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临床

2024-05-25

融入临床(通用11篇)

融入临床 篇1

2002 年1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明确指出医院药学工作要以服务患者为中心, 以临床药学为基础, 以合理用药为核心, 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 提供药学技术服务。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 全球有1/3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 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 %~32 %。其不合理用药形式主要有无明确指征、违反禁忌证与慎用证、剂量过大或不足、疗程过长或过短、剂型不适当等, 其中选药不当、用药品种过多、配伍错误最为突出[1]。目前, 各医院药学部门正逐渐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 其主要工作也正在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主体转变为重点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工作, 药师也从操作型转变为技术服务型。与医生协同做好合理用药工作, 从而使每个患者的药物治疗都达到适宜、有效、安全与方便, 是当前被广大临床药学工作者认同的奋斗目标。

为加快药师成功的转型, 卫生部举办为期1年的临床药师培训, 笔者在1年的临床药学培训的学习中, 有一些体会, 在职药师如何能快速融入临床,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快速的补充必要的临床理论知识, 建立一个与医生、护士交流的平台

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药学传统专业课程设计缺乏合理性, 没有系统的临床训练, 使多数药师只懂药、不懂医, 对药品的认识仅限于说明书的内容, 很难深入到临床开展临床药学方面的服务。目前, 我国从事临床药学的人员多侧重于血药浓度分析和药动、药效学研究, 下临床解决问题的人还是少数。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补充一些临床专业知识, 如:诊断学、内科学、病理生理学、药物治疗学等。学习一些临床常用的术语, 能理解医生的专业意图。

2跟随医生查房, 掌握患者的病情

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是医生的工作职能, 要了解患者疾病的发展情况, 跟随医生查房是最佳的途径。不仅如此, 通过查房可以直观的学习许多的临床知识, 这些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书本上没有的。这也是和患者接触的一个途径, 也是让患者认识、接受临床药师的一个途径。

3协同医生完成药物治疗计划, 促进合理用药

美国医院中提出一种个体化给药的多专业协作法可以借鉴。其基本内涵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发病机理确定选用何种药物;医生和药师根据经验或群体药动学参数计算出初始给药剂量;药师准备和调剂药物;护士给患者服药和抽取血标本;技师测定标本浓度;临床药师根据患者血药浓度和其他临床数据计算药动学数据;推荐新的给药方案和随访时间;医生最后修正给药方案。由此可见, 一个成功的个体化给药方案离不开医生、药师、护士和技师的相互支持和配合。临床药师只能是药物治疗的参与者, 而不是决策者, 更不是监督者。药师可以帮助医师和患者从单纯用药转为综合选用更为合理、经济的药物, 达到合理用药的要求。

4加强和患者的联系, 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

应该直接和患者联系, 得到临床用药的第一手资料, 对了解药品、熟悉药品都是很大的提高, 完成对药品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最佳的方法是药历的完成, 认真记录患者每天的用药情况以及用药后的反应, 讨论治疗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使药物能达到疗效。对需长期使用的药品, 除交代用药方法外, 应告知患者常见的毒副作用和药品的储存方法, 如出现任何的不适, 要及时就医。

5参与重症患者的病历讨论, 提供临床用药依据

对于重症患者, 随着病情的复杂, 也增加用药的难度, 通常临床医师对如何做到正确诊断较为重视, 对药物的相互作用, 多种药物如何同用, 药物与进餐的关系, 药物的用法用量, 各种缓释制剂、喷雾剂、滴眼液的正确使用, 药物不良应及其防治等有关药品的选择和使用的问题不重视和不熟悉, 加之新上市药品的猛增, 使医生对药品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等知识不可能充分掌握, 导致部分药品的不合理应用, 给患者增加痛苦。在目前这种情况下, 由临床药师提供会诊和咨询, 帮助医生解决药物选择和治疗中的有关问题, 是最为现实、有效、经济的办法。

6临床药师专科化, 提高专科用药水平

由于当今药品种类繁多, 新品种又层出不穷, 医务人员已经无法了解掌握更多的药物信息, 临床药师也不可能对每一类药品的应用非常熟悉, 一名临床药师最多只能熟练掌握应用一两类药品[1]。因此临床药师同样需要“分科室”。如美国麻省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的医院药学部共有5 名博士学位的药师和若干名住院临床药师负责临床药学工作[2]。5 名博士学位的药师和若干名住院临床药师负责临床药学工作。5 名药师均为药学的博士生导师, 各有分工, 分别侧重于小儿用药、抗感染用药、心内科用药、疼痛治疗用药以及肿瘤化疗用药等方面[2] 。我国临床药学尚处于起步阶段, 应在医院安排临床药师在不同的病区负责合理用药, 从而达到合理用药和药师专科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鸣.医院药师工作内容的变化与讨论.内蒙古中医药, 2007, 2:55.

[2]蔡漆.美国的临床药师及其教育.国外药讯, 2002, 10 (8) :284-288.

融入临床 篇2

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们由浮躁走向踏实,由彷徨走向坚定,并走向成功。

小时候,我梦想着长大了当一名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上初中后,我梦想着长大了做一名医生,悬壶济世。

现在的我更想从事科学研究,我总觉着中国的科技太落后了,总想为中国走向世界尽一份绵薄之力……尽管我的梦想随着年龄,知识的增加不断地变化着,我不知道我最后的“青春梦”如何改变,但我会一直把属于我的那个“中国梦”记在心中,那就是实现自我、回馈社会。我庆幸我有梦想,有人生的目标。我每天都信心十足地努力着,奋斗着,我期盼着自己梦想成真的那一天,期盼着国人都不再向往出国,期盼着所有的外国人都以来我国留学为荣,期盼着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富裕。

融入城市太难 篇3

调查一:来来回回上户口

调查对象: 阿杰——某大型国营企业员工 小玲——日资企业员工

约了这夫妻俩在一家快餐店见面。夫妇俩带着刚学会走路、憨态可鞠的儿子准时赴约并畅所欲言。

小两口谈了近五年的恋爱,没敢结婚。因为小玲是奉贤农村户口,阿杰家也是碰巧通过‘征地’,好不容易才从农村迁出来的。阿杰爹妈说是以前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居民有副食品券、有粮票、有各种补贴。农民呢,一亩三分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累死累活,还得看天吃饭,吓怕了!跳出‘农门’,落户城市是最理想的选择。娶个农村户口的儿媳,今后有了孙子,户籍要随小玲,又落个农村户口,就近念书都成问题。

后来好不容易户籍政策改革了——新生婴儿户籍可自由选择随父或随母,小两口才在2001年举办了婚礼。然而,就在小玲怀上孩子时,麻烦也接踵而来。孕妇肚子还归原乡里卫生院管,《孕妇手册》也归原籍卫生院开。后来到了孕期前几个月,又必须在原籍乡卫生院体检。无奈,身怀六甲的小玲硬是挺着大肚子,挤着中巴,来回换乘四趟车,赶三个多小时路程,折腾了无数次,才总算在产前,把孕妇体检手续转到了夫家就近的医院。

就在全家为迎接新成员忙得精疲力尽时,新的问题又来了。想要为儿子上户口,父母必须在婚前接受“计生”培训。可结婚登记时,没人告知。阿杰只得到他户籍所在地的“计生委”又白白补交了30元培训费,补听了一整天讲座后,还是不行。女方的《计划生育联系单》还得到原籍去开具。无奈,又是来回折腾。谈起这段经历,小夫妻俩颇有微词。“手续不齐,孩子就是不能上户口。一会儿缺这一会儿少那,来来回回,我不知道跑了多少趟冤枉路。”阿杰委屈地说。

“不瞒你说,现在,儿子的户口已经报上了。可是,小玲的户籍却不能迁过来,不知到猴年马月才能解决。没个“名正言顺”的户口,好像寸步难行。真是搞不懂,报个城市户口怎么就这么难?听说,外地户口要孩子满五岁,才好迁户口。其间,许多因户口问题发生的费用,都得自己兜着。”谈到妻子的户口问题,阿杰忧心忡忡。

幸亏,小玲只是市郊农村的姑娘。假使再远一点,为了孩子岂不要坐火车、乘飞机来回上户口? 真不知道,有多少有情人因为户籍的界限而被棒打鸳鸯散?又有多少城乡结合的已婚育年轻夫妇在为自己和孩子的落户城市而辛劳奔波?

