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关联策略(精选4篇)
最佳关联策略 篇1
一、引言
随着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全球化, 人们对商务英语及其翻译的要求与日俱增。由于商务英语涵盖面广涉及经贸英语、旅游英语、广告英语等众多不同领域, 它的翻译标准有其特殊性, 常规英语翻译理论已不能完全适用, 因此探究商务英语翻译是一个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
关联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被Sperber和Wilson提出以来, 就以其强大的解释力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被广泛应用到翻译实践中。该理论认为语言的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 其核心是寻求最佳关联原则, 即理解话语时经过合理努力而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在同等条件下, 认知努力越小, 语境效果越大, 则关联性越强。但在整个语言交际过程中, 接受者需要的并不是最大关联而是最佳关联。因此, 关联理论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对译文读者的期待进行有效评估, 把译文读者的认知可能充分考虑进去。
二、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最佳关联
商务英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其翻译可被视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三元交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首要, 译者通过与原文作者之间的明示-推理过程, 根据原文的语境信息和话语, 寻求与原语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充分理解原语作者的交际意图。其后, 译者把正确理解后的原文作者交际意图, 用目的语示意给译文读者, 译文读者再通过对获得的示意信息进行加工理解, 最后获得和原文读者相同的语用效果。译者在此过程中充当了听话人和说话人的身份。译者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就是三方成功交际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 翻译的成功不在于与原文的相似而在于它对译文读者的关联程度。为确保译文读者能够理解译文, 译者在正确推理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后也需要对译文读者的知识面、认知环境进行有效评估, 帮助译文读者找到最佳关联的示意信息使翻译成功达到目的。
三、商务英语翻译最佳关联策略
关联理论的提出为商务英语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翻译过程的本质上解释了商务英语的翻译现象。关联理论认为正确地认知和理解原语是达到语用等效的前提条件, 寻找关联, 进行推理是正确理解自然语言的必要条件。首先译者必须对原语文本进行语境假设, 寻找最佳关联, 然后在译语里找到相应的最佳关联, 让译语接受者获得等值的感受, 达到产生最佳翻译效果的目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最佳关联。
(一) 把握认知语境
准确理解原文是所有语言翻译工作的首要任务。根据关联理论, 要准确理解原文必先重视原文的语境, 通过分析语境, 找出原文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 达到取得理解原文的效果。商务英语有其自己特定的使用环境, 当进入具体的言语活动后, 它所具备的语义往往是丰富又复杂的, 有语言本身的意义也有商务环境给予语言的意义。这些丰富而复杂的语义, 不能只从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去理解, 而要联系和依赖语境。
其中划线的only一词, 在这里能不能当做“仅仅”的意思呢?如果翻译成“仅仅”, 句子的大意如下:“我们遗憾地通知你们, 货物仅仅短缺6公吨, 因此我们就此短缺6公吨一事提出索赔如下”。这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明我方认为6公吨只是小数目, 既然是小数目, 为什么还要提出索赔?既然要求索赔就说明很在乎, 所以在这里如果翻译成“仅仅”在逻辑上出现了前后矛盾。事实是only在数字后表示“整”的意思。译文应为:“我们遗憾地通知你们, 货物短缺6公吨整, 因此我们就此短缺6公吨一事提出索赔如下:”这样整个句子就十分清楚了。可见在商务英语翻译中, 译者不仅要了解一些词语的一般含义和特殊含义, 而且要理解这些词语在商务活动中与专业词汇及词组的搭配和产生的不同含义。
(二) 考虑文化背景知识
在跨文化交际中, 对于同一言语行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各自的民族心理、思辩和推理模式不同, 会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造成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也深受文化的影响。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 是含有两个交际情景的双重示意推理交际活动。译者必须深入探明翻译内容所涉及的原语和目的语文化特征及其差异, 将双语的文化内涵适当对接。由于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经历和认知能力都不相同, 对事物的认知也就不可能完全一致, 这也就意味着原文和译文不可能表达完全一致。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只能追求译文在语用上应该尽量和原文保持同等效果使译语的接受者获得同原文接受者近似的感受。
例如,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是冰清玉洁不畏风霜的象征, 但在国外菊花却往往与葬礼联系在一起, 许多西方国家忌用“菊花”做商标, 因此, “菊花”商标不能直译Chrysanthemum。我国的名牌产品“菊花”针织内衣选择了“菊花”的英语chrysanthemum的最后一个音节mum作为商标。Mum在英语中是对母亲的昵称, 译标简短易读, 暗示了产品的御寒功能, 与菊花给人不畏严寒的品格相一致。这一译标不拘泥于字面意义, 从字面上看似乎不“信”, 但与原商标神韵相通, 对商品的营销起到了同样的积极的效果。
(三) 注重修辞关联的建立
商务英语具有丰富的语言修辞特征, 充分展现其特殊用途的语言艺术魅力。在商务英语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段, 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加说服力, 使商务活动交流的效果更明显。在关联理论视角下, 为了使译文读者能更好地领略到原文的各种修辞艺术的价值,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给译文读者提供最佳关联性。翻译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能否就某一共同话题 (即对于各种修辞手法) 在交际双方共享的认知语境下实现最佳关联, 达成一种较为和谐的默契。
例2.An Apple foreverybodykeeps worries away.
