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主义(共12篇)
和平主义 篇1
产生于20世纪中叶的“后现代”一词如今已经广泛渗透进各个领域: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学、后现代美学、后现代艺术、后现代都市、后现代消费......从学术界到大众生活, 后现代俨然囊括了这整个时代。然而, 尽管探讨之声不绝于耳、愈演愈烈, 后现代主义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它究竟是什么, 是一种新的世界观, 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风格, 还是一种新文化现象或思想运动?它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吗?它是现代主义演变到后期的形态, 是现代主义的通俗化, 还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更重要的是, 在解构一切、消解一切过后它又建构了什么呢?它将终结何处?
代表着启蒙、理性、正义、主体性、人本学的现代主义文化从启蒙运动诞生以后就开始遭受到不停地攻击, 尤其是到了20世纪, 外部世界的迅速变化直接导致了人们在空间感和时间感方面的错乱, 而宗教信仰的神学光辉也因遭科技的打击和理性的贬斥而彻底地黯淡了。现代主义者他们看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旧的价值体系已不能适应, 社会开始出现无序的因素时, 就希望重新建构起一套价值标准, 重新恢复世界的秩序。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努力, 人们不仅没有找到出路, 相反倒愈益陷入危机。后现代主义者看到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任何一种统一的价值标准都无法把握的, 于是就放弃了这种努力。他们接受了这个世界的荒诞, 以一种纯粹个性的体验, 以一种游戏的态度来对待这个世界。他们要消解一切有意义的东西, 把这一切都看做是一种语言的游戏;他们打破一切的等级制度, 击碎拯救人性、寻找自我等现代主义理想, 把主体变成破碎的幻象;他们主张世界的多元化, 张扬无度的个性自由。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质疑并进行颠覆和解构。它是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 (王岳川, 1993) , 是“对于迄今为止的西方人文传统的一次重新构想和重新审视, 是一次重新整合和改写。 (盛宁, 1997) ”王治河在《后现代哲学研究》一书中指出,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西方产生的一股在思维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思维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在思维方式上坚持一种流浪者的思维, 一种专事摧毁的否定性思维, 坚持对划一思维和二元对立思维为特征的现代思维方式的否定, 是所有后现代哲学思潮所共同具有的特征。” (王治河, 2006)
然而, 无论后现代主义以多么革命的姿态摧毁和颠覆, 它仍然无法摆脱与其现代主义母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仍然保留了现代主义的一些特征, 而且最后也面临与现代主义一样的困境。现代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复杂、不断处于分裂流变与不稳定之中的东西, 后现代不过在有些方面比现代主义走得更远、与传统决裂得更彻底。它同现代主义一样反对机械文明与工具理性, 排斥依赖科学、技术和理性的力量来追求人类普遍解放的理想, 关注世界的荒诞和人的异化;现代主义发展的“延续性”和“中断性”与后现代主义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继续, 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新阶段, 同时也是对现代主义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修正。它是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特定危机、一种突出了分裂、短暂和混乱一面的危机, 同时又表达了对于一切治理危机的方案的怀疑态度。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哈桑在1975年发表的《类批评:对时代的七种思考》一书中指出:“现代主义的变化可以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并非突然终止后才能让后现代主义诞生, 它们目前是共存的。”新马克思主义者戴维.哈维认为, “在现代主义广泛的历史与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运动之间更多的是连续性, 而不是差别”。 (哈维, 2003)
如同现代主义的反传统性滋生了后现代主义的反叛, 后现代主义在解构颠覆的同时也丧失了建构的能力。它对于人们解放思想、摆脱束缚、激发创造性思维以及确立主观能动性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它作为专事摧毁的工具不再有意义。它自我矛盾、自我质疑、自我否定的倾向已经无法用任何认识框架去矫正了。当一切都被消解之后, 任何的价值标准和依据都变得不可能, 人们不再对传统的理性和合法性概念深信不疑, 不再相信有终极和普遍的存在, 拒绝一切中心化和总体化的元叙述———当今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在经过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后, 人类还有可能重建启蒙理性吗?后现代主义终结之后讨论最多的是文化多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消解一切意义, 正如它反对任何绝对的、中心的意义一样, 承认文化的相对意义和价值。它允许不同的声音互相交流、相互共存, 使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对话成为可能。但是, 由于文化相对主义只承认相对的意义和价值, 它最终也只能被相对地对待, 仍然无法达成一个终极的目标。不过, 终极目标本来就是不可能达到的, 因为如果达到了人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所以, 人们总是不断地寻找和超越, 不停地解构和建构, 这便构成了人类无限的认识过程。
摘要:后现代主义究竟是什么, 是一种新的世界观, 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风格, 还是一种新文化现象或思想运动?它是现代主义演变到后期的形态, 是现代主义的通俗化, 还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更重要的是, 在解构一切、消解一切过后它又建构了什么呢?它将终结何处?本文讨论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演变、内涵及特征, 以及它的困境和出路。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和价值危机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2]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三联书店, 1997.
[3]王治河.后现代哲学研究.增补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 商务印书馆, 2003.
和平主义 篇2
近日在课堂上看了三部视频,不禁让人引发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自由主义的思考。遂将个人浅薄理解陈述如下。
一、关于个人主义,顾名思义,是以个人私利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指的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强调个人利益、个人需要、个人尊严和个人权利是至高无上的,强调了极端的个人特征,否认客观真理,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的其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根本原则。而对于我们大学生,个人主义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一,个人主义使我们大学生的挫折感增强,压抑感、郁闷感也随之出现,这就使我们的个人中心人生取向变得沉甸甸与僵化;第二,是我们的道德变成虚无主义;第三,个人主义很容易使我们变成一个只懂得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人;第四,个人主义使我们大学生远离群众与同学,交际关系恶劣,不利于团队合作,对个人的长远发展有很大害处。
所以,个人主义的危害是巨大的,为了国家的繁荣发展与日益强大,为了我们大学生以后的发展,我们必须批判个人主义、摒弃个人主义。面对个人主义,在现在的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变得冷漠,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极端的自私自利,对待同学反应淡漠,个别学生好逸恶劳、见利忘义,甚至违法乱纪,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主义的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用高尚的思想理念来指导人生。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了解到个人主义的危害,及时从个人主义的迷雾中走出来,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誉,才能在社会中发挥出我们大学生的最高人生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