调查二:孩子读书读不起

调查对象:小鱼儿一家——来自江西农村,紧靠着出租屋的垃圾站摆了个水果摊

小鱼儿,五六岁光景,去了没几天幼儿园就退学了。原本,小鱼儿的父母打算在上海一边打工谋生,一边能让小鱼儿在大城市里受到良好的教育。起先,小鱼儿的爸爸在建筑工地干活。但是这活儿,要东奔西走,居无定所。不利于孩子稳定地上学。所以决定摆个小摊,做点小生意,能让孩子有个稳定的学习环境。可是,因为地处城乡结合部,周围的环境又差,周边没有多少顾客光顾水果摊,家里收入明显减少,供不起小鱼儿每月“高额”的幼儿园托费,无奈之下狠心退了学。一旦上小学,惊人的“赞助费”更是承受不起。小鱼儿的爷爷最终决定,等孩子再大一点,回老家念小学。就在其他小朋友紧锣密鼓地接受启蒙教育时,小鱼儿只得每天在附近的街道上无所事事地游荡玩耍。小鱼儿的母亲提起小鱼儿上学的事说:“不是不想念,是念不起。在这里的幼儿园上了一个月,就缴了四百多块。还没算上孩子的吃吃喝喝的花销。”笔者问:“为什么不去那种民工子弟学校,收费可以便宜些?”小鱼儿的母亲抱怨说:“也想过去近一点的民工子弟学校读书。一打听,收费并不便宜,教育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还不如回老家念呢。在这里上了一个月幼儿园,花了四百多块。在老家念一年书,才花二百块。再说,小鱼儿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三个孩子都要上学,哪里花得起那么多钱?”

许多外来的农村年轻夫妇拖儿携女、不畏艰辛走进城市,做着城市人不愿干的最底层工作。主要还是希望让孩子能够接触大都市的繁华,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最终能够给孩子多一些机会。但是城市高昂的教育费用,让他们根本无法承受,甚至无法理解。无奈乎,只得退回到农村,接受命运的安排。美好的愿望,好似永无实现的可能。

最近,西方的一些学者撰文指出:“中国如果再不加大教育投资,将会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但是,许多外来民工的孩子在城市的公立学校并不受欢迎……”小鱼儿的命运何去何从,将是这一论断的真实写照和缩影。

调查三:待遇还没老家好

调查对象:小娅——外来打工妹

寝室区里住着八九个外来妹,上铺叠下铺,挤在一间不到十五平米的小间里。如果中午起床,晚上十二点后回来,还吵吵嚷嚷,八成是美容院的。可小娅这间里的都是倒班工人。

小娅还不到二十岁时,村里来了歌舞团招收学员(后来才知道,其实就是跳艳舞)。家里人再三合计没有同意小娅去打工的计划。但从此点燃了小娅心中只身闯荡大都市的渴望。不久,村里的远亲在上海开了个纺织厂。小娅满怀着对大上海的憧憬,欢天喜地地踏上了大都市的“征程”。哪知,告别了父母,告别了贫穷的土地,并没有瞬间进入无比繁华的城市生活。而是进了一家开在偏远郊区的纺织厂,开始了暗无天日的倒班生涯。做十二小时,休十二小时,说是包吃包住,足不出厂。扣去饭钱,每月只剩四百多块。这倒不由得令人想起夏衍笔下的“包身工”。“好景”不长,就是这样的待遇,也只“享受”了三四个月——厂子关门了。无奈何,只得去帮人推销一种假冒的“坐姿校正器”。天天担惊受怕,没几天又失业了。一起出来打工的同乡给她介绍了个三班倒的工作。这回的工资是高了,机器的速度也快了。说好一千二百元,但不包吃住。可临发钱时被莫名其妙扣了二百。面对这样的歧视性待遇,众打工妹不敢吭声。小娅却不甘心,决定要再出去闯一闯——炒了老板的鱿鱼。

笔者在拥挤的寝室里找到了正在翻招聘启事的小娅,问她:“上海是你想像中的样子吗?”小娅说:“和书里写的完全不一样。原来以为到了这里,一定是灯红酒绿,就可以赚到比老家多得多的钱。想不到,像我这样初中没毕业的打工妹,找份糊口的工作也难。”笔者问:“赚钱这么重要吗?”小娅说:“父母在家靠种菜供弟弟读书。等着我每月把钱寄回家呢。本来,还想存点钱,回家开个小店。哪想到这里比家乡更难找活儿!”笔者问她辞职了有什么打算,小娅说:“我在报纸上看到上海市区有份工作,一千多块。这里的开销比家里大,没有工作不行。还有,听不懂上海话,经常受歧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过了几天,再去看小娅,她不在。听她的室友说,小娅在黄浦区找到了一份做保姆的工作便失去了联系。冒冒失失地从农村进入城市,满以为能衣锦还乡,却不知“淘金梦”变成了“求生存”。谁又敢否认,她那外来的身份,早已注定了她想融入城市的坎坷。

融入临床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63例中, 男性24例, 女性39例, 年龄25~67岁, 平均年龄 (39.14±5.39) 岁, 病程1~11年, 平均病程 (4.22±0.56) 年, 文化程度:文盲2例, 小学及初中13例, 高中及以上48例;观察组63例中, 男性29例, 女性34例, 年龄34~59岁, 平均年龄 (45.32±3.66) 岁, 病程0.8~7年, 平均病程 (3.79±0.28) 年, 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9例, 高中及以上5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 可以比较。

1.2 纳入标准[2]:

所有患者均经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为意识、智商基本正常, 但均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 思维、情感、感知觉、精神活动等出现障碍和不协调现象, 并排除伴有心、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有其他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

1.3 护理方案:

护士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给药、病情观察, 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护理照顾, 定期做心理辅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精神康复护理, 具体包括: (1) 生活能力训练:分别于每天上午、下午进行半小时的日常生活行为的训练, 包括整理床铺、根据天气选择不同衣服, 辨别药品服用方法及时间、排便后卫生清洁等各个方面, 使患者出院后能够形成良好的自我照顾能力[3]; (2) 学习技能训练:学习技能的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护士根据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采取不同难易程度的针对性方案, 文盲患者可从学习认字开始, 较高文化程度患者可以定期阅读期刊、报纸, 写读后感、观后感等增加知识量, 使患者能与外界良好沟通而不产生隔阂; (3) 增加文体活动:采用半开放式管理方式, 增加患者院内活动范围和活动项目, 包括各种游戏, 手工制作, 拼图、绘画等益智行活动和体育锻炼, 劳动等健身项目, 增加患者院内生活质量和被尊重感; (4) 社交技能训练:以平等的态度面对患者,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交往关系, 对患者进行日常礼仪的训练, 包括见面、道别、道歉、求助、如何帮助被人和拒绝等, 组织大家参加集体活动, 鼓励患者之间进行人际交往, 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 (5) 职业技能的训练:专门设置一些职业技能训练设施, 对患者进行生存职业技能的培训, 包括手工缝制布偶、玩具, 缝纫修改衣服, 种地, 可利用废品分类等的技能, 使得患者治疗期间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 保证出院后能够更好回归社会; (6) 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健康宣讲, 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 提高对分裂症的分析判断能力, 每周举行一次精神卫生知识讲座, 使患者自知力得到有效恢复, 并能对疾病进行有效预防。

1.4 疗效判定[4]:

(1) 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 (IPROS) :包括生活、工疗、社交、兴趣、卫生5个因子共36个项目, 以0~4评分, 分数越低表示疗效越好; (2) 精神病患者护理观察量表 (NOSIE) :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症状等40个项目, 分为总积极因素和总消极因素两方面, 以0~4评分,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此次试验的所有数据, 一般资料用 (±s) 表示, 以t检验比较组间数据, 以P<0.05为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干预前IPROS平均得分为 (50.23±10.55) , NOSIE总积极因素平均得分为 (53.62±8.66) , NOSIE总消极因素平均得分为 (50.02±8.23) , 经常规护理后, IPROS平均得分为 (38.65±8.16) , NOSIE总积极因素平均得分为 (65.21±9.11) , NOSIE总消极因素平均得分为 (30.45±5.63) , 观察组患者干预前IPROS平均得分为 (49.63±8.79) , NOSIE总积极因素平均得分为 (52.67±7.44) , NOSIE总消极因素平均得分为 (49.12±9.31) , 经精神康复护理后, IPROS平均得分为 (20.31±7.69) , NOSIE总积极因素平均得分为 (85.41±8.64) , NOSIE总消极因素平均得分为 (18.65±5.63) 。干预前, 两组患者IPROS、NOSIE平均得分无显著差异 (P<0.05) , 干预后, 观察组IPROS、NOSIE总消极因素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NOSIE总积极因素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精神疾病患者生活中多有各种异常行为表现, 疾病伴随时间长, 治疗后易反复发作, 大多不能被社会接受, 由于其认知功能不完善, 无法有效沟通, 临床护理上具有一定难度, 传统方法中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为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 通常以安全性为优先考虑, 采用封闭式护理方法把患者集中在医疗区, 以看护为主, 患者多会产生不平等、不被尊重、受到歧视等心理, 这种护理模式会对患者产生一定心理阴影, 就算出院后其社交技能、学习等方面均不能满足社会要求, 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 出院后疾病复发概率也相对较高[5]。现阶段, 精神医学科学已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以外, 把患者社会功能作为治疗的一项内容, 临床上加行常生活能力、学习、文体活动、社交技能、职业技能、健康教育等的精神康复训练, 提高了精神问题患者的院内生活的功能性, 对新环境也更加适应, 患者心理负担也有较大改善, 从恐惧、羞耻转变为正常, 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 对于出院后顺利回归社会意义重大[6]。本次试验中, 将精神康复理念融入到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护理中,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IPROS, NOSIE积极、消极因素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 而干预2个月后, 两组得分差异显著,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 说明精神康复训练的护理干预方案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生活自主能力、照顾能力、感知、心理、卫生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 且效果显著, 因此, 临床上积极的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精神康复训练护理干预, 对于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社会融入程度、心理精神康复都有很大帮助, 应该被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来我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12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加行精神康复护理干预, 以IPROS、NOSIE得分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IPROS、NOSIE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经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IPROS得分为 (20.31±7.69) ,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8.65±8.16) (P<0.05) ;NOSIE消极因素得分为 (18.65±5.63) ,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0.45±5.63) (P<0.05) ;NOSIE积极因素得分为 (85.41±8.64)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5.21±9.11) (P<0.05) 。结论 在实施精神科的常规护理下, 临床上加行精神康复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病情, 增加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精神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周勇, 张伟波, 朱益, 等.复元理念在精神康复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康复, 2014, 29 (5) :384-388.

