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治研究(共12篇)
临床诊治研究 篇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后24 h内出血量大于500 m L, 是分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临床上病情常较凶险, 不及时正确处理易导致产妇失血过多而死亡, 因此, 正确诊断、确定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是挽救产妇生命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2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68例产后出血患者, 年龄23~38岁, 平均30.5岁;初产妇36例, 经产妇24例;人工流产史者28例, 发生失血性休克有17例。出血量500~800 m L的19例, 800~1100 m L 36例, 大于1100 m L 13例。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者45例, 软产道裂伤6例, 胎盘粘连者5例, 胎盘滞留者3例, 妊高征者3例, 胎盘早剥2例, 其他4例。
1.2 临床诊断[1,2]
(1) 胎儿娩出24 h以内, 阴道出血量大于500 m L; (2) 有血压下降、头晕、颜面苍白、脉搏细速、四肢湿冷, 甚至伴有心悸或意识障碍等失血性休克表现; (3) 采用容积计算法:血液由产后接血容器收集并经量杯测量。 (4) 病因:子宫收缩乏力者, 阴道流血多, 进行子宫按摩及应用缩宫剂, 流血减少甚至停止;胎儿娩出后10 min内胎盘未娩出, 阴道大流血, 考虑胎盘因素所致, 如胎盘部分剥离、粘连、嵌顿或者植入等;对于怀疑软产道裂伤者, 应仔细检查以确诊。
1.3 治疗方法
1.3.1 子宫收缩乏力
加强宫缩是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均匀而节律的按摩子宫, 即一只手置于宫底部, 使子宫壁血窦闭合并将宫腔积血压出, 促进子宫收缩达到止血[3];同时肌注或静脉缓慢推注缩宫素 (缩宫素10 U加于0.9%Na Cl注射液500 m L静脉滴入) , 效果不明显者, 肌注麦角新碱0.2~0.4mg,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400μg并舌下含化200μg;以上处理无效时用无菌纱条填塞宫腔, 结扎盆腔血管;经积极抢救无效, 危及产妇生命时, 行子宫切除术。
1.3.2 胎盘因素
怀疑有胎盘滞留时应做阴道和宫腔镜检查, 证实胎盘剥离未排出者, 立即将其取出;胎盘剥离不全或胎盘粘连, 行人工徒手胎盘剥离, 徒手困难时用大号刮匙或者卵园钳钳夹处理;植入时胎盘行次全子宫切除术。
1.3.3 软产道裂伤
宫颈裂伤<1 cm且无活动性出血时不需缝合, >1 cm且伴活动性出血时应进行缝合;子宫裂伤伤及子宫下段者, 在缝合的同时应注意尽量避免伤到膀胱或输尿管。2.4凝血功能障碍
较少见, 多见于产科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所致胎盘早剥、死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及血液系统疾病等;一旦发生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并改善凝血功能, 补充凝血物质, 迅速输注新鲜血浆及新鲜全血以补充血容量及凝血因子[4]。
1.3.5 出血性休克
产妇常由于血容量快速下降而致低血容量休克。在抢救过程中应该准确估计出血量, 确定休克的程度;在止血治疗时, 应同时积极抗休克治疗;缺氧者给予吸氧,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根据病情使用升压药改善心、肾功能, 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2 结果
经过及时诊断、积极抢救治疗, 68例患者中切除子宫2例, 死亡1例, 死亡率为1.47%, 其余患者治疗后均痊愈。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全世界孕产妇最重要的死亡原因, 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为产科危症之一, 半数以上的产妇死亡发生在分娩的24 h内。产妇精神紧张、恐惧、产程延长、子宫病变等因素致子宫收缩乏力, 为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其次为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主要是胎儿娩出后阴道大量流血甚至失血性休克, 可伴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腹泻等。此外, 产后出血可能会造成严重并发症, 包括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以及脑垂体坏死 (席汉综合征) 丧失生育功能, 甚至死亡。因此, 要做好预防, 产前要识别高危孕产妇, 做好孕前、孕期保健工作, 不易妊娠者及早终止妊娠, 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产时要正确掌握侧切手术的适应证及时机, 检查胎盘、胎膜及软产道, 避免软产道裂伤, 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产后要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子宫复旧和阴道流血情况, 产后在产房严密观察2 h以上。
本组68例患者1例死亡, 死于凝血机制障碍、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子宫切除患者均为胎盘植入。上述情况充分说明了及时诊断、正确处理的重要性。因此, 临床工作中, 应该积极总结经验, 注意产程及加强产后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以及全身状况。一旦发生产后出血, 迅速查找病因, 正确处理以挽救患者生命, 降低产后出血的死亡率。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结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 降低产后出血的致死率。方法 对本院在2010年2月-2011年11月收治68例产后出血患者, 根据病因进行相关治疗, 记录资料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及时诊断、积极抢救治疗, 68例患者中切除子宫2例, 死亡1例, 其余治疗后痊愈。结论 产后出血病情危急, 应该及时诊断、确定病因、正确治疗, 如果诊治不及时, 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 临床上要给予足够重视, 做好预防。
关键词:产后出血,临床诊断,临床治疗,子宫收缩乏力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5-207.
[2]杜锦秀.产后出血的诊断及急救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3) :93.
[3]朱秀梅.产后出血78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08, 37 (6) :746-747.
[4]余春梅.44例产后出血的诊治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8) :41.
临床诊治研究 篇2
流产或引产后的宫内残留物会导致反复出现或多或少的阴道流血而需行清宫治疗,但盲目的清宫不一定能取得良好效果,而且给患者带来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痛苦,还会损伤子宫壁,增加子宫穿孔、术后感染、宫腔粘连以及不孕等并发症发生的机会。而宫腔镜能在直视下观察宫内情况,确定宫内残留物的具体位置并行定位清宫,尽量减少宫腔操作的次数,从而避免相关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本院2003年1月~2004年5月利用宫腔镜诊治宫内残留物共32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4年5月我院共利用宫腔镜诊治宫内残留物32例,年龄20~45岁,平均32.4岁。其中药物流产不全14例,人工流产不全8例,过期流产6例,引产后2例,自然流产1例,顺产后1例。院外多次(2~4次)清宫18例;本院清宫1~2次后B超提示宫内残留者12例,包括6例过期流产,4例药流不全,1例引产后,1例顺产后。见表1。
表1 3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略
1.2 方法 使用美国“STRYKER”公司全套电视宫腔镜设备,检查镜为0°镜,外鞘为4.0mm利用5%葡萄糖作为膨宫液,部分患者术前静脉推注安定10mg,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10mg,使之缓解病人紧张的情绪和减少痛苦。每例患者均先做常规镜检查了解宫内情况,排除宫腔畸形和占位病变,镜下定位和确定残留物的大小,然后行定位清宫,术后再置镜观察是否已完全清除残留组织。伴有腹痛合并有感染者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做宫腔镜检查,其余病例全部于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3~7天。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镜检和清宫操作。术后均于1周内止血,并于1个月后恢复正常月经来潮。18例由院外治疗后转送我院患者中有13例因拖延时间较长,镜下发现残留组织已机化变硬,取出较困难;另有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宫腔粘连,术后均 予以上环和激素治疗;其中1例由院外私人诊所施以药物流产者在未使用正规抗感染药物而于2个月内行4次清宫术,并未能彻底止血;另有1例孕4 + 月自行到药店买流产药物服用,排胎后反复出血未及时到正规医院求治,100天后突发性大出血以至休克,由“120”出车接回我院时已四肢发冷、极度贫血、休克需送“ICU”综合治疗后才作镜下清宫术。本院12例病人均为1~2次清宫后早期作宫腔镜检,病程不超过21天,未发现有合并感染或宫腔粘连者。其中1例孕5 + 个月引产,排胎时需行胎盘钳刮术,考虑有胎盘粘连者;另1例顺产后晚期产后出血是由于产时胎盘残留未同意清宫而签字出院所致。所有病例均作病理检查,符合率100%。合并宫内感染者8例(25%),均为院外患者,其中宫内粘连5例。无一例患者发生水中毒或子宫穿孔,无人流综合征和术后感染病例。讨论
本组32例中有18例为院外来者,占56.3%。有的甚至擅自盲目用药或到不规范诊所做流产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正规的处理而导致了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管理医疗卫生市场。对药流不全或人流不全者进行盲目、反复清宫会导致子宫内膜的大面积损伤,容易造成宫腔粘连、感染和不孕。有报道指出,即使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盲目诊刮,也有10%~35%的宫内病变遗留 [1]
。而宫腔镜技术能在直视下观察宫内情况行定位清宫,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子宫内膜,同时清除残留组织,保证手术质量,减少了清宫术后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意义重大。
尽管宫腔镜被称为“微创技术”,诊断镜虽然无需扩宫,但因膨宫及做定位清宫,患者仍会因怕痛苦而拒绝接受治疗。本组对一部分患者术前静脉推注安定10mg,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10mg,能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和减少患者痛苦。安定与局麻药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可称为神经安定镇痛麻醉 [2]
。将安定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于术中,其作用机制是利用安定通过抑制大脑边缘系统(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能缓解受术者的忧虑和恐惧心理,配合利多卡因的局麻作用,可减轻痛苦和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本组无一例人流综合征发生。
宫腔镜检查是妇产科的一项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诊断技术,其操作简便、直观、安全、可靠 [3]
。其最大优势在于其镜体的前部能够进入子宫腔,对所观察图像具有放大效应,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在直视下检查子宫内膜生理与病理改变的诊断方法,对宫腔内的占位病变和子宫内膜的形态学异常具有很好的识别性 [4]
。其在宫内残留物的处理中显示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参考文献】
127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治研究 篇3
