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成论文

2024-09-08

学习生成论文(精选12篇)

学习生成论文 篇1

摘要:课堂教学要在科学理解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的基础上, 针对学生的特点、特定的学习内容, 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 以问题为驱动,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互动探究, 在师生交流共享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同伴学习,互动探究,创新生成

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是主阵地, 教师是关键, 学生是根本。而通过丰富多样的同伴学习和互动探究活动, 是使课堂真正实现高效化的有效途径。我校开展的省规划课题“普通高中问题驱动同伴学习研究”的实践探索, 是以“问题”发现、生成和解决为主线的合作学习, 其“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是以各种有效的活动为平台, 通过教师的示范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实现个体生命的共同成长, 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以此为基础, 营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校文化环境, 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素质教育新品牌。

1.问题驱动, 激趣诱导

(1) 注重参与, 系统设计。立足学校实际, 注重师生的广泛参与, 同时进行科学的系统化设计, 才能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在学科教学中, 教师如何应用同伴学习的理论, 指导学生同伴以问题驱动开展合作学习、拓展实践活动是重要的内容。首先, 教师要从学情出发, 有效设计同伴学习的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开展和谐融洽的交流。只有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得到培养, 创新精神得到发展, 个性得到张扬, 并得到师生发自内心的掌声和赞叹, 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其次, 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经验, 让他们自由地、开放地去通过自读、感悟, 主动地提出问题。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情趣盎然地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 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开展同伴学习, 进行有效分层、科学分组类型的研究, 思考在课堂中采取哪些有效的同伴互助方式, 通过创设自由、有梯度的思维训练空间, 深层次引导学生开展主体互动、合作探究,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与成长,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实效,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 内外融合, 对比启发。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以多样化的激趣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以教学 《最后的长春藤叶》一文为例, 可将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 启发和引导学生多向思考, 使思维不断走向深入。如可以启发思考这样的问题: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画的, 为什么不是苏艾?苏艾有完成这一片藤叶的可能吗?这样的情境创设与对它的探究, 源于文本而又突破文本, 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更广阔的生活, 它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从一个新的层面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辨的活动空间, 对激发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创优情境, 促进生成

(1) 创优情境, 丰富探究。新课程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 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以愉快的求知心境融入课堂, 在学习中成长和发展。课堂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讲台, 也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 更是师生合作探究的平台。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也体现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一堂成功的课, 因素固然很多, 但是学生乐于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能活跃思维, 相互启发, 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启迪智慧、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却是必不可少的。积极创设师生交流、对话的良好氛围和合作平台, 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 敢于探究, 善于协作, 努力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体验中形成高效、富有个性的学习策略。在实践中, 教师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创优情境: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能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问题具有层次性, 能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问题解决方式具有多样性。要通过设计合作、互动的教学活动, 让教更多地服务于学生的学, 让教学成为师生对话与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在质疑、探究中增强学习兴趣, 促进个性发展, 提高综合素养。

(2) 互动提升, 创新生成。互动要以研究问题为中心, 训练学生的多样思维, 不断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不断培养学生对问题、观点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在这个过程中, 多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获取知识, 主动地求得新知识。教师要以精讲精练替代多讲多练, 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作用, 如适当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 使学生逐步养成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对有共性的问题, 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 提炼解题方法, 总结解题规律, 做到举一反三。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迁移, 使学生对知识进行自然拓展, 重组和升华。以此为基础, 引导学生将思维引向更深、更高, 从而进行创新和创造。

在实践的基础上, 我们初步提炼出“善思精导式”课堂教学操作样式, 其主要流程如图1 所示。

这个样式突出强调问题要基于学生认知水平, 问题情境要合理, 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设置的问题能起导思、导疑作用。要以问题为主轴, 将学、思、疑、问、悟结合起来;问题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学生能根据问题认真读书, 大胆质疑, 小心求证, 提升能力;教师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尝试、自主探索、自主习得。对自主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开展有效的同伴学习和合作探究, 让学生相互释疑、讨论, 积极展示, 深度交流, 主动获取新知识。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将课堂学习引向更深、更广、更高。

学习生成论文 篇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规范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才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我从教育中体会到:尊重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这就是我这样一位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其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能简单理解为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而是除此之外,更应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传道授业解惑的问题是作为一个老师的根本,不具备这些能力的人当然不应该走上讲台的。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充分条件。不关心学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现在犯罪低龄化,大多是因为其心理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而至。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教育得就得尊重、理解、贴近他们;还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教师要承担起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三、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个心理有问题的老师我们怎么能寄希望他能教好学生。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多的老师有心理疾病。资料表明,老师把学生打成残废有之,让学生相互打耳光者有之,罚学生抄作业几十遍者有之,要学生吃屎者有之,等等,这些都是心理有疾病的表现。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尽管我们在课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

生成学生学习英语的自动力 篇3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理念 自动力 英语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并落实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方可实现。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主阵地。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只有顾及了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了英语学习的多面性,才能创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促进学生生成学习英语的自动力。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相应的语言环境。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英语学习,只有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动力。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动力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喜好,兴趣是人们探索知识,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对于第一次接触英语的学生来说,具备学习英语的兴趣尤为重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潜在的学习欲望和能力,让他们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因此,教师要以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自发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善于自我表现,让学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充当主角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创造快乐、和谐、生活化的课堂情境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不应该以讲授课本为专务,而要为学生创设能够思考、投入的情景,令其自为理解。”所以,为学生创造快乐、和谐、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而且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置身特定的环境,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4 Buying fruit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购物这个技能,我把教室划分为几个“商业区”,鼓励学生利用“人民币”去购物,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买到的东西最多,消费最合理。在此购物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用英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注重了语言的意义。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这种身临其境的模拟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感的生成,其所起到的教学效果比枯燥地读课文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利用游戏,创设真实语境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喜新和注意力不持久的特点,教师通过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和积极的心态下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延长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机械的、被动的句子训练变得充满乐趣和轻松活泼,学生也能在游戏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

在教学动作类单词的时候,我把一些如打篮球、游泳、唱歌等的图片加以处理,使它们能一部分一部分地生动呈现。教师在呈现图片之前,先让学生猜:“What can you do? Can you…”然后按动鼠标,屏幕上顿时出现了用Flash 制作的不停跳跃着的画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到画面上来了。随着画面的逐渐清晰和完整,学生的兴致会越来越高,学习气氛也越来越浓。最终当教师展现全图时,同学们都会产生一种参与其中的成就感,因为他们不仅参与了游戏,而且还为自己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说英语的机会。这种将知识寓于游戏的方法,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操练和巩固单词和句型,训练并提高英语的会话能力。

四、认真观察,处处留心身边的知识

要求学生留心生活中的英语。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用心观察、学习,会学到不少英语知识。如大超市的标牌上会有“Supermarket”的字样;饭店门口的垫子上有“Welcome”的字样;公共厕所的墙上会有“man,woman”的字样……“观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观察能为创造积累材料。尤其是对于没有语音概念,更不懂英语音标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只有通过认真观察,才能对动作技术有所发现、体验和认识。

