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护理(精选10篇)
母乳喂养的护理 篇1
母乳是婴儿的纯天然食品, 对婴儿来说母乳是最理想的, 是无法用其他任何乳代品代替的最佳营养食品。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球健康机构对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有效贯彻, 帮助各国母亲实现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幼儿健康状况的改善。为响应该呼吁我国2000年达到80%的母乳喂养率。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顺利分娩的500例产妇母乳喂养护理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顺利分娩的500例产妇, 年龄23~40岁, 其中有300例为自然分娩, 200例为剖宫产。该500例产妇均无母乳喂养禁忌证, 无妊娠合并症, 分娩后均母婴同室。
2 护理
2.1 产前母乳喂养宣教
在产前加强孕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 发放《母乳喂养好》小册子, 使孕妇及家属能够对母乳喂养的好处、乳代品喂养的缺陷有大概的了解和掌握, 由此而使孕妇提前做好母乳喂养的心理及树立为了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而积极实施母乳喂养的决心。大部分产妇在产前由于陈旧观念、传统的影响而容易心情烦躁, 压力增大, 有些产妇害怕产后哺乳造成自己身材走样等心理而拒绝产后母乳喂养, 护理人员在产前宣教中应当对母乳喂养的好处进行积极的宣传, 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使其改变旧观念、旧风俗, 使其明白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母乳喂养能够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
2.2 产后母乳喂养护理
2.2.1
刚出生的新生儿对于吸吮的兴奋点最高, 同时在此时的觅乳反应亦最灵敏。由此在新生儿出生断脐、呼吸道清理干净后, 责任护士给予母婴裸体皮肤接触, 并进行母乳喂养的具体指导, 协助完成1次哺乳。
2.2.2
责任护士在产妇分娩第1天需要做好卫生宣教, 告知产妇需要将手及奶头清洁干净后方可进行哺乳, 有效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 要求母婴不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应胸贴胸、腹贴腹, 亲密紧贴, 婴儿的头与身体呈一条直线, 手是一上一下;而后对产妇进行含接指导, 产妇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4指分开呈C型把乳房握成圆锥样, 由此而挺出乳头, 便于婴儿含接, 正确的含接是婴儿嘴巴含住大部分的乳晕;两个乳房在每次进行喂奶时先吸空一侧乳房, 再吸另一侧, 下次喂奶时更换两个乳房的喂奶顺序, 由此有利于轮流完全排空两个乳房。
2.2.3
责任护士在产妇分娩第2天指导产妇进行有效的乳房按摩:先使用温热毛巾进行5min的温热敷, 再将并拢的食指、中指、无名指, 双手成对称形, 首先从乳房底部开始逐渐向乳房方向呈放射状进行环形按摩, 力度由轻到重, 反复进行, 这样对排乳反射有刺激作用。挤奶法:在距乳头3cm处的乳晕上放上大拇指, 并在拇指的对侧放上其他4指, 向胸壁处进行有节奏的、反复的挤压松弛, 所有乳窦需依次挤压, 直至全部挤出乳腺管内的乳汁。
2.2.4
责任护士在产妇分娩第3天能够发现乳汁不足等对母乳喂养造成影响相关因素, 在此时护理人员应当给予及时的处理:若产妇的乳头凹陷或扁平, 则值得产妇进行乳头伸展练习;若产妇乳头皲裂则应当指导其进行正确的哺乳, 并且在哺乳结束后, 不可将乳头强行拉出;哺乳完成后在乳头及乳晕处涂上少量乳汁, 这是由于乳汁含有抗感染物质, 并且其脂肪蛋白质能够抑菌滋润、促进表皮修复, 乳汁涂好后将乳头进行短时间暴露和干燥, 并将干净毛巾垫于乳晕下;若产妇乳房充盈和胀痛, 用湿热毛巾在其哺乳前进行数分钟的热敷, 再对乳房进行轻柔地按摩拍打, 而后将一定量的乳汁挤出使乳晕变软, 这样对婴儿的吸吮有利, 与此同时对哺乳次数增加, 使乳房排空, 哺乳结束后给予合适的胸罩进行配戴, 这样对乳房血液循环的改善也是十分有利的。
3 讨论
保障婴儿健康成长的基本措施即是给予母乳喂养, 通过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婴儿尤其是新生儿的健康素质。母乳喂养的指导工作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当被列为重点工作, 在产科护理中需要实行母婴同室, 给予床旁护理, 如:温水浴、换尿布等护理。护理工作中除了需要对母婴提供家庭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 同时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每个不同产妇提出的不同问题给予不同的解释及护理, 产妇及其家属通过婴儿护理技能的学习, 不仅能使母婴之间、家庭之间的感情得到加强, 同时能够使母乳喂养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以及婴儿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得到进一步的降低。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做好母乳喂养的指导工作, 在母婴住院期间给予有效的母乳喂养的宣传, 同时指导协助产妇哺乳, 使其能够正确的掌握哺乳姿势, 按婴儿所需给予哺乳, 并改变以往的旧观念、旧传统, 坚定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心理, 合理科学饮食, 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这样对于乳汁的分泌是十分有利的。通过有效的母乳喂养护理, 本文选取的500例产妇除乳汁不够的4例产妇和乳头皲裂的1例产妇放弃母乳喂养外, 其余产妇均能进行正确的哺乳, 由此可证明护理人员在母乳喂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曹智玲.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护理体会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13) :175.
[2]刘筱娴.孕产妇的营养与合理膳食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17 (5) :275-276.
[3]刘爱芬.实施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措施 (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 24 (4) :80-81.
[4]吕畅.产妇拒绝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3) :100-101.
