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的临床诊治(共8篇)
仔猪水肿病的临床诊治 篇1
仔猪水肿病又名肠毒血症, 是断奶仔猪的常发病之一, 常因发病突然, 救治困难或不及时而死亡, 给养猪户造成很大损失。笔者通过实践, 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现将其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2年10月中旬, 修文县扎佐镇蔡某饲养31头仔猪, 长势良好 (一半以上的仔猪有25 kg以上) , 断奶后因饲喂大量精料, 突然调换饲料和饲养方式,
2 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 患病仔猪最初出现食欲不振, 体温正常, 其它临床症状尚不明显。发病3~6小时后表现为食欲废绝, 呈现精神萎靡不振, 叫声嘶哑, 行走时步态不稳, 左右摇摆, 四肢无力, 眼睑、鼻、耳、下颌、颈部、胸腹部等出现水肿, 在耳部水肿更为突出, 皮肤发亮, 指压有痕, 放手3分钟后自然恢复。重症仔猪运动共济失调、惊厥, 上下眼睑眯成一小缝隙, 走路蹒跚, 易跌倒, 呈“跪地状”或“游泳状”, 肌肉震颤, 严重的全身抽搐, 眼睑苍白, 口吐白沫, 很快出现后肢麻痹、瘫痪, 卧地不起, 心跳加快, 最后因间歇性痉挛和呼吸极度困难衰竭而死亡。
3 病理变化
解剖仔猪:胃壁水肿, 在大弯部和贲门部、黏膜层和肌层之间有一层胶冻样水肿液;在喉头、大肠系膜也出现水肿;部分内脏有出血现象。
4 诊断
4.1 根据仔猪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为仔猪水肿病。
4.2 鉴别诊断:与脑膜炎型链球菌病的区别: (1) 仔猪水肿病叫声嘶哑, 脑膜炎型链球菌病则尖叫、空嚼、磨牙。 (2) 仔猪水肿病的运动障碍常在四肢同时发生, 脑膜炎型链球菌病的运动障碍常有侧重。 (3) 仔猪水肿病的体温一般为正常, 脑膜炎型链球菌病的体温一般会升高。 (4) 仔猪水肿病常发生腹泻, 脑膜炎型链球菌病常出现便秘。 (5) 仔猪水肿病一般会出现眼睑、头部皮下水肿, 脑膜炎型链球菌病常在耳尖、四肢下端出现发绀[1,2]。
5 治疗
5.1 对发病症状严重的病例, 先用速尿 0.2 mL/kg,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 mL/kg, 混合静脉推注;再用“磺金” (5%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 0.4 mL/kg,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4 mL/kg, 混合静脉推注。1次/天, 连用3天。
5.2 对发病症状不明显的, 先用速尿0.1 mL/kg,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5 mL/kg, 混合肌肉注射;再用“磺金”0.2 mL/kg,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 mL/kg, 混合肌肉注射。1次/天, 连用3天。
5.3 药物治疗的同时立即停止饲喂高蛋白饲料, 改喂青绿多汁饲料, 至病情好转后再逐渐添加精料。
经过治疗, 一半以上的发病仔猪在给药3~5小时后病情开始逐渐减轻, 治疗3天后发病的15头仔猪除未及时治疗死亡的2头外, 已治愈12头, 治愈率达92.3%。
6 小结
6.1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与饲料、饲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有关, 断奶仔猪要加强饲养管理, 防止饲料单一, 控制高蛋白饲料给予量, 增加适量的矿物质、维生素等饲料, 减少应激反应, 搞好防疫, 增强仔猪抵抗力, 以减少水肿病的发生率[3]。
6.2 发现病猪要隔离并及早治疗, 期间每周对环境、圈舍消毒3次。
6.3 笔者采用速尿与“磺金”配合治疗比单项给药的治疗效果好, 治愈率高。
6.4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 用猪水肿病多价油乳剂灭活疫苗对10~15日龄仔猪进行肌肉注射, 2 mL/头。
参考文献
[1]哈斯巴特尔.宋会良.猪水肿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7) :115~117.
[2]熊世章.仔猪水肿病的防治与体会[J].贵州畜牧兽医, 2009, (3) :42~43.
[3]张剑.仔猪腹泻性疾病的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 2008, 35 (08) :89.