学生自动力的生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只要我们用心去培养学生的自动力,课堂上多给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就能从被动到主动,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以充分发挥,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中职生学习兴趣生成策略 篇4

1.1 入学没有门槛

从近年中职学校招生情况不难看出, 学生入学基本上没有门槛, 失去了对生源的考核标准和基本求知能力的要求。再加上招生对象绝大多数是初中毕业未能考上高中、且有不同程度厌学情绪的学生, 使得生源质量严重下滑。

1.2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接受能力相差悬殊

绝大多数中职生学习基础差, 学习心理准备不足, 学习方法欠缺,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兴趣缺失, 学习信心不足。

1.3 自律能力差, 责任心不强

大部分中职生对理想、前途考虑甚少, 学习上精力投入不够, 上进心缺乏, 竞争意识缺失, 不关心学习成绩, 不反思学习效果, 这也是影响中职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一个主要原因。

2 应对策略

2.1 加强教育, 多途径引导

除班主任的日常教育、任课教师的课堂教育外, 还应组织教师及优秀毕业生作专题讲座, 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通过就业指导, 借助参观就业招聘会, 亲身体验就业难等方式引导学生, 使其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2.2 根据知识层次, 分班级授课

在教学方式上, 在一个班依层次分组教学固然好, 但由于多数学校班级人数多, 教师无暇顾及。因此, 可尝试通过考试, 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层次, 以专业为范围, 以课程为单位, 分班授课。对后进班学生适当增加教学课时, 减缓课程进度, 确保学年进度, 加强教学, 强化辅导;以提高为原则, 以学生能接受、能理解为前提, 适当降低阶段性知识难度要求, 延长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时数, 以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2.3 调整教育教学目标, 降低心理预期

长久以来, 大部分教师与家长对学生都是高标准、严要求。然而, 对相当一部分中职生来说, 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和严要求会使他们背上沉重的包袱。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 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因材施教, 让每一位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完成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学习成就感也会随之提高。

2.4 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创设虚拟工作情境

改变教学方式,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创设平等的师生合作平台和虚拟的工作情境, 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途径。课堂上, 有了宽松、和谐的氛围, 师生之间才能形成顺畅的互动、交流, 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做学习的主人。利用实验课堂和实训教学, 创设虚拟工作情境, 让学生直接感知工作现场。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增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吃透教材内容, 还要运用丰富的专业实践技能, 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 认真组织课堂内容、精心设计实践教学项目, 把课本知识和将来的工作实际联系起来, 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学习情境, 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让学生在接触实际工作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

2.5 优化教学方法, 变“厌学”为“乐学”

方法决定效果。在教学中, 要根据教材特点及每位学生实际, 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 最后达到“好学”的理想境界。学生乐学、善学, 充分掌握了学习自主权, 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 师生共同参与, 教师积极引导, 与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此时, 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探索的乐趣、实践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2.6 拓展爱好, 消除负面情绪影响

任何人连续从事某种活动达一定时间都会产生乏味、厌倦情绪。而形式多样的娱乐、体育等活动, 对调节学生的身心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与特长, 自由选择、组建课外兴趣小组,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积极开展日常大型文娱体育活动, 让学生尽情施展各自的特长, 宣泄情感, 放松心情, 释放压力。使学生在锻炼身体、调节大脑、愉悦身心的过程中, 变得精神焕发, 增加学习的劲头。

学习生成论文 篇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提升,两者相辅相成的。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另一方面,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死气沉沉的。要使课堂产生有效的生成应该以备课为抓手,从文本、生本、实效三方面来做充足的预设,将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学的科学,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再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由此可见,教师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有效引领动态生成的资源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

1、教师要把握好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预设则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形成学生、教材、教师等之间的多重对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的预设能成为生成提供宽广的平台与深厚的知识背景,即时的生成能为预设增添灵动的色彩和跳跃的节奏。

2、新课程追求的是有效的教学课堂,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性质的基石作用,关注数学学科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统一。所以,“课堂生成”以“发展学生数学思想”为归依。我们要关注学生在课堂生成的表现,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而是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

3、把握预设内容深入钻研。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而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我觉得就数学学科的一节课来说必须把握以下六方面的内容,深入钻研,提前预设:

(1)教学内容。数学教材中对数学内容的安排是统一的,没有注意到城乡学生差异或班级学生知识水平现状,那么,一堂课教师究竟要教什么,教多少,让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需要教师课前精心选择和思量,要使每节课的教

学内容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使它离学生比较近而富有亲和力。比如教学人教版数学第十册中“圆的面积”时,我考虑到我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

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弱,固而就将教材中“例

7、例

8、例9”的内容分为两课时,一课时教学“例

7、例8”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另一课时则教学例9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分散教学内容更便于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宛如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数学教学中,应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三维”目标出发,必须在课前预设好,并且做到不但确切,具有可操作性,而且通过每一个教学环节去具体体现。同样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设定了知识目标是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能力目标是让学生在观察、填表、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经历操作,探索实践,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培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不会成为“没有方向的航船”。

(3)教学过程。一堂课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如何衔接,如何过渡,如何延伸,如何拓展;怎样使其自然流畅,信息畅通,反馈及时;怎样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探索、研究,教师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不能随心所欲。如教学“圆的面积”推导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接着组织动手操作用数方格的方法验证,得出结论:圆的面积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再接着设问:究竟该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呢?再一次引发学生动手操作,用“等分、剪开、对拼”的方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而探讨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4)学习方式。一堂优质的数学课,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目标,那么,是选择自主学习、体验学习,还是选择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就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预先为学生量体裁衣。如“圆的面积”一课中,我更多的采用的是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体验探究、发现规律的学习方式,而教师则是适时点拨,引导归纳。

(5)情境创设。教师应主动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现实出发,合理利用周围的教学环境资源,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引发数学学习内驱力,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数学现实。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我就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学校大门前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两个圆形花坛,现在学校要在里面栽满花,可是这两个圆形花坛的面积究竟是多少呢?该怎么算呢?今天来探讨这个问题。因为是学校里天天见到的事物,所以学生不觉陌生且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这个数学问题的探究中来,同时,也深深体验出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6)教学手段。凭借什么样的手段来辅助教学,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学、易懂,必须提前预设,并且要精心准备。

4、善待意外演泽思维精彩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课堂上的节外生枝也是正常的。这是学生思维花朵的盛开,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生命之泉的涌动,教师要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智慧之花闪耀光芒。

如我在教学“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时,按照预设程序,在揭示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让学生读一读书中的结语: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刚读完,一个学生就疑惑地问:“这里怎么有两个‘通常’,是不是重复了?”此时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马上决定暂时放弃组织学生练习互化的环节,对学生说:“是啊,这里为什么会有两个通常呢?是不是编教材的老师多写了?”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展开交流。生1:第一个“通常”之外,是分母扩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如===25%;生2:我有补充,或者是当分母缩小若干倍后恰好是100时,也可以直接化成百分数,如==5%;生3:第二个“通常”的意思是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如果“通常”之外是指有特定要求时,就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就

