图读图争锋大赛”, 同时做了现场点评发言;

同日, 他在本次研讨会分设的“急重症心律失常与心电图”论坛上作题为《疑难心电图荟萃与专家点评》专题报告。

6月11日, 方丕华教授继续主持本次研讨会分设的“基础心电图”论坛, 并在该论坛上做题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的专题学术报告……

从上述有关方丕华教授的满满的会议日程中即可看出, 在为期3天的研讨会上, 方丕华教授可以说是“不舍昼夜”, 并倾其全部的激情和热忱, 在为大会的组织工作全身心地付出的同时, 还以其多年丰厚的学术积淀为基础, 向与会代表传授着他在临床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

谈及他如此不辞劳苦的原因和动机, 方丕华教授感慨地说:“众所周知, 心电检测对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及其病理研究,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 在我国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861万人员中, 真正在一线从事心电图的医务工作者, 只有将近10万人;即使在这区区不足10万的医务人员中, 真正精通心电监测的医生所占在职医生总数的比例也非常低;而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的问题是,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日常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心电图技术的重视程度却有所下降, 这是导致精通心电图的医生占在职医生总数的比例非常低的原因之一。”

谈到这里, 方丕华医生话锋一转说:“从心电图对临床诊疗工作的重要性来说, 心电图工作者、全科医生、内科医生、医学生, 甚至心血管专科医生, 都需要学习和提高心电图知识。因为心电图对许多疾病都有辅助诊断的作用, 特别是对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的诊断作用更大, 多数情况下, 是确诊相关疾病的重要依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坚持举办‘全国心律失常与心电学新进展研讨会’和‘心电图读图争锋赛’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期待通过每一次的研讨会和争锋大赛, 能够全面促进心电学领域的新概念、新技术、新进展和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和提高。这实际上就是我不遗余力地参与这类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的最重要的宗旨和动机……”

为“规范”锲而不舍

采访前记者还了解到, 在前不久的2012年4月26日至29日,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心电学与心律失常新进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方丕华教授仍出任大会执行主席。据记者了解, 第七届全国心电学与心律失常新进展研讨会专家阵容同样强大、研讨内容同样丰富, 讲者的结构和课题设置的亮点十分独到和精彩。

谈及那次学术盛会, 方丕华教授回顾说, 那次大会邀请了近百名国内活跃在心电学和心律失常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发言和研讨。会议就“心电图基础与心律失常”、“起搏心电图”、“心电图学新技术”、“急重症心律失常与心电图”、“心电图学与心律失常相关指南解读”等方面, 进行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内容涉及心电图基础知识、心律失常诊断基础、起搏心电图的阅读和故障识别和处理、心源性猝死的诊断和预防、晕厥、遗传性心律失常的诊治、各种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急性冠脉综合征、肺栓塞等急重症心电图的诊断、心肺功能运动试验等50余个专题, 涵盖心电学和心律失常领域的各个方面, 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心电学和心律失常领域的新概念、新技术、新进展和新成果。

方丕华教授继续介绍说:“从刚刚我谈到的会议内容设置情况可以看出, ‘心电图学与心律失常相关指南解读’是那次会议的主要研讨内容之一;同时, 有关心电学和心律失常的国际指南的解读内容, 也在那次研讨会上占了很大的比重, 这是因为那些指南都是由国际上各种专业学会组织许多国际上著名的顶尖级专家, 在总结了目前所有重要研究成果后提出的规范化文件, 它们对指导基层临床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在那次会议上邀请专家结合我国国情, 对那些重要的指南进行解读, 对认识、应用和推广指南, 使我国在这些医学领域的发展水平与国际接轨, 让我国广大患者接受符合国际指南的规范化诊治方案, 进而根据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 规范这一学术领域的各种‘乱象’, 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诊疗水平,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采访中, 谈到“规范”问题, 方丕华教授特别强调了在房颤治疗过程中必须规范化, 无论是在抗凝治疗和抗心律失常中药物的使用, 还是射频消融的应用, 都必须遵循指南的重要观点。

方丕华教授特别指出:“大家都知道, 房颤分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两大类方式。在临床上, 药物治疗一般大家都比较熟悉。在2006年的ACC会议上推出了房颤的药物治疗指南, 对房颤治疗有详细的规定, 而且在中国房颤的治疗结合中国的国情与国际接轨方面, 中国的心内科医生们做了很多工作, 但介入治疗就另当别论了。介入治疗分为‘导管消融治疗’和‘外科微创手术治疗’两大类。外科微创手术治疗是在不开胸的情况下用微创的方法, 经过胸壁小的切口进行微创治疗, 也是消融手术, 只是经过胸腔的途径, 切一个小口进行治疗。目前, 我们阜外医院和安贞医院及一些具备技术力量的大医院, 都有相应的专家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但在基层医院, 就亟需在这方面进行普及、提高和规范了。这也是我们目前需要努力工作的原因之一……”

