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史

2024-11-08

世界电影史(精选12篇)

世界电影史 篇1

摘要: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元素在世界电影中的运用, 并阐述了中国元素对世界电影的影响。发现国产电影对中国元素运用层面不够深刻的问题, 并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国元素,中国故事,中国面孔,中国功夫

李小龙将中国功夫带到了世界面前的同时, 也将中国文化带入了电影世界。每天仍然有电影开拍, 仍然有票房在刷新, 仍然有明星在诞生, 看似没什么不同的电影世界, 却阻挡不了中国风的兴起。中国古老的文化, 深刻的内涵, 古典的韵味, 特色的建筑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电影人。他们把中国的元素放入自己的电影中, 为电影增色不少。

一、中国故事

在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 《功夫熊猫》获得最佳动画片提名, 虽然最后没有获胜, 但这只代表中国, 也是中国独有的国宝动物形象——熊猫, 依然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本土, 崇山峻岭、绵延不断。中国典型的街道, 风俗, 小吃, 服装, 如同一幅中国山水画, 清新淡雅又意境幽远。故事中所有角色形象全然中国打扮, 无论是语言还是举手投足间, 充满浓浓的中国风情。

而经典的《末代皇帝》获得第60届奥斯卡9项大奖。故事重现了中国真实的历史人物——中国最后皇帝溥仪的一生。这是一部气势宏大、色彩浓郁、场面壮观、技巧精湛的史诗巨片。导演用高超的专业技术, 以独特的视角和视听语言表现了中国皇帝从凡人到王者, 再由王者到凡人的过程。这部影片现在几乎成了那段历史的教科书。导演对中国故事的痴迷可见一斑。

二、中国面孔

似乎东方已经成为西方人眼中文明, 性感, 神秘, 力量的代名词。如果电影要加入异域风情和文化元素, 首选的就会是中国。

之前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形象总是跟低素质, 高人口, 廉价劳动力, 低质货品联系到一起。这在多部电影中都有所表现。例如《摔跤王》中对中国生产的注射器质量的嫌弃, 《冰冻之河》中对中国偷渡客的描写等等, 都部分说明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的问题。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 中国人民的素质提高, 中国在国际重要性的加强, 中国面孔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界电影中, 中国人的电影形象也发生了改变。《霹雳娇娃》中刘玉玲扮演的天使, 帅气潇洒, 百变的形象使人眼前一亮;《猛虎出笼》里主角扮演者李连杰, 时而憨厚天真, 时而坚强刚硬, 将硬汉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尖峰时刻》中的成龙, 幽默而又充满智慧, 用利落的身手将高票房稳揽怀中;《安娜与国王》中的周润发将国王的高贵与温情演绎的丝丝入扣;《情迷迈阿密》中巩俐一头乌黑的长发给角色大大加分;《骑士》中章子怡的神秘印象深深印到观众心中;《出租车司机》白眉扮演的记者性感热辣, 十分出位;《哈里波特》中长大了的波特, 竟然也被安排喜欢上了来自中国美丽的女孩秋……这一切都标志着中国形象的转换。这不仅对中国演员, 我想, 对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一种鼓励。

三、中国功夫

说到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不得不说的就是中国功夫。自从李小龙把中国功夫带到了美国, 也几乎等于把中国功夫介绍给了世界。最先走向国际电影的一些中国演员, 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靠着中国功夫打进了世界。无论是前辈成龙, 李连杰, 周润发, 还是现在试图打进好莱坞的刘亦菲, 李冰冰, 甚至马来西亚出生的华裔杨紫琼, 也是靠着中国功夫在好莱坞创出了自己的天地。

香港著名动作导演唐季礼在第1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晚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功夫电影将成为世界电影的一个主流。中国功夫在世界的地位非一般功夫所能代替。借着中国功夫的威力, 中国在世界的眼中更添加了几分力量与神秘。在西方人眼里, 中国功夫无坚不摧, 他们给出场的会中国功夫的角色统一的赋予“厉害”的头衔。这表现在会中国功夫的主角都会有绝佳的身手, 也表现在会中国功夫的反面角色一出场就会给观众一种这一仗很难打, 对手太厉害了之类的紧张情绪。

中国功夫千变万化的招式与轻灵飘逸的人文色彩深深吸引了世界。不但是中国演员大量的演绎神秘高手角色, 例如李连杰的《龙之吻》、成龙的《尖峰时刻》系列等, 而且中国功夫也频繁的出现在由西方人自己演绎的电影中。《黑客帝国》中主角学习中国功夫的场面被视为经典, 其二、三部还将中国传统兵器纳入, 刀、枪、剑、戟等各式兵器在片中被广泛运用。《杀死比尔》这套系列电影对中国功夫的致敬程度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们不得不说, 中国功夫的确是我们的骄傲。

中国元素拥有巨大的市场价值, 说明我们的文化得到认同。但纵观近几年的重要电影节及电影评比中, 中国电影得奖却寥寥无几。而大量使用中国元素的国外电影, 却依然是重要奖项的大赢家。我想, 应该没有什么比《功夫熊猫》和《末代皇帝》更能说明问题了。前者形象是中国的国宝, 后者直接是中国的历史, 为什么西方人可以发现创新点而中国电影人却没有挖掘自己本土的文化及内涵?这是值得中国电影人反思的。中国元素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是中国的财富。中国电影人应不断提高社会洞察力和艺术创造力, 中国元素不能被利用, 而是应该被研究。只有探究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将商业与艺术结合起来。

世界电影史 篇2

世界经典名著电影:

【简爱】 【包法利夫人】 【巴黎圣母院】 【雾都孤儿】 【茶花女】 【三个火枪手】 【小婦人】 【德伯家的苔丝】 【成为简·奥斯汀】 【基督山伯爵】 【傲慢与偏见】 【红与黑】 【远大前程】 【荆棘鸟】 【乱世佳人】 【沉默的羔羊】 【安娜·卡列尼娜】【大卫科波菲尔】 【罗密欧与朱丽叶】 【呼啸山庄】 【悲惨世界】 【与狼共舞】 【汤姆叔叔的小屋】 【双城记】 【肖申克的救赎】 【爱玛】【理智与情感】【约翰·克利斯朵夫】 【拜伦】 【推销员之死】 【永别了,武器】 【伊豆的舞女】 【蝴蝶梦】 【哈姆雷特】 【神秘岛】 【老人与海】 【乞力马扎罗的雪】 【费城故事】 【宾虚】 【教父】 【复活】 【战争与和平】 【日瓦戈医生】【十诫】 【堂吉诃德】 【福尔摩斯探案】 【苏菲的世界】 【霸王妖姬】 【西线无战事】 【堂吉诃德】【阿甘正传】【钦差大臣】【百万英镑】【哈姆雷特】

【三十九级台阶】【谢利】【影子写手】【天方夜谭】【侠盗罗宾汉】【环游世界80天】【好兵帅克】【安妮日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孤星血泪】【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失乐园】【新福尔摩斯】【野性的呼唤】【海底两万里】【罪与罚】【浮生若梦】【环游地球80天】【少爷返乡】

盘点世界“茶电影” 篇3

茶电影中所涉及到的茶文化元素范围较广,包括茶的起源、茶的历史、茶道大师、还有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结合,例如移民问题,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问题,更有的茶电影作品牵涉到了政治问题。

如英国影片“East is east”(《东就是东》1999),讲述的是英国西北部一座工业城市里的茶叶与巴基斯坦移民的故事;意大利·英国影片“Tea with Mussolini”(《与墨索里尼喝茶》1999),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法西斯有关茶的故事。中国1982年拍摄的《茶馆》就是通过对茶馆常客善恶美丑众生相的刻画,讲述了三个被埋葬的时代,也通过老茶馆几十年的变迁,折射出一部苍凉悲怆的中国近代史。

茶电影中的茶一般不是作为主题出现的,而是作为某种依托工具,借此来展开剧情,即茶电影中关于茶的介绍一般不是专业性、知识性、全面性的讲解,而只是作为影片中的某一线索或元素。

例如,法国影片“Le the a la menthe”(《薄荷茶》1984),茶叶是作为移民与警察之间的一种联系纽带而出现的;在英国影片“The Lady Vanishes”(《失踪的女人》)中,一袋非常特殊的茶是该部电影的线索,继而成为证据,引导影片剧情发展。中国影片《绿茶》中,绿茶是作为一种算命工具出现的,只在影片开头和结尾处提到绿茶,其他部分几乎从未提及。

茶电影中以茶为主题的数量少,大多集中于一些茶文化丰富且发达的国家,如日本,英国。中国虽有着悠远的茶文化历史,古代每年各地都会向朝廷贡茶,现代有很多的茶叶大师,但因仍处于发展中国国家,茶文化产业不甚发达,茶影视依然较少。

