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2024-06-22

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共12篇)

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篇1

按照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根据2011年4月28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六普”主要数据,公报数据表明,我国26个省份(84%)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超过7%。各省份“六普”数据中我们看到,在65岁及以上人数占比一项中,达到10%的省份有6个,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时增加了5个。越过7%“红线”的省份已经达到了26个,比10年前过“红线”的省份多了13个。而低于7%“红线”的仅有5个省份。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挑战

1、居家养老方式的养老质量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日益增加、人口结构不断变化,传统居家养老方式功能渐弱。一是人口老龄化普遍产生了“四、二、一”家庭结构模式,而且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也导致老年抚养比从1964年的6.3%逐渐上升到2000年的10.1%以及2050年的33%。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这两种情况必然导致家庭物质供养、生活照料以及精神安慰等方面严重缺乏。二是由于中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方面代沟明显,导致“空巢家庭”老人的数量不断上升。数据显示,我国“空巢家庭”老人目前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5%,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则在35%以上。

2、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保障能力面临挑战

一是我国养老金支付能力面临挑战。我国现行的养老制度实行的是“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但是,老年人尤其是退休早、高龄老人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这种“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措施”以及“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合并管理的养老金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定会产生“空账”问题,2000年我国养老金“空账”还仅仅为360多亿元,到了2005年底,“空账”已经达到8000亿元。

二是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面临挑战。虽然我国遵循广覆盖原则逐渐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是,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做到应保尽保,覆盖面非常有限。2004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6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2.57%;2005年为1.7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3.38%。虽然覆盖面有所上升,但是远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20%最低线。三是我国医疗保障能力面临挑战。老年人是一个容易患病的特殊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他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将会急剧增加。

3、养老机构的养老能力面临挑战

由于老龄人口日益增多,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护理的老人不断增加。调查表明,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余寿中有平均四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处于肌体功能受损状态,照此推算,中国约有三千二百五十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而且,随着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愿到机构养老的老人不断增加。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在我国约1.43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

4、养老专业社会服务人员的质和量面临挑战

一方面,由于受传统世俗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服侍老人又脏又累,低人一等,不大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导致从事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很少。另一方面,由于国家重视不够,国家劳动等相关部门尚未开设养老服务培训课目。而且,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基本上没有经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其业务技能通常只能应付一般的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难以应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老人的多样需求。

二、积极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1、积极推行社会改革,逐步实现全民社保

(1)城镇要逐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首先,必须做大社会统筹部分。一是加大投入,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把国企的部分收益转投入社保资金账户解决历史欠债、建立各种社会捐赠基金和慈善基金用于社保账户、积极投资增加社保资金投资收益等,使国家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和支出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确保城镇每个居民人人享有退休养老保险。其次,实行“统”、“账”分开管理,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弥补“空账”。

(2)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使城镇居民都能够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另外要完善管理制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老年人群提供高效的医疗保险服务。特别是我们要解决一些困难企业的医疗保险问题。同时,积极完善重大疾病救助、伤残救助、疗养救助等救济制度。

(3)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积极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我国农村人口多,养老包袱重,而且农民绝大多数都没有退休金,国家必须投入大量的财力、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才能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2、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向纵深发展

一是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对每位居家老人都应建立一份完善的档案(个人资历、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服务预订需求等),并采用方便的、现代化的联络手段,使每位老人的任何一项需求(包括购物、求医、文化需求等)都可以及时与社区和相关机构取得联系。二是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区里的食堂、理发店、浴室、饭店、医院等资源,为居家老人提供吃饭、清洁、就医等多项有偿服务,并逐步实现“产业化”,使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都高度社会化。三是加强社区联合,修建福利院。

3、提供政策支持,引导、扶持和鼓励发展社会养老产业

一是将养老保障事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以此作为地方政府业绩的考核内容。二是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推进养老投资的“多元化”,大胆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将资金投向养老、敬老事业。对社会化的养老机构在用地、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三是完善政府对养老福利事业的财政投入机制,对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给予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财政补贴,还可发行养老保障债券,增加福利彩票收益中用于养老事业的比例等。

4、加强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社会化养老服务质量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国家应充分重视养老服务人员素质的培养,鼓励失业人员从事养老服务产业,积极就业。各地区应由民政、劳动部门牵头,汇合教育和卫生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一方面在社区创设“社区护工”职业培训基地,招收家政服务员,重点培训老年人心理学知识、公共卫生防疫和家庭医护常识与基本技能等。另一方面,国家要有计划地办一批“社会服务专科学校”,招收初中或高中生,培养高级别的护工,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郑作时.上升到政治高度的全民社保[J].南风窗,2006(3).

[2]杨金志,陈泽伟,万一.养老服务业之困[J].瞭望新闻周刊,2006(47).

[3]王智勇.老龄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N].中国财经报,2006-10-26.

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篇2

实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新提升

今天,全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现场会在我们谢家路村召开,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这既是对我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我村今后工作的促进和鞭策。对会议的召开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的光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首先由我向各位领导介绍基本情况。我们谢家路村全村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在册人口4513人,有1635户家庭,60周岁以上老年人932人,占总人口的20.7%。村建有10个老少维权服务点、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00平方的老年活动室。历年来,我村先后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优秀小康村、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村、全国巾帼示范村、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种荣誉。2010年全村实现经济总产值30亿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133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3000元。

近年来,我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在上级老龄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建立完善养老服务机制,搭建养老服务平台,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被列为全国农村空巢老年人帮扶服务试点单位以来,既做好了结合文章,又推进了我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收到了良好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做到“六个坚持”,让全村老年人幸福养老。

一、坚持制订完善的政策措施,实现“制度养老”

我村党委高度重视全村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通过建立组织,制定政策,让全村老年人居家养老享受制度上的保障。一是专门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动员全村各方面力量重视、关心、支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每年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全面部署,每月组织讨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碰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二是落实工作责任人,由一名村党委委员分管,一名村委委员负责,还明确了10名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监督员。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工作经费有安排,人力物力有保证,确保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正常有序的推进。三是制订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我村制订了老龄补贴发放制度,为每位老年人发放每月30元的生活保障金和每月1度自来水消费补助(历时5年)。还出台了养老保险补助政策。我村组织实施5100亩新大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一期工程2000亩土地集中流转后,对涉及流转的每位老年人发放6000元的养老保险补助金,真正解决了村内老年人养老后顾之忧。

二、坚持组建稳定的帮扶队伍,实现“互助养老”

让全村每位居家老年人享受他人的帮助和服务,必须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助老志愿队伍,我村从实际出发,动员热心村民积极为老服务。经过发动,村成立4支帮扶队伍,其中巾帼志愿者帮扶结对队伍10人,居家养老服务队11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18人,空巢老人医疗服务队4人。这些帮扶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急难愁”问题。如:我村10名妇女骨干与其中10户居家老人家庭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

扶,签订帮扶协议,开展“四个一”服务,即每日一探(每天对结对老人进行一次探望慰问);每周一谈(每周陪结对老人开展一次谈心聊天);每月一清(每月为结对老人服务一次卫生打扫,给这些空巢老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照顾,让他们没了后顾之忧);每年一聚(每年5月15日,邀请全村空巢老人聚在一起,谈谈感想及建议,村每年给予每人200元的慰问金)。

三、坚持提供规范的医疗服务,实现“健康养老”

有效提高全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是我村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一环,为此,村坚持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一是搭建医疗服务平台。村卫生服务站专门为老年人设立了医疗服务咨询窗口,每周五定期邀请离退休资深老医师坐堂巡诊,为老年人解决疑难杂病,咨询保健,到目前已经开展了25期。还利用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组织开展对全村老年人进行一年一次的身体健康检查活动,包括血糖、肝功能、B超检查、心电图等服务项目,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意识。二是开展健康知识上门服务。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主要对全村10名重点服务对象和12名空巢老人进行上门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每月一次进行上门随访和检查,提高了老年人的疾病预防知识。我们安排医疗服务站的医护人员送药巡诊,对村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身体健康实施动态管理。三是开展老年人慢性病干预治疗服务。我村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根据村内老年人健康状况开展了老年人慢性病干预治疗服务,每月一次为那些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使200多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四、坚持开展温馨的关爱服务,实现“亲情养老”

我村积极倡导为居家老人“尽孝心”的服务理念,把村中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提供温馨服务,让全村老年人享受关爱,感受亲情。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关爱行动,为居家老年人营造温馨的养老环境。一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为老年人营造“第二个家”。我村于2009年投入资金,建造了集场地面积大、活动设施全、环境位置佳、参与人员多、安全卫生好等特点于一体的居家家养老服务站,不断优化配置,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二是时刻关注居家老人的安全问题。去年村党委专门出资对全村老年户家庭的用电安全问题实施专门检查,挨家挨户对老年户家庭进行电力检修,共投入资金2万多元,对50多户电线老化的老年家庭进行整修,确保老年家庭的安全用电环境。三是经常性开展节日慰问。每年春节、中秋、重阳节等传统佳节,对全村老人进行走访慰问,送上一箱苹果、一箱桔子,帮助他们过一个舒适、温馨的节日,这项活动已辐射到周边村,至今已坚持5年之久,累计出资30余万元。

五、坚持设计丰富的活动载体,实现“快乐养老”