为“学术”上下求索

从方丕华教授的从业经历中可以看出, 他于1982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学系, 毕业后一直从事内科医疗临床工作。自1992年起, 方丕华教授即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专攻心血管内科和临床电生理, 并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自1993年开始, 方丕华教授先后对冷凝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激光消融治疗心律失常进行了深入研究, 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1998年10月至2001年9月的3年间, 方丕华教授先后在意大利著名的Insubria大学和美国的Wake Forest大学医疗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主攻心律失常的标测和介入治疗。他在著名的意大利电生理学家Salerno教授和美国的Fitzgerald教授的指导下, 对心电生理的各种标测技术Carto标测、非接触标测和超声标测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2001年年底学成回国后, 专门从事心脏起搏和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此外, 方丕华教授还在国内率先应用先进的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反复单形性室速及房颤的射频消融, 在国内率先开展冷冻消融的基础研究和冷冻导管消融室上速等, 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从上述资料即可看出, 方丕华教授在心律失常和心电学领域建树颇丰。据记者了解, 近些年来, 方丕华教授尤其是在无创心电学方法对心脏性猝死进行危险性分层方面, 做了大量的研究。当记者问及他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新进展以及对于心电监测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等方面都做了哪些探索时, 方丕华教授首先介绍说:“猝死, 是指各种原因引发的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的死亡。猝死占总死亡的15%至20%,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在导致心脏性猝死的疾病中, 冠心病占80%;而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心律失常, 约占88%。其中室性心动过速占62%, 尖端扭转性室速占13%, 特发性室颤占8%, 缓慢性心律失常占17%。心脏性猝死发生后, 通过心肺复苏能够救治患者的时间非常短暂, 总共约10分钟, 每延误1分钟, 抢救成功的希望就减少十分之一。目前, 尽管学界在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公认救治心脏性猝死的唯一有效方法, 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

方丕华教授继续说:“实际上, 心脏性猝死在相关疾病如心梗后心功能减退患者中发生率较高, 但是, 心梗后心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者的基数则相对较大, 因而发生于这类人群的心脏性猝死的数量反而大于前者。这就导致一般的心电学检测方法在预测心脏性猝死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高。那么, 如何从茫茫人海中找出具有潜在心脏性猝死危险的患者, 并确定哪些患者需要积极的干预治疗和需要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呢?这是医学研究者一直探讨的问题。”

方丕华教授介绍说:“基于上述情况, 近些年来, 我们主要是联合应用无创心电学技术如心室晚电位、心率变异性、窦性心律震荡和T波电交替等观察其对心肌梗死后患者猝死的预测作用。经过大量研究我们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后1到4周内检测到异常时域T波电交替的患者, 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风险较高, 若结合其发生的频率, 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预测能力。我们这些研究中的部分相关的研究成果, 已发表在了美国心电学杂志上。”

同时, 方丕华教授长期从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方面的研究, 因此, 在采访中, 他还谈及了如何把握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后服药物及抗凝治疗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相关问题。

方丕华教授认为:“对于射频消融后的抗凝治疗, 我们的原则跟国际指南是一致的, 要求房颤射频消融后无论有无房颤都应该抗凝至少两个月;如果患者条件允许的话, 就坚持服用三个月;如果患者条件不允许、或者比较差的情况下, 就至少服两个月;如果患者房颤发作了, 就需要长期坚持服用。而对于射频消融后的抗心律失常的治疗, 在手术过程中, 如果发现患者的心房肺静脉的触发点非常明确, 发现患者某个肺静脉里面有早搏频发的诱发房颤, 可在我们消融过程中早搏消失了、房颤终止了, 对于这类触发机制比较明确的病人, 我们消融以后抗凝的药物还需要服用, 但先不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的触发灶, 就进行常规环肺静脉隔离的手术, 然后给病人常规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三个月。”

谈到导管消融手术治疗问题, 方丕华教授介绍说:“我们阜外医院从2000年前后就开始进行房颤的射频消融, 到现在为止已经做了数千例的手术了。而根据病人的房颤类型, 射频消融的效果也不一样, 现在效果最好的是阵发性房颤, 成功率能达到90%左右。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 我们主要是在carto的指导下进行环肺静脉的隔离。这种方法对阵发性房颤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但术后还是有复发的, 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做第二次手术, 80%到90%的病人一次就做好了, 很少部分病人需要做第二次手术。现在做第二次手术的很多病人是早期时候的手术病人, 那个时候房颤手术技术还不像现在这样成熟, 隔离的时候包括使用的功率、温度都没有现在控制的这样好。当时很担心出现并发症, 相对现在要谨慎、保守一些, 但现在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 已经了解了它的安全性, 这样治疗的一次成功率就大幅度提高了……”

方丕华教授还介绍说:“我在担任检测中心主任期间, 还兼任着我院心律失常22B病房主任, 主要从事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我们科室技术力量雄厚, 治疗水平精湛, 充分发挥了阜外医院的技术特色及技术优势, 整个团队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以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热情谦和的工作态度, 形成了临床综合实力及科研水平都很高的团队。目前, 我们已开展最前沿的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手术, 包括导管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心脏起搏器、三腔起搏器和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及感染起搏电极导管拔除术等。目前, 我们以介入性心血管病治疗为重点, 使医疗、教学、科研各方面得以全面发展;承担了北京市、国家、部委等多项研究项目, 还承担了全国进修医师、硕士生及博士生的教学和培养工作……”

采访快要结束时, 方丕华教授感慨地说:“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现在心律失常和心电学领域的特点就是, 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 因此, 无论是我本人也好, 还是我们的科室也好, 在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方面, 都必须紧跟时代潮流, 上下求索, 与时俱进, 以期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简介

【规范诊治】推荐阅读:

诊治探索07-14

诊治比较07-16

诊治方法07-18

诊治研究05-27

诊治报告06-30

诊治困难07-26

诊治分析08-25

诊治过程08-28

急救诊治08-31

内镜诊治09-18

上一篇:精彩的影像享受下一篇:测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