仔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及其防治 篇2
【关键词】仔猪;水肿病;临床症状;防治
1 发病情况
2013年5月16日,瓦市镇玉吉村3组养殖户张世軍饲养的刚断奶仔猪13头,饲喂全价颗粒料14d,突然死亡1头,头部、耳部水肿,眼睑红肿,之后1~2d又相继死亡3头,其余9头痊愈。2013年6月4日,瓦市镇长乐村2组吴才千猪场饲养39d的仔猪,突然发病死亡2头,眼睑红肿,口流白沫,之后2d又相继死亡5头,其余康复。
2 临床症状
2.1 最急性型
临床少见。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卧地不起,全身肌肉及四肢抽搐,共济失调,口吐白沫,心跳急速,呼吸起初快而浅,后慢而深,触摸皮肤敏感,常发出嘶哑的尖叫。多数突然死亡,病程1~2h。
2.2 急性型
临床多见。常为急性发病,食欲减退或是停止,一般体温正常,少数高达40.5℃,共济失调,乱窜、乱撞或是圈转,有的前肢跪地,后肢直立或是下卧,突然向前猛撞,不能直立或爬行,强迫行走时四肢乱蹬,有时发生呕吐,皮肤有波动感。主要特征是眼睑严重水肿、充血,颈部、头部发“胖”或是水肿,其次出现精神迷乱,共济失调,病程一般为12~24h。
2.3 慢性型
本型少见。头部、眼睑水肿明显,精神萎靡不振,卧地不起,最后消瘦,衰竭而死亡。病初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可痊愈,病程2~4d。
3 诊断和病源调查
根据临床检查表现,初步认定该病为仔猪水肿病。
经过调查与分析,若饲料轻微霉变、过量采食、饲料蛋白水平过高或缺碘和维生素等,大肠杆菌就会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水肿毒素,从而使仔猪发病并表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4 防治措施
4.1 防止病毒流入
不从发病地区购买猪。当周边有该病发生时,要及时做好防疫消毒,防治病原性大肠杆菌的入侵导致该病的发生。
4.2 及时有效做好免疫
用山东绿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仔猪水肿病多价蜂胶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注射。方法是在母猪产前40d和15d各注射3ml/次,仔猪出生后15 d颈部肌肉注射1ml,30d再加强一次,可以预防该病的发生。
4.3 加强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和饮水卫生,注意防潮和圈舍通风透气,保持清洁,提供良好的环境卫生;隔离病猪,对排泄物及圈舍、用具进行彻底清洁冲洗,定期消毒。
4.4 加强饲料管理
喂料要适当、新鲜,不能超量,特别是梅雨季节要随时检查饲料是否新鲜。一定要减少蛋白饲料的投入。
5 治疗方法
以大肠杆菌抗感染药物,用抗菌素药物口服,可以抑制病原性大肠杆菌;用盐类泻剂排除肠道内细菌;用葡萄糖、氯化钠,甘露醇等药物静脉注射,安钠加皮下注射,利尿素口服,以强心、利尿、排毒为目的,有一定疗效。
(1)用复方水肿康注射液按0.1ml/kg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静注20%葡萄糖,每1000kg饲料中加入21金维他500g,灌服20g芒硝或硫酸镁。
(2)用恩诺沙星注射液按0.1ml/kg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内服土霉素碱40mg/kg体重,1次/d,连服5d,每头猪1次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针。
6 小结与体会
本病在实践中是很常见的病,特别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抓好饲养管理,以预防为主。首先,搞好卫生消毒,尽量减少致病性大肠杆菌传入猪群;其次是科学的饲养,增加仔猪的抵抗力,降低大肠杆菌病在肠道内的繁殖,使其不能达到致病水平。从实践经验和农户反映的情况来看,仔猪在断奶时或者阉割前一周是预防本病的最佳时间,可有效增强仔猪的抵抗力,从而提高成活率。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 篇3
1 剖检变化
病死猪的特征性病变为胃底区黏膜下的胶冻样水肿病变,大肠及结肠肠系膜严重水肿。切开肠系膜有淡黄色胶冻状水肿液流出。胸和腹腔内有不同程度积液,呈淡黄色胶冻状。
2 实验室检查
取病死猪肝、脾和淋巴结抹片染色镜检,发现有少量散在的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3 细菌分离培养