“Ugetsu monogatari”(《雨后的朦胧月光》)是日本影片,讲的就是古代日本的茶叶。“Tokyo monogatari”(《东京物语》),讲的是当代日本茶。1992年的英国影片“Howards End”(《霍华德庄园》),讲述的是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有关茶叶的故事。“Sammy and Rosie Get Laid”(《萨米和罗西》),讲述的是英国的印度移民区里有关茶的故事。

茶电影中的故事有些是根据茶文化小说改编而来。茶影视产业的发展与茶文学艺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日本影片“Sen No Rikyu”(《一位茶师之死》),讲述的是在1618年,两名男子试图弄明白为什么茶叶大师千利休会在17年前剖腹自杀的故事。该片是根据井上安司的小说改编的。

中国茶电影发展后来居上,茶电影作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较大发展。 2005年,首部中国茶文化纪实电影《南方嘉木》(The South Ka Wood)开始拍摄。这部电影以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发展历史为背景,结合中国历史环境,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在社会中的社会形态和中国茶文化的精髓。2010年5月25日,世界首部中国茶文化纪实电影《南方嘉木》启动盛典在长兴县大唐贡茶院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国内外600名影视界专家、茶界专家、文化界专家学者等共聚顾渚山陆羽阁广场,共同见证了世界首部茶文化史诗巨著的启动典礼。这一影视作品在世界上影响巨大。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茶历史悠远的国度,也是世界上的茶叶生产大国,但是中国的茶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其发展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却略显缓慢。世界上关于茶的影视剧较早出现是在美国,英国、法国的茶影视剧也相对较多,中国却数量甚微,寥寥无几。我们应该向茶影视产业发达的国家学习,借助中国丰富的茶文化历史以及数之不尽的茶文化传说故事、文学作品,通过影视来宣传中国茶文化,使茶影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所突破。

再者,中国的文化典籍中关于茶的记录颇多,东汉的《神农本草》、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明代顾元庆《茶谱》等史书,均详细记载了茶叶的药用功效。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悠远而丰富,茶历史的变迁,茶叶大师,品茶会等众多主题都可以成为茶影视中的元素。

世界电影史 篇4

如今,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进入国内, 电影字幕翻译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 针对电影字幕翻译的研究众多, 但大多数都仅着眼于有限的几种理论, 其中以奈达的功能主义理论最为常见, 而关联翻译理论还未得到系统性的运用。因此, 本文将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探讨电影字幕翻译策略, 为译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2. 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2.1 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由斯伯波和威尔逊于1986年, 在其合著的《关联性:认知与交际》一书中正式提出。该理论是对格赖斯合作原则的批判和发展, 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

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 认知语境对话语的理解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关联理论则赋予了认知语境不同的含义。语境是一种心理构建, 是由听话人关于世界的一系列假设所构成的。它包含的各种信息便构成了一个人理解话语时的潜在认知语境 (Sperber&Wilson, 2001:15) 。而推理时是依据关联性, 它由推理过程中付出的处理努力和得到的语境效果决定, 可用公式表示为:关联性=语境效果/处理努力 (Sperber&Wilson, 1995:260) 。斯伯波和威尔逊还认为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 人们往往只期望产生最佳关联, 即听者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努力后, 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

2.2 关联翻译理论

关联翻译理论是由威尔逊的学生格特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特别针对翻译这一领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学界对于这一理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苏珊·巴斯奈特认为“关联翻译理论为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方向” (Susan Bassnett, 2001:2) 。林克难于1994年在《关联翻译理论简介》中首次对其做了基本介绍和分析。而后, 何自然和冉永平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认为该理论的不足之处是忽略了文化语境和其他因素的作用 (邝江红, 200897) .但迄今为止, 关联翻译理论无疑具有最强大的解释力。

“译文应该是同原文释义相似的接收语语段” (林克难, 1994:8) 。为达到目的, 译者首先需要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 据此进行推理。除此之外, 还得考虑读者的潜在语境中是否存在这样的语境假设。若存在, 调动的过程是简单还是困难, 是否需要读者付出过多的努力。从本质上来说, 它是一种交际行为。译者应“通过规范而有效的翻译, 使读者无需做不必要的处理努力” (Gutt, 2004:107) 。翻译同样是一个包含了原文作者、译者和译语接受者这三方的明示———推理过程。对于电影字幕翻译者来说, 成功地建立起原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最佳关联, 才是最好、最有效的翻译。

2.3 研究思路

本文将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 从表达方式、文化意象及情景语境三个方面, 对电影《楚门的世界》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和研究, 试图找出最佳关联推理策略, 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3. 案例分析:电影《楚门的世界》的最佳关联推理策略

电影《楚门的世界》的故事发生在桃源岛。主人公楚门从一出生就被选为《真人秀》节目的演员。岛上的一切, 包括家人、朋友通通是节目安排的。最开始他本人毫不知情, 但突发的演艺事故, 使他渐渐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当真相揭露后, 他选择自由的新生活。电影的台词中有许多亮点。本文接下来会选择代表性部分进行相应分析。

3.1 表达方式的最佳关联推理策略

翻译并不是简单的直译。中英表达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需要根据读者的表达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读者真正明白电影台词所要表达的内容。

Example 1:Truman:You’re going to the top of this mountain, broken legs and all.

译:你即使一瘸一拐, 也得爬上山顶。

很明显, 译者将原因和结果的位置进行了调换。在英语中, 人们习惯先说结果, 后说原因, 而中国人则恰好相反。若直译成“你得爬上山顶, 即使一瘸一拐”, 虽然观众明白它的意思, 但看起来非常地奇怪。因为, 它并不符合我们民族的语言习惯。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 碰到类似的句子, 都需要小心地翻译, 根据中文的表达规范来译, 减少观众在观影时所要付出的努力, 从而获得最佳关联。

3.2. 文化意象的最佳关联推理策略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这些同样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语言是字符和元素按照相关规则排列的集合” (Samovar&Richard, 2004:142) 。文化差异对翻译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翻译时需要考虑如何在两种不同的文化间建立起最佳关联。

Example 2:Christof:So hold on to your hats.

译:大家准备好。

“Hold on to your hat”按字面意思理解是“抓住你的帽子”, 但如果这样理解, 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其实是英语中的一个俚语, 表示“做好准备”。很多人都知道云霄飞车非常地刺激, 人们身处半空中, 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 经历极速变化。游客需要紧紧地抓住帽子, 才能不让帽子被风吹走。因此, 这句话常用来表示“在遇到令人惊讶的事前, 就做好 (心理) 准备”。这句话是导演让摄影师就位, 准备实拍跟直播时说的话。

英文中有许多习语或俚语。因电影对白属于口头语, 习语、俚语出现的频率会非常多, 所以这也是译者需要倍加注意的地方。

3.3 情景语境的最佳关联推理策略

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特别强调了语境对于翻译的重要作用。新的语境会赋予一个单词新的含义;离开了特定的语境, 单词则毫无意义。电影里有各种各样的场景, 演员表演时的动作、表情等都有可能改变单词或句子的本义。

Example 3:Christof:His eagerness to leave his mother’s womb was the very reason he was the one selected.

译:正因为他急于走出娘胎, 所以才获选。

电影中, 主持人询问导演, 为什么在那么多人中选中了楚门。导演用了一个强调句型做出了回答。而这种强调语气怎样才能在中文翻译中, 简单明了地体现出来, 则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正”表示“恰好, 刚好”的意思, 而且也有强调语气的作用。加了一个“正”字, 既简洁, 又有效地强调了导演所要表达的内容, 因而用在这里再适合不过了。

4. 结语

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楚门的世界》进行了最佳关联推理策略的简略分析。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差异和情景的变换, 对翻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译者需要弄清楚原文作者所表达的内容, 减少这些差异给人们造成的不便, 以观众能够接受的方式翻译出来, 也就是建立原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关联, 设法获得最佳关联, 避免人们做出不必要的努力。由于篇幅所限, 讨论有不足之处, 仍有待商榷。

摘要:根据Gutt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 翻译是一个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语接受者三者关系的三元二轮推理的过程, 翻译的成功在于最佳关联性的传递。电影《楚门的世界》是一部典型的黑色幽默片, 向人们阐述了楚门悲惨的人生, 而电影台词更是其中的亮点。译者在翻译时, 一方面需要认真研究原文所传递的信息;另一方面, 充分依据译语接受者的认知语境, 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加工, 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向译语接受者传递原文信息。本文依据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 分别从中英表达方式、文化意象及情景语境这三个方面分析电影《楚门的世界》的最佳关联翻译策略。

关键词:关联翻译理论,电影《楚门的世界》,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Lefevere, And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

[2]Gutt, E.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2-215.