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过程中,我们精心设计一些活动,让村里老年人参与其中,丰富生活,感受快乐。一是“爱心柿子”拉力赛活动,去年国庆节,我们为村空巢老人进行清洁卫生大扫除,还帮孤寡老人姚彩茶解决柿子销路问题,增加其经济收入;二是热热闹闹庆中秋活动,去年中秋佳节我们组织开展了 “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共尝幸福团圆月饼”活动,村文艺骨干队伍为老年人献上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让老年人喜笑颜开;三是“喜

看谢家路变化”活动,重阳节期间,组织老年人代表参观谢家路村新貌,感受生活的美好;四是“孝亲敬老主题教育”活动,去年9月份,村老龄委在全村范围开展了一次敬老教育活动,利用身边的先进典型、优秀人物开展现身做法,形成了一个孝亲敬老、和谐共融的良好氛围,同时利用村党教点、老少维权点、妇教点等教育点开展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开展“四孝”和“四十佳”评选,在村里营造了良好的孝道文化氛围;五是村妇联组织“庄严承诺尽孝心,巧妇编织送耄耋”活动,100名巾帼志愿者编织100件毛衣送给100位老人,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六、坚持畅通正常的维权渠道,实现“依法养老”

我村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重视保护居家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便捷通畅的维权服务,使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依法受到保护。2008年,我们在全村范围内建立了十个老年维权服务点,挑选10名村民小组长作为维权服务点的信息员、协调员和调解员。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活动,向居家老年人传达村里主要工作,让老人有优先知情权。经常性开展一系列《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相关内容的宣传和教育,着重解决居家老年人生活中的难点以及在维权过程中焦点问题,无论老年人遇到什么问题能不出村得到解决。2009年,村老年协会对村内30户老年家庭进行调查时,居家老人薛才星向维权点提出了一条合理化建议,希望村能帮助老年人解决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费用自负部分,对此,村党委相当重视,马上出台政策,村里900多位老年人近八万元的新型合作医疗费用由村承担。

构建社区体育服务多元化体系研究 篇3

构建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全民健身的城镇可持续发展,满足不同人群对社区体育多元化的需求,把市场体系和公益性体系相结合,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需求的、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同步和谐的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

一、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

目前我国的社区建设正处于“亚社区”向现代社区过渡阶段,社区体育服务也处于初级阶段或起步阶段,随着居民生活条件和意识观念的改变,生活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如人们对保健、休闲、娱乐、社交、时尚运动及自我实现等方面需求的不断高涨,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运用而生,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构建势在必行。

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是指在政府的资助和扶持下,根据社区居民的不同体育需求,政府、社区内的各种社团、机构、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体育服务以及参与体育运动时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并辅以非营利为目标的微利、低偿性体育服务。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通过接受服务、提供服务、参与社区生活,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公益精神等,使居民有更多的机会为谋取社区共同利益而施展和贡献自己的才能,分担社区体育责任、分享社区服务成果,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区体育服务氛围。现在社区体育服务的理论体系具有过渡性的特征,这为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二、构建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现实意义

社区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社区体育活动活动开展如何,直接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现。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服务创造条件,激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形成社区体育氛围,真正做到全民参与、全民健身的良好局面。

(一)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措施

社区作为全民健身计划的载体,其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如何,直接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现。然而在当前的社区体育设施缺乏、居民体育意识不强、社区体育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服务创造条件,激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激情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全民参与、全民健身的良好局面。

(二)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采用以建设“精神文明小区”为重点的工作方针,并将社区体育健身活动作为评价指标,使得社区体育服务的社会地位得到社会认可。此外,由于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对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区共同意识,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高尚的道德作风方面,都为精神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是体育社会化的促进因素

体育社会化是我国体育改革的方向之一,而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体育社会化的基础和前提。逐步实现社区体育服务由行政主导型体育向民间主导型体育转变,使社区体育更加符合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社会化要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能完善两个基础:一是以街道办事处和农村基层组织为主的社会网络,二是以场馆、政府、企业、学校、园林等为主的场地依托。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也能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同时,同时也搞好中青年人的健身锻炼,进一步实现体育社会化发展。

三、社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方向

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是社区服务和社区体育发展的较高阶段,包括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多元化发展两个方面,通过建立组织体系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社区体育服务需求。

(一)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网络化

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将是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发展的方向之一。信息网络服务体系能够将整个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信息都包容进去,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服务的各种信息,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为我国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体育服务,促使公共体系、市场体系与政府机构等有机结合,使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发挥应有的职能。

(二)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产业化

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加,体育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增强了人们对个性化、人性化的需求,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人们己步入感性消费时代,由目的消费转向手段消费,通过消费得到个性化、人性化的感受。如何引导体育消费是我国社会体育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引导体育消费要充分发挥教育和传媒的作用,加强与学校体育积极配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兴趣和能力,培养明天体育市场消费者、培育明天的体育消费市场。

(三)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法制化

法制化是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加强体育服务的法制宣传,另一方面加强体育服务的立法,保障城镇居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体育权益。我们要用法律手段保障公民享有合法的体育权益,保证体育场馆及健身场所依法向城镇居民和公众开放。这为引导社区居民“关心小家爱大家,共育社区文明花”,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维护城市社区稳定发展等方面起法律保障作用。

[1]杨丹.对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晓敏.对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3(8).

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篇4

一、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文献回顾

居家养老强调以家庭为核心, 不使老人脱离其原生环境;以社区为依托, 综合亲邻资源、社会组织力量、社区志愿互助体系;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服务为主要形式, 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和精神慰藉等服务。居家养老作为应对之策被提出, 需要结合各个国家和地区实际情况。

美国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体现在其对老年人实施的全面医疗照顾计划 (PACE) 。这是在老年医疗保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商业运营, 政府监督。[1]该模式整合多学科、多行业团队对老年人开展医疗照顾、护理等服务。英国通常将居家养老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 通过动用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持、心理和整体关怀等形式的养老服务。[2]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探索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发展密切相关。有学者提出将信息技术、物业管理和医疗机构相结合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虚拟养老院”模式[3];也有学者提出“政府+社会组织+社工+义工+志愿者”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4]。总的来说, 我国大部分城市已初步形成以日间照料和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格局。但在广大农村地区, 由于资源不足、人群分散、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 还需大力探索。

二、“三工联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川省财政厅和民政厅结合居家养老情况, 于2014年制定了《四川省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 在全省范围内尝试构建居家养老服务支持体系。在此背景下, Y县也开始探索适合具体情况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Y县从县情出发, 链接各方资源, 整合社会力量, 提出了社工、护工、义工“三工联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第一, Y县依托地方社会工作高校培育孵化了第一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 并选择试点社区尝试居家养老服务探索, 并在此过程中培育、发展和储备社会工作人才。第二, 通过聘请社区本地居民 (特别是一些40、50岁的妇女) 经过专业护理、志愿服务技巧等相关知识培训后, 形成一支长期稳定的护工队伍, 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健康照料等基础服务。第三, 通过广泛发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爱心力量, 在人力、物力匮乏的情况下形成一支覆盖面广、服务灵活的义工队伍。在地方民政局的支持下, “三工联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依托地方社会工作机构和该县福利设施等资源, 招募培养社工、护工、义工队伍联动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组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办公室和居民呼叫中心, 在县城所在地选择了4个适合开展阵地化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作为城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试点, 由社工依托社区阵地开展阵地服务, 并聘请护工、整合义工队伍实施外展探访服务。在其他乡镇分别设置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 聘请专职护工队伍、依托本土义工队伍开展基础性居家养老服务。同时, 在条件合适的地区, 尝试联系超市、商铺、医院等市场化服务机构, 开展转介服务和其他居家便民服务。

三、三工联动:社会治理视阈下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建构

第一, 党委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总揽全局、组织协调的核心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中国共产党在逐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思维和制度建设。居家养老服务是一项复杂、系统而持续的社会事业, 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党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发挥党的积极性和先进性, 着眼于人民群众切实相关的利益问题, 推进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公平正义, 激发社会活力, 确保社会持续发展。第二, 政府是社会治理的主导者。在居家养老服务事业中, 政府需要充分依据现实基础和发展趋势制定各个层面上的配套制度, 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 协调和组织其他治理主体, 发挥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力量, 做好社会服务的监管等工作, 充分发挥社会治理的主导作用。第三, 社会组织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中坚力量。社会组织可以弥补政府的缺位, 可以为养老服务事业提供直接的、丰富多元的社区服务;由于其独特的第三方身份, 可以很好起到协调各方利益、消解各方矛盾、促进沟通, 从而有效推进社会运行;同时社会组织也可以有效监督居家养老等公共服务工作。第四, 人民群众应该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最广大、最基础的构成要素, 是各种政策、具体措施落到实处最直接的感知者, 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核心利益相关者。面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困境, 政府的施政需要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 引导居民参与各类社会组织活动, 使居民参与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 让居民能够依法完成自己的事情, 充分发挥居民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三工联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实际上反映了政府主导、社会工作机构等社会组织力量、市场服务供应商等社会市场力量和居民自组织主体力量等多元主体共构居家养老服务格局。

四、结语

创新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就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而言, 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 引入多元主体机制,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社会组织、居民之间的关系。Y县“三工联动”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致力于探索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新模式, 其依托地方现有福利设施搭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以社工为核心, 聘请社区本地居民经过培训后担任护工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健康照料的基础服务, 整合社区商户、本地居民及学生等本土义工队伍提供日常探访和康乐服务, 以满足农村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服务地方实际的“三工联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摘要:我国的老龄化趋势发展迅速, 由此带来的农村养老问题引发关注。如何调动各方面资源, 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作用, 是破解农村居家养老困局的关键。在经济支持有限的背景下, 充分利用社工、护工、义工资源, 构建“三工联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体现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优势, 对我国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居家养老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会治理,农村地区