分别无菌采取肝脏、小肠、颌下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结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和三糖铁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可见灰白色、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圆形和稍隆起的小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可见圆形、红色的小菌落,在鲜血培养基上有溶血现象。将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穿刺接种到三糖铁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基呈黄色,并有气泡产生。取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阴性、平直、两端钝圆的小杆菌。
4 治疗
目前对该病尚无特效疗法,但是经综合治疗后有一定效果,治愈率较高,治疗原则是抗菌消炎、减少渗出、强心利尿、加速排毒和减少吸收。
针对病原治疗,可将磺胺嘧啶钠20~25mg/kg体重和5%葡萄糖10mL混合耳静脉注射。对症治疗用硫酸卡那霉素2~4mL、维生素C 6mL、维生素B 2~3mL和50%葡萄糖10mL 混合一次耳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消除水肿应用20%甘露醇100~150mL耳静脉注射,保护心脏用10%安钠咖4mL肌肉注射。4天后另3头仔猪精神状况明显好转,全群仔猪未发生异常情况。
5 防制讨论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 篇4
1 病源
1.1 五十年代, 水肿病确诊的初期, 即以明确肠道内大量的
溶血性大肠杆菌是本病的主要致病菌。以肠道内容物的离心上清液或分离菌72h培养, 冻融, 裂解菌液, 静脉接种, 均可复制本病, 因而多数学者认为仔猪水肿是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病, 细菌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水肿素, 引起小动脉、微动脉的损伤, 导致生病。
1.2 国外的多数学者认为, 引起猪水肿病的大肠杆菌血清型
较少, 其中最重要的有O138K81、O138K82及O141K85, 并认为O138K82并非经常产生肠毒素, 因此, 由本型大肠杆菌引起的水肿病, 并不一定出现腹泻。而大多数O138K82以及O141K85菌株却可产生肠毒素, 因此, 多见腹泻。此外, 常见的血清型还有O2, O5, O8, O45, O98, O147, O149等。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性
断乳的仔猪常发, 小至数日龄, 大至4月龄的也偶有发生。体格健壮, 生长良好的仔猪最为常见。发生仔猪黄痢的仔猪一般不会发生本病。
2.2 传染源主要为带菌的猪和感染的仔猪。
2.3 传播途径
由粪便排出病菌, 散布于外界, 污染饲料、水源和环境, 也可通过病母猪的乳头和皮肤, 当仔猪吮乳、舐添或饮食时通过消化道感染。
2.4 流行特点
本病呈地方流行性, 一般只限于个别猪群, 不广泛传播, 有时散发, 在猪群中发病约10%~35%, 但各猪群、各时期都有差异, 病死率很高, 春秋季多发。集约化饲养, 气温变化, 饲养条件改变, 畜群密度过大, 通风不良, 饲管用具及环境消毒不彻底, 免疫状态和其它感染因素的存在等可诱发本病。
3 发病机理
目前研究认为, 至少有志贺样毒素、F107菌毛抗原和宿主受体基因型等因素与水肿和发生紧密相关。志贺样毒素 (SLT) , 又称Vero毒素, 现已报道的主要有三型:SLT-Ⅰ、SLT-Ⅱ、及其变种SLT-Ⅳ, 与水肿病有关的是SLT-Ⅳ, 它是一种神经毒素, 经病猪肠壁吸收后, 引起肠毒血症, 出现水肿与神经症状。用其提纯物或者菌体裂解物, 静脉注射仔猪, 可人工复制水肿病。接种小白鼠能使其发生特征性后肢瘫痪。且SLT-Ⅳ的编码基因在猪水肿病常见血清型菌株中出现率很高, 证明了SLT-Ⅳ是水肿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4 临床症状
本病突发, 病猪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口流白沫。体温无明显变化, 严重时反而会降低。心跳疾速, 呼吸初快而浅, 后来慢而深。常便秘, 但发病前1~2d有轻度的腹泻。
病猪静卧一隅, 不安, 流鼻涕, 鼻镜干燥发红。死前出现神经症状, 牙关紧闭, 肌肉震颤, 四肢僵硬, 不时抽搐, 四肢划动作游泳状。触动时表现敏感, 发出呻吟声或作嘶哑的叫鸣, 有时出现昏迷症状。强行站立时背部拱起, 发抖;前肢如发生麻痹, 则站立不稳;到后躯麻痹, 则不能站立。行走时四肢无力, 共济失调, 步态摇摆不稳, 盲目前进或作圆圈运动, 严重时卧地不起。
水肿是本病的特殊症状, 常见于脸部、眼睑、结膜、齿龈, 有时涉及颈部和腹部的皮下。有些病猪没有水肿的变化, 而有些病猪因眼结膜水肿而眼球突出。病猪有体腔积液时腹部膨大。
5 病理变化
5.1 临床病例的解剖变化
