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晓(精选3篇)
疾病知晓 篇1
眼底荧光造影是对眼底疾病进行诊断的有效手段, 其是在患者静脉内注入萤火光素钠, 采用眼底照相机, 将患者眼底部血循环动态过程拍摄下来, 临床以此来诊断患者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1]。眼底荧光造影术虽然安全性较高, 但检查在黑暗环境中进行, 多数患者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 加之药物作用, 导致患者易出现呕吐、头晕、寻麻疹、皮肤瘙痒等症状[2]。为了探讨眼底荧光造影时有效护理途径, 本文选取眼底荧光造影患者48例,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护理效果,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眼底荧光造影患者96例, 其中:男52例, 女44例;年龄在17~68岁, 平均年龄为 (45.6±11.7) 岁。患者疾病类型分为:视网膜病变37例;黄斑病变29例;视网膜静脉栓塞17例;视乳头炎8例;其他5例。将96例患者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在疾病类型、性别比例、年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相关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①对于高血压疾病患者, 首先测量患者的血压水平值, 当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 再行造影检查;对于有过敏史患者, 提前1 d与检查当日给予患者口服开瑞坦。②充分扩瞳后, 嘱患者用手按压泪囊区并闭眼达5 min;指导患者在检查时如何配合医师进行眼球转动。③0.9%氯化钠注射液5 m L+20%荧光素钠液0.05 m L缓慢注射于静脉内, 观察15 min, 确定无过敏反应后, 将20%荧光素钠液3 m L在4 s内快速注入静脉内, 8 s后, 通知医师进行拍照。③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 给予对症处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①患者准备检查时, 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根据患者年龄、职业特点、文化程度等采用不同方式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对于年轻或理解与接受能力较强患者, 我们采取口头讲解方式, 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造影检查的目的、方式、配合方法等;对于年龄较大或理解、接受能力较差患者, 我们采用唠家常方式与其交流, 在口头讲解基础上加用示范、观看检查录像等方法, 让患者能够充分了解造影检查的必要性以及疾病相关知识, 使之能够更好配合检查。另外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 要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 认真、耐心解答患者疑问, 增加患者信任感与安全感, 建立起融洽护患关系。②检查时, 患者均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恐惧、紧张心理, 此时护理人员要陪同在患者身边, 寻找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与患者进行交谈,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 使之身体每一个部位均处于较放松的状态;对于特别紧张的患者, 护理人员可采用扶住患者头部、轻拍患者肩部或握住患者手部等方法, 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满足其心理安全感。
1.3 评价指标:
由护理人员按我院自行设计的疾病知晓度调查内容, 逐项询问患者并完成填写, 其内容包括:知晓疾病危害;知晓疾病诱发因素;知晓治疗方法;知晓自我保健知识;知晓行眼底荧光检查意义等, 由此计算出患者对自身疾病知晓度[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输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行卡方检验, α=0.05确定为检验水准,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自身疾病知晓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在对患者行眼底荧光造影时, 由于荧光素可随血液流动, 其能够动态地显示出眼底血管形态, 加之荧光效应, 提高了血管可见性与对比度, 使一些较细微血管变化均可得以辨认[4]。在检查过程中, 因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及造影检查相关知识缺乏足够了解, 极易产生恐惧心理, 加之操作在暗室里进行, 并且时间较长, 也增加了患者对环境的不适应感, 因此, 患者在检查过程中, 护理人员必须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 以提高患者应激能力, 使其机体能够维持在较平稳状态, 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5]。本组病例通过的心理护理干预, 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度, 在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时, 也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收到了较理想的护理效果。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与王东宇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 这一结果提示出:对于行眼底荧光造影患者, 在检查过程中,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 有效地缓解了患者负性情绪, 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保证了检查的安全、高效完成,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桂容, 林翎.护理干预对降低眼底荧光造影中不良反应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 20 (1) :37-39.
[2]杨会芹.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护理[J].健康大视野, 2013, 21 (8) :124-125.
[3]李娇娥, 赵娜.护理干预对眼底荧光造影患者的心理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35) :53.
[4]汪菊红.护理干预对眼底荧光造影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 2013, 12 (1) :81.
[5]王永萍.浅谈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 2013, 34 (26) :107-108.
[6]王东宇, 刘婉君.心理护理在眼底FFA/ICGA联合造影检查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2, 10 (1) :214.
疾病知晓 篇2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广州某高校大学生665名作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匿名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等。
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结果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被调查大学生中男257名,女408名,年龄范围17岁~23岁。入学刚1个月的大一学生301人,大二及大二以上的学生364人。
2.2 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通过询问性传播疾病相关防治知识,设定调查的9个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中,正确回答6个及以上被认定为基本知晓。调查对象正确回答6个及以上问题的占56.4%,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最高,达到90.5%,对安全套的使用目的知晓率最低,仅占13.39%.具体情况见表1.
2.3 性传播疾病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对可能影响性传播疾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男性大学生知识知晓率高于女性大学生,有过恋爱经历的大学生知识知晓率高于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大学生知识知晓率高于没有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大学生,未成年前接触过黄色网站的大学生知识知晓率高于未接触过的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城镇生源大学生知识知晓率高于农村生源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一新生与非大一学生知识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每月生活费少于500元的与生活费超过500元的大学生知识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3 讨论
WHO资料表明,全世界新发性病病例中,逾半数为青少年;在全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半数以上感染者为10岁~24岁的青少年[2]。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性传播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总体偏低,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大学生知晓率明显高于没有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大学生,而高校大二以上学生与大一新生在性传播疾病知识知晓方面差异不大,可能与现在高校在性病防治知识方面的教育不够有关。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性病防治认知,增强对性病的防范意识,促进大学生采取有效科学的预防措施防止感染性传播疾病[3]。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曾与伴侣发生过性行为的仅占12.3%,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性行为的经验,能正确回答安全套作用的大学生也只有13.39%,因而在大学生中进行性病防治的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女性大学生比男性大学生性病知识知晓率偏低,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比城镇生源大学生知晓率低,提示在大学中进行性病知识教育要有重点,尤其要关注女生和来自于农村的学生,如可以定期开展女生性病防治专题讲座,针对农村生源偏多的学院和专业进行针对性的性病防治知识普及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等.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7-178.
