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的批改

2024-06-11

小学作文的批改(共12篇)

小学作文的批改 篇1

摘要:本文指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为实现这一目标,文章提出满怀希望的择要评价、受益良多的当面批改、同舟共济的互评互改、循循善诱的情感激励等四种方法促进作为批改交流。

关键词:作文,批改,交流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一个学生,看其语文水准如何,往往从作文的角度便可获得较为完整的证明。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对学生而言—作文难写;对老师而言—作文难批。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可这项徒劳无功的劳作,又是语文教师繁重的事务,一叠叠作文簿像一座座山,压得教师“苦不堪言”。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毫不相干的第三者,一直阻碍了作文水平的提高。其实,笔者以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我认为最可行有效的手段就是强化作文批改的艺术。

教师如能很好地利用评价—批改这一重要手段,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那么他们的作文水平必定会有所提高。所以,教师在作文批改中的艺术就非常重要.在此,谨以自身教学历程中的粗浅体会,谈几点做法。

一.满怀希望的择要评价

由于小学生都是初学写作,尽管有的学生已经上到五六年级,然而在他们的写作中,所接触到的作文,大多数都仍是各有“残缺”的。有的作文,叙事完整却缺乏重点;有的作文,重点明显,然而必要的过程却交代不清;有的作文,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较为生动,整体却不够感人;有的作文,不但内容平平淡淡,而且还有很多的小毛病等等问题,如何批改?我觉得,针对这类学生中的不同情况,就可运用“择要评价”的方法。如一篇作文写得平平淡淡,其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错别字与病句,过渡不自然,小毛病也不少,但从总体上看,还像一篇完整的作文,则给予“习作写得有头有尾,主体部分清楚”等一类肯定的评语;如一篇作文从总体上看连这样的质量也达不到的话,那么就从作文的局部—段来寻找其成功之处,给某一段以较高的评价,可用:“本段记叙较具体,描写较生动”、“本段写得条理清楚,用词恰当”等评语;如是一篇更次等的作文,则也要从更小的角度挖掘出它的“闪光点”,如某一句写得好,某一词用得准确,可在其下面画上醒目的红圈,并写上一个“好”字,外加一个“!”号。总之,对这类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要偏爱一点。评价时,运用“择要评价”的方法,尽量将眼光落在作文的“闪光点”上面,予以肯定和赞扬,决不要吝音,应千方百计激发出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迸发出写作的热情,让他们在获得低层面上的喜悦后,获得高一层次的成功。

二.受益良多的当面批改

作为一般常用的书面批改法,尽管教师常常费尽心思,力图指正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但教师良苦用心的批改未必会被每一个学生真正理解。因此,作为书面批改形式的补充—当着学生的面,对其作文进行边分析边批改的面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明显,也是十分必要的。而对于这种面批法,学生也是十分欢迎的。因为他们觉得受益良多,进步快。面批法在实施时,有两种做法:1.一对一,即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采用这种做法,教师可以对某一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毛病—大至篇章结构,小到词句标点全面进行诊治,在批改中师生可以直接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能从中了解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原始动机,批改就可以更有针对性,更为恰当。而学生在平等对话中,能在阐述自己的思想中发展个性,让个性趋于优良化。结果表明,面批法能在亲和融洽的气氛中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指正,更容易理解教师的评判。2.一对几,即一个教师对几个学生。采用这种做法,教师应事先把全体学生写作中表现出来的毛病进行分类,然后分批集中进行批改(每批以四、五个学生为宜)。如第一批学生语言哆嗦、不简洁,就着重指出他们的哆嗦、不简洁的原因及如何克服;第二批学生说话前后脱节,就着重指出他们的失于照应;第三批学生逻辑思维有错误,就着重指出他们的逻辑思维错误;……这种批改方式,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对教师的批改能牢记于心,以后不再重犯类似的毛病。当然,批改的着重点对每一个学生来说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缺点克服了,别的缺点还存在,或出现新的缺点。因此,过一阶段要重新排列组合,进行新一轮的分类面批,以帮助学生不幽醒高写作水平。

三.同舟共济的互评互改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的互改,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方法。它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能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培养他们思维的活跃性。同时,学生在批改过程中,能饶有兴味地吸收他人的长处,在直言不讳指出他人短处时,对自身也是一个教训,能成为前车之鉴。而学生用自己的学生腔语言为同学批改,可能更容易为同样是学生的被批改者所理解。只要学生批改得大体正确,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具体操作时,可以四人为一组,每人先浏览一遍其他三篇作文,然后确定一篇自以为能改出点“名堂”来的作文进行批改。四人批改完毕后,相互传阅,对不同意见进行讨论、争辩。这一步至关重‘要,它能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思考,在争论答辩中发展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总之,通过语言的交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待意见一致后,再交教师审批。再次,对学生批改后的作文,教师不能采取不闻不问的“放羊式”的方法,因为毕竟学生的写作能力、赏析能力、批改能力尚浅,所以,教师应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参考学生的批

语,再次批改。教师的批语应尊重学生的观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不宜对学生的作文内容和批语作较大的改动,以防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可提高学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有一次,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与创新思维,我故意布置了一篇老掉牙的作文题—秋天。其中有一个同学在作文自批中写道:“本文围绕秋天写了几组秋天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与凉爽,秋天的丰收与繁忙,但又写到了秋雨中树叶的绿,似与要求不符,但这确实是我的所观所感。”而在互批中也这样写:“本文抓住秋写了不少景象,语言很优美,让人读后仿佛跟随作者也走进了那温柔的绿巷里。但本次作文要求写秋,文中却出现了不少绿,好象给人以春天的感觉。”从学生的批语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类作文的写作方法认识有误差,竟以为写秋天时颜色必是黄,而不能用绿。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其实,秋天时写绿未尝不可,关键是写出秋天中的绿与春夏中绿的不同之处来。例如,春天中的绿是新绿,夏天中的绿是墨绿,而秋天中的绿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

所以写景作文重点是把握住景物特征,把看是相似的东西写出一个与众不同来。”如此以来,就在这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同舟共济的互评中,既纠正了学生批改中的失误,又指导了写作方法,正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四.循循善诱的情感激励