参考文献

[1]郭竞成.居家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社会保障研究, 2010, 1:29~39

[2]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39

[3]卜谦祥, 巢飞.虚拟养老院---对解决农村社区养老问题的有益探索[J].社会保障研究, 2011, 3:20~23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篇5

【标准表述】 [意义]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中,把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是中央审时度势的正确决策。积极贯彻这一决策,按照优先发展来制定政策、增加投入、改革体制、改善管理,将有利于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能力、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利于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优良传统、促进代际和谐、培育社会公德,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如下措施供考生参考: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基本途径,这就是立足基本国情,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符合、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就是要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在城市全面推行居家养老,在农村逐步发展居家养老。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它立足家庭,以社会服务进家庭为标志。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和实际选择,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主要养老方式。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建立社会化的服务机构和机制,培养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员、家政服务员、病患护理员,配置必要的设备和器具,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明确补贴对象,进行定期评估。居家养老要以社区服务为依托。养老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建设中要注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年人社会组织和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发展日托服务、餐饮服务、文体活动服务和志愿服务、互助服务,为居家老年人营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条件。

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落实政策和完善政策。国发〔2000〕19号、国办发〔2006〕6号等文件,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及养老服务机构,在土地供应、资金投入、税费减免、财政补助、社会融资、供水供电供热、免费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优待老年人的政策,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随着形势的发展,要尽快制定政府补贴、购买服务、高龄补助等新政策,并把行之有效的政策及时上升为法规和规章。

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关键是要广泛动员、真抓实干。各级民政部门要争取加大政府基建投入,积极扩大福彩公益金投入,努力吸引慈善资金投入,加快兴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

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兴办面向家庭和社区的非营利性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义务为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要抓紧扩大相关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正规培训,培养大批合格的、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尽快适应广泛的养老服务需求。在广泛进行社会动员中,要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巩固家庭养老的意识和行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一种人。他们对社会不正之风深恶痛疾,对社会丑恶现象口诛笔伐。开口必叹气,讨论必摇头,但一接触到向上级反映或者向媒体披露的环节,他们往往选择“噤声”。即便是亲眼目睹乃至铁证在手,也不愿意站出来,检举揭发,主持公义。

当然,这种临阵退缩的“逃兵”现象与社会法制体系不健全,正义得不到完全保护有关。可以看出,“逃兵”现象透露出来的是公民意识的缺失以及“看客”国粹的泛滥。

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篇6

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全面启动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南京市鼓楼区2003年就创立了以政府埋单、民间组织运作的“居家养老服务网”,为独居、特困、高龄老人免费提供照应起居、买菜做饭、清洗衣被、打扫居室、陪同看病等生活照料服务。这种政府埋单、民间运作的居家养老服务做法在全国许多城市引起共鸣,被全国老龄办称为“破解了城市养老工作的一个难题”。二是社区为老服务功能不断加强。无锡全市社区居委会实现了老年活动设施全覆盖,为社区养老服务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苏州城市社区坚持“无偿、低偿、有偿、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由政府购买服务或补贴部分服务费用或市场化运作,社区养老服务有了新的拓展。三是加大养老机构建设投入。2008年底,民政部决定投资1亿元,在江苏建设示范性养老基地。江苏对民政部启动的社区老年福利设施“星光计划”建设投资7,3亿元,建设和改建星光老年之家等项目1109个。2008年末,全省养老床位23,5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18张。城乡共有各类养老机构606所,其中公办养老机构259所,床位2,54万张,民办养老机构347所,床位5,98万张。民办养老机构及床位数分别占全省城镇养老机构及床位数的57,2%、70,1%。

养老服务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在坚持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我省各地积极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营造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发展环境。一是探索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革,采取承包、租赁、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经营,给公办养老机构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如苏州市从2005年起,对民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根据收住老人生活自理、半护理、全护理的不同情况,分别一次性给予2500、3000、3500元不等的建设经费补贴和50、80、100元不等的床位运行补贴。三是外资项目纷纷抢滩进入。如江阴“夕阳红”老年康乐中心由美商投资建造,是一个集居住、疗养、康复、保健、学习、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养老服务场所,是江苏第一个外商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

社会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日益增强。我省各地在突出物质养老的同时,注重通过各种形式促进精神养老。实施“快乐晚年”精神关爱行动,积极创建省级老年精神关爱示范基地,2008年6月在常州召开了“中国首届老年心理关爱研讨会”,建立老年心理关爱示范基地。充分利用老年节等重大节假日,广泛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拓宽精神养老的领域,使老年人展现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全省目前有市、县(区)各类老年活动中心15302个,200余万老年人常年参加活动。老年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有老年大学3424所,在校老年大学学员达50多万人。老年体育有序开展,全省经常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的老年人超过600万。人事、科技部门还研究制定了二次人才资源开发政策,鼓励老年知识分子发挥科技和业务专长,关心和支持西部地区和本省欠发达地区,开展“送科技下乡”、“送卫生下乡”等活动,发挥老年人余热,丰富老年人生活。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江苏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主要是:

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既存在总供给不足的总量矛盾,也存在供给结构不合理的结构性矛盾。老龄化发展迅速,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却日益弱化,老人服务需求的数量与质量要求都在与日俱增。而养老服务供给却有限,特别是对具有住、养、医疗、康复等功能的综合性养老机构需求旺盛,各地普遍存在需入住的老人排队等候的现象。社区养老服务明显滞后,为老服务设施缺少规划部署,为老服务设施资源缺乏,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居家养老缺乏应有的依托,活力不够。此外,养老服务还面临着潜在需求和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其原因在于:相当部分老年人自我保障能力弱,购买力低;老年人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未能得到更新;服务水平与质量不够高,难以有效地激发老年人消费热情。因此,养老服务还需要一个由潜在需求向实际需求转化的过程。

居家养老服务的“目标人群”和覆盖面偏窄。所谓居家养老就是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各类社会化、专业化养老服务。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为全社会所有老人提供就近、便捷的养老服务。但由于投入机制、服务能力、认识偏差等原因,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和功能定位有偏差,其服务目标人群主要是优抚、低保、五保老人等传统意义上的民政救助对象,覆盖面偏窄。

部分养老机构出现片面逐利倾向。近年来,各地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热情高涨,这对缓解供不应求的养老服务需求是件好事。但也有一些养老机构出现片面逐利的倾向。有的民营机构打着兴建养老公寓的旗号,变相进行房地产和旅游度假村开发;有些护理院以种种利诱手段套取老人医保而不当谋利;有的所收费用与提供的服务质量不相称,损害了老年人的权益。

针对以上问题,着眼于进一步推进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笔者认为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首先,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居家养老与社区依托的关系。居家养老与传统家庭养老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依托社区获得社会化、专业化服务资源。居家养老服务需要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发展居家养老的有效载体,有利于促进代际之间和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助互动,使老年人不离开家庭、不脱离社会,继续与家人和社区不同年龄组的成员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家庭中。其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基本功能应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需求,包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情感和心理慰藉方面的需求,发挥余热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等。这就要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仅要有活动场所、活动设施,还要有专业化的服务人员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再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应在科学预测老龄人口增长的基础上精心规划,整合现有养老资

源,与现有的社区服务中心、邻里服务中心、社区卫生资源衔接起来,使现有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第四,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投入机制,合理调整政府对各类养老服务的投入比例,适当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现阶段应将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统一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内容。老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由各街道(镇)统筹安排,以购买、置换、改造、新建等办法逐步加以解决。在加大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规范、提升软件建设水平。

坚持养老服务公益性方向。养老事业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从国外经验看,政府一般遵循“管大放小,管少放多”的管理体制,绝大多数养老服务由社会组织和个人承担。这是政府主导与社会兴办相结合,即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运作模式。这种管理体制既能使政府在养老服务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又能调动社会各界关心和参与养老服务事业的积极性。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总体规划、政策扶持、财政支持、监督管理等方面。社会化运作则意味着培育非营利组织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只有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发展壮大了,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率先试行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养老保障是政府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必须介入并承担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责任。江苏是经济发达省份,2008年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着眼长远,着眼发展,江苏有条件在全国率先试行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即政府承担费用的养老公共服务对象由传统的民政对象逐步扩大到全体老人,使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丰富,最终实现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

引入社会工作机制,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协调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为养老服务设置公益性社工岗位,让社工参与到为老服务中来。推广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充分借助民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平台,搞好初级资格培训,力争全部持证上岗。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中级、高级和技师等培训,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壮大志愿者队伍,倡导社会各界志愿者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结对活动,建立起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群体。鼓励老年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老年志愿者通过自助和助人,不仅可把快乐和欢笑带给社区,把真情和暖意带给其他老年人,还有利于其实现自我价值。

提高服务质量,创建江苏养老服务品牌。发展规模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已成为国际养老服务发展趋势。如法国政府为了方便老人生活,专为老人设计替代敬老院的村庄,村内设有商店、医院、活动中心等设施,让老人们生活丰富,精神充实。美国的太阳城中心也是世界闻名的老年人专业社区,它接纳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标准的老年人乐园。那里不仅有独立的邮局、超市、医疗机构、银行、教堂,还有各种室内外游泳池、网球场、高尔夫球场、保龄球场、健身娱乐中心等。江苏的养老服务已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步子,如南京的“心贴心服务中心”、苏州的“虚拟养老院”等,下一步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特色机构建设,增加服务项目,建立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创建有江苏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养老服务提供有益经验。

