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的家庭急救

2024-11-06

常见病的家庭急救(共10篇)

常见病的家庭急救 篇1

家庭生活中难免都会遇到一些的小意外, 有的甚至会威胁到人的身体健康,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做相应的急救工作。专家提示, 家庭急救很重要, 但急救过程中必须注意如下八个禁忌:

戒因小失大

当遇到急重病人时, 首先应着眼于有无生命活动体征, 知道现场急救时必须对病人作哪些初步检查, 看病人是否还有心跳和呼吸, 瞳孔是否散大, 如心跳停止、呼吸停止, 则应马上作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戒自作主张乱处理

如敌敌畏、敌百虫中毒时, 忌用热水及酒精擦洗, 而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 用清洁水洗干净;小而深的伤口切忌草率包扎, 以免引起破伤风;腹部内脏受伤脱出, 切戒还纳腹部, 而应用干净纱布覆盖, 以免继发感染等。

戒随意搬动

一般发生意外时, 病属往往心情紧张, 乱叫病人姓名或称呼, 猛推猛摇病人。其实, 宁可原地救治, 切忌随意搬动, 特别是骨折、脑出血、颅脑外伤病人更忌搬动。

戒舍近就远

抢救伤病之时, 时间就是生命, 应该就近送医院, 特别是当伤病员心跳呼吸濒临停止时, 更不该远送。

戒滥进饮料

不少人误以为给病人喝点热茶热水会缓解病情, 实际上毫无必要。

戒乱用药

不少家庭都有些备用药, 但是使用药物的知识却有限, 切勿乱用。如急性腹痛者, 由于过量服用止痛药会掩盖病情, 妨碍正确的判断, 此时不应也不准乱给患者服止痛药。而对于一些心脑血管疾病, 要及时用药、用对药。

戒惊慌失措

遇事慌张, 于事无补, 例如慌慌张张用手去拉触电者, 只能连自己也触电。此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用木棍、竹竿等绝缘物将病人离开电线, 方可进行急救。

戒一律平卧

并非急重病人都要平卧, 至于以什么体位最好应该根据病情来决定, 可以让病人选择最舒适的体位。如失去意识的病人让其平卧, 头偏向一侧;急性腹痛者可让其屈膝以减轻疼痛;脑出血病人则让其平卧, 但可取头高脚低体位;心脏性喘息者, 可让其坐着, 略靠在椅子上。

煤气中毒的家庭急救 篇2

又是一起煤气中毒事件!

经过紧急抢救,她们很快苏醒过来。虽然这是一起偶然的中毒事件,但笔者在120急救病因统计表中发现,近年来煤气已成为引起市民中毒的头号杀手。怎么预防,如何急救,对于每个家庭已迫在眉睫。

其实煤气引起人们中毒的原理并不复杂,中毒时的症状也较易辨别。日常家庭使用的煤气是有特殊气味的,这是煤气公司特加的,因为煤气中仅含有5~10%的一氧化碳(CO),而CO是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人们根本无法识别吸入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CO被吸入肺后,转瞬之间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联姻”,因为它与HB的亲和力几乎是氧气的300倍,至使HB失去携带氧气的功能,导致人体组织缺氧。

当人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万分之五的CO,会引起轻度的中毒症状,如头痛、头晕、四肢无力、呕吐、嗜睡、意识模糊、恶心等;若吸入的空气中含有千分之一的CO,会引起中度的中毒症状,如呼吸脉搏加快、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患者昏迷,对疼痛刺激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若吸入的空气中含有千分之五以上的CO,会引起重度的中毒症状,患者呈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皮肤可出现大小水疱和红肿,可引起肺水肿、脑水肿、呼吸困难和不规则、心律失常、休克等病症,甚至多个脏器丧失功能导致死亡。

因此,一旦发现煤气中毒病人,应即刻采取紧急而科学的救护,与死神展开竞赛。此时,急救可分四步进行:

首先鉴定是否煤气中毒。凡现场散发有煤气异味,病人口唇呈樱桃红色,是最有力的煤气中毒证明;

其次立即打开门窗或把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松衣扣、腰带,并使中毒者的头后仰,保持他的呼吸道畅通。若自己意识到煤气中毒并感全身乏力不能直立时,应就地匍匐爬行,及时离开或打开门窗;

然后迅速向120呼救。凡中度以上的中毒者均应及时送往医院,因为自然情况下人体内的CO完全排除大约需要一天时间,不尽快做高压氧治疗可能留下后遗症。

最后,在等待120急救人员的间隙,应该对中毒者作进一步检查和紧急处理,重点检查神志、脉搏、呼吸、面色、瞳孔等,如发现心跳呼吸停止,可实施人工呼吸,进行复苏抢救;如有呕吐物引起呼吸不畅,要即时清除;如发现有外伤要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等相应处理。

