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水肿

2024-10-10

术后水肿(共8篇)

术后水肿 篇1

血栓性外痔是外痔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由痔外静脉丛的血栓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性外痔手术治疗适用于血栓外痔较大、血块不能吸收、局部炎症水肿局限着[1]。临床上手术方式一般实施外痔血栓的剥除, 手术后敞口换药。我科接诊一位外痔血栓剥除术后并发严重水肿的患者, 治疗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 58 岁, 痔疮病史30 年, 肛周坠胀疼痛逐渐加重1天于2015 年9 月21日门诊就医。病历记录肛周6 点方向有0.8cm *0.7cm血栓外痔, 检查血常规和心电图无异常, 在局部麻醉下实施血栓剥脱术。术中剥除血栓约0.7*0.7 大小, 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 油纱条填塞腔内止血, 纱布敷料外层固定。嘱回家卧床休息, 大便后清洁肛周并到门诊换药。

次日晨患者起床后感觉肛周坠胀明显、疼痛难忍, 不敢如厕, 急诊来院治疗。检查肛门处纱布敷料完整, 中心部位有1cm *1cm大小的陈旧渗血, 揭除敷料见肛门口痔疮脱出, 约3cm *3cm大小, 水肿明显, 油纱条还在创面腔内, 外露部分有陈旧血迹。对伤口部位实施清洁, 给予马应龙痔疮膏涂抹, 并指导患者合理的生活习惯及大便后的局部处理方法, 疼痛缓解明显, 水肿在3 天后消失, 后期随访中指导患者看专科医生根治痔疮防止疾病复发。

2 护理评估

患者身高160cm , 体重62kg, 体重指数24.2, 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在正常范围。肛门处见痔疮脱出, 水肿明显, 约3cm *3cm大小, 6 点方向有引流纱条, 取出纱条, 无新鲜的渗血渗液, 患者诉肛周坠胀疼痛, 使用数字法疼痛评分为10 分。

3 护理措施

3.1伤口处理

伤口处理原则:尽快缓解局部水肿解决疼痛问题、促进痔疮还纳避免嵌顿过久引起的组织坏死。具体操作方法: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及肛周黏膜血迹和污渍 (操作时动作轻柔, 忌来回涂擦) , 纱布轻轻拭干创面, 涂以马应龙痔疮膏, 在包装口套上专用帽体, 逐渐缓慢插入肛门内, 边进入边挤入痔疮膏, 借助膏体的润滑作用减轻对创面刺激, 缓解疼痛, 最后在创面敷以油纱, 外加纱布3~4 块固定。

3.2 健康教育

回家后卧床休息, 内裤垫卫生巾以固定纱布敷料防止脱落, 每日饮水1500~2000m l, 饮食清淡, 减少豆类、辛辣及萝卜等产气食物, 进食蔬菜要精细, 避免大便时刺激创面引起出血和疼痛, 如有便意要及时排便, 便后清洗肛周, 再用1:5000 高锰酸钾温水坐浴15 分钟, 擦干, 涂抹痔疮膏, 更换洁净卫生巾, 到医院换药。

3.3 愈合情况

患者次日就诊, 诉前一日换药后疼痛逐渐缓解, 约两小时后疼痛消失, 当日晚排便顺利, 晨起后又大便一次, 1:5000 高锰酸钾温水坐浴后涂抹痔疮膏来诊。检查肛周, 水肿约0.5cm *0.3cm大小, 可看到部分膏体类药物附着。生理盐水棉球擦拭药物, 检查创面无渗血, 涂抹痔疮膏并告知患者继续目前治疗, 三日后门诊复查见肛周水肿完全消失, 跟踪10 天无不良反应。

4 小结

血栓性外痔是较常见的外痔之一。如果肿块较大, 疼痛明显可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治疗, 切开皮肤, 显露血栓并取出[2]。手术剥除血栓作是保守治疗无效的一个补救方案。但术后易并发水肿、疼痛、出血等症状[3]。在临床治疗并发症方面, 中药熏蒸、微波理疗等等疗法各有其独到之处。其中, 中医外治疗法在处理并发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该患者局部疼痛主要是痔疮脱出后的水肿和炎症所致, 治疗方案要从病因分析以消炎、消肿为主要手段, 必要时配合止疼药物的使用。高锰酸钾是强的氧化剂, 具有消炎作用。

术后第二天敞开伤口, 开始用1:5000 高锰酸钾液坐浴[5], 马应龙痔疮膏主要有人工牛黄、珍珠、硼砂及冰片组成, 具有凉血消肿、清热解毒、去腐生肌的作用, 对水肿和炎症有双重治疗效果。使用时注意先在外侧水肿部位涂抹, 2~3 分钟后再挤入肛内, 使用膏剂时“先外后内”“逐渐给药”的方法充分利用膏剂本身的润滑作用, 尽量减少对肛周黏膜的损伤, 在操作时患者无明显疼痛。使用痔疮膏, 取材方便, 可在短时间内解决患者痛苦, 相比中药熏蒸或微波治疗等方法费用低, 安全有效, 尤其在患者饱受疼痛不适的情况下更体现其治疗的人性化。但在此建议如果水肿及疼痛症状不能在数小时内缓解, 要及时改用其它治疗方案。

另外, 伤口护理要重视健康教育对治疗的配合作用, 卧床休息可减少局部水肿的发生, 清淡饮食、限制辣椒、豆类及萝卜等食物摄入可减少便秘发生, 避免产气过多对创面的刺激。同时要考虑患者有内痔的存在, 和患者沟通时建议一周后伤口修复看肛肠科医生, 必要时行内痔的根治手术避免再次复发。

参考文献

[1]万华, 张雅明, 李咏梅等主编, 跟名医做临床外科难病.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

[2]扬升, 孙艳君, 马殿信主编, 临床常用诊疗护理技术.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3]周风军, 张志勇, 李玉生.肛舒洗剂配合微波治疗混合痔术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 2013.