(课题组长:张肖敏;课题组成员:吴亦明包宗顺)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 篇7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全面、深刻和长远的影响,尤其在社会养老、社会医疗、社会消费、劳动力结构和农村老龄问题等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化养老服务是我国未来发展中的一项必须面对的重大战略课题。如何加快转型期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来满足老年人的日益增长现实需求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新途径、新办法,已势在必行。

1 对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理解

1.1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这个体系中“家庭亲情照料”是支撑体系的核心,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是体系得以成立的载体。目的是:老年人在自己的家庭亲情照料下养老、社区各类服务组织为其提供服务、社会各类养老机构为不能在家中养老的老人提供住养服务,使老年人的整体生活质量随着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适度普惠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则是指这个服务体系要惠及到城乡全体老年人,要特别惠顾高龄老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贫困老人。我国是个拥有五千年文明传统的国家,在我国传统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倡导敬老、爱老、养老的伦理观念牢固地植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形成了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的家庭养老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得到社会伦理道德的支持,也得到我国法律的确认。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度晚年生活。”可见,政府在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改革现行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所寄予的厚望和高度的重视。

1.2 社会化养老服务是我国未来发展中的一项必须面对的重大战略课题

如何加快转型期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来满足老年人的日益增长现实需求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据全国老龄办一项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10月,全国老年人口有1.62亿,占总人口的12.79%。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约占总人口30%以上,而且高龄和失能老人将大幅增加。规模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必然孕育着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家庭结构趋向核心化、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养老功能也不断衰弱,在家庭里照料老人的规范和价值已经发生改变,家庭照料老人缺乏必要的人力支持。在农村,“空巢”老人比例要远远高于城市,这些老人状况更加不容乐观。而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独居老人突发疾病在家中去世子女都不知情的情况。“除了独居老人的安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同样考验着中国的养老事业。”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短时间内不可能覆盖到所有人群。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这个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还存在大量的农村老人和城市贫困老人。如何解决这部分“弱势老人”的养老问题,无疑是一大难题。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城市里平均有49%的老人要面对子女不在身边的生活;而农村中有70%以上的老人是和子女分开过的。人口老龄化虽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明显标志,但同时也是文明社会发展的一个棘手问题。这个问题的焦点是“老有所养”,但如何“养”却并不简单。小康社会的“老有所养”标准肯定不能等于贫穷社会的标准,既要“养”身,又要“养”心,让老年人的人权不仅在社会,而且还要在家庭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也就是说,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必须有相应的伦理道德、社会保障、劳动力结构、医疗保健等社会经济体系支撑,否则,难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因此,我国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在设计思路上,一定要用统筹的眼光,先看清楚“老有所养”是“养”什么,再考虑怎么“养”好。探索与改革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对研究老年人如何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如何在快速变化中适应于社会变迁、家庭变迁中的子女,周围环境和社会本身都是必要的。没有相应的对策和前瞻性的指导,建设和谐老龄社会必然受到影响和阻滞。

2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社会养老、社会医疗、社会消费、劳动力结构和农村老龄问题等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老龄化给现行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突出的矛盾和社会问题,使我国现行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

2.1 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运行,政府主要为“三无”、“五保”、孤残人等最困难的群体提供救济型服务。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单位办福利,办社会的功能逐渐向社区剥离,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同时受计划生育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传统的几代同堂已逐步解体,老少分住,家庭小型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家庭保障和照料功能逐渐向社会转移;加之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也需要更高层次,更多类型的福利服务,这些都迫切需要对现有的社会福利体制进行改革,对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加以改进,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养老福利服务方面,大力推行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有效对策,也是解决空巢老人这个社会难题的关键。

2.2 医疗、保险保障体系面临的挑战

医疗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型,老龄化使我国目前尚不完善的医疗、保险保障制度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太窄,保障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很大一部分人群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差;缺乏专门的医疗救助制度等。特别是罕见病患者的医疗救助问题,近二年医疗保障覆盖面虽有所扩大,而现行医保药品报销目录是为了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针对大多数常见病编制,但绝大多数罕见病药品未纳入其中,罕见病药物报销没有政策保障,患者用药只能自费。家庭困难患者只能望病兴叹,严重制约了社会养老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在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下,有必要建立罕见病医疗长效机制,用于保障社会养老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的是国有企业、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和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大量其他类型企业的职工、灵活性就业人员、城市弱势群体等,如低收入或下岗、失业职工,残疾人和孤寡老人、进城的农民工、以及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等,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还没有享受到制度上的医疗保障,有违社会公平原则。现有养老保险覆盖面太小,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起到社会保障作用,发挥社会保障的功能。一方面,城镇人口中已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很少。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更是微乎其微。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其实质是一种政策引导下的农民个人自愿性储蓄,起不到社会互济的作用。

2.3 劳动力结构和农村老龄问题面临的挑战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壮劳动力的外出打工,势必就让农村的劳动力出现了老龄化,女性化的特点。全国各地农村中留守老人居多,对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一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让留守老人难以承受。二是留守老人延缓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三是对少年儿童的监护力不从心。四是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村庄,死气沉沉,失去了以往的活力,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难以开展。如此一来,城市建设多了很多劳动力,得到了发展,可是农村的农业却反而停滞不前。在此格局下,农村很难向现代化发展,更是很难取得进步,长此下去,农村和城市的收入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人口流失会越来越严重,慢慢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让农村经济很难发展。在我国,农民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农业经济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照目前情况,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受到影响,整个农业的发展也会停滞不前。农业和农村的不发展,会给全国的其他行业带来很大的负担。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趋势的发展应高度重视。

3 对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问题的对策

社会化养老服务,主要就是针对“空巢”老人,夫妇健康的低龄老人。子女在身边的家庭,未必需要社会化养老。为了真正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必须走社会化养老的道路。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国家应该及早做出规划,分层次加快各类养老院的建设,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

3.1 大力发展公办养老院

3.1.1 大力发展国家主导的公益、福利、普惠、经济,面向弱势群体的公办养老院。资金筹措可以采取多渠道灵活的方式,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慈善(企业和个人捐款)、个人交钱、离退休金、以及空巢老人房子出租金抵押支付养老金。公办养老院要普及,要免费接收无经济来源的孤寡老人养老,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国家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养老问题。

3.1.2 发展社区卫生事业,完善养老服务网络,形成社会化养老服务新格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需要、感情需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公办养老福利机构的投入,加强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设施配套建设,将福利中心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纳入事业单位管理,并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其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福利中心承载能力,提高五保老人入住率。对愿意到福利中心养老的社会老人提供有偿服务。在积极鼓励支持和规范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的基础上,在每个社区建立一个养老服务中心,在每个居委会建立一至几个老年日托站。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将以社区(村)老年协会为平台或专兼职,有条件的就聘请专业服务人员,为老人提供“六助”即助洁、助浴、助医、助急、助餐、助行等日常服务,逐步实现“六有”即有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有为老服务场所、有休闲娱乐设施、有服务热线电话、有管理服务人员、有医护照料人员。利用机构养老的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提供专业化的免费低偿服务。同时,政府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中,应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首先,应当大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使其成为社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第二,鼓励医生或医生团体在社区开办诊所,诊所或医院既可以是新设立的,也可以是由区级(一、二级)医院改造的;第三,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医疗服务领域,并鼓励社会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捐助;第四,将社区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社区医院或诊所视同定点医院。从而加快社会化养老步伐,真正使老有所养成为现实。

3.2 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开办民办养老院

由于养老院具有公益性质,要降低收费标准,面向普通民众,应该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允许发展高端养老院,适应高端人群的需要。

3.3 提高医疗、保险养老保障体系的全覆盖比率

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医疗保障离全覆盖尚有较大差距,而农村则不足一半。因此,政府要尽快对医疗保障进行立法。对于医疗服务的供方,严格医保定点医院、定点零售药店的准入资格,医保经办机构通过与定点医院、药店签订合同来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需方,也要用法律来约束其就医行为。

通过分类给付,增加个人费用意识。对出借、冒用医疗保险卡者要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或停用的处罚。对企业和单位,要通过法律手段强化基金的征缴力度。基金上缴要按时和足额到位,保证医疗保险基金有长期、稳定的来源。逐年提高医疗,保险养老保障体系的全覆盖比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亦即走向全民医保。

参考文献

[1]温家宝.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

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篇8

香港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

早在上世纪70年代, 香港就进入了老龄社会。据香港政府统计, 截至2010年, 65岁以上人口占香港总人口比例达12.2%, 预计到2030年, 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高龄人口的剧增, 对香港社会保障和老年福利体系造成了巨大压力。香港坚持“以老为本”原则, 在老年福利服务体系中建立社区支援服务, 在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各方面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的, 具体服务内容包括长者中心服务、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和其他支援服务等 (见表1、表2和表3) , 这些服务几乎涵盖了居家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而形成具有香港地区特色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尊重老人的价值和尊严, 重视个性化服务的理念始终贯穿在香港新型居家养老的各项服务中。“使长者有尊严地生活, 并给他们适当的支援, 从而提升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 并享有一个有保障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对健康老人而言, 鼓励他们继续参与社会, 发挥个人才能;对体弱老人而言, 则强调维持他们最高程度的自我照顾能力。