在生活中,笔者认为,对煤气中毒,最重要的是要防患于未然。我们曾对发生过煤气中毒的家庭进行随访,发现引起煤气泄漏的原因大至有三类。其一是煤气器具安装不妥,如私接私装后未经煤气公司检验就擅自使用,或煤气器具质量伪劣;其二是操作不当,如烧汤时汤水外溢熄灭火焰,淋浴器的小火被风吹灭,烧煤取暖烟囱不通畅等都是常见原因;其三是房屋空间狭小且密不透风,如洗澡时小小浴室中同时使用煤气取暖器,而取暖器的燃烧耗费了大量氧气,致使空气的含氧量低于10%,造成空间严重缺氧。严格意义上讲这一种情况不属于煤气中毒,但在急救上有相似之处。值得我们警惕。

小儿热惊厥的家庭预防与急救指导 篇3

1 预 防

1.1 注意预防感冒, 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 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尤其是年龄较小者。

1.2 保证充足的营养, 按时添加辅食, 科学喂养,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1.3 适当的户外活动, 增强体质, 加强体格锻炼。

2 急救指导

2.1 家中应备温度计及退热药

一旦患儿出现发热症状应到医院就诊或给予温水擦浴、头部冷敷, 温水擦浴时要注意避开患儿的耳廓、枕后、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处, 因耳廓、枕后、阴囊处可引起冻伤, 心前区可引起反射性的心率减慢。腹部可引起腹泻、腹痛。监测体温, 若体温达38.5℃, 可口服布洛芬混悬液 (恬倩) 或用退热栓等, 如果患儿有抽搐史者体温超过38℃既可给予退热药后到医院就诊。

2.2 指导家庭自救

部分患儿未发现任何症状前突然出现高热、抽搐, 家属拨打急救电话后, 医护人员未到达前可对患儿进行家庭自救: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抽搐期间口腔分泌物增多[5], 立即让患儿去枕平卧, 解开领口, 头偏向一侧, 使分泌物自动流出, 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防止呕吐物或唾液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禁止喂水或食物。 (2) 抽搐时按压或针刺人中、合谷穴等。 (3) 散热降温:适当减少或解开患儿衣物, 增加散热。用毛巾浸湿水后放在患儿的额部或物理降温。 (4) 不要强制用力, 避免损伤:抽搐时家长不可强行按压患儿的肢体, 以防误伤及脱臼[5]。 (5) 保持环境安静, 避免声光的刺激。

总之, 对小儿热惊厥进行有效预防与急救, 可减少小儿热惊厥的发生, 减轻患儿的痛苦, 可显著的减少因家庭护理不当引起的疾病损害, 对后续治疗有积极作用, 可缩短治疗时间, 稳定家属情绪, 减轻经济负担, 提高公民的急救意识, 增强急救知识, 对降低病残率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唱浩, 曹晓伟, 王开霞.小儿热性惊厥105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 2004, 20 (7) :643-644.

[2]帅海平, 王子才.101例高热惊厥患儿的转归[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8 (9) :724-725.

[3]任善香, 薛波, 李府, 等.惊厥患儿血清S-100蛋白与脑损伤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8 (1) :52-53.

[4]常杏之, 秦炯, 游石琼.反复热惊厥对大鼠学习的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8 (3) :169-171.

