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建筑观

2024-10-08

新时代建筑观(共7篇)

新时代建筑观 篇1

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和艺术,发展到现在,可以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跟随时代的步伐,林立而起丰富多彩的建筑,给我们的生活、工作、消费等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更新,让我们的都市风貌日新月异,形形色色的建筑形象也在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值此时刻,我们应该停下来,静静地思考一下,到底建筑的发展该何去何从。

从古典建筑讲究严格的比例,一路走来,美学的禁锢被现代主义“形随机能”所挣脱,历经撷取传统片段的后现代,到尽兴追求科技与工法的现在,让人感到在各自的主张之中,我们所做的建筑与整体环境产生了背离。

以都市来说,如同军队纪律般的严格服从完全一致,抹煞个体独立性是不应该的,而且也根本不可能,然而也不该是各部分以完全的自由状态运作,没有任何关联,如此展现出来的是散乱不协调,甚至是强烈地突兀,必须是单体与整体有一些共同的意识,自由和独立的概念才有意义,此共同意识便是都市计划和设计运作的基础与根本立足点。

城市是一个活泼的有机体,任何古老的都市除非濒临死亡,否则即使表面呈静态稳定,其内部细胞之新陈代谢仍是不断在进行。城市风格与其说来自建筑形式,不如说是由人民长期经营的动态过程而来,一个城市的自然特性与人民日积月累的生活轨迹,正是构成其特色的自然与人为两大要素。

固然,人类为了生存生活,构建了人造环境,不免破坏原有自然生态,然而随着都市的日益扩张,人们变得恣意妄为,忘了珍惜过去的生活轨迹,也忘了尊重自然环境,张牙舞爪的水泥森林斩伤了原本的好山好水,频繁的非常规作为更剥夺了大地复原的生机,使得大量前人与场所的和谐关系消失不见。历史不会回头,但在陶醉于飞跃的经济成果之同时,也许该回过头来调整一下我们前进的速度和方向;在享受科技文明进步之荣耀时,更要注意背后带来的警讯。

若把焦点聚集于建筑,我常感佩大师们呕心沥血精彩的作品,其本质总有无限延伸的理念与深邃的内涵,而不是片面追求华丽的肤浅与短暂的视觉刺激。然而,于今设计者所极力追求的,似乎是单一的突出的风格,以突显其设计功力与极度个性。此突出若处理得当,恰到好处,会取得画龙点睛、增强都市印象的功效;若是太过,则是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毒药,压迫着人的呼吸生存空间。都市,不应该是建筑物的大型博物馆,或是建筑的超级市场,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建筑单体各个孤立的局部不能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水平,各部分必须成为一和谐的整体,这是建筑人都知道的道理。在都市中又何尝不是如此。突出的单一建筑物对城市的整体风貌的助益相当有限,建筑与都市风格应在多样与统一之间寻求平衡点,建筑突出的要素若要扮演环境催化剂的功能,必须与其他因素——基地特性与前述之共同意识相结合,方可产生良好积极的作用。

古典艺术各部分独立而能统合的原因,正是各个比例与基准关系的良好运用,现今都市繁杂的程度远较艺术为高,诸多自然、人文、社经等结构,使得产生异化的可能性较高,若不加以适当管制,都市血脉受到影响,即便有突出的建筑,亦如双面利刃,破坏都市纹理结构,终将危害都市的发展。

建筑具有社会性,可不难发现,有的建筑只顾个体,与周边群体的关系考虑不多,单独看起来,形象不错,然而处于其他建筑之中,则“王顾左右而言他”,成为遗憾之作。建筑创作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思维运作过程。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异,创作主体不同,创作观点也见仁见智。为此,在这个纷繁的领域里,建筑者们持以以下观点而为之:人本意识、整体意识、特色意识、空间意识、环境意识、精品意识、综合意识、持续发展意识。

人本意识:

建筑师的服务对象是人。建筑设计,首先要充分掌握使用对象的切实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不断地向社会做调查。人是社会的人,人心息息相通,充分沟通,才得以领会对象的需求。同时总结同类工程的经验教训,加以提高。因为建筑设计的过程,是将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物化的过程,需要建筑者去体验生活、体验空间、体验环境。建筑设计的结果是要能够与人对话,讲究人的尺度,有人情味。

整体意识:

密切联系工程所在地点与城市的关系,与周围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关系,与当地文化传统的关系,将个体放在群体中加以考察,深入推敲。无论是建筑单体、建筑群还是城市,要判断它的优劣,都要看它在整体上是否协调,是否有序。反映在建筑设计上,就是要树立整体意识,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上,强调环境的整体性,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强调局部参与整体的塑造,局部服从整体,完善整体,丰富整体。

特色意识:

掌握清楚工程现场的原有地形、地貌和地物,加以认真分析研究,确定对策,发掘灵感,然后把这些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作为构思的泉源。特色是建筑和城市的灵魂,在这个意义上,民族的、地方的、特色的,就是永恒的,有生命力的。

空间意识:

人创造了空间环境,空间环境又塑造了人。空间气泡、人的运动方向、人的视觉是影响空间感知的三个要素。空间的基本特性包括静态空间、动态空间、正空间和负空间。空间之间的关系有强过渡、弱过渡和间接过渡。多空间根据需要组成不同的空间序列。

环境意识:

首先要尊重环境,特别是尊重历史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第二,保护环境,特别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文化遗产第三,利用环境,特别是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以及城市文脉,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体现其地点性和地方性。

精品意识:

并非指豪华和高贵,而是追求高品位、高效率、高质量。出精品,需要建筑者精心设计,反复推敲,统筹以上观点,精益求精,具有较高的创造能力和设计水平。出精品,不仅要求在整体上协调、有创意、有特色,而且在宏观、中观、微观的各层次上全面优质,提高建筑品位。

综合意识:

建筑学是综合的学科,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影响建筑的因素很多,如功能要求、经济条件、科学技术、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哲学思想、审美情趣等等。建筑设计必须全面安排,统筹设计,要多学科交叉,多专业结合。

持续发展意识:

可持续发展是个广义的概念,在建筑领域里,它不仅表现在太阳能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等新的建筑类型中,同时也表现在广泛的建筑设计中,它已逐步成为建筑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设计原则。具体说:预留原则,如在规划中预留发展用地,在建筑中预留发展空间等;通用灵活的原则,例如支撑体住宅,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改变空间分隔,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延长其使用寿命;更新改造的原则,变无用为有用,变旧为新,如旧城改建、旧房改建;能源再生的原则,如建筑工程中中水系统的采用。

一些观念的本质,对人类诸多活动,皆担任着“根”的角色,正本清源,从根固起,生长才能茁壮,有为的建筑设计师们,常自诩为环境的创造者,斯有此念,常怀于心,则在设计的过程中,如临深渊,一方面努力汲取科技新知,不断接受时代潮流的冲击,融入设计之中,另一方面,怀抱着传统的雍容,人文的精粹,环境的感知,才能优游挥洒而不逾矩。仅以此文,与设计师们共鸣。

摘要:借用儒家中庸之道,以建筑发展为出发点,就新时代建筑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指出了建筑单体与都市的关系,即突出的单一建筑物与都市风格应在多样与统一之间寻求平衡点,成为和谐的整体。

关键词:建筑,都市,平衡点,共同意识

参考文献

[1]李献伟.浅谈绿色生态建筑[J].山西建筑,2008,34(7):83-84.

新时代建筑观 篇2

11月21日晚20:00,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举办的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宣传发布近年来各地开展的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活动中涌现的优秀青少年先进典型。这些少年儿童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乐观进取、向上向善的亮丽风采,为广大未成年人树立了学习榜样。

柴桑小学积极组织全校同学收看,孩子们通过认真观看,让榜样的力量深入人心,内化为青少年心中的行为标杆。新时代好少年节目树立了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为青少年树立了身边的榜样。随着学校宣传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有力地推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将会持续开展此类有意义的活动,把文明之花开到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积极营造学习和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建筑观 篇3

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

一位在我国建筑设计和建筑教学上奋斗了数十年的老教授, 总是把创新作为建筑设计的目标, 不拘一格, 追求新意, 哪怕是刚接手的设计工程项目与以前设计过的项目相似, 他也要力求突破, 重新设计。同行们称赞他这些年来以独特的构思和神来之笔, 在祖国大地上, 特别在南粤大地上设计建起了令人称道的座座丰碑, 谱写了一曲曲优美的建筑华章。这位老建筑设计工作者, 就是在我国赫赫有名的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兼总建筑师何镜堂。

何镜堂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他1965年8月毕业于华南工学院 (研究生) , 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他是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 首届国家“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 全国政协委员, 并担任中国建筑学会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校分会会长等多项职务。他长期从事建筑创作及建筑研究, 先后主持和负责设计的重大工程有一百多项, 获部、省级以上优秀设计奖四十多项, 代表作品有: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浙江大学紫金校区、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江南大学校园、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馆、佛山电力大厦、深圳科学馆、中国市长大厦、鸦片战争海战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等。据介绍, 何镜堂有五个第一:第一个工程院院士, 第一个全国工程设计大师, 第一个全国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 第一任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会长, 第一个获得国家教委及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及国家金奖 (与莫伯治合作) 。这五个第一, 既是一种荣誉, 更是对何镜堂设计能力、水平的一种最恰当的鉴定。

何镜堂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

一、中国特色时代精神

作为国内一流的建筑设计师, 何镜堂深知世博会场馆设计的重要性, “每一届世博会的主办国都希望通过场馆来展示本国的历史文化, 展现文化与科技的最高成果。”得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招标消息的何镜堂当晚就从上海赶回广东, 并很快组建起了竞标的团队。怎样完美地展示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 展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成就, 并且契合本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诠释21世纪的城市与人居文明, 何镜堂提出了“中国特色, 时代精神”的八字方针。

“放在美国、法国甚至非洲都可以的场馆, 那不叫中国馆。只有体现中国文化、中国特色, 又能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才能成为世博会的中国馆。”“中国特色, 时代精神”, 简单的8个字怎样破题?何镜堂首先想到了很多中国元素:中国红、汉字、剪纸、中国画、京剧等。“中国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物, 如以鼎为代表的夏商以来的青铜器文物。中国的传统建筑同样特色鲜明, 其城市布局和园林设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印迹。”这些都给何镜堂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中国城市往往呈现棋盘式结构, 就像是练字的九宫格, 相互对称。而且中国建筑是木构架的框架式结构, 而西方建筑多用石头建造。”经过深思熟虑, 何镜堂的中国馆“中国器”设计方案初步成型, 它以斗拱为架构、以斗冠为造型、以九宫格为屋顶, 极富中国韵味。

