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学习

2024-09-03

生成性学习(共7篇)

生成性学习 篇1

“生成性”课堂应是一个让思想松绑的课堂。师生在研读文本时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必须给学生“留白”,只要是学生通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越俎代庖,应相信学生,耐心地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而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时候当老师把问题抛给学生时,学生却毫无反应,一言不发,这时老师们会很生气,因为与自己预设的情形不一样,就会带有情绪地把预设的答案讲出来。久而久之,老师也会觉得还是自己讲好,学生也就变成被接受的对象。当学生的思想被束缚,丧失了积极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时,从而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那么课堂也就成了功利、乏味、无趣的课堂。

钱梦龙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是一个悲壮的角色。”为了考试成绩,逼着学生去做练习,在机械的训练中,学生可能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却失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情、灵性。得到的东西我们看到了,失去的东西我们并未觉察。给思想松绑,让学生大胆思考,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最能展现独特个性的课堂。曾经有一位教师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让学生理解“孤帆”这个词时,大部分同学说是孤零零的一条船,而一位男同学就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我从孤帆这个词体会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一片深情,大家想想看,这时候的江面肯定会有很多船,可作者为什么说是孤帆呢?当时作者的整颗心、满腔情都在好朋友孟浩然身上,即使其他的帆船进入他的视线,他也好像没看到一样。”听了这样精彩、充满个性的发言,真的感到孩子的本真回归了课堂,那种感觉真好。

给思想松绑,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带着智慧去感悟文本,感受生活。这种感悟不是靠老师总结出来教给学生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的。只有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才能弥深。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不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用自己的理解帮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满灵动的对话,引导学生在文本中领悟鲜活的知识。

“生成性”课堂应是一个充满对话的课堂。对话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在教育者的视野里,对话已经不再是与独白相对的一种言语形式,而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整个人格的互动,追求师生之间视界的融洽、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的过程。

本人认为,首先,没有平等就没有对话。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地具有人性,除了可以成为对话的前提之外,它自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长期以来,各种因素使得师生之间总有一些心理距离,课堂中的学生总会有些拘谨。要“对话”,就必须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敢于说真话。不要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多一份理解与尊重,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这样,学生才会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建立起作为对话者的自信,才会敢于说真话,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也只有这样,才会唤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而这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

其次,“对话”需要思想。观点、思想是课堂教学中展开对话的必要条件,没有师、生各自独特的观点与思想,师生之间是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的。书本上的知识只有在思考者的手上,才能活化为真正的智慧,否则,知识只能是苍白的、僵化的、枯燥的、缺乏吸引力的。可以这么说,教师与学生的思考使书本上的知识增加了“附加值”,增加了“情感的力量”。一篇文章、一部书,由于读者阅读时结合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经历、思想境界进行了再创造,因而对同一个问题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正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红楼梦》中,经学家看见《易经》,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们教材所选的内容也不例外,大到作品主题,小至某个词语解释,常常出现多解性,这就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文本之间、与现实生活之间展开多重对话架设了平台,既在思想中形成话题,又在思想中激发智慧。

第三,没有引领就失去了对话。课堂教学中的对话,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促进与推动师生对话的作用,使学生由一个相对稚嫩的对话者成长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对话者。教师在学生疑窦处轻轻一点拨,往往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教师在学生激烈论争的相持中稍稍一归纳,往往能出现拨开云雾一片天的顿悟。对话从来就不排斥教师的讲,关键是讲什么,怎样讲,何时讲。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始终处于年轻活跃的状态,才能使大脑中不断生成新的思想来。这种思想是教师智慧的体现。

“生成性”课堂应是一个有品位的教师的舞台。它要求教师要有高瞻远瞩的责任感和为学生终身服务的奉献精神,不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自身理性与社会性的成长,坚决把学生的品格教育放在首位。一个有品位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造就人、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理念,把知识的教授当做学生成长的一个载体,用博大深远的教育思想、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去感染、激励学生,不仅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更让学生感知人生的酸甜苦辣,了解社会的纷纭复杂。当然,人生是无法设计的,但是,一个有品位的教师却能为自己的学生开拓出五彩缤纷的人生之路,为他们多样化的选择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生成性学习 篇2