[4]任宝书, 胡涛, 贾晨霄, 等.中药熏洗促进肛肠病术后恢复40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 2008.

[5]赵玉元等主编, 外科学实习指导.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9.

术后水肿 篇2

一、病例介绍

患者,女,25岁,入院日期2012年12月25日,以“停经48天,阴道出血18天,下腹痛2天”之主诉入院。现病史:末次月经时间:2012年11月7日,经量正常,12月7日起出现少量阴道出血,12月20日出血增多,稍多于月经量,12月21日出血减少,来我院就诊,查血 -HCG:1237mIU/ml,孕酮:2.80ng/ml,彩超示:①右卵巢边缘稍高回声包块;②陶氏腔积液。12月23日我院血 -HCG:1432mIU/ml,于门诊抗炎治疗3天后,12月24日我院血查 -HCG1681mIU/ml,近2天出现下腹痛,无肛门坠胀感,无恶心呕吐,仍有少量阴道出血,门诊以“宫外孕”收入院。既往体健,月经规律,周期29天,经期5天,无痛经,经量正常。查体: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07/71mm 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心肺查体未及异常,腹部柔软,下腹压痛(+),反跳痛(+),余查体无特殊。专科查体:外阴发育正常,毛发分布正常,阴道通畅,无畸形,粘膜正常,分泌物量少,血性,无异味,宫颈无肥大,光滑质中,无出血,宫颈管内有出血,无明显举痛,子宫前位,形态大小正常,质中,表面光滑,轻度压痛,活动度可,左附件区压痛明显,右附件区轻微压痛,直肠子宫凹陷不饱满,无触痛。入院查血 -HCG1793mIU/ml,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彩超示右侧附件区混合性包块(宫外孕可能),盆腔大量积液,腹腔积液。立即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4ml,腹腔内出血存在,于19点35分急诊,在腹腔镜下行右侧输卵管胚胎挤出术+盆腔粘连松解术+诊刮术,手术顺利,于20点45分安返病房,予以抗炎,支持对症治疗,持续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患者于21点10分开始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无心慌胸闷等不适,查体:BP106/65mmhg,P132次/分,R30次/分,SpO2(血氧饱和度)84-94%,腹部伤口敷料干燥,尿管引流畅,色淡黄,质清,量400ml,立即给高流量面罩吸氧,建立心电导联,双氯芬酸钠50m塞肛,请麻醉医师看病人。建议病人取半卧位,地塞米松10mg静推,速尿10mg加墨菲氏管内滴入。21点45分患者仍有咳嗽,咳痰,为白色泡沫痰,查体:BP110/65mmhg,P135次/分,R30次/分,SpO292%,腹部伤口敷料干燥,尿管引流畅,色淡黄,质清,量500ml,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湿罗音,主任医师指示:急性肺水肿,急性左心衰,再次速尿20mg静推,急查血糖、凝血相、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予以西地兰0.4mg+50%葡萄糖40ml缓慢静推,氨茶碱0.25mg+50%葡萄糖40ml30分钟泵入,告病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2点患者仍咳白色泡沫痰,部分带有血丝,感轻微下腹疼痛。查体:BP105/60mmhg,P133次/分,R25次/分,SpO297%,腹部伤口敷料干燥,尿管引流畅,色淡黄,质清,量1700ml,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肺底可闻及湿罗音,较前好转,治疗有效。23点患者偶有咳嗽,为白色泡沫痰,无其他不适,查体:BP110/65mmhg,P118次/分,R22次/分,SpO298%,腹部伤口敷料干燥,尿管引流畅,色淡黄,质清,量2300ml,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未闻及湿罗音,症状较前明显好转,继续观察病情变化。术后予以预防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复查凝血全套、心肌酶谱、胸部CT、心電图检查正常,无其他并发症,康复出院。

二、急救与护理

急性肺水肿是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类型,是急诊科常见疾病之一。它来势凶猛、病情危重、变化复杂,护士应做到:正确判断、及时配合抢救、分秒必争,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患者术后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应重视,这是急性肺水肿的典型症状。此后患者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湿罗音都应考虑急性肺水肿。急救与护理步骤如下:

①立即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必要时轮流四肢结扎止血带,以减少静脉回流。

②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经50%酒精湿化面罩给氧,氧流量6-8 L/min,以减少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除,改善缺氧症状和通气功能。

③镇静剂:皮下或肌肉注射吗啡5-10mg或哌替啶50mg,对于昏迷休克、严重肺部疾病患者禁用。

④快速静注利尿剂速尿,以减少回心血量。

⑤缓慢静推强心剂西地兰,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应用血管扩张剂,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同时应用氨茶碱以解除支气管痉挛,指导患者有效咳嗽。

⑥应用地塞米松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周围血管阻力。

⑦给予持续心电监护,留置导尿,观察尿量及性质,准确记录出入量,严密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呼吸、心律、心率、血压、输液滴速及用药的反应,及时准确详细做好记录。