美国家庭的“急救包” 篇4

个人信息类

逃生手册:主要教你怎么逃生,根据各自国情、地区的情况撰写。

信息纸:其实一般的便条纸即可,上面写好个人信息,紧急情况下的联络人。

DVD教材:是教你怎么逃生的,比较形象,平常可以收看。

求援类

口哨:吹肯定比喊省力。

荧光棒:没错,就是看演唱会的那种。

照明类

应急蜡烛:大小和普通蜡烛差不多,但燃烧时间要长好几倍。

手摇发电手电筒:蜡烛点完就没了,黑暗会夺走镇定和理智,所以手摇发电手电筒是急救包里的必需品。

生活用品类

应急毯:防水防寒防蚊虫,有不同大小的尺寸,不占地方,适用各种天气。

暖手包:一个迷你暖宝宝,茶包大小。

一次性雨披:有保暖、防雨等多种功能。但要记住,不要买那种比垃圾袋薄的。

一次性帐篷:可供短期户外避难用。

防水袋:装一些不能碰水的物品,如手机、数码电子产品。

水袋:如果在野外遇到危急情况。既可以从河边运水,还可以接雨水。

水壶:普通塑料水壶即可。

免洗消毒液:便携消毒用品。

铝碗:户外野营用的,铝导热快,又轻。如果能吃到加热的食物或水,不但能更好恢复体能,而且更卫生。

灰色布基胶带:比普通透明胶带要结实。黏性强。

卷筒纸:可以把纸芯抽掉。

垃圾袋:把生活垃圾、粪便装起来,可以尽量保持环境整洁,避免二次污染。

净水器:灾难中最大的威胁之一是没有水,有了小型净水器,能将自然界的水净化后直接饮用。

医药包:包中包。有洗眼液、三角绷带、医用消毒绷带、医用手套、剪刀、口罩、基本药品、针线包等20多件东西。

工具类

防水火柴:火柴头上有防水蜡封,防潮,塑胶盒包装,还有金属的防水火柴。

5米长绳:可以用来逃生、捆扎等,甚至可以捆在身上御寒。

劳动手套:不论哪种灾难,总有可能受困在狭小封闭的空间里,在救援人员到来之前,自己动手挖吧。

扳手、多用折叠工具刀:早些年,不少男人还把工具刀、寻呼机、玉佩等一堆玩意挂在腰上呢。

折叠铲:带柄,铁制,小小一把铲子,可以挖开希望之路。

逃命的时候,什么都可以不要了,但这个包无论如何也要带上。

浅谈几种常见中毒的诊断与急救 篇5

1 几种常见中毒的毒理及中毒症状

1.1 有机磷农药类中毒

1.1.1 常见中毒品种

1606、敌敌畏、乐果、水安磷, 此类农药是高毒类杀虫剂。

1.1.2 中毒机制

有机磷对体内的胆碱酯酶有一种强烈的亲和力[1], 能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 这样胆碱酯酶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水解乙酰胆碱, 造成乙酰胆碱大量蓄积, 使得胆碱能神经反应系统发生兴奋, 在心脏、平滑肌、腺体等的胆碱反应系统, 称为M样反应系统;在神经节突触中及躯体神经——肌肉突触处的胆碱反应系统称为N-胆碱反应系统。

1.1.3 中毒症状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全身大汗、流涎、瞳孔缩小、肺水肿、呼吸困难、血压增高、肌肉震颤等症状。

1.2 气毒灭鼠膏中毒

1.2.1 气毒灭鼠膏是一种新型的含氟灭鼠药, 目前市上仍广泛使用, 它的主要成分是氟乙酰胺。

1.2.2 中毒机制 氟乙酰胺进入人体后[2], 迅速转化为氟乙酸, 阻断体内的三羧酸循环, 柠檬酸堆积, 破坏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导致细胞死亡, 最终造成对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损害, 故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

1.2.3 中毒症状 中毒后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阵发性抽搐, 严重者呈癫痫样持续状态, 心率快、律不齐。

1.3 除虫菊酯类中毒

1.3.1 常见品种有溴氰菊酯 (敌杀死) 等。

1.3.2 中毒机制 此类药物所含氰基影响细胞色素C和电子传递系统[3], 可使骨髓神经膜去极化期延长, 出现重复工作电位, 兴奋脊髓中间神经元和周围神经。

1.3.3 中毒症状 轻者出现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呕吐, 重者出现阵发性抽搐、心悸、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1.4 乌头碱中毒

1.4.1 常见品种

一枝蒿、川乌、草乌。

1.4.2 中毒机制

乌头碱能直接作用于心肌[4], 引起心脏功能的改变和兴奋迷走神经。

1.4.3 中毒症状

中毒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口舌麻木、大汗、心悸、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2 诊 断

诊断依据: (1) 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和服毒动机; (2) 有残存毒物容器; (3) 出现中毒症状和中毒体征。

3 急救措施

3.1 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立即清水洗胃。洗胃原则:洗出液应无色无味, 洗毕视病情轻重拟定是否使用导泻剂。对中毒轻者常选用10%甘露醇或10%硫酸镁, 对昏迷、休克病例禁用导泻剂。

3.2 特殊药品的使用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者使用阿托品的原则是早期、足量、全程, 以阿托品化为度, 用量视中毒轻重而定, 首次用量为1~50mg/次不等, 重复使用。对气毒灭鼠膏中毒者应及早使用苯巴比妥及安定镇静以控制惊厥。虽然乙酰胺为气毒灭鼠药中毒的特效药, 但很多医院都没有常备, 且市场上也难以购得, 所以首选安定镇静止惊药物治疗。对除虫菊脂类及乌头碱类中毒, 在早期使用阿托品的同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镇静药物。常用阿托品、利多卡因、碳酸氢钠、苯比妥钠、安定。

3.3 输液利尿

静滴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既可稀释血中毒素, 又可促进毒物排泄, 在补液的同时常选用利尿剂, 常用速尿, 在补液利尿的同时要注意电解质平衡。维持电解质平衡的原则是:见尿补钾、见酸补碱、见抽补钙。

3.4 对症治疗

对出现脑水肿者使用20%甘露醇, 呼吸衰竭者给予吸氧及呼吸兴奋剂, 心律失常者用阿托品、利多卡因、碳酸氢钠静滴。出现心衰时使用毛花苷C (西地兰) 。

关键词:中毒,中毒症状,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宗浩.实用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2.