创造学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写作除了掌握一些必要的基本技巧之外,还需要有灵感的产生。而灵感的产生,必然需要有主观良好的心境及客观的一“激发”作动力。对待学生的作文,教师应尽量予以“激发”动力,对他们的主观起引导作用。所谓的“激发”,我以为,首先而且甚为有效的方法是情感的融入和激励,因为,只有融入了学生作文中的情感后,教师也才能有感而发,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记得有一次,我批改作文时,读到一位女生写的《我的生日》的作文。该作文写得一般,基本内容是:“那天,正好是双休日,她去市场为妈妈买了一条鲤鱼,亲自做了妈妈最爱吃的‘红烧鲤奥’(详写了烧鲤鱼的过程)。妈妈那天加班,傍晚回来时,也为她买了一个奶油蛋糕。晚饭后,她和妈妈在生日的烛光之中吃蛋糕,聊天,看电视(略写)。最后在结尾写道:妈妈,我的好妈妈,我爱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被她为妈妈做好吃的而感动,也被母女俩的互爱所感动,可从文章内容来看却比较平淡,不够感人,对妈妈的爱更没较好的展露。读着这篇作文,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的妈妈,我的妈妈虽然年近80高龄,可总是为孩子们着想,不让她干活她总是悄悄干,还常念着:你们年青人上班压力大,工作忙,回家就该好好休息,妈妈多干点儿活没问题。是啊,世上的哪个母亲不是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世上的哪个母亲不是全身心为孩子付出着?在泪眼朦胧中,我写下了这样的批语:“孩子,在你生日那天,能想到给妈妈做饭,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可你知道吗,为了你的出生,为了你的健康成长,妈妈付诸了莫大的艰辛。对此,希望你能‘采访’一下你的妈妈,然后再补充、修改这篇作文,将作文写得更好,让所有的读者都能被感动!如何?”在我的激励下,她果真“采访”了她的妈妈,并将作文进行了一次次修改,最后还觉得不足,索性重写了作文。后来的作文,内容详实,情感真挚,由原来的400字,变成了1000多字,一个爱女儿的母亲,一个爱母亲的女儿,清晰地呈现在每一位读者的眼前。课堂上我讲评她的作文时,很多同学都被感动得哭了,甚至有的同学怀疑她的作文是抄的,因为她平常的作文内容平淡,字数不多。于是,我趁热打铁,告诉孩子们,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倾注了你的真情实感,你也一样会写出这么优秀的作文。在我一次又一次的激励和鼓舞下,孩子们的作文有了相当的起色。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讲求作文批改的艺术,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小学作文的批改 篇2

一、批改的意义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有佳话为证:王安石字斟句酌,成就了“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样的名句,贾岛再三“推敲”,留下了遣词用语的千古佳话,更有杜甫“为吟一字安捻断数根须”的极致。因此,作文是改出来的,教育的老前辈非常重视学生作文的批改,小学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讲了肖复兴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作文得到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指点和鼓励,使其从此树起了写作的信心,成为了后来的作家的故事。看来,善于修改,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能力,一种良好的习惯,在别人看来,则是一种了不起的美德。《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对小学作文批改方式的探讨

小学作文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文的写作,二是作文的批改。我个人认为在实际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比作文的写作更为重要。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批改过程,应由小学生自主性的修改和老师的批改两部分组成。

1、小学生自主性的修改

有人说,大作文、小作文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两座大山。能不能让学生也参与批改作文呢?答案是肯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和“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这样的目标要求。

自主性的修改有自我修改和互助修改等多种形式,修改前首先提出明 1

确的要求,使其目标明确,可操作,可把握。在不同的年级段,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

(1)格式是否正确

(2)卷面是否整洁

(3)错别字

(4)病句。

(5)标点符号

(6)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感情

(7)段落是否清楚

(8)中心是否明确

(9)文章结构是否合理

(10)有用的恰当而满意的词语吗?有值得称道的好句子吗?

其中1—3条是三年级的起码要求,4—6条是对四年级提出的更高要求,7—10条是对五、六年级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学生的自我修改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但肯定会对今后的作文有所裨益,知其错则不会再错。学生的纰漏自然还有老师的进一步的批改来完成。

互批的好处

(1)对于修改的人来说,每次改的对象不同,改起来有新鲜感;对于被改的人来说,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换人修改,可以看到不同的同学对自己作文的修改,也有新鲜感。

(2)因为自己的作文要给其他同学改,写作时就会格外认真,以尽量避免“出丑”。

(3)多次修改的实践,能牢记住作文的几项常规要求,修改别人的作文,既提高了发现错误的能力,也培养了自觉修改的习惯。

(4)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可以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对缺点,也能引以为戒。

2、教师对作文的批改

正对学生的作文,老师在批改时,应持有正确的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与度。

第一,我们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要认真对待,不能轻视。学生的习作是学生的劳动成果,应当珍视,值得尊重,因此,我们在修改前首先要有端正的态度,对批改的每一篇学生作文都要认真对待,决不能敷衍了事。

第二,在作文的批改过程中我们应当尊重学生,顾及学生的心理和作文水平,多就少改,注意启发。教师的批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尽量保持原貌,如果改的面目全非那就不是学生作文而是教师的作品了。

第三,批语要准确、要具体。教师如果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就要有的放矢,不可泛泛而谈。批语不但要言之有理,而且要言之有物,使学生看得懂,知道以后该怎样做。在批语中我们不仅要有对整篇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的尾批,又要有对文中优缺点进行批改的眉批。批语,在内容上,要说明修改理由,点拨自悟思路,指点自改方法;在措词上,要注意口气委婉恳切,多作表扬鼓励。

第四,在实际的批改中我们要对学生的作品以鼓励为主,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批改中尽量搜集较多的优点进行表扬,根据训练重点指出最严重的问题,其它的缺点可在以后的习作中逐步进行

解决。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第五,一篇作品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语言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的时候尽量做到客观全面。但这并不是说要把作文中所有的内容都评价到,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有侧重。

第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实际的作文批改中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的作文教师在批改时要求适当要降低一点,作文水平高的学生的作品批改要求适当的高一些,通过批改使学生既有学习的动力又明白努力的方向,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总之,我们进行作文批改的目的不是为了作文本身而修改作文,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作文的批改应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作文批改的方式有很多,无论怎么改,都要兼顾全体学生,使全班学生都受益。我们不能期望用一种改法,改一次作文就能彻底解决作文中的种种问题,但只要我们语文老师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头脑中时时绷紧“批改”这根弦,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我们批改作文的目的才能达到,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王夫永