“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课堂状态。它强调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互动,即学生在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和提升。因此,“生成性”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是一种多样化的教学,是一种提升的教学。生成性教学也是相对于预设式教学而言的,与预设式教学的被动接受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构建,与预设式教学的静态预设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可以说,“生成性”是对“接受性”的一种批判和超越,是对“预设性”的补充和修正。生成性教学教学的提出,是对教学教学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为现代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如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把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作为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常识,能够学会调适自己心理并能体会他人心理。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即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例如《两代人的对话》(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这一课中,我利用课本上的情景设计了这样 一个心理体验活动。原文中说:“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他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这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父子冲突。于是,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体验小冰的心理,想办法得到父亲的允许。另一组站在小冰父亲的立场上,努力说服小冰早点回家,小组讨论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代表小冰一方的学生说:“不到同学家做作业,会对同学失信,回来太早了又看不到录像。”代表小冰家长的一方模仿大人的语气焦急地说:“你回家太晚了会让我很担心,一旦遇上坏人怎么办?学生嘛!就应该以学习为主。”很多同学都笑了,因为这正是家长经常说而他们最厌烦听的话。我适时加以引导:“现在你们能体会家长的苦心了,那么怎样找到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呢?”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让他做完作业后把录像带回家看,”有的说:“玩完了可以打电话让家长去接他„„”这种讨论、争辩,既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既掌握与他沟通的方法和艺术,又提高了教育实效,有重大作用。

生成性学习 篇3

一、抓疑点资源促课堂生成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端。”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能得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质疑”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疑点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拨动思维之弦。例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我开门见山,举起三角形的纸板问学生:“你知道这个纸板的面积有多大?”马上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底乘高除以2,所以,只要量一量三角形的底和高是多少就能算出来。”还没有研究学生就会了,预先设计的环节和问题全泡汤了。我急中生智,用询问的口气问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大半以上的学生举起了手。“那么,你们知道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用底乘高除以2呢?”学生摇头不答。这不正是本节课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吗?于是,我首先肯定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指出,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用底乘高除以2来计算,比一比,看哪个同学,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最先验证。这样抓住了“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有利于动态生成的问题,让学生处在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的全过程,有时独立操作,有时合作探究,有时讨论交流,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潜在的聪明才智,大大激发了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浓厚兴趣。

二、抓错点资源促课堂生成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有时更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更加精彩,因为有了“错误”,课堂才有生机和活力,因为有“错误”课堂才更具灵性和个性。因此,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我们不能急于解释、下定论,而是要把错误抛还给学生,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给他们一些研究争论的时间和空间,挖掘“错误”中合理成分,从而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理解,在争论中内化新知,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形,长是15米,宽是12米,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是怎样变化的?”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结果发现第二个问题出错很多,不少同学的答案是周长和面积不变。很显然学生是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我没有简单地否定学生的答案,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解答,而是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操作,直观地观察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的变化情况。学生自然发现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我又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的变化情况,学生立刻动手操作,很快得出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大。这样面对这个真实的错误,让学生不断地拉框架,在思考、争论、实践中内化知识,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点燃了学生兴奋的火苗,使课堂呈现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神采!