【关键词】糖尿病;诊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710-01
糖尿病是我国医学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使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1]。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降低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通过研究治疗分析了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7例糖尿病患者参与该次研究治疗,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把患者分成两组,把前64例患者分为一组,命名为治疗组,后63名患者命名为对照组。治疗组6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37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3岁,病程在3个月至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8年。对照组6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在38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5岁,病程在2个月至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9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程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会影响我院本次研究治疗的结果。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
对照组63例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口服抗糖药物主要包括格列奈类、磺脲类以及双胍类等抗糖药物。
1.2.2治療组患者
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根据患者的身高、年龄和性别计算患者的标准体重,确保患者所食用食物中的糖、蛋白和脂肪不超出人体的正常摄取量。
1.3评价标准
治疗周期结束后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糖测量结果明显降低,达到正常水平,临床治疗效果评定为有效,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测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临床治疗效果评定为无效。
2.统计学分析
我院本次研究治疗过程中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研究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8%,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18.9%。两组患者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对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2]。
目前我国医学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标就是纠正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3]。曾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药物和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健康教育以及三级预防等干预治疗措施,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4]。
我院本次研究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采用了常规药物治疗和综合性干预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对比发现,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知,合理的干预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是一种值得我国医学临床深入推广和应用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申屠敏华,黄飞凤. 76例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04)01:26-27.
[2]江燕. 浅析2型糖尿病临床诊治中须注意的事项[J]. 中国卫生产业,2011,(01)Z5:115.
[3]熊伟. 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4,(07)17:49-51.
[4]冯瑶琼. 糖尿病及其预防[J]. 生物学教学,2014,(25)07:69-71.
中医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 以国内较权威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CBMdsic) 数据来源, 原文索取根据相关题录, 通过《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维普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获得, 并以手工检索所刊载的期刊和学报为补充。
1.2 选文标准
本研究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利用主题词“消化性溃疡”, 选择全部副主题词进行扩展检索, 对1997年至2009年2月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 检索论文共计5380篇。对所检索论文逐篇进行整理, 从中共检索出与中医治疗相关的文献1481篇。
2 结果
2.1 治疗状况分析
各种中医治疗方式的文献量如表1所示:涉及中药内服治疗的文献839篇, 占61.20%;涉及中医外治的文献108篇, 占7.88%;综合疗法 (内外合治) 为主的文献307篇, 占22.39%;实验研究为主的文献272篇, 占16.56% (表1) 。
2.2 专方处方
根据表2, 经典方剂中香砂六君子汤使用频次最高, 其次是黄蔑建中汤, 补中益气汤和四君子汤均为14次 (表2) 。
2.3 专方用药
表3显示:人参的使用频次最高, 甘草和炙甘草使用频次均为35次, 其它中药使用频次如表3所示。
2.4 消化性溃疡的时间医学
任氏分析广州地区1987年至1993年期间初诊时胃镜检查3117例次的结果, 检出消化性溃疡1058例, 检出率为34.220o, DU以3~11月检出率较高, 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PG0.005) ;GU以6~11月为高 (PG0.05) , 无明显季节性差异, 与国内上述报道有所不同。但任氏该文观察的时间跨度长, 就诊人员来源固定, 仍可以从逐月检出率反映出该病的季节性发病趋向, 见表4。
3 讨论
19~20世纪初,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逐渐增加, 呈爆发流行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起,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在达到高峰之后, 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呈明显下降[2]趋势;在亚洲国家, 其发病率出现下降趋势的时间比西方国家要晚, 直到最近十几年才开始下降[3]。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间的慢性溃疡, 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约占胃肠溃疡的98%。溃疡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部位, 又称为胃溃疡 (GU) 和十二指肠溃疡 (DU) [4]。其实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粘膜被胃液消化所形成的溃疡, 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一空肠吻合口及含有胃粘膜的晚kcet憩室。近年来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 食物与不良饮食习惯、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都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 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一般可分为3个方面:抑酸、强化粘膜防卫和抗菌治疗.
本病临床表现不一, 部分患者可无症状, 但多数消化性溃疡有病程长、周期性发作、节律性疼痛等特点。上腹痛为主要症状, 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疼痛部位常局限于脐与剑突之间3~4cm直径范围内, 患者能明确指出疼痛区域, 称为“一指痛”, “一指痛”比含糊的整个上腹痛对溃疡病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溃疡活动时剑突下可有一固定而局限的压痛点。十二指肠浪疡疼痛的特点是:进食-舒服-疼痛-再进食-再舒服;胃溃疡疼痛的特点是:进食-疼痛-舒服-再进食-再疼痛。部分病例无上述典型疼痛, 仅表现为无规律性的上腹隐痛不适, 伴胀满、厌食、暖气、反酸等症状, 多见于胃溃疡。当疼痛固定放射于背部, 不能被抗酸药物缓解, 常提示溃疡已形成穿孔, 有突然眩晕者提示可能并发出血。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疼痛多无规律, 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
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疾病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与人们的要求仍相差甚远。21世纪要搞好中西医结合工作, 首先要抓住重点, 认准突破口, 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在“疑难病”治疗中要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例如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其重点应放在癌前病变的防治上。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很高, 因此, 提高和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发展方向。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诊治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性溃疡) 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国内较权威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CBMdsic) 数据来源, 发表的有关消化性溃疡的文献进行分析, 下载这些文献的主题词并统计主题词出现的频次, 形成主题词共现矩阵, 通过分析各类的文献内容, 得到该主题的研究热点。结果 对1997年至2009年2月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 检索论文共计5380篇。对所检索论文逐篇进行整理, 从中共检索出与中医治疗相关的文献1481篇。涉及中药内服治疗的文献839篇, 占61.20%;涉及中医外治的文献108篇, 占7.88%;综合疗法 (内外合治) 为主的文献307篇, 占22.39%;实验研究为主的文献272篇, 占16.56%。结论 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其重点应放在癌前病变的防治上。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很高, 因此, 提高和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发展方向。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依据和思路。
关键词:中医,消化性溃疡,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1]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2~10.