⑧做好心理护理,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及时与家属及患者沟通,消除焦虑恐惧,取得配合。

三、急救体会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阴囊水肿的护理 篇3

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年龄50~80岁, 中位年龄63.5岁, 其中单侧腹股沟疝患者30例, 双侧腹股沟疝患者6例, 直疝患者11例, 嵌顿疝患者3例, 均采用美国生产的网片, 50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发生阴囊水肿, 35cm×20cm×20cm~9cm×7cm×7cm, 阴囊水肿多呈球形肿物, 患者自觉有肿胀、下坠感、活动受限, 水肿严重时可埋没阴茎。

2 护理措施

2.1 体位护理

患者术后回到病房, 用沙袋压迫切口4h, 避免切口积液积血。取平卧位, 腘窝垫软枕, 不宜过早采取半卧位, 以免增加腹压, 影响手术部位的愈合。术后3d内取平卧位, 3d后可下床适当活动。

2.2 局部护理

2.2.1 保持阴囊清洁干燥, 排尿后及时用柔软毛巾擦拭干净, 减少尿液刺激。每晚用温水或1∶5 000高锰酸钾清洗局部, 干燥后涂抹滑石粉, 夏季每日清洗次数增加至2次, 嘱患者穿质地柔软、能吸汗的棉质内裤。

2.2.2 患者应卧床休息。为减轻阴囊下坠不适, 患者卧位时采取2种方式。 (1) 垫托法:把毛巾或棉垫折叠起来垫在阴囊下部, 折叠毛巾的大小以阴囊水肿大小为准, 高度以患者感觉舒适、无下坠感为宜。 (2) 胶皮手套法:胶皮手套装水2/3, 上面垫上棉垫, 用其托起阴囊。经临床观察:胶皮手套法柔软、刺激性小且垫起的角度适中, 使患者感觉舒适, 优于垫托法。

2.2.3 轻度阴囊水肿患者限制其活动量, 在短时间下床活动时, 用丁字带或三角巾把阴囊兜起, 防止下坠加重水肿。

2.3 特殊处理

2.3.1 患者有腹膜炎时, 阴囊水肿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的炎性反应, 采用33%的硫酸镁局部湿敷, 每日3次, 3~5d后症状缓解。

2.3.2 对阴囊水肿局部出现破溃感染及破裂的患者, 操作中动作应轻柔, 减轻疼痛;破溃与破裂处渗液不止者, 禁止敷料覆盖, 应使创面暴露,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室温保持30~32℃;在破溃感染初期创面表浅时, 每日用生理盐水和3%过氧化氢清洁创面3次, 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每日1次, 照射3~4d破溃处无渗液, 创面清洁干燥后改为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 (TPD) 照射, 每日3次, 一周后创面结痂愈合。破裂处每日用1∶50 000呋喃西林清洗裂口3次, 涂碘伏防感染, TPD灯照射每日3次, 一周后皲裂处基本愈合。破溃与破裂处在TPD灯照射涂四环素软膏保护创面, 防尿液浸渍。TPD灯照射时间<20min, 灯与阴囊之间的距离>25cm。

2.4 减少增加腹内压因素

在患者饮食中适量增加纤维性食品, 预防便秘。出现便秘时给予开塞露或其它缓泻方式, 医护人员在查体及护理检查中尽量减少暴露患者身体;注意保暖, 防感冒、咳嗽;对脾气暴躁患者要耐心, 以稳定情绪, 避免发怒。应避免一切增加腹内压的因素, 消除或减轻阴囊水肿。

2.5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麻醉情况给予患者饮食, 一般术后6h可进食流质, 50例患者的白蛋白均低于正常值, 病程较长, 机体内环境改变, 电解质紊乱。因此, 在饮食上给予易消化、好吸收的优质蛋白, 多给予高纤维食品并严格掌握每日出入量。

2.6 心理护理

阴囊水肿给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都带来了一定痛苦。中年患者对自己的工作及婚姻考虑较多, 往往情绪低落, 对未来生活丧失信心;老年患者思想较保守, 不愿让年轻护士为其清洗阴囊部位。针对这些情况, 在生活护理上, 应尽量满足患者的愿望, 使他们感觉舒适。在心理沟通上, 经常与患者交谈, 鼓励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向患者讲解阴囊局部护理的重要性, 以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

3 讨 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项更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的手术[1]。缝合少、手术简单、复发率低于1%, 术后疼痛轻微。尤其对中老年人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而不致影响重要器官功能[2]。但术后阴囊水肿的发生增加了患者心理和精神的痛苦, 阴囊皮肤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 造成代谢及营养障碍, 水肿皮肤抵抗力差, 皮肤变薄, 易受损而发生溃疡。如损伤后还有渗出, 易发生感染, 感染后进一步加重水肿, 使伤口难以愈合。每日应仔细观察水肿部位皮肤有无发红或苍白, 及时发现破溃处, 给予必要处理。掌握卧床患者接尿袋的松紧适宜度, 水肿明显时可用容器直接接取[3]。水肿时采用抬高阴茎法, 不但使患者感觉舒适, 使其固定、减少与床单之间的摩擦, 还可使局部皮肤通风干燥, 有预防感染的作用, 托起的阴囊位置较高, 有利于静脉回流, 加快水肿消退。此时严禁阴囊穿刺放液, 穿刺放液易使阴囊表皮渗液不止, 更增加了护理难度。由于护理得当, 其中35例阴囊水肿完全消除, 14例症状减轻, 只有1例患者阴囊水肿的症状未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吴光煜.症状与护理-护理程序途径[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7:55-61.