[3]Samovar, A.&Richard, E.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142.

[4]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Cognition[M]. (2nd edition)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5, 122-261.

[5]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001, 15-125.

[6]邝江红.关联翻译理论在我国发展的轨迹[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7) :96-98.

《悲惨世界》电影感悟 篇5

---《悲惨世界》观后感

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1602 徐广慧 20160796 开心有趣的名著欣赏选修课,美丽端庄的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观看《悲惨世界》写观后感的作业。说来惭愧,《悲惨世界》这本文学名著从此小学开始就放落在我的书柜中,但除了仔细看了一下封面的插画,一直到上了大学也没有打开过这本书。小学时的我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就被他的书名所吸引,脑海中直接浮现多灾多难的穷苦人民捉襟见肘的悲惨生活,“世界”二字又宏大又充满神秘,究竟什么样的世界是悲惨的,究竟什么样的悲惨能以世界的角度来衡量。因此在上完一天专业课之后,回到寝室趴在被窝里打开笔记本,在一个美妙的夜里静心去欣赏这部伟大的作品。

影片一开头,介绍给观众作品背景,自法国大革命过去已经二十五年,新的国王已经上位,暗黑色的基调渲染表现冉阿让在服役期间的苦难场景,出狱后的他被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收留过夜,可能因为贫穷的驱使,他在夜里偷走了主教的银器,不幸再次被抓,在面临审判时,主教却告诉警察银器确实是自己赠送给他的,同时还把自己的银烛台送给了他,这一善举如同一把铁斧重击了冉阿让的灵魂,他跪在教堂里忏悔。原本因为偷了一块面包服役十九年的他把仇恨世界作为自己的毕生信条,却在此刻撼动,冉阿让已不复存在,一个新的自己获得新生。

八年后,电影的镜头转移到1823年蒙特利尔,影片又毫不吝啬的刻画穷苦人民的生活,严冬将至衣不蔽体。在一家破烂的小纺织工厂,女工们动作整齐的剪裁衣料,在面色肌黄的女工人之间,一位皮肤白皙面颊红润秀发善良的芳汀小姐让我眼前一亮,面对工头的骚扰不为所动,面对恶女工的欺凌弱小无助,最后因为被人揭发有私生女被赶出工厂,在影片的另一处小高潮,她跪乞求马德兰厂长不要解雇自己时,也就是改头换貌的冉阿让。面对当时的礼节传统,冉阿让忍心抛弃了她。失去了收入来源的芳汀,为了抚养自己的女儿,不惜卖掉自己的秀发与牙齿,绝望的她扶着额头哭泣道:“我曾经梦想的人生,和现在相比是如此不同,梦,被扼杀了。”在原著中芳汀堕落成为妓女,但影片里,一位先生要来侵犯她时她用尽最后的力气反抗,招来了沙威警察,此时冉阿让出现,看到了因为自己的过错让一位美丽活泼的少女变得如此狼狈可怜,他决定担当起照顾芳汀的责任。紧接着,影片开始了沙威与冉阿让的第一次对决,沙威承认错误把市长错当成逃犯冉阿让,并报之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犯人,此时冉阿让开始巨大的内心斗争,此刻的他已经是威望的市长、富有的商人,如果选择自首,不仅自己要回到苦难的牢狱生涯,数以百计的工人也会因此失业,可如果选择逃避让一个无辜的老人背负罪名,(在这里我想到了最近看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一个情节,鲍勃先生乞求劝说赫尔克里·波洛推理找到谋杀案凶手时,道:“如果警察来判案,他们会定罪给拉美商人,仅因为他的拉美身份,或者定罪给非洲医生因为他的皮肤。”,法院的定罪如此不讲理也是那个时代的悲惨性的体现。),冉阿让又觉得自己的良心会被谴责,经历一番巨大的挣扎,他最后脚步坚定大步流星的走进法院,在众人诧异的眼神中大喊:“我是谁,我就是,24601。”然后他回到了医院,目睹了芳汀的离去,带着她的遗愿在沙威的追捕下逃跑了。然后影片的视角又来到了德纳第夫妇,这一对贪婪自私的夫妻,典型的市侩庸俗的形象,他们压榨住宿的客人,经营黑心的生意,虐待幼小的珂赛特,他们如同敏锐的猎豹时时刻刻在嗅着金钱的气息。冉阿让从他们的手中解救出珂赛特后,给予了她慈父一般的关爱,细心呵护她成长。

影片经过时间跨度,来到了1832年,巴黎。同样是从宏观的大镜头展现饥饿的穷人们乞求富人的施舍,但是在这里的镜头又与1823年有所不同,1823年的基调阴森灰暗,1832年的基调却有阳光沐浴,在衣衫褴褛讨饭的人群之中还有年轻可爱的小孩子与热血的青年们,我想导演在这两处同时展现贫穷人民的生活,也对比反差出1832年的人们虽然生活艰难,但他们中间冉冉新生出新的革命力量,有一群热血蓬勃的青年如朝阳一般是这个国家人民的希望。在这里马里尤斯与珂赛特一见钟情,在爱波宁的帮助下马里尤斯幽见了珂赛特,可好景不长,被人发现了行踪的冉阿让无奈又要带着爱女逃离,珂赛特匆忙之中留下一封信被爱波宁拾到。这里的青年人爱情刻画也展示了该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影片中的爱波宁是最让我感动的角色,原本集父母宠爱于一身的她,因为家庭不幸的变故,自己也要跟随父母一起过着偷盗欺骗的日子,但是在她自私贪婪的父母的家庭熏陶下,爱波宁仍有一颗为爱无悔付出的纯洁的心灵。她帮助马里尤斯寻找珂赛特的住处,仅因为马里尤斯对她笑起来的谢谢;目睹了马里尤斯跟珂赛特的幽会之后,心灰意泠的她站出来阻止父亲入侵冉阿让的家,还因此遭到了父亲的毒打;拿到了珂赛特留下的书信,她在雨夜里的无助的哭泣。“我爱他,却只是一厢情愿。”在雨夜她心碎的呻吟。为了爱她选择成全,把书信交给了马里尤斯。命运如此有趣不可估量,孩童时爱波宁穿着好看的小花裙被妈妈宠爱的亲吻着脸颊,时过境迁,在少女本应该最美的花季,当珂赛特仙气飘飘头戴礼帽身穿美丽的裙子美好灿烂挽着冉阿让的手臂出现在集市时,而她穿着肮脏沾着泥土的裙子,头发污油面色灰暗,跟随她的父母一起苟延残喘的求生。她望着她心爱的男孩,可是她的心上人深情款款的凝视珂赛特。命运如此没有征兆,如果影片里的她妒恨珂赛特我觉得都是正常的,然而她却成全保护了马里尤斯与珂赛特的爱情。对此我感受到一丝震撼,爱波宁的悲惨与善良让我动容让我难过。

影片进入他的新高潮,人民的起义反抗,也是这部作品政治性背景的展现。在这部分,有两处最让我触动感叹,一处是为收集子弹逃出壁垒而被敌人射死的小男孩加夫罗契,另一处是起义军已经面临崩溃的地步,在逃生时他们乞求周围邻居开门而遭到拒绝,他们高呼“求求你们把门打开”,可是对面却关上了窗户。小男孩象征着新的希望,他的死让我心痛,麻木不仁的市民也形成鲜明对比,不想受牵连而无视了绝望求助的人们。起义失败,冉阿让救出来奄奄一息的马里尤斯,被冉阿让放过一次的沙威,打破了心中一直坚守的法律志高无上的原则,放走了冉阿让,他自己也无法接受而选择自杀。沙威的自杀,让我思索很久其中的原因,我想沙威算是固执的正义派,他出生在监狱,因此他把惩罚罪恶当成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不会变通,一个信念用一生来守护,但是冉阿让让他的原则被撼动了,冉阿让是有罪的,但是他的正义善良又大过了他的罪行,追捕冉阿让是他一辈子的理想,然而在梦想实现的那一刻他背弃了信念,放走了冉阿让。可能经历了起义,他也无法判断谁对谁错,这个社会真正的善良在哪里,他又应该怎么做,所以最终他选择了死亡。

看完了两个小时三十七分钟的电影,已经快接近凌晨两点了,如此一部宏伟的著作真的让我感受到经典的伟大,《悲惨世界》其中每一个人人物都是有自己的悲剧,一个个小人物的悲剧串联在一起交织形成这个时代的悲惨,翻阅相关资料我得知,这本书也是雨果二十多年准备策划撰写的,原名是《苦难》,在他经历了人生种种之后,又对这部著作进行修改,最终命名为《悲惨世界》。小人物,大世界,能够品读这样一部经典我觉得很荣幸,他也为我的人文阅读填上浓厚的一笔。

打造世界一流电影学院 篇6

时光纵横,光影相叠。当中国电影越来越成为一种工业的时候,盘点近年中国电影事业格局,进步显著,亦喜忧参半——国产片日益多样,但是仍旧在陡增的进口片中备感压力;市场运营机制正在走向成熟,然而管理专业化依然前路漫漫;电影行业新人辈出,却还需要更多能够引起国际影业惊呼的“中国面孔”。产业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中国电影事业飞速发展,人才培养的提升十分迫切。对此,北京电影学院义不容辞。站在新起点上,学院如何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记者专访了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侯光明教授。

早春二月,阳光已带暖意。侯光明书记在办公室里接受了采访,追溯校史,展望未来;回顾传统,强调创新;阐述打造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发展战略。

在继承中发展

2013年将至之际,在北京电影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上,学院四位前辈铜像正式落成,矗立校园,先人之风,启迪后辈。在继承中发展,一直是北京电影学院的重要轨迹,校史上,前辈奋斗开拓形成的精神、传统,都以各种形式保存、继承和发扬,作为一种精神感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北京电影学院人。

《中华儿女》:为四位学院前辈塑像,并进行如此庄重的揭幕仪式,学院的初衷是什么?

