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我做主

2024-05-19

作文批改我做主(精选6篇)

作文批改我做主 篇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可以直接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即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作文教学以“师道尊严”为前提, 以“教师讲解—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为基本模式, 与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格格不入。那么, 在新课标背景下, 如何摒弃传统模式, 如何实施新时期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呢?笔者认为, 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一、引导学生多读多练

古人云:“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古人的宝贵经验仍然值得借鉴。文章的滋养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阅历, 二是大量阅读。对绝大多数农村学生而言, 生活阅历确实不多, 大量阅读尤为重要。正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多读对写作之重要, 可见一斑。笔者认为:只要是健康无害的, 无论是文学还是历史, 是人生还是宇宙, 是武侠还是言情都可以读。不必订计划、不必提要求、不必定时间和进度。一本书, 读多少算多少。也不必每本读到底, 课堂之上, 阅读是学习;课堂之外, 阅读可作休闲、可当游戏。两者相辅相成, 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又增进学习的阅读兴趣。阅读还应提倡写读书笔记, 可以摘录精彩的句段, 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心得, 如果与作者有不同见解还可以同作者“辩论”。随手写来, 不拘形式。新课标首次提出了学生自主写作的建议, 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举措。那么, 什么才是自主写作?笔者理解是:自主写作就是学生自己作为写作主人, 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故而, 在指导学生写好课内作文的同时, 笔者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外练笔, 每周至少一篇, 多则两到三篇。课外练笔, 选题自主, 形式自由:可以指点江山, 评点时事;也可以自我画像, 独抒性灵;可以状物写景, 借景抒情;也可以记叙凡人小事, 反映真实人生。如此一来,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全过程, 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 爱怎样写就怎样写。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写作自主性,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强调抒写真情实感

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教学建议中再次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叶圣陶先生也多次指出, 作文的根本是“立诚”。这些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作文和做人要统一。一篇优秀的作文, 选材应该源于生活, 没有生活的真实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作品。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教授在谈到中学生写作的问题时, 说:“模仿性的作品较多, 而自己心性流露的极少。来自于知识的演绎的作品较多, 而来自于生活体验的作品较少。用于思想阐释的作品较多, 而用于审美观照的作品较少。”从“我”写起, 文中有“我”, 这是抒真情的起码要求。写“我”自己, 写自己熟悉的人, 写自己最喜欢说的话, 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写自己想的最多的内容。为什么学生周记或随笔中的文章往往比课堂命题作文丰富生动?为什么学生的书信往往真挚感人?原因就是文中的“我”有自己想说的话, 有感受, 有真情。有感而发, 让学生感动起来这是引导学生抒真情的关键。写文章, 想要感动别人, 首先要感动自己。自己都不想读下去的文章, 肯定不是好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灵贴近生活, 在自己最感动的时候提笔, 写下那些令人没理由不感动的人和事。在教学中, 可以把那些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的文章作为辅导材料, 营造氛围让学生心动, 逼学生情发。也可以设置情境, 引导学生的写作激情, 触发灵感。

三、重视学生自改互改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新奇的事物比刻板的、多次重复、千篇一律的刺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传统的作文批改是教师全批全改, 而结果是作文发下来, 学生对教师的“辛勤劳动”几乎连看都不看一眼, 教师的辛苦白白付之东流。故而, 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对作文的修改, 多次提到:“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互相评改作文”“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等。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课标只字不提教师应如何修改作文。笔者认为, 作为教师, 我们要最大限度把自己从批改的重负下解放出来, 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改、互改的良好习惯。当然, 在组织学生自改、互改的活动过程中, 教师绝不是撒手不管, 而是事先做好批改指导。教师要告诉学生:作文的修改首先要纵观全篇, 整体评判, 包括体裁、中心、选材、结构等;其次要着眼局部, 重在推敲词句、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运用及标点的选择等。这样的具体指导, 使学生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修改, 避免了修改时无从下手的被动局面, 降低了学生活动的难度,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文课的趣味性。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笔者设计了如下模式:首先是同桌互改;接下来小组互评互改;然后择优拿到全班念, 师生共同评判, 让大家充分发言, 说明应该怎样, 不应该怎样, 作者在评判基础上再补充修改;最后教师作适当小结。

求木之长, 必固其根;欲流之远, 必浚其泉。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 要想在作文教学上有所突破, 就必须充分领会新课标的指导思想, 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作文的主人”, 自主阅读、自主写作、写出自我、并且自主修改。概而言之, 让学生真真正正地体验到“我的作文我做主”。如此, 学生的作文才越写越顺, 越写越好, 越写越爱, 作文教学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摘要:新的历史时期, 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要充分领会新课标的指导思想, 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文的主人”, 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修改、写出自我。概而言之, 让学生真真正正地体验到“我的作文我做主”。如此, 学生的作文才会越写越顺, 越写越好, 越写越爱, 作文教学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农村,作文,新课标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林宪生.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作文批改我做主 篇2

经历了一个学期初三生活,我真的很累了。为那分数的争夺,我在挣扎着.我是该埋怨吗?