如今, 香港的居家养老体系, 从老人活动中心、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建设, 到家务助理服务、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等服务队伍建设;从申请人经专业社工小组初步评估, 到“安老服务统一评估”及其服务安排, 都非常完善, 水平可与世界媲美。

香港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 “三方合作”的供给模式

香港新型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形成一种“三方合作”的服务供给模式——即“政府—商界—第三部门”的三方合作机制。

1. 香港政府在新型居家养老模式中起着“资助、规划、监督、引导及兜底”的作用。

政府职责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 政策、方向上的宏观调控。如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并监督实施、进行评估;制定居家养老政策规划及法律法规, 通过这些规范来规定各方的责任义务、合作方式等, 并对商界、“第三部门”等在社会福利领域内的活动进行监督和约束。第二, 提供资金和物质方面的支持。如自主老人志愿服务机构, 资助社区中为老人服务的硬件设施等。第三, 政府向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法定服务以及紧急救济等。

2. 商界在老年福利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 市场提供了许多直接的老年人福利服务, 弥补了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能力的局限。其次, 商界成为了慈善团体主要的资金来源。最后, 一些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的企业家乐于捐助和参加慈善活动, 一方面表现自己的爱心, 另一方面也带动整个社会的慈善氛围。

3.“第三部门”在服务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扮

演着政策实施者角色, 是承担具体服务工作的主体, 弥补了政府和私营机构的局限性。从服务内容来说, “第三部门”提供从基本的照顾护理服务到医疗卫生服务到老年人的发展性参与服务, 充分满足了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从数量上来说, 香港80%的社会服务工作由非政府机构提供, 而“第三部门”所雇用的人数几乎占了香港就业人数的1/7。从质量上来说, 由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服务趋向专业化和规范化。

此外, 香港政府通过宏观规范管理、咨询培训、政策引导、经费资助等方式, 大力扶持和发展“第三部门”的同时, 也注重个人自主、家庭照顾在养老中的作用, 如子女赡养父母可以获得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等。这不仅减轻了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压力, 也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德, 有助于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要。

(二) 多渠道的筹资模式

在香港, 居家养老福利服务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助、社会募筹与服务收费三个方面。首先, 政府资助是养老产业或服务的主要经费来源。据估计, 香港政府资助占养老服务的60%-70%。老人服务资助占香港社会福利署对社会福利预算的最大部分。在2011-2012年度, 香港政府用于长者医疗、社会保障及安老服务的经常性开支达396亿港元, 占政府整体经常性开支的16.4%。其次, 社会募筹是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慈善捐款活动是香港筹资模式的一大特色, 这充分体现了香港浓厚的慈善氛围。香港慈善文化是资金来源广泛的坚实基础。最后, 服务收费也是服务机构筹资的方式之一。在香港, 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成立的服务机构, 在提供服务时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三) 福利服务的专业化、高志愿和高素质

香港新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主要由两类人士构成:一是全职服务工作人员, 主要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二是义务工作者。目前, 香港已经形成一支规模较大的福利服务队伍, 并具有三大特点。第一, 专业化。从评估养老需求到政策制定再到服务的具体实施和监督均是专业人士。在从事养老服务的约3万人中, 专业社会工作者约占50%。第二, 高志愿。香港市民志愿为老人服务的人员比例较高。截至2011年, 已有超过94万人登记为义工, 占香港总人口近14.29%, 而广东省在册登记的志愿者人数约410万人, 只占总人口的3.9%。在香港, 还有部分没有登记而参加支援服务的人, 如部分企业为了培养员工的团队和奉献精神, 专门拨出一定时间, 让员工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各类学校也将学生的“义工”服务记录作为学生品德评定与升学的依据之一。第三, 高素质。香港社会福利署通过“服务表现监督系统”, 对接受政府资助的服务机构进行服务监督, 还通过出台相关制度、发牌、定期巡查、公开竞投、定期检讨、突击检查和调查投诉等级制来监督福利机构的服务质量, 确保福利服务的高素质。

(四) 健全化的制度保障

香港居家养老服务是在政府制度的引导和保障下发展的。1973年, 香港政府将“居家养老”确定为未来老人服务的发展方向, 先后发表了《香港社会福利政策与目标》、《香港福利未来发展计划白皮书》、《香港社会福利白皮书:进入八十年代的社会福利》、《跨越九十年代香港社会福利》等白皮书, 明确了不同时期社会福利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并制定相应计划;相继出台并修订了《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安老院舍条例》、《安老院事务守则》、《服务质素标准》等安老服务制度, 保证了福利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几点建议

目前, 广东省老年人口已达1080万人, 超过全省人口总数的12%, 预计到2015年底, 全省将有近130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老年抚养系数和社会抚养系数将有较大幅度上升, 社会负担和老年负担将会越来越沉重。但由于传统养老理念的影响, 决定中国必须是社会养老和居家养老两条腿走路。因此, 应该及早重视居家养老的政策设计。建议:

(一) 加快编制广东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规划,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在广东已出台的《广东省2011-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广东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均提出, 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在广东基本实现城镇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但是, 各地还没有建立起居家养老支持服务制度, 具体补贴制度和扶持非政府机构的优惠政策措施也有待进一步出台和细化。建议:由省有关部门牵头, 尽快编制全省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规划, 鼓励和推动各级地市政府从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高度, 充分认识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制定、搭建平台、培育机构、服务监督等途径, 切实有效地履行社会养老服务主导者的角色, 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建立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

目前, 广东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和“示范活动”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等珠三角地区, 主要依靠每年拨出的3000万元福利彩票公益金开展, 覆盖面较窄。建议:一是按照分级负担、各有侧重的原则, 加大公共财政对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 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广覆盖、上水平;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 通过财政、福利彩票公益金、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三是完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 把政府购买专业化 (包括引入专职社会工作者) 的养老服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畅通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社会参与渠道, 通过公开公正的招投标, 选择实施主体。

(三) 出台优惠政策, 引导民营福利机构和第三部门加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 香港的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形成了“政府-企业-个人”及“政府-商界-第三部门”的合作模式, 其明确的分工极大促进了社会福利资源的最优化。而广东当前社会养老服务改革正面临“国家办福利”向“社会办福利”转变, 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民营福利机构和第三部门的成长和壮大, 从而形成“公助民办”的福利格局。与香港相比, 广东的民营福利机构和第三部门都较弱小, 成长也较缓慢, 政府购买专业化 (包括引进专职社会工作者) 的养老服务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为此, 建议:结合广东正在进行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培育发展居家养老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 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 简化登记程序, 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通过“去行政化”和“去垄断化”改革, 鼓励社会服务企业发挥自身优势, 进行公开、公平的竞争。

(四) 培养社工和义工队伍, 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高水平的居家养老服务离不开专业化、高志愿和高效率的社会工作者。与香港相比, 广东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工作者无论在数量还是素质方面都有不少差距。目前, 广东经鉴定的养老护理员2.4万人, 家政服务员2.23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 广东每万人拥有社会工作者0.1个, 远低于香港每万人拥有社会工作者22个的水平。广东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聘用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多为下岗的“4050”人员, 缺乏专业知识, 服务水平较低。为此, 建议:一是凡有意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各类人员, 都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 所有人员必须参加统一培训和技能鉴定, 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上岗就业。鼓励和引导各地与属地大专院校、卫生学校联合协作, 对现有管理与服务人员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职业指导工作。二是通过就业培训补助、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鼓励支持失业人员、低保人员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立一支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队伍。聘请一批老同志参加社区管理服务工作, 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 自己管理自己, 自己服务自己。

(五) 加强老年宜居社区建设, 改善养老设施和环境

新型居家养老模式以“在家居住—社区支持—社会支持”为基本特征, 社区成为联系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建议:一是把居家养老的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改善养老设施和社区环境。二是本着就近、便利和实用的原则, 开展全托、日托、临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社区照料服务。三是统筹社区资源, 积极利用社区用房以及社区内企事业单位闲置房改建成老年福利服务中心, 农村社区依托乡镇敬老院、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现有资源, 建立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四是加强社区之间的合作, 联合利用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 探索建立可流动的图书馆、活动场等设施, 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效益, 避免重复建设。五是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 以医院和社会服务机构为后台环境, 实现紧急呼叫信息网络与现有公共服务平台对接。

(六) 营造居家养老的社会氛围

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篇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 我国两种主要养老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机构养老存在供给不足、机构功能单一、管理模式落后、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传统家庭养老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及人口流动使其失去基础, 养老功能弱化。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居于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新养老方式被提出来。

该方式主要是指社会和政府, 依托社区资源为社区60周岁以上居住在家中的老人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 这些服务一般涉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咨询服务等。服务方式主要包括日托服务和上门照料服务。

目前,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存在各种问题, 这需要来自政策、组织、资金层面的支持。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1.服务机制不健全。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存在地域性不平衡, 大部分地区起步晚, 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服务体系不完整, 缺少用于具体指导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配套文件, 社区在操作中缺乏依据。居家养老服务业机构的审批和设置缺乏标准和评估监督机构。

2.服务队伍规模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 社区服务人员未经过系统专业培训, 缺乏专业服务知识, 兼数职于一身, 数量不足, 服务技能差, 导致工作缺乏连贯性。志愿者业余人员多, 存在年龄偏大, 多头指挥的现象。