[2]刘琴, 黄秀芳, 谢秀钦.精神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疗效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 2012, 34 (3) :161-162.

[3]姚敏红, 费静霞, 蒋菊芳, 等.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J].护理研究, 2011, 25 (5) :444-446.

[4]周卓娅, 林佩兰, 周湘梅, 等.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人康复效果的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 (6) :55-56+44.

[5]李素君, 李秀环, 曾妙容, 等.108例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效果对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 (19) :142-143.

融入其中初二作文 篇5

直到有一天,我的观点瞬间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天,因为有事情耽搁了,在飞奔到小卖部一看,天啊,早已排成了长队,如同一条蜿蜒的长龙卧在地上。这么多人,一会儿上课肯定就迟到了。我心里这样想,眉头皱了一下,又跺了跺脚。这时,我仿佛看到了“大救星”一样看到了佳妮,连忙跑过去,问:“我站你后边,行不?”“当然!”我顿时眉开眼笑,欣欣然站到了她的后面。却不想被值周生看到并告诉了班主任。

当然,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在走向办公室的路上,心里直犯嘀咕,小心脏“咚咚”直跳,碰到办公室的门,心跳更加速了。深吸一口气,推开门,慢慢走向老师面前,看到班主任那一张严肃的面孔,吓了一跳,老师可是从来不会板着脸的,这回……想到这儿,我地下了头。“呼…呼…”从窗口吹来了外面的寒风,吹在我身上,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你知道你犯了什么错误吗?”“我……我插队了。”脸刷的红了起来。“还有呢?”老师加重了语气。还有?还有上面?我一脸诧异。老师“啪”的一拍桌子,吓得我一哆嗦。望着老师的“川”字脸,心里又增添了一份惭愧。此时,窗外的被封把树刮得左右摇摆。“你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就是你没有换位思考,没有做到将心比心。”“哦?”看着老师的眉头渐渐舒展,似乎恢复到了平时的慈爱。拉起我的手,说:“插队事虽小,但你想想,人人都插队,老实排队的人会怎样想。所以在以后,我们要学会将心比心,知道了吗?”“知道了,谢谢老师。”此时在看窗外,风渐渐停了,树枝也不再摇晃了。太阳出来了,鸟儿也卖弄着它那婉转的歌喉……

融入的觉悟 篇6

不仅仅是两全齐美

这将是很多人生活中最精彩的一页—梦想和工作完全一致。这样的生活至少令一部分人很羡慕,按规矩他不应该告诉外人这一切如何得来,但做人不能太小气,何况他本已十分幸运。

出场人物:江泳涛

职业:自由摄影师

工作与户外:职业的选择来自于儿时的梦想,梦想与工作完全重合,过着两全其美的生活。真是一个“lucky dog”。

我清楚地记得7岁时父亲带我乘坐直升机低空飞行时的感觉。绿色的田野、褐色的山峦、一个一个村庄从风挡下掠过,这个世界第一次令我惊讶。从此,我甚至痴迷于在放学后去火车站外看一列列客车、货车驶向远方或仰望天空中的飞机、鸟类以及任何能飞的东西,并想象着他们会到什么地方以及会看到什么。

也是那一年,父亲试着教我使用一台老式双镜头反光式120相机。我的记忆中,在当时,一个生活没有压力的两个孩子的爸爸不仅仅会炒菜会打沙发,他甚至独立完成了盘片装轴、拍摄、冲卷、印像以及装裱这一整套复杂的专业操作,这仅仅是用于家庭生活的记录。也许,他认为我应该去分享其中的乐趣。

但是父亲没有想到,照相机被我视为了童年时代最为珍贵的一件玩具,直到今天。是的,从那以后,我几乎没有长大。我活生生地处于童年的梦想中—背着自己选购的某一台相机,摄影包夹层里放着机票、护照、信用卡和杂志提出的专题计划,或许与登山队员一起住在中尼边境的雪山上,或许面带笑容向法国里昂老城的一群嘻哈少年解释,“The photo will be printed ina Chinese magazine,Meybe.”

那是1995年,我刚有了第一份工作,朝九晚五,标准的上班族。但是感谢我的父亲和我童年梦想所下的“毒”,工作两年后我的第一次大采购就是全套野营徒步装备和带两只镜头的尼康FM2相机。这在当时是超酷的。因为旅行已经不稀奇了,户外、极限,才是花费颇多、令人向往的极致自由。即使是那台既昂贵又不好用的全手动FM2,也因为独处于相机自动化的潮流中而带有了诸如坚忍、控制、无欲等等几乎是具有宗教色彩的象征。于是我辞职了。

之后,我用两年时间在一家商业摄影公司从助理做到了摄影师,又用两年时间在一家网站和两家杂志做编辑,每当我头昏脑涨在图片库为某个户外、极限运动的文稿挑选题图时,看见的是,摄影:John,摄影:Tom,见鬼,摄影:Max等等,都是老外。于是我发现了众所周知的秘密—我的同行们大都喜欢拍绝色美女、美轮美奂的风景、精致的名牌商品或者深刻的社会、文化题材。于是我又辞职了。

我想我需要绝对自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工作,去做中国拍摄户外、极限运动以及旅游、人文题材的大家。

那是2001年,极限运动专家大胡带我进入了高山攀登的世界。再次感谢我的父母,尽管并不强壮,但我有天生的高山适应性。当时山驴两界的一些朋友中,已经呈现出十足的赶时髦、打标签的热热闹闹的风气。但我时时有着如履薄冰的感觉,我已经离开了稳定的生活,只能向前不能后退。我开始关注所有精彩刺激的户外、极限运动,每次拍摄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也是最重要的。

到了秋天,我使用120相机完成了6325米的姜桑拉姆二峰攀登。两年后,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纪念攀登,我一路从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拍摄到了7100米北坳营地。天哪,正如一位著名专栏作家戏噱国内蓬勃发展的登山运动时说的,“登山是人类的一小步,个人的一大步”。真是一点没错,虽然我确实付出了很多,虽然我似乎具有这方面的一点天分,但这一切还是来得太多太快。我扪心自问,是否真的热爱所得到的一切。而当我再次带着相机上路时,我很满意,我依然感觉到自己保留着童年的那份梦想。

当然,我也为广告公司拍摄,有时候也为时尚生活类的杂志工作,我甚至为自己喜欢的作品或经历撰写稿件。我的身份在商业摄影师、撰稿人、山友、驴友、车友、船友等等之间变换。一些新认识的朋友会有兴趣表示他们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此时我又会泼些凉水。是的,这种生活充满新奇,但现实是我依然是个穷摄影师,拍摄时常需要透支脑力和体力,甚至带有一点点危险,而具体的工作也并非时时充满写意、刺激。总之,这份工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的难度,但也不是可以轻易完成的。如果你不能24小时、365天、一生一世地忠于它,最好不要奢望会有什么结果。

生活别有洞天

有一种人,也许是天生的基因决定,他们心里暗藏着渴望探索未知、渴望探险的冲动,一旦时机成熟,这种激情便会喷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之后必然的结果只能是将户外与工作完全结合起来,把工作当作户外,把户外做成职业。只有二者完全重合,他们心里才踏实。踏实之余,工作就容易作出骄人的成绩,甚至能推动某个地区某项事业的发展。

出场人物:王大勇

职业:探洞专家及户外商业机构经营者

工作与户外:在户外行业从事工作,创建国内惟一技术型民间专业救援队。

我的第一次户外探险活动是在我上大四那一年的5月(也就是1995年)。为了登太白山,我们四个人省吃俭用了一个月。虽然没有登顶,但在10天的时间里,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和大自然接触的那种心旷神怡;虽然遇到重重困难,但团结一心和40个白吉馍(西安特产)让我们最后顺利归来,军大衣的烟熏味一直困扰室友半个多月。