论小学作文批改的艺术 篇3

【关键词】 作文批改;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语文教学中,对于教师,最难教的莫过于教作文;对于学生,最怕的莫过于写作文。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最难”与“最怕”的问题呢?这也许是所有语文老师都在积极探索、实践的问题吧,我也不例外。鲁迅先生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有多少老师包括我在内,曾经那么的忽略了它,认为这无关紧要,或者流于形式,应付了事,使得自己的作文教学效率一直不高,下面,我就个人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如何对待学生作文评改的心得与同行们共勉。

一、要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

教师要把批改作文这项工作看成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部分,要按照语文课的目的和要求,不可就文章改文章,也不要把它从整个语文课里划分出来,孤立地去进行,这样将使批改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全面情况,批改作文的时候,结合这些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进行切合实际的批改,比如学生的思想水平低,学习不积极,那就在这一方面作重点批改,不要没有重点地修改下去。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也要随着学生生活、学习等情况的发展变化,逐步提高要求。这样,学生对于教师的批改,就容易接受,而且进步也较快。

二、作文的评价要因人而异,以鼓励为主

教师在评价、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争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而对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把严格要求与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对学生作文进行公正的评价。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要学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绩,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我们评价作文时要学会用一双孩子的眼睛,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生作文。一个教师对孩子习作的赏识,绝对不是表示他的水平低,缺乏鉴赏能力,而恰恰显出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在阅读学生习作时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在评价孩子的习作时多一些欣赏和赞美,让孩子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亲近,使他们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大门,让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让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们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中,点燃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批改作文要形式多样,及时有效

平时我们常说的精批细改只是作文批改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已,但不是唯一的方法。那种认为老师把学生的作文改得越细越好的看法是片面的,如果教师在所有作文批改中均采用精批细改这一方法,要把每一篇小学生作文均改成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想法和做法那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好的作文是很难一次成功的,学生的能力提高也是循序渐进的,教师绝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事实上,如果学生每次把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都要经过十天半月的批改后才能进行评讲,那时学生对自己当时是怎样写作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等老师把批改好了的作文本发到他们手里的时候,他们大多只是浏览一下成绩或评语而已,而对自己的习作连认真地看一遍的兴趣都没有了,即使老师把他们的作文改得再仔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反而使老师的批改显得劳而无功了。所以我们在批改他们的作文时,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争对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目的,灵活运用作文评价与批改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及时从本次作文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四、尽量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

叶圣陶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改,他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叶老还曾一再强调:“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教师要把作文的评价与批改和其它作文教学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学会写作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既要教给学生写好作文的技能、技巧,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我们要认真上好作文讲评课,让学生在讲评课上注意倾听老师和同学们对作文优缺点的评价,仔细阅读自己的习作,全面理解教师批改的意图,找出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再对自己的习作认真进行修改,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因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主要还得靠学生自己,不只是老师单方面应该努力的事,所以,教师是绝不可能包办代替得了学生写好作文的。在作文评价与批改中要让学生从习作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努力让学生从习作的实践中去体会文章写好以后要认真修改的道理,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看到经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比原来更通顺了、更流畅了,从而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对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养成认真进行习作、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最终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除自批自改外,还可以学生互改,组内互改等。教会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方法后,还应促进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变被动为主动,最终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浅谈小学作文的批改艺术 篇4

众所周知, 作文的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一环, 如何更好地把握和利用这个有效环节, 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是有很大影响的。笔者在语文教学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了十几个春秋, 对于作文教学的无奈也深有感触, 在这里就作文的批改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自我修改, 完善习作

作为教师和学生, 我们都要认识到, 修改作文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步。鲁迅先生在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 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 毫不可惜。”何其方也说过:“修改文章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古往今来, 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 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但在我们的教学中, 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现实:学生草草地写完作文, 也不多看, 更谈不上修改, 上交之后便万事大吉, 其结果便是“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 鉴于这种情况, 我们教师在实际的作文中, 应鼓励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通过修改写出合格的好文章, 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尊重学生, 多批少改

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人在取得进步并对更高的目标‘有盼头’的时候, 会更加努力, 产生前进的内驱力。”小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心智发展还未成熟, 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要尽可能地尊重学生, 保留作文本来的风貌,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信心倍增, 逐渐产生对写作的好感。相反, 如果对学生的作文修改得太多,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另外, 教师如果对小学生的作文修改过多, 就可能在无意中把自己的意念掺入了学生的作品, 这样, 原作中就少了份童真童趣, 学生拿到教师批改后的作文, 难免会泄气, 久而久之, 对写作就会多一份畏难情绪。望而远之, 这对于他们作文水平的提高显然有害而无益。

三、多点关爱, 加强指导

在批改作文时,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 在评语的使用上, 要讲究艺术性, 多点鼓励多点爱。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 一定要看在眼里, 表现在批语上, 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注, 他们才能对写作抱有一份浓厚的兴趣。但是教师也要注意一分为二, 坚持全面性, 用各种学生于善于接受的方式指出其不足, 少用命令的口气, 多一点心平气和。娄淑芳在《改革作文批语, 体现人文关怀》中为我们论述了较为艺术的批语写作方法:“多点鼓励”“加点夸张”“来点幽默”“带点商榷”。这些要求其实就是指正学生缺点的“药方”。

四、方式多元, 学生参与

写作批改的方式有很多, 合理组合或是选用合适的方式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批改是我们最常用最传统的批改方式。传统的观念认为, 教师全批全改就是对学生负责, 因此,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都是教师自己奋斗在作文批改的这片天地, 但结果往往令人啼笑皆非, 教师费心劳神写出的批语, 学生往往不会太在意, 久而久之, 教师的批语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流于形式化和程序化, 毫无针对性, 这样的评语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大实质性的帮助。为了提高批改实效性, 很多教师都在进行着艰难的探索。其实, 除了全面批改外, 我们还可以试探一些别样的有效途径, 譬如重点批改和当面批改。这些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对学生也是一个锻炼和提高。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给学生改作文,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当面改。当面改可以提起笔来就改, 向学生问问题, 如‘这儿怎么样’‘这儿说清楚了没有’之类, 让学生自己去考虑。”但无论是重点批改还是当面批改, 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拿捏好尺度。

教师自己批改, 有时效率相对较高, 但是过于程式化, 有时也会造成“教”和“学”的割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们也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参与批改作文, 教师不能绝对放手, 要把批改的方法教给学生, 让他们有据可依, 在具体的批改中, 也可以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 如分组互改和自批自改等。无论采取哪种修改方式, 教师都要让学生明确一定的修改方向和重点, 让学生懂得:我们自己改文章, 也应该问问为什么改, 怎样改才合适, 这个习惯要养成。

总之, 作文批改是我们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做好全面的统筹和规划, 从大局着眼, 选好合适的方式, 尽可能让学生也参与其中, 师生在一起心贴心地进行评价和讨论, 让写作变得不再陌生和可怕。只有这样, 学生才乐于写作。提高作文水平, 便不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2]娄淑芳.改革作文批语, 体现人文关怀.