[2]EL SERAG HB, SONEHNERG A.Opposing time trends ofpeptic ulcer and reflux is ease[J].Gut, 1998 (43) :327~333.
[3]LAM SK.Differences in peptic ulcer between Last and West[J].Baillieres Best T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1, 2000 (14) :41~52.
DIIHA诊治研究的论文 篇5
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IIHA)少见,但极易被忽视。40年前引起DIIHA的药物,如于大剂量青霉素、四环素、甲苯磺丁脲、磺胺类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及甲基多巴等,当今临床上已较少应用,因此少见于报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报道集中于头孢菌素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氟达拉滨及铂类化疗药。迄今发现DIIHA相关药物125种[1]。现对DIIHA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特点的进展综述如下。
1发病机制
引起DIIHA的`最常见机制是产生药物依赖性抗体,常见的药物为抗生素(如头孢替坦、头孢曲松钠和哌拉西林),实验室检查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少见机制是体内外产生非药物依赖的自身抗体,致特发性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见的药物是氟达拉滨、甲基多巴、内酰胺酶抑制剂及铂类化疗药。1971年Spath等[2]发现头孢噻吩可引起红细胞膜上的非免疫性蛋白吸附(NIPA),最终导致溶血。其他药物包括头孢替坦、西司他汀、头孢噻吩、肌苷二醛、苏拉明(suramin)、舒巴坦、克拉维酸和他唑巴坦。
目前已有报道下列药物可通过产生抗体和NI-PA两类机制引起DIIHA,首先包括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如他唑巴坦加哌拉西林(Zosyn,Wyeth,Madison,NJ),舒巴坦那加氨苄西林(Unasyn,Pfizer,NewYork,NY),克拉维酸加替卡西林(Timen-tin,Glaxco SmithKline,Philadelphia,PA)及克拉维酸加阿莫西林(Augmentin,Glaxco SmithKline,Philadel-phia,PA)。其次是某些化疗药如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
2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
发生DIIHA的患者大多数有服药史,溶血通常呈亚急性,停药几天或几周后缓解。急性发作的血管内溶血,伴有寒战、高热、呕吐及腰痛,部分患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凡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均应仔细询问病史,有肯定服药史者,一般诊断不难,加上停药后溶血迅速消失,可确立诊断,实验室检查可确认存在溶血、溶血的性质及溶血与药物间的关系。有药物过敏史或已发生过DIIHA的患者,再次应用同类药物时应慎重[3]。
外周血检查可见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球形细胞、嗜酸细胞增多,白细胞和血小板总数增多。抗人球蛋白试验可呈阳性,通常为IgG型。温抗体型溶血性贫血血清学方法不易辨别。哌拉西林诱发的DIIHA患者中可检测到免疫复合物抗体。头孢曲松钠诱发的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结合补体阳性,IgG阳性,头孢曲松钠抗体阳性。如果临床高度疑诊DI-IHA而抗体检测阴性,建议检测血清或尿中药物的代谢产物。血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尚可见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下降。根据临床症状、体征需做器官如肝、肾功能及DIC相关检查。
3治疗及预后
一旦确诊溶血性贫血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药物,停药对严重溶血者而言是抢救生命的关键。同时监测红细胞比积、网织红细胞和抗人球蛋白试验效价。
使用某些药物可使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而临床无溶血则不必停药。温抗体型溶血性贫血皮质醇激素多数有效。有个例报道氢化考的松引起溶血[4],这似乎是部分病例中以激素治疗某些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差的原因。对一些药物引起的血管内溶血,应积极处理肾功能衰竭、DIC等并发症。重度贫血或危及生命时,应输注红细胞。DIIHA一般停用药物后预后良好,少见溶血严重危及生命者。
4涉及的主要药物
引起DIIHA的头孢菌素中以头孢替坦最常见。
1971—在报道的99例、12个种类头孢菌素中,头孢替坦47例,头孢曲松钠29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所报道的头孢替坦引起的溶血性贫血18%的患者为重症危,血红蛋白平均下降67g/L,半数患者需要输血,8%出现肾功能不全。
此类溶血多数在停用头孢菌素后即迅速缓解,而头孢替坦引起的溶血在停药后缓解较慢,这可能与该药和红细胞紧密结合有关。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报道发生溶血的患者中仅有18%有用药史[5]。引起DIIHA的头孢菌素中其次常见的为头孢曲松钠,儿童中可引起致命的溶血性贫血,而成人中重症病例则较少。在一项包括21例的儿童病例报道中,40%的溶血发生在用药1h之内,62%的血红蛋白降至50g/L以下,20%低于10g/L,30%危及生命。患儿多有用药史[6]。
应用头孢菌素引起DIIHA多见于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在接受输血的患者中出现溶血,尤其是血管内溶血时需要与输血反应相鉴别。
临床诊治研究 篇6
关键词:复杂性肛瘘;CT;诊治;应用
中图分类号:R657.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1-0007-04
复杂性肛瘘是一种病变范围大,治疗难度高的肛肠外科疾病,并发症多,病程长的部分病人可发生癌变,对人体危害较大,现列为肛肠科疑难病之一,需要重点研究解决。复杂性肛瘘的治疗难点在于瘘道多走行弯曲,穿过多个间隙,常伴有支管和死腔,治疗过程中若对局部病灶了解不清楚,未能准确找到及处理内口,容易导致术后复发。而以往采用普通X线肛瘘造影检查复杂性肛瘘的常规方法,不能很好的显示局部病灶的解剖层面指导临床手术操作,笔者选择了目前临床常用的普通CT造影检查来解决这一难题开展临床研究。通过CT造影检查明确了部位,为手术提供了复杂性肛瘘的形态资料,根据显示内口的位置,分辨高位和低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断及病变范围,对指导手术操作起到了减少术后复发率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收集了近8年以来本科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60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0.6岁;女21例,男39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4年,平均2.7年。在外院经手术治疗失败51人次。行盆腔CT加肛瘘泛影葡胺液造影检查者30例为观察组;行普通X线瘘道泛影葡胺液造影检查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明确原发内口、了解病变范围、术中指导手术操作的意义进行临床观察。
1.2纳入标准参照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统一标准(国内标准)将在肛门检查中有2个以上外口、内口位置不明确、瘘管走向不清楚诊断为复杂性肛瘘的患者纳入观察。行盆腔CT造影检查者纳入观察组,行普通X线造影检查者纳入对照组。
1.3排除标准参照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统一标准(国内标准)将低位和高位单纯性肛瘘、特异性肛瘘、盲管瘘者排除。
1.4检查方法造影剂使用60%泛影葡胺液(湖南汉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120(20ml:15.2g))。检查前2组患者均常规进行清洁灌肠,并且保留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在直肠内,便于区分直肠与周围组织。观察组使用岛津SCT-480全身扫描机,患者俯卧,皮肤外口常规消毒后,将一次性输液针头塑料导管插入瘘管外口2~3cm,用30ml注射器抽吸残液后,注入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的10%泛影葡胺液2~10ml至有造影液溢出,边注边回撤导管退出后封闭外口,放置标记物,有时可见2个以上外口,均分别注入造影液,擦去溢出皮肤上的造影液,层厚、层距2mm,平行扫描,一般耗时10~15min,了解瘘管位置、形态、数目、走行方向及内口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进行测量、划线。如图1~4所示。
