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疾病诊治

2024-06-12

动物疾病诊治(精选8篇)

动物疾病诊治 篇1

利用病理学原理与技术,对动物疾病组织或患有疾病的动物尸体进行病理学检查,再依据形态学的观察与判断得出诊断结果的技术被称为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可以诊断、治疗和控制动物疾病,还可以解决动物医疗纠纷事件,指导动物疾病的研究方向,检验动物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通过病变观察和诊断结合疾病的特征分析得出的诊断结论更具有准确性。病理诊断可以更准确地探究病因,比较准确地预测病情的发展和病毒的变异,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前瞻性。因此,病理学诊断因为其科学、准确的特点,常被称为最终诊断。

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在动物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病理诊断技术为动物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由于各种先进检测仪器的配备,对动物疫情的诊断也越来越先进,由原来的血清学诊断进入到ELISA再到荧光抗体检测和PCR诊断。但是机器仪器的监测往往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检测的结果也往往有出入,不能令人满意。因为疫病诊断不清,所以治疗时就不能高效,对疫病的防疫和控制也就无从谈起。病理诊断则是根据动物的外在体征病变判断出动物的患病性质和类型。动物发生病变时,往往有很多的外在表现。如:鸡冠的颜色如果成紫色或黑色,肉垂肿胀则为禽霍乱的病状;如有发现鸡群咳嗽、流鼻汁或有打呼噜的声音,多为鸡败血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如果鸡精神萎靡,排便为白色糊状,肛门周围有稀便污秽,则为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白痢病。对动物的观察可分为很多的方面,如精神状况、营养状况、行走的姿势、皮毛、饮食状况、呼吸、反刍等。当然,病理诊断还有很多方法,和中医的“望闻问切”比较相似,还有“听诊、嗅诊、触诊、叩诊”等。动物的大多数疾病都有典型的病变特征,通过肉眼观察其外在表现和检查机体组织结构和细胞、器官的形态变化,确诊动物的疾病。病理诊断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面对动物的症状可以快速准确的做出判断,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

2 病理诊断技术可以为动物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提供正确的方向

动物疾病的种类特别多,动物发生疾病时,要做流行病调查,对症状进行观察,再进行病理解剖确诊。流行病调查和临床病症的观察都要用很多的时间,不能对病情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而病理解剖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病情进行初步确诊,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措施。尤其是新型突发的疾病,发生时根本没有经验可循,更没有成型的诊断方法和有效的诊疗药剂,都要根据症状,推断出动物机体损伤的细胞组织和部位,根据临床治疗确定治疗方案。这是病理诊断技术对动物疾病的初步诊断,之后可以根据病情的发展,或采用剖析检查排除更多的致病因素,为疾病诱因的研究提供比较准确的方向。

3 病理诊断技术可以验证动物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兽医诊治技术

目前兽医的诊断仪器相对来说还比较少,更缺少实验室的辅助检测,因此对动物疾病的误诊较多,尤其是传染病以外的疫病,诊断的困难较大,死亡率较高。目前有很多兽医试验证明,兽医的临床诊断结果和尸检解剖结果差距很大。即使有实验的检测,检测的结果和实际的病情也有很大出入,因为许多人对饲养的动物都进行了疫苗防疫,而应用的活疫苗对实验的检测结果影响就比较大。还有的动物体内存在病原微生物,但是并没有感染发病,只是隐性阶段,对动物体内的组织器官还没有造成伤害,这种情况下仅靠实验检测是不够准确的,只能通过对动物的疾病特征观察分析,结合解剖验证,才能找到发病的真正原因。比如动物发病后,通过实验检测体内有很多的致病病原体,但并非所有的病原体都会发病。如对病鸡检验时发现体内有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小杆菌、鸡艾美耳球虫等很多种病原体,但是哪一种是其致死的原因呢?根据农户提供,鸡死前的症状在运动失调之前毛乱翅垂,闭眼打盹,还有怕冷的症状,那么病鸡的死因就应该是鸡艾美耳球虫引起的鸡球虫病,而并非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致病而死。这就体现出病理诊断的准确性,而不能迷信试验仪器的检测。病理诊断技术很多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通过尸体解剖和观察症状相印证的病理知识是课本上学不来的,这对兽医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尸检检验技能知识的积累,可以帮助兽医全面提高医疗水平,以解决畜牧养殖中遇到的非流行性的疑难杂症。技术全面高超的兽医工作者,其突出表现应该是病理诊断的快速、准确,不贻误病情,果断给出动物疾病的处理方案。这就需要兽医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病理诊断技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动物疫情。

4 病理诊断技术可以为动物医疗纠纷中的医学鉴定提供技术支持病理诊断技术还可以帮助动物的主人找到动物的真正死因,为医疗纠纷提供证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越来越多,而兽医的诊疗技术还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感染疾病的宠物死亡率很高。而宠物主人的维权意识在不断提高,对于宠物的死因总想探究清楚。病理诊断技术中的尸体解剖就显得作用重大了。通过病理学解剖和相关的辅助检验的结果相结合,再根据临床治疗的过程才能够澄清动物的死亡原因,判断出动物的死亡是否为医疗事故。运用病理学诊断技术来判断死因,还可以给医学技术鉴定和司法裁决提供准确的证据,进一步验证医务人员临床诊治的效果。通过经验总结还有利于提高医疗的水平和质量,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反过来,高水平的病理学诊断技术还可以为公正公平处理医疗纠纷提供技术支持。