[3]叶圣陶.“教师下水”.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4]叶圣陶.端正文风.

[5]王文彦, 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作文批改方案 篇5

为了减轻任课教师的批改负担,全面优化批改,达到批改与讲评的有效结合,使之进一步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有益且必要的补充,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基本做法:

1、各班将学生均分成A、B、C三等,然后再将每等进行三等分,即:A1、A2、A3,B1、B2、B3,C1、C2、C32、将三等分后的学生进行重组,即A1、B1、C1,为第一组,A2、B2、C2为第二组,A3、B3、C3为第三组,这样分的目的是让每组均可代表映射出全班整体情况。

3、每次批改均以组为单位,教师批改量为每次全批全改一组,其他两组均由学生批改互助小组完成,但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与帮扶。每次批改后教师要做好讲评,注重讲评的实效性。三次批改为一个轮回。

二、保障性要求

1、具体数量:

每生每学期至少全批全改两次。

小学语文作文批改的有效方法 篇6

一、学生自改

叶圣陶先生说:“要使学生自改其文。”小学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自改其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写作和修改的能力,这对提高其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应该从三方面对作文进行修改。首先是字词,其次是内容,第三是形式。字词主要包括对人物所说的话用此词语是否恰当,描写美丽的心情,怡人的景色应该用什么样的词语等。内容包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所要表达的观点,以及所用的材料等。形式主要是文章的结构,标点符号的使用,格式的选择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这三方面的要求进行作文的自改,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这样学生也有章可循,修改起来也会有所侧重。教师可适当教给学生运用一些简单的符号修改作文的方法,比如加字、改字、删字等简单的符号。这样学生再次誊抄的时候会更方便。作文修改的主要步骤是:1.让学生在通读作文之后,检查作文的观点是否鲜明,选取的材料是否准确和充足,层次是否合理,搭配是否恰当等。2.以上各方面都清晰之后,就是对标点符号的检查,一句话说完要用句号,表示感叹要用叹号,表示疑问用问号等。学生掌握了这几步修改作文的方法之后,按步骤进行,写作水平才会逐渐提高。

二、教师指导

其实教师即使把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都教给学生,学生也未必能修改得好,而且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知识面不够宽,经历也有限,因此很难对自己的作文给出合理的评价,也难区分出好坏。作文修改得不理想,也很难真正地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指导。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习作或者已有的材料中选择几篇典型的、有普遍性的例文进行分析。比如,教师可以选择结构不合理的、观点不明确的、材料选择不恰当的文章,然后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将样本放给学生看。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之间先进行讨论,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指导。最后,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再将文章进行整理。这样,经过几次的磨练,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修改的方法,再修改自己的文章就不会摸不着头脑了。经过指导,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同时,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学生互批

让学生互批作文,除了减轻教师负担,最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在互批作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采用互批的方法,教师要先将学生按照能力的大小,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能力强和能力弱的),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当组长。教师可以每周进行一次作文互批的活动,指派组长领取其他组的作文进行批改。每组都要互相讨论,给出修改意见,并说出作文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然后综合在一起,由一人执笔,写出作文的优缺点,并给出评语。教师要提醒学生,给出的评语要注意措辞,所提的意见要具体,而且要以鼓励为主,使学生易于接受。学生互批作文之后,教师要进行全面的复查,对于表现突出的、作文修改恰当的、进步明显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对于不积极参与的、兴趣不高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多关注他们,使每个学生的作文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以上三种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以上的方法都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效果明显。学生参与修改作文,不仅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出了潜力,提高了写作能力,而且教师也从繁重的批改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到指导学生学习和创新教学方法上来,提高了教学质量。

小学作文批改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篇7

一、先让学生互相批

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 相当于是一种小范围内的发表文章, 对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批改作文时, 会将自己的文章和他人的文章做一个比较, 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教师让学生相互批改作文时, 应及时给予以下几点指导方法。

1. 对学生的批改提出一定的要求。

第一, 指导学生在旁批中写出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优点包括:用词、造句、布局等。学生批改作文时发现的错别字、用词不当等问题, 可在原句上修改, 其他较大的问题在旁批中指出。第二, 总评。在总评中, 学生要对作文中的遣词造句、构思安排、立意等方面做出评价。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读后感的形式对作文做出评价, 评价要求形式多样。

2. 要求学生为作文评分。

教师要求学生对所批改的作文评分前, 应该指导学生如何给作文评分。教给学生评分的标准, 可以使学生对作文有一个衡量标准, 对学生以后写好作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评分标准可按照每次作文训练的要求及时给予指导。

3. 相互交流、探讨。

学生批改完作文后, 要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 包括对作文的细节问题和分数的质疑。让学生对批改后的作文进行交流和探讨, 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二、再让学生自批

有些学生写作文是为了完成任务, 写完作文后自己连看都不看。学生在经历了互相批改作文的环节后, 很多学生急于知道其他人是如何修改、评价自己的作文的, 有的学生拿回作文后, 甚至逐字逐句地看批改者给出的修改意见。

1. 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把出错的地方改正过来, 对自己的作文进一步完善。很多优秀的作文都是通过多次修改得来的, 不经过修改, 一气呵成的优秀作文少之又少。

2. 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作文的反思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再提高的过程。学生通过自评, 能够了解作文的不足, 同时也能学会一定的写作技巧。