三、抓亮点资源促课堂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动态和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活动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亮点资源,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只要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的东西,都应该给予足够的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建立起对学生的自信心。例在一次教学练习课上,我让学生练习这样一道题,用简便方法计算427-98,学生基本上都用刚学的简便方法计算,427-100+2=329,但也学生这样算:427-98=100+327-98=329,同学们都说他错了,这怎么能算简便方法,真的错了吗?我仔细观察了他的算式,发现了算法中可贵的“闪光点”。于是,我问他“你为什么要把427分成100加327呢?”他回答:“100减98等于2,2再加327等于329,就不用考虑是否加2还是减2了。”多好的回答啊,我带头为他的精彩而鼓掌,其他同学也跟着鼓起了掌来。同时大家指出了更合理的书写,并重新板书:427-98=100-98+327=329或427-98=327+(100-98)=329,最后推广到只要减去接近整百、整千的数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我郑重其事地把他的这种算法命名为“某某方法”。此时这个同学的脸上洋溢着骄傲和自豪。这样抓住了学生这一“亮点”资源,将学生创新的火花燎旺起来,并以此点燃其他同学思维的火花,有力推动了课堂的生成。

四、诱辩点资源促课堂生成

辩论引入课堂,从学生发展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化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从学生共同生命历程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善于捕捉学生争论的焦点,巧妙地为学生创设争辩的机会,慷慨地把时空让给学生,让他们敞开心扉,心与心交流碰撞。

总之,我们应该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有用信息,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教学中,随时捕捉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有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高效地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变“生成性资源”为有效学习的催化剂,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人性的关怀,充满生命的活力。

生成性学习 篇4

生成性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新理念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生成性教学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它对于改变传统教学过分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学界及教育理论界对此探索刚刚起步,探究的视域大多局限于基础教育中应用性较强的语文写作、数学计算、地理化学、音乐美术等教学,而关于生成性教学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却少人问津。所以,本文根据语言教学,特别是英语语言教学与生成性教学的契合性以及我国旧式英语教学“空心课程”“聋哑英语”的弊端,对英语生成性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其焦点在于探讨生成性课堂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希望本研究对英语教学有一定帮助。

二、研究问题

本文研究问题是民族地区英语课堂中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通过本研究,了解少数民族地区课堂中学生问题的生成形式以及教师的应变能力。本研究围绕两个假设展开,1.假设问题是教师预先设置的,学生反应如何?2.假设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学生主动去问教师,教师该如何作答?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共48人,是积石山县一所中学的高二年级平行班的学生,其中女20人,男28人,年龄为16-18岁,平均年龄17岁。少数民族学生20人,汉族学生28人。

2.研究方法。

(1)深度访谈。研究者对受试的48名学生进行了三次深度访谈。

第一次是在课堂观察阶段开始前进行,目的在于初步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方法,平均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以及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

第二次访谈是在实验进行的中间阶段,目的是对照第一次访谈结果,了解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学习方法是否有改进,对于老师新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应。通过了解,大多数学生有进步,或多或少改变了以前的死记硬背,也改变了课堂老师满堂灌的现状。对老师采用的新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刚开始不能适应,过了几周就基本适应了。

第三次访谈是在课堂观察阶段结束后进行,目的在于了解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最终有哪些收获。学生普遍反应受益匪浅,主要是学习方法的掌握,课堂只依赖老师讲的现状有所改变,能有自己的想法,敢于提出问题,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积极回答。

(2)课堂观察。为了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课堂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情况,研究者深入英语课堂进行观察。本文采用的是非参与观察,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了解授课老师上课情况,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问题的回应,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

(3)教学案例研究。研究者深入课堂观察,就某一堂课进行记录,了解授课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面对的困难,对课堂的控制力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3.研究材料。本研究选用人教版国家指定教材高二英语必修五作为实验材料,周五课时,一节课四十分钟,一学期教学周共计十八周,不包括其中和期末考试两周。

4.研究过程。本研究历时十八周(期中和期末考试周除外),任课教师按照正常进度授课,研究者深入课堂旁听,授课教师告诉学生有老师要听课,只是听课,学生的课堂表现不要受到影响。

四、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课堂观察,教学案例研究,经过一学期的研究,获得了以下发现:

1.存在的问题。

(1)课堂依然是“知识课堂”。从教师角色来看,教师在“知识课堂”中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在课堂上普遍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授课方式。这种方法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原本丰富多彩,富有深厚哲理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眼中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更没有了深入情感的参与,学习变得单调,缺乏意义。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学生在“知识课堂”中的学习以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消极被动形式为主。从教学方法来看,“知识课堂”中的教学是一种“操作性教学”,其实质是低效的教学。在讲授高二英语必修五第一单元Great Scientists这一课时,笔者深入课堂研究。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讲的时间占百分之八十五,即四十分钟的一堂课教师有三十四五分钟都在滔滔不绝的说,而学生在匆匆忙忙的记笔记,学生几乎没有发言的机会,更不用说进行课堂讨论。

(2)问题以预设为主,缺乏生成。在课堂上,问题大多数是教师预先设置的,例如在讲授高二英语必修五第二单元课文“The United Kingdom”时,连续问了三个问题,分别是:

1)How many countries dose the UK consist of?

2)What happened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3)What is mainly talked about in this passage?

学生对这几个回答不是很积极,可能是没有提前预习准备的原因,而老师在学生没有完全回答上的情况下就自问自答了,这并没有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融入课堂教学的作用。其实,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问题”应当成为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问题意识应该是其基本意识。因为所谓教学,说到底就是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学会了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就获得了成效。不仅如此,问题还可以激活思维,思维被激活了,课堂绝不会像死水一潭,被激活的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促进学生的思维从封闭型走向开放性、创造性。

(3)课堂缺乏互动,教师回应策略欠缺。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察,发现课堂教学缺乏互动,学生配合不足。大多数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等着老师提问,不会自己提出问题,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又不积极回答。少数学生也有问题意识,会主动提问,但老师对学生问题的回复也不尽如人意。还是以高二英语必修五第二单元课文“The United Kingdom”为例。在讲授“consist”这个单词时,授课老师组词“consist of”,意为“由……组成,由……构成”,有一位学生立刻提出还有哪些意思相同的词时,该老师打断了学生的提问,说是等她讲完了这个词的用法再说。这位老师的做法也许是对的,她有她的授课方式,但学生好不容易有提问的意识,被扼杀在萌芽中,这违背了课堂互动的要求,也无疑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说明教师缺乏回应策略。

2.努力的方向。

(1)从“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生成性教学因为提倡在教学中创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生成的机会。所以,生成性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突破了以往传统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的视角来看,教师要将学生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教师在课堂上有讲授的权利同样要给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质疑的权利。从而让学生敢说,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生命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为了知识而教学,而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生命课堂”还是学生发展的过程,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三维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的教学成为一种智慧的事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授知识与技能、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统一起来。

(2)从“预设问题”转向“生成问题”。从教学方法来看,生命课堂中的教学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的教学,教师教会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展示问题,鼓励学生发挥进取心,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独立思考、表达独立的创见。多给学生创造性思考的机会,允许每个人有不同的意见。尽可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创造性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如何来表达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因此,教师应尽量提供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可借此培养与其他人沟通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中体验到平等和民主。创新教学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践,二是创新。它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进取心、关心、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客观的科学态度为目标,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一改操作性教学的陈曲老调,旨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突破口,切实推行素质教育。

(3)加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师问题回应策略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让课堂教学活动充满一种体验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参与感,体会学习中的丰富内涵,认知学习材料。精彩的课堂教学片段是通过精心设计,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之间进行动态信息交流,把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英语课堂就不再是一个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的计划课堂,而是一个动态的、成长的、变化的、有生命的完整历程。英语课堂不再仅仅是教师展示演讲能力的舞台,而是学生张扬自我个性,展示自我风采,释放生命能量的风水宝地。教师要不断提高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正确回应,采取正确的回应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共同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五、结语

对于一堂英语课堂而言,具有真正交际意义的互动和情境对英语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积极推动生成性教学互动模式。课堂教学把传授知识与人的生命活动结合起来,教学的主题不再是背着手静坐于课堂,而是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再是对重点与难点的强化与训练,而是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教师的活动,而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动。