二、关于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在价值取向上,集体主义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相互关系的互动目标取向方面,认为集体高于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等集体主义基本原则普遍得到认同。但是,奉献意识不强,集体责任感淡化。有一定数量的群体奉献意识不强,或者其行为规范倾向介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其实际行为中的集体主义观念可能要根据当时的情境、环境等因素决定,我们倡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存在一定距离。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或矛盾时,个人主义思想明显,集体观念淡薄。在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中,甚至有部分大学生把独立狭义理解为“万事不求人”,生活中高傲自私,目中无人,很难赢得别人的好感和信任,人际关系不和;不愿与他人合作共事,把依靠集体力量解决问题视为个人无能的表现,缺乏团队精神和团结意识;不能客观对待挫折,往往以逆反心里看待老师、同学的帮助和指正等等。
诸如上述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种种表现,虽然不是主流,但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相悖。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弘扬集体主义的,要提高对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理念的认知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新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强化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的人生观,实现个性张扬与集体观念在大学生身上的和谐发展。积极支持开展以班集体为主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支持班集体活动项目的创新,尤其是那些贴近社会,既能发挥学生个性优势,又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主题活动,让大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社会主义集体的温暖,再现集体主义精神。
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当代大学生意气风发,事事敢做敢为,飞扬青春的风采。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庆贺。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心中有他人,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心中有集体,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心中有国家,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三、关于自由主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把学习和集体利益为第一,襟怀坦白、无私奉献,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正确的原则,反对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巩固集体内部的团结,认真负责的做好学生本职工作。
但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反对自由主义。一是反对自由主义要树立从点滴做起的思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向一切好的事物学习,努力工作,培养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作风,更要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培养优良的作风,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二是反对自由主义要有严于解剖自己的勇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每个人都难免产生不对的思想苗头,难免遇到困难和疑虑,面对不正确的倾向,个人要及时汇报,及时与领导和同志们交流,征求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加以改正。若是学生党员,就要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三是反对自由主义要不断加强理论的学习。我们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其理论上的先进性。因此,平时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大学生要努力做到:
1、以文立身,不断提高文化素质。作为学生,平时自己要做到多学、多练、多积累,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为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2、以诚立身,维护同学之间团结。真诚是对同学和老师的尊重,促进团结,增进友谊的基础,无论何时,都要胸怀大局观念,诚心待人。
3、以勤立身,勤奋学习好基础,以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4、以谦立身,保持自我的持续进步。面对困难,要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在磨炼中提高自己;面对成绩,更要力戒浮躁,踏实学习,更虚心的向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不断促进自己的进步。
和平主义 篇3
鲁迅发明“拿来主义”这个词的原意,直接针对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间接针对的是崇洋媚外。“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兴起,所谓“新文化”,其实就是西方文化。与之相对的,就是中国传统的“旧文化”。在胡適等人的大力倡导下,新文化以“全盘西化”的口号扫荡中国社會,似乎中国传统旧文化只有裹小脚、留辫子、娶小妾、八股文之类的糟粕,因此,传统文化几乎统统被置于应彻底抛弃的行列,甚至竟有人提出要取消汉字。然而,当时很多“新文化”也非常拙劣,一味地模仿西方,弄得不伦不类,贻笑大方。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一个传统文化的回潮,当时称为“发扬国光”,也有人称为“复古”,其对立面就是“全盘西化”。鲁迅就是在反对“全盘西化”、提倡“发扬国光”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拿来主义”的。
我认为,鲁迅在1934年写《拿来主义》一文时,对自己过去过分偏向“五四”新文化、痛批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有了一定的反思,从否定传统文化的道路上退回了一些。因此,鲁迅“拿来主义”的对象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拿来主义”也是其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按照鲁迅在文章里的阐述,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继承、有吸收、有改进、有抛弃。换句话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是主张客观地对待传统文化。这一态度的产生,一是因为“全盘西化”过于偏执,二是因为针对“全盘西化”而反弹的“全面复古”过于顽固。因此,鲁迅的“拿来主义”主张对传统文化要动脑子、有眼光,自己去“拿来”,实际上也是对“全盘西化”的间接批评。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特意提到西方的“送来主义”在中国引发的“恐怖”,已经清楚地表明他对于“全盘西化”的否定。
然而,在鲁迅首创“拿来主义”很多年后,一些人对于“拿来主义”的理解与鲁迅当时的本意已全然不同。现在的“拿来主义”更主要的是要从西方“拿来”,而不是鲁迅所说的要从传统“拿来”。现在的“拿来主义”在某些时候甚至等同于鲁迅批评的“送来主义”。当年西方送来的是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如今,有些还在继续送来;有些已不再好意思厚着脸皮强行送来了;有些换了新东西,仍源源不断地“送来”。而现在很多人打着鲁迅的旗号高喊“拿来主义”,其实就是鲁迅批评的“全盘西化”,对“送来主义”照单全收。与此同时,现在的“拿来主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差不多也就是全部抛弃,统统视为垃圾。事实上,这正是鲁迅反对的,这样使用“拿来主义”,鲁迅地下有知,恐怕也不会同意。
在现代条件下,我们在对西方文化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时,应该要有些新的认识,要有自己的头脑和眼光,这样才能判断西方文化的本质,才能知道哪些是需要“拿来”的,哪些是不该“拿来”的,哪些是需要“拿来”后加以改进的。当然,“拿来主义”在这里多少也有点儿天真或不准确,因为,我们希望的“拿来主义”与西方希望的“送来主义”并不合拍。西方想送来的东西,有些是免费的,有些是要付钱的,甚至是强行摊派的。但是,我们常常不知道,西方免费送来的东西往往是钓鱼的诱饵,我们某些人则以为那是“拿来主义”成功的证明。而我们想拿来的东西,绝大多数是拿不来的,是需要付钱的,一厢情愿地“拿来”,很容易被西方起诉、惩罚。所以说,对于西方,我们兴高采烈地想象着“拿来主义”,却常常会被西方视为“偷盗”。因此,我们也发现,“拿来主义”有时就是“买来主义”,“拿来主义”也经常成为内外勾结的幌子,这可能就是某些人偷换鲁迅“拿来主义”概念的动机。
针对西方文化的“拿来主义”与针对传统文化的“拿来主义”还有一个巨大的不同。对于传统文化,如果想拿来,一般不会有什么障碍,最多讨论一下,拿来后到底好不好?是否适合现代?而且,对于传统的“拿来”,基本上是免费的,没有“买来主义”,也没有“送来主义”。但是,对于西方文化,我们发现,某些我们迫切需要的东西,确实是有用的好东西,我们非常渴望“拿来”,甚至愿意花大钱,彻底兑现“买来主义”,西方还不愿意,比方说高科技,这似乎可以称为“拒绝主义”。所以,对于西方文化的“拿来主义”,除了要有头脑、有眼光,挑选着“拿来”外,还不能太一厢情愿,以为我们只要想“拿来”,别人就愿意给,以为我们想买来,别人就愿意卖。已经有太多的事实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我们渴望“拿来”,却遭到拒绝,根本“拿不来”“买不来”。
如果说,我们判断传统文化如何“拿来”可以用西方文化做参照,那么,对待西方文化如何“拿来”“买来”,也需要用传统文化做参照,同时还需要用中国现实做参照。这应该是现代中国人对待“拿来主义”的态度。
汤亭亭作品中的和平主义思想 篇4