这样,学生在字斟字酌的探索中,深入参与分数化百分数方法的分析、解释以及例证的再发现、“再创造”活动,获取自我创造的积极情感体验。

5、巧化尴尬呈现精彩课堂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手握的是固定的教材,面对的却永远是学生的未知答案。教师对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对那些令人尴尬的“小插曲”往往会心存不悦,是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处理,还是追随儿童的兴趣意识,抓住这一珍贵资源灵活调控教学?答案显而易见,同时如果教师细心体会,艺术地处理,就会化尴尬为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一内容时,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三线”的例子,当一学生说出“知识是直线”这一意外的尴尬信息时,机智教师就与学生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对话:“同学们,你们怎么想的?”生1:“老师,知识是直线,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生2:“不,知识是射线,因为我们的学习总有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生3:“知识是线段,我们的学习是有始有终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时教师说:“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精彩,或许,对于某一个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像线段,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知识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多学一些知识。”

面对教学中出现这一突如其来的尴尬问题,教师没有逃避,而是让学生畅所欲言,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同时及时地点拔化解,这样既巧妙地挽回了质疑孩子的尴尬局面,又适时地进行了思想教育,课堂教学也因此闪现出人性的光芒和锦上添花的魅力!

论学生的学习智慧内涵及其生成 篇6

摘 要

学习智慧是学生由志向驱动的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有效洞悉、选择、记忆、体悟、表达与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理解与发掘智慧意蕴的基础上,审视当前教育中学习智慧缺失的成因,并从历史、现实及师生的维度寻求解决之道,对学生学习智慧形成与学习效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学习智慧 反思 以教导学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学习的目的不再是将我们自己变成知识的傀儡与奴隶,而是要成为知识的主人。知识如人类的精神食粮,学习者应选择与学习最有价值的知识,用以帮自身洞悉世界、思考问题、理智行事。为此怀特海强调:“要把教育从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知识面前获得自由;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1]

然而现实的教育却与其使命渐行渐远,每日让学生为考试记诵学科知识,而少有对知识所蕴含深奥道理的领悟,少有对如何运用知识的思考与实践,以致学生获知越多,越为知识所累,最终成为满腹经纶而无思想与行动能力的人。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逐渐培养学生选择、建构、理解与运用知识的智慧与行动力。

一、学习智慧的意蕴

《辞海》将“智”解释为:聪明、智慧,智谋的意思,通“知”。从词源学角度考察,“智”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其中, 是指木制作战武器, 与矢相通,指弓箭等武器,“口”表示讨论。其本意指在战争之前、之中,通过讨论来谋划战略的智谋。及至战国,木质武器淡出战争,隶书把 部省略,成今日之“智”。由此可见,智的本意为行军作战谋略。慧:聪明,英语中可用intelligent,bright,broom表示。慧是会意字,篆文“ ”中的“ ”表示生长于土地的植物, 则表示手持的意思,彗的意思是手里拿笤帚清扫, 则表示心中的欲念[2]。可见,“慧”是指在清扫自己心中的偏见和杂念,以便明心净性。智与慧是智慧内外两面。智是智慧的显面,指面临困境或问题时的谋划;慧则是智慧的隐面,即时刻体悟、反省,清除内心杂念。

从英语词源上看,西方“智慧”一词来自光(Phoos)和缪斯(Muse)神,有着神圣的韵味。当时研究万象的哲学则含“爱智慧”(philosopha)的意蕴。由赫拉克利特最早使用,海氏的解释是“爱智”之“爱”就是“与智协调一致”。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3]柏拉图认为:“智慧是使人完善者。”[4]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智慧由普遍认识产生,不由个别认识得来,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由此可见,智慧有“完整”、“完善”或趋于“道”的意味。

在现代,人们将智慧与知识联系起来。钱学森指出:“智慧并不仅仅是知识,有丰富的知识是必要的。但是,不是有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有了智慧,这里还有运用的问题。”[5]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智慧是我们掌握知识的方式。具体包括我们对知识的处理方式以及选择知识以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等。”[6]学者杨东平则认为,“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7]

由此可见,智慧是以知识与经验为载体、以能力与技巧为体现的一种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洞见、判断、选择和实践等综合素养的体现[8],是人们对外洞悉世界、获取知识、应对问题,对内清除杂念、保持内心纯净的品质。学生的学习智慧则是学生在理想驱动下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有效洞悉、选择、记忆、体悟、表达与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二、学习智慧在当代教育中的迷失

学习智慧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同时也应是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现实教育中,知识而不是智慧成了教育的目标。要将智慧拉回教育视界,有必要审视教育在学习智慧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为考试而学习的目标远离了人生理想

孟子曰:“志不强者智不达。”[9]由于缺少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很多学生只知道为考试而学习,以赢得教师与父母的喜爱。当其连这一点也做不到时,则丧失了学习兴趣与信心。儿童被学科知识蒙蔽了双眼,在知识的世界里挣扎,不知光明何在,出路何在。学习其被强迫为之付出青春的活动。而教师也为了提升学生的学科成绩而教学、布置作业、评价学生,而少有对学生身心、德行与理想实现的考虑。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遮蔽了儿童憧憬人生未来的视线。

2.泛滥的责任束缚儿童双眼与手脚

“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只不过是教育控制儿童的借口。学校教育以为学生好为借口将儿童束缚在学校、课堂中,紧盯教材知识,温顺地倾听教师的讲授,日出而入,日落而出,阻断了儿童融入自然、探究世界的机会,让教材知识遮蔽儿童本应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

3.泛滥的关爱与呵护让儿童丧失了生存本能

贫寒与磨难可以激发儿童的本能与潜能,为了生存,为了应对困境,他们不得不自己直面生活、困境与磨难,寻找出路、克服困难、独立思考、亲身历练。在此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学习、反省、行动解决了生活中遭遇的一个个问题,知识、经验不断积累,能力技能不断增强,品格、意志不断提升。而家庭与教师的泛滥关爱,让他们依赖父母生活,依赖教师学习,丧失了诸多锻炼机会。

学习智慧来自学生自由独立的学习探讨;来自学生在面对问题情境、自然景象、社会现象时进行的观察、讨论、思考、谋划与尝试;来自学生通过回忆、反思而形成对内心世界的审视。而自以为是的教育者却以教育之名占尽学生独处、独思、独立生活与探索的机会与空间。要让学习智慧回到学生身边则必须给予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独立探索、体验的机会。

三、学生学习智慧的养成与培育

众多教育学人创造了与生成了诸多教育智慧,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智慧对学生学习智慧生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引导学生学习与借鉴古人的学习智慧

在中外历史上,灿若群星的先贤们在教育探索中生成了诸多学习智慧,这些智慧理应为学生的学习所借鉴。

(1)持志养气

此由孟子提出。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又说:“志壹则气动,气壹则动志也。”[10]在孟子看来,志向是一个人精神的统帅、行动力量与动力。孔子则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1]志当存高远,志一直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表现。因此,树立远大人生理想不仅是一种学习智慧,而且是学生人生发展动力。