摘要:生成性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新理念之一。本文研究民族地区英语课堂中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通过研究,了解到课堂依然是“知识课堂”,问题以预设为主,缺乏生成,课堂缺乏互动,教师回应策略欠缺。提出今后课堂要从“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从“预设问题”转向“生成问题”,加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师问题回应策略意识。

构建课外阅读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 篇5

——构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论略

作者: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文苑小学柯百会

内容提要:课外阅读指导一直是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的短板,其中原因不外乎阅读教学束缚于传统的阅读指导方式,没有让课外阅读教学呈现出应有的活力与魅力。本文提出构建课外阅读指导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的概念,目的是希望为课外阅读教学指导增添一些新鲜活力与新思路。笔者从灵动性与生成性的内涵、实施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等三大板块加以阐述。

关键词:课外阅读灵动性生成性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同时也是收获审美体验和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经。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阅读甄选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较差,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质量,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缺憾,其中部分原因是教师过于强化课内阅读,强化课本阅读知识的汲取与消化,而课外阅读的引领意识较薄弱。因此,我们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在注重课内阅读的同时更应该加强课外阅读的引导督促和指导,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指导大体上还是偏向课内阅读,特别是精读课文的阅读指导特别细致到位,课前预习、课堂评析、课后反思一系列较为完整的指导环节有机串联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促进了课内阅读质量的提升,然而课外阅读受制于时间、空间相关客观条件,教师给予学生的阅读指导力度相比于课内阅读指导偏弱了许多,但不意味着教师忽略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近期广泛开展的班级读书会就是很好的例证,突破课外阅读只限课外的传统界定范畴,利用班级读书会集中系统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毋庸置疑,这是大力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能力有力有效尝试。当然,课外阅读的指导绝对不可以是简单的“填鸭式”指导模式,传统的导读、作者简介、内容概述、读后感想似乎是约定俗成的几大必修板块,传统观念认为抓住了这几大板块,基本上就能把一本课外书读好读透。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课外阅读的指导要跳出传统指导模式,探寻既符合多数人阅读

能力的共性阅读方法,也要符合少数人阅读能力的个性阅读方法。为此,笔者在本文中提出构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概念,尝试探寻课外阅读指导一些新的方式方法,期望让学生从中受益,提升他们课外阅读的能力。

一、构建课外阅读指导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的内涵

那么,何谓课外阅读指导的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呢?“灵动”,顾名思义,“灵”与“动”的有机结合,知、情、意赋予课堂创新的灵魂,疑、思、趣赋予课堂永恒的动力。课堂上的灵动性,旨在激发学生的灵感,赋予学生灵性,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敏捷,从而使学生在充满活泼生动的氛围中感受课外阅读的无限乐趣,教师也尽情释放自己的教学魅力,师生相得益彰,寓教于乐,寓教于活,一切过程显得是那么的轻松,厚厚的一本课外书在师生灵动互动的氛围中化整为零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预示着语文课堂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形式,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应让学生活起来,以创新、实践为主线,让灵动成为新课程课堂的主旋律。同样,针对课外阅读指导课也是如此,从某种角度而言,课外阅读指导的灵动性显得更为明显,也更容易把师生的灵动性激发出来,如果说阅读文本是凸显师生灵动性的载体,那么学生对新知识渴求欲望与好奇心理则是助推灵动性合成的不竭动力,当然这种动力需要教师在指导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驾驭艺术。

生成性教学永远是一个热情、开放的话题,因为生成是永恒的,充满着未知性、挑战性。目前的课堂已把追求动态生成作为价值取向。为此,教师提供给学生广袤的生成时机,激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猜想,收获着学生创新思维、求异思维闪现出的生成的“星星之火”,课堂“一派丰收景象”。但教学是科学,科学需要求真;教学是艺术,艺术永无止境。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可见,课堂教学充满着未知性、挑战性。学生活跃的思维经常出人意料,许多课程资源往往在师生互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涌现和生成。“生成性”也是新课改倡导的新理念之一,生成性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分析文本、研究学生,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来制订教学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创新教学。