我院母乳喂养的问题及护理措施 篇2
【关键词】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82—01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母乳中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保护婴儿少患病,提高婴儿对消化道、呼吸道和某些传染病的抵抗力,母乳中的某些物质为婴儿脑神经细胞发育所必需,有利智力发展。能满足婴儿生理和心理发育需求,在婴儿的健康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母乳清洁、卫生、新鲜、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是初生婴儿理想的食物。母乳尤其是初乳哺乳可以減少母亲产后出血,有利于子宫恢复,而且可抑制排卵,降低产妇日后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概率,哺乳还能增强母婴之间的感情。母乳喂养对母婴双方都有益,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因此,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是产科护理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产妇心理障碍、乳头问题以及不正确的喂养方法而出现的乳房问题(乳头皲裂、乳胀、乳腺炎),都直接影响到母乳喂养率。通过对我院1000名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取得明显效果,成功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对在我院分娩的1000例产妇进行随机调查,发现54例产妇害怕哺乳,占5.4%;194例乳头扁平或凹陷,占19.4%;113例乳头皲裂,占11.3%;269例有乳胀,占26.9%;12例乳腺炎,占1.2%,均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有母婴异常除外。
2 结果
54例产妇由于害怕哺乳,经健康宣教后成功率达100%;194例乳头扁平或凹陷者,成功188例,占96.9%;113例乳头皲裂,成功111例,占98.2%;169例乳胀,多于产后3d发生,经积极处理后乳胀消除,其中2例出院后转为乳腺炎,成功率达98.5%。
3 护理指导
3.1 加强母乳健康教育宣传
加强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包括发宣传册,张贴画报、发放宣传单、举办孕产妇母乳喂养学习班,放录像以及专职人员讲授,促使她们了解纯母乳喂养的优点,
告知母乳的优点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了解泌乳机制,亲自示范以及指导产妇哺乳,从而增强产妇成功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婴儿的母乳喂养率[1]。
3.2 保持产妇心情愉快
许多与泌乳有关的激素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而下丘脑功能和情绪有关联,因而情绪对泌乳的影响很大。心情抑郁促进肾上腺素分泌,乳房血流减少,导致乳汁分泌减少。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需要,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2]。对乳母进行心理疏导,让产妇与婴儿同步休息。保持身心健康和充足睡眠,促进泌乳汁分泌。
3.3 乳头皲裂
注意乳头清洁卫生,哺乳前按摩乳房,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先从疼痛较轻的一侧哺乳,借以减轻对另一侧乳房的吮吸力,并让乳头和一部分乳晕含吮在婴儿口中,以防乳头皮肤皲裂加剧。在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把乳头暴露在外,保持干燥,有利于乳头皮肤的愈合。如乳头皲裂加重,暂时停止哺乳24h,将乳汁挤出,用小匙喂养婴儿。
3.4 产后乳胀
产后乳胀是产褥期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局部硬块,胀痛,易继发感染导致乳腺炎。多见于初产妇,因乳头皮肤较薄,乳腺管不通畅,发生率较高。早期可以进行乳房按摩,改善血液循环,疏通乳腺管,促进乳汁分泌,对预防乳房肿胀的疗效好。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喂哺时,先喂乳胀明显的,一侧吸空后再吸另外一侧,若婴儿已饱,须将乳汁挤出,以免堵塞乳腺管。乳腺炎若感染不重,全身情况可以,一般建议不停止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勤哺乳。但当乳房局部化脓时,应停止哺乳,将乳汁排净,保持乳腺管通畅。当形成脓肿或者发生乳瘘时需停止喂奶,及时应用应用抗生素及回奶。加强母乳喂养宣教,消除产妇心理障碍,保持心情愉悦,情绪稳定,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关键。作为专业医护人员,要耐心示范,指导产妇正确哺乳,重视乳房护理,实施母婴同室。
3.5 其他
如母亲或婴儿有原因暂时不宜母乳,应指导产妇保持泌乳。先用毛巾热敷3—5分钟,再进行乳房按摩,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每天数次直到母亲或婴儿能喂奶。通过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参考文献:
[1] 马永秀.开展母乳喂养健康工作探讨.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5):593.
乳头凹陷的母乳喂养护理 篇3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表联合声明, 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我院成为爱婴医院就必须建立母婴同室, 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姿势的帮助, 对乳头凹陷的产妇应给予特别护理。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月共收住产妇2 570例, 其中乳头凹陷的有23例, 经母乳喂养指导、收到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23例中自然分娩的11例, 剖宫产的12例, 孕妇入院检查发现乳头短小凹陷就进行特别的护理。
1.2 结果
经积极有效的护理, 18例产妇出院时能够自己哺育, 婴儿能够含接, 并指导回家后仍然要做好乳房的护理。有3例产妇自然分娩后第2天强烈要求出院, 婴儿不太容易含住乳晕, 但是护理人员给予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以及喂养技巧指导, 向产妇和家属讲明注意事项。有2例喂养没有成功, 因乳头凹陷太深乳晕也特小, 跟踪4 d, 每天帮她喂养、护理, 婴儿仍然含不住乳晕, 最后用吸奶器吸出奶后用奶瓶喂养了。
2 护理
2.1 分娩前护理
未分娩前向孕妇解释凹陷的乳房开始喂养有点困难, 但只要有耐心和坚持, 接受护理就能成功。如没有不能喂养的其他传染病都应进行母乳喂养, 告诉孕妇就从现在开始洗手后将食指和拇指放在乳头两侧乳晕上, 并试着拉长。做1遍示范让孕妇学会, 有时间就做。每天用温水清洗乳头, 不能用肥皂洗, 防止乳头皲裂, 也不可过度摩擦乳头。
2.2 分娩后护理
2.2.1 在未下奶前多帮助产妇哺乳
分娩后将婴儿身体擦干, 与产妇接触, 并试着让婴儿含接乳头, 随着婴儿吸吮有助于乳头向外拉出, 改善乳房的状况, 况且婴儿含着的是乳晕不是乳头, 在未下奶前多帮助产妇哺乳, 以免奶下来后乳房胀满使乳头胀平, 婴儿更难含接。
2.2.2 乳房护理
分娩后第1天产妇体能许可下进行系统的乳房护理。洗手, 准备40 ℃温水。向产妇解释乳房护理的目的及步骤:清洁, 用小毛巾蘸温水由乳晕外以环形方式清洁一侧乳头及乳房, 重复几次, 然后同法洗另一侧乳房;热敷, 水温为50 ℃~60 ℃, 视产妇个人忍受程度而定。将毛巾泡在温水中后拧干叠成一字形后环形覆盖在两侧乳房上, 不能敷到乳头上以免疼痛破裂, 毛巾温度若下降就更换毛巾重复数次, 时间不少于10 min;按摩, 将双手用水蘸湿开始按摩乳房, 环形按摩, 露出一侧乳房将双手拇指和四指分开置于乳房基部, 以环形方式于乳房基部按摩1 min~2 min后换另一侧乳房。按摩后以左手扶住乳房, 并以右手食指及中指向外牵引乳头数次后换另一侧乳头。可以将此方法告诉产妇及家属, 做后给婴儿吃奶。