汤亭亭作为当代华裔女性作家中重要的一员, 并不算是一位多产的作家, 自1976年《女勇士》的问世, 就获得了当年美国及全国书评界的一项最佳奖, 后来又获得美国书籍奖, 美国西部国际笔会奖和美国人文科学金牌奖等众多奖项。她从而蜚声美国文坛, 成为当今被各种文选收录率最高、大学生阅读最多的作家之一。汤亭亭作品的主题受到众多评论家和文学爱好者的关注, 批评的视角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到叙事手法, 但笔者认为自始至终贯穿于作品始终的更是和平主义思想, 本文将就作者的和平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
一、《女勇士》中的和平主义思想
《女勇士》描写了华裔女孩个人奋斗和成长, 由于生长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华裔女孩所经历的种种矛盾冲突。在汤亭亭南京大学的访谈当中, 对于《女勇士》中的小女孩解释为是解决思想情感冲突的勇士, 她解决的方法不是武力, 而是文字, 这也说明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与争端是贯穿其作品的一条主线。
汤亭亭的《女勇士》反映出在美国主流社会, 中美文化只有通过平等地相互对话, 相互融合, 而不是一方控制另一方;或者一方占绝对优势, 另一方处于附属地位的前提下, 华裔美国人才能建构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不再处于两种文化的夹缝中, 不再游离于两种文化之间, 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 才能有自己话语权, 有归属感。在书中, 汤亭亭借女孩的口说出了她的愿望, :“现在我们属于整个地球了, 不管我们站在什么地方, 这个地方就属于我们就像属于其他任何人一样。”
《女勇士》的结尾描写了蔡琰的故事, 蔡琰又名蔡文姬, “博学有才辩, 又妙于音律”。董卓之乱中, 被掳至南匈奴, 嫁左贤王, 生活了十二年, 生了一双儿女。在匈奴生活的十二年间, 尽管语言不通, 但对于匈奴人吹着胡笳的声音, 感受到了高亢凄厉, 似乎是匈奴人在演唱着自己漂泊的生活。然而, 帐篷外匈奴人听到了一个女人的歌声。尽管歌词是汉语, 但匈奴人却听懂了其中的哀愁与激愤。后来蔡文姬将她所创作的《胡笳十八拍》带回了汉朝, 并使用汉族的乐器演奏。”故事中, 蔡琰的歌声和胡笳的声音象征着两种不同文化的对话, 蔡琰的故事表达了民族沟通、文化融合的愿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对话, 相互融合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平等的对话和沟通, 是解决冲突和矛盾的良方。汤亭亭也试图用这种方法解决主人公所面临的身份困境, 在东西两种文化之间寻求一种和平解决冲突的方法, 用文字来表达作者的和平主义思想。
二、《第五和平之书》
汤亭亭个人的和平主义思想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形成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她的第四本长篇小说被命名为《第五和平书》, 可以说是用意很深。这部世纪之作可以说是她和平思想创作的高峰。在海湾战争初期, 汤亭亭就着手写一本关于和平的书, 《第四和平之书》。然而奥克兰家中的大火使她失去了所有的东西, 包括一本书的手稿 (《第四和平之书》) 。这本书的命名来源于一个中国古代的神话, 中国古时候曾有过和平之书, 一共有三种, 被称作《三平书》, 主要是为了告诫人们如何避免战争, 如何和平地解决冲突, 但它们被毁于战争, 大火或禁书中。因此, “和平之书”被毁于大火也看似合理的。对于奥克兰家中的大火, 汤亭亭认为火灾带给她的创伤和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是相同的, 所以她决定把对战争的批评和对和平的向往写成一本书, 希望重建自己的生活同时, 也可以宣传她的和平主义思想, 这本书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五和平之书》。小说的题目已经显示了作者要表达和平主题的强烈愿望。
无论汤亭亭把书名命为《第四和平之书》还是《第五和平之书》, 都体现了汤亭亭运用了中国文化中的道家、儒家和佛教的思想来宣传和平, 反对战争, “教育美国, 教育全世界。”的良苦用心。
书的一部分是关于越南战争的, 这和作者本人的经历有关, 作者的兄弟参加了越战。对于战后的那些退伍军人如何战胜战后创伤, 如何在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后过上和平的生活, 对此汤亭亭做了很多的努力。
结语
“和平”成为汤亭亭作品压倒一切的书写主题。她的创作不再是个人的创作, 而是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的关注, 创作成为她参与社会变革的重要手段。很明显地, 我们可以看出汤亭亭正在努力超越华裔作家的身份, 在写《女勇士》时, 花木兰是个女权主义者, 反抗压迫。而木兰的回家, 是首和平的颂歌。在《第五和平之书》中, 无论是叙事者自己, 还是虚构的塔娜, 她们都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关爱, 企盼世界和平。她们不仅关心女性弱势群体, 她们更关心整个人类。“上帝, 请关照在战场上的儿子们, 不要让他们受伤, 不要让他们被杀。”这里“儿子”不仅指美国的士兵, “每一位士兵都是某个人的儿子”。汤亭亭关心的是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摘要:汤亭亭是美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华裔女性作家。在美国作家中, 她的作品是被大学生们阅读最多、大学讲坛讲授最广泛、各种文选收录最高的作品。从《女勇士》到《第五和平之书》, 作品从不同角度涉及种族立场、性别关系、阶级层面以及文化身份认同等主题内容, 但贯穿始终的是汤亭亭的和平主义思想, 本文将就此进行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汤亭亭,华裔女性作家,和平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Maxine Hong Kingston, The Woman Warrior-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 1976.New York:Vintage International, 1989.
[2]Maxine Hong Kingston, China Men, New York:Vintage International, 1980.
[3]Yin, Xiao-huang,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the 1850s.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0.
[4]关合凤.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身份寻求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7.
和平主义 篇5
【拼音】xiàn shí zhǔ yì
【简拼】xszy
【反义词】理想主义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成语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虽可能有张伯伦一类的迁就所谓‘既成事实’的‘现实主义’的调头出现,但主要的国际势力将变到进一步地援助中国。”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例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1章:“金俊山抱着现实主义态度说。”
【英文翻译】realism
【产生年代】现代
和平崛起与“门罗主义” 篇6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中国和亚洲唇齿相依,中国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同一演讲中,他还说了一些针对性的话,他说地球村应该“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较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前此,外交部长王毅也针对东北亚局势讲了一句,“绝不容许在中国家门口闹事”。这些表态,应是针对美国近年来积极推动的“重返亚洲”战略的首次正式回应。
这让我想起了190年前的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宣称“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这即是著名的“门罗宣言”与“门罗主义”。
美国在1776年独立,美国独立前的美洲,是一群列强(英、法在北美,葡、西在中、南美)控制的殖民地,美国独立后,列强仍难忘情于美洲,不时“重返”,美国不堪其扰,终于被逼而提出了《门罗宣言》。《宣言》背后的潜台词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历史不只会重复,而且还可以对照。中国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步入衰途。此后一百多年,中国成为几乎所有西方列强的“次殖民地”,一直到1949年。
1949年新中国建立,民族主义取得重大胜利,列强在中国的影响力,已基本驱逐出境。不仅如此,整个东亚地区,也出现了帝国主义的大退潮。法国退出越南(1950年代),英国退出星马(1950年代),美国退出菲律宾(1980年代),其中,美苏一度想重返越南未果(1960到1970年代),英、葡分别退出我国香港(1997)和澳门(1999)。应该说,在20世纪结束前,除了美国在东北亚的日、韩仍残留了一部分影响力之外,帝国主义与列强在东亚地区的势力已基本退出。虽然到20世纪末时,美国国势已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巅峰,成了全球唯一的超级强权。
然而,进入新世纪后,世局又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美国因发动阿富汗及伊拉克两次战争及爆发世纪金融海啸,国运上升的势头遇挫,而且债台高筑;中国则继续和平崛起,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GDP的全球排名从第6急升到第2,大有再过10到15年,凌驾于美国之势。此等形势与趋势,让美国油然而生焦虑之情。奥巴马一上台,就说“我绝不接受美国成为全球老二”,又说“我要做一个太平洋总统”。他决心要扭转这个趋势,于是,他一方面积极终结反恐战争,另一方面开始部署“重返亚洲”,潜台词是“剑指中国”。
中国此刻的处境与心境,像极了19世纪初的美国——“树欲静而风不止”,想要韬光养晦,和平崛起,却又由不得你。美国“重返亚洲”对中国造成的骚扰,一如当年欧洲列强“重返美洲”对美国造成的骚扰。当年,美国不得已而发表《门罗宣言》,今天,中国也不得已而发表“中国版”的《门罗宣言》——别在中国家门口闹事!