病尸营养状况多良好, 眼睑水肿, 面部及皮下组织有无色透明的胶冻样水肿液蓄积。胃壁水肿, 胃大弯和贲门部水肿尤其明显, 水肿部明显增厚, 可以达3cm左右, 切面可见肌层和粘膜层之间有无色透明的胶冻样水肿液, 使粘膜层与肌层分离。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 切面湿润多汁。十二指肠和空肠粘膜弥漫性出血, 大肠粘膜呈卡他性胃肠炎景象。心包、胸腔、腹腔内有多少不定的积液。肺脏隆膨, 肺胸膜光亮湿润, 增厚, 切开时, 从切面及支气管内流出淡黄或淡红色带有泡沫的液体, 肺胸膜下有散在分布的在病灶。肝肿大, 色泽变黄, 小叶间质增宽, 有时可见其表面有不规则的灰白色病灶。脾脏肿大, 有时可见脑膜水肿, 脑干部有两侧对称的软化灶。在脑水肿时, 脑回变宽而扁平, 脑沟变浅。有时可见心外膜和肾脏出血斑点。
5.2 组织病理学变化
取病死的猪心、肝、脾、肺、肾、脑、十二指肠、肠系膜淋巴结等组织, 经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 常规石蜡切片, HE染色, 镜检, 出现以下的病变。
(1) 心肌:肌纤维肿胀, 横纹消失, 肌间水肿, 心肌纤维的间隙增宽。
(2) 肝脏:中央静脉瘀血、出血。肝窦扩张, 小叶中央肝细胞受压, 发生萎缩, 甚至坏死。
(3) 脾脏:脾的小体结构疏松, 充满水肿液。
(4) 肺脏:间质水肿, 伴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5) 肾脏: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充血, 有时可见透明栓形成, 肾小管之间蓄积有水肿液, 而使间隙变宽。
(6) 胃:固有层结构疏松, 粘膜下结缔组织水肿。
(7) 十二指肠:固有层水肿, 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8) 大脑:神经元皱缩, 周围水肿, 神经角质细胞增生, 出现噬神经元现象和卫星现象。
6 诊断
6.1 临床诊断
临诊诊断应注意, 与有水肿变化的疾病相区别。猪瘟也有发生肠水肿的, 但是有皮肤的点状出血和大肠的扣状溃疡, 非洲猪瘟常发生肺水肿。猪丹毒有时兼有眼睑水肿, 伴有粘膜发绀及跛行, 炭疽可发生颈部和内脏水肿。慢性猪肺疫主要在颈、咽、胸前皮下发生水肿, 伴有皮肤的红色斑块, 猪副伤寒以败血症和肠炎为主, 便秘腹泻交替发生, 皮肤发紫。这几种病可发生与各种类型的猪, 以高热和败血症为主要变化, 与本病不同。贫血、肾溃疡以及其它原因发生的水肿, 一般病程长, 病死率低, 胃壁无变化, 适当治疗, 易于好转, 可以鉴别。
6.2 实验室诊断
6.2.1 病料的培养
取各段肠壁粘膜刮取病料, 分别在麦康凯琼脂和鲜血琼脂上划线作分离, 18~24h后, 二者均形成圆形、隆起、湿润、光滑、半透明的菌落。其中在麦康凯琼脂上的孤立菌落为红色, 而鲜血琼脂表面为β型溶血。
6.2.2 染色镜检
采用普通革兰氏染色法对分离细菌进行染色镜检, 为红色, 有时两端略深, 球杆状或短杆状无芽孢的小杆菌, 长约1~3μm, 宽约0.4~0.7μm, 单独或成双, 但并不形成长链, 大多数有周身鞭毛能运动, 但也有无鞭毛不运动的变异株, 通常无可见荚膜。
6.2.3 药敏试验该菌青霉素、链霉素不敏感, 而对庆大霉素、氯霉素、磺胺类及磺胺增效剂等药物敏感。
7 治疗
7.1 用20%的磺胺嘧啶钠5m L肌注, 2次/d。维生素B1
3m L肌肉注射, 1次/d。也可用磺胺二甲基嘧啶、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治疗。
7.2 当致病菌对抗生素和磺胺类药有抗药性时, 可用呋喃唑酮, 0.25g/d拌入饲料内喂给。
7.3 氢化可的松50~100m L, 或维生素B1 200mg, 或亚硒酸
钠维生素E 1~2m L肌注, 同时配合解毒、抗休克等综合治疗, 能获得满意疗效。
7.4 用50%葡萄糖20~50m L, 氯霉素250万IU, 地塞米松4mg, 5%的维生素C、0.1%的亚硒酸钠各2m L腹腔注射。
8 预防
8.1 消毒, 减少母猪、仔猪周围环境的病原微生物, 每批仔猪
转出后, 因对仔猪舍的门窗、墙壁、地面等进行清洗, 再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消毒, 母猪转入仔猪舍前, 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600的百毒杀喷洒消毒。母猪产仔后, 及时清理粪便, 消除周围环境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
8.2 仔猪早期补料 (10日龄开始补料) , 并补充富含蛋白质,
维生素的饲料和细盐, 断乳不要太突然, 保持饲养条件的逐步变化, 使其有个适应的过程。
8.3 断乳后7d内不能喂的过饱, 八成即可, 以后逐渐增加供应量。严防饲喂过量的蛋白质饲料。
8.4 呋喃唑酮0.1g/kg, 混合适量的磷酸氢钙及食盐, 拌饲
料, 40日龄开始喂, 2/d, 连用2d, 隔3~5d再喂一个疗程, 连用3个疗程, 或者灌服适量的大蒜汁。
参考文献
[1]李永生.试谈猪水肿病的诊断和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1988, (6) :1-2.