对照组使用东芝800mA2000型X光机,患者俯卧,皮肤外口常规消毒后,将一次性输液针头塑料导管插入瘘管外口2~3cm,用30ml注射器抽吸残液后,注入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的30%泛影葡胺液至有造影液溢出,放置标记物,有时可见2~3个外口,均分别注入造影液,擦去溢出皮肤上的造影液,留置导管,通过透视观察瘘管走行方向及内口与直肠是否相通,边推造影液边观察,至发现与直肠相通后采取正、侧、斜位摄片,一般耗时10~15min,了解瘘管大概位置、形态、走行方向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如图5~6所示。
1.5影像学对肛瘘的分型参照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统一标准(国内标准)将纳入观察的复杂性肛瘘患者按其检查结果,推测估计瘘管内口是否穿过外括约肌深部分为低位复杂性肛瘘和高位复杂性肛瘘,其中术前观察组中低位复杂性肛瘘者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者22例;对照组中低位复杂性肛瘘者1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者20例。
1.6手术方法观察组的病例依据CT影像学资料,明确肛瘘瘘管的走向,有无支管及起始点的位置,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并了解内口的位置,制定手术方案;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行骶麻待肛门括约肌松弛后,用1‰新洁尔灭棉球反复消毒肛管和直肠下段,高位复杂性肛瘘内口穿过肛管直肠环者给予主管切开行放射状切口达齿线,齿线达内口段组织用橡皮筋挂线,防止一次性切断耻骨直肠肌,避免肛门失禁。依据CT影像学资料,与直肠骨盆间隙、直肠后间隙相通者必须将提肛肌打开,使支管和残余脓腔与主管相通,加强引流,支管位于坐骨直肠间隙或皮下者给予切除缝合,或扩大外口支管旷置引流;高位复杂性肛瘘内口穿过外括约肌深部沿直肠黏膜下感染达齿线上者给予主管直接切除,开放引流,支管和残余脓腔按以上方法处理;低位复杂性肛瘘者与高位复杂性肛瘘内口穿过外括约肌深部沿直肠黏膜下感染达齿线上者处理一致;多个外口者,选择与主管相通者外口开放引流,其余的感染不明显者给予支管切除缝合,感染严重者给予支管切除,扩大外口旷置引流;多个外口与内口对应相通者,一次只能切除3条瘘管,否则将造成肛门失禁。对照组的手术处理方法与观察组一致,但术中对瘘管与内口、直肠周围组织间隙的关系多数凭临床经验、指诊的情况处理,解剖层次不清,处理易残留死腔和支管。
2结果
2.1 CT对肛瘘的分型和手术结果 术前肛门CT对肛瘘的分型经手术证实,参照肛肠外科截石位上肛缘钟面描述方法,在肛门CT轴面图像上6点和12点分别为肛管正前和正后方,3点和9点则分别代表肛管左右侧面。影像上显示的瘘管表现长度,走行方向,浸润的范围,腔隙所处位置与术中表现大体一致。高位复杂性肛瘘者18例呈不规则分叉状,4例在臀大肌内反折穿透皮肤形成4~6个外口呈蹄铁状,其中15例内口穿过肛管直肠环,7例内口穿过外括约肌深部沿直肠黏膜下感染达齿线上;18例浸润直肠后间隙,其中8例合并浸润双侧直肠骨盆间隙,5例合并浸润一侧直肠骨盆间隙;4例浸润一侧直肠骨盆间隙。低位复杂性肛瘘者8例有3~4个外
口,5例呈不规则分叉状,内口位于后正中齿线处,其中3例支管位于双侧坐骨直肠间隙。2例支管位于一侧坐骨直肠间隙;3例内口位于3、9点位齿线处,支管位于一侧坐骨直肠间隙,穿过内外括约肌间沟及皮下。依据CT影像学资料结合临床经验指导手术,术后治愈率为96.7%,其中1例高位复杂性肛瘘者因内口周围组织纤维化过多生长不好,行二次手术清创后治愈,其余29例患者一次治愈。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如图7~10所示。
2.2X线平片对肛瘘的分型和手术结果 术前X线平片对肛瘘的分型经手术证实有一定误差。术前检查考虑为高位复杂性肛瘘者20例中,术中经美兰染色和探针检查发现其中14例存在3个以上支管未显影,浸润双侧直肠骨盆间隙7例者有显示的仅2例,所有内口具体位置显示不清,有4例因脓腔过大误考虑为高位复杂性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者10例中,6例支管显影不清楚,其中3例因支管过细达一侧直肠骨盆间隙误考虑为低位复杂性肛瘘。术前影像学结果与术中检查差异较明显,使术后治愈率为70%,其中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者和3例低位复杂性肛瘘者因存在术中支管未发现,手术处理不彻底致3个月后复发。给予再次手术治愈。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如图11~12所示。
2.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肛瘘的疗效标准,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检查结果和疗效对比结果分析,观察组依据CT影像学资料指导手术,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复发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及临床意义。观察组病例通过CT对肛瘘的分型明确病变范围,易寻找准确内口,解剖层次清晰,术中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避免了对支管的遗漏,复发的1例为内口生长缓慢引起。而对照组的摄片因影像解剖层次欠清晰,位置不清,遗漏支管过多,在术中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致使9例患者因处理支管不彻底导致3个月后复发。
3讨论
传统诊断肛瘘的方法有局部视诊、触诊、直肠指诊、探针检查以及注射美兰法、注射双氧水法、碘油造影等,适用于低位或单纯性肛瘘,而复杂性肛瘘的位置常有支管迂曲走行,所以常规方法往往很难做出准确诊断。
复杂性肛瘘进行成功的外科治疗、预防复发以及保留肛门括约肌的功能,了解复杂性肛瘘的解剖学特征、内口的位置和对复杂性肛瘘进行定位诊断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一些新的诊断方法,包括超声和腔内超声诊断、螺旋CT诊断和核磁共振诊断等。超声诊断具有实时显影的优点,一般情况下,高分辨率超声能显示脓肿和肛瘘,但腔内超声对高位肛瘘内口的检出率较低或不敏感,尽管腔内超声显示肠管壁较好,可以显示肠内黏膜图像,肠壁解剖结构以及内外括约肌,但是腔内超声的穿透能力有限,不能显示深部的瘘管和小脓肿,且直肠超声诊断更依赖于检查者的经验,而肛肠外科专业医师则无法得到自己需要的直观影像学资料,所以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螺旋CT诊断在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上较普通CT都大为提高,改善了重建图像质量,增加了肛瘘微小内口和细小支管的检出率,但由于设备在医院未得到普及,难于推广应用。采用MRI技术诊断肛瘘,较好地显示了肛瘘及肛周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间隙,但价格昂贵,大部分患者难于接受。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临床研究 篇7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治疗,体会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 是指一组具有上腹部疼痛、烧灼感、早饱感和餐后上腹饱胀, 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嗳气及食欲减退等上消化道症状,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在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1]。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多种因素有关, 至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2]。目前, 临床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多年临床实践, 仅就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略谈几点体会, 供同道们商榷。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排除性诊断, 罗马Ⅲ标准为: (1) 在诊断前至少6个月, 且近3个月来持续出现上腹痛、上腹烧灼感, 餐后饱胀和早饱症状的1项或多项; (2) 经过胃镜、B超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排除胃十二指肠溃疡、肿瘤、食管炎、肝胆及胰腺疾病, 也没有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病和精神疾病等。
1.2 鉴别诊断
功能性消化不良需要与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胆胰腺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 特别是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恶性疾病以及其它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药物引起的消化不良相鉴别。
2 治疗方法
主要是对症治疗, 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原则。
2.1 一般治疗