是时候了。面对着包括美国及亚洲邻国在内的全球许多国家针对中国快速崛起而产生的不安、疑惧、排斥甚至敌意,中国很有必要提出一个新世纪的《中国宣言》,向全球郑重表达中国的立场与主张,其内容包括:
(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当代中国人的伟大梦想。中国必将矢志以赴,不懈追求。
(二)复兴之路秉持的原则是和平崛起,此原则完全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与民族精神。然而从崛起到复兴必有一前提,即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三)地球村是人类“共谋发展的大舞台”,中国主张“大家搭台,相互补台,好戏连台”。
(四)就大国关系而言,无论中美、中俄、中欧,中国主张发展健康稳定的“新型大国关系”,作为21世纪全球安全与发展的基础。
《中国宣言》与《门罗宣言》,有其同与不同,是新世纪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宣示。
和平主义 篇7
关键词:高中美术三大主义教学方案
美术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阶段的一项重大课程, 美术课程的开设能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在美术教育课程的标准下, 高中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能够更加深入地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一、我国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 美术教学很难引起高中教学的注意
我国传统的高中教学阶段主要是以数学、语文、外语和物理两个主要科目为主, 许多学校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开设一些诸如美术课等艺术类课程。部分学校即使开设了美术课也形同虚设, 大多数的美术课都会留给学生自习或者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占用。因此, 美术教学在这些学校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 高中美术教师师资力量的滞后性
美术课程在高中教学课堂中的地位不如语文、数学以及英语这三个科目。因此, 大多数学校只是聘请了一些非专业或者兼职身份的美术学教师进行教学。他们自身对美术的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 很难从美术学的角度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由于师资力量薄弱, 许多高中生丧失了学习美术的兴趣。由于美术教学课堂显得空洞无味, 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会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自主创作能力。
二、高中美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教学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 我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教学方案, 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 现实主义:从实际出发, 转变高中美术教学方法
新课标的制定, 对高中的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改变传统美术教学的基础上, 教师应该从学校的实际水平出发, 采用多角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高中生参与到实际的美术教学课堂中来, 美术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情境课堂教学法、模仿指导教学法和示范尝试教学法来改善自身的美术教学。美术教师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要避免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从而导致高中生对美术产生的反感和厌倦。
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高中生的特长, 在加强对高中生的基础训练的同时还应该为高中生营造一个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氛围。无论是从高中生的审美创造力还是塑造高中生的个人创造力方面, 美术教师都应该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性格特征来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积极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思想和见解。例如, 对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赏析, 教师可以从该作品的背景和画面的寓意以及构图方式等角度依次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积极地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并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补充。
(二) 浪漫主义:丰富高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手段
根据高中美术教学大纲的需求, 各个高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课程结构设计。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着课堂来对高中生进行理论式的教学, 相反,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应该挣脱传统美术教学模式的束缚, 在高中美术的教学内容中大量地融入具有乡土气息的教学内容并对此展开一些实践性的教学。例如, 高中美术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 利用学校内已有的资源, 如树叶和房屋建筑以及人物等等美学元素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些独特的装饰画或者人物素描, 积极地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同时, 高中美术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引用中外名人名画, 以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和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思维。在实际的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 美术教师要将高中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以提高高中生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作为教学目标。
(三) 印象主义:提高高中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由于印象主义需要教师自身在相应知识的积累方面有一定的底蕴, 所以教师在高中生的美学培养和创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改变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边远地区的高中教学师资力量极度缺乏, 学校要加大对高中生美术教学的师资力量建设, 积极地引进美术专业的教师和教授。为了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高中美学的教学任务, 学校适时地为高中美术教师提供一定的培训机会。
综上所述,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需要各个高中的美术教师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完善。由于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更好地适应高中生的发展以及教育的要求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因此, 新课程下高中美术教学的进步需要各个高中美术教师齐心协力共同探索出符合现代化美术教学的新思路。
其良好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但是在当前小学美术的教学当中, 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所以应该采用实施高效教学的方法, 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下主要对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建设的有益性进行探讨分析, 使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探索
美术课程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 其主要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以及动手能力, 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美术的实践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美术来表达自身的情感,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 提升美术课程教学质量, 保障美术教学的高效性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教师应该构建小学美术的高效课堂, 使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的内容,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课程相对简单
摘要:对高中美术教师而言, 如何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已经成为了当下每一个美术教师所关注的话题。笔者结合自身的美术教学实践活动, 对高中美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教学方案做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希望能够促进美术教学在高中阶段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美术,三大主义,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赵诗.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和反思[J].艺术教育, 2009 (2) .