3、服务方式内容单一。

呈现服务对象少、服务项目少的状况。服务方式之一日托服务的主要载体日间照料中心对象是一般普通老人, 但不具备开展条件。方式之二上门照料服务依托社区非专业工作人员行使, 覆盖面窄, 仅限非常小一部分困难老人在使用。

4.服务资金稀缺。

居家养老服务站前期投资成立后, 后续运作资金来自社区经费, 但社区没有额外其他收入, 主要靠政府下拨, 资金匮乏。居家养老活动开展依赖于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各社区因场地和经济情况设施配备不同, 尚未健全的社区在场地申请、评估、建设、使用, 完善场地建设过程中耗时长。

三、柳州市社区居家养老原因分析

1.管理体制不健全, 责任难以落实。

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仅由个别部门主导, 其他部门之间未能建立起全方位成形的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 没有工作归属关系, 工作角色模糊, 整合效应差。各个社区无规定、政策、法律的辅助, 维持简单日常工作安排。

2.宣传不到位, 社会旧观念作怪。

新政策推出初期可通过宣传教育贯彻, 减少政策实施的阻力。而居家养老的推行多停留在开展活动和树立典型, 未普及大众。社区老人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不足, 志愿者机制仍未成形。另外, 社区支持能力不足, 老人不主动反映需求, 服务停留在上级安排层面, 没有实际性突破。

3.服务体系不完整, 社区服务无后劲。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服务体系组织上, 政府行政主导, 而社区能力、家庭支持、社会参与退居从属地位, 社区发展完全依赖政府引导;其次, 在服务内容上, 社区整合比较难, 无法完全调用所有已具备的社区资源充实四大服务内容;再次, 在服务运行上, 服务体系技术尚未引进, 服务质量监督评估也仅停留在文件层面。

4.资金投入不足, 工作难以为继。

一方面,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有限, 不可能拿出大笔资金投入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中, 况且居家养老服务涉及诸多部门, 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另一方面, 个人和社会经济能力有限, 不能有效捐助公益事业;最后, 社区基本经济收入层次也影响衡量社区服务质量。

四、提升社区居家养老的对策建议

1.政策保证。

首先, 政府部门在编制土地规划时对居家服务用地进行统筹和计划, 采取不同的供地方式, 适当减免土地使用税, 简化审批手续;其次, 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的设置、管理、服务和退出机制设定标准, 根据不同种类组织给予不同的优惠条件,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的投入。再次, 设立奖励制度, 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管理者给予嘉奖, 后期予以制度化推行;最后, 确定居家养老服务的收费标准, 要求符合老人的经济能力, 又要兼顾提供者的经济利益。

2.组织支持。

居家养老工作的推进有赖于各个实施主体和服务客体的共同推动。第一, 根据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性质进行认证和支持, 如对营利性机构的调研考证和对非营利性机构进行小额资金支持;第二, 在志愿者队伍上由政府和社区进行政策性引导, 拓展社会各个层面和不同背景社会力量参与;第三, 选拔从事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 建设社区专业工作人员队伍, 实行服务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制定行业规范, 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 实行最低工资保障, 保障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金;第四, 社区贯彻各项政策, 整合社区资源, 进行日常工作运行, 建立社区良好环境。

3.资金保障。

主要从扩大当地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两方面入手。前者在于政府要建立起居家养老资金预算制度, 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专项资金, 逐年提高投入的比例, 公开财务花费情况, 保证资金分配的合理性, 实行有偿和无偿服务, 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需要。后者通过社会捐助、福利彩票、服务缴费、多元化主体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

摘要:本文主要就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并从法律、组织、资金三个角度为促进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晓茵, 李洁明, 张钟汝.老年利益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我国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篇10

1 国内养老模式现状分析

1.1 家庭养老模式作用逐渐被弱化

中国受到传统道德伦理和文化价值的影响,数千年来一直推崇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养老模式,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家庭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亲情慰藉和依赖也是其他任何社会关系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目前大多数老年人家庭的普遍采用的方式[2]。但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青年人工作压力加大,地域流动性增强,由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家庭年轻一代不足,传统以子女为主的养老模式无以为继,失独和空巢老人现象普及,使得中国养老问题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1.2 社区养老模式效果不理想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一步步退化,在社会中参与度也在不断降低,这使得老年人普遍丧失个人价值感,进而失去生活安全感。出于这种精神上的缺失,使得老年人抵触社会新生事物,对原生熟悉事物更加依赖,这其中包括对于家庭成员、原社交网络、原居住环境等。因此,居家社区养老可以实现老年人居住在家的安全感需要,由社区通过系统的内部组织和协调管理,以家庭为主,辅助以朋友、邻居、同社区内志愿者及其一些正规的市场化养老服务机构为社区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多方位服务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这不啻为中国老龄化进程中一种较好的过渡化选择。

目前,社区养老政策虽然已经在我国各地推行了一定时间,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集中在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不系统完善,社区服务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投入不足并缺乏有效整合导致社区服务覆盖面窄内并且内容单一,具体表现在老年人文化娱乐设施数量不足,医疗保健工作不专业,老年人生活困难无法得到有效帮助,社区人员对老年人家庭生活状况不了解等等。

1.3 市场商业养老模式处于萌芽阶段

近年来,全球老年人口的剧增,使得养老问题不能单一依靠政府来解决,以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在积极推行养老小区并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养老小区的盛行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它的发展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思想的重大转变,并将全面取代传统老龄化消极生活面对生老病死的传统养老模式,可以说是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突破性改革。从精神层面来讲,根据全球的50岁以上的老年人调查,现阶段更多的老人愿意选择更独立、更有尊严、更有品质的老年生活,从精神层面上已经打破了传统封建子女同住养老的束缚。从经济层面上来讲,50岁以上的人群经过一生工作的努力,一般拥有一定的经济储备,而子女成年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因此,可支配收入属于社会群体中较高的,加上近些年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消费力大为提升,使得这部分人群具备市场养老小区的经济基础和消费意愿。从技术层面来讲,退休老人不再受到个人工作因素的影响,基本退出经济市场的竞争,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全,老年人生活内容变得更加轻松和简单,是政府税收的稳定组成部分,是社会贡献的积极影响因素,政府部门不需要为了吸引老年人消费而投放大量的工厂、企业,相反,更为绿色的生活环境、更为纯净的水源、远离城市交通的拥堵、更为返璞归真的生活才是老年人真正追求的老年生活,而这些对于政府和商家都是比较低的技术要求。

1.4 政府养老机构定位不明确

现阶段,在我国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由于有政府作为其信誉保证,加上条件好、性价比高、又多是选址在城市交通便利之处,成了一众老年人心目中的“养老圣地”。但碍于财政拨款有限,这类养老院数量较少,床位紧张,往往要出一个老人才能再进一个老人,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一个新老人想要进入这样的养老院往往要排队几年甚至十几年之久。这种严重的供需悬殊之下,养老院不得不抬高自身门槛,俨然已经成为权贵阶级的特权。那些收入较低并且生活较为窘迫的真正有需要入住的老年人被拒之门外。

2 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存在的几种主要养老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存在的问题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许昌市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以下三方面的构想,如图1。

2.1 家庭与社区相融合的居家养老模式

现阶段,无论从我国国民的精神需求还是物质基础上,传统居家养老模式都有着不可比拟的角色优势。因此,加大对居家养老模式的资源投放力度可以得到快速、普及、有效的作用。针对我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可以分为与子女一起的合住型老人和与子女分开的单住型老人。对于合住型老人,仍采取以家庭成员为主的养老方式,并辅助以一些帮助。对于单住型老人,社区则需要发挥其主要作用,对这类老人加大关怀力度。

社区在建设方面从老年人的经济需要、精神需要和生活需要着手。经济方面,社区增加工作人员对区内老人生活状况进行走访,对于那些经济较为困难的老年人提供政府无偿照顾,低于正常生活水平的主动提供相关手续证明入住由政府公办的福利性机构。精神方面,政府加大对社区的资金支持,以社区为单元为老年人建设文化娱乐活动中心,组织老年人活动,学习,医疗保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生活方面,培养部分从事养老服务的专业技能人员,对社区内生活困难的家庭和个人提供应急服务,同时鼓励正规具备执业资质的民营资本进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正规的养老服务,利用市场的运作和调节能力自发的完善政府服务机构的在数量和资源上的不足,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解决那些技术文化水平不高和中年以上人员的就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对市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把关,并制定较为详尽的法律法规约束其行业行为,对每一个上岗人员进行职业技术考核与鉴定,让市场养老服务机构能够健康发展。另外,社区可以发动社区内老人,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建立区内老年人之间互助的老年协会等等,由低龄老人力所能及的帮助高龄老人的生活困难,而高龄老人可以对低龄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工作,以这种形式在精神和生活中互助互惠,互相慰藉。在方法上可采用社区内时间银行进行试点运行,这种形式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将社区内人员的服务时间进行量化,进行时间养老储蓄,鼓励年轻人和低龄老人为生活失去自理能力的高龄老人服务,将劳动成果以递延的方式,在自己年老时得到同等时间的服务回报,从而在社区内倡导这种互助共济的服务理念,让人们形成今天我为别人服务,明天别人为我服务的统一认识。相比于志愿者服务更具备吸引力,从而在长期内坚持形成一种不需要记账约束也具备的养老服务风气,推动社会公民素质的提升。