(2)学思结合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思的前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为思考提供充足的原料,使思考更有价值。只学习不思考,则可能使学习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成为一种无效的劳动。反省自得则是学思结合的一种表现。“温故知新”、“学习即回忆”旨在表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每节课、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后回忆与反思所学知识,能回忆且理解的则通过后续的反思加以巩固,反之则通过读书、讨论加以补充与理解。

(3)诚明结合

《中庸》言:“自诚明,自明诚。尊德性,道问学。”在笔者看来,“诚”指向人的内部,指人的善性(仁义礼智)、经验、思想等;“明”则指外部世界的信息及其运行规律。“自诚明,自明诚”则是指学习过程的本质在于一方面将内在思想、经验表达、外化出来,另一方面则是把外部的知识经验吸纳或积累到头脑内部中,进而实现向内求知与向外求知的结合。“尊德性,道问学”则要将尊重自身观念与向外部问道、学习结合起来,实现学习的内外结合。

2.在当下学习中探索学习智慧

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时(哪怕有一次考试成绩优异),其自信心提升,学习兴趣高涨。而长期低迷的学习成绩则可能摧毁学生心理承受底线,导致自信心彻底丧失。为避免后者而彰显前者,家长、学生有必要在学期前、学期中采取一些学习策略。

(1)超前学习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有学习上的良好开端,学生有必要在学期开始之前提前学习或自学,上课时就可以针对自己的问题听课。这样不仅增强了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也避免了一开始就落后的情况出现。这一点也可以从赞科夫所主张的高速度教学原则中得到印证。当教师加快教学速度,将一学期的课用三分之二或半学期讲完,不仅可以关照接受能力好的学生,用节省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也照顾到了学习速度慢的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针对自己的问题温习。

(2)回忆过滤法

学习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由于教材的单元知识之间依据逐步过渡与相互衔接的原则编排,新单元包含上单元的很多知识(英语尤其如此),学生在学习新单元时不宜平均用力,而应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过滤掉,重点学习新知识。这是过滤法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回忆过滤,也就是学生学完一个单元或几个单元知识后,尽可能地回忆教材知识,能回忆出则说明已经记住,不能回忆的则是需要重点温习的,也就是将遗忘的知识过滤出来。当然这一过程也能过滤出一些能回忆出但不理解的知识。通过过滤法,学生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3)由宏渐微法

此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知识时(特别是文科知识),先掌握学科的宏观知识体系,然后推进到中观体系,最后过渡到微观体系。如英语语法体系的学习,先掌握八种主要时态、两种语态,然后是每种时态、语态的结构、句型转换,最后是一些细节性的知识。最终所掌握的学科完整知识体系且很难遗忘。其中的道理在于微观知识对宏观知识的依附,提纲挈领就是这个道理。

(4)问题跟踪法

熊川武教授认为,学生的学习之所以低效,主要原因在于知识学习的重复率太高。反复学习已经掌握的知识,反复做已经会做的练习题,却没有足够时间理解没掌握的知识、做经常出错的练习。为此,熊教授建议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学、学生紧盯自己的问题学习,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为了发挥此种方法的效用,学生应有错题集或问题集。

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探索与尝试一些新的学习方法,最终找到适合自己、适合不同学科的高效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智慧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动力。

3.引导学习智慧形成的教学智慧

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学习智慧的示范与启迪。因此,教师要培育学生的学习智慧,就必须将自己的学习智慧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1)以教导学的智慧

教育心理学将教师授课的知识呈现方式作为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布鲁纳则认为,任何知识都可以以适当的形式教会任何年龄段的任何人。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呈现教材知识的方式不仅是教师知识结构的体现,同时也是学生知识结构形成的引导方式。因此,教师要花费心思研究如何有效学习学科知识及如何在头脑中建构科学有序的知识结构,并将知识学习的过程与知识结构呈现给学生,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集腋成裘的智慧

教师的另一使命,即教师悉心观察、了解学生,并从历届众多优秀学生那里获取学习方法与策略并转化为学习智慧,然后将这些智慧在学生中撒播,由此带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与激发更多学习智慧的生成。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教育智慧也获得不断提升。

(3)无为而为的智慧

学生学习能力不是随受教育年限的延长而增加,甚至有所降低;教师的教学负担不是随学生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而是越来越重。究其根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太过有为,以致学生获得的每一点知识都来自教师的讲授,形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教师不讲、学生不学。随着学生需学习知识量的增多,教师的教学负担逐渐加重。要改变现状,教师必须学会在学生的学习上放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学习机会越多,其学习能力提升就越快,教师的教学负担就会越轻。

总之,学习智慧不仅是学习者学习的智慧,同时也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向学生学习智慧的转化,它的形成与不断拓展使得教育变成越来越美好的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断获得释放,教育的目标不断实现。

参考文献

[1] 杨东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3] 陈华新.集大成谈智慧—钱学森谈智慧[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张志泉(1973-),男,山东兖州人,南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蔡晨云(1991-),女,江苏宜兴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探究学习中动态生成的引导策略 篇7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引导下, 课堂教学呈现出可喜的局面:新的理念、新的追求、新的方法、新的手段都不同程度地走进语文课堂。为了追求完美的课堂教学效果, 老师们可谓煞费苦心, 精心准备。可是,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不尽如人意。无论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得怎样周密, 也难免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 令人猝不及防, 甚至乱了阵脚, 以致破坏了课堂气氛, 影响了教学效果。对这些“意想不到的情况”, 教师该怎样处理呢?这让笔者想起了××年××月×日在××学校听课时碰到的一件小事。

课上, 朱老师以她优美、生动的教学语言, 引领着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思考, 教学顺利进行, 当课进行到一半时, 朱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课文写了西沙群岛哪些地方的景物?”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探究, 学生们经过热烈的探究、讨论交流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突然, 一个男生的声音在课堂突兀地响起:“老师, 西沙群岛由多少个岛组成?”这声音很响亮, 盖过了所有人, 以致课堂气氛有点紧张、混乱。

“××同学, 认真听课, 不要问与课文无关的问题。”朱老师严肃批评××同学, ……这种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会产生的新问题、新想法, 而在原教学计划中所没有的目标, 可以视为“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指在解决问题的特定的教育情景中产生的, 而原教学计划中所没有的, 是教师与学生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二、关注“动态生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对语文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可见, 课堂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 资源的生成性, 交往的互动性。诚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所言:“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 一方面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预定的轨道进行, 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 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 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 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另一方面, 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 从教到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 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因此,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 依据学生发展的需要, 抓住教育时机, 善于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着眼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 而不能固守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探究学习中动态生成的引导策略

在探究性学习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 思维活跃, 在课堂上往往会提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对此, 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指导策略, 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体验, 从而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