[2]冷晓辉.氟乙酰胺鼠药中毒28例[J].中国乡村医生杂志, 2002, 6:32.

[3]邓涛.常见非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与急救[J].中级医刊, 1993, 4:44.

常见病的家庭急救 篇6

1 老年人家庭救护的事前准备

1.1 老年人危险因素的家庭评估

(1) 神经系统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的神经系统功能日渐衰退;视力和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动作协调性差;感觉机能明显减退, 嗅觉、味觉、冷热觉、关节位置觉和震动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所以在生活中易发生各种意外伤害, 如烫伤、碰伤、摔伤以及误服药品等。

(2) 部分器官衰老导致的危险:因吞咽反应差、牙齿松动、脱落、咀嚼能力差, 吃东西时如咀嚼不仔细, 吞下大块食物容易发生噎食, 阻塞气道造成窒息。

(3) 来自“小病”的威胁:因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减退, 其耐受力与抵抗力下降, 加之神经系统老化、感觉迟钝, 一些常见的较轻的疾病对老年人来说都可能会引发很严重的后果, 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例如普通感冒治疗不当可诱发心衰等。

(4) 原有的疾病对生命的威胁:老年人常常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种慢性病, 容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以及中风, 随时都有发生生命危险的可能。

(5) 老年人的骨质变化:老年人骨质变脆、骨质疏松、关节韧带松弛。轻度外力就容易引起骨折、脱臼等意外。

(6) 家用电器使用不当:对家用电器、煤气灶等的性能不了解, 导致发生触电、煤气中毒、化学品损伤等。

(7) 孤身生活:老年人因丧偶、失伴等原因常独自在家, 由于缺乏照顾, 易发生意外且不被发现, 容易引起严重后果。独自在家还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抑郁症等。

(8) 不良生活习惯:彻夜打牌、酗酒等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暴饮暴食易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吃不新鲜的食物容易导致食物中毒等。

(9) 社会环境因素: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各种意外事故的增多, 例如交通意外、爆炸等。

(10) 精神压力:部分老年人经济状况不佳、生活缺乏保障、疾病缺乏医疗保险都会引起老年人压力过大;老年人从岗位上下来的失落感、和配偶以及与子女的矛盾等也容易导致老年人精神不佳, 患精神疾病。

(11) 自然环境因素:老年人因适应自然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下降, 气候过冷过热都容易导致老年人意外。现在老年人喜爱旅游, 活动范围扩大, 遇到的环境变化可能也容易导致老年人意外的发生。

2 老年人家庭意外的救护准备

2.1 树立家庭应急观念和正确的应急流程知识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 出现各种意外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在遇到严重疾病或外伤时, 如果有急救方面的意识, 并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 在事发当初的几分钟内给予紧急救护, 可能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正确的现场救护能为医护人员到来时实施有效救治争取时间, 所以学习和掌握应急流程知识非常重要。

流程:发现患者, 大声呼救→深吸一口气;冷静判断情况→ (利用所学知识) 检查呼吸、脉搏→打电话呼救→救护并等救护车或医护人员。

2.2 常用急救药品准备

设置家庭药箱, 目的主要是治疗轻微伤病, 但也必须有急救药品, 以应付突发的损伤.急救疗伤用品应放在盖紧的塑料盒内, 置于儿童拿不到的地方。这些药品定期检查, 及时更换, 防止过期。

3 老年人家庭救护的学练现场

(1) 观察病情, 学会判断2大生命险情:呼吸、心跳停止, 判断时间要快, 不能犹豫不决。

(2) 急救必练:心肺复苏术。我们利用心肺复苏模拟人教会老年人施行心肺复苏术, 并进行家庭急救的现场模拟演练。除了这些我们还讲述了心肺复苏术在急救中是初步的, 是现代急救学中生命链的第一环, 是为做进一步复苏赢得时间, 所以当在做心肺复苏术的同时切记要请人打电话叫救护车, 由医护人员做后面的复苏。

4 体会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 有组织, 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 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生命是顽强的, 又是脆弱的。在生命活动过程中, 出现各种意外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在遇到严重疾病或外伤时, 在事发当初的几分钟内给予紧急救护, 可能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正确的现场救护, 能为医护人员到来时实施有效救治争取时间, 所以学习和掌握应急流程知识非常重要。因此, 我们重视老年家庭急救的健康教育, 并教会老年人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技能, 有些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做到防患于未然, 给受伤者或病人以更好的安慰, 尤其是对家里的老年人, 平时的准备可能是老年人的生命安全的保障。