3. 教给学生一定的自评方法。

第一, 学会旁批, 找出文章的语病, 包括添字、漏字、病句、结构的调整、语句的增删等。第二, 结合学生的互评, 认真评析自己的作文, 找出文章的亮点和不足。第三, 给作文打上恰当的分数。

三、畅所欲言, 推荐作文

在互批、自批的基础上让学生畅所欲言, 推荐自己认为优秀的作文, 并说出推荐的理由。学生在表述推荐理由时, 其他学生要仔细听, 并且表决推荐理由是否成立。这样, 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四、教师批阅

推荐的作文最终能否得到教师的认可, 学生的作文最终能否得到一个优秀分, 最终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看完学生的作文后, 结合互批和自评, 给予学生一定的分数和鼓励性的话语, 同时对互批和自评内容做出评价, 以此鼓励学生更好地完成下一次的批阅。教师的评语可以是对文章内容的评述, 也可以是对写作技巧的点评。

五、讲评作品, 激发创造

一篇优秀的作文经过互评、自评、推荐、教师评阅, 最终展示给学生, 对参与批改的学生是一种肯定和自我满足。创造美和发现美的过程都展示在教学的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见证者。这样的批改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兴趣, 使学生觉得写作不再是什么难事, 能够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 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并且提高学生的修改和评价能力。

总之,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只要方法良好, 必然会给学生的作文带来一个新的春天。笙编辑:马德佳

小学作文批改探究 篇8

作文教学一般要经过教师的辅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三个环节, 而学生写作成文也经过准备、成文、修改三个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写作, 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感悟生活和积累写作素材, 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 逐层进行作文训练, 包括命题作文、非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看图作文等。辅导时教师要求学生理解题意, 展开联想, 开拓思路, 谋篇布局, 遣词造句。初稿完成后则要求学生必须经过修改。这时,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应及时批改。而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实际是对学生的二次辅导, 不过二次辅导与一次辅导又不尽相同, 二次辅导是一次辅导的继续与延伸, 二次辅导是针对每个学生作文的具体情况进行的具体指导, 是一对一、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因此作文批改不能看作可有可无, 必须严肃认真对待。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批改, 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缺点, 以便在今后的作文中扬长避短, 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1.作文批改要以人为本

为了学生便于作文, 教师在一般情况下, 先通过指导, 在指导中提出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 但是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 特别是写作基础的高低, 作文态度的好坏或个性的不同, 每个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具体情况都是不同的, 因此作文的批改必须根据每个学生每篇作文的具体情况进行, 对学优生应在肯定其优点之后指出其不足之处, 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对学困生应特别注意尽力找出其闪光点, 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或是某一个词语用得好, 我们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热情鼓励。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都特别强, 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满足他们的荣誉感, 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鼓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 在写作文时, 学困生比学优生付出的劳动更大, 因此对他们的作文不要大段删除或改得面目全非, 不然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不利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作文批改要认真

教师要为人师表, 在各方面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 做学生的榜样。因此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 无论是眉批, 还是总评, 都要认真对待, 包括字要写得端端正正, 工工整整;遣词造句和标点符号都要运用正确, 再到文风, 都能成为学生的样板。魏巍在 《我的老师》 一文中提到学生就连老师写字的姿势都跟着模仿, 可见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因此在具体的作文批改中, 对学生作文的肯定、质疑、鼓励、提示等评语都要认认真真地推敲, 这样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作文批改随便马虎, 字体潦草, 用词不当, 不仅起不到促进写作的积极作用, 相反还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3.作文批改形式要创新

学生作文, 有没有必要全部精批细改, 这是目前作文教学中争论较多的问题。本人认为, 作文批改应创新形式, 也就是精批细改、重点批改、学生自改和互改及教师和学生当面改等多种形式并存, 灵活运用。

“精批细改”是作文教学中传统的批改方法。古人说过, 文章如“气有不顺处, 须疏之使顺;机有不圆处, 须炼之使圆;血脉有不贯处, 须融之使贯;音有不叶处, 须调之使叶;如此仔细推敲, 自然疵病稀少”。这是要求教师对作文批改在文章立意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完整、过渡是否自然、前后是否照应、句子是否连贯、用词是否贴切等方面都要认真批改。这种传统的批改方法, 确实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若一味用这种方法, 又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譬如费时多, 负担重, 教师包办代替多, 学生锻炼机会少, 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另外, 由于作文批改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如果每篇都要求精批细改, 教师工作负担过重, 很有可能就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 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每个学期应以三两篇精批细改作为示范, 其余可灵活采取学生自改或学生互改的方法, 这样也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自改是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 互改是要求学生在自改的基础上交换作文而互相评改。这两种批改形式最大的特点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各尽其力, 各尽其才, 不过批改前教师必须认真组织, 特别是要提出要求, 明确标准, 让学生批改时有据可依。

批改的标准大致分为字体 (字体包括是否美观、端正、书写是否干净整洁, 有没有错别字) 、标点符号 (特别是句号、引号、叹号、问号和书名号五种符号是否使用正确) 、中心 (是否明确) 、内容 (是否正确) 和语言 (是否简练) , 等等。

对于学生互改作文, 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小组成员一般三四人为宜, 组内有几位同学, 便批改几篇作文, 每位同学可全面批改, 也可批改一个方面, 譬如作文水平低的学生批改字体和标点符号, 作文水平高的学生批改语言和内容。根据本次作文标准, 给作文写出自己的评语,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评判能力, 又明确了自己的作文的优劣得失, 各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 写作水平也就得到相应的提高。

对学生批改后的作文, 教师绝不能不闻不问, 应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 及时批阅。这时应特别注意的是, 教师的批语应尊重学生的观点, 多用鼓励性语言, 不宜对学生作文内容和学生批语作较大的改动, 以防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批改兴趣。

小学作文的批改 篇9

一、作文评价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 我校语文学科组织了24位3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了作文批改竞赛, 以期发现小学作文批改中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可行的对策。作文选用了本校一位六年级学生所写的题为《学包饺子》的记叙文。比赛结束后, 本人反复仔细阅读了每位教师的批改卷, 在被教师们认真、精彩的点评感染之余, 也发现了批改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 作文评分尺度把握不一

经汇总, 24位教师共同批改同一篇作文所给出的分数如表1:

经计算得出, 该文平均分为76.71分, 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18分。按照小学毕业考试作文批改规定, 以平均分为基础, 两位阅卷人判定的分数与平均分相比不超过3分。参考这一依据, 这次作文批改分数应该在73—79之间浮动。但这次的分数汇总表明有四位教师评定的分数过高, 三位教师评定的分数过低, 出现了教师对作文评分尺度的把握松紧不一的情况。

分数测量作为一种量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师在实际操作中若失去了一致的衡量标准, 作文评价就不再具有可靠性。此外, 作文分数对学生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分数过高, 学生容易骄傲自满, 不再重视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 降低了进一步提高的积极性;分数过低, 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丧失信心, 更怕写作文。

2. 批改符号欠规范统一

作文批改符号包括错别字符号、删除号、增添号、起段号、重点号等, 但教师在批改的时候使用符号不够统一规范。有的在错别字的左上角打“×”, 有的在右上角打“×”, 有的把这个字画个圈儿再打“×”……诸多类似不规范统一的现象不一而足。在评点学生作文的佳句时, 有教师使用圈号标出, 有的用横线, 还有的用波浪线等等。

3. 眉批和总批缺乏启示性

眉批和总批存在如不到位、缺乏启发性, 未考虑学生具体情况水平进行因材施教等种种问题。以下摘录学生作文中的两个问题句, 探讨教师在实际批改中出现的问题:

问题句 (1) :

“‘哦, 太好了, 妈妈, 妈妈。快去包饺子。’我一边拿着日历一边欢呼。”

这是学生作文第二小节的内容, 与第一小节内容相脱节, 语言跳跃、不连贯, 读了之后会产生很多疑问, 令人费解。

有一位教师用横线画出“我一边拿着日历一边欢呼”后, 眉批:“可以改成我迫不及待地催促着妈妈。”这样一改, 语义的确明确, 但还是与第一小节连接不上。教师写出来的例句应该是经得起推敲的精品。

另一位教师的眉批则是:“此处描写有些突兀, 不妨改为这样:‘又到周末了, 我拿着日历边看边想, 妈妈今天会包饺子吗?我带着疑问来到厨房。’”这种点评方式不能让学生在修改中发挥主体作用。这位学生已进入六年级下半年, 他的语言功底扎实, 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独立完成修改。教师需要为学生的成长留下空间, 不能越俎代庖。

第三位教师的眉批为:“‘一边拿着日历一边欢呼’让人不禁有些疑问, 文章前后都没有交代日历的事情, 题目为《学包饺子》, 那就把写作中心放在‘学’与‘包’上。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高于生活, 一些琐碎的东西不一定要写进去。”这段眉批共78个字, 批示太长, 不符合眉批的要求, 眉批的用语应力求简洁精当。

第四位教师的眉批:“如果在前面加上一些铺垫就更好了, 突出就喊出来一句话显得很突兀, 可点明为什么一边拿着日历一边欢呼。”这位教师表达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给学生点明了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但是漏了一个字, 应该是“突然就喊出来”。眉批写完后, 一定要复查, 千万不能有错, 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问题句 (2) :

“只见妈妈拿着一块皮儿, 再在两边抹上水, 再放馅儿, 然后把皮儿对折, 手再一绕, 一捏, 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便包好了。”

对于上面这句话, 有的教师给出的评价有失偏颇, 如“一系列连续的动词, 准确”“动作描写到位, 不会包饺子的人一看就会了”。这样的评价没能指出学生的问题。

有的教师说:“绕, 这是个什么动作, 能讲通俗些吗?”“绕”一字很通俗啊, 因此这并不是通俗不通俗的问题, 而是在于表达得准确与否。

有的说:“绕, 这个动词用得似乎不太妥帖。”“似乎”这个词表明教师自己也没把握。眉批措辞要准确、明朗, 不能语言模糊, 指令不明。

总批中, 很多教师都不约而同地提醒学生“要写具体”。“写具体”是学生作文的一大难点, 这个问题学生自己能意识到, 关键是他们不知道解决的方法。所以我们在批改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这种“公式化”的词语, 而是给学生指条明路, 明确具体修改的方向, 这样他才能继续向前走。

二、解决作文评价问题的可行对策

1. 教师的评价尺度要一致

首先, 教师要把握好作文评分尺度。作文评价要体现出相对的合理性与客观性, 就须严格参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所提出的要求。如对于第三学段的写作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多种评价, 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教师需要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至少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即书写和达意。

2. 教师的评价符号要规范

对于批改符号欠规范统一问题, 学科小组需要对教师重申批改要求, 并进行专项培训。学校的语文学科应该下发统一的批改要求, 使规范的提倡真正落实到教师的批改过程中去, 从而使批改的规范性要求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批改习惯。教师在批改时应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 既体现出教师的专业素养, 也便于学生准确地理解教师的用意。总批与眉批的字要工整, 不要潦草, 更不能出现错误。批改时不要随意涂画, 要注意整洁。总批写完后, 另起一行在右下角写日期, 注意一个字一格, 日期写完空一格写“阅”字。

3. 教师的批示语要有启发性

眉批和总批是教师批改学生作文的常用手段, 应从字、词、句、篇章结构、立意等方面对学生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眉批和总批应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启发性, 须切中要害、点拨到位, 让学生知道哪些地方该改正或补充。

对于学生作文的问题和不足, 教师在眉批中可以直接点明或启发思考。如“缺少过渡, 文章就不连贯了”, 这样直接向学生指明过渡的重要性;再如“为什么要拿日历, 最好交待一下。加上一个过渡, 如‘今天是大年三十’, 这样就不会太突兀”, 这为学生指明解决问题之路, 并提供了一个范例;或者提醒小作者“拿日历与包饺子有什么联系”, 一个简洁明了的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为什么一边拿日历, 一边欢呼包饺子呢?这顿饺子是为了庆祝什么事, 应该交待清楚呀!”透过这段眉批,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和蔼可亲的教师正循循善诱, 娓娓道来。

对于学生作文的精彩之处教师应大加赞赏。该篇学生作文中“小巧玲珑”这个词用得好, 有教师在下面画上小圆圈, 眉批写道“把饺子的可爱模样写出来了!妈妈包的饺子多好看啊!”教师以学生作文第一读者的身份进行点评, 评价语言没有让人感到疏离, 读起来亲切、自然, 可以想象学生读到这处眉批的时候该是怎样一副得意劲儿。