1) 译文:电脑选苹果, 烦恼远离我。2) 译文:天天有苹果, 烦恼远离我。
这个广告是套用了“Anapple adaykeeps adoctoraway”这个谚语, 其中apple既指电脑品牌也是指一种水果。在汉语读者认知语境中, 吃水果保健康这一生活常识并不因语言差异而不同, 所以这个谚语常被翻译成“一日一苹果, 医生远离我”, 在该广告的翻译中我们可以保留双关修辞。译文1) 原文双关被明晰化, 原文传递的幽默感也随之丧失。译文2) 保留双关, 可向读者传递丰富的寓意, 如“苹果 (电脑) 让我保持健康”、“让我及时完成工作”等。
四、结语
关联理论从翻译过程的本质上解释了商务英语的翻译现象, 从语用的角度给商务英语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二次明示--推理性的交际过程和交际行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这就要求译者要从认知语境、文化背景和言语修辞等几个方面入手来寻求最佳关联。
摘要:关联理论为商务英语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试从认知语境、文化背景和言语修辞等方面探讨商务英语翻译的最佳关联策略, 达到商务英语翻译所追求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关联理论,最佳关联策略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6.
[2]陈孝静.英文广告双关翻译与最佳关联.重庆斜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3]黄晓雄.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讨商务英语语用翻译的等效.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
[4]赵雪涛.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关联.商业视角.2008.
最佳关联策略 篇2
关键词:红色旅游,最佳关联,语境效果,翻译策略
一、引言
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各个国家与各个区域重要的产业之一, 各个旅游区接待的游客数量也急剧上升。游客不仅包括各个年龄层次, 还涉及到不同的国籍。旅游区为了更好地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 不断加强特色宣传:即体现旅游区的自然风光, 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从21世纪初开始, 江西省首推红色旅游, 其重要任务就是做大做强红色旅游, 努力走向国际市场。作为著名的革命摇篮, 井冈山红色旅游不仅有着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 同时具有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 把红色人文景观与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 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 游览景秀风景与人文习俗, 增加游历的目的。因此, 对井冈山红色旅游翻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迫切性和实践性, 为更好地开展国际旅游业务提供必要的条件。笔者将结合关联理论, 从最佳关联出发, 分析井冈山红色旅游的特点及现状, 从而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二、最佳关联翻译观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在其合写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正式提出的 (何自然, 2001) 。它虽然不是专门的翻译理论, 但能用于解释以及指导翻译。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涉及到两轮三方的明示推理过程。译者扮演着双重角色, 是信息传递的中转者。译者遵循最佳关联原则选择语码对原语进行理解和翻译, 在理解译文话语过程中, 要求目标受众在付出有效的努力后能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因此, 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应该以最佳关联原则为指导原则 (Gutt, 2004) 。译者应综合考虑目标受众的认知环境, 语境假设, 处理努力这些因素, 采用最适合读者的语言, 将原文作者意图传递给目标受众, 使其与目标受众的企盼相吻合, 以达到最佳关联。就旅游翻译而言, 译者必须尽量把旅游宣传资料的重要信息传达给游客。译者需找到旅游区宣传的特色文化与游客的知识文化背景的契合点, 从而实现译文的有效忠实。
红色旅游翻译是对红色旅游资料进行再创作, 包含两轮明示 -推理交际行为, 涉及原作者, 译者和目标受众。因此, 在翻译红色旅游资料时, 为寻求最佳关联, 译者首先要利用其已有的认知语境对原作者的明示行为进行推理, 然后, 估量目标受众的认知语境, 再加工处理红色旅游资料文本, 激活目标受众的认知语境, 使目标受众付出最小的努力就能获取最佳语境效果。目标受众能否获得最佳关联对于红色旅游资料能否取得预期语境效果尤为重要。目标受众期待在理解红色旅游资料信息时获得最佳关联, 而最佳关联的获得应符合以下两大条件: (1) 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2) 受众在获得这些效果时并未付出额外的努力。