2.2.3 给予合适的体位
帮助产妇试着不同的母乳喂养体位, 使婴儿容易含接, 比如环抱式、坐式、卧式, 以婴儿容易含接且产妇放松、舒服的体位。刚分娩后产妇比较疲劳, 指导其卧式喂奶, 首先指导产妇以舒适放松的体位躺着, 再将婴儿放入其怀里, 且婴儿头及身体应呈直线, 脸对着乳房, 鼻子对着乳头, 产妇用手托住婴儿的头和肩部以及臀部, 另一只手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 食指托起乳房的底部, 用拇指轻压乳房上部, 改进乳房形态, 使婴儿容易含接。等到婴儿把嘴张大到足以将大部分乳晕含在嘴里, 立即有奶往下流的, 婴儿有吞咽动作就喂养成功。
2.2.4 使用吸奶器
经过一系列护理还是不能喂养的话, 可买2个吸奶器, 或者用2个50 mL注射器、1根输液器上的橡胶管, 用橡胶管把注射器的乳头连接起来, 拔出其中1个注射器的内栓, 罩在乳房上, 另1个注射器慢慢抽吸, 随着负压增大, 乳头慢慢拉长就可含接了。如婴儿还是不容易含接, 千万不能用奶瓶喂养, 这样使他产生错觉, 就更不容易母乳喂养了。婴儿哭得厉害时, 可以挤点乳汁用小匙子喂, 也可挤一点乳汁在乳房上让婴儿吃, 他就愿意试着去吸吮。
3 体会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分析及护理 篇4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44-01
在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趋势下,产妇健康哺育喂养越来越受到众多家庭的关注,因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对婴儿智力和体质发育的优越性是任何代乳品无法替代的,乳汁中含有多种抗体和抗感染物质。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生长和健康,而且还能促进母体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速子宫复旧。 因此如何提高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剖宫产产妇可能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产前培训、术前宣教、术中早接触、术后早吸吮及选择舒适哺乳体位等护理对策。针对剖宫产产妇可能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消除了顾虑,建立了纯母乳喂养的自信心,掌握了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既符合现代社会健康的生活理念,又促进了社会健康文明发展。
剖宫产术与阴道分娩不同,手术本身对产妇产生的生理、心理上的刺激,加上术前、术后禁食直接影响产妇母乳喂养,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具体原因:
1、认为乳汁不足而无信心按需哺乳。目前大多数剖宫产产妇认为因手术前、后禁食,术中出血使身体受到一定损失。恢复饮食后的流质饮食又不足以补充术中失血,会导致乳汁不足,因而给婴儿添加代乳品。
2、术后体位限制。尤其是硬膜外麻醉需平卧6小时,术后保留尿管、输液管、切口压沙袋导致体位受限。产妇有畏难情绪,认为无法哺乳。
3、惧怕切口疼痛。有252例产妇(占73%)因怕切口疼痛加剧,不愿接受早开奶、按需哺乳。
4、喂哺不当,婴儿含接姿势不良,造成乳头皲裂,母亲因怕痛而拒绝哺乳。
5、产妇认为术中应用麻醉药以及术后静脉输入抗生素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对能否哺乳表示怀疑,间接影响按需母乳喂养。
促成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指导:
1认真落实三早。即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因为三早是母婴之间第一次的情感交流。产妇回病房30分钟内,在给予了产后必要护理后,责任护士须进行母乳喂养具体指导,开始仰卧位,情况允许可采用侧卧位,完整地协助一次哺乳,通过早吸吮刺激乳头神经末梢传入垂体前叶,促使乳腺提早分泌乳汁,提早充盈乳房,保证新生儿能吃到足够的母乳,不添加任何代乳品,使产妇在心理上能够接受,从而打消其因体位受限不能哺乳的顾虑。这时责任护士应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多给产妇鼓励和服务,讲解早期母乳喂养的一些常遇问题。告诉产妇只要坚持早期频繁吸吮,促进乳汁的分泌,母乳喂养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
2 建立母婴感情 因大多数产妇都是初为人母,往往担心不会照顾孩子,建立母婴同室,让产妇与婴儿24h在一起,保证婴儿需要随时喂哺,按需哺乳是婴儿想吃就吃,不规定次数和时间,既增强了母婴感情,又促进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真正做到按需哺乳,告诉产妇保证乳汁充足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婴儿频繁有效吸吮,才能使乳汁分泌增加。并且要教会产妇挤奶方法,通过挤出初乳帮助产妇克服乳汁不足心理,建立母乳喂养信心。
3、采取舒适体位进行母乳喂养。鼓励产妇采取卧位授乳,减轻产妇抱婴儿的负担,同时使用产后束缚带绷紧腹部肌肉,防止切口受压,有利缓解伤口疼痛。
4、纠正术后用药哺乳影响婴儿健康的错误认识。耐心讲解所用药物医生都经过慎重选择,药物通过母亲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及肝脏的解毒后,乳汁中含量极少,对婴儿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消除她们的顾虑,建立信心进行母乳喂养,保障了母乳喂养的成功。
5、饮食的指导。手术当日禁食,术后6h后即可给予既营养又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排气后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少量多餐,多饮汤类,以利于乳汁分泌,以后逐渐进半流质、软食、普食。若乳汁不足,又无其它原因,必要时用中药促进乳汁分泌。
6保证睡眠与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快,以利于乳汁分泌,教会产妇养成与婴儿同点睡眠习惯,每天睡眠时间累计8~9h。
7鼓励产妇早期活动;早期活动能增加乳汁分泌,而剖宫产术后,手术切口疼痛和子宫复旧痛是阻碍产妇早期活动的主要因素,护士除教会产妇正确的活动方法外,还应耐心的解释早期活动的重要性。
8心理护理 母亲的情绪直接影响母乳喂养质量,乳汁的分泌与产妇的睡眠、情绪密切相关,应为产妇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同时让其家人多给予关心。给予产妇精神的鼓励,及时有效地沟通,排除心理顾虑,使产妇以良好的心态渡过产褥。
9术后适当镇痛。既往剖宫产术后,产妇由于疲劳、切口及宫缩疼痛使得产妇心理、生理诸多不适,不愿接受早吸吮。由于我院目前剖宫产术后多采用镇痛泵,非常明显地减轻了产妇术后疼痛反应,同时又易于接受早吸吮。产妇回病房后责任护士及时协助母乳喂养,增加哺乳次数,使用镇痛泵的产妇多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使得催乳素分泌增加,刺激乳腺分泌,在病情许可情下,固定好镇痛泵,鼓励产妇卧位哺乳。
10指导产妇走出哺乳影响体形的误区。哺乳是一个大量消耗热能的过程,消耗热量的顺序依次是腹部、腿部、臀部和脸部,可以起到“瘦身”的作用。相反若不哺乳,热量不能散发出去,不但不利于保持体形,反而还容易发胖。
实践证明,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认真落实产前培训,母乳喂养宣教;耐心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积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消除不利因素,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心,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坚持按需哺乳。
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P85.
[2]何秀影,焦墙霞,田玉玲.护理研究,《母乳喂养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探索》,2009(23)-0156- P 02.