侯光明:在上世纪30年代,以这四位先贤为代表的一批电影人,响应中国共产党人的号召,以振兴民族电影、复兴民族文化为己任,投身进步电影事业,拍摄了一批传世精品,创造了那个时代电影创作的辉煌。随后,他们辗转延安、东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中,坚持电影创作、电影教育,拍摄了大量珍贵历史影像和大批优秀电影,培养了一大批电影人才,为人民电影事业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高瞻远瞩,以创建中国人自己的电影大学的气魄,创建了北京电影学院前身——表演艺术研究所,为学院的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作为后辈,我们理应继承和发扬他们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精神,响应文化强国的时代召唤,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文化强国、电影强国的重任。

《中华儿女》:这与您到任后在第一次讲话中所谈到的一样,“既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更感充满信心,未来可期”,听起来分量颇重。站在当下,学院会怎样在继承既有传统的同时谋求规划和发展?

侯光明:的确,当时这几句话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北京电影学院60多年的历史脉络,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孕育发展阶段;1950年建校至“文革”是创立发展阶段;1978年恢复招生至90年代是改革发展阶段;学院在新世纪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梳理这四个阶段不难看到,学院的发展曲线与国家进程相吻合,即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创立于新中国建设发展之时,与国家一同经历了改革发展的巨变,又在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民族振兴,建设伟大梦想。建院六十余年来,我们一直秉持着“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精神传统,但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电影产业突飞猛进发展之际,电影教育也要随之发展。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中国电影教育的“领头羊”,面对新时期的发展与挑战,提出了“盖大楼、育大师、著大作、拍大片、养大气”的办学思路,在包容中引领,在承继中启新,边完善边实施,整体推进,办学实力稳步提升,国内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中华儿女》:2012年,学院建设新校区,积极推动“三家共建”,启动“2011计划”,请您介绍一下这些成果对学院未来发展的意义。

侯光明:目前全国开设电影教育专业的院校不少,但真正高质量地将理论、影视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为一体的院校只有北京电影学院。近年学院的录取比例普遍偏低,但社会需求旺盛。招生规模相对于巨大的社会需求尚须扩大。这也是学院启动新校区建设的重要初衷。就学院发展而言,提高质量首先需要适度扩大规模,没有一定的规模就没有一定的质量。电影学院未来的发展应该是适度规模与质量提升的统一。

文化立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2012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张思庆凭借短片《拾荒少年》勇夺台湾金马奖最佳短片奖。一片掌声中,张思庆本人和同学却依然平和淡然,打开校园论坛,还能看到大家围绕片中人物的口音问题讨论得热火朝天,甚至不惜以汉语方言区域分布等汉语言方面专业内容作为论据来一争高下。

想要酿成经典,细枝末节皆文化。

《中华儿女》:学院党委在2012年提出“盖大楼、育大师、著大作、拍大片、养大气”的办学思路,并将2013年确立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化建设年”,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侯光明:电影是艺术、技术和产业的高度浓缩体。国家发展战略赋予电影产业和电影教育的任务越来越重,电影产业和电影教育对国家发展也必须给予越来越多的支持。目前,文化强国已经是时代之声。文化强国首在电影强国。电影强国首在电影人才培养。作为全国唯一一所电影专业院校,电影学院责无旁贷。我们现在谈文化建设,是扎根于我们的学科体系和文化传统精神的,是让老师和学生的价值追求溶于价值理念中,真正感受电影人才的培养对于中国电影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道路中起到多么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华儿女》:虽然您本人之前长期从事理工科工作,但是您本身热爱电影,并且在上山下乡、中国驻日使馆工作等人生不同阶段,都与电影工作有着深厚缘分。从您自身经历来讲,您认为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在民众教育等方面能起到哪些作用?

侯光明: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各个时期和阶段,总是恰逢社会大变动大发展,个人的经历也往往打上时代的烙印。我在1974年插队时主动当过电影放映员。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到放电影时,十里八村的百姓不论寒暑风雨都兴致高涨地赶来看。放映完,经典台词就在田间地头流传广泛。我也是从那时起感到,电影确实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考入大学后,我在北京理工大学学光学专业。后来在驻日使馆工作期间,电影是我们和留学生宣传、交往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对外交往中,电影经常被当成一个国家的名片,这些都让我感觉到电影不仅仅是娱乐大众的精神食粮,而且是重要的文化工具。

《中华儿女》:那么针对目前的电影教育现状,您认为还存在哪些欠缺或不足?

侯光明:多年来,北京电影学院一直致力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专业技术扎实过硬,但是也造成了通识教育薄弱,部分学生人文社科基础教育薄弱,艺术创新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院目前的考虑是,如何努力端正对学生培养方向的认识;为此我们打算成立人文教育委员会;开展一些资源整合和指导工作;明确电影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并根据人才标准确定电影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具有比较浓厚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职业素养和科学素养”。

《中华儿女》:学院打算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侯光明:一是制定科学的目标,既不能为眼前的条件所拘囿,又不能脱离基本的环境和条件;二是完成目标要始终如一;三是目标要有实现路径。

“5+1”战略,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

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期间中美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其中一条即是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这无疑是继1994 年中国引进分账影片、2001年加入WTO之后,又一个改变中国电影产业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

自从《红高粱》等电影亮相世界最具权威性的三大电影节之后,中国电影全面走向国际。虽然一路步履蹒跚,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但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建立中国电影教育的新理念、新机制,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电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真正实现中国电影业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又成为中国电影人才教育的新课题。

《中华儿女》: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是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请问学院对“世界一流”的标准是什么。

侯光明:判断一所大学是否世界一流,关键标准有四条:一是能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长远的;二是能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这是大学最直接的价值体现;三是在国际可比的关键指标上进入世界前列,这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四是要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这是大学软实力的要求。

《中华儿女》:我们为什么在现在这样一个时期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目标?

侯光明:虽然北京电影学院现在还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但我们有信心能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而这种世界一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是我们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教育体系的重要体现。学院认为目前条件已经具备,时机也逐渐成熟。原因有四:第一,近一个世纪的电影教育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第二,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中国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后盾;第三,当代中国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第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电影强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中华儿女》:为创建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学院党委提出了关乎学院发展设计的“5+1”战略,请问具体内容是什么?并取得了哪些进展?