5 影响病理诊断技术中解剖技术发展的因素

解剖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发展,根据病理诊断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隔断传染的病毒源头,从而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不过,目前人们因为思想传统,对自家养的宠物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一般不愿意用血淋淋的解剖手段去对待陪伴自己的宠物,这就影响了对动物死因的探究,限制了解剖病理学的发展。还有很多医疗人员也不喜欢解剖工作,不愿意近距离接触动物的尸体,也就无法从尸检中学到更多的病理学知识,导致病理解剖的开展不够全面。因此,兽医中具有丰富解剖经验的人并不多,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多做宣传,以保证病理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病理学诊断技术在动物疾病的诊治、医疗纠纷技术鉴定和动物疾病的控制研究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尸检技术,能够找到动物致病的真正原因,验证医疗的准确性。兽医可以通过尸检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对动物疾病的诊断和医疗水平,使病理诊断技术在动物疾病的诊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兽医病理诊断技术不仅在动物疾病诊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动物医疗纠纷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病理诊断技术为动物疾病诊断提供依据,为动物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提供正确的方向,提高兽医诊治技术,为动物医疗纠纷中的医学鉴定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做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兽医,病理诊断技术,临床诊治

参考文献

[1]夏正纲.浅议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在动物疾病诊治中的作用[J].湖北畜牧兽医,2013(7).

[2]陈一夫.医疗纠纷技术鉴定法医参与的重要性[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

[3]王靖飞.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2.

擅长诊治肾脏疾病的医生推介 篇2

我是来自辽宁的求医者。20年前我曾得过急性肾炎,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我的病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后来转变为慢性肾炎。在此后的20多年里,我经常出现肉眼血尿、下肢浮肿、血压升高等症状。2011年初,我的病情突然严重起来,双腿肿得几乎不能走路。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发现我出现了蛋白尿,并据此判断我患的是慢性肾盂肾炎。但我按照肾盂肾炎治疗一个多月后,病情却不见好转。后来,我的一个战友听说我患了严重的肾病,建议我去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的王暴魁主任进行治疗。家人听说后,连忙将我送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在该医院的肾病科,我见到了王暴魁主任。王主任是我见到过的态度最好的医生,他在仔细分析了我的化验单后,认为此前那名医生对我的诊断有误,并最后确诊我患的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在住院的两个多月中,我按照王主任的嘱咐积极服药治疗,全身浮肿的症状很快就消退了,血压和尿蛋白等指标也基本恢复了正常。在这里,我想对大家说,王暴魁主任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值得信赖的好医生,有他这样的医生,真是我们患者的福气啊!

辽宁 郑斌

王暴魁医生简介:王暴魁医生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委员会常委、北京市中医药学会肾病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委员会委员。王暴魁主任先后师从我国著名的国医大师张琪、李辅仁学习中医理论,尽得真传。他擅长诊治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血尿及蛋白尿、IgA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尿路感染及各种内科疑难杂症。

鸡气管疾病诊治 篇3

关键词:鸡气管疾病,致病因素,症状鉴别,综合防治

1 鸡气管疾病症状

本病最典型的症状表现就是呼吸杂音,发病鸡喉咙发出“咯咯”声,或类似“呼噜”的异常声音,在夜间鸡群歇息时可明显的辨识出本病发病个体。发病鸡病初一般饮食欲正常或稍减,若无有效对症控制措施,随继发或并发感染加重,病鸡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上呼吸道炎症,如流泪、流涕、眼疾等;气管、支气管卡他性炎症;呼吸杂音(肺啰音);与呼吸系统相邻器官、组织病变(肝、肾、淋巴病变,胃肠道病变等),最终引发全身症状并可致死。临床实践中,本病对低龄雏鸡危害较大,致死率极高(50~60%以上),育成鸡、中大鸡发病后病死率不高,多转为慢性、消耗性病征,生长速度减缓或停止,机体逐渐消瘦、呈明显的营养不良症状。

2 鸡气管疾病流行特点

本病呈常年发病,不同品种、性别、日龄、功用的鸡均易感,一般以初春、秋冬季温差波动较大时发病率最高,危害性也较大。

3 鸡气管疾病成因分析

本病的致病因素较复杂,包括病原性感染(病毒、致病菌、某些寄生虫)、异物源刺激(粉尘、刺激性有害气体、超冷空气)。

4 诊断要点

本病主要以症状鉴别,呼吸杂音是最直观的症状之一,病鸡常伴流泪、流涕、眼结膜炎等;剖解病死鸡常见鼻腔、气管、支气管炎性病变,其内有浆性分泌物至干酪状栓塞等。由于本病致病因素复杂、致病原多元化,要准确鉴定原发病(致病原)需采取实验室方法,这有利于开展有效的对症控制。