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及效果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选择480例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产妇, 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40例, 均排除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1.2 方法
1.2.1 开展孕期知识讲座
实验组孕3个月前在门诊建立孕妇产前检查登记卡, 孕5个月开始定期上孕妇学校, 对孕妇和家属进行有关母乳喂养优点及产后至少进行纯母乳喂养4个月的宣传。通过图片、资料、录像、电视等多种形式向孕妇及丈夫、母亲等家属反复强化母乳优于其他任何代乳品, 母婴同室和坚持纯母乳喂养的各种好处, 邀请孕妇参观医院、参观母婴同室, 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 使孕妇和家属消除思想顾虑, 积极支持、主动配合、自觉行动。对照组产前未在门诊检查, 或仅有1次或2次检查, 未接受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只是住院后产时产后从医生、护士、助产士那里得到一些母乳喂养知识。
1.2.2 乳房护理和营养准备
实验组让孕妇学会检查乳房形状, 观察乳头有无凹陷、短平等异常。孕6个月后每日用温开水毛巾擦洗乳头、乳晕。对乳头做轻拉伸展练习, 遇有凹陷者可轻轻向外牵拉, 但有早产危险者不宜进行此项准备。对乳房进行按摩, 促进乳房血液循环, 有利于腺体分泌及流通。孕期母体的营养状态对孕妇本身、胎儿及婴儿的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均有直接影响, 向孕妇及家属宣传孕产妇合理膳食, 每日主食400 g~500 g, 副食可有鸡蛋、肉、蔬菜、水果、鲜奶、豆制品等。每日少量多餐。对照组未做乳房护理, 孕期及产后营养也达不到, 仅住院后进行乳房护理。
1.2.3 实施母爱分娩行动
实验组产后入院后, 整个产前、产时、产后一直有亲人陪伴在旁。有正常宫缩的产妇, 除管床医生进行监护外, 还指定1名助产士或护士进行导乐陪伴分娩。分娩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干预, 如灌肠、剃毛、肛查、补液等。产时自由体位, 不用或少用麻醉镇痛药及电子监护仪, 监测胎儿宫内情况。对照组除医生监护外, 无亲人陪伴及导乐陪伴。
1.2.4 产后半小时开奶
实验组产前接受过母乳喂养的知识教育, 从心理上有母乳喂养的准备, 顺产率高, 产妇的痛苦小, 心情好, 除7例剖宫产外, 全部达到半小时开奶, 并且能达到有效吸吮;剖宫产7例回病房在护士帮助下开奶。对照组产前未接受母乳喂养知识, 有些产妇入院即上产床分娩, 未做乳房护理及纠正平坦, 凹陷乳头, 分娩时难产率高, 会阴侧切等导致痛苦使产妇半小时开奶成功率低。
1.2.5 家庭化病房及母婴同室
实验组全部住家庭化病房, 病房配双人床、沙发、彩电, 被褥是花色的, 让孕妇有在家的感觉, 家庭化病房让亲人和孕妇在一起, 一家一室, 有助于夫妻之间感情交流, 孕妇能够消除顾虑和分娩的恐惧, 有战胜痛苦的信心和勇气, 而且能得到充分休息, 是促进乳汁分泌重要的条件。而对照组住普通病房4人~6人, 同一病房人多, 有的产妇分娩中因痛苦而喊叫, 相互影响使其他人恐惧不安、紧张, 也不利于产妇休息, 必然使难产率增加, 影响乳汁分泌。两组产后均实行母婴同室, 除洗澡及必要治疗外母亲和婴儿始终在一起。
1.2.6 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
实验组孕6个月开始乳房护理, 纠正平坦凹陷乳头, 对乳房进行按摩, 分娩后在产床上由护士帮助清洗乳头, 产后半小时开奶, 产后2 h回病房, 专职护士帮助母亲喂奶, 教会她们喂奶, 做到胸贴胸、腹贴腹, 新生儿下颌贴在母亲的乳房上, 新生儿口张大, 不仅含乳头而且把大部分乳晕含在嘴里, 正确的含接姿势, 防止乳头皲裂。对照组未做乳房护理, 产后发现平坦凹陷进行纠正, 必然影响早吸吮, 影响乳汁分泌时间和分泌量。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大小便情况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新生儿体重情况比较 (见表3)
2.4 两组新生儿体温、睡眠、黄疸情况比较 (见表4)
3 讨论
3.1 产前母乳喂养宣教的好处
让产妇知道什么是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营养好;容易消化及利用;能防止感染;有助于增进母婴感情及婴儿发育;有助于推迟再次妊娠;防止产后出血, 保护母亲健康;较人工喂养经济;可以使产妇体重降低, 消除身体下半部分脂肪和缩小腰围;能够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1]。
3.2 乳房护理的重要性
孕6个月开始乳房按摩能促进乳房血液循环, 有利于腺体分泌、流通。温开水毛巾擦洗乳头, 乳晕可增加上皮的健康。早期纠正平坦、凹陷乳头, 为产后母乳喂养做好准备[2]。
3.3 孕产妇的营养与合理膳食
目前我国特别是农村孕妇营养存在严重问题。有些孕妇妊娠反应重, 不能坚持按需进食, 饮食特别单调, 偏食、择食, 热量和营养素不足, 发生缺铁性及营养不良性贫血、精神不振、皮肤干燥、抵抗力减弱。食物过于精细, 膳食多样化, 尤其是粗细搭配, 可使多种食物营养成分起互补作用。食物过于精细, 造成一些营养素不足甚至缺乏, 出现某些无机盐、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缺乏症。过量进食、脂肪摄入过多, 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饮食失调造成的肥胖症, 不仅影响体型, 而且易发展成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 还可使胎儿生长过速, 造成分娩困难。合理膳食总的要求是必须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 选择食物要多样化, 应包括粮食、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鲜奶和豆制品;要有膳食制度, 定质、定量、定时用餐;膳食烹调应色、香、味俱全, 以刺激食欲, 促进消化吸收, 产妇营养良好, 母乳量才会充足[3]。
3.4 转变产时保健模式, 促进母乳喂养
实施爱母分娩行动的主要内容:为所有产妇提供分娩的陪伴者。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如剃毛、灌肠、静脉输注、禁食、早期人工破膜、电子监护等。其他干预措施应有一定限制, 如为引产或催产使用的静脉输注缩宫素;会阴切开术;剖宫产术。增加有剖宫产术史后的阴道分娩率。分娩过程中不鼓励使用镇痛剂和麻醉剂。产后母亲和婴儿早接触、早开奶。以上措施的实施是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基础[4]。
3.5 家庭化病房及母婴同室
给孕产妇营造家庭化环境可增进夫妻感情, 孕妇感受亲人的关爱, 消除顾虑、恐惧, 使产妇得到充分休息, 有利于分娩顺利进行[5]。母婴同室, 产妇通过视、触、嗅、听等刺激以及新生儿频繁吸吮刺激乳头, 强化生乳反射和射乳反射, 产妇心情愉快, 有利于乳汁分泌[6]。
3.6 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
经过产前乳房护理, 产后在护士的帮助下半小时开奶, 指导正确的喂奶体位及婴儿含接姿势, 防止乳头皲裂。帮助产妇处理乳房过度充盈、肿胀等问题, 婴儿早吸吮、多吸吮、有效吸吮,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 给予产前母乳喂养宣教、乳房护理和营养准备、实施爱母分娩行动、产后半小时开奶、家庭化病房管理、指导正确哺乳方法等综合护理, 可缩短产后初乳分泌时间, 增加泌乳量, 是实施纯母乳喂养成功的有效措施。
摘要:[目的]寻找缩短初乳分泌时间及增加泌乳量的有效措施。[方法]将480例正常足月分娩产妇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0例, 实验组给予产前母乳喂养宣教、乳房护理和营养准备、爱母分娩行动、产后半小时开奶、家庭化病房及母婴同室、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方法。对照组产前未进行母乳喂养宣教, 未采用陪伴分娩, 住普通病房, 仅产时产后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4h、48h、72h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新生儿一般情况及出现黄疸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妇实施综合护理能缩短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 为纯母乳喂养的成功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泌乳时间,泌乳量,护理,纯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1]高海霞, 陈京立, 高洪莲.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7, 21 (5C) :1317-1319.