侯光明:“5+1”战略具体包括“学科专业拓展与质量提升战略”“强师兴校与机制创新战略”“科研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加强外联和国际化战略”“校园拓展战略”等五大发展战略和进一步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十二五”规划。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学科专业拓展与质量提升战略已形成总体思路,确立规范、创新专业结构与学科体系,多元、立体的实践体系;强师兴校与机制创新战略已完成实施方案,建立复合型的联合培养机制、产业化的项目培育机制、国际化的联合培养机制、“强师兴校”的创新机制和教学科研创作一体机制;科研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以申报成功中关村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园和启动“2011计划”申报工作为标志取得积极进展,建设高水准的教学质量工程和高端实验室和示范基地;加强外联和国际化战略,以申请“三家共建”和开展合作项目为标志取得阶段性成绩;校园拓展战略经过艰苦努力,通州新校区今年六月正式破土动工。党建和文化建设工作规划也已经形成明确的实施方案。我们在总结、继承、发展之前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新时期学院科学、全面、合理的学科与专业教育体系,以形成更加系统的以电影创作实践为主要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华儿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5+1”战略深入实施过程中,请您对北京电影学院未来所要承担的责任进行简要阐述。

世界电影史 篇7

关键词:《完美的世界》,主题,人性之光

电影《完美的世界》 (perfect world) 是著名好莱坞电影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作品。影片采用的是好莱坞电影常用的艺术风格, 在故事的展开过程中, 通过在越狱罪犯与人质之间的关系发展作为情感传递的结构, 运用层层递进的方式, 不断地引领观众进行邪恶与善良、尊严与信仰、人性与现实之间的反思与追问。本文主要通过深入到《完美的世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内在的精神世界的真实与分析, 用独特的视角来审视电影主人公所追求的完美世界, 以及现实与人性的冲突所造成的难以均衡发展的完美结局, 最终揭示其“人性之光”的主题。

温暖人心, 这是《完美的世界》给观众最大心灵震撼的一个地方。它的人性的光辉温暖之处, 强烈的敲打着观众的内心深处, 让人觉得感动和酸楚。节奏舒缓, 画面唯美, 仿佛是个不可能发生的故事, 却描述的是那样的真实。每每回味都能被那份善良、真诚与童真所打动。

在整体的剧情与故事内容设置上, 电影《完美的世界》并没有实现电影创作的太多的创意与发展, 其中的诸多故事元素依然是好莱坞的常见元素, 诸如:警匪、越狱、枪战、公路、西部牛仔等等, 然而这些创作元素并没有将其塑造成为一部艺术气息浓厚的好莱坞经典电影。该作品最能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与冲击力的力量来自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对于人们常见情感的一种细腻刻画与表达, 通过多元化的精神世界的展示引发观众对于“完美”世界的更多思考。在整个故事发展进程中, 导演并没有采用什么过于复杂的表现手法, 电影特技以及故事节奏实现主题的表达, 而是采用缓慢的节奏、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故事的排篇布局, 整个故事的跨度也就是仅仅几十个小时而已, 然而, 我们却可以从这一个节点之上清晰地了解主人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其实, 纵观整个影片的故事发展不能发现, 整个故事架构都是围绕着布奇和菲利普之间, 逃亡的过程之中二人产生了超越时空的情感关系。虽然二者是绑架与被绑架的关系, 但是童年中有着缺失的二人却共同经历了另一个美好的世界。此外, 影片的故事架构中还有一条重要的线索, 那就是以瑞德局长所代表的社会正义力量, 这也成为整个故事架构中充满导演特殊的创作思想的存在与代表。

在《完美的世界》中,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所要传递给我们的主题是关于人性、成长和世界观的思考。

(一) 人性的两面:邪恶与善良

邪恶和善良是人性的两个方面, 通常也是水火不容的两股力量。在电影《完美的世界》中, 人性主体之中关于邪恶与善良的较量却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和主题所在, 影片之中主人公布奇就是这个主题表达的关键所在, 邪恶与善良的在他身上得到交汇与诠释。布奇在电影之中是一名越狱的杀人犯, 在角色的定位与人物设置上使其成为邪恶力量的代表者, 然而, 他却在逃亡的途中杀掉了自己的同伙。我们在对布奇的角色认知和主题理解上受到情感的影响, 认为布奇是出于正义的力量而伸出援手, 但是布奇的行为之中依然存有邪恶的因素。布奇作为一名穷凶极恶的越狱杀人犯同时, 也拥有一种善良和正义的力量存在。人性之中的邪恶与善良绝非是清晰可见, 二者往往是纠结在一起。

人性之中邪恶与善良的展现绝非是因为人物的特殊或者的角色的变化, 而是人类本性的两个方面的体现, 两种力量的交织。人性的完美其实就是人性之中两种内在力量的矛盾与平衡, 往往在一种力量占有优势的同时另一种力量也在内心深处集聚着力量, 这也成为人性的不完美之处。

(二) 童年的缺失:父爱与反抗

父爱是电影《完美的世界》之中隐藏至深的一个主题, 布奇在影片之中对父爱的感受的理解与阐述, 以及他与菲利普逃亡之中情感关系之中所蕴含的类似于父子的感情都是电影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在布奇的人生经历之中, 童年的缺失、对父爱的渴望成为内心深处一种纠缠复杂的情感力量。与此同时, 菲利普对于父爱的缺乏以及童年生活的单调和乏味成为二者的契合点, 菲利普犹如布奇的一面镜子, 保护菲利普就像是保护童年时的自己。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在电影之中, 菲利普悠然地坐在飞奔的汽车之上, 犹如一条时光飞船静静享受童年的美好与梦想。布奇教会菲利普使用手枪、用平等语言与其沟通, 其中充满了浓浓地父爱。

(三) 世界观:信仰和尊严

信仰和尊严是人性构成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信仰成为支持人性存在的重要基础, 而尊严则是人类本能和本性的体现, 同时也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基本态度与外在表现。在电影的故事发展进程中, 尊严成为主人公行为展现的重要方面, 布奇阻止同伙强奸菲利普的母亲是对其尊严的一种保证;布奇在与菲利普的逃亡生活中不断地鼓励他的独立、保护他的生存权利、尊重他的选择与意见。瑞得局长对布奇的了解以及生存权利的尊重, 不仅是希望布奇能够放弃暴力, 更是对他尊严的尊重。主人公所表现出的这种品行, 不仅是故事得以发展的重要品质, 更是人性发展的重要基石。信仰是影片之中重要的潜在主题, 虽然其有着不同的定义与抽象的意识概念, 却是影片之中主人公信仰世界里重要内容。布奇的精神世界中, 追寻完美的世界是他重要的信仰, 他父亲所寄给她的阿拉斯加的美丽图片成为他的信仰, 也就是动力的来源, 这或许是其越狱行为、挟持菲利普、逃亡阿拉斯加的重要动力。在人们的意识之中, 信仰虽然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但是却有着无穷的动力, 他们在追寻信仰的过程中, 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与人性的多面。

令人惊讶的是, 影片《完美的世界》的结局却并不完美:主人公被枪杀。因此, 观众往往是在悲伤与眼泪之中离场。在这个充满悲伤的结局中并没有更为明确的主题导向,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只是告诉我们:电影只是与“PERFECT WORLD”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却是没有观众想要看到的完美世界。面对着最后的结局和疑惑, 不完美的结局却是现实的存在, 人性的认知与救赎或许才是导演所要思考的主体。在整个影片的故事进程中, 影片所要表达的并非是完美世界, 而是不完美的人性与结局的启发与思考, 布奇的最终结局或许是最为合理的结局。面对着充满悲伤与疑惑的结局, 观众能够更加清晰的认知:邪恶与善良是人性的两个方面;父爱与反抗是主人公的本能行为;尊严与信仰却是人性的基石与外在表现, 这些元素的交融与混杂赋予了观众深刻思考的机会。当诸多的因素实现交汇、重复、交织的时候, 能否具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实现多种力量的平衡或许是人类最为期待的, 但是, 不完美的结局却是一种生活常态。

参考文献

[1]青溪.永不言倦的老牛仔——伊斯特伍德[J].大众电影, 2006 (20) .

[2]毛斯.最后的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J].电影新作, 2004 (06) .

世界电影史 篇8

随着近年《老男孩》《一触即发》《一部佳作的诞生》等微电影作品的爆红网络, 微电影这种新的电影形式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 进入大学校园, 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和追捧。随之, 各大学都开始举办微电影比赛之类的活动, 一大批由学生制作的校园微电影作品涌现出来, 其中不乏佳作风靡校园, 成为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微电影, 顾名思义, 是比常规电影微小的电影, 可以单独成篇, 也可系列成剧, 其“微”在故事短小精悍上, “微”在观众的碎片化时间利用上, 当然, 也“微”在投资和制作周期上。大学校园里始终有着一批热爱电影的年轻人, 以往大电影时代的高制作成本、长制作周期等高门槛让他们望而却步, 而微电影的出现让这样一群有激情、有创意的大学生终于有了自己制作电影的机会, 让他们的思想有了新的呈现方式。目前, 校园微电影多为学生自编、自导、自演, 以校园生活为故事背景, 讲述大学生群体的某种情感。也有一些更具创新精神的学生开始把微电影的视角深入社会的深处, 通过校园里发生的故事展现他们眼中的社会和世界, 一些优秀作品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热捧。

当然, 制作微电影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 仍然是诸多学生电影爱好者集体协作的事情, 所以, 大学生电影爱好者协会、微电影协会等学生社团是他们的聚集地。而这种聚集推动着微电影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使微电影在繁荣校园文化和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优化学校社会形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期《校园》栏目把视角投向了大学校园里热爱微电影的学生群体, 希望透过他们的故事让人们看到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活力, 同时, 给热爱微电影的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推动大学校园文化的繁荣。