[2]马颂章, 李燕青.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J].临床外科杂志, 1998, 6 (4) :234.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原因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月就诊的乳腺癌患者共92例,手术方式均为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患侧比对侧上肢周长差2cm。排除双侧乳腺癌、术后缺乏随访患者。术后随访2年,出现术后患侧淋巴水肿患者34例(A组),患侧未出现淋巴水肿58例(B组)。

1.2 方法

统计2组年龄、身高、体质量、肿瘤大小、是否化疗、侵袭淋巴结个数、左或右侧乳腺癌,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上肢淋巴水肿(A组)与上肢无淋巴水肿患者(B组)在年龄、肿瘤大小、左或右侧乳腺癌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质量指数、化疗、侵袭淋巴结个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发病呈逐年升高趋势,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25%,处于癌症病死率的第5位[2],且具有年轻化趋势。随着癌症人数的增多,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心理、情绪上等一系列的改变[3]。上肢淋巴水肿会引起疼痛、上肢沉重、发紧、使运动范围缩小,生活或工作受到限制,情感焦虑、抑郁,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上肢淋巴水肿一般出现在诊断乳腺癌后3年发生,但也可发生很晚。一些研究还表明上肢淋巴水肿会降低生存率[4]。因此,了解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预防其发生,并有利于引导患者避免发生上肢淋巴水肿。

本结果显示,上肢淋巴水肿与上肢无淋巴水肿患者在年龄、肿瘤大小、左或右侧乳腺癌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质量指数、化疗、侵袭淋巴结个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与年龄、肿瘤大小、左或右侧乳腺癌无关系,但与体质量指数、侵及淋巴结个数及化疗相关。不同的研究所列出的危险因素不同,有研究表明手术方式(肿物切除或乳房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或移除、放疗、化疗、体质量增加、上肢外伤、上肢感染甚至过度使用上肢均可引起上肢淋巴水肿[5],本结果与之相符合。有研究表明淋巴结的切除、高血压、放疗、化疗均促进上肢淋巴水肿的发展[6]。也有研究表明乳腺癌分期、年龄、淋巴结移除不会增加上肢淋巴水肿[7]。

目前,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成为世界性难题[8]。一般药物、物理方法很难彻底治愈,手术方式单一且不好操作,因此有效预防上肢淋巴水肿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措施。降低体质量指数、减少感染及上肢创伤有利于减少上肢淋巴水肿[9]。

因此,术前、术后减轻体质量及严格掌握化疗禁忌证,对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Eleri Lloyd Davies.Breast cancer[J].Medicine,2016,44(1):42-46.

[2]Naderimagham S,Alipour S,Djalalinia S,et al.National and sub-national burden of breast cancer in Iran 1990-2013[J].Arch Iran Med,2014,17:794-799.

[3]Merchant SJ,Chen SL.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lymphedema after breast cancer treatment[J].Breast J,2015,21:276-84.

[4]Afsharfard A,Mozaffar M,Orang E,et al.Trends in epidemiology,clin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reast cancer in Iran:results of a 17 year study[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3,14:6905-6911.

[5]Fu MR.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Symptoms,diagnosis,risk reduction,and management[J].World J Clin Oncol,2014,5:241-247.

[6]Golshan M,Smith B.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arm lymphedema in the patient with breast cancer[J].J Support Oncol,2006,4:381-386.

[7]Zhu YQ,Xie YH,Liu FH,et al.Systemic analysis on risk factors for 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4,15:6535-6541.

[8]Iuchi T,Dai M,Sanada H,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treatments 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upper and lower lymphoedema in Japan:a cross-sec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J].Int J Nurs Stud,2015,52:913-919.

术后水肿 篇5

关键词:乳腺癌,中医辨证,淋巴水肿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疗效肯定,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手术破坏淋巴网引起高蛋白液体回流受阻,术后的并发症包括术后淋巴水肿和水肿引起的疼痛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这也是乳腺癌术后康复治疗的难点[1]。现代医学对症治疗,可应用的干预手段有限,疗效不尽如人意。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手术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年龄31~69岁,平均(38.12±4.75)岁;病程20~73天,平均(45.14±9.84)天,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气虚血瘀型16例,脾虚湿蕴型9例。对照组年龄30~67岁,平均(38.51±4.36)岁;病程24~71天,平均(45.32±9.19)天,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气虚血瘀型18例,脾虚湿蕴型7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中医证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内科肿瘤学》中相关诊断标准[2]。根据患者水肿的程度可分为:(1)轻度,患肢上臂周径比健侧上肢增粗不足3 cm,水肿仅限于上臂近端;(2)中度,患肢上臂周径比健侧上肢增粗≥3 cm但<6 cm,水肿延伸至前臂或手背;(3)重度,患肢上臂周径比健侧上肢增粗≥6 cm,水肿蔓延整个上肢,严重影响肩关节活动。

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诊断标准[3]:气虚血瘀型临床主要表现为疲乏懒言、面色萎黄、声低气短,患肢肿胀呈黯紫色,麻木发凉,舌暗红或淡紫,苔薄白,脉沉涩无力;脾虚湿蕴型,临床表现疲倦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黄,排便无力,大便稀溏,患肢肿胀苍白,按之有凹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1.3 纳入标准