毕业后,忙着找工作、跳槽、开公司等等,只有从照片中去回忆探险的味道。开始有时间考虑业余活动的时候是1999年底,没想到,心里对探险的向往一下就占据了上风,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

现在,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选择洞穴探险?”事实上,我是通过调查研究,经过慎重考虑才做了这个决定的。重庆的喀斯特地貌覆盖区有三万平方公里,很多地区的洞穴都是处女地,有待于探索和发现。而每次我通过SRT技术到达无人涉足的地方时,心里都十分激动,感觉像登上一个陌生的星球,第一步总是踏得小心翼翼。这种由探索未知地域而带来的震撼和激动,很快就让我对洞穴探险上瘾了。

洞穴探险在国内一直是由国家机构进行,由于技术含量高、涉及多学科,以及洞穴资源的不确定性,使洞穴探险一直没有在民间普及。真正喜欢探险的人,不只是爱好一项活动,而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喜欢向未知挑战。所以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认为有必要为民间的洞穴探险做点事情,这才最终确定了洞穴探险的发展方向。

真正开始实施推动计划的时候,才发现问题很多。首先是时间问题。发现和探索洞穴要花掉大量的时间,而且洞的长度不到最后时刻是无法知道的。现在总结起来,我差不多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是在野外,而且都很集中,比如10天、15天不等。这后面如果没有家里人支持,那是不行的。其次是经费和人员问题。洞穴探险必须要出测绘图,所以一般都要求三个人成一组。长时间的测绘对人员、以及人员的时间安排都有很高的要求。现在一般爱好者都是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长一点的洞穴就要去多次才能完成。物资消耗也很突出,绳索的磨损、生活必需品的消耗、电池等等。长时间专注于探洞,我的换算标准都已经变成“绳索”了,一看到贵一点的东西,首先冒出来的概念是“又可以买好多米绳子了”。最后还要静下心来把测绘数据绘成图。所以探完一个洞,一般时间都不会很短,比如“彭水的红岩洞”,我们第一次去是在2004年5月,而真正完成可能要在今年的8月份了,其长度才不过七公里。

现在我已经全身心地投身于探洞事业了,为了有发展的动力,我从一开始就探索洞穴探险的商业价值:经营户外产品、开设SRT培训班、为公安部队提供技术支持、为媒体提供图片、文字和影视、接收商业洞穴探险活动等等,由于在国内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使我们有机会和国家大型项目接轨,所有的这一切都有利地为洞穴探险提供了支持,也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良性循环的模式已经初具规模。

当然,探索是无止境的,现在的运作模式是不是能长久,后面的路又要怎么走还要认真考虑。我很清楚,在新领域有探索的快乐,也有沉重的责任感。

超越平凡的生活

走遍天下是很多人孩提时候的梦想,能实现梦想,还能从中获得生存的资本,确实值得羡慕。“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还能挣钱,这也算是一种幸运吧!”门光远,参加达喀尔拉力赛最年轻的中国车手,他能够借工作去世界各地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但同时,赛车手的职业也让他体验了更多的艰辛、痛苦和无奈。

出场人物:门光远

职业:职业赛车手

工作与户外:工作等于户外,2005年,作为最年轻的中国车手参加了达喀尔拉力赛。

我从很小就对赛车充满向往。从十四岁开始,我有了想成为职业车手的想法。在北京的一次车展上,遇到了后来成为我师傅的任志国,按照他给我的地址找到了他,是我对赛车的热爱与坚持打动了他,把我留在了身边。2001年,我更有幸成为他的领航员,跟随他参加了很多赛事,也积累了一些现场的经验。2003年底,我在全国短道赛取得新人冠军之后,成为海淀驾校车队的签约车手,也算是从业余的赛车手向专业车手的转变。成为专业车手后,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到全国乃至世界去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可以说,是赛车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我的生活范围。

赛车如果是属于自己的,那作为车手就永远只能是业余的。因为以个人的能力不可能拥有太好的赛车,也很难以个人的能力完成高强度的比赛。越野赛只有坚持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做后盾。

拉力赛的赛场通常都是非常艰苦的,作为赛车手也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沿途的景观,所有的心思都在比赛的进程中。所以每到一地,能有空闲的时间,我也会尽可能地多走走,多看看,见多方能识广。非洲、欧洲、亚洲,我走了很多的国家和地区,这种生活是我小时候非常向往的。现在,赛车,不仅是我的爱好,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看世界的机会,更是我赖以生存的根本。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还能挣钱,这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有了一个好的起点,不能浪费资源,有了机会不要等,少走弯路,达到一个阶段之后继续向下一个阶段前进,让自己的运动生涯在坚持的过程中达到最终的高度。我参加赛事不只是为了参与,我是想经过积累了解世界最高水平,与最高水平的车手一起竞争,最后能够战胜他们,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车手。因为坚持,我已经把不可能的梦想一个个实现了:我终于成了职业赛车手,终于参加了世界最艰苦的达喀尔拉力赛。

能够参加达喀尔拉力赛一直是我的梦想,在我看来开车本身就是最大的乐趣,从来没有开够过,因为能够开车的机会太少了。国内的赛事比较少也是一个方面,达喀尔一天的行程就差不多是国内一年全部的赛程了。

达喀尔拉力赛考验的就是车手的经验,经历之后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然而,我要完成达喀尔赛事的愿望,在第七赛段被现实破灭了,虽然在黑夜中乃至到了第二天的阳光下,我依然坚持自己可以继续。我们的后援车也赶到了现场,但因为在前两天他们遭遇了翻车事故,所有配件都没有了,所以虽然我的汽车只是变速箱坏了,但是因为没有配件,我就不可能再继续,我的第一次达喀尔比赛只能到此结束。

我和我的领航员在空荡荡的原野中孤零零地等着组委会救援的到来,一直坚持着等了三夜四天。因为我们是在赛段的中部,而且这一赛段事故频发,尤其是摩托车手遇到的困难更大,也更危险,所以救援队先去救他们去了。白天是阳光直射,夜色中四周黑茫茫一片,在死亡一般气息中等待,而且还不得不面对退出的失落,那种心情只有我自己能体会。我们带的食品很少,幸亏(当然在我看来是幸亏)有一辆参赛的卡车坏在了我们的不远处,他们车上带的食品还多一点,于是我们把食品和水放到一起,我们不知到要坚持多久,所以每天只吃一点点,这让我体会到了平时难以经历到的饥饿。现在回顾比赛,没有坚持到终点,我并没有感觉特别的沮丧,只是强烈地感觉到遗憾。从这次失败中我得到更多的是意志的磨练。我将继续属于自己的征程!

有所爱,有所弃

把工作与爱好统一起来,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甚至要靠信念来支撑。

出场人物:陈杰

职业:国家某部委公务员

工作与户外:2005年5月,作为中国珠峰测量队成员,到达海拔8250米的高度。

我自幼喜欢运动,后来大学和读研期间利用暑假游历名山大川,最终把目标锁定在巍峨壮美的雪山上。工作后,我也坚持登山,或许登山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工作与登山的矛盾很大。工作是繁忙而严肃的。大量训练、具备良好的体力,却是登山的一个最基本要素。如果只是玩玩,大可以随意洒脱一些。但如果想实现些许艰难一点的理想,严格和完整的训练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如果是自由职业者,也许可以抽出大量时间来。但若是早八晚五的上班族,加班加点是常事,那么就会很难了。

登山者的生活是一种简单、单纯并略带偏执的生活,有时就靠一种信念支撑。现代社会分心的事情太多,很难专注办事。选择攀登,就必须心无旁骛、目不斜视,不能被外界干扰过多,除非你是自由职业者等有闲阶级,或者以登山为职业,否则登山和学习、工作、生活的矛盾会很大。在工作之余进行登山和训练,只有克服惰性,对艰苦的训练发自内心的甘之如饴,才能成功。那些认为工作太忙无暇锻炼的观点只是借口,还是爱得不够。

我工作时见缝插针,在工间操的时候爬爬楼梯;加班到十点钟,再加个“夜班”,锻炼到夜里一两点钟。在工作之余,为适应艰苦的远行,使自己习惯在西藏登山时的艰苦生活,我“土法炼钢”,进行了全方位的锻炼—自己做酥油茶,自制炒面和在里头,做成“糌粑”;为训练自己忍受异常生活的能力就熬夜登山,打破生活节律地锻炼,变着法儿“摧残”自己;为进行耐寒训练则常年用凉水擦身,洗凉水澡;以前脾胃虚弱,喝不得凉水,为锻炼自己,就经常喝凉水;以前吃不好就容易闹肚子,现在就练习用手抓东西吃,增强自己的适应性。付出总有收获,2002年,我登顶海拔8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

可能是因为以前有一些登山成绩吧,2003年的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因我当时工作非常繁忙,单位领导没有同意而未成行。此后不久,西藏体育局的姬嘉局长出差到北京,他说中日女子联合登山队要在2005年联合攀登珠峰,欢迎我加盟。我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去圆梦,同时提议攀登珠峰时,最好能结合测量工作,重新测量珠峰。

我对自己登山并不抱太大希望,只是随缘而已。今年年初,国家测绘局了解到我有一定的登山经验,并曾取得过国家级运动健将资格,就致函我单位,商请借调我参加此次珠峰测量活动,作为一名测绘干部参加登顶测量工作。我单位领导很开明,同意我参加此次测量活动。

登山给予我的实在太多了,但我也知道,失去的也实在太多了。如果没有登山,也许我会更快乐,也许我会更痛苦,也许只有天知道。应该坚持下去,还是就此和大多数人一样过平常的日子?