[2]王凤英, 曹红卫, 任玉香.对影响初乳分泌各种因素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 (12) :687.
[3]刘筱娴.孕产妇的营养与合理膳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17 (5) :275.
[4]华嘉增.产时保健的新模式[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17 (5) :263.
[5]夏冬梅, 周月平, 赵丹.心理疗法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2, 16 (1) :33.
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及其体会 篇6
1 做好入院接待和心理护理工作
1.1 做好入院接待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微笑服务,目光亲切,热情大方,为产妇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待产环境。必须注意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仔细做好各项产前检查和分娩准备工作,尽量回答各种询问,详细告知产妇入院后应做的一些准备工作,使产妇感到医护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是可以被信赖的,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开展产后母乳喂养指导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母子平安是进行母乳喂养的前提。对待产孕妇,除了应做好常规的护理工作外,还应根据产妇自制力的强弱分别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对自制力较强的孕妇,应多采取鼓励的方法;反之,要多采取安慰的方法,护理人员不能表露出厌烦感,不能讲伤害产妇心态的话,尽可能留在孕妇身边进行积极的交谈和沟通。必须告诉产妇产程各阶段的发展和变化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应随时提醒孕妇及时小便,以免膀胱充盈而影响胎头下降,从而使产妇保存充足的体力。进入第二产程后,护理人员要陪伴在产妇身边,教会孕妇如何迸气用力,与助产人员密切配合,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从而保证母子平安,为母乳喂养提供必备的条件。
2 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和指导
2.1 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产妇入院后,为每人发放一份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让产妇再待产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方法。即将为人母的孕妇非常欢迎这些知识,同时也可以分散其对疼痛和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的注意力。
2.2 适时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护理人员必须根据产妇产程的不同,一般在第一产程刚开始及急产即产后,积极开展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要告诉产妇,对于婴儿来说,母乳是天然的最佳食品,营养成分较为完备,各种营养成分的配比适当,容易被婴幼儿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均胜过其他奶类及其制品。要告诉产妇,母乳的成分会随着婴儿发育的需要,相应发生改变,产后1~2d的初乳,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固体成分,还有轻泻作用,有利于新生儿排出胎粪,随后母乳逐渐变浓,量也逐渐增多,到6个月左右达到高峰,以满足婴儿需要。要告诉产妇,母乳含有较多量抗体,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免疫抗体,使婴儿在6个月内很少患病。要告诉产妇,母乳中含有婴儿大脑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母乳的温度适宜于婴儿食用,清洁、新鲜、食用方便,被污染的机会很少。要告诉产妇,母亲的声音、心音、气味和肌肤的接触,有利于促进婴儿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发育。要告诉产妇,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母亲产后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并抑制排卵,推迟母亲再次妊娠,减少母亲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危险等。
2.3 做好母乳喂养的指导工作
新生儿断脐后,体质量在2500g以上,Apgar评分在7分以上,产妇情况良好,在产后30min(剖宫产在有应答后)应将婴儿裸体放在母亲胸前,帮助新生儿吸吮乳头,皮肤接触不得少于30min。此时,母亲触摸自己的新生儿而得到安慰,护士应告诉产妇婴儿早期吸吮母乳有利于自己垂体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促进乳汁分泌,并减少产后出血,使产妇在心理上为母乳喂养打下良好基础。
产妇或手术室观察结束后,母婴一同进入母婴室,实行24h母婴同室,每日母婴分离时间是沐浴和治疗,一般不超过1h。产后2h内护士应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体位和含接姿势,教会哺乳妇女正确的挤奶手法,以使母婴分离时保证纯母乳喂养。
3 处理母乳喂养时常见的乳房问题
哺乳期间,可能出现乳头片平或凹陷、皲裂、乳胀等,影响母乳喂养,护士应教会产妇正确的处理和哺乳方法。
3.1 乳头扁平或凹陷
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哺乳前用热毛巾湿热敷乳房3~5min,同时按摩乳房,挤出一些乳汁使乳头变软,继而捻转乳头刺激泌乳反射,并用食指和拇指牵拉乳头两侧乳晕皮肤和皮下组织,使乳头突出并捏住乳头轻轻向外牵拉数次,每次练习持续5min。婴儿饥饿时,要先吸扁平或凹陷明显的一侧乳头。在婴儿未吸吮成功时,应将乳汁挤出后用小匙喂养,切忌用橡胶乳头,以免引起乳头错觉,给成功吸吮带来更大的困难。
3.2 乳头皲裂
护理人员必须指导哺乳妇女采用正确的授乳方法和正确的喂养姿势,哺乳时应使婴儿口唇含裹整个乳头和部分乳晕;哺乳结束后,不要猛力将乳头拉出,以防乳头因受到强力的吸吮而发生皲裂,要鼓励产妇克服怕痛心理。哺乳前,湿热3~5min,同时按摩乳房,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先让婴儿吸吮损伤较轻的一侧乳头,以减轻对另一侧的吸吮力。哺乳结束后,用食指轻压婴儿下颌等其自动放下乳头,再将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处,短时间暴露使乳头干燥,并在乳罩下放一干净毛巾。皲裂疼痛明显时,可暂停母乳喂养,将母乳挤出后用小匙喂养,等到乳头回复后再行母乳喂养。
3.3 乳胀
出现乳胀时,护士应指导产妇在哺乳前行湿热敷乳房3~5min,随之柔和地按摩、拍打乳房数次,手以“C”形握住乳房,先往胸壁压,再以大拇指和食指压住乳晕,挤出部分乳汁,软化乳房,以使婴儿能正确地含吮乳头和大部分乳晕,使婴儿充分有效地吸吮。哺乳时先喂乳胀明显的一侧,嘱产妇增加哺乳频次,防止乳房损伤。如婴儿不能有效吸吮或不肯吸吮时,要帮助和指导哺乳妇女将乳汁挤出,用小匙喂婴儿。如乳房很痛,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使乳房舒适至肿胀消失为止。