(1)全部患者均顺利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手术效果良好,预计生存期不低于3个月。(2)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3)手术后病理学检测确诊为乳腺癌。

1.4 排除标准

(1)由于其他病变引起的水肿;(2)肿瘤细胞转移者;(3)依从性差或精神异常者;(4)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者;(5)患肢皮肤溃烂者。

1.5 分组与治疗

治疗组气虚血瘀证:黄芪15 g、当归15 g、丹参12 g、茯苓12 g、桃仁8 g、鸡血藤15 g、桑枝8 g、丝瓜络5 g、冬瓜皮10 g。治疗组脾虚湿蕴证:党参10 g、茯苓10 g、白术10 g、猪苓10 g、冬瓜皮10 g、桑枝8 g、丝瓜络10 g、虎杖8 g。血瘀较严重加丹参12 g;气阴虚较甚加西洋参6 g;湿肿较重加苍术8 g、泽泻10 g。对照组:呋塞米片20 mg口服,每天1次。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评价疗效。

1.6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标准拟定:(1)优良,患者治疗后患肢上臂周径与健侧上肢相近,水肿消退达到100%。(2)良好,患者治疗后水肿明显消退,周径缩小≥50%。(3)有效,患者治疗后水肿有所消退,周径缩小<50%。(4)无效,患者治疗后水肿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优良率+显效率+有效率。

1.7 观察项目

于治疗前后,采用周长测量法测量患肢与健肢鹰嘴上10 cm的周径长度,左右臂臂围差值=患肢鹰嘴上10 cm周径-健肢鹰嘴上10 cm周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变化;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疼痛变化情况。

1.8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处理,周长测量和疼痛模拟评分作为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表达,组间用t检验,总有效率作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肢水肿程度

两组治疗前左右臂臂围差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右臂臂围差值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右臂臂围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治疗前水肿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水肿中重度率显著降低(χ2=25.920、8.210,P<0.05);治疗组水肿减轻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6,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2.2 疼痛程度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V A 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不良反应

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水肿的评估

淋巴水肿的发病一般是术后3个月至3年,一旦淋巴回流受阻或中断,就会引起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滞留在组织间隙[4]。乳腺癌患者手术加上腋窝淋巴结清除以及术后的放疗都可以导致腋窝淋巴引流通路阻断,大量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滞留在组织间隙,致使血管内外胶体渗透压梯度降低,不能对抗毛细血管的滤过,大量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并导致患侧上肢水肿[5]。另外,手术创伤和术后腋窝瘢痕造成腋静脉明显狭窄,成为上肢水肿发生和发展的促进因素。

3.2 中医辨证治疗的优势

中医理论认为,淋巴结水肿属于中医“水肿”“脉痹”的范畴,主要病机为手术导致机体血脉、经络瘀滞,造成气血运行不畅,加之术后放化疗进一步损伤元气,血运推行无力,久病则血瘀、痰凝、水湿,气血两虚,阴阳失调,津液滞留则发为水肿[7]。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对不同证型的淋巴结水肿患者进行辨证治疗。根据淋巴结水肿的病机,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治疗首选[6]。

3.3 研究方向

张咏梅等[7]认为,乳腺癌术后淋巴结水肿的病机可概括为虚、瘀、湿,治疗的原则为利水消肿,补气通络,活血化瘀,因此采用活血通络汤浸浴及熏蒸,以达到疏通活络、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总有效率达到84%,显著高于仅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65%。

董晓萱等[8]研究表明,该症是由于手术损伤气血脉络,气虚则血行不畅,水湿瘀滞,瘀阻脉络发为水肿,同时引起脉络不通,加重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恶性循环,水肿日渐加重。根据虚、热、湿、瘀的轻重主次,将该症可分为气虚血瘀型、脾虚蕴湿型、脾肾两虚型、湿热壅盛型,分别进行辨证施治,效果更佳。姜晓玲等[9]认为,该症属于本虚标实证,气虚为本,湿热瘀滞为标,当采用活血化瘀补气,利水消肿以标本兼治,同时注重健脾和胃以助水湿运化。患者放化疗治疗时伴有热毒、瘀血等损伤,应加以清热解毒。本研究将乳腺癌术后淋巴结水肿分为脾虚湿蕴型与气虚血瘀型两个大类,分别给予自拟中药方剂辨证治疗,对于脾虚湿蕴型,方中党参是中医经典补益药,善健脾益肺,补中益气;白术健脾益气,利水燥湿;猪苓与白术合用,加强利水燥湿的功效;虎仗善于清热利湿;桑枝能消肿利水,祛风通络;冬瓜皮善利水消肿;丝瓜络助茯苓渗湿利水。全方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利水燥湿的功效[10]。对于气虚血瘀型,方中黄芪为补气要药,能益气固表,利水消肿;当归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茯苓能健脾和胃,渗湿利水;丹参、桃仁能舒筋活络,活血化瘀。全方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功效[11]。