5 综合防治

5.1 主动衡控温差波动

初春、秋冬季骤然大幅降温,以及四季气候变化过大(气温偏低)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因此规模化鸡场在高发季节要主动采取应对措施,解决鸡舍恒温保暖问题,积极消除冷应激因素,就可以有效减少发病。

5.2 消除不良应激因素

规模化养殖模式下,鸡群处于高度应激状态,鸡舍内温湿度控制不当、卫生治理不严、消毒灭源不到位、通风换气不良等,是引起本病高发的重要原因。因此,鸡场应结合本场实际,根据鸡群当前生长阶段,合理调控好鸡舍内温湿度(1~7日龄雏鸡31~33℃、湿度65~70%;8~15日龄28~30℃、湿度60~65%;16日龄以后可循序渐进降温至脱温下架),及时清扫鸡舍内粪污及陈旧垫料,之后实施到位的消毒灭源处置,最大化降低生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

5.3 均衡营养增强鸡体质

养殖过程中科学配制饲料是关键,要确保日粮中蛋白、维生素、矿微、能量物质等各种营养物质全价且符合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这样就能增强鸡的体质和抗病力,从而减少发病。

5.4 加强群体监测及实施无害化处置

规模化养鸡不可避免会发生个别发病及病死的现象,必须加强日常动态疫情监测,从鸡的饮食、呼吸、精神状态、粪便等多角度观察,及时发现群中带病及病死个体,迅速撤离原发病舍,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同时做好相关隔离治疗、舍内污染物、病死禽尸的无害化处置等,迅速排除循环传染风险。

5.5 坚持全进全出管理制

规模化鸡场养殖期末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管理制度是最利于长远发展的管理方法之一,在本批次商品鸡群全出后实施到位的清场、扫除、消毒处理,并坚持3月左右休养期,可以大大降低下一批次养殖的历史病复发风险。

5.6 治疗方法

犬瘟热疾病的诊治 篇4

1 犬瘟热

是由犬瘟热病毒 (CDV) 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俗称狗瘟。临床以双相体温升高, 白细胞减少, 鼻急性卡他及气管炎、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由于近些年人们饲养的宠物大量剧增, 导致宠物饲养密度越来越大, 饲养密度大越大得病率越高, 寒性生活地带的犬类患此病死亡率较高。多发于冬春季 (12月至翌年2月) , 3~12月龄的犬发病最高。病犬的鼻液、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 尿液长期排毒,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2 临床症状

潜伏期3~4d, 长时可达17~21d, 病程约5~21d, 个别患犬可达一个月之久。体温39.5~41℃或正常;精神萎顿, 食欲不振或仅喝水, 明显消瘦。呼吸型的, 有明显呼吸道症状, 打喷嚏, 咳嗽, 呼吸加快, 连续咳嗽。病情严重可发展成肺炎, 眼结膜潮红, 眼角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鼻镜发干, 脚垫也会出现角化。肠道型的, 初期病犬口流液体, 口腔有充血溃烂迹象, 口腔的唾液会随口角流出, 有的病例出现呕吐或腹泻症状, 粪便带有血。神经型的, 若病毒侵害神经, 患犬常出现神经症状, 头部无意识的点动, 四肢震颤, 卧倒有节奏抽搐, 难以正常进食, 未经治疗患犬绝大多数衰竭而死亡, 仅有极少数犬能存活。

3 实验室检查

犬瘟快速检测板呈阳性反应。

4 防制措施

任何一种疾病防都是防重于治, 要及时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幼犬于出生后6~7周接种犬瘟热疫苗, 之后每间隔20~21d进行1次免疫, 连续注射3次。对于疫苗的选择, 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有犬瘟热单苗效果会更好, 像其他的犬四联、犬五联、犬七联也可以, 但要根据说明书严格免疫次数, 以后每年都要加强免疫, 以保证有足够高的抗体来抵御疾病。犬的居住环境要常用消毒水进行消毒, 消毒的间隔时间为1~2周。消毒药品84消毒剂, 也可以用季铵盐类或碘类消毒剂。

5 治疗

仔鹿常见疾病的诊治 篇5

1 仔鹿下痢

仔鹿下痢是新生仔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 常发生在出生后3~20日龄, 其中3~10日龄仔鹿多发, 20日龄后很少发生。

1.1 发病原因

阴雨天气, 鹿舍、鹿床潮湿, 母鹿乳头较脏, 或舔食污物, 脏水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 深秋季节新生仔鹿发病率较高。

1.2 症状

发病初期排便次数增多, 粪便呈白色稀粥状, 2~3 d后, 仔鹿精神沉郁, 不吃奶, 被毛粗乱, 两耳下垂, 弓背, 昏睡, 肚腹卷缩, 眼球下陷。如治疗不及时, 常因脱水导致死亡。晚期病例常出现抽搐, 粪便由白色变为灰白色, 混有气泡, 严重病例粪便中带有血液, 粘液或假膜, 粪便腥臭。