最终, 何镜堂的“中国器”从344个竞标方案中脱颖而出, 并和清华大学及上海建筑设计院组成联合团队, 由何镜堂任总设计师。中标后, “中国器”改名为“东方之冠”, 更能体现场馆的外观特点及上海“东方明珠”的美誉。

“中国馆造型比较抽象, 有人说它像斗拱, 又有人说像斗冠、粮仓, 甚至还有人说它像火锅。”但不管是哪种联想, 何镜堂表示人们一看到这个建筑就知道“这是中国的”。63米高的中国馆呈鼎立之势, 是中国形象、中国精神的象征。“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 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谐共生等民族精神是一个重要元素。”中国馆的外形吸取了大量的中国元素, 而采用现代材料、技术、美学观点加以糅合。另外, 在古典大气的外形下, 中国馆有许多细节之处, 符合节能环保的建筑理念, 体现了设计者的巧妙构思。

中国馆上方每侧都有31个中国式的椽子, 东、西、南、北分别篆刻了对应的方位词, 样式是篆体印章, 其实是通风洞, 笔画镂空处便是通风孔。中国馆玻璃斜置, 只能采用全封闭式, 通风就靠这上百个“印章”。何镜堂对这个设计颇为得意。

中国馆造型奇特, 由上至下逐渐收缩, 架空的设计, 使得基底平台能自然通风, 而上宽下窄、层叠出挑的造型起了遮阳作用, 而且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夏季太阳高晒时, 阳光是照不进观众等候的基地平台的。而冬季太阳一般较低, 平台能有6个多小时沐浴在阳光里。”地区馆屋顶“新九州清晏”大型园林是一个27000平方米的开放空间, 世博会期间主要用于人流疏散和公共休闲活动。同时, 树木葱茏的屋顶园林也是调控温度的“天然空调”, 能产生8℃至10℃的降温效果。中国馆屋顶装有太阳能电池板, 为场馆提供了清洁绿色的能源;广场用透水砖铺设地面, 雨水可以渗透进砖块内部, 给地面降温。

中国馆建成后, 不出意料地出现了很多反对之声。有人觉得“斗拱”的造型太传统, 没有体现出创新;有人觉得场馆外表大面积使用中国红, 作为代表中国的元素, 这种颜色太普通;还有人觉得在上海设计这样一个充满古典气息的建筑, 与“海派”文化格格不入。面对争议, 何镜堂的回答平和而不失自信:“对于一个建筑, 谁都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 而且建筑也有其艺术、文化的性能, 每个人见仁见智。”何镜堂称, 往常的建筑方案一般由建筑行业内部的专家评判, 而中国馆则要接受全中国人的评论, 建筑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让何镜堂感到欣慰的是, 中国馆的设计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认同, “不管是媒体还是普通游客, 对中国馆反响都还不错。”

二、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现在有个错误的导向, 认为设计好的标准就是‘好看’, 把建筑设计看成一种外表、立面的创作。更有甚者, 认为设计越‘怪’越是创新!我认为对建筑应该全面理解, 创作的目的, 应当是创造最适宜生活、工作的空间环境, 给人精神享受。离开这些只追求某一方面是不对的!这种导向也不光表现在建筑界, 市场经济大气候下, 有些领导也急功近利, 追求表面的东西。”

何镜堂说, 一件优秀的建筑作品是会说话的, 在它面前, 人们会对它体现出来的文化意蕴有所深思。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 在通过“冤魂的呐喊”雕塑、灾难之墙、累累白骨充分展示侵略战争的野蛮残酷、谴责战争和屠杀罪行的同时, 何镜堂更通过一系列艺术形式, 如“和平大钟”、主题雕塑“和平女神”、和平广场等, 告诫警示人类防止和远离战争, 追求持久和平。通过两种对比, 让人们顿生珍惜幸福、期盼和平之感, 有效地提升和弘扬了主题。雄伟壮观的中国馆, 以“东方之冠, 鼎盛中华, 天下粮仓, 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 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 象征着中国的崛起。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中国的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但在成绩的背后, 城市的规划建设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如千城一面、缺乏个性就常常被人们所诟病。对此, 何镜堂有着自己的思考。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 因为和世界隔绝太久, 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十分落后保守。改革开放初开国门, 国外的思想、理念、技术一拥而入, 人们来不及消化吸收, 往往全盘接受。”现在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几乎占全球的一半, 人们建设城市的热情太高、速度太快, 一幢建筑物几个月就建起来了, 工地上到处可见倒计时的标志。思想的发展跟不上城市建设发展的速度, 人们没有时间仔细研究, 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上急功近利, 抄袭国外的研究成果, 结果造成“千城一面”。“千万不要觉得外地和外国的好就把它搬过来, 这不是城市规划建设的方向。”

与此截然相反的是, 一些城市为了迎合某些人, 邀请外国的建筑设计师, 追求“奇”和“怪”。许多城市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建筑, 都有外国建筑设计师的参与。不少建筑设计师发出感叹, 中国的建筑市场正成为外国设计师的“试验场”。“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思想, 误以为先进的建筑就是求奇求怪, 追求与众不同。”何镜堂说, 当初在中国馆设计项目招标时, 考虑到中国馆要与中国的文化理念相结合, 一方面我们没有给我们的后人留下多少足以成为经典的当代建筑, 另一方面我们又拆掉了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美的、文物级的建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许多历史建筑消失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何镜堂对这种现象也表达了忧虑之情:“城市本身是个整体, 历史建筑代表了这个城市的发展脉络, 如果全部拆除, 这个城市就失去了‘根’。”何镜堂认为, 在城市建设中, 死抱传统不行, 一味求新也不行。要将历史传承与现代美学要求相结合, 通过学习、创作, 不断领会。