世界电影史 篇9

关键词:法国生态记录电影,吕克·贝松,《亚特兰蒂斯》,雅克·贝汉,《微观世界》,《迁徙的鸟》,吕克·雅克,《帝企鹅日记》

近20年来, 世界上最著名的几部关于自然界的纪录电影均出自法国人之手。1991年, 深爱海洋的著名导演吕克·贝松出品了《亚特兰蒂斯》, 成为威尼斯影展开幕大片, 开启了法国当代生态电影充满人文关怀之先河。1996年, 雅克·贝汉完成了描写昆虫界的《微观世界》, 2001年《迁徙的鸟》公映。2005年生物学家出身的吕克·雅克执导的《帝企鹅日记》引起了热烈反响。

有人说, 法国生态纪录片是“用摄影机书写自然史诗”。用“史诗”来做比喻再恰当不过了, 这几部法国纪录片不仅以美轮美奂、充满诗意的镜头展现了海、陆、空及极地生物们的生活, 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记录了它们的习性和生存状态, 更加倾注了人类对自然界、对其他物种的温情和人文关怀, 以及对人类自身造成生态破坏的反思。

一、科学与严谨——法国生态纪录片的结构特色

法国生态纪录片一般来说, 解说词精简洗炼, 在结构上有着严谨和清晰的脉络。

《亚特兰蒂斯》分为11幕, 只在片头有画外音, 此后就以简洁的词汇作为每一幕的标题, 分别为“破晓·光线”“灵魂”“运动”“游戏”“优雅”;“夜晚”“信仰”“慈爱”“恋爱”“恨”;“次日·起源”。通过这11幕, 影片展现了浅海、深海及海面上的一天一夜, 纪录了生活在其中的鱼类、水中哺乳动物、水陆两栖动物的生活场景, 以及海中植被、地貌, 和沉没于海底的人工造物。

《微观世界》从时间上分为旱季与雨季, 白天、夜晚、凌晨, 在空间上分为低空、地面植被中、洞穴和水面, 收录于镜头中的昆虫种类不计其数。

《迁徙的鸟》根据候鸟们的飞行路线划分, 每一种鸟类初次出现在镜头中时都标注了它们的名称、飞行里程、起点和目的地。影片中共记述了15种候鸟的航程, 它们的足迹遍布欧洲、远东、非洲、美洲、南极、北极, 完成了一年的飞去、飞回以及求偶、培育后代的过程。

《帝企鹅日记》由于记录对象的唯一性, 则以较单纯的线性陈述来进行拍摄。

二、高雅细腻——法国生态纪录电影的美学特征

法国生态纪录电影有着超高的艺术水准, 其高雅细腻的美感达到了无法企及的高度。

极地世界的美超出了一般化的审美经验。吕克·雅克镜头下的南极有着超现实的模样, 冰山的造型仿佛抽象画家笔下的创作。与画面相配合, 配乐带有冰冷的机械声, 沉静而洗炼。帝企鹅在吕克·雅克的镜头下与其说憨态可掬, 不如说更加矜持沉稳, 是遥远世界里穿着黑色燕尾服的贵族。连企鹅们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声音都是平静淡漠、惜字如金。《帝企鹅日记》这一清冷风格和冰雪覆盖的南极保持了一致, 整体感觉格外清雅。

《亚特兰蒂斯》的画面透露出神圣的美感。大海本身的深邃神秘, 深海生物的奇异, 水中姿态特有的优雅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画外音极为精简, 配乐成为诠释画面的最好工具。比如密密麻麻的鱼群出现时, 配以了下课铃声和激烈的讨论声, 仿佛置身于大学校园, 看到学生们在认真地交换观点。影片的最后一幕“次日·起源”, 奇异的海中光景犹如太空世界, 令人恍然觉得影片表现的是海中的一日一夜, 亦是永恒。

《微观世界》和《迁徙的鸟》则表现出典雅美和无比的细腻。《微观世界》镜头下的昆虫、植物都美妙绝伦, 影片尤其细腻地记录了一只蚊子的诞生。清晨, 在水面上蜕变的蚊子依次举起纤长的腿, 充满了庄严的仪式感, 不禁使人感叹, 原来在自然界, 任何生命都是神圣和优美的。

三、爱与美拯救世界——法国生态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对我而言, 美好的感情是唯一重要的东西。我们需要与自然界和平相处, 因为人类不可能孤单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雅克·贝汉在接受采访时说。于是《迁徙的鸟》开篇部分出现了热爱飞鸟的小男孩奔跑着追随灰雁群的镜头。当一只灰雁被河中的渔网缠住脚蹼, 无法与同伴们一起展翅高飞的时候, 小男孩冲过去割断渔网, 目送这只落单的大雁腾空而起, 追赶自己的队伍。镜头切换, 这群灰雁飞过城市的楼群, 飞过塞纳河和巴黎铁塔, 朝目的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飞去。终篇处, 次年, 经历艰难险阻, 伤亡惨重的灰雁群飞回法国, 那只脚缠渔网碎片的灰雁依然幸存, 与长大了一岁的男孩再次相遇于河边。也许对于一部纪录片而言, 这些镜头有点情节化, 但这就是充满激情、不顾一切的法式浪漫, 是“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具体体现, 也是法国生态纪录电影有别于其他国家同类影片的最明显特征。

片中, 摄影机时而与各个种类的候鸟在全世界平行飞翔, 用候鸟的眼光看这个世界, 时而拉开镜头, 用人类的目光注视这些堪称伟大的生物。在迁徙的过程中, 它们经历了千难万阻, 有自然界的严寒、酷热、风暴、雪崩、干旱、天敌的扑杀, 也有来自于人类的枪击、捕捉、以及工业污染造成的伤害和死亡。加拿大雁在红土上小憩, 遭遇了狂奔的野马群, 有一只雁被踏伤, 无法起飞, 孤单地停留在贫瘠的土地上。枪声响起, 猎狗吠叫, 飞行队伍中有数只鹳鸟哀伤地划落, 其余的则继续旅程, 一路飞过高擎火炬的自由女神像。工业机器怪兽发出巨大的哄鸣, 红胸黑雁穿越东欧重度污染的工业基地, 它们在浓重的白烟里几乎迷失方向。它们降落在正在排放着工业废水的河中, 勉强饮水解渴。它们在油污中走过, 一只雁滑陷在粘稠的油污中, 越陷越深、翅膀被黑色油污黏住, 再也无法起飞。沙滩上, 一只涉禽类小鸟拖着受伤的翅膀蹒跚行走, 遭到螃蟹的围攻, 很快它就被蜂拥而上的螃蟹蚕食掉了。

同时, 在旅途中它们也经历了美好的时刻。飞越长城的丹顶鹤在雪地上优雅起舞。俄勒冈的克拉克水鸟跳着激昂的水中芭蕾。大海上空的鸟儿疲惫已极, 却难以找到漂浮物歇脚, 幸有一艘轮船航行在海上, 鸟儿们降落在甲板上休息, 得以生存。远离城市的麦田里, 鸟儿降落觅食, 包着头巾的老婆婆慢慢走近它们, 伸出手, 送给它们食物, 警惕的鸟儿在几经试探后终于接受了老婆婆的馈赠。亚马逊河上, 一只聪明的蓝色鹦鹉用喙打开笼子的旋钮, 展翅高飞。

这些镜头, 有对候鸟们面对自然界考验时果敢坚毅的歌颂, 有对不幸的哀叹, 有对友爱的赞许, 也有对人类自身的反思。

《亚特兰蒂斯》的开篇以标题“破晓·光线”隐喻了《圣经·创世纪》中的箴言:“神说, 要有光, 就有了光”。结尾处, 镜头从海里升到空中, 拍摄到一艘轮船在航行。与“次日·起源”这个标题相呼应, 暗示了人类及文明起源于海洋, 人类对于海洋的情感是一种对发源地本能的热爱。

《微观世界》镜头下连毛虫、蚊子都是美丽的, 只有饱含着爱的眼睛才能摄取这样的画面。影片最后晨钟响起, 儿童唱歌, 人声渐渐鼎沸, 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密不可分。

《帝企鹅日记》则以男声、女声、童声的第一人称为画外音, 用拟人的手法揣摩企鹅们的心理, 是一种推己及人的人文关怀。

结语

世界电影史 篇10

笔者通过对世界电影史的梳理,发现了这样一个轨迹:世界电影的重心起初是在欧洲,但是世界电影的重心却在一战后由欧洲转到了好莱坞,而当我们深层次地去探究为何世界电影的重心发生了偏移时,会发现技术的发展扭转了整个世界的电影格局。好莱坞用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电影技术向全世界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好莱坞则利用其无以伦比的电影技术,让全世界看到虚拟的技术手段甚至能够缔造比摄影机拍摄更加真实的视觉效果。好莱坞向全世界印证了技术对于电影而言的本体性地位,并成功地使得整个世界电影的重心都为之转移。