三、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料及其翻译特点
为顺利实施本次研究, 笔者于2014年多次前往井冈山旅游区收集相关资料, 通过对收集到的中英语料进行分析, 发现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料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首先, 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料中记录了井冈山革命历史上诸多真实事件, 其中有大量的革命人物、历史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等真实信息;其次, 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料中还存在大量的红色文化语言, 它们具有鲜明的井冈山革命特征, 如“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阶级斗争”、“红米饭, 南瓜汤”、“武装割据”、“围剿”等;再次, 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料中还存在大量的民歌、民谣、诗词、对偶句等, 这些多样的形式与红色革命实践相结合, 既体现了井冈山精神, 还展示出丰富多彩, 结构对仗的汉语特色, 具有浓厚的红色文化特色。然而, 井冈山红色旅游语料的目标受众是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游客, 他们不太了解中国近现代史, 对汉语人文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也有限, 这些特征的存在无疑加大其获得最佳语境效果的难度。因此要求译者在翻译时适当补充相关背景知识, 以期目标受众在获得与原受众相同的语境效果时并未付出更多的努力。
四、井冈山红色旅游翻译的最佳关联策略
1. 直译法
直译法是不改变原文的语言结构及意义, 把原文按照其字面上的意思转换成译语。当目标受众的认知语境与原受众的认知语境一致, 目标受众在阅读译文时不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就能获得相同的语境效果时, 译者就可以采用直译法来向目标受众传递最佳关联。
(1) 引兵井冈山。
Leading the army to the Jinggang Mountains.
(2) 国共两党共同掀起的大革命运动失败后, 中国共产党清楚地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After the failure of the Great Revolution in which the Kuomingtang (KMT) and the Communists worked together, the CCP consciousl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leading armed struggles independently.
以上两个例子如实地记录了当时井冈山革命的进程, 不同国籍的人对于“引兵, 井冈山, 武装斗争”以及中国的两大政党的认知是一致的, 因此译者采取直译策略就可帮助目标受众达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语境效果, 从而实现最佳关联。
2. 意译法
意译是一个相对于直译的概念, 通常指取原文内容而舍弃其形式, 容许译者有一定的创造性 (王红梅, 2011) 。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 出现了文化的个性, 文化个性反应到词汇里就会出现词汇空缺, 反映到语法里便会出现语言结构上的差异 (张美芳, 2001) 。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料涉及到中国特有的红色文化和语言习惯, 而目标受众并不熟悉这些内容。因此, 译者通常采用意译法来实现最佳关联。相对于直译法来说, 意译法更为灵活, 对目标受众的认知语境更为关注, 因此目标受众更易接受意译法。与直译译文相比, 意译译文虽与原文存在一定的差异, 却能为目标受众提供最佳关联信息, 使目标受众以最小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例如:
(3) 山映水容, 使山容益添秀媚, 山清水秀, 使水更显柔情。
The hills overshadow the lake, and the lake reflects the hills. They are in perfect harmony and more beautiful than picture. ( 曾婳颖, 2006)
(4) 五指峰, 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闻名。五指峰峰峦由东南向西北伸延, 绵亘数十公里, 杳无人迹。奇峰叠翠, 拔地而起, 古树掩映, 清泉石上流, 雾生半山腰, 时而升腾、时而泻落, 如仙境一般, 令人叹为观止。
Wu zhi mountain is known for its finger-like outline. The ridges range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which stretch for several kilometers, densely forested and scarcely populated. It is like a fairy land where heavy fogs envelop half way up the mountain and clear streams flow along the valleys.