“世博会场馆中, 有突出本国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文化的, 如泰国馆和一些东南亚展馆。”这些展馆展示了传统建筑、艺术以及生活方式中的经典元素,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第二类展馆展示了新科技、新材料的运用, 对今后城市发展方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日本馆“紫蚕岛”, 馆外覆盖超轻的发电膜, 采用特殊环境技术, 是一幢“像生命体那样会呼吸、对环境友好的建筑”。德国、法国等一些欧洲展馆由于经济发达、技术进步, 展示了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是今后城市发展的方向。加拿大馆以舒适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展示了未来的生活方式。还有以美国馆为代表的“着重展示理念”。美国馆的建筑十分平淡无奇, 展馆中放映着电影短片, 讲述坚持不懈、创新以及社区建设的故事。

何镜堂指出, 世博会的场馆建设, 启发我们城市规划和建筑要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城市建筑首先应从城市的环境出发, 建设宜居的、生态的生活环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 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城市的发展。第二是城市配套设施齐备, 公共交通网络发达, 交通便捷, 有完善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而最重要的一点:“一个宜居的城市, 人要具有比较高的文化道德素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和谐, 言谈举止、行为规范等素质要与现代城市相匹配。”如果一个城市生活富足、环境优美, 但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 缺乏安全感, 这也不适合居住。

三、总结

对于自己的建筑理念, 何镜堂自己总结为“两观三性”。“两观”即建筑是一个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必须是一个整体, 没有一个整体就全乱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不用多说, 就是既满足现在的要求, 又能够适应将来的发展。“三性”, 指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其中, 地域性就是说建筑必须跟当地的环境、气候和当地的文化相融。如广州气候, 潮湿、炎热, 日照时间长, 高温多雨, 所以所有这个地区搞的建筑, 它必须考虑遮阳、隔热、通风、防潮, 这个是不管你搞什么建筑都有这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因素就在建筑中反映了, 所以就形成我们建筑的风格, 看得出来是一种比较开朗的、比较明快的, 还有跟自然结合得非常好的, 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就是跟自然结合。第二个是文化性。一个建筑它不单要满足物质功能的要求, 所谓用的, 它同时要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既要精神内涵高品位的建筑, 要人家觉得不但能适合, 能工作, 又有一种非常好的精神的享受, 提升文化的品位, 那这个建筑确实有价值, 确是更深沉的、更好的一个建筑。第三个是时代性, 建筑必须反映这个时代, 这个物质条件, 这个时代的精神, 这个时代的审美观, 还有跟这个时代的材料、技术相适应。这都是作为一个建筑师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一些概念, 这些要能够综合运用到设计中来。所以建筑创作, 它应该有它的理论, 应该通过不同的创作实践来提升自己对建筑的认识, 最后来指导自己的设计, 进而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地域性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 文化性决定建筑的内涵和品位, 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三者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何镜堂教授创造性地提出的“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体系, 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炜敏.中国设计师何镜堂——历史建筑是城市的“根”.中新网

[2]杨纯红.记忆悲痛历史.寄托美好希望.中华建筑报, 2009-5-20

[3]何镜堂谈上海世博中国馆设计灵感.CCTV《面对面》.http://www.sina.com.cn.2010-05-10

浅谈网络时代学习观 篇4

一、终身学习理论对学校教育目标模式的影响

终身学习对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目标模式和价值尺度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真正以终身学习作为指导思想和目标来调整学校教育中各子系统方向时, 必然导致学校教育的目标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教育评价模式、教育管理模式、师资培训模式、教育科研模式等一系列深层变革和连锁反应。这样的深刻变革不仅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当今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严重危机和挑战, 实现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学制的高度灵活性, 实现不同教育系统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最佳结合, 而且是在充满矛盾、变幻莫测的现实与未来社会中扩大民主和参与, 发展个性和创造性才能, 保障人的权利, 加速社会健康发展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可见, “终身学习”和“走向学习化的社会”孕育着真正的教育复兴。它彻底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旧教育模式, 强调从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更加注重对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与情感态度的培养, 更加注重对健康个性的培养和创造潜能的开发, 由此将以往紧张单调的学校生活转化为轻松和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的社会进一步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 人们不再把基础教育中渗入的生产劳动与学生过早职业化相提并论, 不再把生产劳动看作是没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的出路。教育中对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视不仅出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掌握技能的智育需要, 而且将此作为培养学生对待劳动世界的情感态度以及感受技术对现实生活与未来人类影响的最有效的教育途径。

二、学习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

“终身学习”和“走向学习化的社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改造功能更是不可低估。按终身学习的要求逐步完善起来的学习化社会使社会中各种学习资源得到最广泛地开发和最充分地利用, 从而建立起最庞大而又最经济的教育体系, 由此使每个社会成员的文化技术水平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 创造性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这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学习化的社会大大缩小了有文化技术、能及时获取信息的个体与阶层同那些因缺乏教育而无知无能的个体与阶层在激烈竞争的信息社会中日益拉开的差距和由此导致的两极分化与矛盾冲突, 这不仅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而且加速了文明的进程。