1. 把问题抛给学生,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让学生自觉地探究, 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 自主地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服务者, 而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意味着把所有的问题全部在课堂上解决, 把学生教到没有问题, 正是我们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如果学生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走进广阔的社会, 去主动思考、探索, 才是教育的成功。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 主动去探究。当学生提出了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 让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时, 教师不妨把问题转移给学生, 同时点拨启发, 引导全班同学一起探讨, 分享各自的智慧。一位教师正在教学《孔乙己》一文, 突然一个学生问道:“老师, 孔乙己为什么姓孔呀?”教师不由一愣, 转而灵机一动对大家说:“咦, 真的, 这孔乙己为什么姓孔呢?他姓张姓王不可以吗?”学生们似有所悟, 纷纷议论起来。教师因势利导, “请大家结合小说的主题一同来探讨一下, 好吗?”于是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积极而热烈的讨论, 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在这个探究式学习案例中, 教师并不是亲自给出答案, 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 学生的思维明显被激活了, 不论是提出问题, 展开讨论, 还是发表见解, 都是学生自主探索完成的, 教师的作用只在于控制和引导探讨的方向。以上案例说明, 课堂上的意外和小插曲并不都是添乱, 关键还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因势利导, 巧妙转化。

2. 提供探究时空, 适度拓展延伸。

探究学习理论认为:传统教学热衷于灌输和记取结论性知识, 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了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该理论强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开发学生的思维并获取知识。现代教学观念认为:教学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传授与给予的过程, 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获取知识, 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和自我探究的能力。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不断地反思自己探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从中锻炼和增强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 养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想让学生自主探究, 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和思考的时间, 学生的探究才能够有所深入, 对问题的理解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叶澜教授曾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 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少讲、少问、少写, 把更多的时间、空间、机会让学生去探究尝试, 拓展开放。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木兰辞》一课时, 有学生问:“‘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花木兰真的是‘无所思, 无所忆’吗?”有学生问:“十年的军中生活为什么只用短短的六句 (即‘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来描写呢?”对于学生突如其来的发问, 教师不急于解答, 也不刻意回避, 而是空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实践, 去探索, 去发现。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 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学会了思考, 学会了学习, 学会了创造。

3. 及时反馈, 灵活调整教学计划。

由于语文学习的教育价值、目标的不断生成性, 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语文学习的特点, 依据学生发展的需要, 抓住教育时机, 用好课程资源, 善于及时对课堂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 而不能固守既定的教学计划。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备课再仔细, 预设再充分, 也无法预计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由此可见,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必按部就班照章办事, 当生成性目标出现时, 教师就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甚至放弃原来的教学预设, 及时作出调整。如一位教师在教《春》一文时, 刚一亮出题目, 就听到有学生说:老师, 我们在小学就学过了。我们都会背了。师:你们能告诉老师, 你们都了解了课文哪些内容?生:我们知道课文写了春花图, 春雨图, 春风图。生:我们知道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预设中这些都是课文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教学思路, 学生必定会感觉味同嚼蜡, 于是该老师及时做了调整。师:进了初中, 我们所学的内容应该要与小学不同了, 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品味语言, 仿写语句。请同学们找找自己喜欢的语句, 说出喜欢的理由并仿写。这样不仅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 而且使学生的探究兴趣更加浓厚, 探究过程更加深入, 探究发现更加精彩。

总之, 语文教学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的过程, 教师要用变化、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使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与智慧, 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思考、在反思中实践, 把握生成课堂的一些引导策略, 才能真正将课改精神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中, 开辟语文教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胡君.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陈惠英.课堂中的学生资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4]江平, 朱松生.小学语文教学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1.

[5]何廷智.教育机智—教师的必备素质[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2007, (8) .

[6]卓和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策略[J].福建教育, 2008, (10) .

学习生成论文 篇8

一、良性协作, 互助成长

个性差异的存在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要在了解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数学发展需要, 精准地组织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进行协作学习, 让良性差异互动, 缩小不良差异, 促进学生“互助”成长。

1.组建“课堂研究小组”。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策略, 其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性主体、以学生为发展性主体的教学思想, 通过合作的形式, “暴露”不同学生的思维, 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主动发展。其中, 合理组建“课堂研究小组”即协作学习小组是关键。

首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个性特征、性别差异等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及“尊重学生自愿选择”的原则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 通常5-6人为一组, 力求使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学业成绩、个性、性别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 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学习, 激发学习兴趣。以学生自荐和组内推选的方式, 确定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和任务:研究组组长, 负责掌握小组活动的全局, 分配发言机会, 协调小组学习的进程等;研究组助理, 负责协助组长工作, 监督成员参与活动的情况;研究组秘书, 负责记录小组研究的结果等;研究组发言人, 负责向全班汇报本组活动的成果等。为了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组内角色定期轮换, 让每位同学都能经历不同的角色, 体验不同的学习责任。一段时间后, 组间再进行轮换, 让每个同学适应不同的环境, 进行协作学习, 激发课堂活力, 体现公平、全面的原则。同时, 制定研究小组的活动规则, 如组长是统领, 但不能“独裁”, 要人人参与, 一个个地说, 说出自己的想法;认真地听, 不懂的马上问;轻轻地说, 只要组员能听清楚;有选择地说, 尽量不重复;迅速地理, 理出本组的成果或困惑等。

2.开展协作学习的策略。

(1) 独立思考和探究。这是开展协作交流、深入探究的基础, 若没有独立思考探索作准备, 小组协作往往是“假象”“形式的”“个别人的”, 违背了协作的初衷。

(2) 组内交流和探讨。根据各自的发现或疑难, 筛选出其中最有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探讨, 交流初步思考的材料, 相互解释、补充、修正和整理, 并拟出准备向大家提出的寻求援助和解决的疑难问题。要求按照分工各司其责, 允许交叉。

(3) 组间互动和展示。各研究小组汇报小组研究成果, 或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 或将有价值的问题抛出共同深入探究, 加以辨析, 充分讨论, 通过互相启发、补充、修改, 促使各种见解、观点、意见趋于丰富、全面与完善, 归纳概括出合理的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特别是变式题、综合题、提高题和开放题, 学生有疑问、有困难或有意见分歧时, 尤为需要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辨析, 促使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

(4) 教师引导和评价。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地位不能变更, 不能抛弃, 适时加以引导和点评, 对整个数学学习过程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针对新知识、新方法, 设计延伸性题目, 引领学生互练、互评, 树立平等协作意识, 真正达到良性差异互助, 相互促进提高。

案例某学生的数学周记摘抄:

在小组协作学习中, 老师提出问题后, 大家便一起讨论, 一起解决, 同学有疑问, 大家都可以为他答疑解惑。通过小组协作学习, 培养了大家的合作精神, 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还有乐于助人的美德。在大家一起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还从各个同学身上学到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使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到了丰富与扩展, 通过与同学对比, 我们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小组协作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3.“本真”的协作才是良性的。

我们时常发现, 在有些课堂中“小组协作”往往是优秀生的地盘而忽略了不同学生的参与, 或交流了但还是教师自己归纳总结, 或有些活动其实只要在书上找找答案即可, 没有协作的必要, 或协作的规则和目标不明确, 表面上“热闹”, 实则“活而无序”等, 种种“非本真”的合作冲淡了数学学习的本质, 影响了学习的实效。一个问题或任务单靠个人很难完成或需较长时间来完成, 通过协作可以弥补;或学生间出现不同的观点、认识、解法时, 通过协作可以资源共享, 寻求优化解决方案等, 否则“协作”只能是一种形式。