每个登山者登山的目的是不尽相同的,或是因为时尚潮流,或是因为爱好兴趣,或是因为理想信念,或是因为工作需要。难道什么事儿都要安装个意义?登山既不神圣,也不庸俗。国外的登山者即使登顶珠峰了,回来后也没有什么,他们只是完成了一个心愿而已。

登山实在是一项特殊的运动,在我心中,已经为登山留下了一块永久的绿荫。登山的每一幕历历在眼前,登过山的人,会更加珍惜生命,会更好地珍惜生活。登过山的人,更能感到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爱自己,关心自己的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

长假的旅行,延长的生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怎样做学问乃至做一个完善的人,古人早就这样高度概括地告诉我们了。这是学业、事业和人生之车的两个轮子。车到山前必有路,但是,这两个轮子少了哪一个,车都很难向着更远的前方、向着更高的目标直行的。行走、授业,王挺借用其职业的便利—每年的寒暑假进行长途远足,从他的旅行中受益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以及他的家人,还有他的学生们。

出场人物:王挺

职业:大学教授

工作与户外:工作与户外无关,但是每年的两个带薪长假实在令我等普通上班族垂涎三尺。

一年有两个带薪长假,这就是教师职业最令人羡慕之处,也是我自1975年留校任教,至今没有跳槽的原因之一。

1981年的暑假,我独身骑车经郑州去西安,经太原返回,这是我第一次可以称为“户外运动”的远行。那是一次探访华夏古代文明之旅,让我对远行有“相见恨晚”之意,从此一往情深。之后的一个个寒暑假,我数走黄土高原、四进西藏、五去可可西里、两下云南四川,还有新疆、甘肃、广西……持续的一次次野外旅行经历,一次次地丰富着对大自然的感情,也丰富着自己的心灵。很多同学当上了老板,有钱有车有房子,而我的工资却几乎全部用在了路费、装备和摄影上。即便这样,我也对当时留在学校老老实实当教师的选择无怨无悔,一年两个长假的旅行,似乎是延长和丰富了生命与人生。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让人感到满足和充实的呢?

从旅途受益的不仅仅是我自己。归来后同家人、朋友分享旅途中的收获,讲不完的故事、看不够的照片,每人心中都充满欢乐,曾经的遇险也是美好的回忆。女儿也受了影响,17岁的那个暑假,自己去了青海,到可可西里找到我,然后我们一起去了西藏。她回到青岛后,电影《可可西里》上映,几乎是第一时间,她就约同学一起看了,她妈妈给我发短信:“你女儿说她想可可西里的人了。”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战士在她心里埋下了种子。她高考报的专业是“环境科学”、“森林工程”和“园林”,都是她自己选择的。

事实上,从我一次次旅行中直接的最大受益者或许还有我的学生们。外出拍回的几千张照片,成了教材和范本,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们,成为了一扇扇向外面世界打开的窗口。学生们年轻的心灵按捺不住了,纷纷要求:“胡子老师,带我们出去吧!”于是,在1994年暑假,带了四位同学穿晋陕峡谷,走延安,徒步沙漠中的古长城、畅游母亲河……八千里路云和月,行程400公里,速写黄河、探访乡亲、观看民间戏曲演出、聆听高亢的信天游。回校后举办了“黄土印象—师生陕北绘画、摄影、散记展”,在全校师生中引起轰动,引起了更多人对旅行、对大自然的向往。

梦想随旅程实现

对一个真正热爱旅行、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最美的景色不在于他去过多少别人没去过的地方,而应永远在他所在的任何地方,在他的眼里、心里。对户外有着超凡热情的人,即使工作与户外无甚关联,他也能在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尽享户外,用眼和心领略自然的壮美。如果没有那颗易感的心,那得到的仅仅是一张免费机票而已,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意义。

出场人物:井中月

职业:贸易公司高级职员

工作与户外:商务考察和谈判等工作机会令他们经常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工作虽然与户外无关,但是因工作能四处周游,借机享受大好户外时光。

离开非洲已经三年了。过去的一千多个日夜,有多少次梦里重又回到乞力马扎罗的雪峰、维多利亚的瀑布、好望角的灯塔、玛塞玛拉大草原上万兽齐奔、几内亚湾的碧波汲着细沙。我在博茨瓦纳的沙漠间驾车疾驶,我在肯尼亚的山岭上背包跋涉,我在刚果的雨林里踟躇前行—非洲,那一块让我魂牵梦萦的大陆,在我的生命里第一次让我领略了世界的壮美和人生的真谛,并且从此,我真正爱上了户外旅行。

从非洲回来后,我写作了《走进非洲》系列文章,很多喜欢我文字的朋友都以为我是发烧级的玩家或者职业的旅行者,可是当有人问我为什么去非洲的时候,我也只能说,为了工作。

在去非洲之前,我仅仅在北方一些地方背着大包走走转转。当事业的选择出现的时候,我忽然间隐隐感觉到生活为我打开了一扇可以看到更广阔世界的窗口。美国的发达现代和商业文化在文明古国面前显得苍白、孱弱、幼稚;欧洲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从雅典到卫城、从米开朗基罗到康德、从诺曼征服到拿破仑王朝,她的每个城市、每座建筑、每块石头都透露着历史的纵深和文明的厚重,对欧洲,我还没有准备好;只有非洲,亿万年前造物主选择了这里教会我们的祖先离开森林直立行走并飘扬过海到整个地球,那时陪伴他们的无数动物至今仍在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大陆繁衍生息,那时的山川依然静谧,那时的海洋依然奔腾。我想,如果要选一个工作的地方,那里也许是个全新的开始。

从南非到刚果、从坦桑尼亚到贝宁,工作的关系使我有机会访问到整个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我曾经因为工作需要深入刚果热带雨林,在刚果河流域迷路盘桓,使我有机会亲近这条哺育了整个非洲的大河,也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大河之魂。我也曾驾车纵贯中南非,从赞比亚的稀树草原穿越博茨瓦纳的沙漠,一直到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永远忘不了的,是那一望无际的辽阔。两大洋的海,深邃幽远。坦赞铁路的乘车经历更使我深刻体会了黑人兄弟的纯真、质朴、善良,我想那是他们体内流动的最接近我们祖先的血液使然。

那一年的圣诞节,我选择了攀登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来结束我的非洲之旅。乞力马扎罗,一直是我在非洲旅行一年多来心中最神圣的目标。她在非洲最富饶的赤道草原上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形成终年不化的雪顶奇观。她像一尊神女,俯视着、庇佑着非洲大陆上她的子民。

当一轮红日跃出地平线,万丈光芒铺满了大地,我站在乞力马扎罗的顶峰尽情极目,草地辽远、大河奔涌,层峦的远山如画般凝固,浩渺的烟波如诗般流淌,分不清是梦幻还是真实。万仞雪峰之上,五星红旗在非洲之巅飘扬。

像我一样利用工作机会旅行的人不在少数。在非洲各个国家奔波,我经常在机场等行李的时候看到一个个硕大的、写着中国字的专业户外背包,正好奇的当儿,总会有几个和我一样的中国人来把它们取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都是来非洲出差或工作的。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增多,这样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我所认识的好多国内企业派到非洲的朋友,所携带的行李从来不是正规的商务旅行箱,而是毫无例外的户外背包,工作的、旅行的物件统统塞进去。不管在什么地方,一有机会就背上大包走出去。

接到公司的最新任务,下一个要去出差的地方是北非了,那是我在非洲大陆最后的遗憾。到了北非的撒哈拉,就接近了地中海;海的那边,就是欧亚文明的发源地了。而我的梦想,将随着我的旅程一个一个地实现。

周末胜利大逃亡

每周两天的休息日和每年两次的黄金周假期,这是大部分上班族所能够掌控的、为数不多的自由时光。用旅途填满这一段段短暂珍贵的假日,是最明智的选择。

出场人物:小今

职业:公司职员

工作与户外:工作与户外无关,但是周末与长假,还有间歇性的出差,全是上路的理由。

周末的出行计划通常来自于灵感突发,“逃亡”行动可以从周五下班开始。借故推迟几分钟离开,这样就能回避涌出办公楼的人流;将藏在文件柜中的背包拎起,转眼工夫就能将工装换成一身精干的打扮。为了能让周末的48小时增值,赶夜班车是最佳的选择,无论是颠簸在高原上延安,还是穿梭于秦岭下陕南,居住在关中平原上似乎就有这一点点交通便利的优势。