2.2 市场积极推行养老小区建设

在养老小区的推行过程中,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更多的照顾老年人感受,消除对新事物的抵触情绪。比如在选址方面,考虑到老年人体弱多病,对居住环境的绿化程度要求较高,可以选择阳光充裕或是毗邻湖边的郊区,不但远离都市的拥堵和喧嚣,空气较好,适合多种慢性疾病的疗养,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未开发的土地资源,这些地段低价便宜,兼具都市的便利和乡村的悠闲,对老年人极具吸引力。而入住养老社区对于老年人原有社交网络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无疑是阻隔老年人接受新型养老模式的一大障碍,老年人因为离退休在家使得社会活动大幅度减少,而失去社会价值,缺少社会接触导致老年人在心理上有着比成年人更为强烈的孤独感。因此,养老社区开发商一定要将老年人的心理感受作为小区规划的重点问题考虑。在社区娱乐修建上增加老年人运动休闲、文化交流、娱乐兴趣等社交场所的硬件设施投放,增加老年人的人际交往,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而从当代医学角度来讲,人类隶属于群居物种,而人类活动是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影响个体健康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小区针对高龄老人,养老小区应设置有专业的医疗机构,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医护人员能够对老人的各种健康问题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养老小区在整体建设理念上要做到环境宜人、设施完善、治安良好、服务全面,管理人性、考虑到老年人的居住需要可以采用全小区交通避免车辆通行,实施无障碍通道,保证老年人的出行安全。通过市场对养老小区的开发,也推动小区内各行各业的繁荣发展,提高地方就业率,这无疑给商家和政府都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个人、商家、政府的三赢局面,同时也为全人类倡导积极的老年人生活方式和态度贡献多重力量。

2.3 政府重新定位和建设公办养老服务机构

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有关部门对公办养老机构进行整改和管理。公办养老机构属于政府拨款支持的民生型项目,其定位应面向于为社会底层人员提供公共福利,服务人群应聚焦于三无老人、低保户、身体残疾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3],在我国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中,使其回归历史,突出强调他的社会托底作用,使得国家政府成为公民养老的最后一道信赖的防线,为社会安定减少一份不和谐因素。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在对这类养老机构进行管理时,应尽量将有限的财政拨款用于增加公办养老机构的数量上,而避免将大量的资金花费在一些收效甚微的先进型设备的配备上。在入住的政策方面,由于面向的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此收费和入住门槛需要降低,让公民真正感受到国家的政策优惠和福利待遇,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公办养老院捍卫公民生存权的功能和作用。公民纳税国家应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府公共资源应尽可能公正的惠及至每一位普通百姓的身上,让政府成为百姓生活中真正的依赖。

3 促进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层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在三个层次的养老模式构建过程中,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行和政策支持,政府应立足于中国老龄化的整体进程,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同的实际情况,在整个养老服务体系的推进中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提供人力、财力的支持和养老服务各行各业的政策法规引导,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加强部门监管力度,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从而保证建设多层次养老体系有条不紊地进行,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要。

摘要:当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趋势,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社会性矛盾。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主要采取的几种养老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提出现阶段应在政府的宏观引导下,构建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流过渡,以市场化养老小区为发展方向,以政府公办养老院为底层依托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老龄化,多层次,养老模式,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李士梅.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J].人口学刊,2007(5).

[2]刘益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1(7).

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篇11

[关键词]治理;公共服务;多元主体

[中图分类号]C93-05

[文献标志码]A

1990年代以来兴起的治理理论,业已成为西方学术界指导公共管理实践的一种热门理论。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概念作了权威界定:治理是各种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物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具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1](P4-5)面对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以治理理论的视角审视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重新构建,设计公共服务多元主体,探讨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运行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治理理论对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指导意义

1.促使治理主体多元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需求日益多样化,公民社会在发展中日趋成熟,政府已不能成为惟一的治理主体。惟有谋求多元化的治理格局,才能实现真正的善治。政府应把企业、非政府组织等都纳入公共服务供给体系,通过优势互补、竞争合作,有效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2.使政府的职能由“划浆”转为“掌舵”

世界银行在1992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好的治理的核心涵义是:政府的职能应该完成从“划船”到“掌舵”的转变,即治道变革。[2]在需求多元化的当今社会,“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直接提供服务就是划桨,可政府并不擅长划桨”[3](P1)。因此,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实干”的政府、一个“执行”的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治理”且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

3.在公共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

西方行政学学者罗伯特•罗茨指出,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指的是将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引入政府的公共服务。[1](P2-3)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戴维•奥斯本提出,虽然“竞争不能解决我们的一切问题。但是在解开使许多政府机构陷于瘫痪的官僚主义死结方面,它也许比本书中的其他任何概念更加关键”。[3](P205)政府应通过各种形式把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改善公共服务。引入竞争可以提高效率,

增强成本意识,即投入少而产出多;竞争迫使公营的或私营的垄断组织对顾客的需要做出回应,提供优质服务;竞争鼓励革新而垄断扼杀革新;竞争能提高组织成员的自尊心和士气。

二、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体系的主体设计

为满足公众的多元需求,有效提供公共服务,实现良好的治理,应将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纳入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构建一个三方合作的新的公共治理模式,从而以最佳的规模、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公共服务。

1.政府部门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需求不断多样化,公共服务的规模、资金投入迅速增长,这就需要政府明确自身定位,把一些职能让渡给市场和社会,把服务的安排者、提供者或生产者分开,做好“掌舵者”和“裁判员”,从而健全市场准入制度,维护公平秩序,保护各市场参与主体的平等竞争。

2.市场主体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是一部运作精巧、成本低廉、效益最佳的机器,有效地调节着经济运行和各个经济主体的活动”[4]。公共服务产品和许多私人产品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企业提供。政府可以将传统的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如交通、电信、邮政、水电等推向市场,从而有效地促进和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成本的降低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公关服务多元化主体格局中引入市场,就是要打破政府垄断格局,用市场优势改善政府功能,把竞争注入到政府服务工作中,这也是治理理论所极力主张的。

3.第三部门

第三部门又称为第三域、非营利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它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在现代社会,面对公众的多种需求,不仅诸多的具体服务如社区服务等应由第三部门提供,而且许多社会公共事务如果根据政策法规或行业标准交由社会中介组织办理,实现行业自律,管理效果往往会好于政府组织。因此,在现代社会,公共服务的最终实现离不开第三部门。

三、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体系运行机制的构建

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在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体系中,只有按照内在机制运行,才能真正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互补、竞争、有序,因此,应构建多元化主体的运行机制。

1.多元主体的优势互补机制

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各有利弊,政府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政府权威保障公共服务的公平供给,劣势在于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市场机制的优势在于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劣势在于难以消除外部效应与保障社会公平。所以,应把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在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用市场的优势改善政府的功能,实现政府与市场的优势互补。在具体运作中,可以通过市场化、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等手段实现部分职能由政府向市场和社会力量的转移,这将大大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实现市场对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总之,这种互补机制有助于实现政府与市场在职能上各司其职、在效果上相辅相成的治理效果。

第三部门是公共部门和市场机制的有益补充,当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的情况发生时,第三部门可起到补台的作用。在现代社会,政府往往受到各种势力的制约,其庞大的科层机构存在着对新的社会需求反应不够灵敏、提供公共服务成本过高等不足。在现实中,许多国家不得不进行公共事业产品的供给由政府向民间转移的改革,第三部门在市场基础上的活动及其相互间的竞争,提高了公共产品的供给和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第三部门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在现代社会,公众的兴趣、价值观念、经济利益高度多样化,社会也分化为众多的阶级、阶层以及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政府很难对社会的多元需求做出及时、恰当的回应,而这恰恰是第三部门的优势。第三部门的产生、发展本身就是社会需求及利益格局多元化的结果,它能生产公众所需要的不同产品或服务,及时回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2.多元主体并存的竞争机制

首先是政府内部竞争机制的建立。可以采取下列形式:(1)在公共组织内部形成相对独立的公共服务单位,签订绩效合同,强化绩效管理,引入内部核算机制和价格机制;(2)改变供给资源由国家集中配置的做法,开展地区之间同类服务的供给竞争,对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进行“公司化”改造,将效益第一、优胜劣汰的管理理念赋予公共部门,强化政府内部的市场竞争。[5]

其次是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机制的建立。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就是要在公共服务提供中引入市场机制,让企业参与进来,打破政府垄断格局,营造政府与企业平等竞争的局面。政府还可以通过招标方式将公共服务交给企业来提供,政府只需监督和规范,如环卫清扫、医疗卫生、职业培训等,都应允许企业进入,依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实现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最优化。

最后是第三部门与政府、企业之间竞争机制的建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第三部门尚未发育成熟,目前与政府、企业的竞争领域主要在环境保护、扶贫救困、咨询中介等方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民社会的成熟,这支力量将进入更广阔的公共服务领域,从而对政府和企业造成竞争压力。

3.多元主体有序运作的监督机制

政府要保障公共利益,使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体系有序、规范、高效地运行,就应对公共服务领域各主体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一方面,政府必须加强对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有效监管,对影响公众利益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进行监管。如在特许经营、合同承包等市场化形式中,政府在制定监管规则、挑选产品提供者、确定产品价格等方面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容易发生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黑箱操作”,因此政府要加强腐败监管,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政府组织要加强对第三部门从事的社会公益事业的监督工作,坚决取缔那些借第三部门之名牟利的机构,保证第三部门的公益性,并对第三部门的服务项目、资金运营进行监督。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毛寿龙,李梅,陈幽泓.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

[3][美]戴维•奥斯本,特勒•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4]曹沛霖.政府与市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23.