和平主义 篇8
德国浪漫派分为早期浪漫派和后期浪漫派。早期浪漫派的代表是奥古斯都·施莱格尔、弗利德里希·施莱格尔、诺瓦利斯、蒂克年, 他们以《雅典娜神殿》杂志为中心, 以费希特、谢林等的哲学为基础, 形成了自己作为一个浪漫流派的纲领。他们认为浪漫派的文学是文学中的文学, 是宇宙的诗, 一切文学都在浪漫派文学里。他们主张, 艺术的最高法则就是打破一切法则, 把一切科学、美术、诗歌、音乐融为一炉而没有区别:诗人要凭兴之所至, 不受任何狭隘规律的约束;他们认为理性是危害人类的感觉和认识能力的, 艺术的基础是热情而不是理智;物质世界使人失望, 人只有从梦幻中、灵魂中、世界中才能找到精神的乐园;他们向往中世纪的基督教统治下的封建宗法社会, 因为在他们看来, 中世纪是富于宗教的神秘感的时代, 所以中世纪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时代, 讴歌中世纪, 就是讴歌美。
服从于这一理论, 这一派作家的创作多表现宗教的神秘和空虚无聊的精神状态。如诗人诺瓦里斯的《夜的颂歌》, 诗人沉湎于神秘的世界, 歌颂死亡, 歌颂黑夜, 否定现世人生, 表达出一种人生无常的颓废悲观的感情;蒂克的小说《威廉·洛厄尔》描写了一个英国青年的堕落, 但作者却把堕落的原因看作是启蒙思想的后果;在其另一部小说《弗兰兹·斯坦恩巴尔德的漫游》中, 作者则美化封建骑士制度, 用中世纪的所谓“牧歌生活”来对比现实生活, 表现出一种将封建的生活和制度理想化的倾向。
早期浪漫派成员清楚地认识到了他们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中心人物就是施莱格尔兄弟:弗雷德国希和奥古斯特·威廉。弗雷德里希腊创造力, 但性情反复无常。奥古斯特·威廉比他哥哥的头脑清晰, 这使他能够传达他哥哥的思想, 并且使自己在关于戏剧和美学的传播中, 起到了德国浪漫主义理论的“译员”作用。他的讲演录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被翻译成英文和法文。早期浪漫主义作家的集体精神与浪漫主义的个性主义并不矛盾,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集体精神是从他个人重要性的认识中产生的。人们可以通过接触这些个体, 也可以通过公共集会来认识他们。这些集会非常古怪, 它们是以希腊小品词“syn”命名的, “syn”表示“集合”, 如“synexistenz”、“symphilosophieren”、“synenthusiasmus“、”sympoesie“等。在实践中, 为了给他们的研究成员提供实验材料, 这些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加入了最早的远征队。无论在哲学和诗歌领域, 还是在宗教、政治和自然科学领域, 早期浪漫主义作家都无疑表现出了极大的、普遍的兴趣。因此, 这个组织不仅包括瓦根诺德尔、蒂克和诺瓦利斯 (哈尔登贝尔格的笔名, 而且包括宗教思想家施莱尔马赫、自然哲学家谢林、巴德尔和物理学家席特尔。这种广泛性也不仅仅是德国对文化的传统癖好的表现, 这是从浪漫主义某个十足的存在主义重新评价的观念中产生的。这种重新评价将从诗歌中喷发出来, 以改变整个世界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要”诗化“整个世界) , 这些信念在大量理论著作中均有反映, 它们是前派浪漫主义作家成名的主要原因。诺瓦利斯和瓦根诺德尔死时年纪尚轻, 蒂克则与这个组织的关系似乎不大密切, 除了这三位之外, 早期浪漫派的浪漫主义作家都是思想的理论操纵者, 而不是富有创造力的诗人。他们倾向于玄奥的抽象, 关于这一点, 我们可以在施莱尔马赫的《社会行为理论初探》一书中, 找到充分的证明。这本书谈的是对系统化认识。早期浪漫派的浪漫主义作家的许多观点, 是在他们的刊物《雅典女神殿》中以格言形式零碎地表达出来的。这些人从费希特所倡导的纯主观主义理论出发, 开始对人类的存在重新评价。他们认为, 既然这个世界依靠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我们当然可以用不断进步的、奇妙的中华民族主义来重新塑造它的创造性想象。在这一点上, 这些艺术家由于这个原因而占据了最高地位。艺术品有某种调解作用, 它用近似于真实的象征手法, 描写艺术家所认为的先验王国的景象。而引导艺术家走向这个王国的捷径, 正是他的想象。这种复杂的美学观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直觉, 它带有浓郁的神秘主义色彩。
后期浪漫派的代表是布伦塔诺和阿尔尼姆和阿尔尼姆, 他们宣扬天主教, 美化封建制度, 文学上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对民歌的收集与整理方面, 如他们合编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的号角》以及格林兄弟所编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都流传至今, 被广泛传诵。这一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霍夫曼和沙米索代表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比较积极的一派, 这一派后来流传到了海涅, 则发展到革命民主主义的高度。
海涅最著名的诗体旅行游记《德国, 一个冬天的童话》, 他自称这部长诗”是一个崭新的品种……它将显著一种比那些最著名的政治鼓动诗更为高级的政治。“因而长诗的政治很强, 反映了诗人较为成熟的政治思想观点。同时, 海涅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和对美好未来坚定的信念也在长诗中得到充分显示。
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篇9
女性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它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对待马克思主义, 女性主义经历了一个由吸收和利用到补充和修正的过程。西蒙·德·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 是最早对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提出异议的女性主义者。在《第二性》一书中, 她虽然肯定了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揭示女人所作的一些贡献, 但她认为这些理论和学说都存在一些问题。在考察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论述时, 波伏娃认为恩格斯概括的理论体系比生物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体系前进了一步, 但同时又指出恩格斯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些问题。概括地说, 她对恩格斯的批判有三点:第一, 恩格斯没有能够指明整个历史的转折点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是怎样发生的;第二, 恩格斯没有清楚地说明私有制是否必然要涉及对女人的奴役, 而是假设有一条把人和财产联在一起的利益纽带;第三, 恩格斯仅仅谈到社会主义要废除家庭, 让妇女同男人一样自由参加公共生产, 这种解决方法显得太抽象, 因为恩格斯仅仅强调了女子的生产功能, 而忽略了其生殖功能和其生产功能同样重要。
托里·莫伊 (Toril Moi) 曾进行过将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相结合的尝试。她肯定了法国女性主义在理论研究上的贡献, 同时也指出她们对阶级及政治不够关注, 在不同程度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法国女性主义者相比, 美国的激进女性主义者似乎对阶级及政治比较感兴趣。例如, 在对阶级的分析中, 凯特·米利特 (Kate Millet) 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 但对经济决定论不完全赞同。通过对男权制社会的观察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 米利特发现, 在男权制社会, 女性的等级式地位最容易引起混乱的地方在阶级领域;在资本主义社会, 一个人的地位取决于阶级的经济、社会和教育状况, 但对于女性来说, 情况并非如此。她注意到, 男权社会中的男人由于地位不同而对性别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他更多地是单凭自己的性别来宣称自己的权威, 实际上他常常不得不与他阶级中具有经济实力的妇女分享权力, 而在中上层阶级中, 男性往往不必直言男权制, 因为他们享有这种地位, 在任何情况下都拥有更大的权力。米利特还指出, 分析阶级类别的问题引发了各种矛盾, 工人阶级在被资产阶级同化过程中, 其道德观和性态度也被同化了;男权制社会中阶级的主要后果之一是导致了两个女人的相互敌视, 在过去是妓女和妻子间的强烈敌对情绪, 现在则是职业妇女和家庭主妇间的极端仇视, 男性凭借自己的各种优势, 挑动疏远的两个女人互为敌人。米利特由此而看到了妇女中存在着次要的地位划分, 德行有等级之分, 美貌和年龄也有等级之分;女人往往能够超越男权制社会中通常的那个阶级分层, 因为无论女性的出身和教育程度如何, 她永久的阶级关系比男性要少, 经济上的依附性使她与任何一个阶级的联系都是附带的、间接的和临时的。这些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值得一提的是, 莫伊对美国以伊莱恩·肖沃尔特 (Elaine Showalter) 、桑德拉·吉尔伯特 (Sandra Gilbert) 及苏珊·格巴 (Susan Gubar) 为代表的激进主义持批判的态度, 认为她们的做法是父权制的翻版:在差异的名义下拒绝男性象征秩序、标榜女性特征、强调以妇女为中心, 这不是在消除二元对立, 而是在重建家长式等级制。总的来说, 莫伊试图寻找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结合的途径, 也试图在法国女性主义和美国女性主义中寻找契合点, 但她的努力并不是很成功, 主要表现在理论阐述与现实内容和环境因素不能很好地相互照应。
和平主义 篇10
存在主义者会告诉你:你就是你, 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你只能保持你自己的主体性, 置于对象之外通过自由地选择, 让自己的对象虚无化, 把这个对象化的你从它浑浊的背景中体现在自己眼前。这时你才具备超越对象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也就是人所独有的。正因如此, 萨特才会宣称“只有这个理论配得上人类的尊严, 它是唯一不使人成为物的理论。”[1]而且, 在存在主义者的世界里是没有“天生”的, 并没有“谁生来就是懦夫或者英雄, 是懦夫将自己变成懦夫, 也是英雄让自己变成英雄;而且这样的可能性将会是永远的存在, 即懦夫可以振作起来, 不再是懦夫, 而英雄也可以不再是英雄。”[1]