相比眉批, 总批侧重于学生作文的全面诊断和激励。教师总批中有如:“你忽略了心理描写, 在叙述学包饺子的过程时要穿插心情的变化, 如忐忑——兴奋——羞愧——得意。认真修改, 可以获得质的飞跃!”这样教师既指出了问题所在, 又给予学生方法指导。再如:“学包饺子中难免会遇到失败, 你写到了自己不成功的教训, 不过相信你也有成功的经验, 希望你把自己的成功经历也告诉大家”, 这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事例, 进一步充实文章内容。

浅谈小学生作文的批改方式 篇10

笔者认为, 在提倡愉快学习的今天, 也应该提倡轻松教学, 采用多种作文批改的方式, 减轻语文教师的负担, 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教师抽查改

学生的单元作文, 教师不必全采用全批全改的方式。教师可以抽查改, 每一单元抽一组来细改, 这单元抽第一组, 下个单元抽第二组, 轮流抽。教师在抽查批改作文时, 对学生的作文等级不能抠得过紧, 对中下生的作文从宽批改, 作文批改的评价也不能苛刻, 应多给予鼓励性的语言。不然, 学生辛辛苦苦地写一篇文章, 只得了一个不合格的等级, 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厌恶作文的情绪。另外, 对抽改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在课堂评改时我们应进行集体评讲, 有针对性地重点评析, 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说的问题和要求自己修改。这样, 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把教师从作业堆中解放了出来, 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 去总结教法, 又使学生学会了学习, 进而主动学习, 真正把知识转化为了能力。

二、小组一起改

作文批改不能单靠教师来完成,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能使学生自能作文, 不待师改”, 教师要想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 首先就要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 明确修改的要求, 知道“增”“删”“改”“调”四种修改符号的用法, 并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教小学生修改作文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 应该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多项、由知识到能力、由写作内容到写作形式的次序。对中年级的学生, 教师主要着重于教学生修改词句和标点, 如利用修改符号增补漏掉的字词, 删去多余的部分或多余的字、词、句, 调换一些字词的顺序, 改换不恰当的词句等。到高年级, 教师要先让学生明确修改的基本要求, 教他们主要从下面几个步骤进行修改:第一, 看中心是否明确, 材料有没有围绕中心去选取;第二, 看内容是否具体, 有没有写成流水账;第三, 看结构是否完整, 过渡是否自然, 条理是否清晰;第四, 看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第五, 看文章的开头、结尾写得怎样;第六, 看文面是否清洁工整。让学生清楚这些要求后, 教师可收集并选出几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 通过多媒体投影出来, 让每个学生都读一读, 并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的几个步骤做针对性的批改。

能力的形成总要经过反复训练, 引导两三次之后, 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 指导他们在小组内探讨, 共同修改作文。小组中一人朗读自己所写的作文,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学生在读的时候, 旁听的人可以指出作文中使用不当的词语以及不通顺的句子, 读后小组一起先把所发现的错别字或词改正。再参照作文批改的步骤, 由小组内的学生说说自己的见解, 找出存在问题的地方, 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共同讨论怎样修改才算最好, 最后进行小组修改。这样, 通过反复练习, 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也让学生逐步掌握了作文修改的方法。

三、同桌间互改

学生作文的批改, 不能总是看教师是不是细批详改, 有没有眉批和总批, 有没有面面俱到。而要看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帮助。其实, 学生间互相批改作文, 也是一种好方法。俗话说,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自己在修改时不容易发现问题, 但在给别人修改时, 就可能是“火眼金睛”, 学生修改别人的文章比自己的还要认真, 改得甚至比老师还细致得多。

同学间互改作文, 修改时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认真读一读对方的作文, 因为有些学生的写作习惯差, 文章写完后从不阅读、修改, 存在的毛病必然多些。当他阅读别人的习作感到吃力时, 也就能体会到写作文不认真修改的后果, 以后他就会在文章的写作和自我修改中多投入一些精力。而学生互改作文, 可以采取各种形式, 可要求水平相当的两个同学互相交换作文并讨论修改, 取长补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人都参与修改, 有权修改;也可是优差结合改, 要求写作能力强的同学对水平差的同学进行适当的点评与辅导, 写作能力差的学生也可从同学的好作品中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得到一些启示, 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促使自己主动学习, 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互改结束后, 再指名汇报批改的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 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做点评。然后让全班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作文, 看看自己的作文有没有存在老师说的问题, 然后对自己的作文再进行修改, 让学生在训练中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互改作文既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又能使学生互学共勉, 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四、自己独立改

在小组修改、同学互改作文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后, 就可以放手让小学生尝试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了。

在修改前,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优秀作文, 通过欣赏, 提高学生感知作文美感的能力, 然后教师对作文进行评价, 让学生知道作文好在哪里, 美在什么地方。还要让学生看看别人的写法, 再对照自己的作文, 依照老师教的修改方法找出不足之处, 自己进行修改。在修改时, 教师要强调学生认真读、反复读自己的作文, 边读边思考, 因为只有通过读才能集中注意力, 才能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时, 成绩中下的学生可能无下手, 此时, 教师可组织优秀生辅导差生修改。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学生就会慢慢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这样, 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就会慢慢减少, 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会有所提高。

浅谈小学作文批改的方法与改革 篇11

关键词:作文 评改方法 自改能力

众所周知,作文是学生有选择、综合开拓性的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现实,表达自身情感的智力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生习作能力包括“作”和“改”两部分。我认为习作能力并不是改出来的,而是在学生一次次的修改评价中形成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降低难度,缓坡度,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探索,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我认为在注重作文训练方式,丰富学生作文内容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作文修改的实效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法,利用各种形式,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在批改作文方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面批作文要“全”

“全”一方面指涉及学生的全面。如果对所有同学的习作都能作到面批面改,那是最理想的。假如对学生的每篇习作不能做到逐一面批,就要保证每次面批的对象,要涵养不同程度的学生,切忌只顾拔尖,忽略后进。另一方面指批改的范围要全。大到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小到写作格式,标点符号都要给予指点。优点及时肯定,缺点立刻指出,这样立足本身,抓住契机使学生受益匪浅。

二、评改作文要“细”