1.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即可确诊。

1.4 治疗

发现病仔鹿后要及时进行治疗。病初可用土霉素1 g, 乳酶生2 g, 盐酸硫胺50 mg, 次硝酸钠1~2 g, 小苏打2 g混合后喂服, 有较好的止痢效果。也可用痢特灵0.2~0.3 g, 黄连素0.5 g内服。对明显脱水的仔鹿要及时补液。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 L, 5%碳酸氢钠20 m L。如发生并发症可用青霉素, 链霉素, 卡那霉素治疗。

1.5 预防

在产仔季节要搞好鹿舍卫生, 定期进行消毒。仔鹿保护栏要保持干燥清洁卫生, 早期进行补饲一些易消化的饲料, 并给予少量食盐供其舔食。

2 仔鹿便秘

新生仔鹿便秘大多是因为没有吃到初乳, 经人工哺乳的仔鹿, 因胎粪排出困难而发生便秘。

2.1 症状

仔鹿不排便, 表现不安, 不吃奶, 精神不振。

2.2 治疗

用肥皂水洗肠, 洗净直肠中蓄积的胎粪, 灌服15~20 m L油类泻剂。

3 仔鹿缺乳

仔鹿缺乳是仔鹿不能获得足够的乳汁而发生的疾病。仔鹿饥饿, 发育不良,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缺乳的原因很多, 如初产母鹿母性不强, 或有怪癖而弃仔, 拒绝哺乳或泌乳量不足。仔鹿先天性发育不良, 体质较弱, 尤其是在秋后出生的仔鹿, 出生后起立困难, 行动迟缓, 找不到母鹿吃不上母乳。有的母鹿生产双胎, 母乳供应不足。仔鹿出生后由于饲养人员扑捉, 引起母鹿不给仔鹿哺乳等因素都能造成仔鹿缺乳。

为保证仔鹿出生后能及时吃到初乳, 对不给仔鹿哺乳的母鹿可施行保定后挤出初乳饲喂, 也可用牛羊初乳替代。喂过初乳3 d后可改为常乳, 在喂常乳时要根据仔鹿的消化吸收和发育状况, 掌握好饲喂量、温度、饲喂次数, 也可找奶母代哺。一般是选用产奶好的奶羊替代母鹿, 可将仔鹿, 奶羊同放在一个小圈内, 经过调教奶羊很快就会给仔鹿哺乳。对妊娠母鹿要加强管理, 特别是妊娠后期胎儿发育迅速, 应给妊娠母鹿补充各种营养物质, 使母鹿有足够的营养储备, 以保障分娩后有足够的乳量供给仔鹿。

4 仔鹿肺炎

多发生于哺乳期仔鹿, 如发现或治疗不及时, 常可导致仔鹿死亡。

4.1 发病原因

气候骤变, 冷热交替, 阴雨连绵, 圈舍潮湿, 粪便蓄积, 圈舍卫生不良, 通风不畅, 光照不足等都可引起本病发生。

4.2 症状

病鹿精神沉郁, 离群呆立, 经常卧地, 被毛粗乱, 体温升高到40℃以上, 咳嗽, 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汁, 呼吸困难, 急速, 鼻翼扇动。

4.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 如流浆液性鼻液。咳嗽, 呼吸困难, 离群呆立, 鼻镜干燥等可做出较准确诊断。

4.4 治疗

未断乳仔鹿要人工哺乳, 注意鹿舍保温, 可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 每次肌肉注射青霉素100万单位, 链霉素50万单位, 每日2次, 也可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加维生素C进行静脉滴注。呼吸困难出现粘膜发绀时, 可用樟脑磺酸钠或樟脑油强心。

5 仔鹿脐炎

仔鹿脐炎是一种细菌性感染脐带根部的炎症, 可发生化脓性炎症和湿性坏疽。如不及时治疗, 可发生死亡。

5.1 发病原因

鹿舍不洁, 仔鹿出生后脐部未完全闭合而受到污染, 或助产时消毒不严格, 产后仔鹿互相吮吸脐带及母鹿舔舐仔鹿脐部造成损伤感染等都可引发脐炎。

5.2 症状

脐部肿胀, 有液体渗出, 渗出物初为浆液性, 后期为纤维素性和出血性。严重时脐带周围皮下组织坏死并形成缺损, 脐部皮下出现互相贯通的腔洞。仔鹿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废绝, 经常弓腰, 不愿走动, 卧地不起。

5.3 治疗

轻者患部用碘酊消毒, 3%双氧水清洗患部, 涂擦龙胆紫溶液。严重者除局部治疗外, 同时进行全身治疗, 可用青霉素100万单位和链霉素50万单位每日肌肉注射2次。5%葡萄糖250~500 m L+维生素C注射液4 m L静脉滴注。