一、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
歌德曾说过:“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 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约束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约束的, 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而“使人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 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负担起来”的存在主义与歌德的这句名言可谓殊途同归。
“当我们说人要对自己负责时, 我们并非是指他只需对自己的个性负责, 而是他应当对所有人类负责。‘主观主义’这个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指人类的个人自由, 另一方面也指人类超越不了人的主观性。”[1]存在主义者坦言人类是必须遭受苦痛的, 他的意思其实是这样的——“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承担其责任时, 他不能完全意识到他已然为自己的将来作了选择, 而且通过这样的行动同时成为为全人类做出选择的立法者——在这样的时刻, 人是没有办法摆脱那种整体的、重大的责任感。”[1]
著名人文学者徐岱曾说过:“所谓幸福人生, 就意味着绝不逢场作戏和随波逐流地对待自己。”倘若你不“幸福”, 那你依然“不存在”。也许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当我在用属于我自己的价值观和个性来决定我的选择从而突显主体性时, 我的价值观和个性难道不是已经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了吗?这难道不是一种随波逐流吗?一个人呱呱落地之时已经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 而这样的存在要比所谓的“理性”的存在更符合存在主义的观点。当你在思考并做出抉择之前, 你是否意识到自己需要思考“思考”本身?当你反思之时, 你是否也应当进行“反思之前的我思”?存在主义者就会告诉你, 是的, 你需要。只有消除所有现成的观念, 你才能真正置于对象之外而进行自由的选择。这时你的选择才是主观的、负责的、有意识的。
那存在主义是否是一种对人生采取绝望态度的悲观主义哲学?当然不是。“我们只能把自己所有的依靠限制在自己意志的范围之内, 或者在我们的行为行得通的许多可能性之内。”[1]你把杂念全都掏空, 只留下一种属于自己的精神, 这样你才能宁静致远。“当笛卡尔说‘征服你自己, 而不要征服世界’, 他基本也是同样的意思——我们不应当怀揣着希望行动。”[1]所谓的希望就是空想, 这当然不是悲观, 倘若说悲观主义要比乐观主义更深刻的话, 那只是因为人们常说的乐观往往是盲目的。而谨慎的乐观应当更能提升人的信心, 存在主义就是如此。“然而生命的意义在于生生不息, 除开行动, 没有真实。”[1]只有付诸行动, 人才能成为自己, 你的一切就是你的行动给予的, 而我们是由我们自己所造就的。当我们明白了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之后, 我们选择的行动就要担负起我们成为我们自己的责任。撇去真实的行动, 人的一切便是不存在的。
给予人自我的意识, 教人谨慎而乐观地行动,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二、存在主义的影像表达
存在主义作为当代流行极广的一种哲学流派影响了许多艺术家, 伯格曼、基耶斯洛夫斯基、安东尼奥尼、特吕弗、戈达尔等电影大师的作品都具有明显的存在主义色彩,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当时正是存在主义哲学兴起, 以法国为首的欧洲电影毫无疑问会受其影响。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 更是在其代表作《筋疲力尽》 (Breathless) 中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在悲伤与虚无之间, 我选择悲伤……你呢, 你选择什么?”
“选择悲伤, 这太蠢了。我选择虚无。这也好不到哪儿去……但是悲伤是一种妥协了。要么统统归我, 要么一无所有。”
这样极端的表达也体现了如文章中所说的, “存在主义并不是一种提倡美学的道德观”[1], 而萨特关于自由意志、责任、在一个无神的世界里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等方面的一些观点, 已经势如破竹般渗透大众文化圈。“1989年, 美国导演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的电影《重罪与过错》 (Crimes and Misdemeanors) 同样把萨特的观点神采飞扬、妙趣横生而又惟妙惟肖地演绎成一个当代谋杀故事。”[2]全片由两个毫无关联的故事组成, 人物与情节独立。第一个故事讲述了医生马丁·兰道因外遇而倍感自责, 想与他的情妇安吉莉卡·休斯顿分手, 对方却不同意, 于是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请杀手将她谋杀。第二个故事则是导演伍迪胸怀大志却无法施展才华, 他答应为他的妹夫阿伦达摄制一部电影, 把妹夫打造成所谓的喜剧之王, 但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 他却因志同道合和助手米亚法罗产生了情愫……
影片的两位主角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絮叨。而二人的絮叨都指向一个原因, 那就是内心的空虚——爱情的虚无导致了医生的空虚, 而知音难觅的苦恼则更好地诠释了电影人的空虚。伍迪·艾伦独具纪实风格的影像也颇有存在主义色彩, 在电影的结尾, 片中的利维教授说道:
“我们一生中都要不断面对痛苦的抉择、道德抉择。有的选择还意义重大, 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是, 我们做什么样的选择就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实际上是我们所做的选择的总和……”
这段台词正是阐释了萨特说的:“在存在先于本质的前提下, 人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 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 什么都不是。”[1]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的传播, 那些从未读过萨特著作的人, 也许会被他这种从其他渠道流落到他们手中的观点所影响。
进入新世纪, 电影艺术依然深受存在主义影响, 无论欧洲、亚洲, 富含存在主义美学的作品都层出不穷。其中哲学专业出身的韩国著名导演朴赞郁的众多剖析人性的作品都深刻反映了存在主义的深意。在存在主义几乎与荒诞画上等号的今天, 朴赞郁用另类的写实手法, 把哲理与人性都蕴藏于光影之中。
在朴赞郁的镜头下, 人的分裂、异化一览无余, 人与人是对立的, 人与社会是疏离的, 人的个体生命是虚无的。“人只要存在, 就必然焦虑”, 人的焦虑在其代表作《老男孩》中被有限的影像无限放大。《老男孩》是朴赞郁“复仇三部曲”的第二部, 影片讲述了崔岷植饰演的中年男人吴大秀, 一生浑浑噩噩, 一天, 他在女儿的生日宴醉酒后, 返家途中意外地被绑架, 关在一间小小的房间里,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房中摆着一台小电视, 一头雾水的吴大秀, 从电视上获悉, 外面的世界已经“大乱”, 妻子被杀, 女儿失踪, 而自己成了犯罪嫌疑人, 被警方通缉。吴大秀开始疯狂地修炼, 一心只想报仇雪恨。直到15年之后, 吴大秀重获自由, 他拼命地找寻真相, 而在真相渐渐浮出水面的过程中, 复仇的对象却一步步指向自己, 他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被人精心策划的陷阱, 影片最后, 当谜团揭开时, 吴大秀却以出乎意料的方式了断了这一切……
萨特那句著名的“他人即地狱”和该片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 片中的复仇者们互为地狱的存在, 而被囚禁的主角用自身的行动证明了人作为个体却拥有绝对的自由;更用畸形的恋情佐证了“把情感、个人忠诚和具体的爱作为道德基础——无疑是做了一个不负责任的选择。”[1]影片最后体现的复仇的无意义正是人生的虚无所在, 选择是可能的, 但是不选择却是不可能的, 人当然可以作出任何选择, 前提是要自由承担责任。萨特曾认为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严峻的乐观主义”, 因承担责任的痛苦而严峻, 却又因人的自由而乐观。这二者的失衡也正是电影《老男孩》中的悲剧诞生的原因。
三、结语
毋庸置疑, 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流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存在主义思潮对电影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不仅因为它风靡之时正巧遇上了对世界电影产生巨大影响的法国电影新浪潮, 更是当代电影导演哲学思考的一个出口, 我们也期待着更多饱含哲学深思的影视佳作。
摘要:自哲学诞生以来, “存在”的问题就一直在探讨范围内, 如柏拉图认为是“理念”, 马克思认为是“物质”……然而建立在纯粹的主观性上——建立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上的存在主义,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极大、流行极广、风靡一时, 其主要代表人物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一篇为存在主义辩护的文章, 同时也应该是存在主义的相关书籍、文章中最通俗易懂的。试图通过世界一流导演的电影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考来佐证萨特该文中的“人道主义”表达, 同时体现出存在主义对电影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存在主义,人道主义,电影
参考文献
[1] (法) 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 汤永宽,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2] (美) 理查德·坎伯.萨特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 [M].李智, 译.北京:中华书局, 2014.