术后水肿 篇6

1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诊断分极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一慢性过程,可分为淋巴液蓄积、脂肪组织增生及纤维化3个阶段。WHO统计每年有105万新发乳腺癌患者,而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发生率一般为6%~63%,75%发生在术后1年内,80%发生在术后2年内,发生率跨度较大的原因与入组患者例数、测量标准和随访时间有关[1]。评价标准:均根据《乳腺癌综合诊疗学》的判断分级,上肢水肿分3级,(1)轻度水肿:患侧上肢周径比健侧粗<3cm,多限于上臂近端,常发生在术后短期内;(2)中度水肿:患侧上肢周径较健侧粗3~6cm,水肿范围影响整个上肢,包括前臂和手背;(3)重度水肿:患侧上肢周径较健侧粗>6cm,皮肤硬韧,水肿波及整个上肢包括手指,使患者整个上臂和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早期水肿部位较为柔软,呈凹陷性,此后逐渐恶化,严重者出现上肢功能障碍、感觉异常,甚至肢体畸形。

2 上肢淋巴水肿的原因

术中清扫腋窝淋巴结群,使腋下至上臂内侧的淋巴管不可避免地被破坏,淋巴引流不畅;术后为预防积液,腋窝处均垫以敷料,加压包扎,腋静脉或多或少地均会受压,使上肢回流受阻;患者术后因恐惧及疼痛延迟上肢功能锻炼,阻碍静脉血液、淋巴回流及循环;腋窝长期积液、轻度感染,均会使残留淋巴管进一步被破坏,导致水肿发生。

3 治疗措施

3.1 药物治疗

3.1.1 地奥司明:

地奥司明含地奥司明和橙皮苷,可促进静脉回流,增加功能性淋巴血管数量,防止微循环受到损害,维持毛细血管通透性。闻爱娟等[2]报道使用地奥司明可有效提高BCRL患者的治疗效果。

3.1.2 清热消肿汤外敷:

清热消肿汤由黄芪、茯苓、泽泻、夏枯草、僵蚕、当归、三七粉各50g组成,经二次加水煎煮后浓缩成灭菌灌装300ml。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利湿消肿的作用且外敷效果甚佳。张咏梅等[3]报道使用清热消肿汤对于缓解上肢水肿具有很好的疗效。

3.1.3 皮硝外敷:

将皮硝250g装入自制皮硝袋内,以棉布制成40cm×20cm大小的袋子,两侧置绑绳,可根据患肢肿胀部位大小来调节松紧程度;将皮硝袋围敷于肿胀的上肢,0.5h后卸下皮硝,每天2次,连续用药2周。局部外敷皮硝可增强单核细胞吞噬能力,在其高渗作用下能加速局部组织水肿的消退,促进炎性反应和渗液的吸收消散,起到消肿、镇痛、软化包块的作用。皮硝外敷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高效,能明显减轻患者上肢肿胀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2 中医治疗

3.2.1 艾灸穴位联合按摩:

将艾条一端点燃,与皮肤约3.0cm的距离施灸。有报道根据中医的经络理论,取患侧手厥阴心包经上天泉、曲泽、内关等穴位,对准相应穴位,一手执艾条、另一手拇指在相应穴位及其周围区域轻轻按摩。刘华玉等[4]报道艾灸穴位联合按摩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效果显著。结果显示:实验组未发生水肿37例,轻度水肿3例,无中、重度水肿发生;对照组未发生水肿28例,轻度水肿9例,中度水肿3例,无重度水肿发生。而且,艾灸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患者也愿意接受。

3.2.2 梅花针叩刺治疗:

选取患者患侧上肢肿胀区域皮下结节处,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在结节处叩刺,然后在叩刺处拔罐10min。起罐后艾灸刺血拔罐处30min。每星期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王志光等[5]报道梅花针叩刺治疗疗效好。结果:34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通过针刺皮下结节后再局部拔罐,将瘀积于此的淋巴组织清除,祛除有形之病理产物,配合艾灸温阳行气,标本兼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价廉、方便。

3.3 物理治疗

使用空气波压力泵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将袖套套在患肢上,并固定好,采用1+3模式,调整压力,从2k Pa开始,压力逐日递增,最大压力可达20k Pa。有报道将时间设定为30min,每天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在治疗的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显示:经气压治疗后,水肿明显减轻或消退,上臂和前臂周径测量值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减小。空气波压力泵因其起效快,作用强,不良反应小,且能迅速减轻淋巴水肿,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成为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6]。

3.4 手术治疗

3.4.1 皮下组织钩剥松解治疗:

常规消毒后应用局麻+静脉辅助麻醉,将1%利多卡因与微量肾上腺素混合液注入患侧上肢的前臂和上臂皮下组织内做浸润麻醉,取上臂及前臂内外侧作1~2个约0.5~1.0cm纵行小切口。用自制皮下钩剥器分别向上下钩剥松解上臂和前臂的皮下组织,重点钩剥松解瘢痕下组织及皮下增生纤维化明显的组织,直到皮下组织松解至真皮层,术毕用纱布挤压松解组织,挤尽渗液及少量积血,术后放置硅胶管引流,缝合皮肤切口,患肢棉垫包裹后用弹力绷带从远端开始加压包扎,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1d,3d后拔除引流,并挤压术区残余积液,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个月,3个月后改为患肢每晚戴弹力袖套加压支持治疗。结果: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明显减轻,外观缩小,活动较前轻松、灵活,患者自我感觉较前明显好转,疗效明显。凤茂华等[7]用自制钩剥器松解皮下瘢痕及脂质硬化病变组织治疗乳腺癌相关的上肢淋巴水肿,避免了手术操作及治疗复杂的过程,通过皮下钩剥术分离贴附位置不对的皮瓣或改变缝合时形成不恰当的力线,及松解因放疗造成广泛的瘢痕,去除了阻碍组织液回流的不利因素,同时还分离松解了皮下广泛纤维化的脂质病变组织,沟通了浅、深筋膜,将浅筋膜内的淋巴液引流到深筋膜,再经深筋膜回流。钩剥松解还可直接破坏患肢皮下多余的脂肪组织,减少淋巴液的产生。Brorson等[8]报道。皮下组织钩剥松解术通过减少患肢淋巴液的产生和促进淋巴液的回流,及改善患肢组织液回流等途径,使患肢淋巴水肿减轻,肢体外形改善,患肢上臂及前臂周径差值(患肢—健肢)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活动较术前轻松、灵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4.2乳房再造和胸壁修复同时应用血管化的淋巴移植修复治疗手术方法:

(1)胸部及腋窝受区:术中彻底松解腋窝的挛缩瘢痕,直至显露腋静脉探查胸背血管分支,根据血管质地管径情况及可利用的长度确定吻合部位必要时暴露胸廓内动静脉备用。(2)腹部及腹股沟供区: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分析腹部皮瓣的转移方式和确定相应携带旋髂浅血管供应淋巴结的一侧,以确保皮瓣转移后淋巴结置于腋窝。(3)血管吻合及乳房塑形:若皮瓣蒂部血管侧与淋巴结为同侧,只需吻合皮瓣蒂部血管,淋巴结的供应血管是依赖皮瓣蒂部血管与旋髂浅血管的吻合完成的,若皮瓣蒂部血管与淋巴结为对侧,需要分别吻合两组动静脉淋巴结置于紧贴腋静脉。(4)供区关闭:腹部切口向头侧游离至剑突,尾侧游离至耻骨联合,重做脐孔,置负压引流,曲膝曲髋位,分层关闭。此手术防水剂患者均自觉患肢疼痛及肿胀程度逐渐缓解,无丹毒等并发症发生。穆兰花等[9]研究表明应用下腹部皮瓣携带血管化淋巴游离移植行乳腺癌术后胸壁修复乳房再造的同时治疗上肢淋巴水肿,术后配合弹力绷带等辅助治疗,是对乳腺癌术后乳房形态及上肢功能双重修复的有效方法[9]。

总之,上肢淋巴水肿成为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使患者身体及身心均受到极大影响,上肢水肿的治疗应个体化治疗,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患者预后更好,远期生活质量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 Park JH,Lee WH,Chuang HS.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breast cancer lymphoedema[J].Clin Nurs,2008,17:1450-1459.

[2] 闻爱娟.地奥司明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对照研究[J].中国药业,2013,22(11):34-35.

[3] 张咏梅,计芬琴,杜晶晶,等.清热消肿汤为主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48.

[4] 刘华玉.艾灸穴位联合按摩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研究[J].北方药学,2013,10(5):73-74.

[5] 王志光,邢晓娟.梅花针叩刺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34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5):416.

[6] 高冰,李源丽,赵桂萍.空气波压力泵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3):106-107.

[7] 凤茂华,童进东,徐惠燕,等.皮下组织钩剥松解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J].河北医药,2013,19(5):672-674.

[8] Brorson H,et al.Adipose tissue dominates chronic arm lymphoedema following breast cancer:an analysis using volumerendered CT images[J].Lymphat Res Biol,2006,4(4):199-210.

术后水肿 篇7

2 干预方法

2. 1 术后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全麻术前2 小时进饮含75g葡萄糖的开水250 ~ 300ml。术后常规给予耳穴压豆, 取穴神门、肝、胆、脾、胃、交感、皮质下, 每穴按压30 ~40 秒, 并行双足涌泉穴艾灸5 分钟。术后6 小时即可开始正常饮食, 有助于患者术后的体力恢复。术后12 ~24 小时给予拔除导尿管, 方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2. 2 一对一教育针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导致淋巴水肿的原因, 责任护士与患者一对一进行宣教, 利用图文宣传和视听教材, 使患者了解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具体措施: ⑴卧床时, 指导患者使用梯形软枕, 使术侧肩关节制动, 肩膀及上臂抬高10cm, 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 ⑵指导、示范不同时间段患肢功能锻炼方法; ⑶宣教保护患肢的注意事项: ①避免患肢测量血压、静脉采血和用药; ②避免过度用力、负重大于5kg; ③剧烈运动; ④避免受热, 如桑拿; ⑤保持理想的体重, 避免吸烟、喝酒。

2. 3 同伴教育形式每周一下午进行同伴教育会议, 护士在会议中提出以“保护患肢、轻松生活”为主题, 进行讨论; 每次请4 ~ 5 位围手术期患者和2 ~3 位康复期患者一起参加, 围桌而坐, 沟通交流, 解答疑虑, 亲身说教, 传授预防淋巴水肿的生活经验, 重建生活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2. 4随访术后1、3、6、12个月采取访谈、电话方式随访发病情况。

3结果3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干预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病率明显降低, 术后1个月为0. 9%, 术后3个月为3. 2%, 术后6个月为14. 2% , 术后12个月为21% 。