5.4 预防

注意鹿舍卫生, 产仔季节鹿舍要经常消毒, 发现病鹿及时治疗。

6 仔鹿舔伤

仔鹿舔伤是母鹿产仔后发生舔舐仔鹿肛门的现象, 使仔鹿肛门受到损伤, 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母鹿产仔后出于爱抚仔鹿的本能, 在哺乳时经常舔舐仔鹿肛门, 通过舔舐刺激可促进胎粪排出, 这是母鹿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但有时会舔舐过度, 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 严重的甚至将仔鹿直肠咬断, 尾巴咬掉, 造成仔鹿死亡。

肛门周围红肿疼痛, 排便困难, 常见干粪球阻塞肛门, 仔鹿弓腰努责, 屡作排粪动作, 但排不出粪便, 哺乳时后肢张开站立不动, 尾巴抬起让母鹿舔舐, 重症者直肠外翻或直肠后端周围组织缺损, 感染, 呈污秽的黄色, 有的在肛门及肛门周围出血。

猪呼吸道疾病的诊治 篇6

1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种类

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有支原体肺炎 (猪喘气病) 、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进行性萎缩性鼻炎、猪肺疫等。

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瘟等。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

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 如由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2 致病因素

2.1 传染性

呼吸道疾病在不同的猪群中可通过接触传播, 也可通过空气向不同猪群中传播。引起蓝耳病的病毒可通过精液传播。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原体和猪呼吸系统冠状病毒等可经空气传播。许多气候因素, 如风向、风速, 可以促进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2.2 环境及发病的季节性

周边地区有屠宰场及肉食品加工厂, 如果存在呼吸道疾病疫情, 对猪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猪舍小、环境控制不良, 如粉尘大、氨气浓度大于50mL/L、二氧化碳含量大于0.2%等, 可造成呼吸道粘膜损伤和血液中有害成分的增加, 导致肺充血、瘀血及炎症。饲养密度大、转群等应激因素都会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 引起呼吸道炎症。

2.3 饲养管理水平

外引种猪有时会引起整个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猪舍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转群或混群应激、非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等, 都可能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

除上述原因外, 遗传因素、猪群免疫程序是否健全、保健是否科学、免疫水平、营养状况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 导致猪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生物安全体系是指排除疫病威胁、保护动物健康的各种方法的集成, 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控制、卫生防疫、营养、兽医管理及猪群的保健等。

3.2 猪场内采取封闭式管理

猪场禁止一切外来人员参观, 减少人流和物流。饲养人员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流动。降低出入场的次数, 禁止串舍串栋和借用生产工具。

3.3 建立科学的免疫接种制度

根据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疫情, 利用实验室常年定期对猪群进行抗体监测, 结合猪群母源抗体水平及抗体的消长规律和病原自身的特点, 建立适合本场的科学免疫程序。健全免疫接种制度, 注意疫苗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方法, 确保免疫剂量和有效浓度, 一猪一针, 安全接种。

3.4 科学饲养管理

加强和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和水平, 尽可能地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产生, 最大限度地提高猪群对疫病的抵抗能力。从仔猪、保育、育成、育肥到出栏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在每批猪转出或出栏后必须对猪舍按消毒程序严格消毒。

母猪在分娩前后各1周, 每吨饲料添加80%支原净125g、15%的金霉素2.5kg、阿莫西林150g, 连续饲喂2周。临产母猪上栏时, 使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 进行严格冲洗消毒, 防止母猪体表的病菌进入分娩舍。

尽量减少单元间哺乳仔猪的并窝和寄养, 如果需要并窝和寄养, 一定要在24h内进行, 防止交叉感染。

预防仔猪腹泻, 避免发生肠炎等胃肠疾病, 降低机体抵抗力, 加大某些呼吸道疾病的感染机会。在仔猪去势和断奶前后3d, 避免注射各种疫苗。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注射疫苗时要轻抓轻放, 减少一切应激因素。

每批仔猪转群后1周开始使用仔猪料。做好断奶猪与育成猪的饲料过渡, 以减少饲料应激, 一般需要7d时间。乳猪和仔猪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 逐步过渡, 对于弱小仔猪可适当延长乳猪料的饲喂时间。

预防接种仍然是目前防治猪呼吸道疾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比如预防和治疗支原体肺炎可选用其双相 (水包油包水) 油乳剂灭活苗, 效果不错。

3.5 发病猪群的治疗

选择敏感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防止继发感染, 同时对发病猪只进行隔离饲养, 精心护理, 防止病原扩散。对治疗无效或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僵猪要及时淘汰, 妥善处理。

药物群控防止继发感染。可在母猪围产期饲料、仔猪料、育成猪料中定期加入敏感药物。常用的药物有支原净、加康 (氟苯尼考) 、泰妙霉素、土霉素、金霉素、恩诺沙星、卡那霉素、阿莫西林等, 根据病情选用单一药品或联合用药。对于即将屠宰上市的猪只, 应严格执行药物的休药期, 以防药物在体内残留。