以上两个例子中, 汉语描述中使用了对仗这一常用的句式, 同时还包含了表示虚象的形容词, 如“秀媚”、“清”、“秀”、“柔情”;汉语描述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四字成语来形容事物, 如:“奇峰叠翠”、“ 拔地而起” “叹为观止”, 这是汉语特有的描写方式。汉语通常通过大量形容词, 使用抽象、华丽和夸张的词藻来描述事物, 对于对中国语言文化了解并不充足的外国游客来说, 这无疑加大了他们理解原文的难度。因此, 译者需要采用意译的方法, 对原文内容进行精减, 简化这些华丽的语言, 转化那些虚化的意象为直观具体的物象, 从而使目标受众无需付出额外的努力就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3. 编译法
采用编译法, 译者可较大地变动原语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以最佳关联为原则, 为使目标受众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实现其交际意图, 译者有时有必要改变红色旅游资料的内容和形式, 迎合目标受众的认知语境, 从而使目标受众不需付出额外的努力就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因此, 译者应以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为基础, 结合目标受众的认知语境, 灵活选择编译法这一翻译策略。例如:
(5) 井冈山——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
译文A: Jing Gang Shan —the cradle of the red revolution.
译文B: Jing Gang Shan—the cradle of Chinese Civil War , happened during 1927 to 1949”.
对比以上两个译文, 译文A采用的是直译法, 把“红色革命”直译为the red revolution, 这不免让外国游客产生疑问, 不明白为什么革命是红色的, 而且红色在西方文化中并不与中国文化一样是吉祥美好的象征, 它代表了邪恶与不义。美国的南北战争“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内战, 在西方人眼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红色革命说到底就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较量, 也应从属于国内的内战。因此采用编译法, 将红色革命翻译为“Chinese Civil War , happened during 1927 to 1949”比“the red revolution”更切实可行, 方便外国游客付出最小认知努力就能理解, 符合最佳关联策略。
结语
井冈山旅游资源丰富, 凭借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不远千里来欣赏其自然人文风光。因此, 对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料的准确翻译尤其重要。通过分析井冈山现存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 笔者发现对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料进行翻译时应该遵循最佳关联原则, 灵活地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编译法, 以便目标受众能以最小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从而实现最佳关联。
参考文献
[1]Gutt, Ernst August.Translationand Relevance:Cognitionand Cont ext[M],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1:79
[2]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王红梅, 肖新英.大型体育赛事广告翻译的最佳关联策略[J].大家, 2011, (18) :131.
[4]曾婳颖.关联理论对旅游翻译采取改写的阐释及运用[J].长江大学学报, 2006, (3) :147-148.
交际的最佳关联与合作原则 篇3
合作原则是指交际双方为使会话、合作顺利进行, 以达到共同的沟通目的而必须相互配合、共同遵循的一些准则。人们在会话行为过程中, 总有一系列的假设形成一种准则使会话交际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所有的人类交流, 无论其文化背景如何, 都会遵循这种原则。人们在实际言语交际中, 能够遵守“合作原则”, Leech所提出的礼貌原则正是遵守合作原则的典型体现。但是出于其他的需求, 人们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格赖斯把这称为“特殊会话含义”, 即通过表面上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言外之意。但是并不是所有对合作原则的违背都可以产生言外之意。交流中的双方可能会违反合作原则: (1) 说话者可能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但是听话者并没有意识到。 (2) 说话者可能很明确地告诉听说者表明其并不愿意合作。如果说话者提出问题, 听话者可以表明自己不想回答或者不想再多说。 (3) 说话者可能会面临会话困境。 (4) 说话者可能会故意违反其中一原则, 或者试图遵循某一原则的时候失败。他可能是想告诉听话者一些新信息, 而并不是想欺骗或误导听话者。
二、关联原则