一场盛大的晚宴是会有离散的时候,不开心的日子终究会成为那亲切的怀恋...

曾喜欢向着流星许愿,但有人告诉我,它只不过是太空中的尘埃而已!它真的会帮我实现愿望吗?恐怕不能。

我曾经很喜欢三毛,喜欢她的敢爱敢恨,敢作敢为,喜欢她的浪漫情怀,喜欢她的一切,可是现在我早已没有昔日的那种喜欢了,人啊!终究会变的.....

很多时候我都在流泪,为自己的无能为力,为自己的无奈,为自己的无知,更为自己的懦弱。

不知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朋友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人的相遇是一种缘分,每个女孩都是无泪天使。

相同的人习惯走相同的方向,到达相同的地方。迷宫般的城市我们会相遇吗?

作文批改我做主 篇3

关键词:农村课堂,作文教学,兴趣,广泛阅读,化难为易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众所周知, 多年来, 虽无数教育者不断努力开拓, 但作文教学的效果依然差强人意, 特别是在各项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学, 作文教学的开展更是举步维艰, 不尽如人意。

表面上看, 农村作文教学确实有许多实际困难, 但其实, 农村的作文教学资源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匮乏, 相反却拥有着许多城区教学环境所没有的独特资源, 关键在于我们要开动脑筋、拓展思路、开发资源, 灵活地使用它们, 让学生真正地去感受生活的真实, 做到“我的文章我做主”, 达到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一、提升教师素质, 转变教学观念, 提升作文教学的地位

农村中学教师受各种因素的限制, 各项教学素质特别是文学素养稍显薄弱。教师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模式, 思想要彻底解放, 有自信心、有幽默感、知识面广、爱好广泛, 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要认识到写作是人的生命活动, 是学生思想、情感、个性碰撞的火花, 师生都应该是写作教学的主角。相信学生蕴涵着非凡的创造力, 有着巨大的可塑性, 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资源, 不要过于拔高对学生的要求, 对学生的进步多加鼓励、赞扬。教学不能随心所欲, 既要有宏观序列, 又要有阶段性计划, 更要有详细具体的授课教案。

二、实施“快乐作文”,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消除学生写作畏惧心理

(一) 让作文走进生活, 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丰富语言积累

首先我们要教育学生去热爱生活, 用满腔的热情深入生活, 去感受生活, 因为只有广泛的接触生活, 才能有很多感受, 才会激发丰富的感情。平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经常去观察、搜集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 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事物的特征, 把人的感受和物的特征结合起来, 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其次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比如展销、文艺演出、郊游、运动会等, 活动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 增强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了, 有了下锅的“米”, 在写作文时才能有材料可写, 有情可抒, 写作文的兴趣自然也就得到了充分激发。

(二) 宽松行文, 个性、共性共扬

初中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套路, 考试作文都是要求学生写内容健康、中心突出、结构完整的文章, 把文章的思想性提高到了不应有的高度, 对学生的写作限制太多。我们可以多安排一些自由选才写片段的作文练习, 要求学生每周自由描写一两个精彩的片段, 周一布置, 周五上交,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捕捉生活精彩的瞬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我们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可适度降低作文的要求, 只要是学生自己亲历亲见并有所感受, 一定要多加鼓励。可利用墙报、手抄报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及时肯定学生的成果、进步。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扬, 写作的积极性当然会得到大大提高。

(三) 范文激趣, 化难为易, 逐步提高, 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写作文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要想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就必须把写作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首先要借助于优秀范文的力量, 每次作文训练前, 可以根据训练重点的不同选择几篇不同类型的范文让学生欣赏, 激发学生的钦佩之情并产生写作优秀范文的愿望, 然后师生再互相讨论、交流训练的重点。训练重点的制定要按从易到难的顺序分阶段进行, 从小的方面先练起, 如可先训练审题立意, 再训练谋篇布局、语法修辞等等。这样,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会有成就感, 对写作的畏惧心理慢慢地就消除了。