常见公牛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治 篇7

1 睾丸炎

1.1 病 因

一般是由公牛睾丸受到外界机械挤压造成损伤所致, 但此种疾病多为一侧性;真菌感染、霉菌病均可引起肉芽肿性睾丸炎;另外, 也可继发于布氏杆菌病[1]。

1.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生产中牛只患有单侧或副睾丸炎时, 病牛常表现为后肢外展, 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并呈现机能障碍;患侧阴囊肿大, 触诊睾丸时病牛有明显的痛感、睾丸表面增温, 鞘膜腔内有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 精索变粗并伴有疼痛。化脓时, 由于显著肿胀, 阴囊皮肤紧张、发亮, 但会随着炎症的发展而变软, 脓液大量储存在总鞘膜腔内, 肿胀可向外破溃。睾丸炎继发于结核病或由放线菌引起时, 睾丸硬固、隆起;由布氏杆菌病引起时, 总鞘膜腔内有少量炎性渗出物;由沙门氏菌引起时, 病牛食欲不振, 体温升高, 一侧或两侧睾丸显著肿大, 精索变粗, 总鞘膜腔内多有少量的渗出液蓄积, 触诊阴囊下部呈捏粉样。剖检发现, 睾丸变大, 睾丸及副睾丸内有大小不同的脓肿灶, 脓汁呈灰黄色并有恶臭味。

1.3治疗

对于急性发病牛只, 首先应减少运动或使役, 保证病牛有充足的休息;发病第1天进行局部冷敷, 以后改为温敷;消除炎症需局部涂搽鱼石脂软膏;将阴囊用绷带托起, 避免睾丸出现过多的震动, 以减轻疼痛。对于疼痛严重的病牛, 可用盐酸普鲁卡因加青霉素作精索内封闭;当睾丸严重肿胀时, 可用少量雌激素, 同时选用抗菌药物配合治疗[2]。对于亚急性病例, 除了采用温热疗法外, 可行按摩之法, 并配合涂搽消炎止痛软膏。对于无种用价值的病牛, 可进行睾丸切除手术, 术后加强护理, 同时用抗菌消炎药配合治疗。

2总鞘膜炎

2.1病因

化脓性总鞘膜炎在实际生产中常见于去势后1周左右的公牛。此病的发生主要是由精索断端或精索断端和总鞘膜同时被化脓菌感染所致;总鞘膜创缘早期粘连或总鞘膜与阴囊的创口不一致, 导致血液和渗出液积聚于总鞘膜腔内, 也是促使感染和引发本病的根本原因所在。

2.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患此病后, 病牛阴囊周围常发生大面积的炎性水肿 (病情严重者可蔓延至包皮及腹下壁) , 肿胀部位温度升高, 触诊时病牛常表现出较强烈的疼痛感。随着病情的加重, 病牛精神不佳, 食欲不振, 体温升高, 后肢运动比较困难。病初, 手术创口及总鞘膜腔内充满纤维性渗出液, 向外流出滴状稀薄、透明的黄色渗出物, 4~5d后则形成较大面积的粘连。

2.3治疗

患牛在病初尚未发生化脓之前, 可直接将手指或器械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插入去势创口, 充分扩开阴囊及总鞘膜切口, 彻底排出残留的创液和纤维素凝块。一般情况下, 经处理后, 病牛体温会逐步降至正常, 肿胀及弥漫性水肿也会逐渐消失。当已出现化脓时, 需扩大创口, 排出脓汁和纤维素凝块, 用防腐液彻底清洗, 并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进行配合治疗。病情严重者, 必要时直接切除总鞘膜和已经化脓的精索断端。

3阴茎麻痹

3.1病因

阴茎受到损伤, 支配阴茎的阴部神经、阴茎背神经或阴茎缩肌受到挫伤, 以及阴茎冻伤、嵌顿包茎、背髓损伤或受压, 皆可引发阴茎麻痹。此外, 配种过度也是阴茎麻痹的常见原因之一。

3.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患牛阴茎松弛无力, 脱出并下垂于包皮口外, 不能自行缩回, 行走时随着身体运动而摆动, 伸缩性显著降低, 痛觉消失, 但无排尿障碍;阴茎发生下垂性淤血和水肿, 并在阴茎体与内包皮的移动部位出现环状无痛的冷性囊肿;脱出的阴茎遭受外界环境的损伤而发生肿胀, 久后导致溃疡和坏死, 严重者肿胀波及包皮囊和腹下壁, 冬季很容易冻伤。

3.3治疗

对于新发生的阴茎麻痹, 可使用提举绷带并用20%硫酸镁溶液温敷, 以防出现外伤性淤血;如发生外伤, 可选用20%硫酸镁溶液、0.1%高锰酸钾溶液温敷;对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阴茎麻痹, 要及时治疗原发病;对阴部神经和肌肉损伤引起的阴茎麻痹, 可选用士的宁、樟脑油、维生素B等, 于神经经路上注射。同时, 可采用中药疗法:党参、黄芪、白术各35g, 升麻、柴胡、陈皮、双花、当归各30g, 甘草15g, 煎服, 1剂/d, 连用5d[3]。

参考文献

[1]张静, 王丽.公畜生殖疾病[J].新疆畜牧业, 2011 (4) :39-40.