[2]辛盛鹏.等, 猪传染病的诊断及其防治[J].学苑出版社, 1991, 184-186.
[3]郭太平.仔猪水肿病的诊疗报告[J].黑龙江畜牧兽医, 1994, (3) :24.
[4]伊春.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治疗[J].黑龙江畜牧兽医, 1994, (12) :28.
[5]蔡宝祥.等, 家畜传染病学第三版[M].1994, 53-53.
[6]计伦.怎样防治猪水肿病[J].江西畜牧兽医, 1996, (2) :37-38.
[7]杨敬.导致猪水肿病毒素的抗体检测[J].畜牧与兽医, 1996, 28 (6) :249-250.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报告 篇5
1 发病情况
2004年3月, 我区某养猪专业户饲养的32头50日龄的小猪, 有2头突然发病, 至第3d共有11头发病, 发病率34.4%, 死亡5头, 死亡率45.5%。发病的猪多为体格健壮、生长快的仔猪, 瘦弱的仔猪较少发病。
2 临床症状
病猪突然发病, 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或废绝;行走时四肢无力, 共济失调, 步态摇摆不稳, 有时作转圈运动。静卧时表现肌肉震颤, 捕捉时十分敏感, 叫声嘶哑;随病程发展, 突然倒地, 四肢作游泳状划动, 无法站立, 磨牙, 口流白沫。后期反应迟钝, 呼吸困难, 倒地抽搐。多数病猪体温不高, 偶有个别病猪体温达40℃以上。病猪后期眼睑水肿, 结膜潮红, 严重时颜面、颈部、头部也可见水肿。
3 病理变化
病死猪的皮下组织和肠系膜呈胶冻状水肿;心房冠状沟水肿;胃壁水肿, 常见于胃大弯和贲门部及胃底粘膜最为明显, 切开水肿部, 可见粘膜与肌层间有一层胶冻样水肿物, 流出黄色液体;肺瘀血水肿;全身淋巴结几乎都有水肿, 尤以下颌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最为明显, 淋巴结切面多汁, 并有充血、出血和炎性变化。心包和胸膜腔有不同程度积液, 呈淡黄色透明液体, 暴露空气后呈胶冻样。肝肿大, 表面有高粱米粒大的出血点;脾肿大, 边缘出血。
4 实验室检查
4.1 涂片镜检
无菌取病死猪的肠系膜淋巴结、心、肝组织触片, 革兰氏染色后, 显微镜检查, 可见有散在、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4.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取病死猪的心、血、肠系膜淋巴结分别接种普通琼脂平板与麦康凯平板上, 在37℃恒温箱中培养24h后,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长出湿润、边缘整齐、圆而突起、直径1.5~2mm的灰色半透明菌落;麦康凯平板上有光滑、湿润、凸起的红色菌落形成。挑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与触片中形态一致的革兰氏阴性菌。
4.3 生化试验
将该菌在无菌条件下, 接种于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尿素的发酵管中, 密封后在37℃恒温箱中培养24h, 结果为该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 不发酵蔗糖, 不产生H2S, 不能分解尿素。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特征性病理变化, 结合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仔猪水肿病。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
(1) 最好自繁自养, 特别注意不从疫区引进仔猪。
(2) 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断奶不要太突然, 更换饲料要有一个过渡期;避免饲料过于单一, 多喂青绿饲料, 加喂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也可在饲料中加喂氟苯尼考、土霉素等抗菌素预防本病。
(3) 仔猪断奶时, 每头肌注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2m L, 间隔10d再重复用1次。
(4) 猪舍、运动场、用具进行定期消毒, 并保持干燥卫生。
6.2 治疗
(1) 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治疗, 同时对环境用0.1%消特灵等进行彻底消毒。
(2) 5%恩诺沙星注射液, 肌注0.1m L/kg.bw, 2次/d, 连用
3d。
(3) 病初可补充维生素和亚硒酸钠配合治疗。水肿严重的可选用速尿6mg/kg.bw或呋噻脒1mg/kg.bw肌注以加快毒素随尿排出。同时可用地塞米松0.5mg/kg.bw进行抗过敏、抗毒、抗休克治疗。
(4) 对症状重的患猪, 每头用20%磺胺嘧啶钠20~40m L、Vc 1~2g、地塞米松10~20mg、25%葡萄糖注射液50~100m L静注, 1次/d, 连用2~3d。
7 小结与体会
7.1 仔猪水肿病是由大肠杆菌侵入猪体产生毒素引起, 起
病急, 病程短, 对新发生的病例, 应先脱敏解毒, 再补液, 最后抑菌消炎;对24h以上的病例, 应先补液, 再消炎抑菌, 最后解毒排毒。