[3] (法) 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4] (美) 马克·T.科纳尔, (美) 伊恩·J.斯考伯.伍迪·艾伦与哲学:你说我的谬论一无是处[M].李宏宇,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5]张先云.存在主义、法国新浪潮与中国第六代电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1 (2) :162-167.
历史主义与逻辑主义 篇11
但是,在当前,随着我们的文艺学重心的转移,随着美学热潮的兴起,历史主义面临着“失落”的危险。而且,它是在这样一种状况下面临失落的:它的羽毛还未丰满,它还未走上顶峰,历史赋予它的这一轮使命还并没有完成。我们不但对于文学所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历史,包括与文学相邻的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各层次各系统的历史尚有许多不明之处,而且,即使是对于文学史本身,包括文学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特别是对于文学作品的个体和群落所产生发展的历史,我们又真正了解了(更不用说研究了)多少呢?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作家多如繁星,作品浩如烟海,我们所必须掌握的与文学相关的系统的信息量更是大得惊人。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为了某一个特定的研究课题去遍翻可能相关的所有文献。因此,我们就必须有一种工具,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方便地把握时间之矢及其所及空间的工具。可惜,这种工具,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说,自从本世纪初有了“中国文学史”这门学科以来,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我们有了许多部文学史论著,但是,却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系统的、工具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中国文学编年史,一本能够把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学史按时间顺序浓缩于有限载体上的工具书。当历史主义似乎要被视为一种次要的、过时的方法论的时候,我们甚至由于缺乏最起码的必要工具而无法全面地准确地掌握历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性的“幽默”。
就在历史主义似乎要“出师未捷身先死”,而美学、心理学、文化学、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等浪潮汹涌而来的时候,吴文治先生写成了一本大约并不赶时髦的书——《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
《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上下两巨册计二百二十万字,上册已由黄山书社在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出版发行,下册也即将由该社编定付印。这部书上起春秋,下迄“五四”,以公元纪年和朝代纪年为顺序,分两栏分别记叙了文学背景和文学大事。举凡文学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文学家的生卒年岁,重要事迹,主要作品系年,文学家之间的交往,朝政对文坛的重要措举,国际间民族间的文学交流,文学流派和文学体裁的发生发展,以及文坛轶事等等,本书皆“钩玄提要,以简驭繁”(该书程千帆先生序中语)地采录于中。
中国文学史历经三千余年,其中可称为“大事”者,不下数万端。它们散见于成千上万卷古籍之中。我们知道,信息的有效量在于“有序”。茫茫书海,对于一个时间有限的研究者,并不能有效地提供信息。这本书则把三千年的文学史浓缩于二千余页书卷内,使数万件文学史事有序化,并以准确简洁的行文用语表达出来,从而为中国文学研究界提供了一个可以方便使用的容量大质量高的信息库。
如同在所有其他学科中一样,在中国文学研究中,历史主义方法与逻辑主义方法的统一,曾是我们所倡导所追求的理想方法。我们的文学研究,确实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是,长期以来,文学研究界似乎对历史和历史方法重视不够。“文革”中抹杀历史,歪曲历史,是为著例。这样一来,从历史实际出发,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实事求是地从历史事实中得出结论,就很少见。由于历史主义的缺失,我们的逻辑主义也就成了干巴巴的条条,甚或被歪曲成为一种违反逻辑的东西。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学研究领域内,这种轻视历史和历史方法,从而导致历史主义和逻辑主义两败俱伤的学风,在新时期内不但没有随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而得到应有的彻底清算,相反,由于把历史作为逻辑的附庸这种对历史方法的不正确运用使我们对社会一历史方法本身产生了一时难以消除的误解,由于这种误解未来得及澄清便兴起了移植了许许多多匆匆上阵的新方法论,我们反而更加轻视以至几乎抛弃了历史方法。例如,庸俗社会学的方法、所谓“以论带史”的方法,就都是对历史方法的歪曲运用,从而败坏了历史主义的名誉。现在,在历史方法还没有恢复到应用的地位的情况下,文化学的、美学的、人类学的、心理学的等等各种新兴的文学研究方法却已成了大热门,而历史方法,则很少被人提起,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口号,也几乎无人问津了。难道历史主义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真的就过时了吗?不。我们认为,历史方法,从前是、现在仍然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科学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也仍然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理想方法。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一样,比起其他方法来,在研究方法系统中,处在一个更为基本,更趋核心的层次上。其他任何方法,都不能没有一根时间纵轴,正如同不可能没有一根逻辑横轴一样。即以时兴的文化学方法而论,一般认为,它是由“社会、历史、心理”这三个后面组成的,其中历史就是它的坐标轴之一。离开历史的文化学方法是不可想象的。其他方法,例如,心理学方法,美学方法,,人类学方法等等,甚而至于“新老三论”等所谓“横断科学”,离开历史方法这个基础,也是不可思议的。例如,耗散结构学派就把“时间之矢”概念的引入,看作是二十世纪科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现在的问题是,历史主义有没有能力资格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继续存在并发展下去?我们认为,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水平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我们对历史的掌握手段也还处于一种“近代”的水平上,我们每一个人还都不能说我们已经完整而方便地掌握了必要的历史信息。同时,文学研究本身以及各种综合的或横断的研究方法在客观上又要求研究者对历史材料有更高更现代化水平的掌握或调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历史主义方法只应恢复、发展、强化、完善而不应当忽视、削弱、抛弃。可惜,这一道理并不是所有研究者都能自觉地意识到的。有许多文学研究者,在美学思辨方面是天马行空,在心理探索方面是洞烛幽微,但一接触到实际的问题,却变得闪烁其词,结结巴巴,模棱两可,甚至张冠李戴,生拉硬扯。于是,我们的许多文学论文往往不接触实际,不解决问题,只有洋虎皮吓人,只有意识流般的“演绎”,只有标榜“深层”,故作高深了。笔者在这里并非是蓄意贬低新方法论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巨大意义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也绝不是在提倡退回乾嘉时代。