二、构建课外阅读指导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案成为教学活动中不可动摇的预设方案,教师和学生的全部活动都要围绕教案展开。这种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扮演“导演”或者“主演”的角色,学生是“配角”或者“群众演员”,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被教案预设、定格了,一切活动都是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表面上看来一切过程都是井井有条、按部就班,呈现出清晰明朗的教学思路。殊不知,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未知性和挑战性,把一切教学活动想当然圈定在自己预设的某种定数中,淡化了教学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的许多变数,有的甚至是扼杀了学生转瞬即逝的灵感,束缚了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时间与空间,压缩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思维碰撞的空间,遏制了师生的活性思维空间,对学生拓展性阅读思维与能力是很不利的。

课外阅读指导不是文本外显知识的简单传输,存在着许多不可预测的生成性思维,生成性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包含对文本本身及其以外涵义的融会贯通,对文本认知的飞跃式提升,个性思维的闪现与个性文化特质的张扬。而传统的课文阅读指导存在重“生成客体”(阅读文本),轻“生成主体”(学生)的状况。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教育教学理念,咬定文本、深挖文本、研究文本,殊不知文本好比是不可再生资源,不说有枯竭的时候,至少文本终究是一种静态知识资源,而生成主体(学生)则是知识体系不断增长、丰富的动态知识资源,这种动态生成体系完全有能力去弥补静态知识资源,并融进时代的最新元素,使文本资源的可塑性趋同完善。

三、构建课外阅读指导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的基本策略

以上对课外阅读指导的灵动性与生成性进行了深层内涵解读,并强调了构建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那么该如何构建这两种体系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首先,教师应积极营造民主和谐开放式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为学生创设有利于灵动性思维产生与发散的空间是开展一堂有效阅读指导课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尊重他们生命的课堂上,这他们才能自由地、自主地思索、想象、发问、辩论,真正地体现自由地研读感悟,自主地研读感悟,自信地研读感悟。

我在执教《时代广场的蟋蟀》的班级读书会时,上课伊始我就努力营造这种民主开放式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一开始畅所欲言,老师只有肯定性的评价,不针对文本内容做是非点评,让学生谈人物关系网、谈人物命运起伏轨迹等等,一种其乐融融的班级读书交流氛围油然而生,接下来的教学开展必然在灵动和谐的基调中顺利开展。灵动的课堂,学生必须动起来。因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人,只有学生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动起来更精彩,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在执教这节读书会课时,我让学生动手梳理人物关系图,自己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对文本的拓展性思维发散。实践证明,这种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创设这种有利于灵动性氛围产生也不仅仅是课堂上偶然生成的,更多的功夫在课余,要让学生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殿堂,广泛涉猎,含英咀华,培养文学审美情趣。课堂上的阅读指导就是师生将自身融入一种文本中、文本外等复合境界中,在这种境界中自然会有一种超然的灵动思维随时迸发。王崧舟老师谈到课的三种境界说:

一、人在课中,课在人中;

二、人如其课,课如其人;

三、人既是课,课既是人。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我想,至上的灵动思维就在王老师说的境界中产生。

所以说,如果阅读指导教学中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便受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自主学习的课堂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倾听者和对话者,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构建新知识。拆除教师与学生之间壁垒森严的藩篱,用平等、民主来取代专断与师道尊严,„„因为只有宽松的氛围和没有等级之分的空间,学生才能畅所欲言,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学生各具特色的灵动性思维会此起彼伏,纷繁万千。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情感特质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属性。因此,披文入情,引领学生体验语言的魅力,是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要求。课外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有体验,老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