要帮助患者认识、理解病情,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烟、酒、刺激性食物, 少进食脂肪等易使胃排空延缓的食物, 尽量避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去除与症状可能的发病因素, 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证良好的心态。
2.2 药物治疗
2.2.1 抗酸剂
能直接中和胃酸, 快速减轻酸相关症状。常用的有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等。此类药物作用时间短、服药次数多、长期服用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不提倡长时间应用。
2.2.2 抑制剂
对上腹疼痛、上腹灼热感为主要症状者, 可选用H2受体拮抗剂 (H2RA) 和质子泵抑制剂 (PPI) 。H2RA常用制剂为西咪替丁400mg、雷尼替丁150mg、法莫替丁20mg、尼扎替丁150mg, 2次/天, 餐前半小时服用。6~8周为1个疗程, 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停用。PPI常用制剂为奥美拉唑[3]2 0 m g、泮托拉唑4 0 m g、雷贝拉唑10mg, 1次/天, 口服。4~6周为1个疗程。
2.2.3 促动力剂
主要用于进餐相关的上腹部症状, 如饱胀不适、早饱等。常用的有: (1)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临床包括:a.甲氧氯普胺5~10mg, 3次/天。具有较强的中抠镇吐作用, 增强胃动力。因可导致锥体外系反应, 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b.多潘立酮10~20mg, 3次/天, 餐前30min服用, 此药能选择性拮抗外周多巴胺D2受体, 不透过血一脑屏障, 因此, 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但10%~15%的患者可引起可逆性血催乳素水平升高, 出现乳房胀痛和泌乳现象。c.依托必利50mg, 3次/天, 通过拮抗多巴胺D2受体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腹痛和腹胀症状。 (2) 5-羟色胺 (5-HT4) 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作用是多潘立酮的10~12倍, 常用剂量5mg, 3次/天, 饭前服用, 可显著改善上腹部饱胀、早饱、恶心等症状。无明显心血管不良反应。据李见春研究显示[4]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能明显改善症状, 疗效好和副作用小, 是新的促胃肠动力药。
2.2.4 助消化药
包括复方消化酶和益生菌制剂, 可以改善与进餐相关的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 作为治疗消化不良的辅助药物。
2.2.5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对小部分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能有效, 但在临床的试用阶段。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中发病率是否高于普通人群、是否和某些特异的症状有关, 并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机制、以及根除是否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这些问题仍然是医疗界目前存在的较大争议[5]。
2.2.6 抗抑郁焦虑药物和心理治疗
对于抑郁、焦虑明显者, 小剂量抗抑郁药物是有益的, 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有阿米替林以及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宜从小剂量开始,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在精神心理方面, 除了药物治疗外, 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及心理干预都能对这类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6]。
3 结语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高, 所以要对西药的治疗故需深入研究, 但从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来看, 不论是固定方剂或是辨证施治加减用药, 临床均获得较好的疗效。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科研手段, 开拓思路,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家骥.内科学[M].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75-277.
[2]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420-422.
[3]李兆申, 许国铭.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胃肠病学, 2003, 8 (6) :337-339.
[4]李见春, 安保国.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1, 20 (2) :150-151.
[5]陈渝萍, 梁玉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3, 22 (6) :375-376.
临床诊治研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4月-2012年1月, 本院共收治呼吸困难患者125例, 通过血液浓度检测和心电图检测的结果, 本院将其中42例年龄相近病情偏重的患者分组进行治疗, 其治疗方法可分为单一治疗法和联合治疗法三组。第一组采用单一治疗法例如单独采用口罩呼吸器治疗, 患者12例;第二组采用两者联合治疗法例如口罩呼吸器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 患者16例;第三组采用三者联合治疗法例如口罩呼吸器加超声雾化再加环甲膜穿刺治疗, 患者14例。
1.2 治疗方法:
通过氧气输送和相应辅助呼吸机器进行有氧呼吸的办法进行抢救和治疗, 其主要分为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呼吸器治疗和环甲膜穿刺治疗。超声雾化吸入在治疗时, 患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咳嗽、吐痰等现象。呼吸器治疗主要是针对病情较轻的患者, 为了加强其效果, 口罩必须密封, 需要病人配合操作, 可以手控, 操作起来较简便。而环甲膜穿刺治疗的方法主要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 这个治疗手段主要是用来帮助呼吸困难的患者排除积堵在喉部的痰体。之前所讲的病症较轻的患者在雾化时出现要排痰的现象, 则可和呼吸机器进行联合治疗, 这样治疗效果更可观。
1.3 疗效评定标准:几个对照组之间呼吸困难患者病情缓解的程度, 即呼吸是否顺畅, 呼吸困难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上述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项数据结果进行分类和汇总,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1.进行处理, 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第一组与第二组比较结果:
第一组有明显的落后性, 治疗效果单一, 且中途会出现很多突发情况;第二组相对于第一组来说有一定积极性, 缓解了一些突发的状况如患者中途需要吐痰的现象。
2.2 第二组与第三组比较结果:第三组又突破了第二组的局限性, 可以对一些危机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治疗。
3 讨论
针对急诊内科呼吸困难的患者, 除了要对其进行规范的检测和诊断, 还要在治疗方法上引起重视。改善呼吸困难患者的呼吸状况是治疗的直接目的, 而以上所述的治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达到预期效果。在肺心病的处理上, 肺心病的呼吸困难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 是治疗心肺源性呼吸困难的关键。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把握治疗的最佳时期, 也可以提升病患的治疗效果。联合治疗法, 将各种单一的治疗方法结合起来, 相辅相成, 共同改善呼吸功能, 防止病情恶化。综上所述, 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来进行针对性治疗。
参考文献
[1]邵碧波, 冯辉斌.血清NT-pro BNP水平检测在急诊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2 (03) :2286-2287.
[2]阎琳, 张惠中.B型钠尿肽检测对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病因及心脏受累情况的评估价值[J].医学综述, 2014, 22 (03) :4199-4200.