7.2 因缺硒会加剧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 应用补硒进行辅助疗法, 提高治愈率。
7.3 建议养猪户对10~15日龄的仔猪颈部肌注仔猪水肿病多价灭活苗, 2m L/头。
7.4 降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 提高粗纤维含量。
7.5 搞好环境卫生, 注意严格消毒。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和预防 篇6
1 临床症状
患病仔猪在发病初期出现采食量减少、精神不振、步态不稳或转圈等症状;继而出现呼吸急促或困难、痉挛和骚动不安、叫声嘶哑、口吐白沫、眼睑和颜面部严重水肿等症状;至后期, 发生前肢或四肢麻痹、卧地不起或做划泳运动、两耳及四肢发紫、水样腹泻和昏迷症状;最后多衰竭而死。
2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 可见上、下眼睑水肿, 眼球外突;脑水肿;胸、腹腔均有黄白色积液;肠系膜水肿呈胶胨样, 切开后流出大量黄白色液体;胃黏膜、胃壁水肿, 切开后可见胃黏膜层和肌肉层之间呈胶胨样。
3 诊 断
根据断奶前后膘情较好的仔猪多发的现象, 结合眼睑和颜面部水肿、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等临床表现, 即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无菌取病死猪小肠内容物, 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若见有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平直、两端钝圆的小杆菌, 即可确诊为仔猪水肿病。
4 治 疗
鉴于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应在仔猪发病早期及时采取对症疗法, 多能获得良好疗效。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 (尽快排出肠内有害内容物) :可用人工盐1.0~1.5 g/kg体重, 加适量水, 1次灌服。抗菌消炎、解毒:可用恩诺沙星3.0~5.0 mg/kg体重、0.5%地塞米松0.5~1.0 mL、5%维生素C 2.0 mL, 1次肌肉注射, 2次/d, 连用3 d;或用庆大-小诺霉素3.0~4.0 mg/kg体重、0.5%地塞米松0.5~1.0 mL、5%维生素C 2.0 mL, 1次肌肉注射, 2次/d, 连用3 d。缓解神经症状:可用5%萄葡糖0.3~0.5 L、20%甘露醇40.0~50.0 mL、10%安钠咖1.0~2.0 mL, 1次静脉注射, 1~2次/d, 连用2 d, 以缓解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消除水肿:可用呋喃苯胺酸3.0~4.0 mg/kg体重, 1次肌肉注射, 1~2次/d, 连用2 d。
5 预 防
5.1 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1周龄时, 开始用乳猪料诱食, 训练其尽早采食, 以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和消化酶分泌;防止仔猪料成分单一、营养不全, 要供给全价饲料并适当降低其蛋白质水平, 逐渐增加饲喂量且不要突然更换饲料;为断奶前后仔猪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在仔猪料中添加0.1%土霉素粉, 对预防仔猪腹泻和水肿病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5.2 搞好养猪环境卫生和消毒
每天清理猪圈、舍内粪便, 使之无积尿、无污水, 并保持环境卫生;定期对猪圈、舍用0.3%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 能有效消灭传染源。
5.3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一例仔猪水肿病的诊治 篇7
1发病情况
我县某镇一养猪户,有1窝11头50日龄仔猪,饲养在同一个圈舍中,天气连日阴雨,舍内潮湿,粪便清理不及时。2009年7月10日有仔猪发病,而后猪群陆续发病,膘情好的仔猪发病多,病猪食欲不振、喝凉水、有呆立和冲撞症状,嘶叫等症状。
2临床症状
病猪病初表现为怕惊吓、乱走乱撞、体温升高至39.5~41.0℃,眼结膜发红,眼睑轻度肿胀,食欲不振,有的粪便污秽,一般尿少或无尿。中期食欲废绝,拱背,全身阵颤,鼻镜干燥发紫,走路摇晃,肌肉紧张,有的后躯卧地,前腿以站立或跪姿拖行,眼睛周围和脖颈明显水肿,叫声嘶哑,呼吸困难,有的俯卧一隅,似睡状。后期病猪头盖部、面颊、眼圈甚至颈部高度肿胀,嘴触地,不能站立,对体表各处的刺激感觉迟钝、微弱、呼吸异常困难,口流粘液,体温下降,最后抽搐尖叫,昏迷衰竭,窒息死亡。有的在受到惊吓后撞到物体而休克死亡。
3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猪可见眼睑及结膜水肿,呈紫红色,血管明显,头盖、眼睑、鄂凹、颈前部皮下高度水肿。胃大弯高度水肿,胃壁肿胀3~5倍,在黏膜下层和肌层之间聚积胶胨样黄白色液体。胃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均肿胀,切面外翻多汁,有的出血。结肠袢系膜异常水肿,呈胶胨样凝结。结肠、盲肠黏膜和浆膜下异常水肿,厚度加5~8倍,亦呈胶胨样。