4体会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是一个慢性过程, 有报道其发病率[1]: 术后1 个月为0. 9%, 术后3 个月为4. 7%, 术后6 个月为23. 6% , 术后12 个月为37. 7% , 且进行性加重, 以每年1% 的幅度增加。上肢淋巴水肿易导致肩部生物力学功能紊乱, 颈部肌筋膜疼痛, 以及由于肢体重量而产生旋袖病态, 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2], 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从而扰乱自身免疫系统, 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 可使人体气机逆乱, 气血、阴阳失调, 正气内虚, 招致外邪致病。目前认为年龄、体质量指数、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和有无放疗等因素可能与淋巴水肿的发生有关, 体质量指数究其原因, 可能与肥胖易引起脂肪液化坏死, 从而导致感染、淋巴管炎和淋巴管阻塞有关[3]。术后由于创伤较大引起疼痛而不愿自主对患侧上肢进行功能锻炼, 或锻炼方法和力度不规范, 也是导致上肢淋巴水肿的原因之一[4], 故患者的自我管理尤为重要。

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其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强调防患于未然。在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的基础上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 从而制止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乳腺癌根治术后肝失疏泄、胃失和降, 而致脾失健运、气血不足。通过耳穴压豆刺激, 使得气血周畅、肝气条达; 艾灸涌泉穴温经散寒、扶阳固脱, 使胃肠功能强健, 提高正气抗邪能力, 以达到术后快速康复之目的, 能早期下床活动, 使得伤口引流管引流量明显减少, 皮下积液发生率也明显减少, 这就降低了潜在的感染可能性。配合中药方剂健脾运湿、培补气血, 更能够有效地减少淋巴液的引流。笔者采用治未病理论宣教干预在前, 让患者了解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原因、防治方法, 引起重视, 学会自我管理, 配合术后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以达到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目的。

本文资料显示, 治未病理论运用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健康教育, 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叶克敏, 段艳芹.健康信念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干预效果的研究.临床护理杂志, 2011, 10 (6) :9.

[2] (美) 哈里斯主编.王永胜, 于金明, 叶林译.乳腺病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310.

[3]黄关立, 占世旭, 郝儒田, 等.乳腺癌病人上肢淋巴水肿的多因素分析.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 16 (1) :39.

术后水肿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200例, 按入院顺序分为:100例研究组和10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常规护理, 研究组加用优质护理。研究组平均年龄 (68.1±14.9) 岁, 男性48例, 女性5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 (69.7±15.8) 岁, 男性55例, 女性45例;两组人员性别, 年龄无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自愿参加试验。②无眼外伤、眼手术史。排除标准:①角膜炎、葡萄膜炎及青光眼史者。②患有恶性肿瘤或精神病患者。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①手术前, 患者完善各项检查 (视力、色觉、眼压等) , 询问患者眼病史, 对于血糖控制不良、血压>180/100 mm Hg者应暂缓手术, 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良好后进行手术。术前3 d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点双眼, 术前60 min散瞳, 目的为减少手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②术后包扎术眼, 保持平卧位, 减少瞬目运动, 手术后24 h去除包扎, 避免揉碰眼球。

1.2.2 研究组:①由于患者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认知不足, 需要护士在手术前对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方法、目的、时间, 以减少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感。告知患者每日进行眼球固视训练, 每次至少1 min。固视训练的目的为保证患者在术中有较好的配合, 以减少手术造成的损伤。②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调整室内温度, 保证温度在26 ℃左右, 播放轻柔优美的音乐。手术结束时, 护士第一时间通知患者, 告知患者本次手术非常成功, 陪同患者返回病房。③手术后护士要告知患者勿用力咳嗽、打喷嚏;饮食选择易消化、富含动物蛋白的食物, 同时保证维生素、水果的摄入, 促进伤口愈合。④护士帮助患者配戴眼罩, 避免物体接触眼球。术后每天协助医师用裂隙灯观察角膜情况, 发现患者出现角膜水肿时, 可予典必舒眼液治疗或50%葡萄糖+地塞米松+胰岛素静脉滴注。有头痛头胀的患者给予甘露醇静滴。⑤使用供氧装置对眼部进行吹氧治疗。⑥患者出院时, 护士告知患者注意眼部卫生, 按时用药, 定期复查, 如有不适, 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①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②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以调查表的形式对患者进行调查, 调查表由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服务态度3项组成, 分值为0~100分, 分值与护理满意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将资料录入SPSS16.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比较有差异 (P<0.05) , 见表1。

2.2 两组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90.2±5.6) 分、 (75.6±9.3) 分, 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白内障是我国第一大致盲眼病, 手术为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手段。超声乳化探头在手术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震动和热损伤, 会对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产生一定损伤, 术后导致患者出现角膜水肿, 从而延缓患者视力的恢复[2]。

本次研究中我们术前首先完善患者各项检查,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同样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者进行心理护理, 使患者轻松面对手术;在术中护士准确配合医师, 最大限度地避免角膜损伤;术后在患者恢复的过程中, 使用裂隙灯观察角膜水肿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3]。护士要求患者卧床休息, 避免过多活动头部。此外在患者滴眼前要洗手, 然后将眼液滴在下眼睑的穹隆内, 同时安排患者合理饮食, 促进患者的康复[4]。

综上所述, 本次研究认为细致优质的护理能够明显减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 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200例, 按入院顺序分为100例研究组和10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常规护理, 研究组加用优质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两组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比较有差异 (P<0.05) 。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90.2±5.6) 分、 (75.6±9.3) 分, 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细致优质的护理能够明显减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 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角膜水肿,护理

参考文献

[1]袁励, 甄惠萍.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18) :159.

[2]沙正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的研究[J].健康必读 (下旬刊) , 2013, 5 (5) :10-11.

[3]李君卿.白内障超乳术后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临床观察[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 2012.

上一篇:网站项目管理分析下一篇:MPLSVPN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