产妇出院时后,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家庭访视,继续支持和促进母乳喂养。要告知哺乳期妇女,如有问题,可随时到医院门诊咨询或到妇产科病房询问,此时医务人员应给予热情接待并解答有关问题,保证母乳喂养;同时,应告知哺乳期妇女患病时,不能随意服药,以免通过乳汁排出体外,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 篇7
关键词:护理干预,母乳喂养,临床体会
母乳喂养是最科学的婴儿喂养方法, 是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母乳能够帮助婴儿更好地吸收生长所需营养, 能够满足婴儿生长各个方面的需要[1]。临床上仍然存在部分母乳喂养不良的病例, 导致喂养不良的因素有很多, 本研究主要对其中存在的影响母乳成功喂养的因素进行分析, 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生产后存在母乳喂养不良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观察组自然分娩17例, 剖宫产13例, 胎龄35~41周, 新生儿体重2200~3550 g;对照组自然分娩18例, 剖宫产12例, 胎龄36~41周, 新生儿体重2250~3600 g。两组分娩方式、胎龄等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 (1) 母乳不足及其护理。母乳喂养的前提是母亲存在足够的母乳, 人乳的分泌比较复杂, 需要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其中, 另外产妇的哺乳行为与其体力和精神状态都有密切联系。生产后尽早刺激乳头有利于促进乳汁的分泌, 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增加其与产妇的身体接触, 增加新生儿吮吸产妇乳头的时间, 有利于增加乳汁的分泌量[2]。产妇还需要保持比较稳定的情绪, 保证足够的休息, 增加乳汁的分泌, 调整饮食结构, 保证健康饮食, 实现多样化饮食, 确保足够营养的补充, 促进乳汁的良好大量分泌。 (2) 母婴分离及其护理。部分产妇分娩后新生儿由于某种原因需要转科或转院, 使得新生儿无法及时吮吸产妇乳头, 导致乳腺管堵塞, 造成乳房肿胀, 推迟了乳汁分泌的时间, 不利于母乳的及时喂养。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要利用热毛巾敷于产妇乳房上15 min, 毛巾温度以产妇耐受为宜, 接着护理人员利用手指指腹从乳房根部向上部进行按摩, 5 min后进行挤奶操作, 定时将产妇的乳汁排空, 防止对产妇皮肤造成损伤[3]。另外, 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产妇进行乳房的自我护理, 给新生儿喂养收集的乳汁。通过对产妇乳房进行护理干预, 能够帮助乳房建立反射机制, 保持乳腺管的通畅, 使乳汁更容易被挤出, 减轻产妇的不适感。 (3) 婴儿吮吸无力及其护理。导致新生儿吮吸无力的原因主要为新生儿为低体重儿或者早产儿, 胎儿在母体内长到35周才能建立其吸吮吞咽功能, 出生后会得到更好的完善。部分早产儿或者低体质量儿的吮吸功能没有完全形成, 有时无法做到营养性吮吸, 这种情况也会对产妇的乳房造成影响, 可能降低泌乳量。这时护理人员要对新生儿进行非营养性吮吸训练, 增强新生儿的吸吮反射, 使得新生儿能够有节律地进行吞咽和吸吮[4]。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母乳喂养最好选择在新生儿觉醒状态时, 保证新生儿能够有意识地进行吮吸。 (4) 母体乳头缺陷及其护理。乳头缺陷具体包括乳头平滑、凹陷以及粗大, 影响新生儿吮吸的进行, 很容易导致新生儿焦躁不安, 产妇也容易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针对这类情况, 护理人员需要在产前对孕妇乳房进行评估, 并对乳头有缺陷的进行针对性护理, 除此之外, 还要指导产妇学会利用正确姿势进行母乳喂养, 使新生儿含接乳头的姿势正确, 提高喂奶的有效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后母乳喂养具体情况, 喂养分为纯母乳喂养、混合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母乳喂养率= (纯母乳喂养例数+混合母乳喂养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纯母乳喂养12例, 混合母乳喂养17例, 人工喂养1例, 母乳喂养率为96.67%;对照组纯母乳喂养0例, 混合母乳喂养16例, 人工喂养14例, 母乳喂养率为53.33%。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母乳喂养使保证新生儿健康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母乳喂养有助于新生儿免疫力的提高, 有效防止新生儿患病, 有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比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患病率要低很多[5]。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成人后的智商要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成人后的智商, 并且母乳喂养时间越长, 智商越高, 一直到新生儿长到9个月大后, 两者才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母乳中包含的牛磺酸有助于新生儿的大脑发育, 包含的乳铁传递蛋白有利于新生儿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 包含的溶菌酶有利于疾病的有效预防, 包含的核苷酸有利于新生儿各项组织发育, 包含的DHA有助于增强新生儿视力。母乳中含有均衡的营养, 且各类营养保证了合适的比例, 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的吸收和消化[6]。
本研究对两组母乳喂养不良的病例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 比较护理效果, 结果显示,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母乳喂养不良病例中给予有效护理干预, 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保证新生儿的健康,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聂含竹, 李文平, 田利平, 等.早期母乳喂养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24) :2251-2254.
[2]解丽丽.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18) :33-34.
[3]郝明英, 张学菊, 李梅, 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婴分离成功母乳喂养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34 (21) :2943-2945.
[4]周建红, 伍克立, 李明霞, 等.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J].四川医学, 2013, 34 (8) :1268-1269.
[5]周旋.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24) :41-42.