回顾新世纪以来近十年来的国产电影创作,长久以来甚至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尤其是当面对好莱坞强大的技术手段在全球电影市场缔造的极端视听体验,国产电影的创作者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迷失了方向。但通过对近十年来国产电影创作的梳理,却不难发现技术的本体性地位实则早已悄然植入了国产电影的创作之中,只是这种创作观念上的变革历经了起初对好莱坞强大技术手段的无意识盲目跟风、到跟风失败后对这种技术上的“拿来主义”的理性思考、直至最终幡然领悟技术对于电影本体性地位后的再次尝试。十年的时间,国产电影创作者们终于认识到技术对于电影而言既非一种简单的手段、也非一种催生票房的噱头、而是起着不可替代的本体性地位。

以下笔者便将通过对这十年来国产电影创作在技术层面呈现出的变化进行比照与梳理。

将技术作为噱头的盲目跟风期(2002-2007年)

与其称这段时期为国产电影的狂热期,实则称为迷茫期更为恰当。在这一时期,由于国外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强大的数字技术。国产电影的创作者们完全迷失了方向,国内电影创作者们起初认为,中国之所以未能诞生出像好莱坞大片一样艺术与技术俱佳的电影,可能是因为国产电影缺乏投资,倘若有了资金的注入,中国也能拍出优秀的大片。于是从2002年开始,先后涌现出《英雄》(2002)、《无极》(2005)、《满城尽带黄金》(2006)、《夜宴》(2006)等等一系列国产“大片”,然而这些所谓的“大片”并未如国内电影导演所预料的那般叫座又叫好。倘若探究原因,实则还是归结到了观众的心理认同机制上,通俗来说也就是观众对电影技术的要求变得越来越挑剔,如果说观众在此前的观影过程中获得了一次非常逼真的视听体验,那么当他再看到不是很逼真的技术效果时,便会产生失望的情绪。这一时期国内电影在技术的上粗糙与国外电影技术的上完美一旦发生比照,观众势必会产生质疑之声,因此在经历了初次探索的失败之后,中国的电影创作者们开始陷入一致的冷静与反思中,于是国产电影的创作开始进入到下一时期。

新技术尝试失败后向传统摄影手段的回归(2008-2009年)

在经历对国外电影技术的盲目跟风后,国内电影导演们开始纷纷陷入冷静的思考期,于是通过下述表格所提供的2009年电影票房数据表便不难发现,这一时期国产电影的创作轨迹早已悄然之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即国产电影对于技术的运用开始趋于冷静。除了主旋律影片《建国大业》尚且能与《2012》、《变形金刚2》这样的国外进口影片强大的票房号召力相抗衡之外,其余的国产影片均显得势单力薄,尤其是这样一个特征尤为明显:即以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在发觉国内电影技术与国外尤其是好莱坞技术仍有很大差距后,便开始纷纷“转型”,张艺谋在《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未取得预期中的成功后,转而去拍了喜剧片《三枪拍案惊奇》,尽管在票房方面依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不难发现,张艺谋已在悄然之中暂时规避了对于国产“大片”题材的探索。陈凯歌也依旧如此,在《无极》并未取得突破性的尝试后,陈凯歌转而创作了其最擅长的题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掘,于是在2008年,陈凯歌拍出了《梅兰芳》,尽管情节的构建、题材的表现依稀仍有些《霸王别姬》的影子,但不可否认这部电影从故事层面来说依旧是一部上乘之作。于是纵观这一时期的国产电影创作,不难发现,无论是张艺谋陈凯歌,国内导演无疑都是非常聪明的。在对技术的使用上他们并没有一味的逆流而上,而是纷纷开始转回自己所最擅长的题材创作上,张艺谋导演延续了其一贯敏锐的商业嗅觉与多变性,于是在2009年拍出了喜剧片《三枪拍案惊奇》;而陈凯歌则回归到其所最擅长的题材文艺片上。

扬长避短的技术运用中本土化与个人化的突破(2010年)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2010年的国产电影创作又开始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变化,那就是《让子弹飞》与《唐山大地震》两部影片在票房上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与《阿凡达》在中国所缔造的14亿的票房神话相比,这两部影片在票房上的大胜,可谓及时地为低靡的国产电影市场注入了一支强心针。

迄今为止,国产电影的最高票房是由姜文的《让子弹飞》缔造的。姜文,一位名副其实的“作者”、“鬼才”导演,至今只拍了四部电影,姜文却有能力给它们贴上鲜明的作者风格标签。如果说一定要给姜文的这四部电影归纳出一个共性的话,那无疑就是强烈的自我表达与自我折射欲望。在《让子弹飞》中,姜文大量地糅合了商业元素,尽管没有像好莱坞大片那般大量的运用CG技术,但是《让子弹飞》带给观众的视听体验却完全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更准确地说是依靠传统的电影技术手段予以实现的,影片风格的营造均是通过快节奏的剪辑方式予以实现的,镜头的剪切可谓干净凌厉,没有丝毫的拖沓,镜头剪切的方式多采用快切,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镜头。与好莱坞大片娴熟的数字技术相比,姜文对于技术的处理无疑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另辟蹊径的审美感受,是在对传统技术手法运用上的另类创新。

除却《让子弹飞》之外,《唐山大地震》的适时出现为正处于迷茫期的国产电影创作提供了一条极具启示性的道理。冯小刚并没有陷入对数字技术的盲目跟风中,而是扬长避短,充分地发挥了国产电影擅于展现人性、人情的优势,非常聪明地规避了“中国式大片”在技术层面的粗糙。于是我们发现在《唐山大地震》中,重心并没有放在对特技场面的处理上,《集结号》与《唐山大地震》中特技场面的运用十分“克制”,特技场面仅仅3分钟左右,叙事重心早已悄然之前偏移到对震后人们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上,尤其是结尾处徐帆所饰演的母亲与张静初所饰演的女儿数年之后重见的那场戏对于人性的细腻展现无不令人为之动容。平民视角和人文关怀的诉诸一向是中国本土电影的长处,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对新技术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因此,冯小刚成功了,同时也证明了国产电影这种对新技术的“本土化改造”成功了。票房甚至赶超了技术层面堪称完美的《盗梦空间》,与其说是影片的成功,倒不如说是策略上的成功。

探索十年后对技术本体性电影观念的逐步确立(2011-2012年)

2011年对于“中国式大片”而言,是有着长足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诞生了“中国式大片”的里程碑之作——《金陵十三钗》,这也标志着“中国式大片”终于在艺术与技术二者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国产电影在历经了近十年对于“技术”的摸索之后,终于取得了成功,这对“中国式大片”而言,实可谓难得。《金陵十三钗》的成功是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所实现的“电影化”的成功,除此之外,《金陵十三钗》的成功还体现在:张艺谋导演终于实现了在电影本体性——技术层面上的成功。

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金陵十三钗》的成功,首先得益于环境造型方面的成功,典型而极致化的环境造型在影片中重复出现,教堂、地下室、南京城残破的街道,这三处环境造型在片中被导演反复运用,却未使观众感到一丝枯燥乏味,反而使得影片的主题得以最大限度的凸显;其次、张艺谋作为“色彩大师”,对于色彩与光线运用上的细腻与考究也体现着导演一贯的“电影性格”,影片中“五彩玻璃”、“天主教堂”、“破败的南京城”、“秦淮河畔”这些造型符号的运用、以及专门为了拍摄战争场面所营造的“雾”、1600倍的高速摄影……都使得呈现在观众视觉中的战争场面无比逼真

而2012年则对国产电影的创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卡梅隆重新推出了《泰坦尼克号3D》版,并在中国国内首周的票房便一举突破五亿。这不得不引起国产电影创作者们的深刻反思,《泰坦尼克号》在1997年第一次在中国上映时,便用CG技术缔造了无可复制的票房神话。而在2012年,卡梅隆在对故事层面无丝毫改动的情况下,再次创造如此神话,倚靠的依旧是对新技术的准确预估。如果说97年《泰坦尼克号》在中国的票房奇迹归功于数字技术所营造的强大视听震撼,那么2012年,3D版《泰坦尼克号》的再次巨大成功,靠的则是强大的3D技术和IMAX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真实观看感受。并且对于题材角度而言,对于《泰坦尼克号》这样一部杂糅了灾难题材、爱情题材的类型电影,技术上的革新无疑更适合展现人类历史上这场著名的海难。而卡梅隆在接受采访谈及3D版《泰坦尼克号》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对我来说,转制合格的标准就是要让观众相信影片就是3D直接拍成的,而非通过后期转制而成,你既能徜徉于奢华高雅的船舱中,又会与杰克和露丝共同经历那段沉船惨剧,这绝对会给你带来一种非凡观感。”