首先要被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美”是教育的磁石,它能生情,它能激爱。富有诗意的情境美,能巧妙地将儿童的认知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课外阅读教学要为学生创造具体生动、可借联想的审美情境,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经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富于灵动性思维的阅读指导课堂,更是不断地追求美的课堂,在富有诗意情境的课堂里,不仅有知识的建构,方法的生成,更有学生疑惑的萌生,情感的流淌,心灵的感动。同样以我执教《时代广场的蟋蟀》为例,我在课堂中努力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元素,挖掘人性美,特别是蟋蟀的思乡情结、小老鼠的朋友情谊等等善良美好的情愫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灵动性的思维也一直在情感的主线中游走。可以说,没有抓住文本中的情感就无法感受文本的深层内涵,课堂的灵动性思维也就无从谈起。

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此在课外阅读指导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动态生成性资源。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程度地让生成性思维得以呈现与展示呢?首先要优化问题设计,摒弃机械式的师生问答,营造生动、活泼、风趣的问答气氛,为生成性思维孕育产生空间。鼓励学生质疑,有疑就有求,有求就有所生成。同时也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难点处、重点处、易错处质疑,引导学生在质疑中思考探究,生成个性化感悟。教师在关键处一个开放式的质疑,就好象“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都调动起来了,不必老师教,自能读书,不必老师讲,自主感悟,这样的课堂自然会很大程度上激发生成性思维的不断涌现;其次,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尽可能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体会和感悟,让思维在交流中融汇,让思想在交流中激荡,让个性在争鸣中张扬。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并肯定学生对专家和教材质疑,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和批判意识;最后,教师要善于倾听,从学生的发言和讨论中捕捉有利于知识能力的形成的亮点。教师要善于观察,从学生的表情、动作、言语中发掘学生的动情点,挖掘促使情感升华的闪光点。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课堂偶发事件,将错误转化成生成的资源。在交流评价时,教师要创设对话的情境,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教师是一位主持人,学生的发言是不确定的,是无序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点拨、引导,而不是拿着自己设计好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发言的学生得到肯定、鼓励的同时,更受益的是全班所有的学生,因为他们获得的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产生新的思维的火花,生成新的更有价值的见解。综上所述,构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意味着传统的阅读指导向现代意义的阅读指导转轨,教师需强化生成性阅读指导理念,增强自身引导者和服务者的意识,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创设富于灵动思维的课堂环境,善于把握生成调控策略,辩证看待错误,化腐朽为神奇,巧妙解疑,孕育新知。诚然,构建这种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发展,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要多多呈现多元化、多视角,最主要的是扎根学生这个本体,不断探索发展课外阅读指导的灵动性和生成性体系,使阅读教学指导永远彰显无穷的活力。

参考文献:

预设性教学与生成性教学 篇6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型的课堂教学范型倡导生成教学,有人就误认为教学要从预设性教学转向生成性教学了,于是乎,预设性教学有种种弊端,成为批判的靶子,生成性教学有种种优点,成为效法的样板。其实提倡生成性教学是因为过去我们的教学中只重视预设性,没有充分考虑教学的生成性特点。提倡生成性教学并不是要批判预设性教学,并不是要将二者对立起来,并不是要将教学活动从预设性转向生成性,而是要辩证地处理教学“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预设性教学是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组织形式等,进而提高教学活动效率的一种教学活动。生成性教学是在一定的预设目标与内容下的创造与完善。预设性教学体现了科学性,而生成性教学体现了艺术性,二者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相遇,生成教学智慧。