临床诊治研究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7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9例、8例。观察组男5例,女4例,年龄21~79岁,平均(32.27±4.28)岁,急性起病6例,亚急性起病3例;对照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2~77岁,平均(31.43±4.52)岁,急性起病5例,亚急性起病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17例患者中,16例(94.12%)有头痛表现,15例(88.24%)有恶心、呕吐,13例(76.47%)有视乳头水肿,13例(76.47%)有视物模糊,抽搐10例(58.82%),高热7例(41.18%),意识障碍9例(52.94%),单侧肢体瘫痪6例(35.29%),双侧肢体瘫痪4例(23.53%),精神障碍1例(5.88%)。血栓部位在矢状窦6例、直窦4例、横窦4例、乙状窦3例。发病原因为外耳道化脓性感染1例,产后、人工流产、口服避孕药4例,劳累后3例,高血压2例,有糖尿病2例,剧烈运动后2例,有血液病1例,心功能不全2例,有感染史2例,有免疫性疾病病史1例。
1.3 实验室检查
17例中,5例白细胞数增高,血沉增加4例,C反应蛋白升高3例,淋巴细胞增高2例,血小板、红细胞增多各1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1例。凝血酶原时间缩短2例。腰穿CSF检查17例中,压力>2.9 kPa 14例,2~2.9 kPa 37例,0.7~1.9 kPa 35例,白细胞升高1例,细胞数升高1例,蛋白含量升高2例。细胞学检查,异形细胞阳性1例。
1.4 影像学表现
17例患者行CT检查,CT阳性4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出血2例,脑水肿1例;行MRI及MRV检查15例,表现为静脉窦的异常信号,呈T1WI、T2WI高信号,MRV显示脑静脉、静脉窦狭窄或闭塞,血栓部位血流信号降低或缺失,静脉窦不显影;2例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脑静脉或静脉窦区域未显影或显影不良,累计1个或以上静脉窦。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 IU皮下注射,2次/d,治疗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介入治疗导管注入25万U尿激酶和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的混合液,治疗时间同对照组。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9例,总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8例,总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9,P<0.05),见表1。
例(%)
2.2 两组患者脑脊液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脑脊液压力恢复8例,恢复率为88.89%,对照组脑脊液压力恢复5例,恢复率为62.50%,观察组恢复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60,P>0.05)。
3 讨论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2]。妊娠及产褥期、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疾病均可诱发该病。本组资料中,多数患者有明显诱因史,如产后、人工流产、口服避孕药、感染、剧烈运动、高血压、免疫性疾病等。高发人群为儿童或青年。大多数有头痛、恶心、呕吐表现,且无特异性,因此在疾病发病早期容易造成误诊。如果青年人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头痛颅内压增高现象,应首先考虑该病。有的病例表现为意识障碍、高热、抽搐、视物模糊等,该类病人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不能轻易诊断为良性颅内压增高[3]。本组资料中,多数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因此,对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意义不大。
影像学检查在脑静脉血栓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CT检查早期多表现正常,本组中阳性率仅为23.53%(4/17),与资料报道一致,MRI及MRV的阳性率较高[4]。患者的上静脉血栓信号具有一定的特异性,T1、T2信号随着血栓形成时间的长短而变化,如急性期表现为极低T2信号亚急性期,T1、T2均为高信号[5]。而MRV可以清晰的反映患者脑静脉窦的形态与血流状态,对临床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MRI与MRV相结合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6]。DSA的正确诊断率较高,本组2例行DSA检查者均被确诊。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主要以降低颅内压,抗凝和溶栓治疗为主。其中抗凝和溶栓治疗是重点,若不及时溶栓,有可能导致肺栓塞的发生。本组资料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观察组脑脊液压力恢复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说明患者早期给予低分子肝素和尿激酶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组。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较好,是目前治疗脑静脉窦血栓的一线药物[7]。尿激酶是溶栓的常用药物,对新鲜血栓、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均有较好的溶解作用,有助于局部循环和侧枝循环的建立。而介入疗法有利于血栓和药物进行有效接触,从而增加治疗效果,减少溶栓药物的用量,降低出血的风险[8]。
总之,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尤其是MRI与MRV相结合DSA均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脑静脉窦血栓诊断后需要尽早治疗,其中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尿激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7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9例、8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治疗。并对17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62.5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脊液压力恢复8例,恢复率为88.89%,对照组脑脊液压力恢复5例,恢复率为62.50%,观察组恢复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60,P>0.05)。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多样,MRI与MRV相结合、数字减影血管显影的确诊率较高,尿激酶加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该病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赵春水,付志新,马丽丽.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3):49-50.
[2]顾晓苏,徐得恩,周永.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2):111.
[3]王荣峰,孙淑霞,黄念东,等.脑静脉血栓形成影像学诊断与误诊原因分析(附27例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3):37-39.
[4]王文富,刘诗翔.脑静脉窦血栓形成31例诊治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1,10(6):445-446.
[5]王中原,李敬伟,庞伟,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转归的预测因素-26例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1,19(10):758-762.
[6]刘群,刘衡,朱克文,等.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6):1121-1124.
[7]黄华,赵虹,李建新.急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5):60-62.
临床诊治研究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因异常子宫出血而接受宫腔镜检查, 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的患者42例, 年龄21~60岁, 平均年龄35岁。
1.2 手术方法
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后3~8 d内。术前进行全身检查、妇科检查。术前2 h于患者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以软化宫颈。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术野常规消毒铺巾, 在B超监视下扩张宫颈达10~12 mm, 用5%的葡萄糖做膨宫液, 设置膨宫压力为100 mm Hg, 置入直管宫腔镜膨宫后窥视宫腔, 探查息肉的位置、大小及数量, 根据息肉的信息[1]对其制定发案后进行切除。单发息肉切除根蒂后完整取出;多发型息肉, 且需保留生育者, 同时行浅层内膜切除, 即切除内膜功能层;无生育要求者, 行息肉切除同时行内膜切除, 即切除内膜浅肌层;绝经后患者, 用滚球电极电凝破坏内膜功能层和基底层。
1.3 术后随访
术后1、3、6、12个月对患者采用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 了解术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腹痛持续时间、月经量变化等情况, 对有生育要求者, 术后1~2个月做宫腔镜复查, 了解宫腔情况, 防止宫腔粘连。
2结果
本组共42例,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 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5~75 min, 平均32 min。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很少, 术后住院时间1~3 d。所有患者在术后8 h拔出尿管, 能自行排尿, 于术后24 h下床活动并进食。术后常规给予抗菌素治疗以预防感染。术后经3~12个月随访, 无异常子宫出血, 月经恢复正常。42例子宫内膜息肉, 单发30例, 多发12例, 最小0.2 cm, 最大6 cm。病理检查结果均与临床诊断相符。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宫内膜增生过盛构成,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 很常见的类型的局限性的内膜肿物。子宫内膜息肉常可致月经偏多和经期延长。在临床上, 除宫颈息肉或脱垂到宫颈管口的息肉易被发现外, 一般较难发现。由于子宫内膜息肉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 在临床上难以确诊。传统的检查方法是超声检查、刮宫或子宫切除后才能确诊。由于刮宫时难于刮除位于子宫内膜基底层的息肉根部故手术效果欠佳, 并易刮挂积过小或过大的息肉, 使得患者最终可能切除子宫或导致终身不孕。
宫腔镜是目前唯一能够在直视下检查子宫内膜生理与病理改变[2]的诊断方法, 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对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部位、大小、数目做出准确判断, 同时还可对子宫内膜息肉应用电切环行切除手术。而宫腔镜检查不但安全方便, 而且观察直接, 定位准确, 使得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和治疗价值更高, 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最佳方法。宫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部分患者免除了开腹手术或切除子宫的痛苦和创伤, 让患者迅速康复, 同时也减少了医疗费用。另一方面, 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后, 可同时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
目前宫腔镜[3]下治疗子宫息肉的手术方式有两种:宫腔镜定位后切除息肉术或宫腔镜直视下切除息肉术 (TCRP) 。前一种手术虽然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基本不影响卵巢功能及保留生育功能等优点, 但易使组织破碎不利于组织学检查, 且不能去除息肉的基底部, 复发率高。故目前TCRP的应用更普遍。TCRP具有不开腹、定位准确、手术范围局限、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不影响卵巢功能、保留生育能力、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外, 尤其能切除位于子宫内膜基底层的息肉根部, 明显降低复发率, 使得患者再次手术可能性小。目前其优越性是其他手术方式所不能代替的, 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较为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夏恩兰.宫腔镜学及图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88.
[2]夏恩兰.妇科内镜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88.