自觉数学课堂的协作关注的是:要精心选择协作学习的主题, 确保有思考的价值和协作的必要;要合理组织协作活动的开展, 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同伴互助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协作的时间和空间;要适时督促、鼓励和引导, 让不同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 努力培养学生认真思考、敢于表达, 善于倾听、学会尊重, 积极实践、合作操作, 提出问题、大胆质疑的协作精神和技能;同时要向学生明确协作的权利和义务, 提高团结合作意识, 自觉维护他人的利益。这就要进一步完善协作学习的监督体系, 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直接监督, 小组长面向组内成员的逐级监督, 小组间的互助型、提示性监督, 小组内成员间的主动性监督, 成员的自我监督等。从而对整个协作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及时制止协作中不良行为的发生, 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只有充分考虑各种制约因素, 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协作学习中得到参与和锻炼的机会, 才能使其思维得到发展, 这才是真实的协作。

二、多维促进, 共同发展

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情境性和差异性, 决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自觉数学课堂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 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区别指导, 以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练习为载体, 从目标、内容、对话、练习、评价等角度多方位着手,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共同促进每个学生的良性发展。

1.目标制定要适切。

目标太高, 学生“跳了之后也摘不到桃”, 易产生挫败感;目标太低, 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觉数学课堂教学中, 在制定学习目标时, 在关注学生学前知识储备的同时, 也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 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制定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采取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方式,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努力后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力争学习目标清晰、具体、可操作、可检测、有弹性。

2.内容呈现要灵活。

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 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我们要“用教材”, 而不是“教教材”, 我们的职责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关注差异, 引导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探索能力的发展。同时, 也要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文本的呈现、媒体的呈现、实物的呈现、情境的呈现以及变式的呈现等, 不管运用哪种方式, 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切合学生的实际学情, 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 给予不同层次学生思考的机会和空间, 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从而实现全员地、主动地参与学习。

3.提问对话巧结合。

自觉数学课堂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 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但有些课堂上“师问生答”式的提问, 让学生总也摆脱不了“被”教师“牵着走”的境地。自觉数学课堂的平等对话, 不仅是一种交流和沟通, 更能体现师生互为主体, 各种想法、疑惑、发现、建议、心得等应运而生。我们经常将提问与对话有机结合起来, 关注与学生的对话互动、学生间的对话互动、生本间的对话、学生自我的对话, 结合小组协作,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摆出解决的思路、交流自己的经验、讲出自己的困惑, 教师负责组织、点拨、推动和协调, 在人人参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 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隐于无形,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4.优效练习紧跟上。

在自觉数学课堂教学中, 不是不要训练, 相反, 适度的训练是形成并巩固数学活动成果的重要环节。但我们反对机械重复的低效训练, 提倡进行优效的数学训练, 实施“因材设计”策略: (1) 练习要有针对性, 要针对教学的核心问题, 准确把握学习目标, 突出重点和难点。 (2) 练习要有层次性和弹性, 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实际, 设计分层的练习, 如基础强化题、应用拓展题、自我挑战题等, 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成绩优秀的要注意提高速度和准确率;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放低要求, 降低难度, 并辅以个别帮扶, 鼓励其完成练习, 增强自信。 (3) 练习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突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方法。 (4) 练习可以考虑变式拓展, 做到举一反三, 发散思维, 锻炼思维, 达到深层的理解和应用。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先下“题海”, 才能不让学生进“题海”, 才能实现日常练习“低效→有效→优效”的蜕变,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5.多元评价显奇效。

(1) 改变过分倚重“分数”的评价方式, 转而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知能掌握、活动表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多用鼓励性评价, 即使批评也要注意艺术性, 如“先扬后抑”等。

(2) 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心理特征, 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 (如数学作业“批语”等) 、短信评价等形式, 关注小组协作中的同伴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 将人本性、过程性、发展性、差异性有机融合, 促进学生完善人格, 实现自我。

(3) 建立数学成长记录袋。如记录一周最好的作业、收藏最满意的一件作品 (如数学小摘记、数学小论文、数学小作品等) 、写下最难忘的一次数学活动经历、整理错题和对自己一周的反思等。同时, 我们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记录袋, 起到督促和鼓励的作用。长期坚持, 不同的学生都能看到各自成长的轨迹, 树立了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生成论文 篇9

一、增加开放式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观察、检测、反馈

任务和时间是制约教师获得学生学习反馈信息的两个因素, 如何在获得大量时间观察、了解反馈信息的同时, 又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可采取开放式活动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可通过讨论、动手绘画、探究活动, 让学生活动和思考, 腾出大量的时间来观察学生, 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成的目标等情况, 借助多媒体、投影仪增加检测次数, 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如在初一地理“地图”的教学中, 可尝试着让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启发学生在绘图过程中学习地图知识, 在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的过程中, 可看到学生的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摸索过程, 了解学生生成的一些问题和目标。

学生活动的动态性使教学过程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 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态度等情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教学中可采取在过程中反馈的策略, 分阶段检测、询问和观察。如在上述“地图”第一课时教学中, 我始终注意观察学生绘图的积极性、碰到困难时的表情;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分四次询问、检测, 分别了解学生对比例尺及其应用、方向及方向的表示等内容的掌握情况, 其中两次以试题的形式, 对“比例尺的应用”采用板演的方式, 最后在新课结束时作综合检测, 对以前教学中出现较多的问题“比例尺的大小”“南极房屋的朝向”等展开讨论, 在不知不觉中补漏、强化。

任务、动机、兴趣等因素影响着学生的认知行为, 它们通过利用记忆、理解、评价等基本内隐因素促进学生产生向预设目标生成的外显行为。但目前一些教师和学生对合作的师生关系下生成学习的理解仍较为肤浅, 对自身和教学的评价仍以考分为唯一标准来衡量, 这对学习效果的提高极为不利。我们要以现代教育观念来解放思想, 尽量通过各种活动去了解学生, 在过程中与学生沟通, 激发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地有选择地学习。

二、在过程中呈现预设内隐目标

学生认知的过程是心理、思维、行为的复杂的系统活动, 预设目标的内隐因素与学生外显行为相一致的程度, 对学生的认知有着密切而重要的影响。

地理新课程教学有着多元化的目标, 这些目标在内容上既有行为也有知识, 在形式上既有外显的也有内隐的, 学生对多元化目标的明确很难做到一步到位, 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所以呈现这些目标也应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我在教学中作了多次探讨, 觉得一般情况下的较好方法是, 可用多媒体先出示一般目标:知识、能力、情感要求, 使学生先明确外显的行为和知识目标, 然后在学习过程中开展活动, 并在适当时候创设情景, 用多媒体再现一般目标, 说明其内隐目标, 形成新的行为和知识目标, 这样分阶段使学生逐步明确内隐目标, 逐步实现教学内隐目标。

学习生成论文 篇10

佐藤学是世界范围内在教育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曾经说过:“学习是相遇与对话, 是与客观世界对话 (文化性实践) 、与他人对话 (社会性实践) 、与自我对话 (反思性实践) 的三位一体的活动”[1]。