提高母乳喂养率护理干预的探讨 篇8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初产妇1 000例, 随机分为干预组505例, 对照组495例, 两组基本情况、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的比例基本相同,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1.2 方法
干预组入院后进行产前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针对孕妇和家属关心的问题进行咨询, 形成母乳喂养的意愿, 为产后母乳喂养作准备。产后进行母乳喂养技术指导, 住院期间每天上下午各评估1次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 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出院时检查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 发现不足给予补充, 并动员家庭成员给予持续的鼓励和支持。对照组按爱婴医院的要求接受常规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和喂养指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1个月时通过访视了解母乳喂养情况为:干预组505例中母乳喂养470例, 占93%;对照组495例中母乳喂养356例, 占72%。4个月时电话随访母乳喂养情况干预组434例, 占86%, 对照组248例, 占50%。经统计学处理及χ2检验, 干预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3 护理干预
3.1 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补充母乳喂养知识的不足
(1) 宣传母乳喂养的对母婴健康的促进作用, 使其及家属全面理解母乳喂养好处, 使她们从生理和心理上做好母乳喂养准备。 (2) 让产妇、家属了解泌乳排乳的生理过程, 泌乳是产妇产后生理变化的结果, 增加乳头刺激是关键, 产后要进行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坚持夜间哺乳, 促进乳汁分泌。 (3) 教会正确的哺喂姿势, 有效的含接, 以免造成乳头损伤。 (4) 乳房准备:如有乳头扁平, 可做乳头伸展训练, 产后早吸吮、多吸吮。 (5) 讲解分娩方式对泌乳的影响, 剖宫产术后由于伤口疼痛、饮食活动受限, 影响乳汁分泌, 因此, 应鼓励自然分娩, 降低无指征剖宫产, 减少母乳喂养的不利因素。
3.2 加强产后喂养指导
(1) 产后30min协助母乳喂养, 对产后1~3d无奶、少奶的产妇常采用配方奶粉喂养新生儿, 在有效吸吮的基础上, 给新生儿补充配方奶, 可避免低血糖、脱水热、母乳不足性黄疸而不影响乳汁的正常分泌[1]。 (2) 对于剖宫产产妇回病房后立即协助第1次母乳喂养, 尽量减少产妇不适, 术后维持应用镇痛泵。术后镇痛可使产妇情绪安定, 有利于建立泌乳反射, 使泌乳始动时间提前[2]。 (3) 指导产妇及家属通过观察婴儿的喂养排泄情况, 了解母乳喂养是否充足, 让产妇能够识别, 减少不必要的担心。 (4) 每天上下午各评估1次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 并给予指导, 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3.3 重视影响母乳喂养的社会因素
母婴分离需暂停母乳喂养, 需要定时把乳汁吸尽, 以维持泌乳, 因工作原因不能按时哺乳的产妇, 教会产妇挤奶或用奶泵吸奶, 可定时将乳汁吸出或泵出, 保存在冰箱内, 需要时喂给新生儿。完善家庭支持系统, 给予产妇持续的鼓励和支持。
4 讨论
母乳喂养具有其他喂养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母乳喂养的优点, 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是初产妇, 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产妇增多, 缺乏相关的知识, 缺少喂养经验, 自理能力偏差, 经过几次尝试, 遂放弃母乳喂养[3]。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代乳品的出现, 怕哺乳影响体形而没有母乳喂养的意愿, 使母乳喂养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护理人员的干预指导, 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 强化了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 消除了影响母乳喂养的不利因素, 若产妇在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得到有效解决, 能够鼓励母乳喂养。通过护理干预有效地促进母乳喂养及持续母乳喂养, 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母乳喂养率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将1 0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05例, 对照组495例, 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院内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产妇1个月及4个月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加强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 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母乳喂养,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王炳顺.周利锋, 朱丽萍, 等.剖宫产对母乳喂养的前瞻性研究 (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41 (4) :246-248.
[2]武华玲, 魏秀云.剖宫产新生儿早期混合喂养的观察与探讨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6, 22 (11) :33-34.
新生儿母乳喂养中常见问题的护理 篇9
【关键词】 新生儿 母乳喂养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116-01
1 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益处
据专家研究得知,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益处多多,值得鼓励和推广。首先,母乳喂养新生儿,对新生儿的心智发育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相比,成长的速度和质量以及神经行为都要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另外,母乳喂养婴儿在6个月时的独坐能力和语言发育情况也都会显著地高于人工喂养婴儿。上述这些是对于婴儿而言,对于实施母乳喂养中的母亲而言,通过母乳喂养可以尽快促进子宫复原、减少阴道出血、消耗多余脂肪、保持身材,可以抑制雌激素和乳癌因子,可以高度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同时,还有助于母婴交流,满足母亲情感,增加新生儿的安全幸福感,可见母乳喂养益处很多。
2 新生儿母乳喂养存在的问题
在新生儿母乳喂养中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里笔者把问题比喻成“障碍”,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母乳喂养的心理障碍。计划生育实施以来,一直提倡一对夫妇一个孩,所以,绝大多数产妇都是第一次做母亲,故此在母乳喂养上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要么有畏惧心理害怕哺乳不好,要么有害羞心理覺得有伤风雅。
2.2 母乳喂养的技术障碍。对于准母亲和新母亲们来讲,学习好母乳喂养的哺乳全部技能的确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有些母亲在学习哺乳技能上产生了畏难情绪,同时,母亲们的乳汁分泌状态也是千差万别的,在丰乳上也需要做出很多的工作和努力,这些都是母乳喂养的技术障碍。
2.3 母乳喂养的身体障碍。有些母亲是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母乳少或者根本就没有母乳,还有一些母亲错误的认为母乳喂养会影响体形、影响美,所以即便在母乳丰盈的时候,也不愿为新生儿实施母乳喂养,而是为了保持体形保持美,毅然决然地为新生儿截断母乳,选择人工喂养。
3 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护理措施
要想让母乳喂养护理工作达到应有的效果,要想取得母乳喂养的成功哺乳,就要辅以各种有效的母乳喂养护理措施,笔者通过多年从事护士工作的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出以下四项措施,供大家参考。
3.1 悉心说服,告知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对准备实施母乳喂养的孕妇和产妇必须要讲述母乳喂养的好处,也就是益处,这一方面已经在前面的章节中提到了,就是要把相关的知识和常识告知准母亲和母亲们。同时,也可以印制一些母乳喂养知识手册,分发给母亲们,让她们能深刻知道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让她们知道母乳喂养是母亲和新生儿双利双赢的好事情。
3.2 悉心宣传,告知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母亲及准母亲传授相关母乳分泌的知识,告知并帮助产妇做好乳房保健和护理指导,如果发现产妇乳头异常,要想办法及时纠正和改善,尤其是在孕妇产前的饮食起居上,医护人员必须要根据各个孕妇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一套科学健康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为顺利生产和母乳喂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悉心指导,传授母乳喂养的相关技巧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母亲对新生儿实施母乳喂养期间,要帮助和指导母亲定时按摩乳房,科学增加对新生儿的喂奶次数,坚持“按需哺乳、频繁吸吮和排空乳房”的原则,实施科学引乳。医护人员还要尽可能合理安排出休息和哺乳的时间,尤其是在夜间哺乳上,尽量让母婴形成同步的睡眠,
3.4 悉心护理,辅助母乳喂养和照顾母子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帮助和协助母亲完成母乳喂养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地照顾好母亲们的饮食起居,因为母亲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充足是母乳优质充盈的前提保障。首先,在产妇的饮食上应该选择那种清淡但是富含营养成分的食物,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保障吃得少、吃得好、吃得饱,看似三者矛盾,其实有着其中必然的联系,就是在食量少而精的前提下,让产妇吃好吃饱。其次,在吃好的同时,还要保证产妇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即便是白天,如果婴儿睡眠和休息,那么医护人员也要悉心劝说产妇借隙休息,以保障充足的精力喂养新生儿。第三,如果产妇精力充分,则可以适当地让产妇实行一些下床活动,适当地有些户外活动,多晒晒太阳、多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从而保持一个平和平衡的心态、从而拥有一个愉悦愉快的心情,良好的情绪可以改善产妇的睡眠有效地消除产妇的疲劳感、还可以增加产妇的食欲,增加体内乳汁的分泌,提升乳汁的免疫力和健康质量。总之,要对产妇和新生儿实施以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不能仅仅停留在悉心照顾新生儿的片面的护理理念上,殊不知,照顾好了产妇也就间接地照顾好了母乳喂养的婴儿。
4 总结
不容置疑,母乳喂养是百利无一害的好事情,在今后的妇产工作和孕产妇护理工作中,需要予以大力宣传和推介,尽力提倡对新生儿和婴儿的母乳喂养,让更多的母亲认承母乳喂养,让更多的部门和人支持母乳喂养,从而让更多的孩子们在母乳的喂养下健康茁壮成长,从而为国民体质奠定坚实的母乳基石、推动国民素质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彧卿.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07-10
[2] 齐福莲,富晓敏.浅析母乳喂养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04-25
[3] 柴囡楠,赵莉.浅谈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乳房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25.