许多未来学家们都认为, 21世纪的文化是学习、工作、生活一体化的文化, 这显然只有在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化的社会中才可能实现。

按照终身学习的要求改造教育系统, 按照学习化社会的要求改造社会系统。这种全新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导向使教育与社会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终身教育的风暴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很快席卷全球,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短暂而有限的学校教育无法使人应付变幻莫测的现代与未来社会, 因此学习不仅需要扩展到人的一生, 而且应该成为个体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当代大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对学习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并且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运用这些成果来更新公众的学习观念,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迫切需要为公众所了解和接受的学习观念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学习的内容是广泛而全面的

学习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 还包括情感、态度、方法、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常把学习理解为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这是片面的。这导致人们在教育、教学中, 偏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 而忽视其能力、态度、方法、品德的养成, 培养出的人片面发展, 只知死啃课本、高分低能、高能缺德、知书不识理, 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相背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明确提出了信息时代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 学会做人。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学习的本质和时代特征,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人的整体性发展, 正确把握知识性与发展性的内在统一,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学习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学习的主体不仅包括个体, 还包括团体乃至整个社会。学习首先是个体化的行为, 别人是无法替代的。然而, 个体的学习活动只有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才得以进行, 同时, 每个人的学习又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学习。因此, 学习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以往对学习的研究着重于个体, 这方面还需深入研究, 对团体、社会的学习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 它更强调合作学习, 而不是竞争学习。人们应学会在合作中竞争, 在竞争中合作。

(三) 学习的形式和途径多样

学习不仅包括各种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 (如在校学习、系统自学等) , 而且还包括各种偶然的、无意识的、自发的、非正规的学习 (如交谈、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上网、玩游戏、生活中的见闻与感受等) 。学习可分为间接经验的学习和直接经验的学习。人世间有两大部书, 一本是有字书, 另一本是无字书。有字书的学习可看成间接经验的学习, 无字书的学习可看成直接经验的学习。学习是正规性和非正规性的统一。

(四) 学习是人全身心参与的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 除了身体器官参与外, 不但需要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积极地参与活动, 还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支持和动力作用。因此, 学习必须充分发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应, 提高学习的成效。

(五) 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

学习不仅指知识的输入、输出, 还包括反馈调节。听老师讲解、阅读书本、与他人交流以及联系实际的研究, 都是知识的输入, 而运用输入进来的知识做练习、做作业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则是知识的输出。同时, 还要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 找出优点和缺点, 不断调节改进, 提高输入和输出的质量, 优化学习的结构。

(六) 拓展学习的时空观

从时间上说, 个体的学习是终身的。要活到老, 学到老, 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西方白领阶层目前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 “一年不学习, 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 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 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从空间上说, 学习是无围墙的, 它不局限于现有的在校学习, 还有家庭、社会学习。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学习, 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入虚拟学校学习, 获取知识和信息。

(七) 注重学习活动中的创造性

继承是学习, 创新也是学习。获取已有的、现成的知识不是目的, 更重要的是获取未知的、需要探索的知识经验。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当今时代的变化越来越迫切需要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指通过学习, 提高个体在学习活动中发现、吸收和创新内容的能力, 以便在行动上与新情况协调一致。它要求学生在吸收知识时就要像前人创造知识时那样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 逐步学习、领会和运用创造性技法, 力求在观点、见解和方法上有所创新, 尤其是要培养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于人类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具有多种属性的、受诸多内外因素制约的复杂系统, 要想全面而深入地揭示学习的奥秘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探索过程。不过, 人类对自身学习认识的每一次进展, 都会使人的学习能力获得改善和提高, 从而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宇飞, 孔维宏.浅谈网络教育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4 (1) .

[2]刘定邦, 等.学习欲望、学习条件、学习需求[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1) .

新时代建筑观 篇5

而作为一名老师, 我知道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但当自己做为一名母亲, 我又还原到毕胜男的角色, 甚至被杜锋牵了过去。我深切感到现在的孩子难教育, 相信每位家长都有同感。信息时代和独生子女时代的到临, 更加使这一问题显得突出, 特别是独生子女时代的到到来。而我们所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 都是针对有兄弟姐妹的孩子。而今天, 接受教育的主体已经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独生子女”, 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 特别是家庭教育理念。新的时代,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理念来引导、教育我们的孩子?

一、需要一个民主型的家长

现阶段, 许多父母以自己的意愿强行代替子女的意愿, 如《虎妈猫爸》剧中毕胜男说的:“孩子, 你还小, 妈妈替你做出正确的选择。”恐怕这种家庭不是个别的, 而且有很多家长看来是天经地义的———我生你养你, 你难道不听我的吗?我用我成熟的大脑取代你不成熟的大脑, 是为你好啊;你小啊, 不懂事啊。而子女不听父母的话, 就是大逆不道。当然, 家长的这种观念, 就是所谓专制型的家庭教育观念, 是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的。而且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觉得自己在家里很霸道, 他可能觉得自己作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很慈祥。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 再用过去的这种观念要求孩子, 要么孩子百依百顺, 一事无成, 要么父母和孩子之间发生严重的冲突, 不欢而散, 甚至会导致一些家庭悲剧。如何做一个成功的民主型家长呢?我认为和孩子一起成长。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 都是第一次做家长, 那么何不和孩子一起成长呢?和孩子一起成长, 就要作到和孩子一起“共同阅读、共同写作、共同学习”, 这是最重要的。