京津冀养老服务体系协同构建设计 篇12

关键词:京津冀,养老服务体系,协同构建

目前我国已经快速迈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 2010年京津冀地区65岁及以上老人已经达到873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8.36%, 并且在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 京津冀将始终处于人口老龄化急剧加速和迅速发展的阶段, “未富先老”问题突出。京津冀三地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同时, 都同时出现了养老服务领域的资金、床位短缺、护理人才缺乏、养老机构服务总体水平不高等问题。

一、京津冀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 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水平低

1、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是三地机构养老领域最突出的矛盾。

截至2012年底, 三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平均仅为24.27张, 远低于国际标准每千人50张床位的水平, 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30张的水平, 如表1所示。 (表1)

数据来源:哪个城市对老人最负责.瞭望东方周刊, 2013.45.

2、护理型床位严重缺乏。

国务院《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中指出, 机构养老服务以设施建设为重点, 通过设施建设, 实现其基本养老服务功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包括老年养护机构和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老年养护机构主要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专门服务。

目前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我们按其自理能力划分为不能自理型 (失能、失智型) 老人、半自理型老人和自理型老人。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养老机构划分为以下三类: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 主要接收失能、失智老人;助养型养老服务机构, 主要接收能够自理或者半自理的老人;居养型养老服务机构, 以自理老人为主。

与《规划》相悖的是养老机构的风险回避造成机构养老市场涵盖人群出现结构性失衡。养老机构无论是从经营风险角度, 还是从人力成本角度, 都倾向于优先安排自理型老人入住。导致现有养老服务机构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自理型老人, 养老服务床位中, 护理型床位只占17%~18%。最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 反而被排斥在养老机构之外。

(二) 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低。

养老服务的专业化队伍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专业化与否, 直接影响着养老服务的质量。“十二五”末, 仅北京对养老护理人员的需求就缺口9万, 更需要有专业职称的医生、护士、社会志愿者等。但截至2010年底全国取得国家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仅2.47万人, 这与未来全国一千万人的需求差距甚远。现有的护理队伍主体是“40, 50”人员, 呈现“三低三高”特征:社会地位低, 流动性高;收入待遇低, 劳动强度大, 职业风险高;学历水平低, 年龄偏高。劳动付出与收入待遇、职业发展之间的严重失衡, 从业队伍不稳定, 护理人员和专技人员短缺, 部分人员对护理工作不热心且不专业, 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这个问题在机构养老模式中尤为凸显。

二、养老服务体系协同构建可行性分析

(一) 三地建设养老服务机构面临的难点各有不同。

北京市2013年针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京政发[2013]32号) 、《关于加快本市养老机构建设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每一个文件里几乎都率先要提及的是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用地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市稀缺的土地资源和高昂的地价是北京市建设养老服务机构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天津近些年的发展定位是北方经济中心, 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对北京来说人口少、土地资源相对丰富, 虽然养老机构数量仍然不足, 护理人员依旧短缺, 但是没有什么特别难以克服的困难。

同京津两地相比, 河北省经济发展滞后。2012年天津市人均GDP为91, 180元, 北京为87, 091元, 名列全国前茅, 而河北省的人均GDP只有36, 716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还少1, 638元。

从城镇人口分布来看, 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天津市两个人口超千万的大都市及人口超500万的石家庄市, 三个城市的人口之和占京津冀全部城镇人口的54.9%。劳动力人口的转移导致农村的老年人口多于城市的老年人口, 以保定市为例, 2010年60岁以上的老人有38.77%分布在城市, 61.22%分布在农村。

综合来看, 河北省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方面是政府的资金有限, 一方面是养老机构发展总体滞后的情况下还有广大农村地区的养老机构需要建设, 而现实是农村养老服务制度尤其滞后, 资金不足, 敬老院基础设施陈旧, 保障程度有限。因此, 河北省相对京津而言, 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更加艰巨。

(二) 三地优势互补, 存在协同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可能性。

北京是国家的政治中心、金融中心, 是综合性产业城市, 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和智力密集区, 并集中了全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在这里建设养老机构, 有政府强大的财政支持, 聚集有大量的民间资本, 有科技支撑, 有优秀的医疗资源提供医疗服务, 优势十分突出。

据有关学者的调查显示, 一般来说, 养老服务机构的使用率越远离市中心, 其入住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是, 随着老龄人口越来越呈现空巢化和高知化的特点, 养老观念也必然较以往发生较大转变, 其入住距离市中心相对较远的养老机构的可能性应该是越来越大。环京津地区多属于京津地区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较好, 而且相对来说土地价格很低。并且伴随着北京可能的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外迁, 应该能带动河北省科研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因此, 在毗邻京津的河北地域兴建高水平的养老机构并吸引京津的老年人口入住是具有可行性的。

环京津地区目前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 富余劳动力较多, 如果各级政府机构能对这些人员加强护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落实好养老护理员的财政补贴制度, 应该能吸引更多的人员加入到养老护理行业中来。

根据天津市养老机构的调查数据, 在机构投资主体方面, 76.4%的养老机构都完全由私人投资创建或改建, 由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的养老机构只占12.1%, 市场化程度较高。养老社区发展迅速。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高, 土地资源较北京丰富, 并规划有养老园区的项目, 已经建成长庚老年公寓、杉镇会员制养老俱乐部等大型养老社区, 在养老园区的建设上有经验可循, 这是天津的优势所在, 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河北省构成了竞争关系。

三、养老服务体系的设计

(一) 统筹协调, 制定统一的养老服务发展规划。

由于京津冀三地在养老服务业发展方面困难不同而又各具优势, 所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构架下养老服务体系具备协同构建的可行性。这种协同发展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 京津冀三个地方政府可在高度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制定京津冀养老服务协作发展规划。首先, 应明确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主体。建立支持养老机构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 鼓励、吸引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机构, 逐步实现投资运营主体多元化;其次, 应在京津冀区域内统筹协调, 选择合适的地域设立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园区;统筹建设集老年产品研发、生产、物流配送等一体化的养老服务产业园区。试验区选址的原则应考虑与京津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好、土地储备丰富、具备一定的医疗资源等因素, 比如在京津周边的秦皇岛、承德、保定等地。园区内可规划养老设施用地、医疗设施用地、绿化用地以及可以预留农田用于入住园区的老人闲暇时间以及家人探访时的种植和养殖活动。建议种植和养殖也可以由周围农户日常代为管理, 产品供应园区;再次, 在三地老龄人口统计调查的基础上规划好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和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比例, 护理型、助养型、自理型床位的比例, 优先支持和保障护理型和助养型床位的建设。

(二) 健全和完善领导协调机构。

养老服务的公益性、福利性决定了政府应当在提供养老服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应成立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领导小组, 负责统筹整个区域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大事宜, 协调合作中出现的主要矛盾。政府的职责可以细化为制定政策、提供扶持和监督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

建立养老服务评估制度, 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经济条件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科学确定老年人服务需求类型, 将评估结果作为老人能否入住公办护理型养老机构的依据之一。因京津两地总体财政收入较高, 可在三地协同的框架下试点并适时推出法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更多保障。

科学合理地制定财政补贴政策。养老服务机构的协同构建应该实行的是统一的财政补贴标准, 由于三地的经济体量不同, 财政收入水平也差异巨大, 应充分考虑三地的具体情况划分出资的比例, 对于财政资金相对充裕的京津政府可以财政出资, 对于土地资源丰富的河北省可以以环京津地区的土地出资, 对园区内的养老机构以及养老护理员进行支持和补贴。

监督管理责任。一是专业化监管。以标准化带动养老服务的专业化, 通过制定失能老人等级标准、养老机构等级标准和服务人才资格标准等行业规范, 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程度;二是质量化监管。通过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评估制度, 保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公益性质和服务质量;三是安全化监管。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准入退出机制, 对养老机构设施建设进行全程和适时监督。

(三) 建立京津冀养老服务业投资引导基金, 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机构。

积极筹划和设立京津冀养老服务业投资引导基金并滚动发展, 保证养老服务投入的持续性, 以减轻财政压力, 拓宽融资渠道。京津冀养老服务业投资引导基金可设计为以政府财政部门牵头, 由财政拨款、公益性和商业性等资金组成, 使得财政资金能发挥杠杆效应, 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培育和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发展。

创新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融资模式。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BOT (建设—经营—转让) 模式, 以及这种融资模式的变形模式TOT、BOO模式等;PPP模式 (公私合营制) ;引入风险投资、资产证券化等多种融资模式。

(四) 加大对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

由领导小组牵头, 民政、人保、教育、财政等多部门共同研究, 从用工机制、待遇保障、职业培训、学科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 提升养老护理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如, 教育部门鼓励区域内的职业院校等开设老年护理专业, 培养养老护理专业人员和师资队伍, 可以与园区内的机构签订就业协议实现“订单式”培养;财政部门研究养老护理人员岗位补贴;人保部门建立完善职业培训等扶持措施, 促进职业化、专业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媛也, 周德.国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3.5.

[2]黄荣清.中国区域人口城镇化讨论[J].人口与经济, 2014.1.

[3]杨念等.保定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需求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20.

[4]戴维等.北京养老服务机构入住理由及位置选择的初探[J].城市规划, 2012.9.

上一篇:净水系统下一篇:中学音乐教学路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