由于时间的限制,一般周末的脚步都放不开、走不远,与形形色色周游世界、闯荡江湖的饕餮旅途相比,我的出行也只能算作是餐前的一碟开味小菜;或者是躲在近郊果园里的一饱口福;或者是摘取汉江边茶园的一缕清香;又或是聆听秦岭深处地质队小院里的一片寒暄,再或是懒懒享受黄土窑洞前和煦的阳光。这类的行程通常记载不进名山大川的影子,但足以点点滴滴地收起出门在外的愉悦。

胜利逃亡的结果往往是狼狈遣返,因为不但要精确计算好周一早上走进办公室的时间,还要将一脸的风尘仆仆掩盖于忙碌之下。疲惫是难免的,兴奋是难得的;不动声色是难免的,眉飞色舞是难得的。短暂的收获,可以让接下来紧张的五天工作日都不显压抑,于是下一个周末的“预谋”又在其间悄悄滋长。

我曾经在户外玩家的朋友圈子里做过一次小调查,了解黄金周出门最怕什么。不出意料,结果当然显示最怕人多、更怕车票难买,这也正是我每次大假出行最头疼的事。要么需要早早地打通关系为订票做铺垫,要么是硬着头皮告假一天提前出行或推迟返程。这样一来,周围的同事们都知道了我在黄金假期的动向,要么流浪在江南水乡,要么奔驰在甘南草原,要么游弋在琼海沙洲,要么滚爬在长白山天池。收假后带回的旅途故事、风景照片、特产美食是可以同大家分享的,但逃在门外的那份艰辛与品在心底的那层甜蜜,却惟我独享。

融入临床 篇7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辩证施护,中医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色, 是指以整体观出发,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 收集患者资料, 运用中医理论进行护理评估, 进而辨病辨证, 然后针对性地提出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 从而制定相应的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中医护理以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自然观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病人为中心”并进一步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发展的整体护理理念不谋而合。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 已在临床工作中逐渐成为防治疾病, 解除病痛的重要护理手段。为使我校护生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我们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引入中医辩证施护的理念,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校本科四年级护理学专业的学生, 共4个班共计230人。

1.2 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传统讲授法, 讲授内容在涉及西医的相关知识, 即某一疾病的基础知识 (包括病因、发病机制、症状、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等) 的过程中融入中医护理辩证施护的相关内容, 包括:1) 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所谓同病异护, 指同一种病, 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反应性不同, 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所表现的证不同, 施护的方法亦各异。异病同护, 是指不同的病, 在其发展过程中, 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 故可采用相同的护理措施[1]。2) 辨证施膳 (食疗、食禁、食补) 。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 食物的温热寒凉之性, 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具有防病、强身、调节免疫机制等功能;此外, 药物配合饮食治疗, 既可减少毒药对人体的损害, 又能补精益之,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2]。3) 情志护理。即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患者, 有针对性地进行情志护理[3]。

1.3 评价方法

1.3.1 调查工具。

在咨询专家的基础上,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自行设计问卷。量表修订版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以问卷形式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平均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第二部分是Likert-7分评定量表, 由3大类31个条目组成: (1) 对中医护理的学习兴趣, 共计7个条目; (2) 中医四诊方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共计12个条目; (3) 辩证施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共计12个条目;总量表共31个条目。预调查结果显示, 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

1.3.2 调查方法。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现场发放调查问卷, 当场收回, 每个调查对象独立完成 (匿名填写) 。共发出问卷230份, 回收228份, 剔除漏答2项及以上和答案有明显呈规律性做答的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220份, 有效回收率96%。

1.3.3 统计学处理。

所获得的数据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 各项指标用构成比表示。

2 结果

220名学生对中医护理的学习感兴趣的占60.9%;对中医四诊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有明显提高的占75%;对辩证施护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有明显提高的仅占38.2%。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中医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 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 “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中医护理强调“三分治, 七分养”, 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同时, 中医十分重视养生护理, 强调对健康人的养生防病护理。所以, 中医护理具有养生保健上的优势即养护统一, 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是现代护理理论的有效补充, 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因此, 对此加以发展巩固应用, 对提高临床护理的价值和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3.1 学生对中医护理的学习兴趣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中医护理的学习不感兴趣达14.1%, 原因可能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法以讲授法为主, 以及学生学习中医相关课程感觉内容抽象、枯燥乏味、理解和记忆困难等有关。邓艳芳等[4]的研究表明, 在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 中医护理相关课程的比重占总学时的比例偏低, 且目前各高校规定的选课自由度较高, 中医护理相关课程以选修课为主。同时, 目前我们缺乏中西医结合的复合型师资, 而且普遍存在重西医轻中医的现象。因此, 建议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 临床护理教师要确立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和教育观念, 不断学习中医护理理论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在今后的授课中, 不仅应注重结合中医护理辩证施护的相关内容, 也要改进教学方法, 如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开设情景教学, 案例分析讨论课;设立关于中医知识的学习兴趣小组;加强学生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等。通过上述措施, 逐步提高学生对中医护理的学习兴趣。

3.2 学生对中医四诊 (望、闻、问、切) 知识的掌握程度

护理专业开设中医学课程是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 也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课程设置时间较短, 教师通常只着重讲解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知识, 如中医基础、中医诊断等, 而对怎样将所学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临床中的内容则浅尝辄止。通过本研究发现, 学生对中医四诊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有明显提高的占75%, 提示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融入辩证施护的教学模式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中医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李玉霞等[5]报道:从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相关知识和操作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护士由于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导致其中医四诊能力的欠缺, 以致不能正确辨证而影响施护的效果。因此非常有必要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融入中医护理辩证施护内容, 特别是中医四诊的相关内容。

3.3 学生对中医辨证施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本研究发现, 学生对辩证施护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有明显提高的仅占38.2%, 原因可能与研究对象均为大学四年级的学生, 尚没有进入临床实习, 没有完成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以及长期以来, 我国中医护理教育沿用传统医疗模式的课程体系, 未能突出中医护理的特点有关[6]。该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基本一致, 即67.3%的护生不能熟练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7]。亦有研究表明, 目前临床 (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和西医医院) 开展辨证施护率普遍较低[8]。有些医院即使开展了辨证施护, 常因各种原因使辨证施护流于形式, 如证候复杂难辨、辨证结果与医生诊断证型不同时必须服从医生等。

通过本研究表明, 要提高护生辨证施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仅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结合中医护理辩证施护的相关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值得注意的是, 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 很多时候需要护生独自处理和解决病人的危急情况, 这就要求护生具有良好的评判性思维, 也就是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而在临床护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中融入辨证施护的理念正是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如增加案例分析所占学时的比重, 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训练提高本科护生辩证施护的能力。

4 小结

中医药院校高等护理教育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 特别是对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的推广和研究的任务。创建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的和谐发展, 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 多学科相互渗透是必然趋势。本研究只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对中西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发现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融入辩证施护知识内容的教学理念, 对学生所学中医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延伸和补充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中西医护理的双向技能, 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相结合, 从而提高护理实践的有效性。期望通过本次研究, 为后续开展系统的辨证施护教学, 构建合理的中医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为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发展, 探索一条科学、有效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柴瑞霁.中医基本常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

[2]袁丽.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 2012, 33 (31) :6905-6906.

[3]乜芳.癌因性疲乏的中医辩证论治及护理[J].求医问药, 2012, 10 (7) :376-377.

[4]邓艳芳, 谭景予, 刘贤亮, 等.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相关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 2012, 9 (11) :502-505.

[5]李玉霞, 李丽萍.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09, 22 (9) :1970-1972.

[6]吴小婉, 谢华民.“辨证施护”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03, 2 (2) :59-60.

[7]任玉珍.PBL教学法在中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9, 11 (23) :2992-2993.

[8]罗坤华.医院开展辨证施护现状调查分析与管理思路[J].中医药导报, 2006, 8:68-70.