[2]张树方, 岳文斌.牛病防控与治疗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犬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篇8

犬的大肠杆菌病是由于犬感染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以发生败血症、腹泻、赤痢样症候群及毒血症等为特征。本病多见于新生幼犬, 大多数在出生后1周内发病。

(1) 症状 病仔犬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体质衰弱, 体温升高, 出现腹泻, 排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的黏稠度不均, 带腥臭味的粪便, 粪便常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和气泡, 肛门周围及尾部的被毛常被粪便所污染。至病后期, 病犬可出现精神症、脱水症状, 可视黏膜发绀, 行走摇晃, 皮肤缺乏弹力。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

(2)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集中在肠管, 肠黏膜脱落, 肠管鼓气, 肠管内有少量气体和黄绿色、灰白色黏稠液体, 黏膜肿胀充血, 布满出血点, 肠系淋巴结肿大, 呈暗红色。剖检尸体的肉眼变化为体腔浆膜和整个胃肠道的黏膜面有出血性病变。病尸营养不良, 被毛蓬乱不洁, 肛门或后躯有粪便附着。剖开腹腔, 肝呈土黄色, 被膜有出血点, 肾灰黄色或暗紫色, 包膜下出血, 脾肿大, 充血, 心脏淡红色, 心内膜有出血点。

(3)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以及发病年龄、腹泻特点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 必要时做细菌学检查, 由小肠内容物分离出大肠杆菌, 用血清学方法鉴定, 如为病原性血清型, 即可确诊。

(4) 预防 大肠杆菌是温血动物体内正常肠道中的一类正常菌群。幼犬出生后不久, 即有大肠杆菌从口腔进入消化道的后段, 大量生长繁殖, 以后即终生存在, 并随粪便不断向周围环境中散播。有些菌株能产生肠毒素和具有侵犯肠浅表上皮的能力。当犬的防御能力低下时, 此类细菌可进入体内引起炎症, 甚至进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因此加强对犬的饲养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 维护机体的正常功能和营养, 对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

(5) 治疗 对大肠杆菌疗效药物较好和常用的药物有氯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大蒜酊等, 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或内服。对重症病例, 可静脉或腹腔注射葡萄糖盐水和碳酸氢钠溶液, 并保证足够的清洁饮用水, 预防脱水, 同时加喂苏打片来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2. 胃炎

犬的胃炎是由于过食或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异物或有刺激性的药物及饮水不洁等;细菌病毒感染、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继发于某些传染病、胃黏膜长期受到刺激及胃酸缺乏、营养不良等多种原因引起。

(1) 症状病犬精神沉郁、腹痛和呕吐为主要症状, 有口渴, 但饮水后即发生呕吐, 拒食现象, 弓背、触压腹部疼痛敏感、脱水、皮肤弹力下降、眼球下陷, 或因腹痛而表现不安, 表情痛苦, 急剧消瘦。呕吐严重时, 可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症状。检查口腔时, 常可看到黄白色舌苔和闻到臭味。初期吐出的主要是食糜, 以后则为泡沫样黏液和胃液。由于原因的不同, 其呕吐物中可混有血液、胆汁甚至黏膜碎片。

(2) 诊断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 有条件的可做X线照片帮助诊断。

(3) 治疗 (1) 限制饮食:一般至少要停饲24 h。此时如不呕吐, 可多次给予少量的清水或冰块, 以能维持口腔湿润为度。然后喂以糖盐米汤, 或高糖、低脂、低蛋白、易消化的流质食物, 数天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2) 清理胃内容物:病初当胃内尚残留有害物质时, 可使用催吐剂。如皮下注射盐酸阿朴吗啡3~5 mg, 或口服吐根末0.5~3 g, 或吐酒石0.05~0.3 g, 后期有害物质进入肠道时, 则应使用泻剂。如灌服蓖麻油10~20 m L。 (3) 镇静止吐:当病犬呕吐严重, 有脱水危险时, 应给予镇静止吐。可肌肉注射盐酸氯丙嗪1.1~6.6 mg/kg体质量1次, 或用硫酸阿托品0.3~1 mg/次, 肌肉或皮下注射, 每日2~3次。 (4) 健胃止痛:健胃可用稀盐酸2 m L, 含糖胃蛋白酶3 g, 水200 m L, 分两天内服。为了制酸和镇痛可用合成硅酸铝3~5 g、颠茄浸膏0.04~0.05 g、淀粉酶0.6 g、炼乳1 m L, 分3份, 每天3次内服或混于食物中喂给。 (5) 及时补液:当呕吐剧烈时, 应及时补液。如5%葡萄糖溶液、复方氯化钠液静脉注射。如加入维生素B1, 维生素C时, 常可获得良好效果。

3. 肠炎

(1) 病因饲养管理不当占首要地位, 采食腐败或污染的食物、刺激性药物、异物、饮水不洁;继发于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等。