关联原则是由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提出来解释交际的第二法则:隐含推断。人类大脑本能地对它认为相关的信息进行信息编码。所谓的关联也就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不管要传达何种类型的最新信息, 都必须以传达此信息所需的最低消耗为基础。关联原则要求会话双方都对会话主题能够有足够的控制能力, 这种控制过程也是心理进行语言加工的过程。
(一) 认知关联。
认知关联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心理特征的过程, 它的存在和作用形式都不具备典型性。语言不参与认知关联的心理解码过程。它重点研究人类认知的实现和产生作用的过程。在认知关联过程中, 人的心理过程起到主要关键性作用。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交际双方通过一些可能性行为进行观察, 通过观察的过程产生一个心理反馈, 也是对相应行为进行分析, 使双方达到交际的最终目的。
(二) 交际最佳关联。
关联理论中最大关联假设包括: (1) 互鸣刺激对于听话人的会话理解加工来说是有足够关联性的。 (2) 互鸣刺激是与交流者的能力和喜好有最大关联的。交际的关联性是要求话语双方都对交际内容作相关分析, 对话语进行加工后, 完成交流过程, 达到交际目的。交际的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 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语义场”。交际者通过自己的语言经验或者推理能力使语境内化或者认知化, 使语境内的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以增强或改变话语意义, 达到预期的语言交际效果。语境确定了交际双方话语主题的相关性。交际行为没有典型性特征, 而语言所具备的独特的信息传达功能使得它在交际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语言如何使交际行为生效, 并且产生最大效用是交际的主要存在基础。交际要取得最大关联必须使多个方面协调, 才能达到预期的交际效用。
1. 交际双方。
交际双方要对语境及会话的及时情况进行动态分析, 得出相关结论后, 进行会话交际, 才可能取得交际的成功。由于语境的动态性, 会话双方都必须很积极地配合对方的变化及语境的变更, 寻求相互认知的最大关联。由于会话双方是角色相互置换的过程, 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过程中不断转变角色, 会话的主动性不断置换, 对相关性的分析在话语过程不断考验着话语双方以动态的方式分析语境和话语, 使交际达到最佳关联, 向对方传导最大信息量。当然上述为话语双方处于对等交际情况下。
2. 交际能力。
交际双方要具备足够的交际能力, 才可以使会话达到最佳关联, 话语双方的交际能力也是话语是否能够取得最佳关联的基础。如果话语双方在认知层面存在差异, 尽管听话者在内化过程中很积极寻找关联, 但交际的最佳依旧会失败。例如:
会话者:今年的黎蔗 (老百姓) 如何?
听话者:今年的梨树好, 只是虫子吃了。
对话中听话者和说话者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会话者是位秀才, 而听话者是穷苦老百姓。在交际过程中, 文化的差异使同一语境中有交际愿望的会话双方, 交流受到阻碍, “黎蔗”变成“梨树”。针对不同的交际对象, 交际双方的交际能力要进行平衡的掂量后, 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最佳关联。
3. 交际内容。
交际内容也就是交际双方交流的目的信息传递。交际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为了获取信息的。交际双方在“旧信息” (双方共享的信息) 的基础上, 通过寻求最佳相关性, 使“旧信息”加工演化成“新信息”。新信息可能在交际双方交际过程中都能获得, 有可能是一方能得到, 但整个交际过程都是以信息为载体, 使交际围绕一个中心展开, 并达到旧信息向新信息进化的过程。
4. 交际形式。
交际形式要求交际双方都可以接受或习以为常的交流方式, 在这样的情况下交际才能达到最佳关联。不同的交际语会形成不同的交际形式。当话语双方在同一语境, 以不同的目的为出发点, 将实现不同的交际效用。为了达到会话双方的交际目的, 寻求最佳关联, 交际双方在对话过程中, 都以自己的目的为出发点寻求最适合自己的交际形式, 并最终完成各自交际任务。
交际的最佳关联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使会话双方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达到交际目的, 实现各自的交际效用, 使交际在动态的语境中也能达到其最佳关联, 传导交际信息。
三、合作原则和交际最佳关联的相互关系
由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所制约的合作原则, 是交际双方都努力实现其交际的目标的规范。在交际者的会话层面上所可能出现的交际语分为两部分:符合合作原则的话语和合作原则之外的话语, 而在交际最大关联中分为非关联性话语和关联话语。最佳关联是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始终都努力着向双方可能出现交集的话语程式发展。
(一) 寻求最佳关联也是合作原则的最终交际目标。
话语最佳关联的出发点和基础就是合作原则。当最佳关联出现失误时, 话语没有达到最佳关联度时, 它可能属于非关联话语, 或一般关联性会话, 在这种情况下, 话语的合作原则归属性就要论情况而定。
(二) 合作原则的受限性实际低于最佳关联准则。