在国内, 以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为首的团队率先提出了“协同学习 (Synergistic Learning) ”这一概念, 协同学习强调“学习技术系统各要素, 包括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及其交互形成的学习场之间的协同关系与结构, 其目标在于获得教学协同增效”[2]。

协同学习的实际执行过程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深度互动”, 使得个人和群体的信息与知识“汇聚共享”, 加上行动场、情感场、价值场的“五场协调”作用, 形成“集体思维”, 导致个人和群体的“合作建构”。

由此, 我们设计了协同学习平台, 将协同学习过程划分为信息汇聚、思维融通和知识建构三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分别添加合适的学习工具集[3], 整个协同学习系统如图1所示。

1 Wiki作用分析

Wiki作为一种“面向社群的协作式知识交流”工具, 成为近年来信息交流的领头羊[4]。Wiki的信息交流模式可用图2表示, 图中A和B表示个人与个人、组织与组织或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A在接受外来信息交流的同时, 也将其自身的信息量向外界输出, 在交流过程中, A得到的信息总量增加, 信息得到增效, 同理, B也是如此。作为信息交流工具, Wiki具有交流迅速、传播量大、共享便利等优势。

在协同学习平台的“知识建构”阶段, 我们采用的就是Wiki工具, 归纳起来, 协同学习平台上Wiki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实现知识建构的可视化

根据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知识转化模型, 知识创新是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而实现的, 知识创造的一般模式可以归纳为: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外化、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组合化 (融合) 、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内化 (图3) 。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迷惑、需求, 以及得出的心得、感受、结论等都是心理过程中内在的实体, 这些内在的隐性知识均需通过Wiki工具外化为标记、文字、图形等符号才能被他人所理解。在这个协同学习平台上, 个体、群体信息场、知识场相互转换, 信息不断地重组、聚合。

通过Wiki, 我们实际上等于搭建了一个资源共建平台、协同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 支持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中人之间的知识共享。在此平台上, 每个个体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和疑惑。Wiki尽力简化了软件学习和使用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 令使用者更加集中于分析、讨论、判断、反思等高级认知活动, 学习者完成的论题、解决的问题、上传的共享资源、研究成果同时又创造性地丰富了已有的学习资源。

在此过程中, Wiki可以保留学习者的操作痕迹, 保留所有争议内容, 体现个体思维、群体思维的整个过程。

1.2 促进集体智慧的生成

集体智慧可以理解为集体中各成员的个体智能经过发散、汇聚、凝聚和创造的过程而形成的结果, 使得集体对事物的理解达到更加深刻的见识和洞察力。

甘永成博士认为:在集体智慧螺旋上升周期的分段中, 收敛是一个观点相互连接、依赖的过程, 即学习者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 开展热烈的讨论, 或反驳、或赞同, 最终得出统一的或者一定程度上统一的观点[5]。

Wiki蕴含了“与他人同创共享”的理念, 在协同学习平台上讨论的问题的分歧, 会促进学习者进行反思和借鉴, 成员可能寻找新的知识点, 重新进行理解和学习, 最后促进问题求解的更深刻性。而且有一些问题的答案往往不具备唯一性, 比如对某个网站设计的品鉴, 这就需要成员通过对问题的探讨达到求同存异的看法, 逐步接近问题的核心, 以求得相近的理解, 这种智慧点滴凝聚即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2 结束语

本课题组的协同学习教学平台已经在两轮竞赛辅导实践中加以应用, 并在2012年取得了省大学生多媒体竞赛网站类二等奖的好成绩。

从实践中看, 协同学习这一面向知识时代的新型学习方法需要更多教师和学习者的参与, 使得大家熟悉她, 设计出与课程相适应的好的学习平台, 将Wiki的作用最大化, 做到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增效。

摘要:根据协同学习模型和理论设计协同学习平台, 分析平台中Wiki工具的两大有效作用——实现知识建构的可视化和促进集体智慧的生成。

学习生成论文 篇11

关键词:智慧生成 合作学习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以学习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英语教师都积极倡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然而,不少英语教师对它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课堂讨论这一层面,并没有认清合作学习的真谛,并围绕它去设计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曾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所以,合作学习的要旨在于帮助学生在合作中碰撞思想,生成智慧。

基于此,笔者以为,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每一环节都应紧扣“是否有利于学生生成智慧”去实践和完善,体现“人本发展”的宗旨。归纳起来,有三个步骤需要精雕细琢。

一、做足前期准备,搭建学生智慧生成的有效平台

作为一种开放的学习方式,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其结果要么是“假合作”,要么就是作秀,有名无实。就影响合作学习的各要素而言,有几项工作必须在实施之前做足做透,从而为学生智慧生成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

1.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合作意识。英语学习中由于学习能力的不平衡,英语交往的难度大等因素,学生运用英语的欲求不高。因此,需要英语教师长期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可以成立英语互助学习小组,通过结对帮扶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也可以建立英语学习小组,上课时各小组的同学坐在一起,随时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经常性结合学习内容设计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每个成员不能只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對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

2.提高分组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小组的划分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及社会和家庭背景等方面的情况,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不能过多或过少,一般6人为佳,每组自主命名,如Baby组、Cookie组、Tiger组等。每个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可以轮流担任。小组一旦确立以后,一般以一个学期为宜。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成员合作的多样性,又有利于开展小组间的学习竞赛。

3.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例如,在学习8A期中Project: Welcome our school 时,我就让学生分工收集学校各阶段的发展情况,各小组通过登陆学校网站搜索或实地拍摄有关学校的图片,要求同组成员所收集到的图片资料不能相同,以促使小组内部分工有别,提高效率。对于收集到的资料,要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并要求每位小组成员尝试用英语发表感想。这样,能明显锻炼学生搜索和获取信息的实践能力,并激发学生爱校的情怀。

二、加强过程调控,凝聚学生生成智慧的学习合力

合作学习旨在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以期在合作中碰撞思想,共同提高。而初中生在诸多方面的差异性使得这一学习方式不论在课前还是课中都要求教师进行合理地组织调控,凝聚学习小组的学习合力,以保证学习过程的有效开展。

1.合理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以Thisisme!这一课为例,笔者把教学的重、难点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以make a survey这一任务让学生分组开展调查访问活动,完成表格: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表格的信息,共同完成本组的汇报内容,最后让本组本周的汇报员代表该组向全班进行发言。由于该任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因而这样的合作具有真实的意义,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采用多样而激智的学习方法。西方常用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游戏竞赛法”“成绩分阵法”“切块拼接法”等。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点,可将上述学习方式进行改造,取之所长。笔者常用任务学习法来开展合作学习。

所谓任务学习法就是以学习任务为中心,将任务落实或者切块落实到小组中,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并将完成任务的情况记入小组集体成绩。这种方法在课前的效果最好。

课前笔者经常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课文找出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做好代表小组发言的准备,因为这将被记入小组的集体成绩。比如,在学习Unit 19 Food and drink时,布置课前学习任务:①已学过涉及本课要学的food and drink有哪些?②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分别有多少(可数名词以复数形式呈现)?③搜集街市上有关food and drink的广告;④搜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food and drink;⑤网上搜集有关资料等等。这样,通过分解任务来创造学生碰撞思想的机会。