胸部创伤临床诊治分析 篇11
【关键词】胸部创伤; 诊治; 适应症
随着现代交通及高层建筑的发展, 严重胸外伤在创伤中所占比例日趋增多 胸部创伤在创伤中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不仅直接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功能, 引起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 而且常合并全身多处复合伤, 往往病情变化快, 死亡率较高。 本文就2004 年10 月至2011 年12 月收治80例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 80 例, 男 35 例, 女 45 例; 年龄 12~ 70 岁 其中胸部闭合性损伤15 例, 开放性损伤65 例 损伤原因: 道路交通伤35 例,锐器刺伤25 例, 摔伤20 例 。合并伤情况: 头部损伤20 例, 心脏损伤2 例, 右心房破裂1例, 心包破裂1 例; 躯干损伤40 例, 其中39 例合并有皮肤擦伤或皮下淤血斑 。腹部闭合性损伤15 例, 其中腹壁挫伤 71 例, 腹内脏器损伤 6例中, 脾破裂4 例, 肝破裂2 例, 胃破裂及膈肌破裂2例; 腹部开放性损伤10例, 其中网膜穿透伤, 胃及十二指肠水平部损伤2例。
1.2伤情分类 呼吸困难 胸痛32 例, 昏迷10 例。 胸痛伴头痛30 例, 腹痛10例( 其中 5例伴有恶心 呕吐) 肋骨骨折45 例, 其中单根骨折 15例, 多根 20 例, 多根多处骨折 10例, 浮动胸壁10例, 胸骨骨折2 例 、血气胸64 例, 张力性气胸20例, 合并有肺挫裂伤51 例, 创伤性窒息2例, 湿肺2 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 例。
1.3治疗与转归 80 例中保守治疗 15例, 采用抗休克 、胸穿、 胸腔闭式引流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剖胸手术70例, 其中行肺修补或肺叶切除40例, 胸壁胸内血管结扎或修补 20例,膈修补5例, 支气管修补 2 例, 胸内异物摘除 食管破裂修补 凝固血胸血块清除各 1例。重度肺挫伤2例, 连枷胸10例, 延迟性血胸 2例 。手术治疗的70例中死亡1 例, 死亡原因: 心房破裂1 例。
2治疗
2.1抢救措施 近几年交通事故和锐器伤在胸部外伤中为主要原因 呼吸和循环紊乱是胸部外伤后两个最严重的后果 最常见的问题是: 呼吸道梗阻 、连枷胸 、开放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心包填塞、 维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咽部和上呼吸道的血液、呕吐物等, 抬高下颌角、 改进呼吸通道, 在充分镇痛的基础上, 鼓励患者行有效咳嗽排痰, 是清除支气管内痰液和血液最简单的方法, 必要时行鼻导管吸痰和纤支镜吸痰, 严重者可考虑行气管切开术[1]。
2.2 保守治疗。 无明显开胸手术指征者可行穿刺引流术, 包括心包减压、 胸腔穿刺 、胸腔引流 、纵隔引流等 应注意选定位置的准确性 操作的规范性, 以避免损伤临近器官, 更要注意无菌避免感染。
2.3 肺挫伤的治疗 对于局部性肺挫伤不需特殊治疗, 一般7 ~ 10 d 可自行吸收。 严重的肺挫伤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鼻导管多次吸痰若效果不佳, 则及早行气管切开正压呼吸, 在组织充分灌注的情况下, 限制输液量, 给予利尿剂, 适量输入血浆或白蛋白以维持正常的血浆渗透压, 减轻肺间质水肿, 早期短期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 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肺挫伤后常有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 当8 kPa( 60 mm Hg) > PaO2 > 6. 7kPa( 50 mm Hg) 肺内分流 25%时, 应及早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机治疗。
2.4气胸治疗:气胸一般分为闭合性、开放性和张力性气胸三类。
2.4.1闭合性气胸治疗:小量气胸不需治疗,可于1一2周内自行吸收。大量气胸,需进行胸膜腔穿刺,抽尽积气,或行胸膜腔引流术,促使肺及早膨胀,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4.2 开放性气胸治疗:用无菌敷料如凡士林纱布加棉垫封盖伤口,再用胶布或繃带包扎固定,使开放性气胸转变为闭合性气胸,然后穿刺胸膜腔,抽气减压,暂时解除呼吸困难。病人送至医院后,进一步的处理是:给氧和输血补液,纠正休克,清创、缝闭胸壁伤口,并作闭式胸膜腔引流术。如疑有胸腔内脏器损伤或活动性出血,则需剖胸探查,止血、修复损伤或摘除异物。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鼓励病人咳嗽排痰和早期活动。
2.4.3张力性气胸治疗:原则:立即排气,降低胸腔内压力。 可以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必要时手术治疗。
2.5血胸治疗
2.5.1非进行性血胸:小量血胸可自然吸收,不需穿刺抽吸。若积血量较多,应早期进行胸膜腔穿刺,抽除积血,促使肺膨胀,以改善呼吸功能。早期施行闭式胸膜腔引流术有助于观察有无进行性出血。
2.5.2进行性血胸:首先输入足量血液,以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须及时剖胸探查,寻找出血部位。如为肋间血管或胸廓内血管破裂,予以缝扎止血。肺破裂出血,一般只需缝合止血。如肺组织严重损伤,则需作部分肺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大血管破裂,往往修补裂口困难,多需在体外循环下行人造血管移植术。
2.5.3凝固性血胸:最好在出血停止后数日内剖胸,清除积血和血块,以防感染或机化。对机化血块,亦以在伤情稳定后早期进行血块和纤维组织剥除术为宜。至于血胸并发感染,应按脓胸处理。
2.6肋骨骨折。1、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治疗:骨折的断端因有上、下完整的肋骨和肋间肌支撑较少错位、重叠,多能自行愈合。2、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主要是多根肋骨骨折形成连枷胸处理,创伤性浮动性胸壁又称连枷胸, 若胸壁软化范围较小,除止痛外尚需局部压迫包扎。大块胸壁软化或两侧胸壁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因反常呼吸运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血痰阻塞气道,病情危重,需采取紧急措施: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对咳嗽无力、不能有效排痰或呼吸衰竭者,要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利抽吸痰液、给氧和施行辅助呼吸。
胸壁反常呼吸运动的处理有: (1)包扎固定法:适用于现场或较小范围的胸壁软化。用厚敷料、沙袋压盖于胸壁软化区,再粘贴胶布固定;或用多带条胸布包扎胸廓; (2)牵引固定法:适用大块胸壁软化或包扎固定不能奏效者。在局部麻醉下,消毒胸壁软化区,用无菌巾钳经胸壁夹住中央处游离段肋骨,再用绳带吊起,通过滑轮作重力牵引,重量约2一3kg,使浮动的胸壁复位。固定时间为1一2周。此法不利于病人活动。另一种方法在伤侧胸壁放置牵引支架,把巾钳固定在铁丝支架上,病人可起床;(3)内固定法:适用于错位较明显、病情严重的病人。是一种严重的胸外伤,大多数人认为胸壁固定是重要治疗措施[3]。切开胸壁,在肋骨两断端给予肋骨环抱器钢板内固定或分别钻洞,贯穿不锈钢丝固定。
2.7复合伤的治疗 对疑有肝 脾 肾 胃肠等腹内脏器损伤应进行严密观察, 如出现下列情况的应高度怀疑胸腹联合伤的存在: 胸部损伤后, 腹部出现内出血 、游离气体、 弥散性腹膜炎表现, 或腹部渐塌陷, 胸部能闻及肠鸣音; 经胸穿刺能抽出消化道内容物或经胸腔引流管或胸背部伤口流出消化道内容物; 胸腹部 X 线片发现腹内脏器疝入胸腔; 如疑有腹部损伤,应尽早剖腹探查; 对有颅内血肿 脑挫伤等颅脑损伤有手术指征者, 经头颅 CT 检查确诊后应行开颅手术[4]。
2.8剖胸探查适应证(1)脉搏逐渐增快、血压持续下降;
(2)经输血补液后,血压不回升或升高后又迅速下降;(3)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等重复测定,持续降低;(4)胸膜腔穿刺因血凝固抽不出血液,但连续胸部X线检查显示胸膜腔阴影继续增大;(5)闭式胸膜腔引流后,引流血量连续3小时每小时超过200ml。(6)张力性气胸与支气管断裂;(7)胸骨旁横行裂伤;(8)有多个或大块异物存留于危险部位。(9)膈肌破裂;食管破裂。
参考文献
[1] 王玉阶.胸部创伤 1000 例治疗.中华创伤杂志, 1992, 8( 3) : 152
[2] 田子补, 周清华.胸部创伤166 例临床治疗体会.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0, 6( 2) : 102.