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前瞻式准备会与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变化相适应作出灵活的顺应,即预设与生成的相遇。精彩的预设强调教师通过理解教材与了解学生来反思与设计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方案;精彩的生成立足于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感悟、理解、体验、知识联动、问题驱动,以及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实质是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当精彩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相遇时,课堂教学智慧就产生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就随之提升了。为此,教师要在教学目标上,从知识重心转向学生重心,通过精心的教学准备与情境设计,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唤醒学生內心的情感体验,身心投入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应把握学生总体的思維动向,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使学生的思考有深度有意义,及时得到有效的指导,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诸多成长感悟。在教学内容上,不仅重视静止的教材文本,也重视动态的“人”的文本,如学生、课堂气氛、教师的语调、手势、眼神、举止、感情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学,给教学内容预留足够大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不抑制学生的奇思妙想,及时引导,引导那些“旁逸斜出”的东西为教学中心、主题服务,更有效地促进教学。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主体作用发挥上,生成性教学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和反思,教育智慧即教育情景中的智慧性行为,是教育的实践语言,是教师对教育情景的即刻的投入,意味着教师在教育情景中能够保持瞬间的、积极的行动,从情感上,从反应上,由衷地行动。具体到教学中,教师要知晓作出预设或生成行为的意义及理论假设,反思教学环节中一切细节,小到乃至和同事、学生交流,汲取可反思的东西及利用反思的结果进行再反思,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具体分析,并结合教育教学智慧,确定有开发价值的问题生长点,合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生成性学习 篇7

一、实施生命化的教学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语)把教育提升到生命的层次,使教学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和感悟。这是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境界。

教师应该关注、敬畏、提升生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认识养育生命、滋润生命让生命变得丰富、厚重的重要性。生命因为知识教学而美丽,教学过程是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尊重的过程,是生命的自我展示、自我生成、自我超越的过程。为此,教师应该做到:

1. 教师要有生命的意识。因为生命是无价的、不可逆的,是独特的、不可预测的,所以教师应具有生命感,敬畏生命。

2. 给知识注入生命,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用“生命”来学习知识、用经验来激活知识、用思维来建构知识、用想象来拓展知识、用智慧去批判知识、用心灵来感悟知识,从而让知识“活”起来,具有一定的个性化、智慧化和生命化。

3. 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氛围。①自由氛围:解放学生的大脑、嘴巴和手脚;②民主氛围: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朋友,和学生休戚与共、感情相通;③宽松氛围:允许学生说错话、办错事,允许学生犯错误;④和谐氛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和睦相处。

二、教学应回归现实生活

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能具有生命力。为此,新课程教学应该向生活回归,教师应该做到:

1. 强调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相融合。科学世界只是一个“营地”,生活世界才是真正的家!一堂好课不应孤立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整体成长无关;好课应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意义之源。学生要在课堂上把握“真知”,就需要他们认真地探索和践行;要理解“真善”,他们就要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学生要在课堂上感悟“真美”,靠的是在生活中的体验和积累。

2. 突破学科本位,改变学科内容。即要改变“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科学和生活的有机整合,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3. 摆正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间的关系。传统教育以间接经验为本位,忽视直接经验的地位和作用,使直接经验成为奴仆,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分离和脱节,知识成为外在的牵累,知识越多心灵就越干瘪。因此要强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

4.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教师应通过教学中的经历、体验、探究、感悟,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把间接经验整合、充实再提升为直接经验,使直接经验不断丰富、发展、升华,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因此,教师要认真做到:

注重从生活实际引入课题。因为生活是课程资源的源泉,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①教学要从学生经验出发。教育家曾经说过,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即学生去过的地方,经历过的事情,思考过的问题,喜欢过的事物,只有这样,学生的智慧、思维、猜测、想象、情感、喜怒、哀乐才能淋漓尽致地在课堂上展现出来。②加强诚信教学。即教学的情境是真实的,教师的言行是真实的,学生的表现也是真实的。③淡化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设计、淡化教学中的纯艺术性追求

打破传统教学“教学语言滴水不漏、教学环节天衣无缝、细节处理独具匠心、时间安排精确无误、教学运行波澜不惊”的所谓教学完美。宁愿要有缺陷的真实,不愿要虚假的完美!这才能让教师自由自在地上课,也才能让学生信服和自由自在地发展。

三、考虑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

生成性教学属于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上一篇:文本数字水印算法研究下一篇:英语写作教学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