3.充分发挥教师的调控作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引导者、激趣者、协调者等。因为英语学习是个交往的过程,因此,教师的重点是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过程,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过程展开与评估等方面全程把握。而且,仅仅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知识面的交锋时有发生。因此,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以及课堂的组间碰撞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调控,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三、实施灵活评价,激发学生智慧生成的长效活力

合作学习是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有效平台。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在组织调控过程中,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作用,实施灵活的评价,使每一位组员清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体验成功学习的喜悦,以激发学生智慧生成的长效活力。

1.侧重把小组集体评价作为评价的主要方式。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侧重于集体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比如,每次英语单词默写,小组成员的分数加起来算总分,最高分的组最后在最后评比中加8分,第二名加7分,以此类推。这样,可使学习小组成员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各成员的共同提高是小组获胜的关键,从而防止个人英雄主义等组内不平衡现象的出现。

2.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过程评价,可以促使学生更重视合作学习的过程,以激发他们积极投入学习过程,锻炼能力。如每一组派专人记载另一组的课堂表现力,回答问题的踊跃程度等等。在学期结束评选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学习个人时,不仅仅参照得分高低,还要参考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效率、共处情况以及个人的合作态度、合作技能等。

3.小组内部评价、小组间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小组对其成员进行积极、中肯的评价,这是促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手段。在小组评价中,由小组长牵头,对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自评或打分,同时也给其他小组一个评价,老师再综合给出最终的评价。评价内容将在成绩报告单中进行体现。

当然,教师的评价还应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应及时,这样才最有效。如经常鼓励学生: Very good. Your answer is the best. You are clever等。

总之,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已成为目前英语教学的常态。然而,要使其保有长效,还需锤炼细节,用得自然。这样,学生的智慧才能在不着痕迹的碰撞中生成。

学习生成论文 篇12

一、尊重学生的生成问题,人文气息的课堂是有效学习的主阵地。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重新“激活”课本,使之恢复到“鲜活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共同探讨,辩论质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间的协作,而且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反馈。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问题生成”的情景,使学生主动生成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应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当学生有了突如其来的问题时,要很好地抓住学生的“生成”性问题,使课堂变得灵动而充满生机。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恰恰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的生成性问题。

如:在有一次的听课过程中遇到这样的情况:

实验探究: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

一组学生遇到问题: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双氧水后,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溶液颜色加深。老师并没有忽视他们的问题,反而动员全班同学来探究这个问题,最后虽然既定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很好地得到了保护,学生得到了尊重,实验探究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化学教师需要努力营造新型的情感性课堂氛围,并善于去发现课堂当中即使是很细小的“意外”,对于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适当积极的评价,这也是新课程所主张的一个新理念,可以真正实现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学习的共同体,从而促使学生更有激情地投入化学学习,使化学学习更有效。

二、实验中生成“意外”,有效获取更多知识。

德国教育家克拉夫斯基提出:“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真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够尽量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借以发现他们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教师应努力营造新型的情感性课堂氛围,并善于去发现课堂当中即使是很细小的“意外”。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化学实验中会出现许多的生成性问题,老师要善于捕捉出现的“意外”,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启发学生思路,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学生在2人一组进行分组实验———饱和氯水和淀粉KI溶液的反应,有几组学生举手提出他们的试剂变质了。我想不会呀,都是提前一天配的试剂,但是我没有否定他们的结论,重新提供试剂,但是还是没有出现他们所预想的现象,看到溶液变蓝的同学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失败的同学感到沮丧。我提议就近原则,做成功的小组帮助没有成功的小组寻找原因。这时学生的激情高涨,马上重新开始实验。“我们的试剂没问题,你来试试看!”“呀!怎么刚才我用的时候很好啊,现在不行了?”当时我在旁边看着:“要不要我来提醒啊?”学生马上拒绝我:“不用,我才不相信,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现在就不行了?”“看来不是试剂变质的问题。”“会不会是操作的问题?”通过这个实验“意外”,学生知道试剂滴加的顺序不同,影响了反应的物质的量,影响了实验现象,也获得了课本以外的知识:氯水与碘化钾溶液可以有不同的反应。这堂课虽然没有完成既定的内容,但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了学生创新思维,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理解结果的机会,达到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学生“创造”问题,有效构建知识体系。

从传统教学观念来看,课堂上学生是不可能随便发问的,对学生的发问,老师一怕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二怕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有损自己的威望和现象。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新课程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是一个引导者,教师不该把所有的“问题”一手包办,而应该是大胆放手,做一个领路者,给学生预设“问题生成”的情境,继而使学生产生认知矛盾,提出问题。

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问”不能仅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应积极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重要的是把问的大部分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构建有效课堂。

如:复习《从海水中获取镁》这一知识点,以往都是找一道综合的题目:

工业“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步骤如下:

(1) 将海边大量存在的贝壳煅烧成石灰,并将石灰制成石灰乳;

(2) 将石灰乳加入到海水沉淀池中经过滤得到Mg (OH) 2沉淀;

(3) 在Mg (OH) 2沉淀中加入盐酸得到MgCl2溶液,再经蒸发结晶得到Mg Cl2·6H2O;

(4) 将MgCl2·6H2O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MgCl2;

(5) 电解熔融的MgCl2可得到Mg。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上述5个步骤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3)步骤 (3) 中的蒸发是利用风吹日晒来完成的,而在实验室中进行蒸发操作需要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酒精灯、铁架台等。

(4)步骤 (4) 中的“一定条件”指的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5)上述提取镁的流程中,在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请写出其点:________。

(6)有同学认为:步骤 (2) 后可加热Mg (OH) 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的MgO制金属镁,这样可简化实验步骤,体现实验的简约性原则。你同意该同学的想法吗?为什么?

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7) Mg (OH) 2沉淀中混有Ca (OH) 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复习时进行了尝试,将原题中的问题(6)、(7)删去,让学生在已有问题的基础上自己设计问题并相互解答,学生设计出以下问题:

(1)为什么用石灰乳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

(2)为什么不用氢氧化镁加热分解得到氧化镁进行电解制取镁?

(3)为什么氯化镁溶液不直接蒸干得到氯化镁?

下了课还有的学生在绞尽脑汁设计问题,虽然有一些问题设计得不合理,但是如果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必将得到提高,提的问题也会越来越有针对性,解决问题时也会具有更灵活的思维广阔性。

化学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因此“问题生成”就成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如果教学过程单纯地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就如同是一部经过编排、有着固定剧情的戏剧,失去了生命活动所应有的复杂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学生所能感受的只是知识的结论,对教学过程和内容失去应有的好奇心,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情况自然就会产生。有效的课堂要求教学具有生成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解答,然后在解答的过程中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在教学过中,我们不应一味顺从教材,而应去构建生成性的课堂,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丰富课堂。

摘要:化学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发展过程之中, 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动态生成性的问题, 是一种鲜活的、生动的教学资源, 是学生有效学习化学的催化剂。

上一篇:电路改造下一篇:公众感知