三、团结整体力量, 倡导广泛阅读, 培养阅读习惯

农村中学图书资源极其匮乏, 我们应该团结大家的力量, 想方设法尽可能组织学生开展广泛阅读, 让学生从中认识生活, 丰富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并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体验转化为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我们可以号召学生从自己的家里拿来自己的藏书, 在教室里建立班级图书角, 同学之间传送阅读, 交流阅读心得, 教师适时引导评论, 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去阅读, 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我们也可以捐出了自己的部分书籍杂志, 以此来激励学生拿来更多的书籍。

另外, 我们要经常开展一些读书活动, 诸如读书知识竞赛活动、诗歌朗诵会、作文竞赛, 对学生的表现多鼓励, 鼓励学生运用逆向思维, 大胆想象, 大胆创新, 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对他们的缺点教师要注意引导的方法的灵活性, 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四、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加强读写能力训练

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 并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多给学生创作实践的环境和机会。对一些茶余饭后的时间不要白白地浪费了。如我们可以利用三餐后的时间用录音机在班级里给学生播发一些优美的散文、经典诗文的朗诵, 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充分利用手抄报、黑板报,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哪怕是取得小小进步的文章。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历。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了解民俗民情, 民间文化, 让他们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农村的作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卓越成绩的, 它必须经过学校、教师、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解放思想, 放开步子, 开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逐步扫除作文教学课改道路上的障碍, 实现点点滴滴的进步, 我们企盼着农村作文教学能开拓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研究》, 2008

[2].《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9

我做主作文 篇4

“叮铃铃!”闹钟响了,8点了,我揉揉惺忪的眼睛,对了,今天我当家。我一骨碌的爬起来,穿好衣服,叠好被子,洗漱完毕后,我便叫爸爸妈妈起床。“妈妈起床了!”“你起得挺早啊!”说着,妈妈开始穿衣了。“爸爸起床!”“今天你当家,我干嘛要起那么早,让我再睡会儿。”爸爸翻过身继续睡。我刚要生气,但转念一想:算了,以前我也是很迟才起床的。

爸爸妈妈起了床,妈妈直接奔向电脑桌,爸爸直接奔向电视机。我本来想要说他们的可我一想,以前我起来之后,也是这两件事。我心里想:先不管他们了,想做我的饭吧!再一想,完了!我不会做饭,该怎么办?怎么办?我急中生智,对!出去买饭吃。我就问爸爸妈妈,你们吃什么呀?爸爸说,我吃火烧,要一个鸡蛋一串豆腐串。妈妈说,1块钱的油条。我又问,你们喝什么呀!妈妈说,我喝家里的纯奶。爸爸说,我也是。然后,我就从我包里拿了10块钱,急匆匆地出去了。

我买回来以后,就叫给爸爸妈妈吃饭,他们开吃的时候。我一看,忘了买我自己的饭了。我就拿了包方便面,泡了泡,就喝了,吃完之后,还得我收拾桌子。收拾的时候,也没个人帮着我收拾。

作文批改我做主 篇5

一、写自己眼中的五彩世界

儿童的生活本来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但在应试和传统观念的包裹下, 儿童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小, 真实生活对儿童来说成了“奢侈品”, 大多数儿童只能在“学校”与“家庭”这两点之间运动。我们鼓励学生写自己眼中的五彩世界, 然而学生的生活是这样的单调枯燥, 他们又怎么能写出色彩斑斓的作文来呢?除了无病呻吟, 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

因此, 我认为儿童首先要会生活, 用心生活, 即要善于留心观察生活、倾心聆听生活、真心感悟生活、要善于创造生活、丰富生活, 只有这样, 才会有个性化的写作材料。比如:我要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亲吻花草, 拥抱树木, 用慧眼发现美, 于是学生写了《走进秋天》:

秋风在田野里打滚, 掀起一排排金浪, 那气势一点儿不亚于大海!秋风在小路上奔跑, “沙沙沙”, 小树唱起了动听的歌, 落叶跳起了欢快的舞……

秋姑娘来到果园, 打开心爱的化妆盒, 苹果被擦上了胭脂, 好似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橘子被抹得金黄, 仿佛一盏盏耀眼的小灯笼;葡萄被染得青的青, 紫的紫, 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玛瑙……

我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乐趣, 感受快乐, 用心去感受美, 于是学生写了《海边拾趣》《校园的水池》《难忘的歌会》《快乐的野炊》《有趣的吹泡泡课》等作文, 真实地描述了自己眼里的多彩世界。

“生活就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叶圣陶语) 。我们只有还儿童原生态的生活, 让儿童享受各种健康生活的权利, 把儿童从狭窄的教室和家庭中解放出来, 让儿童的生活变得丰富和多彩起来, 并引导他们走进生活发现美, 描绘生活展示美, 创新生活创造美儿童才能有话可说, 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作文来。