合作原则并不可能限定或解析所有的交际状况。如:在人事部门招聘过程中, 招聘方与应聘者就处于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在某一环节中, 应聘人可以违背最佳关联准则, 但这并不表示应聘人就违背了交际最佳法则, 而是选择了合作原则, 同时很有可能也遵守了礼貌原则。在这类情形下的特殊交际不对等模式都被认为是最佳交际。因此在不同语境中, 交际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准则来完成交际, 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三) 不论合作原则, 还是最佳关联准则, 都受交际双方努力程度和客观能力的制约。
当交际双方在同一语境中, 交际者可能都期望达到交际效用最大化, 但交际主体间的努力程度制约着交际双方的话语进程。也就是交际一方在知道对方遵循最佳交际原则的情况下, 交际另一方也可能只能找到关联性话语, 甚至出现话语的非关联性。在这种情况下, 话语双方的主观努力与客观能力都会制约对话, 使话语双方处于不对等形式, 但随着话语进度的变化, 或语境的转移, 对话可以又步入最佳关联的轨道, 即整个会话过程都是处于动态变量中。
四、结语
在话语解码过程中, 随着语境的动态发展, 交际双方都产生相关的变化, 交际话语在最佳关联情况下, 会向合作原则转化, 或者在合作原则下, 进步为最佳关联话语。总而言之, 交际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原则转化过程, 我们在交际过程中, 为了达到各自交际的目的, 在最佳关联与关联, 甚至非关联的话语中徘徊, 最终达到会话效用最大化。以交际目的为中心的交际话语, 以不同的交际法则进行。无论是就个体还是交际双方, 最终都可以达到自己交际的目的, 获取相关度不等的需求信息。
摘要:在日常交际行为中, 认知的关联性原则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认知所产生的关联使语言交际更和谐、合理。交际要在对应语境中发挥最大效用, 则要使交流双方的话语达到其最大的关联性。作为有语境依赖的话语含义中的合作原则, 为了使交际效果最佳化, 它同样是在交流过程中寻求最大关联度的交际模式。
关键词:合作原则,交际最佳关联,交际效用
参考文献
[1]高晓芳.英语语用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庄淑霞, 孙文霞.话语含义的语境解读.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唐德根, 阳兰梅.语言模因与话语含义.外语学刊, 2008.
最佳关联策略 篇4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 翻译诗歌是最难的, 那么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 到底是应该以原语文化为标准还是应该以目的语文化为标准呢?这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性可以有效地解释人类交际, 翻译也是一种交际, 是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交流。在翻译过程中, 根据原作者的交际意图, 译者可以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试图用关联理论框架下的最佳关联性对诗歌《唐璜》汉译进行解释。
2.《唐璜》汉译异化原则与最佳关联性
关联原则设想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其本身都具有最佳关联性。[1]最佳关联性也就是受话者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恰当的处理努力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性是以人类交际为取向的。[2]译者和译语读者理解原语和译语就是将其相关语境假设 (储存在其大脑中被激活的相关百科知识) 和输入的新信息 (原语和译语) 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具体地说就是用演绎推理来寻找原语和译语语句的命题和激活的相关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性。用最佳关联原则去解释翻译就能有效地说明某些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语篇的逻辑和结构合格性。[3]
下面以拜伦的诗歌《唐璜》和查良铮的汉译本为例进行详细的分析。
To add a story to the Tower of Babel.给巴别的通天塔又加高一层。
该诗选自《唐璜》献辞的第四小节。初看到中译本, 对于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中国读者来说, 对巴别的通天塔难以理解, 中国读者要想更好地理解译文, 必须做出如下的处理努力:a.巴别塔是《圣经》之《旧约·创世纪》第11章中所描述的一座通天塔, 由挪亚 (Noah) 的后代示拿 (Shinnar) 所建。b.了解巴别塔的起源和含义。传说古时候, 天下人都说同一种语言。为了显示人类的智慧和力量, 他们商量决定修建一座塔, 塔顶则直达天庭。塔很快就造了起来, 并且越建越高。c.对《圣经》中的相关人物和故事有所了解。耶和华是《圣经》中的天主。天下的人类皆为一个民族, 如果都说一种语言, 那么他们就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人类凝聚下的力量将可以创造任何奇迹, 人类最后将脱离神的统治。于是耶和华便把人类语言变乱, 使他们无法沟通, 他们再也不能建造那座塔。译文读者把文化的相关背景知识作为理解译文的大前提, 把译文本身作为当前语境假设, 即小前提, 那么译文读者就能更好地理解译文, 从而推出合理的结论, 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这样译文读者就不会认为译文不知所云, 相反还能让译文读者付出有效的处理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因此, 这种译法更能激发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化的理解, 扩大译文读者的知识面的同时, 也能在读译文的同时获得和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 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Her zone to Venus, or his bow to Cupid.或如维纳斯有腰带, 爱神有弓。