[3] 顾恺时.胸心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451.
临床诊治研究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5例,男61例,女44例,男:女为1.4:1;年龄10个月至14岁,其中≤2岁10例,3~7岁74例,8~10岁1 1例,≥11岁10例;病程10 d至4年;患儿都以便血就诊,表现分别为鲜血便、暗红色大便或便后擦拭带血,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凡菌痢、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不列入。
1.2 方法
1.2.1 术前常规
检查血常规、血凝4项、心电图、乙型肝炎五项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IV抗体等,术前1 d予以少渣半流饮食,检查当日晨用温生理盐水清洁灌肠至排清水无渣样便。术前用药及麻醉:根据患儿的年龄给予静脉麻醉,进行无痛内镜检查准备,术前均建立起静脉通路。术中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浓度。
1.2.2 器械准备
OLYMPUS GIF260系列或Pentax EC系列成人肠镜,Pentax CGI-4000高频电凝仪、西塞尔ARCO2000高频电外科设备或ERBE APC300氩气刀和ICC电切仪。COOK高频电凝圈套器,OLYMPUS钛夹输送器和钛夹。
1.2.3 操作要点
一般先取左侧卧位进镜,镜远端应涂润滑油,途中根据需要交换体位,如平卧位、右侧卧位,以利观察。术中发现有息肉存在的同时行肠镜下套圈电凝息肉摘除术,息肉送病理检查。笔者采用单人操作方法,通过钩拉法结合体位变换缩短法,循腔进镜,必要时腹部加压辅助进镜,切忌暴力,过脾区或肝区时尤需注意手法轻柔;退镜观察应仔细检查,操作内镜缓慢退镜,以避免遗漏小病灶,并且边退镜边抽气,减少检查后肠腔残余过多气体引起腹胀等不适。息肉切术要点:适量吸气同时吸净周围液体,使息肉暴露充分,根据息肉大小、形态及蒂粗细选择合适切除步骤和工具,如扁平无蒂、大小<1 cm息肉采取电凝切除病变,对于有蒂息肉圈套器于蒂的近息肉处套紧并应回拉上提,尽量离开肠黏膜,使用混合电流进行切除;对于粗蒂息肉一般采用先于息肉蒂根部上止血夹后进行电切,以防出血;对于≥2.5 cm息肉可分次切除;对于无蒂广基息肉,内镜治疗风险较大的,不必勉强切除,可行手术室内进行内镜治疗;息肉切除后应仔细检查残端创面有尤出血,可留置止血夹预防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如有出血,可行止血夹、氩气喷凝止血或药物喷洒止血。
1.2.4 术后处理
术后卧床休息1 d,注意观察腹痛和便血情况;术后禁食1 d,流食1 d,半流食并禁食蔬菜水果3 d,少渣饮食1周;1周内避免剧烈活动。
1.2.5 术后随访
患儿均要求定期(一般为6~12个月)门诊随访,1~2年复查肠镜1次。
2 结果
105例患儿中75例到达回盲部,其余30例因肠道准备不佳或进镜困难而未达回肓部,其中到达升结肠2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9例,乙状结肠12例,直肠2例。除2例P-J综合征息肉较多而未予计数外共发现115枚并切除,其中单发息肉104例(90.4%),多发息肉1 1例(9.6%)。镜下所见息肉形态分别呈球形、半球形或分叶状,多为亚蒂或有蒂,息肉直径0.2~4.0 cm,以0.8~2.0 cm最常见。息肉分布按多到少为直肠52.2%(60/115),乙状结肠37.4%(43/115),降结肠3.5%(4/115),升结肠3.5%(4/115),横结肠2.6%(3/115),盲肠0.8%(1/115),息肉的病理分型依次为:幼年性息肉64.3%(74/115),管状腺瘤20.9%(24/115),炎性息肉14.8%(17/115)。无1例发生大出血及穿孔。
3 讨论
小儿大肠息肉主要症状是便血,多因息肉表面溃疡或糜烂引起[2],以往对小儿结肠疾病的病因诊断主要靠X线钡剂灌肠,但漏诊率高,不易发现肠黏膜及血管的细小病变[3],反复出血导致患儿出现贫血,影响发育。本组病例全部经受电子结肠镜检查,不仅发现病变并直接进行治疗,之后便血症状消失。
小儿肠息肉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而且小儿肠腔窄、肠壁薄、黏膜血管丰富,检查时容易发生出血和穿孔[3]。本组病例中71.4%(75/105)完成全大肠检查,多发息肉病例仅占9.6%(11/105),所以不必每例都进行全大肠检查,应尽量减少反复插镜,若直肠、乙状结肠未发现病变,而又不能排除大肠病变者,必须进行检查全大肠。小儿大肠息肉病理类型以幼年性息肉居多,本组105例患儿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全部得到确诊并进行了内镜下切除,不仅终止了便血症状,也对肿瘤进行早诊断早治疗。
小儿大肠息肉在内镜下治疗,避免了外科手术造成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加重。在对小儿进行结肠镜诊治中要防治并发症,严格掌握高频电手术器械性能及操作技术。儿童肠壁薄,用电量要适当减少,通电时间宜短,以免因电凝肠壁过深发生穿孔,术后应尽量将肠腔内气体抽出。切除息肉后,嘱家属严格遵守医嘱,不宜随便活动或进食,一旦并发出血,均宜即刻采用内镜下止血,如电凝、放置止血夹等。通过本组病例的诊治得出成人电子结肠镜对于小儿大肠息肉而言,可以直观显示大肠内病变,提供可靠诊断,并能进行内镜下治疗,减少患儿痛苦,降低治疗费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镜对小儿结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105例小儿的结肠镜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中,发现病变115枚息肉,单发息肉104例(90.4%),多发息肉11例(9.6%)。镜下所见息肉形态分别呈球形、半球形或分叶状,多为亚蒂或有蒂,息肉直径0.2~4.0 cm,以0.8~2.0 cm最常见。息肉分布按多到少为直肠52.2%,乙状结肠37.4%,降结肠3.5%,升结肠3.5%,横结肠2.6%,盲肠0.8%,息肉的病理分型为幼年性息肉、管状腺瘤和炎性息肉。无1例发生大出血及穿孔。结论 结肠镜直观显示大肠内病变,提供可靠诊断,并能进行内镜下治疗,减少患儿痛苦,降低治疗费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关键词:结肠镜,结肠息肉,诊治分析
参考文献
[1]冯福才,杨希山,陈村龙,等.小儿肠镜临床诊疗应用18年回顾.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1996,1(2):147-148.
[2]Boukthir S,Mazigh Mrad S,Oubich F,et al.Colorectal polyps in children.A study of 34 patients.Tunis Med,2006,84(8 ): 496 -499.
【临床诊治研究】推荐阅读:
宫外孕的临床诊治研究06-14
临床诊治方法10-17
临床诊治体会06-25
临床诊治效果07-31
临床犬中毒综合诊治07-08
产后出血临床诊治分析08-09
胸部创伤临床诊治分析09-17
食管裂孔疝临床诊治11-12
异位阑尾临床诊治分析11-28
老年鼻出血的临床诊治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