所谓“细”就是指对学生的习作,无论成功与否,我们都要善于捕捉文中的闪光点,珍惜学生的细微成功之处。如用“………”表示运用恰当得体的佳句,用“△△△△△△”表示用得准确巧妙的词,用简短的话注在中间,以示鼓励。如“语句优美,用词准确恰当”“很形象,很生动”!“结尾写的真棒”等。相反,对于习作中的改笔,应多采用商量试的语句加以引导。如“读读看,再把句子写通顺些,这样显得不是很好吗”?“老师相信,只要你用心去书写,一定会把字写工整的”同学们看到这些醒目的标志,读着这无声的语言,似乎感到老师在和他们和蔼可亲的交谈。因此,他们会欣然接受并付诸于行动。

三、作文总批要“精”

纵观学生的整篇作文,老师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以精练的语言点明成功之处,同时并指出不足。使学生一看总批,便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学完老舍先生的《养花》这篇课文,我们做了一次小练笔,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花草,重点要写出这种花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孩子们经过认真仔细的观察,笔下“芳香四溢的茉莉,姹紫嫣红的杜娟、浑身带刺的仙人掌、四季常青的万年青……跃然纸上”。读着孩子们一篇篇稚嫩的、充满童趣的习作,我认真地写了这样的批语:你不是已读过老舍先生的《养花》了吗?你也应该像对待朋友似的关切他们,坚持下去做好观察日记,相信你的文章会写得更加精彩!想一想月季花还有哪些特点;没向大家做详细介绍,下次可不要忘了哦!……一句句鼓励的话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然而,我们不仅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还须注重对学生习作的讲评。但如今多数的作文评改,仍然是教师包办代替。这样做有一个弊端,就是学生总是要围绕着教师的审美观去写作,而每个人的审美观又不尽相同,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的作文丧失个性。因此,作文评改也应让学生参与过来,让学生真正能张扬个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学生作文教师改,跟老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教师只给些指点和引导,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修改的习惯,这是终身受用的”。我非常赞同叶圣陶老先生的观点,我认为只有培养学生的自评自改能力,作文才能得到完善。就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可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让学生修改和评议文章,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具体施行。因此,应做好学生动笔之前的准备工: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2.做好学生的技术指导。

四、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可分四步进行

(一)学生自评自改

在作文教学中,师生共同评改的文章,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作文,我们都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反复独立修改。作文中出现的错字必须让他们亲自查字典改正,一些不完整的词句也要让他们自己补充完整。修改完毕后,引导他们与原稿比较一下,看看自己进步在哪儿。可以定期选出几篇进步明显的在班上朗读,并组织学生讨论、评议,以激励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己“批改”的能力。

(二)小组同学互评

小组里由四人到五人组成,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小组一次批改四篇习作,评改时要求学生逐篇阅读,根据自己负责的某个方面。按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认真评改,写出评语,然后再“流水作业”。四人都评改完后,经过讨论,统一意见,给所评改的习作划出等级,并签上四人的“职务和姓名”以示负责。最后从四份习作中推荐出一份较好的,写上“推荐文”。

(三)全班推荐评价

全班同学评析各小组推荐出来的富有创新意识的文章,评出好在哪儿,差在何处。写得好的,念全文,念片段大家欣赏点评:写得差的,哪怕一个词、一个句子写得好,也要让他读一读,让他们也来感受一下创新的愉悦,成功的喜悦。特别对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品,更要大加赞赏,从而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小组内交流评价,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等,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作文,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对他人的评价,可以学到别人的长处,来激励自己并改进不足之处。

(四)校内集体评价

在校园内建立“学生习作园地”。要不分年级和班级,各班级通过评选,将每班同学推荐出来的情文并茂的文章纳入“学生习作园地”,然后由全校师生进行评价再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在校内交流。给学生以再欣赏,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作文得到互补,也让更多学生的文章变成铅字,让写作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

小学作文批改的几种方式及效果 篇12

1. 全收全改

即每次对全班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详细批改。当教师刚开始教新级班的作文课时, 全收全改可以让教师了解这个班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能力, 有助于教师切实地制订作文教学计划, 有的放矢地进行作文指导和训练。

2. 典型批改

教师在浏览全班学生作文的基础上, 挑选一篇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 向大家公布。所谓“代表性”, 是指在这次作文中能代表多数学生的水平, 一般是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切勿将写得差的作文挑出来, 因为这样既无代表性, 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选文公布后, 组织学生集中批改。让大家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发表意见, 习作者也可以谈写作的动机和对自己作文的看法。教师收集大家的意见, 最后进行总结。通过对一篇或几篇作文的细致解剖, 具体地教给学生如何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和运用语言等方面下工夫, 并让学生学会修改文章。

3. 当面批改

教师看完作文以后, 不是直接在作文本上写批语, 而是与学生当面交谈。当面改可以提起笔来就改, 也可以跟学生共同念文稿, 遇到要改的地方就停顿, 向学生提出问题, 如“这儿怎么样”“这儿说清楚没有”之类, 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实践证明, 当面批改能使师生直接交流思想, 学生的写作意图教师了解得更清楚, 教师的指点也更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这种方法更能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能弥补书面批改的不足。

4. 互相批改

教师收齐作文本后发给学生, 指导学生交换修改, 还可以把全班学生按邻座编成批改小组交换批改。批改时每个学生先认真批改分给自己的作文, 再交换复查, 纠正批改中的不当之处, 最后教师收阅。交换批改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批改前教师要提出批改要求, 批改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 批改后要检查批改情况, 进行总结讲评。这种批改方法, 既可以启发习作者把自己的作文改好, 又可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5. 教师批学生改或学生自批自改

这两种批改方式有些近似, 但不完全相同。教师批学生改是教师批阅作文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后, 自己动手修改。自批自改是进一步放手让学生批改。当学生经过互相批改、示范批改等批改训练后, 就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批改自己的作文了。学生自批自改后, 教师要进行检查, 或普遍查阅, 或重点抽查。对批改得好的, 要表扬;对敷衍了事的, 要进行教育, 并要求敷衍者继续修改, 直到改好为止。这种批改方法既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又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习惯。

6. 幻灯批改法

在幻灯片上用黑色笔抄作文, 用红色笔写批语和批改符号, 上课时, 边放边说明批改的原因、方法。这种批改方法直观性强, 可使学生了解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

上一篇:高校房资源下一篇:民族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