二、抒自己心中的真实体验

作文, 是一种心灵的舞蹈, 只有内心有了独特的体验后, 才能舞得婆娑, 舞得蹁跹。作文, 也是一种心灵的歌唱, “每个人都在唱自己那支曲子, 相信这是世上从未聆听过的最动人的歌” (《荆棘鸟》) 。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只要能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 就会有独特的体验, 或一份情感, 或一份思考, 或一份想象, 把这种独特的体验表达出来, 就是个性化作文。

学生抒发出真情实感, 文章才有可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色彩。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 表达真实的思想。真实, 可能是琐碎的、不那么高尚的、偏激的甚至是错误的, 但却是实有的、发自内心的、难忘的乃至独特的, 它比那些虚伪的、胡编的、人云亦云的东西来得亲切、感人。

是花, 就有绽放的权利。因此, 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你看, 这两朵花儿不是开得很美吗?

《我爱舞蹈》:刚开始学舞蹈时, 我才五岁。从开始的难到现在的易, 中间夹杂着多少汗水, 多少痛苦啊!……我躺在地上, 双腿腾空, 直压到地上。那种钻心的疼痛是我至今难以忘怀的。但为了在以后的演出中把动作做得更完美, 我咬牙坚持着。我有许多次想半途而废, 都在老师的帮助下, 小伙伴的鼓励下, 挺过来了……看到那么多人为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听到那么多人送来的热烈掌声, 我感到无比自豪!我爱舞蹈, 我爱所有鼓励我、支持我的人。

《糟了, 家作忘抄了》:……下课铃响了, 我赶紧找到李译, 向他要家作本。可出乎我预料的是, 他竟然说:“对不起, 我忘了。”虽然我口里说“没关系”, 心里却埋怨道:“李译呀李译, 你可是我的铁哥们儿, 怎么就那么粗心, 把我的家作本给忘带了呢?”……放学了, 同学们都飞快地跑出了培训教室。要是平常, 我也准会争着冲出去的, 可今天, 我却迈着鸭子步, 慢腾腾地走出教室, 因为我沮丧极了:家作没抄, 本子没有, 怎么做家作呢?……

学生或用笔描写了自己内心的天空, 仿佛为自己重新打开了另一个宁静而完美的境界。在那里, 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思想, 自己的感觉, 自己的欲望, 自己的梦想;或用笔寻求他人的理解, 以实现彼此的心灵对话和互相理解。只要让自己的个性真实地流淌出来, 就是“个性化作文”。

三、用自己独特的言语方式

儿童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绝非一种颜色;作文也应各有其音, 而不要统一的声音。仔细听每个孩子说话, 我们会发现, 他们的言语是极富个性的, 有的如山涧溪流, 丁当有声, 滔滔不绝;有的如树上小鸟, 唧唧喳喳, 干脆利落;有的如风过树梢, 柔柔细声, 耐人寻味……可到了他们的作文中, 为什么变成了一种模式、一种言语了呢?我们提倡“个性化作文”, 就是要把学生个性化的言语方式“找回来”, 让其自由发展, 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 用自己的言语方式来表达, 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写作权。

1. 命题自主化

所谓自由写作, 就是不给学生过多的约束, 让他们放松心情作文, 让他们心里的话语自由流淌。教师首先要把命题自主权还给学生, 不能用一个题目把学生的作文内容给框死, 我们应给他们作文的范围, 让他们自己选取题目, 自由选材。即使同一题材, 也要让他们自己命题, 比如, 我让学生写发生在课间的一件事, 从他们的题目看, 学生的作文就不乏个性:《教室里来了“不速之客”》《糟糕, 玩不成了》《粉笔盒碰翻了以后》《踢毽子比赛》《哈哈, 我赢啦》;就课间教室里飞进一只飞蛾这一突发事件, 学生拟的作文题目也是丰富多彩:《教室里来了“不速之客”》《虚惊一场》《哦, 原来是飞蛾呀》《“马蜂”来了》《一声尖叫以后》。我们甚至可以连范围都不给, 让学生喜欢什么就写什么,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2. 表达自由化

我们指导学生习作, 主要在于指导如何写真话、抒真情, 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同时更要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 不拘一格、不落俗套地表达自己鲜活的思想, 让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大力倡导言为心声, 尊重学生的自由表达。为此, 我们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善于阅读和积累。阅读, 不只要用眼睛读, 还可以用耳朵读, 用手读, 用心读, 用鼻子读;积累, 不仅应积累生活素材, 积累生活感受, 积累语言文字, 而且应积累写作体会。