(2) 症状腹泻、腹痛是肠炎的主要症状。粪便呈液体样, 具有恶臭, 后期则常混有黏液、血液和泡沫等。腹部听诊, 可听到肠蠕动音增强, 或听到雷鸣音, 腹部紧张, 腰背弯曲。炎症波及十二指肠前部或胃时, 病犬常伴发呕吐。如病犬出现里急后重的症状时, 说明炎症已波及到结肠。小肠发生出血时, 粪便呈黑绿色或黑色。病犬有轻微或中等发热, 若感染细菌时, 体温可高达39℃~39.5℃。随着病情的发展, 病犬可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的症状。此时, 病犬常卧地, 皮肤缺乏弹性, 眼球下陷, 结膜发绀, 脉搏增数, 尿量减少、色暗。

(3)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 粪便形状、颜色、气味, 听诊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可进行诊断, 但要确定发病原因较难。

(4) 治疗 (1) 食饵疗法:应禁食24 h, 只给少量饮水, 之后可喂给糖盐水米汤 (每100 m L米汤中加入食盐l g, 多维葡萄糖10 g) , 或给以肉汤、淀粉糊、牛奶、豆浆等, 然后逐步变稠, 直至完全恢复正常饮食为止。 (2) 清理胃肠:应使用缓泻剂如硫酸钠、人工盐适量内服。 (3) 消炎止泻:用黄连素0.1~0.5 g, 每日3次内服。也可用磺胺脒 (0.1~0.3 g/kg体质量, 分2~3次内服) 、酞酰磺胺噻唑 (0.1~0.3 g/kg体质量, 分3~4次内服) 、磺胺甲基异恶唑等, 抗生素中可选用金霉素、土霉素或氯霉素。对非细菌性肠炎, 当积粪已基本排除, 粪便已无酸臭味, 但仍剧泻不止的病犬, 应给以收敛药物以止泻, 如活性炭0.5~2 g, 鞣酸蛋白0.5~2 g, 次硝酸铋0.3~1 g, 每日内服3次。 (4) 强心补液:为了防止脱水与电解质失调, 应给病犬静脉滴注林格尔氏液100~500 m L, 维生素C100~500 mg, 25%葡萄糖液20 m L, 每日静脉滴注1~2次。也可静脉滴注乳酸复方氯化钠溶液 (乳酸1.5 m L, 复方氯化钠液600 m L) 。 (5) 对症治疗:可补给维生素B, 维生素C和维生素K, 特别是排血便的, 应补给维生素K。对重金属盐类中毒的病犬, 应用各种特异解毒剂, 一般常用20%硫代硫酸钠溶液, 剂量为20 mg/kg体质量, 有良好的疗效。心脏衰弱的犬, 应给以强心剂, 如强尔心1 m L、安钠咖1 m L皮下或肌肉注射。

4. 沙门氏菌病

(1) 病因沙门氏菌病又称犬副伤寒, 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犬的沙门氏菌病大多由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

(2) 症状以肠炎和败血症为特征。急性和慢性病犬, 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呕吐和腹泻;重症犬血便、黏膜苍白、毛细血管充盈不良、发生休克, 死前出现黄疸;粪便有腐败臭味、含有黏膜和黏液;由于呕吐和腹泻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引起瘫痪、抽搐;有的出现呼吸道炎症;妊娠母犬可发生流产或死胎。

(3) 病理解剖变化最急性病例常不见明显改变;急性病例发生败血症病理变化;亚急性和慢性经过的病犬肝脏脂肪变性, 后期发生肝硬化、胆囊炎、坏死性肠炎、小叶性肺炎、心外膜炎和心肌炎等。

(4) 诊断本病易与消化道疾病相混肴, 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可确诊。

(5) 预防发现病犬及时隔离治疗, 严禁其与健康犬接触。对病犬舍、运动场、食具应以2.0%~3.0%烧碱溶液、10.0%漂白粉乳剂、5.0%氨水等消毒液消毒。尸体要深埋, 严禁食用, 以防人员感染。严禁给犬喂不卫生或被病原菌污染过肉、蛋、乳类食物。

(6) 治疗心力衰竭的, 肌注强尔心0.5~1.0 m L;肠道出血的, 可内服安络血, 每次5.0~10.0 m L;对剧烈腹泻的, 可使用口服吸附收敛药, 如鞣酸蛋白0.3~0.5 g, 次碳酸铋0.3~0.6 g, 均为每天3次, 连用2~3 d。

5. 结语

针对以上几种犬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治疗及预防, 在以后的犬饲养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以下几点来执行:

(1) 科学饲养严禁给犬喂病死动物的肉, 霉变饲料, 污染饮水。对饲养管理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 注意灭鼠灭蝇。

(2) 合理管理发现病犬及时隔离治疗, 专犬管理, 严禁病犬与健康犬接触。对病犬舍、运动场、食具应以2.0%~3.0%烧碱溶液、10.0%漂白粉乳剂、5.0%氨水等消毒液消毒。

上一篇:政治课兴趣德育教学论文下一篇:财政拨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