摘要:目的 开展社区老年人家庭急救的健康教育, 提高老年人家庭急救意识, 掌握自救的方法。方法 通过讲课学习、现场模拟练习及答题等方式。结果 老年人急救意识普遍提高并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结论 对社区老年人进行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 提高老年人对应急知识水平及有效的自救技能;促进老年人健康;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常见病的家庭急救 篇7

近年来, 人类各种疾病和灾难的发生越来越多, 由交通事故及其他因素所致的各种急危重症增多。随着人们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因此我科自2008年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1 院前急救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

1.1 院前急救特点所致的安全隐患

①院前急救工作随机性强、流动性大, 病人往往是突发的, 时间、地点、人员不定, 涉及的学科不定。如值班人员接电话不及时, 未询问清楚病情、发病时间、地点及伤亡的人数, 易导致派错专科医生, 救护车空跑或少派车, 延误病人的抢救, 易引起家属的不满, 进而引起病人的投诉和纠纷。②院前急救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 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车, 一到现场必须迅速抢救。紧急还表现在不少病人及其家属心理上的焦急和恐惧, 要求迅速送往医院的心理十分迫切。出诊人员出诊不及时、责任心不强、急救意识差、司机对交通路况不熟悉等原因导致不能在预定时间到达现场, 必然会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③现场急救的环境大多较差, 如狭窄的地方难以操作, 暗淡的光线不易分辨, 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有时在马路街头, 围观人群拥挤、嘈杂, 导致医护人员的压力加大, 在抢救过程中不能沉着冷静, 而且显得较忙乱。不能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做出正确判断, 也易造成安全隐患。⑤院前急救的病人病情复杂, 并涉及多学科, 护理难度较大, 要具备较为全面的护理知识、病情观察能力和急救基本理论和技能。急救人员护理经验不足, 基础知识薄弱, 急救技能掌握不熟练, 判断病人病情变化时能力不足, 都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

1.2 护理行为所致的安全隐患

1.2.1 护患沟通不畅导致的安全隐患

由于病人与家属接触时间短, 缺乏足够的沟通, 不易建立良好的信任。多数病人病情急、危重, 发病突然, 变化迅速, 病人及家属表现很不冷静, 在这种情况下, 护士缺乏耐心与同情心, 不能换位思考, 沟通解释不到位, 病人和家属易将不冷静的情绪转移到医务人员身上而发生纠纷[1,2]。

1.2.2 护士应急能力差, 责任心不强所致的安全隐患

急诊人员年轻化, 低龄资护士护理经验不足, 安全隐患预见性差, 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不扎实, 如昏迷和呕吐病人体位摆放不正确, 导致误吸而窒息死亡;骨折病人不能正确指导担架队搬运, 造成2次损伤;在转运途中, 对病人的病情估计不足, 观察不仔细, 各种管道脱落, 导致病情恶化;输液瓶固定不牢靠, 落下压伤病人;安全带未固定或固定不牢, 导致病人从担架上滑落下来等, 使病人人身受到损害。

1.2.3 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交接班制度不严, 个别护理人员急诊意识不强, 责任心差, 未检查各种急救物品、药品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造成在出诊过程中, 物品准备不齐全、不充分、不适用。如氧气瓶无氧, 心电图机未能充电, 晚间出诊电筒电源不充足都直接影响抢救的效率和质量。在院前急救中, 都执行口头医嘱, 如“三查七对”不严易造成用错药, 给病人造成生命安全隐患。

1.2.4 护士法律意识淡薄

在病人转运途中, 护士未对病人和家属实行风险告知。对在转运中可能出现的危险, 未及时向陪伴或家属交代清楚, 也未让家属在风险告知书上签字。如病人出现意外, 必定引起医疗纠纷。护士不重视院前急诊记录单的书写, 出诊时间、到达现场时间以及回到医院的时间与实际不相符合, 记录不详细、不及时、不规范, 送达病人的科室无医护人员的接收签名等。

1.2.5 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在抢救病人的紧急情况下, 医护人员往往顾不上自身防护, 来不及戴手套或戴上手套不方便操作, 皮肤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或被病人用过的针头扎伤手, 易造成血液的感染。有时在对各种突发意外事件受伤病人的现场急救中, 医护人员缺乏评估急救环境可能存在的高度危险性, 救人心切, 突然进入事故现场, 直接威胁自身生命安全。

2 安全防范对策

2.1 加强急诊护士的职业素质教育, 培养其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

在抢救病人时应做到急病人之所急、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根据不同病情, 机智、冷静、迅速、准确地处理病人, 有条不紊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培养忙而不乱、急而不躁的工作作风。建立工作自信心, 充分发挥潜能,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急救过程中, 医护密切配合, 才能不失时机地抢救病人的生命, 提高急救成功率。