[2]吴炽煦,张大龙,吴志红.校园内性观念性行为现状剖析[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1,12(6):59-60.
疾病知晓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 01 3年1—6月随机抽取辖区内的2 1 5例老年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均为绝经后妇女, 年龄65~75岁, 平均 (68.5±5.2) 岁, 均经骨密度仪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均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 自愿完成本次调查。
1.2 方法
选择有经验的医生作为调查员, 并进行统一培训。调查内容包括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患者生活质量。文化程度较高者自填问卷, 文化程度较低、自填困难者由调查员进行问答式填写。调查结束后, 调查员及时复核问卷, 发现缺项或漏项及时补充完整。
1.3 观察指标
(1) 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 (OKT) [4]:包括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知识、运动知识和钙摄入知识三部分, 总分26分, 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越高。 (2) 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 (SF-36) 进行测定, 总分为100分, 包括精神健康 (MH) 、生理功能 (PF) 、活力 (VT) 、情感职能 (RE) 、生理职能 (RP) 、社会功能 (SF) 、总体健康 (GH) 、躯体疼痛 (BP) 共八个维度, 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分析
应用Ep id at a 3.0建立数据库, S P S S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 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危险因素知识得分为 (5.5±2.1) 分, 钙摄入知识 (5.3±1.3) 分, 运动知识 (3.7±1.2) 分, 合计 (14.4±1.9) 分。总体上, 老年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一般, 其中对危险因素知识和钙摄入知识了解相对较多, 对运动知识了解较少。
2.2 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的患者O K T总分比较 (表1)
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患者OK T总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上, 老年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年龄越大, 文化水平越低, 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越低。
2.3 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精神健康评分为 (77.3±6.0) 分, 生理功能 (7 4.4±7.2) 分, 活力 (7 4.3±8.8) 分, 情感职能 (69.4±7.4) 分, 生理职能 (69.2±9.9) 分, 社会功能 (59.0±8.8) 分, 总体健康 (57.3±10.5) 分, 躯体疼痛 (2 2.8±4.0) 分。总体上, 老年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在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方面评分相对较高, 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方面评分相对较低, 躯体疼痛评分最低。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 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 骨质变薄, 骨小梁数量减少, 骨脆性增加和骨质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该病是一种不可逆的病理过程, 极易引起骨折, 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原因, 所以早期防治尤为重要。其发病原因主要与性激素分泌减少、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 以及钙、磷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和患者户外运动明显减少有关。
目前, 针对老年绝经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状况, 需要先了解影响其认知状况的因素, 并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影响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筛查认知的因素很多, 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思想观念等[5]。有研究表明, 患者对骨质疏松症认知程度较低的原因是相关知识的欠缺, 还有对查体的恐惧、意识缺乏和传统观念等, 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是改善骨质疏松症筛查服务最值得推荐的方法[6]。为促进老年绝经妇女健康工作的开展, 应重点普及骨质疏松症筛查等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症危险性的认知, 自觉改善生活方式[7]。本文结果显示, 老年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年龄越大, 文化程度越低, 认知程度也就越低, 更容易忽视自身健康问题。有研究表明, 骨质疏松症筛查与导致的压缩性骨折患病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老年绝经妇女对骨质疏松症认知程度越高, 进行筛查的人数就越多, 越积极主动;对骨质疏松症认知程度越低, 筛查的人数就越少, 越被动[8]。本次调查尚未考虑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和思想观念对认知程度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查结果的全面性, 在以后调查中会进一步补充。
目前, 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量表很多, 然而多数量表均为国外学者制定, 由于受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统一量表用于评价不同人群时的信度和效度均会产生变化。本次调查中应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定。该量表用于评价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9]。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筛查认知情况, 需采取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渠道的相关知识普及活动, 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整体的治疗, 耐心、细致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提高其对疾病的理解程度。让患者知道虽不能完全治愈骨质疏松症, 但通过科学用药、合理饮食、坚持适度训练可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使其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保健常识都得到明显改善, 且持续得到疾病知识的强化指导, 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有效措施, 对老年绝经妇女进行普遍筛查和自愿筛查, 地方政府可根据财力状况考虑适当降低收费或给予补贴, 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筛查认知程度和老年妇女普查率。
参考文献
[1]陈亚丽, 宋连新.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知识、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现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22) :4972.
[2]黎明, 陈玉平.对社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的调查[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5, 25 (5) :552.
[3]郭玲妹.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 (3) :511.
[4]陈玉平, 刘雪琴, 蔡德鸿.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测定.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5, 11 (3) :339.
[5]苑秋兰, 王春梅.社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与自我效能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 2011, 25 (7) :604.
[6]邓珍良, 周笑珍.健康教育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病人辅助治疗效果的观察[J].全科护理, 2009, 7 (35) :3207.
[7]刘巍, 刘俊俊, 王莉.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8) :143.
[8]张焱, 张红霞, 金邑平.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概况[J].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0, 16 (1) :62.
【疾病知晓】推荐阅读:
知晓情况08-09
知晓需求01-07
预防接种知晓率06-21
健康教育知晓度01-12
护士应知晓的内容06-21
防治知识知晓率11-17
居民知晓率调查总结12-08
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12-02
知晓及满意率活动小结05-27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