[4] 刘雁霞.母乳喂养中乳房常见问题的指导和处理[J].中国当代医药. 2009-03-10.
[5] 刘丽媛.浅析产妇母乳喂养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8-25.
母乳喂养及产科护理干预 篇10
2014年1-12月收治顺产及剖宫产产妇900例, 年龄18~38岁, 平均27岁, 孕周36~41周, 平均39周。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
观察组:从产妇入院到分娩前再到分娩后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 增强以人为本的观念, 实施优质服务, 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健康宣传;使产妇能够直接感受到护士对母婴的重视和爱护, 正确树立母婴喂养观念, 做到多样化饮食, 营养均衡, 打破地区传统月子里不食肉、不食水果、不食蔬菜观念, 并从产前、产时和产后给予护理干预。 (1) 产前干预:在产妇入院后, 护士应该首先了解产妇的生活和文化等背景, 然后根据每个产妇具体情况的不同予以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 对于文化水平高, 接受能力强的产妇可适当多讲解, 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产妇则应该讲解的浅显易懂, 使其能够充分明白, 讲解的主要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的优势以及如何正确合理的进行母乳喂养等, 最重要的是要她们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使她们能够在心理上接受母乳喂养, 并为此主动做好相应的准备。 (2) 产时干预:在生产的过程中, 产妇常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 医护人员应给予产妇耐心的指导, 必要时可让家属陪伴以减轻其紧张, 从而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 (3) 产后干预:当新生儿娩出后, 处理完毕就应该及时让其和母亲局部皮肤接触, 在进入病房30min内早接触、早吸吮能够促进产妇及时下奶, 并且可以有效的促进子宫收缩,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后的出血量。并且初乳的营养价值高, 早期吸吮还能够促进婴儿体内胎粪的尽早排出。除了对产妇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外, 还应该加强对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指导, 使其正确掌握母乳喂养的知识和要点。一般在胎儿娩出后半小时就可以进行哺乳, 虽然此时产妇乳房内的乳量较少, 但新生儿的吮吸能够有效的促进乳汁的分泌。对于哺乳的时间及频率的选择, 一般应该根据每个新生儿的具体情况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估。在哺乳之前, 产妇应该应洗手、清洁乳头乳晕, 哺乳时, 选择好舒适位置和方法, 让新生儿吸空一侧乳房后, 再吸吮另一侧。乳胀时热敷乳房3~5 min, 还可对乳房进行适当的按摩, 以促进泌乳。让新生儿以正确的方式吮吸十分重要, 否则会导致乳房吸不空, 则容易发生乳头裂口感染等情况, 严重者会导致乳腺炎的发生, 使产妇无法继续母乳喂养。护理人员应该指导产妇进行合理的排乳, 保持乳腺管的通畅, 从而大大减轻乳房胀痛, 提高产妇的舒适感, 从而能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如果在哺乳的过程中发现母乳不足, 应该指导产妇不要沮丧, 应该增强信心, 并合理的调节饮食, 多进食营养丰富的肉汤, 以增加乳汁的分泌。哺乳后佩戴纯棉乳罩。每次哺乳后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 min排除胃内空气以防吐奶, 哺乳期以1年为宜, 并可根据母亲及婴儿的意愿持续更久。 (4) 心理护理:对产妇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对于分娩后产妇身体的恢复和健康哺乳至关重要。在分娩后, 产妇由于紧张和疼痛等因素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十分疲惫, 此时, 护士应该给予产妇适当的鼓励, 让其心情放松, 并告知产后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使其能够从心理上开始接受母乳喂养, 此外, 应多与产妇沟通, 耐心详细的解释她们提出的疑问和顾虑, 使她们保持愉快的心情, 能够有效的促进乳汁的分泌, 保证母乳喂养的效果。
效果评定标准: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例数/总分娩例数 (%) , 护理满意度可根据问卷调查形式展开。包括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知识宣讲及培训结果等, 分满意、不满意。
统计学分析:将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 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100%, 护理满意度98%。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85%, 护理满意度90%。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变化, 很多人都不再重视母乳喂养, 认为其无关紧要。据调查统计, 目前我国的母乳喂养率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母乳喂养标准, 由于人们社会地位、从事职业、受教育程度不一, 特别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 导致哺乳妇女以工作、美观等各种原由拒绝母乳喂养, 针对这种现状, 必须开始加强母乳喂养重要性以及正确母乳喂养方式等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干预护理, 以加强公众对母乳喂养的认识, 提高母乳喂养率。
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益处: (1) 提供营养和促进发育:母乳中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 生物利用率高, 其质与量随婴儿生长发育相应改变。 (2) 提高免疫力:母乳喂养能明显降低婴儿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率,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细胞。 (3) 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和保护:吸吮时的肌肉运动有助于面部正常发育, 且可预防因奶瓶喂养引起的龋齿。 (4) 母乳喂养时, 婴儿与母亲皮肤接触频繁、母婴建立情感联系对婴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有重要作用[1]。
母乳喂养对母亲益处: (1) 有助于防止产后出血:产后早期的母乳喂养, 能够通过新生儿的吮吸来促进催乳素和缩宫素的产生和分泌, 从而有效的促进子宫收缩, 大大降低产后的出血量。 (2) 哺乳期闭经:对于采用母乳喂养的产妇, 其在产后月经复潮及排卵是相对较晚的, 能够有利于产妇体内营养物质的保存, 从而促进其产后更快的恢复。 (3) 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性。 (4) 母亲温度适宜, 喂养婴儿方便。
总之, 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 应该在产前、产时和产中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干预, 这对产妇和婴儿均具有长远的积极意义。我院近年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及护理干预更大地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收到良好的社会评价, 母乳喂养提高到95%以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