共同阅读, 就是和孩子一起读一本有趣、有意义的书。在阅读的过程中, 和孩子一起探讨、交流、沟通, 这样做, 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也有助于了解孩子;共同写作, 和孩子一起写成长日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 然后不断超越的过程, 而写作是最好的反思。孩子通过文字, 可以写自己的苦恼与喜悦, 家长通过文字, 可以写出自己对孩子的期待, 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也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事, 等等。写作内容不限, 随手几笔也可以;共同学习, 现代社会, 知识更新快, 家长必须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一方面, 家长可以学习自己工作、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 另一方面, 家长要阅读孩子的教课书, 通过阅读教课书, 了解孩子所学内容, 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 也可以和孩子进行交流, 即使没有效果, 孩子也会知道家长在乎他们, 这就已经足够了。

二、需要家长正确“爱”孩子

新时代, 需要家长更新的另一个观念是对爱一理解。在这一点上, 很多家长存在误区:没有一个父母认为自己是不爱孩子的。爱孩子, 不仅仅是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 也不是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 更不是对孩子百依百顺。那么怎样去爱?怎样才是爱呢?

我认为, 爱首先意味着理解, 这是爱的第一个含义;爱还意味着尊重, 首先是对心灵的尊重。理解孩子, 就是用一颗童心去理解孩子。什么是童心?就是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索、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这才是真正的爱, 这才是真正的理解;尊重孩子, 就要做到:要保护孩子的个性。现在有许多家长, 觉得自己年轻的梦想没有实现, 就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让孩子学钢琴、学舞蹈、学书法、学这学那, 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强加给孩子;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己已经很成功了, 于是想把孩子复制成第二个自己, 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尊重孩子, 要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

爱孩子, 就要和孩子保持平等关系, 不要以爱的名义来捆绑孩子。

三、需要家长适当学会“闭嘴”

剧中当毕胜男非要将青菜塞进女儿茜茜的嘴里时, 隐忍了很久的罗素终于爆发, 摔门而去。舅舅毕然带茜茜躲到了卧室, 而毕胜男追到卧室再次给茜茜大讲人生道理时, 茜茜哭着喊出了“我讨厌妈妈, 坏妈妈……。”这样的说教适得其反。也许, 有许多家长身有感受。当你在说教批语完孩子后, 是否发现孩子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了?孩子的缺点、毛病改掉了?实际上是没有的。作为一个班主任, 也有好多学生家长在我跟前抱怨孩子好话、坏话都不听。那么这个时候, 家长要适当的学会“闭嘴”。给孩子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闭嘴”并不是让家长许放弃管教孩子, 而是先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理解孩子的感受, 学会与孩子沟通。在沟通过程中, 知道孩子想什么, 只有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才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 家长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在教育孩子时, 家长应该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提倡少禁止、多商量少命令、多放手少包办”。在孩子出现问题的过程中, 再教育孩子, 才能有更好的说服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氛围如何, 家庭教养如何, 都将决定孩子的人生。世界上没有完善无缺的家庭, 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 更没有凝固不变的家庭教育, 所以对每一个父母来说, 都需要不断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找到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

参考文献

浅说天人合一建筑的建筑观 篇6

英国著名史前学者戈登·柴尔德 (V.Gordonchilde, 1892-1957) 认为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的里程碑。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 莫不以城市 (礼仪性) 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 (金属) 工具并列。而谈到建筑, 就不得不以其文化脉络为背景。

1.1 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是多元复合的, 他的主体华夏文化是二元耦合的。所谓二元, 就方位来说是北方与南方、就地域来说是黄河与长江、就象征性的灵物来说是龙与凤、就学术的主流来说是儒家与道家。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文化, 北方以晋 (韩、赵、魏) 为表率, 南方则由楚独领风骚。

1.2 个体本位

楚国哲学的核心是天人关系, 其哲学世界观是个体本位的天人合一。楚人认为:人的存在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 该个体就是他的自。人的个体是自然存在, 而有超自然的愿望。人的自然存在, 无论在空间上、时间上都很有限。人有超自然的愿望, 要求在空间上、时间上进入无限。人的血肉之躯, 不可能进入无限。人的精神状态, 则可能进入无限, 就是自觉个体与宇宙合一, 也就是自觉天人合一。宇宙无限, 若个体自觉与宇宙合一, 也就自觉同其无限。个体的精神状态, 只能与血肉之躯同存, 仍是有限的。但只要一息尚存, 便能自觉天人合一, 进入无限。一旦自觉这个合一, 则这种天人合一之感, 不仅比平常客观实在之感更为实在, 而且更为深刻, 因为更为自觉。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 可以使人从一切局限 (包括时空局限) 解放出来, 把个体全部能量释放出来。《庄子》中的至人、神人、圣人、真人都自觉天人合一, 而进入无限。因此, 楚建筑文化的最大特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 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 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观, 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

1.3 干阑文化

楚建筑属于建筑范畴的干阑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建筑文化的主体, 是南方干阑式建筑与源于北方穴居的高台式建筑融合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代表。它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 向来注重与自然的高度统一, 尊重自然, 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艺术性格上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选材上, 木材给人以含蓄、深沉的天然之美, 它集轻巧、坚韧、易于加工为一身, 恰恰与楚国人的文化性格相切合, 因此成为楚建筑的首选材料。加之建筑始终是为人服务的, 地处中原的楚国地大物博, 木材资源相当丰富, 而相反, 花几百年的时间用石材兴建宫室建筑是不可想象的。因此, 选择木材也有其必然性。