我们只是认为,任何文学研究,不管用什么方法,撇开历史,撇开历史方法都是行不通的。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不但过去是,而且在现在也仍然是我们的理论研究所赖以成立的两个支撑点。当然,在信息爆炸,在人类的哲学思维水平已大大长进了的今天,皓首穷经的方法,罗列史料从中抽取观念的方法,以历史推演、比附现实的方法,确实是过时了。我们完全应该用现代化的或比较现代化的方法手段,在更高水平上用更高的效率来把握作为历史的内容的“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层次结构网络。近年来,工具书特别是辞典式工具书的持续畅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化或准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向往。如果说,对于历史的把握和敏锐的历史感是每一位现代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先在心理结构和基本素质的话,那么,能否具备这样一种心理结构和基本素质,就取决于对上述信息手段的自觉意识和获得、运用这种手段的能力,而对于客体方面来说,能否有效地把握历史和培养历史感,也许就取决于在客观上是否存在着与这一研究领域有关的一整套有效信息源。换句话说,历史方法的有效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不但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且更多地取决于在客观上是否存在着从研究者主体到达历史客体对象的中介。吴文治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就是一座这样的中介桥梁。
我们可以翻开这本书来尝试一下它所特有的历史气息。比如上册705页上有:在“公元六九七 丁酉 武周万岁通天二年 神功元年”这一年,左栏记有“张易之、张昌宗入侍武后”,与此相对的右栏则记载:“陈子昂因被排挤而心有忧愤,登蓟州北楼,作《登幽州台歌》。”一是佞臣入幸,一是才士不遇,对照何其鲜明!张氏兄弟入宫与陈子昂受排挤并无直接关系。这两件事发生在同一年纯属巧合。但这种偶然性却体现了当时社会乃至其后的许多社会中小人得志而才士不遇这一类现象的普遍性、必然性和逻辑性。但是,如果历史就是这样简单明了,那么,我们就用不着某种桥梁而只需逻辑推理就够了。不,历史并不总是合乎某条逻辑的。在同一年,这本书还记有“闰十月,狄仁杰入相,劝复中宗”,“张九龄进士及第”。狄、张都是难得人才,武后以狄仁杰入相,封建国家机器使张九龄及第,岂不是离开了在封建社会中“佞臣得幸而才士不遇”这条逻辑了吗?历史就是这样一个由无数平行四边形所合成的一个整体。任何抛弃历史事实的简单化、纯逻辑化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又如,翻到815页,唐大历二年,见到左栏“淮西兵大掠潼关,至赤水。……二月,郭子仪自河中来朝,元载、王缙、裴冕、第五绮、黎各出钱三十万,置宴于子仪之第。三月,郭子仪、鱼朝恩、田神功以寇难渐平,蹈舞王化,乃置酒连宴。酒酣,皆起舞。公卿大臣列坐于席者百人,一宴费至十万贯”,而右栏却赫然记有“正月,杜甫仍寓居夔州西阁,贫病交困,作《立春》、《愁》、《江梅》等诗以抒所怀”。这时你又会有什么感想呢?是为郭子仪这位名将惋惜?是为这些大人先生们于国家民族仍处于深重灾难时穷奢极欲而愤慨?是想到了“大吃大喝”一词而会心一笑?是为杜甫一声长叹?这本书并不想为我们论述什么逻辑道理,也无意去寓什么说教于行文用词之中。它只是告诉你历史事实。但它能对你有所启迪,有所教诲。真理和逻辑,也许就在这一条条的事实叙述之中。从这一点来说,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称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很有道理的。马克思本人就曾做过大量的历史研究工作,并写下了厚厚一迭有关世界编年史的手稿,马克思的《资本论》更是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相统一的典范。
当然,同其他任何方法一样,历史主义方法也不是万能的。评价、解释历史事实,都必然在一定的立场观点的基础上,以一定的逻辑作为灵魂来进行。但历史方法是其他一切方法的基础;不言而喻,也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的基础。
《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从五十年代初即开始撰写,三十多年来,几易其稿,增删无算,引书几以万计,记事三万余条,收罗作家四千余人,叙及作品数万余目,其工程之浩大繁复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尽管作者小心谨慎,孜孜以求,但疏漏之处,仍在所难免。例如,对于中国文学史之起源,吴先生因春秋前之文学于史无考,便以春秋为全书之始,未免过于谨慎。有年代可考之文学自然起始于春秋,但《诗》、《书》中一部分诗文,尽管史无记载为何人何时所作,但一般都早于春秋,似乎有提及之必要。而且,作为一部系统的工具书,仰韶文化的象形符号,殷代的甲骨文,商周金文等等,都与文学起源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虽然在编年处理上有一定困难,但也应妥善处理收录为是。
在科学理论史上,逻辑主义与历史主义曾在西方不同时期各领风骚,涌现了诸如维特根斯坦、波普尔、库恩、夏佩尔等大家。进入七十年代以来,逻辑主义与历史主义大有合流之势。在中国理论界,能否出现一个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相统一的理论前景呢?也许,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历史主义和逻辑主义各自在目前的健全、完善和发展。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象《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这样的“基本建设”式著作的问世。
写实主义与自由具象主义的区别 篇12
关键词:写实主义,具象主义
一、艺术领域自由具象主义的回归
十九世纪末的西方艺术家被西方人自古希腊建立的人本主义立场束缚太久, 疲惫于以理性主义的眼光来观察、认识和探究世界的思维方式, 乏味于重复地描摹大自然, 他们急切渴望反叛传统, 第一次忠实内心来创造一个抽象的艺术世界, 创造一个完全独立于客观世界的全新宇宙。但是抽象艺术在它存在的半个多世纪中尽管产生了成千上万、面目各异的艺术品、但与多彩多姿、变幻无穷的大自然和客观世界相比, 抽象艺术所创造的图像仍然显得极为贫乏、单调和有限。与抽象艺术家当初企望的摆脱具象和客观世界的束缚、进入无限丰富的表现天地的美好愿望相反, 人类所能创造出的有限的符号形式, 使得抽象艺术比起具象艺术更易重复、更显枯燥, 而且抽象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哲理玄思和内在激情因抽象符号的不确定性、而显得含糊不清、难以确认。80年代的西方艺术家重新将目光投向五彩缤纷的人间生活, 投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既然大千世界重又受到艺术家的关注, 那么再现客观对象的写实主义的艺术手法便也自然而然地随之卷土重来。
二、自由具象主义与传统写实主义的区分
有人将80年代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写实画风统称为自由具象主义。自由具象主义是对写实主义的上升性回归, 两者表现的形式相似, 但是却有着本质的区分:
首先, 写实主义虽然是科学的, 但它包含的只是一种初级的科学知识, 在工业文明时代诞生的现代主义美术也是科学的, 但是它蕴藏的是一种更高级的科学知识, 不仅体现了西方现代物理学的成就、还将数学、量子物理学、色彩心理学等现代科学原理紧密相连, 展现出一个全新而又真实的世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自由具象主义的艺术作品, 代表了工业文明时代西方人借助现代科学手段探索宇宙及其奥秘的新成果, 他们的作品不单单是对自然的描摹, 而且加入了对宇宙的深刻思考, 作品中不仅有写实主义, 还有现实主义的层次。你可以说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艺术品不再纯粹, 但是同样也不能否定它更为丰富。实际上, 经过抽象主义洗礼的后现代艺术, 较之写实主义更为清醒, 更接近自然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