融入临床 篇8

1 我国高校临床技能学教学现状

临床技能学是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传授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它是医生内在专业知识的外在表现,是医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基础。临床技能学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覆盖内、外、妇、儿、五官、眼科、精神等所有临床基本技能。地方大学对医学生临床技能学教学包括两个内容: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专科技能。临床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外科基本技术和各种穿刺技术等技能,以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两门课程来完成。临床专科技能主要包括急救技能、妇产科技能、儿科技能、五官技能、护理技能等,主要在临床主干课程学习阶段和临床实习期间进行。在上述临床技能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以大课传授理论知识,以临床医院见习熟练实践操作能力。

近年来大学不断扩招,医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造成教学资源相对紧缺;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管理条例等法规的颁布与实施,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学生临床操作机会减少,临床见习效果不佳,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学教育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地方大学进行了临床技能学教学体系改革,建立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由医院见习现场教学改革为培训中心模拟教学,采用局部功能模型(如急救技术、心、肺触诊听诊、腹部检查等基本技术操作模型)、模具、计算机设备、学生本身、动物等教学资源,以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

现阶段临床医学教育不仅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及临床技能培养,而且更加强调医师职业精神培养以及社会科学、健康经济学、医学信息管理等人文知识教育和人际交流、临床沟通技巧等人文技能培养。医学模拟教学是临床技能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对提高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具有重要价值[3]。但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及伦理的培养和医患之间沟通表达能力等人文素质教育的拓展重视不足,片面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重知识、轻人文”现象没有得到有效克服,导致医学生步入临床实践存在一定障碍。这种状况与现代医学发展不相称,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不相适应,与医学人才市场的需求不相符合。因此,在临床技能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需从内容设计、师资队伍、评价标准等多个环节入手,对学生进行不断强化与影响,潜移默化地实现人文素质培养。

2 临床技能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2.1 在临床技能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近年来,许多高校纷纷采取措施,增设医学生的人文类课程,加强人文知识传授。但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要求医学生掌握多少人文学科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强化人文信念。临床技能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许多内容和环节都能够并且应该嵌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

在手术学教学中,通常以动物模拟手术进行手术基本操作训练。在使用动物的过程中,教导学生将实验动物当作病人,尽量考虑减少病人的痛苦;在手术中,指导学生尽可能减轻对病人机体的损伤。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动物,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并珍惜生命。每一台手术通常由多人共同协作完成。因此,利用这一教学形式进行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告诉学生参与手术的全体人员是一个统一的集体,在操作中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相互理解、精诚合作;在术中遇到困难时,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积极解决。

在诊断学教学中,对问诊方法的讲解,穿插医患沟通的技巧如“特殊病人如何问诊”、“敏感话题如何询问”等,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病人的影响,从而懂得尊重患者、体谅患者、鼓励患者,争取患者的充分配合。对问诊内容的讲解,则结合具体病例讲述由于病史采集粗疏、忽视既往史和个人史而造成误诊误治的教训,让学生体会到责任感与治学作风对医疗效果的深刻影响,体会到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高尚的人品修养与深厚的医学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相辅相成的重大意义。在体格检查操作中,要求学生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和创伤,使学生在细微之处体现人文素质。

在临床实习前临床技能强化训练教学中,带教教师通过情景教学、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体会如何从生理、心理、社会角度去理解病人及其家属的诉求,掌握与患者沟通的基本技巧,做到言语充分尊重病人,行动充分爱护病人,树立以病人为本的行医理念,强化人文素养。

2.2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灵魂。唯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

首先,调动带教教师的临床技能教学积极性。临床技能学教学通常是由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医师担任,因此面临着医疗与教学如何协同处理的问题。从事医疗其社会地位更突出,劳动成果更受尊重,所以许多带教教师有重医疗、轻教学的思想倾向。因此,必须强化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明确其教学职责,把临床教学工作列为教师(医生)晋职和岗位聘任的考核指标,使临床专职带教教师的收入不低于本科室同职称的其他医务人员,以调动教学的积极性。第二,提高带教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以扩展视野,对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知识传授情况进行考核,以促进教师自觉提高人文素质水平。第三,注重教学师资安排。把那些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爱教学工作、在医患中口碑好的医师安排到教学工作中来,由他们组成教学骨干力量。

2.3 构建人文素质评价体系和评估标准

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测评纳入学生临床技能学考核评估中,体现到临床技能学的评估标准中去。地方大学传统的临床技能考核是以专业知识为主,包括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两方面,而对人文素质考核可以说是空白区。应改变这种考核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以实现评价全面、客观准确。

在评价内容上,扩充评价依据。应增加人文素质成绩比例,重点将学生平时在临床技能操作练习课中表现的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团队协作、临床思维和表达、与患者交流与沟通及病历书写等作为人文素质的主要评价依据,覆盖到诊断学、外科学总论考核以及临床实践轮科考核。

在评估方式上,采用多种评估方式。考试是对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评估方式,而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通过医学生的行为或能力展现出来,需要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因此,应采取笔试、口试、医学模型模拟等多种考试方式。除考试这种定量评估外,还可采取定性评价、模糊评价等方式。充分运用考核评估手段,以引导人文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总之,在临床技能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既掌握临床专业技能,又学到相关的人文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升华,更好地把人文精神与医学知识技能结合起来,实现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新华,张天成.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

[2]张新华,张天成,唐志晗等。基于国家医学教育标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81-83.

融入临床 篇9

关键词: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医学教育

21 世纪是呼唤人性的世纪,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贯穿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临床医学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在当前的医疗卫生服务中, 医患关系紧张等现象特别突出, 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同时也给医院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 主要是在进行医学教育的时候, 只关注于医疗技术的提升, 而忘记了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因此, 在今后的临床医学教学中, 融入人文精神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一、人文精神融入到医学教育中的意义

近几年来, 由于深入的贯彻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都在提高, 人均GDP也比往年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而这个时期也是矛盾的多发期。社会和谐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主题。经济的腾飞助推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各种高新的医疗技术在给患者带来光明的同时, 各种不同程度的医患矛盾也在逐渐的显现。深究其原因, 主要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现代医学所面临的问题很多, 比如人口老龄化、健康需求多元化、医学社会化以及各种新型学科涌现等现象。医学教育所面临的复杂形势, 要求学生在掌握良好技术的同时, 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人文情怀。若没有很好的人文素养, 就很难培养出既有智慧又有气质的大师来。医疗工作者若是没有人文情怀, 只会造成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的态势。正因此, 对于21 世纪的医学教育来说, 必须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的培养出高水平的医生来。

二、当前临床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人文精神对于医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 教学观念落后于时代发展

当今医学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 各种各样的医学高新技术正在涌现, 给诸多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这只是仅仅体现在医疗技术上, 健康教育、家庭医学以及人性的关怀等都没有列入医学教育教学中去, 导致我国医学教育仍旧在原地踏步。即便是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也是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而国外的医学教育中, 不仅传授技术, 还将医学伦理以及医德等贯穿教学之中。我国临床医学教学只注重技术的传授, 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与时代的发展是不相符合的, 急需要转变这种过时的理念。

2. 医疗服务缺乏人文关怀

社会和谐早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早已经定格在人们的意识形态里。然而,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在给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 各种各样的矛盾却层出不穷, 主要表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等方面。在众多原因中, 最根本的是缺乏人文关怀。医生与患者之间不是敌人的关系, 而是朋友的关系。病人需要医生给予人文方面的关心, 这样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然而, 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 使得医生只关注于患者本身的病症, 不去关注其精神状态, 导致双方在交流上出现障碍, 进而引发言语冲突。

三、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教育的主要举措

前面分析了当前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此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强化人文精神的教育。笔者依据多年来的临床实践, 并参考了相关的资料, 特提出以下几条措施:

1. 提升临床医学教师的人文素养

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 而且也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 这就需要对其进行人文滋养。这就要求医生的职业行为不仅要表现出较高的人文素养, 还要表现出明显的人文关怀。要关注病人发病的原因和经过, 最重要的是要将病人当作一个人来看待, 而不是一个实验对象。这就需要临床教师加强这方面的修养, 从而将其贯穿到教育教学中去, 并将这种理念传播给学生,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做准备。

2. 将人文资源融入到医学知识教学中去

以妇产科为例, 妇产科是众多学科中涉及医学伦理最多的学科。在平时的教学中, 就更加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教师要充分的挖掘课堂中的人文精神, 抓住时机进行人文精神的教学。比如在教授人工流产的时候, 要告知学生, 人工流产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 还牵涉到生命伦理问题。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然而有计划地流产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更合理地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通过这样的讲授, 学生在获得医学知识的同时, 也获得了有关生命伦理等方面知识的洗礼, 这样更能够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从而更能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医者所肩负的责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社会里, 人文精神理应成为各行各业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临床医学领域的人文精神教育更需要进行高度的重视, 这不仅关乎到医患关系, 更关乎到人伦。本文对如何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教育工作中进行了探讨, 期待其能够对临床医学教育的改革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胡燕军, 谢幸, 黄丽丽.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05) :390-391+412.

[2]韦忠恒, 林娜.临床医学教育要融入医学人文精神[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 (03) :412-413.