4实验室诊断
4.1镜检
无菌取病死猪的肝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抹片,染色,镜检,发现有少量散在的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4.2细菌培养
取病料接种于培养基上,于37%恒温培养24h后观察结果。可见在普通培养基上长出光滑、灰白、湿润、圆形且边缘整齐、稍隆起的小菌落。选择典型的菌落,接种于麦康凯和5%的鲜血琼脂培养基上。麦康凯培养基上呈红色菌落,鲜血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周围有深血环。本菌可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糖,不发酵木糖、蔗糖、鼠李糖,不分解尿素,不产生硫化氢。
4.3动物实验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水肿液并进行纯化,接种于小白鼠能使其后肢瘫痪,这是由于水肿病的病原菌产生了神经毒素,而导致小白鼠出现了水肿与神经症状。
5治疗措施
对全圈猪全部用药物进行治疗,用药剂量相同,未发病的猪用药2d,病猪用药4d。每头病猪用链霉素20万U;樟脑、安钠咖等强心药物选其一,剂量为3~5mL;利尿剂,如呋噻咪等(按说明书给药);消肿药,如恩诺沙星5mL;病初投服适量缓泻剂,如硫酸钠、硫酸镁、人工盐等,促进肠蠕动及分泌,以排出肠内容物为目的。
5d后回访,病猪死亡2头,其余发病的9头猪全部痊愈。
6小结
(1)大肠杆菌存在于部分健康母猪和感染仔猪肠道内,随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
(2)主要发生于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的断乳猪,常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其发病率差异很大,但致死率很高(可达80%~100%)。一般不广泛传播。育肥猪和10日龄以下仔猪很少见。
(3)仔猪断乳前后饲料急剧改变,圈舍卫生不良,气候骤变,饲养管理不善,饲料单一或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因素,可导致胃肠机能紊乱,引起肠道微生物区系异常改变,促进某些微生物的伺机繁殖,诱发本病。
(4)及时清理粪便,经常清扫圈舍,保持通风、干燥。用消毒药定期或不定期对场地和用具进行消毒。
(5)水肿病是仔猪的常见病,要及早补充质量好的颗粒料,按照仔猪饲养程序做。加之给母猪产前或仔猪14~18日龄注射水肿病疫苗,这样对预防水肿病的发生可发挥极大的作用。
(6)发生水肿病时,要及早诊断,及早用药。做到1头发病,全群(全圈)进行预防治疗。病初投服缓泻剂,因为水肿病是一种肠毒素中毒性疾病,投服缓泻剂的目的是清除肠道传染源,消毒2次/d,用0.3%过氧乙酸带猪消毒。
(7)猪发病时,应降低精料添加量及其采食量。
山区仔猪水肿病的综合诊治 篇8
1 流行特征
本病主要发生在断奶仔猪, 多见于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在仔猪群中, 部分仔猪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发病率5%~30%, 致死率高达90%以上。病程短的仅仅几个小时, 一般为1~2 d, 也有长达7 d以上的。经过临床检查, 主要发生于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的仔猪。在哺乳期间发生过黄白痢的仔猪或正在发生严重腹泻的仔猪, 一般不发生本病。该病的发生与猪的应激有很大的关系, 它经常发生在断奶、疫苗注射、驱虫、运输、气候变化、改变饲料等应激之后的1~3 d。
2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很短, 在发病初期常常见不到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慢性病例表现为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废绝, 体温正常或偏低。特征症状是头部水肿, 脸部、眼睑部水肿尤其明显, 有时颈部和腹部皮下也出现水肿。病猪行走不稳、摇摆、共济失调, 无目的走动或转圈, 形如醉态, 有的盲目乱撞, 有的前肢跪地, 后肢直立, 突然前冲。或突然倒地, 四肢呈游泳姿势乱划, 磨牙, 口流泡沫状液体。后期反应迟钝, 呼吸困难, 叫声嘶哑, 倒地抽搐。急性的发病数小时死亡, 一般病例1~2 d死亡, 病程长的延至5~7 d, 有极少数能耐过自愈。
3 病理变化
病死猪上下眼睑、颜面以及头颈部皮下水肿, 切开呈灰白色胶冻样, 流出黄白色或白色液体。胃内充满食物, 黏膜潮红, 有时出血, 胃壁特别是胃大弯部和贲门部显著水肿。黏膜层和肌层之间有胶样水肿。结肠和盲肠浆膜下水肿, 厚度增加, 肠系膜呈胶冻样, 切开有无色液体流出。全身淋巴结几乎都有水肿, 尤以下颌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最为明显。淋巴结切面多汁, 并有充血、出血和炎性等变化。
4 诊断
本病为断奶前后膘情较好的猪多发, 根据临床特征 (头部水肿、神经症状等) 和病理变化 (典型的水肿变化等) , 结合病程短、死亡极快等即可诊断该病。诊断时一方面应注意与营养不良性水肿区别, 另一方面还要与有神经症状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如果有广泛的充血或出血病变时则应与猪瘟、猪丹毒相区别。