2楚建筑的建筑特点

楚建筑在建筑类型上丰富多彩, 包括:宫殿、宗庙、公府、馆榭、地下宫室、离宫、坛、祠、警鼓台、舞台、观景楼阁等。他们的种类和使用功能虽不相同, 但始终流露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楚文化精神: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 建筑镶嵌在自然中, 仿佛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1 人与自然的融合相亲的文化精神

楚国的建筑重视人与大自然的融合相亲的文化精神。以其楚楼阁为例, 楼阁相当开敞, 楼内外空间流通渗透, 追求与大自然的亲近;造型上运用水平方向的层层屋檐, 环绕各层的走廊栏杆, 极力削弱体型上的竖高感觉, 使其时时回顾大地, 仿佛对大地有着无比的眷恋;屋面、屋脊、装饰局部的曲线运用避免了造型的僵硬冷峻, 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 好像自己就是天地的一部分, 充分体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2.2 建筑与自然高度协同

楚国的建筑注重与大自然高度统一的观念, 表现在城市、村镇、陵墓、住宅的选址和布局上, 风水学说、院落组群分布就是集中体现。早在伍子胥设计建造吴都阖闾城 (今苏州市城厢区) 时, 在《吴越春秋》中记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 象天法地, 造筑大城, 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 以象天八门;水八门, 以法地八聪。筑小城, 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 欲以绝越明也。立阊门者, 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立蛇门者, 以象地户也。楚建筑普遍存在天人感应之说、四神之说、阴阳之说、五行之说等建筑观念, 这些建筑观念形成了中国古老的风水理论的基础。风水理论反映在景观方面, 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环境方面, 强调人工环境与天然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其宗旨是勘察大自然、顺应大自然, 同时又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 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与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 使其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完美境界。楚建筑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 再由单体建筑围合构成院落。而院落组群分布就是以院落为基本单位, 依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平衡分布原则和具体需要构成整个组群。主要方式是平面上的层层铺开, 注重移步换景异和空间层次, 体现时间进程中的空间意识, 注重含蓄美的表达和体验。

3楚国的建筑风格

在楚国的建筑风格上, 楚建筑的屋顶、木构件、飞檐等人性化设计, 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示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就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楚建筑的屋顶一般很大, 并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及以后的举折的做法。虽然曲度不大, 屋角也没有翘起, 刚健质朴的气势较浓, 但也初步反映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人字型的屋顶造型, 既扩大了室内的空间感, 又有利于排水。类似的还有楚建筑独有的干阑式建筑风格等, 这些做法相比同时期的欧洲的平屋顶和中国北方穴居, 更具有人性化设计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是古代楚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1 木构件的来源

木构件主要指柱、梁之外的悬挑受力构件斗拱, 古老的斗拱系与檐口平行。迄今所发现的楚建筑异型木构件中有十分精美的拱形构件。木构件的制作主要指构造结合的榫卯技术, 其本身不用一钉一卯, 完全采用插接构成。源于南方古老的干阑式建筑中的榫卯构造, 为楚建筑所承袭发展, 不但系列完备, 而且技术先进。在承重结构过渡为装饰构件的过程中, 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审美角度都将两种功能结合得天衣无缝。

3.2 建筑的装饰

在楚国建筑的装饰上, 楚国的艺术家们既看重人与自然的统一, 充分表达个性的自由, 可是又积极入世, 回归到人本的理性现实。以其雕塑为例, 在出土的楚系墓葬中发现, 如比细高腿还长一倍的长脖子鸟的脑袋上忽然长出了枝杈繁生、尖端锐利的成对鹿角来、昂首引吭、展翅欲飞的长颈彩凤偏偏要站到斑斓猛虎的背上去, 而自己的背上却生出一对繁枝的鹿角、人首蛇身的补天女、双手擎万均的编钟乐架武士, 是力的表现、飞凤、鸣鸾、长蛇、奔鹿, 还有鼓胀着肚子的具蛙在进行着一场只有现代人类才可能进行的水陆空交叉的立体大型混战, 是人间善与恶的搏斗……这些作品, 对于地下的死者, 是欢送他们祝愿他们飞升上天上仙境, 对于地上活着的人们, 是鼓励他们面对大自然、征服大自然。多数的雕塑作品是实用器物, 把器形制作成许多种动物的形象, 施以彩绘, 以至浅高浮雕、镂刻等等, 莫不表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充满着浪漫情调, 以供装饰陈设, 赏心悦目。

4结语

探讨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观的转型 篇7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角色转型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今,民众需要的新闻类型通常为“快餐新闻”,即实时、高效、实用。为满足民众对新闻的需求,必须对传统的新闻编辑方式进行改革,转换新闻视角,提升新闻编辑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这就必须依托于相关数据分析,为新闻受众提供其所需新闻种类。因此,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做到迅速转型,力求为用户提供具有实时性、高效性、实用性的新闻报道。