融入临床 篇10

1 科学研究性思维介绍及其在临床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科学研究性思维的概述

科学研究性思维结合了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信息获取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主要是在具体的行为活动中进行培养的。其核心内容是批判性的思维。就临床医学而言, 是指医生对自身思维进行独立分析的过程, 也是医生对不同的临床工作者提出的医学观念或者是其自身医学观点进行反思的过程, 其行为表现往往是提问质疑。批判性的思维有利于学习者对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和分析, 能够对事物发展的本质进行澄清, 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 科学研究性思维组成中的信息获取能力具体指的是对于特定问题能够通过合适的手段, 自主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3]。在临床医学中主要表现为对相关医学数据的判断和处理, 提高医学人员有效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通常来讲, 批判性思维是信息获取的指南, 使用批判性的思维来发现问题对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而信息获取就是针对批判性思维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 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信息获取往往是无效的, 其收集的信息也是无效的, 即使收集了相关信息和主要资料, 但是在没有批判性思维进行指导, 问题的解决就缺少其应有的实际价值[4]。

一般来讲, 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依附于具体的实践活动, 所以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整个教学活动甚至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进行。临床教学的指导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 在教学中营造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情景甚至是教学环境, 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5,6]。

1.2 科学研究性思维在临床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就医学教学而言, 很多医学知识或者是疾病的发生都不是能够事先预知的, 一般对于具体的症状或者是特殊的体征应该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连续性分析才能够得到疾病的症状[7,8]。因此, 科学研究性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或者是实际的病情甚至病例出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而临床医学就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对医学现象及问题进行讨论, 提出自身的看法, 从而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9,10]。临床医学作为一种具有研究性质的实验性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切实改进教学内容, 减少一些验证性的实验, 将更多的医学实践改变成研究性课题, 或者是让学生进行自主设计的课题, 从而能够形成一种自主性、研究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模式, 发挥学生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融入科学研究性思维可以进一步强化医学者的基本训练, 例如对医学生病史采集的强化和病例书写能力的培养等。还能够让学习者在以后的临床操作中技能进一步提高, 强化其对病情的诊断分析能力, 还能够培养他们与医学患者的沟通能力。科学研究性思维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鼓励学生参与代课教师选择的研究课题, 学生只是在其中充当研究助手,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会逐渐掌握医学文献检索的能力和方法, 学会对医学课题进行精心设计, 更好的收集医学资料, 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和应用能力。

2 临床教学中研究性思维应用现状

2.1 研究性思维在教学内容选择中的应用现状

科学研究性的教学内容往往是以动态的形式出现的, 它既不用摒弃学科知识构建的基础, 也不会拘泥于学科基础之中。在教学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问题。但是传统临床医学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性思维往往是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不相对应。教师在选择研究性课题时往往与课程中的教学目标不相一致。例如在对慢性白血病诊断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临床课题进行选择, 或者可以选择临床基础知识的学习, 但是在基础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着力点往往不是发病机制的研究上, 也没有对临床治理的意义进行深入探索[11]。此外, 研究性教学思维在临床教学中的使用应该超越课堂时限, 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应该对整个课堂中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充分考虑, 同时还需要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对基本的教学理论进行了解, 在基础理论上进行自我构建[6]。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做到这一些。

2.2 研究性思维在教学方法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科学研究性思维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使用应该着重把握教学方法, 一般建议性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参加调研或者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其中调研是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计划调研方式, 然后进行调研设计, 通过寻找调研需要的确切信息进一步收集相关数据, 最后对收集到的结果进行处理。在实际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 学生很少对医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即使有问题的研究也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索, 然后由教师对整个问题的结论进行总结。一些教师在教学选题中加大了难度, 从而导致其在教学方法的处理上难以做到尽善尽美[9], 学生努力采用教师推荐的方法进行研究, 但是还是会出现错误的研究结果, 从而导致学生的信心丧失, 难以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3 研究性思维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临床医学的教学评价主要针对某一科研课题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估, 在科研项目实施中期一般由学校的主管部门带领相关项目专家进行检查, 最后组织参加项目的学生完成整个项目研究的报告课题。专家主要是针对各个环节进行评价, 促进学生对临床知识的了解。科学研究性思维在临床教学评价过程中的应用应该表现在综合评价方法的使用上面, 无论是教师还是专业人员对于临床医学教学的评价应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选题以及方法上综合评价, 凸显教学选题的优势和不足, 让学生有更大的思考空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这些评价角度在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评价中都没有明显的体现[3]。

3 科学研究性思维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3.1 在临床教学中建立科学研究性的思维方式

科学研究的问题一般来源于临床, 所以对于问题的解决应该从基础性思维出发, 以临床作为依托从而完成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最终的目的是提高临床诊疗的水平。因此, 培养医学生的最好方式是建立科学研究性思维, 进一步优化临床思维, 促进医学生向着专业的临床医师方向成长。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建立一种科学研究性思维, 该思维方式需要具有辩证或者是逻辑推理性的内涵[12,13]。

3.2 加强对医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

医学教育中需要建立一种好的思维方式, 就需要医学生具有较高的灵活应用能力和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功底, 才能将科学研究性思维方式正确的应用于临床医学。这一方式的应用对于医学教育甚至是医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临床教育的教师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甚至是没有丰富信息量的条件下完成对医学科学性思维的建立, 教师需要做到授之以渔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医学生的成长。要将科学研究性思维方式行之有效的引入医学临床教育专业中, 需要在专业知识上下功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突出专业知识的特点, 还需要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 将更多的教学内容以一种正确的策略输入学生的头脑, 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链条, 完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还需要加强对医学生专业知识文献检索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培养, 使得他们的知识面不断得到扩展。在临床具体疾病的分析诊断教学中[7], 教育者应该以坚持回顾基础知识作为教育的基本环节, 在回顾的过程中寻找临床问题,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寻找有效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 从而为研究性思维方式在教学中的使用打下坚持的基础。能够让学生在研究性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水平, 从而实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不断创新。

3.3 加强对临床医学者的引导

教学医院内的临床教育不同于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的方式自然也和大学课堂上教学的方式有较大的区别。临床教育者需要根据专科疾病的本质特征对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进行重新整理。在对具体的疾病概念进行梳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医学的新进展深入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 然后引出临床诊断的标准, 让学生能够学会对临床诊断进行鉴别。最后再由临床教育者制定临床治疗的原则和方案。一般而言, 临床教育的教学内容更注重于临床实践, 但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不能忘记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加强回顾, 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对基础知识进行分析[4], 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研究性思维能力的巩固。在教学中引导医学生从基础的医学角度出发, 对具体的病情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 对病情出现的问题提出质疑, 在引导的过程中也需要合乎逻辑。

此外, 由于医学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的习惯, 这种情况下对于研究性思维方式的建立是不恰当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临床教学有着较强的互动性特征,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启发, 在一些问题上对学生进行诱导, 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培育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医学生而言, 还应该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强调研究性思维方式的建立, 从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到临床学习的概念需要循规蹈矩的进行重复, 这一过程虽然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 但是能够让临床教育者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临床教课需要和临床实践教学密切的联系到一起, 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 让学生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进行思索和辩解,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4,5]。教师在讲课中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灌输方式, 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灵活, 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进行启发, 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4 加强对学生进行文献调研习惯的培养

临床医学教学是一门实践性相对较强的学科, 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一些医学文献调研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多阅读有用的参考书籍, 结合学习到的基础知识和临床课程内容, 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加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他们对于文献的调研能力和临床推理能力[14]。

融入他人的生活 篇11

腊月的一天,难得队上放了假,队上的男劳动力差不多都来到鲫鱼湖,大家是来挖莲藕的,因为那是最好的度荒食物。

天尚早,一些挖藕的熟手们似乎觅食的鸭子一般,呼拉一下子踏着冰霜就下到了湖中。然而尤伯似乎不着急,他笑眯眯地对像我这样的一些新手说:“挖藕是一个技术活,愿意让我教你们吗?”他愿意教大家,还有谁不乐意!

不过,尤伯又说了:“我教你们,你们能挖三十斤以上的莲藕,每十斤分给我两斤,三十斤以下我就不要了。不是我说大话,我保证你们今天每个人挖的莲藕不下五十斤。”

我知道,一个不知道窍门的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天,连十斤莲藕都挖不到是很平常的事。“敢情太好了!”我连忙表示同意。加上其他新手,一共有十多人成了他的新学生。

于是,尤伯开始东跑西颠地对每一个人进行指导。一天下来,我们每个人挖的莲藕都超过了八十斤。大家收拾好工具来到湖岸,尽管太阳已经西斜,可我们心中仍暖烘烘的。

尤伯这一天更是得到近两百斤莲藕,是其他一些熟手的两倍还多。而且尤伯还结识了这么多的新朋友,在回家的路上,被我们老师前、老师后地呼来喊去。受到大家的尊敬,尤伯笑得也就更欢了。

打那起,我明白了尤伯人生中欢乐多的原因——他总能把自己融入到别人的生活中去。

只关注自己的人,寂寞,也不丰富。融入别人的生活,不仅是自己坏情绪的驱除器,一種人际关系的粘合剂,更是提升自我境界的良方。把自己融入到别人的生活中去,助人,也自助,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快乐也就赋予在了其中。

(编辑 张黎 hope_sun@163.com)

【融入临床】推荐阅读:

情感融入07-16

四融入07-20

融入群众05-17

融入管理05-17

课程融入05-19

融入式05-26

融入探析06-04

模型融入07-28

融入集体08-25

学校融入09-03

上一篇:群体困境下一篇:科研转制院所薪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