2.2 强化护士风险意识教育, 严格贯彻落实规章制度

急诊工作具有高风险, 因此应不断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度培训和监督落实。如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院前出诊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制度等。规避护理风险, 增强安全法律意识并对病人履行告知义务,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尽量减少不安全事件, 并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做好环节的监控, 避免医疗纠纷及杜绝医疗事故。

2.3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提高抢救能力

加强急救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 对急诊护士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 并组织和实施考核。积极参加医院及护理部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和操作培训, 遇到疑难危重病人组织讨论学习, 锻炼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高年资护士做好传帮带工作。护士长督促低年资护士加强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 要求他们苦练基本功, 不断组织护士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利用晨会提问和定期进行理论、操作、应急能力的考核。要求每一位急诊科护士熟练掌握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 如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吸引器, 熟练心肺复苏 (CPR) 技术等。所有急救物品、药品齐全, 随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2.4 讲究语言艺术, 提高护患沟通技巧

在接待病人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态度诚恳, 语言文明。与病人家属的交流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 多进行换位思考。病人和家属出现焦虑、恐惧、痛苦时, 做好安慰工作,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病人或家属表现出急躁情绪时, 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避免护士使用生冷硬的语言。

2.5 翔实记录护理文书病历, 提高医疗护理安全性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如果护士在记录执行时有偏差, 则可能引起纠纷, 也是病人和医院之间打官司的主要凭证。因此, 急诊护士必须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书写护理文书, 不能弄虚作假和任意涂改, 各项记录应客观准确、真实, 通顺易懂, 字迹清楚。对意外事件、自杀或被杀等经过详情, 应力求客观, 如实记载, 不得加以主观评论或揣测, 出诊记录单上出诊时间、到达现场时间要准确, 在转运途中应交代可能出现的风险, 并请家属或代理人在风险告知书上签字, 这样对减少投诉和医疗纠纷具有积极意义。

2.6 加强医护人员自身安全防护

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排险后救治。医护人员在急救中一定要树立自身安全意识。首先, 确认急救环境有无危险性及危险性的大小, 这是急救人员进入现场前自保程序的第一步,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进入现场。在接触病人体液、血液时, 一定要带好手套。与病人接触要带好口罩, 操作中要忙而不乱, 避免针头扎伤自己, 勤洗手,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总之, 院前急救既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危重病人的急救任务, 又要达到有效沟通, 规避风险。做到以人为本, 以爱心为本, 通过换位思考提高病人对急诊科的综合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桂玲, 朱秀.院前急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09, 23 (4C) :1066-1067.

常见病的家庭急救 篇8

1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护理部每月不定期对五个分中心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质量控制检查表为护理部自行设计,检查中主要涉及的检查项目及常见问题见表1、2。

2 结果

2.1 2013年与2014年护理质量控制检查结果见表1所示,2014年护理质量控制检查合格率较高于2013年。

2.2 2013年与2014年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数字统计比较见表2所示,2014年较2013年有所减少。

3 讨论

3.1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使质控工作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由于护理部人员配备不足,检查时间有限,在进行质量控制检查时未能做实,做细;有些科室护理人力配置不足,参与科室护理质量检查的护理人员有时忙于院前出车,致使质量管理措施不落实,疏忽了潜在性安全问题;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个别护士长强调客观因素,不能及时采取有力的整改措施,以致于护理质量管理停滞不前;每次检查结果虽与绩效挂钩,但个别护理人员思想不重视,有时存在侥幸心理,从而影响质控工作的落实。

护士长是质量控制的关键人物,护士长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和检查,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各分中心的质控小组应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注重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将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护理部在次月进行检查时,将整改措施是否落实作为复查的内容,充分发挥护理部-分中心护士长管理体制的作用。

3.2 加强仪器、设备和药品的管理,确保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急救仪器、设备保养和维护不到位,如除颤完毕后不能将电极板擦拭干净;过期物品不能及时更换;使用完毕后的医疗垃圾不能及时处理;诊箱中药品过期或药品安瓿字迹不清晰。造成急救药品过期的原因有:①近失效期的药品无法退回医药公司;②由于中心采取标准化配备药箱,但医师救治患者时的用药水平和用药习惯不同,造成有些药物长期不用;③有时医师休假,同样造成诊箱内的物品不能及时使用[3]。④急救人员每班接班时要认真仔细检查诊箱内的药品和物品,由于药品多是一支支插在诊箱的隔板中,故而需要将每支安瓿从诊箱隔板上取下查对后再插回去,从而造成药物字迹不清晰。针对以上原因,分中心采取了相应的整改:①建立药品发放登记本,详细记录药品的有效期,同时按照失效期的先后顺序进行发放;②遇有短期内停用的诊箱,护士长要将诊箱内的物品进行调配;③在安瓿的尾端标注药物的失效期,方便药物的检查。