99世界电影音乐掠影 篇11

一段耳熟能详的音乐主题,在1999年面世的《星战前传——幽灵威胁》中重新奏响。作为美国电影音乐界的代表人物,约翰·威廉斯可谓宝刀不老。观众听到了富于表现力的人声合唱旋律以及丰富多彩的器乐音色,同时也感受着作曲家近年来作品中日益增多的思考意味,以及一份动人心弦的深刻柔情……

1999年的另一部热门影片《诺丁山》,观众也许不会注意到影片的曲作者是常常为“兰博”·斯塔隆主演的《攀岩者》和戴米·摩尔主演的《女兵简》一类动作片写音乐的特雷弗·琼斯,倒是艾尔维斯·柯斯泰罗演唱的一首主题歌《She》(她)两次出现在这部力图讨好大众的商业片片头和片尾,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而这首幸运的流行歌曲又是由世界上最善于为电影配乐的英国“皇牌”乐团之一——伦敦交响乐团伴奏的。

提起1999年度“大片”,当然不能落下由“007”这一最著名的银幕形象的代表者辛·康纳利和英国最新“美艳女星”凯瑟琳·泽塔·琼斯联袂主演的《偷天陷阱》。常常为这类动作片和科幻动作片配乐、但一向并不知名的作曲家克里斯托弗·扬终于也在这部充满特技和追杀的典型好莱坞商业片中出了回风头。片头主题曲与画面情节结合自然而丝丝入扣,紧张扣人。而与此形成对比的,则是标题为《谢天谢地》的这段配乐中较为抒情的开始部分;由弦乐衬托,钢琴上飘出了柔和如歌的旋律。竖琴的加入,又增添了一缕舒缓温柔的思绪……

99年度奥斯卡颁奖仪式上,一部描写莎翁不朽名名作《罗米欧与朱丽叶》诞生经过的浪漫剧情片《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大获成功,赢得七项大奖。影片配乐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曲家斯蒂芬·沃比克创作。片头主题《合作的开端》与开场剧情紧密相关:玫瑰剧团老板菲利普·亨斯洛与冷酷无情但又崇拜戏剧的高利贷者芬尼曼之间,就赫赫有名的青年剧作家威尔·莎士比亚的一部未完成之作达成协议……。而出现在《罗米欧与朱丽叶》这部伟大剧作首演进入高潮时的配乐段落之一,则细致入微地紧密结合着情节的发展。音乐结束时,罗米欧刚刚服毒死去,朱丽叶则恰好醒来……

一部“看过足矣”的好莱坞大片《木乃伊》,使人不禁想起英国影评家关于“好莱坞电影是垃圾”的论断。但影片滥并不一定意味着音乐滥,名片《巴顿将军》的曲作者——获得过至少15次以上奥斯卡提名的作曲家杰里·戈德史密斯写的配乐还是不错的。音乐与影片的古埃及那神秘、肃杀、悠远的气氛……

迪斯尼最新大片《新人猿泰山》是欧美最热衷的“泰山”这一创作题材的第47个电影版本,也是赞颂人与动物两个世界之间友爱关系的最为感人的版本。菲尔·柯林斯为影片成功创作了富于动感的力度、与全片配乐相得益彰的主题歌:《你永在我心中》。同时,惊险片《生死时速》、《龙卷风》的曲作者马克·曼契纳也为这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动画片谱写了全部色彩艳丽、情感丰富的音乐。

99世界影坛事件之一,是意大利伟大音乐家埃尼奥·莫里康内获得了第11届欧洲电影节颁发的终身成就奖。至今,这位年届七锂的作曲家已创作了大量无与伦比的电影音乐作品。在文化土壤丰厚的欧洲,他深受影人和普通观众的敬爱。相比之下,只给过这位杰出音乐家几次奥斯卡提名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和整个好莱坞,就显得有眼不识泰山了。

世界电影史 篇12

一、诗意化的视听语言

这部影片的叙事结构是非戏剧化的,片中有两条线索, 主线是雷泽宽寻子与曾帅寻家交叉进行,副线是小女孩周天意被人贩子拐走最终被找回。影片没有复杂的戏剧冲突,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可以突出生活中的矛盾,只是截取生活的一些片段与细节,从而使得结构呈现琐碎、松散的特点。比如两个人吃霸王餐被罚洗餐具、在浴池里聊天、洗车时喷水嬉戏、在大街上两人怕对方走丢等生活片段连缀起来,这些片段给这种题材带来以往不同的情感体验,写意、 鲜活带来真实情感,在悲伤中呈现点点滴滴的温情,抒发一种深厚而有韵味的感情。

电影画面一开始就是从灰蒙蒙的城镇开始,到一片绿油油的麦田结束,像一副副油画展现在观众前。影片中间也有好多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画面,有的人说这些美景弱化了现实主义精神,其实不然。导演彭三源是她认为自己拍出了具有欧洲风格的文艺片,具有浓浓的诗意。全片的基调是在沉重的感情之中涂上了一抹轻快地色彩,这层薄薄的绿色不能掩盖其中浓浓的悲伤。镜头时而在大片绿油油的植物上,时而滤过南方的山野树林,在视觉上给观众呈现开阔景象,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故事的压抑,让观众在悲伤之余得到一点点温暖。无论如何,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做法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想表达却不能说出的悲伤情感透露出来,更能体现影片的主题。影片中有一处镜头处理得比较巧妙,就是曾帅找到亲生父母回家那一片段,运用交叉蒙太奇和闪回使得现实生活与曾帅的梦境重合。曾帅步伐走得比较缓慢,每一步都踏上童年、踏上记忆深处的有竹林、铁索桥、妈妈长辫子的家。之后镜头切换到雷泽宽,拥挤的人群中突出了抱着黑皮包、满脸泪水的他,让观众感叹不已。体味雷泽宽内心复杂的情感,一是帮曾帅找到亲人的欣慰,另一种是为自己找儿子的前途迷茫而担忧。这些优美画面、巧妙镜头能让观众在悲伤中体味透露出的丝丝温情。

二、对现实的反思和人性的剖析

影片是反映的儿童拐卖这一现实问题,具有深刻的意义。不管是多么伟大的作品,都不能离开对现实的揭示,更不能抛弃对人本身的关注。儿童拐卖在中国这样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大国是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由于受利益或是传统观念影响,一些落后地区的农民不惜花重金买到一个儿子,这样导致了虽然这个问题上严厉打击仍然屡禁不止。这部影片深刻反映了拐卖儿童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给成千上万个家庭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造成了妻离子散的悲惨局面。片中年轻母亲因为承受不了失去孩子的痛苦而跳江自杀,纵然孩子被救回,也难以回到温暖和谐的家。雷泽宽为了寻找儿子, 放弃工作、放下妻子和老人,走上了漫长的寻子之路。只有在路上,才能感觉到踏实、感觉到轻松、感觉到自己还活着。孩子的丢失使他们的精神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一不小就容易崩溃。雷泽宽在路边简陋的庙宇中上香祈祷、他在去厦门找儿子没有结果是出现的巨大十字架,这些都能让我们深思。人被逼到何种地步,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神灵身上,悲哀之情尽显其中。导演运用很多的笔墨凸显了最后雷泽宽告别曾帅独自一人上路遇到一群佛门弟子,大师的话, “多行善业,缘聚自会相见”。这些关于佛家缘起缘灭的世界我们不懂,但是我们能感受到佛家大爱。对雷泽宽及像他一样丢孩子的父母来说,神灵、宗教不仅仅是精神慰藉,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人生燃起希望之火。还有就是小时被拐卖的曾帅,因为没有户口,所以失去了很多同龄人该有的一切,只能恨并且无奈的活着,虽然最后找到了家人,但是长时间的离开,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留给人们的只是无限的感叹。 总之,对于这些父母和孩子来说这些都是他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引起大家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看完一部电影总能让观众从中找出一些值得探讨和思考的东西,如果只是简单的让人哭或者是笑,这样就没有意义了,还不如不做。这部影片从一定侧面上揭示了人性之恶,那些人贩子为了自己的利益造成成千上万个家庭破裂,片中老雷去渔村找孩子被人打了一顿,这些渔民明明知道孩子是买来的,但是为了自己的亲人、朋友对犯罪者进行包庇。看到孩子养母冲上去打人,他们竟然无动于衷,体现了人性自私、邪恶,让我们感受了人性阴暗、残忍的一面。虽然这么多可恨这人,但也有很多好人如志愿者、警察、帮忙找到周天意的小伙子,他们在剧中的存在为这残酷的现实增添了一丝暖意。

上一篇:测温误差下一篇:城乡剖宫产率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