5 治疗
本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所造成的, 此毒素影响神经和循环系统。目前治疗水肿病的方法很多, 但没有特异的疗法, 一般以综合疗法为主。对本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治, 若已出现卧地不起、叫声嘶哑、体温下降等晚期病状时, 其治疗效果欠佳。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即抗过敏、消除水肿和抑制肠道致病菌协同进行, 收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其具体如下:
5.1 停食
当诊断为仔猪患水肿病时, 全群仔猪立即停食, 特别是停喂商品性饲料, 只给仔猪群供给清洁的饮水, 只能投喂少量切碎的新鲜青饲料, 降低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繁殖和毒素的产生速度, 截住细菌毒素产生之源, 恢复胃肠机能, 连续2~3 d。
5.2 药物治疗
用复方恩诺沙星4~6 mL和0.1%亚硒酸钠3~4 mL肌肉注射, 再用5%葡萄糖200 mL, 维生素C 10 mL, 静脉注射, 药量视仔猪病情和体重加减, 2次/d, 连用3 d (亚硒酸钠只在第一次使用) 。此外用盐类缓泻剂通便, 以减少毒物的吸收, 对治疗可起到积极作用。
5.3 中药疗法
芒硝50 g、大青叶25 g、大黄25 g、牵牛子20 g、茵陈25 g、栀子20 g、胆草15 g、茯苓15 g、郁金15 g、陈皮15 g、车前子15 g、芦荟10 g、瓜蒂10 g, 共为细末, 开水3 000 m L冲调, 加红糖250 g为引 (以上为10头10 kg重猪的剂量) , 一次灌服或让猪自饮, 隔日1次, 连用2次。
6 预防
6.1 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 喂料定时、定量, 少喂多餐, 每餐7~8成饱, 断奶后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喂方式, 避免应激现象的发生。
6.2 坚持自繁自养, 严把引进关, 严禁从有病的地区和猪场购进猪只, 新购进的猪需进行隔离观察2 d确认无病后才能并群。
6.3 搞好环境卫生, 及时清理粪便及栏舍的清洁卫生, 对栏舍和周围定期消毒。圈舍保持干燥清洁, 通风换气, 做好防寒保暖, 避免遭受寒冷因素的侵袭。
6.4 饲喂全价饲料, 避免日粮过于单纯或蛋白质偏高。蛋白质含量20%左右, 提高粗纤维的含量, 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剂, 也可适当添加土霉素或氟哌酸, 链霉素以预防本病, 新生乳猪断奶前注射0.5 mL/头亚硒酸纳VE。
6.5 加强免疫接种, 母猪配种前应肌注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疫苗, 母猪临产前40 d和15 d分别注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 每次2 mL/头, 以增加母猪血清和初乳的抗体。最好选用由本地分离菌株制备的疫苗进行接种。仔猪14~18日龄注射水肿病疫苗, 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7 体会与小结
7.1 仔猪水肿病的病原——溶血性大肠杆菌, 存在于健康猪的肠道内, 当断奶后的仔猪因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在机体中的消失, 以及气温突变、饲料的改变、转群等应激因素诱发本病发生。因此其治疗原则是综合对症治疗, 即抗过敏、消除水肿和抑制肠道致病菌协同进行。
7.2 因缺硒会加剧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 应用补硒进行辅助治疗, 提高治愈率。
7.3 加强饲养管理, 出生后7 d, 在吸乳的同时, 让其尽早适应人工饲料。所用饲料要求新鲜, 少量多次添喂, 促进胃肠功能。减少应急反应, 注意保温和添加多种维生素提高仔猪自身抵抗力是关键。
7.4 用仔猪水肿病疫苗预防接种是目前预防该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14~18日龄仔猪注射水肿病的多价灭活疫苗, 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仔猪水肿病的临床诊治】推荐阅读: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体会论文06-22
疑似仔猪水肿病诊治06-08
仔猪水肿病的防制05-25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体会07-10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技术11-04
奶牛乳房水肿诊治07-25
仔猪球虫病的诊治报告11-09
保育仔猪腹泻诊治论文05-23
仔猪弓形虫病诊治06-13
仔猪沙门氏菌病诊治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