3. 语言个性化

所谓个性化的语言, 是指那些新颖独特, 能启人深思、引人联想的语言, 富含韵味、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智慧的语言。它是以个性化的思想、个性化的视角、个性化的体验为基础的, 是以独特、独到、独有、独创为标志的, 是在轻松、自由的氛围在中孕育的, 是由教师的期待、理解、包容、赏识催生的。有些学生作文, 从整篇看, 在选材、立意、表达方式方面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但只要有闪光的语句, 就应予以肯定。这些语句虽稚嫩, 但颇具智慧灵光;这些闪光尽管只是萤火之微, 但如果教师富有爱心地细心呵护, 不断添柴、助燃, 一定会发展为焰火之著。特别是对于那些突破了一般语法、修辞、逻辑的“常格”, 富有童真、童趣的语句, 我们更需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细心呵护。当然, 个性化的语言不是谁都能写出来的, 也不是谁都能随时写出来的, 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 学习他人精彩的有个性的语言, 多留心周围人们的率真的话语, 让自己的语言鲜活起来, 逐渐写出富有自己个性的作文。

总之, 我们一定要树立生活的大作文观, 努力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 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用自己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美, 描绘生活展示美, 创新生活创造美, 切实体现和落实“以人为本”“学生主体”“弘扬个性”“促进发展”的教学理念。为了使学生的作文能更多地绽放个性的光芒, 让我们继续努力。

摘要:个性化作文是现代作文追求的目标。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是目前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作者结合作文教学经验, 谈谈引导学生写出个性化作文的方法。

作文批改我做主 篇6

一、由教师疲惫地“单改”变师生轻松地“双改”

语文作业中最难批阅的就是作文, 几十个学生写出的作文各式各样, 参差不齐。出于对学生的不放心, 教学秉着“重学生写, 轻学生改”的观念, 把大量的时间耗在作文批改上。教师花大量心血改完发下去, 大多数学生拿到批改过的作文, 随便瞥一眼分数和批语就扔进书桌, 根本不会花时间去了解不足的地方, 思考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 甚至连错别字也懒得订正, 久而久之, 学生渐渐形成依赖心理, 失去了修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认为作文批改只是教师的责任, 与自己毫无相关。所以, 学生能在写作训练中学到什么很值得质疑。平时我常强调作文是三分写, 七分改。学生也知道一篇文章需要经过反复修改, 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使之更完美。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面对自己写好的作文, 他们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知从何处下手。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 使他们了解结构、语言、内容和书写等方面的评判标准, 让他们学会自己修改作文。比如, 我们经常使用的“自改作文十查”:一查格式是否符合要求;二查文面是否整洁;三查标点运用是否正确;四查有无错别字;五查有无病句;六查中心是否突出;七查条理是否清楚;八查内容是否具体实在;九查有无真情实感;十查内容有无重点。这个“十查”使学生作文时心中有数, 下笔有标准, 能在批改过程中学有所得。这样,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精批、精讲上, 长时间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由学生单个的“独赏”变全员参与的“共赏”

作文批改课后, 在与几个学生的交流中, 我得知在教师看来修改作文是一件小事情, 学生却很认真地在暗地里较着劲儿, 看谁评语写得贴切, 看谁提的建议准确, 甚至连批改的符号和书写都要比较, 看谁写得漂亮整齐, 套句他们自己的话“至少要把字写工整了, 不能被别人笑”, 足以见得学生的自尊心很强, 很重视珍惜这样的自主修改机会。这可是平时再如何强调要书写工整、语句通畅都达不到的效果。而且在互相批改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 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对于别人的缺点和短处, 也可以让自己引以为戒, 在学习中就多了一个互相交流、了解提升的机会。如果能坚持做下去, 经过多次批改实践, 学生不仅能准确地记住写作的基本要求, 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 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他们就会潜移默化地按照要求来进行, 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由以往习作的“被动”变如今写作的“冲动”

我们平时的作文辅导, 费劲心思地找素材、找案例, 分析标题和结构, 有时恨不得能代替学生写作, 可是最终收上来的作文总有些不足。语言优美的只知道抒情, 完全没有实在的内容;结构完整的只知道记录事件, 语言直白简单;主题在首尾得到很好展现的, 主体部分内容不知所云, 偏题千万里……各种各样的文章呈现在我的面前, 想修改都无从下手。现在, 在课堂上将作文批改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让他们在热情与激情中去学习, 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其实写评语的过程就是写一次小作文的过程, 不知不觉中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训练。事实上, 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自改的手段, 参与作文评析, 这是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 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只有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 亲身去体验, 去感受, 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

上一篇:糖尿病的预防策略分析下一篇:身怀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