3.3 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质量标准。

规范急救护理人员的工作程序,如院前急救护士工作职责,交接班制度,明确当班人员接班时要认真清点诊箱及出车所携带的仪器、设备等。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贵重仪器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保养;建立仪器使用登记本,发现问题,及时送修;建立仪器设备消毒登记本,及时消毒,保持清洁。

3.4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工作责任心。

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责任心是做好院前工作的前提。个别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懈怠,不能严格执行中心规定的护理规章制度及诊疗常规,认识不到急救工作的风险性。护理部和各科室要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增强护士自律及依法护理的意识,使护士从被动接受检查转变为主动自觉地维护护理安全,使各种潜在风险得到有效抑制。

综上所述,通过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质量检查,只有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坚持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才能降低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在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控制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方法 对护理部进行的质量控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护理质量有一定提高。结论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工作责任心,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从而降低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院前急救,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冯晓薇,吴仙蓉,向美焕,等.质量量控制路径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71.

[2]黄建英,应文娟,李一鸣,等.ISO9000标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16):1484-1485.

炎夏孩子烧烫伤的家庭急救 篇9

孩子的烧烫伤大多数都发生在家庭,家长们一看孩子烫伤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其实烧烫伤早期的处理非常简单,而且也是很有效的。

1.用冷水冲:烧烫伤后,立即起了水疱并明显感觉疼痛,属于浅度的,可以立刻用冷水冲洗伤处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感觉不很疼了,把衣物慢慢脱掉,用干净的布覆盖创面,包扎好,再送往医院。

早期的冷水处理对创面的愈合有很大的好处,第一能减轻疼痛,第二可以减轻水肿、余热造成的深部组织损伤。初期的烫伤会引起血管改变,好多血浆样的物质会从血管渗出,经过冷水处理后,水肿减轻,渗出也少。第三用冷水浸泡冲洗后,可以使创面的一些毒性物质减轻,对创面的继发性损伤也就减轻了。所以早期处理及时、适宜的患者愈合比较快,后期的瘢痕也比较轻。有一些烧烫伤面积小,深度也浅,经过冷水浸泡冲洗处理后,涂一些防治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过几天就会自行好转、愈合,甚至不会留下瘢痕。

如果烧烫伤面积大,程度也比较深,用冷水处理可能会加重全身反应,引起休克,应该立即送医院抢救。

2.如果烧烫伤部位在颜面、头颈部、会阴部等,由于部位特殊,即使伤处面积不大,也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这时除用冷水紧急处理外,为防止发生休克,可以给患者喝些淡盐水,补充血容量,减轻休克程度,但不要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的白开水,以免引发脑水肿和肺水肿等并发症。

3.皮肤上起的水疱不要撕破。有条件可将水疱用消毒的针扎个小孔,慢慢把水疱中的水排出,要保持皮肤的完整。

常见病的家庭急救 篇10

1 存在问题

1.1 急救仪器种类多、临床科室使用率较低、管理不到位。

1.1.1 急救仪器定位不确切

①科室固定的急救仪器定位不确切:急救仪器种类多不能固定放置, 耽误了抢救的时机。比如吸氧、吸痰装置不能固定, 有的放在病房, 有的甚至锁在库房。②特殊急救仪器定向不明确:比如呼吸机、心电图机、气管切开包等, 由于临床科室使用率较低, 不可能每个科室都配备, 急用时与配置的科室借用, 存在扯皮问题。

1.1.2 急救仪器发生故障

①无专人管理:平日无检查、无定时维修、保养的计划, 急救时仪器发生故障, 无应急补救措施, 延误抢救时机。②指定专人管理, 但只是形同虚设:不检查或检查不认真、未能及时发现存在的故障, 也有检查发现故障未能及时上报修理, 对已报废的急救仪器未能及时更新。

1.2 高、新、尖急救仪器的广泛使用

①护士对急救仪器操作程序不熟练:高、新、尖急救仪器的广泛使用, 护理人员急诊、急救理论知识未能及时更新, 特殊高难度的急救仪器没有进行过规范化培训或培训后不经常使用导致遗忘。②不能熟练掌握急救仪器报警的原因和处理办法。③不熟悉急救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急救仪器的目的和效果, 与病人家属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致产生误会引发纠纷。

2 对策

2.1 加强急救仪器的管理

2.1.1 指定专人管理

每日检查仪器的清洁度、按类别 (呼吸、循环) 妥善放于固定位置, 每天认真检查仪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特殊急救仪器贴封条[3], 每次检查封条是否完整即可) , 护士长每周检查1次, 定期进行维修, 确定有无工作虚假现象、漏查、漏报等问题。严格按照质量考核标准奖罚分明, 对造成不良后果的按责任事故处理。