1 新闻编辑观转型的背景

大数据的定义是极其复杂的,具有具体的时代现象,大数据主要体现在商业范畴,还没有过多的定义对其进行解释,从根本上讲,大数据是指收集或创造半结构以及非结构化的数据,如搜索引擎记录、关系网络活动数据以及网络日志等。这些数据可以为新闻行业提供大量依据。在捕捉用户行为数据的同时,还要捕捉状态数据。而进行新闻编辑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稿件的可读性,提升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而新闻行业的工作是在与其他环境相比较为封闭的滞后环境中完成的。所以,在进行新闻编辑的过程中,通常只注重版面的可读性,却没有充分考虑到新闻转载引起的效益。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可能会引入更多数据,与状态数据相比,行为数据是带有动态性质的、较为庞大的数据体系,因此,依托于大数据存在的行为数据,也会给新闻编辑带来巨大影响。

2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收集与整理都具有极强的复杂性,新闻行业的数据收集与整理也是如此。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新闻编辑的观念进行改革,使新闻编辑工作充满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新闻编辑的滞后性

在传统的新闻行业中,新闻编辑工作一般是在事件发生后才开始进行信息收集与整理,然后进行编辑报道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新闻事件发生与报道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空白,与新闻的时效性相悖。因此,在新闻的编辑工作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就是编辑的滞后性。

2.2 新闻编辑的陈旧性

我国已经迎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下,新闻编辑工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体现新闻的高效性。但是,目前新闻行业编辑工作使用的工作方式仍然较为传统,编辑方式陈旧,以旧有的新闻模式为主,缺乏新意,现在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所以,新闻编辑工作之后的报道、传播模式、途径等都有待提升。

2.3 新闻编辑的片面性

新闻工作在探讨问题方面有一定的片面性,虽然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及播出、出版中不会发生较为严重的错误,但是其还不具备绝对的科学性。所以,在部分新闻编辑中,内容缺乏全面性,无法体现新闻的专业性质。

综上所述,我国新闻行业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还需要进行全面改革,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新闻编辑观念的转变。

3 大数据时代下新闻编辑编辑观的转型

在大数据高速发展的时代,新闻行业也需要依托大数据来实现新闻编辑的转型。而新闻编辑的转型,最为首要的一点,就是新闻编辑观的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强化新闻编辑工作的数据思维

大数据时代要求新闻行业也必须具有大数据思维。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需要打破过去传统的编辑模式,以新的思维模式以及编辑模式来看待新闻编辑。利用新的思维模式,需要加强对数据的重视,以数据作为新闻编辑的主要依据,将编辑工作中的中心思想融入到大数据中,从而通过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完成新闻编辑。

新闻行业是收集信息及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新闻行业的编辑工作就更加应该具有视觉化思维、关联性思维以及预测性思维。首先,视觉化思维是指改变过去的以少量数据样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而由全部数据思维取而代之,使用全数据模式对新闻进行编辑,样本即为整体。视觉化思维要求新闻编辑工作注重对信息的整合,将数据新闻生动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其次,关联性思维是指注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编辑新闻稿件及版面设计的过程中,都要体现事物的关联性,加强新闻编辑的多样性,从而体现不同新闻文本的联系,并建构不同新闻文本之间的关系。最后,预测性思维是指在依托大数据进行新闻编辑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如荀子所言,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固化出具体的未来,从而进行有效的预测。

3.2 提升新闻编辑的效率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闻行业也应适应这种发展的态势,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新闻的收集、整理、编辑及报道。因此,在新闻的编辑工作中,不再是在事件发生之后,再进行信息收集、整理,然后进行编辑、报道,应尽量摆脱过去传统的工作方式,以新的工作形式来满足大众的需求。转变工作方式,应以适应大数据时代为具体要求,并以满足新闻受众为基础。将大数据应用到新闻编辑中,即加强对数字互联网以及移动平台等新媒体的应用,将传统新闻编辑方式与新媒体编辑方式相结合,不再将新闻编辑局限于文字,而是将图像和文字结合在一起,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同时,也要尽量做到实时传播,减少新闻收集与新闻编辑之间相隔的时间,从根本上提升新闻编辑的效率。

3.3 实现新闻内容价值

无论是传统的新闻编辑方式还是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的新闻编辑方式,都需要遵循一个重要原则,即“内容为王”,所有新闻编辑都必须体现新闻内容的价值,这是新闻行业工作中的主要原则。在新闻编辑工作中,需要体现新闻内容的价值和地位,将新闻内容的价值放在新闻编辑的首要位置。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纷杂,许多信息存在不真实性,各种性质的信息和数据混合在一起,使数据环境极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编辑更应以事实为准,在编辑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事件的真实性,对于新闻事件的编辑需要做到不捏造、不夸大,从实际出发,将最真实的新闻事件呈现给受众,这样才能提升新闻的质量,实现新闻的真正价值。

4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对于新闻行业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而新闻行业也应依靠大数据内容,改变新闻编辑理念,加强新闻编辑的能力,将行为编辑与大数据时代相融合,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新机遇、新形势以及面临的新问题,应从容面对,积极发展,实现新闻编辑观的转型,从而提升新闻编辑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谢征.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观的转型[J].编辑之友,2014(6).

[2]刘冉冉.浅谈大数据时代新闻记者观的转型[J].新闻传播,2015(1).

[3]朱民.大数据时代编辑思维转型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6).

[4]张茜.大数据语境下新闻编辑转型实现路径[J].中国报业,2015(16).

上一篇:英语语言学教学下一篇:外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