该句诗选自《唐璜》第一章第五十五小节。虽然译文读者可能不明白维纳斯、丘比特等古希腊罗马神话人物, 但结合当前上下文的语境, 能知道此处是在描写女人的美与爱情。译文读者要想理解该小节译文, 就必须做出如下的处理努力, 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即古希腊罗马神话作为理解译文的大前提:a.维纳斯 (Venus) 是古罗马神话故事中的女神, 相对应于古希腊神话的阿弗洛狄忒 (Aphrodite) , 是爱情、性欲及美的女神。小爱神丘比特 (Cupid) 是她的儿子。b.据说维纳斯出生于海洋, 以美丽著称。c.阿弗洛狄忒有着古希腊最完美的身段和相貌, 象征爱情与女性的美丽, 被认为是女性体格美的最高象征。d阿弗洛狄忒是古希腊神话中爱与美之神。拉丁语的“金星”和“星期五”都来源于她的罗马名字。e.阿弗洛狄忒 (维纳斯) 在古希腊罗马艺术作品中被塑造成绝色美女, 最著名的雕像是在米洛斯岛出土的“米洛斯的阿弗洛狄忒”。f.阿弗洛狄忒 (维纳斯) 作为爱情女神, 她有一条神奇的宝腰带, 古希腊女子在结婚时, 要把自己织成的腰带献给她。读者读到此小节诗时, 把古希腊罗马神话作为理解译文的大前提, 把译文作为当前的语境假设也就是小前提, 即可得出结论, 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异化的翻译方法, 保留了原语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给译文读者理解文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却能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异国的文化传统习惯。
Each in their turn like Banquo’s monarchs stalk, Followers o fame, “nine farrow”of that sow.啊, 这群声誉的奴仆, 那“母猪的崽仔”, 都曾昂首阔步, 像班柯的帝王之影。
该诗选自《唐璜》第一章第二小节。译文读者读到引号中的译语:不免产生疑惑, 不知所云, 译语读者要想理解“母猪的崽仔”该中文译文, 就必须付出如下处理努力:a.引号中的话语其实是出自一个典故。自莎士比亚《麦克白》第四幕第一场第六十五行的一处诗词如下:猪九子食其豚, 血浇火上焰生腥;杀人恶犯上刑场, 汗脂投火发凶光。b.理解这则典故的大致涵义。c.理解拜伦在此处之所以引用莎士比亚的典故, 主要是意指本小节起始处提到的那些英雄人物。译文读者要理解像班柯的帝王之影, 还要付出如下处理努力:a.了解班柯系莎士比亚《麦克白》一剧中的人物。b.班柯被麦克白杀害, 但是他的子孙取得了王位。译文读者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当做理解译文的大前提, 把译文也就是相关的语境假设当做理解译本的小前提, 那么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得出相关结论。虽然译文读者在刚读到译本会发现有少许困难, 但是通过有效地处理努力之后, 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译本, 而且能为文化的传递和沟通起桥梁作用, 这种异化翻译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也体现其最佳关联性。
3.《唐璜》汉译归化原则与最佳关联性
以译语为中心的归化原则在翻译中也是可行的, 这同样可以用最佳关联性来解释。但有些学者认为, 最佳关联性不能解释以译语为中心翻译活动, 而这只能用最大关联性来解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最大关联性是以认知为取向的, 其本身并不能解释交际翻活动。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的关系应该这样来理解:最大关联性以认知为取向, 而最佳关联性以交际为取向, 最佳关联性不是最大关联性, 但是最佳关联性却蕴含了最大关联性。这样我们可以从交际的角度去解释在某些异类社会文化语境中语篇的逻辑和结构合格性。[3]
And no man should ever give her heart the least sensation.她面对一切男人都该心如古井。
该句诗选自《唐璜》第一章第七十七小节, 译文中的“心如古井”, 属于归化翻译特征, 套用了汉语的成语, 使得译文更接近汉语习惯, 更流畅易懂。译文读者只需要付出最小的处理努力就可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因为译语读者看到“心如古井”这个词汇, 马上会激活大脑中的相关语境假设和相关百科项, 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 最终得出结论。“心如古井”是一个比喻性词汇, 译者选用此成语并非仅仅为了达到语言的通顺和简洁效果, 实际上是某种戏拟性的词汇运用手法, 与下文的Julia假装的麻木冷淡形成讽刺性的对照。[4]归化翻译实现了最佳关联性, 最佳关联性是以交际为取向的, 最大关联性是以认知为取向的, 而翻译本身就是交际的下义范畴, 归化翻译虽然是使译语读者付出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看似只能用最大关联性来解释, 但是在解释交际过程中, 涉及社会规约性时, 最佳关联性是等同于最大关联性的, [3]所以说归化翻译也可以用最佳关联性得以很好地解释。