2.1.2 准确定位

①对于科内的急救仪器, 特别是吸氧、吸痰装置要固定, 并在指定的地方贴有明显标志。可利用晨会、科会时间对每位上岗人员进行分段培训, 保证用时迅速找到, 用后准确放回原处。原则上急救仪器不得外借, 必须借出时要征得护士长的同意, 并告知下一班应对办法。②对特殊的急救仪器, 医务科、护理部共同协商, 形成正式文件下发各科室, 使人人知道用时与定向科室联系, 而定向科室在情况允许时积极配合, 保证急救仪器准时到位。

2.1.3 急救药品的管理

科室根据急救药品使用频次固定支数, 把同一种药品统一装入一次性透明小塑料袋内, 每次交加班时不用取出。对于常用的急救药品比如安定、呋塞米、异丙嗪等尽量在急救车外另备一份, 保证急救车内的急救药品齐全。

2.2 加强护士急救能力的培训

2.2.1 加强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

包括急救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用药后的效果, 急救仪器上各种参数正确的范围, 异常现象代表的临床意义;常用急救仪器的操作流程;特殊仪器的使用模式、保养、消毒、灭菌知识等。

2.2.2 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

我院先后派出ICU2名、急诊科2名护士进行急诊、ICU专科护士的培训, 取得资格后对所在科室人员进行培训。2007年底、2008年初我院组织的急救理论、技能考核, 急诊科、ICU总成绩遥遥领先, 并连续2年受到省质量管理年督导组专家的好评。2008年5月护理部针对急救仪器在临床科室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利用急诊和ICU所具备的人力、物力和救治病人丰富经验的优势, 向全院各科室, 特别是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危重病人多的科室提供急救技能培训, 实现了全院急诊护理技术的优势互补, 充分发挥急诊、ICU的人才和设备的功能[4], 同时也使急诊、ICU的带教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

强化各种急救仪器发生警报及出现故障时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 首先检查各种仪器的连接是否正常、有无漏气、有无管道脱出、堵塞、打折, 采用的模式是否正确, 参数调节的上限与下限值是否正确, 在确认不是仪器本身或操作不正确的情况下出现的异常值, 要及时向医生汇报, 不得擅自处理, 自动调节模式等。 掌握停水、停气、停电时的应急预案, 要求护士要举止稳重、处变不惊、沉着冷静、果断有序, 使病人获得一种安全感。

2.2.3 培养护士与病人家属沟通的技巧

当病人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时, 交织着多种因素, 而医疗护理行为又是具有超过各种服务之上的高科技行为的组合活动, 具有高风险性, 也是导致医疗纠纷和投诉发生的隐患[5]。所以能否做好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 解释到位, 直接影响到病人及家属理解与配合的效果, 比如仪器出现报警时告诉病人家属不要紧张, 我们会随时巡视病房, 请你不要动仪器的各个部件, 以免使仪器损坏或出现异常现象, 影响观察效果[6,7];要向病人及家属讲清使用急救仪器的目的、意义, 告知收费标准并征得其同意, 进行技术操作时要预测其可能的并发症, 提前向病人及家属讲清。

3 效果

3.1 适应现代急救医学发展的需求

临床科室经常有病人病情突然发生变化, 不能搬动, 只能就地进行抢救。因此在急救医学迅猛发展的今天, 应加强临床科室的急救管理, 对护士适时给予急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比如从近期我院培训结果反馈显示:165人接受培训, 急救理论知识平均得分85分, 急救技能操作平均90分, 极大地提升了专业技术的能力和急救知识水平。100%的培训人员认为培训非常有必要, 80%的人员认为培训后再不用因抢救病人时操作不熟练、机器报警发生故障时查不出原因害怕、难为情, 同时也为能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抢救尽职尽责而欣慰。

3.2 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融洽了医患关系

2007年后半年以来不仅没有一例因急救仪器使用与管理存在问题而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同时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还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医生对护士看法有了根本的转变。他们说:“如果说以前的护士因为忙碌、辛苦让我们必须理解外, 今天的护士却因拥有熟练而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让我们敬佩!”

参考文献

[1]桂莉, 陶红, 张理.开展急诊护士专业培训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探讨[J].现代护理, 2004, 10 (10) :900.

[2]王春生.中华护理学会第22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摘要) [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1) :52-55.

[3]陈美芬, 施建英.适用于封存式管理的抢救车研制[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8) :766.

[4]席淑华, 王雅芳, 周立.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2) :120.

[5]席淑华, 赵建华, 叶文琴, 等.上海市急诊适任护士培训模式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4) :341.

[6]吴星, 赵萍.急诊创伤病人的护理管理[J].全科护理, 2009, 7 (5A) :1195-1196.

上一篇:怎样做好农村审计工作下一篇:新型建筑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