Say very often to myself, ‘Alas!All things that have been born were born to die.我常自慰说:“呜呼!生如白驹过隙, 此身乃是草芥, 任死神随意收割。”
该句诗选自《唐璜》第一章第二百二十小节, 原诗“青草?—干草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渺小。译文插入古雅体”:“呜呼!生如白驹过隙, 此身乃是草芥, 任死神随意收割。”从整个诗节来看, 查译前三行的仿古雅体表现了叙述人一本正经、故作深沉的学究和说教语气, 与最后两句的诙谐通俗语体形成鲜明的对比。[4]中国读者看到此类古雅体语言, 只需要付出最小的处理努力就可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古雅体语言对于译文读者来说应该十分熟悉, 理解起来也丝毫不费力气。译语读者看到译本中的古雅语言便会激活相关认知图式, 也就是激活相关语境假设和相关百科项, 获得语境效果, 更好地理解译文。这种归化译法也实现了蕴含最大关联性的最佳关联性。再现了原语篇的表现功能, 灵活变通地运用文化功能转换策略, 充分发挥了译语的优势和潜力。
4.《唐璜》汉译的对比分析
本文选择《唐璜》的两个汉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一个是查良铮的译本, 一个是朱维基的译本, 两个译本各有千秋, 由于篇幅有限, 仅举出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如《唐璜》第三章第九十九小节:And Pegasus runs restive in his“Waggon”, Could he no beg the loan of Charles’s Wain?查译为:而嫌彼加沙驮着他不够平安, 他何不借用一下“理查的战车”?[5]朱译为:而“飞马”又拉着他的“车子”勉强奔驰, 难道他不能告借一下“北斗七星”?[6]我认为把Pegasus译为彼加沙就比译为“飞马”好, 而把Charles’s Wain译为“北斗七星”就比“理查的战车”要好。译文读者要理解彼加沙需要付出如下处理努力:a.彼加沙源自于古希腊神话。b.是希腊神话中有翼的马, 象征诗的灵感。译文读者把相关古希腊神话故事作为理解译文的大前提, 把译本作为理解译文的小前提, 最后获得语境效果, 从而很好地理解译文。而此处若翻译成“飞马”不仅文化意象有所改变, 甚至歪曲了原语的意思。Charles’s Wain, 朱译为“北斗七星”就稍胜一筹, 查译为“查理的战车”译文读者看了定会百思不得其解, 不禁会产生疑问:此处是否和战争有关?也没有传递任何文化特性, 读者花费很大的处理努力也未必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从而很好地理解译文, 而朱译为“北斗七星”就一目了然, 简洁恰当, 让译语读者付出最小的处理努力就可以获得很大的语境效果, “北斗七星”也是明显的归化翻译法, 符合读者的认知环境。
5. 结语
用最佳关联性来解释诗歌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原则, 就能从根本上消除某一个单一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 实际上, 归化原则和异化原则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从诗歌《唐璜》来看, 查良铮的译本和朱维基的译本也并不是从始至终贯穿一个原则, 而是两者并用。译者在翻译诗歌时会根据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去选择合适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译语读者也能从译者用不同策略翻译出的译本中找到最佳关联性, 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译本。
摘要:关联理论框架下的最佳关联性能对诗歌翻译中的归化原则和异化原则进行解释, 本文选取拜伦的长诗《唐璜》及其中译本为语料, 说明应用于诗歌翻译的归化和异化原则能被最佳关联性有效地解释。本文还对《唐璜》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证明诗歌翻译中的翻译原则归化和异化并不是单一存在的, 而是互为补充、辩证统一的。
关键词:诗歌翻译,最佳关联性,诗歌《唐璜》汉译,异化原则,归化原则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何自然, 冉水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 1998, (3) .
[3]孟建钢.关于翻译原则二重性的最佳关联性解释[J].中国翻译, 2002, (5) :27-31.
[4]商瑞芹.诗魂的再生——查良铮英诗汉译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7.
[5][英]拜伦著.查良铮译.唐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最佳关联策略】推荐阅读:
从关联理论和最佳新奇假设看幽默的产生10-23
市场竞争策略分析与最佳策略选择08-08
市场竞争策略分析与最佳策略选择试题07-11
论关联方交易定价策略会计毕业论文09-08
最佳实践07-20
最佳设计07-21
最佳雇主10-15
最佳结合10-20
最佳时间06-05
最佳时机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